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公共艺术的特征

城市公共艺术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6:07: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公共艺术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公共艺术的特征

第1篇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取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要求与环境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公共艺术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而城市又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它依托于城市,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就是由设计师和创造者设计的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内,大众可以参与进去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可以表现在城市的雕塑、城市的建筑、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等等。简单来说,大到城市的园林和雕塑,小到城市的公共电话亭、公园的座椅设计、人行道等等都可以统称为公共艺术。广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内的一切艺术活动形式。而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大众参与的,有助于大众审美和满足于大众需求的艺术活动。公共艺术之所以被称为是“公共的”艺术,首先是因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公共环境内出现的,一件作品,不论大小与否,如果放在博物馆、美术馆内它也只是一件艺术的作品,但是如果放在公共的环境内,它就可以成为是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是需要大众参与的,与别的艺术形式不同,公共艺术的功能之一就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它以大众的需求为前提,是在艺术活动者和政府部门配合指导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今,随着大众审美能力和个人需求的提高,公共艺术的这项特征也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这个城市的面貌,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我们只有更好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认识到公共艺术的功能特征,让公共艺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而服务。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美化作用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社会之前,公共艺术也是存在于城市环境中的,只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最主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相对来讲,公共艺术的美化作用就弱了下来,但是也是存在的。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地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的审美性引导着大众的审美取向,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会促进公共艺术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比如公园、商业街、广场等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还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它们采用不同的材料,有的采用玉石、有的是钢材、有的是塑料、还有的是木材,这些不同的材质让公共艺术品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使我们生活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趣味。公共艺术作品,是在一定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产生的,大到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小到公园的一草一木,公共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特征,因此,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塑造和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公众参与。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各种压力都随之而来,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使人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好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公共艺术在满足人类正常功能需求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及人们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形象和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投入到了公共艺术的领域,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这对公共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公共艺术也一度跟“行为艺术”一样被称为流行艺术。公共艺术之所以在社会上带来广泛的影响,除了它本身的功能特征外,也是由于公共艺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城市特色,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面,它有巨大的凝聚向心力,它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使得每一个居民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给城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的旅游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到北京,我们一定会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件雕塑作品因为反应特定的历史事件,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城市商业街的设计也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业街消费的文化需要也有所提高。再也不仅仅满足于购物的需求,而更多的是满足人们视觉、心理、生理上的需求。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购物环境,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轻松愉快地购物,从而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协调好公共艺术与商业环境的关系,可以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商业环境,给消费者带来轻松愉悦的购物体验,在商业环境中融入公共艺术,塑造独特的商业空间,以促进当地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的教化功能

第2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环境设计;人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50-01

近年来,环境艺术中的各个侧重点设计不断的发展,并且衍生出不仅仅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包括室内外园林、景观、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环境等一系列新学科。这其中公共艺术,公共环境艺术的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精神核心呈现出来。在奥运雕塑的作品展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多种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在与其他人相遇中自由交流,在这种交流、欣赏、品味中建构着公共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使创作者与公众能够达成这种意义的生成共识,是值得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应该说,公共艺术不仅仅追求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的问题,它还关于意识、艺术家的文化底蕴、对公众的理解和挖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艺术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三个特征

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了。

二、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回归的渴望。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三、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

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四、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和象征

在我国,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新概念。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大量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领域的不断增多和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密切关联。可以说,公共艺术理念在我国城市的不断深入和其文化价值的突显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必然结果。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与商业社会的特征相吻合,出现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艺术,以充斥于各公共空间的各种广告为标志;另一方面,伴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更新,以消费为特征的艺术――波普艺术悄然兴起,它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兴趣,提倡具有平民趣味的文化消费,公共艺术呈现出大众参与的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城市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随着大量欧式建筑在中国大城市的出现,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广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公共艺术等的大量出现成为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第3篇

