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16:02: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土地资源 约束 经济增长 综述
Stieglitz(1974)研究了自然资本(即自然资源)怎样限制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并认为技术进步和人造资本可以对自然资本进行替代,这种替代有利于减弱自然资本的限制;Nordhaus(1992)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将自然资源作为变量,纳入到索洛模型中,构建了有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并与无资源约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比较,测算出美国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Noel(1995)分析了能源不足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在能源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比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要低的结论;Bruvoll、Glomsroda、Vennen(1999)使用动态的CGE模型,来模拟由于环境阻尼引起的挪威福利的损失情况;并认为环境阻尼是环境约束而使社会所付出的社会成本;Romer(2001)提出了“growth drag”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C―D生产函数的模型,考察了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阻力;Copeland和Taylor(2003)分别分析了土地和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认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程度,提出了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来促进经济增长;Brock和Taylor(2004)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四个简单的模型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土地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国外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研究较少,大部分都停留在对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的讨论上,而进一步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限制程度的大小的研究很少。
二、国内文献综述
比较而言,国内关于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关于概念的综述
关于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采用“增长尾效”、“增长阻尼”或者是“增长阻力”,学者们持不同的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者们在翻译“Growth drag”时,采用了不同的词语罢了。薛俊波(2004)、谢书玲等(2005)、崔云(2007)、雷鸣(2007)、庞亮(2010)、王家庭(2010)等均使用了“增长尾效”这一词;杨杨(2008)、曾伟(2012)、万永坤等(2012)等均使用了“增长阻尼”这一词;王学渊等(2008)、李文杰等(2010)、李娟等(2011)均使用了“增长阻力”这一词。这些词只是在叫法上不同,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都表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导致经济增长降低的现象,在数值上等于“不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存在土地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差额。
然而,杨杨(2007)认为,用“阻尼”一词比用“尾效”一词更贴切,因为“尾效” 一般是指一种滞后的效果或在当前没有发挥完毕的作用,其在后续阶段还会继续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了杨杨的研究成果,将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定义为“增长阻尼”。
(二)关于增长模型的综述
在模型的使用上,专家学者们也持不一样的观点,增长模型的采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使用索洛模型的变形形式作为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有些学者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或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余江(2006)利用该模型,考查了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并且假定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率为一常数;段东平(2010)、王伟同(2012)分别将水土资源和能源纳入C―D生产函数中,测算了水土资源和能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
谢书玲等(2005)、万永坤等(2012)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引入C―D生产函数中,分别分析了它们对中国和北京市经济的“增长尾效”或“增长阻尼”。
有些学者专门将土地资源作为变量,纳入C―D生产函数中,分析并测算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或“增长尾效”。 薛俊波(2004)、崔云(2007)、曹中强(2008)、葛杨等(2010)、李文杰等(2010)分别研究了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然,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杨杨等(2007)、罗黎平(2011)、万永坤等(2012)认为土地资源的增长率并不为零,而是为一常数。其中,杨杨等(2007)、万永坤等(2012)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未利用土地会被逐渐的利用,导致土地增长率并不为零;罗黎平(2011)认为由于土地的虚拟增长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导致土地的增长率不为零。
2、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或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作为增长模型,测算土地对经济的“增长阻尼”
杨杨(2008)采用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土地资源对中国各省市经济的“增长阻尼”;李娟(2011)基于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分别构建了有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和无土地资源约束的城市化模型,测算出土地资源的约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力;张琳等(2011)、曾伟(2012)分别采用二级CES生产函数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土地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和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
3、使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测算资源(土地资源)的“增长尾效”
王海建(1999)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将耗竭性资源纳入模型中,构建了R&D增长模型,但缺乏实证分析;于渤等(2006)将能源耗竭和污染治理纳入模型,构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模型;杨新梅(2010)在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水土资源要素,利用汉米尔顿函数,并根据增长尾效的概念,测算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的“尾效”;刘耀林等(2011)利用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源环境作为变量,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并依据平衡增长解求出资源环境的“增长尾效”。
4、增长模型综述小结
由上述增长模型综述可知,增长模型主要来源于C―D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以及内生增长模型的变形。其中,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都假定技术为外生,且都假定规模报酬不变;而内生增长模型将技术内生化,将技术进步视为内生变量。此外,内生增长模型重在考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重在考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关于变量含义界定的综述
在研究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约束关系的时候,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物质资本)、社会从业人员(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数量。在前三个变量中,学者们的意见较为一致,但对于土地资源数量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谢书玲等(2005)将耕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刘雄兵(2010)将城市建成区面积作为土地资源总量,测算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对武汉市经济的“增长尾效”;
李娟等(2011)、万永坤等(2012)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张琳(2011)采用已经利用了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杨杨(2008)则是采用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数量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薛俊波等(2004)、余江(2006)、崔云(2007)、曹中强(2008)、聂华林等(2011)将耕地、林业用地面积和可利用草地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
刘耀彬、陈斐(2007)将耕地面积、林业用地面积、可利用草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表示土地资源总量;李文杰等(2008)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作为土地资源数量的总和;段东平等(2010)将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园地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的总量;庞亮(2010)选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和作为土地资源投入量。
众多学者之所以会对土地资源总量的界定持不同观点,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对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糊不清以及数据获取较为困难。本文认为,只要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有作用或者有影响,都可以将其作为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因此,本文将除未利用土地以外的土地资源总量作为模型的变量。
三、关于研究展望的综述
