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7 09:4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场经济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是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位财务工作人所提出的宏观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求现代财务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政策、规章制度、法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和采购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电子商务已向财务工作者提出挑战
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跑银行、取钱、数钱、手工记账、到处报送纸制文件。现如今,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使财务人员从手工时代走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在电子商务时代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会计结算方式将由实质货币转变为电子货币, 交易瞬间完成,企业可以简化结算手续, 节省结算费用的开支。会计信息高度共享,动态核算,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前向税务局报送资料,不仅要用手工核算好,还要手工填制好各种表格,在税务局排好长的队等着报税,缴纳税款。而如今,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随时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申报,缴税。近几年来,我省建立了财政平台,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与省财政厅财务处理平台进行对接,各月的账务数据直接从平台上传输到省财政厅。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的知识结构,增加电脑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电子商务处理的基本技术。电子商务已经对会计核算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子商务也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空前的便利。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讲,电子商务是对我们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的挑战。
二、社会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活动处于各种管理活动的中心,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因此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贯彻上级的思想方针,另一方面要监督约束经济活动。平时注意与各部门及人员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与银行、税务、审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企业赢得社会资源,还要善于与股东沟通。对企业而言,股东也要参与公司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向其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以便股东做出正确的决定。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者员工对企业不必要的误解,引导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比如,我们国家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单位职工有很多人不理解,以为是财务人员代扣错误。负责代扣个税的职工向大家耐心解释政策,既化解了财务人员与其他员工的矛盾,也体现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好汉三个帮。企业发展的再好,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如今的信息四通八达,只有处理好单位与各方面的关系,企业才能处于一个和谐的大环境。才能稳固自身,一心一意求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三、财务人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
我们一直在提倡“T”型人才。上面的横即表示知识面的广度,下面的竖即代表在某一专业方面的精度。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此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成为会计人员。但是,现代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这一特征又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一座宝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如数学、外语、逻辑学、心理学等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文化素质和修养。具体而言,财务人员不仅要自如运用财务的基本概念,还要通晓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财务规范性、法律性的知识,加以熟练运用服务于企业的经营中。只有具备了这些多层次结构的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总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财会人员不再是低头做账、算账,财务工作的基本能力比如记录、汇算、报表等已经不再是一项才能,而只能算是一项基本技能了。因为只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初始录入,系统软件就会自动生成所要的数据和报表。新时代的财务人员,要放宽自己的视野,不仅仅拘限在记账上。要努力使自己掌握足够的电子商务知识,要具有内外沟通协调的能力,要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要具有自我学习充电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当好家,理好财,才能当好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才能算得上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也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现代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时展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高素质的现代财务管理者。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市场观
中图分类号:f0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1-0031-06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种制度,是作为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而产生的,市场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是因为其能够比战争等其他方式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界定明晰而稳定的个人产权是使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市场不是一种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这种市场观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差异。它揭示并弥补了后者的许多不足或局限性,有助于人们对市场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的认识。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市场观
中图分类号:f09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1-0031-06
新制度经济学市场观,是指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诸如市场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其有效的运行需要什么样产权制度前提、有什么经济社会代价等有关市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新制度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分歧。他们的思想揭示并弥补了主流经济学市场观许多重要的局限性或不足,有助于人们对市场获得更为完整、深入、科学的认识。
