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6:08: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语文教资要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研究式;高中语文;成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研究式方法是我们在所有课程学习中需要采用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对所学知识不断思索、不断认知的过程。特别是要以所学书本也就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并结合自己以往所学的知识、以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体验过的这样的经历,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问题。把这种方式方法引入高中语文成语学习中,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学成语并学出问题,可以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也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使其对成语学习更加的广泛和实用,也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研究写一些关于成语的小文章。将研究式学习引入成语学习中,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有利于对学生创造力培养,在高中语文成语教学中如何引入研究式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和探索。
一、加强对成语学习中背景的灌输
近十几年,我国对中学特别是对高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试图不断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单靠考试来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我们的考试,已经由原来的单一的高考,变成了多种形式的选拔,这也为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平台。可以这样说改革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层次的,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以考试为主要选拔途径的大的背景没有变,大多数学生还是要靠好好地学习知识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深造机会。这样,给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大的压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怎样提高学习效果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成语学习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一个方面,也是一个比较重点的点,现在的高中学生由于平时学业压力依然较重,所以对成语学习就容易忽视,特别是平时的阅读时间比较少,造成了阅读面狭窄,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不能深刻理解其背景而使得对成语原本意思和引申意思一知半解。这样就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不能正确的把握成语用法,导致考试时成语题出错率高,得分率低的现象。而教师也常常在教学中忽视成语背景的重要性。对于成语的学习,教师呢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成语背景灌输,通过对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自觉的引发对成语意思的思考,让他们在成语的背景中思索着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比如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二、注重对成语教学中多学科的引入
这里探讨的把研究式方法引入高中语文成语学习,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思索来达到对语文成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式方法要求教师在教授成语知识的过程中,还要讲授隐含其他学科知识的信息。在文科里,一般来说文、史、政本是一家,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呢,是语言文字的传承,它不仅是文化载体,而且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载体。历史呢,对于任何学问而言又都离不开它。我们常说知识仅仅是一种工具,只有从不同角度运用它,它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对于高中语文的成语教学而言,更需要重视文、史、政各科知识的积累,想法设法地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使之在组合运动的撞击中喷发出智慧的火花,发挥知识整体功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研究式方法就是要把文、史、政相结合,在学习中学习其丰富的内涵。比如:可以通过学习古典文学,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追溯文学作品的历史印记;还可以多看些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结合书本不断完善其对历史价值、史资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还可以通过利用人文资源,如古代建筑、历史遗址、革命遗址等,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对于成语“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等成语的学习和理解,要多学习他们的历史和背景,从多学科角度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
三、引导对成语理解中学会创新
从本质上讲,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尤其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以人类语言为载体,承载着人类思维的火花,所以说语文是千变万化的,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其见解都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就往往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创见性和独特性。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模糊性较强的语言学科,课堂中应更多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体会”“做出你的评价,提出你的见解”,适时适度地暗示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标准答案”“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优劣没有对错”等等,尽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成语学习情境。研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学生若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不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及终身学习的技能,也让他们通过内化、整合和主体建构,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转知识为智能,转智能为德行。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姚振强.成语教学点滴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文丽.成语教学浅探[J].文学教育(上),2011(7)
传统的母语教学,一般只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只重一方面,效果当然不会很好。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弊端,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他要学、乐学,才能学有成效。这已成为共识。但人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关注了学的一方,往往又忽视了教的一方。比如,有人提出,既然学生是主人,索性就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他一堂课只讲四五分钟;既然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生成,于是课上任凭学生东拉西扯。如此等等,美其名曰:语文教学就该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教与学各有主体。为了区别,于是有人把教的主体说成“教师主导”,把学的主体说成“学生主体”,这样说,也很好。教与学两方面主体作用形成合力,教学才能有高效。
