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闲置土地管理

闲置土地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5 10:19: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闲置土地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闲置土地管理

第1篇

1.前言

土地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科学合理的调整土地管理而制定管理制度,是一个国家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准则与规范。土地管理是政府机构通过行政手段、法律等方式对单位、社会团体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一个过程。

2.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有占地补偿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保护耕地制度、用途管理制度等。现阶段,我国土地方面的主要法律有《土地管理法》,是规范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法律,为国内建立土地管理制度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

2.1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方面

2.1.1土地管理制度中的执法问题执法问题是目前国内土地管制度中十分关键性的问题,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法律法规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行政方面的执法力度不够严格,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行使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以至于造成执法混乱的局面。

2.1.2制度立法方面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在国内的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各个地方的政府有权对土地实行征收管理,进而制定相对应的征地补偿机制。但在真正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各个地方政府即是土地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政策的协调者与执行者。尽管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所有权归村小组所有,但在实际的土地工作中,村小组已经没有对土地管理的权限,最终难以保障土地被征收者的经济利益。

2.2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方面

2.2.1缺乏相应的地价机制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土地市场逐渐被政府垄断,并且国内的地价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缺乏动态的土地调整机制,很难准确的调整基准地价,造成土地制度管理难以适应经济市场的价格波动,导致相关的土地征收部门征收的地价比市场价格要低的多。

2.2.2缺乏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管理法》只明确指出,土地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与个人无权占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权由国务院代为行使,地方政府没有权利进行干涉。但是,在实际的土地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掌握着真正的土地权使用职能。

2.2.3土地征地制度不合理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土地归国家所有,直接由国家实施管理,政府想要征用土地时,国家会给被征收地者相应的经济补偿,但是,在“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的情况之下,部分地方政府滥用自己的职权,在征地时,完全没有考虑到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并且地方征收的土地补偿非常低,这就造成在各个地方征收土地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钉子户”的情况,导致土地征地制度出现不合理。

3.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土地的管理制度

我国要想加强土地管理措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土地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要以土地市场为核心,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转让是通过土地协议来开展实施,各个地方的土地交易中心将交易中心的流程简化,这样开发商能够依靠土地合同直接向政府部门领取相应的审批手续,方便了交易商与政府部门的土地管理工作,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制度。

3.2优化我国的土地规划体系

政府部门在构建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时,必须先优化土地规划体系,加大对土地执法监督的力度,要学会科学、有效的规划土地,并加强土地规划制度的约束性,在满足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同时,结合经济市场的发展规律,严格的执行监管机制。同时,要考虑到群众的经济利益,土地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规划合理、科学的土地使用方法。此外,国家要加大对土地规划体系的执法力度,增强执法者的监督工作,使土地执法能够高效的实施,进一步建健全、完善土地规划系统。

3.3完善土地权利体系

相应的部门在进行土地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土地权利体系,进而约束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国家要保证群众的土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必须要保障国家的土地财产权益。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体制中,对农村土地产权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一些实际的土地管理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一直征占农民的土地,导致很多土地滥用、浪费的现象出现,对农民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要不断健全土地权利体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3.4改革土地财政税收

我国应该对相应的税收管理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监督政府部门在保护人们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建立全新的土地财政制度,保障土地财政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出现闲置的土地。

第2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经济发展;制度创新

一、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现状

(一)开发区基本状况

从较为宽泛的涵义来说,开发区是指根据地方工业发展水平,为繁荣相关区域经济,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经政府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批的实行特殊体制机制及政策的开放开发区域,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整合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它实际上是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聚合所形成的科技-工业综合体。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科学技术与国际分工的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二)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特点

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聚集地,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可以把土地、劳动力、服务等优势要素集聚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产生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成为加速本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集中体现于土地利用的集约效用,单位面积的资金集聚度和产出率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在土地管理范围上,开发区的范围应该是整个开发区的规划范围,含未征用的农业用地。开发区所进行的土地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对土地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劳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工程建设等人为措施改变和增加土地使用价值,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三)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

