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6:07: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产业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产业研究

第1篇

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以及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章围绕对文化产业园区属性概念的界定范围与类型的区分内涵特点分析,得出构成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园区类型

园区一般是指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区域。文化产业园区是园区的一种形式,它具备特定的业态组合要求、是新形势下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具有文化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实际意义。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研究应从属性定位、构成原则、作用机制、架构模式等角度出发,即文化、产业、管理、政策、服务、创新、整合、集聚。且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类型园区的构成要素具备基本定位的联系性与区别性,即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演进与承递关系,及发挥作用的不同层级和角度的区别;构成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基础要素如都需具备统一管理、产业集聚、市场资源、配套服务等构成要素普遍性特征,也具有统一生产、生活、生态三方要素融合统一的特殊性特征。

1园区概念的界定支撑要素分析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国内外近些年对此探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文化产业园区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1]。其共性是提出文化园区是具备一定文化娱乐、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是具有多功能性的、提供就业的、社区性的地理区位。在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则包含了集中不同的称谓,如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等,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则偏向不同的着重点。如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园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赵迎芳则强调文化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创新研发能力、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集聚区特征[2]。

2园区类型及特征要素分析

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经了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后工业园几个主要的阶段,文化产业园区便是后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生活、生态的态度则由对立逐渐走向统一,而文化产业园区在对此三者统一的基础上也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按园区发展的模式划分出了几种不同的类型。

2.1政策导向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和推动下建立和管理的园区,具有很好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政策”、“产业”是重要构成要素。此外,政府作为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因其调动资源的广度和力度,在服务园区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沟通内外的中介连接功能,“中介”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

2.2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此类型园区一般是民营或私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侧重经济效益,在园区开发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够吸引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聚。此类园区以“资金”“资本”为主要构成要素。但因其对商业经营和经济效益的侧重,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的成熟完善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2.3资源导向型园区

如对传统文化或特色文化资源依附型园区。这类园区具有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内涵上侧重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特点,主要以“文化”、“感官”、“体验”为要素特点;以大学或特殊人才聚集地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依托“人员”优势,集聚创意人才、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学术”、“学习”、“教育”要素中体现优势;先进科技资源为依托型园区。此类园区一般依托高新技术密集,科技产业发达、高科技企业聚集、科研机构和人员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依托,其构成要素着重以“研究”、“研发”、“技术”为要素特点。

3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的基本框架:直接或间接受宏观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规划、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依托雄厚资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资源;具有产业及产业链培育或集聚能力;具有学术、研究、研发水平;具有服务管理功能、沟通内外市场及要素间流通;具有明显文化属性特点、满足特定文化需求、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生产、生活、娱乐、消费的有机体。在其基础要素、发展要素、功能要素的分析和研究中,得出文化产业园区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产业、文化、研究、学术、资本、服务。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在不断完善,园区发展也在不断升级,对于文化产业园区构成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将从不同的角度逐渐完善和成熟。

作者:吴侨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金华地区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不仅有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且涌现了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品位的新型旅游方式,如武义温泉休闲旅游、磐安绿色生态养生旅游、义乌商务会展等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同时,金华地区文化产业内涵丰富,有市区网络文化服务、东阳影视和木雕、义乌文博、浦江书画、武义扑克牌等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金华地区现有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个示范基地;有32项国家级非遗、102项省级非遗项目。当前,金华地区已经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促使两个产业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我国产业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人物厉无畏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突出特征在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和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社会在对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行业分类的标准方面都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虽然我国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但普遍认同这样的观点:文化产业是一种借助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产业。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

(一)产业的高度关联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二者融合的基础在于两者都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内部的核心行业,还与金融、物流、会展等多个行业存在交叉依存的关系,旅游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其他产业提供支撑和协调,同时又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之一,就是“越界——扩散——渗透——联动”,它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进行渗透和关联,进而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成旅游资源,而一些旅游资源经过整合也可以转化成文化产品。旅游产业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渠道和载体,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产业能为旅游产业提供文化内涵,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二)创意理念的盛行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创意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多维度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意理念的盛行,具体方法就是用创意将某一地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提炼为具有辨识力的文化符号,再将之应用到旅游产业,实现两者的嫁接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富有创意的提炼是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如台湾的诚品书店就是在售书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意元素,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许多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参观体验的必去地之一。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力,它通过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扩散促成产业融合的基础,从而模糊不同产业的边界,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开创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之作《印象•刘三姐》便是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等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通过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对其传统的舞台背景、灯光等进行创新改造,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旅游模式。在当前“互联网+”的热潮下,网络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旅游方式,形成了智慧旅游的新局面。智慧旅游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能够及时传递、整合、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市场需求的促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光的增加,人们外出旅行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传统单一形式的观光游览已经日渐衰微,而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则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的转变促使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科普教育、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三、金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

(一)融合氛围良好

近年来,金华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1、在政府制定的相关文件如《关于印发金华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相关部门也对这些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实践。2015年4月,金华市文广新局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首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申报评审工作,最终义乌佛堂镇等19个村、镇成为首批金华市非遗旅游景区。2、政府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在工作机制方面进行突破,如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此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融合成果显著