就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而言,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生主体在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引导下,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主动接受外部作用、内化生成的结果。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运作,无论多么科学的教学环境,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技艺,也只能“良辰好景虚设”,因为学生主体不愿“投资”。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自主投入,再动听的音乐、再迷人的画面、再优美的诗文,“更与何人说”?因为学生主体缺少音乐的耳朵、美术的眼光、诗文的性情。语文学习,需要积累,需要顿悟,需要表达……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践履,任何人无法越俎代庖。所以,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一定是主体作用发挥到位的学生,即使他的天资平平。
就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言,教师的主体作用却是首位的,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形式下的教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计划的安排与执行、级段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如果缺少教师的主体作用,那是无法完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学养、课堂教学的机智、规范的教学用语、认真的教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些主体作用,那真正的语文课也就不复存在。再说,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基本知识的接受、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如果没有语文教师的导引,那也难以实现,可见,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也得益于教师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要发挥教的主体性,学生的学要发挥学的主体性。从教与学的角色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被组织者、被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多了一个元素:不但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保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是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与学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它们的完美统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在自己的改革过程中,吸收了现代思维科学、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正逐步在各省实施新课程。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遵循教学基本规律,既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互动的合作意识、探究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挥他们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语文 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意识 多元化解读
语文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能够很好地兼顾“授业”与“传道”双重功能的学科,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与教育工作水融、合二为一地开展。由此,笔者尝试着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结果发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素材,对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兼顾多种教育需要,并不会因为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化而影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列举如下:
一、《氓》与女性职业意识教育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怨妇诗用赋、比、兴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形象。跟学生讲解完诗的音、义、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后,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女主人公那么坚强而刚烈地与丈夫分手后,她往后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学生们有的说再嫁,有的说回娘家。教师进一步假设,再嫁可能再次遇人不淑,回娘家可能由“兄弟其笑矣”发展到被扫地出门,如果真是这样,她又靠什么办法活下去?学生有些语塞。教师话锋一转,提出女主人公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是不是就不难答了?学生都点头同意,认为女主人公完全可以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必依赖丈夫与兄弟的施舍过活。教师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领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意义不仅仅是拿一份工资,更是一名女性在经济独立基础上得以接触社会、立足社会、维护尊严的保证。至此学生们经过古今对比后即可提炼出作品的主旨,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婚姻向我们描述古代女子的生活遭遇与社会地位,揭示古代社会在婚姻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在当今社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认识正是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点的一次反拨。
二、《祝福》与女性学习意识教育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学生在读完作品,看过影像资料后,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并且认为祥林嫂的死因在于鲁镇人的冷漠无情,而当时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残害却看不出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理解夫权、族权对女性的桎梏,却不太理解神权的作用。甚至有学生笑言,祥林嫂命硬,克夫,所以才这么苦。在仔细分析了对捐门槛事件,柳妈的虔诚和鲁四老爷、四婶的不屑态度后,学生意识到神权确实是用来蒙蔽、残害底层百姓的。于是,教师又用了更多时间请学生讨论,如何摆脱神权的束缚?学生答,靠知识、靠学习,祥林嫂的无知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当时的她是无法学习到“无神论”的。接下来,就有学生真诚地说,现在能在学校念书可比祥林嫂幸福多了啊!于是教师更进一步引导,学习不仅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儿,而是应该持续终身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光是学知识,还要与时进地更新观念,有时候观念是否转变得了还真能决定一个人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重大问题,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祥林嫂如果不是被神权压迫着,至少可以安祥地死去,去另一个世界与儿子阿毛团圆,可神权却把她推入了一种生不如死,却又不敢死的惨境,成为一个永不安息的灵魂!学生听完频频点头,对祥林嫂的死因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对“学习”的概念、重要性与持续性有了别样的领悟。
三、《雷雨》与女情观教育