薛俊波(2004)认为他测算的结果更适用于第一产业的情况,而将耕地、林业用地和可利用草地三者之和代替整个土地资源的数量较为粗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杨杨(2008)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应分别考虑它们各自对经济增长作用;曹中强(2008)认为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作用要比土地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作用大,因此,应分别计算土地资源对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阻力;罗黎平(2011)虽然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会导致土地增长率不再为零,但是没有用实证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虚拟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增长率。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展望来看,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特别是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从学者们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关系缺乏理论上的统一认识,才导致各学者的分析结果迥异。另外,在部分国家或地区,甚至还会出现土地资源约束经济增长的伪命题,因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根本不存在对经济的约束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俊波. 中国经济增长的 “尾
效”分析[J]. 财经研究,2004,30(9):5―14
[2]谢书玲,王铮等.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7):22―25
[3]杨杨,吴次芳等.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技术经济,2007,26(11):34―38
[4]罗黎平.基于土地虚拟增长的土地资源增长尾效模型研究[J].求索,2011:95―96
[5]Stiglitz Joseph E.Growth
with Exhaustible Resource:Efficent and Optimal Growth paths[J].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1974(41):123―148
[6]Nordhaus W.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2)
[7]Noel D.A.Reconsideration of Effect of Energy Scarcity on Economic Growth[J].Energy,1995(1)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资源;存在问题;规划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农村的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如何正确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处理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是现在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农村土地资源现状
1.1 利用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城镇用地也在逐渐加大,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土地得不到良好的利用,人均耕地也在逐渐减少。农村土地的利用不合理主要由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体系不符合该地的自然结构,且有些地方的土地规划较落后,对住户的布局欠缺考究。这样会导致很多农村土地闲置局面的发生,农村用地的开发并不合理。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张,在农业用地方面更是稀缺,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的用地。那么,导致农村土地质量的原因主要为土地的开发具有不合理性,在土地耕种时,农户使用过多的农药化肥,影响了土地的质量,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们在努力追求经济发展时,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和土地荒漠化也逐渐加重。有些企业排出的污水和大量废气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地的质量迅速下降。
1.2 管理问题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土地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目前情况来看,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规划。管理部门没有对现有的土地进行详细的策略部署,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做长远的打算,不断的建造大型工程,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产生大量闲置用地。
土地的布局不合理也是造成土地管理不善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选择其他地方居住,减少了土地耕种量。很多青年也选择走进城市发展,农民对土地耕种的热情大大减退。土地得不到利用,土地的质量便逐渐下降,最后导致土地日益贫瘠化。
农民之间土地转让不遵循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应由当事人向县一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登记”,农民为了贪图利益进行无序的土地流转,造成土地管理的不便。在土地的流转中,有的部门为了个人利益,在未经过用户的同意下,强制农民签订流转合同,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建立完整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但是一直得不到落实,一些违规用地通过罚款终止,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走关系免交了罚款,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给这些人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机会。
大小村庄数量过多,人口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不均匀,而这种布局导致了农村土地粗放式经营,农业用地变成了建设用地,土地得不到良好利用。
1.3 后备资源欠缺
农村可用耕地后备不足,分布零落,且分布在光照不好的地方,资金很难投入进去,如果对其盲目的开发利用,也会影响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引起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1.4 土地资源浪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户开始向城镇靠拢,舍弃旧房子,建造新房屋。很多人具有攀比心理,这样一来,往城镇靠拢的居民逐渐增加,闲置的农用土地也随着加大,村子空了,土地便浪费了。
2 土地资源管理相应对策
2.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田地、水、路、林、村进项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土地整理可以维持农村用地总量的平衡,在南方地区,农村晒谷用地面积较大,道理的修建也占用了过多的用地,很多沟塘得不到再利用。如果对这些土地加以整理,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土地利用空间。另外,土地整理还能促进生态平衡,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率。随着农业生产与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对水、土和大气的污染,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农业用地得到直接污染。生态环境便得到保护,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其它自然灾害。
2.2 加强管理体系
应该对非法占地及非法占用土地建造建筑设施的行为进行严重处罚,对需要拆除的用地不能用罚款的形式代替,严格杜绝有些村民对已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乱流转,也不能无故荒废土地资源,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另外,可以建立一个监察小组,专门监察土地流转不规范,有关部门执法不严的现象,对有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严重杜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从自我做起,严格规范自我,做好带头工作。
在国外有相应的管理条例,规范着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我国也应学习这一优点,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的土地整理计划,明确管理部门的土地整理职责,加快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实行相关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强化各级的管理职能和服务力。利用奖惩手段,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3 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
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当,会引起山体滑坡、土地流失、沙漠化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平衡,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水土流失保护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产量的有利措施。土地整理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率,提高农业生产量。
2.4 科技的运用
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业可以将科技进行系统的运用,先要提高管理层们思想上的认识,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进到前线与农民一起对土地整理的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有实地考察,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管理部门可以派出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让农民可以正确使用相关的技术设施,技术人员要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可以开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学习更多的技术知识。也要增强农民们对土地整理的理解,培养他们自觉保护意识,让农民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才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旧的观念。土地整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土地管理部门跟农民们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作用。收益的还是我们人类,大家应明白自己的职责,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2.5 提高土地质量
