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5 10:19: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力多元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积极福利 残疾人 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与2008年新《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残疾人就业奠定了新的法治环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为我国残疾人就业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法治环境与时代要求,传统残疾人就业保障模式与路径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更高水平的就业期望。如何借鉴新的思想理念、探索新的实现路径,更加有效地帮助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意愿、达到法定年龄的残疾人,实现就业目标与人生幸福,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残疾人就业发展瓶颈与积极福利思想的助残理念
传统福利保障模式的时代局限。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重要组成部分,先天具有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困难属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就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残疾人的就业帮扶理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重大突破。残疾人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好转。我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6.7%,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5%①。残疾人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进行重点攻关、实施精准扶贫与帮扶的重要困难群体。其中,他们在社会上面临诸多瓶颈。
社会排斥。一是公共空间的社会排斥。43.1%的残疾人社区活动参与率,直观地反映了公共空间对于残疾人的社会排斥。而高昂的残疾人用工成本,很大一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公共空间的社会排斥所造成的。二是劳动力市场排斥。37.3%的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就业比例,与47.3%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比例,反映了我国残疾人面临着劳动力市场排斥问题。三是社会观念排斥。对于残疾人落后的观念长期以来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对于残疾人就业的接纳程度,而对于新立法要求中残疾人融入式就业理念的落实,则更加有待政府的深入宣传与社会各界的深刻理解。
风险社会的挑战。残疾人作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面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与风险社会的挑战,表现出更多的脆弱性。传统的政府单一责任主体、被动消极补偿式的经济福利保障模式,不但已经难以有效应对风险社会所形成的时代挑战,而且更加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劳动者对于就业发展更高水平的期望。风险时刻存在,但风险并不同于危险,被动经历风险和主动管理风险也有着质的不同。风险社会的形成是积极福利思想形成的重要时代背景。面对风险社会的挑战,若要实现卓有成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要帮助公民提高抗风险能力,更需要善于利用风险,激发社会活力与公民动力。
劳动力素质瓶颈。残疾人自身所承受的身心缺憾,是影响残疾人劳动力素质顺利提升的主要障碍,而良好的教育是高质量劳动力形成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国18岁及以上残疾人,未接受学历教育和仅上过小学的比例高达73.4%;2013年6-14岁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也仅为72.7%②。残疾人教育领域所形成的严重“历史欠账”,是造成残疾人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劳动力开发转移困难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
对此,积极的福利观主张通过多元化的福利目标设置、运用多元化的福利手段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并通过发展型福利的供给、系统性的社会支持与个性化的精准帮扶,为残疾人的就业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条件,帮助残疾人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与信心。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福利政策目标也不再囿于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福利多元化。福利政策通过对初次分配过程中多元目标的影响,如劳动力的塑造、公平就业环境与多元责任主体发展环境的营造等,进而激发多元化主体的使命感、责任感,动员更加多元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助残就业的事业中来。积极的平等观主张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干预,帮助残疾人获得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公共共享空间与就业发展权利,为实现残疾人的就业理想与人生幸福奠定积极平等的社会氛围。积极福利思想主张推动权利型福利向权责统一型社会福利的转型,在帮助公民提升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能力的同时,优化、丰富公民实现个人发展的路径。政府在促进福利多元化发展、要求多元主体承担更多残疾人就业责任的同时,同样需要满足多元责任主体的发展权利,给予残疾人就业多元责任主体本身足够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帮扶。
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实现路径
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应该通过深化政府职能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助残就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调动社会、市场、家庭等多元力量共同分担助残就业的福利职能。以多元的社会福利取代单一的国家福利,强调社会福利并非简单的社会支出,而是要将被动恩惠式的事后福利救济,改革为事前预防发展型的福利支持与投资。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方法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残疾人就业领域,促进多元残疾人就业责任主体协同发展。在福利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福利内容与福利目标的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的福利手段与福利内容,达到助残就业的专业化目标。政府在深化职能改革上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相关职能向专业化的助残就业服务机构转移,实现以专业的机构、用专业的方法向残疾人提供更具效率、更高水平的助残服务。最终,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目标,是将政府的履职重点聚焦于助残就业的督导职能。
保障机会平等。保障机会平等,既是积极福利视角下促进残疾人就业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更是积极福利政策所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要保障残疾人就业发展机会平等,首先就要消弭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创建友善、人性、公正的社会环境,完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利益共享机制,提升社会认同感与凝聚力,克服“马太效应”与社会隔阂。其次,促进积极福利多元化发展,通过福利责任主体、热菪问健⒛勘晟柚玫亩嘣化,实现残疾人就业帮扶的系统化、专业化与精准化,提高残疾人社会融入能力,保障残疾人就业发展机遇的平等。最后,“教育是另一种重要的机会,即使在教育对于获得工作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情况下,仍然是这样”。保障教育平等,既是实现残疾人平等就业的重要基石,又是机会平等的重要内容,同样更是积极福利视角下保障残疾人就业发展机会平等的重要实现路径。
积极应对风险社会。积极福利思想主张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改善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干预残疾人就业市场与残疾人劳动力的形成与可持续再生产,从而积极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实现路径,就是要在保持社会活力的同时,通过积极的福利政策,将风险转化为督促残疾人对自我负责、激励残疾人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积极因素。积极的社会福利供给,也不仅限于社会安全网的构筑与基本生活的保障,而是致力于通过积极、进取型的福利供给,为残疾人的就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与精准、专业的社会支持。并在坚持权责统一、防控道德风险的基础上,推动福利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多元发展型的积极福利供给改革,改变单一经济福利救助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现状,更加注重发挥社会福利的社会投资功能。通过多元化的就业帮扶,提升残疾人应对风险社会的能力,以专业化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应对风云莫测的市场变化。
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积极福利思想认为,只有帮助残疾人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回应风险挑战,不断提升自身就业技能与劳动力素质,才能够在公正平等的就业环境中实现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积极的残疾人就业福利不再是单纯的失业保障与生活救济,更多强调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社会投入。在积极福利视角下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的实践观中,残疾人是同样具有社会价值与自我实现能力的特殊社会人力资源。积极福利视角下的残疾人就业,聚焦于残疾人劳动价值属性与相对优势,通过建设“社会投资型国家”,促进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残疾人的市场竞争力,最终通过就业,帮助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注释】