城市主题文化的概念简析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基调,是它的灵魂。包括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宏观分类,也包括文学、艺术、绘画、音乐和建筑设计等微观分类,也有东、西文化的分类。而城市主题文化则是有机结合这三种类型的文化,实现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目的。城市主题文化主要是根据特有的文化特征构建城市空间的形态,围绕这个空间进行设计和发展。由于是这种主题文化是基于城市独特的资源,所以尤其能体现城市的特征,打造城市的主题文化和品牌文化,使城市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形态,以及文化艺术都能够彰显其中。城市主题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可以突出城市的特质,且贯穿所有城市资源,形成一种城市的文化符号。

公共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

1.公共装饰艺术与空间环境的融合

在建设城市的公共环境中,利用公共装饰艺术可以对环境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当然,实用性是公共装饰艺术的基本原则,也是基本要求。所以,在进行公共装饰艺术设计时,要做到与周围环境的相融合,使艺术依附于空间环境。根据不同的场景特征,分别体现在环境装饰、建筑装饰和街景装饰中。同时,根据艺术依附的不同环境,要适当对装饰艺术做出调整和改变。只有综合、协调考虑各个因素,才能使公共装饰艺术在空间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之达到更完美的状态。

2.公共装饰艺术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在城市环境构造中,人文环境的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发展公共装饰艺术时,也要使之达到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在构建城市主题文化中,公共装饰艺术所承载的是文化的职能,所以在进行装饰时一定要基于文化,设计符合人的体验的艺术。例如,西安市的公共装饰艺术设计,就是遵循盛唐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的设计,将盛唐文化体现在了每一城市雕塑中,包括所有的环境陈设也无不包含着盛唐的元素。比如有名的亚洲最大矩阵喷泉广场一大雁塔北广场,在对其进行装饰艺术中,可以看到像大唐精英人物雕塑、大唐盛世书卷铜雕、丝绸之路浮雕等等。广场的整体装饰理念设计都与唐朝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打造了一个唐文化的公共广场。

公共装饰艺术在城市主题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1.艺术造型中人为形态的设计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以往只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件或者材料,在公共装饰艺术的设计下,转而变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形成了环境装饰的一种理念。常见的如桌、椅、钳、麻将、篮球等,在经过艺术放大和变形处理后,将其安置在特定的场所,使之体现出耐热寻味的艺术特性。例如,著名的装饰雕塑――大衣夹,座落在美国费城的城市中央。设计者通过对衣夹的放大化处理,将其置身在群楼之中,俨然成为了受人瞩目的焦点。衣夹是日常生活用品,当人们看见这种东西被人艺术化之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觉亲切的新鲜。因此,这种人为形态的造型能够使作品更贴近人的生活,不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亲和力,美化了人们的心灵空间。

2.不同材料塑造艺术形体

装饰材料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的材质应用,可以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在装饰艺术中,工艺材料对加工者的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制约了装饰手法与表现的风格。在加工装饰艺术中,所用的材料非常多,且材质的形状、纹理、质感等都有区别,不同的材质可以营造不一样的效果。

3.色彩装饰的效果

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心情与情感,也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由于人天生对色彩的敏感特征,所以利用色彩进行装饰艺术的美化,可以渲染出更丰富的意境。在装饰艺术中,色彩装饰是一种审美意象主观性的表达,能更直观地表现设计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但是,也要合理运用色彩装饰,不同色彩的效果都有差别,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择符合环境韵昧的色彩。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零星的色彩点缀能够创造更和谐融洽的空间关系和氛围。例如,在《火烈乌》这一钢雕装饰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强烈的大红色,将作品空灵的形体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营造出种富有生气的城市环境。

结束语

装饰艺术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促进城市的发展,更好地利用该手段,对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建设人文城市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从不同的方向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

第4篇

一、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

“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是用一种“扩大的艺术观念”探讨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特征。现阶段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内涵表达主要具有以下三要素:一是其主题创意及艺术形式应该以公众为对象,并与公众的审美意志相适应;二是其安置地点应是面向公众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广场、公园、车站、码头等等);三是其建设资金来自纳税人等公众群体(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拨款兴建)。当前,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与公众之间欠缺沟通。这里的决策层,通常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开发商、设计者。很多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往往是决策者说了算,与公众之间出现断层,缺乏与公众的沟通,导致一些艺术品更多地是被强制置入大众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物件符号,城市居民成为被动审美主体,背离了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本体原则。一般来说,单个人对公共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个人偏见,有些往往是个人问题,个人的需求,要去掉个人偏见、个人问题及纯粹的个人需求,从中提炼出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需要有一个程序,如给一个空间,让其与其他人的需求进行碰撞、协商、讨论乃至辩论[1]。事实上,这些建筑景观、雕塑小品在设计方案实施前如能广泛征集民意,聆听大众心声,一定能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公共艺术。