金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各自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融合效果显著。各县市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旅游与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如磐安县在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融入,深入挖掘人文景观、古村落、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先后完成了茶文化博物馆建设、玉山古茶场与孔氏家庙布展提升工程、双峰清德堂维修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东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有横店影视城、卢宅古建筑文化游、木雕竹编文化游、东白山生态文化游、古生物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门类、层次丰富、投资主体多样,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据统计,2015年,东阳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2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6.93%;实现旅游收入137.68亿元,同比增长21.67%。

(三)融合模式多样

金华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如宗教文化、婺商文化、戏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同时,金华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横店影视城、金华双龙洞、永康方岩、兰溪诸葛八卦村等。以这些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形成了多样的融合模式。1、渗透型融合。旅游或文化产业的元素部分或完全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二者相互交融,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形态,这种融合方式为渗透型融合。如义乌佛堂古镇旅游,便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旅游,也为义乌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经济保障。2、延伸型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互补的领域,两者在产业链上通过相互延伸进而打破各自产业的边界,最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横店影视城便是在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的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服务,丰富影视旅游内涵,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外延,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延伸。3、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发生在具有紧密关联的不同产业之间,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某一共同利益的刺激下,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磐安休闲养生旅游便是此类融合的典型代表。磐安县结合自身在传统农业领域的发展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将中药种植与古老的中药文化、流行的养生文化等结合在一起,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的多样性需求。

四、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层次不高

虽然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种类较多,但融合层次较为浅显,大多停留在两者的浅表层融合,少数项目会涉及到技术融合,而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则更是不足。例如,金华虽然有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的制造基地和购买场所,但具有金华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却较为少见。

(二)品牌项目不足

除了横店影视城作为影视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广为人知外,其他种类的文化旅游领域发展则较为散乱,项目虽然繁多,但缺乏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项目,起不到行业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这样的发展现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三)企业实力不强

金华地区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小、散、滥”的特征,大多数产业主体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并且仅仅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和效益较低,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五、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确保协调机制

产业间的高效、优质融合需要主管相关产业的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分割,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执法,形成各政策主体相互协调的机制。为促使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确保融合发展的进度和效率,相关部门应当协调配合,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协作的保障机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合理布局。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需要相互沟通协调,确保两个产业规划具有良好的衔接和配套,使其在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举措、具体时间安排以及空间布局等各方面保持同步配合,确保融合高效有序进行。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文化与旅游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工作会商,讨论重要文化旅游产品、重大互动项目的开发建设,共同筹划重要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共同商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增强创新意识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是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应意识到传统的技术、管理、经营理念都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单纯的文化资源的消费已走向衰亡,而融入了文化创意元素的产品及服务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创新创意,文化基础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与之相随的消费也会大大增加。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积极培育品牌项目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竞争力 研究

湖南依靠底蕴深厚、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努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弘扬湖湘文化,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支柱产业,开创了文化建设超越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力大于经济影响力的“湖南文化现象”。文化产业产值2008年达到1090亿元,三年翻了将近一番,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成为我省第六大千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成为全国5个上5%的省市之一。

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看,湖南的文化产业绝对算是湖南各种经济产业中在全国的一张王牌。湖南卫视、体坛周报、湖南出版、宏梦卡通、长沙的歌厅等文化产业品牌在国内都是极具品牌号召力的。统计数据也同样证明了湖南文化产业目前的实力:2008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530亿元,近5年年均增幅超过18%,高于GDP增幅6个多百分点,湖南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04年的5.8%提高到6.5%。但在这些光环下面,湖南的文化产业也有明显的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湖南文化产业没有大规划

在湖北文化产业中被誉为“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的三驾马车,并没有形成产业链的核心层,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产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都非常有限。湖南卫视的年广告收入也仅仅20个亿,甚至不及《广州日报》。以原创化的动漫业为自豪的长沙,拥有较大规模的动漫企业8家、动画工作室60多家、培训机构9家、专业传媒机构1家,原创人员近5000人。虽然宏梦公司和三辰公司占据了全国十大动漫企业的头两名,金鹰卡通频道的收视率和覆盖率在全国同行中领先,湖南生产的《蓝猫淘气3000问》、《奇奇颗颗历险记》等动漫精品多次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湖南拓维打造出国内最大手机动漫门户网站和运营平台,成就了中国动漫第一股。但是,湖南并没有把这些优势集中起来,没有大规模的动漫产业园区,国家第一家动漫产业园区却落户天津滨海工业区,杭州、深圳等动漫后起之秀则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因此,有必要整合湖南文化市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动漫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湖南金鹰动画频道的作用,才能继续保持动漫产业的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动漫文化产业链。

