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5 11:02: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下的市场竞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产业运营;推广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24-0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媒体形式也将不断涌现。互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日益呈现出主流化发展趋势。我国的广电传媒产业正处于从“传统”走向“新兴”的嬗变过程。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都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广电传媒的广告运营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和冲击,产业价值链的再造和优化成为必然。新媒体产业链上的内容服务环节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传媒之间在商业运营上存在着天然的契合点。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延伸的过程中广电传媒的产业链基本上没有发生价值创造环节增减的变化而是价值创造的核心节点发生了裂变和扩张。电视台作为内容提供商从模拟电视时代的频道运营向新媒体时代的创意与版权转移,进而深入到数字时代内容资源的多平台运营和跨网络递送、跨终端展现。这种变迁过程实际上也是新媒体运营对传统广电传媒运营模式的扬弃过程。在扬弃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广电内部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联动和整合,将电视台和网络公司在业务和运营上进一步捆绑,结合播和传的优势做文章。
一、战略转型 合理定位
有线网络运营商应积极推行战略转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未来可拓展的业务领域和区域可选择面广,有线网络运营商的资源有限,只能集中资源在有限的领域内做重点突破,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因此有线网络运营商需要在继续巩固和发挥广电网络现有业务的基础上,依托于广电网络,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拓展相关业务领域。对于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最核心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哪些地域进行拓展、拓展哪些业务领域,如何分步骤分阶段的实现公司拓展计划,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实力,要快速抢占目标领域还有相当的难度,目前已经有部分有线网络运营商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来达到迅速拓展业务领域的目的。这个时代已经由“大鱼吃小鱼”发展成为“快鱼吃慢鱼”。无论怎样,方向定位有了,关键就看“谁快一步”了。
二、业务和产品创新 加强市场营销
有线网络所能承载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如果驾驭眼花缭乱的各类业务,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使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盈利业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线网络运营商必须建立和强化企业的业务创新体系,并建立相对应的市场营销体系,培育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
更新营销观念,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应当看到,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员工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顺沿而来的,对市场竞争的概念和感觉都比较陌生。在原来,整个广电基本是采用“一市一网”的政策,缺乏竞争,整个企业的员工都适应了当时体制下的舒适的环境,管理人员的营销意识和能力都还相对较弱。但现今企业即将投入到市场竞争的浪潮中,面对国内运营商、其他有线网络运营商,甚至国外公司的激烈竞争,如何快速的更新营销观念,摆脱对大锅饭的依赖,从思想上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是建立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的基础。
市场和销售分离,强化对终端用户的管理。职能专业化,市场和销售职能分离,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品牌的建设和销售过程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终端用户的市场和销售管理。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基本只是关注与楼盘客户的关系维护,对终端用户的需求关注度非常小,甚至基本不考虑终端用户的要求。但未来有线网络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将逐步由有线或数字电视的固定费用,转移到增值业务,在增值业务上终端用户将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如何抓住终端用户的需求、爱好,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着生死存亡的影响。
三、建立和强化业务创新体系 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保持竞争优势要求公司持续创新,不断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成功的创新驱动公司的业务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没有创新,公司的竞争力将很容易被模仿,这会造成企业只能在最低层次与竞争对手展开殊死搏斗,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未来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增值业务,这些业务的创新将成为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核心收入来源,因此如何较竞争对手快一步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业务和新产品占领市场将是有线网络运营商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
数字时代给人们以便捷远不止体现在生活的层面,资讯作为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希冀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论。而作为资讯的与传播者之一的广电网络要想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在不断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得以可持续性发展,其有限的市场份额成为不可小觑的阻碍。借“三网融合”契机和行业体改趋势。“有线数字电视”作为广电网络当前首要推广产品,其目的及战略在于先期占领市场、中期增值发展、后期业务叠加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能否借此占领并稳固市场份额将成为后期整个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周拥军.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发展前景分析[J].福建电脑,2006(06).
[2]曾岩.数字电视与付费电视――不能混同的概念[J].广播电视信息,2006(05).
