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10:14: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建设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劳动力市场也称为“人才市场”,指的是劳工供求的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而且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制度性分隔,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给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造成了阻碍。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国家的人口统计,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15~65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就占70%。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通过调查,可以总结一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第一,我国的劳动数量多,劳动参与率大。

第二,我国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劳动平均素质低。

第三,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第四,人才地域还是呈现东强西弱的趋势。

第五,非公有制的就业人员急剧增加。

第六,人员流动幅度较大。

第七,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

第八,就业率增长很快。

第九,农村劳动剩余量多。

第十,新生劳动力增长快,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第十一,劳动力使用成本偏低。

第十二,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中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于如何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效率,以便在国际上具有劳务竞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整顿、调整和完善。正视现有问题,提高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建设,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但是总体素质低下,交易成本过高,劳动交易不方便,市场供求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对称,并且劳资双方地位不均等,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表现。另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宏观管理和监督力不够,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规范,还没有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总之,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于其整体规划,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工资率差别过大

提供真实、相对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相关劳动力的市场通行工资率水平,帮助劳动力供需双方进行明智的市场决策,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重要功能。但中国目前劳动力市场这种功能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隔离导致劳动力流动不十分通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不顺畅,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搜集以及的专业机构太少。尽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已经开始正式劳动力市场价位的指导数字,但由于这些调查往往不系统、操作也不是很科学,因而无法成为企业薪酬决策的重要依据,结果导致同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信号往往差别很大。

(二)劳动力市场城乡分隔严重导致竞争有失公平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不完全竞争和完全竞争两个市场。城市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就业岗位中不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城市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城镇工作岗位中向农民工开放的那部分市场,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则是完全竞争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难以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求职而只能转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失去了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的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劳动力交易价格不断压低。当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时,劳动力必然会退出该行业或地区,因而导致了区域性结构性的民工匮乏。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建设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以致引起市场秩序混乱。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为了尽早地占领市场,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各自为营,彼此之间沟通很少,有的甚至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搞不正当竞争。而对于那些非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就更不用说了,私招滥招、收取高额中介费等。目前我国起步不久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才使得市场秩序混乱。

(四)劳动力市场法律系统不健全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屡屡受到侵害

中国现处于市场经济初期,整个社会在剧烈变革中,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数企业仍然无视《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些不良雇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恶意拖欠工资、提供恶劣的工作条件等,其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劳动法立法时间不长,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难免会存在各种漏洞和不足,其次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未上升到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时候,劳动执法部门的执行权力显然是无法得到保证的。

(五)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呈现二元结构。城市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尽管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经济水平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也存在部门和人群差异。首先,国企、较规范的私企和外企等正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社保制度,其他的非正规企业则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在正规企业的就业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较稳定,劳动侵权现象较少;而在非正规企业的就业者,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很普遍。此外,在农民与企业的关系上,反映最强烈的是工资拖欠问题,虽然劳动部门每年都有追缴拖欠款、整顿劳动力市场的行动,但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长效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保障体系和宏观监督机制,加大执行力度。

四、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的原因

(一)机制不健全,基础建设落后

从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看,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现行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的状态。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手段不健全,致使市场辐射范围窄、信息迟滞,严重影响着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服务功能。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劳动力市场发展也不平衡。

(二)市场分隔影响了市场效率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配置高效率的重要保证。这不仅使劳动力就业范围得到扩大,而且使劳动力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制度性分隔。在以传统的国有经济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工资体制仍带有低工资、高福利的特点。而在同一经济部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对工资的影响较大,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也较为有效。由于市场上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态势,工资水平低,体制内工人能享受的高福利,体制外的工人却无法享受。这样一来,就工资和福利而言,体制内外的劳动者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阻碍了企业产权重组、就业重组、减员增效的改革。

(三)企业改革滞后,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不仅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能真正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主体,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使企业由原来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有达到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劳动用工主体的地步。此外,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劳动力供过于求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而农村劳动力供求的矛盾更为突出。

(四)缺乏整体规划及必要的宏观调控

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保证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调控劳动力供需总量,调控劳动力的流向和流量,克服市场机制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引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然而目前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很不健全,宏观调控乏力,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找到调控和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调控方式。

五、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人民素质

人民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提高人民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

完善工资机制,使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正常发挥作用。利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的调节功能,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需进行灵活的调节,是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工资制度,主要改革劳动工资形成机制,克服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着力于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工资制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根源是劳动力的市场分隔。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就要彻底打破劳动力的市场分隔。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且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可能还是户籍制度,为了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劳动者和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四)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再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将失业保险范围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城镇多种所有制的全部职工,将失业保险的功能由目前以救助为主,逐步扩大到对失业人员的救助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两种功能。二是改革失业保险金的筹集渠道和方法,尽快落实国家已确定的保险金收缴比例和办法。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各种收费行为。把目前单独设立的各项有关的基金同失业保险金捆起来统一使用,使其与职业介绍、专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服务措施更好地结合起来。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财政预算,并接受财政审计监督。

(五)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使侵权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处理规范化。通过劳动管理机构和群众自我维护权利两方面的力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执法方面的管理。

(六)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研究产业结构时,我们应吸收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先进经验。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的阶段性调整是需要较长的过程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所占的比重由相对下降到绝对下降。伴随着农业进一步下降的发展过程,为第三产业创造机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一、二、三产业结构上协调合理,这对于实现总量平衡、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六、结语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有了初步发展,但还很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劳动力市场运行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诸多问题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和谐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完善迫在眉睫,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分隔,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等。努力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经济有条不紊地健康迅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大唐国际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郭增光(1981―),男,河北保定人,本科,2004年6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专业,工程师,高级人力资源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

社,2010.