二、湖南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够保持高于GDP约6个点的速度增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用了几年时间,让人均GDP在2008年超越了3000美元,进入了文化消费的爆发期。湖南是中部省份,人均GDP还不到3000美元,尽管这几年进入了高速赶超阶段,但毕竟底子比较薄,这直接制约了湖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占据湖南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长沙为例,2008年长沙宣传部下属的文化产业单位,只有4个单位收入过亿,这种收入上的差距,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湖南本地经济总量的制约。既使湖南文化产业拥有全国众多的知名品牌,但2008年湖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只排名全国第八,比湖南GDP排名十一高不了多少。在2010年“中国企业创业、创新、持续发展”论坛上,IDG投资亚太区总裁熊晓鸽分别对美国和中国最大的13家文化创意上市企业进行了分析。美国前13家企业总的销售额为1690亿美元,而中国前13家企业只有26亿美元,只占美国的1.5%,而中国GDP大约占美国的1/5,这与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很不相符。综合来看,中国的文化创意企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日本为18%;增加值排在我国首位的广东,占GDP的比重超过7%,增加值排第二的北京占GDP的比重11.8%;而湖南目前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只有5.1%,对比之下,湖南还有一定差距。在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大好形势下,要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优化文化产业配套环境,努力培养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金融。其中,要保持广电、出版、动漫等文化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入国家正在培育的大型文化企业“航母群”;要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集中打造一批销售过100亿、50亿、10亿的文化企业,形成放大、叠加、带动效应;要在巩固电视湘军、出版湘军、报业湘军、演艺湘军、动漫湘军等优势产业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文化品牌;要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的形制和样式,不断开发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满足大众化的文化产品需求。由于文化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高,而世界上大部分文化企业都是混业经营,这就必须引导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资源融合和重组,比如多种媒体的融合。如快乐购与电视广告的结合,通过快乐购推广义乌小商品城、海盐皮革我国这些数一数二的生产基地,而不要把电视购物变成大专卖。同时,特别要注意诚实守信,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发挥电视广告的综合作用。

三、湖南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即企业长期形成并融入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后,企业才具备独特的、持续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基于文化产业需求与供给活动的内在发展能力,包括文化内容的竞争力与文化产业活动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包括七个要素:文化实力竞争力、市场收益竞争力、文化产出竞争力、公共文化竞争力、人才和研创竞争力、政府文化竞争力、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目前我国文化企业刚刚从事业单位转制过来,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条块分割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状态,因此,也就无所谓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省有21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326家公益性文化单位推行了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市场机制建设,健全市场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刻不容缓。而将要出台的《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湖南省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加快推进试点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三个纲领性文件,将从制度上为我省文化的振兴保驾护航。通过培育优势文化企业,加大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湖南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会逐渐形成。湖南的文化企业要充分抓住国家在资金扶助、税收优惠、并购重组上对文化企业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做强做大做优文化产业,走出湖南面向全国,跳出湖南经济总量制约的圈子,瓜分全国文化产业大蛋糕。目前国家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文化产业的并购。企业并购(M&A)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企业并购不仅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企业不断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蜕变的重要途径。

四、湖南文化企业还缺乏市场力

当然,要想实现在全国范围的并购,从而进行扩张,湖南文化产业就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单纯靠目前各文化产业实体的自有实力肯定不够。目前支持湖南文化产业的金融主力军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目前湖南文化产业贷款总量偏小,资金供需缺口较大。从占比看,2008年文化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0.7%,远低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1%;从领域看,主要支持广播影视等传统领域,动漫、数字媒体等新兴业态急需资金得不到满足。省文化产业贷款中,广播影视业贷款占比接近80%,这种间接融资在领域上比例不协调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湖南文化企业融资结构比例失调,银行贷款占比达到68.1%,而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理财产品等直接融资仅占6.4%。从这点来看,充分说明目前湖南文化产业与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的结合还远远不够。湖南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极少,引进VC或者PE 的也不多。目前华声在线、湖南出版集团都在积极推进IPO,湖南出版集团是我国率先成立的公司,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与国内几家已成功上市的出版集团相比,不但没有优势可言,而且还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环境中。湖南文化产业要想在资本市场上有大的改变,短期看起来不容乐观。文化产业主要靠资本推动,靠规模取胜,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国家最近会对PE实施更有力的推动,再加上创业板的开板,对湖南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都有大的利好。

当然,湖南出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湖南文化产业中,懂文化的人很多,但懂产业、经营、懂资本运作、懂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人却很少。文化既然作为一项产业,那么既需要懂文化的人,更需要懂产业经济的人。为此,湖南文化产业要想做大,一方面需要大魄力的引进懂经营、资本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手笔的对文化产业的人才予以高层次、专业化地培训。我省在文化产业研究和人员培训上也有较大的差距,如北京大学在2000年就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所,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文化产业论坛,而我省在文化产业的研究上还处于零星的自发的状态,会经营文化的高层人才严重缺乏,这成为我省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软肋。

五、湖南文化企业还缺乏创新力

1、科技的创新。目前文化产业与科技的结合已经成了必然趋势,科技型的文化产业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力量。如腾讯公司今年的利润很有可能突破40亿,是湖南卫视一年收入的两倍。网游这几年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几百亿的产业的时候,湖南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分到一杯羹。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是湖南文化产业必须要破解的课题。其实长沙的科技竞争力在全国还是比较强的,最新排名全国第六,同时中国移动也在湖南长沙最早试点电子商务业务。这些都给湖南文化产业利用科技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湖南文化产业的另一个上市公司拓维信息的手机动漫业务,就来自这种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从而诞生了湖南文化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2、体制的创新。湖南文化所有的挑战,还要回到湖南文化产业产权的改革这一根本。湖南文化产业的核心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早就证明了在充分竞争领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竞争力。湖南广电旗下的达晨创投之所以这几年做得风生水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进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而湖南广电旗下的天娱传媒,拥有那么好的品牌基础,目前却经营不善,领军人物纷纷离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娱传媒从以前给管理层部分股份的改革中退了回来,变成了纯粹的国企。这样的体制上的劣势,在文化产业如此竞争激烈的时候,又如何能够产生竞争力呢?这些现实中的经验,足以让湖南决策层对文化产业改革中的产权改革保持足够的重视。对一些完全已经进入市场竞争领域的文化产业,观点上要更解放点。一方面让管理层持股,另一方面大胆吸引机构投资者。只有这样,湖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才有了最坚实的产权基础。

