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的调研

网络的调研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8 10:22: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的调研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的调研

第1篇

目前,我市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要。因此,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市的急救服务网络,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委组织部分卫生界的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先后到市卫生局、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0”救护站,以及市区11所医院急诊小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赴__、__等地参观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情况

委员们一致认为,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

1、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建设起点高,具有示范作用。__、__急救网络是由一个中心、多个分站、多条绿色通道组成。分站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与医院急诊科共同组成区域救护中心和绿色通道。急救中心、分站、绿色通道密切配合,保证急诊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急救半径小于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政府投入与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相结合,少花钱、多办事。在基建方面,__市政府批准急救中心扩建征地5亩,投入资金20__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__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征地16.5亩,新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在车辆配备方面,两市能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5万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配备高档进口救护车各30辆。车载设备有无线通讯、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起搏除颤器、心电图机、心肺复苏器、气管插管、胸穿、供氧等。通讯设备方面,两市均装备了800兆集群通讯指挥系统(美国摩托罗拉产品),该系统实现“120”有线专线计算机联网数据化,并通过卫星完成监控、定位、大屏幕显示,形成以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急救车辆和医院急诊科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指挥调度系统。在市内设有3个发射基站,信号覆盖率达98以上。急救中心在对分散执行急救任务车辆实施不间断监控指挥的同时,又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各医院间信息传递的畅达。遇有大型事故,可实现通频同播,做到一呼百应。

急救分站建设,两市在设立分站时,都采取依托医院急诊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投入并补充一定设备的办法实现。__市六个分站只增加20__万元设备投入,就盘活了上亿元资产。六个分站都形成了自己的抢救、监护、手术、辅助检查体系;只增加10万元通讯设备投入,就与13个医院急诊科保持24小时联系,协调指挥400名急诊工作人员参与急救工作。

3、院外与院内分开管理,急救流程一体化。__市将急救中心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外急救,将各医院急诊科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内急救。虽然急救分站设在各医院,但院外急救归属于急救中心管理,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就近抢救,并结合各医院的专科特点,合理运送伤病员。医院在接诊、辅助检查、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避免了相互扯皮的现象,也扼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的工作优势。

4、政府政策倾斜,稳定急救队伍。因急救中心替政府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救援职能,不是纯医疗机构,所以,__、__两市把急救中心都核定为全额事业单位。__定编80人,__定编120人。医护人员中,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60。凡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晋升上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放宽条件。准予发放急诊补贴:副高300元/月、中级200元/月、初级100元/月。这样,对稳定急救人员队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当前我市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市区只有一所救护站(即“120”),承担全市的急救工作。多年来,市救护站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较好地担负起了院前急救、社会急救、伤病员转运以及重大灾害抢救等任务,为挽救急症患者的生命,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救护站1963年建站,为科级差额事业单位,现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一楼,有9间办公及业务用房,6间车库,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现有人员编制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且学历、技术职称较低,最高学历为大专,最高技术职称为中级;有国产救护车10辆,心电图机3台,简易呼吸机3台,车载氧气瓶10个,2部普通型急救电话。日常实行3台车24小时值班,急救半径平均20公里,反应时间:市区平均10分钟以上,三环路以外平均20分钟左右。1994年4月,与“110”联动,共同组成服务社会化体系。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多数设有急诊科,医院内基本都能形成急诊小区。急诊工作有组织领导,有相对固定的医护人员。从医疗用房、医疗设备及床位设置来看,三级医院基本上能满足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需要,有的二级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能力较差。各医院均配备急诊救护车,但与“120”救护站,医院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指挥调度网络。大多数医院救护车基本上作为办公用车使用,有的也用于本院病人接送,出车率不足10,造成人员、车辆闲置。

目前我市遇有突发事故需要急救时,主要由市卫生局临时调度市区“120”救护站和各医院急诊科紧急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通讯指挥能力不强。

鉴于我市急救工作的现状,委员们认为:我市急救工作发展缓慢,与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见附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需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设施落后。市救护站建站已有37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而我省其他城市都相继建设了独立的急救中心综合楼。抢救设备陈旧落后,救护车配备与卫生部规定的每5万人口1辆差距较大。通讯设备没有形成指挥网络。

2、急救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市救护站医护人员紧缺,现有编制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人员经常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仅10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50岁以上的就有5人,学历、职称偏低(最高学历为大专,最高职称为中级)。

3、没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体系。目前我市急救工作主要依靠救护站,由于急救服务半径太大,反应时间太长,虽然多家医院都有急诊科和救护车,但由于没有统一急救调度指挥 系统,直接影响社会救援伤病员和院前急救的快速应急反应。

4、投入不足,急救经费困难。急救中心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但我市一直未能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为差额拨款单位。__、__和其他同等城市政府对急救中心都拨出专项建设资金,每年还向急救中心投入200—300万元。由于我市救护站是差额补贴单位,每年的财政拨款和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999年市卫生局向救护站拨事业费51万元,向市财政申请到用于更新车辆、设备的专项拨款48万元,全年拨款总计99万元。

5、“目前,徐州市交通事故抢救中心”设在某一所医院,不符合就近急救的原则,也不利于伤员的及时抢救。

三、建议

市卫生局根据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对我市急救网络提出了规划目标,具体规定了建立有区域特点的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和面向淮海经济区的急救网络。在加强急救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急救车辆、急救通讯联络系统方面也提出了总体规化。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规划目标和总体思路基本上是可行的。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特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全市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形成以急救中心为核心、急救分站为枢纽、网络医院为基础的急救服务网络体系。以市救护站为主体,迁址组建徐州市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应为直属市卫生局领导的独立机构,不宜挂靠在某一所医院。为有效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市行政区域划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别在市区东、南、西、北、中几个方位设立急救分站。急救分站应选择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依托,科学定点,合理布局,减少开资。各分站应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和运行。我市的厅直、市属、区属、企业医院,以及驻徐部队医院都应纳入急救网络,急救网络医院要突出专科特色。三级医院应为急救网络的主体,指导并直接参与下一级网络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网络医院内应形成急诊小区,开通绿色通道。组建县(市)急救站和急救分站,县急救站应设在县(市)人民医院,县急救分站应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卫生局应对急救分站、急救网络医院进行评估和资格认定,以保证急救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市卫生局规化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正在建设的门诊大楼西南部分楼层,建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办公楼,并在门诊大楼顶层建直升飞机停机坪。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整体规划是可行的,在整体设计时,要有超前意识,急救中心应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将行政办公、值班、调度指挥、通讯设备、急救培训用房,以及车库、仓库、汽车修理车间一并考虑,使其形成功能完善的急救中心综合楼。

3、完善急救通讯联络系统。建立全市急救微机联网程控系统,市区设急救“120”专线电话并入市话网,装备800兆以上无线网络集群化系统和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此项资金缺口较大,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在各分站和救护车上设基地台和车载台,形成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救护车和网络医院为网点,覆盖全市的通讯指挥系统。

4、增配急救车辆。根据卫生部按5万人口拥有一辆救护车的规定,目前尚需配备20辆救护车,1辆指挥车,其中需配备2台多功能救护车,一般应选择进口或国内合资生产的车辆。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理性消费