《雷雨》是我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先生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其中对周朴园这一角色的塑造格外复杂而深刻。语文课本中节选的是《雷雨》第二幕,包含周鲁重逢、鲁大海被开除这两部分戏,展示了周朴园作为旧情人、资本家与未相认的父亲等多张面孔。教师分析周鲁重逢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回答周朴园爱鲁侍萍吗?学生一开始只会依据周朴园所说台词理解这一人物,三十多年保留着侍萍当初的起居习惯等等,很自然就得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当年的抛弃行为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结论;但很快就有学生修正观点,说是年轻时爱过,现在不能再爱,因为有现在的妻子蘩漪,对侍萍只是怀念。接下来,学生的观点就会有分歧了,有的问,对于妻子蘩漪来说,周朴园不顾活着的妻子的感受,日日惦念一个死去的情人三十多年,这种行为合理吗?有的说,怀念就是爱吗?他的怀念是因为问心有愧!于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想得渐渐深入,但无法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怎样做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学生们会更热烈地讨论,相爱的双方要舍得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不能只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她们就能读出课文中的潜台词,得出周朴园更爱自己,会不择手段地牺牲他人维护自己的名利,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有学生直接说出,“人品比金钱、门第更重要”、“爱一个人首先要肯为对方付出不求回报,而不是吃好吃的,买漂亮衣服”这样的答案来,借理解《雷雨》人物形象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情观的教育。下课了,学生还会三五成群地讨论周鲁爱情。在教师看来,这是因为关于爱情的话题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热衷思考的,讨论语文课文的同时他们也在构筑自己的爱情观和生活态度。这样一次讨论可能改变不了太多的东西,但至少可以在他们遭遇实际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有一个正确观念的痕迹,或许也能提供给他们一种参考。
四、《孔雀东南飞》与母亲教育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长诗,学生们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还是非常喜欢的。在分析焦母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焦母,如厉害、刻薄、专断、喜新厌旧等,因为刘兰芝那么优秀焦母却总挑她的毛病。教师于是提问,焦母挑剔兰芝动机何在?有学生说,焦母心理阴暗;有学生说焦母人品差。于是教师提示学生,要还原焦母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时有学生说,因为刘兰芝没生孩子。又有学生说刘兰芝个性太强。教师又再加了两条:其一是因为焦仲卿太爱刘兰芝。古有七出,后又加了一条:子甚怡其妻,父母不悦,出!其二是刘兰芝家的门第不够高。接下来就问学生,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学生答,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啊!别拆散有情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儿女们的选择。同时又让学生思考,如果父母的意见与儿女们的不同怎么办,你们自己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争吵吗?不少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师继续指出,父母要尊重儿女的选择,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苦心,双方沟通好,达成一致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焦母的做法我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一做法导致的结局也太悲惨了。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只能是多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做儿女的面对父母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将来自己做家长了,面对儿女又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听完后就有学生说,放学后要给妈妈打电话道歉,因为早上向妈妈发脾气了。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点头笑了。
五、《窦娥冤》与女性法律意识教育
在讲授元杂剧《窦娥冤》时,学生都为县官桃杌的昏聩枉法而愤懑,很是同情善良的窦娥,替她叫屈。教师就请学生设计一下,如果窦娥和蔡婆婆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她们能用哪些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上诉,判死刑后窦娥没有机会辩解就被拉上刑场,如果让她上诉的话,可能就会等得到窦天章回乡改判了。然后有学生想到,在法制社会里是会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不允许买卖人口的,窦天章就不能因为欠债用女儿抵债,窦娥就不会到蔡家当童养媳,自然也不会为保护蔡婆婆不受刑罚屈招成死囚了。在教师的进一步启发下,学生还能说出蔡婆婆也可以依据《合同法》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卢赛医还钱,就不会给张驴儿父子以可趁之机,更不会有后来的逼婚、谋划毒死蔡婆婆这些事儿了。教师在学生所想基础上,还进行了补充,如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所有死刑案件都要经过最高法院核准原则、错案追究制等。经过不长的十几分钟讨论与交流,学生普遍感觉对“法治”和“法制”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学法、知法才能守法,也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上五个例子出自笔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尝试过其他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角度。如,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女性形象:《氓》之女主人公的人格特点、祥林嫂的应激障碍、鲁侍萍的自我整合;引导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关注课文中女性形象积极、正面、光明的因素等。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视角后,学生不仅认可这一新的教学元素,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讨论,还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与更多的关注,更乐意也更投入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其次,这种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语文教学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明晰一些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与爱情观的确立。再次,能让学生的言谈举止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学生在话语中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社会上女性受歧视的现象义愤填膺,而能理性地去分析如何改变这种偏见,如何用行为去修正某些人的错误看法;学生会尝试用多种视角看待问题,不让自己陷入偏执观点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等。
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古代经典名篇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必然会妨碍当代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正确的解读方法能让这些古代女性形象帮助今日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只是,这种多元化解读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本身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具有多元化解读的习惯是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被多元化阐释的前提。这需要教师把功夫用在教材之外,丰富自己的观念、加深对教材理解的广度、深度,再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输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解读。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性别来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东华.母亲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罗惠兰.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4]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孙迪.当代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社会科学,2006(S1教育文化版).
