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文化不同点

中西文化不同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5 10:1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文化不同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文化不同点

第1篇

[关键词]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文化价值观;基督文化;个人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而文化人类学家也赋予“文化模式”不同的定义。因为人类行为的异同,所以决定了对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选择和演变。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系统,而人类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风俗、礼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形式化的事物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每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定型,成为理所当然遵循的原则。美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一大分支,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文化模式一直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基督文化作为一种信仰而广泛深入群众,共和主义则是美国政治的重要体现。美国文化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在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淬炼和汲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曾经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提名,而它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电影情节的巧妙以及主人公拼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向观众展现了真实的美国文化模式,在情节发展中嵌入文化价值观,这部电影体现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之处。

一、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简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人物经历,由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担任主角,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使得他被奥斯卡电影节所提名,而他所饰演的角色是著名的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讲述克里斯·加纳成为投资专家前的经历,他一直是一个推销医学器材的销售人员,为了家庭努力奔波着,可是辛勤的工作并不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幸福的生活,他所购买推销的器材也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可是却很少有人购买,妻子终于忍受不了这样艰辛的子而选择了离开克里斯·加纳,他只能带着儿子工作和生活。一个机会的来临使得克里斯·加纳成为证劵公司的实习生,这是一个实现他梦想的工作,可是实习的半年期间却没有任何薪水,而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缴纳房租和抚养儿子了,克里斯·加纳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地铁站的厕所、收留所都是他们曾经呆过的地方,而克里斯也坚信自己的努力肯定会得到回报,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忘记过学习,凭借着自身对数字的天赋和销售工作中的经验,他终于在实习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投资专家,在这条追寻幸福的路上他是坚持者也是胜利者。

二、基督教文化的折射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是由意大利导演盖布瑞·穆契诺执导的,他可以将电影里面纵横交叉的脉络用电影语言精辟地表现出来。因为这是第一次执导英语电影,所以盖布瑞·穆契诺并没有刻意表现美国文化的主流之处,而是从客观的角度上将主人公追求幸福的经历真实展现给观众,而基督教文化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中最关键的一支,也被切入到电影中。

杰斐逊的《独立宣言》和上帝曾多次出现在电影对话中。盖布瑞·穆契诺用电影来折射基督教文化在美国民众中的影子,美国一向是以多元文化为主线,对于也是十分包容自由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基督教文化才是主流,并且深深扎根在美国人思想里。很多移民来美国的人都是受过母国宗教压迫的,而他们试图在寻找更为可靠的信仰,而基督教文化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这和中国文化中的信仰相同,中国人宣扬儒家文化,以“中庸之道”来立足,而佛教文化作为我国涉及最广的价值观,像美国人那样时刻搬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这是作为一种传统而秉承着。

乔治·华盛顿曾经在《告别演说》中强调基督教文化对于社会引导的重要性,它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准则的形式存在。政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宗教文化和道德文化来支撑和激励,而人们获得幸福也需要这三者良好的配合。而杰斐逊也在《独立宣言》中多次提到了上帝,尽管他是一个信仰自然神论的人。电影中曾经有这样一个情节,克里斯的儿子向父亲讲述了一个关于上帝的故事:一场大雨淹没了村庄,一个人在水里等待上帝的救援。这时候有一条船划过问他要上船吗,他说:“不用麻烦了,因为上帝马上会下来拯救我。”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待,此时第二艘船经过了,同样问他是否要上船,他还是执迷不悟地说等待上帝来救援。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他被水淹死了,最终到达了天堂,他便责问上帝:“我如此虔诚地信仰你,你却没有来救我,这是为什么?”上帝便说:“我早就听到了你的呼唤,已经连续派了两条船去救你了,可你都拒绝了……”克里斯的儿子觉得这个人好愚蠢可笑,可是克里斯却没有只看到停留在故事表面的意思,他觉得这个故事在传达着一个哲理,就是机会和幸福是同等的,它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否获得幸福就要看我们能否抓住机会了,否则将一无所有。海明威也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多人都处在迷茫的境界,之所以一直在追寻,因为他们都相信上帝会帮助自己的。”无论是电影还是语言,都在向观众表达基督教文化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上帝才会帮助你。这和中国精神中自强不息的文化恰恰吻合,运气的概率很小,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要克服困难而且秉承信仰,总有一天幸运会降临。而电影里面也深入表现了这一点,克里斯带着儿子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和儿子在教堂祈祷,此时教徒们唱起了圣歌,里面唱道:“我们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困难和挫折接踵而来,但是我们不愿意放弃幸福和梦想的追逐,我们坚信你会指引着我们前进,赐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克里斯和儿子听到圣歌不禁产生共鸣,他们在歌曲中获得了安慰的力量,生活还得继续,而上帝会一直支持他们前进。但是中国文化更偏向朋友或亲人所带来的安慰和帮助,这是价值观上的不同,那样会赐予我们更多的寄托和力量,才有重新上路的勇气,这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点。