3、业态的创新。体育休闲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省在这一领域有良好的基础,长沙号称中国的“脚都”,有巨大的产业优势。2008年,《望东方周刊》评选长沙为全国“最具娱乐幸福感城市”,最重要的理由是长沙拥有丰富多样、雅俗共赏的演艺娱乐产业。目前拥有红太阳演艺集团、港岛演艺中心等10多家规模大、功能齐全的民营歌厅,年演出400多场,接待观众200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逾亿元,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长沙歌厅现象”。但是湖南的体育休闲产业却不尽人意。在德勤事务所的统计中,中国足球可容纳的商业空间是一年一万亿,中国体育可容纳的商业空间是一年三万亿,每年全球职业足球产业高达一万亿欧元,中国职业足球也高达40亿人民币。这样,职业足球就不是一个运动产物,而是市场产物,这是巨大而惊人的商业空间。旅游休闲产业也有巨大有待提升的空间,湖南有全国最出色的媒体,而闻名全国的三大旅游演出,云南印象(今有云南的响声)、印象刘三姐、宋城歌舞、湖南湖湘文化闻名全国,全国知名演艺明星不计其数,是能够出力作、出精品的。南岳衡山是粤港澳休闲地,东南亚大靠山,也是文艺演出的大舞台。

总之,湖南文化演出市场如果能以体育休闲,旅游休闲为平台,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发展将无可限量。现在武广高速列车的开通,使长沙、南岳、广东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个新的旅游文化商圈正在形成。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要象山西人挖煤一样,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第一轮改革开放是沿海城市表演的舞台,第二轮中部崛起,文化振兴就是我们的舞台了。中国有着广阔的文化消费人群和悠久的文化底蕴,目前中央正在着力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的瓶颈,在体制上以及在金融政策上,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引导,这为文化产业迎来未来十年的黄金年代创造了基础。文化产业不出10年就会成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是非常大的,文化产业不仅会为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增强我们的硬实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本文为2008年湖南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湖南文化生态建设和湖南文化产业化研究》(08YBB339)立项课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易鹏:湖南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EB/OL].投资堂,2009-11-05.

[2] 熊晓鸽: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有最好的投资机会[EB/OL].新浪财经,2010-01-09.

[3] C.ICPrahalad,Gray hamel.The e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aration[J].Harvard BusinessRenew,1990.M.k.Coulter,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ction.1998. Dorothy Leonard Barton.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011rce8 ofInnova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5.

[4] 赵彦云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

第4篇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产业;互联网产业;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8日

一、引言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先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入,使原有产业界限渐渐模糊或消逝,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首先,产业融合重要呈现在计算机和通讯范畴,其后扩展到金融、物流等服务性行业,并逐渐向制造业和农业渗入扩大。这类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分散为契机的产业间的交融,成为产业价值的重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生机的来源与动力。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工业性能和巨大的增长效应。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影响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整合,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机制和生产方式。

互联网产业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定义。2004年,国家统计局拟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联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有关文业的发展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研究。吉字宽(2003)认为,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网络信息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产品市场宣传、产品销售的面貌,使民间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刘玉珠(2005)认为,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海龙(2005)认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是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切实有效的路径。文化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相对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而言,网络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它快速、丰硕、自由、开放、多元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冲破了时空、感官等方面的局限,直接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杨向荣、刘鑫,2010)。以上研究都只是单方面指出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忽视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一种“1+1>2”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共赢的模式。本文将从产业整合的角度,阐述文化产业的原因、条件和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互动效应分析。

二、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

(一)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果最大化的寻求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产业交融每每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从而使产业界限依稀化。近年来,文化市场很活跃,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被逐步承认,以影视产业为例,近年来其增长速度一向保持在40%~50%,这在全世界都是当先的。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有着自然相关性,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同时也是制造内容的载体,比传统媒介更具互动性,与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一方面文化产业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灵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能更好地体验文化。

(二)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产业间的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从而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领域。与此同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效,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而3D放映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在内地,3D版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达到9.87亿元,远远超出1998年中国票房。

(三)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跟着政府逐渐减少了对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管束,业界入手用系统性的思想来认识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2009年,文化部公布《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指出强化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内外部需求的转变,提高自身竞争力,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少许先行企业对各其产业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经过技巧创新,冲破原来的产业界限,延伸到相互的传统产业活动范围,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施行优化重组,最后构成涵盖以两大产业为中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这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界限趋向于模糊化,并且代表着产业间新式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创建。

三、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效应分析

(一)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1、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制造技术之间的融合,是指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伴随着技术的成长,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内容为中心,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通讯设备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形成完美结合。技术创新扩大了文化制造业的范畴,新的配置终端不断涌现,进一步扩宽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