[2] 胡学勤,李肖夫.劳动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孙志毅.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3(07):158-160.

[4] 孟海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

[5] 郝一光.中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 张车伟.失业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7]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 .中国人口科学,2002.

[8] 胡家勇.转型、发展与政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2篇

关键词 日本 外国人劳动者 底层 边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现象日益显著,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引发了国际间的人的移动。这种国际间的人的移动,包括以永住为目的向别的国家移动的“移民”,为了摆脱国家、地区之间的战争、纷争及人权侵害而移动的“难民”以及伴随着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或者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进行的人的移动。当今人们移动的动机及形式更加多样化,随之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日本新的外国人劳动者(New Comer,是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日朝鲜人及中国人等劳动者的说法)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属于国际间人的移动的一个环节,他始于南美洲日本人后裔的“回归移民”,是指曾经移民到海外的日本人在海外定居几代之后,带其子孙回归祖先的国家――日本的现象。

这些“回归移民”的子孙――被称之为外国人劳动者的巴西、秘鲁的日裔二代、三代(以下简称日系人)和“中同归国者”(以下省略“”)二代、三代――出现在日本社会及劳动力市场,已经有20多年了。他们的出现促使日本社会及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外国人劳动者的就业、生活以及下一代的教育等。

关于日本外国人劳动者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甚少。外国人劳动者是日本的弱势群体之一,通过对日本外国人劳动者问题的现状分析,进一步了解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底层社会,将对考察我国农民工就业及其子女的教育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

日本外国人劳动者的引进经过及其背景

从1885年至1973年,日本一直是移民的“出口”国。在1973年出现的石油危机的压力下,日本的经济由高度增长转变为低增长。组装、加工型的汽车产业以及家电、电子等产业成为经济的中心。随着组装加工型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壮大,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但是以当时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数量来看,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鉴于这种情况,日本政府采取了引进外国人劳动者的政策。

日本政府修改《出入境管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有知识、有技术的劳动者,防止“单纯劳动者”的流入。但实际上,具有知识及技术的劳动者没有按预期的目标增加,而日系人、研修生、超期滞留者等单纯劳动者却大量涌入了日本,逐渐形成了日系人等“定住者”长期滞留的现象。

日本外国人劳动者问题的现状分析

日裔巴西、秘鲁人及中国归国者,在就业政策上不受限制,似乎给人一种被“保护”的印象,但他们在日本的就业及生活并不稳定,经常面临各种问题。

日本的《出入境管理法》中所规定的滞留资格,于1989年修订之后至今未修改过。该管理法只是在外国人劳动者进入日本的劳动力市场的人口上放宽了条件,并没有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由于受到滞留资格的制约,再加上外国人劳动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及对日本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各种能力所限,使众多的外国人劳动者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处于底层,逐渐形成日本社会的边缘化阶层。日本的外国人劳动者问题的现状概括如下。

日本外国人劳动者普遍以“单纯劳动者”就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制造、饮食、服务等行业上引进的就是以日系人为主的“单纯劳动者”。他们一般从事3K工作。3K是指Kitsui(艰苦或劳累的工作),Kitanai(脏活),Kiken(危险的工作)。这类工作岗位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劳动力价格极其廉价,在很多中小企业里受到青睐;而大多数外国人劳动者日语不熟练,电不熟悉日本劳动力市场上的规则、习惯,处于劣势状态。因此,即使劳动条件不好,他们也不能向雇主提出自己的要求,只能接受雇主的条件。

大多数日系人通过中介,以临时工、“外包工”形式受雇于中小企业里,但与企业没有直接的雇用关系,如有劳动力需求的变动,首先受影响的就是这些日系人。日本政府巧妙地利用日系人出入境自由政策,认可其就业政策,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拥有了随时可以切断雇用关系的富有弹性的劳动力群体。

一般外国人劳动者办理入日本手续时,必须提出技术证明、雇主的雇用证明等。日系人则不需要这些琐碎的证明文件,只需证明与日本人的血缘关系。虽然日本的出入境政策中规定不接收单纯劳动者,但从日系人的出入境以及就业状况来看,日系人显然是以单纯劳动者来被接收的。

日本外国人劳动者在日本社会的地位边缘化。从就业状况可以看出,日系人以及中国归国者等外国人劳动者,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底层地位,不能与日本人劳动者进行公平竞争。他们在日本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就决定了他们在日本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尽管他们在日本生活了20多年,形成了滞留的长期化,但他们的边缘化地位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变。因此,他们未能完全融入日本社会中,出现了因文化背景不同、沟通不充分而造成的困惑、摩擦。

中国归国者长期以来以中国人自称,骨子里有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他们向日本的迁移与通常的移民相比,有根本性的不同:即,通常移民要经过数十年或更漫长的时间,才慢慢地定居在移民地,然后其子孙生长在该移民地。而中国归国者却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初步地完成了向日本的移民过程,并且体验了一般的移民集团所经历的各种生活问题。

日系人通常在电子、汽车零件等行业的中小企业里就业。这些企业集中在静冈县的浜松市、丰田市、群马县的大泉市等工业城市里。经过十多年的在日就业及生活过程,日系人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加,而且在滞留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截至2000年末巴西男性人数为14.05万人(55.2%),女性为11.39万人(44.8%),秘鲁男性人数为2.56万人(55.4%),女性为2.06万人(44.6%),可以看出男女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日系人曾经以单身者的短期打工为主的短期滞留,逐渐转变为结伴家庭或亲戚的长期滞留,形成了滞留的多样化。

