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酒桌上敬酒的礼仪

酒桌上敬酒的礼仪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22: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酒桌上敬酒的礼仪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酒桌上敬酒的礼仪

第1篇

1、喝酒前先明确主题:宴请无非有两个目的,办事第一,感情所需。如果你做东,喝酒必然首当其冲;如果你做陪,一定要清楚该敬谁;如果你吃请,别人的心意你要领。无论是什么角色,切不可一上场就坐大,把自己搞成众矢之的。

2、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3、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4、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6、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7、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8、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让下面的怎么做人?

9、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10、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1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12、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13、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客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啦叽地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14、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15、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厕所去,没人拦你。

16、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17、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18、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19、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20、别玩虚的。千万不要拿凉白开作假,特别是给重要领导敬酒。如果识破了,一定坏菜了。

21、遵守协议。碰了酒杯就是一种协议,不要反悔、赖皮或作弊。如果较真了,不如不敬了。

22、集中用力。如果双方领导都同意“对阵”较量,切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手”,人的酒量是有限的,不要撒了胡椒面,最后还要领导伺候你丫的。

23、管好自己。酒后难免失色、失言、失态,但要控制到最低限度。领导可以把自己喝成群众,说东道西,但你千万不要把自己喝成领导,称兄道弟。

24、代酒莫急。如果自己职位偏低,要记着勤给领导添酒,但不要抢着给领导代酒;如果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而这一任务落到自己头上,也要自然得体。有时,领导遇到好酒正想多喝两杯呢。喝多了会伤身,喝不好会伤心。

25、表示诚意。如果你不是领导,决不可一人敬多人,尽管你再有诚意、喝得再多;可以多人敬一人,让领导感到受用。尊重是相互的,自己管自己的。

26、量少不宜。敬酒时要看对方的酒量、态度、心情、酒风及现场氛围等,如果不碰杯,可适量而饮,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同时要一视同仁,尽管桌上有些女士、司机及其他随员没喝酒,但一定要一个不少的表示诚意。能少尽量少,量小话要到。

27、领导随意。给特别重要的领导敬礼,如果碰杯,且自己酒量允许,不妨表示、“我喝完,您随意!”以示自己尊重和诚意。别给领导定标准,别说自己不会喝,领导的酒量是自己定的,你的酒量是领导定的。

28、选好时机。不要选择领导正在吃菜或与人私语、聊兴正浓时敬酒,不然会你会遭白眼;给不太熟悉的领导敬酒时也要“敬话”,这对联络感情可能没有意义,但一定要借这个机会说。

第2篇

中餐餐桌礼仪——落座

座位在中餐上也有讲究,我国一般以左为尊,如果有大长辈的话,应当让其做主座位,其余长辈在依次坐下,根据亲疏来进行分坐。

中餐餐桌礼仪——点菜

如果你是宴请的人,最好选择一家合适档次的地点,客人也能大致的知道该点什么菜,不过一般这时候都是主人去点菜,客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点一到两个菜而已。

如果你是被宴请的人,记住不要在点菜是显得过于主动,可以适当的点一到两个菜,要做到心中有数,点菜的时候最好问清楚其他人是否有忌口,最好点一个价格适中,又都较为适合的菜,当然,如果你们同行的人关系好的话也就不用在意这么多。

中餐餐桌礼仪——吃菜

我国在讲究吃的同时也比较讲究吃相,在用餐的时候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要劝菜,可以适当的说一说这个比较好吃,让他可以尝尝等话,至于吃或者不吃则由别人自己决定;第二便是不要随便给别人夹菜,一两次还可以接受,反复多次便会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

而且在夹菜的时候不要只吃自己面前的食物,也不要站起来伸长手去夹菜,而是要等到菜肴到自己身旁或者自己手动将菜肴转过来在吃,吃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否则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中餐餐桌礼仪——离席

在吃饭饭后不要就把碗一放便离开座位,如果是在家庭里面用餐的话,最好将碗筷拿走放入厨房,如果是在外面的话,最好将碗筷摆放整齐,在说一句‘我吃饱了,你们慢用’等话,然后告知主人一声便可以离开席位。

座次礼仪:

中国饭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点菜礼仪: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1.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2.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3.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吃菜礼仪: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喝酒礼仪: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1.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3.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5.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不要放太低。