三、个人意识的体现

个人意识在美国人眼中至关重要,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都可以看到个人意识的深入程度,而中国人则不同,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意识,凡事也应该有依托才能完整。美国人在更多时候是通过自我依赖来获得成功,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都是如此。中国却一直流行一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我们所遵循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特别是家庭和朋友之间更应该共同克服困难和面对生活。这是中西文化观念本质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是朝着一个幸福、美满的方向而努力着。

美国个人意识中得以体现最强烈的一点就是独立精神,他们教导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所谓自助精神也是由个人意识分离出来的。电影中克里斯的儿子所讲述落水之人和上帝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唯有通过自助才能获得生活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通过团体或家族的力量来获得成功,反倒是一个人很难去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帮助,互帮互助在中华民族是美好的传统之一。

美国个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别人的尊重,电影中对这点的体现也非常多。克里斯所从事的工作十分不如意,以至于家里生活拮据,妻子无法忍受这样有上顿没下顿的子,和克里斯的争吵更加坚定了她离婚的想法。而克里斯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拦妻子的任何选择,因为对她的尊重而答应了离婚,而自己的儿子也是全权由自己抚养,因为克里斯觉得让一个妇女承担起一个孩子的所有费用是很困难的,而自己作为男主人更应该考虑到妻子的处境。家庭破碎后克里斯带着儿子到处寻找住所,一个收容所允许他们住一晚上,儿子克里斯托弗就问克里斯为什么妈妈会离开他们,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克里斯告诉儿子妈妈的离开和他并没有关系,妈妈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选择离开。克里斯的表现是对妻子和儿子的双重尊重。因为儿子是一个个体,没有必要束缚他人格的成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母亲的离去总会让人觉得不够贤惠,不能保持家庭完整,会遭到丈夫和其他人的谴责。电影情节中克里斯曾经有一次没有找到住所,带着儿子住在地铁站的厕所里,克里斯不想让儿子失去自尊,于是向儿子说这是一个“山洞”,因为他们回到了远古恐龙时代,而克里斯托弗就这样安静地睡了。还有一处在篮球场和儿子的对话,克里斯在对话中打击了儿子在篮球上的喜爱之心,但是他马上知道了这是错误的言语。于是他对儿子说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话:“你自己能不能成才绝不是别人的话或思想可以决定的,就算我是你的父亲也不能。你要相信你自己是可以的,那些自己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指责别人不行。”克里斯对妻子或儿子都是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而独立精神对于美国人来说很重要。而在中国,一旦孩子出现什么困难父母大多会马上出来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就是指一家人互帮互助。

个人主义还包含自我奋斗的过程。电影中克里斯一直乐观、坚持面对困难。有四个画面是讲述克里斯奔跑的场景,导演的目的就是表现一种不断追求幸福的行为,在奔跑和坚持中获得幸福和成功,这种价值观在建立美国开始就已经深入人心。而中国人一向勤劳、勇敢,这和美国自我奋斗的价值观有类似之处,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徒劳无功的事情。

四、结语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美国梦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中克里斯从穷困潦倒的销售员变成了金融投资家。电影中始终以基督教文化和个人意识为主线。这部电影真实展现了美国文化模式,让观众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需要看到美国文化中所秉承的自由、独立的精神,在他们眼中凡事都要靠自己,并且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而这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恰恰相反,我们所崇尚的是互帮互助的精神。文化差异的出现使得文化价值观各有不同,这正是中西文化各自璀璨、独特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少如.《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的中西文化对比[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06).

[2]周彦军.解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J].语文学刊,2011(20).