日本外国人劳动者对学龄期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日系人、中国归国者等在日外国人劳动者滞留的长期化,或定居趋势的显著化,对下一代学龄期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显现并成为新的外国人劳动者问题之一。日本政府为了确保这些学龄期儿童的教育,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外国人子女教育担当教员的派遣及研修,教育咨询担当者的派遣,日语指导资料及教材的制作,“日本语教室”的开设及运营等等。

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以及热

心的志愿者团体和日语教员的存在,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人子女尽快地适应日本的学校生活,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外国人子女离开自己的班级,在日本语教室里学习,就不知不觉地失去了与日本人学生交流的机会。

对策探析

日本政府应认真考虑外国人劳动者问题,实现日本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构筑外国人与日本人共同生存的社会。当初,日本政府是针对日本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为了确保劳动力人口而采取了引进外国人劳动者的政策,而如今不能仅仅以劳动力需求视点来讨论外国人劳动者问题,有必要进行综合性政策的探讨,寻求可行的对策。

日本政府应提供学习技术、技能的机会。目前,大多数外国人劳动者一般从事短期的,不需要任何技术的简单体力劳动。随着滞留的长期化,有定居意识的人们希望有机会能够学习技术、技能,以便找到更加稳定的工作,而企业的经营者却始终不肯让外国人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因此,外国人劳动者往往得不到提高自身劳动力素质的机会。尽管他们长期居住在日本,而且一直在一家企业里就业,但大多数人一直从事辅的劳动,他们的工作性质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欧美国家为了保护长期居住的外国人的利益,采用优惠政策:外国人劳动者达到一定的合法滞留年限后,不受工种和受雇机关的限制而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为了保护长期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劳动者,只要具备生活资力,遵守公共秩序,有稳定工作,日本政府就应该对他们及其家属采取优惠政策,保障就业及生活的稳定。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外国人劳动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便有效地防止外国人劳动者集中在3K等特定行业的局面。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政策建议

前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价值。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来推动,而需要的是农村人口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农村经济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何调动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其技术水平,解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现存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制、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一词最初是当代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提出的。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德鲁克引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他指出:和其他资源相比,惟一的区别就是人,而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1]。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的能力、判断能力”。经理可以利用其它资源,但人力资源只能自我利用,“人对自己是否工作完全拥有绝对的自利”。一般来说,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现代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中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超越了员工招聘与挑选、培训与开发、工作设计、业绩考评、薪酬设计等传统内容,形成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着重就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展开论述,分析政府、组织在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中应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为例,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河南省人口众多,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能否开发好运用好人力资源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参加职业培训人数较少,现代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差,思想素质不高成为了制约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农村人力资源大量剩余,人才资源匮乏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省。到2010年末河南省总人口为94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7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48%,而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4915万人[2]。由于农村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及劳动力的数量在长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人口压力比较巨大。此外,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供给则呈过剩格局,农村平均耕地面积较少导致人地矛盾突出,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较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有找到转移途径导致隐性失业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河南农村受教育人口普遍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具2005年统计,初中以上文化的仅占18.1%,和河南城市受教育水平状况差距较大。可见,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本应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支柱力量,但目前的不充分就业和低效率配置,以及人力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呆在农村使人均耕地较少,消耗了本身就不多的资本积累,致使现代先进耕作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延缓了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匮乏以及不断流失,导致懂技术、会经营的创新型农村经营者数量较少。河南农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7万人,这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培训制度落后

目前,河南省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并不完善,尤其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此外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主要存在于城市地区,服务对象大多是城市居民以及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导致河南省一部分农村人力资源在流入地工作搜寻时期延长,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处于半无序状态。据河南省农调队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自发性转移的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量的56.7%,通过熟人介绍的占20.8%,通过劳动力市场而找到工作的占3.2%,而由当地政府组织而实现转移就业的仅占0.7%,自发性和盲目性很大[3]。外出务工人员有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些还遭到一些不法中介的欺骗,致使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成本提高,转移的风险加大,削弱了人力资源转移的积极性。不仅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受到专业培训的比例不超过30%[4]。对于绝大多数的劳动力来说,其受教育程度仅仅在初中及以下,更需要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但现有的培训不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而且大部分培训也只是走过场。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农村人力资源由于自身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就业状况很容易受到影响,抗风险的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劳动力难以适应转移目的地的人力资本需求,而只能从事一些如服装玩具、建筑装修等低技术含量、低劳动附加值的工作,流动性较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人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投资主体的缺位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不仅需要配套设施的完全,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投资。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主要由两主体进行。首先,应进行政府投资。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费上的投资,一种是政策上的投资。经费上的投资是指通过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等项目,使政府对农村的人力资源投资能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按一定的比例持续增加;政策上的投资是指通过制度设计,制定并执行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其次是社会投资,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非政府组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其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医疗下乡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以及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等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所进行的捐资捐助活动。社会投资,特别是对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投资,区域性强,产生的效果好,在某些方面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当前河南省的人力资源投资主要是由政府和农民自身完成的。由于政府财政有限和缺乏引导,社会缺乏投资热情,从而导致投资匮乏。

三、开发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针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要采取多样的措施进行开发,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创业引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构建转移劳动力信息反馈体系,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后续维护和开发,塑造河南农村人力资源特色品牌。

第4篇

关键词:创新;再就业;管理体系

一、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现状分析

中国近年来的失业状况特别是城镇失业现状已经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失业问题已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高失业率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往往增加了人们的痛苦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所以,在有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对于我国城镇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从2006-2010年最近五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变化不大,出4.0%-4.3%之间的区间波动,如图1所示。但从登记失业总人数来看,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即需要再就业的基数增加,为再就业问题带来了挑战。