如苹果的平台策略,苹果搭建的IOS操作系统,成为众多应用软件开发商的销售平台,现在苹果硬件设备可供使用的应用程序超过百万个。苹果公司与他们实施分成机制。苹果的硬件市场份额越高,愿意为苹果开发应用程序的企业和个人就会越多,反之又推动了苹果在硬件上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形成典型的有巨大跨边正向促进效应的双边市场。

2、互联网展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丰富,物质载体的广泛使用,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在最新的互联网制造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展示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比如,智能手机是继纸媒、书本、广播影视和互联网以后,成为最贴近消费者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随时满足生活、文娱、资讯需要的终端,成为这个时代一种全新的体闲方式。手机内各种应用软件使得消费者可以用手机享受小说、电影、电视、广播、新闻、音乐等各种传统文化内容,还可以进行在线游戏、当作电脑终端使用,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平台,使得原本必须在影院、电视、计算机等冷门媒介上才能接触到的文化内容产业经过手机这一个综合性终端展示在了消费者眼前。文化产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从而使得文化产业的范畴拓宽了。

3、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如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微博平台。其特征是无形产品,借助的技术方式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初期的民歌、舞蹈等仰赖民间的口口相传,后来出现了灌音技术、录像技术能够将民歌舞蹈保存传播,实现商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平台得以迅速拓展。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新兴产业模式出现了。评论、微博、微信,这些都是基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产业模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品牌、营销环节浸透是指文化产业的精神内在、品牌内涵向制造业的渗透。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但文化产物所表现的真实价值是其内在的精神内容,也就是文化产品的真实价值是承载于虚构和标记的特性之上的。文化产物价值的这类虚拟性和无形特点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移动、嫁接或附加到任何适用商品之上,成为某种实用商品的造型、工艺、品牌等产品差异性的标记。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也借这些实物商品实现产业化。

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服务业的渗透源自于对微笑曲线两端的影响,集中于对研发和品牌的影响。文化产业向制造业的研发、设计步骤渗入是指文化元素、创意思维融入制造业价值链研发、设计环节等。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到首要位置的国家,它的解说是“文化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术及智慧和经过对知识产权的建设生产制作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产业内容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13个行业。

与传统产品类似,研发和品牌也是文化产业链中附加价值最高的部分。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促进了文化附加值的增长,使得制造业布局更加灵活。于是,随着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的深度交融,以工业设计、授权业为表率的中间产业链条,一方面完成了文化产业的深度、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统计,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20亿美元产值,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11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达1,938.6亿元,同比增加了14.2%,2011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1,94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5.8%,占全市GDP约达10%。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探索、起步、培养的初级阶段,步入了迅速成长的新时期,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文化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则构成了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对科技的成长、发展与流传发生了庞大的影响,技术的提高又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产品模式和呈现形式。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的交融日趋加深,20世纪至今,文化产业变迁的每一进程,互联网技术创新都起着重要的功用,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为标志的讯息流传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向更开阔领域拓展的首要力量。产业整合以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然而,现实中还存在很多制约文化产业融合的阻碍性因素,所以我们必须从优化产业和企业融合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以保护和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产业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首先,要把握技术交叉融合发展方向,将技术融合放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中,充分考虑技术融合的因素。强化基础研究和设施的投入,创设差别部分范畴交织交融的研究机制,促成各部门间研究建设的协作,整合有限资源;改制大中专院校的传统培训机制,设立学科交织的新式专业,培育具备复合性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其次,政府应相应减少管制,制定新的法规、法律和政策,提供宏观的产业整合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中国存在着大批行政垄断和部门肢解现象,传统文化产业分立的多重管束体系将不再顺应产业交融的要求和规定,务必走向管制框架的融合,采纳同一管制。在产业交融的事实眼前若是不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接连采纳传统的管束框架,势必阻挡资本的自由活动,限制新技术的利用和新产品的问世,也将侵害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带来社会福利的极大亏损。融会对于企业来讲是个崭新的关念,高回报的同时必然有一定的高风险,企业间的效仿行为对于促成产业的最后融合具备重要的功用,于是政府对于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促使产业交融的企业给予支持,加强强势企业的树模效应。

最后,实施人才创新战略,改变传统的创新概念。产业融合使企业拓展市场,业务量增加,带来更多的工作,同时对人们创新意识有了强烈的需求,因而企业应建立教育培训机构,来增加企业人才的创意思维,改变员工的传统科技知识的“惯性”,培养职工掌握更多革新的复合性知识和技术,在各种科研院所执行交融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立,培养具备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产业交融给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变化,但是更加深刻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则是激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进级,转变了传统的创新概念,令人们从系统的角度交融差别的事物和从事物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思维的系统性并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发[2012]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2012.7.20.

[2]吴利华,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12.