①②陈功、吕庆础⒊滦旅瘢骸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分析》,《残疾人研究》,2014年第2期,第86-94页。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民阶层分化;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412.6;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30-06
一、引言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民阶层在制度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分化(万能等,2009)[1],不再是单一的同质性群体。农民分化的形式是职业分化,本质是经济分化(刘洪仁等,2005;许恒周等,2011)[2][3]。职业分化的研究以陆学艺(1989;1990)[4][5]的“阶层论”最具代表性,他按照职业差别把我国农民群体分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八个阶层。经济分化也被广泛研究,主要是根据收入标准、收入来源结构、经济与就业状况等对农民群体进行划分(林坚等,2006;陈柏峰,2009;陈会广等,2010;贺雪峰,2010;张立军等)[6][7][8][9][10]。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阶层主要发生过两次大的分化:第一次是在家庭承包制实施以后,农民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形式为主向乡镇企业流动;第二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农民以“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形式为主向城市流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成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立的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 50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人口城镇化率由1982年的20.9%提高到2010年的49.7%。农民阶层快速分化,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演变,以及农村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深入分析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能在宏观上准确把握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才能有效预见农民阶层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而对稳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点
(一)多元性
多元性是我国农民阶层分化最基本的特点。改革初期,家庭承包制的实施,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获得经营自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劳动力剩余凸显,迫切需要向农外转移。此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人口迁移限制政策松动,市场化用工制度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形式被采用,使我国农民阶层空前浩荡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扩散,逐步形成了农民阶层在职业属性和收入来源上的多元化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职业属性多元化。从表1可以看到,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92.4%下降至2010年的67.4%,这是农民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表征。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往乡镇企业、乡村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转移。1978―2010年,乡村就业人员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由2 827万人上升至15 893万人,比重由9.2%上升至38.4%;1990―2010年,乡村就业人员在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由113万人上升至3 347万人,比重由0.2%上升至8.1%;同期个体经济就业人数由1 491万人上升至2 540万人,比重由3.1%上升至6.1%。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往城镇转移,就业于不同行业和工种。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的监测数据,2010年流动人口中40.4%在私营企业,33.5%在个体工商户,12.6%在“三资”企业;39.6%从事制造业,17.9%从事批发零售业、10%从事住宿餐饮业、8.8%从事社会服务业、5.8%从事建筑业。
第二,收入来源多元化。随着职业属性的多元化,农民群体的收入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前农民阶层的收入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源自农业,改革开放以后,农外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且渠道多样。我们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来源结构为例进行考察。从表2可以看到,1990―2010年,农业领域的经营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4%,占比由84.6%下降至74.1%,年均下降0.7%;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文教卫生业等领域的经营收入年均增长率均大于农业,所占比重也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由3.1%上升至8.0%,年均增长4.8%,工业由2.3%上升至4.0%,年均增长2.9%,文教卫生业收入占比近10年年均增长4.7%。
(二)不彻底性
我国农民阶层的分化并非一次性到位,而是分阶段逐步推进;以职业为基础的分化并没有完全实现,兼业化现象十分普遍;进城农民多数没能转为城市居民,而是奔波于城乡之间,被称为“农民工”。这些构成了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不彻底性特征,具体体现在:
第一,分化阶段的过渡性。我国农民的分化过程包括职业转移、地域迁移和身份变更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顺次展开、依序递进。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我国农民分化的阶段过渡充满艰辛。例如,部分农民进城后找不到工作或者就业不稳定,经常流动,频繁更业,使他们无法顺利完成职业转移;多数进城农民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或无力支付昂贵的房租,只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环境甚至差于农村,进城农民并没有真正完成生活空间的地域迁移;由于从事职业、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负面特征,进城农民被边缘化,饱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缺乏社会认同,社会身份变更困难重重。
第二,分化职业的不稳定性。我国农村社会分工水平较低,非农就业机会仍显不足,农民非农化的职业分化还没有达到比较稳定的程度,兼业化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农民农忙时参加农业劳动,农闲时参加非农劳动。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参加非农化劳动的时间较过去已明显增多。有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多年,由于考虑到非农职业的不稳定性,仍然在农村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增加从事非农化职业的保险系数。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0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20.8%的农民工有返回户籍所在县(市、区)就业的打算,在当地居住不到一年的流动人口打算返乡的人数比例高达24.8%,有73.9%的农民工不愿意“农转非”。
第三,分化身份的不完全性。完成职业转移的农民尚未完全切断与传统农民的身份联系。例如,已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其他经济单位从业的农民,在户籍所在村凭“成员权”资格坐享一份集体经济收益;相当一部分非农劳动者保留着承包地,以各种方式从事着部分农业劳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户籍仍然在农村,没有被城市完全接纳,有的农民即使早已不务农,甚至没有土地,但依然是农民身份,未能完成市民化。从表3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户籍人口从1978年的81 029万人增加到2009年883 60的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84.2%下降到66.2%,年均减少0.8%,但是乡村人口从1978年的79 014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71 288万人,比重从82.1%下降到53.4%,年均减少1.4%,农村人口减少的速度快于农业户籍人口;同理发现,非农业户籍人口增加的速度慢于城镇人口,说明有一部分进入城镇的农业人口并没有改变户籍,完成市民化。
(三)非均衡性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及农民分化的多元性特点,导致农民分化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分化的区域非均衡。首先,农民分化程度在地域上呈现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发达,是吸纳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成为非农劳动力的输出地,农民阶层的分化程度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渐弱的状况。例如,我国非农阶层的总人口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45%,西部地区云南省的非农阶层总人口比例不到30%,两者相差15个百分点;若与东部农村相比,差距会在1倍以上。其次,农民分化所从事的非农产业在地域上呈现差异。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统计了2010年各地区流动人口的行业分布,西部地区制造业、建筑业的流动人口分布比例分别为44.3%和8.2%,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流动人口的分布比例分别为26.9%和9.1%,高于中、西部地区。再次,农民分化后的收入分配在地域上呈现差异。同样来自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的数据显示,在各地区流动人口的收入分配上,东部地区人均月工资为2 600元,中部为2 363元,西部为2 142元,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第二,分化的城乡非均衡。首先,农民分化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扩大。1978―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长至5 919.0元,增长了44.3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人增长至19 109.4元/人,增长55.6倍;城乡收入比从2.6∶1上升到3.2∶1。其次,农民分化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地域性。从表4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城乡收入比最小,为2.3∶1,云南城乡收入比最大,为4.3∶1;与1997年相比,2008年收入比累计上升幅度中,云南最小,仅5.7%,上海最大,达到45.8%。此外,东部地区城乡收入比分布在2.3∶1~2.7∶1,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比分布在2.7∶1~2.9∶1,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分布在3.2∶1~4.3∶1,东、中部地区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3.3∶1),西部地区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比升幅方面,东部地区平均为28.2%,中部地区平均为32.5%,西部地区平均为19.3%。
