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校行政论文

学校行政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10 20:22: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校行政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校行政论文

第1篇

学校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所以,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学校行政管理领导班子,提高管理意识

优化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是为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学校宏观决策调控的职能,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激发全校教师员工齐心协力重抓教育教学的激情和活力。

学校的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信息处理高效、沟通渠道畅通的内部管理体系。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学校行政管理职能,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掘教育的未来发展、 自我完善行政管理的潜力,要适当调整科研和管理组织结构与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行政管理能力,构建科学行政 管理平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要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完善学校行政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办事程序,规范办学行为。

第2篇

目前,就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来讲,虽然在知识的传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容乐观的是,其教学效果有效性提升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需调整

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且针对性不强,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培养重视不够。近年来,构建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等理念日益得到公众的重视,这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理应体现出对这一要求的回应,但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或其他因素的掣肘,既未适应公众对该专业所需人才的要求,亦未依托其地方资源优势合理设定学生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与素质结构等内容。所培养的学生较缺乏公共服务理念,专业特色不强。此外,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无论是在课程安排还是教学实施上,也都基本上没有把提升学生能力明确作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内容尚需优化

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较严重,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教学内容尚需优化。管理类、经济类、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从随机选取的河南省内几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作为主干学科来支撑。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缺乏适合本校特色的专业课程和教材,教学内容杂陈,缺乏全面性和新颖性。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照本宣科现象较严重,师生间缺少交流与互动。此外,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部分教师已经能够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但仍有部分教师即使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仍是边操作多媒体边满堂灌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教师在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时语言单调,表达不生动,也不善于运用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学生对这样的教学也感觉索然无味。

(四)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仍被传统教学观念所束缚,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诚然,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为学生考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中只是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照做,学生被动的、消极的接收信息与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做法会使教学效果有效性大打折扣。

(五)学生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影响不足

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量化指标,考试的检测与反馈功能大致上能反映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状态与掌握程度,为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绩分析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反思新视野,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去探讨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对通过分析学生成绩来了解及优化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这一工作不够重视,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过于简单。还有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考试的卷面成绩对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的评价功能。

(六)学校及教师本人对教学效果有效性工作重视不够

据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院校较少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指导、训练、帮助教师。教师们普遍缺乏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的机会与实践。此外,部分教师本人狭隘地认为完成了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讲授完教材中所要讲授的知识即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培养了多少能力却不太关心,以至于对自身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认识和重视均不足。

(七)学生评教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

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有力手段的学生评教,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视。教师通过学生评教的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如何,从而有针对性地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采取措施。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评教工作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待加强。多数高校每学期都进行了学生评教,但却较少真正能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生评教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维度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但一些高校的学生评教工作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学生评教结果出来后却束之高阁,不反馈给教师本人,又何谈教师依据学生评教情况来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呢?

二、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有效性优化的相关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成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一)调整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定位

现阶段,急需调整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定位,以此来为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有效性奠定基础。我们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来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中。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坚持学科建设、人才培与学校自身特色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正确、清晰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定位能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优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有效性离不开课程体系结构的完善及教学内容的优化。1.改进课程体系结构是优化教学效果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地方本科院校既要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又要结合时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构建和动态改进课程体系结构。逐步淡化政治学科的色彩,强化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科目的逐渐多元化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注重以市场需求为教学导向,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新理念和新思想,结合市场及社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公众服务与公共责任意识,满足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要求。再次,教师还要以就业单位及就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来动态安排教学内容,力争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就业单位的需求。最后,教师的授课内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三)构建能力训练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我们要构建能力训练型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教师要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为“教学相长”的启发性教学方式,教学中能有效地使用合作学习策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创新课堂教学。2.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能兼顾差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在互动中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3.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相关的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立体展现教学内容,大大提升了板书和课件等表达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提升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有效运用眼神、手势、表情、动作等非语言来辅助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和感染力。

(四)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1.教师要摈弃“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切实贯彻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好专业知识。2.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的思维方式。3.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教师的教学要遵循关心行为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教师对学生的需求要有敏捷的回应。

(五)强化学生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影响

地方本科院校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引导教师和学生运用成绩分析产生的结果和数据来探讨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成绩分析方法及工具如等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SPSS统计分析等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对学生掌握整体知识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学生成绩的高低既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此外,要避免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对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的评价功能。不能简单地以考试的卷面分数来评价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有效性。

(六)学校及教师本人要重视提高教学有效性工作

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意识到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责任感,精力充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视、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上多训练、指导、帮助教师。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创造条件让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重视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性工作,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知识,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并经常反思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七)重视学生评教工作,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有效性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来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情况。学生因为是教学过程的长期直接感知者,学生通过网上评教平台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难易程度、教学组织、教师讲课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可以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评价的。1.构建科学合理的评教制度。各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且行之有效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并恰当设定学生评教成绩的权重。2.引导学生加强对评教工作的重视。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评教工作,防止评教结果失真。3.正确运用学生评教结果。学校及教师本人均要认真分析评教结果及其产生的真实原因,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重要依据来指导教师教育工作,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其教学效果有效性。