7.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0.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

关于餐桌上的敬酒顺序:

1、主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倒茶礼仪:

这里所说的倒茶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离席礼仪: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有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第3篇

1、座次

在中国排座次与国外不同,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2、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

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点菜时,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

一看人员组成。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那么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要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3、吃菜

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以下以中餐为例,教你如何在餐桌上有礼有仪,得心应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欢向他人劝菜,甚至为对方夹菜。外宾没这个习惯,你要是一再客气,没准人家会反感:说过不吃了,你非逼什么?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你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布菜,那就只好俄肚子。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4、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细节四: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五: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细节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细节七: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八: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tmd干吗要喝你的酒?

细节九: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细节十: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关于敬酒

1、主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5、倒茶

这里所说的倒茶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胡乱给客人倒茶,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人家一看到茶壶、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适量。

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难为情。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只要两手不残废,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但是,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请试想,让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吗?

添茶。

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当然,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6、离席

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大约都有在两小时以上。也许逛了几圈,认得一些人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了。这时候,中途离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第4篇

日常饮食

锡伯族群众的风味饮食种类丰富,有酒类、茶类、面类、蔬菜类和肉类等多种。

饮酒习俗。锡伯族群众喜欢喝玉米酒、高粱酒等用纯粮食酿造的烈性白酒。他们喝酒很讲礼仪,在酒桌上有“年长一岁为大哥,年长十岁为叔辈”的敬酒习俗。

面酒。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制作。将大黄米洗磨成面,蒸熟加水使其发酵成酸辣味后,再将其汁液澄清出来便成面酒。味酸辣,开胃、活血,炎热夏季饮用可起到解暑作用。

发面饼。锡伯语称“发拉哈额芬”,具有芳香诱人、松软可口的特点,是锡伯族群众每顿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面食。过去发面饼用土碱作为发面之物,和上少许面粉做曲子发面用。发面饼视锅的大小为标准,可大可小。掌握好火候,贴上擀好的面饼,三翻九转即可烙熟。发面饼的吃法很有讲究,饼子的正面被喻为天,反面被喻为地。上桌时切成4块,正面朝上,反面朝下叠放,依次食之。

服饰文化

锡伯族群众爱整洁,喜欢美观大方,注重节俭。锡伯族有句谚语:“缺布不乏水。”意思是说,即使缝补的衣服也要干净。现在锡伯族的服饰文化已融入现代生活潮流,大多着装呈现代流行特色,但传统服饰仍在民间留存。

长袍。中年以上男女着装。长及脚面,右衽,钉布制纽扣,一般都较为宽大,男性多选黑色,女性多选蓝色。

坎肩。锡伯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中老年人一般用黑条绒缝制,年轻女子则用素色布料缝制。坎肩与其他服饰相陪衬,尽显风采。坎肩做工十分精细讲究,凡出远门时,锡伯族群众都会穿戴。

布鞋。锡伯族家庭里制作的布鞋与市场上销售的布鞋有很大不同,既好看又耐用。极具本民族的特色。锡伯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布鞋,布鞋的做工也十分精细,分棉、单两种。棉的为高勒儿,鞋头高,底子厚实;单的为圆口。

民族节日

西迁节。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西迁节”。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群众又称其为“迁徙节”和“怀亲节”。

锡伯族的西迁节有双重意义。一是节日源自古老传统。古代渔猎时期的锡伯族群众,每逢农历四月,在这一年中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里,纷纷邀约在一起,外出野游踏青,择水草丰美之山林或野地,共进野餐,向大自然祈佑人口繁衍、牲畜发展、渔猎丰收。二是节日记载了锡伯族西迁屯垦戍边的重大历史事件。

抹黑节。抹黑节是锡伯族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一习俗来自于古代祈求老天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的传说。锡伯族群众历史上曾受到小麦黑穗病魔的困扰,认为被抹上黑是一种吉祥,可以消灾避难,粮食丰收。

于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演化而成为“抹黑”的风俗。每年正月十六日凌晨,年轻人就相互用葱头或毡片将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对方的脸上涂抹,如遇到长辈,子侄辈先给老人跪下,然后用锅灰往长辈前额点一点,抹黑节因此得名。