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美国;移民

(一)文化产业移民少于其他行业移民

美国有1.8亿工人(泛指有工作的人),其中移民2855万,占就业总人口的15.6%。在美国20个一级行业中,雇佣工人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卫生保健和社会援助”(占就业总人口的12.5%)、零售贸易(11.9%)、制造业(10.2%);雇佣工人最少的三个行业是“公司和企业管理”(0.1%)、“采矿、采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0.5%)、公用事业(0.8%)。移民工的分布和总人口的分布略有不同:雇佣移民最多的三个行业是制造业(占移民工的11.9%)、“卫生保健和社会援助”(11.8%)、“住宿和餐饮业”(10.7%);雇佣移民最少的三个行业是“公司和企业管理”(0.1%)、“采矿、采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0.2%)、公用事业(0.4%)。

从移民在各个行业内的比例来看,“农、林、渔、狩猎业”雇佣移民比例最高,移民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5%;其次是“行政和技术支持、废物管理和污染整治业”,移民占22.2%;第三是“住宿和餐饮业”,移民占21.8%。雇佣移民比例最低的三个行业是公用事业(7.1%)、“采矿、采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7.9%)、公共管理(9.5%)。

美国文化产业移民无论是在行业内移民比例方面,还是在与其他行业相对比例方面,都比较低。美国有817万文化产业人员,其中移民90万,占文化产业总人数的11%,这低于各行业移民比例的平均水平(16%);文化产业移民占移民就业总人口的3.1%,这又低于总人口中文化产业人员的比例(4.5%)。也就是说,移民在美国文化产业中的人数和比例是低于平均水平的。

以上数据见表一。

(二)文化产业间移民分布不均衡

美国文化产业下共有16个二级行业,其中雇佣工人最多的是“其他娱乐、赌博和健身业”,共274万,占文化产业总人数的33.5%;位居第二的是“独立艺人、表演艺术、体育比赛和相关行业”,101万人,占总数12.3%;第三是有线通信运营商,73万人,占9%;雇佣工人最少的是三个行业是软件出版业、录音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比例分别为0.6%、0.5%和0.5%。

美国大约有90万移民从事文化产业,他们在各个二级行业中的分布比例大致与总人口的比例一致,主要区别是:1)“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址、和类似机构”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是7%,而在移民中的比例是4.2%,相差2.8个百分点;2)“其他娱乐、赌博、和健身业”在总人口中比例是33.5%,而在移民中比例是35.8%,相差2.3个百分点;3)通信业在总人口中比例是5.5%,而在移民中比例是7.1%,相差1.5个百分比。

从各二级行业内部来看,移民比例最高的是软件出版业(21.9%),其次是“互联网出版和广播、网络搜索门户”(20.5%)、其他信息服务业(15%)和通信(14%);移民比例最低的是保龄球中心(3%)、“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址、和类似机构”(6.6%)、“图书馆和档案馆”(8.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娱乐演艺等服务行业人员需求多,也是移民较集中的地方,但是行业内移民比例处于平均水平;那些对信息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例如软件和互联网)虽然雇佣移民人数不多,但是移民比例较高。

(三)文化产业移民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

美国共有2855万移民工人,其中一半以上(54.8%)来自拉丁美洲;第二是亚洲(27.8%);第三是欧洲(10.8%);非洲、北美和大洋洲移民都少于5%。在文化产业移民中,拉丁美洲亦是最大群体,但是没有过半(42.4%);亚洲(31.9%)和欧洲(16.8%)都高于其在全部行业中的比例。

在文化产业下属的二级行业中,来自各大洲的移民分布又有所不同:1)雇佣拉丁美洲移民比例较高的行业有“其他娱乐、赌博、和健身业”(50.5%)、报纸(49.4%)、广播(49.3%)、“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迹、和类似机构”(48.6%),虽然这些行业的移民雇员有一半来自拉丁美洲,但这些比例都低于拉丁美洲移民在全部行业的平均水平(54.8%);2)雇佣亚洲移民比例较高的行业有软件出版(68.9%)、“互联网出版和广播、网络搜索门户”(50.2%)、通信(49%)、“数据处理、托管及相关服务”(45.9%),这些比例远远高于亚洲移民在全部行业中的平均水平(27.8%);3)雇佣欧洲移民比例较高的行业有“独立艺人、表演艺术、体育比赛和相关产业”(27.1%)和“互联网出版和广播、网络搜索门户”(27.1%),这两个行业中虽然欧洲移民比例较高,但不能像拉丁美洲和亚洲移民一样占主导地位;4)其他值得一提的是北美移民在录音业移民中占14.4%。

第6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地区异质性

一、引言

随着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的影响,我国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力量。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31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高于同期GDP增速6.7%,占 GDP比重的9.3%。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文献述评

集约化、巨型化、高科技的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在一定区域形成集聚发展,有助于知识溢出、技术共享,进一步促进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使得文化产业内部的低附加值、低技术的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发展,催生出新兴文化服务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兴文化服务业,主要指经济中新出现的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与传统文化产业不同的文化行业和新型业态,[1]本质上是“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的体现。欧阳坚[2](2009)认为,文化产业较高的收益将增加社会投资,形成更多的文化企业,创造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数量迅速增加。根据邓安球、史忠良[3](2010)的研究显示,2004~2007年间,湖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增长速度为5.5%,高出湖南省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率4.3个百分点,其中,就业人数在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广播电视、动漫等领域增长显著。安锦、陈争辉[4]认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最高。

总的来说,文化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创新效应、关联效应、促进就业、增加产品附加值、衍生新兴业态等方面促进产业链、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将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出发,研究中国31个省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为了科学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先以我国31个省市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测出各省市产业集聚的因子得分,然后将各省市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的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文化产业集聚具有创新效应、关联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就业效应等特点,能够带动自身以及其他a业转型升级,帮助整个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向服务化转移。在文化产业集聚度更高的地区,其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更高,产业结构也更为合理。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成正比例关系。