第三,分化的内部非均衡。首先,分化农民在收入水平上呈现差异。如表5所示,城区农户劳均纯收入最高,兼业农户次之,纯农户最少;经计算,1984―2000年,纯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6.0%,兼业农户为6.4%,城区农户为7.8%。换个角度看,如表6所示,2010年我国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分别为1 869.8元和2 535.4元,中等收入户为5 221.7元和3 963.8元,高收入户为14 049.7元和8 190.4元,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是低收入户的7.5倍和3.2倍。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呈递减趋势。其次,农民工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呈现差异。据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统计,2010年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水平较低,约2 000元,金融保险地产业、仓储与交通运输业和电煤水生产供应业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水平较高,约3 000元;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较高,达到2 339.4元,中、西部地区较低,分别为1 976.2元、1 983.6元。
三、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阶层固化
农民工是在城镇从事非农劳动,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农村户籍劳动力。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对更高收入的追求,促使大量农民离土离乡进入城镇就业,但他们不能享受附着在城镇户口上的各种经济社会权利,“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立的阶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2009年为22 978万人,2010年为24 223万人,2011年达到25 278万人,2011年农民工数量是2008年的1.1倍,年均增长率为3.9%;从逐年增长率来看,2009年为1.9%,2010年最高,达到5.4%,2011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09年,为4.4%。
在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阶层的主体,并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专项调查指出,2009年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达到8 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时,比较注重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并且,据调查近90%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随着农民工内部代际更替,农民工阶层将会越来越脱离农村和农业,越来越融入城市和非农产业。
(二)进城农民市民化
由于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滞后,农民工仍是农民“身份”,没有真正转为市民。然而,农民分化的过程是要最终实现社会身份的彻底改变,因此农民工阶层的沉淀只是农民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进城农民的市民化是今后主要发展趋势。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多地少。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进城打工的农民由于无法在城市定居,成为城乡“两栖人口”。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局面;目前我国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题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仅仅是帮助农民就业和增收,或者保护“农民工”权益,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人进城后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经济和社会权利,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因此,推动进城农民市民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 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可见,进城农民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对中长期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指出:201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7%,未来20年,城镇化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如此庞大的进城农民,市民化进程将任重而道远。
(三)农村居民结构异化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进城农民市民化,乡村人口比重将会持续下降,农村居民结构也将逐渐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在收入和地区分布上的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土地禀赋和收支结构等方面将会存在差异。
第一,农村家庭在收入上的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土地禀赋和收支结构会存在差异。从表7可以看出,2009年,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每户常住人口和劳动力逐渐减少,与2002年相比,户均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劳动力有所增加;劳动力文化程度方面,较高收入户主要是高中及以上学历,较低收入户主要是初中及以下水平,与2002年相比,高中及以上学历比重明显提升,尤其是大专及以上水平;经营耕地面积方面,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人均亩数逐渐增加,与2002年相比,较高收入户的人均亩数增加明显;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支出与2002年相比,高收入户均增长2倍以上。可以预测,随着农民分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家庭结构差异将愈加明显。
第二,农村家庭在地区上的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土地禀赋和收支结构会存在差异。如表8所示,2009年,从东部到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和劳动力逐渐增加,而全国平均水平与2002年相比,户均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劳动力有所增加;劳动力文化程度方面,东、中部地区主要是初中及以上学历,西部地区主要是初中及以下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与2002年相比,初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尤其是大专及以上水平;经营耕地面积方面,中、西部地区人均亩数高于东部地区,全国平均水平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0.3亩/人;家庭总收入和总支出方面,从东部到西部地区逐渐递减,全国平均水平与2002年相比,总收入与总支出分别增长1.6倍和2.1倍。同样可以预见,随着农民分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地区的农村家庭结构差异会逐渐扩大。
四、结论与思考
改革以来,我国农民阶层出现了分化。这使得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问题日益复杂。深入分析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宏观把握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预见农民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点包括多元性、不彻底性和非均衡性。其中,多元性表现为农民就业在单位性质、行业分布、职业类型和收入来源等方面的多元化,不彻底性体现在农民分化阶段的过渡性、所从事的职业不稳定及农民分化身份的不完全性,非均衡性具体指农民分化在区域、城乡和内部之间的失衡。农民工阶层凝固化、进城农民市民化及农村居民结构异化是我国农民分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指出的是,进城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分化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但并不是所有农村居民都要市民化,已进城的农民也不是全部要市民化,他们可能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退出城市;农村居民结构异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农民分化的必然结果,是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农民阶层分化是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它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能,具有积极意义,但农民分化所附带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诸如,农民分化过程中职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及非均衡发展是否会拉大农民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农民分化阶段的过渡性所引发的职业不稳定及社会身份的不完全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冲突和整合问题,届时社会和经济权利的配置又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农民内部阶层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不一致,那么是否会对农村社会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大量农民外出进城打工,是否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进而产生严重的空心村现象和空巢家庭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掌握农民阶层分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万能,原新.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村观察,2009,(4):65-73.
