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3: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1篇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农村建设

1.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路径选择;建议

Abstract: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ies construc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re compared, still in a stage of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my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own views, hope to be able to better promote China''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level.

Keywords: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ath selection; suggestion

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与城市之中社区建设相比较,还仍然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看,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型指导理论正处于探索之中,从实践上来看,我们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之中在取得较好的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笔者通过自己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与规划之中实践与学习认为,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对于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问题亟待梳理与研究。例如,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内涵、定位、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从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括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治理以及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的。笔者结合的自己所学的规划专业理论以及工作实践,立足于对新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对目前我国新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一梳理,进而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农村社区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新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社区一词,追根溯源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相关著作与文献之中。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加,进而产生了“什么是社区”“社区的定义”的探讨。对于社区一词,不同的专家与学者从自身的经验、研究视角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提出了自己认为的“社区”概念。总结与归纳后,笔者发现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社区”内涵相差甚远。社区作为较早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的整体范围往往是城市,对于农村社区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谓“传统的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而聚焦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社会结构简单,封闭程度较高,日常生活通过其特定的地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但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科学文化知识的大量运用,使得我国的农村社区发展不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隔绝性与封闭性较强的社区,其与外界社会发展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社区具有着诸多特征:例如,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而言,新农村社区的谋生手段主要依托于现代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较,无论是从人口密度还是从人口的规模来看,都比传统农村社区要大的多。集中性是新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新农村社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的发展逐渐趋同,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与日俱减。笔者结合了传统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目前新农村社区的相关成果认为“新农村社区”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以一定规模人口为基础、以一定产业为支撑、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社区组织及相应的治理机制为保障、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

由此可见,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就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与建设,其在规划与传统的农村社区规划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路径选择中,要能够立足于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实际,通过不断的治理与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建设规划的整体水平适合新农村社区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能够依据科学的理论,辅之高效的实践,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科学性。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

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主导思想要与的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来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及逐步改善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新农村社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最为重要的问题。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以及核心即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整体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新农村规划实践过程之中,新农村规划更多的是对居住空间的梳理以及物质环境的改善,这就造成了新农村社区规划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规划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之中徘徊。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之中的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直接导致了在具体的规划实践过程之中造成“规划失误”。众所周知,规划水平的高低甚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主导思想不清晰是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的社区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3篇

6月8日至10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各区县(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及市委市政府驻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组组长、村支书赴江西赣州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实地考察了赣县山田村、枧田村、石院村,兴国县文院村、长迳村,大家一致认为,赣州市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要求,决定在赣州市先走一步,用5年的时间在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力争经过努力,逐步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赣州市兴国县的1532个村庄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占应编制数的45%,今年可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全面开展了“三清三改”活动,全县3441个自然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约和理事会监督执行、定期检查评比的工作长效机制;拆除无人居住的“空心房”6.9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厕所7000多间;建成了225个示范点,占村庄总数的7%,今年又在实施389个示范点建设,示范点81.6%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安全饮用水、90%的农户硬化了进户道。全市农村共清理垃圾3万多吨、污泥4.5万吨,拆除牛栏、猪圈、茅厕5.76万处;完成6718个村庄的改水、改厕6.7万多座,硬化通村公路3420多公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也受到了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先后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对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家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研究室叶兴庆等领导先后率团对赣州新农村建设考察调研,充分肯定赣州的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实践”,并用“起步早、目标明、措施实、初见效”十二个字来归纳对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印象。

二、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2004年9月14日,赣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各地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及时报道了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省及至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考察中,随处可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

(二)规划先行,把新农村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赣州市委、市政府强调,要搞好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在编制规划时,坚持“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原则。即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水、电、路配套,社区活动中心配套,房屋设计配套;推广“一片耕地、一座水库、一片山林、一处村庄”的生态发展模式。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要求,严格规划管理。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为确保村镇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到位,市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并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大多数乡镇成立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配备了专门的村镇规划管理员。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捆绑使用各种专项资金。整合老区建设扶贫、交通、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等专项资金,向“三清三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倾斜。三是实行规费减免政策。规划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规划时,只收规划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费用由县(市、区)、乡镇规划统筹安排;交通公路部门为通村公路建设进行勘察设计时,只收成本费;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乱收建房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四是落实扶持政策。对路面宽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按不同标准给予水泥等实物补助;争取了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市、县财政足额安排建制镇自来水厂建设配套补助资金。

(四)上下联动,充分凝聚各方合力。一是整合领导力量。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职能部门的涉农工作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特别是直接负责规划、改水、改路、改厕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有2/3以上的人员常驻乡村一线,为村镇规划、“三改”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正副组长督查制、专项督查制、现场调度制等三项督查机制,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二是整合工作力量。市县领导既要负责督促指导所挂点县乡的新农村建设,又要具体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市县相关单位分别帮扶指导抓好一个示范点建设;各乡镇同时抓好党委书记示范点、乡镇长示范点、圩镇示范点和一个空心村改造示范点共四个示范点建设。该市还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创造性地实施了拟提拔重用干部离岗锻炼考察、专抓新农村建设制度。三是整合资金力量。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渠道的前提下将涉农专项资金整合使用,重点用于示范点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建一个示范点,综合改善一个示范点的生产生活条件,由点扩面,逐步推进。四是整合群众力量。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江西省赣州市等地新农村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一是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开阔。二是学习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市和赣州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经验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三是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赣州的做法与经验可看、可信、可学,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更有优势,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做得更好。具体来说,结合我市实际,扎实稳步地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自主建设,始终突出群众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起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兴奋点。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出一些符合群众口味的宣传节目、宣传口号。要积极倡导文明理念,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清洁家庭”评比等活动,着力倡导文明新风,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环境保护等活动。第二,要制定奖惩措施,在政策激励上找准关节点。对新农村示范村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对依赖性强、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推动的,及时进行调整,并补充增加、优先建设真正有积极性的示范点。同时,借鉴韩国新乡村运动和赣州市“实物补助”的办法,向农户兑现奖励和补助。实践证明,这一办法较好地起到了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赣州所有“三改”补助金额仅为实际造价的30%,财政投入只有6300万元,却吸引农民自己投入了3.1亿元。第三,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结合的联结点。一是要引导各地建立群众公认、威信高、活力强、敢干事、能干事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可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自行组织开展工作,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联结村级组织和农民的纽带和桥梁。二是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就规划的执行、环境卫生的保护、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等方面,要根据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村规民约》,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并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执行。三是要落实建设管理主体。对项目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交由村委会或理事会负责;对公共卫生,实行分户分段包干,采取类似“门前三包”的措施,交由农户负责,定期检查评比;对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及公共场所保洁所需资金,可采取受益农户凑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补一点、奖励资金筹一点的办法解决,确保新农村建设管理主体落到实处。

(二)要坚持科学切入,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内容繁杂,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按照典型示范、科学切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的范围上,要从示范村建设开始,逐步扩大试点示范面,对那些群众基础较好,有强烈愿望的村,每年确定一定的指标,纳入试点示范的范围,用5—10年时间,使新农村建设的点覆盖到全市。在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上,选择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群众最迫切希望做好的“三清三改”起步。

