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素质教育论文

大学素质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9 10:40: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素质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素质教育论文

第1篇

1.1计划理解不透彻

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普遍存在理解不到位问题。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各班往往采取划分素质拓展小组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很多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不当,无法准确掌握其内涵和特点,并形成统一的思想和规划,直接影响了其最终的训练结果,不利于其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1.2活动组织盲目性

由于学生缺乏系统完整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其活动组织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训练重点不突出,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难以实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一味增加班级活动数量,而不重视其举办质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没有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产生实质效果。素质拓展计划沦为学生获取学分的一种手段,违背了其计划制定的初衷。

1.3申报项目简单化

在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申报时,各类单位、社团、班级等必须要填写项目申报时,确定其项目类型和提升目标。但目前各申报主体的申报项目过于简单化,项目类型填写错误率高。同时,整个项目实施计划过于简单,缺乏统一思想,没有突出项目设计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活动策划者的策划水平不足、活动组织不到位。

1.4参与活动被动性

对学生而言,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而不是培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活动参与上,学生对学校、院部、班级等组织的精品活动了解不足,只是从自身特长和喜好出发,随意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方案。另外,由于素质拓展培训效果的保持时间较短,无法马上产生绩效。因此,很多师生在活动结束后没有看到预期效果,对这类活动失去了信心。

2高职大学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

素质拓展训练也称户外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人格、体能、心理、管理等众多训练类型于一体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训练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目前,素质拓展训练已被广泛地应用至心理素质、领导力、决策力、沟通技巧等的培训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职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2.2是构建高职院校特色课程的需要

当前,各高职院校均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其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计划,以保证其人才培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2.3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型培训和教育手段进入我国,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状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可。目前,国家机关、外企以及其他一些现代化企业纷纷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其人才培训体系,并制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计划。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其就业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将专业与素质拓展这二者相结合,对培养社会以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2.4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和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为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和联合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其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启发其想象力,对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科学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拓展训练计划的有效途径

3.1搞好宣讲培训,重在计划指导

素质教育与拓展是什么与有什么作用应当在学生的思想里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分或者其他。学生对素质教育与拓展的理解不够透彻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一个发展障碍,老师或者学院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个素质拓展的介绍和阐释,以保证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3.2大力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学生会、共青团、各类学生社团应该立足当前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的特征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和锻炼其综合能力,激发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搭建平台。

3.3拓展课程多项化,项目创新化

一方面,学校可以围绕职业素质培训这一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素质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其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各院部可以通过选拔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艺术团,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文艺骨干队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艺表演和素质拓展训练当中,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此外,学校还与有关企业开展多领域合作,联合举办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干部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可举办或参加国家或省级的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苦练专业技能的动力。

3.4抓好素质拓展证书这个载体

第2篇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途径。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十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离不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离不开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教育,人文科学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脱离人文科学教育谈精神文明建设是空洞的。只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硬,才能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1.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如下特点:(1)价值取向功利化。(2)心理问题普遍化。(3)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匮乏。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教育使他们学会感恩、平等、尊重、承担和奉献。因此,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在人文素质方面提升自我修养,通过励志、人际交往、道德、心理、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来提升综合素质。

2.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部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还较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在观念上形成的定位偏差。以我校为例,工科专业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理轻文现象的存在。同时,在学校的经营理念上更偏重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的设置上也有意无意之中形成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事实上,人文素质和人文理念对于工科院校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成功,不只是源于对专业技术的掌握,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经过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人文素质修养。

三、做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1.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塑造。有人将人生精辟地概括为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而人文素质修养的提升恰恰是帮助人如何去更好地做人和做事。

2.教育理念的反思。

中国人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澳大利亚人则认为“再富也要穷孩子”。这两种教育观念截然不同,但后者却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得不反思两种教育观念所造成的结果,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答案当然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为我所用。

3.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做到“三个融合”:

一是将国内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二是将高校大学生生源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与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相融合。三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

4.改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充满热情与期待,渴望通过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来提升自我。因此,学校应以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为切入点,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5.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新形式。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第4篇