土地整理不能盲目的追求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土地质量得不到保证,耕地面积再多也起不到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农业生态环境也没有得到维护,只有提高耕地质量,耕地面积提高才具有意义,农业生产才会得到质的改变,资金的投入与人力的投入便有了回报。土地资源也应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据我国国情,可以借鉴国外好的土地治理措施,吸取国外的土地整理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现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本着提高耕地质量、加大技术的投入,保护生态环境的为基础,建设一个文明的生态社会。农村土地管理是缓和人和土地关系紧张的重要一步,不但要靠管理部门的努力和相关法律体制的保驾护航,广大人民群众也应积极加入,利用科学理论,将我国的每一寸的土地都能很好的利用起来。土地是万物生长之本,也是我们家园的根本。如果土地全部荒漠化,后果则不可想象。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规划[J].科技论坛(下半月),2013(6).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研究领域,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历史时期土地覆被和全球环境变化的最直接和主要的驱动因子,是土地利用者、人和利用对象、土地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表现。土地的利用与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对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故土地利用研究在国内外倍受关注,已经成为当今土地资源管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国际国内范围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又可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阶段。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的理论标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总结归纳,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从时间上来看,最早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其提出的杜能环模式,为以后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由此拉开了世界范围内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的序幕。综合来看,国外关于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
1、土地利用调查研究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是土地利用调查。之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始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上世纪40年代,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1946年澳大利亚完成了1/3以上地区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之后,英国、加拿大、荷兰以及东欧一些国家,亚洲的印度、日本,北美的墨西哥、南美的巴西等先后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
2、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初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在研究农业用地集约利用时提出了“土地集约经营利用”的概念。区位论的萌芽产生在18世纪的德国,继承与发扬是在1826年。从区位的角度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到20世纪中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这个时间段分别有Hoover和Losch.A.两位经济学家根据当时市场的需要提出了运输区位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以区位理论做指导,虽然本质上是为了引导厂商合理布局,实现利润最大化,但究其根本是从空间布局上为土地集约利用指明了方向。英国学者霍德华Howard JE.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城市规划论中提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内容的先驱。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开始以市场平衡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区位理论,运用系统的数理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相关因素上。之后有用描述历史形态的方法直观地辨别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和空间分布,其中有同心圆模式、轴向模式、多核模式、扇形模式等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土地有优化配置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二战后,由于土地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逐步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为政府规划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起土地利用由土地调查向土地评价研究发展。1976年FAO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是世界上土地评价研究广泛开展并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其对象仅针对农业用地。随后,土地评价研究扩展到对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等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呈现综合化研究的趋势。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已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各国参与者的认可,随即可持续发展迅速成为地理、环境、经济、规划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可持续的土地资源管理也被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土地利用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20 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最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专家以地理学家胡焕庸、任美锷和农学家张心一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土地建设规划研究。80年代以后,土地利用研究与国土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提出治理与保护的理念,并提出以协调好人地关系矛盾为基本思想的土地利用研究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建立土地利用度、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的定量化模型及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奠定了基础。综合来看,国内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
1、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上,早期的研究土地利用效率的文献大多采用单一投入与产出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单一要素投入与产出角度转向多要素的投入产出,并且将土地投入纳入到研究的体系,摒弃了过去单纯的资本与劳动投入的研究。由于研究角度的转变也使得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的创新。杜官印运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CCR模型对1997—2007年28个省份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多数省份的建设用地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较低,且存在着建设用地投入过量的问题。同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整体上表现为外延式扩张。何格、欧名豪运用DEA方法对青岛市1997和2004年建设用地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认为青岛市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效率比较低,是影响建设用地效率高低的主导因素。此外,梁红梅等也运用DEA方法对浙江省1996—2005年的新增建设用地做了分析。
2、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周鸿飞认为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的处理以及权重,二是去量纲处理和综合汇总。他同时还指出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评价应该借助产出率和边际产出率来评价。方先知认为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思路应该首先建立在一定的角度和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角度决定了所选取的指标体系的特殊性,要求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出研究的角度,而且能够满足的评价的需要,同时要尽量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为了体现科学性,在选取指标要综合考虑区域的特点以及可操作性,达到系统、科学和全面的要求。在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时可以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这几个角度来考虑指标的选取。
3、对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诸多因素的研究
王晓青等(2010)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建设用地的jeffry模型测算,指出工业发展状况、城镇化进程、土地市场交易程度、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这5个显著因素影响着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并且影响效果表现为前三者为正相关,后两者为负相关。姜海、曲福田(2008)认为影响江苏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人均产出水平以及固定资本的丰裕度,而其他因素如产业结构、技术效率以及土地政策影响程度也较大。
三、结语
综观国内外土地利用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加强土地利用科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大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未来的土地变化研究要加强精度的要求,促进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同时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其次,要逐渐重视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变化、地区生态环境及资源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影响,要发展更好的土地利用变化经济模型,这就需要比较成熟的空间经济理论作为支撑,这样便能更好地解释移民、雇用增长、政府行为的时空类型。鉴于我国目前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邹彦岐: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8(7).