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基本维持在1100万人到1200万人左右,而2008年的上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相对2007年有一定的下降,这可能和全球的金融海啸有关,在这期间,虽然政府对失业再就业工作加大了扶持、监管的力度,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但是再就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它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上述数据和图形在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城镇就业与再就业等相关问题的现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政府在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上投入很大,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失业人员增加同就业岗位空置并存的矛盾,呈现出就业难同时招工也难的复杂局面,而且随着企业和社会改革力度的加大,隐性失业人员将会越来越多,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是我国城镇再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社会和政府对再就业管理政策创新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解决,只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再就业管理政策才能解决我国面临的特殊再就业问题。

二、我国城镇再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总量供远大于求,因此从来都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劳动力缺乏现象,与此相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状态常常处于过剩的状态。我国劳动力总量性失业现象,即社会总体劳动力数量大于总体就业岗位而造成的总量性失业长期存在,是形成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之一。

人口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急剧增长。而劳动年龄人口的过度膨胀又必然会给现在和今后带来巨大的失业隐患。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的供求极度不平衡,劳动力大量相对过剩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再就业的困难。

第二,产业的不断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近年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则依然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在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剩余劳动力上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的扩展,第三产业容纳劳动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现阶段我国很多服务业开放程度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太低,严重限制了其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的能力,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也制约了失业人员重新上岗。

第三,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而要实现劳动力的商品化的顺利进行,必须有相应的以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就业工作顺利推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能否建立起有利于再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起来,再就业问题就无法彻底解决。

第四,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城镇失业人员中原工作单位性质为国有和集体的下岗职工失业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他们还抱有铁饭碗的旧观念,下岗后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寻找就业机会,而是被动地等待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把再就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是原单位。对再就业也容易抱有过高的期望值,不愿意从事私企的快节奏、工作条件不好、脏苦累、社会声望较低的职业,更无法接受灵活就业等就业形式。这种腐朽思想的大量存在,阻碍了再就业问题的解决。

三、我国城镇再就业管理创新体系

针对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制约因素,本文从再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再就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再就业管理岗位创造体系以及再就业管理失业预警体系4个子体系出发,构建了我国城镇再就业管理创新体系,如图3所示,为我国相关政府职能部分解决再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一)城镇再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全面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建立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但“三条保障线”制度实施范围应该不仅限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应建立起涵盖所有城镇失业人员的全面“三条保障线”制度,将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2、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我国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政府应积极推动建立“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建立通过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的制度。

4、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中有关平等就业的规定,纠正劳动市场上的各种歧视行为,禁止在媒体上刊登或播出有歧视性的招聘广告,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城镇再就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

1、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我国政府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同时,协调推动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

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针对我国再就业现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起相应的再就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完善再就业公共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3、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府保障失业保险基金的落实,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

(三)城镇再就业管理岗位创造体系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岗位。我国政府应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我国政府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帮助和促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从目前的就业渠道来看,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就业增量的80%左右,我国政府应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进一步解决城镇再就业问题。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我国政府应该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在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等方面建立相应政策,促进和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城镇再就业管理就业培训体系

1、加强失业人员竞争意识培训,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劳动者个人的就业观念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按照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和就业模式的内在要求,转变观念,强化自身的自主意识与竞争观念,不断提高其能力,积极主动地挑战市场就业竞争,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在自我选择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城镇再就业管理就业培训体系的关键。

2、合理定位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失业人员在当前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定位自我,可以避免再就业的盲目性,提高求职技巧,加快求职速度,也可以增加再就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避免再次失业。

3、注重失业人员素质培训,增强其职业转化能力。失业风险系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劳动者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这就要求劳动者平时尽可能注重自身文化技术素质的完善与更新;及时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我调适素质,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强化自身失业承受力。

四、结束语

我国下岗失业作为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下岗失业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始突显,中国社会特别是城镇面临的再就业管理压力也日益加大,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此,论文在对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镇再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岗位创造体系以及失业培训体系的我国城镇再就业管理创新体系,该体系对于我国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刚,冯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西北人口,2009(1).

2、成志刚.我国再就业工程实施的难点与对策[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3、牛雄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失业人员再就业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慈勤英.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

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收入;社会保险;微观经济计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1)05-0048-05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选择、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根据劳动经济理论,人力资本是微观个体就业和收入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动力。Chiswick[1]和Bojas[2]通过研究美国外来移民情况表明,工作经验、教育水平和其他劳动技能等人力资本要素对其取得经济上的成功十分关键。Barro研究表明拥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往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更高的收入[3]。Meng研究改革后中国农村工业部门的工资决定,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工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就业、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险影响因素进行了许多经验研究,如栾敬东指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对其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影响[5];曾旭晖研究发现成都市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很低[6];苏群和周春芳通过对2004年江苏省农民工收入决定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培训状况和务工时间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显著[7];卢志刚和宋顺锋通过对天津市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发现,教育和工作经验对收入具有显著统计意义[8];此外,高嵩、焦宝松和王建[9]、严于龙[10]也分别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收入的作用。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的问题,叶齐招通过对深圳市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的现状分析,指出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李群、吴晓欢和米红通过对沿海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的现状分析,提出应有顺序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农民工保险制度[12]。2006年,高文书依据五个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实证分析[13]。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的影响程度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一方面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农民工工资没有明显上升,出现了“农民工回流”和“民工荒”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雇用成本上升导致劳动需求下降。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分析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险问题。笔者利用2005年吉林省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数据,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人力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取得收入和参与社会保险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论述回归模型的设计,第三部分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研究结论。

二、回归模型

教育、培训、健康和迁移是构成人力资本的四大基本要素。笔者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的影响。该模型中假设某个进城务工人员进入某个行业的概率(p)为,

p(Ii=jxi)=eαj+∑Kk=1βjkxik(1+∑Jj=2eαj+∑Jk=1βjkxik) (1)