一、市场是一种制度
“市场并不像它表面上所显示的那样,是一目了然的”。①西方不同流派的经济学者对“市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看法并不一致。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买卖双方自由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地方,是价格存在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地方。如马歇尔认为,“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主和卖主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至相同的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②斯蒂格勒也认为,“市场是一个区域,在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是趋于一致”。③普瑞尔指出,市场是“(1)买者和卖者碰面议定商品和劳务交换的过程,(2)价格存在的地方,(3)价格受到供求力影响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地区”、“区域”或“地方”,既包括有形确定的空间,也包括无形不确定的空间。④在逻辑上,价格的存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是买卖双方在自由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易时必然伴生的现象。所以,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买卖双方对商品或劳务进行自由交易的行为是“市场”的根本。只要存在着关于某种物品的自由交易,就意味着关于该物品的市场的存在。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市场的看法与主流经济学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认为,主流经济学所说的自由交易只是在一个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时才会普遍存在和有效地进行的现象。科斯指出,“大多数经济学家似乎没有意识到经济体系与法律体系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存在着私人法律,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则和规定,交易就不可能迅速达成”。⑤布伦南和布坎南认为市场意味着一系列运作规则,“个人行为恰好是在这些规则之下在市场中产生的”。⑥所以,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自由交易行为并不是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市场的最为本质的东西是使此种行为能够有效进行的具有特定的“法则和规定”的“法律体系”。正是从这种角度出发,他们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社会安排”或一种“制度”。如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可以“把一个社会体系视为依靠技术、法规或习惯对稀缺资源使用导致的冲突的解决方案”,市场只是人类所曾采取的许多“解决方案”或“安排”中的一种⑦。张五常说,“市场本身是一种制度”,“像任何其他制度一样,市场被创造出来在其他约束条件下降低成本”。⑧富鲁博顿和瑞切特说,“市场最好理解成便于多方进行反复交易(与个体之间的零星交易相对应)的社会安排,‘市场’这个组织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则(一种制度)和人构成,人们创造了这些规则并将它运用到特定的商品交易中去”。⑨这些制度“决定了每个潜在交易者的产权分配并对这些产权如何使用或转让作出了规定”,其目标是使“绝大多数潜在交易方有机会参与竞争”,⑩并“有效地组织交易”。[11]
总之,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一种制度,是价格机制的存在和作用或人们所看到的买卖双方自由地确定交换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过程或行为,只是在社会选择了“市场”这种“制度”、“社会安排”或“法则和规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普遍性存在的现象,不是“市场”本身,而是“市场”所力图促进的东西。
二、市场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
由于主流经济学把市场归结为人们自由自愿的交换行为,所以,对他们来说,自由交换行为的发生,即意味着市场的产生。在主流经济学看来,导致交换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作为人类的“本然的性能的”“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12]二是分工[13];三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14]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观念中,无论是斯密说的交换倾向,还是门格尔所说的人类经济行为所遵循的“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还是“分工”,都不是由人们可识辨的外在于个人的人为的有形强制行为的结果,而是自然或基于个人理性而自发生成的。把交易行为的发生或市场的产生归因于这些自发性或自然生成的有关人性或经济的事实表明,在主流经济学里,市场被看作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
而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市场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资源稀缺性所必然导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它是作为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这种利益冲突问题的一种方式而产生存在的。阿尔钦指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阻碍了每个个人达到完全心满意足的程度”,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人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心满意足是以另一些人更低下的生活状况为代价的”,因此社会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它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解决(而不是消除)这一冲突的方式通称为竞争。因为,按照定义,既然没有办法消除竞争,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在于: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形式。”[15]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人类为解决这种“利益冲突”而“作的安排包揽了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包括战争、罢工、选举、宗教权威、法律仲裁、交换和投机。每一个社会都采用过这些方法。社会组织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所强调的解决与资源稀缺相联系的问题而采用的特定方法上”。[16]这里的“交换”是作为一种社会的“安排”,因此显然不是主要指行为,而是指人们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取得各自所需的但为他人拥有的财物的制度,即其所说的市场制度。
转贴于中国
由于在历史上或在现实中,人类还常用许多非市场手段如战争、行政安排或法律仲裁等来解决经济利益冲突问题,所以他们强调,人们选择市场作为解决因资源稀缺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的一种社会制度或手段,并不是如主流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理所当然”的。在他们看来,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主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17]自由交换要成为一种现实的普遍的行为,“需要法庭或政府的权力来加以补充”,[18]需要得到“以国家暴力或惩罚为后盾的行使法律的支持”,[19]因此,“没有政府的协助是不行的”。[20]中国
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采取用于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经济问题即由于稀缺资源使用而发生的利益冲突的“安排”、“方式”或“方案”,并强调它需要公共权力的“补充”表明,在新制度经济学派看来,市场不是基于个人理性自发生成的,而是一个社会的公共选择或集体选择的结果,因此是基于集体理性人为建构的,具有强制的性质。这一点在新制度主义所提出的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的解释中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
