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6 10:03: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长期电磁辐射的危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受低强度电磁波辐射反复作用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会发生改变,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或嗜睡)、白天打瞌睡、易激动、多汗、心悸、胸闷、脱发等,尤其是入睡困难、无力、多汗和记忆力减退更为突出,这些均说明电磁辐射对大脑是抑制过程占优势。所以,受害者除有上述征候群外,还有短时间记忆力减退,视觉运动反应时值明显延长,手脑协调动作差,数字运算速度减慢、错误较多。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危害动物实验和对人群受辐射作用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在受到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后,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细菌的数量均有所下降。此外,受电磁辐射长期作用的人的抗体形成会受到明显抑制。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常发生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和张力降低。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人们多出现心动过缓症状,少数人出现心动过速症状。血压出现波动,开始时血压升高,后又恢复至正常,最后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心电图出现RT波的电压下降,这是迷走神经的过敏反应,也是心肌营养障碍的结果。此外,长期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其心血管系统的隐患会更早、更易显现和发展。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电磁辐射可能会引起白细胞不稳定,主要呈下降倾向,红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网状红细胞减少。对操纵雷达者的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人白细胞降低。此外,当无线电波和放射线同时作用于人体时,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较单一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而有害。
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的影响长期接触超短波发生器的男性可出现机能下降,女性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由于的血液循环不良,对电磁辐射非常敏感,生成受到抑制而影响生育;使卵细胞出现变性,破坏了排卵过程,从而使女性失去生育能力。
【关键词】电磁辐射;潜血;RBC;肾小球滤过膜;损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辐射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因此电磁污染也越来越多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超越污水、废气、噪音之势,而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四大污染(电磁辐射、污水、废气、噪音)之首。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声,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知不觉的,因此危害更大。电磁辐射可以影响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并可造成损伤早有报告,电磁辐射对肾小球滤过膜造成损伤并影响其功能还未见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康复中心长期(工作3年以上,2~4 h/d )从事理疗仪操作及长期暴露在此环境下的其他工作人员24名(男性4名女性20名)作为辐射组;随机选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地方工作人员50名(男性10名女性40名)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人员年龄均在30~50岁,均已排除由各种疾病及生理状态下引起血尿的各种情况。
1.2方法采用H-100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物(由长春迪瑞公司提供),OLYPUS双筒显微镜, PHILIPS-CM 120电镜,对尿液行尿11项检查,尿潜血阳性者分别取混匀尿放入10 ml刻度离心管内,1 500转/min,离心5 min,取0.5 ml沉渣涂片镜检;肾穿活检,取穿刺物固定、包埋、半薄切片定位后,超薄切片机切片,电镜下观察。
2结果
辐射组:24例中尿潜血试验阳性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例,尿潜血+-~++ ,RBC:4~8/HPF,阳性率29%,其余项目皆为阴性。病理切片电镜下肾小球滤过膜细胞有超微结构上的改变:细胞膜增生,细胞衰老,滤过膜孔径变大;对照组:50例中尿潜血试验阳性2例,均为女性,尿潜血+-~++ ,RBC:3~6/HPF,阳性率4%,其余项目皆为阴性。病理切片电镜下肾小球基膜新月样增生,有免疫复合物沉着,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采用配对χ2检验,P
3讨论
引起尿潜血试验阳性即血尿的因素有许多,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非肾源性血尿见于暂时性镜下血尿,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重体力劳动后可引起血尿,女性月经血污染尿液也可形成血尿,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和其他各种引起出血的疾病均可引起血尿尿潜血试验阳性。尿潜血试验的阳性率辐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已排除上述各种引起血尿的因素,由此提示微波电磁辐射可能是引起辐射组尿潜血阳性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理疗仪发射出的电磁波属于微波波段,微波具有低强度高频的特性,它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为致热效应,同时它具有非致热效应,非致热效应对人体危害常常被忽视。微波电磁辐射对人体细胞的作用主要以非致热作用为主且集中作用在细胞膜上,肾小球滤过膜细胞(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在微波电磁辐射的长期作用下,通过累积效应形成电穿孔,使滤过膜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受到破坏,滤过膜的孔径变
大[1],RBC漏出,尿潜血阳性。因此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引起肾小球基膜漏出RBC,导致尿潜血试验阳性。