摘 要 在大数据和新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也发生了重大转型,数字图书馆以其信息量大、资源共享性强、存储空间小、管理便捷等特点正在成为替代传统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因为作为公益性组织,国家投入到图书馆的资金有限,企业化运营必然成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企业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 数字图书馆 企业化运营
大数据(Big Data)又叫做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数字图书馆要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理念,以市场化的心态来重新考虑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概述
数字图书馆的企业化运营说白了,就是让数字图书馆的运营行为市场化、利益化。传统的图书馆主要功能是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拨款,经费来源不足。而数字图书馆作为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的产物,它的资产投入大、信息及技术更新快,没有相当实力的资金投入和周转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让数字图书馆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图书馆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借鉴市场经济的手段,按照企业运营的模式,对数字图书馆的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进行市场运作,来实现一定经济效益的市场化运营,这种企业化运营的模式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使以馆养馆成为可能。
二、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可行性
(一)企业化运营能有效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传统图书馆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不仅要承担传统图书馆的运营,而且还要支付数额庞大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开发支出。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数字图书馆要发展就必须做好数字信息资料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而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有代价的。数字图书馆只有通过企业化运营获取经济效益才能解决资金问题,而拥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持,数字图书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企业化运营能够提高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实体图书馆旧的经营机制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如果图书馆工作依然只停留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上,信息市场势必会被蓬勃发展的数据信息中心、信息咨询公司等同行业者逐渐占据,图书馆将面临被替换、被边缘化的可能。而引入企业化运作的思路,通过企业化运营来合理而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获取竞争情报,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占领信息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化运营能有效解决数字化版权的问题
出于数字化信息本身的特点,加大对数字化版权的保护力度是数字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势必会助长盗版和侵权的不良现象,更会使读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使知识产权保护陷入恶性循环。要有效解决数字化版权的问题,只有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有偿资源共享才能解决,这就使得数字图书馆进行企业化运营成为必然。
三、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
最近北大法学院陈兴良状告中国数字图书馆侵权纠纷案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的普遍的关注和争议。这个案件也突出反映了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现状在网络上传播,如果数字版权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作者的版权得不到维护,不但打击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还会成为整个社会盗版侵权不正之风的推手。所以,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是数字图书馆发展中首先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防护
数字图书馆在企业化运营中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数字图书馆要做好网络信息的安全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来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安全,比如采用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等,确保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免受破坏,在万一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恢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企业化运营中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数字图书馆要实行企业化运营首先应建立一整套的企业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把研发知识信息产品的优势转化成市场竞争的优势,增强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我国虽然拥有几百家数字图书馆,但是这些图书馆之间各自为战,数字化格式不统一,相互之间不兼容,信息用户检索困难,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中国数字图书馆要进行企业化运营要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充分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事,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在保证图书馆公益性性质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化运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立项号:150633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林密.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02.
论文摘要:数字化、网络化、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总趋势。图书馆最终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它必须遵循企业的经营思路,引进市场营销的思想与方法,开展网络信息营销服务。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应坚持公益性,兼顾经济效益。通过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内容的阐述,提出了其营销策略及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网络化、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总趋势。而技术商业化则是图书馆技术与业务社会化、市场化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图书馆最终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它必然遵循企业的经营思路,才能激发工作的原动力,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其中市场营销思想和方法的引进,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和市场形象。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了拓展其信息服务职能的最新生长点,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营销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职能的新拓展。
1背景
1.1信息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大批经营者把资金投向与信息生产、组织、传播的相关领域,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信息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如数据库服务、信息咨询业、网络传播业等一片繁荣,而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如图书馆、情报所则门庭冷落。因此图书馆受到了一些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冲击。
1.2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人才资源为依托的经济,人类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将受到重视,从而使提供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行业将纳入社会的主流行业 图书馆具有的强大的信息收集、传播和的功能与其它的新兴信息服务业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优势将更加明显,图书馆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及市场定位的理解