三、市场是确保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实用的方法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要对为什么市场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就需要对他们赖于解释的市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对于人类是否具有“要求相互交换这个倾向”,斯密本人和后来的经济学家都没有予以解释或证明,也是难以证明的[21]。分工的程度与市场范围是相互依赖的[22],所以人们根本就不可能独立于市场对其进行普遍存在性的证明。人类经济行为遵循“尽可能完全满足其欲望的原则”,只是经济人假设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西方经济学家至今都没能对该假设的普遍存在性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所以,总的来说,在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里,还没有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
由于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所选择的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安排的一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就从制度成本或交易成本比较的角度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他们认为,之所以是市场而不是“战争”等其他手段成了人类社会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上的冲突”的“主要依靠”,主要是因为总的来说,市场制度的运行成本较低,能确保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率。
德姆塞茨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产权制度其实就是一组界定行为的原则,它规定了哪些竞争方式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哪些则不受鼓励、不被允许”。而具体规定“哪些竞争方式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哪些则不受鼓励、不被允许”与其各自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他说,“依靠暴力进行竞争一般不受称道,部分原因在于,如果容许使用暴力,就看不清这种竞争的前提,即无法估计其净收益了”。而在市场上“通过‘自愿’谈判进行的竞争”之所以是“允许的、受鼓励的”,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权衡收益和成本的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同样还提供了排除造成净损失的手段”,[23]即“把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作为计量手段,并且把造成可用货币计量的净损失的那种环境筛除出去”,这就使得它“要比通过暴力的‘非自愿’方式的竞争,更能为社会增加实际财富”。[24]德姆塞茨还认为,如果不经过市场协调就使用民主政治体制的集体决策或法庭裁定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就无法得到通过自由市场交易所揭示的为确保经济的高效运行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不管它们采用哪一种效率标准,都可能只是‘隔靴搔痒’,还很容易错判”,导致比市场更低的效率。总之,在他看来,“恰恰是由于要掌握这些关于效率的先决性条件过于困难,才使得通过自由市场交易以形成最佳定位的所有权及资源使用方式成为一种很实用的方法”。[25]
张五常指出,市场上的竞争“汇集了所有潜在所有者的知识——即可供选择的合约安排知识和资源使用的知识”,而“合约当事人之间的竞争”又“降低了执行合约的成本”,这样就“降低了寻找和追求最有价值的选择来签定合约把一种资源用于生产的成本”。[26]他还认为,市场价格是“唯一已知的几乎不导致或完全不导致租金消散的标准”,[27]所以在他看来,“一般来说,管理决策是不可能优于通过价格机制作出的决策。当价格信息引导从事的每一种活动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必然减少”。[28]因此张五常认为,正是由于实施自由市场制度社会的交易成本一般低于取消自由市场制度的社会的交易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生产力,才使得市场能广泛地拓展到原来排斥市场的国家。[29]
很明显,德姆塞茨和张五常对市场的普遍存在性的解释角度有所不同。前者直接从市场更能促进经济效率或生产力的角度来解释,而后者则是从市场更能节省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解释。但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来说,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都需要一定的成本”,[30]“经济制度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31]。这表明,他们二者的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市场能比其他制度或手段更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为根据来解释市场的普遍存在性。这种解释也进一步地表明了,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市场的集体理性和集体选择的基础。转贴于中国
四、界定明晰而稳定的个人产权是使市场有效运行的一个前提条件
市场运行是买卖双方的自由交易过程,也是物品价格的形成和决定的过程。价格形成和决定的理论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运行的理论。从该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经济学家把任何经济物品或劳务的价格描绘成了只是由那些与其产权制度安排无关的诸如偏好、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资源结构等客观因素决定的函数,因此,完全忽略了产权安排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另外,在该理论里,“交易成本被假定为不存在”。[32]科斯定理表明,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界定不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不会影响市场运行的效率。这表明,主流经济学蕴涵着产权与市场运行效率是不相关的市场观。中国
对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来说,交易成本大于零是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科斯第二定理是该经济理论的最为核心的命题。它认为,在该假设条件下,产权界定会通过影响市场交易成本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所以,产权制度与市场运行效率的关系是该学派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一切私人所有者都有强烈的动力以最有价值的方式使用其产权”,[33]而个人产权即个人对自己所有的物品的排他性的占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自由的转让权等的任何弱化,如产权界定不明晰、受限制或无法获得有效的保护,都会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34]和市场价格信息质量的下降,[35]从而使得以市场出清价格的交换不能实现,影响资源配置效率。[36]所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37]。要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行,“产权界定必须首先高度稳定”,[38]“要求不存在对合约条件的法律管制,而且要求不存在对合约选择的限制”,以确保每一个人即“可以自己将物品或资源用于他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用途,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合约安排达到这种用途”。[39]由于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要靠国家,对它的侵犯或弱化也主要是来自国家。所以,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对尊重私有产权给以可信的承诺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40]严格限制政府剥夺财富的能力的可靠政治基础是繁荣的市场所必备的。[41]
