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

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01 23:48: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人文关怀 激励管理

一、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及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1.高校贫困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关爱。本文所涉及的“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是指:尊重贫困生,注重其个性发展;理解贫困生,注重其心灵世界;全面发展贫困生,注重其综合素质提高。

2.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引入“人文关怀”概念,是对传统资助体系的一个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是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心理援助、成才帮扶、就业援助和帮扶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激励体系。

二、人文关怀理念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启示

1.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高校贫困生是当前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正以人为本。

2.营造关爱贫困生的舆论环境。

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还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大学生的人性化环境。首先,社会媒体要加强对社会上助学帮困的先进典型、贫困生的现实生存状况、感受、勤奋、拼搏,尤其是毕业后回报社会的事迹的宣传报道,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贫困大学生,营造浓厚的关爱贫困生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着力营造“尊重贫困生人格,维护贫困生权益,关爱贫困生成长”的舆论环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宣传发动,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帮贫助困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及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身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学校要引导非贫困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心,消除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和隔阂,与贫困生和睦相处、互助互爱、共同成长,使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之间形成团结融洽的关系,为贫困生成长成才营造愉快、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3.激发贫困生的内部心理动力,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自身的问题。

马斯洛认为潜能人人都有,它是人内在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就会寻求高层次需要即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的高级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尊重与荣誉的需要、理想和成就的需要。因此高校的贫困生激励机制要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实现途径

1.经济资助激励机制——经济支持系统。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强烈的需要,因此建立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机制是贫困生的激励和管理的首要环节,帮助贫困生摆脱经济窘境。高校应在进一步健全原有奖、贷、助、补、免的助学体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同时,加强与企业、银行的合作,加强信用管理、发掘社会力量,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经济援助网络,夯实贫困生资助的物质基础。

2.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相对于普通学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为焦虑、孤僻、自卑、敏感、脆弱、依赖、敌对等心理问题;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内向、谨慎、人际交往障碍、情绪不稳定、社会团体活动参与度较低等特征;对未来迷茫悲观,社会适应性差、厌世等。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因为个体的优势自我概念能够对弱势自我概念进行补偿,所以必须引导贫困生发掘自身的优势自我概念,从而补偿并提升其弱势自我概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淡化经济差距在贫困生中的影响,取而代之以成绩、能力、态度、品质、毅力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使贫困生获得虽然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帮助贫困生构建起自我心理支持系统。

3.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即要求每一名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口援助一名后进贫困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困惑,促使其提高学业成绩。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实习基地、素质拓展基地、就业岗位,为贫困学生搭建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爱心奉献一体化新平台。

4.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培训实习的强化,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

[2]王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7(9).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成熟度 现状 对策

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内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Super的观点,“职业成熟”和“心理成熟”是个类似的概念。职业成熟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指个体从探索到衰退的职业发展的连续体上所达到的位置;二是指个人在其年龄所应达到的与他事实上所达到的生活阶段的关系。

Super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人在不同的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或目标也是不同的。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主要有四个维度构成,即:职业规划、职业探索、职业信息、职业决策。职业成熟度描述不同年龄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以及他们作出职业选择的准备状况。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内涵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职业成熟度是指大学生个体准备的程度,即大学生个体应对发展任务时,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态度、知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在这些方面是否已经准备就绪,职业成熟度的这个特点,是职业咨询和职业辅导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第二,职业成熟度是一个心理概念,体现大学生心理的成熟水平。作为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理论概念, 职业成熟度是用于评价个体是否具有做出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职业决策能力和态度的一个标尺。

第三,职业成熟度是衡量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问题时正确的认识与行为的能力。职业成熟度愈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规划与执行能力愈强,进而获得成功的职业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现状

(1)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客观理性,就业心态趋于平稳,就业选择趋于理性,就业期望和诉求基本合理。其中,80%以上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客观,能切实感受到现有的就业压力,大三、大四学生认为就业特别严峻和有点紧张的比例均超过70%。34%以上的学生准备就业,有45%以上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对就业前景有信心的学生占52.16%。