2.1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营销战略正在各行业中普及,作为知识与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商品经济的全面作用下,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营销,营销已成为各产业领域组织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支持。作为非营利的图书馆引入营销理念,不是简单的思想和观念的导入问题,而应以用户(读者)为中心,及时了解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图书情报专业的技术方法,开发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并且关注其服务效果,也就是用户的满意程度。因此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市场营销观点,它不是围绕经济效益展开,而更多的是关注营销服务的社会效益。其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从用户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满意程度的良好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场所,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2、2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应坚持公益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上指出:。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公益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数字图书馆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公益性的图书馆事业,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读者。因此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强调图书馆的公益性,因为数字化、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性质仍然是信息服务业,其目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为所有公民提供知识与信息服务,并且更要关注服务效果,也就是用户的满意程度,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营销应坚持服务第一原则,注重营销服务的社会效益,正确处理好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因为图书馆学是强调服务的科学,服务观念成为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有义务、有责任引导用户在网上查询各种社会信息源。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营销服务是图书馆引进市场营销理念,追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运作,以适应网络环境下不同层次用户的多元化知识与瘩息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用户,促进人类文明。
3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的内容
3.1研究分析信息市场,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 如追踪社会热点,编制二、三次文献,进行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并针对用户的特定需要,挖掘特色馆藏及对网上有关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开发,给用户提供各种专题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2销售因特网技术 包括信息、网页设计、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建立表格、报表,以及将文本文件转化为超文本文件等,这是图书馆向用户提供高级技术服务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其目的是利用销售因特网技术来推销图书馆的传统技能——处理文献信息方面的专业知识。
3.3提供图书馆特色的网络信息服务
数字时代要达到充分的资源共享,资源要合理配置,各个图书馆都应有本馆的特色馆藏与特色网站,有特色才有生命力,这是图书馆竞争创新的必然结果。因此提供特色的网络信息营销是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内容,如法律、金融等特色服务。
3.4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通过专门网站、电子信箱,及时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信息产品,提供及时定期或不定期的网络信息服务。
4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的策略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赢得市场,必须实施正确的、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4.1服务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要坚持服务第一,强调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因为服务常成为提高用户满意度而击败竞争对手的切入点,也是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定位的重要因素。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创新,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现状及变化趋势,调整服务策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占有市场,创造性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4.2培训 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依赖于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匮乏是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培训图书馆工作者,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是图书馆目前乃至永远的管理主题。图书馆员不仅要掌握完备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充分的科学知识,要能从庞大的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信息、组织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技能离开了培训是很难做到的。
4.3沟通 在图书馆网络营销活动中,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枢纽与用户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开发出真正有价值、受用户欢迎的信息产品,占有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是图书馆网络信息营销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关键词:竞争力;产业链;低成本;出版产业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5-0-02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促使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合理地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是当前数字出版行业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的完善,让传统出版行业具备了更好地市场竞争力。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不但加强了出版行业的竞争力,也保障了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市场需求也使科技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只是一种技术,真正的推广使用与广泛采纳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相结合。
二、出版活动向低成本转化
出版技术的进步,在出版业中可以体现为三种实现,经济实现、政治实现、文化实现。其中经济的实现是最重要的实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版模式逐渐走向低成本、高效率,这种转化方式增加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并且提高了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应用,而随着数字出版的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展,技术的因素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也被强化,技术的进步也使出版活动向着低成本和高效率转化,这也为出版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新的发展途径。而出版业一直在人类的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相关的领域由文化领域开始向着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的多方面产业发展,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影响力与塑造力。
三、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内部管理科技化
文化科技的融合也推动了出版界的内部管理的改革,随着技术的推进,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推进,让出版行业提高了内部管理、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以及企业的竞争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也起到了推进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文化科技融合双方互相得益,而出版产业也随之发生了需求的变化,行业的需求使数字出版技术的社会需求增加,也使科技得到促进。
四、文化科技融合的出版商业模式转化