五、市场不是一种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制度
为给市场经济提供意识形态上的支持,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除了宣扬社会利益会因为个人的自由的自私自利行为得到有效促进的“无形之手”原理之外,他们还不断地提出各种不同的学说或定理来证明,在市场经济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普遍和谐。如萨伊定律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利害是休戚与共的;[42]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则更是把市场经济描绘成一个能让每一个人“凭自愿对它作出贡献,而获得的则超过他的贡献,并且总是增加着他的满足”的“高尚”、“平等”、“自由”、“公平”和“同个人独立完全协调”的“美丽组织”;[43]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把自由市场经济描述成为没有剥削的正义的世界。[44]在目前,许多主流经济学家都把介绍阿罗和德布鲁等所证明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作为微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来宣扬任何一个人的福利都不可能因竞争性市场的存在而变得更差的观点。[45]
新制度经济学家明确反对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这种和谐论。在他们看来,市场并不是一种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制度。这不仅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利益冲突是市场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而且还在于他们认为:
1. 市场并不能消除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消除的利益冲突,任何交换都必然包含着冲突或竞争的方面。阿尔钦说,由于资源“稀缺”这一“约束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心满意足的程度”,[46]而且,由于“同一资源不能同时用来满足竞争性的需求”,[47]“一些人实现的一定程度的心满意足是以另一些人更低的生活状况为代价的”,因此,在每个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必然地”是“没有办法消除”的。“市场”是“解决而不是消除这一冲突的方式”。在市场制度下,“交换行为是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买者就能够为了从卖者那里获得商品而同别的买者展开竞争”。[48]因此,市场交换固然可能因为它是每个买者和卖者借以达到更理想境况的手段而具有协作行为的性质,但它具有竞争行为的性质也是显然的。所以,阿尔钦认为,经济学家不应该只把交换当作协作行为来考察,忽视它的“竞争方面”。[49]
2. 市场并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市场行为中受惠。德姆塞茨指出,“既然我们讲使用资源就会发生冲突,有关成本就是不可避免的……说‘自由市场总会使每个参加者受惠,也能使社会效用实现最大化’就不正确了”。因为“市场在权衡比较得益和受损时,是把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并且把造成可用货币计量的净损失的那种环境筛除出去。自由市场并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他举例说,“当新产品进入市场时,自由市场在运作中承载的那些有害效果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不管一种新产品能给其消费者带来多大的益处,人们购买了这种产品,则被它取代的、原有产品的生产者就受到损害。”所以,他强调指出,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总会使每个参加者受惠”或认为 “每个人都能从市场行为中受惠的观念”,是出于“对市场功能和运营”的“完全错误”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必须摒弃”[50]。
转贴于中国
3. 不能防止有害的效果,是市场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之一。德姆塞茨认为,“既然我们讲使用资源就常会发生冲突,有关成本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哪种制度真能防止有害后果,就像以普遍和谐为基础的那样,那么也会因其无法容忍的非实用性(即没有效率),而很快就让位于其他制度安排。”自由市场“不能制止有害的效果”,“正是该制度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之一”。[51]阿尔钦认为,“一切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哪个完美无缺的标准是有效的”。“市场”的这种“不完美”或“缺陷”是人们要获得它的“更大优点”所必须承受的“代价”。[52]中国
从其反对市场和谐论的最后一个理由中可以看出,新制度经济学反对市场和谐论,揭示市场的不和谐性,特别是揭示它不能制止有害效果的特点,其目的不是为了反对自由市场制度,而是为了反对那些一看到市场有缺陷就认为应该用政府来取代市场的干预主义。从这一角度讲,它的目的其实和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和谐论一样,都是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辩护的。
六、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主义市场观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观有深刻的差异。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新制度主义市场观是一种新的市场观。在笔者看来,无论从推进人们对市场的认识来说,还是从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能够确保经济持续有效运行的稳定均衡制度的社会来说,这种新市场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起来,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它强调市场存在的制度基础,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自由交易并不像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所暗示的那样是仅仅依赖个人理性就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的行为,它需要某种特定经济制度的支持,好的市场(sound market)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完全自发的秩序,它包含并体现着某种人为的秩序,它需要建构理性主义的努力。其二,它指出市场作为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用于解决稀缺资源使用冲突的一种方式这一性质,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一个社会选择市场,首先并不是由于市场拥有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那些美好的性质,而是因为该社会存在着需靠它来解决的由于资源稀缺所导致的无法消除的使用冲突。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以自由交易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要——但为他人所拥有的物品的市场行为,首先并不是如正统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是一种个人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强制的行为。其三,它较为深刻地阐明了市场在确保经济的普遍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为其他任何社会制度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之所在,弥补了主流经济学的不足,有助于人们更为充分地认识到在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选择市场经济制度的经济合理性和必然性。其四,它对产权制度与市场运行效率所具有的影响的揭示,有助于政府认识到明晰而稳定的个人产权制度对确保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性,意识到滥用国家权力——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唯一能够合法地对个人产权进行侵犯的权力——对经济的可能的危害性。其五,它较为客观地揭示了那些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消除的社会冲突以及由这些冲突所导致的为有效率的市场所不能加以制止的有害后果的普遍存在性,有助于人们较为充分地意识到,主流经济学所宣扬的市场和谐论是不现实的,市场效率不是免费的午餐,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来应对市场经济的不和谐甚至危机,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