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是现阶段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的综合反映。当前,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土地开发模式相对滞后,一些开发区的土地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甚至缺乏统一规划,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土地供应“门槛”过低,政出多门、重复设置、各自为战等土地管理混乱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区建设过多考虑招商引资的功能,将土地作为一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资源参与市场要素的配置,各地的开发区都期望通过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实现资金和技术的引进,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区土地管理制度宏观失调,规划与布局缺乏科学性,政策导向多元,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在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适当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各开发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结构趋同、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财力物力分散、过于封闭而自成一体等弊端。同时,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欠缺:规划的市场适应性不够,缺少对土地效益的研究和调控缺少科学的人均用地指标和用地结构指导,对土地开发时序的调控手段不足,建筑设计市场管理不完善;开发区内部各产业主体之间关联性不强,用地结构不合理,布局缺乏科学性,规划开发面积过大许多地方政府还违法授予开发区土地审批权,开发区用地未批先用、非法占用、占而不用、违规交易等不法现象十分突出。

(二)开发区设立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健全,管理混乱,造成开发区规模过大,开发区总量失控一些开发区设立上过于超前,未将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缺乏充分论证,占地面积缺乏有效制约;土地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制度尚不完善。由于开发区种类繁多,且不同的开发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开发区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的局面,使开发区土地管理体制不顺,制度难以完善。

(三)低层次、重复性建设多,资金浪费严重,开发区整体土地利用效益有待提高。开发土地用途随意改变,一方面导致耕地等农业用地的大量被占用,影响了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使工业用地易受暴利驱使,往往转变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总的来看,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原始资本积累手段直接推动了开发区土地无序扩张,致使开发区供求矛盾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欲望强烈,建立开发区成为一种招商引资手段,使得开发区出现供过于求趋势,投资上总量不足,各开发区往往陷入过度竞争、恶性循环;土地征用范畴的模糊导致开发区存在扩张用地的原始冲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顺导致开发区大肆征用土地,地方政府的片面“政绩观”、“发展观”引导其过量供给土地。

三、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加快开发区科学发展

(一) 科学评价开发区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要积极开展对开发区土地资源的科学评价,通过对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的集约利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建立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量化管理指标,实现对不同类型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定量认识,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正确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开发区土地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的开发区土地持续利用管理和产业结构提升以及解决农村土地城市化问题探寻科学路径。加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凭借技术、法律和行政等各种手段,有效协调、规范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空间分布与当地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与环境功能,在积极承载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综合效益,保持土地的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第3篇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现状反思;重构措施

1.当前阶段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概述

1.1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

《土地管理法》以及《刑法》作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依据的主要标准,明确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即保护耕地以及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在保护耕地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参考《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制度,从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例如,加强土地管理制度的专业化,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对于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防止在农田使用过程中对农田造成损害;关于农田的占用,应按照相应农田占用管理制度,依据对农田进行占用补偿;就区域性范围内,应保证耕地面积与其他地域面积达到一定的平衡,具体到每个农村时,应保证每户一宅的实施标准。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目标实施阶段,主要通过《土地管理法》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对土地进行管理。即在管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过程中,可根据管理法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工程,同时农村居民也可进行居民住宅的建造,并且可以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或者公共事业。但是对于一些非农的建设工程,或者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对土地进行建设,需要向有关部分依法申请土地的使用权。

1.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每年耕地面积的减少数量在逐年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将土地使用的计划指标提前完成。导致中央政府迫于土地使用的形势修订了《1997-2010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其次,虽然中央政府在进行国有土地的管理时,对土地的供应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以下情形。例如,在占用土地的阶段,占用的土地面积远超于实际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且存在将较好的耕地作为劣质土地征用,甚至出现乱战滥用的问题。最后,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农村土地市场进行依法制止。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农民也失去了对自家农地进行自主开发的权利。部分农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能进行违法出租或者使用其他用地。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只能通过外出务工来解决发展的问题。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城市的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城市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并且房价也越来越高。而相对于城市,农村则逐渐败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降低。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

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失效的原因

2.1政府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存在冲突

尽管在建立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初始阶段,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耕地面积的数量区域稳定,从而保证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全国人口生存的粮食。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增强地域性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建立严格的土地有偿出让管理体系,增加国有土地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地所有者的权利,防止地方政府剥夺土地所有者使用的土地的权利。然而在具体实际执行阶段,通常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而对制度进行各种调整。例如,在我国社会经济下滑阶段,地方政府要保障经济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从而稳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则需要不断加强农耕土地的占用情况。整体来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与现实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

2.2地方官员过分提升自身利益

地方官员为提升自身的发展机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官员通常在进行土地占用的招标阶段,会尽最大程度的保护本区域的耕地保护指标,同时从各种途径获得建设用地的指标。而对于省级官员来说,只是相对的作为耕地保护责任人,定期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但是只要地方政府能够达到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省级人员没有直接的动力去检测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具置。