由于数字化出版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出版模式是一种冲击,这也促使传统出版产业转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进入到传统出版产业,新的数字出版的商品开始产生,电子图书、电子阅读器以及手机阅读产品等。这些产品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有形的原材料的消耗,掌握数字化的生产设备以及复合性人力资源,也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数字阅读。目前的数字阅读企业也打破了传统阅读企业的垄断。随着商业模式的转换,对于出版产业来说,出现了全新的经营手段和盈利方法。战略定位的更改使出版产业的形象发生了转换,而业务网络的商业模式也使战略定位进行的各种核心业务和相关业务与客户产生联系。而核心的资源也使出版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能力,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各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服务。
五、出版产业的产业链數字化转变
随着文化科技的融合,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图书的产业链,产业链也发生了转变,产业链的上端变为数字内容开发,而数字内容开发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基础,而在数字化的产业链的上游,由数字出版的内容供应商为主体,将图书、版权等内容售卖,并且从销售中分成。而在产业链中游,是出版商的数字内容出版和对于用户的技术支持,并且同网络的运营商共享收益分成。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数字的终端生产,以及相关数字出版的平台和分销,当传统出版社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后,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且进一步的开展数字出版的业务,在产业链中要成为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的立足和方向。
六、文化发展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借助体现群体的共有价值的方法,并令群体成员依此来进行经济生产的程序;第二,文化会影响群体的公平,影响在群体里的决策;第三,会对群体追求方向和社会目标发生影响。文化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媒体文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打破了出版的垄断,随着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出版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目前的出版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消费品,也对大众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数字出版作品,具有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等特征。文化价值可以引导出版产业的转型,而数字媒体文化的出现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媒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也融入了更多的文化,网络传播体现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并在互联网上缺少相应的控制机制。也是目前在转型其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重要要素。
文化冲突也揭示了当前出版行业转型过程中的困境。新旧文化冲突的诞生反映着目前物质生产力的提高,而目前的传统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受到了两方面的文化冲击,第一方面是技术革新,从侧面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意识的进步与发展;第二方面是文化选择,经由增长方式的转型,文化的选择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问题,虽然数量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是数字出版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出版企业,所以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极具重要性的。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应用;自动化
分类号:TP307
压力容器在加工制造业中广为应用,不论是在能源化工、军工生产、还是科研工作中都会利用到压力容器。这是因为压力容器属于一种特殊盛装容器,主要服务于能源气体或液体等,发挥承装、贮运、密封等实用性作用,对制造生产业的生产加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如今的准入市场机制下,企业竞争手段也更为多元化,所以掌握先进的生产科技才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数字化与制造技术应用强调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电子集成技术、辅助制造技术等来实现设备。工艺等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其中包括对制造工艺的改进、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智能软件平台的优化设计等。同样,金属压力容器中在应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手段后,也不再是单纯的能源介质盛装容器,更是促进加工制造企业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力标志。
一、数字化制造的科技内涵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杂糅到一起则可称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强调的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即CAD、CAM、CAPP、CAE等计算机电子科技手段的应用来实现数字化设计。其中,CAD属于机械制造行业中非常冠以使用的制图软件设计辅助产品;CAPP主要针对于工艺生产进行辅助设计,具有较高的逻辑性;CAM属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用于生产加工时的一些指令发出,从而能够高效控制车床完成锐、钻、绞等多道工序,系统实用性强大。CAE属于计算机数据辅助分析的求解系统,比如通过该技术应用可以分析复杂的产品结构强度、动力响应、强塑性等指标参数。由此可见,数字化设计属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综合设计运用,其科技内涵完全体现能够有利于企业加快产品的开发过程,包括企业在创新设计、数据分析评估、工艺制造开发等方面也能进一步实现技术成果应用突破。
同时,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充分支持下,许多生产加工制造业不仅在技术工艺加工生产方面获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在经济效益上也屡获收获。例如,我国印刷加工制造业的印前部门已经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同时这种发展趋势也在逐渐渗透到印后加工环节中;再如测绘行业,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主的“3s”技术也广为应用在土地勘测、工程测绘等工作中,应用前景广阔。
二、当前压力容器制造业主要发展现状
压力容器盛装的能源种类多以高温、高压、毒性或易燃爆等介质为主。为了控制高危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压力容器在设计及制造技术应用方面也有着较多的行业控制标准与要求。特别是在制造环节中,其中某一道加工制造工序稍有差池,轻则造成材料报销,使产品组件组装失败,重则可能影响与压力容器相关的生产作业搁浅。现阶段,国内压力容器生产企业组织机构的工艺水准并不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有些企业由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基于生产指标要求也在使用着传统制造工艺,故而也就形成了增时减效、费时费力的技术落后局面。虽然,现阶段在设计压力容器方面采用了AutoCAD、ANSYS等平台软件,有效降低了设计工作的作业强度,但在制造技术攻坚方面,我国许多企业采用的是机床操控,加工精细程度和国外相比相对滞后,国外在数控技术操作组装构件、焊接等作业进行时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而我国CAPP系统理论研究虽然趋于成熟,但碍于经济经费及现有技术改造的约束条件存在,也并未能在金属压力容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上实现充分的自动化过渡。
三、数字化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具有的化工能源应用特性决定了其生产加工的难度。如果从产品研发设计角度去看待其数字化设计应用,则需要利用计算技术辅助设计CAD等软件平台,同时还需要配套应用建模等分析方法,从而才能使之设计层次与之提升。目前,现阶段应用设计平台相对可靠的有AutoCAD、Solidworks等制图软件平台,能够有效保障设计效率提升。但如此设计辅助手段还称不上准备充分,即最为关键的是能够使之与生产加工达到紧密衔接。
在如今多数压力容器生产厂商中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首先需要建立可靠的PDM平台,然后配套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包括数控技术等完成车间加工的一条龙生产才能进一步保证产品设计与加工出来的高端质量。如此一来,企业必须从产品规划、品牌概念、设计理念、数字化建模、虚拟样机仿真试验等工作下功夫,包括对数控车间加工到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监控,以确保压力容器在设计、加工、成品运营时都能渗透重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这一过程期间,PDM始终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研发到运营的全过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应用下的CAD、CAPP等关系密切,可有效作用于产品的数字化生产进程与加工成果。此外,在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建模阶段,也应当建立一种可以展现产品全寿命周期数据的产品模型。此时,则需要考虑产品数据交换、数据集成、功能集成等,以做好软件平台应用的接口自动化,强化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信息资源控制等,从而才能搭建有力的网络辅助设计平台,指导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实践加工。