[3]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第2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冲突 语言与文化 文化教学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重视外语句子结构的正确。如初学英语的人都能正确地说出“How do you do?”“How old are you?”这样的句子,但是这些句子什么时候用,对谁说,却有很多的讲究。如果学习者不了解西方文化,不论话语本身的发音、语调、语法多么正确,用得不当可能就会引起对方不悦,影响交际。所以熟练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固然重要,了解英语使用规则也是掌握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能保证使用英语得当,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现代的英语教学除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教学的目的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人们的交流中,如果按照自己在特定文化背景环境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或冲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背景,让其真正能够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其研究目的。即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适应文化冲击,培养交际技能。

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其次,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2.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

想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相当困难,而要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则更不容易,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文化和知识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来看,文化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目标:

2.1让学生熟悉文化差异。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只要会语言,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凭常识和习惯去解决。不可否认,文化偶合的现象是存在的,如英语中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Idle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懒惰是万恶之源)等与汉语的理解基本相同。然而,常识通常都附带着文化背景的烙印,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完全用汉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经常会出现歧义。如英语中的“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而汉语中却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鸡头”“凤尾”对“狗头”“狮尾”,这种借喻事物是有差别的。有人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当然,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它不是全部。与不同的交际对象,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个思想的表述方式是与文化背景密切相连的。在英语学习中,语言失误容易被对方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文化冲突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因此,在强调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2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超越其自身文化,并将事物看作是目标文化意愿成员。

不懂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就英汉两种语言为例,由于历史、信仰、习惯的不同,人们对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法与评价。比如,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儿吃虫对应狗逮兔子,从字面上理解,中国学生很难想象鸟儿吃虫怎么变成狗逮兔子。再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是中国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中国龙”、“龙飞风舞”、“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经过文化转换后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外国人多对狗、猫、鼠等小动物宠爱有加,体现在他们的文化里,就经常出现“You are a gay dog.”或“He is a lucky dog.”之类的赞美。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多年的文化积淀会使学习者开始时很难接受对方的这种比喻和赞叹。再比如对颜色的理解,乍一看,blue picture(黄),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 eyed(嫉妒),green hand(没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gray mare(母老虎)等词是很让人费解的。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语

总之,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 语言禁忌;文化差异;相同点;不同点

语言是一种社交工具, 其功能就是沟通交流。由于汉英民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不同, 中西语言在禁忌语方面也有许多异同。

禁忌语(Taboo)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特征的具体体现。Taboo在英文中的解释为:(in certain cultures)ban or prohibition on sth. that is regarded for religious or other reasons as not to be done ,touched, used. Taboo words means words likely to be considered offensive, shocking or indecent by certain people (某些人认为不雅的下流的词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相同点的体现

1、对死亡的禁忌

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人们对死总是很忌讳。我们在汉语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您父亲高寿?您母亲还健在吗?对方也用这样的话语作答:他老人家已仙逝。在口语中常用 “不在了”“离开人世” “上西天” “去西天极乐世界”等来代替死这一说法, “作古”“牺牲”“捐躯” “寿终” “英勇就义”“与世长辞”等这些词语更多的用在书面语中。在汉语里直接说“死”这样的话语是侮辱,辱骂人的脏话,在平时生活中是听不到这样的话语的。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也被人们认为是没有素质,品质低劣的表现。

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例如英语中经常使用句子如“he passes away”,“he passes on”,“he passes out”,“he falls asleep”,“he joins the great majority”等来代替 “die” “dead”“death”。从这些词汇中我们能够看出英语和汉语都把死亡看作“休息”或“睡眠”,这也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对“死亡”表达的相似之处。

2、对性的禁忌

“性”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私密的话题。由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其性观念向来都是保守的,是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庭广众之下谈论的话题。人们对的表达是非常委婉的,如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表示:“拈花惹草”“冰清玉洁”“”“招蜂引蝶”“绿帽子”等等。在西方国家,尽管性教育比较普及,但并不是说西方国家人们对性有关的词语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运用。在公众场合用语言或手势表达与性有关的信息将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71年8月15日在全英越障大马赛上,哈维・史密斯在已获得比赛冠军的时刻由于使用了猥亵性的手势而被取消冠军资格并没收全部奖金,后虽经过诉诸法院,恢复了其冠军资格,但是他的名字却成了这一手势的同义词而且很快在英国家喻户晓。从这个例子能够看出在西方国家人们对性也有严格的避讳。