[6]宋娟.中学语文教材女性角色与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
[7]苏阿敏,陈树生.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2).
[8]冯海英.女性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教材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11).
一、学校是生活场也是生命园,而不是屠宰场;绩效是平台而不是后台,更不可拆台
教育,本当引领社会前进的;可当下的教育,已然把社会现实、制度本身弄得成了一种短视的生活存在。就像目前的绩效工资,本应是实施教育公平、公正,最大限度提高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保护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阳光工资;而事实上,仿佛非但“阳光”少见,更让同事产生“阴暗”心理,绩效就成了低效甚至负效。学校在绩效背景下的好些举措非但没有给积极上进者提供好平台反而成了某些人“整人”或逃避责任的后台,俨然在拆现代化教育的台。这是为什么呢?
难怪高亚洲先生大声疾呼: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有大学,没大师,只大不学;有教育官员,没有教育家;有教育政策,没教育思想;有教育大纲,没有教育的灵魂。大学尚且如此,中学更是如此,小学亦然!
现在躲在素质教育和种种创新教育华衮下的应试教育思维及模式早已不让学校有“生命”的迹象,“被”字覆盖一切:有分数无人本,有生命无成长,有作息无生活,有植物无人物,有现代化硬件设施无自由博爱的人文空气。用校规校纪屠宰学生的个性甚至生长――不准恋爱,不准作弊,甚至不准在自习课看课外书……
而凝聚古代教育智慧的“书院”范式在不断提醒我们,学校是师生生活场、生命园而不是屠宰场。陶行知先生要求教育能培养健全人格。让校园中每个生命个体既有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又有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
美国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永远吹拂”的校训,就是立足生命,以人为本,追求校园生命色彩的丰富多样。
二、学生是同行者而不是储蓄罐,更不是死对头;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而不是表演场,更不是一言堂
近百年前,陶行知就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教改到今天,已经无人再公开宣称填鸭式教学的红利;但把学生当做储蓄罐,把他们的大脑当做跑马场的现象还是时时处处皆可见的。有时某个知识点、考点的落实,往往让师生有了矛盾,甚至成为“死对头”。或打着某某课堂教改旗号,把课堂弄成作秀场,老师在花里胡哨的课件中曼妙地“演”起来……
而笔者以书院治学精神弥补“树人”教育,并充分认识到重点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窄化”,秉承书院治学精神,构建多元、开放、灵活、互通的语文教与学的场域。
因为我们幸福地看到,从孔夫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到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从传统的“书院”座谈随行到当下课堂是主阵地的教改传承,这些无不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实际是互为学习、成长与成功的同行者。
而就课堂而言,无论是魏书生商量着办的平民课堂还是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无论是郭思乐教授推行的生本教育还是黄厚江先生的“本色语文”,都是紧紧抓住课堂这块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生为本,讲求习得与生长。有此境界,何其高哉;达此境界,何其美哉!