从事理疗仪操作1~2年的工作人员未发现由于肾小球的损伤引起的血尿,微波电磁辐射对人体持续时间长短、辐射的强度及人体距辐射源的远近直接影响到肾小球滤过膜细胞的各种生物学特性[2]。郭国祯教授的研究表明:对人体长时间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人体损伤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代谢的凋亡;可造成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功能失衡,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将导致细胞的损伤、衰老或肿瘤发生等[3,4] ,由此更进一步提示长期的微波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的损伤及功能改变导致RBC漏出,尿潜血阳性。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接触辐射的时间成正比,与接触辐射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电磁辐射量>2 MG(中文为毫高斯)便可危害人体健康,微波电磁辐射量>200 MG,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5]。因此,从事理疗仪操作的人员应尽量远离辐射源,加强对电磁辐射的防护,提高对电磁辐射的防护意识,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曹晓哲,王德文,赵梅兰,等.电磁脉冲对大鼠肾上腺超微结构损伤的研究.电子显微镜学报,2002,21:17-20
2熊立凡,李树仁,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04
3李雅轩,袁秀英,刘南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预防.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9):22-24
4武建毅,杨耀琴,倪忠强,等.电磁辐射与DNA损伤.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5):448-450
关键词: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危害如何防护电磁辐射
1、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自然环境中的电场和磁场分别为10-4V/m和10-13T,而50hz高压输电线下的电场和磁场约为1~10KV/m和1-10μT,极端情况下可达到11KV/m和100μT;普通居民家中的本底电场约为1-10V/m,但电热毯或加热水床可达几个kv/m[2]。
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了它的负面效应。如各类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我们所使用的高科技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又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它无色、无味、无形、无踪,无任何感觉,可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无处不在,被科学家称为“电子垃圾”或“电子辐射污染”,有专家称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
2、电磁辐射的危害
人体是导体,可以吸收电磁场的能量。科学实验已表明,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两个方面――致热作用和非致热作用。致热作用是指电磁波穿透生物体表层,直接对肌体内部组织“加热”,高频电磁波的致热作用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非致热作用非致热作用主要是指电磁波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危害。
当其频率超过105HZ以上时就对人体有害。电磁波辐射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辐射强度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距离越近,接触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空气越不流通,则对环境污染程度越大,并且女性和儿童受危害更严重。电磁波会扰乱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导致机体平衡紊乱,引发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使人乏力、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还能使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障碍、白细胞减少;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磁波使体内生物电发生干扰和紊乱,导致脑电图、心电图检查异常,延误疾病诊断,影响治疗。由于电磁波的穿透力强,故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可深入内层组织和器官,往往人体还未感到疼痛,内层组织己受到损伤,它还促使癌组织生长,致使癌发病率增高。电磁波还会引起视力下降。当强度为100毫瓦/厘米2的电磁波照射眼睛时,会使晶体发生水肿,可发展成白内障,甚至会导致失明。强度为5毫瓦/厘米2~10毫瓦/厘米2的电磁波,人的皮肤感觉虽不明显,但可影响生育和遗传。妇女在电磁波作用下,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可引起孕妇流产和基因缺陷,可增加小儿出生后癌症的发病率。长期处于强电磁波作用下的儿童,其癌症发病率比在低电磁波下的儿童高2~5倍,电磁波也是白血病、淋巴癌、脑肿瘤的诱因。高频焊接、高频淬火、高频熔炼、射频溅射、电子管排硅对接、半导体封容、短波与微波理疗、微波加热等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广播电视、通讯基站及信号发射台(塔)发射功率越来越大,各种移动通讯基站密布,天线林立,使局部空间的电磁彼强度过高。受到电磁波影响最直接最严重的是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通讯站(台)及发射塔周围的居民。这些强大的电磁波(一般功率10~90千瓦),可损伤人的血液和眼睛,损伤染色体,产生畸形胎儿,甚至导致中枢神经失常。人们通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纵横交错的高压线除破坏环境美观外,由于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对附近的人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主要决定于电磁场强度。人们接触到电磁场强度达到50~200千伏/米时,可出现头痛、头晕、疲乏、睡眠不佳,食欲不振,血液、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当然这里指的是电压在100千米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按规定一般不许从居民区通过,所以,一般人可免受其危害。而城市及居民区常见的多是电压1千米以下的配电线路,架设在规定高度,对人体的影响甚微。电磁波防护控制措施为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卫生部,1989年12月22日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