第4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为了圆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建议》强调“必须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建设规划有综合和专项规划之分。本文着重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气、电、路、通讯、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整治等规划中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乡村建设不能没有规划。乡村建设涉及到乡村重大建设目标的确定、空间布局的设计、重大项目的资源配置、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乡村建设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对乡村建设具有先天性的决定作用。缺少规划或规划制定不科学、规划实施不到位,必然会使乡村各项建设处于盲目、无序、自发状态,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建议》提出“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就是要以规划为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搞好对各项建设的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建设资源,使乡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正确的轨道上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中央之所以强调“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因为:

1.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是我国最宝贵、也是最紧缺的重要资源。乡村建设无论是村民住房扩建,还是道路拓宽、兴办企业、扩大文化阵地等都需要占用和使用土地,不占用和不使用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过去由于不少乡村缺少建设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对土地占用、使用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大量占用土地、浪费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乡镇新工业园区任意扩大圈地规模;企业用地大手大脚;招商引资过程中乱批、贱卖土地的行为屡见不鲜;农民住房超标准建设,占地过多现象比比皆是,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使用效率不断下降。许多有识之士指出,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节约土地,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效率,需要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措施方能奏效,而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手段。因为,科学的制定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用规划指导村庄整治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从源头上排除政府、集体和个人用地的随意性,促使政府、集体和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规定,实行严格的土地使用审批。用地的方向和项目、规模和数量都受到规划的约束。谁违反规划用地,谁就承担相应责任,这样显然能有效杜绝对土地的滥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乡村建设规划,会按照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的要求,遵循节约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会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统筹解决目前存在的建设规划与用地规划两张皮的矛盾,把农村经济建设用地、社会公共事业用地、农民居住用地结合起来,最有效地整合好土地资源,最合理地安排好农村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用好农村每寸土地。以农民住房用地而言,如能通过规划,逐步实现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就能大量节约土地。据我省有关部门预测,按省政府制定的我省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规划,就会节约用地50万亩。对农民居住进行规划是如此,其他建设规划也是如此。

2.有利于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布局优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与乡村是两种典型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与农村相比,城市是人口和多种非农产业活动比较密集的空间场所,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布局,这是加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首先必须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而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规划为依据、为先导,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试想,如果没有一个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发展的规划,仍旧沿袭城乡分治的思维定势,城乡政府对城乡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各行其是,各搞各的一套,结果势必造成城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混乱无序,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反复出现,带来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混乱无序的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难以实现城乡两个板块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和繁荣。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差距扩大,二元结构方面的问题愈来愈多,不能不说与城乡建设规划不接轨、不科学、不合理直接相关。

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并把乡村建设纳入一地总体发展规划,把乡村与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交通、水电、能源等设施,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积极向乡村延伸,这样把乡村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打造一个农业承接工业反哺,城市带动农村的科学平台,就能实现城乡建设空间布局最优化,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公共运行成本;更好地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作用,增进城乡居民的人际交流,这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3.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农民生活质量不仅反映在农民收入上,还集中体现在农村人居环境上。农村人居环境包括与农民吃穿住行乐等相关的水、电、路、能源、市场、文化阵地、医疗设施等的建设状况,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优劣,对农民生活质量高低、幸福指数升降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好的人居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好的乡村建设规划,需要有好的规划作整体安排。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个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出在规划上。仅以目前不少地方农民面临的许多重大安全隐患来说,往往就是规划缺位或规划滞后造成的。因为乡村建设规划缺位或滞后,在大力发展农民家庭养殖业的同时,造成农民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留下了发生大规模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安全隐患;因为乡村建设规划滞后,使乡镇企业生产污水、养殖业污水和农民自己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污染了水源,严重影响了农民身体健康;因为乡村建设规划滞后,农民随意乱搭乱建厕所,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一到夏天,臭气冲天,蚊蝇乱飞,使农民处于很不卫生的环境之中。如此人居环境,当然无益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少地方的经验证明,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乡村建设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规划。有了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就能坚持以农民为本,充分考虑广大农民多方面的需求,切实搞好村庄整治,配套建设方便农民、提高农民、保护农民安全、促使农民身心愉快、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多项基础设施,如便捷的交通、安全的饮水、清洁的能源、畅通的网络、多种形式的文化阵地等等,这些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认为,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好、落实好,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此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还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总之,要把乡村建设好、管理好,首先必须把乡村规划好。目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多或少与规划有关,或缺少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或虽有规划但规划不当、水平不高,难以科学指导乡村建设。因此,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这乃势所必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把编制规划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置于新农村建设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乡村建设规划要在乡村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先导作用,首先取决于乡村建设规划本身是否先进、科学和合理,否则,不但起不到规划的正面效应,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后患,影响乡村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立足全局,统筹谋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特色性。

1.前瞻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好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体现这种发展特点。不但要对乡村近期建设进行精心谋划,而且还应对乡村未来建设作出科学构想,即规划要有前瞻性。这就要求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与时俱进,观念要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预见性要强。要能够准确地预测和判断乡村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城镇各项建设向农村延伸的趋势,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的趋势,乡村部分村庄合并的趋势,人口增减和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广大农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到既立足当前,从近处着手,紧密结合乡村实际,编制好乡村近期建设规划,使其能在近期实现,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更要放眼长远,适当超前,以前瞻性的长远眼光,编制好乡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分步建设,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样尽可能使规划内容全而贴切,目标远而现实,既为当前建设指明方向重点,又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充分考虑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规划的指导性。以往一些城镇在编制规划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远近兼顾关系,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城镇建设变成“摊大饼”,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区域、行业各自为政,成为一盘散沙,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牢记,不要让这种现象在编制乡村建设规划时重现。

2.科学性

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使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合乎规律性。强调这一点,就是要求编制规划切忌主观随意性,坚持科学性。科学性包括多方面含义:

编制规划的态度要科学,编制规划的方法、技术手段要科学,编制规划的内容要科学。比如,乡村建设规划目标的确定,总体思路的设想,建设项目的布局,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等等,都应是科学的,合乎规律要求的。一切能从实际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讲究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力求不走或少走弯路和回头路;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一风吹”,不搞一哄而起,不搞盲目攀比。为了确保乡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编制工作中既要善于听取和尊重民意,又应注重吸纳专家、学者参与编制规划。规划工作应首先从对乡村的调研开始,在收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预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组合;做好规划预算,计算风险成本,给规划的实施留有余地;对规划进行评审,召开由各方面人员组成的听证会,完善规划细节。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内容作合理的动态的调整,确保规划能科学指导每一个阶段的乡村建设。

3.可行性

可行性是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乡村建设规划不是标准定得越高,前景描绘得越漂亮越好,而是越有可能转化现实越好。这就是说,规划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在实践上还必须具备可行性。规划是一个逻辑演绎的过程,如果说科学性是对规划整个过程的逻辑性考察,可行性则侧重于对逻辑起点的探究。即在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对规划地的经济、政治、人文、地理、习俗等社会要素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从而确定规划的目标、规划的阶段性任务是否切合实际;或者乡村在承接规划项目时,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证,其中人力还包括人的意愿,即广大农民是否认同、拥护和支持规划,这些都是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规划的可行性决定规划的生命力。规划只有具备可行性,规划所描绘的蓝图才能转化为现实,否则规划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必须十分重视对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对可行性研究越深入、越透彻,规划的质量就越高,规划对乡村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大。