3.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构

3.1确定国有和集体土地的产权

通过研究表明,只有将耕地的使用权利具体到每个农民,才能避免各种外界权利的侵犯。作为国家的主人,公民只有保证拥有并且能够切实的使用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土地管理者以及地方政府执行者才不会随意占用自身的财产。

3.2通过比例原则提高土地管理的转变效率

在转变中央政府土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的比例原则进行具体转变改革。例如,必要性原则。即政府所实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作用到具体的实施目标这一过程是必要的。同时不允许存在其他各种形式的措施方案进行替代。相称性原则。即政府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其他公民或者组织使用土地的权利进行制约,同时应保证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相对平衡。

参考文献:

[1]梁迎修.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8,01:217-221.

[2]程雪阳.中国的土地管理出了什么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3:108-122+126.

[3]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6-82.

[4]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J].管理世界,2003,08:46-56+80-154.

第4篇

关键词:种植年限;覆膜滴灌;盐分离子

中图分类号:S15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人和土地资源的矛盾也不断加剧,而盐碱地作为我国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土地资源,如何利用好盐碱地来缓解我国人和土地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滴灌是一种水分利用率高的局部性的灌溉模式,覆膜种植则是为了有效的减少水分在土地表层的蒸发并且抑制盐分在土层表面的运行移动。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不仅有效的开发利用了盐碱地,而且对于节水、抑制盐分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

1 试验和方法

试验区基本情况和具体设计:本次试验选择了位居典型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的某地,土壤以残积红黏土为主,土壤表层的含盐量是16g/kg,地下水距离地表的距离是1.5m左右,且灌溉水源优良。此地年平均温度是8.5℃,平均降雨量达到185mm左右,且降雨大多集中在夏季。

在试验当中选择采用了覆膜滴灌技术种植的春玉米1a和2a的土地进行了采样,因为进行采样的时间选择在播种之前并且已经做好了翻耕旋耙工作,所以可以忽略因为滴灌而造成的盐分分布不均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就可以只从种植年限这个角度来对覆膜滴灌盐碱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

2 不同种植年限覆膜滴灌盐碱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2.1 不同年限土壤水溶性总盐分分布和pH变化

由于试验区在春季的时候风较多,所以蒸发会变得强烈,随着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盐分会发生表聚现象,而三者相比没有进行过种植的盐碱地表现最为突出。如图1所示,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土壤的盐分含量会慢慢的变少。随着盐分含量的降低pH值也有下降的趋势,和没有经过种植的盐碱地相比,覆膜滴灌种植过的在0~40cm土壤的时候pH值有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如图2所示。

图1 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盐分分布图

图2 不同种植年限在0~40cm土壤的pH值变化图

2.2 不同年限土壤阴、阳离子分布特征

2.2.1 阴离子分布特征

其中HCO3-会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0~150cm剖面之上HCO3-含量呈一种下降趋势。和没有进行种植的盐碱地相比,种植1a以后1~150cm的土壤剖面上的HCO3-的含量从0.043%下降至0.036%,而种植了2a之后HCO3-下降了50%以上,仅仅只有0.021%。如图3所示。

图3 HCO3- 分布图

CI-是一种带一价的负电荷,它本身的化学性是属于比较稳定的。从图4可以看出,在0~40cm土层中CI-的含量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种植1a的含量降低了0.2133%,2a的含量降低了0.5444%。

种植1a之后SO42-的含量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平均值为0.52%,在种植了2a之后SO42-则是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现象,平均值为0.46%。没有种植过的盐碱地平均含量是0.52%。如图5所示。

图5 SO42- 分布情况图

2.2.2 阳离子分布特征

种植1a和2a之后,0~20cm的土层当中的Ca2+的含量变化并不大,而在20~90cm的土层种植两种作物的Ca2+ 含量就大大不同,其中1a的平均含量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从0.14%上升到0.20%;2a呈现下降趋势,减少到了0.10%。如图6所示。

图6 Ca2+ 分布情况图

Mg2+的分布,其中种植1a之后在0~20cm的土层当中Mg2+的平均含量有所下降,从0.038%下降至0.027%,在40~60cm的土层当中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从0.026%上升到0.034%,在60cm再往下的土层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在种植2a之后,0~150cm整个剖面之上的Mg2+平均含量都是0.019%,和没有经过种植的盐碱地相比足足下降了44.5%。如图7所示。