二、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点的体现

1、对隐私的不同态度

中国人重友情亲情,所以习惯朋友亲戚经常打电话,聊天问自己的工作情况,身体状况,情感进展等相关信息。平时的对话里常能听到如“你吃饭没有?”“你要去哪里?” “你和爱人现在关系怎么样”“儿子在哪上学”“职称评上了吗”等。而西方国家的人却认为吃不吃饭,吃什么,去哪里,家人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个人的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西方国家绝对不能问其收入,年龄,体重,婚姻等。在中国,闲暇之余直接去朋友家。在中国北方城市则客人进家直接脱鞋上炕,来表示对朋友的热情款待,并且进朋友家或亲戚家也会非常随便,关系密切点的就想吃什么拿什么,想看什么书,杂志直接拿。这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所有的东西都属于私人物品,未经主人允许一概不能动。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西方人的隐私观念特别强,而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淡薄。

2、对数字的不同理解

阿拉伯数字4、7,因其与汉字“死” “气”谐音,所以人们在使用中尽量避免使用。尤其在涉及人们生命安危的医院就更谨慎了。医院的病床号有些地方没有四床,七床,因为人们认为这是不详的预兆。还有学生在参加重大的考试时如果拿到准考证,座位号等带4、7,他们也会非常沮丧。就连手机号带4、7的也没有人愿意要。而相反象8,因其谐音与“发”类似,6与“顺”相似,这些数字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8 越多,表示你的财气越旺,因此人们在重大的纪念活动如周年纪念日,结婚纪念日,孩子出生的日期,电话号码的选择,车牌号等等都选择带有3、6、8、9等带有吉祥意义的数字。这在英语国家中都均无此含义。在西方国家中,因《圣经》中载有第13 个人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 英美人对数字13都非常反感,因此在高层建筑物,旅店等都找不到第13层,13房。

3、动物禁忌

在中国龙象征着王权,神圣,中国人经常比喻自己是龙的传人。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举不胜数: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潭虎穴,龙凤吉祥,龙行虎步,飞龙在天,蛟龙得水,攀龙附凤,鲤鱼跃龙门,龙争虎斗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龙在汉语里有好的寓意。而在西方文化里 “龙”被解释为:A mythical monster traditionally represented as a gigantic reptile having a lion's claws, the tail of a serpent, wings, and a scaly skin.显然在西方文化里龙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而已。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 、狗急跳墙、 狼心狗肺 、狗腿子、 狗奴才、 狗仗人势等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数量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介绍家庭成员时狗也是其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含是褒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总之,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造成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了解其差异和相同之处,促进人们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达到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剑彬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新乡教育学院学报第22.3.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4] 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第4篇

[关键词] 语言系统的“超结构” 跨文化交际意识 商务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标或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在教育界和整个社会颇具争论的话题。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底层结构”(Substructure),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摘自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145页)商场现代化意味着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 如今全世界16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外语的人群中几乎90%的人每天都在与商务英语打交道,可见商务英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将使计算机运用、商务英语及经贸知识结合在一起,商务英语的概念与内涵将进一步拓宽,如何快速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跟上时代的要求,是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方向随即摆在我们面前,既要重视英语和商务知识,也要更加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风云变幻,经济大潮和高科技是世界各国联系进一步加强,全球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虽然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但其意义不仅仅是经济的,它是由经济全球化所推动的人类活动的时空伸延或时空压缩,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交流和互动的强化。经济全球化是与文化上的多样性并存的。著名的学者McLuhan曾以“地球村”(Global Village)一词形容当今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当今世界越来越普遍的跨文化交往的现实,促成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的提出,文化是流动的,在动态中才能生存,在传承和创新中才能显示其价值。所以文化的天性就是流动,不流动,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历史的经验表明,各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才可以取长补短,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更新和发展。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发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交流,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中国未来能否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课题。