4.特色性

乡村建设规划,既要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又应与城市有所区别,城乡一体化不能变成城乡“一样化”,应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文化、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显现农村风貌,体现农村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各种个性特色。千万不能在乡村建设规划中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样了,把传统的文化传统弄丢了。乡村建设规划所设计的新乡村,应当是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为此,规模要避免几种误区。一是大拆大建。随意地推倒重建或盲目地大拆大建,这就毁掉了祖先创造的财富,毁掉了文化遗产。历史名镇名村一旦被拆,即使重建也是假古董。二是大包大揽。乡村建设既是为了农民,又要依靠农民。大包大揽的做法是建立在农民无能力论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基础上的,认为农民愚昧落后,不堪重任。但他们忘了诸多令外国友人叹为观止的古村落正是农民祖祖辈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的代表。三是贪大求洋。盲目照搬照抄城市小区建设的模式,克隆城市的人文景观,片面追求村庄的整齐划一,把乡村搞得千人一面。这种无任何个性特色的乡村,广大农民群众是不会满意的。乡村建设规划必须走出上述误区,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花气力。

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涵盖面宽、涉及的问题多。在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等方面,必须切实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确保规划编制好、实施好。

1.必须尊重民意,鼓励和发动农民参与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理所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应当看到,农民是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的参与者,落实乡村建设规划的实践者,又是实现乡村建设规划成果的享受者,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农民编制和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至关重要。因为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村庄怎么整治、民居怎么改造、路桥怎么修建、水电设施怎么安排,诸如此类乡村建设规划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农民心里最有数,农民最有发言权。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坚持走群众路线。要与农民换位思考,思考我们所编制的规划目标,是不是农民所需要的;实施规划所采取的措施是不是

农民所欢迎的;按规划建设的结果,能不能让农民得实惠等等。总之,乡村建设规划所设计的一切重大项目都应听取农民意见,大主意应让农民来拿,只有按照这个原则来编制和实施规划,才能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把纸上规划变成活生生的客观现实。

2.必须循序渐进,坚持立足实际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乡村实际,坚持一切从乡村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统领乡村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是,从总体上分析,各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且各地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东西部农村之间,就是在同一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很大。与此相关,各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严重不足,各地发展程度也参差不齐。根据这种状况,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又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乡村建设。各地乡村建设的起点不一,资源多寡不一,发展实力不一,因此对建设目标的规划、基建项目的规划、推进速度的规划等等,相互间无需盲目攀比,只能立足实际,用现实主义态度和方法编制与实施规划。一个好的规划,不在于目标设计的标准定得多高,基础设施建设盘子定得多大,实现规划目标的进程定得多快,关键在于规划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我们编制和实施的规划偏离循序渐进的原则,乱设目标,急于求成,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到头来必然欲速则不达,酿成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的结局。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3.必须点面结合,坚持用以点带面方法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

乡村建设是个新课题,目前不少地方对编制和实施乡村建设规划的工作才刚破题。笔者认为,要确保编制规划的科学性,落实规划的有效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按这一原则去实践,可以充分利用点上规划工作的经验教训,使面上的规划工作减少风险,少走弯路,使规划工作开展得更自觉、更有序、更健康,也更受农民的拥护和支持。须知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先搞试点和示范,通过实实在在的试点,就能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划。实际工作中既要重点扶持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乡村成为试点,率先编制和实施规划,并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推广;又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试错,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供反面教训,发挥试点的纠错作用。点面结合时,必须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点上试点和面上推广不是一回事,不能刮风。对于自然条件、历史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相近的乡村,应及时推广点上经验,扩大规划建设的范围。对试点村落实规划所需的资源,政府可进行一定的资助,但千万不能垒大户,把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试点上,否则规划试点村就失去了试点价值。千万不能将那种“好是好,就是学不了”的典型硬性推广。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兰州;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9-0039-05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近年来,兰州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2008年研究小组实地考察了兰州市安宁区和皋兰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安宁区的桃林村、东门村、马家庄,崔家庄、邹家庄、红艺村、黄家滩村和皋兰县的砂岗村和豆家庄村),了解广大农民、基层干部的现实需要以及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归纳出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可行对策。

一、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

总结各村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点在于领导班子的建立、工作思路的明确和恰当方法的采纳和实施。首先,体现在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上。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离不开好的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而这必须通过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自上而下的推行,利用好的手段从侧面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进来。因此需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促使新农村工作组织有序,顺利推进。在被调研的皋兰县,按照“强班子、兴产业、谋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与协会会长,党支部班子成员、村委会成员与协会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以村党支部为依托、以党员和能人为主体、以群众为基础、以致富项目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农村党建新模式,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其次,需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兰州新农村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提出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积极协调城建、土地规划、设计等有关部门着重搞好试点村建设规划,并确保规划立足当前,着[长远,使其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第三,需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为规范新农村建设工作,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抓规范、抓提升。兰州安宁区先后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全体会议制度》、《专题会议制度》、《关于开展安宁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指导工作的意见》等工作制度和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其新农村建设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通过参观学习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在访谈中,发现采访的十几位村主任和村委书记均对新农村建设有较深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而这些均是通过组织学习、外出参观来得以提升的。例如东门村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班子在实施新农村建设前曾集体去参观学习过沈阳、重庆、江苏等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农家乐的建设和经营经验。这对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多级融资渠道,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调查中发现,安宁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均充分利用了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获得省、市、区和街道的财政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企业投资、部门帮扶,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等措施,调动农民、社会、帮扶部门等多方的积极性,多渠道、广泛地筹措建设资金,确保新农村各项建设所需资金落实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安宁区争取省级帮扶资金100万元,市级帮扶资金605.4万元,区财政投资410万元,整合各部门资金924.3万元,其中区教育局筹资675万元,新建和翻建农村校舍14,010平方米;区建设局筹资130多万元修建农村道路4.5公里;区卫生局筹资45万元对安宁堡街道卫生院进行整体改扩建,建筑总面积1200平方米;区发改委筹资108万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座;区农业局为禽类养殖补助资金15万元,区文化局配备了文化资源共享设备图书13.3万元,并捐助了一系列的配套体育设施。在桃林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的700万元中,落实省上专项资金500万元(逐渐分批给予资助),市财政扶持资金150万元,安宁堡街道配套资金219万元,自筹81万元。