第5篇

2008‘职场聚餐篇

在职场上,聚餐非小事,不仅要吃,还要吃出人际关系,吃出业绩,吃出成长。一年中聚餐最密集的季节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先听听聚餐那些事儿,再来决定怎么享受今年的觥筹交错吧。

聚餐“情”事

聚餐当事人:琳琳,办公室文员

我个人性格比较温厚,而且工作认真,属于典型的吃苦耐劳型。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能非常快地想起我来。

可除了部门正式的聚餐,其他的聚餐却很少有我的份儿,开始我还想请客的人有权决定请谁嘛,所以不用太在意,直到一个同事偷偷告诉我实情――往往都是在聚餐中间,会有人突然问一句:“琳琳怎么没来?”,然后大家才一拍脑门:“呀,忘了!”

听了同事的话,我心里特别难受,不是特别计较一顿饭,而是觉得被忽视比被讨厌更令人难受,平时默默为大家分担了那么多活,连起码的注意都得不到吗?

聚餐达人语

沈卫星,GCDF 全球职业规划师

琳琳的情况属于职场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能非常快地想起她,说明她的工作能力是大家所认可的。严谨认真是她的风格,而这也许正是她被忽视的一个原因,部分人会认为她不太好相处。琳琳是一个温厚的女孩,属于我们所说的具备啄木鸟特质的工作人。这类人的性格细密,分析能力强,工作认真细致,是很好的工作伙伴。但是这类人往往交际能力较弱,喜欢沉陷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与外界交流的主动性不强。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每个人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乐观、开朗、八面玲珑,通常这种人是较受欢迎的。琳琳不妨观察一下自己身边这种类型的人,试着多与他们接触,再分析一下自己,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也许琳琳不喜欢他们身上的某些方面,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换个角度看看,会发现其实所有的缺点都是优点。主动出击,让别人记住自己,比在原地等待来得更有效。

同事之间的非正式聚餐是有必要积极参加的。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应该多参加,特别对于新入职场或新近组织的人。餐桌是一个让人容易放松的地方,一次放松的聚餐比长达一个月的严谨合作更容易让人产生情谊。在聚餐中不但能让彼此熟悉的工作伙伴友谊更进一步,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特别在这种非正式聚餐中,能获得大量有用的“小道消息”,包括上司的性格分析、公司新出的政策、员工的能力认识、未来的发展等等。在聚餐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言多必失,过多的言语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只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二是对于领导或者同事的性格及私生活话题,不轻易参与讨论或发表意见;三是适当地表现自己,帮助他人;四是倾听并暗自记录有用的信息;五是保持良好的仪态,特别是在初次聚餐时;六是不醉酒,适当接纳别人的劝酒,避免酒后失态给他人造成麻烦,礼貌迎合,对于不喝酒的同事不加以劝灌。

聚餐“误”事

聚餐当事人:小赵,销售部“菜鸟”

每年新年,销售部都会邀请潜在的目标客户聚餐,以争取在下一年将其发展为真正的客户。作为销售部的菜鸟,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餐,经理事先再三叮嘱:“酒品如人品,喝酒爽快,以后签单才能爽快。”于是“上场”之后我很是勇猛,葡萄酒杯里装着白酒,一仰脖就是一大杯,客户打趣说:“小赵,你这喉咙是瓷砖砌的吧,真滑溜。”酒过三巡,气氛热络起来,同事们纷纷开始和客户谈起正题。可我却觉得头重脚轻,特想趴在桌上睡一觉。等我醒来时,饭店包厢里已经是日影西斜,听同事说,我趴在桌上睡着了,幸好有另一位客户也喝多了,所以场面才不至于太尴尬。

看着自己一身狼狈,想起进行过深入交流的客户却一个都没有,更不要说为自己下一年的业绩做铺垫了,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我肠子都悔青了。