防护设施的设计针对各类型机都适用的原则。除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铅围裙、铅围脖、铅帽及铅眼镜)之外,着重考虑X射线机操作侧的屏蔽,该屏蔽要做到既不影响操作者的操作,又能达到防护目的,且能消毒。生活中怎样才能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呢?下面我教大家几点:为防止电磁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应经常对居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使用手机电话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手机天线顶端要尽可能偏离头部,尽量把天线拉长;观察到手机信号接通后,再移到耳边;在手机电话上加装耳机,在目前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选择。
去商场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应注意证实该产品是否已经通过了CCC认证。尽量使用低辐射的产品。尽量使用坐机拨打电话,少用手机拨打电话。电脑旁放置一些防辐射的植物。微波炉操作时,人要隔一个房间的距离。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另外,建议每天可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者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蒜苗、雪里蕻、甘蓝、小白菜、水罗卜、红罗卜、甘薯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橘、枣、草莓、山楂等。加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居住、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佩带心脏起搏器有条件的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导致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3、结论
我们无法避免电磁辐射,但我们可以减少身边的电子污染。对于已有标准的产品,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特别是列入3C认证目录的产品。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也要适当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如尽量用更多的时间到户外活动,到乡村去,到田野去,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参考文献
[1]《宇宙、地球和大气》[美].I.阿西摩夫著科学出版社.
[2]《电磁波工程》朱建清,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3] 曹毅,童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4
[4] 姚智兵,蒋昊等.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9
关键词:计算机 电磁辐射 电磁场
1 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 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3 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电脑的好处很多,这我不敢否认,不,应该是不能否认。电脑可以让我们沟通更方便,令人与人之间减少天各一方的想念之情。电脑还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查阅资料,简直比书本还快。电脑也可以令工作更轻松,效率更高......电脑的好处是数不胜数的。
但是,电脑本身也有很多的坏处。如:有辐射,据资料显示,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危害之一]
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 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危害之二]
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 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 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危害之三]
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 ,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资料指出,周围有高压线等经过的住户居 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国得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 做的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危害之四]
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危害之五]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 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 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
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 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论文关键词:电磁辐射;生物效应;抗辐射镜片;防护
论文摘要: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之一。具有抗辐射功能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减少视觉疲劳、预防视力下降,减小视力丧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抗辐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1 电磁辐射