3.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

兰州安宁区的新农村建设强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这对于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经济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来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实施过程中,安宁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村一品,合理利用,保证质量”的开发方针,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山水景观为载体,以空间优化为基础,大力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利用传统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一批产业优势,鼓励农民采取联合开发、土地入股等经营形式,兴办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譬如:桃林村、红艺村发展以白凤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引进新品种,改造老桃园,利用新技术进行栽培,提高蜜桃品质,形成蜜桃品牌;黄家滩村以生产食用菌为主,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14,000平方米的冷库,形成食用菌品牌;东门村发展个体经营的“农家乐”近70家,形成“农家乐”品牌;马家庄,崔家庄,邹家庄三村利用老梨树园,建成了都市春天生态酒店、梨韵、梨景等精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档都市农业休闲精品园;邻近的沙井驿河湾村建设辣椒生产基地;焦家庄村利用山边、沟边荒地,建设规模养殖小区,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此外,安宁区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6,000平方米反季节温棚,优化改良桃品种,提升万亩桃园和蜜桃品牌效应,同时,加大辣椒、枣、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开发,延长产业链。这些特色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化、产业链的延伸,探索出了一条以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

4.调动农民积极性,消除抵触心理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可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活搞好。而要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围绕利益做文章。被访谈的东门村“农家乐”,生意兴隆,每年每户平均经营收入可达3万~5万元,好的5万~10万,然而在早期推行农家乐时,村民们由于对新事物的抵触,不愿进行投入和改造。后来在区政策的扶持和村委会的鼓励下,一些农户感到有利可图才参与进来,正是他们的高额收益才吸引了大量后续农户的加入,促使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因此调动农民积极性,要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向他们宣讲形式,宣讲政策、宣讲道理,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抓起,让农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主张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让他们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在安宁区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①对原本家庭收入稍高农户,鼓励其投资经营农家乐或自主创业;对有地农户,鼓励采取联合开发、土地入股等经营形式,联合兴办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群体增收。②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及时信息,帮助年轻人群外出务工,实现劳务输出。近两年,安宁新增就业人员3,441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③对于困难家庭,按照安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全面建立了救助帮扶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开展了“贫困救助线”和“民情直通车”等活动 ,完成省级老年综合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成立安宁区慈善协会,使社会困难救助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④将全区10,550名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117万元,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控下的应保尽保。筹集76.3万元大病医疗救助金,对322人实施了大病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推进,参合率达到91.5%。上述措施的思路是一方面给予农民生活、医疗方面的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从多角度帮助农户实现就业和增收。它使得无论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就业的人员、还是外出务工人员及困难家庭都支持新农村建设。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在调研中,发现安宁区大部分农民对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都比较满意,原因不仅仅在于基础设施的改进,上下水的便利,还在于安宁区的各街道和各村委会不断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书画室、书屋,冬季农户闲暇时会在书画室练习或创作书法和绘画作品,从书屋借阅感兴趣的书,这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业余生活。此外在各村委会都有活动室,村民们可在活动室举行活动、排练节目。

同时,每年在各村村委会都会定期举办新型农民培训,根据不同季节需求,为农民传授农业相关知识,从组织、培训、引导等关键环节入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譬如:桃林村成立了桃子协会和枣子协会,帮助农户依托街道科技服务中心,引进桃子新品种,选优育精,种植早、中、晚桃品,延长桃子的上市时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协会围绕农产品生产、储藏、销售等环节提供培训,推广种植技术,提供市场信息。东门村对“农家乐”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旅游知识、服务规范、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提高“农家乐”整体经营水平。

此外,民主法制建设也在新农村如火如荼的展开,期间安宁区积极开展构建“和谐村镇”工作,制定了安宁区《关于开展创建“和谐村镇”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建目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创建活动,构建“和谐村镇”。同时,强化“双向”规范,加大稳控力度,落实“五包”措施,即包接访、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从被调研的农户发现,村民全部参与了村干部的选举,普遍认为目前政府较为民主,向村委会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解决。

二、兰州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兰州市安宁区和皋兰县的新农村建设均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自身动力不足

这一问题在处于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的皋兰县尤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新农村建设初级阶段,基础设施较差,投资需求缺口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新农村建设的本地推动力不足。其次,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主体作用薄弱、投资能力有限。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最广泛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仅需在统筹规划、基础建设、信息、信贷和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航员。但实际工作中农民意识淡薄,投资意愿不强,等着,看着政府行事的多,参与进来的少。这需要新农村建设推行工作以解放思想,传播意识为先,促使村民产生动力。

2.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和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实践,虽然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但由于条块分割,以致配套措施缺乏协调,政策之间存在相互抵触现象。譬如皋兰县,由于缺乏整合有效资源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使相关各部门协同力不足。其次,各地对新兴特色农业产业的综合执法力度不够,需要通过恰当制度约束保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又不可设置重重关卡破坏其良性发展的动力。

3.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建立

尽管调查中发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利用多级融资渠道,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但同时也发现,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部门帮扶、农民自筹,缺少能够支持农业持续发展、满足农村经济各层次需求的,有活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扩展,仅靠政府投入和农户自筹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以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心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这样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力不足的问题。

4.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兰州市的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刚刚起步,还很弱小,产品结构、服务意识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一,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还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其二、休闲观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而目前的服务人员来自村民,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其三,由于农牧业生产空间日趋缩小,需要考虑如何集约用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营效率。

5.新农村建设中非农产业发展用地难

在目前国家土地政策下,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难以合法地取得土地,多为占用集体土地或者租用农民的承包地,不仅无法通过土地抵押取得银行贷款,而且还冒着极高的违法用地风险。在安宁区,多数村庄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建设规划的制定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规划审查严格,难度较大,审查批准手续较多,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而且土地归属权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

6.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依然存在

农民单纯靠传统农业增收的难度大,新农村建设使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变成了非农用地,导致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变成了失地农民,随着而来的却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形成的产业并不能解决所有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劳务输出、自主创业等形式解决就业问题也仍是困扰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的资金扶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所必需的条件。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就难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人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定向用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对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能力弱,需要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支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直接转移支付、项目补贴、提供建设物质支持、贴息贷款、以奖励形式再补贴等。

而在财政投入的使用上,应以基础设施为主攻点,全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吸引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城市富余要素向农村聚集和流动,加快农村发展[1]。因此一是要搞好道路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农资“流通难”的问题。二是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有计划地实施小流域治理、灌区改造和上水工程建设,解决像皋兰县的缺水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全面推进公用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逐步完善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乡镇卫生院、村级组织阵地等公用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产品服务能力。

2.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制度

解决三农问题,单靠农村自身的积累太漫长,单靠市场机制作用又会加剧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完全包办,而是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致力于组织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中,重中之重是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杜绝形式化工程,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行。具体而言包括:①完善农业专题发展规划。譬如安宁区农业综合发展规划于2007年已正式出台,但各项专题规划、局部规划还没有制定,对实施规划必将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把专题规划作为农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各相关街道进行完善。②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多项农业相关的法规政策、涉及农业发展、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地方从提高执法人员的水平,完善制度和工作程序入手,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③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搞好农产品的初级检测,逐步向市场准入制度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④加强资金管理,明确使用途径,提高使用效益,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⑤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解决规划中的冲突问题,消除模糊地带的争议。对乡村规划加强法律规范,防止土地无序开发,滥用浪费的情况,逐步实现集约化发展。