三、总结

第3篇

一、性别公正的含义

性别公正通常与西方的女权运动、女性解放运动相联系。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繁杂、流派众多,并且在不同时期的关切点有所不同,因此很难给性别公正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不可否认,性别公正一般包括性别平等、尊重差异、自由选择等三方面的内容。

性别平等是性别公正的首要内容。性别平等的含义通俗点说就是,男女两性在价值上是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别的,两性价值是无差别的,是平等的。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存在着男女两性价值的不平等,男性是高尚的,处于统治地位,而女性则是低下的,处于被统治、顺从的地位。这种观点维持着男性长达千年的霸权地位,而对于女性则一味地贬低,使女性弱化,从而安心于自己的地位。如果要对两性的不平等找寻依据,常常落脚于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别,这种生理上的差异与社会分工相联系,导致了男女的社会差异,进而成为两性在价值上不平等的社会依据。客观地说,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是生存与繁衍的需要,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但不应该扭曲这种差异,它仅仅是造物主赋予的一种自然天赋,在社会价值上没有任何区别,不应该以此为理由将女性从某种生活领域中排斥出去。在人类活动的领域内,不论是公共领域、私人领域还是社会心理领域,从性别平等的要求出发,都应该平等地向两性开放,不能为特定的性别设置障碍与限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域无界”。

尊重差异,是性别公正的进一步要求。人们一般认为影响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自然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的不同。反对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就在于,从道德上讲,社会文化的任意性和自然天赋的偶然差异性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是不应该的。不是因为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才有其正当性的根据,而是因为男女生来就有差异,男女平等的要求才需要正当性证明。男女平等的要求和主张所针对的乃是差异,其所主张及其正当性要求的出发点并不是人生而平等,而是男女两性之间或是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主张性别公正,在提倡性别平等的同时还要提倡尊重差异。这种尊重差异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性别差异。我们知道,“性”与“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是指男女身体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特征,是指人的生物性别;“性别”是指男女两性之间心理、社会、文化的差异,是指人的社会性别,是社会所赋予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天生有性,但并不是天生而有性别。社会上认可的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都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而获得,长期的积累,则会被人视为自然。因此,对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别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应该尊重。对于男女两性社会性别的差异,我们要关注差异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这种两性的差异是历史、文化濡染的结果。既然男女两性的性别特征是社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早就存在的,从性别公正的要求出发,就应该尊重社会文化所赋予的这些特征,尤其是对待女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对于女性要给予一定的补偿优惠待遇,特别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比如生育孩子、从事家务等的补偿,让两性得其所得。

自由选择。既然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都是人性的表达,是在社会文化历史中形成的,那么人们就可以从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中进行选择,以使人类优秀的品质集中于自身。因此,更深层次的性别公正则主张两性,特别是女性,拥有自主自愿的个性选择的平等机会,让两性特别是女性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换句话说就是,生物性别不是决定性别特征恰当性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纯粹的女性特征到纯粹的男性特征这一跨度内进行选择以实现自己人性的最优化,我们将之称为“男女共享体”,其精髓就在于,不强求一个人要么具有女性特征,要么具有男性特征,也不强求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而是使一个人不因为自己的生物性别而失去从所有的人性表达方式中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两性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不能说某种特征一定是男性的,某种特征一定是女性的,对方就不能拥有。对于这些优秀的品质,男女双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在此基础之上,性别公正要使机会对所有的人开放,比如保障女性有权利去做某些排除生理上要求的适合男性的工作,比如公司CEO,往往被认为是男性的特权,女性如参与其中就会被冠上“女强人”的称号,这就是一种性别不公正的体现,只要没有生理上的特殊要求,所有的工作就应该面对全体,必须保证所有人包括女性都有参与其中的可能性。这都应由女性个体自主选择、自我决定,不能从观念或体制上强制或排斥女性的自由选择和发展。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性别公正既要求男女两性人格、机会的平等,也包括个性的自由选择,在一定情况下还要注重给予弱势群体以一定的补偿。

二、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公正

虽然当今女性的地位不再像波伏娃写作《 第二性 》时那样,而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认,长期的男权统治造成的影响不是可以一扫而去的。女性依旧处于弱势地位,性别的不公正普遍存在。学校作为主要的文化机构,正如布迪厄所说,“被学校制度传输的文化,无论是哲学、文学、医学、法学,直到最近还一直不停地输送陈旧的思想方法和模式,如使男人成为积极成分、使女人成为消极因素的亚里士多德传统”。[2] 同样不是无性别的,或是超性别的,不仅再现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而且在建构着这种不公正,并在不知不觉中传输给下一代。学校有自己一套机制与方法来建构这种不公正,但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教师两方面。