据CNNIC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并且网上购物人数高达4.13亿。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 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群体更是其中的首要主体。互联网无时间、空间限制,解决了产品服务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距离上的障碍,为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提供了无限可能。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呈现特殊性,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乃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肇庆市及周边城市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测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52份。其中,男生197人,女生255人;大一110人,大二119人,大三123人,大四100人。这样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易于从年级、性别等不同的维度上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研究工具。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调查问卷。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与部分大学生访谈,并在文雪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更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由15题单选组成,涉及对消费方式的选择、经济来源、网络消费的金额、对象、时间、性别差异、资金来源、支付方式及选择网络消费的心理等方面。2.采访、座谈会调查。通过远程视频、实地调研的方法,利用采访、座谈会的方式对网络消费次数过低或过高的大学生极端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排斥或沉迷于网络消费的原因及心理特征。3.实施过程和处理。问卷在肇庆市及周边城市的高校进行派发,问卷填写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对采访、座谈会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消费的主体及其阶段性。1.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77.7%的大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网络消费的方式。随着年级的递进,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网络消费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知识方面的困难就越低,也就越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的观念和方式,网络购物的频率也就越高。2.网络消费的动机及耗费时间。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浏览占了53.1%,无聊随便逛逛的占了46.9%。其中,男大学生选择有目的地浏览比例为76.6%,远高于女大学生34.9%的比例。同时,在对大学生平均每周花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的调查数据中,少于2小时的占41.4%,约2-5小时的占34.7%,约5-10小时占20.4%,10小时以上的占3.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过程中漫无目的地浏览网络商品的人数不在少数,其中以女大学生人数最为典型,我们也可以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时的无计划性,导致其在网络购物中浪费的时间过多。

(二)网络消费的支出及其特殊性。1.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研究数据表明,在调查研究的样本中,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65.04%为家庭提供,19.03%为家庭提供及自身勤工俭学,即大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个性上实现了独立,拥有一定的购买欲望,而经济无法实现完全的独立,这使得大学生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产生矛盾,而网络消费则是一种调和方式。2.网络消费的支出金额。根据研究数据,大学生每个月的网络消费金额在100―200元间的比例为47.1%,在100元以下的比例为26.1%,在200―500元的比例为21%,500元以上的为5.8%。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热衷于网络消费,但其消费金额占生活费的比重仍能控制在合适的量内。3.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由于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普遍地呈现为货币虚拟化的隐形消费,网络消费的整个过程完全是虚拟化的。48.7%的大学生选择现金支付比网上支付更具现实性,金钱意识更加深刻。比起当面交易,大学生更舍得支付存于电子账户的货币而不是直接给现金。因此,货币的虚拟化是致使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的影响因素。

(三)网络消费的对象及其可用性。1.网络消费对象。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男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多为日常用品、电子数码产品及虚拟商品,选择虚拟商品的高达21.3%,根据采访得出,大部分男大学生在网络购买的虚拟商品多为游戏金币,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服饰。由此可见,性别是影响网络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对象多为服饰、日常用品。2.网络商品的关注点。价格是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关注度最高的。其中,男女性在关注商品的特点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男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价格、质量与功能,女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外观是否美观别致,以及商品的品牌。因此,女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更具不合理性,过分追求商品的外观及品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与价格。3.网络商品的可用性。问卷数据得出,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购买的物品,认为很实用的人数占总体的27.9%,认为可用性一般的人数占总体的46.9%,认为可用性较低的占总体的22.8%,其中不曾使用过的人占总体的2.4%。这些数据表明,74.8%的人表示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具有实用性,即表明其消费带着一定目的性,而不是盲目地消费。

(四)网络消费的发展倾向。1.手机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中间媒介。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大学生对手机的占有率基本为100%,说明大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网络购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以及可能性。通过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抽取访谈,大学生热衷于以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媒介进行网络消费,以手机为媒介的消费模式显然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为媒介的消费方式更加地方便快捷。2.网络消费呈现阶段爆发性。在进行网络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中,保持着持续性购物行为的占43%,阶段性的占57%,而阶段性爆发可分为个体性和群体性的消费。(1)个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导火索一般为初次体验到收快递的幸福感,而此个体性问题存在着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男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行为后对快递的运送、物流变化普遍关注度不高。而在对女大学生访谈过程中,“期待”是被调查女大学生经常提及的字眼,在拆快递时更是兴奋度增大,获得了实体店购买所不能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产生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购物的态度差异。男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普遍较为理性化,网络消费的对象一般为生活必需品以及比较常规的物品。而女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购买冲动,消费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2)群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主要原因为打折促销季即网络电商的营销策略所带动的网络消费热潮。当各种购物打折广告铺天席卷而来时,大量低价销售的商品以及附送价值导致消费者的自制能力变差,产生消费欲望甚至是“不买吃亏”的意识,加上网络消费的便捷性,因此完成网络消费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3.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趋理性化。《消费社会》一书的作者鲍德里亚指出,消费主义指消费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无论是基本的生活消费,还是学习方面的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尽管攀比性消费影响着校园消费,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以理性消费为主。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五)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的策略。1.社会对网络消费观的宣扬。中国消费者协会2002年开展了“科学消费”年主题活动,发出以“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倡导科学消费行为”为内容的倡议。这份倡议书提出“在全社会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群体,社会化程度以及水平并未达到完全社会化,但是接受社会化的能力却很高,对社会舆论关注度高,能主动接受社会对着自己的影响。从这一方面出发,全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特别是针对网络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者有意识地主动熏陶自己。社会文化通过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文化、感受社会氛围,从而达到价值观上的引导。2.高校对网络消费文化的教育。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与社会消费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消费文化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人们往往把消费等同于经济问题,但消费中暴露出来的奢侈浪费与享乐主义侵袭等问题,这已经涉及到文化层面,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的引导教育:(1)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一门专门普及消费观教育知识的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现实的指导意义。(2)在线教育。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教育已经影响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站的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途径提高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教育。(3)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高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结合的消费观教育活动,更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网络消费方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网络理性消费观的树立。3.家庭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1)父母的消费榜样作用。家庭消费具有遗传性的明显特征。不同的家庭由于某一民族文化的差异,并受一定经济条件、职业性质及教育程度的影响,由此形成具有家庭自身消费特征的消费特色。而这些具有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消费中传给下一代,给孩子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当大学生脱离家庭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时,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特征的烙印。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逐渐以网络消费作为自己的消费方式,而之前形成的消费心理也将投射在其网络消费行为之上。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有着敏捷的悟性和极强的模仿力,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2)子女生活费用的适度原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父母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主要表现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经济支持。这种做法长此以往不加以纠正,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失理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在孩子大学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大学是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关键时刻,如果在这期间家庭不能引导他们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对他们的未来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警醒的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与消费收入增多并不一定成正相关的关系,要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既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又要避免他们乱花钱,使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结语

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通过社会文化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有意识地主动学习;高校可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在线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父母则应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并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指导老师:文雪)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5-15].

[2]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1):64-67.

[3]鲍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16.