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因

在文化生活中,指导行为活动的,首先是价值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它就会作为主导性因素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中西文化冲突上,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价值观的差别。它们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构造不同,这表现为人格取向中的文化冲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价值体系,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均十分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以农民社会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又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如群己关系的定位。孔子思想的基本框架是大一统的集体主义原则,维护统一体和谐与安宁的核心因素就是体现在血缘和宗法关系中的“仁”。“仁”在群已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就是用自我牺牲和自我克制的方式来维护群体的统一。因此,在孔子那里,他所注重的人是集体主义的人,而不是个人主义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三,一是长于辩证思维,即注重整体和归纳;二是推崇超思辨的直觉,体现在表述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暗示性;三是侧重于内在情感性,忽视客观理性。传统文化显然始终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情感和意志,而未能发展出西方式的理性主义。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在古代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因此,东方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西方文化发展取向则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辩。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东、西方人格特质构造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

在以日本和西方为例。以国家为背景探讨解决问题或做此决策的方式就意味着研究许多复杂的文化因素。它意味着试图评估这些因素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也意味着把握日前正在发生的变化。日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特征是,它们以某种方式影响首决策或者取向,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首先,在日本,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任何谈判都体现着“你对你”的方式,这与西方“我对你”的方式截然不同。差别在于:在“我对你”的方式中,双方都坦率地从自已的观点出发提出主张――他们说出自已想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而西方人十分善于应付对峙局面。日本人所采用的“你对你”的方式则建立在各方――自然而然地并常常是下意识地力图理解对方观点的基础之上。因此,会晤双方共同努力减少对峙,谋求和谐。第二个特点的基础是 “一致共识”及“由下而上”。在日本,更多的是对各阶层所有人员的想法和意见都予以认真考虑。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均是如此。西方式的决策多半源自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不征求中层管理人员或员工的意见; 而在日本,最底层的人员也能提出想法,然后通过组织上传,对最后的决策产生影响。此谓“由下而上”日本特有的交流方式也与西方的不同。即使生意没做成,日本商人也力求和睦相处,愿花费必要的时间来确立“你对你”的交流方式,仅仅间接而巧妙地交换个人意见。这就产生了对时间的不同见解。在日本,有始有终的工作比西方人对工作采取最后期限的态度更受推崇。由于这种重点的不同,日本人不仅在生产上讲求有始有终,而且开会也讲求有始有终。闲此,美国人对许多日本公司繁多的会议感到厌烦。但美国人总是急于做出具体决策,而日本人却试着制定一个大方向。另一方面,一己签署了某个协议,却常常是日本人惊讶于西方人履行协议时的拖咨。日本人热情十足地往前走,而西方人因需要时间做详细计划,则可能落后。

正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颇多,才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因。本来属于两大对立阵营的文化隔膜,在一个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世界新体制要求下,随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正在慢慢消失。全球化时代,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使我们看到中西文化存在着的差异和冲突。面对冲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拓展对话、沟通的渠道,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培植和发展本土文化。

三、商务英语教学要重视语言系统的“超结构”体系

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Paulston(1992)说,一个人要成为双语的(bilingal)就比成为双文化的(bicultural)容易得多。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自上世纪后半叶诞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商务工作者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在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地位也逐渐超过科技英语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学科。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商务英语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特别是同英语语言文学领域相比,还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现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我们要渗透商务文化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处理好商务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文化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忌把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教学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商务英语应是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与商务知识的结合,重在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新要求。中西文化差异体现于世界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宗教和神话渊源等诸多层面,一直是跨文化交际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选题,也是外语和外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语境、随语随文具体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文化信息,既能拓展不同领域里的文化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进一步增进对异域文化的敏锐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举商业活动中的广告业为例,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华文广告在传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遭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要牢记跨文化广告的一些基本策略:理解文化差异;尊重及风俗习惯;适合当地价值观念;规避民族情绪的消极影响;用语习惯适用原则;适应文化教育程度;适应当地政策法规;文化优势融合原则;核心定位标准化与相关要素当地化结合;适应全球性趋势,引领消费观念。这些基本原则可以在跨文化广告传播时作为参考因素。如语言文化因素,即言语交际行为,包括称谓、问候、致谢、赞辞和禁忌等;非语言文化因素,即非言语交际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身势体距、声音暗示、穿着打扮、时空利用、触摸行为,以及不带表情的表情和没有动作的动作等。这两者一方面与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和民族特性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交际习惯。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的不同,在谈判过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容易产生对立或误解。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十分重视面“面子“或者说 “体面”。在谈判桌上,如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作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则看重利益,在“面子“或者说“体面”二者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以至有的西方谈判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告诫在和中国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利用中国的这种国民性。很显然,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西方存在的国民性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地纠正自己的缺点,强化自身的优势,利用对方的缺点,瓦解对方的优势。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 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 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 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 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第5篇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其他不同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中西方法律本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下的社会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制约着人类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密切。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逐渐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族,而后是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国家、家族的利益根本上是高于自己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为家族、国家这些集体利益服务。在这种以集团利益为主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的的行为及权利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这种限制却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从而形成家族集团本位观念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本位在家族集团本位的影响下,忽视个人,让个人变得渺小,也使个人的生存价值只能服从于他所依附的家族国家社会中。所以在家族中,这种本位观最大的体现是“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等这类等级观念。但不同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却因此形成了积极开放的商品经济。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带动下,西方社会从氏族到个人本位则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更加强调自己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法律人格,有着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为任何其他集体或个人所依附。个人本位法也在西方社会中被逐渐确立。