3.培育新型农民,将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

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型农民首先应从思想上发生转变,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让农民走出农村,感受外界的变化,从思想深处对现状产生不满,激发他们主动改变自身生存状况。其次,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自主就业能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必要条件[2][3]。第三,将培育新型农民与引导人才流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引导人才流入为辅,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发展格局,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以推进其稳步向前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去发挥聪明才智、施展人生抱负,使他们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又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第四,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后代文化素质水平,从长远看是最有效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

4.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自主创业

针对农民投资能力低,有创业意识而无创业本钱的问题,恰当的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必要。目前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服务功能比较单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田水利、农业园区及农户贷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又导致农村金融“空洞化[4]。因此,一方面应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5]。另一方面应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 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引导中小商业银行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其次,可以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农村金融活动[6],大力培育民营银行,既能为农村、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又有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抑制农村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其三,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农村融资制度,如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农村资金回流制度、农村信用担保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等。

5.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角度解决就业难题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首先,本地农民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做好农业特色产业文章,研究好终端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加大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实现农民增收。这一方面,既要强调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立,提高农业生产率,又要强调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农产品仓储、运输和销售业,建立具有规模的农产品专业营销市场,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其次,要充分发挥近郊优势、传统农业优势,走农业商贸、旅游、观光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为失地农民创造条件,促进就业。此外,需要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引导鼓励县城周边和乡镇中心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减少农民富农民”的思路,开辟其它城市的劳务基地,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结 语

兰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希望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并慢慢地、适度地向城市化这一目标靠近,最终实现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目前的新农村仅实现了村民职业非农化和部分实现了居住地城市化,离最终村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需要不断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问题,作出调整。

[参考文献]

[1]赵建利.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 调查与研究,2008, (2):37-39.

[2]徐芳,栾宏琼. 西部农村加快城镇化步伐与提高非农劳动力比重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 2006,(12):107-110.

[3]王亚飞. 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的探讨[J]. 经济纵横, 2007,(2):42-44.

[4]郝玲,朱乃芬.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J]. 经济师, 2008,(3-4):75-76.

[5]李瑞芳.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 经济师, 2008,(6):255.

[6]乔颖丽, 王艳华, 吉晓光. 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 2008,(2):13-14.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LanzhouJiang Guihuang1,2,Hu Cuilin3,

Song Yingchang3

(1.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of CASS, Beijing 100836,China;2.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3.Urba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ASS, Beijing 100005, China)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3801 

1 新农村建设对低碳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内容,也逐渐得到重视,不仅让乡村旅游的可参加项目更加丰富多彩,也改变了村民对低碳乡村旅游观念的全新认识,推动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为低碳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产业基础;新农村建设为低碳乡村旅游提供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越来越趋于完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低碳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另外,国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这也为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所需人才提供了机遇。 

2 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2.1 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 

娄底拥有各类景区景点70多处。近年来,娄底市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低碳乡村旅游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全市92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已开展休闲农业和低碳乡村旅游的乡镇近40个,形成了包括农家乐、果菜采摘园、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等四大系列产品协调发展的格局。 

2.2 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模式 

娄底市乡村旅游一开始也是由当地居民家庭组织的,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娄底市政府打造了几个娄底市乡村旅游品牌,如占地面积达到4万多平米的故居、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山龙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紫鹊界梯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湄江景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当地居民为主要支撑的低碳乡村旅游经营模式。 

2.3 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条件。娄底市处于雪峰山东侧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湘中丘陵岗地中,属宜于度假旅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湘中交通枢纽,国家森林城市。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未来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拥有巨大的交通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必要条件。娄底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景区景点70多处,其中紫鹊界秦人梯田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梅山龙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是目前湘中地区仅有的两处AAAA景区。由于娄底地区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使得游客在来娄底低碳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选择性更强,每一个旅游景区都将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2.4 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地区大多位于郊区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限;比如游客服务中心、进入道路、停车场地等公共设施比较简陋,有些甚至没有;客房、餐馆等食宿条件较差,卫生状况更让人难以满意,配套设施不能适应游客的需要。 

缺乏专业的管理。从目前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规模与情况来看,其在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的构成以及工作人员的分配上,呈现出来与低碳乡村旅游不相匹配的状态;由于不是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进而导致发展规划不合理,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 

周边景点竞争较大。娄底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地区,省内远有广受旅游者喜欢的凤凰、张家界景区,近有位于邵阳的崀山景区,这些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大部分超过了娄底市一些旅游景点,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竞争。 

3 新农村建设下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 

在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资源盲目无序开发和浪费、对资源的保护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家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背景之下,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将得到来自政府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巨大支持;根据娄底市政府制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可以看到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要遵循对资源科学、合理开发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低碳乡村旅游,提升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加强“三农”建设带动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 

(1)农民方面。发展低碳乡村旅游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在娄底市进行低碳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深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同时,需要加大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整体接待质量。 

(2)农业方面。娄底市农村农业发展单一,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发展高科技农副产品十分迫切。将农业产业化建设休闲农业基 

地是推进村农产业改革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娄底市整体农业改革覆盖面积有限,在以后农业发展方面仍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为娄底市发展低碳乡村旅游提供契机。 

(3)农村方面。游客选择低碳乡村旅游,就是看中了农村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村生活。在国家加大“三农”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娄底市要抓住这一政策契机,加大农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合理规划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低碳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 科学谋划、统筹设计提升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硬件 (1)改善交通环境。旅游业依赖交通的发展,交通又牵制着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通往湄江风景区,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故居以及涟源至新化的公路相继通车,相比于几年前取得了比较大的改善,但与国内优秀的旅游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说现在去大熊山只有一个较窄通道可进去,车辆进出极为不便;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打通城市与农村、景区之间的隔阂,加大乡村旅游的发展。 

(2)改善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景区住宿环境。目前娄底市乡村的旅游者住宿水平都不是很高,即使在逐年扩大房屋建筑面积,但是从整体来看,旅店的数量和服务质量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改善农村家庭式旅馆的住宿条件,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开办中等星级酒店、主体快捷酒店;对相关酒店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满足低碳乡村旅游游客的需求。 

3.4 改善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景区餐饮环境 

娄底地区的饮食极具当地特色,品种具有多样性,但是在农村地区,餐饮方面多以“农家乐”家庭式的提供,卫生方面难以保证、价格方面难以统一,一般都是以农户自己的标准为主;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必须要对旅游景点的餐饮机构进行合理的规划,政府卫生,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餐饮机构的监督。此外,在保留农村特色饮食文化的同时,要适当发展适合大众口味的餐饮服务,增加旅游者的选择性。 

3.5 新农村建设为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升,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发展低碳乡村旅游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策以来,针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其中就包括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支持,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可以借助这一政策性的优势,大量引进相关旅游人才,培养地方优秀旅游人才,促进乡村旅游科学、快速发展。 

总之,在国家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获得了来自政府极大的政策支持;由于在省市共建低碳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中,只有思路上的一些探讨,在具体措施和办法上还没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且研究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将陆续凸显,继续关注和研究娄底市的低碳乡村旅游问题,希望能对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9,(4):1116. 