第3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可靠性;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评估

电力通信的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具有最直接的关联,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密切的关系到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整个电网安全的水平。电力调度通信网络对大大小小的电力部门都有着连接和沟通的作用,是电网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其的安全可靠性作了深刻的研究分析。

二、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影响因素

电力通信网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通信系统,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从网络本身的角度可以将可靠性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和网络周围的环境,外部因素又能够进一步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可控制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周边的自然条件,比如温度、湿度、防震和防尘等;不可控制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周边的突发外部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人为故障和突发事件等。内部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可靠性、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的组织和维护管理等,内部因素主要受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会有新设备和新技术投入使用,从而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产生影响。一方面,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维护的效率,对电力通信网可靠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新设备和新技术会提高网络的复杂度,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必定会给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一旦发生故障,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从网络运行的角度可以将可靠性影响因素分为固有因素和性能因素。固有因素主要取决于通信设备可靠性和网络拓扑可靠性,不论网络本身多么复杂,网络单元(节点和链路)发生故障是造成电力通信网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网络单元故障往往是因为设备本身老化(偶发故障)和设备运行环境的变化(异常故障),设备寿命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根据统计学原理研究得到,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变化导致的故障往往原因复杂,缺乏基础数据,难以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一般采用定性描述;网络拓扑结构也是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当网络拓扑可靠性足够高时,通信网络中任意2点通信的可靠性才能够高于通信设备可靠性决定的单链路通信可靠性,比如网状或者环形的拓扑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整体的可靠性。性能因素主要体现在网络维护有效性和用户需求2个方面,高效的网络维护管理体系可以减少网络故障发生次数和故障持续时间,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从而满足用户对于通信业务的需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一个高可靠性的电力通信网需要有符合技术标准的通信设备、光缆线路和电源系统,要有合理的、具有自愈能力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全面完善的网络维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单纯提高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网络可靠运行,还需要对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定期的故障检测和排查,在网络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水平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进而实现电力通信网的建设以及运行目标。

三、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工程的研究

1、要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从细致分析来说,通信网络可以分成基础网络、业务网络和支持网络,如果要从更加的等级上来划分,还可以分为长途网和本地网。面向大众用户的应用层面是最基本的业务网,大众用户通过对业务网的使用情况,最后可以总结反映出通信网的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所以,将业务网为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对基础网和支撑网的可靠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展开全面深刻的研究。

2、要对通信网络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通常,通信网的破坏性作用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例如像设备出现正常的使用故障,这种情况称之为正常状态。而异常状态指的是人为的或者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设备故障。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通信网的可靠性,提高其运行和质量水平。

四、保障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1、控制好电力通信网周围的环境,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说很难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测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暴雨、台风。我们可以在这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做好防护工作,这样电力通信网就不会R到在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了。至于人为的影响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保扫来解决。对于是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影响,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减少工作失误的情况。对于人为的蓄意破坏,则需要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保护,加强人员在电力通信网周围巡逻,避免出现人为的蓄意破坏电力通信网络。

2、注重管理和维护电力通信网的通信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可以保持通信设备的性能和延长通信设备的工作年限。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的性能的维持才能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心术,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扩大,电力通信网络对通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要及时更新,确保能够跟上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

3、提高电力通信网的通信技术。现阶段,电力通信网络处于发展阶段,电力通信网络在壮大和发展,这样电力通信网络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也会相刊提高。提高通信技术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国家针对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发f}合自己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情况的通信技术;另一个就是向其他的国家引进通信技术。不管是自己国家研发还是向国外引进,通信技术都要符合我们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障好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案数。

4、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技能水平。电力通信网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就必须要加强通信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通信工作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很有效的提高通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方法。

5、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网络维护,进行定期维护。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维护可以降低电力通信网络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进行定期的网络维护,可以及时更新电力通信网络的信息,不仅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还可以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就能很好有效地进行维修。因此,在进行定期维护的时候要附上记录本,这样电力通信网络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保存,也方便以后的故障维修和责任承担。

结束语

电力调度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当今社会所要研究的重点,伴随着当今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可靠性的问题也将更加的突出,我们要更加完善的整理出一套管理、运行的体系,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电力通信网络,才能更好的为我们自己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剑涛.全国电力通信网络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J].电力系统通信,2002(8).

[2]张学渊,梁雄健.关于通信网可靠性定义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7,20(2).

第4篇

关键词:双频共塔; 阻塞网络; 阻抗匹配; 防高频倒送; Multisim仿真

随着中波广播发射技术的发展,数字固态机的运用已是趋势。数字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是由许多MOSFET场效应管组合而成的功率模块合成的,单个功放模块的安全电压较低,一旦在天线感应到强的雷电冲击、其他频率的功率高频倒送或载波及其边带能量存在较大反射时,容易造成各模块中的场效应管发生过流、过压而导致管子烧坏。为此数字固态机的天调网络设计必须考虑防雷、防高频倒送、阻抗匹配和防边带反射等四个功能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天调网络的天线阻抗匹配和频带宽度,还要防止邻频干扰的影响。

防雷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或泄放感应雷能量;防高频倒送是为抑制由于其它大功率发射天线,在本机天线上感应出较大的高频电压,而形成的高频倒送能量流;阻抗匹配就是要把天线阻抗变换为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以消除反射波,保证其驻波比不超过1.2;而防边带反射则是要保证整个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不至于造成大的边带反射。图1为中波单频天调网络的普遍形式。而多频共塔天调网络除共用一个防雷部分和天线阻抗预调部分,还要考虑对其它共塔频率的阻塞,即将各阻塞电路并联接入。采用双频共塔的两个工作频率要有足够的间隔,通常要求t=f1/f2>1.25。

1 天调网络的设计要求

1.1 天线及天调网络的防雷措施

由于天线极易引雷,如果天线没有得到良好的防护,雷电将从发射天线直接进入调配室,甚至破坏发射机,因此通常在防护上采取多重的防雷措施。铺设天线地网不仅为射频信号提供回路,同时也为雷电提供流畅的入地点。当天线遭受雷击,塔基放电球(放电球的最小间隙为1cm,如果塔底高频工作电压峰值超过1万伏,原则上按1 kV / mm调整间隙)放电时,天线阻抗被短路,发射机的功放电路中会产生过大的瞬时电压、电流,容易烧坏功放模块。为确保广播设施的安全,天调网络中还要有三种防雷措施。

1.2 安装石墨放电球装置

除天线基部安装放电球外,在天调室又接入一对石墨放电球装置(如图一所示ZZ),其间隙可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大小来调节,按1 kV / mm设置。一般在放电球接地线(用铜管)上,穿套约30只磁环,发射机正常工作时,不起任何作用,但当天线受雷击,在发射机保护动作发生前,可以提高发射机的短路阻抗,从而保护了发射机。

1.3 引入微亨级的电感线圈L0

天线串接一只微亨级的电感线圈L0接地(如图所示),该电感的引入,使雷电脉冲前沿更陡更快地通过放电球入地,有利于将雷电能量短路入地,而微亨级电感L0的接入,也降低了天线体本身的对地阻抗,有利于提高抗干扰(高频倒送)能力。L0的取值可以从设定流过L0的载波电流入手进行计算,一般选取20~40A。如果天线阻抗Z=R+jX,发射功率P,则载波状态下塔底电压(也就是L0两端电压)有效值为 ,与 L0取值无关,只要设定了L0的电流,就可以得出L0的感抗从而求出电感量。