聚餐达人语

莫京宇,爱德曼公关公司公关顾问在聚餐中,人们的心情会很放松,沟通会比较容易。

因此聚餐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牢牢把握住。但在与客户的聚餐中,不可太过急功近利。你的谈话语气要平和,不要做硬性推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人们对你这个人是否接受。最好的方式是抓住机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你给客户留下了好印象,下次你拜访时,沟通就很顺畅了。另外,在席间可适当地谈起自己的情况,但主要是你对行业专业的见解,谈你可以为对方带来的好处,以及提供的优质服务,还可以列举一些你做过的成功案例来做个补充。聚餐前对客户做个调查,看看他们平时的喜好是什么、工作的风格是怎样的、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等等,交流才会更有效。同时,在这样的场合,良好的礼仪尤其重要,虽说喝多了是显示了你的诚意和努力,但失态毕竟不是好事,也不是让客户愉悦的好方法。

现在的客户真正看中的是对方的工作能力和是否可以给他们带来收益,也会从各方面综合判断你是否是值得信赖的伙伴,这些都不是一次聚餐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不必过于懊悔。不过,只依靠聚餐这样传统的方式有些过时了,深入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对症下药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采取有礼有节地登门拜访、邀请客户参加推介会、定期寄送相关材料和产品、在业界建立良好人脉、在客户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等各种方式,用实力说话,保持诚意,不仅能尽量避免出现尴尬、冷场的局面,还能让客户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增加忠诚度。

聚餐“难”事

聚餐当事人:雷浩,五年工作经验的职场“老人”前些天参与了公司的新年聚餐,和往年一样依然不适应。与那些一到酒桌上就挥洒自如的人相比,我只能自叹不如。能喝酒的人确实是人才。即使是和上司、老板,只要手里有杯酒,10 分钟内就可以称兄道弟,不管年龄、级别相差多大,这是我打死也学不会的一种能力。我不善喝酒,尤其不善和领导喝酒,从来不会主动去和领导碰杯。

一直以来用“沉默是金”来鞭策自己,“沉默真的是金吗?”网上有人发帖子这样问,有人这样回答:“沉默是无知和不知所措时最好的掩饰”,一句话就把扑在我脸上的金粉踢掉了。

聚餐达人语

王翊,万华媒体人事经理

雷浩一方面将太多职业发展的意义赋予同上司、老板的聚餐上,加大了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又用“孤芳自赏”来安慰自己与“聚餐高手”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又被他不断用不自信夸大,所以虽然已有五年工作经验,但依然在聚餐中如坐针毡。

聚餐尤其是全公司的聚餐,是一个让意见、建议或感情直达上听的便捷渠道,也是博得上层注意的方法之一,即使只是单纯地表达感谢之情,也是职场的应有礼节。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主动回敬上司、老板是应该的。但这种沟通只是增加了上层注意你、了解你的可能性,除非是因为职位的特别要求,或上司、老板的特殊偏好,否则没有哪个上司或老板会草率地把能喝酒和晋升联系起来,一贯的工作表现、优秀的业绩、良好的软性技能才是决定职场前途的砝码。善喝酒是能力,但也只是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不善喝酒也不等于就一无是处,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证明自己实力的平台不只有聚餐的酒桌。

因此,和那些挥洒自如的“聚餐高手”相比,雷浩也不必自卑。给上司、老板敬酒,关键是传达心意,在聚餐轻松的氛围下,只要是真诚、善意的,上司、老板也不会因你口拙而对你心生不满。当然,有上司、老板在的聚餐场合,还有一些重要原则是不能忘记的:不要太过高调、招摇,哗众取宠,抢了领导的风头;保持礼貌;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领导要求干杯时,除非你是酒精过敏者,否则即使不能喝也一定要爽快;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最好是按照座位的时针顺序一一敬酒,避免厚此薄彼;尽量避免谈论工作上让人不快的事,如果要谈,也要换个积极的方式表达。

聚餐“赛”事

聚餐当事人:老孟,部门主管

早晨,我把大家伙召集在一块儿:“听说昨天企划部聚餐吃的是海鲜,咱们评优输给他们,这次绝不能比他们低。可是上边发的钱有限,我琢磨咱们部门每人添50 元,今晚找个五星级饭店聚餐。”大家都没意见。

第二天,我在楼道里碰到企划部的小王,说:“我们昨晚在五星级饭店聚餐,吃得没治了。”小王不屑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们每人又掏了50 元。要是换了我才不会为了排场当那冤大头呢。”这时,企管部的老李路过听到,说:“你看我们部门把钱全发了,大家都高兴。”我俩听了,扫兴地各自回屋了。