Na+的分布情况,从整个剖面来看分别种植1a和2a还有没有经过种植的盐碱地相比,Na+的平均含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其中未种植的平均值是0.356%,1a平均值是0.390%,种植2a的平均值是0.308%。从整体来说,进行覆膜滴灌之后并没有大幅度降低或者增加Na+的含量,只是调整了Na+的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种植年限覆膜滴灌盐碱地的土壤盐分和离子含量都在垂直方向之上出现了差别和变化,尤其是未种植的和种植过的盐碱地区别比较明显,种植过的盐碱地土壤的质量明显的在逐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谭军利,康跃虎,焦艳平,等.滴灌条件下种植年限对大田土壤盐分及pH值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09):43-50.

[2] 窦超银,康跃虎.地下水浅埋区重度盐碱地不同滴灌种植年限土壤盐分分布特征[J].土壤,2010(04):630-638.

第5篇

【关键词】管理土地和矿产;沟通衔接问题;策略方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改革投资体制。在这种情势下,在投资调控中,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且管理任务更加的繁重。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的范围,它们都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能够缺少。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对矿业工作的秩序进行全面的整顿。对土地的管理力度也要不断地加强。促进矿产和土地管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我国的经济能够顺利健康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矿产资源管理是指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在积累、储备、消耗过程中,所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它包括矿业权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和资源政策研究、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以及地质资料管理等

1 对我国土地和矿产管理现状的具体分析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国务院授权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全国矿产资源分配实施统一管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和矿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1 取得探矿权许可的企业在土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按照规定,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时,如果矿产企业需要临时的使用土地的,首先要对使用的土地进行申请,然后再由企业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只有通过了审批,才能够使用土地。到那时,现在很多的探矿企业,在得到了探矿的许可证之后就不必再担心其他的,不需要再继续办理土地临时使用的手续。探矿企业直接和原用地单位进行协商就可以开始勘探工作了。完全不理会国家的法律还有当地居民的土地使用权,不考虑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这样就使得在开采完矿产后造成了土地的损坏,但是没有经过修整,就走人了。而且群众没有上方成功就进行勘探工作。

1.2 取得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企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因为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还没有建立,大部分的采矿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都是通过矿管部门进行批准的。然而,现在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所批准的使用土地的面积与矿管部门所批准的矿区范围在矿业的开采和使用权上存在不同。这样就导致了这些开采企业在生产中总是盲目的进行开采,都是根据土地审批的面积范围进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此外没有完善的建立相关的政策,当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这些非法占用的土地和企业进行查处的时候,这些企业都会说,他们已经得到了国土部门的审批作为理由,驳回他们的审查。这样就会出现纠纷,也不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1.3 既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也未取得采矿权许可,却进行非法开采活动

对于小煤矿、私人煤矿等经常会出现此类情况,它们既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也得不到采矿权的许可就进行开采。由于某些煤矿处我国边远地区,缺乏相应的监督力度,加上国土资源的执法范围的局限等,导致了某些小煤矿在既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也未取得采矿权许可的情况下,公然进行非法开采活动。一旦被查处到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甚至只向矿业收取一定数额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而这些企业根本就不办理用地使用权和采矿权的合法手续,又进一步加大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难度。这样的状况使我国的采矿业发展更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切实的解决,减少这种非法开采。尽量维护好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 加强土地和矿产管理之间的沟通衔接的措施探讨

2.1 加强国土资源的行政执法力度,对非法行为绝不手软

国土资源的行政执法对解决我国矿产也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起到足够的重视。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中一旦发现有非法使用土地和违规采矿时,必须依法处置,绝不手软,使之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因为,对于土地和矿产的违法往往是一个涉及到违反了多个行政法规的现象,其后果也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人员务必清楚地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以及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只有通过执法人员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才能确保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很好实施,并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2.2 严格和规范土地使用制度,依法按规划办理用地手续

在审批相关土地与矿产使用权时,要求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人员务必根据《决定》规定,严格和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切实地使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在透明、有效下实现。同时,还要确保矿产用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从而做到要积极推进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关修编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规划的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权威性。使土地使用权的批准要与我国当今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相适应,确保从源头上引导建设项目合理布局,严格按标准供地,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使土地的使用制度更加的规范和严格,这样就可以使我国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2.3 不断建立与健全法律监督体制,确保各项制度的透明、有效实施

