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复习笔记

高中语文复习笔记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10:40: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语文复习笔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语文复习笔记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9―0068―01

长久以来,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备受冷落的境地,让教师和学生苦不堪言。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本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现状及其成因作了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脱离实际,尤其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学生生活,一切为着应付升学考试,重背诵记忆、轻思维训练的现象比较普遍,比较严重。

2.语文课堂上合作时间不够充分,讨论不够深入

在农村高中语文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由于合作时间不够充分,受每堂课45分钟及教学进度的限制,许多小组合作活动还是局限于分角色朗诵、情境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合作学习活动注重形式的居多,关注内容的偏少,注重结果的居多,关注过程的偏少。

3.教学条件落后,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

当多媒体、网络走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时,农村学校采取的依然是黑板加粉笔的最原始的教学方式,课件、投影仪对教师来说只能是奢侈品。教学条件极为简陋,上课只凭借教师的一张嘴。教学条件的落后、教学手段的单一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

1.制订农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规范

①预习常规――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细看注释,参考“思考和练习”,勤查字典;预习课文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预习要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把生字新词、疑难问题等记在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②上课常规一一上课要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工具书等;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积极思考,不懂要问;养成独立阅读以及默读、快读的习惯,要仔细听同学的朗读,并能提出意见;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上课要记笔记,记要点,记得准确。③作业常规――作业必须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做作业要明确要求,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本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字要写得规规矩矩,题目和引文必须认真核对;做完作业以后,要认真检查、修改;作业本发还后,要仔细看看,认真领会老师的批改意见,并及时订正错误。

2.完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积极互赖、直面互动、责任到人、人际技能和小组建设”。每个学习共同体有4~6人,每学期调整一次,重新划分学习共同体,形成一种互动和交流,以便让成员有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同时为了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各个学习共同体总体实力应基本保持一致,而不是根据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前后4人简单地组合。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责任”先于“权利”,“共存”先于“竞争”,“享受”先于“所有”,“团结”先于“自由”,“异质”先于“划一”,“尊严”先于“救赎”。

选用的设组办法照顾到以下几方面:(1)协调设组。教师应综合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应与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沟通,让形成的合作小组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每门学科基本可以通用,每个学生能与自己的小组同伴很容易地在一起活动。这样不会出现每节课都有变化的现象。(2)交友设组。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此前提下适当照顾自愿并兼顾互补,使进入同一个组的学生都成为朋友,和睦共处,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能够把小组的成绩和进步看做自己的成长与光荣。

3.结合实际,就地取材

农村学生生活区域很广。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议论。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创设条件,让他们反映情况,发表看法,就能逐渐消除畏惧心理,畅所欲言。有的教师为此安排“农村情况反映课”,分四步:①只要求如实叙述――把所见所闻的人与事在头脑里或书面上整理好,然后在课堂上举手依次发言;②先叙后议一一叙述一件事后,如有所感,可尽情表达;③议后加评――某一学生对所叙之事加以议论之后,其他学生可据此加以评论;④评后成文――把反映的事情记录下来,或就某一事例写议论札记,或把本节课的实况写成报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反映问题要相对集中,发言学生要面广,教师要疏解、引导。

第2篇

2021年北京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即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分数7月29日出炉,不知对于北京八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你们了解了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年北京八中录取分数线须知大全,欢迎参阅。

2021年北京八中录取分数线2021北京八中录取分数线:631分

录取结果查询时间2021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统一招生批次录取结果7月29日可查,各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即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分数出炉。

高中新生入学须知1.培养自己多看书的习惯

虽然很多人说这看书的习惯都是从小时候养成的,大了再养不是迟了。但是学大教育小编和你说一点也不迟。初中毕业这么久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看什么书,整天一起吃喝玩乐,抱着手机大半夜才睡。那么现在你就应该放下手机,拿起书看看了。高中语文与别的科目相比能占用的时间相当少,我们必须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然后才能让语文自然而然积累。

2.学会思维导图

和初中相比,高中的特点就是更系统,更复杂。初中你可能虽然不是很明确这门课的框架,但是考的知识点很小很少,你还是掌握了,但是到了高中,就不能这样了,很多内容你只有掌握了框架,才能系统掌握知识点,才能学好。而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形成系统框架的方法,学会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学好知识,还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晰。

3.提前看看高中内容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去参加高一预科班,这当然好,但是很多同学觉得作用不大,不想浪费大好的假期时间。那爱上学小编也建议你去看看高中各科目的书,去好好预习一下。为什么呢?首先很多知识会与初中内容相关,趁现在初中知识没忘,多联系一下很有好处。然后高中刚上去时间变紧很多人可能提前适应不了,如果你提前预习了就不会觉得紧张,也不会落后于别人。