其中,xi为一组影响个体i进入行业j的自变量,在公式(1)中包含了性别(虚拟变量,以女性作为省略变量)、受教育程度(名义变量,以小学及小学以下作为省略变量)、务工时间(虚拟变量,以半年以内作为省略变量)、年龄(年龄平方)、企业培训(虚拟变量,以未接受过企业培训作为省略变量)、一般培训(哑变量,以未接受一般培训作为省略变量)、技术等级(虚拟变量,以无技术等级作为省略变量)、签订合同(虚拟变量,以未签订合同作为省略变量),αj和βj表示进入行业j的自变量系数估计值。

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在理论上收入的决定因素与劳动力自身的特征密切相关,尤其是人力资本要素,比如受教育程度、培训和工作经验等因素。笔者设农民工收入方程如下:

Y=α+X′β+ε(2)

其中,Y表示农民工月务工收入的对数,X表示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年龄平方)、进城务工人员来源、务工时间、企业培训、一般培训、技术等级、受教育程度、行业和合同(虚拟变量,未签订合同为参照组),ε是随机扰动项。

由于现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业的认知差距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笔者为了科学定量地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参与社会保险,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式:

pi=P(yi=1x1i,x2i,…,xKi)

=eα+∑Kk-1βkxki(1+eα+∑Kk=1βkxki) (3)

其中,pi表示进城务工人员i参与社会保险的概率(yi=0表示不参与社会保险;yi=1表示参与社会保险),xk表示影响个体i参与社会保险的一组因素,公式(3)中包含了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培训、技术等级、务工收入、来源、签订合同(收入与签订合同互动项)和所从事行业。经过整理得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发生比形式:

ln(pi1-pi)=α+∑Kk=1βkxki(4)

应用上述方程即可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的影响。

三、结果分析

笔者依据吉林省2005年进城务工人员抽样调查数据。本次抽样调查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一共发放5 8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 743份,有效回收率为98.5%。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个人信息,其中涵盖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来源、受教育程度、务工时间、就业的行业以及个人的收入状况。本次调查还涉及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及意愿。

应用本次抽样调查数据,公式(1)回归方程的结果如表1所示。方程拟合的结果表明,同进入住宿餐饮业相比较,男性进城务工人员更容易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行业。具有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其他行业的概率更高;进城务工人员拥有大学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从事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概率更大,这可能与行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联系。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越大,越不容易进入住宿餐饮业。同从事住宿餐饮业相比较,务工时间在半年至一年的进城务工人员更容易进入批发零售业和居民服务业;务工时间一年至二年的农民工更加容易进入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行业;务工时间二年以上的农民工更加容易进入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行业。接受企业培训的农民工更加容易从事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同从事住宿餐饮业相比较,具有技术等级的进城务工人员更加容易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签订合同的进城务工人员更加容易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

表2给出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农民工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从中表明F值在1%水平通过显著性的检验,说明模型在整体上是线性显著的。通过观察收入方程各自变量系数的估计值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同务工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农民工每增加1岁的年龄,进城务工月收入也就增加0.28%,年龄平方的系数是负值,这同人力资本理论的预期是相一致的。务工时间在半年至1年、1年至2年和2年以上的农民工比务工时间在半年以内的农民工月收入分别高出2.85%、7.56%和9.30%,说明工作经验对月收入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具有技术等级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月收入高出7.60%。具有高中及中专技校或职高、大专和大本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务工月收入同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月收入相比较,分别高出3.29%、19.52%和24.52%,这表明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的逐渐递增,其对农民工的务工收入的边际影响也越大。此外,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比没有签订合同的农民工月收入大约高出9个百分点。

应用极大似然法对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观察表明,进城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使导致农民工参与四种社会保险的发生比均变化1倍左右,同时假设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减少100元的时候,农民工参加四种社会保险的发生比降低到原来的94%。假设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每增加1岁的时候,将会导致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发生比变化大约98%左右,参与养老保险的发生比变化大约1倍左右。男性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发生比大约为女性农民工的70%左右,同时男性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发生比大约为女性农民工的1.3倍。签订合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四种社会保险的发生比大约为没有签订合同的农民工的6倍左右。具有技术等级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发生比是没有技术等级的农民工的2倍;接受过企业培训或者非企业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发生比大约是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的2倍。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参与四种社会保险的发生比率为0.7左右;具有大专受教育程度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参照组参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发生比率大约为3左右;本科及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参照组参与工伤保险的发生比率为2.0;大学本科及以上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参照组参与失业保险的发生比率为8.0。从事住宿餐饮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的发生比率大约为1.5左右;从事建筑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发生比率大约为1.5左右;从事建筑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其他行业参与工伤保险的发生比率为8.0;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相对于其他行业参与工伤保险的发生比率为5.2。签订合同和收入的互动项的系数估计值,说明进城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可缩小签订合同对农民工参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机会的影响,务工收入可增强签订合同对农民工参与工伤保险机会的影响。

四、结论

作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历史的一个必然规律。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力群体,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一直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依据农民工的微观数据,笔者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和技术等级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进入高工资行业就业;教育、培训、技术等级和工作经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务工时间达到2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相对于新农民工的务工收入高出9.30%,接受一般培训的农民工比未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收入高出11.49%,有技术职称的农民工比没有技术职称的农民工收入高出7.60%,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比小学文化的农民工收入高出20%左右;进而,收入、教育、培训和技术等级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收入增加一个单位将会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参与社会保险的发生比增加大约为1倍;具有高等教育程度、具有技术等级或者接受过各种类型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参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发生比是相应参照组的2倍左右。

因此,政府应大力培育公平竞争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设备和教师人力资本投入,有效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切实帮助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应深入贯彻与实施劳动合同法,规范农民工的用工合同,逐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只有有效地提升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水平,解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所遇到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HISWICK B. The Effect of Americanization on the earnings of foreign-born men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 (8): 897-921.