注释:
①【美】e•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理论与运用》,郑琳华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26页。
②【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版,第18页。
③【美】j•斯蒂格勒:《价格理论》,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83页。
④【美】f•l•普瑞尔:《东西方经济体制比较:研究指南》,钱伟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171-172页。
⑤r. h. coas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2, no. 4 (sep., 1992), pp. 713-719,p718。
⑥brennan,g.,and j.m.buchanan,1985,the reasons of rules.cambrie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3。
⑦[16][17][33][36][47]a. a. alchian, h. demsetz, the property rights paradigm,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33, no.1,(mar.1973), pp16-27、p16、pp19-22、p22。
⑧[27]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527、436页。
⑨⑩[11][18][20]【美】e•g•富鲁博顿、【德】r•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范式》,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64、350、365、343页。
[12][2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第13、16-20页。
转贴于中国
[1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第20页;【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2月版,第18页;【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版,第81页。
[14][21]【奥】c•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刘絜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00、97页。中国
[15][19][46][48][49][52]阿曼•阿尔钦:《产权经济学》,载于盛洪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68-80、68、69、68-69、79页。
[23][24][25][38][50][51]【美】h•德姆塞茨:《产权制度中的道德与效率》,载于【美】h•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段毅才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26-351、346、337、338、336-337页。
[26]张五常:《佃农理论》,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版,第83页。
[28]steven n. s. 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6, no. 1 (apr., 1983), pp. 1-21,p5。
[29]张五常:《共有产权》,载于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430页。
[30]r.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
oct.,1960, pp1-44。
[31]科斯:《科斯的评论》,载于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版,第469页。
[32][39]steven n. s. cheung,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7, no. 1 (apr., 1974), pp. 53-71,p70、pp56-58。
[34]h. demsetz,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 may, 1967, pp347-359.p354-359.;steven n. s. cheung,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7, no. 1 (apr., 1974), pp. 53-71,p64。
[35]h. demsetz,the exchange and enforcement of property righ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7, oct.,1964. pp11-26,p19-20。
[37]r. h. coase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2 (oct., 1959), pp. 1-40,p27。
[40]d. c. north,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jun.,1994, pp.359-368.:p366,p361;d. c. north:《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62-178页。
[41]b. r. weingast constitutions as governance structures: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secure market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转引自【美】e•g•富鲁博顿、【德】r•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范式》,罗长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44页。
[42]【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10月版,第141-149页。
[43]【法】巴师夏:《经济和谐》,载于季陶达:《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选辑》,1963年9月版,第205-220页。
[44]【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2月版,第1-16页。
[45]【美】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微观经济学》(下),刘文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737页。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界定理论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
[2]唐志军.《佃农理论》的一般性贡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1).
责任编辑:武玲玲中国
责任校对:马 斌
conception of the market i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hen meiyan
abstract: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olds that market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emerges as a method adopted by the society to resolve the conflicts in using scarce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 universal being because it can boost the social economy more efficiently than other ways, such as war. it also holds that the specifically delimited and stable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which is not an institution based on a universal harmony. these conceptions are profound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western orthodox mainstream economics. they reveal and remedy many defects or limitations in the latter and could help people to achieve a more complete, deeper and mor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ket.