在空间区域内当存在变化的电场时,会在临近的区域引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新的电场,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按照一定速度由远向近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低频的电磁振荡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传递,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几乎没有能量辐射出去,而是全部返回原电路。当电磁振荡频率逐渐变高时,电磁振荡既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也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高频率电磁振荡,磁电互变速度加快,能量不再以电振荡的形式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在不借助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电磁辐射[1]。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职业场所和生活环境中,生物体时时刻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磁场辐照。自然环境中的电场和磁场分别为10-4V/m和10-13T,而50hz高压输电线下的电场和磁场约为1~10KV/m和1-10μT,极端情况下可达到11KV/m和100μT;普通居民家中的本底电场约为1-10V/m,但电热毯或加热水床可达几个kv/m[2]。电磁辐射的频谱很宽,频率范围从0至1025 Hz,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其生物学效应不同。广义的电磁辐射是指所有能辐射出能量的电磁波,狭义的电磁辐射指频率小于300GHz的在生活环境中存在并且可能对生物体造成某种伤害的电磁波。抗辐射镜片所指的辐射是针对于在一定时间或者一定强度下会对人眼产生暂时性、永久性或者累积性伤害的电磁辐射。
2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磁辐射使生物系统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称为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影响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参数是频率和强度,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方式不同,效应也不同[3]。电磁辐射效应按照效应出现时间可以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从电磁辐射的热作用方式达到一定量值或者一定时间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伤害尚未进行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辐射,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这种效应称为电磁辐射的累积效应[4]。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8年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过量的电磁辐射可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长期遭受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睛不舒适和眼感干燥等现象发生。眼睛是人体中对电磁辐射比较敏感的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眼部无脂肪层覆盖,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晶状体缺少血管散热,在受到电磁辐射热效应后,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并产生酶代谢障碍,从而导致晶状体混浊,严重的会形成白内障[5]。同时强电磁辐射会使人眼的重要器官角膜受到伤害,从而造成视觉疲劳、视力下降或丧失。
3 抗辐射镜片的原理
电磁波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为了有效的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必须在镜片中添加特定材料或者在镜片表面进行镀膜,从而能够将特定频段的电磁波通过折射、反射、吸收等方式屏蔽,同时要保证可见光能够正常透过镜片进入人眼之中。由于镜片折射率差异较大,选择添加抗辐射材料很难保证镜片稳定的光学特性,因此选择具有吸波特性的材料镀膜至镜片表面是实现镜片抗辐射功能的重要形式。
应用于镜片镀膜的材料必须在超薄厚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吸波作用和透明导电的特性,对于可见光区具有非常优良的透过率。能够产生吸波作用的材料主要有羟基铁、导电高聚物、多晶铁纤维、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等[6]。多数吸波材料的共同缺点就是不透明,无法应用于镜片镀膜中。经过细化的金属氧化物吸收剂粒子的磁、电、光等物理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具有吸波、透波等功能。
抗辐射镜片按其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吸收型抗辐射镜片和干涉型抗辐射镜片。吸收型抗辐射镜片是利用材料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并将电磁能转变成热能。干涉型抗辐射镜片是利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到达各膜层分界面以及膜层和镜片基体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吸收和透射三种光学作用以此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向或者使电磁波产生干涉作用而相互抵消。
抗辐射镜片可以选择采用特殊工艺将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镀膜至镜片表面的方法来阻挡有害电磁波。由于金属氧化物膜层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很高,同时能够对某些频段的有害电磁波有效阻挡,可以满足眼用镜片的需求。当电磁波到达镜片外表面膜层时,产生反射、吸收和折射的作用。外表面膜层只吸收很小一部分电磁波,而反射和折射是主要的。折射过的电磁波通过镜片基体后有少量的反射和吸收,大部分电磁波正常透射到达镜片内表面,内表面膜层反射的电磁波和从外表面透射到达镜片基体的电磁波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产生干涉作用,相互抵消。镀膜方式也可以采用单面多层镀膜,利用多层膜之间产生干涉相消来阻挡电磁波的通过。
4 结论
在电磁辐射广泛存在的今天,采用镀有金属氧化物超细粉末膜层抗辐射镜片能缓解电磁辐射对人眼的近期效应、远期效应以及累计效应,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预防视力下降,减小视力丧失的可能性。在辐射可能存在的环境中应用抗辐射镜片是保障良好视觉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F.H. Read著. 密予宏译. 电磁辐射.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黄德寅.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4.3
[3] 曹毅,童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4
[4] 姚智兵,蒋昊等.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9 .