三、语文是观世音菩萨而不是孙悟空,更不是猪八戒;语文老师只是教师而不是道士,也不是工程师
《西游记》中孙悟空向菩提老祖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一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技术便“大闹天宫”,而语文不能“随心所欲”一去十万八千里,不能“大闹天宫”颠覆普世价值观,不能动不动就搬“天兵天将”……语文当然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刻意磨难莘莘学子,也不能受人敬重就“高高在上”。
但我们经常无奈地看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批评和语文猪八戒的嘴脸。语文更不是猪八戒,可有可无或有时照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语文应是人文学科,宛如观世音菩萨,以德服人,授人以成功之渔又能悄然离去;是每一个学子成长的好帮手和心灵的好向导。本人的语文教育信仰就是:语文,观世音菩萨;至道,明事理赤子。
而语文教师仅是教师的一类,不是有奇异方术的道士,也不是面对冷冰冰工业产品的工程师。语文老师就应该像陶行知教导我们那般做: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一、研究农村中学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的必要性
(一)研究阅读文学作品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
对比江苏省每一年的高考成绩和试卷答题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苏南的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更具优势;而就我们本地来说,城区中学学生比农村中学学生在语文答题上显得更加严谨合理;从学生个体来讲,每一个有着较高语文素养的学生都是喜欢读书、广泛读书的人。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是阅读左右着一个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表现。
(二)研究农村中学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现状的意义
1.准确把握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
若一个学生厌恶阅读,甚至憎恨阅读,那么他在语文学习上必然呈现出极端消极的态度。农村高中的许多学生正是由于自身或环境的原因,在学业成长过程中读书少,更有甚者懒于读书或者干脆不读书,因而语言文字信息获取得少,长此以往,慢慢地变得对于语言文字失去敏感性,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差,缺乏写作素材,鉴赏诗词抓不住情感字眼,考试答题时语言组织无条理。
2.洞悉农村中学学生的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
农村高中学生的读书行为往往带有着很强的“功利色彩”:专注于学业前程的学生往往想方设法去大范围阅读“有用”书籍;专注于自己个人成长感受的学生则会多去阅读情感洋溢的散文、随笔类书籍。当你能够了解到你的学生正在读着哪些书时,其实也就不难洞悉他在高中阶段所持有的对于未来的态度和对于人生价值观念的认识。
二、农村中学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现状
(一)多种因素制约农村中学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1.升学压力制约阅读。农村学生往往承受着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升学压力,他们的父母全都来自于农村,或面土背天刨食作活,或打工在外蚁居城市,一辈子辛苦劳碌之下他们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农村高中的学生眼中便只能装着考试分数,他们追求的也是在短时之内就能够收到的成效。而文学作品阅读是一个耗时长,见效慢的过程,而且就算提高了阅读水平,也未见得就能化为试卷上的语文分数。急功近利之下,又有几人能够耐得住性子,耐得下心去品味书韵。
2.硬件设施制约阅读。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硬件设施条件有限。无法配备独立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修室等阅读场所,能为学生提供的阅读场所只有教室。而在书籍方面,农村中学由于物质条件的制约,藏书少,种类偏而不全,难以支持学生们的阅读需要。
(二)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太随意,阅读内容复杂
在农村中学,学生们的阅读特点还表现在没有目的性上,很随意。他们不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他们不懂文学作品能够在你无法行万里路的情况下知天下事、识人间情理,他们更不懂得阅读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立身处世价值取舍。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之所以阅读,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这本书“好看”,可以打发无聊时间、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可以增加谈资笑资,所以他们才会去阅读。农村中学学生在阅读上所表现出的随意性,只会让他们的阅读处境更加尴尬,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速食性娱乐阅读,习惯于这样的无目的性阅读。而有着深刻内蕴的优秀文艺作品,只会让他们感到负担和不自在。
三、提高农村中学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质量的思考
农村中学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前景也不得不让我们担忧,怎么样针对他们阅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怎么样站在提高农村中学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高度上提高他们文学作品阅读的质量,这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课业负担随之减轻,少数学生家长认为,他们负担减下来了,成绩也减下来了。尽管教育部强调减负不减质,但多数学校确实是减了负,但却没有改变办学观念,取消一切考试后,学生没有压力,课内不爱学,课后不学,多余时间游荡生事,使教学质量有所下降,有个别老师甚而怀疑减负的决策是否正确,认为减负会葬送一代人的受教育水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学校的教师,特别是领导阶层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没有适时的转变办学和教学思想,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我认为高中教学应适时转变办学和教学思想,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应作好三项工作:
一、细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规模化,高效化的必要保证。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主要途径。抓好课堂教学,在每一节课渗透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具体说就是让教师在每节课中都要在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同时,融入非智力因素,如道德、情感、意志、品质、毅力等因素的培养和教育,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变知识传授为方法指导。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和个性、品质、情感方面都健康发展,每个教师每学年每学期每课堂都要有素质培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如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智育、美育、情感、品质的教育,着重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阅读和写作的方法的培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然包括表达)。
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重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也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求知欲的培养,使学生有探究自然,了结自然的强烈愿望,敢于向传统理论,向教师挑战和质疑。在科学教育中不忘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师的教法应与之相适应。政治,要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哲学观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不是死记多少教条。
二、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可分为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弥补课堂教学上的同一性、片面性,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由课堂的大规模培养变为小规模的发展,专项训练为发展特长,调动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每个个体都积极向上,充满自信,找到自我,对探求知识充满强烈愿望,带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和主体化。
具体做法是:
1.调整课时结构,严格按新大纲、新课时设置,将多余设置的课时砍掉,把沉重的作业负担切实减下来。知识的教学应侧重在上午,下午以活动为主,但课时和活动的总量保持不变,严防过多的活动形成新的负担。
2.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小组。活动的原则是:兴趣性、自愿性、小规模化。应尽量减少举行全校性、年级性的有评比性的活动。
由有特长的教师辅导,辅导内容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讲义,并由学校审定和调控,不得重复建设。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相对稳定,不能搞形式、搞敷衍、临时凑合。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推荐,以专长为主。允许中途转至其他小组,允许非小组成员临时或短期听讲。形成一个开放式的专长或特色办学体制。每小组定期展示或表演学习成果,可用橱窗、陈列室或舞台形式,激励大家奋起直追。
建设必设:文学兴趣小组(读写)数学兴趣小组、物理兴趣小组、化学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外语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电脑兴趣小组。
学校应向各个小组开放图书室,并向物理、生物、化学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具体要求他们写出试验计划,报实验室审批,然后试验。各校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如书法兴趣小组,环保资自愿小组……等,这些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课堂教学培养学习方法及学习兴趣。总之,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学校还可有针对性的开展意志、毅力、耐心等专项训练,培养耐心和毅力。
4.学校建立和充分利用学生广播室,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空间,培养一批写的、播的人。此外,还应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成员由有专长的教师组成,必要时还可吸收心理素质较好、较成熟的学生参加。给学生一个倾诉空间,让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狠抓硬件建设
笔者不得不说,社会因素是这其中的主体因素。今日的中国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变化太快。经济的高速发展,影视和网络由原先的教化功能趋向娱乐化,使得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纷纷涌现,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让人茫然无措。不少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尚且都开始出现了混乱,道德底线也在不断被冲破,更何况是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再加上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父母和亲朋的同化,不少人出现了违法乱纪行为。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核心是孩子,避免孩子误入歧途,教育责无旁贷。但是,怎样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面对当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现状,担负着人文教育功能的语文学科,如何让他们真正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怎样将法制教育引进语文课堂?笔者在探索中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借助教材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在教学中笔者开始尝试着将这些法律知识引进课堂,利用教材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一文就是很好的一个渗透法律知识平台。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包身工这种丑恶的用工现象,在今天的社会是否已经完全消失?”这一问,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和同桌讨论。笔者用多媒体演示了网上披露的“黑煤窑”事件,要求他们讨论“如果你准备在假期打工,怎样避免被用工方欺骗?”“发现被骗,怎样向法律机关求救?”“怎样通过法律途径讨要自己的工资”等一些有一定现实针对性的话题,他们的兴趣更浓了。课下大家借助网络,查找维权知识,开始有了一些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学习《氓》一文时,笔者问学生,文中引发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到这个女子思想上不成熟,被“氓”的甜言蜜语哄骗,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借此机会,笔者告诉同学们,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心理极不稳定,希望被人关爱、理解,感情胜过理智,这时就非常容易陷入一些“温柔的陷阱”,成为早恋的对象。而高中生一旦早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心学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同时,在心理上承受家长和他人的责备、议论,影响了与同学、家长的关系,思想上会产生负担,心理、性格都将发生改变,吃下早恋酿成的苦果。趁此机会,笔者播放了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视频文件,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早恋就如“苦涩的青苹果”,希望不要急着品尝。