二、不同法律本位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多样文化交流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日益明显。就好比中西方因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少摩擦。因此在以家族集体本位为观念的古代中国,“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家长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然认为孩子是附属于自己,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会把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不应该反对父母,否则认为是不孝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尊子卑”,说的就是父亲的地位高于孩子,孩子要听从父亲教导。在现代社会,“鹰爸式教育”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更是如此。在西方社会,孩子不是附属于父母的一件私有物,他是作为个体在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的自然人,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父母作为家长,当然享有监护和管教孩子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却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父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限度,父母的监护权则会受到影响。西方父母在行使监护和教导孩子的权利时会受到社会及公权力的监督,西方孩子因此比中国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所以在中国,家长如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权使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打骂孩子时,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必定也认为这在中国家庭是极其普遍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属于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在西方,家长却会被,儿童福利机构也会调查此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对比的反思

第6篇

【关键词】课前预习;预习任务;自主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策划者,教师要明白课前学生预习的实在意义和目的,在备课时设计好课前预习的内容或方式,并且要在课堂教学中有课前预习的展现环节和评价,这样学生才有预习的动力。现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一下学生的预习:

一、 课前预习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合适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预习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的过程中,知道哪些是自己懂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更有利于课堂中的学习;在完成预习任务中学生会获得许多课外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预习任务,会设法去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在这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预习任务的设计

1、单词的预习。

经过两年时间的英语学习,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单词的方法。因此在布置新单词预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要求。

(1)自我总结发音规律:在二十六个英语字母中,二十一个是辅音字母,五个是元音字母。单个辅音字母的发音基本上是固定的,其他的字母组合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自己的讲解把这些规律灌输给学生,学生能理解吸收的可能只有50%,但换一种方式,教师通过设计较有趣的预习让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总结规律,这样的习得会更有效。如:新标准英语第六册第一模块的单词life,,它的结构是一个元音+辅音+不发音的e,元音字母i读字母的本身音。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预习要求:找到你学过的这种结构的单词,看谁找得多,谁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一串单词(home、mine、line、game、rice、time)。这样的预习活动,既可以催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又可以轻松地让学生感知发音规律,习得方法。以上只是单词预习的一部分,教师还可以从单辅音、双辅音、双元音、R音节的发音等多方面来布置学生的单词预习。

(2)寻找合成词:合成词一般都是由两个单词组成,这样的单词比较多字母,学生靠死记硬背难以牢记单词。遇到这种词类的预习,教师可以这样布置:如新标准英语第八册第六模块的单词spaceship,是由space和ship组成。教师在分析了这个单词的构成后,提出可以提出让学生寻找合成词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分析所找到的合成词是由原来的什么单词组成。设计这个预习的关键点是要以比赛形式进行,看谁收集的最多并且记住最多,在课堂上来个默写比赛。这样的活动既能降低学生记忆长单词的难度,又能使学生习得方法。

(3)归纳词类:英语单词的词类多种多样,有动物名称、国家名称、职业、称呼等。如新标准英语第八册第七模块出现了son这个称呼的单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有关称呼的单词都找一找,写一写,并在课堂上听写:daughter、mother、father、grandma、grandpa、uncle、aunt、cousin、brother、sister。这种归类记忆单词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