由于在我国各个地区,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发展状况、政府重视程度都不一样,这将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环境、集聚动力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

(二)模型的建立

为分析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入文化产业集聚变量,在考虑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变量的同时,将31个省市各省市的总就业人数、总投资、FDI、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1)

其中,i代表各地区,t代表年份,indicationit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不仅包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的变化,还包括某一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优化,如服务业由生活型向生产型转变等。[5]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指标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徐敏和姜勇[6]的方法,将第一、二、三产业均包含在内,构造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

(2)

其中,xi表示第i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i表示产业类别,其赋值的区别表示三大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分别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这一指数主要反映了三次产业之间的升级状况。indication1指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越合理

(2)解释变量。本文从外部影响因素、自身发展因素、政府重视程度三个方面构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解释变量产业集聚度。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3)其他变量。Labor表示31个省市各省市的总就业人数,I表示各省市总投资额,FDI表示各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资,HCE表示各省市的居民消费水平,ε表示残差项。

2.数据来源

从各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局等渠道搜索之后,发现河北省和甘肃省就业人数缺失,因此,本文共采用29个省市的2012~2014年的数据。数据全部来源于相关年度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四、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得出解释变量各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度CIA

这里仅列出2014年各省市得分情况。从表2中可看出,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东部沿海的一些文化产业集聚中心,如广东、北京、江苏。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指数一直大于0,并处于0.6以上,集聚指数前五名均为东部地区的省市。但从3年的实证中也可以发现,近年来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有所下滑,北京和上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可能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不明显,比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国优秀文化的入侵有关。

笔者又对各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增长水平进行了换算。得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增长较多的前10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指数一直小于0,但中部地区的集聚指数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14年,西部地区在集聚水平增长速度前10的省份中占比较大,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始逐步得到发展。

(二)回归分析

文化产业对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

R-squared为样本决定系数,值区间为0~1,表示总离差平方和中由回归方程可以解释部分的比例,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的部分越多,拟合的越好。本文中东中西部的R-aquared分别为0.9875、0.9796、0.9643,均接近1,拟合度较好。

F-statistic表示模型拟合样本的效果,即选择的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当Prob(F-statistic)小于置信度0.05时,说明F大于临界值,方程显著性明显。本文中东、中、西三个地区Prob(F-statistic)均为0.0000,模型方程显著。

从三大地区的面板回归结果来看,文化产业集聚指数CIA的系数都是大于0的,证明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指数的系数0.0674,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系数为0.1435,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系数为0.1942,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由此可以验证假设H1、H2是成立的。将三大地区进一步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最大,中部地区其次,东部地区不显著。

五、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本本运用了回归模型,分别验证了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非常显著。其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上升期,且文化资源丰富,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西部文化产业集聚提供了较大的政策支持,这对一、二产业的生产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东部地区二、三产业的占有量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处于90%以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农业等一、二产业的融合程度还比较的低,对第二产业内部升级作用较小。因此,文化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没有很显著的影响。

(二)启示

在东部地区,科技产业和创意设计行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应当进一步扩大优势文化产业规模,在引进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强学习,形成自己独有的东方文化特色,吸引世界的文化资源在该地区集聚。注重将信息产业融入传统文化产业中,加强融合,实现传统产业升级。

在中西部地区,可以结合当前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政府政策,抓住“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建设的l展时机,建立相关文化产业园区,打造跨国思路旅游线路,形成国内外知名的西部文化产业集群品牌。中西部地区的新兴文化信息服务业还处于幼稚期阶段,政府应当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培养一批能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科技企业,带动文化信息服务业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东华大学)

[作者简介:潘瑾(1968―),女,上海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段珊(1990―),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 赵佳佳.转型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征与政策取向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2):32-36.

[2] 欧阳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正在到来[N].人民日报,2009-03-13.

[3] 邓安球,史忠良.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以湖南为例[J].当代财经,2010(5):78-83.

[4] 安锦,陈争辉.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1):68-75.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民间艺术;开发

我国的民间艺术是经过长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沉淀而逐渐形成的,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意识形态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受到的冲击等多方面的原因,适合民间艺术生存和繁荣发展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也不断的加快,新时期、新形势下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使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影视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业为我国民间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所以,在当前形势下,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分析和探讨民间艺术产业的开发尤为必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一方面,由于民间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以致于难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和传播,难以使其较好的转化成文化产业。例如泥塑、刺绣等都是依靠精细的手工操作制作而成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文化产业的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发展的经验也相对欠缺,急切需要相对应的经验指导。另外,我国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护,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少产业化发展的意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而处于频临消亡的危机。

2、民间艺术发展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

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生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部分民间艺术传承者空有一技之长,但却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甚至连自身的基本生活都不能满足,在当前经济社会下生活更是困难,民间艺术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可能部分民间艺人缺乏利用自己一技之长进行创业的意识,往往受困于固有的经验和意识而顺其自然的发展,缺乏将民间艺术进行推广的意识和途径。即使部分民间艺人具备这种意识但是受地域、格局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将其品牌化、市场化,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另外,由于民间艺术具有强烈的传统性特点,人们对民间艺术商品的保装不够重视,对顾客也缺乏必要的研究,以致于商品市场不好,产业化发展步履维艰。