【关键词】公路经济;市场经济;科学管理
公路经济,就是与公路有关的经济,其内涵包括公路和经济相关的一切内容。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交通的便利。尤其是内陆地区,公路运输状况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公路网的建设发展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与之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公路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一些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因素,还制约着公路经济的发展。如由于受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公路系统的市场经济发展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这体系在公路系统领导们还有着等、要、靠的思想,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束缚。公路系统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通,在公路养护计划和公路建设的财政拨款上,由省厅行业部门负责;而地方负责公路系统的人事、党群和行政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利用行业和地方的优势发展公路事业,带到公路经济的发展。缺点就是在省(自治区)给予地方公路的财政拨款,与地方公路实际所耗费的费用对应不上。这造成了地方公路的建设费和养护费所获得比较少,一些需要修建和扩宽的公路路段末能获得安排。再加上现在公路养护材料费用的逐年上涨,公路养护成本也随之增大了,这造成了公路建设的资金不足,还有公路系统为了建公路,养公路系统负债的现象产生。
在公路经济中,公路等级比较低,公路管理系统人员严重超编,市场竞争能力差,这一些都严重阻碍了公路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公路发展的资金筹资渠道
为了加快公路建设,使公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公路经济的发展,应该不断完善公路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
公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在建设资金上可以由政府所提供,也可以由经营者提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切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获取盈利和获取利润。因此,当政府无法支助公路建设管理的资金费用时,可以由其他经营者筹资。投资的资金最终目的是得到回报,所以经营者投资的资金,可以用在修建收费的高速公路上。
多方经营者投资修建收费的高速公路,这也符合二十一世纪高速公路发展的趋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公路网规模的扩大,公路建设的重点是以高等公路为基础的“米”字型的主框架。如果只靠政府投资,是很难跟上公路发展的步伐。因此,公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向银行贷款、招商引资、争项目、集资等方式,向经营者筹资来发展公路。而且收费的高等公路能提高效率,降低了车子的维护成本,车主所获得的利益大于过路费,所以也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在收费公路嫁得制定上,因为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价格不能由市场所决定,应该由政府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在保证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制定价格,令公路投资者满意,也使公众满意。这样,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依照需求决定供应的规律,就会为公路建设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从而带动公路经济的发展。
对于政府投资公立的费用,公路管理系统应该用在维护原有的公路上。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频繁,车辆使用越来越多,造成了养护成本的下降和养路费用的增加。用政府投资资金用来公路维护上,不仅维护了原有公路发展,也适合公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确立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公路管理系统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突破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旧传统,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来发展公路经济。
在公路经济发展上,应该确立“一体两制”和“一体两能”的发展思想。所谓“一体两能”,就是公路系统应该认真履行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管理的职能,同时为了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应该采取多种经营的措施。所谓“一体两制”,就是在公立建设的生产活动中,还有公路养护的活动中,实施行业管理制度;并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发展公路的路外产业。
在公路经济的发展上,公路管理系统应该根据公路建设的状况,以及轻重缓急的需要等,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目标。并且确定发展的重点,也就是路率指标,通过实现指标不断改善公路的现有状况。与此同时,公路管理系统应该树立“三生共进”的思想理念,为公路经济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公路经济系统中,公路建设只是一种手段,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与生活富裕,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做到公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公路发展和生活富裕的统一、公路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公路管理系统应该用“公路经济”的思想,来指导地方经济发展,为城乡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交通服务;并且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充分改善公路交通运输的效率状况,最大程度实现交通便利,这样公路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用生态文明、循环阶级的理念指导公路建设,实现生态环保和公路经济良性发展的循环,不断提高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路管理系统还应该确立不断发展创新的理念,来指导公路发展,这样才能消除阻碍公路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借助公路经济的发展,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公路沿线方向流动,这样才能推动了公路经济的发展。同时以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作为载体和纽带,推动物质、人力、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向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方向流动和整合,全力实现公路带来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加快对公路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公路建设发展带来经济的全面繁荣。
三、科学管理
公路经济的发展,与对公路科学管理养护是分不开的。为此,公路管理系统应该实现科学管理。.