高中新生开学计划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进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72-01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是学生新生活的开始。根据几年来的观察分析,笔者感觉到高中生活的关键在高一。如何把握好这个关键,使学生们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做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出现的问题

新入学的学生,最初一段时间基本上都能全神贯注认真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时间一长,坚持预习和复习的同学就少了,许多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就慢慢不做了。这可以通过对学习任务的检查来发现问题,第一个月笔者曾经检查过两次笔记,第一次全班都能完整无误地交上来,第二次就需要课代表催促,以后再检查笔记都需要老师再三叮嘱和反复催促了。需要课后完成的任务如果不在课上检查或采取什么措施,就很难保证落实。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测验成绩的不理想,很能说明问题。基础知识部分在中考前经过死记硬背还有些效果,但一个暑假后记得的已经很少了;阅读和灵活的语言运用类的题,绝大多数不会,换句话说凡是填空不是空着就是凭想象乱填。

在高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文言文的比例增加了,背诵的力度加大了,但学生的自觉性比较差,需要反复督促检查才能去背。背诵过程中,缺少方法,不能理解记忆,严重脱离文意,又由于篇目多,畏难情绪很重。

在与几届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高一的放松心理特别严重,语文又是需要平时积累的学科,只要数理化一紧,绝大多数学生就放松语文的学习,抓紧数理化的演算;还由于贪玩等原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影响也很大。

二、原因分析

针对种种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中:

1.客观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高一新生来自多所学校,不管是谁他们都要共同面对新环境、新教师、新同学,因此学生要适应环境,彼此还要磨合,还要努力适应新教师和新课程,缩短适应的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另一方面就是新阶段自己定下的理想和目标的驱动,学生都可能静下心来努力一阵子,但只要时间稍长,学生中就有厌烦的和跟不上学业的了,这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在适应磨合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学生存在放松心理,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稍微休息了,学习自然就放松了。在高一开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处理好外在因素等的变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尽早进入高中生的状态,做好角色转换。

2.教材教法的变化。

初中升入高中教材的变化,也能让学生适应许久。初中里许多知识只是要求知道“是什么”就足够了,但高中教学中许多知识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课本里文章的长度加大,难度也加大,寓意深刻,这就需要有深入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再有,高中的教育是为更高层次教育做准备的,可以说初中教学是半扶半放状态,高中的教学是半放的状态,教师的引导应该是与学生的自主相结合的,但高中伊始,学生们对半放手状态不适应,许多初中的高才生就会跟不上、受不了,学习效果变差。

3.课时和学法的变化。

根据国家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周课时要少于初中的周课时,教学时间有限,课堂的容量自然加大,课后的自主学习内容也必然加大,所以课时的变化也给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提出了难题。面对新课程、新标准和新要求,学生们必须调整学习方法,只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充满语文,必须做个有心人,必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同时,必须做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课内课外的衔接。

三、解决的策略

1.做一些准备及针对性强的工作。

做好准备工作不只是学生的事,应该师生共同来做。教师要在开始的时候向学生们介绍高中的学习情况,简单说明高中的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高中知识体系的初步认识,做好学习开始时期的心理动员。教师自己也要对新生有思想上的准备,不要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评价学生。另外,做好摸底工作,将学生分出层次来,在教学中对其做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同时做好知识衔接,在初中原有知识基础上,做到知识区别和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任课的班级一直在坚持做课前发言“说”的训练,每周的周记有摘抄、创作等项练习,每周还有读书活动。最好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文章,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思想教育。

2.加强学法教育,重视技巧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应该能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此种思考,必须在高中开始的阶段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总结反思的方法,并不断的进行实际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协作解决。为了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思考方式和方法,培养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新思路

1 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1.1 思维深度的加大

高中的语文的学习与以前不同,在新课标下,语文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深度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无论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还是对于这些作品的分析,都集中地体现了“思想”这一特性,这是高中语文知识的特点所在。在考试中遇到的题型亦是如此,对于阅读和写作格外重视,且这其中的内容大多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如生命、命运等等,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的思想要深刻,明白作者或者出题人想表达的内涵,而不能仅仅凭借表面断章取义。思维深度的加大,让很多学生还不是很适应,无法探索到更深一层的觉解,思维深度的加大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1.2 内容的宽泛

高中语文的特点,除了思维深度的加大,在另一方面也在知识的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宽,它涉及到的已不再仅仅是纯粹的文学,而是融入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生物、科技等,涉及到各方各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本质上不属于文学的范畴,但这些内容的出现,能够大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语文这个学科是需要实践的,不单单是理论上的“形而上”。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的特点从思维的深度和内容的广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地拓展和延伸,这要求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知识广度都要有所进步,才能跟得上教学的进度;反过来说,正是高中语文的特点从客观是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由于很多学校只注重理科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忽视了人文主义的培养,使得很多高中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时间很少,导致语文方面的阅读面和知识面都很狭窄,这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很难在语文的学习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也不利于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此外,没有宽阔的知识面,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科的学习思路,无法在林林总总的素材中准确地分析到所考察的东西,这是知识面狭窄的弊端所在。