(2)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滞后,期望值依然高居不下,盲目攀比现象比较严重,项目实践经验缺乏,对相关就业政策关注程度较低。部分学生在大一、大二的职业意识全无,只有到大三开始求职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问题。根据问卷统计,毕业后选择考研的大三男生占比达到53.29%,大三女生占比高达61.40%,选择考研的大四男生占比为37.11%,女生占比达到43.86%,这些比例都远远超过了学校每年的总上研率,选择考研方面依然比较盲目。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政策比较清楚的学生仅占5.73%,女生对政策的关注度远低于男生。大学生最希望就业的区域仍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等发达地区,所占比例高达61.66%,然而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学生仅占9.92%。

三、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的对策研究

(1)学校方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结合学科特色,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好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工作,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抓好课内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时,通过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和谐的就业观。加强层次性、科学化的就业教育引导体系建设,就业教育引导工作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作用,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建功立业;进一步转变、更新毕业生就业指导观念,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率,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

广泛开拓就业渠道,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征集需求信息,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流向。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行。主动走出校园,巩固已有就业基地;积极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活动,了解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的所思所想;扩大与各地政府、开发区、行业协会以及校友会的合作交流;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邀请重点单位和基层单位来学校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符合国家的就业政策,并且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能够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幸福指数高的就业。

全面普及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学生主动学习、领会此理论,注重理论与大学生个体实际的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职业素质测评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人格特征等,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做好铺垫。

(2)大学生自身方面。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准确自我定位。对自己的各种条件和能力进行剖析、自我评定和自我评价,大大增加获取面试和最终被录用的机会。大学生可以从自身优劣势评估、知识技能评估、自身性格评估、环境评估、人生目标评估等几个方面开展自我评估,形成一份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估报告,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坐标。

转变自身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求。学生要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择业不应过分集中在发达地区,应该着眼于国家重点单位,着眼于在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磨练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等,提高自身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环境适应、团结合作、动手操作、创新创业、人际交往等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了解社会和经济对人才的需要。

关注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及早关注学校或社会媒体的有针对性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准确的把握就业信息,把握政策动向,增强对就业信息和政策的敏锐性。此外,及早模拟、锻炼就业笔试、面试技巧、社交礼仪技巧,掌握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签署等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第3篇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4.构建自主管理、服务网络

第4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学术不诚信 声誉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80-02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自律功能,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厚植创新土壤。我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特别是像同济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他们从本科生一到校就开始进行学术诚信教育。但是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仍严重存在。

诚信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的软肋,我们应当更新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维度,正确看待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明建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年道德价值观,从而树立青年学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和人格修养。本文从学术不诚信的现状调查、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等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进行了浅谈分析。

一、学术不诚信的现状调查

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失去诚信的行为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雇用“”代考、花钱找“代替上课人”等等,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学生的身份;恶意拖欠学费,申请政府助学贷款却不按时偿还,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信用;在网络上谩骂、攻击,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窃取他人信息等。

对于大三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学术上出现失去诚信的最广泛的问题就是毕业论文的抄袭问题,有的找别的同学代替自己写论文,有的在论文中编造或伪造实验数据,更有甚者利用色相来获得较好的分数。

现在大学本科的体制都是要求在毕业阶段完成相关的毕业论文,虽然这个方式对于检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有比较大的作用,但因为现在网络很发达,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移花接木。这使大学生陷入了学术性的诚信危机。

2012年开展的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中,承认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但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仍认为自己是“诚信学生”,仅有3.7%的学生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在赞成作弊的同学中,居然有高达93.6%的人认为自己是“诚信”的人。可见这些学生所谓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从这项十分有代表性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诚信”的概念认识不清。

二、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的原因

大学生是知识群体、国家的后备力量,面对引发出这样一系列道德甚至法律问题,笔者想诚信危机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具有许多现实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大学生本人造成的,也有外在环境、学校教育、老师的教育及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1.主观方面:有的大学生面对当前就业的压力,为了使自己在众人眼里脱颖而出而急于求成,对学术盲目地追求结果,采取极端的行为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有的学生自制力薄弱,整天浑浑噩噩,整天无所事事,学习的时间也是为了最后的及格,拿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缺乏宏观的把握,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导致自己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等。2.客观原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诚信危机”现象,不同程度引诱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导致大学生效仿和跟随,挺而走险,出现学术诚信缺失现象。其次,是高校学术诚信教育薄弱,学术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学术缺乏诚信守诺的心理辅导,缺乏诚信守诺的道德品质的指导,缺乏诚信守诺的行为督导。最后,是学术诚信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规范标准去评价诚信度,去衡量诚信行为,从而失去了约束力,失去了诚信的内在驱动力。