公路要实现科学管理,应该加强对公路的养护管理,确保养护公路的指标,这样才能实现公路带来经济效益的发展。同时开发好公路系统的内在潜力,从公路系统的人员、技术、设备、组织、资金上,加强对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在公路系统人员编制上,应该合理防止超编,并且制定好一个科学积极又有效率的公路养护建设计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投资使用效益。
众所周知,公路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知识和技术。因此加大对公路建设、养护的科技含量,并且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鼓励对公路的技术和科技改造,并且大力推进公路养建的机械化进程,在公路路面实行工程化的养护管理。同时公路经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应该调整公路系统的内部管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抓大放小,放活一些非养护的单位,不断培育公路经济的发展增长点。如可以鼓励集体、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来办经济实体,并且依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参与市场竞争,这样实现路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方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就需要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机制以及管理方式,这也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理念、机制及方式如何进行创新,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理念
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具有全员成本核算的理念,其指一种鼓励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中的方式,实现对企业财务成本全面的核算,形成一种完整规范的成本核算机制,从企业成本结构深入进行分析,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购置、材料的消耗以及人力的支出等实现全面的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具有全面风险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经营、筹资和投资等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风险,面对以上风险,全面风险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地加强对风险的管理,要从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完善,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监管,还要对国家宏观的调控政策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加强风险的防范;另外企业还需要具有质量管理的理念,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强化财务管理,保证财务管理中各部分工作都得到有效的落实,满足预期质量要求的标准。
二、财务管理机制
在财务管理中,想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效果,管理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中需要具有绩效考核的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对企业预算的执行、工作质量以及投资决策等实现监督,保证其满足经济指标要求,实现对财务管理效果的提升;企业需要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要根据新会计的准则进行财务管理机制的完善,对财务管理内容进行简化和改进等,保证其机制的与时俱进;另外,财务管理还需要具有财务人员的选拔机制,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对财务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财务人员的选拔机制完善和创新,能够有效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入职和入岗,实现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财务管理方式
(一)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
财务管理本来就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要想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财务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对预算评估实施管理,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在进行预算业务精细化处理中,对处理过程要严格进行,作业的预算也要和企业业绩进行有效协调,另外,企业还要对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也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中的重点,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企业各类成本的支出进行缩减控制,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企业成本的管理中,要先对企业成本使用进行预估,以节省为原则来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比如,在企业的原材料耗费中,要对原材料购买一直到产品营销整个过程的成本进行控制,将使用成本使用和预算进行对比,避免出现成本的浪费情况。
(二)使用财务集中管理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实现财务有效管理,就需要其具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式,这也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要途径。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可以使用财务集中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财务有序和分层管理,还能够增加企业内部人员凝聚力。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重组和改善,成立一定的总会计师管理部门,来让其对企业每个部门都实现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效率,避免出现管理中的混乱想象,企业财务资金也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促进资金分配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总会计师管理部门的构建,有效实现了企业财务集中的管理,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信息科技技术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也为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企业就需要充分把握时代技术和环境的优势,来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企业可以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在此信息财务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登录权限,企业各部门人员需要对其成本信息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及时上传,财务管理人员就能够对企业财务信息实现全面实时的掌握,这样就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还能够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其资金使用的情况能够实现有效的监督,对财务风险实现有效地掌握,另外,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还能够对财务信息实现整合优化和储存,为企业的发展决策制定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素质。随着我国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会计职业活动是反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能通过企业的会计活动反映出来。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是会计职业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会计信息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经营管理型”会计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会计工作者开拓进取精神的发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职业活动能够对知识、人才进行充分利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的职业风气,使得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对会计职业道德建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会计人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形成了不良的职业风气。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只有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克服这些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由此看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市场经济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动力。市场经济体制对会计职业活动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使得滋生了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这些消极思想时刻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石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来看,我国会计的真实性较过去而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有些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做假账,使得会计职业活动中存在不良的风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控制真帐假算,假帐真算等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通过职业道德建设来克服这些不利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结束语
1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措施———技能文化知识兼顾
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好的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落后的不合格的课程则则容易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知识中心课程观认为学生要适应课程适应我们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生中心的课程及教育适应时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此前的职业教育过多的强调了技能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而且很多学生学习这种技能的时候很多都只是死记硬背式的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也就是古时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技能的同时掌握知识原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与技能相适应的只是课程,同时这两者我们不能有所偏废,两者的分量同等重要,这两者应该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好的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落后的不合格的课程则容易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知识中心课程观认为学生要适应课程适应我们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生中心的课程及教育适应时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此前的职业教育过多的强调了技能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而且很多学生学习这种技能的时候很多都只是死记硬背式的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也就是古时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技能的同时掌握知识原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与技能相适应的只是课程,同时这两者我们不能有所偏废,两者的分量同等重要,这两者应该均衡发展。