2、课文预习。

新标准小学英语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历史文化,中外文化。因此教师们在布置学生的课文预习时,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课文预习:

(1)操作式预习:如新标准英语第六册第七模块的题目是Let`s send an email. 教师可以这样布置预习任务:给学生一个自己的邮箱,要求学生发一个email给老师,可以写一些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祝福语、学习上的建议或者是困难等。如果不懂得怎样发邮件的可以向家里人请教,最后是要把发邮件的程序写下来。学生完成了这样的课前预习,理解课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2)收集式预习:如新标准英语第七册第二模块的第二单元是通过图片来谈论有关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名胜古迹很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图片,并写好一两句话来描述每张图片。这样在课堂上的拓展训练环节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3)对比式预习:如新标准英语第七册第六模块“A postcard from New York”。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制作一张中国式的明信片,写上一段你想对朋友说的话。完成后对比P22页的英语明信片,把中国明信片的书写格式和西式明信片的书写格式的不同点写下来。通过这样的预习活动,学生能过自己总结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活动扩大些,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出中西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

三、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检查

对小学生来说,任何方法,无论多么有效,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作保障,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引导,就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效性的检查对学生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①、安排专门检查预习作业的小组长,把每次的预习情况用very good、good、bad、very bad来进行文字评价。②、有预习任务,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展现的环节,因为这是和课堂教学有关的预习。在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时,主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以保持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评价和与同学的预习结果对比下,也会不断进步。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持之以恒的预习行为训练,直到学生养成主动地、自律的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总之,英语课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平台;是学生积累英语学习方法的良好契机。通过英语课课前预习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中启发思维、开启智慧、掌握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学会自学英语。行动起来,相信学生,让他们在预习中体会学英语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英语课程标准》。

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方; 节日文化; 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日。

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点

1、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们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时令。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人们通过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日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响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信徒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教会规定的,几乎贯穿一年的始终。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价值取向:礼仪和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体的义务,崇尚个体服从集体,因此中国节日注重的是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从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规则中引出来的范畴。这种法治思想建立于个体本位主义基础之上。西方文化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节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

1、 中西方节日表达的愿望是相同的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具凝聚力的一个节日。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同样的,圣诞节也是西方国家中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圣诞的来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的降生。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显示出中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体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清明节。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习俗,还开展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西方人的鬼节是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最普遍的版本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古西欧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古西欧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的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人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当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

中国的清明节极具纪念的功效,主要是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追怀。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死而不朽”的价值观,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上的延续,更重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延续。而西方的万圣节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崇敬和对逝者的缅怀。

3、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中国古老的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的意义,更多的是女性祈求美好的生活。因为一则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七夕有了爱情的成分。

而西方的情人节来历众多,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是,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战事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强迫大批男人奔赴战场。丈夫们不愿抛妻离子,小伙子们难与情人分开,人们怨声载道。克劳多斯恼羞成怒,他不准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命令订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约并开赴前线。罗马人崇敬的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庙的祭坛前为他俩悄悄地举行了婚礼。劳多斯闻知此事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并将他折磨至死。朋友们把瓦伦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信念都在节日中得到了应验和传播。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因此对比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以透彻地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事实,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崇洋,要牢记和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让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在交流中一起得到发展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方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

[2] 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M].新西部,2010.

[3] 乐佳妮.《从中西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4] 李景光.《浅析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及演变发展趋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 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林丹.《从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安徽文学,2010.

第8篇

关键词:《田螺姑娘》;《樵夫与赫尔墨斯》;中国传统文化;古希腊文化

报恩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一。中国古代,包含报恩思想的神话传说有很多。在西方,基督教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其经典《圣经》中,知恩报恩,感谢神灵,也是基督教的经典思想。同时,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西方文化中,报恩思想一样在西方神话中存在。

同为感恩性质的神话传说,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古代报恩神话传说内容上既有相似性,又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古代的《田螺姑娘》和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樵夫与赫尔墨斯》都是典型的报恩神话传说的例子。

一、《田螺姑娘》和《樵夫与赫尔墨斯》的内容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田螺姑娘》的版本较多,大致内容是,青年穷困,虽然辛勤劳动,但是无钱娶妻生子,乡邻们都很怜悯,青年在外捡到(拯救)大田螺,将其带回家中生养,田螺感恩,变成姑娘,为小伙子洗衣做饭,虽然过程中虽然有其他妖怪――蚂蟥精或老螺蛳精的阻拦,但是二人克服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嫁给青年,延续后代。