1.课程中的性别不公正

学校课程通常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通过学科的学习来传输性别的偏见,隐性课程则通过学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性别的偏见传递出去。

显性课程的性别偏见既包括学科上的偏见,也包括学科内容上的偏见。在学科上,很多人认为女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天生不如男生,某些学科不适合女生学习,比如数理化,而使女生怀疑自己能否学好这些科目,丧失信心,转而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人们又常常认为人文学科的地位低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只是读读背背,而不像自然学科那样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逻辑推理等,从这方面说,女性的地位再次降低。这种性别偏见在学科内容上表现更加明显。我国关于中小学生课本及课外读物的多项研究发现,各种课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男性出现的比例远远高过女性的情况。单单想想我们学习的历史课本,就可得到这一结论,厚厚的历史课本中女性的个数屈指可数,淹没在男性的海洋中。这或许可以以男性在历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来解释,但是在现代学习的其他课本上,男性依旧远远多于女性就很难解释了。同时,在课本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往往比较单一,被限定在特殊的领域、特定的行为之上,强化着社会中已经存在的性别刻板影响,比如教师、家庭主妇、售票员等。而男性角色较为丰富多样,基本上涉及各个领域,尤其是人们评价较高的职业领域,比如领导者、科学家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教材甚至存在着歪曲、贬低女性的倾向,比如将女性描述为目光短浅、毫无远见、爱慕虚荣、软弱、懦弱、胆小等特征的人。也就是说,学生从课本上主要学习的是男性的经历和成就,学习的是男性的优秀品质,而对于女性的成就则是知之甚少的,结果就形成了男性优于女性的偏见。

隐性课程在学校中的存在更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第一,在人员结构上,学校的领导者往往是男性,而具体的操作者——教师则往往是女性,在中小学尤其明显。这就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作用,即女性的地位是较低的,是一种服从的地位,适合从事辅、执行性的工作,而男性的地位较高,适合从事指导者、领导者的工作,这才是一种正常与合理的职业安排。第二,学校设施的男性化特征。从表面上看,学生处在同一所学校,面对同样的教师与同学,使用同样的教学实施、活动场所,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各项规章条例等无不散发着性别信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校服的款式,往往是不考虑女性特征,统一裁剪成适合男生穿着的肥肥大大的运动服。第三,学校男性化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男女生在认知方式上是存在差别的,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双方擅长不同的学习方法而已。一般认为,女生擅长合作互动的方式,男生则擅长独自思考,女生的描述性思维较好,男生的抽象思维较好,但是在课堂中,通常采取的则是适合男生的竞争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多的也是以男生更擅长的线条、图表等抽象方式呈现的。单从学习方法上说,女生就已经处于劣势了。另外,日常交往中的语言也暗示了性别的不平等。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社会文化中的性别偏见常常被无意识地带到语言文字中。这些语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通用语。许多与女性相关的语言暗含着轻视、反对、讽刺、消弱女性以及与女性相关的事物,进而起到贬低女性的作用。许多与男性有关的词汇则往往与理性、成就等相联系,暗含一种赞扬、欣赏。这些带有性别暗示的语言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扎根,并在交往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些不符合社会期望的男孩往往被同伴讽刺为“娘娘腔”等,男性的优越,不尊重差异,表露无遗。

2.教师教育行为显示的性别不公正

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递者,同时也是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偏见。这种性别偏见,有意或无意地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现出来。伍德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于男女生的重视程度始终存在差异,一些常见的行为最为反复出现,比如:教师对于男生的名字比对女生的名字更清楚;与男生谈话时,教师有更多的眼神接触和关注的表情;教师向男生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对于男生的发言给予更长的时间和更重要的言语和非言语上的回应;教师在课堂上叫男生的次数更多;教师更愿意花时间与男生讨论问题;教师对女生的贡献更容易忽视或不屑一顾;教师经常会接着男生的话说或者鼓励男生发表评论,等等。[3] 教师的这些行为很可能是无意识的,是社会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但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递者,教师的这种行为强化了性别的不公正,并将其传送给下一代。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组织机构、教育语言等方面都在彰显着性别的不公正,优化男性地位,贬低女性地位,与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性别不公正问题一脉相承,甚至在对此进行强化与传播。

三、走向性别公正的学校教育

学校中存在着性别不公正的问题是无需置疑的。学校作为传递社会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同时也作为为社会培养年轻一代的教育机构,应该努力改变这种性别的不公正,以期去引起社会中性别不公正的变革。