2职业教育的观念变革措施———师生共同提高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们的职业教育的教师及学生都应该改变相应的观念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只有改变了相应的观念,职业教育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的修养,不论是知识素养还是技能素养都需要适时加强,这样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才会是最实用最先进的。教师在加强自我修养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不定期开一些座谈会,研讨会之类的会议,提高整个行业的素养。不仅是教师要改变观念,学生也是一样要改变求学观念,不能只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一门技术的,我们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学生学到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做准备基础。因此,学生的职业教育观念也是需要加强转变的,不仅要认真学习技术跟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只有扎实雄厚的文化知识做铺垫,学生的自学能能力才能培养好,培养思维能力,遇到事情学生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
3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校企合作
随着市场经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应该相应的发生一些变革。现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仅是信息更新快,其他各方面都是更新换代相当的快,让人应接不暇。为了培养能够接受高速发展经济的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必定是发生变化。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也就是更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更能促进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这样就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采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比如工作日的周一到周三学生都在学校里进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技术技能,有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合格老师授课,周四周五同学们则可以选择一天到企业里去,实地观摩学习,星期天企业也对合约学校的学生开放,可以让他们参观学习,甚至在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自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机器进行操作,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企业的后备力量做好了准备,培养的熟练的技师。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是非常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
4职业教育的就业改革措施———适应社会需求扩大就业渠道
职业教育的就业方面的改革应该立足社会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社会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就业也应该是面向全社会的,就业途径应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有定向就业和不定向就业两种形式,不定向就业有可以分为对口专业就业和不对口专业就业。由于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解决当前紧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及工作,比如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网上招聘、各大报纸等媒体也是给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及提供岗位的相关平台。扩大就业渠道学生可实现最大限度的自主就业。
5职业教育的种类改革措施———精细职业教育专业,融会贯通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下,受内外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在组织运营中,正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尤以经济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电力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在以往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一、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经济体制,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之下,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特征[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和销售是以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为根据的,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握发展契机,努力发展壮大。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管理理念仍占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显著,经营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有效做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经营管理制度缺失
经营管理制度缺失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管理部门众多,如财务、设备等部门对企业均具有管理权。另外,还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各管一段”局面屡见不鲜。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其不重视管理工作。部分存在观念陈旧、管理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专业管理队伍的匮乏,导致电力企业财务、设备、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纷纷插足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混乱,这就造成资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做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事实上,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经营管理细则,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意识的滞后,这些细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贯彻实施。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经营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不断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实践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分段管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低下。健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各管理部门之间有序、协调行使管理职权,显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准确界定各部门职权,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整合管理制度,实现各管理部门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2]。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应努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结语
面对当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发现,努力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客观的态度,来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电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莉.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3,03.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相应的检验检测平台。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相应的检验检测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以及技术支撑作用,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2)提升品牌策略,强化质量管理,为消费者创造出一个满意的购物环境,为商家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推动我国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3)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地方知名企业和特色产品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门要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引导和监督,以名牌产品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吸引优质资产,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过需要注意,必须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4)改进服务方式。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要以产品质量为主抓方向,加快服务质监建设,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和交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策略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切实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一)及时调整观念
要想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进行调整,认清形势,强化责任,将提升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快推进质量振兴战略,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在保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对市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全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违纪行为,严把产品质量观,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强化工作实效性
在市场中,部分产品是有季节性的,如农产品、服装等,一旦过了结节,就会停止生产和销售,消费者也不再使用,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应该保证实效性,在季节刚刚开始就要进行,并且保证检验的效率,将检验结果在第一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公布,使得消费者可以在季节内了解产品的质量信息,真正起到引导消费者和质量监督的作用。
(三)开展品牌建设品
牌效应一直都是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而言,要加强对于品牌的认识和研究,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推动其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大同类产品的品牌整合速度,推进地区品牌建设,对品牌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并加强对于品牌产品的抽检和复检工作,确保品牌产品的质量。对于仿冒品牌产品的行为,要予以严厉的打击,保护品牌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外在形象,放大品牌效应。另外,要强化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选择品牌产品,并组织企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完善工作体制
完善质量监督工作体制,强化监督部门自身建设,对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注重科学发展,加快综改示范,提升品牌效应,强化科学监管,确保优质服务,构建交流平台。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当好推手,进一步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推动效应、保障效应以及服务效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