1.4 串接隔直流电容C0

考虑到天线受雷击时,还有一部分能量经馈线去发射机,为此,又加一道“防护墙”。当遇到雷击强度很强的时候,虽有石墨放电球的泻放限幅保护,但残余的雷电脉冲依然可能较高,C0起进一步抑制直流和低频成分的作用。C0的容量一般选择在1000~3000pF,在中波频率上不至产生过大的压降,但它的伏安量要选择大一些,籍以抵挡雷击能量的侵入。

2 阻抗匹配网络

匹配网络实质上是把本来不匹配的阻抗,用阻抗变换电路变换到要求的阻抗值。可通过L、C或L和C的组合,构成Γ型、倒Γ型、T型和π型等多种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阻抗匹配。而Γ网络和倒Γ网络是基本形式。如图2。

                                   图2

Γ网络和倒Γ网络满足串-并联互化的原理,如图3是其互化的示意图和变换关系。

                                   图3

串并联互化用于网络的设计计算时,一般由天线阻抗侧向馈管方向推进,把串臂和并臂并入天线侧等效阻抗来计算。

2.1 预调网络

如图4在天线底部加有串联元件和并联元件,合称为预调网络,其实质是一个Г形网络,之所以要加预调网络,原因是一塔两频时,两频的频率间隔要求较远(共塔的两个频率的理想比值1.2~1.5)。实际测得天线A点1557KHz的天线阻抗为342+j665,603KHz的天线阻抗为28-j145.3,相差甚大,如没有经过预调网络直接接入,将使其中一路的阻塞网络的视在功率很大,造成匹配网络的视在功率也很大,这样即加大了损耗,又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2.2 阻塞网络

中波广播的信号除了载频外还有上下边频信号,阻塞网络主要作用是不仅通过本频信号,且要阻塞他频信号。通过本频时阻抗不要太大,阻塞他频时,不但要在载频处呈现很大的阻抗,而且在上下边频处也要呈现较大阻抗。实际设计阻塞网络时,电容C的值在中波广播频段内变动很少,大致在800~1500pF的范围内,可以先选定电容,再用线圈与之谐振,这样的选值能保证并联谐振电路的无功功率为最小。

2.3 阻抗匹配

由图4可见,阻塞网络后在1557 KHz所呈现的阻抗为70+ j145.4Ω,我们利用阻抗的虚部(j145.4Ω),作为Γ型网络的一个臂,通过计算,我们可得到两种Γ型网络的匹配形式,见图5。

                                         图4

     这两种匹配网络都可以实现阻抗匹配的目的。考虑到1557 KHz位于广播频率的高端,在网络的选择中,能使1557 KHz以下的频率段的衰减度尽可能的低,从而减小天线感应过来的杂波对发射机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都选择高通型匹配网络,如图4所示,C5起隔直流作用,并综合一部分感性,使阻抗的虚部变为j43;经计算,选择L7、C6并联,通过微调L7,使阻抗实部变换为50Ω;串联L8并微调,使阻抗虚部变为j0。

而阻塞网络后在603 KHz所呈现的阻抗为193- j205Ω,串接L5,综合一部分容性,使阻抗变为193-j61;经计算,选择L3、C3并联,通过微调L3,使阻抗实部变换为50Ω;串联L6并微 调,使阻抗虚部变为j0。

至此,1557KHz和603KHz的双频共T型天线匹配网络设计已基本完成,当然网络各元件参数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发射机在额定功率输出、调制度为1.2时的电流有效值、电压峰峰值和视在功率的大小,并留有一定余量。为了保持阻塞网络的准确调谐和网络的工作稳定,网络中电感的端点对地耐压选择10KV就可以,而额定电流以100%调幅度下电感流过的电流有效值再加20%以上的富余量,满足电感稳定、不发烫、可连续调节并易于精确。网络中电容以100%调幅度下电容两端的电压峰值,再加1倍以上作为电容最高耐压参数;而电容元件的虚功率参数以100%调幅度状态下流过电容的有效电流乘上这时电容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再加50%以上即可,确保电容有足够的容量和耐压能适当增减,不发烫保持工作稳定。

3 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仿真和验证设计效果

天调网络的设计,各元件电抗值的选择有一定范围要求,且各个部分电路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分电路参数进行反复仔细的调整和验算。根据上述数据设计出的天调网络,利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来验证在本频上能否使天线与馈线阻抗匹配;根据天线阻抗模型验证天调网络在边频±10KHZ的频率特性,验证是否符合中波发射的频带宽度。即要保证载频 10KHz的边带功率无衰减,又要对 4.5KHz的邻频干扰有12dB以上的衰减。下面就简单说明利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的验证方法。

3.1 603KHz天调网络的校验

   (1)根据设计的原理和步骤,在Multisim仿真软件中,天调网络阻抗的测量按如图6左图连接。

其中的C0和R0是603KHz天线阻抗实测得到的天线阻抗模型,C1和L1、C2和L2分别是1107KHz和1557KHz的并联阻塞回路,L5、L6、L3和C3是典型的T网络。 

 

                                        图6

图6左图中网络分析仪XNA1的接线端P1接在天调网络的任意支路,可以进行各点的阻抗测量。而实际设计中常反复改变天调网络中电感、电容的参数,直至调整到所需要的阻抗匹配值。

双击网络分析仪,显示图6右图中的运行仿真结果及其史密斯阻抗圆图。

设置电路仿真模式为“测量”模式,选择图表格式为“Z参数”的“Smith”圆图,选择显示轨迹Z11/Z22,选择函数标号为Re/lm ,“仿真设置”下拉菜单设置扫描开始/终止频率、“线性”扫描类型、扫描点数为800、特征阻抗Z。为50Ω。

在阻抗分析仪的窗口里,史密斯阻抗圆图的上方, Z11和 Z22,分别表示分析仪P1、P2口的测试结果,而这里的Z11、Z22是归一化阻抗的表示,实际阻抗还要乘上归一化的模(设置为50Ω)。

移动仪器下方频率箭头,在Smith图中可观察到Z11随频率变化的红色三角形光标的移动。在603KHz附近可读取Z11的阻抗值,此点必须经过1.0点,即天调网络的调配阻抗为50Ω,满足设计要求。

(2)603KHz天调网络频带宽度的测量。

根据中波发射的特点,要求天调网络频带宽度为10KHz,即f0±5KHZ时的天线驻波比要小于1.2 。如图7左图连接电路。

                                        图7

在软件中打开网络分析仪,设置电路仿真模式为“射频特性”模式;图表参数为“功率增益”;显示轨迹单选“TPG”;函数标号为“dB Mag”;射频参数设置源阻抗ZS=50+j0(Ohm),负载阻抗ZL=28(R0)+j0(Ohm)。运行仿真电路,得到如图7右图图形:

天线驻波比(ρ)与反射系数(Γ)的公式为Γ=(ρ-1)/(ρ+1),而                    , Z0为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R、X为所需要f。的阻抗实部和虚部。图中功率增益参数TPG公式为TPG=10Lg(1-Γ*Γ),即天线驻波比ρ=1.2时,TPG=-0.036dB 。移动网络分析仪下方频率箭头,当︱TPG︱< 0.036dB时,频率f。两边的频率范围与f。相差最小值就是该天调网络的单边频带宽度。此603KHz天调网络电路的频带宽度为±12KHz,符合设计的要求。

移动频标到同台发射的其它频率点,读出相应的TPG值即得到衰减量。图中读出对邻频1107KHz衰减为59.66dB,1557KHz的衰减为87.113 dB,达到很好的抗邻频干扰能力。

3.2 1557KHz天调网络的仿真和校验

如图8左图的电路阻抗的连接图,同603KHz天调网络的仿真设置,1557KHz附近可读取Z11的阻抗值,此点也经过1.0点,即天调网络的调配阻抗为50Ω,同样满足设计要求。

                                      图8

而1557KHz天调网络电路的频带宽度更宽,为±15KHz,符合设计要求。

移动频标到同台发射的其它频率点,读出相应的TPG值即得到衰减量。图9读出对邻频1107KHz衰减为43.11dB,603KHz的衰减为45.128 dB,同样达到很好的抗邻频干扰能力。

                                      图9

当然在仿真过程中,如果得到的结果不能满足要求,可以按照电路设计的原则,改变电路形式和参数后再测试,一直到满意为止。

至此1557KHz和603KHz的双频共塔匹配网络经软件验证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设计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4 结束语

天调网络各项技术性能的好坏,关系到发射机能否长时间稳定工作,能否满足广播节目发射“高质量,不间断”的要求,它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本台的天馈线的场地,干扰的频率和功率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切不可照搬照套,总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防雷、阻抗匹配、滤除干扰三个方面要求的条件下,尽量简化电路,降低本机频率的功率损耗,以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GSM 覆盖 干扰 切换 掉话

网络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网络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掉话率作为衡量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这一指标,是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当务之急。

1 掉话类型分析

在GSM网络中,掉话主要包括SDCCH信道上的掉话和TCH信道上的掉话。SDCCH的掉话是当BSC给移动台分配了SDCCH信道而TCH信道还未分配成功期间的掉话;TCH的掉话是当BSC给移动台分配TCH信道成功直至将TCH信道释放期间内的掉话。

造成掉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无线链路故障(发生在通信过程中,消息无法正常接收);

(2)T3103超时(发生在切换过程中,MS无法占用目标小区信道,也无法返回原信道导致掉话)。

1.1 无线链路故障掉话

所谓无线链路故障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丢失通信链路。在通信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系统存在干扰或接收电平很低的原因,致使语音或数据恶化到不可接受,最终导致移动台或网络无法正确解码对端发送来的信息,且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来控制,此时系统将认为出现了无线链路故障。出现这种情况时,移动台或者启动呼叫重建,或者强行拆链,强行拆链就会导致一次掉话。因此,须确保只有在通信质量确实无法接受时,系统才认为是无线链路故障。

GSM规范规定,移动台中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RLT(Radio Link Timeout,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移动台解码SACCH消息(周期120ms)失败,S减1;反之,移动台每正确接收到一个SACCH消息,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初始值;当S为0时,移动台报告无线链路故障。信令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1)、(2)表示专用模式已建立(SDCCH/TCH),(3)表示无法解释SACCH的消息块(上行/下行)导致无线链路超时。

1.2 定时器T3103超时掉话

(1)定义

在切换过程(BSS内部和BSS间)中,BSC按照此定时器在发起切换小区和目标小区同时保留TCH。T3103在BSC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时启动,收到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BSC内部切换)消息或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消息(BSC间切换)时清除。

(2)用途

该定时器的用途是保持信道足够长的时间以便MS可以返回源信道,在MS丢失时用于信道释放。BSC向移动台发出切换命令时T3103开始计时,在BSC收到来自切换目标小区的切换完成或者来自源小区的切换失败(Handover Failure)消息时将T3103复位。BSC将Handover Command信息发送到BTS时,如果T3103超时后仍未收到任何消息,BSC就判断源小区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进而释放源小区的信道。切换流程(T3103)如图2所示:

2 掉话的具体原因分析

发生掉话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覆盖不足和越区覆盖

干扰

切换失败

设备故障

2.1 覆盖引起的掉话

(1)盲区:没有信号或信号非常弱的地方。由于基站太少或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地形复杂,无线传播环境复杂,信号阻挡严重,造成不连续覆盖导致掉话。

(2)孤岛:也叫越区覆盖。服务小区A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线传播环境太好、功率太高)导致覆盖太大而将它的邻小区B也覆盖在内,也有可能邻小区B的定向天线(设它为定向小区)方位角有问题或本身信号太弱,以致于移动台超出它所定义的邻小区B的覆盖范围而到达了小区C但还占用着原服务小区A的信号,而小区A又未定义小区C。此时移动台再根据原服务小区A提供的供切换的邻小区B进行切换时,就会因找不到邻小区而导致掉话,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市区等基站密集的地方。

(3)信号衰落:信号传播中发生严重衰落而来不及切换引起掉话。如一些密集建筑物,信号传输衰耗大,加上建筑物墙体厚,穿透损耗大,室内电平突降,使得在通话过程中掉话。

2.2 干扰引起的掉话

干扰分为网内干扰和网外干扰。网内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和邻频干扰,主要指网络自身频率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干扰。网外干扰主要指网外非法存在和GSM频段相同或相近的发射设备导致的频率干扰,主要有无线直放站和信号屏蔽器等。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手机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BSIC码或不能正确接收移动台测量报告。基站在通过SDCCH为手机分配应使用的话音信道后,由于没有邻近小区BSIC码而无法判断该使用哪个小区的话音信道,从而产生掉话。

2.3 切换引起的掉话

(1)参数设置不合理

两个小区重叠覆盖的区域信号电平都很低,若切换候选小区电平设置过低,切换门限设置太小,当邻小区电平某一时段稍强于服务小区时,一些MS就会切入该邻小区;在MS切入后不久,如果恰好该邻小区的信号减弱而没有合适的小区,再发生切换时就会掉话。

(2)邻区不全

邻小区定义不全会导致移动台保持通话在现有小区中,若超出该小区覆盖范围则不能切换到信号更强的小区从而掉话。

(3)拥塞

由于相邻小区话务繁忙,造成目标基站因无切换信道而切换失败,此时BSC将对此进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号此时不能满足最低工作门限或无空闲话音信道,则呼叫重建失败导致掉话。

(4)基站时钟失锁频偏大

BTS时钟失步,频偏超标,无法解出相邻小区的BSIC码而导致切换失败从而引起掉话。

(5)T3103超时

T3103在网络发出切换命令时启动,在收到切换完成或清除命令时停止计数。该定时器的用途是保持信道足够长的时间以便MS可以返回源信道,在MS丢失时用于信道释放。如果T3103设置太小,可能导致在切换时MS无法返回源信道而造成掉话。

2.4 设备故障引起的掉话

基站存在硬件故障,如载频故障、合路器故障、天馈驻波比过高等,将直接导致掉话。

由于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和接头处接触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和接收信号灵敏度,从而产生严重的掉话。