[2] 傅小徐: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3] 约翰·冯·杜能著,吴衡康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1997.
[4] 邹彦岐、乔丽: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8(7).
[5] 刘彦随: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M].学苑出版社,1999.
[6] ACIAR/IBSR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valuation for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Z].Technical Papers,1991(2).
[7]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for 21st Century[Z].Plenary Papers,1993(2).
[8] 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 李超、冯琳:马克思地租理论与边远农村土地流转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2009(2).
[10] 杜官印、蔡运龙:1997—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利用效率[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
[11] 何格、欧名豪: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J].商业研究,2007(10).
[12] 梁红梅、刘卫东、连纲:浙江省1996—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效率分析[J].技术经济,2008,27(4).
[13] 周鸿飞: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构建及对浙江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2).
[14]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22(12).
【关键词】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协调
近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斐然,同时很多问题也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土地资源匮乏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社会诸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里的利用。因此怎样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匮乏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利用效率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是促进经济涉水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促进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协调,为土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具有不同的规划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局域性规划是村镇规划的空间范围,全面性规划是乡级规划的范围。二十年是村镇规划的实践期限,而乡级规划的时间期限多为十年到十五年。第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容重点。建设用地的布局和分类的综合统筹是村镇规划的重点,生产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是其主要内容。用地布局的总体安排和控制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乡级土地规划的重点,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基本农田的调整和布局等是其主要内容。第三,具有不同的规划用地分类。规划用途是乡级土地的分类标准,而村级的分类标准是土地使用性质,各自的种类数也不同[1]。
二、乡级土地规划的村镇土地规划的矛盾因素分析
(一)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对村镇规模的确定存在冲突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村镇规模确定矛盾包括:对建设用地的数量进行限制;对可占用更低的数量和位置进行限制。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在镇总体规划中对镇的建设标准、发展规模等进行确定。但土地管理法却规定逐级分解和用地指标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进而使得乡级土地规划和村镇土地规划对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达成一致[2]。
(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结构协作力度不够
目前,城乡建设部门是村镇规划的责任主体,土地管理部门是乡级土地规划的责任主体。两个编制主体级别相同,但却具有不同的监督指导单位,并在各自的体系内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虽然两个规划编制主体实行了规划成果互检和资料共享,但两者的沟通仍然不够,常常出现一个编制主体根据另一个编制主体的规划成果进行套核的现象。
(三)乡级土地规划和村镇规划技术规程存在差异
由不同的规划主体负责乡级土地规划和村镇土地规划,必然会导致制图规范和编制规程上的不同。主要包括:第一,人口统计口径不同。《镇规划标准》是村镇规划人口预测的依据,流动人口、通勤人口、常住人口是其人口组成的部分。而流动人口在乡镇规划人口预测中被排除。镇区用地面积应人口规模内涵不同而产生不同。同时控制性人均指标也因为人口统计基数不一致而难以衔接。第二,用地分类和范围统计标准不一致。行政区划为范围是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统计用地数据的依据,规划区是村镇规划各类用地的统计范围。两项规划具备不同的统计范围,使得同种地类具备不同的数量。另外,不同的分类体系也是乡级土地规划和村镇土地规划中的重要问题,使得各种地类的认定难以一致。第三,具有不同的规划期限。由于村镇规划期限为二十年,而乡级规划为十五年,不一致的规划期限必然导致规划内容的不协调和不可比。
三、协调乡级土地规划和村镇土地规划的途径
(一)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
从整体利益出发、带有控制性是乡级土地规划的特点,因规划结果和规划特征带有指令性,使得规划内容无法充分考虑局部利益,进而为规划的实施设置了障碍。而深入的分析地区的实际情况是进行村镇土规划的基础,相对于乡级规划更加贴切实际,有利于规划的具体落实。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具备发展和保护两个不同目的使得两者在实施中被对方牵制。因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粮食安全的角度进行的,因此村镇规划服从于乡级土地规划的控制和指导是毋庸置疑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范围是村镇规划确定用地规划的依据。
(二)加强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主体的协作
现阶段两个相对独立的同级部门对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进行编制,两项规划无法协调的重要原因在于两个编制主体缺乏有效沟通。对土地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部门进行合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例如在我国深圳建立了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局,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统一编制,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不同规划编制主体合并较为困难,现阶段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加强不同编制主体间的沟通,强化两个的协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方编制主体在修订或者编制规划前,要对规划成果和规划现状的资料进行沟通,资料应体现为图件和文字两种形式。第二,在编制规划过程中,两方编制主体应当安排人员参与对方的具体编制工作,并解释规划思想和提供的资料。第三,对草案的审查应由双方的技术人员和领导共同进行,逐个核对控制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修正两项规划冲突的地方。
(三)对编制方法进行完善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具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和编制规程,因此为降低两项规划的冲入必须寻找新方法。具体包括:第一,统一基础数据。第二,选择预测模型预测人口时,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区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多种预测模型,使预测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第三,协调两项规划的难点在于用地的分类,用地标准、分类标准、统计范围不一致是其主要体现。应当以两项规划使用的标准为基础,对两者同时使用的新标准进行制定。而用地标准则应当依据村镇发展的现实情况具体确定[3]。
