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5 10:3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第1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开放教学理念

在主题教育思想当中提倡将学生看作为具有个性、主观能动性且在不断发展的认识个体,而教学是学生借助教师指导主动学习、探究新知并掌握新的技能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时展需求,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教学时必须给予其主体地位充分的尊重。新课程改革结合了主体教育的思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单一地将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提高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目标,在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下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二、丰富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内容

仅仅借助小学语文课程有限教材的讲解与学习难以满足语文课程结合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场景的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充分把握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课外资料,并通过课文讲解中对课外知识的合理融入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小学二年级《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狐假虎威”成语的典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背后的故事,在课堂中鼓励并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将所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分享,从而使学生对成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语文素养。

三、重视素质教育,开放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原则下对教学方法做出及时的更新,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等单一乏味的教学手段,积极吸取成功、先进的教学经验引用到实际教学当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小学四年级《》一课时,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之甚远,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战争年代炮火纷飞的景象,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对产生崇敬之情并积极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

四、激发学生兴趣,开放教学环境

一方面,教师应当维持教学的新鲜度,由于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往往很容易被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新鲜度的保持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对学生的座位做出合理的变更,采取圆桌式摆放等新鲜的方式,或者组织学生展开野外授课等,这些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大大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活动高质量的必备条件。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想法,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关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开放性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还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环境等措施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程度,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有效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喜欢将所有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们也习惯了经常处于这么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但是,如今不仅我们的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也在逐步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如今的学生对学习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对语文教材进行一个二次创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互动式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利用兴趣进行积极引导,会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和厌倦的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是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过程,在不断的表达与发现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基本现状分析

(1)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师生互动教学的质量。然而,现如今,在小学师资队伍中,出现了大量非科班毕业的教师。除此之外,因教师或者是学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多媒体技术应用偏少,因此,使得师生互动质量得不到可靠保障。

(2)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对于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说,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将多媒体技术和相关的文字形象画面相结合,能够获得巨大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年轻教师确实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未能把握好这个尺度。由此看来,教师的情感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然而,并没有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3)耗时多、收效少、负担重。根据有关部门对课改试验区的调查发现,小学生的词汇量大量减少,而大多数都使用网络中的常用语,并且,在运用过程中并不非常规范。这样一来,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再加上,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在写文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病句,尽管有些学生知道存在错误,但是,却不明白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非常少。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作业、补课偏多,然而运动和实践的时间便会逐渐减少。这样一来,学生为获得高分数,便会不断的进行重复的练习,与此同时,也就失去了个性发展与自由成长的空间。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对策

1.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2.找准突破点,进行针对性互动

师生互动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用处的,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同时体会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突破点,进行针对性互动教学,也只有这样互动教学才能够收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中,老师选择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威尼斯的文化、环境、人文进行分享交流,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感受到威尼斯的文化背景,教师再在适当的时机给予补充,那么学生肯定能够对威尼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无论是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学生的兴趣都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调动,而如此教学互动效果肯定比较显著,学生的收获也肯定非常明显。由此可见互动一定要找准突破点,进行针对性互动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3.角色互换是手段,教学互补是实质

实现“平等对话”是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长期以来,学生习惯倾听教师、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说,课堂几乎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的多边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亮点”如流星闪现。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倾听,适时的捕捉学生个性化的感受、独特的体验或是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思想,这样不仅能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自然交互,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现今是高信息时代,学生从社会各个方面早已接受了不少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假如仍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被动接受学习的角色,显然是不明智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能者为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是教学中外显行为,而内含着师生教学互补和教学相长的实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扮演“教”的角色,同时又扮演“学”的角色,形成语文教学中的“双主体”。两个“主体”相互作用,在情感上充分共鸣,学习信息上相互交流,研究教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自己的见解和做法,教师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调控、点拨,使每个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学习潜力,教师从中获得教学成功的经验,起到教学互补的作用。