(一)系统性原则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状况不是孤立形成的,它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学生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设施环境、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形成共识,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在此前提下,根据当前独立学院的实际,着力从完善独立学院的设施环境、优化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丰富校园人文活动等方面构建适应独立学院实际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意识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等是保证该项工程成效的关键要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二)以人为本原则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文化基础和人文素养上的欠缺,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其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的锤炼、善恶美丑与荣辱观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塑造,进一步优化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其性情,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人格的进一步自我完善,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三)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原则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文素质终归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密不可分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实施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即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指导思想统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与在内容上,都必须体现和把握这一原则,努力使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意识层面——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是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它高于知识和能力,却又与二者紧密联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为了使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在大学里应当重视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专业素质教育便是完成科学技术的学习。而人文素质教育,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人文素质关乎人的思想、精神、情操、道德、意志、动机,等等,而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到人的技术能力的发挥;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人的人文素质中的某些要素发生偏离有可能使得人的技术能力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危害人类社会或者国家的破坏力。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的价值和精神。它的最根本功能是对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人格和精神塑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健全的人格。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由于其在文化基础、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只有更加注重对这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品德、心态、兴趣和爱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器物层面——加大投入,营造人文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人文素质教育与一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同。人文素质的提升,更多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同化与吸收,它和主体所在的环境直接相关。因此,有效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首先要营造人文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强化器物层面建设,具体来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1.校园硬件环境的建设校园的硬件环境包括学校建筑、校园规划、班级设置等,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独立学院的举办方要认识到建设一个具有人文气息校园的重要性,舍得投入,在校区的规划与设计方面多下工夫。例如,增加体现科学人文精神的雕塑、建筑等人文景点的建设,增加图书馆藏书中人文类书籍的数量和种类等。要按照现代教育的理念与高校教育的目标,结合学院的历史与发展沿革,精心打造设计,并在各个建筑环节与细节上尽可能地增加人文气息,让大学的精神、人文的内涵与理念蕴含其中。2.校园软件环境的建设校园软件环境方面,主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校园。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外在表现,也是独立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所共有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根据独立学院学生人文视野狭窄,人文精神缺失,但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社会活动能力都比较强的特点,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特讲座,提升大学校园人文气息,帮助大学生营造浓厚的的人文环境。二是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学生成立如摄影、武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举办诸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科技节,等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5篇

(一)语文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素养、思维品质、自知能力、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人文素养,对工程素质有着巨大影响,是培养和提高工程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提高人文素养能促进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效果。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直接关乎人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对于获取工程知识、形成工程能力和培养工程意识具有重大作用与影响。杨雄里院士说:“在我看来,科学上的造诣和语言文字功底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思维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语言文字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能力强弱;文学修养又能影响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科研成果需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一个连语言都不能很好运用的人是决难写好科学论文的。”

(二)工程素质对语文教育的制约

工程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的科学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现代工程、网络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直接影响了人文理念和素养。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教育和终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自然也是语文教材选篇的重要内容。科学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达尔文进化论颠覆了西方的神创论,基因的发现揭示了生命遗传和变异规律,天体物理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则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科学改变了人的价值观,知识和信息成了无价之宝,生态环境被重点保护;科学改变了人的发展观,地球科学的发展消除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恐惧,也告诫人类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警示人类要爱护地球,传统粗放式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遭到抨击和禁止,人类应该“敬畏”和尊重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认知自然、开发自然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变化,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语文教育要为提高工程素质服务

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主体在工程活动中会表现出对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工程质量和生命意义的追求等。没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工程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在面临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个人生命财产与人民生命财产选择时,由于缺乏正义、诚信和职业道德,而成为假冒伪劣工程的干将和奴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工程素质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因此,高等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应以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服务。

二、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

语文教育兼具两种功能,一是人文功能,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二是工具,即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大学语文而言,人文性是其课程定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应树立“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挥其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作用,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服务。

(二)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科学精神

语文教学既要解决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言文字,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和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问题,又要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可以通过科学典故讲解进行渗透,也可以通过尊重历史文化的求实精神加以熏陶,鼓励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对比分析能力。

(三)在工程素质培养中植入人文理念

第6篇

1.更新教育观念美术教育的价值不只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等,美术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利用美术特有的艺术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的价值是创造,失去创造力,艺术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要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素质教育。