四、对《武汉市江夏区郑店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研究
郑店位于江夏区西部,总面积为12093.7公顷,占武汉市总体面积的1.67%。郑店现辖23各行政村,1个社区,230个村民小组。2005年常住问口为4.8万人,城镇人口有0.9万。郑店2005年规划数据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两规的统一管理,郑店采用了土地规划用地分类作为郑店总体规划的原则,两规对接情况如图2所示。通过郑店对两规的协调,实现了对土地的 有效利用。
结语:
现实中,我们应当从保护和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出发,依据规划要求,有效解决两项规划中的用地问题。使规划目标、各类用地边界、数据口径等在两项规划中实现统一,进而实现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郐艳丽,刘海燕. 我国村镇规划编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探讨[J]. 规划师,2010,(09):69-74.
关键词 南昌地铁 城市发展 房地产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一、南昌市建设地铁的必要性
地铁建设对城市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地铁交通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交通设施和公共产品,具有大运量、高能达性、安全准时的特性,可以优化城市的公共交通结构,提高整个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行效率,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南昌作为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修建地铁提高城市的综合辐射能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南昌市建设地铁具有时代的必要性。
二、地铁建设的背景因素
全国城市的“地铁热”有其原因与背景,笔者认为最为可能的原因,一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我国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采取了拉动内需和投资的策略,国家加大投资,其中,4万亿投资便可能催生了地铁投资建设热潮;二是各地热衷建设地铁的原因,是为当地政府创造GDP,国家的加大投资,地方如何去向中央得到这些投资,建设地铁是保障民生、建设城市、改善交通的新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和房地产
(一)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
首先要明确地铁有怎么样的特征。地铁的经济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铁是准公共产品,二是地铁具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三是地铁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所以,正常情况下,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可以验证,建设地铁对城市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对于土地日益稀缺,寸土寸金的时代,发展地下空间交通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趋势。同时,地铁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沿途商业人气具有很大作用。而且,改善城市交通,带动城市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化进程也有很重要意义。
(二)地铁建设与城市交通。
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激增导致地面交通拥堵,建设地铁显然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有效方式。南昌城市区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城市交通要立体化,要向地底下发展,这是必然趋势。
从短期来看,目前许多城市都有报道,地铁建设扰民严重――这刚好与建设地铁的初衷相违。对城市交通影响最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地铁建设周期长,建设时期所有原来的道路都必须为之让路改道,对短期交通有反方向的作用;二是地铁建设对周边居民影响大,大量的建筑材料运输,高强度的地下工作等等;三是地铁设计的合理性和地铁站口的可及性,如果离居住点太远,居民未必会选择地铁方式,就目前来看,南昌地铁1号线在规划建设期内还未显示出给南昌交通带来很好的改善,需要有地铁其他线路发建设的规模效应来支撑。
(三)地铁建设与房地产。
从长远来看,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经济外部性很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高度的能达性及其对场站周边物业的刺激开发作用,带来了显著的房地产增值 。具体来说,地铁对城市房地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改变城市的商业格局,提升地铁沿线的区位价值;二是改变住宅房地产的区位选择,由于地铁便利到来,减小原先认为是近郊住宅房地产的心理距离和时间距离;三是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增加土地立体开发价值。
同时要注意到地铁建设对房地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地铁建设可能带来地铁周边的高地价与高房价问题,前面分析过地铁建设的背景之一就是政府为GDP保障,同时,必须考虑地铁的建造成本现在国内造价一般是4亿元/公里的建造成本,政府还要提供大量的运营维护成本,这是非常高昂的。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土地财政,政府最恰如其分的选择就是高价出让地铁周边的土地。这对房地产发展未必是好事,价格上去了,最终买单的是普通民众。
四、建议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避免因南昌市政府单方投资,造成资金压力,影响政府财政从而影响政府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管理和发展;二是政府严格选用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管,确保地铁建设质量;三是南昌市在建设地铁的同时,必须考虑发展地面交通,进一步发展公用交通的建设管理,双管齐下;四是合理财政收入与支出,摆脱土地财政的束缚,避免因建设地铁带来资金压力导致高地价推高房价,切实做到地铁为城市发展、交通事业和民生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
注释:
关键词:生态 土地整理 方式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48-02
土地整理作为优化土地利用、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在我国普遍开展,并已逐步被社会所认识。但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耕地面积,而忽略了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引发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些生态问题。因此,探讨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土地整理的一般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生态导向下的土地整理方式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土地整理的一般内容
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土地平整为土地整理非常关键的环节,为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推动耕作田块能够达到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有效开展田间控制,开展机械化操作,保证机械有效利用率,保证机耕水平,另外能够保证灌溉质量,能够达到作物灌水标准。
同时,土地平整工程能够细化成平整田块、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埋、梯田修筑、废弃坑塘沟渠填埋及废弃建筑物推平等等。经过平整田块田面坡度要能够达到灌水实际标准,田面纵坡方向要和耕作方向保持一致,田块平整能够通过局部平整方式,最大限度实现不同单元平衡,土方运距非常短,功效非常突出。
(1)工程性土地整理。
(2)农田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是指公路工程施工,此工程主要目的是为工农业发展和方便居民出行而建设。可以划分为田间道与生产路,田间道是以农业为主,进行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运输,田间道主要为方便农业生产机械和人们生活交通工具的通行而建设。生产路是指市区的道路,一般是方便机动车辆通行而建设。两种道路建设都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路面泥沙,石土等施工材料和施工范围、方向都应按规定施工。