另外,由于两副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不同也会产生掉话。定向小区有主集和分集两副天线时,该小区的BCCH和SDCCH有可能分别从两副天线发出,当两副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不同时,就会造成各自的覆盖范围不同,即会出现用户能接收到BCCH信号,但发起呼叫时却因无法占用另一天线发出的SDCCH的现象而导致掉话。

3 掉话典型案例分析

3.1 频率干扰导致的掉话

(1)用户信息描述

用户来电反映:本机于8月到现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银河大街人民政府附近的京西电子市场内,信号满格但经常出现通话中无声及掉话现象。

(2)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针对用户的反映,我们于次日现场进行测试,如图3所示:

当MS占用D-鲁谷电话局-1(BCCH:637)由东向西行驶距该站240米左右,小区内BCCH频点637信号干扰严重,出现连续质差,导致紧急切换不及时而发生掉话。该区域由D-鲁谷电话局-1(BCCH:637)主覆盖,同时能收到D-石景山妇幼保健院-1(BCCH:637)和D-眉州酒楼-1(TCH1:637)旁瓣的信号,同频干扰严重。

(3)掉话原因分析

查看Mapinfo周围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投诉点周围的服务基站有D-鲁谷电话局-1(BCCH:637)、D-石景山妇幼保健院-1(BCCH:637)和D-眉州酒楼-1(TCH1:637)。眉州酒楼为爱立信的基站,该站为老站;而石景山妇幼保健院和鲁谷电话局基站为西门子基站,且均为8月初新开通的基站,正好和用户反应的时间吻合。由于爱立信和西门子厂家间沟通不畅导致老站D-眉州酒楼-1和新开通基站D-石景山妇幼保健院-1及D-鲁谷电话局-1同向而导致同频干扰;同时由于西门子新站入网频率规划不合理导致D-鲁谷电话局-1与D-石景山妇幼保健院-1造成严重同频干扰而使得通话质差并最终发生掉话。

(4)调整方案

根据同频干扰严重情况,我们作了如下的频率调整:

D-石景山妇幼保健院-1,BCCH:637改为658;

D-眉州酒楼-1,TCH1:637改为684。

频率调整后进行复测,质差掉话现象已恢复,效果明显,用户电话反馈满意。

3.2 越区覆盖导致的掉话

(1)用户信息描述

在由赵登禹路南往北驱车打电话到冠华大厦路口时,通话经常听不见对方声音且掉话。

(2)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现场测试数据如图5所示。通话中MS占用到距离掉话点1600米的G-妙应寺-1(TA值为3)上,当G-妙应寺-1在投诉点电平值下降时,无法及时切回到信号较好的小区而发生掉话。

(3)掉话原因分析

查看Mapinfo周围基站地理位置信息,如图6所示:

由赵登禹路南往北驱车测试到左拐弯到冠华大厦过程中,MS一直占用G-妙应寺42561,直至冠华大厦左转路口处,由于距离服务基站G-妙应寺42561较远(TA=3)导致信号突然变弱。由于邻区列表中G-马相胡同-2信号也较弱,切换条件未满足,MS未能及时切换到G-马相胡同-2小区上。附近服务小区D-西直门内大街(冠华大厦)(57237)信号很好,但是由于该小区未添加为G-妙应寺42561的邻区,导致MS占用G-妙应寺42561而无法切换,最终由于G-妙应寺42561信号持续弱而无线链路超时(Radiolink Timeout)导致掉话。

图6中G-妙应寺42561电平值突然下降,载干比C/I变差,RXQUAL持续7级,下行链路恶化,MS不断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但是由于下行信号太弱,MS无法成功译码网络侧下发的测量报告,导致无法及时切换到较好的小区上,直至无线链路超时而掉话。直到空闲状态下,MS才重选至D-西直门内大街(冠华大厦)(57237)。

(4)调整方案

G-妙应寺42561天线下倾角由原来的3度变为6度,同时添加小区D-西直门内大街(冠华大厦)(57237)为G-妙应寺42561的邻区。复测时再无越区覆盖现象,无掉话发生。

4 总结

作为移动通信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掉话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移动网通信质量的优劣。我们无法保证网络零掉话,但是可以通过研究掉话的具体原因,通过分析系统指标和定期DT测试,及时发现网络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网络掉话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威. 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韩斌杰.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戴美泰,吴志忠,等. 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然性分析;创新途径;防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30-02

学校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内在需要。面对思想道德建设涉及面广、育人途径多的特点,我们必须找准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关怀生命,培育真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乃是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青睐,高校也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生们也根本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网络迅速克服了全球信息沟通的障碍,为我们开辟了又一个生活空间――网络社会,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然而,网络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正对青年大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通过谈心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覆盖面极为有限。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其广泛性特点使得上述思想交流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得到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面小的缺陷。

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和世界中去,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结起来。不同地点的学生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进行思想交流,不同地域的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通过网址的链接,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家庭可以更好地关心学生的成长,社会也可以更好地关注大学生的情况,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良性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沿用的是“一支笔、一本书、一个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者是“听报告、开大会、读报纸”等你讲我听的灌输方式。而网络特有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可选择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和实现自主教育。

网络的信息高集成性和资源共享性则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要轻点鼠标,就能使大学生快捷地与人类所创造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为他们获取、利用和加工信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大大丰富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

(三)网络信息尤其是BBS逐渐成为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和热点的新载体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的用户参与制,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和观点。互联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想象空间和信息论坛。网上尤其是BBS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只要稍稍重要的事情,网上就会立刻有反映。据调查,到2007年3月底为止,光百度帖吧上的湖南工程学院吧就有主题数1516个,帖子数11026篇。因此,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快捷地了解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情绪和他们的思想状况以及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平等性和互动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教育者主体往往处于主导和权威的地位,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往往强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难以发挥和体现,因此,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处在不平等的地位。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是以教育客体的身份出现,而在参与网络信息的制作、等网络实践活动时,又可能成为教育主体,因此,实施网络德育教育时,从教育过程来说,教育主体表现出客体化,教育客体表现出主体化。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介体来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网络功能的多样性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比拟的;究其接收的范围来说又具有广泛性,在全球的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网的计算机与所有的“网络人”进行交流。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交往层次不断深入,交往内容将日益丰富。人们可以坐在“网”前周游世界;“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相互间可以“实话实说”、“无话不说”。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体来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开放系统,其影响力、渗透力已不可低估;任何一个网友都有可能为这个网络加载、输入信息。因此,实施网络德育,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接受教育不受时间、场所、教师的限制和制约,实现了时时受教育。同时也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快捷性的特点

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信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被传播、浏览、吸收,其传递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它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实施网络德育,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途径创新

(一)以为指导,打造一片“纯净的天空”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块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少年,如果不去占领,非和反就会占领。在网络这块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场上,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迎接挑战,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唯有此,我们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改变网络上“西强我弱”的状况。自1999年4月清华大学学生党员自发建立了一个名为“红色网站”的思想教育网站之后,国内相继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世界”、“思想政治工作之窗”等一大批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的网站诞生,逐渐形成一股网上思想教育的声音及阵地,让正面的主渠道的声音抢得先机并形成主导地位。可见,建设一个优秀的网站能够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从而便于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建设以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大学生打造一片“纯净的天空”,是目前教育者的当务之急。