《樵夫与赫尔墨斯》来源于古希腊著名寓言集――《伊索寓言》。故事相对简单: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河里了,被冲走了。他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很可怜他,先后三次捞起了银斧头、金斧头、铁斧头,樵夫只要铁斧头。赫尔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不贪婪和感恩,便把三把斧头都送给他。樵夫的朋友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他三把斧头都要,赫尔墨斯愤怒了,一把斧头都没给他。

二、《田螺姑娘》和《樵夫与赫尔墨斯》故事的异同

对比这两个古代传说,它们有一个相同点:对于知恩报恩行为,命运(或是神灵)会有相应的奖励。《田螺姑娘》奖励的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樵夫与赫尔墨斯》的奖励是一把金斧头和一把银斧头。这两者都极为重要,《田螺姑娘》中的小伙子一穷二白,一个能干的妻子,既能帮助解决生计问题,又能解决后代繁衍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的是成家立业,对于后代的延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格言,所以这是对贫苦老百姓的一种丰厚的奖赏。《樵夫与赫尔墨斯》中对于一名穷困的樵夫的奖励,一把金斧头和一把银斧头,也是一笔物质上的巨额的赏赐。在西方古代人的观念中,金钱就是一种巨大的奖励。

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也能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不同:

1.回报方式存在不同

就回报方式而言:《田螺姑娘》和《樵夫与赫尔墨斯》这两个报恩传说回馈方式有所不同。《田螺姑娘》对于勤劳善良的小伙子的奖励是一个漂亮的妻子。具体而言体现在下列方面:性与自尊心的满足、关爱及优越感、后代的延续。《樵夫与赫尔墨斯》中赫尔墨斯回馈樵夫的是金斧头和银斧头,代表的是金钱.

2.中西文化差异

这种不同点有深层的原因:神话是富于想象力的古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异故事。神话传说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夸张反映。神话传说本身就受文化影响,同时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田螺姑娘》这个故事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物产丰富,和谐,盛行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因果报应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同时,儒家文化也强调因果,来而不往非礼也等观念,上升到传统道德层面时,既是对个人生活行为的自律,也是对社会形成规则性要求。儒家礼乐思想在社会话语环境下占据着重要地位,知恩报恩也是传统文人重要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价值观和宝贵的精神寄托。《田螺姑娘》的故事完全切合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的要求和价值观。青年做善事,救了田螺姑娘,田螺姑娘帮助青年,嫁给青年,这是中国古代神话模式下,对于报恩行为最大的奖赏,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

《赫耳墨斯和樵夫》是典型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深受古希腊地理、历史文化的影响。希腊地处地中海东北部,三面环海,物产不丰富,海外贸易据重要地位。恶劣的外在环境,培育出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民族风格,也培养出开放性追求金钱荣誉的文化渊源。狄奥尼索斯认为,最为原始的感性自由,个体经济的独立必然导致人格独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物轻人重,人情淡漠成为不可避免时的事实,希腊人对于神灵的崇拜,无论是狄奥尼索斯还是阿波罗,展示了孤独的个体与社会群众相联系。

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人和自然的斗争和海洋贸易,造就了人本位精神,具体表现为个人本位,自我中心。重视理性精神,更多感情诉诸于精神层面,这也是基督教教义中产生罪感文化及传统。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神灵不一定是欲望的抑制者和道德典范,但是依旧是权威的存在,尤其是赫尔墨斯,在希腊神话中的身份是代表众神和真理的神使。所以,《赫耳墨斯和樵夫》里更多关注的是人性,更多关注的是个人的物质方面的奖励。这就是为什么诚实的樵夫感受神灵的恩惠,安分守己,得到神灵的赏赐。不诚实、不感恩的樵夫,最终一无所有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同样的报恩主题下,中西方古代的相似内容的神话传说故事的不同之处,归根结底是由不同文化的影响力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6月(1).

[2]张世君.《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3]o.我最喜欢的经典传统故事精绘本:田螺姑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01-01.

[4]曹养元.《永恒主题下的投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的复仇主题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T迪南.《“动物报恩型”童话原型解码》[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