2.服务空间和对象相对偏窄。当代公共艺术对空间占有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社区、广场、公园、水体绿荫、休闲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等,应面向普通市民大众群体,而不是集中钱权的少数人。而当今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因决策者缺乏与公众的交流,再加上决策者的虚荣心理,而多出现在象征权力的市政机关或有钱人经常出入的大型商场,服务的公共空间和服务对象明显狭窄。

3.公众参与权利和行为缺乏保障。能否实现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有效参与,制度是关键。有效参与并不仅仅是指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影响、制约的程度,而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条件和途径方面的法律的、制度的和程序的保障是否充分[2]。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模式的影响,我国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在制度上也受到较大的制约。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大众的公共参与缺乏合理的渠道,公共艺术的建设、管理、监督、维护也无法得到保障。民众只有通过参与公共艺术的活动过程,才能为政治管理层不断地注入活力,才有利于政府方案的顺利实施。公共艺术的民主参与能充分体现出公民享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通过合法有效的公众参与,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公众的利益需求,进而实现公共艺术服务公众的目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提升途径

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美化着城市环境,充实着公众生活。有效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形象,而且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更好地融入公众的精神生活,从而为广大市民营造出更和谐和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1.切实体现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对公众开放,并要求公众参与,而开放对象和参与主体是不分阶层、不分贫富、不分职业、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广大公众。作为世界上最早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出现过一个名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反工业化组织,并随后波及一些欧美国家。这个组织的最重要的推动者与领导者就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设计思想家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强调设计是为大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而不是个体活动。这些观点不仅在英国设计史乃至世界设计史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并奠定了公共艺术设计为公众服务的基础。在现代西方国家,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公共艺术买单,这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是服务于公众这一公共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一件公共艺术品不完全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念的表达,还必须为大众所接受。这就要求需要艺术家能走进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心声,了解大众需求,以通俗的主题和语言,创作出与人和谐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

2.注重加强公众参与的互动性

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在方案实施之前,公众与政府或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只是政府、艺术家或开发商自我决策完成的事情,政府或艺术家应充分了解民意,问问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与之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发挥市民群体智慧,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使公共艺术更具弹性和魅力。此互动能调动市民参与自身生活环境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防止成为被动审美的主体。如美国达拉斯地铁系统的车站环境设计中,业主要求建筑师设计时务必考虑公共艺术品的设置,然而在作品的景点选择、艺术作品的形式及内涵等方面却主张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来展开。为了征询民意,各单位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听证会,这些活动固然增加了工作负荷量,甚至有时还得面对无礼的抗争与批判,但这就是从基层表现出城市公共艺术与大众的互动[3]。其次是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城市景观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广场、雕塑、建筑小品、公共设施、水体、绿化等景观元素,常可构成生动、多样的景观效应,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与审美体验。如城市雕塑,它是三维度的空间造型,在形态上不断产生丰富的变化,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更多的遐想空间。有些雕塑在空间处理上主动留有让观者参与互动的余地,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城市广场是体现与市民互动的代表作。城市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是市民游乐、交往、休闲或大型活动聚会的集散地,是一个人流密度较高、聚集性较强的开放空间,它集中体现着城市历史文化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兼有娱乐、休闲、文化、生态等功能,是普通百姓交流活动的纽带。在这种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里大家自由出入,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出现了像时下流行的广场舞、群众歌咏、街区秧歌、太极晨练等大量的带有双向互动特点的一些公共活动。不过,我国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方面,如广场的层次布局不合理,景观小品无特色,人与自然缺少亲和感,公众能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不够。有的广场中看不中用,树木、草地、花卉种植类型和层次不合理,空旷无垠的广场几乎没有一棵树,特别是夏季缺少遮阳的环境,广场变得无人问津。优秀的广场设计总能体现出开放空间和其间的公共艺术品与人的人文关怀,除满足公众视觉审美外,在行为上还要有利于在其间休闲和互动。