(二)找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一方面,传播道德知识和现有思想观点;另一方面,把视线重点转移到引导、启发、解疑释惑上来。为了适应大学生喜欢求新立异的特点,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切入点,即把教育内容以最有效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在点击中受熏陶,在思考中受教育。例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或在校园网站、主页以及BBS上、聊天室中和其他栏目里,渗透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学习生活实践指导专栏或主题讨论社区、虚拟社区等网站和主页,在网上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校务公开等栏目,开发“网上爱国主义影视”、“信箱留言”、“咨询热线”、“知识库”、“思想站”、“信息窗”和“连心桥”等专业场所,都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学生可以随时上网阅读和下载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材料,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发表见解,关注身边的事迹和生活中的小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从传播道德知识和现成结论方面转移到引导、启发、解疑释惑上面来,实行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相结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用大学生乐于接受、感兴趣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辨析、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主流板块,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增强网上的正面宜传和影响力,方便大学生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先进思想的教育资料,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免疫力。其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开展网上辩论、网上调查、网上征文活动,使之更吸引大学生来参与。通过校园中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净化他们的心灵,鼓舞他们的精神,提高他们的民族优秀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品位,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还可以采取建设宣传网或校报电子版等形式来及时准确客观地宣传报道国内外要闻和学校发生的大事要事,如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活动的举办、重要事件的发生等。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好的形式,内容也会变味。” 内容是实质,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网络建设的形式,努力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三)构建一个温馨的网上家园,让大学生网友产生情感和价值上的归属感

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在现实社会如此,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同样如此。归属感的形成必然指向一个集体,网络世界中归属感指向的是一个虚拟的集体。和现实世界一样,这个虚拟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该主动出击,抓住学生追求归属感的需要,构建一个温馨的网上家园,让大学生网友产生情感和价值上的归属感,并让这种归属感最终化为对网站的忠诚度。因为网络文化离不开其现实根源,一个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学校教育所能覆盖到的学生集体以恰当形式映射到网络中去,在形式上为广大学生追求网络中的归属感提供依据和核心,同时也有利于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网站要让自己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比如搜索工具、图像库和文件库的超级链接等。学生认为有价值,自然就会反复访问。网站还要有独特的活动或资源,可以提供思想道德方面的竞赛,也可以在线直播某些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事件提高大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发蕴含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的“红色游戏”,迎合大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大学生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如让他们提供好的方案、建议,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及时调整,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欢迎的网上好去处。

参考文献

[1]何登溢.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经济师,2003,(4).

[2]李爱民等.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

第7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操作网络;发令系统;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配网不断升级改造,加上新能源不断接入,配网规模越来越庞大,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设备操作量成倍增长,每年的调度操作量已达百万步,调控发令任务艰巨。传统调度倒闸操作发令模式全过程仍采用电话人工接听方式,调控员承载力已达极限,与不断增长的设备检修需求、供电可靠性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大。调度员在大量无序、主次夹杂的调度电话中,花费大量精力理顺操作主次与操作顺序,极易产生工作流量并行与拥塞,对于逻辑性较强的连贯调度复杂操作产生强制碎片化,挤压了调控工作质、效,容易导致操作指令下发出现误差。倒闸操作日益成为检修流程的瓶颈,业务高峰时段大量并行的操作只能排队等候调度员轮流下发的电话指令,本已紧密压缩的检修工期又受到挤占。另外,电话高峰无法及时接受事故汇报等将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的隐患。如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流程效率,使调度员从机械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得以专注于风险分析和生产管控,成为调控专业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配电调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调度指令收发准确率,从而提升运行调度的可靠性。

1 网络发令概述

网络发令系统充分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传统的调度命令自动形成网络平台的调度指令,方便了调度指令的管理和传输,提高了调度员与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调度指令的正确实施,降低了工作错误率,为电力系统平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配电网调度智能指挥平台(网络发令系统):是指在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MS系统)基础上建设的配网调度智能指挥模块,通过网络通信交互形式实现当值配网调度员与配电运行人员之间的调度运行操作和调度检修申请单许可业务联系,包括调度WEB终端应用、现场APP终端应用及相关辅助应用功能,简称“网络发令系统”。

调度WEB终端:是指配网调度员在网络发令系统上直接向配电运行人员下达调度命令及接收配电运行人员现场汇报的WEB界面及相关应用。现场APP终端:是指配电运行人员用来接收和汇报调度命令的智能移动APP终端。

网络发令:是指调度命令通过网络发令系统进行发令、复诵、汇报、确认、收令的流转方式。

2 网络发令系统的优势

(1 )借助调度网络发令系统,调度员对调度操作的全过程管控加强了,特别是释放了调度员电力调度运行指挥的潜能,提升了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水平,有利于确保调度运行操作的安全性,电网调度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

(2 )电力调度智能指挥平台(DICP)需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才能登陆使用,通过授权管理来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管控以及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3 )使用DICP网络发令系统有以下几点主要优点:同一调度员可通过平台在相同时间内向多个受令单位下达多条操作命令,极大地提高了调度下达操作指令的效率;调度命令在平台实现了可视化文字传输,内容一目了然,调度员与厂站端的信息流通畅通无阻;实现了调度命令全过程信息自动记录、填写,既保障了调度命令的准确无误,又大大减少了调度员维护调度命令票的工作量,且极大地缩短了调度与厂站间的接发令时间,减少了设备停复电平均操作时间,提高了调度运行操作效率,提高了设备可用率。

(4 )网络发令调度操作员拟好命令票之后需监护员审批后再经调度值班长终审才能执行,加强了调度操作时调度员间的监护力度和沟通协作,且调度遥控操作时也有监护员监护执行,在制度和技术手段上确保了调度命令票的正确性。

(5 )通过网络发令,杜绝了误接发令现象的发生。

3 电力调度操作网络发令系统的关键技术

3.1 信息验证

系统验证作为系统安全防范的第一道关卡,有着极为重要的防护效果。网络发令系统将PKI技术当做信息验证的基本途径,验证主要有登录信息验证、执行信息验证和签名信息验证三大模块。

(1 )登录信息验证:除了基于PKI用户端信息验证外,还需要对系统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验证,并将两者进行关联。当用户在登陆系统时,接入了PKI验证装置,则系统会对验证装置中的用户信息以及登陆密码进行自动监测,从而诊断操作用户的操作权限是否合法。

(2 )操作信息验证:采用以PKI验证为主,以口令验证为辅助措施的操作信息验证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PKI认证的过程中,系统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自动进行刷新,若在这段间隔中系统没有检测到任何操作行为,则系统闭锁,防止他人有可乘之机。

3.2 调度智能决策

网络下令系统是基于电网调度语音助手软件的开发和研制,通过对调度数据库语音数据的识别,进行相应的断面分析、设备挂牌、数据查询、数据计算和网络下令等功能,能够提升调度系统的人机友好交互度,并提供多种业务场景。通过语音图谱分析技术,能够将操作智能编排进行重新组合,智能匹配调度操作业务流程和逻辑,生成操作序列调用智能执行服务自动下令或遥控执行策略,自动收发或进行遥控双确认,提高调度指令下发的准确度与安全性。