【真题再现】
电磁辐射污染
文/肖 荻
①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周期性变化产生波动并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能量,也称电磁辐射。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产生负面效应超过标准的电磁辐射强度就是电磁辐射污染,也被称为电子“烟雾”或电子垃圾。
②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电磁辐射源和人为电磁辐射源。天然电磁辐射源是由大气中的自然现象引起的,比如自然放电、雷电、火山爆发等此类大气与空气污染源,具有黑子活动和黑子放射的太阳电磁场源,以及有恒星爆发、宇宙间电子移动等现象的宇宙电子场源。人为电磁辐射源是指人工制造的各种系统、电器和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分为工频辐射源和射频辐射源。各类电磁波发射系统,工频辐射系统,利用电磁能的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等,甚至包括家用电器,均是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见下表)。
电磁辐射的污染源
③电磁辐射污染危害严重。它会引发意外重大事故,可以使电爆装置、易燃易爆气体等意外爆炸、燃烧,甚至引起火箭发射失败、卫星失控。它会干扰信号,直接影响电子、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使信息失真,控制失灵。例如,会引起火车、飞机、导弹或人造卫星失控。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中极易造成白血病,诱发癌症并加速癌细胞增殖,影响心血管系统和视觉系统等。
④现代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子设备,我们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防止电磁辐射污染。购买通过国家电磁兼容性安全认证的电子产品;尽量使用座机,少用手机拨打电话;给有显示屏的电器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积极锻炼身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及蛋白质的食物,还需做定期检查,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选自《环保与生活》,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有删改)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章的表格中能获得关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是怎样说明电磁辐射污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加点的“极易”一词能否换成“容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贵州省遵义中考题)
【名师解读】
解题策略:
第1题要求写出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说明的主要内容,有的从全文的角度理解,有的从某一段落中理解。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全文中来概括。答题前,先要找出文章说明的事物,以及该事物特征、种类、性质、范围等,然后概括。概括说明主要内容时,表达要完整。一般采用“本文介绍了某事物的来源、种类、特征、范围”等表达形式。
第2题要求写出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概括信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认真阅读题干,找出筛选、概括信息的范围、内容、表述方式和字数要求等信息;②认真阅读文本,确定范围,仔细筛选;③根据内容要求提取有用信息;④对提取的有用信息加以归纳、整合;⑤按表述方式和字数要求进行概括表述。本题只要将目光锁定第③段,就可以筛选出主要内容,然后分点概括即可。
第3题要求写出从文章表格中获得的关于电磁辐射污染源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和探究能力。答题前先要仔细阅读表格,看清楚表格的标题以及具体内容。对表格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提取出关键的信息,透过表格的字面信息,分析表格的深层含义。这张表格的标题是“电磁辐射的污染源”,表格内容包括“类别”和“设备名称”,涉及到方方面面。仔细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掌握情况。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下:(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3)列数据。在文章中列举具体的数据可以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5)画图表。图表法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比较具体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征。(8)打比方。打比方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9)摹状貌。运用摹状貌,可以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一般情况下,答题时先指出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写出说明的内容即可。
第5题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情况。答题时首先要解释词语的意思,比较两个词语的不同,然后指出所选词语的使用范围、程度、性质等,结合原文内容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回答。
错答探因:
上述真题中第1、3、4题失分较多。第1题失分的原因是内容概括不全面,一般考生只能写出电磁污染的来源和污染,而忽视防止的内容。第3题失分主要是读不懂表格内容。不少学生直接写成“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类别和设备名称”,没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4题失分主要是没有指出具体运用的说明方法。
【读写联通】