2.2 感悟层次较低

感悟力和觉悟力低是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由于高中语文对思想情感要求高的特点,加上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合理,导致了学生们很难感悟到文章的精髓和本质,他们看到的只是较为肤浅的表象,忽略了真正的内涵。高中语文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要求很高,这是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的基本前提。如果在思想深度达不到的情况下,则很难将语文学习到位。高中语文的特点决定了这个问题的出现,只有及时地解决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的探讨

3.1 努力拓宽知识面

高中生要努力地提高知识面,这是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知识面,就要多读课外读物,学校应增进图书馆的建设,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能够做到博览群书,在不断地吸取外界知识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但多读书的同时还要进行及时的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用猎奇的心理去读书,要加快对知识的思考和消化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善于做笔记,将自己看到的有用的知识记下来,供日后的复习和学习使用。

3.2 增强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体会,才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体现出较强的感悟力,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关于感悟能力的培养,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和素质的必要途径,这样的阅读可以不必咬文嚼字,它的重要性意在起到一种启示的作用。这种带有熏陶式的阅读能够带给学生一种别样的审美享受,可以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增进和加深对事情和事物的觉解,这对感悟力的提高有较强的帮助作用,另外,老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有目的性地开启学生的悟性,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但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3.3 有侧重点地加大某一方面的学习

由于在高中语文的考察中,多呈现出独立的版块和部分化,这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那就是有目的地逐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的部分,如生字词、病句、文言文阅读等,可以逐项细致地进行攻克和解决。所以说这样的学习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加大学习的力度,多总结经验,争取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快速地提高学习成绩。又由于高中语文知识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固定性,题型是好几年不变的,这有利于学生在系统整理知识后作为日后的参考资料,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5篇

1、多读:初中语文注重基本的语言基础积累和培养基本的读写能力,而高中注重培养学生高层的读写能力,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以现代文阅读为例,高中语文的要求除了需要把握文本基本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要从鉴赏的角度,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理解复杂的结构,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和价值,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解读。

2、多标注:通过在课本上圈点勾划的方法大致了解所学内容,解决阅读中的信息障碍。根据课后练习及自己的阅读感受标注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

3、多查阅: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有意识、多渠道地查阅搜集有关资料,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

4、多问: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独立思考或向老师请教,当日所学当日吸收。对于生活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世事洞明皆学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长处。

5、多摘:摘就是摘抄。要求每个同学准备2-3个本子,作为知识本和杂记摘抄本。可动手整理课文中生活中发现的重要字词音节、易错标点句子、重要文化常识、有用的写作知识等,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以备他日所用。杂记摘抄本的内容就很丰富了,从妙辞佳句到精美文章、从历史掌故到民间俚语都可大量的摘抄于内。此外,也可记录你的生活所感、作读书笔记等。阅读摘抄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储存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写作有帮助。

6、多写:写生活随笔。随笔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时时动手写点东西是个好习惯,长期坚持写作的人思维更敏捷,谈吐更清楚,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写作文自然不成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学习 习惯

那么,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习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语文学习中的误区就是学生不知预习是怎么回事,甚至认为预习不是作业可以不做或敷衍对待。作为教师,得教给学生如何预习、怎样预习的正确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用铅笔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词语及重点语段,并将查出的字、词的含义及自己领悟的重点语段的内涵有个基本轮廓或最大可能地理解。其次,让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即便有学生在理解与把握上有差错,教师再讲解就容易理解或纠正原先理解与把握上的欠缺所在了,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正确的思维了。再次,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帮助把握文章主旨,效果很好。

二、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字、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字、词典等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语文教学中冷僻字、词的辨析能力。然而,在实际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不注重使用字、词典,把它当作一种摆设,因而字典难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作用。

三、良好的听讲习惯

课堂听讲,要求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并做到耳听、目视、心思,、手勤有机并高度紧凑地结合。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认真领会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用心专一,思想不开小差,并做好笔记;又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同时注意教师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种演示。如此,对理解课文关键性语句以及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四、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可见思之重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多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线为面,合面成体,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巩固,学而不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得以提高、升华与深化,学以才能致用。然而学生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他们不能或者不能自如地将学思结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味的唯师、唯书,人云亦云,因而鲜有真知灼见。

五、勇于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可见问之重要。朱熹也主张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还要“善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在一次与学生的闲聊中,有位学生说:老师,我们有时觉得想问问题但又不知道问什么……。听了学生的话我颇为吃惊。我们都知道,学习中,疑问多是学习深入的标志,疑问少,甚至无疑问,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因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善于提问,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读、背文章的习惯