[2]刘洪仁,杨学成.转型期农民分化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4):74-80.
[3]许恒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94-98.
[4]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89,(6):1-14.
[5]陆学艺,张厚义.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0,(1):16-21.
[6]林坚,马彦丽.我国农民的社会分层结构和特征――一个基于全国1 18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21.
[7]陈柏峰.土地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4):57-64.
[8]陈会广,单丁洁.农民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与农村土地制度选择――来自苏鲁辽津四省市的实地调查[J].经济学家,2010,(4):85-92.
[9]贺雪峰.“农民”的分化与土地利益分配问题[J].法学论坛,2010,(6):104-110.
[关键词]乡村;建设发展;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98
乡村是一个区域概念,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包含集镇或农村。在乡村这个区域系统内包含着经济、文化、生态等丰富内容。而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相对城市而言,发展速度缓慢且不平衡,乡村建设仍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
1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11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优势(S)
111农业经济呈现多元化
工业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其经济效益逐渐影响传统农业的分化,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向规模化、机械化转变,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农业经济演变成向产前、产中、产后多产业部门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112农民自身有了发展诉求
乡村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乡镇企业”不断出现,扩大了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地区自主创业,确保农村经济的有序运行。此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农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农民逐渐冲破了传统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重新树立了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的新思维,对农村环境、居住条件有了新要求,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状,农民自身对发展农村有新的诉求。
113乡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也有利于向乡镇企业输送劳动力资源,优化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乡村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厚重,开发潜力巨大,可以发挥自然山水风光优势和乡村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带动农民增收。
12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不足(W)
121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下,乡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但点少面窄,没有全面铺开,且地域差距大,大部分乡村仍然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自来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方面,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乡村能源建设、乡村邮政设施建设、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增大。
122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建设基本上处于农民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村民往往将房屋建在交通干道旁,追求向城市看齐,不求特色、盲目攀比,随意性较大。导致村落景观布局混乱,空心村凸现,乡村建设处于缺乏合理规划的状态。另一方面,现代建筑方式逐渐取代乡村地区的传统住宅,一些地区甚至照搬城市的建设模式,在大片传统农宅重建的同时,一些见证了乡村兴衰历史的古建筑却因为缺乏保护而逐渐衰败,甚至破坏,致使乡村景观的特色渐渐消失。
123乡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长期以来,乡村经济相对落后,家庭负担大,乡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使乡村人口素质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文化水平。而有一技之长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又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加剧了乡村农民素质低的现状,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限制。在乡村地区农户之间独立分散经营,农业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本身贫困,想要自筹资金发展乡村经济存在很大困难。
13乡村建设发展的外部机遇(0)
131国家政策的支持
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以给予乡村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用于扩大就业、增长收入,为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为了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仅2016年国家就颁布了52项农业优惠政策措施,包括r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等。
132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来势凶猛,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农业正在提质加速,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走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农业科研力量,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研发、推广和储备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33统筹城乡发展全面铺开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化伴随的工业化、商业化,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有利于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掌握现代技术、商业信息的机会。许多农民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乡村,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和资本,成为致富的能手,带领村民致富,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4乡村建设发展的外在威胁(T)
141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农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家不断地放开了市场,同时也逐步地减少了对国内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保护,农产品的进口市场关税将继续下降。我国农产品正面临国内外市场上双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土地分散经营,没有产生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更多的是依赖资本和物资的投入。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使农业发展更加处于不利地位,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142乡村经济发展重工商轻农业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更看重工商业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急于推进工业化,盲目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淘汰项目,导致大量农业耕地被占用,造成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日益短缺,这与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相背而驰。另一方面,城市的吸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许多农民放弃了原来微薄收入的耕地,导致乡村地区出现大面积荒田、荒地、荒山现象。