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像《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窦娥冤》中涉及的刑事案件审理的一般程序,《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严重违背《婚姻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做法等,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开始一一领略,一个新的领域向他们打开。而笔者也在摸索,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挖掘文本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适时渗透到语文课堂中,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
二、利用新闻材料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现在的学生,关注政治,关注人生,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鉴于此,除了巧借教材的篇目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外,笔者还针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议论、分析、总结,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培养他们正确客观地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
笔者发现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些栏目,像《新闻周刊》、《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常常会捕捉一些贴近百姓生活、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的热门话题。笔者精选其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案例,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理清自己的思路,从而达到让同学们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的目的,启发他们做守法的、正直的人。
前一段时间的新闻热点事件,例如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甘肃正宁“校车事件”,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大家的矛头都是指向国民的道德素质,却忘了生命是可贵的,当生命逝去时,一切都是虚幻。从法律角度思考,怎样避免和制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怎样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交通环境?这才是我们事后应该做的工作。笔者专门从学习驾驶的朋友那里,借来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带领大家学习《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内的道路通行规定》和《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因为笔者了解到,学生安全事故中,有一大半是交通安全事故。笔者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学生知道一些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认得常见的交通标志,街上逆行和闯红灯的人群中少一些他们的身影,少一些意外伤害。
三、语文主题活动深化法制教育
面对着学生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和问题,笔者以为,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毕竟只占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直到他们成年,他们所拥有的法律知识,通常都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或是卷入一场法律纠纷后习得的。在这种形势下,将法制教育引进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制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明白做事的底线是什么,教导他们明白对错和该不该做,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和生活。
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笔者至今不能忘怀,班里的一个学生,放寒假期间,参与了赌博,被人哄骗欠下了几千元的赌债,他从家长和亲戚那里骗了钱来还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这个学生就缺乏法律常识,试图用一个错误的做法去弥补上一个错误,结果却是一错再错,给家庭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组织了一些法制教育的主题活动,采用演讲比赛、手抄报和黑板报的形式,内容涉及“夜不归宿使你处于危险境地”、“旷课是走下坡路的信号”、“学坏常从抽烟开始”、“交友不慎容易走邪路”、“珍惜青春,远离网吧”等,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不良行为的严重危害。大量的实践证明,一旦养成了不良习性,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主题活动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事先的“曲突徙薪”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事后的“亡羊补牢”。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突如其来的犯罪伤害。当不可知的犯罪行为降临时,应该怎么办?这时,平日灌输的法制知识就有可能发挥效用,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免伤害。举行生动的课本剧,来场精彩的小讲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教会学生面对犯罪时如何自我防范,懂得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做到遇事不慌,想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