第7篇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新农村建设;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县级图书馆作为城镇建设的文化前沿,与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传递和输送科技信息等服务举措,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主要服务对象应是广大的农村读者和急需新技术、新思路的新型农业及乡镇企业。县级图书馆服务职能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对县级图书馆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法,提供信息支援,搞好文化服务,是今后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主要努力方向。

1 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需求

1.1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有的地方基层文化站因运转困难,已经形同虚设,农村的文化生活基本上没有,存在“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健康的文化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低俗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在偏远乡村的个别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很不协调,只有把农村文化搞红火,才能把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1.2 新农村建设对文化的需求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农村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紧贴县域农村实际,新农村建设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需要及时掌握了解:一是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在新品种引进上的信息资料服务;三是新农业的种养管理技术;四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五是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信息;六是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服务;七是自然灾害的预防等常识。

2 县级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2.1 开展思想教育

要使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去,就必须首先转变其思想。图书馆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通过书刊资料或其他方式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各项政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2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图书馆可以以文献和非文献形式在农村举办各种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图书馆利用其信息传递功能,可通过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提供人才需求和国内外教育发展的信息,引领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

2.3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传递科学情报是现代社会赋予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图书馆汇集了农业各种相关书籍,包含着大量的农业科技和农民致富知识与技术。农民通过对这些知识、技术的获取,将快速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产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4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宽裕”,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同步得到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但精神文化方面明显滞后,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窘迫困顿,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图书馆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使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品惠及广大农民,真正体现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宽裕。

3 县级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举措

3.1 加大资金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资金保障

把新农村建设服务纳入县级图书馆年度建设规划,并设立新农村建设服务专项基金。争取政府的资金,设立新农村文化服务专项经费。按新农村文化服务的计划,逐步增加购书经费,注意采购普及性、适应性、时效性强的农业科技书刊,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3.2 转变服务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图书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为重点,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树立服务观念,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县级图书馆要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科技兴农做出贡献。二是加强学习,不断强化图书馆对科技致富的参与服务意识。县级图书馆要在指导思想上把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上,安排足够力量,扎扎实实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贡献。三是抓好信息反馈。在图书馆设置意见箱,定人管理,定期开箱,归类整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服务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3 改进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资源平台

一是转变服务,不断发掘图书馆的服务潜能。县级图书馆要在坚持馆内阵地服务的同时,还要引导馆员走出馆门,把馆藏资源投放到农村,深入到农村一线为农民读者服务。二是建立农村流动图书馆。把农民所需求的图书等资料配备到流动图书车上,定期深入农村实行上门服务,解决农村读者远离图书馆,不方便查阅图书资料的需求,缓解农民读者看书难的问题。三是密切协作,提高服务实效。县级图书馆因现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做好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工作,必须与县级其他相关部门搞好协调合作,互通信息,并借助行政力量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服务质量。

3.4 开展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有效载体

通过丰富的馆藏、多种媒体的宣传以及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引领大众阅读。一是送文化下乡活动。县级图书馆,要根据科技兴农发展年度规划,针对季节特点,把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制作成宣传图片、资料、影像光碟等,通过巡回放映、发放等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二是举办特色文化展览活动。定期举办以新农业种养技术、乡镇企业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专题文化展,为农民读者提供技术资料服务。三是开展专题讲座。定期举行农科专家专题讲座,为农民解难答疑。

3.5 建立局域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共享资源

一是建立电子图书馆,开通局域网络。在县、乡、村建立图书服务局域网络,设置图书服务网站,把服务触角扩展到村级图书室。三是加强培训。定期开展乡村两级图书网络服务骨干培训,达到会操作使用,会维护管理,会排除一般故障。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让新农村建设得到更广泛的信息资料服务。

参考文献

[1] 十堰市图.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三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举措.http:///,2006.5。

[2] 周梓平、陈永初.江阴市图书馆为农村信息服务案例剖析――兼谈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路.http:///,2007.11。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报告).四川党的建设,2007.11。

[4] 王增红.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第8篇

根据县委安排,县政协组织县规划、国土、建设三个部门有关人员和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就我县农民建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马坳、大桥等乡镇,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镇村干部、机关部门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我县农民建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的根源,积极探讨加强农民建房管理的有效途径。调研组还分别赴我省武宁县、河南省兰考县、安徽省肥东县、宿松县等地,考察学习他们在农民建房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民建房主要特点

(一)农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根据调查了解,全县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由改革开放前不足2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45平方米。马坳镇10082户农民、征村乡4409户农民中,有90%以上的农民都在改革开放后新建了住房,其中60%以上新建于近20年。同时,农民建房品位也不断提升。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建房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为主,九十年代建房以居住改善为主。进入新世纪,农户建房已进入到居住和享受共发展的阶段,越来越重视户型设计、风格品位、内在质量等,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房屋的装修,并逐步向庭院式、别墅式方向发展。近两年,上杭乡、马坳镇等部分村民新建住房都是二三层新式楼房,每栋花费资金都在20万元以上。

(二)农户建房投资持续增长。根据县农调队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县农民建房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__年以来,全县农民建房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据调查,征村乡和马坳镇在近两年,分别新建住房328户、245户,户均投资近14万元。农村建房对于农村拉动建材、家电等市场消费的作用十分明显。较多农户在搬进新居后配置数字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享受型消费在农村已逐步发展。根据大桥镇对当前正在建房的农户调查,新建房投资装修户均在5万元左右、配置家用电器和家具达3万余元。

(三)农民建房需求持续提升。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明显增强,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简易二层砖混结构楼房都进入了翻建期。加上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移民扶贫等实施,当下农村到处都有建新房、盖新居的场景。今年,上杭乡农民新建房屋106栋,大桥镇有176户农民申请新建住房,马坳镇今年申请建房的农民有50多户,还有860余户建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村民有拆旧建新的想法。在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大为改善的情况下,提高住房品质仍将成为我县农民今后建房的主要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建房选址散乱。在宅基地调换和土地流转不畅的情况下,加之长期以来规划缺失,农民建房随意选址行为普遍存在。有的“追”公路建房,采取乱占责任田地、私自买卖集体土地等办法,傍乡村公路而建,甚至建在公路红线内;有的居民点布局零散,哪里地势好、“风水好”、交通方便,住宅就建到那里,傍山切坡建房、侵占河道建房、“开天窗”建房等势头难以遏止;有的村庄呈“环状扩张”,新房不断向延伸,四周新房林立,村内破破烂烂,建新不拆旧,形成“空心村”。白岭镇在桃树河综合治理中,就有20多户因侵占河堤建房被拆除,造成极大浪费。大桥镇礼源村陈家大屋30多户农民,在村庄四周建新房后,老屋堂仅剩3户住户,大多空房已成破房、危房,却无法拆除,象这类外新内破的“空心村”,全县到处都存在。建房选址散乱造成农村废弃地、闲置地及空置房屋不断增多,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难以到位,村容不整洁,“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难有新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违建现象严重。由于管理缺位、监管缺失,农民违规违章建房现象比较突出。有的未批先建,不申请、不报批,不办任何手续,偷建、抢建、突击建行为大有人在。大桥镇朱溪村和马坳镇十甲村因申请建房审批难,便纷纷不经报批在柯龙线两旁突击建房,有的少批多建,多占超建。相关法律法规和县里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民建房每户占用非农用耕地不得超过 200 平方米,占用原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不得超过180平方米,占用农用地建房不得超过 120 平方米。但实际中普遍超标,甚至出现“做三分田的房要占用一两亩”现象。有的违法侵占田地建房,大量的良田好地被擅自改作宅基地使用。大桥镇墨田村在20__年有耕地1500亩,去年统计剩下1200亩,除少数抛荒外基本被占用建房。“一年挖塘、二年栽树、三年抛荒、四年建房”,大桥镇农民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农村蚕食耕地建房的的现状。有的“一户多宅”,大桥镇礼源村672户农民中,约有 65%村民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违法违章建房现象致使大量耕地被蚕食侵占,违反了国家土地政策法规,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质量参差不齐。前些年,县规划部门编制了《新型农村住宅图集》,并免费供农民建房选择,但受观念、资金等因素影响,我县农民建房普遍样式单一、户型简易,大多为砖混结构的“火柴盒”式平顶房。加上农民建房管理监督相对滞后,缺乏技术指导,致使房屋结构不尽合理,防灾抗震能力较弱。当前,我县农民建房没有实行施工许可制度,农村个体工匠绝大部分是“土瓦匠”, 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建筑知识缺乏、质量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中既无规范设计图纸、也无质量监管程序,都是凭经验施工,造成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建筑品位和档次普遍较低下。