[2] BOJAS G. Self-selection and the Earning of Immigrant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 77 (4):531-553.

[3] BARRO R, SALA-I-MARTIN X. Convergenc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2, 100 (2): 223-251.

[4] MENG X.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s rural industrial sector [J]. Education Economics, 1995, 3 (3): 235-247.

[5] 栾敬东.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2):70-75.

[6] 曾旭晖.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J].中国农村经济,2004(3):34-38.

[7] 苏群,周春芳.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外出打工收入影响研究――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5(7):115-118.

[8] 卢志刚,宋顺锋.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2006(10):77-81.

[9] 高嵩,焦宝松,王建.农民工收入决定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问题,2006(10):62-64.

[10] 严于龙.对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中国统计,2006(10):19-20.

[11] 叶齐招.深圳市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实践与探索[J].改革与战略,2004(10):41-44.

[12] 李群,吴晓欢,米红.中国沿海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3):68-74.

[13] 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8-34.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Employment, Income and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ZHAO Liang1, ZHANG Shi-wei2

(1.Institute of Economy, 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Changchun 130033, P.R.China;

2.Center for Quantitative Economic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P.R.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peasant workers in Jilin Province, the paper applies microeconometric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employment, income and so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The study shows that education, training, working experience and technical titles have a remarkable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tendency of peasant workers; education, training, technical titles and working experience all have positive obvious effect on raising income of peasant worke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high education, having more than two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having general training or technical titles have more than 20%, 9.30%, 1.49%, 7.60% in terms of incom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led group of peasant workers;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echnical titles also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insurance of peasant workers; the odds of participating in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by peasant workers who have high education, technical titles or general training is two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led group of peasant workers.

Key words: peasant workers; employment; income; social insurance; microeconometric methods

收稿日期:2010-04-26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教育;原因分析;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单独强调的原因在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一种期待与要求,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入学前和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人们就会对这种教育表示怀疑。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一个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难以被接受了。也正是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对就业问题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

当前,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劳动力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进而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此外,就业结构具矛盾性,即一方面技术性人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难就业,这种劳动力结构的不平衡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2、学校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政策,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的数量增长了十几倍,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是以分数来评评价大学生,忽视了对他们能力的培养。

3、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各个高校多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法学类等学科更成为热门专业。

4、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体现在“就业难”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还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这种“招工难”更多反映出来的是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能力与岗位的不匹配 。许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集中表现为实务应用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所学技能与工作要求不对称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如今大学教育已趋于大众化,但是多数大学生,尤其笔者所处全国重点院校,学生及家长尚未摆脱“天之骄子”的想法,就业观念较陈旧,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进入大学之后职业目标模糊,加之对大学学习生活模式的不适应,迷茫不知所措,提升就业能力缺乏动力。多数同学毕业面临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考研。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把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要求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2、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毕业生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忍耐与克服困难的韧劲和决心,以及自信、乐观的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等。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精神。毕业生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将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优化知识结构,灵活应用,成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求职时必备的能力,也是今后在社会上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中,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实践式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和自主性,进而形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加强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4、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要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向学生灌输“就业意识”,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从小抓起,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之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帮助提高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的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高校、家长等方面的积极配合,统筹规划,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hoits PA: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kuencepsychological distress: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In:Kaplan H. et(eds):Psychological Stress.Lst ed.NewY0rk.Press.1983:33—103.

[2]Kessler RC.Price RH.Wootman CB:Social factors inpsychopathology:stress.Social suppo~and coping process,AnnRev Psychology 1985:36:531-572.

[3]Rotter,J.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versus external of reinforcement.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Whole on.609

[4]崔秀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提高就业能力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93—94.

第7篇

关键词: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

一、广西A县劳动就业服务现状分析

(一)A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2007年末,A县总人口37.56万,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6.1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14.5万人。从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看,从事第一产业6.9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7.6万人,其中从事农村工业的劳动力为3.1万人,从事农村建筑业的为1.7万人,从事批发贸易和餐饮业的为2.4万人。

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看,在A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3.2%,其中45岁以上的占总数的47.5%,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上不外出务工。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30.9%,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1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8%。

据A县相关数据统计,2005—2007年劳动输出3.2万人次。其中,2007年全县共有0.63万农村劳动力离开户籍地外出打工,多以18~28岁年龄段为主,约占全总数的53%;28~40岁年龄段占36%;40以上岁年龄段约占10%;工种以建筑业、产品加工业为主。从外出劳动力的收入状况看,自主创业者收入明显高于打工者,打工者收入大多数高于在家务农者。

外出打工者的工资收入与其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中文化程度高的打工者一般能从事管理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平均月工资在1000元~1300元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打工者一般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月平均工资只有600元~1100元;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一般从事技术工作,工资在1200元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外出打工者的就业稳定性普遍较差,少数是能坚持五年以上的工作,大多数是每年一换厂,甚至是有部分人在半年内换好几个厂,工作无法坚持,然后直接闲置在家。

(二)A县劳动就业服务实施现状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转业提供有力保障

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A县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严格工作制度,规范项目实施;严格收费标准,实行阳光操作;充分利用培训基地设备,确保培训质量等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通过市级评估。其中2006年共培训学员1500人(其中客房服务107人、餐厅服务151人、家政服务44人、电工26人、医药营销12人、木业加工260人、农用车驾驶251名、汽车驾驶149名、烹调9人、航空服务26人、电子414人、制造30人、旅游服务21人),转移就业人数达1464人,转移就业率达97.6%,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6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50人,特殊困难群众就业210人,“4050”人员就业100人。组织劳务输出6300人,国际劳务输出34人(以家政服务输出为主)。