三、影响与危害

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降低个人信誉,而且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直接损害所在学校的声誉,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

四、防范措施

(一)通过电视等媒体大范围开展“大学生学术讲诚信,做文明守信的人”的宣传活动。

从社会这个大的范围着手,开展“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做合格公民”征选活动,让整个社会风气去感染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让党风学风从每个人做起。邀请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社会上知名人士深入各大高校做讲座,宣传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强调学业完成的前提是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另外,国家可规定某一天为”学术诚信日”,让每个世人牢记做人诚信的重要性。

(二)完善并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没有邪恶的成分,这就是本性,是人自出生就固有的心境,可以说,没有一出生就注定是坏人的人。这个世界上之所以会有坏人出现,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环境不能适应某些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样就会有一些人走上了与善向背的道路。所以,针对大学生为何会出现学术上不诚信的社会现象,我们要考虑他的本因。人的本性源于善,所以我们要靠真实的案例去感染我们的栋梁,通过举行报告会、座谈会、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引导学生为人诚信、为学诚信;融入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参与重要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等学术活动前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同时要求指导教师也要尽到指导监督责任。

以身作则,关注诚信。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书育人一定要抓住诚信教育这个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诚信教育。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课堂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再次,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以身作则,做诚实守信的模范。

亲身体验社会,指导教师带队。现阶段学校的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实践环节。很多大学生总觉得“社会离我很远,我没什么事可做”,所以要号召所有高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诚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诚信行为的机会;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宣传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家庭诚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使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问题得以解决。

(三)教育途径要相互结合进行

将学术诚信教育与刚入大学的新生教育相结合,组织新生系统学习学生守则;与日常教育相结合,高校都应该专门为学生设置有关学术诚信的专题教育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每位大学生亲身体会诚信的重要性,指导教师做好监督和总结工作。对失去学术诚信的学生,如考试作弊的学生,可组织专题班会开展警示教育,本学科结业后签订《学术诚信书》并举行诚信宣誓等活动;与毕业教育结合,加强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组织贷款毕业生签署还款承诺书,告知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始终心怀诚信,踏实做人等等。

这样的做法我国有的重点高校已经在开展,收效良好。近年来,同济大学学生在各类学术活动中未发生重大学术不端行为,学生违纪事件呈逐年下降趋势,毕业生对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情况良好。通过一系列学术诚信教育活动,校园内形成了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良好氛围,学生中讲诚守信、践诺履约蔚然成风。

总之,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的缺失,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破坏社会公平公正,阻碍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既是人才培养本身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这样的活动要大范围地开展,才会让众多学子,从迷失的方向找到正确的航标,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光玲.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探索[J]. 法制与社会,2009,(09).

[2] 胡志强,程.研究生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和态度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01).

[3] 刘强,吴新平.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述要[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4] 张鸿燕.美国高校大学生学术诚信管理及其借鉴[J].北京教育(德育),2010,(02).

第5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生源特征 教育管理对策

独立学院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的大胆尝试,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我立足于以南京某知名高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及个别访谈等形式,结合自己丰富的一线学生工作经验,从分析独立学院生源特征入手,积极探索适应本三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本次调研共发放7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64份,集体座谈25次,参与233人次,个别访谈207人次。

一、生源特征分析

独立学院生源特征可概括为“三高一低”:一高,家庭收入高;二高,城镇比例高;三高,独生子女比例高;一低,入学成绩低。独立学院收费高于普通本科,学生一般家庭环境优越。调查显示,只有不到2%的学生称负担学费有困难,超过30%的学生称家中条件较好,父母提供的物质保障很充分。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城镇生源接近80%。城市相比农村,信息的传递与获取更为快捷便利,传输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些都对学生的成长成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产生了较大影响。调查还显示,学生中独生子女占90%以上。他们的成长环境得天独厚,身心发展较为健全,但也因家人过分照顾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等特点。此外,独立学院分数线在本二线下,以该学院为例,每年学生录取分数线比母体院校低了将近一百分,且素质优异的生源更多流向了本一、本二院校。调查显示,高中阶段曾是学生骨干的不到10%,每年两千多名的新生中学生党员寥寥无几。

二、行为思想特点

第一,思维活跃,知识面宽,注重信息搜集和更新。多数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使用新型学习工具,善于利用手机、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快。调查发现,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是网络,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在90%以上,每人每天浏览网络信息的平均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