三、农民建房管理难的主要原因

(一)村庄建设规划滞后。一是村庄建设缺规划。

各地镇村干部和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均反映,由于绝大多数村庄没有编制建设规划,建在哪?哪里能建?哪里不能建?怎么样建?村民无从知晓,建房无章可循,致使农民建房随心所欲,违规违章建房时有发生。二是现有规划欠科学。20__年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以来,县委、县政府曾启动了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但没有完成。已修规划编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建房需求,许多村庄周边没有预留建房用地;有的由于过度超前,不切合农民从事生产生活实际而难以实施。同时,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经过修编,但由于与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不同步,致使土地利用规划情况与农民建房用地需求矛盾时常突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的建设用地,可能农民不愿接受;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且农民又愿意建的,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却为禁止建房的基本农田。两个“规划”无法有效衔接,使规划的引导作用并不明显。三是规划执行落地难。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庄虽在新农村建设中有规划,而实际建设却并不按规划执行。规划挂在墙上成装饰,丧失了在建设指导中的权威性。

(二)管理失位缺位越位。一是县乡管理失位。20__年1月1日,新的《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20__年8月1日,《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两个法规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责任管理主体都有明确规定。但近些年,我县在具体实施中存在重城镇、轻村庄的倾向,县乡两级人民政府没有将村庄规划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组织实施。近两年虽制定颁发了《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修府发[20__]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修府办发[20__]4号)、《修水县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规定》(修府办发[20__]17号)、《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但贯彻执行不得力,监督检查不到位,问责机制不健全,管理存在失位。二是部门职责缺位。20__年,国家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后,农民建房只收取证照工本费。因此,国土、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出于利益追求,忽视和放松了对农民建房的管理;乡镇“无钱可收、无利可图”,也畏难推诿;其他相关部门则事不关己、袖手旁观。加上规划、国土等乡镇基层站所管理力量薄弱,专业人才严重紧缺,监管力不从心,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也致使管理难以到位。目前,县国土局在全县设有8个乡镇中心所,每个中心所要负责周边四五个乡镇的用地管理。如大桥镇土管所仅4名工作人员,管辖范围涉及大桥、余段、水源、上衫等4个乡镇,对庞大的建房户申请需求无法进行有效的审批指导,也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的建房用地监管。去年,我县曾在几个中心集镇设立规划所,但除太阳升镇外,人员或没有到位,或被乡镇政府借用,无法人尽其专,对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也就形同虚设。三是村级组织越位。对农民建房乱象,有村干部形象指出:“村干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镇干部是揣着糊涂装明白。”许多村级组织对发生在眼皮底下的农民违建现象,不仅置之不理,还以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越位行使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擅自将农用地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造成了农村用地秩序紊乱。少数村组干部越权批地,引起群众的误解,以为建房不收费,只要村组同意,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建房,不需办理报批手续。

(三)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受国家耕地保持政策限制,20__年农民新增用地建房实行年度计划管理以后,省市下达我县农民建房新增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近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加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建房用地指标受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的制约较大,在化解供地需求时,存在重城市、重项目、轻农村、轻农民的现象,农民建房需求与土地供求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有建房需求、符合条件的农民,在审批不到宅基地的情况下,便冒险违规违章建房。

(四)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政策法规宣传普及不够,农民对建房是否要规划、设计、报建、验收等,均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规划了解不够。当前,很大部分村民还存在着土地“谁耕种、谁所有”的观念,认为土地的所有权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建都行,进而也就导致占用农用地建房、以及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受传统封建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农民建房历来有由“风水先生”决定房屋朝向、方位和结构的习惯,缺少科学建房、依法建房的观念。调研中,马坳、征村等地群众反映,目前农民建房审批牵涉的部门多、手续较繁杂、审批的流程复杂、手续繁琐,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民依法报批的积极性。

四、外地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经验借鉴

调研组通过赴外县考察学习发现,各地对规范和加强农民建房管理的模式虽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宅基地管理、村庄土地整理流转以及拆迁安置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为我们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是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关键所在。武宁、兰考、肥东、宿松四县都把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放在加强农民建房管理的首要位置。武宁县在20__年启动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利用两年时间,以乡镇为编制主体、以自然村为规划单元,全面完成了全县1871个自然村庄规划,规划编制率达92%以上,做到“没有规划绝不允许建设”。肥东县在20__年和20__年,先后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和“百村规划”,完成了全县18个乡镇共263个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规划中心村、改造集镇村、整治自然村、建设园边村、培植特色村、合并弱小村等六种规划建设形式,为农村建房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强化履职问责是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根本保障。武宁县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批办法》的实施意见》后,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等活动的通知》、《武宁县违法(章)建设行为责任追究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各乡(镇)房屋建设批后监管的通知》等相应配套文件,使全县农民建房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规必查、失责必究。乡镇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指导站,配备管理人员,所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并将农民建房管理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兰考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农民建房纳入同计生、维稳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抓。在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同时,对率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走在全市前列的乡镇正职和分管副职优先提拔重用 ;对按规划建新房累计达到70%以上或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村,村支部书记工资提升3倍。宿松县明确以乡镇为管理主体的管理体制,乡镇成立村镇服务站,履行规划执行、建房审批、手续办理等职责,县财政连续4年每年拿出500万元进行奖补。