2.加强培训促就业

多次组织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再就业培训,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结合下岗失业人员不同年龄结构,采取“促青、扶中、保老”的措施,如对“3040”年轻人员,加强技能培训,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长期失业的“4050”人员,依托社区组织起来就业,政府给予扶持;对无力就业的“4555”等大龄困难人员,通过社保援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同时加强劳务输出培训,努力实现城乡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3.强化服务促就业

通过试点性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要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以各种形式实现就业再就业达80%以上;援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达90%以上,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全部处于失业状态的“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当地政府规定的范围以内。

4.完善和规范劳务输出服务中介

目前,A县共有各类劳务输出服务中介机构10家,而这些劳务输出服务中介机构多以家政服务为主,多家为广州、深圳等家政公司的驻地机构或代办点,这些劳动力输出服务中介机构为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输送大量劳动力,成功促成了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对A县持续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广西A县劳动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法规政策制度方面

1.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统筹城乡就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市场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不能适应城乡就业一体化的需要。目前全县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全县(上至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村队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经费保障,没有现代化、统一的信息网络,没有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难以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城市居民就业后可以参加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险。但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险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或则外出打工,实际参加社会保险人数与从业人数仍有较大差距,实际覆盖率尚未达到应保尽保的程度;参保险种单一,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上;由于工作适应性等等原因,出现频繁换厂换工作现象,参保不稳定,断保现象突出;同时很多用人单位也不按规定为他们投保。

3.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仍然存在体制

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影响下,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即使长期在城镇居住、就业和生活,由于现有户籍制度弊端的存在,却仍保留农业户口,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进而导致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他们进城就业,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累、苦、脏的工作,报酬相对偏低,往往仅能维持家庭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在福利享受方面比城里人要低,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

(二)市场经济发展方面

1.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

“十一五”期间,全国大部分省市中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及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就业劳动力速度均急速上升;而从目前市场需求情况看,经济发展进程中二、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小于劳动力供给总量。另外,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无土农民”也将逐步纳入失业登记管理,从而使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一定时期内将呈小幅攀升趋势,就业再就业形势仍将严峻。

2.用工单位不规范问题突出

在招聘人员过程中,由于单位劳动用工不规范,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劳动报酬偏低、超时工作、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进城农民工另眼相待,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经常加班加点而不多付工资,拖欠工资或不按时支付工资,严重挫伤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和就业稳定性。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就业稳定性较差,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应的工作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技能等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大部分农民工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后,由于市场变化、家庭原因等因素的影响,普遍采取临时性、季节性的方式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大部分也是在一年之内,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

4.劳动者自主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

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国家通过一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来为他们提供自主创业的环境,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环境无法让他们马上投入到理想的创业方向上,制约着他们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三)劳动者自身方面

2007年全县共有0.63万农村劳动力离开户籍地外出打工,多以18~28岁年龄段为主,约占全总数的53%;28~40岁年龄段占36%;40以上岁年龄段约占10%;工种以建筑业、产品加工业为主,管理类工作少之甚少。主要归结为劳动者个人技能、文化水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文化水平低现象普遍,尤其在2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

2.从事行业所需的技能相对缺乏。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有技术专长尤其是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很少,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从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热情高,但主动学习掌握运用政策、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创业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较低,盲目性大。

3.劳动者对技能培训兴趣不高。笔者通过对A县人事社会劳动保障局一名干部进行访谈,他反映:近年来县人事社会劳动保障局组织了很多的相关技能培训,其中部分培训是收费,绝大多数培训是免费。

4.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过程中,由于文化水平及经济能力有限,他们对自身利益维权没有认识充分,参保意识比较淡薄、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了解、本人无力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工伤问题突出、参加社会保险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力支撑等等,很多情况下无法保证自身的利益。

三、实现劳动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规范就业服务管理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调整城市建设发展新思路,逐步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的体制,逐步放宽农民劳动力进城定居的条件,尽早实现城乡权益对等、统一,进而将其的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等纳入城市的公共服务范围。

2.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税费减免和加强信贷服务等途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给予充分支持,激活农村就业服务市场。

3.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改变以往按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适合工业化社会、甚至是信息化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在本区域实行个人自由参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最快、最全的方式实现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

4.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加强对劳动力(供给方)的就业管理和对企业(需求方)的用工管理。促使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登记制度、资格证书、岗位等规范化,实现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减少双方交易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保护交易者的合法利益。

(二)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服务城乡一体化

1.完善服务登记制度。按照“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起求职登记、信息、就业培训、职业接受、法律咨询、跟踪服务等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如求职登记内容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2.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延伸到村(社区),同时解决对其人员补助及每个村(社区)就业服务场地建设和设备的配置。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咨询中介的服务平台,改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格局,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力资源最优化共享。(1)充分发挥劳动力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扩大网络覆盖面,实现统一的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逐步由内部专业网向大众网过渡,实现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保障机构的联网运行,做到“一点登陆,全市(县)查询”,积极开展劳务输出。(2)建设就业服务信息栏,争取各社区(村)、村小组(屯)均有信息公告栏,让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富余劳动力手上,积极促成劳动力就业再就业。(3)加强对基础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促成有效就业。

针对企业、市场和农民的不同需求进行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推进培训和就业一体化,着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制度和办法,基本建立起规模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各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为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信贷、后续跟踪等项服务。

(三)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

根据产业和劳动力本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开放式可持续发展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就业机制。强化市场主导、政府协调、企业与劳动力共同积极参与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在市场主导下,充分发挥民办职介机构、劳务输出组织的作用,提供诚信服务。依法规范职业中介机构行为,促进职业中介行业健康发展,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注重服务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劳务经纪人,打造一批就业服务品牌,向社会推荐一批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民办中介机构。