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建立与健全相关监督体制,以便使之所行使的职权在透明、监督、有效的环境下进行,从而切实地提高执法力度。同时,还应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各类违规使用土地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向社会各界进行详细的通报以及接受社会的监督。确保国家土地资源部门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并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的投资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闲置土地;土地管理;资源利用;处置

中图分类号: DF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94-2

0 引言

近年来,关于我国闲置土地处置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给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闲置土地的形成,一方面使得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降低,不利用土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闲置土地的形成也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缓慢,不利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处置闲置土地的有关政策,但是由于处置力度不到位,导致闲置土地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现阶段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将闲置土地处置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对闲置土地进行处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 闲置土地的形成原因

1.1 土地规划不合理

土地规划不合理是导致闲置土地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政府通过土地规划的手段,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然而由于土地规划手段的不合理,使得土地规划过程出现一系列投机行为,导致土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大部分土地资源被闲置。

1.2 土地供需矛盾

土地供需矛盾使得大量土地资源被闲置,使得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降低,进而给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导致土地供需存在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部门地区土地管理部门受利益的驱使,将管辖的土地进行转让,目的是减少财政支出,用土地的使用权换取一些项目建设,例如将土地转让给相关企业,以换取企业的无偿修桥建路。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这些企业不具备开发土地资源的能力和资质,那就导致这部分土地被闲置,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给土地管理工作造成困扰,也为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第二,土地供应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一旦两者没有达到平衡,必将导致土地供需出现矛盾,其中土地供应如果过大,便会超出了社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使大量土地被闲置。

2 闲置土地的危害

2.1 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闲置土地的形成使得我国耕地所需土地资源大量减少,一方面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造成困扰。除此之外,减少的耕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商业应用和开发,而是被大量的闲置出来,形成一种虚假的市场信息,从而给土地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困扰。

2.2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提升

闲置土地的形成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土地所有者没有及时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这就使得用于该土地资源的项目建设工程迟迟不能顺利进行,使得社会无法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就业机会降低。由此可见,闲置土地的形成给社会经济的提升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避免闲置土地的形成,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 加强闲置土地处置策略探究

3.1 做好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工作

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工作是对区域内的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认定,从而为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提供便利,其中闲置土地的调查认定内容主要包括闲置土地的面积、地理位置、闲置时间以及形成原因等。由于闲置土地的形成原因相对较为复杂,使得土地调查认定工作较为困难,因此在对闲置土地进行调查认定时,一定要在考虑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拟定相应的闲置土地调查认定细则,从而更好地对闲置土地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做好闲置土地的调查认定工作是处置闲置土地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闲置土地的各方面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对闲置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从而给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转变土地需求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地少人多、耕地资源短缺,而闲置土地的形成使得我国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解决闲置土地问题迫在眉睫,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而转变土地需求方式是解决闲置土地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现阶段土地供需存在很大的矛盾,这也是导致闲置土地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土地供需矛盾,使土地资源的使用超过社会发展所需的量,进而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而转变土地需求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平衡土地供需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3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是加强闲置土地处置的重要手段,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闲置土地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不能对闲置土地进行有效的处置,使其流于形式化。另外,在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大量的闲置土地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置,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更好的解决闲置土地对我国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必须要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执法力度,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约束和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条件。

3.4 认清土地储备的概念

土地储备是具有政府性质的一项工作,它是指政府和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储备,以协调土地市场供需关系,使土地供应和需求二者达到平衡。然而现阶段一些商家由于没有理解土地储备的真正概念,以土地储备的名义私立囤积大量土地,这些土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开发,便成为了闲置土地。这一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商家没有认清土地储备的真正概念,导致闲置土地的形成,为土地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另外,我国一些媒体对于土地储备概念也是含糊不清,对商家囤积土地资源这一现象,不但没有给予谴责,反而大肆宣扬,并将土地囤积称作土地储备,使得二者概念被混淆,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商家囤积,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从而影响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商家和媒体必须要对土地储备概念加以了解,将土地储备与土地囤积进行有效区分,减少土地资源过度囤积所导致闲置现象的出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 政府对闲置土地进行收回