学校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修正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进而来消除学校中存在的各种性别不公正现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是唤起学生对于现存性别不公正的意识。学校教育应该将性别公正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在学校教育中使女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利地位,力求摆脱这种不利处境。这种对于性别公正的追求也需要男性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应该使男生认识到社会文化对于自己有太多的偏向与要求,从而产生帮助女性摆脱这种不公正待遇的意愿,这种努力也是帮助自己实现公正的过程。学校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只有明白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自我做起,消除自身所有的性别偏见,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性别的公正。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实验研究表明: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学习研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2004年刚进入实验,学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理论上。学校把我校的《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部内容复印,装订成简易小册,发给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初步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和感悟的实效、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形式,学校通过交流、辩论和研讨,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学习目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2.抓实践体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

3.抓反思重建。“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提出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全员育人为最高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健全网络——树立形象——升华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过程。德为人之魂。德育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②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⑤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⑩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四、充实课题内容,探索德育举措

1、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1)结合我校实情,制定我校“校风学风整顿提高活动月”实施方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风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我们共同认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又开展了学风达标活动,让我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结合校风学风整顿情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

针对校风学风整顿的状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我校学风达标活动正在实施当中,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校的班风、学风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3)利用习会,学习我校自编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

(4)加强班会课的研究,突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找出德育顽症,关注特殊群体

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突出生的状况。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为了生活,许多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这些孩子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群体。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我校在校学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为170人,占在校生的36.7%,个别班达到30人,占53.6%。

通过我校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一致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①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

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的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针对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3)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

2)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

3)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

4)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过程评价

1、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利用习会时间,专心学习这些德育教材,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为期末一次性评价为月评,实行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并制定《双路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表》。

3、改变传统的表扬模式,将榜样与进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评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推选一位表现好的同学作为榜样表彰,同时推选一位表现进步大的同学一样作为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

4、通过安全、礼仪等教育和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为全体学生发放《安全自救自护常识》;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在《远安民间文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征集采莲船唱词时将安全文明作为重点内容在“远安教育信息网”和师生中广泛征集。

七、延伸德育课题,促进教育发展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个体性 德育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道德教育的联系极为密切,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还应当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个体性以及个体性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 对个体性和个体性德育的认识

个体又被称作“本体”,是指人类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人类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实践者,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思想,通过思想的指导人自觉而能动的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生活,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这三种意识,使人类拒绝做环境的附庸,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其中的创新意识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对目前状况的一种超越,追求更理想的生活境界。

德育是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符合社会要求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以及社会群体依据人的思想和道德形成的一般规律。个体性德育则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其中,个体德育的内容、形式以及能力是说那个衡量的维度标准。内容指的是道德操守准则、行为规范以及价值体系;形式主要指对德育的认识程度和情感理念;能力则指与道德相关的判断力、决策能力以及行为做法。在现实的意义上,我们所倡导的个体性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侧重的方面是受教育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能力。个体性德育不仅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个体自我优化的一种形式。个体性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修养的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者。这要求当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在参照原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自觉做出道德判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德育培养,但是个体性德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认识:

(一) 德育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个体性德育偏重于理论教育,形式单一,阻碍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当前,一些教师强调个人为了保全集体利益而具备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而将个体的需要置之度外,使学生不容易接受;有些教师在讲课时,涉及多方面的道德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实际不能充分结合;另外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的德育重心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上,内容宏大宽泛,理论性强,而对个体性德育的培养帮助不大。

(二)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的传授为主,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在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这样的状态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自我能动性的发挥,就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应付政治课的不良现象;课堂上,老师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与心理需求。总体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认识到个体性德育的教学实际上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了理论知识外,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做到理论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个体性德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群体的不同个性和实际差异,因此针对性教学不强,没有将大学生培养个体性德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和谐。

三、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高校老师及相关人员应该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个体性德育的有效发展。大学生个体性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建立健全的人格,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个体性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个体需求充分考虑在内,满足这些需求才能使学生拥有自我培养道德素质的动力,从而积极参加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加强个体性德育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将人本意识融入教育理念之中。

高校在进行个体性德育时,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需求,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爱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应该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个体化德育的有效性;在德育的培养中,不能过于强调为集体利益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而是先考虑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弘扬一种高尚的道德观。这是“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个体性德育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三) 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上改变灌输式教育,采用案例教学或者情境教学法,将具体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发生的事件建立有机的关联,提高个体性德育的有效性。空讲理论是徒劳的,只有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时,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创设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增加体验,能够使德育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融入自己的思维之中。

四、总结

随着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理念的更新也逐步加快,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要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必须的基础课程,而教学中的个体性德育更是这门课程的重点所在,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个体性德育是不可或缺的,个体性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人本的意识,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得到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友锋.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原因及对策分析[J]. 学理论,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