基于历史票及调度规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调度操作规则知识库,基于规则知识库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操作智能校核体系,为调控业务网络下令进行静态校核和实时动态校核,提高电网操作安全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设备状态的实时校核如下所述:

(1 )将对各类电气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包括运行状态、热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和检修状态等。

(2 )状态核对时,将比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采集的状态。

(3 )操作拟定时,将自动校核设备实时状态与操作要求的设备初始状态是否一致。

(4 )操作回令时,将针对回令内容进行设备实时状态校验,校验设备实时状态与操作回令的状态是否一致。

3.3 基于拓扑逻辑与设备状态实时校核

(1 )拓扑逻辑实时校核。系统安全防误应用将电气五防的规则知识化,通过设备与规则相结合形成判断条件,存储于数据库中。判断时,通过接线方式与设备类型来匹配规则,采用正向推理机制实现推理过程。当某操作项目不符合规则库中的规则时,系统会给出相应的防误提醒。

(2 )设备状态实时校核。调度员根据调度操作票操作一次设备及回令确认时,系统提供设备状态校核功能。下令时,系统根据调度员选择的设备及操作,对比设备实时状态与目标状态是否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闭锁操作并弹出提醒。操作票操作完成后,调度员确认操作信息时,系统将针对设备的操作状态与实时运行状态进行校核。

在刀闸信息取信不全情况下,调度员无法取得刀闸分合闸信息,无法遥控操作刀闸。由系统自动下发操作令(实现设备目标状态)至变电端,由现场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实现设备目标状态并汇报复令调度。

结语

电力调度操作网络发令系统可以实现操作指令的文字传输,传输内容清晰明确,防止出现电话发令所存在的谐音误会等风险。此外,系统对操作全过程进行自动跟踪与记录,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缩短了接发令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提升电网调度运行水平以及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威,张雍忠.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6,18(3):34-37.

第8篇

【关键词】 数据交换网 调度集控实时延伸 三层路由 HSRP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做为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广州,电力供应需求也相应迅猛增长。通过科学地增容扩充,广州电网供电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目前已经形成包含200多座变电站的大型电网。

这样一个大型电网对调度集控系统应用、控制、数据传输、网络系统高速安全及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局调度集控目前已建成两套系统:南瑞OPEN3000系统(简称:南瑞系统)、东方DF8003系统(简称:东方系统)。两套系统分别从2008年底开始投入现场运行,按实际调度集控业务量及使用的需求,需要从自动化机房分别延伸东方及南瑞系统至调度责任区等多个监控、集控中心供相关人员使用,这些延伸的远程监控、集控中心除了调度责任区外,其他延伸点距离自动化机房距离都很远,为了让这些远程的延伸点安全、高效地需要使用调度集控系统,需要使用数据交换网技术进行详细评估、规划建设,需要对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的延伸网络规划建设工作。

一、组网简介

建设初期根据当时的设备及通信技术条件考虑先将广州城区9个远程监控、集控中心接入调度集控延伸网络。延伸至9个远程监控、集控中心的两套调度集控延伸系统(南瑞OPEN300系统和东方DF8003系统)共用分别在远程延伸点共用两台Cisco2950交换机,通过通信公司的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B网接入到调度中心的两台Cisco4506交换机。在网络初建立且网络节点不多的情况下,整网使用二层结构进行互联。

并且两套系统只通过B网接入,并且2950交换机上行连接MSTP B网也使用了单线连接方式,因而出现了两套系统混用一张网及上行连接MSTP网形成单点故障。因此,为了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的网络中断,在原有拓扑上增加了MSTP A网进行冗余。

二、网络初次优化改造

初次改造时东方和南瑞两套系统的PC共用相同交换机,东方和南瑞两套系统有相同的功能,但在数据层面是完全独立。为确保两套系统的数据隔离,将各站点的Cisco2950交换机全部更换为Cisco3560交换机,使用VRF(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技术将东方系统和南瑞系统在数据传输进行隔离。VRF也称VPN-Instance(VPN实例),VRF是MPLS VPN的组件之一,用于隔离不同VPN。在调度实时延伸网用于隔离东方和南瑞两个系统。

在初次网络优化中对每个集控中心划分VLAN,把接入设备和上联链路划分在不同VLAN,并且重新进行IP地址规划,为进一步的网络优化进行铺设。

三、2009年网络进一步优化改造

(1)降低二层环路风险

因为9个站点和汇聚设备4506之间使用物理二层方式连接,结果是所有站点都在一个广播域中,当一个站点发送一个广播,其他所有站点都能接收到。由此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大量的广播包耗尽所有网络带宽,最终会导致东方、南瑞系统的应用运行缓慢。

2013年在对通信设备A网的协转本地打环测试中,导致网络出现二层环路,由于各个集控中心站点与汇聚设备都处于一个广播域,一旦出现环路,将影响所有集控中心站点。为了解决上述前期网络缺陷和防范潜在风险,在集控中心和汇聚设备之间的通信设备(MSTP/协转)实施划分VLAN,虽然互联链路是物理上二层,但通过划分VLAN把各个集控中心进行隔离。这样,一个站点出现环路不会影响到其他集控中心。

(2)隔离东方、南瑞系统

东方和南瑞系统互为主备系统,二层环路最终会导致整台交换机崩溃,而东方系统、南瑞系统的PC共享相同的交换机,任何一套系统出现环路都会影响到另外一套系统,两套系统的冗余性将不复存在。

从两套系统的最大冗余性和可用性考虑,把集控中心原有的两台交换机增加到四台。每套系统分别使用两台交换机,实现两套系统的物理隔离、设备冗余以及环路避免。通过划分VLAN,集控中心和汇聚节点之间使用二层链路实现了三层互联,并且在结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建立一个无环、高速的三层交换网络。

(3)HSRP网关冗余

集控中心的PC都采用双网卡运行,接入交换机通过使用HSRP为集控中心PC提供网关冗余,一套系统中的两台交换机都可以做为集控中心PC的网关,使用HSRP后,两台交换机形成主备关系,通过选举的方式使其中一台交换机为主交换机。并且在主交换机不能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交换机。

针对这情况使用了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检测中间网络的可用性。SLA是一个网络性能度量与诊断工具,它通过主动在多个站点之间或多条路径之间发送检测包来实现对网络性能的度量。SLA和HSRP可以结合使用,SLA负责检测网络的连通性,HSRP跟踪SLA的检测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网关的高效、智能的切换机制。

SLA可以让设备周期性的发送检测包,检测包可以是TCP、UDP以及ICMP,在这次应用中使用ICMP做为检测工具,这里SLA周期性给汇聚节点发送ICMP 请求包,当10秒内没收到ICMP 响应包的情况下,HSRP会自动切换备用设备。

四、结束语

广州供电局调度集控一体化系统从2006年建网开始,随着网络规模扩展进行一系列的网络优化,在可用性方面使用了双设备、双链路以及HSRP/SLA/OSPF等技术。考虑到实时对网络情况的监控,近期我们计划投入一套短信告警系统实时监控网络异常情况。为电力调度提供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1] cisco Document ID:1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