聚餐达人语

张登印,企业薪酬专家,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北京智鼎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

从此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三种聚餐费用的使用方法,从企业薪酬福利设计的角度来说,到底哪一种方式更合适些?我认为还是应从薪酬福利的整体设计来考虑。在企业当中确实会存在这种情况,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做法。这不同的做法背后隐藏着员工不同的个人需要,而这就是薪酬福利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的方面,否则虽然人力资源部门出于好心,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好报”。假如员工的平均收入连社会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企业却为每个人设计了一套每年出国旅游的福利计划,势必很难让员工领情。

企业福利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也就是企业的需要。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也是不现实的,应该尽可能地把员工的需求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的方针就是薪酬福利设计的目的。虽然是聚餐这样一个福利体系的小小方面,也是企业全面薪酬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全面薪酬体系中,有长期激励、中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等不同的薪酬项目,股票期权、年终奖励、工资、奖金和福利等都有不同的功用。而聚餐作为一项福利考虑时,也要考虑科学定位、设计其功用。一般来讲,这项福利主要用于活跃企业人际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作为员工紧张工作的一种调剂,有利于员工关系和身心健康。当然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目的是差不多的。

那么故事中哪种处理方式更好呢?在我看来,用通俗的话说,大家高兴就好。但这个“大家高兴”企业要注意引导,企管部把钱都发了,不能达到促进员工交流的目的,不是一个好的做法,也违背了企业的初衷。第一种做法应该是最理想的,第二种做法把部门聚餐当作一种攀比,尤其还要大家自掏腰包进行攀比,实不可取。其实,即使是不够星级的野餐活动,如果能够让大家玩得痛快,身心俱有所得,不也就达到了聚餐的本来目的了吗?

聚餐“乐”事

聚餐当事人:铭嘉,某IT 企业研发部员工

那天,是我第二次参加一个饭帮联盟的聚餐。这次聚餐有点特别,是到一位盟友家里包饺子。本以为又能尽情享受一顿美食,结果一行十几个人却没有一个是下厨高手。大眼瞪小眼一番后,略通厨艺的小美自告奋勇站出来担当总指导,大家商量好分工就忙活开了。锅碗瓢盆声,关于面粉、水比例的争执声,还有欢声笑语,在屋里弥漫,笨手笨脚的我们直到下午两点才吃上饺子。我已经不记得那天饺子的滋味到底有多好,但当时那份真切的快乐却永远也忘不了,我想那种尽情放松的气氛,那种大家毫无私心杂念、一起努力并公平分享成果的和谐,在难逃名利之争的职场上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

聚餐达人语

乔帝,圈网(省略)“朝外圈”圈主,现有注册会员16 00 人,会员活动以聚餐享受美食为主

我们会不断寻找特别的美食,但我想对参加聚餐的人来说,其实吃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享受一种特别的气氛。首先,不同于职场聚餐,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集会,大家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利益诉求,就是单纯的在一起玩,所以参加者身心是完全的放松,就像故事中的铭嘉所感受到的一样。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多数人还是渴望归属感,尤其漂在北京者能从中找到部分家庭聚餐的温暖。第三,一桌子的人职业、行业各不相同,聚餐中天南海北地侃,也是了解其他行业知识、共享资源的好机会,对拓宽个人视角、锻炼交际能力不无益处。

如果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组织者往往会先安排“破冰”,这时要积极响应,抓住这个尽快融入圈子的好时机。之后先熟悉坐在旁边的人,然后渐渐拓展交流范围,适当发挥一点幽默感和服务精神,提供一些最近流行的话题或笑话和大家分享,让先加入这个聚餐圈子的人尽快熟悉你、认可你。而无论你参加了多少次这样的聚餐,有一点务必记住,就是要有绝对的AA制精神。此外,此类聚餐中最忌想占小便宜的大吃大喝者,虽然身心完全放松,但餐饮的基本礼节是不能忘掉的。

聚餐“心”事

聚餐当事人:李凯,就职于某在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律师事务所

第一年新年聚餐会上,最大的“总”端着酒杯来和我们一一碰杯。礼尚往来,我也端了酒杯,恭恭敬敬地到“总”面前敬酒,他很高兴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小李很不错啊,明年该加薪了。”所里有几百号人,“总”不仅认得我,还有承诺,我暗自窃喜。然而,这一年风平浪静。

