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3: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职业任务

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宗旨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使学生适应职业、培养能够胜任职业任务的人。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完成职业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方法、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应当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间的联系,具备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场所的通用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更好完成职业任务的特定职业能力。

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包括以下20个方面。1.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具备和提高自己获取各种知识的手段、方法。2.利用各种资源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管理和有效利用各种可支配资源的能力。3.协调际关系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断与人沟通交流,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4.快速获得和利用信息能力:通过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获得、筛选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5.准确理解系统(和系统内部要素)间关系能力:通过已有知识,准确理解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各种系统间及系统内部关系。6.书写能力:具有社会交往的文字功底,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意愿的能力。7.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的意愿。8.基本运算能力:利用拥有知识和各种计算工具完成工作、生活中各种基本运算。9.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通过努力、思考能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常见问题的能力。10.决策能力:通过努力、思考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选择进行决策。11.正确推理能力: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逻辑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结论的能力。12.团队意识:在工作场所和与人合作时,具有自发的团队意识。13.有自信心:通过完成职业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14.自我控制能力: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按常理实现自我控制。15.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过程,实现有序管理。16.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17.诚信:做人做事诚实,守诺言,守信用。18.勤奋:做事情认真、执着,积极。19.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20.遵纪守法:有遵纪守法意识,自发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三、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特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特定职业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该职业技能手段、方法。2.继续学习所从事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使用所从事职业新技术(手段)的能力。4.准确理解所从事职业工作任务流程的能力。5.快速掌握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方法。6.正确分配和使用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资源。7.在完成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和团队成员针对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8.对以上3-7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9.把职业具体工作任务做得更好的意识。10.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具备自发的良好职业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型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多属于自主办学特色,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生产建设人才,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是没有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或者直接和间接套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更是难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四个合作。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目标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肖凤春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08

第2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

1.1 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突出岗位需求的专业本位特征,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

1.2 技术性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涵盖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就人才培养类型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而非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能力特征为技术性,在科学与技术互动的背景下,技术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技术的科学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从业者具备宽广的基础能力与高度的专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技术”,是为面向某一职业群,以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支撑的技术推广、技术应用、技术创造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技术性”的特点。

1.3 专业性和实践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其特有的针对性,使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以面向某一职业群、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等为基础的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专业性人才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入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在工作第一线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开发、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计划的制订等,都要求有来自生产一线与工作现场的专家参与。对学生培养的方式也表现为在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困境及主要问题

2.1 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责尚不明确,企业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机制也未普遍建立,相对于其它高等院校而言,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投入经费较低,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这样难以应对学校发展的需要。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差,发展步伐缓慢,实训基地和教学实验设备无法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导致的办学条件差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人们思想观念误区导致高职教育发展缓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学历及名校效应使人们思想观念陷入误区,更多的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高学历和考取名牌学校才是人生努力的方向,才是未来立足社会的根本。而职业技术院校是很多高中毕业生最无奈的选择,高职院校的录取工作在本科录取工作结束之后才能进行,相对于重点及普通本科来讲,生源质量较差,很多人宁愿复读一年也不愿到高职院校就读,导致大多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社会观念的误区及生源分配机制的不健全,致使高职院校发展缓慢。

2.3 “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还存在严重不足。许多院校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专业课教师配备不足,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不强,教学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滞后导致与培养要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由于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模式落后及教学改革发展迟缓,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3.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前,地方政府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理解与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财政投入政策的落实不力,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职业教育投入比例偏低,因此,政府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和落实好生均拨款机制,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拨款的水平逐步达到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平,同时,还必须建立专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专业课程设置、教材规划、图书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专项投入,要以政府为导向,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社会资金,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配合、企业投入等多方位的办学形式,以使高职院校不断得到发展。

3.2 加强人们思想观念转化、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创新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是一种唯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对于以培养生产经营第一线实际工作者的高职教育来讲,这种教育质量观的导向是不正确的,从客观上讲,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条件和经验欠缺;从主观上讲,很多人有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倾向,因此,必须彻底更新高职教育的质量意识,确立新的质量标准,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在认真分析社会需求及进行切实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有效分析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并据此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创新体制的完善,从而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3 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在尽可能的限度内充分运用资金资源、制度优势、人才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教学道路,进一步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及人才培养政策,“双师型”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所以,通过聘请师资,培育现有师资队伍,使专业课教师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定期到企业进修实践,建立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吕光军,陈玉华.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

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5.

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风云变幻,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专业性技术不再是衡量和要求的唯一标准,如何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面临社会竞争时处于不败之地,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良好的人才发展计划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理论性,不同的学校具有自身的风格和特征。解决了“什么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深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课时设置、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环节制定等多方面内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更为不同,涉及内容也更为复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发展走向、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订做的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思政教育、教学反馈等内容构成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为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

1.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持。关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理论性内容对于实践操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理论还不全面,针对人才培养的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细则、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理论内容还不完备,对于教学工作推进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带来难度。[1]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加强。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和知识进行提高,同时只是针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开展工作,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课余生活、未来规划、心理疏导工作参与性不强或者没有相关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

3.学校领导重视力度有待提高。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只是针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工作相对简单,但是社会变化难以预料,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差距变大、岗位竞争激烈,要求的人才所涵盖的能力也越来越全面,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深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改革难度大,同时领导缺乏对此类工作的开展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缺乏认识,重视度也有待提高。

4.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岗位紧缺、生活压力大,学生入学之后往往只关注专业机能性知识,对于自身发展规划和发展的理论性内容明显关注度不够。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1.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性培训是保证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紧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计划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具有自身特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联系紧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就业导向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相对封闭,学生对于外界信息了解少,对于就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敏感度不够,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朝阳产业、夕阳产业、有前景行业、绿色行业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2]