3.注意提高公众情感体验的参与性

城市公共艺术中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能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比如,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要素之一,能表现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性格和环境气氛,是创造良好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处理得当,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欢快和愉悦。色彩时常在不经意中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是一种直觉反应,又是人的功能性反应。这种功能性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这种联想,会引起人们的情感产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色彩本身并无情感,它给人的感情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联想所造成的。如今在人类日常生活方面特别盛行的色彩心理治疗法、色彩调节等都反映了色彩对于人类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公共环境色彩的改善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各个方面,促使公众心理情感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公共艺术作品的总体色彩体现出的某种情感和气氛,或热烈欢快,或含蓄深沉,或富丽堂皇,或庄重典雅,从而引起公众的共鸣。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色彩设计,有利于公众情感的表达。如暖色系温暖、活力、积极、华美,冷色系寒冷、消极、理智、幽情,高明度轻快、明朗、单薄、女性化,低明度厚重、压抑、迟钝、男性化,高纯度鲜艳、刺激、活泼、热闹,低纯度陈旧、寂寞、消极、朴素[4]。再如,材料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关键。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公众开始关注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能动作用。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家们可创作的材料也越发丰富,甚至不乏对声、光、电的新型材料的使用。不同的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美学特征。而材料的质感却是影响公众情感体验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质感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在材料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应体察材料本身特性的基础上,精于选用恰当得体的材料,贵于材料的合理配置与质感的和谐应用。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具体的材料设计时,应根据公众所要表达的感觉选择搭配不同质感的材料,以引发公众的恰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如木材自然、亲切、手工、感性,金属人造、坚硬、光滑、现代,玻璃高雅、明亮、整齐、自由,塑料轻巧、细腻、艳丽、理性,但一个成功的设计并不在于多种材料的堆积。

4.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权利的保障性

第5篇

1.通过民主参与以表达自由意志

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参与使得公共艺术有别于他种艺术,平等对话、民主参与是市民表达对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态度的场所。市民通过武汉天地、楚河汉街以及各个居住小区的公共艺术,参与人与环境的对话,能够唤起民主意识的觉醒;通过公共空间以表达自由意志,就能够自觉地参与城市的社会生活。由于曲高和寡的艺术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艺术家的个人语言进入公众的社会的语境之中,因此,市民与艺术的互动便有助于增进公众对艺术的理解,与公共精神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

2.通过互动以丰富公共艺术的参与形式

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却不只是以某种形式为主的单向性参与。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表现为作品、设计师、公众与环境之间良好的沟通、融合与影响。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而检验方式是在公众的参与之中完成的,即只有在公众的参与互动中,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和沟通,作品的意义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终体现。

3.通过民主参与以改善

市民的社会态度当代公共艺术不再是高、大、上的专属,它走入社会走进现实,与市民平等对视。走下神坛的公共艺术进入了社会大众的心里,改变着市民们的审美理念和社会态度。由于数字媒介从艺术形式到表达方式都拓宽了公共艺术的领域,有助于创造更具公共性的艺术形式。让艺术从小众的赏玩、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而回归于公共精神,让公共艺术真正地为市民服务,公共艺术也就在市民的认同中改变着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态度,从而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并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4.数字化时代公共艺术的参与方式

更富创意当今是数字化时代,交互式设计、情感化设计、生态设计概念早已进入设计领域。智慧城市的武汉应该更好地享用数字化的科技成果,将互动理念应用在以空间为媒介的公共艺术设计尤其是地铁壁画之中也是武汉公共艺术参与方式的一种创新。