143城乡差距扩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正在不断升温,而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愈加明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其他资源的汲取,给我们所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城市高楼景象和逐渐凋谢的空心村。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房价不断上涨,而源源不断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底层收入的人口都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农村人才和资源的流失现象,更限制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乡村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发展科技支持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科技引领和支撑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应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来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才能跟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借助于信息技术与方法,可以突破传统障碍,建立起满足现代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产品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而目前我国农民多数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有限,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投入和农民持续的增收,更需要具有高素质和一定技能的乡村劳动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投资。让有文化素质、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扎根乡村,支持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
2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公路的硬化,完成乡村电网改造,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坚决控制乡村污染源产生;推进乡村危房整治和新式农居建设,美化乡村建筑,加大绿化,营造良好、健康、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建筑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尽快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
24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生B经济的推动下,回归自然、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广大乡村地区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农业所需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结论
乡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既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又要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和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和科技的投入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79-85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互联系着,但是局限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壤、气候、水分等。农业生产条件会因为各个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些地势复杂、土质较差、通水排水设施不便,都会减少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多元统计的运用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生产农业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提高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已经是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多元统计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大大小小的因素,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业进行多元统计。多元统计是数理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同时统计,将多元统计运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同时了解到气候变化、土壤情况、农药使用状况和化肥用量等问题,还能多方面同时了解、同时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关性,能够更加有效的想出对策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业状况。
陕西省地形复杂多变,农业统计人员能够运用多元化,对每个地区的不同耕地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技术水平来制定适当的方案,将农业进行改革,因地制宜才能使农业经济更快的发展。在多元统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也能够配备适当的劳动力,有效的完成农业所需工作,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二、多元统计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分析
农业的生产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使农村的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村的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的机械化程度进行一个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对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所占的地位均会在不同乡镇发生改变。比如在咸阳地区,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并不占据着主要因素,而是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影响因素。多元统计的分析可以很快的了解各个乡镇当地的农业所需状况和农业资源情况,然后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分配农业资源,有效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多元统计完善农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1.政府要想真正做好农村农业生产,首要任务必须先做好农业多元化统计工作,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给农业统计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一些乡镇农业统计部门人员少,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指标不合理的现象,统计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统计数据不精确,统计结果不科学。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首先要利用多元化统计来减少基层报表的上报数量和次数,但是还要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质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报表分为定报和年报,其中定报可以结合秋播与春播。在此期间还可以取消预计夏秋产量报表,适当延后实际产量报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统计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对畜牧指标报表进行缩减,对统计对象进行精减,保留代表性较强的猪、牛、羊、禽、蛋、奶等统计指标。除了对畜牧业的统计,此方法还可以将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生产进行合并报表来减少重复统计。年报中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中间消耗量可以按照乡镇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汇总,乡镇部门还要根据所管辖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统计指标体系,除了将本辖区的农业产业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还可以借鉴一些农业先进乡镇或示范县市的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化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出自己的农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及时关注转型发展中的乡镇在不同阶段的农业指标,尽量将现代化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农业社会服务等新的产业形势反映到统计工作中去。
2.以往由于?r村统计调查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统计数据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真实。目前统计报表制度以全面报表为主。农业统计的大量基础数据基本由村级来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村级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因此统计工作经常是由村会计兼职完成。由于村级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工作量大,而且工作人员水平又有限,所以对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这样就导致了统计效率的低下。此外农业总产值的消耗计算表太过复杂,比产值计算表多六十余项,并且没有确切数据来源,只能靠统计人员凭经验估算。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改变以往这种落后的调查方式,实行全面抽样调查任务。这些问题源于改革开放后,导致的,原有的生产队等组织形式迅速瓦解,生产单位变成千家万户,统计对象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全民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工作势必不切实际。因此要建立严格的抽样调查统计制度,来确保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定期报表中,播种面积和产量报表要由镇村按照实际数据科学上报、汇总,这样既降低了县级统计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农业总量指标的测算要有确切的数据依据,计算产值的价格要以市场平均价格为准。
如何尽快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突破口?