结 语:
数字化制造技术背景下,化工能源、加工制造业、军工等重工行业生产都必须要实现自动化与数字化,这是社会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增长的形势要求。同样,压力容器生产制造业则需要深刻研究配套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从而才能随着CAD、CAE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有效指导于产品生产与加工,最终使得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关键突破。
参考文献:
[1]向雄方.铸造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J].铸造技术.2012(06).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馆员;素质;建设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图书馆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图书馆员必须要加快自身知识的更新,努力掌握现代科技,革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产业来说,其要维持良好的运作,不能够单纯的依赖现代化的设施,还要依靠管理者和服务人员所具有的品质。图书馆整体素质的高低是由管理人员的素质所决定的。对于图书馆的官员来说,他不但要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以及研究等方面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等。除此之外,伴随着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员还必须要熟知各个载体的性能,并能够引导读者使用各个载体和网络系统来寻找所需资料。最后,图书馆员还必须要有创造精神和责任感。(2)图书馆员必须要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当前人们在获取信息时,有20%的人是通过行业的管理部门,10%的人通过社会的情报信息机构,仅有5%的人是通过图书馆的馆藏资料。通过这样的调查资料显示,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加大对信息服务的开发,努力发掘其存在的潜力。信息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图书馆具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信息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强有力的优势,因此,图书馆必须要以信息市场为目标,将信息市场作为自己发展的平台,加快对所收集的信息的加工,并要将其推向市场。图书馆只有在既具有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又了解经营和管理相关知识的馆员的带领下,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才能够使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立足。
二、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的有效措施
(1)要提高图书馆员的思想认识,促进其自我学习。当前,图书馆的领导必须要开展行之有效且深入持久的培训工作,帮助图书馆员认清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并帮助其树立起服务意识,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敬业心。(2)对图书馆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要想站稳脚跟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参与的经济竞争中来,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但是,由于图书馆员的知识有限,很好有具有这两方面知识的人员,因此企业就必须要才有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培训。在这方面,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授课教师,定期开展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的培训,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举行论文比赛。此外,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教授来讲解图书馆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竞争知识。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培养图书馆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使其具备这方面的素质。(3)图书馆员素质培养的其他措施。在培养图书馆员的素质时,除了要可以采取上述的两个办法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的办法来实现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首先,可以联合其他图书馆组织业务交流或者业务研讨活动,有计划的组织图书馆的各级人员进行对口业务的参观、考察活动并做出相关的报告。其次,要大力支持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去参加国内外关于图书情报的学术交流活动,以此来提高其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图书馆员进行业余学习,例如对自觉进行业余学习的图书馆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于业余学习来讲,其具有既不影响图书馆员的正常工作又能够有效地强化其素质的优点,因此,图书馆必须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业余学习的引导。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完善硬件设施之外,还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当前,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对图书馆员的思想教育、举办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以及业务交流等形式,来不断的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只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加强对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才能够使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霍玉娜.试论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提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2]黎旅.理论和应用结合 科研与普及兼顾——简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J].中国图书评论.2010(3)
[3]王远库.论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要求与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刘虹,孙志梅.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初期工作[J].企业导报.2010(1):213
关键词:数字经济市场变革企业发展
一、数字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趋势
(一)数字经济概念及特征概览
数字经济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5年,加拿大的商业策略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出版题为《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间的希望和危险》的著作。在书中泰普斯科特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数字经济”概念的人。尽管人们逐步认识到数字经济对经济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数字经济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2017年杭州G20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对数字经济做出权威定义。该倡议提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根据这一定义的界定,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是数字经济兴起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经济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其次,数字经济具有智慧性、创造性和高附加值的特征;再次,数字经济是新行业、新形式创新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并举的经济形式。
(二)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发明的动力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联网技术正是在国际格局的变化之下诞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基于军事安全需要,提出建立分布联合的军事指挥方案:即为防止单个军事指挥点被破坏而导致军事指挥的中断,建立多个分散的军事指挥点,同时各个军事指挥点能够互相联通,以提高军事安全度,避免战略风险。于是,将这一构思交由ARPA(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展开研究。1968年,拉里罗伯茨(LarryRoberts)在其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中提出张华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欧洲研究系北京102488)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了实现计算机互相联结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各个分布的节点既可以独立运转,节点之间又能够信息交换。美国根据这份研究报告建立了应用于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网”。这就是著名的阿帕网。1969年,阿帕网正式投入应用。阿帕网的诞生被看作是互联网的起源。尽管阿帕网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军事、国防的需要,但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年的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72亿人,应用普及率达55.8%。这一普及率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能力和消费基础,为社会向数字经济转型创造可能性。