3、民间艺术资源丰富,但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但是,民族民间艺术目前的生存状况仍然不太乐观,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民间艺术传承人老年化现象严重,以致于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很多开发项目经济收益不理想,民间艺术的传承也面临着断代,甚至消失的严重问题。许多民间艺术受现代社会文明的冲击以及在现代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下,其存在的基础逐渐降低和消亡,以致于在现代社会产业的开发中存在着难题,一些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盲目的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

二、文化产业视域下民间艺术产业科学发展的策略建议

1、坚持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样需要在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中坚持,即对于那些适合开发的民间艺术要尽量的进行开发,而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开发的民间艺术也要做好保护和传承,不能放任不管。民间艺术的开发需要良好的保护和开发机制的保驾护航,所以在开发之前要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分类,以更好的构建出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对于那些不适合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可以由政府牵头,在政府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建立如民俗民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等形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必要的保护。对于那些在社会中流传和受众都比较一般化的民间艺术,应该有所选择的在一些受众基础较好的区域进行开发,只有这样才会较好的形成产业,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收益的共同发展。而对于那些社会流傳较广,受众较多的民间艺术还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开发的力度,以更好的形成规模和实现效益,并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实现民间艺术产业的良好发展。与此同时,要做好民间艺术资源的价值评估和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管理的工作,为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提供保障和支持。

2、推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实现民族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我国各地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源主要包括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民族歌舞和服饰以及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民族节庆活动等,民间艺术资源融入到现代旅游业中去,是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的新思路,不但可以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还能为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民间艺术融入现代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中要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引导人们打破原有的消费观念而尝试进行文化消费,并不断提高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和现代旅游业的联动水平,将文化旅游项目推广到现代旅游中,在民间艺术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民间艺术、旅游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在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品味,进而丰富其文化内涵。另外,在民间艺术文化产业的开发中还要不断的挖掘民间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例如:民族技艺、民俗曲艺、民族体育、民间绘画、民间刺绣、民间雕刻等等,开发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独具魅力的产业项目,不断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但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民间艺术和现代旅游融合和开发的过程中,鼓励老年化的传承人收徒传艺,逐渐改变那些“传男不传女”的旧思想,使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能够持久、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昂.文化产业视域下的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J].民俗研究,2012(3):112-119. 

[2]刘宝成,杨贺琴.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河北民间艺术品牌开发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9):140. 

第8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年度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娱乐业人数71393166815275548285482418268821393898总从业人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所占百分比49%48%45%51%79%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职称?2686328254288283141533001中级职称?8349984273845268940790252文化产业人员总数14561991403945167126116587932319527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高级比例?1.9%1.7%1.7%1.4%1.7%中级比例?5.9%5%5.1%3.9%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国有经济75%71%59%63%34%56%集体经济13%9%6%7%3%3%其它经济12%20%35%30%63%41%

表5: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其它部门72%54%55%24%42%54%文化部门28%46%45%76%58%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年、2006年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197,389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743085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75.14%。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208653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269521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66.40%。可见在整个文化产业的从业大军中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

[参考文献]

[1]何群(2006-07-21).该如何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中国文化报.[HeQun(2006-07-21).Howtotrainthecultureindustrytalents.ChinaCultureDaily.]

[2]黎宏河(2006-06-2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日报.[LiHonghe(2006-06-21).China’scultureindustrybeguntotakeshape.EconomicDailyNews.]

[3]苗素贞(2005-09-0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现象日益突出.社会科学报.[MiaoSuzhen(2005-09-01).Thescarcityofcultureindustrytalentsbecomingincreasinglyprominent.SocialSciencesWeekly.]

[4]覃萍(2006).突破人才瓶颈: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经济与社会发展,(10),102页.[QinPing(2006).Thekeyofdevelopmentofwesternnationalcultureindustryistobreakthroughtheboleneckofculturetalents.EconomicsandSocialDevelopment,volume10,p102.]

[5]秦岭(2006-11-08).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创意产业人才供应告急.中华建筑报.[QinLing(2006-11-08).Creativeindustrytalentsranoutofsupplieswiththeprotuberanceoftheindustry.ChinaConstructionNews.]

[6]王国荣(2005).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343页.[WangGuorong(2005).InformationandCultureIndustry.Shanghai:byShanghaiCulturePress,p343.]

[7]邹建军(2002).人才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论入世后广东省的文化人才发展战略.图书馆论坛,(2),21页.[ZouJianjun(2002).ReviewonthedevelopmentstrategyofculturetalentofGuangdongprovinceafterChina’senteringWTO.LibraryForum,volume2,p21.]

[8]欧阳友权(2004-06-25).文化产业发展待破人才瓶颈.中国文化报.[OuyangYouquan(2004-06-25).Thedevelopmentofcultureindustrywaitingforbreakingthroughtheboleneckofculturetalents.ChinaCultureDaily.]

[9]张友臣(2006).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东岳论丛,(2),71-72页.[ZhangYouchen(2006).TheworriesonthetalentstrainingofChina’scultureindustry.DongyueTribune,volume2,p71-72.]

[10]赵达(2006-11-15).动漫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光明日报.[ZhaoDa(2006-11-15).Scarcityofanimationtalentsconstraints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ies.Guangming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