1月23日,八师师长徐志新明确作出批示:将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石河子开发区工业企业――
张亚伟,22岁,父母都是团场职工。中专毕业三年来,一直在乌鲁木齐打工。听说团场鼓励职工子女到石河子开发区工业企业工作,就报名来到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
崔田田,29岁,虽然在团场种过地,开过童装店,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这次主动报名到石河子开发区企业工作,希望人生中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任丽婷,21岁,从一四八团职业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渴望着能在开发区找到一个发展平台,长期工作下去。
王斌,21岁,父母都是一四九团十九连职工。初中毕业后长期在哈密打工。在团场的推荐下,从3月初开始在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上班……
3月6日, 八师一四九团副政委兼工会主席杨玲亲自护送50多名团场富余劳动力,来到石河子开发区。在石河子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的协调下,当天,这50多名富余劳动力全部被安排到天山铝业、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上班。
华兴玻璃总经理彭智涵面对眼前这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感慨地说:“来自团场的务工人员素质高,好管理,且流动性小,企业十分看好。”
从今年2月初八师、石河子首次大规模地实行团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到现在,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负责此项工作的石河子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已陆续接纳并安置了400多名富余劳动力上岗就业,改写了以前开发区工业企业只能到内地招收农民工的历史。
这不仅预示着八师工业企业用工方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更表明团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石河子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桑进荣表示,今年,该局将着力安置团场富余劳动力到开发区工业企业工作,让开发区成为团场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增收的“蓄水池”。
团场富余劳动力 该如何分流
八师、石河子的常驻人口达6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一半以上。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以八师一四九团为例,该团前几年一个职工只能管理50亩地,而现在可以管理100亩以上。从土地中分流出来的职工,到哪里开拓新的就业空间?不仅如此,受耕地面积制约,职工子女同样面临着无业可就的严峻考验,并成为团场富余劳动力的主体。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初步统计,八师14个团场每年可提供的新成长的劳动力达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是“80后”或“90后”。
这些新成长的劳动力因无人组织、观念滞后及信息不对称,不了解本地工业企业的用工情况等原因,或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或闲赋在家,成为父母的思想包袱。这一问题该如何破解?
元月初,八师师长徐志新在石河子开发区调研时发现,随着一些新项目的投产及人员流动等原因,开发区工业企业的用工缺口每年达到八九千人。企业为了缓解用工难题,不得不到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招收农民工。然而,因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珠三角及内地沿海城市的招工重地,与其优厚的招工条件相比,处于偏远地区的新疆不可避免地在招工中处于劣势。与此同时,因来自内地的农民工流动性强,年年招工年年缺工,用工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石河子开发区工业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于常洪告诉笔者说,该公司虽然只是一家拥有150名员工的小企业,但目前用工缺口达30多人。无奈,该公司不得不常年在公司大门口的醒目处张贴招工电话,在新闻媒体打出招工广告。即便如此,招工难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天山铝业、旺旺乳业、宏远电子有限公司、唐成棉业等坐落在开发区的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紧缺问题。
一面是增收、就业难,一面是招工、留人难。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突破口?
向开发区工业企业转移 全力破解就业、招工难题
经过充分调查、论证,1月23日,八师师长徐志新明确作出批示:将团场富余劳动力向开发区工业企业转移,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一次能解决很多人就业。
几经酝酿、碰撞,八师党委于2月6日出台了《八师团场劳动力转移就业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石河子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出台了《推进团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奖励补贴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凡向开发区企业输送劳动力的团场,可按规定享受职业介绍补贴;团场富余劳动力――无论是长期工还是短期工,凡是在开发区企业就业,都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
为进一步调动富余劳动力到开发区就业的积极性, 一四八团、一四九团等团场结合八师和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出台的相关政策精神,特别提出,团场职工子女到开发区企业就业满3年以上的,不仅可享受与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3年后如回团场工作,还可优先招录为正式职工。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子女到开发区企业务工的热情。一四八团、一四九团、一五团等团场的工会,更是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动员团场富余劳动力,尤其是职工子女,到开发区企业就业。
从2月中旬到现在,在团党委的支持下,一四三团工会向开发区企业输送了47人,一四八团工会输送了150人,一三三团工会输送了60多人。他们都是有着长期就业意向,平均年龄在二十二三岁左右的新生劳动力。
一四九团工会在团党委的统一安排下,还组织连队职工到开发区各大企业参观,实地了解这些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等问题。一四九团职工牛花花经过实地考察后,于3月6日这天,亲自把女儿送到了位于开发区的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成长。”牛花花憧憬道。
在宏远电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来自一四八团二十七连的一个叫陈源的女孩。提起自己的求职之路,陈源感慨地说,她原本在浙江一家电子公司担任技术主管,月收入虽达三千多元,但生活成本很高,压力大。今年春节回家探亲时,听说团场出台的一系列劳动力转移政策后,毅然选择留在了石河子。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她被分配到公司质检部门工作,每月工资达2500元以上,外加400多元的住房及生活补贴,月收入和内地相差无几。
“我把姐姐也介绍到公司工作了。”陈源满意地表示,会在这儿长期工作下去。
一四九团副政委杨玲说,富余劳动力向市区转移,为团场职工多元化增收、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通道。该团今年计划向开发区企业输送富余劳动力750人。
然而,作为一名团场领导,杨玲目前最担忧的是,无论是以短期工的身份在冬季农闲时间到企业务工的团场正式职工,还是将长期留在企业工作的职工子女,在付出劳动后,收入及各项待遇是否能得到保障?
这不仅是团领导和团场职工所关注的,也是师市党委和开发区社会发展局所关注的。
对员工进行职业远景规划 要用得上更要留得住
如何才能留住每一个来自团场的富余劳动力,尤其是新成长的劳动力?