(三)数字经济影响经济社会的方式
作为以创新为驱动力,技术与各个部门相结合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挥着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影响。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数字经济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获取经济信息的渠道,促进提高经济效率。互联网连接与沟通特征,使人们能够更加便利的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通过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开展社交、休闲娱乐,人们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脉络,保持对实时资讯的敏感度。其次,数字经济能够实现交易模式多样化,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应用得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式不断涌现,为经济、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创造更多的商机。最后,数字经济通过激励探索,为实现技术的价值助力,带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如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及智能制造等等融合方式的应用,开拓智慧型社会的发展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谋福利。
二、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变革
(一)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在传统经济中,厂家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居于主导地位。消费者从已有商品中进行选择,相对厂家来说,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在数字经济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消费者的作用和影响力变得重要,不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需要,更能参与到生产过程中。首先,消费者能够在消费之前,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络评价等渠道充分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选择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商品;其次,在消费中,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与生产者进行沟通与洽谈,使定制化、个性化成为潮流和趋势;最后,消费者能够将使用体验通过更多渠道反馈给生产者或分享给其他消费者,将商品信息、使用价值及效用进一步推广。在数字经济中,消费者是生产灵感的来源、生产设计的参与者和产品宣传的推广者。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二)市场格局发生改变
经济形势犹如为市场主体提供表演的舞台。市场主体融入其中,在经济浪潮的变迁中拼搏、壮大,同时促进经济格局的形成、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式,带动市场主体调整、改进,推动市场格局的变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氛围,因此市场的进入壁垒在降低,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均等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产业价值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经济中流线型的产业价值链向矩阵型产业价值链升级,促进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
(三)数字商品形成促进交易模式改变
信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具有与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同等意义的作用。在互联网中,信息以“0”和“1”形式的数字进行表达、存储和传输。基于信息技术使得如在线音乐、视频、体育节目、网络直播等数字表现形式的产品构成数字经济中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颖、时效和创新的数字商品对交易模式产生影响。不同于传统商品,数字商品具有可复制、可传递、可重复消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数字经济突破传统经济的购买-消费模式,即支付费用获得商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模式成为可能。在数字经济中,体验-支付-消费三环节的体验式消费模式成为交易模式的主要形式,即厂商向消费者提供部分的数字产品免费试听、试用,消费者对满足自身需要的商品及周边产品支付以获取所有权或使用权模式。
(四)数字技能成为社会要求
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对人们进行生产与实践的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人们需要掌握更多满足现代科技要求的技能,才能适应各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数字经济既是创造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原有经济形态的革新。经济中交易规则和运转方式发生转变,职业类型也将随之发生更迭和转换。只有具备数字技能才能更好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已向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推广、渗透,提升在庞杂的信息中获取、辨别和利用资讯的能力,避免形成与他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找到通往未来的钥匙,开启人们在数字经济中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数字技能成为人们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具备更多的数字技能,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三、数字经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1.激发经济增长动力,提供市场活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动荡波及全球,传统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状态。与传统经济不同,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实现快速的增长,呈现出繁荣景象。数字经济正在从政策、投资和需求等方面为经济转型提供动力,使企业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期。首先,政策支持为企业的创新、创造提供宽松的环境。作为蓬勃兴起的经济形式,数字经济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各国将数字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制定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激励政策,构建鼓励创新开拓的市场环境,能够给企业更大的前行动力。其次,数字经济建设带动投资的活跃,增加市场活力。在数字经济的建设中,各项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如宽带高速网络、5G技术等的研发与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数字经济的预期收益将带动投资的增加,促进资本流动,为市场的繁荣增加活力。最后,更优的消费条件促进消费增长。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更加碎片化,对消费的形式和效率提出新的要求。数字经济的快速、便捷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带动消费的增长。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等新型的消费、娱乐、休闲模式的需求正在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待开拓领域。2.打破界限,提供更大的空间。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打破时空的阻隔,使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世界联结成为更大的市场。经济交流更加密切,经贸往来更加易行,这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平台,跨境贸易变得更加便利、企业面对更具有吸引力的发展前景。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消费者通过搜索、点击鼠标便可畅享全球市场的商品和服务。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囿于某地区,而是全球性的市场,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商品,填补市场空白,开发新的市场。在传统经济中,企业往往从大众化的观点出发向市场提供商品,这导致个性化、小众化的需求难以满足。数字经济中,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喜好,获得宝贵的市场份额。3.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的效能。企业在保持持续的规划、运转和调整中实现既定的目标,获得收益和成长。数字经济的出现,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通过现代技术的革新,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提高效率。首先,企业能够实现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公方式,移动办公、异地办公等方式可以使企业能够大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次,组织结构变化使企业信息的送达和回馈通路畅通。在数字经济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这样能够避免层级繁复造成的信息失真和扭曲,使企业信息传递的清晰度有所提高。最后,各环节之间衔接流畅,能够使企业降低沟通与协调的管理成本。