第二,生活定位高,学习机会多。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外界,他们想法丰富,对社会认识较为深刻,对自我发展有着较高的定位。在调查对象中,有15%的学生准备出国升造,有21%的学生有出国意向。

第三,重视社会实践,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不少学生热衷社会实践,敢于走出校园,大胆寻求并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课余活动。在各类自发组织的校园活动中,学生能主动联系到赞助商,由企业出资出物,学生负责帮助企业宣传策划,既争取到活动经费,又锻炼自身能力,各种社团在校园文化舞台上表现得积极而活跃。

当然,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优越的成长环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力的引导,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四,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长效的学习动力。多数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子女的教育和关怀。65%的学生称与父母有代沟,无法沟通,父母不理解自己。而经济收入较高或社会地位较高的家长对子女的预期也相应较高,他们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但缺乏有效引导,造成了学生危机感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迫于父母的压力而被动学习。

第五,部分学生功利性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政治觉悟不够。因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社会,各种消极社会现象也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冲击。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理想信念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得较少。此外,城镇学生比起农村学生,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多数学生入党愿望迫切,入党申请书递交率90%以上,但政治取向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调查中有近70%的学生入党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就业筹码”,同时缺少志向和远大抱负,约有40%的学生认为“来学校混张文凭,以后好找工作”。

第六,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觉性,刻苦精神不够。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基础薄弱,课堂效率低下、自学能力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令人担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恒心、耐心;上课迟到、早退、无故缺课,不记笔记、不带教材、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现象严重,因学业不济导致的退学明显高于普通本科类院校。

第七,自我意识较为膨胀,但自我约束力又极为欠缺。不少家长惯用经济手段一味满足子女的要求,造成学生独立意识差、依赖性强、攀比心理严重等问题。加上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不善于团结互助,不懂得尊重他人。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家长不在身边敦促,自我约束能力差,就会更加放任自己,造成学习注意力转移,热情下降,意志力衰减,不良行为增多,等等。

第八,心理承受力低,优越感和自卑心理交替存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得学生有一定的优越感,自尊心较强,自我评价较高,但缺少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和面对困难时的心理承受力。高考成绩不理想,自尊心受挫,录取到独立学院,存有一定的自卑感,心理素质较差。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等随之而来,考虑的问题逐渐增多,心理负担加重,遇到挫折时易自暴自弃。

凡此种种都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者应当把握的管理“基础”。只有采取贴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手段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

三、教育管理对策

第一,注重德育教育。古人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品德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功能,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对教育的实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德育工作,从学生身边的点滴做起,例如扶贫助教、义务献血、向灾区人民献爱心、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等。在生动的实践中让大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二,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而不是单纯地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宜推行辅导员指导下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模式。这样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管理者,这种角色的转换有助于提高学生接受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第三,完善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应坚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疏”与“堵”的关系。针对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应制定相应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奖惩细则。针对学生的特点、心理等实际情况,实施合情、合理的管理,刚柔并济,做到张弛有度、宽严适度。

第四,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情况,及时处理问题,消除隐患。学生放假期间,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方面,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最新动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成才的紧迫感。

第五,重视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独立学院学生自尊又自负、自信又自卑的矛盾心理,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讲究策略,不能机械地照“章”办事,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引导,矫正其多年形成的弱点、缺点和不足,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品质与人格。重视入学教育,围绕学生入学时的疑虑和不安心态进行疏导,引导学生调整情绪,淡化高考的失落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树立对民办高校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去。

第六,突出情感管理,注重理解信任。大部分学生经历过高考挫折,有过悲伤迷茫,有过彷徨失落。在管理工作中,教师应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不能冷眼相待,要有宽容之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帮助他们;要理解信任他们,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放手让学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失落感和自卑感,体会到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信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找回自信。在不违背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前提下,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曲政文,李靖.新制(民办)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2]徐军伟,蔡永波.民办二级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杏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01-02

一、引言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等学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学生资助政策的有效落实,关系到资助育人的最终效果。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直接反映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困难生认定工作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1]。因此,必须探索建立更为科学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体系,才能确保助学资源落实到位,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总体现状