又到了新年聚餐会,我依然去敬酒,“总” 依然很高兴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小王很不错啊,明年该往上提提了。”我尴尬地笑笑。又是平静的一年,到聚餐“总”见我敬酒说的是:“小张很不错啊……”,我无语。

聚餐达人语

杜继俊,人才职业网总经理

中国人喜欢讲感情,喝过酒就是朋友,就有感情,就可以有“帮自己人办事”的理由了。但聚餐只是敲门砖,不是万能钥匙,推杯换盏间是感性的交流居多,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酒酣耳热之余的承诺,更不能全听全信,毕竟在酒精和热闹气氛麻痹下,不太容易记得住事。自家人都有亲疏远近之分,更何况酒桌上的交情呢?

“总”每天接触很多人,聚会中和很多人说话,老是记错李凯的姓,这就是一个提示:“总”对你印象并不深刻。因此敲开了门,接下来的路还得自己一块砖一块砖地铺。要拉拢客户的,有事没事都得继续勤于联络、勤于聚餐,我的一位朋友在最忙的时候,午餐加晚餐,一周竟然有十次和客户的聚餐。想升职加薪的,还要继续在同事间扩大影响,继续在领导面前展现优点,让自己不是别人偶尔才会想起的那个聚餐会上能喝酒的某某,而是大家心目中形象清晰、善于沟通、有良好业务能力和端正品性的优秀员工。

第6篇

出发前,约朋友同行,没想到帖子发出,最后竟吸引了十多名驴友,其中包括11个大人和5个小朋友。11个大人中有5位美女,而5个小朋友中最小的阿木居然只有6岁。背上背包、背上帐篷,我们一起向那个未知而遥远的侗乡进发。

干冲,大山里的鱼米之乡

火车、汽车,经过长途奔袭,10月2日14时,我们终于到达广西三江,“千户侗寨”早已为我们联系好两台微型面的,我们从三江县城直接赶往当天的目的地――干冲。

干冲,离独峒约10公里,是三江最大的侗族村寨,寨子里有1000多户5000多人,立寨时间超过千年。“千户侗寨”告诉我们,干冲是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山环水绕、水草茂盛、鱼肥粮丰,被誉为“大山里的鱼米之乡”。

而干冲能成为三江第一侗寨,据说和康熙还有关系。相传300多年前,康熙微服私访途经干冲时,因困顿在路边歇息。路逢一对干冲夫妇,吸了男子送的几片干烟叶后困顿即消。听说夫妇俩为无男传宗困扰,便命夫妇就近找来一公一母两株樟树苗栽下,按侗人习俗系上黄布条(侗人栽树时树干上会系上草标或土布,提醇路人不要践踏),并叮嘱夫妇俩逢年过节双双来祈拜,来年定可生男孩。夫妇俩按叮嘱去做,果然应验。于是干冲无嗣者纷纷去求,皆灵验,连续数年,干冲人口倍增,终成三江最大的侗寨。

在久远的传说中,两个小时过去了,干冲出现在我们眼前。第眼,干冲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震撼,一路劳顿和饥饿,我们决定先填饱肚子。晚饭安排在一位年近六十的老嘎婆家里,据说嘎婆是村子里最有名的女歌师,侗族情歌唱得非常棒。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富足的生活状态,干冲人养成了怡然自乐、幽默诙谐、吟歌养心的秉性,无论走到村寨哪个角落,随便一对成年男女,都能对上三天三夜的情歌。而干冲人的生产活动、节庆祭祀、民约寨规、礼仪交往、讲古歌舞、宗教聚会、红白喜事等更是无事不歌。他们把能说会唱的人称为歌师,因此歌师乃干冲一“宝”。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嘎婆特意杀了一条狗,把亲戚朋友都动员起来为我们做菜。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大伙决定先安营扎寨。把帐篷扎到学校操场去。但热情的嘎婆无论如何不让我们去学校,让我们就把帐篷扎在她家的木楼上。最后,十几顶帐篷把嘎婆家的木楼占得满满的。