同时,极力倡导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市场为契机,充分发挥自主择业、自由竞争的市场发展模式。

自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已经八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的便利,信息网络的畅通加快了人才的培养与流通,这将更有效地促成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就业再就业的良好环境。同时也把城乡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提升到了更高的要求。受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特别是国家批准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该经济区是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汇点,这些将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社会共识。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体系将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incer.J.劳动供给研究[M].张凤林,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4]程胜利.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城市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胡树林.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尹双庆.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环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8]张车伟.劳动供求关系变化与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9]梁庆寅,陈广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73-02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首先,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以从事制造业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中,39%从事制造业,14.5%从事建筑业,10.1%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而老一代农民工中,29.5%从事建筑业,26.5%从事制造业,10.9%从事批发和零售业,10.6%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事建筑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不及老一代农民工的一半。其次,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从其就业的地域分布看,8 118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64.8%;2 217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占17.7%;2 15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占17.2%。从其就业地点看,6 872万人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占新生代农民工的54.9%,老一代农民工这一比例为26%,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好在大中城市务工。①再者,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途径来看,仍以社会网络为主。在新生代农民工求职过程中,“亲友介绍”占据首要地位,表明“亲友”组成的移民社会网络仍承担着重要的“工具性联系”功能,这种就业渠道就业成功率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就业渠道的不完善和缺乏,另一方面通过亲友的介绍,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及工作环境的陌生感会降低、心理安全感会较高。不过,这种渠道虽然保险,但因获取的就业信息少,面对的就业机会也会减少。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特点

1.就业稳定性差。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负担一般比较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对工作的期望值比较高,从而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某些方面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会选择跳槽或者失业。同时,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履历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用人单位里缺乏上升空间与机会,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或习得更多技能,他们不得不频繁更换工作。

2.就业保障度低。由于户籍等制度的限制,很多的农民工在城市中属于“非正规”就业状态,没有取得正式的就业身份,因此,与正式员工相比,他们在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歧视和不平等:首先,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是最基本的就业保证,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权益,是各项社会保障办理的基础合约。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很少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新生代农民工维权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其次,在就业环境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比较恶劣,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较差。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制造业、建筑业、煤炭业、采矿业等职业病频发的行业流动就业,致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中国患职业病职工的半数以上。第三,在社会保险权益方面。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以养老保险为例,人社部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17%参加了养老保险,这其中还不包括参保后又退保的。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包括城镇和农村两套制度,具体实施办法都是适合于长期定居在该地区的人口,而新生代农民工城乡之间流动的特点,使其难以选择参加哪种制度。虽然不少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如何在城市之间转移接续又成了新的问题。第四,在解决劳动纠纷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劳资双方的弱势地位,对于用人单位侵害他们利益的行为,如何去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显得力不从心。

3.自主创业意愿强烈,但扶持效果不明显。新生代农民工过高职业期待与现实就业境况的巨大落差,使其不再甘心于靠出卖自身劳动力去换取劳动收入,而是试图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但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如何寻找好的创业项目和凑足创业资本是当前摆在新生代农民工面前的难题。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的创业培训项目和积极提供小额的创业贷款的政策,但因为信息不对等、跨入门槛太高以及培训的不规范,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这些政策不能充分了解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创业项目很难有效地辨别其真伪以及是否能够真的盈利。这样不仅给了许多骗子可乘之机,也大大地挫伤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户籍制度的不合理

城乡户籍壁垒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自由流动,是影响他们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户籍的功能本是人口登记和管理,但在发展过程中,户籍制度却赋予了很多不合理的内容,往往与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挂钩,并阻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遭受更多的不平等待遇和歧视。

(二)用人单位管理制度的僵化

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门槛过高,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就业歧视。如在招工中明确要求是城市户籍;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技术的熟练程度的要求过高,只想录用熟练工,不想为员工的培训付出成本,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录用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管理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长期就业发展权利的重视程度不够,提供的就业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职业培训较少、安全隐患较多。

(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能力不足

自身能力的不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社会生活认识能力不足;二是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不足。这两个不足之处,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实现。首先,对城市社会生活的认识不足。一些在农村生活,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从乡村走进城市,原先在农村所遵循的生活规则以及所拥有的乡村生活与城市完全不一样。比如在农村,人与人的交往较简单,注重的是人情;而在城市,人与人交往会比较注重法律条文。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此认识不足,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因不签劳动合同造成权益受到侵害却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现象。其次,接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不足。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招工在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而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是初中文化水平。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能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他们的就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现有的就业制度是由中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它具有明显的二元特质,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体系中受到排斥与歧视。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保;政府、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参保上要承担部分费用,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参保费用的支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确保保险关系和待遇能转移接续,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充分享有这些保障权利。同时,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公平、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制度。同时政府应做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为他们多渠道并有效地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介绍。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培训,鼓励建立相关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使他们的劳动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二)新生代农民工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在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应积极获取相关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提高文化素质,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在关注未来发展的同时,应逐渐学习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按设计进行相关的职业训练,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应主动接受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时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必须清楚用人单位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的求职者,同时,清楚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准备与能力特征;不可盲目追求大城市、高薪水、高福利待遇的单位,克服诸如攀比、盲目求高、不平衡、自卑自负等不良心理;树立行业平等,各行各业均可做出成绩的思想,才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用人单位要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增加与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的交流,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切实考虑他们的实际利益,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位内部加强对其职业技能的更新培训;单位应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根据单位实际生产特点和条件,配置各种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设施,预防职业病和大小工伤事件的发生。通过以上就业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在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其职业流动的频率的同时,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村,2013,(9):52-55.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