(3)农田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林体系应当推动田、水、路、林实现完美统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根据相应的框架、走向、间距从农田田块附近植树造林,规划林带能够根据田间道、生产路和取土坑附近做出安排,关键功能为调整农田小气候,有效的缓解不同农业自然灾害,营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氛围,推动农业保持稳产。
1.2 土地产权调整
土地产权调整是指根据需要对项目区内废弃生产、生活设施(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的拆迁和搬迁、坟墓迁移和树木移植等。
2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土地平整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壤的剖面结构与各种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张正峰、张野等研究人员表示土地整理项目具体操作环节内调整了整理区土地资源的原始状态,也许导致土壤,调整土壤养分循环,造成了表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出现明显调整,同样造成了土壤面蚀及风蚀。徐畅等研究人员借助土地整理过程内各个年限在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进行的分析显示,土地整理实施可以推动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形状调整,保证土壤综合水平,由于整理年限不断提高,造成了其效果非常的突出。代光银等研究人员在邛崃市不同整理类型土壤肥力保持价值开展系统研究了解到,土壤肥力每公顷保持价值都明显超过了土地整理之前的价值。杨子生经过调查显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在水土保持方面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进行了整理的土地、未经整理的土地及土地侵蚀水平依次为低级的、超高级的和急性的。艾东等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探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合理的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土地整理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加速土壤流失速率、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等问题。
2.2 农田水利工程时水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会对水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Sonnenberg表示土地整理除了能够调整道路系统,同时能够调整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Bronstert等明确表示土地整理方法也许能够发挥非常突出的作用,也就是渗透、深渗透及表面径流,也许能够决定地面径流生产环节,从大型河流集水区,农地整理在洪水中作用非常的突出。
罗明、李子田等研究人员表示土地整理能够调整水文框架,给水资源调配造成明显影响,决定水环境质量。张正峰通过调查了解到农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水文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正像水库修建之后能够造成河道流量出现明显的调整,从建设环节之内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非常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加剧,或者造成废弃物出现沉积。徐翠兰表示土地整理工程技术措施内在先前河沟开展相应的调整,能够造成河流自然状态出现调整,推动河流流量、流速出现了明显的调整,无法有效维持生物多样性,通过混凝土防渗能够造成渠床及岸坡土壤对水体内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降低,渠道水体自净水平不高。
2.3 林网配套工程对植被的影响
土地整理环节之内的各项项目、生物措施能够在地表植被数量、质量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Thomas表示将保证农业生产力及调整生产条件当成关键的衡量标准。Rafael Crecente研究人员借助在西班牙特拉瓦达地区的土地整理开展生态效应评价,通过整理之后,从1957年到1996年中,这个地区的天然林比例减少了大约0.8%。
3 生态导向下的土地整理方式
3.1 农田防护生态工程
从设计过程内借助分析景观不同元素彼此景观连接度水平在农田林网景观开展有效规划。复合农林系统规划,制定合理措施保护对景观连通性存在关键影响的大面积绿地斑块及脚踏石斑块。农田防护生态工程能够细化成农田防护林工程、农田防洪排涝工程、农田护坡工程(沟渠、路护坡、田坎硬化或树篱建设等,对此需要建设树篱、防护林、草皮(带),从坡地梯田营造蓄水埂。
3.2 生物栖息地保护工程
生物栖息地保护工程能够细化成生物廊道建设工程、农田斑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等支路。结合这种情况能够借助砾石或镂空水泥板,田间道路应当特别注重提高其植被覆盖率;渠道和排水沟内设计生态板;设计沟渠的复式断面或将底部设计成有一定起伏变化的沟渠;土壤剖面重建时采用表土整体剥离和几种回填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建设生物休憩林、生物廊道。
3.3 自然景观生态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区各种各样的廊道在部分小型动物的活动产生明显的阻碍,所以从地势非常平坦的地区,最大限度通过土质路面代替混凝土路面及泥结石道路,从丘陵地区,想要避免水土流失现象恶化,项目区道路普遍为泥结石及混凝土路面,所以要能够在复式断面及把底部规划为存在明显起伏变化的沟渠,能够推动小型植被及动物的停留,从沟渠方面能够按照相应的距离设置生态板及阶梯,保证动物能够顺利通过,同时,能够按照景观不同元素彼此的景观连接度水平从某些重要环节,保护生物自身生境及各个生境地彼此良好的廊道,在呈现了突出的地域特点及关键生态功能的天然林地、草地、水体、裸岩等自然景观要特别关注进行保护。同时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营建相应的生态补偿区。
3.4 污染隔离带工程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区域开发活动,往往涉及较大的地域和众多人口,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同时这种区域开发活动又往往会彻底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格局,建立起新的地域生态系统。
对此,要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噪声污染的农田边界以外的绿色隔离带建设工程营造产生岸边植被缓冲带,也就是林网带、草地,营造产生包括了散声树木、树丛、小池塘等不同复合框架的带状框架。
4 结语
土地整理具备非常突出的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及系统观念。应当系统分析系统内部及外部彼此实际联系,结合相应的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借助土地整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生态环境朝好的方向发展,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实现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郑华,欧阳志云,赵同谦,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3(1).
[2] 李取生,李秀军,李晓军,等.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利用[J].资源科学,2003(1).
[3] 生物入侵与外来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
[4] 叶艳妹,吴次芳.土地整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重建技术和工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3).
[5]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
[6] 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
[7] 张力小,何英.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政策有效性评析[J].林业科学,2002(1).
[8]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1(4).