5.自觉自主地参与公共艺术

就能充分凸显参与者的个性中国数十年美育教育的成果之一就是塑造了统一的审美情趣,公众所认同的美或多或少都具有政治的意义,将其整齐划一地放置在管理学科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艺术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如今设计师需要借助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丰富城市的空间,彰显城市的个性。公共艺术的参与方式也因为数字技术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凸显了参与市民的个性,这一点在湖北省新图书馆的设计中就可窥见其效果。

二、数字技术对参与性提升的推进

第6篇

关键词:城市 公共空间 环境 行为空间 空间艺术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lations and behavioral design methodologies.Key words: urba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he public space space space art

中图分类号:P42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城市化的格局。人需要交流、需要沟通,回顾公共艺术发展的文化脉络,透析城市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环境与人的关系、人性化原则设计等设计手法都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上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以及开放性。

城市中,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例如—城市广场。户外活动质量和人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 39页)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扬·盖尔,交往与空间2002 33页),例如—邻里街区。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是为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舞台,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比城市空间本身更为有意义。所以,人类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是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由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因此它必然要求作为载体的城市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对于空间的开场和围合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围合的目的就是要在大环境之中,通过空间分隔对当地进行直接占有,从而形成独特的场所感。可以说,为何是影响场所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围合就是通过空间界定,在现有的环境中为人的活动划定各种活动范围。(林玉莲,环境心理学 259页),对于城市而言,这些场所不是别的,就是城市公共空间。它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正是由于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才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即艺术形式上的开放性、艺术变现形势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环境相容相生,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环境应在理想意境。‘尊重自然、研究自然、模仿自然、寓于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因此今天的公共空间应该关注自然属性的特征。提倡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这些因素就形成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这种互动性体现在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这样能强化场所特质,传递社会文化意义,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共与环境之间形成两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与活力。文化环境因此得到营造。它的存在可以让生活于这个环境中的人去领略其精神,进而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获得教益。它可以表现历史、人们的生活习惯、人文背景表现。使其具有人性化的味道,让人们感到亲切。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进行设计,要分析其特性、作用与功能。实用性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分类中并服务于公众的空间,体现对公众的关怀。实用性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便利性满足率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此类设施的功能性设计是首要的,对物材料、结构、视觉感受进行反复的调整试验,使其符合人的使用习惯、视觉习惯、心理习惯。比如说如何适当的布置公共设施:人行道、天桥、地下通道、照明设施、护栏、指示牌、展示橱窗、候车亭、电话厅、报亭、邮筒、座椅等,只有创造好的条件、完善的功能才能够让人们感到合理的适当安排,才能有可能长时间的逗留或者说不会侧目而过。(扬·盖尔,交往与空间159页)而装饰性的公共空间艺术是为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而不是过于装饰。它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势,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本质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的体现,更要注意在城市中存在的价值。每件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放置并不是孤立的装饰,要考虑与其它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广场、街道、公园等都有不同的个性。其装饰效果要满足人类的心理需要。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常常将忽视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都被忽略。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城市空间呈现出 “重物轻人”的倾向:让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就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所以说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城市公共空间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焦点,不仅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并且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公共空间最重要的因素,各种功能设施都切实沿街布置。(扬·盖尔,交往与空间89页)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而且构成了都市的人文风貌。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环境的视觉性有密切的关系。与地域文化、民族分布、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城市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应“千城一面”,而应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标志是城市意向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使用的频繁度和独特性也是影响城市意向的主要因素。儿童熟知小学和幼儿园,家庭妇女熟悉的菜市和商场,病人牢记常去的医院,这是因为反复使用会强化与实际有关神经联系。与众不同的使用特点会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可能记载不住北京那么多胡同,即使它们命名为“百花深处”或“什锦花园”,但及得住“大栅栏”和“大碗茶”,记得起摊群、吆喝、老字号、人挤人的热气和异味。(林玉莲,环境心理学 239页)人类活动大部分内容分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各种行为的需要,设计时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按类型和特征可分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园林广场、集散广场。广场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欧洲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我国一些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这些设施不仅有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功能,而且有满足人们经审核情感需求的装饰性和意向性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反应,此类作品的创作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但又收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的价值非常大。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而且可以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而这些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营造和谐精神空间。人不仅是依靠视觉来感知世界,而是通过各种感观来接收外界的刺激。显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存在对视觉的偏好,导致了对其他感知需求的漠视。对躯体觉的忽视无疑限制了人的空间,环境的意象不是惟一感觉的体验,忽略多种感知体验的空间设计理念已经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思路的创新,人需要通过感觉来认知环境,渴望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取美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赐给了大众视觉感知的权利,也给予了人们通过躯体感觉来认知环境、获得愉悦的机会。因此,人不仅需要环境成为视觉上的艺术,更希望它拥有可触知的美丽。对外界环境的求知与求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应该注重观者在作品场中不同方位的艺术感悟。