1.体系完整,总体效果良好。据笔者调查,天津市80%以上的高校采用了指标量化体系对困难生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在认定过程中,普遍按照“个人申报―班级民主评议―教师评议―学校审批”的流程,班级同学、班主任、辅导员和学院主管领导均参与认定过程,较好地贯彻了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困难生认定工作通常在每学年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完成,各年级申请认定困难生资格的学生需重新进行评议、审核,实现动态认定。学生经济状况出现的新变化,可以及时在认定过程中得以体现,及时获得救助。广大困难学生在每年的认定工作中可以加深对各项助学政策的了解,深刻认知国家助学政策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强化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2.认定机制复杂,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认定工作的组织方面,众多学生人数规模较大的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配比明显不足。同时,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较为繁多,往往由于助学工作项目多样、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使得困难生认定过程变得十分漫长。此外,部分高校在分值的核算与校验工作仍未实现系统自动处理的方式,耗费时间量达,效率低下。在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方面,每学年的困难生认定工作需要学生提交各种说明家庭经济状况的支撑材料,这些证明材料的办理过程耗时漫长,且大费周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一般在心理或人格上存在某些缺陷,为了能获得资助的资格而频繁地向他人揭开自己贫困的伤疤,势必给学生心理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

3.认定结果存失误,影响对资助工作的正确评价。笔者对天津市14所高校困难认定工作的调查中,有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困难生认定结果可能存在失误,既有困难学生没能通过认定的情况,也有本来贫困程度并不严重的学生在认定中获得较高评分而优先获得了相应资助,甚至反映有的学生伪造困难证明骗取资助。这些可能存在的失误通常只是微少的个例,但危害却是巨大的。产生这些认定结果的失误,在认定工作机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困难生与非困生群体界限模糊,难以区分。近年来,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一些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庭在经济上也渐渐陷入窘境,为了改善学生在校生活不得不提出资助申请。这些新增的困难学生情况比较接近,使得介于“困难”与“不困难”的“分界线”逐渐变成了“分界带”,而处于“分界带”内的学生具体困难情况难以区分。(2)评议机制不完善,随意性、偶然性突出[2]。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评议办法是由评议组成员对困难生申请人的日常表现和困难情况进行投票或评分,无形中增加了评议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此外,民主评议的主观色彩较重,评议人的情感因素容易对客观评价构成不利影响。(3)指标量化标准粗放,细节难以体现。指标观测点通常包括生源地经济水平、家庭收入来源、家庭人口数量、身体健康状况等,但具体评分标准模糊粗放。对于特殊困难学生,指标量化分值能够基本反映该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但对于更多的一般困难学生,指标量化体系无法准确反映细节差异。

4.科学的认定指标量化体系亟待建立,观测点存争议。高校资助工作迫切需要建立更为具体科学的认定指标量化体系,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指标观测点设定过细,势必会增加支撑材料办理和审核的难度,降低工作效率。指标设定粗放,则会忽略许多具体细节,降低认定方法的实效性。通常认为主要体现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经济来源、家庭成员数量、健康状况、区域经济状况等观测点在量化权重分值方面存在较大争议。

5.资助名额平均分配,助学资源配置欠合理。一直以来,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的人数以及国家助学金等专项资助工作的名额通常是根据学校总人数的适当比例下达,各高校将贫困生认定名额向学院(系)进行二次分配时,为了操作方便,同样会根据人数的相应比例进行划分[3]。这种平均分配资助名额的办法虽然从形式上体现了基本的公平原则,却忽视了不同学院、专业之间的实际差异,忽视了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导致助学资源配置上不合理。

6.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后期心理疏导工作缺失。资助工作者通常对困难生认定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给予较高的关注,对申请未被通过的学生缺乏进一步的善后工作。事实上,必要的后期心理疏导工作,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资助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是进一步去“伪”存“真”的有效方法,更是资助育人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定量考察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框架模式。对大学新生初次认定方式以“定量”考察为主,班级评议为补充。对高年级困难生的认定方式以“定性”考核为主,沿用上学年的家庭情况调查问卷评分,不再重新提交困难证明和其他支撑材料,班级评议小组直接对该生一年来的现实表现进行评议打分,判定该生能否继续作为贫困生继续享受相关资助。这个工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将“定量”考察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所处不同阶段的特点发挥作用。在纵向上,将原本每年重复进行的问卷环节和材料审查简化为新生入学时一次性进行,减少重复性工作,同时充分尊重大一新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横向上,利用通用的指标量化评分得出的结论,实现了学院之间学生困难情况的可比性,学校可以结合贫困指标量化分值在各学院间的横向比较确定名额分配,使助学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合理。对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量化分值修正。对高年级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现实表现的评议,可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增强资助育人的实效。