2.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绘画功底,忽视美术教学的本质;注重绘画作品的美观程度,忽视作品的思维模式;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内在修养的提高。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审美意识,鉴赏、想象以及创造的能力不强。美术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突破口,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更多美的事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追求美的愿望,逐渐提高审美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从心灵中体验到美的存在,从而逐步使学生的心灵更加纯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大学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欣赏美术作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体会大自然的美。只有使学生自发地感受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投入美术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馆员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捷途径。在国外,学者认为大学图书馆是“学习中心”“大学的心脏”;在国内,教师、实验室、图书馆历来被称为高校办学的“大支柱”。南此可见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提ffI了新的课题,因而需要有一支实现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功能的高素质队伍。因此,提高馆员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图书馆员的素质现状

1.1职业精神

大学图书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绝大多数馆员都热爱图书馆,具有高尚的品质、崇高的境界和优良的作风;能够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工作需要;具有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职业道德。但是,由于受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多数馆员认为大学图书馆是教辅单位,工作出不了多少成果,因此工作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转变观念认识不足。

1.2职业素养

1.2.1教育背景未达到从业要求

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学历分4个层次:第一,有少量图书情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馆员;第二,一部分冈为解决教授、博士家属调入的非图书情报专业的本专科以上学历馆员;第三,一部分馆员通过电大、夜大等继续教育提高了学历;第四,一部分非编的无学历馆员。多数馆员所学业与实际丁作不对口,专业知识不扎实,实际丁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2.2知识结构有待更新

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捷,大学图书馆员现有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学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对现代科技知识应用方面的技术,更是得力不从心。

l.2.3经验不足

由于大学图书馆员队伍学历参差不齐,新馆员工作时间不长,业务不精,服务管理经验不足,业务培训不及时,这些都将影响大学冈书馆服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3科研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存进行现代化更新,需要有一支有助于实现大学图书馆功能的高素质队伍。大学图书馆有大量的科研课题可以研究,有大量的学术和管理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多数馆员不能独立从事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缺乏科学研究能力,这是罔书馆员素质不高的重要表现。

二、大学图书馆员应备的素质

2.1职业精神

大学图书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要具有优良的作风,要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图书馆员只有热爱图书馆事业,才能有高度清醒的责任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图书馆员应想渎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主动地为读者服务。

2.2职业操守

一个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程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学图书馆员应具有敬业爱岗、踏实工作、渎者至上、服务第一的职业道德,要勇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工作中努力钻研业知识,探索新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树立和培养职业责任感,努力提高职业技能,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务。

2.3知识构成

大学图书馆员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技能素质,要有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有较扎实的文献信息鲁业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熟悉图书馆的工作环节,同时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

2.3.1现代科技知识

图书馆员要有较高的义化科学知识,要坚持在职在岗进修,不断充实和更新现代科技知识。大学冈书馆要立足于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积极运川新技术、新方法拓展高质量、深层次的服务方式,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图书馆员还应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川能力,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传递信息,切实为教学、科研服务。

2.3.2专业知识

图书馆员要通过业务培训、自修掌握并应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々业技能,要具有扎实的图书馆々业知识功底,并能独立开展丁作和解决实际丁作巾的业务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工作能力,包括组织指挥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等。

2.3.3多学科知识

大学图书馆馆员要具有多学科知识,既要掌握图书馆学的有大学科,还要掌握更为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最新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读者的多种需求。

2.4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先天获得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知能力、意志品质、性格品质、情绪和情感品质。心理素质是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挥和表现。大学图书馆员需要有强烈的进收心、顽强的意志力、广泛的兴趣和适官的气质与性格?图书馆日常工作是一种重复性很强的一作,馆员很容易形成习惯的惰性心理,使用书馆工作失去活力。现代社会改革力度大,竞争激烈,网书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捌节自身的生理现象、思想用扰和心理不平衡情绪.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2.5身体素质

这里所说的身体素质并非指体育运动特有的身体素质,而是图书馆工作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大学图书馆现代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馆员既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同答问题,还要不断完成采编、上架、整理、借还、咨询、信息加丁、网络管理、质量检查和人财物管理。图书馆员身体素质与体质、年龄、情绪、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都有密切联系,大学冈书馆员要善于支配时间,注意锻炼身体和适当休息,以保证充沛的精力,这样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三、大学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

3.1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全方位教育。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再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义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3.2国外大学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层次的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3个:

第一,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l994一l995年对全美3236所大学的冈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于2000年1月提了5项标准和22项具体评价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下:具有信息素养的罔书馆员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与范嗣;具有信息素养的冈书馆员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存取所需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能批评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把选择的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与价值系统;具有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能独自或作为集体巾的一员有效地利用信息完成具体的任务;具有信息素养的冈书馆员了解信息使川涉及的经济、法律和丰t会问题.遵循伦理道德、守法地存取和利信息。该标准的制定标志着美国大学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教育已进入新阶段,是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和图书馆馆员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评价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的依据,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第二,英同的同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在l998年提出的的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能力模式。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联合工作组在2004年颁布的澳大利亚与新两兰罔书馆员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同外素养教育研究存在多方面、多级刖的开发,人力、物力投入相当大,多样性的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应川比较复杂。国外的标准可以作为参照,适当地引入到我国图书馆员素质教育中来。

3.3我国大学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现状

我国图书馆界已意识到制定适合巾同同情的大学图书馆员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对指标体系建立完整的研究。清华大学罔书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正存承担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的科研项日“北京地高校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研究目标是2005年夏季推出通用层次的北京地1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方式评价和学生成果评价两方面,分为4个层次:满意度评价、通川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反馈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全国普遍实施开来。根据国内外的涮研情况和多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本义提…传统的层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模式。

3.3.1传统的层次教育

层次教育是指新生入馆教育、系统的课堂教学、专项讲座与业课题调研,它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而设计的,它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

3.3.2网络在线教育模式构建

3.3.2.1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网络信息素质教育以提高数字资源的搜集检索、筛选及评价的能力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源的类型和特点、信息检索技巧以及检索结果的筛选。可以参照国外罔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先例.将各种检索技巧制作成WindowsMediaPtaver,QuickTime等各种形式的短片,用Flash演示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同时提供有炎信息素质教育的PDF手册。

3.3.2.2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教育的手段和策略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感悟到知识当中所包涵的汉民族的精髓文化,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的涵养有所提高,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的课程当中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除了有助于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论基础的扎实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和新教育环境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环境和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就业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人职的标准已不再只是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操作的能力,既可以分析问题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之后,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人文素养。发表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文字功底已经在慢慢地培养和扎实当中。而在相关的辩论比赛当中,从准备和参与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思考辩论的能力,为将来走人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情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则合适高品质的生活所需要的,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情操。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兴衰更替,感受到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更可以从一些感人肺腑的作品当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济。人文素养可以让人们更多的去热爱生活,更可以鼓励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即使觉得未来渺茫无边,也有勇气用爱和热情,用心的去过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份工作。特别是针对理工类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是要看重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育,因为理工类的学生,平时更多的是接受技术类和专业性更强的知识教育,不仅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枯燥,再加之没有多的时间会主动的去了解汉语言文学,更别说去阅读文学类的作品。这些因素导致了理工类高校的学生情商普遍较低,而且在和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出自我的性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人文素养急需提高。所以,开设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十分有帮助。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尚未健全,对未来迷茫

一些大学生在不如校园之后,因为环境的改变以及环境当中诱惑因素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出现了攀比的心理现象。而有一些学生,初人大学,对于一切未知十分迷茫,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十分挫败,便把一切心力投入到了网络世界当中,游戏和网络社交、网购等等让大学生们沉迷难以自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了利益的蛊惑,在无意识当中触犯到法律,误入歧途。而在这一部分大学生当中,我们是很难看到人文素养的影子的。

2、重视理论知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新时代和新的教学环境之下,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只是重视理论知识以及课本知识的教学,不注重课堂上面学生老师的互动,实践性过于薄弱,从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了。而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不管是阅读的习惯还是思维的习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如今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融合多媒体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多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汉语言文学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过慢

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首先从设置课程的这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高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还是处在传统的十分单一的模式下,没有把各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教育并没有办法助力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其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方面不够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思维要活跃,擅长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这也是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汉语言文学要完善课程的设置,优化学科的建设,并且提高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教学目标主要有教学的内容来体现,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地筛选,从而确保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实际的教学作用,并且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帮助。所以,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范围耀光,全面涵盖所学内容,保证教学的效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有所缺陷是无法避免的,这样会对学习生活有所影响,也不利于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多制定一些有趣的有利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辩论赛、交流比赛、场景教学等等,除了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大学校园是一个大熔炉,学生在经历过校园生活之后,是炼就成为一块好钢还是废铁,所处的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存在于课堂当中,在课堂外也不容忽视。激励学生创办社团、组织或者是小集体,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便于更好地应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地爱上汉语言文学,从而得到大胆锻炼的机会,并且在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