(二)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1.面临向数字经济转型的阵痛。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数字经济能够更加精准地提供服务。这对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也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作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分水岭,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破”与“立”更替和变换的推手。一方面,传统企业面临被淘汰、被替代的风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提供甚至优于传统经济中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这使传统企业面临艰巨的挑战。从当前来看,传统实体商超正呈现出消费额大幅下降的态势,从长远来看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服务性企业也都存在被淘汰的风险。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跨界、融合的特点加剧竞争格局的变化,使之更加复杂化。与传统经济企业往往在相关领域探索拓展不同,数字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百度、谷歌等原互联网企业开发地图、导航、无人驾驶等新领域、新应用,使数字经济的竞争更加白热化。2.复杂的信息环境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和信息反馈。市场发展瞬息万变,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唯有通过更好地了解信息、判断环境的变化,来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数字经济中,信息传递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使信息环境变得更加神秘,这对企业的反应能力、辨别能力和信息可获得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对企业形象的树立与维护提出新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渠道的一点对多点式信息传播模式,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多点、多角度、多维度联结的特点,使负面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范围远超从前。这对企业的应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次,虚假、失真的信息干扰,降低经济环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数字经济中,开放的互联网环境由多种信息构成,这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失真、不实的信息。信息的扭曲与失真不仅不利于企业分析经营环境,更有甚者会导致企业制定错误的战略。最后,信息获取迟滞,导致错失发展机遇。企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与决策,是以全面搜索和判断信息为基础,立足于未来为发展制定的方向。只有充分了解经济社会信息,才能更加准确地制定战略。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掌握信息,存在错失发展良机的风险。3.权力与义务调整与改变。数字经济中,企业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从原来单纯的产品生产者和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平台的搭建者和信息收集和保管的守护者转变。这不仅是对企业运营能力和关注焦点的考验,更是对企业承担责任和义务提出全新要求。一方面,商品和服务提供内容和类型的转变,需要企业担负起监管和维护的责任。在互联网中,网络平台需要对产品的合法化、健康化和符合公序良俗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在平台经济中具有最突出的表现。作为新型的交易形式,企业作为平台的搭建者和维护者,为交易双方提供经济交易的桥梁。尽管平台企业不是最终商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但是对商品及服务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监管和维护责任。这对企业任务和角色的调整和转换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肩负尽职保管信息、确保存储和使用安全的责任。在数字经济中,信息具有宝贵的价值,是人们能够享受便利的基础。与此同时,庞杂的信息中具有海量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会给消费者带来风险,甚至造成损失。因此,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权的保护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信息进行妥善保管、保护和维护,确保企业所掌握信息不泄露、不滥用和被不当获取。
四、新环境下企业建设的应对之策
(一)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
首先,扩大技术应用,提高办公效率。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帮助企业进行各业务单元的协调与管理,提高成本控制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其次,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宣传推广手段的现代化。互联网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媒介,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企业应当更好地使用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应用,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消费需求变化,建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最后,增强企业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反应的速度与能力。市场竞争中,充分、完备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方向。企业应当通过正式渠道获取官方信息,剔除杂音和干扰,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二)提高互联网应用的安全系数
首先,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与监督。一方面,企业可以将信息采取分级管理机制统一管理,既将企业的信息分为:宣传信息/公开信息、保密信息和机密信息三个等级。对企业人员与外界进行联系时可以了解、使用的信息等级和内容具有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员保密意识的教育和监督。通过提高人员网络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与能力,从信息的源头进行安全性把控,避免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信息的不当外泄。其次,企业应当加强网络接入设备安全性能的维护与监测。一方面,对需要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安装杀毒软件、设置防火墙。通过对设备安全措施的管理、维护和监测,确保网络接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设备维护、监测与保障人员,及时发现网络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修改与更正。从设备设置和应用维护两个方面入手识别和干预接入设备的非法入侵,增加网络使用安全性。最后,企业应当加强网络运营环境的净化。尽管互联网环境是复杂的,企业难以进行把握和控制,但是可以通过网络区分和访问控制,提高网络的安全程度。企业可以严格区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建设、规划和使用权限。根据业务的需要和要求规范网络访问的范围,对于机密的、核心的部分划分为内部网络,对需要经常外界联系的部分划分为外部网络。通过技术手段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安全的隔离机制。同时,严格限制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限,禁止移动存储介质在内部网络的读取功能。通过网络隔离和访问权限控制,打造更加安全干净的网络使用空间。
(三)竞争优势的重塑
在传统经济中企业在长期经营和发展中形成特色和优势,具有相对成熟的客户群体。这使得企业进入相对稳定的生存和成长时期。当今数字经济条件下,发展环境、消费习惯和产品需求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经济中企业的优势难以满足竞争的需要。裹足不前将使企业已有的优势消失殆尽,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因此企业需要主动变革,塑造数字经济中新的竞争优势。善用技术手段,能够使企业适应数字经济的需要,为自身变革助力。一方面,企业应当调整组织架构,实现职能的优化和组合。在组织结构上应当基于互联网思维剔除陈旧的机构、组合重复机构,通过结构重组,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对传统生产部门进行机械化、智能化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数字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以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提品的功能。通过建立网络化产品生态系统,实现产品覆盖的集成化,提高消费忠诚度。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 服务创新 软实力 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质勘查单位不但要完成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而且要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服务型经济实体,通过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单位软实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使单位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服务创新的内涵