总结:人的活动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空间性质的多样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开放性,不但包括视觉上的多层次、多岗位的开放,还包括观赏者不同审美情趣的开放。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创作是综合性的,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环境观、公共性、环保观念、材料选择,以及对公众的心理情感影响等等因素。这种综合性特点受到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等。总之城市公共空间的创作是设计是在环境与大众之间建立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的活动。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设计师应该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在城市空间空间表现特征、公共空间的酝酿、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满足人类的需要,对空间美学意义等加以设计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人类需求。只有这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的体现价值。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第8篇

摘要:公共艺术,是以艺术的形式介入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体现了公共空间的民主、开放、自由、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物质环境,公共艺术离不开公共空间,同时,公共空间也越来越需要公共艺术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提示和提升,公共艺术对与公共空间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价值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10-02

近些年,公共艺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城市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城市把公共艺术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载体,公共艺术离不开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精神也使得它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的实现和深化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公共空间也越来越需要公共艺术。

一、公共艺术的内涵

狭义的公共艺术概念认为“公共”界定的是空间属性即“公共空间”,认为只要是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就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一般界定是:公共艺术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的室外雕塑、壁画等视觉艺术,由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园林和地景艺术等不同媒材构成的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认为“公共”是民主属性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共同界定,既是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民大众共享的。广义的公共艺术除了包含狭义公共艺术的范畴外,同时也应该包括社会主体――市民大众兴办和参与的公开的表演和其他公开的艺术活动。本文所阐述的公共艺术是指广义上公共艺术的范畴。

二、公共空间的概念

无论是广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是狭义上的公共艺术,公共空间都是其存在的载体,公共艺术设计的产生是艺术或艺术品由艺术家个人空间向公共空间延续的结果。美国研究当代城市空间的城市社会主义学者理查德・沃尔夫等人将公共空间从几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大体上分成了物理的公共空间、社会的公共空间、象征性(或符号性)的公共空间三类。

第一类关注的是它的物质材料的存在。一般是指城市中供居民日常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等。广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物质环境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既是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发性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第二类关注的是在空间内部规范和社会的关系。即“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它是一个民主化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雅典时代的Polis(即城邦)。近代以来,西方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讨论以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和哈贝马斯为最重要的理论来源。阿伦特指出,公共领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广场、舞台、议事厅或街头等物质环境空间只有当人们以言行的方式聚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事情彼此交流时才成为真正的公共空间。因此,公共空间是一个人们透过言语行动展现自我,并协调一致行动的领域。第三类关注的是纪念和地方的“气氛”。任何一种公共空间,因为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原因,皆可能因此而拥有特定的场所意义。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可能因此而成为某一时期的历史走向的标志,社会的某项主张因为一个特殊的环境而成为充满纪念性和象征性的人类文明的某种场所,自然演化的某一个转折点所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所给观者带来的人生体验,等等,物质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因此而成了“有意味的空间”。

我们以上提到的三种公共空间的概念并非截然分开的,后两种公共空间的概念需要物质环境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作为其媒介或载体;另外物质环境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并非单纯的物质空间形式,它总是体现某些特定的社会功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与政治要素,一直与人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领域相联系,即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公共精神的空间含义。如传统公共空间尤其是广场,本身的物质功能往往被其凸显的精神功能所冲淡。这里可以作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可以作为政治权利的象征,比如西方古典广场一般都有象征的权柱、歌功颂德的记功柱、威风凛凛的君主雕像,或者是一些纪念某个重要时刻或英雄事迹的纪念碑,承担着道德说教的功能,或者是市民谈论与参与实政、观察世态万象、体验归属感的地方。