(三)突出机制创新是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活力之源。肥东县以土地整治为抓手,通过用地置换、增减挂、整村推进等项目,有效破解了新村建设中资金筹措、土地利用、产业经营等难题。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20__年来共实施39个村庄建设项目,4549户搬入新村,累计新增耕地103002亩。该县运用土地整治产生的资金收益,即对闲置废弃的宅基地复垦成耕获得每亩8万元补偿,再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对农民拆除旧房按房屋结构给予每平方米100至240元补偿,对进入规划区集中建房的村民,新建一层、二层的分别给予10000元和15000元奖励,从而极大地调动农民集中建房的积极性。武宁县、兰考县用活新农村建设、移民扶贫、危房改选等政策,整合惠农涉农资金,重点用于新村或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对农民新建房屋、拆除旧屋、耕地复垦等给予奖补,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兰考县还采取整合流转土地、合并迁建、商业化运作等模式,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四)注重以人为本是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重要基础。无论是规划建设、户型选择、项目实施等方面,四县都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听取意见、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体当主体、唱主角、得实惠。武宁县规划和国土所实行限时办结承诺制,全程帮助村民代办各种建房审批证件手续,以优质服务取信于民。宿松县财政连续4年每年拿出500万元对农民建房进行奖补。特别注重对个体工匠的培训,提高个体工匠的实用技能,做到持证上岗,有效保证建房风格统一和质量安全。以人为本赢得了村民的最大支持,依法依规建房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五、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建议

(一)规划先行,发挥规划引领龙头作用。一方面,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是确保农村有序建房的依据和基础。针对我县村庄数量点多面广、规划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根据村庄规模大小、基础条件、地理位置等不同情况,要按照“能进县城的不留集镇,能进集镇的不留村组,能集中居住的不分散安置”的布局走向,突出“注重长远,有序推进;合理用地,适度集中;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的村庄规划设计理念和“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规划编制原则(即保持修水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水、电、路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房屋设计配套),以自然村为主体分类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既彰显前瞻性,又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现实可行性。政府要加大投入,按照“县级财政补一点,编制单位出一点,乡村两级筹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规划编制经费,力争实现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另一方面,狠抓规划执行落实。在充分考虑农民现实和未来需要的前提下,注重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避免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脱节、相矛盾,保持规划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村庄规划编制中充分尊重和体现广大村民的意见,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增强农民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保障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实行村镇规划公示制度,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全程监督、全方位管理。

(二)明责确权,建立齐抓共管联动机制。一是健全机构队伍。切实提高对农民建房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机构,部署、指导、协调、督查农民建房管理各项工作。实行乡镇属地管理原则,真正把乡镇作为农民建房管理的责任主体。成立乡镇规划建设分局或站所,核定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编制,业务分别归口县规划局和建设局管理,所长或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具体负责协同国土所做好农民建房的批前审核、批后监管和建设管理等工作,确保“有人做事,有权管事”。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组三级监管巡查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县委县政府尽快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政策性文件,着重研究“一户一宅”政策落实、农民建房审批程序简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违法(章)建房查处及责任追究等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意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民集中建房、土地平整、旧村和空心村改造等项目。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将农民建房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内容,把农民建房管理纳入与计划生育、维稳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乡镇、有关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渎职、失职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三)创新机制,破解农民建房制约难题。按照“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民建房政策激励和利益导向机制,着力解决 “房在哪里建、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走”等关键难题,促使农民统一规划建房。

一是政府主导、以奖代补,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改造。针对当前农村即将迎来第三批建房热潮的现状,要根据“规划先行、节约集约、尊重民意、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实施旧村旧房和“空心村”整体改造工程,着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配套实施水、电、路等美化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改造遵循“以点连线、以线连片、分层推进”的工作方式,先从城郊、公路沿线开始做起,逐步辐射到边远山区;先从有条件、有基础、群众有热情的村庄开始,再辐射到经济较薄弱的村庄。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引导,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县财政设立村庄改造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申请改造的乡镇和村庄社区,分类分档给予资金奖励。对农民按照规划要求和标准改造验收合格并拆除旧房到位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二是土地整理、有偿调剂,统筹解决建房用地需求。以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相结合为核心,在调整现有存量土地上做文章,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挖掘潜力,增加耕地面积。大力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允许以房屋置换建房指标,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和调剂的机制。对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的新增用地,实行全县统筹安排,由县土地储备中心按价予以收购或出让,形成的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农村村庄与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调动乡镇村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土地整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基础的平台作用,把土地整理与农村住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对村庄改造、移民安置和危房改造的村庄,可采取“先建新房、后拆旧房,先补偿、再拆除”的政策,建一批、搬一批、拆一批、复垦一批,以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使用计划的前提下,适当优先安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用地计划指标。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中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安排5%用地指标予以保障。

三是整合资金、拓宽渠道,加大农民建房资金扶持。坚持以县乡政府为主导,创新资金整合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和土地整理收益奖补的基础上,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县级统筹使用”原则,在维持各类支农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村庄改造、危房改造、集中建房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以受益农民为主体,创新民间投入引导机制。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把农民建房、村庄整治交给村民理事会决定,引导村民积极投入,努力探索“资金民筹,方案民出,支出民审,管理民营”的民建民管新路子。坚持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创新社会共建机制。积极动员 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中来,通过捐资捐物等形式,帮助开展集中建房、村庄整治、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贴息或无息贷款,鼓励农民通过林权抵押、联保贷款、住房抵押等形式缓解资金压力。同时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实行涉农建房项目税费按最低标准收取的费用减免政策。在村庄规划区内按标准统一建房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实物补贴的方式给予一定补助。对采用新户型建房的,通过补助减轻农民建设资金的压力,促使农民选用新户型建房。

四是培育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紧紧抓住市县重点示范镇建设契机,把农村住房改造与集镇、中心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村庄布点,积极引导农民往县城、集镇和中心村集聚。重点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村庄,依托移民扶贫、灾后重建、地质灾害安置、危房改造等政策,采取“统一规划,村民自建或联建”的方式,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试点,把不太适合人居住的村庄聚集到更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把分散农户逐步向城镇转移,把小村逐步并入大村,让农村实现聚集发展。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产业发展的中心村。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激励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集镇建房或进城购买商品住房。集镇建房或进城农民可保留农村田地山林承包权不变,享受涉农优惠政策;进城购买商品住房的农村居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并不再申请宅基地的,由宅基地所在乡镇据实际情况给予每户(一宅)一次性奖励,原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由村集体组织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进城购买商品住房落户的农村居民,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四)整疏结合,规范农民建房管理措施。

一是全面清理建档。开展一次全县农村住房建房情况普查,摸清底数,对全县农村每户人口、年龄结构、宅基地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房屋结构、新旧程度和用地审批等实行严格登记造册,完善宅基地台账登记管理,为 “一户一宅 ”政策的严格执行奠定基础。完善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制度,对于符合农村村民个人建房条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农村宅基地建房许可条件的,未办理建房手续已建房户,按程序申请补办审批手续。

二是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村民申请、村(居)委会公示、规划建设管理站所和国土所初审、乡镇会议研究、报县职能部门审批以及批后公示、规划放线等程序,依法依规审批管理农民建房;农民建房竣工后由乡镇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严格落实农民建房“一书一证”制度,凡不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不予审批。引导乡镇和部门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积极探索便捷的农民住宅建设和管理审批办法。在各乡镇设立专门便民服务窗口,受理农民住宅建设申请,提高审批效率,减轻农民建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