电磁辐射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客观存在。据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电磁兼容与研究所主任赵玉峰教授介绍,我国对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不良影响与危害已研究多年。研究确认,电磁辐射可使人体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危害。另据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白同云教授介绍,电磁波辐射不但能够在生物体内产生明显的能量沉积,即热效应,而且低强度、长时间的电磁辐射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非热效应,在生物体内释放巨大能量。因此,电磁辐射一旦超过限值,将导致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或死亡。电磁辐射的功率越大、距离越近、照射时间越长、间隔时间越短,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越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副研究员曹兆进介绍说,有资料表明,微电波磁场也能引起机体的慢性损伤,初期表现以无力综合征为主,中期表现为植物神经综合征,晚期可发生下丘脑综合征。微波电磁场还能引起生殖系统损害,微波暴露可引起 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脑血流图改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变等。国外的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电磁辐射与白血病、脑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有关。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
鉴于电磁辐射有害于人体,我国卫生、环保及劳保等部门都相继制定了有关的电磁辐射防护国家标准,如:“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微波辐射作业卫生标准”等,其中由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规定,公众的照射限值为40微瓦/平方厘米。但以上标准均是针对连续波的辐射,对于手机这种间断辐射仅在拨打电话期间内影响持机者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虽然不少,但至今未有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使用手机者中,已有人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肿胀、面部出现红斑等症状。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曾对移动电话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他们选择了216名公司职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机用户115人为观察组,非手机用户101人为对照组。调查结果表明,使用移动电话的年限与使用者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说明长期使用移动电话可使人体神经衰弱等不良反应增加。调查还表明,移动电话使用者失眠的发生率远高于非使用者,且入睡困难和睡眠多梦的发生率与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还有关。也许有人会问:我使用手机已经几年了,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呀赵玉峰教授解释说,不良反应的出现涉及许多因素,比如辐射场强弱、作业环境的温度、每个人的体质差异和电磁敏感度、性别、年龄差别等,仅以个体对电磁波的敏感程度而言,有人很敏感,一接触就有反应,有人则无任何不良反应。
手机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大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入网手机已过百种,用户突破3500万户。面对市场上品牌、花样繁多的各类手机,从减少电磁辐射考虑,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手机呢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委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市售的部分进口品牌手机19种GSM手机,12种CDMA手机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模拟手机实际使用情况,然后测量呼出时的电磁辐射。测试结果发现:1.手机呼出时与网络最初取得联系的几秒内电磁辐射最大,随着振铃第一声响过,辐射逐渐减小,而后达到一个稳态值。通话过程中辐射值一般低于最大值而高于稳态值。19种GSM手机中有15种电磁辐射最大值可达200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个别手机辐射最大值甚至高达10000微瓦/平方厘米,其接通后的稳态值也高达500微瓦/平方厘米,其他手机接通后的稳态值均在40微瓦/平方厘米以下。12种CDMA手机中,有一种牌号辐射最大值为30微瓦/平方厘米,其他11种牌号辐射最大值在50~150微瓦/平方厘米之间,所有CDMA手机样本接通后的稳态值均低于10微瓦/平方厘米。2.待机状态下,虽然手机不时发射信号与基站保持联系,但电磁辐射很小。19种GSM手机中,有11种手机待机状态时电磁辐射都在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其他牌号也在7微瓦/平方厘米以下;所有12种CDMA手机待机状态时电磁辐射值在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故此,专家认为,手机放于衣袋中或挂于腰带上,不会影响人体健康。3.CDMA类手机的电磁辐射较低,比之GSM手机,仅为其几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4.两款天线内置式手机的电磁辐射均较低,比之多数同类天线外置式手机,约为十分之一左右。5.对天线内置式手机而言,以手机背面的电磁辐射为大,前面板虽有辐射,但仅为背面的几分之一。6.对天线外置式手机而言,机体虽也有电磁辐射,但仍以天线周围的电磁辐射为最大。
如何有效防护手机电磁辐射
针对此次部分市售手机的测试结果,专家表示,尽管现在还无法依据标准判定这些手机是否安全,但对于长期使用手机者,应从预防的角度采取防护措施。专家通过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手机用户注意以下事项:
1.手机呼出时与网络最初取得联系的几秒钟内电磁辐射最大,因此在最初几秒,最好不要马上将手机贴耳接听。
2.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分离话筒。手机电磁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用分离耳机和分离话筒,加大了头部与天线的距离,会大大降低头部受到的电磁辐射。
3.在信号不好的地方使用手机,接出天线可以改善通话质量,并使手机在较低的功率水平上工作,功率越低电磁辐射强度越低。
4.身边如有其他电话可用,就不要使用手机。
5.使用手机者应尽量长话短说,尽量减少每一次的通话时间。
6.当你常接触手机的一侧头部或面部感到有发热、发烫时,应立即停止通话,并用热水擦洗这一部位,再用手掌来回按摩几次,以增加受伤害部位血液循环,促使受伤害组织愈合。
7.如果你频繁使用手机,忽然感到失眠健忘、头晕心悸而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就应减少甚至停止使用手机1~2周。
近来有媒体报道说,英国有关机构调查表明,使用耳机不仅不能降低手机使用中的电磁辐射,相反会使电磁辐射增大3倍。这使得那些听从专家建议为安全而选择手机耳机的消费者疑虑丛生。据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认证中心标准协调部主任杨盛祥研究员介绍,虽然国内还没有对手机耳机的使用做过专门调查,但从理论上讲,使用耳机会增大电磁辐射不大可能。其一:耳机里的音频回路与手机电磁辐射的回路是分隔开来的;其二,耳机线的音频电流十分微弱,它所能产生的电磁辐射仅相当于一个普通电灯泡;其三,一根导线要成为天线,它的长度必须达到信号波长的3/4。耳机线仅仅1米左右,而音频波长达几十公里,这显然构不成强烈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