师市党委将之提高到“企业要尽社会责任”的高度,督促企业从如何留住人、培养人才等角度,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
天山铝业将经过培训后正式录用的员工月工资提高到了3000元以上,并以按厂龄逐年递增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以与正式录用的人员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按国家规定交纳社保等规范的管理,现已吸引了46名来自团场的富余劳动力。
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经理彭智涵表示,为让每个员工都尽快找到归属感及认同感,公司不仅会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还将为员工进行职业远景规划,力争让每个人都能学到一技之长,有能力的员工还可以通过竞聘的方式,走上公司管理层岗位。
值得深思的是,彭智涵本人就是以竞聘的方式,从生产一线走上领导岗位的。她的这段经历极具代表性和感召力,让一些应聘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兴玻璃。
为提高员工收入水平,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将于5月初着手进行技术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员工收入水平。
尽管刚刚从团场走入城市、企业的团场富余劳动力还有一个适应、过渡期,不少人还在观望、等待,但团场富余劳动力向市区转移的大幕已经拉开。相信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他们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短评:
让团场富余劳动力
找到用武之地
对兵团师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团场,在于农工能否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多元化增收,在于团场富余劳动力能否及早、顺利就业。
然而,团场富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向哪里转移?
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在千方百计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倒逼机制激发农工多元化增收的积极性的同时,果断开辟新的阵地,开拓新的就业空间,让农工及其子女大规模地走出农门,到城市、到企业就近务工,体现出一种魄力,一种责任意识,一种担当意识。
关键词:用工;多元化;人员素质;供求矛盾
作者简介:陈崭(1981-),男,河南许昌人,河南许昌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经济师。(河南 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28-01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供电区工农业负荷和居民生活用电负荷都在快速增加,电网现代化建设步伐也进一步加快,输、变、配电设施投入力度都在不断加大。在我国,一个全新的、坚强的电网正在逐步形成。当然,一个全新的、坚强的电网需要更多的电力生产技术人员来维护和管理。调度、变电、检修、营销等一线员工是构成电力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主体,他们直接面对电力设备、电力用户,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具体实践者,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一、基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供求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的局限,我国基层供电企业进人渠道单一,只有每年统一招收大学毕业生和接收退伍军人两种进人渠道,而且数量有限。随着六七十年代招工进入电力系统的一批老工人退休或即将退休,大多数基层供电企业人员数量连年呈负增长趋势,而且,随着人员年龄结构的不断老化,基层供电企业“老龄化”时代也即将到来。
电力市场的迅速发展使电力设施大量增加,再加上人员数量连年减少,致使基层供电企业生产一线人员远满足不了电力生产的需求。而且一些生产一线的老技术工人虽然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由于年龄偏大,身体条件无法满足登高等作业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这都给基层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此矛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的生产一线人员队伍,确保基层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已是燃眉之急。
二、积极探索解决人力资源供求矛盾的途径
1.大力开展与县级供电企业技术共促活动
在地市供电系统内开展技术共促,就是每年选拔县级供电企业的优秀生产人员到地市公司锻炼,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津贴。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通过地市公司有经验的师傅发挥传道授业作用和榜样力量,通过更高电压等级设备的现场操作,不但能促进县级供电企业技术共促人员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地市级供电公司生产人员不足的状况。
2.将多经企业职工补充至供电公司生产一线
多经企业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一些经营不善、效益不好的多经企业完全可以作为供电企业的人才来源地。结合基层供电公司实际生产需要,可以采用公开招聘的形式,通过考评、考核,选拔多经系统的职工,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充实到输变电检修部、市场营销部等生产部门。由于多经企业中工程公司等一些工种与检修公司一些工种相同或者类似,这样既大大缩短了培训时间和培训投入,也为一些效益不好的多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
3.进一步规范、拓宽新型用工机制
目前基层供电企业的临时工大部分是社会临时招聘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只能在服务性岗位工作,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为确保基层供电企业用工人员的素质,应该清退年龄大、素质低的人员,并且严把人员素质关,由相关职能部门会同用人部门严格统一招聘程序,以确保所招聘人员符合岗位需求。招收录用的渠道一般是两个:一是单位职工推荐合适的社会人员,二是专业学校毕业生。新进人员必须满足工作的年龄条件、身体条件、学历要求,无不良记录,并持有身份证、相关岗位工种操作证等必要证件,需经面试、体验等程序考核。考核合格的初定人员由公司、用人部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培训,根据其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和每个培训期结束后的考试、考证成绩裁定其去留。然后充实到“95598”客服中心和营业厅、抄表公司等非主要生产岗位,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生产部门人员匮乏的问题。
三、加强多元化用工的几点思考
1.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基层供电企业的多元化用工方式对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管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对劳动者的倾向性保护条款增多,如果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那么必将造成劳动纠纷的发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供电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安全生产。
基层供电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方法就是采取劳务派遣的形式,由基层供电企业与社会上的劳务服务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由劳务服务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派遣到基层供电企业的用人单位和部门。这样一方面由劳务服务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明确劳动关系和劳动主体,以达到用法律形式规范劳务服务单位、基层供电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基层供电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为规范基层供电企业多元化用工的管理,应出台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规定劳务服务单位、相关用人单位和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各自应尽的职能,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为保障企业和用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基层供电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2.确保多元化用工的工资收入以及保险福利待遇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大。在全面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控必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取向。新《劳动合同法》中对“同工同酬”的条款约定绝不是对此方面政策规定的终结,而仅仅是一个开始。供电企业作为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形势,下决心规范工资收入管理,合理调节多元化用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基层供电企业对多元化用工人员的工资应规定为:根据岗位重要程度、所需技能水平、专业技术知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联度确定多元化用工人员的工资水平。多元化用工人员工资的分配方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般工种、生产辅助工种,如汽车司机、客户座席员等采用试用期、聘用期的固定单价分配方式,收入水平执行本地政府当年公布的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第二类是服务性工种,如后勤保洁、安全监控、保安、门卫,收入水平略高于本地政府当年公布的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