【关键词】雇佣伦理 海底捞 和谐雇佣关系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企业管理面临多重需要,将企业定位为一个纯利益主导的理性经济人已不能适应时展要求。如何实现企业从纯理性经济人到以社会责任为重心的社会法人的转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通过了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SA8000。2010年11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公布发行ISO26000,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到任何组织形式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ISO26000的颁布与实施,企业伦理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我国劳资问题频发,雇佣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劳资纠纷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海底捞火锅店”的雇佣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建立有效的雇佣关系模型,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平衡,对良性雇佣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相关文献和理论回顾
刘芳、刘卓认为:“雇佣伦理是指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总和”。
西方雇佣伦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式管理模式到20世纪初“经济人”员工模式,以及后续“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价值观衍生出的相关模式用来加以解决雇佣双方矛盾冲突。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的企业伦理概念和以企业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企业伦理学出现。1974年第一次企业伦理学讨论会成果《伦理学、自由经营和公共政策:企业中的道德问题论文集》出版后,一批企业伦理学专著陆续出版。现代相关研究包括伦理维度的探讨、员工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可能的伦理问题、反伦理现象等方面。
雇佣伦理的研究在我国正逐步得到重视。比如曹鹏的《论当代中国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的伦理关系》,站在伦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了劳资双方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道德解决方法。徐小洪的《劳动关系运行伦理分析》指出有效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对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刘芳、刘卓的《雇佣伦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议题》中说明了以雇佣伦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管理员工的主要执行者,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担负起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帮助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吴红梅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视阈下的雇佣伦理调查》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中国现阶段的企业雇佣伦理的现状,列出了其存在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三、海底捞的雇佣伦理分析
前面提到过,“雇佣伦理是指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总和”。所以研究海底捞的雇佣伦理离不开对海底捞的雇佣关系管理的内容、制度实践上的研究探讨,来考察总结其内在的雇佣伦理内容。
(一)海底捞的雇佣关系管理
海底捞重新定义了员工与企业及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以“人本”和“爱”的视角来看待周边的人和世界,达到组织和员工在目标、情感和利益的一致,通过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差异管理方法的使用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使可能存在矛盾的劳资双方成为“家族式”的共同体。
1.海底捞雇佣管理的价值理念。海底捞在管理上倡导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把每一个员工看成是公司的顾客,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贴心、温心、舒心”的生活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不断地提升员工价值感。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这个价值观是构建海底捞新式企业文化信仰的支柱力量。
2.海底捞的雇佣管理内容特色及实践:
第一,优越的薪资和充满家庭感的福利待遇。海底捞服务员的平均月工资在同行中属于中等偏上,企业为员工提供优质食宿,制定面向全体员工的保险计划及带薪休假和住房补助政策,开设员工子女学校,发放教育津贴等,让员工充满了如家庭般的归属感。
第二,充分授权的工作设计制度。海底捞在工作设计上充分使用了授权的方式,不同管理层有对应免单签单的权利,这种做法充分尊重了人性中被信任和工作自主决策方面的需要。
第三,人性的监督制度。企业使用举报制度进行监管,要求举报者举证,并充分保护双方隐私。事实清楚明确后,负责人找到责任人,在非公开场合将其解雇,并诚恳说明理由,承诺为其保密。这无疑又体现了其在工作监督和员工解雇的操作层面上的人性化。
第四,贴心的岗位培训和开发制度。海底捞鼓励员工学习,并设立专项资金。同时为了使员工摆脱封闭的状态,还制定了强迫制度让干部们出去与他人吃饭沟通。
第五,工会和寝室长制度的推行。工会的建立和“寝室长”职位的设立帮助上下级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员工认识到管理者不是在执行公司命令去关心员工,而是基于人的视角:“人生而平等”,帮助员工解决各种问题。
第六,丰厚的离职“嫁妆”。员工离职或跳槽,企业提供优厚的离职金。如小区经理20万元,大区经理800万元。正因为企业对员工的包容,真正离职跳槽的管理者非常少。
3.海底捞的雇佣关系模式。企业以整体战略价值和管理价值为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员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快乐工作,服务公司和顾客”,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相一致,由此又带动了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更适合企业和员工人性的发展。
(二)海底捞雇佣伦理中的道德规范
海底捞高层在企业价值判断和选择方面遵循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如诚信,自律、仁爱等,也有国外优秀的道德价值规范,如公平、平等、尊重等。而且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和谐道德理念。
(三)海底捞雇佣伦理综述
研究雇佣伦理的目的是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符合人性和伦理的原则,进而发掘人的潜能,带动人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创造出服务人类,服务社会的社会价值,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本质需要,是实现生产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对海底捞的雇佣伦理在上述几方面的探讨充分说明建立企业良好的雇佣伦理有助于化解雇佣双方的矛盾,促使企业与员工利益上的平衡,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有助于形成平等、契约、分享、包容、互敬的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从雇佣伦理角度分析海底捞带来的建立新型雇佣关系启示
结合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看,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低成本,靠低价销售的红海竞争策略和缺乏弹性的比较强硬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必须重新构建雇佣关系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
海底捞在雇佣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健全的制度保障上所做的努力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和利用,构建适合时代精神和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对管理者而言,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企业主要提高自身觉悟,加强自身在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质建设,做好带头人的工作。在行业组织制度创新方面,可借鉴集体谈判的做法。如2011年4月23日武汉市工会与当地当地餐饮业协会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就是集体协商机制的启用。据报道这份惠及武汉市近50万从业人员的集体合同,标志着该市工资集体协商迈上新台阶,也创下在国内特大城市一个行业实施集体工资惠及人口规模之最。该做法在劳资双方开展平等协商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协上有所裨益。