4.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正确的评价。然而,因班级人数过多,想要要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论是极其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价,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种方式既可以使每个学生重新温习所学知识,而且又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合理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将这种问题反馈给每个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经过教师正确的指导,加固学生成果,以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认识到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露出来并进行探讨交流。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默会知识 实践 探究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51-01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学习语文知识。然而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自主学习型和知识型人才,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默会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学习。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默会知识的好处

1.1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

默会知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和自主学生意识。自主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让学生在默会知识的同时深刻意识到其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默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1.2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在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默会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品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感悟。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默会知识的实践探究

2.1 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默化知识

由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默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然而想要在教学中更加顺利且流利地利用默会知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默会知识储存量。默会知识作为显性知识的延伸,那么积累大量的默会知识而显性知识的存储量也就会相应的增加,对语文知识中的情感、思想以及人物形象的体会也就更加透彻。而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默会知识?其中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小学生相较于其他年级学生来说,求知欲、探索欲以及阅读欲望更加强烈,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阅读,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寻找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供学生进行阅读。此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或者租借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显性知识也会逐渐得到增加,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的提高。

2.2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默会知识

简单来说,默会知识理论就是阐明人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所能表达出的知识量是不对等的,而默会知识量很明显要大于显性知识量。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依赖语言传授知识,还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默会知识。以教师讲解为基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为条件,学生充分利用默会知识理解语文知识、体会人物情感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利用默会知识体会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司马光》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情景表演或者情景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如在朗读或者表演司马光思考这一段课文内容时,就可以快速动脑、机灵,表现出司马光当时快速思考以及急迫解决问题的心情。在司马光想出办法并救出小伙伴的时候,学生会受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的感染,这时学生要读出自豪的语气。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运用默会知识理解课文内容,虽然教师是间接并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体会文章人物思想情感变化以及对课文知识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直接讲解要好得多。教师直接讲解课文内容,不仅枯燥,而且这种方式于学生来说是被动接受,对课文知识也难以理解,难以融会贯通。但是,由于默会知识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正确的想法,同时对于学生理解的偏差也要及时地予以指正,引导学生正确利用默会知识。

2.3 促进学生默会知识的交流

小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对语文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彼此进行语文默会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学生默会知识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得到整体的认可,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默会知识进行学习,从多方面感受和理解小灰兔、小白兔的想法。

总之,将默会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跨越,不仅符合了新课标对语文教育课程的要求,同时也改进了语文教学方式。同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默化知识运用的条件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并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改革也逐步融入进了网络信息技术。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对小学生的潜能给予一定程度的激发,着重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给予学生创造快乐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有效结合网络信息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推动信息化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语文学习涉及的理论知识范围比较广,而且知识的内容较多,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过分看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书本的理论比较关注。这种固定模式的学习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压制,虽然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真正将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起来,同时也影响了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信息化,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语文知识丰富起来,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比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信息的广泛性也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需要更多的备课准备,这也是一项挑战。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会降低教学成本,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率,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措施

(一)对信息资源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效率的提高,是当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苦苦探求的,也是大家共同重视的问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利用,主要有如下两点注意:

1.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专业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板书减少利用,对网络信息化的技术加以合理利用。

2.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小学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是教师最重视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对网络资源加以利用,或者通过网络信息化设备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启发设计,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掌握。例如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有关的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和掌握,像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古诗文等,都要进行搜集,通过这些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古诗词的朗读示范,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资料,吸引学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引导学生主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知识的探索,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积累。

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将网络设备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兴趣的激发带动学生求知欲望,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学习,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将语文知识内化。通过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于网络多元信息的应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网络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进行补充和调查,在课堂上对信息进行整理,传授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使学生在信息设备的使用下,更好地感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丰富的知识进行汲取和掌握,不但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还能对发展过程中的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更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三)加强教师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能力