地质勘查单位的服务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需要,主动通过机构改革,解放思想,调整经营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有效配置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顾客创造新价值,进一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动态创新过程。
二、地质勘查单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作为矿业经济的上游板块,地质勘查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统计,2002年全球地勘投资只有20多亿美元,2006年就增长到70多亿美元;中国的地勘投资也是逐年增加,而且社会类地勘投资份额从2000年的30%增加到2005年的70%,第一次超过了中央和地方投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地质市场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和单纯的地质找矿市场向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扩大,地质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建筑业、旅游业,都需要大量的地质工作,在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地热资源勘查、建筑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工作更是大幅增加,涉足企业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要想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人员、装备、体制相近的众多地质勘查单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进行服务创新,以优质的、创新的服务赢得市场。
另外,服务创新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增值作用明显,经济效益突出,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较快的获得竞争优势等优点,对于目前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人员紧张、技术差异化小等问题的地质勘查单位来说,无疑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市场竞争方法和经济发展途径。
虽说地质勘查单位进入市场较晚,许多单位现在还属于事业型经济实体,但是它们在服务创新方面仍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地质勘查单位正在经历由事业型经济实体向企业型经济实体的过渡,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容易接受服务创新的经营理念;受历史条件限制,地质勘查单位的规模大多数都比较小,又因为过去长期奋战在野外,工作圈和生活圈相对单一、封闭,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长期同甘苦、共患难,互助互爱,感情融洽、深厚,凝聚力强,易于交流、沟通,易于形成共识和利益共同体,利于激发并促进企业的服务创新;受管理体制和工作性质影响,地质勘查单位员工通常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了解各方面顾客的实际情况、心里偏好和需要,易于与顾客交流、沟通;同时,专业知识面广,服务意识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力能力高,易于为顾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由经济体制决定,地质勘查单位内部管理层次简单,管理及组织效率较高,易于适应市场变化和服务创新。
三、地质勘查单位服务创新策略
(一)创新产品
在提供与地质找矿有关的专业化服务(如:地质、物探、化探、矿山及矿产咨询等)的同时,积极开拓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服务,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地热资源勘查与利用、建筑工程勘察、基础施工与工程质量检测、土地整理、管线防腐与探测、地籍测量、测绘等,并从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出发,站稳脚跟,稳步推进。
(二)创新市场
首先,在完成好传统区域(如华北地区)的工作基础上还要积极走出去,积极开拓新的工作区域(如华东,甚至国外);其次,在完成好国家下达的指标性任务外,还要积极寻找新的客户(如: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海外跨国企业、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旅游公司、大型农场等),进行补缺服务。
(三)创新经营
有时受自身条件限制,有的业务不能独立完成,这时,就要积极寻找有力的合作伙伴,组成协作联合体,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四、服务创新的成功实例
(一)服务创新做法:
1、加强队伍建设,培育竞争软实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综合能力或者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它包括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多年来,地质研究所一直十分注重人力资源建设,不但先后引进了十几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中、青各类技术专家和研究生,使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专业配置更加科学,服务领域更加广泛,而且还积极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熟悉市场运作以及资源整合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专家队伍,使地质研究所的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十分注重职工技术素质、职业道德以及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的培训与提高,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先进的、旺盛的战斗力。
2、提高装备水平,培育竞争硬实力
先进的设备是完成各类地质勘查工作、各项技术服务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努力,地质研究所已经拥有大量先进的、门类齐全的地质、物探、化探、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环境地质、化验等方面的仪器和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但可以从事地质、物探、化探找矿工作,而且可以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治理、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土地整理、地籍测量、管线探测、建筑工程勘察等工作。
3、搞好资质建设,保证服务市场畅通
资质是评价一个单位综合能力的标志,也是该单位从事某项工作的法定通行证,一个单位要发展,就必须做好资质建设。地质研究所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并投入力量,全力搞好资质建设,现在已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甲级勘查单位证书”,以及“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设计单位证书”、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勘查单位证书”,“海洋地质乙级证书”、“区域地质调查”和“土地规划”资质等,以及天津市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持有国家外经贸部颁发的对外贸易经营者资格证书,通过了ISO9001和UKAS认证。
4、实行感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1)全方位优质服务;
(2)超值服务:不但完成好合同规定的工作,尽可能站在甲方(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的挖掘工作潜力,使甲方(顾客)获得超值服务,或者通过我们的服务获得甲方尚未意识到的附加利益。
(二)取得的成果
经过几年精心打造和不懈努力,地质研究所已由当初单一的水工环地质调查,逐渐扩展到液体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海洋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等服务领域,并且重点服务天津,兼顾社会市场需求,取得了科研生产双丰收。
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基金新立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取得突破。2010年以来,已成功申请到多个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
几年来,先后承担国内各种合作项目十余项。其中在内蒙古部分地区的1:5万和1:20万区调项目,成功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填图技术。它把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技术对野外地质调查及野外实际观察所获取的各种地质成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实现了图、文、像的数字化,改变和优化了传统的地质填图精度和资料整合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地质勘查周期,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对外合作取得突破。几年来,先后与多个国际化矿业公司合作,在几内亚、刚果(金)、蒙古国、苏丹、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坦桑尼亚、塞拉里昂等国家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并且成果显著。
浅层地热资源研究与勘查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取得突破,参与研究、开发的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已获专家评审通过,其成果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