扎好帐篷,饭也好了,嘎婆家的堂屋里架上了三张桌子,狗肉、香猪肉、粉肠、酸鱼……每张桌子都被挤得满满的。嘎婆的儿子从里屋提来一桶约15公斤的米酒,在桌子上摆上一圈吃饭的大碗,把每个碗都倒上满满一碗酒。美女们一看赶紧溜之大吉,而小朋友们大概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豪迈的阵势,兴奋得在桌子间窜来窜去,连村子里的狗儿都赶来凑热闹。

在一片敬菜和敬酒声中,大家很快满脸通红。酒至半酣,房门被推开,原来是干冲的款首(干冲侗族地区是唯一保留有“款”的地方,“款”类似族规,款首相当于族长)、歌师、村主任、妇女主任等一干人马闻讯而来。

15公斤米酒很快桶朝天,嘎婆的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又提来了好多米酒,于是大碗米酒继续喝着,动听的侗族情歌也开始在屋子里飞扬起来。同去的美女为了助兴,把自家家乡的山歌也亮了出来。不知不觉中,每个人都有了朦胧醉意,而嘎婆她们的侗族情歌声正浓,她们或两人相对、或三人合唱,偶尔唱错,对方便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只有坐在旁边观战的份。

“千户侗寨”告诉我们,歌师们已经斗上劲了,要分出个高低胜负才会罢休。大伙一听不禁咋舌。此时酒桌上很多人早已不知去向,我四处找寻,发现他们已经转移阵地,跑到厨房里继续喝去了。

这个晚上最后怎么散场的,我一点记忆都没有了,只记得歌师告诉我们,干冲地处湘桂古驿道,数百年来,无论是兵家游勇、商贾货郎、卒赈挑夫、赖佬乞丐、木工铁匠,还是逃荒避难的、补锅阉猪的、堪舆卖艺的、走朋串友的,都络绎不绝地穿梭在这个村寨边。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在干冲找到饭吃、借到宿住。因为干冲人素有“来者都是客”和“穷一辈不穷一餐”的观念,如谁家因吝啬不给求助的外地人施饭、借宿,全村男女老少会群起而攻之,最后落个“吝啬鬼”的名号,从此这家的后生就难讨媳妇,女孩也嫁不到好人家。

高定,仙鹤落脚的地方

第二天中餐后,我们将要翻过几座山头徒步去高定。越过嘎婆门前的小河,爬上高高的山头,嘎鎏她们“下次再来”的喊声还在耳边回荡,她们挥动的手依然可以看见。

高定距独峒约10公里,与干冲一样都分布在侗族“圣山”三省坡下面,从干冲到高定有青石板铺成的山路相通,徒步约一个半小时可达。

离开干冲时,热心的“千户侗寨”给他在高定的同学吴老师打了个电话,让吴老师到村口接我们。沿着植被茂密、稻田纵横的山间小路,我们很快爬上了最高的垭口,翻过垭口下去就是高定。

由于小朋友多,我们的队伍拖得老长,我走在最后收队。快到山脚时,我拨打吴老师的电话,电话刚接通他就告诉我,他已在我们前面的队伍中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到了村里的制高点――高定小学,这是我们当天计划中的宿营地。吴老师告诉我们,小学正在维修,没水也没电,让我们到他家楼上扎营。在大家再推脱后,他突然想起他家屋后有两块稻田,这几天刚好收割完稻谷,田里被打羽毛球的小朋友踩得平平整整的,非常适合扎营。大家一听大喜,马上收拾东西开拔。

吴老师告诉我们,高定意思是高而陡的村寨。据说最初的高定侗寨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当时只有几户人家,虽居住多年,却直人丁不旺,甚至连饲养的家畜家禽都难成活。有一年,所有人家的家禽除一只母鹅外全部病死,这只幸存的母鹅也在某个清晨翻过山梁走了。不久,人们发现母鹅居然和一只白天鹅在一起搭窝下蛋,并孵出了一群小天鹅。而这个地方,背风向阳,温暖如春,周围分布着许多甘泉。山泉下的溪水里也鱼虾成群。众人认为这是神仙让仙鹤(当地人称天鹅为仙鹤)帮他们指引风水宝地。于是大家纷纷从原来的居住地搬了过来,由于此处地势较高且高低不平,大家就将其取名高定。