朗读是分析理解的基础,重“读”是有道理的。诵读分默读、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背诵。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专家巢宗祺就特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也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优秀传统。”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美文比比皆是,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成了第一步。课堂上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课后读读精彩的语段,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潜移默化,这些东西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了。

七、良好的复习习惯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抓住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是对已学知识的最好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讲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

八、课外阅读、摘录的习惯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语文 教学评价

无数教学实例都展示了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教学评价的影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较之过去更为全面:由只重视评价教学结果,转变为兼顾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内容逐步多样化;评价标准更具有科学性;评价主体由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而理念转变为实践的难度在于,传统的既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顽固的惯性,教育者对其局限性的危害认识不足并有惰性;构建新教学评价体系既需要理念的认同,更需要具体的操作步骤。

一、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既有问题

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学评价的具体对象主要由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组成。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标准不客观

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中,比较重视相对评价标准,即重视评价主体的相对位置,重视学生在考试中的各种排名,甚至不断地被进行比较,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对评价主体所进行的评价是不客观的。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分数与排名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语文运用的实际水平,过分重视一次语文考试的成绩往往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评价内容较单一

现有的高考制度和社会认知客观上导致了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可量化内容,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合格率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使整个教学评价过程忽略了一些不能够量化的知识内容或学习能力。如评价主体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及学习情绪、态度和习惯等方面。就高中语文来说,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广度、自我研习的态度和深度等都很难形成量化指标,但往往就是这些无法量化的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并使学生获益终生。

3.评价方法较片面

教学评价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外,还有很多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如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搜集资料创作小论文、完成一次朗诵或者辩论比赛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当中,学校组织的考试成了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方法,偏重定量的评价,忽视定性的评价。即学生在高中阶段从事的许多真正能提高其语文能力的活动,因为无法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最终被舍弃。

4.评价主体较被动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来接受知识的,应该接受学校及教师的安排,从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评价主体无法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去,导致其意见和想法得不到重视,人格得不到尊重。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授课内容和方式等均可作出相应的评价,并改变整个教学进程。

二、构建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新体系的建议

理念转变为实践,首先需要教育者在理念上充分认同并具有迫切改变现状的动力,然后需要一些具体的操作措施。

1.营造宽松环境,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理念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需要改变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被动地位,让其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下形成宽松活跃的氛围,并通过设置生生评价、集体评价、自我评价等过程性教学评价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改进教学成效。

2.强化评价引导,给足评价时机

开展高中语文的教学评价活动,既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非间断的,也非短期的,因此,无论针对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评价时机。首先,给足评价时间,即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再进行完整而客观的评价,草率导致评价无效。其次,选对评价时机以利被评价者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则可以利用课堂问答、课后交流和周记等形式实时评价反馈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反思并改善教学过程。

3.制定评价方案,改善课堂生态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重视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而高中语文由其学科特点决定,其评价方案必须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定性层面的教学评价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教师要根据阅读课、写作课、研究课和复习课等不同课型形成常规评价活动模式;建立学生的课程档案,记录学生在日常作业、上课表现、课外阅读、思考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根据高中三个学段的学情,逐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活动的要求。定量层面的教学评价是指阶段考试、期中期末考试、高考。教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平衡好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最终改善课堂生态,促进人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绩效的有力推手。作为一线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关于教学评价的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毕竟,务实的教学实践才能解放既有的教学桎梏。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听课技巧 有效听课

“教师讲解,学生静听。”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高度概括,其弊端自不待说。我们知道,学语言要培养“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听,排位第一,却最不受重视。这决非危言耸听。下面着重跟大家谈谈“怎样听”的问题。“听”的学习,其实也有一个态度问题。如果,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同步,甚至老师的讲解落后在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题前思维),进而时时有“是的”的领悟,有“为什么”的质疑,乃至有“不一定”的求异,这才是积极的听。可我们的同学不少是充当了“录音机”的角色,那是消极的听,低级的听。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怎样进行有效的听课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我的一点浅显看法。

1.听视并用法。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什么,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听老师的提问,听老师的总结等;看什么,看老师的板书,看老师的挂图,看老师的演示等。老师的板书是整堂课的要点,它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或短句将知识要点写在板书上,这些能帮助你整理归纳知识,也便于你日后复习。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像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像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思考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在听课中,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是指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是指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是指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是指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是指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二。

4.符号助记法。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

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

5.要点记取法。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有哪些好处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昕。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缌,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10、选择性听。有的教师好讲,如连续听下去,怕难坚持。你尽可在重点、难点处听听他的高论。其他时候,你可作归纳笔记,或入“旁门左道”冥思。当然,以印证性听为宜,而不允许“浮想联翩”,更不可想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