所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树立雇佣伦理理念并践行,注意关注员工在归属感、集体感、尊重感、平等感、荣誉感、幸福感等精神属性的需要是迫切和关键的。但海底捞不是已经完美的雇佣关系,其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需求和减少工时上仍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及制度的完善。
五、结语
和谐的雇佣关系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劳资问题,维持劳资关系的健康稳定。其需要建立完善、适宜、与时俱进的企业制度和有效组织,营造出和谐的、包容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吴红梅.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视阈下的雇佣伦理调查.学理论・上,2010年第11期.
[2]蔡万坤.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黄.海底捞你学不会[M].中信出版社,2011.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相关研究
卢宇刚《对我院16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选题方向偏向于技战术分析类,选题方式偏于文献综述类,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于媛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专项类,但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类、社会体育类论文呈增长趋势;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不足。
魏祝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天津体育学院2008—2011届学生为例》中发现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上学校体育类和运动训练类的所占比重未50%〜60%,其中学校体育类的比运动训练类的少,社会体育、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方面共占40%。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来源单一,缺乏创新性。赵永才在《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术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方向多元化,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单一的方式,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了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
周小平在《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中得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仍然是广大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与体育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和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广大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各方面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产生了些许变化,例如:在选题方向上,技、战术类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的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选题方式上,学生依旧趋向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或是指导老师的建议获取选题,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比重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集中于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胥志敏《浅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列出了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不强,论文成果一般。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朱少华,龙昆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一一以南昌大学2008—2010届毕业论文为例》表明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偏重于体育教育方面,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论文结构、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均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戴卫东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中提到高校本科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有:论文的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抄袭,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相关的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投入不够;未形成论文质量考核体系。并提出高校教学部门的失范,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系统训练的缺乏等原因。
从上述文献可了解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普遍呈下滑趋势,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选题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选题存在陈旧、重复,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选题的质量,完善过程管理体系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
3.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研究
夏光祥等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S大学2010-2012届为例》提出:学生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研究内容“撞车”、选题陈旧,个别选题范围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董秀茹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文中阐述学生选题出现大而广,题目越大越好写的误区。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题,但选题不能过于陈旧或追求热点问题,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宜。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中提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态度不端正认真、论文质量低劣等问题。郭剑平、姜艳《论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提到学生论文存在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过于宽泛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研究方向与本身专业关联紧密,能够围绕本专业的特色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仍然是有的选题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点,或是题目太大,学生亦难以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同时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师生的态度等亦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4.结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