由于商家大量的囤积土地,使得土地不能被及时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体现其实际价值,给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影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商家所占有的闲置土地进行收回,同时对商家囤积土地行为进行合理调查,了解商家不能及时开发土地的原因。如果是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土地被闲置,政府可将收回的土地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资金给予土地所有者一部分作为补偿。总之,政府在对闲置土地进行收回时,一定要考虑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分析土地闲置的确切原因,在不影响土地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上,对闲置土地进行收回,提高其自身的实际价值,从而给社会经济效益的迅速提升创造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闲置土地处置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一旦处置不到位,不仅会降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闲置土地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危害较为严重,加强对其的处置力度十分关键。因此,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和人员必须对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加以重视,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定相关的调查认定细则,对其实施有效的处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另外,政府部门也应当对闲置土地问题给予重视,不断完善关于闲置土地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降低闲置土地的形成概率,加快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给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李志雄.关于闲置土地处置若干问题的研究――以钦州市为例[J].南方国土资源,2009(08):25-27.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保护;土地管理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inevitably face conflicts with the interests coexis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urban area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urbanization. Since the vast majority of cities are in relatively good area of land in the city on the road to achieve the inevitable take up a lot of land, especially the demand for arable l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of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work,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farmland protection put forward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urbanization; farmland protection; L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高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工作必然面对矛盾与利益并存的局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据报道,我国耕地面积目前约为18.27亿亩,比2003年减少1300万亩。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的现象逐年加剧,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仅用全球7%的耕地就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由于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土地相对良好的区域,在实现城市化的道路上必然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是对适宜耕种土地的需求。

2、城市化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分析

城市化过程中不合理占用耕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企业用地在经过批准购买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闲置状态,有的闲置几年,有的甚至闲置十几年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由于土地管理部门无权对众多地方企业闲置土地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很多适宜耕种的土地处于荒废状态。根据调查走访与文献资料的研究表明,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征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用地之间的矛盾

为保证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国家规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80~120平方米。但根据土地部门调查资料显示,各省份均存在城镇用地超标的现象,而地方政府部门为控制土地使用数量,常常以放松城镇用地需求,严控农村建筑用地的办法。这一政策的实施,常常导致城区商品房的入住率较低,农村需建房群众不能建房的尴尬境地,这也是我国城市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农村群众购买商品房的能力相对很低,就出现了违盖强盖的现象,地方政府为保证国家指标,就强拆农村及城镇周边的违法建筑,从而引发了很多群众对政府不满的情绪。在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的制度下,如果处理不好政府征地与群众用地之间的矛盾,会造成很多影响治安的不利因素,有些地区的不适当征地手段已经激化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量有关土地上访的不和谐城市化建设现象。

2.2城市化造成的土地污染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地方经济必然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各地产业结构的不同,土地污染的总体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尤其是在重污染企业、工业密集地区、矿产资源开采区的污染现象更为严重。土地污染不但使生态环境体系遭到破坏,还有可能导致农副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造纸厂的污染,我国每年因造纸厂废弃物而污染的土地高达上百万亩,与之相关污染致癌的死亡人数多达千人。强化企业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提高污染土地的治理工作,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

2.3城市化中土地经济利益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中显示,我国仅在2010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就高达2.7万亿元,在国家严控土地使用政策的前提下出现如此巨大的土地经济利益,引发了社会群众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的广泛关注。因为土地资源具有增值性和稀缺性等特点,很多土地购买者只是单纯购买后等待增值,从而带来了不合理征地、不合理收益分配和违法用地现象的发生。如在征地收益环节,地方政府在征收农民土地时,每亩的补偿费用只有几万元,而当政府转让给企业或者房地产商时,就将价格升至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巨大的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在我国各地十分普遍,也是土地管理部门实施保护耕地政策的最大阻力。

3、缓解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间矛盾的看法与建议

3.1加强征用可耕土地的计划、审批和管理工作

加强征用可耕土地的计划和审批管理工作,是保护耕地的第一道政策防线。土地管理局的核心任务就是做好土地供应与保护工作,在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下,坚决维护好耕地的保护工作,对违法占用土地坚决收回;长期闲置土地合理补偿后收回;鼓励企业或个人改造受污染土地,并对改造受污染土地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与优惠政策支持,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最佳化,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3.2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现耕地保护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地为加快经济发展,对很多企业的征地用量限制的相对比较宽松,导致现在很多企业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如何处理好这部分闲置土地,是解决城市化用地紧张的重要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土地管理工作者切身实际的调查走访,将可用闲置土地统计成册,在需要征地时优先考虑已登记在册的闲置土地,避免破坏新的可用耕地。另外,根据地方具体情况,缩小农村宅基地审批面积,以拆除旧房、弃房为先的解决办法也是减缓可用耕地消耗的可行之路。