首先,要对教师的信息化设备应用能力加以强化和培训,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设备。要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彼此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将教学方法以及好的经验进行探讨和共享。这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对于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教师应该看到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带来的便捷以及丰富的资源,积极对其进行利用,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合理开展。

其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不断的尝试,对多种教学进行创新性设计,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要开展教学设计的评比,集思广益。对于设计的方案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积极学习新知识,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并且要定期对新的优秀课件进行分享,促进新的知识血液的流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知识的完善。

最后,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对应用的长处继续发扬,对应用的不足积极改善,从多种源头吸收应用过程的经验,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意见、想法进行沟通和掌握,通过改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网络化教学新时代。

(四)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给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传授与领悟的过程中带来更为轻松的手段,能够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学习的氛围也越来越好,这对于传统的板书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但是教师不能完全打破板书的应用,要将多媒体与板书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在当今多媒体应用广泛的情况下,教师很可能只关注到了多媒体应用的便捷,但是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接受这种形式带来的新知识,并没有真正关注到,而且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很大,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和接受,都需要教师深入观察和把握,将信息量传授的尺度把握好,合理应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清晰认识到语文的学习是需要不断改革的,要在语文课堂上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给小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2]周伟东.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3(4):147.

第5篇

关键词:山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00-01

在边远的山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学校只有两三位教师,他们大多是代课教师,年级比较大,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学习,只是村里稍微懂文化的人,却承担了教育教学的重任。他们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只是关注于自己怎么教,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并不重视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被动的学,教师吃力的教。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这也是导致山区贫困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因此,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新课标便应运而生。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打造的是一个自主性的、合作性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式。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呢?笔者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那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只是没计划、没目标的自我学习。在我国边远的农村地区,很多孩子都没有出过大山,进过城,他们见识浅,思维不活跃,不善于表达,更缺乏与他 人交流和分享。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协助中成长,让他们在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主动学习等方面不断进步,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更健康的成长。不仅如此,通过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更好的进行表达、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增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友谊。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

2.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2.2分组合理。什么是合作学习?萧伯纳的一句名言对这一问题作了诠释:"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即把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然后进行一些教学任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分组是每个教师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关系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情况下,笔者会将四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男女搭配,各占一半,且通常是学习能力好的带动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为一个小组。但为了避免出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思考,而学习能力落后的学生在偷懒这样的弊端出现,也会按照学习能力来划分。总之,合理又多元化的分组合作是开展有效合作的关键。

除此之外,在各个合作小组中还要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实实在在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不能为了分组而分组,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变成了小组之间闲谈或者是互相推诿。

2.3建立小组合作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为了表现自我,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那些学困生往往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得到了现成的答案。这样一来,学困生就相当于走了一个过场,根本谈不上合作学习。长此以往,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更差。这样,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就应该先根据小组情况做好分工,定好规则,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2.4教师的参与。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等等。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快速、有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第6篇

一、学会耐心地对待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认字,我一般都是通过默写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生字词。其中有个男生在多次默写过程中总是出错,于是,我很生气地在课堂上训斥了他,他吓得差点哭出来。后来,他的默写成绩还是没能提高。私下想想,我有点后悔在课堂上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大声地责怪他。有一天,课下我找他谈话。我问他:“为什么默写错这么多,是不是课后没有复习呀?”他红着脸告诉我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容易记混淆。”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将每个词组都结合图片教他重新认了一边,他的兴致很高,学得很快,在之后的默写中成绩提升很快,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好了。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当发现学生哪块知识点不足时,生气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流,寻找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能快速帮助学生进步。