在保险待遇上,统一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五金;并且多元化用工人员还应享受与企业正式职工一样的福利,比如节假日实物福利、高温季节的降温费和防暑降温用品、寒冷季节的取暖费和劳动防护用品等。
3.对多元化用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基层供电企业对多元化用工的教育培训形式主要分为招用前培训、在职岗位培训等。招用前培训以三级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即先进行公司组织的岗前教育,然后由用人部门、班组安排二、三级教育。主要内容有与从事工种相关的理论实践知识、安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从事特种作业的多元化用工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考证培训,取得该工种的上岗操作证书。
在职培训主要指各类素质教育、岗位适应性训练、技能培训等,一般是针对关键、重要工种开展,侧重于电气设备原理、功能和应用、业务操作技能要领、安全操作规程等。通过培训提高用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安全意识。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技术、操作类技能比武、评选活动,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多元化用工人员学习技术技能。
4.多渠道、多形式切实关心爱护多元化用工
乌苏市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仅仅整一年,却已经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仅自身发展壮大,而且也带领着社员和当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成立合作社 实现开门红
“我们是去年2月份成立的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同年8月份我们合作社又建成了滴管带加工厂,土地合作社去年秋收就见到了效益。滴灌带厂在今春也见到了效益。”3月14日,乌苏市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宝说,虽然合作社成立时间短,但实现了开门红。
2012年,该合作社52名社员,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形式入社的社员每亩地获得租金500元,采取土地入股分红形式的社员每人每亩地分得红利780元。
据了解,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2月,位于乌苏市百泉镇榆树村,该村由汉、哈萨克、蒙古、维、满、藏等6个民族组成,全村共116户、452人。
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富裕社员为目的,团结广大农户,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现有耕地面积4800亩,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已租赁农民耕地1130亩,占该村耕地总面积的23%。
“我们在成立合作社之初,去沙湾、玛纳斯等地考察过,看到别人在合作社方面发展得早也发展得快,我们就想了,想要赶上别人,想要社员和农民有更大的收益,我们就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乌苏市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宝说,村里的土地基本上都实现了滴灌,田地与田地之间的田埂已显得多余,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村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吸收社员52名。
村民从土地中解放
合作社成立之后,从理事长到社员,人人都积极参与,全心全力谋发展。合作社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并组织社员参观玛纳斯、沙湾等地的农民土地合作社田地,实地考察,学习经验,促使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高压滴灌管理、一膜六行棉花管理等先进种植技术。
“榆兴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的不仅是土地,还有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使村民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乌苏市百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龚伟说,榆兴农民土地合作社在成立之初,重点抓好去埂还田平整土地工作,在土地整合工作的基础上,宣传引导农户破除大埂子进行土地整合,实施的平整土地工作惠及农户52户,入社平整后,通过去埂还田平整土地新增土地160亩,成为数百亩的大条田。
据了解,榆兴农民土地合作社将土地分为3个片区,配备了6名专业管理人员,在种植和收获时雇用一些临时劳动力,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此外,为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入社耕地全部采用了加压滴灌这一高新节水技术,合作社全部种植优良品种,并采用先进的播种技术、除草薄膜新技术,实行“五统一”管理。2012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百泉镇榆树村新增高效节水1500余亩,全村高新节水推广面积达到98%以上。合作社对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使榆树村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提高,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据统计,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的耕地较一家一户传统种植方式,节省人工80元/亩、机耕费30元/亩、农药20元/亩。
合作社多元发展
为了发展壮大合作社及给社员和农户增加更多收入,2012年8月,在和社员集体讨论研究及市场考察后,榆兴合作社决定在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投资100万元建一个滴灌带厂。今年春天,滴灌带厂生产的滴灌带不仅实现了合作社的自给自足,而且还向周边村民供给,预计可实现利润20万元。
据了解,2012年乌苏市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合作社共实现销售收入324.3万元,实现盈余37万元,社员分红56.5万元。
“让农户‘失地’不失业,不仅要农户稳固收入,而且还要农户增加收入,这是我们合作社办社的基本宗旨。”王玉宝说,今年4月,榆兴农民土地合作社还将另辟致富蹊径,发展农区养殖畜牧业。目前,圈舍用地及圈舍规划设计都已完备,4月将破土动工。届时,将土地反租倒包、入股给合作社的农户,不仅可以到合作社滴灌带厂打工,还可以到合作社养殖场通过饲养牲畜增收致富。
“我家有40亩地,以前自己种,不仅要自己买化肥,自己耕种,自己收获,一年下来纯收入不过2万元。现在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一年可以拿到租金2万元,在滴灌带厂一年工资也有两万多元,不晒太阳,不下苦力,轻轻松松的就实现了收入翻倍。”乌苏市百泉镇榆树村村民、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社员廖乃琳说。
廖乃琳说,是合作社让他过上了更好的日子,2013年合作社上马养殖项目以后,他也会积极参与,再通过养殖牲畜增加收入。他说,依靠着合作社,他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十分有信心。
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我们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帮扶工作,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从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信贷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以便农民合作社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乌苏市百泉镇党委委员说,目前百泉镇有土地、农机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
龚伟表示,百泉镇党委政府今后将进一步做好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鼓励、倡导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广大社员及农户拓宽致富门路,实现增收致富。
乌苏市百泉镇榆兴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只是乌苏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苏市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引导组建以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路子,乌苏市合作社发展已日益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