因此,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不仅要与物理环境上的公共空间在造型、尺度、色彩、材质等从美学的角度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体现公共空间的内部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彰显公共空间的象征意义和价值。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中的居民,人们越来越无法承受这一座座水泥盒子带给人们冷漠和压力,物质的丰富使得精神的匮乏愈加明显,我们像需要阳光和氧气那样需要美和情感交流。公共空间是公众聚集和交流的场所,成为人们关注和寻找精神支柱的场所,但是,并非有了公共空间,公众就可以自由交流。公共艺术在作为公共空间中的一道风景的同时,也成为引导公众交流和互动的纽带之一。

公共艺术品,一方面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主题和内容,因此要把握好作品形式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要满足城市环境设计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空间的物理特征、功能要求及文化特征等需要,它与城市公共空间是一种和谐的主从关系。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离开公共空间就没有讨论的意义;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载体,公共空间可以通过公共艺术体现和提升其自身的价值和内涵。

四、公共艺术之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

(一)美化、点缀公共空间,提升环境的观赏性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对于其所处的环境来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装饰、点缀以及美化的功能。公共艺术不是直接从艺术家工作室搬出来而放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其在方案构思和设计的过程中都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相结合考虑的,装饰、美化环境,提升环境的观赏性是公共艺术之于公共空间的最显而易见的作用。

(二)定性公共空间的意义和内涵

公共空间是公众交流的场所,是社会民主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公共空间的分化更加功能化、专业化、休闲化。所以,不同场所的意义和功能的划分也更加明确。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担当起了展现、标志这种不同的公共空间内涵的责任。

马钦忠在其《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中阐述“公共艺术给定公共空间的意义的中心宗旨是把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和场所伦理规定,通过公共艺术的形体表达,以此定义空间,阐释空间,成为控制场所环境意义的中心要素。”根据上文公共空间的概念可知,公共空间除了包含具体的物理空间的范畴,其还包含着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所以,公共艺术不仅要与其所处的物质环境在材质、色彩、尺度、空间等方面想协调,另外还要准确把握该空间所蕴含的其他内涵。即作品的题材、特征等要以体现和阐释公共空间的意义和内涵为主导,通过对场所意义的概括和提炼,使公共艺术赋予公共空间更深层次的意义、或是通过一些手法和表现形式提示公共空间的意义、或是通过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度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公共空间为人们所关注,或是以具有趣味性因素的作品产生愉悦观者的效果、或是以之协调公共空间中的不和谐的因素,总之都是起到引起关注,形成对环境的注意力的控制。

(三)促成公共空间中的公众交流

公共空间的产生最终是为了公众交流的需要,所以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也要以促进公众交流为己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的电子通信技术和设备,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正在逐渐减少。另外,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心里距离也在越来越大,虽然生活在同一小区,每天上班下班擦肩而过,可永远都是陌生人。公共艺术可以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提供共识和共同趣味营造的场景和氛围,提供话语让人们去共享、交流和讨论。公共艺术作品放置的地方往往成为公共空间中人群聚集的地方,根据作品的性质,或是观赏、或是互动游戏。另外,还有一些作品是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的结果,作品本身所要传递的是公共精神,在创作中有公众的参与和意见交流,完成后在公共空间中成为公众聚集、讨论和游戏的焦点,可见,公共艺术成为促使公众交流的动力之一。

五、结语

公共艺术的日趋盛行,主要是因为它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它设立于城市的公共场所,任由社会公众自由介入、参与与观赏,即直接面对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或是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特定地域或特定社区的公众;其次公共艺术作品包含普遍的公共精神――关怀和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和情感,标示和反应社会公众意志和精神理想。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民主化的结果,是艺术的生活化和平民化。城市是公共艺术生长的土壤,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城市提供更好和更多的机会;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灵魂,以公共艺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效果愈加显著,因此,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要与城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质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马钦忠著.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56页.

[2]诸葛雨阳著.公共艺术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翁剑青著.城市公共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