二、学会引导学生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15-01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练习和体验,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之学者,兴趣为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也只有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学得更好。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同样如此,也需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如实的根据小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的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口语兴趣,引导学生变“苦说”为“乐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口语兴趣的方式方法有许多,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样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想说、能说、会说、善说。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插图,插图以简单的图画形式,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插图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插图,使学生充分理解插图所要表达出的情境。然后,我们可从此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讨论图画中的人物、情境等内容,学生纷纷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口语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调动,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现如今的很多小学生,他们作文会写得很好,但是要他口头陈述,很多都无从下口。在这些学生中,多数是紧张不敢说,一部分则是“哑巴”式的语文,对口语表达没有信心。大胆地说话,这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初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大胆地、轻松地、无顾虑地说话,以逐渐养成说话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口语,激发学生口语兴趣的同时,我们还有意识的去极的指导学生学习口语,引导学生会说、敢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多以鼓励为主,不应盲目的打击学生,逐步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随意地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应该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学习了《诚实的孩子》一文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培养学生知错就改,诚实不说谎的品质,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能主动向姑妈承认错误的故事,让学生大胆发言,参与故事的讲述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积极的参与,信心得到增强,口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想提高,光靠单方面的练习是不行的,需要多引导学生互动。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工夫,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 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它决定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但也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 让学生随便怎样说就怎样说,如不注意引导或者引导不当,有时不但达不到活动的目的,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口语的时,要注重从多方面的引导入手,采取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互动,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例如,教学《伸出我们的双手》时,我让学生分组协作,充分讨论“如果我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该怎 么办呢”这个问题。学生将实际生活中各自遇到的情况展示出来,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评议出最好的做法,然后再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小就有一颗爱心,乐于助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机械式的枯燥训练,有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联系生活,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头,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归宿,特别是语文口语,学生只有真正的运用于生活,形成最终的交际能力,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因此,在小学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其实践,去有意识的学习和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视角从课本中延伸出去,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情景。或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练习,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交际,从而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积极的探究教学策略,不断的创新教学途径,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愿说、能说、会说、会听、敢说的“小口才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情感体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流特征。同时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培养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经过数次的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经过调查以及笔者多年的小学阅读教学经验,发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语文教育为了应试的需求,依然在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下听。在讲的过程中,所谓的互动无非就是老师提问几个问题,学生被动的回答一下,并不能起到什么好的教学效果。通常,老师对着教学参考书一句一句的念,一步一步的把课文往前推,学生在后面艰难的跟着。这样老师自己的情感替代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感悟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 口头上素质教育 实际搞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观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无非是围绕着考试转,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不考的内容绝不花半分钟的时间在上面,学生的说话、听力能力得不到重视,而重视的是学生考高分的能力。这样,真正的素质教育搁浅了,只不过是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大张旗鼓的搞应试教育罢了。

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教师在融合新课程理念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体验阅读,丰富自身情感和经验。因此,笔者提出“自主学习,情感体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那么,这种新模式应该怎么实施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自主合作 在小组活动中张扬学生个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开展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交流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教师要经常创造合适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发展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反思,使得自己的理解更加全面。如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捞铁牛》一课时,我先是引导学生主动的熟悉课文,围绕大铁牛怎么才能捞上来这个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之后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在碰撞中闪出火花,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

(二) 深度转变课堂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既然是阅读课,就是要以学生的读为主,指导学生默读、朗读、诵读,个人读与集体读相结合,把课堂交给学生。摒弃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代表学生的思想观念。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人的知识具有建构性、多元性。教师的讲解只是自己本身对作品的体会,并不能代表学生阅读课文的心得。

学生与老师的经历、知识储备差距较大,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尝试。比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首先我鼓励同学们进行角色朗读,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之后鼓励同学们搜集关于的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最后让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理想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自己将来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同学们激情澎湃,讨论的热烈而激情,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活动。

(三)营造阅读氛围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根本就不可能“积极主动的去汲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要求小学生是学科的自觉的探索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儿童的发散思维,使得儿童能够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放松、自由的状态。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状态下,使其思维激烈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引发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要精心的导入课堂,在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的兴趣。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导入尤其重要,好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继续学下去的热情。比如可以对学生实施奖励,或者提问,或者开展竞赛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创设一个新颖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引导课外自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