2.改进困难生认定指标量化体系。基于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前提,指标量化体系观测点的选取和赋值上可以力求详细,尽可能反映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细节。对于各项指标观测点的支撑材料,应充分考虑申请人在办理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制定合理依据[4]。比如家庭情况信息中关于家人健康状况的调查,一般为健康、偏差、极差等比较模糊的区分,实际上可细化为有无疾病或残疾,疾病亦可区分为一般疾病、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等。这些观测点的支撑材料,可由学生提供一年内的医院诊断证明、住院记录、药费清单的复印件加以说明,校方根据实际经验结合这些单据判断健康状况,并对学生在该项的自评结论进行修正。再如,关于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申请人通常将父母下岗或务农的情况视为收入来源较低。而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中,如果学生父母处于壮年(45~55岁)且健康状况良好,完全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足以满足家用的报酬,因此当学生无法提供有效的疾病证明时,应视为家庭基本经济来源正常。家庭子女上学的情况也可具体区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多个子女上学的开销问题也可以通过有关在学和缴费情况证明反映。总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开具相关项目的有效证明。

关于生源地经济状况的观测点,一般采用按照地理区域、城市、城镇、农村与经济总体状况等要素分为东、中、西部的城市、城镇和农村等九种情况,这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忽略了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拉大了区域间的分差,争议最为突出。生源地相对于校源地的经济状况对比可以通过上述两项数据的比值体现,以天津高校为例,假定天津生源地基础分为3分,外地农村的经济相对值为:(生源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值/天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值)×3,外地城镇的经济相对值为:(生源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天津最低月工资标准)×3。举例来说,假设某学生来自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该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值为250元,城镇最低月工资标准为860元,天津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00元,城镇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500元,那么来自文县农村的学生“生源地/校源地经济相对比”为(400/250)×3=4.8,该地区城镇学生为(1500/860)×3=5.23。

3.建立和完善评议机制。一要规范评议程序。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必须有规范的评议流程,建立专门机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按照“个人申请―自我评价―班级评议―教师评价―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的程序严格执行。二要科学组建班级评议小组。班级评议小组成员由所有困难生申请人、学生党员、非困难班委、寝室代表以及普通学生组成,人数规模应不少于班级人数的。评议小组让困难学生也参与整个评议过程,监督评议过程,提高评议小组在学生中分布的广泛性,客观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群众性的资助工作监督组织,派专人参加班级评议会。三要切实履行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准确了解困难申请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学习状况,根据工作经验对申请人提供的困难证明材料进行甄别,切实发挥主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职能,规避班级评议的随意性,把握宏观公正、公平。

4.建立困难生评价机制,实现动态认定管理。为了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有必要建立贫困学生的日常表现评价机制,实现动态跟踪管理。首先根据初次认定结果建立困难生申请人档案,随着学生年级变化,逐年对学生家庭状况、消费状况、学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①家庭状况,包括学生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收入情况、有无遭受自然灾害等;②消费状况,主要是看学生有无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校外租房等行为;③学业状况,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努力程度、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动性、有无违反法纪的行为等。对于存在过度消费行为或学业不努力的学生,可采取专门教育、降低贫困等级直至取消困难生资格等措施,强化资助育人的导向作用。

5.以人为本,深入调查,加强沟通。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任务量大、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贫困学生的权益保障,更是一项事关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理念。首先,要大力宣传国家、社会、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做法,向广大困难学生耐心细致地解释,将资助育人的理念植根学生心中,唤起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努力实践全员育人、全员服务的理念,不仅在学校内做好困难生认定和资助工作,也要多多走访学生家庭,将党和国家、学校的关怀送至学生家人的心中,调查显示,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家庭的实地考察与走访。最后,注重对困难学生和未通过认定学生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资助工作效果适得其反。

6.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详细的指标量化体系必然增加大量的数据统计与核算工作,依靠手工计算只会降低认定工作的效率,因此,必须依托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简化学生填写指标问卷的环节,实现数据统计核算自动化。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设计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彻底摆脱认定工作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差的困扰。对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应充分认识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化的趋势,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钟央文,钱晓萍,毛宇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2).

[2]张彦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模式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3]刘黎,高朕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探析[J].科学之友,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