吸取前日教训,晚饭时当吴老师也提出一桶米酒时,大伙纷纷发表声明不喝酒。吃过晚饭,夜幕降临,大家在平整的稻田里扎好营,点燃汽灯,在地上铺上废报纸,网友“不一”和老宋到村子里的小卖部去买啤酒,结果却没有可下酒的东西。老板热情地说家里有花生,可以帮我们炒一些来。于是搬来两瓶啤酒,等着老板的炒花生准备畅饮,结果吴老师以为我们晚饭没吃饱,匆匆忙忙从家里端来两大碗肉。

第二天起来,太阳刚刚穿破云雾,山寨安宁中透着岁月的芬芳。公鸡伸长脖子站在木楼前的台阶上高歌,燕子啾啾鸣叫着在寨子 上空轻快翱翔。挑着米酒慢慢悠悠的老人、背着孩子匆匆忙忙的妇女、鼓楼前嬉戏的孩童、牵着牛扛着犁的男人、在水井边洗衣洗菜的妇女、在坝子里相互吠咬的狗们,切都是那样安详。

站在寨子最高处放眼望去,木楼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青瓦木屋遍布在群山之间。七座按宗教建筑修建的鼓楼飞檐重叠,精美而奇特,干净的青石小道在寨子里四通八达,而最令我们赞叹的,莫过于11层的独柱鼓楼,这座鼓楼建于1921年,鼓楼只一根主柱,通过横柱与四周边柱相连,造型奇特,匠心独具,显示出侗族人民的超凡智慧。

林略,天上的宫阙

吃过吴老师为我们准备的早餐,我们开始了独峒的最后一段也是最困难的一段行程――向林略进发。从高定出发,沿山路向上攀登,山路狭窄而陡峭,一边是险峻的山崖,一边是高高的田埂,窄的地方仅能容脚、陡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

太阳高高挂在天上,炙热地烘烤着我们,所有人都汗流浃背,出发没多久,胖胖的小杨杨就摔了几跤,终于越走越慢,走几步要喝一次喝水,而最小的阿木则边爬边委屈地掉眼泪。我们再也无心欣赏沿途风景,每到一个有树荫的地方就赶紧停下来休息。沿途岔道极多,在最后一个岔道时,领头的“泡菜”终于走错了路,带领队伍继续往上爬。等收队的我赶到岔道边时,一个正在收割稻子的人好心提醒我说走错路了,于是赶紧喊前面的人往回走,后队变前队,走在后面的小杨杨一下兴奋起来,赶紧往前跑。

爬上一座山染,远远地我们望见远处的山头上黑压压一片木楼无声静立。林略,仿如一支雄伟壮观的古罗马帝国军队,雄壮而威严地整齐排列在高山之巅,并在我们爬上山梁那一刻突兀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虽已有太多的山寨和木楼在我们的记忆中走过,但林略依然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放眼望去,看不到交错的木梁,看不到凌乱的栅栏,只有一排排平行的屋顶,一片片并行的黑瓦。这种黑压压的整齐,使林略犹如一曲雄浑的进行曲。在这片整齐的屋顶中,鹤立鸡群般矗立着三座鼓楼,远远看去,那褐色和白色相间的鼓楼顶部,恍若将军的头盔闪耀着炫目的光芒,而三座鼓楼就是指挥这个军阵的将军。

黑瓦之下,是一圈圈缠绕在山间的梯田,一直延伸到数百米的沟谷之下。层层梯田,有的是刚翻过来的赤红、有的是长满青草的翠绿、有的是布满紫藻的紫蓝,如一条条五彩的飘带,在阳光下发出灼人的光芒。

大伙的步伐开始加快,很快就走进了寨子。我们在寨子中毫无目的地游荡,鼓楼时隐时现在梁与梁、瓦与瓦之间。林路鼓楼虽也是侗乡鼓楼,但与我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鼓楼不同。这里的鼓楼下部是封闭的,木条栅栏将四住成一屋状。在鼓楼的角落里,我们无意中发现一面竖立的日鼓。这面鼓是直接把树干掏空,然后在上面蒙以牛皮做成,原本镶在鼓楼高处,如今鼓楼破败,所以就取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