4、结语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耕地的保护工作,对土地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土地管理方法,加强土地的管理工作,对闲置土地、污染土地、可改造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是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对耕地需求的有效途径。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用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任就落在了土地管理工作者的身上,也是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任务。要做到缓解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就必须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实现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燕琼. 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第8篇

一.   2018年工作总结

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加班加点完成本职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全年共完成出租性收入XX亿元,处置净收益XX亿元。

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围绕房产土地管理全年工作目标,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建立健全房产土地管理规章制度。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起草《关于成立XXXX公司资源盘活工作小组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公司资源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资源盘活管理工作内容;起草《关于提质增效加强闲置土地房产盘活工作的通知》,为全省房产土地盘活工作明确工作原则,盘活方式,考核目标等。

2.  开展全省房产土地现状分析调研。根据闲置资产盘活工作计划安排,先后进行11个地市分公司的闲置资产调研工作,与当地分公司资产管理部门积极协调沟通资产盘活工作,根据每宗闲置资产的不同情况,结合实际调研抽查情况,统筹考虑,完成“全省闲置资产情况分析”,多维度分析全省土地和房产的闲置情况,提出可行性意见,为下一步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  工作开展实务要点

1)  协调推进各地市分公司不断完善土地房产开发方案,探索形成闲置土地盘活新模式。包括:XXx分公司新风机房地块处置方案、萧山火车南站地块盘活方案、XXx公司关于温州苍南龙港XXx地块盘活方案、乐清翁垟镇前进村地块开发方案盘活整理试点工作。

2)  协调推进各地非网络运营资产管理事宜,沟通政府相关部门及司内各相关部门把握拆迁及房改政策,并形成批复性意见。包括XXx集团停业事件后续工作、XXx维稳事件、温州中心区地块盘活后续资产处置工作、XXX分公司闲置土地处置、XXX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工作、XXX局弥陀寺路拆迁工作、XXx分公司广场路5号部分房产原址置换、XXX公司诸暨和济模块政府拆迁项目、绍兴曲屯闲置房产政府迁建项目。

3)  与中瑞房产和省直同人集团开展合作模式探讨。积极开展部门闲置资产实地调研,并协调完成省直同人集团对意向地块实地勘测,为开发方案草拟提供支持。

4)  完成全省闲置土地房产及协助完成本部住宅房产梳理。下发《关于填报土地房屋资产季报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老旧危楼安全管理的通知》,强化各类房产管理规范操作。

5)  完成全省房屋土地资产管理人员统一培训工作。

6)  完成11个地市自有房产户外广告资源调查工作。

7)  分别与福建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同仁,就非房产土地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经验进行互访交流。

8)  根据省控办沟通车辆控购相关规定,完成车辆购置网上审批账号建立、审批流程梳理等工作;完成11个地市分公司车辆报废更新批复工作。

对房产土地管理这个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尽快提高自己在本职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我利用业余时间找来了工作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律法规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法律法规集成》等专业书籍,通过2018年一年的学习,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房产土地管理工作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从只知其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到如今对相关规章制度、办事流程熟练运用,能起到对各地市房产土地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工作指导。

二.2019年计划

根据2018年工作梳理及各地信息汇总,2019年在紧紧围绕渠道建设推进和闲置房产出租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预期收益较高,回收风险较大的土地进行合作开发,力争盘活处置土地XXx宗以上,处置净收益XX亿,完成出租性收入XXX亿;争取土地合作开发启动1-2宗,闲置土地盘活方式多样化。

1.  资产管理精细化,加强对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培育工作。

1)  着力推进房产土地科学管理与使用,建立资产有偿使用虚拟结算制度,并纳入考核指标管理。

2)  积极与合作商建立互动交流机制,引入专业运营企业逐步激活边缘资产,提升资产收益能力。

3)  加强对全省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固化管理人员队伍,完善管理资产台账制度。

2.  推进现有资产的渠道建设,收回位于核心商圈位置中的出租房屋或办公用房腾空,用于渠道的核心商圈建设,对位于合适楼层的店面房采用搬迁、缩容、退网等方式,合理腾退用于渠道建设。

3.  进一步探索全省闲置土地的开发模式,列出高风险地块优先开发计划及方案,对资产按风险等级和预估收益价值进行排序,引入合作开发机制,加快闲置土地合作开发,形成持续收益能力。

三.有待改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