2.加强思政教育。与大学教育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相对空白。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全面,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更是前提和必要条件,高职教育思政教育方面薄弱,领导对于思政教育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对于思政教育等精神理论重视力度也欠缺。首先领导要加强重视开设相关理论课,招聘具有经验和素质的专业教师,并加强对于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疏导。

3.加强能力的锻炼。一方面对于学生专业性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注重学生实战动手操作能力以备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有良好的表现;其次高职教育学生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容易与社会脱轨,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锻炼为人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专业知识发挥最大化。

单一的纯技术性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学校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的人才促进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新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43-02

一、前言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信息,我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2014年高职院校年招生人数与在校生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5%。2006年以来职业院校已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含中职),占新增就业人口60%,是中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将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要求学生是具有自立自强、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个体。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盲区,即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忽视其创新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形成以经验开展工作的习惯,而这又违背了教育的最初目的。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在日常教学中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高等职业类学生的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二、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

学术型、研究型的高校,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和创新;而职业型的高校则强调技术、技能和应用。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数实行2+1制,即在校学习基础及专业课2年,基地实训1年。这样的体制,可以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专业基础理论后,通过实践快速掌握专业知识。然而,普通的高等职业类高校学生,其生源高考成绩一般中等及偏下,进入高校学习时存在如下几个特点:①底子薄却有个性:学生分数普遍不高,知识基础偏弱,良好的学习方法尚未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弱;②基础差却有特长:不少人在文学、艺术、技艺、操作上各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③懒学习却有热情: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书本,但喜爱活动,积极性与热情高;④情感丰富擅长沟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情感丰富、乐于交际、善结人缘,富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同情心;⑤正确评价发展自我: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求职与生活的目标比较实际。

由于以上特点,高等职校的学生不能与科研型高校采用同样的模式,而应该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按学生主体设计教育培养模式,根据生源结构与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优势特长、树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的育人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职校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2015年呼吁要“全民创新”,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创新学术型、研究型的高校需要,职业类的学校也需要。但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座谈结果看,职业类学生从事创新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难点:①没有任何想法:历经小学―初中―高中填鸭式教学,大量学生习惯了教师逐步指导的模式,缺少对问题的观察能力;②缺少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学生空有想法,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由于知识和动手能力欠缺,面对问题不知道去查阅文献、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③不了解创新活动的表达方式:针对同样的科研活动,不同人员表达方式相差很大,职业类学生缺少科研报告、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摘要、前言、正文、论点、参考文献等各方面的作用都不熟悉,导致动手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很差。

总体而言职业类学生在校时间短,接受能力较低,很难有时间从事创新性活动,导致教育方很容易忽视创新性思想教育。职业类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一线工作,其面对大量的工程实践问题,容易发现问题,如果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创新性思想,非常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如何提高职业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教育模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很难通过常规的教学方式获得。它需要对培养方式进行创新,抛弃普通的课堂填鸭式教育方式,实行“教法的开放”。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做“权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导师”,甚至是“同学”。教学过程允许教师犯错,由师生共同探讨,逐步了解问题的本质。

2.倡导自主学习法。这种模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检索、分析和应用资料、信息的能力,培养撰写论文与演讲能力,也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如在实训课程中的实训课题,老师积极鼓励个体与集体协同完成,交流使得众多思想碰撞与融合,得到更全面更新颖的点子。作业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3.丰富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软件类教学,可以采用机房授课的模式,边听边实践,避免一味讲解的枯燥,使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模式,激发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换,避免了一个人的思想局限性;微课、MOC(慕课)、翻转课堂等都是近年来新型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教、学、思考的有效结合,可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模式。教师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避免了俗套的“填鸭教学”;并且,授之以渔的模式,教师只能告知如何获得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不会直接提供答案,避免了逃避思考的投机手段;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5.要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可能答案,帮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养成对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态度和批判精神。要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格。

要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过程,掌握创造发明的基本方法,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发明等,逐步提高创造能力。创新教育既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干变万化的未来社会。学习更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过程,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着鲜明特色的路,才会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6.严格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要求。通常,针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只要方法合理,通过撰写科研论文、报告、毕业论文等形式进行锻炼。在平时,针对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建立几个课程兴趣小组,利用学校、院系设置的创新研究计划、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成果编订成册,锻炼学生从事简单研究的能力、科学研究写作的能力。在开始阶段通过教师指导、不断批评,连续十次以上后形成的文字基本可满足科研要求。因此对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需要严格要求,不能为了学生毕业就敷衍了事,否则正好是对高职创新思想教育的巨大打击,降低了学生自我的创新能力标准。

五、结语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指出一个人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管理中也可以应用此公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积累、反思、提升,才能使自己有创新的思维。而创新思想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日常教学行为的引导,使职业类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创新性思想,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将非常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从而可提高我国高职毕业学生的整体层次。

参考文献:

[1]周艺菁.中国梦引领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J].职业教育,2015,(5):242-243.

第6篇

关键词:国际教育分类;改革教学模式;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型”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作为肩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尽快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并不断发展状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人才职业标准的定位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才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使高职教育国际化。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些看法,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与国际社会教育分类接轨

我国加入WTO后,WTO关于教育服务的条款对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职业教育必须与国际社会接轨,在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向上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相应的阶段吻合,才能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国际认可。新版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D)中将世界整个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级别七个层次,一级教育为初等教育(分一、二阶段即ISCED1、2);二级教育为高中教育(分一、二阶段即ISCED3、4);三级教育为高等教育(分一、二、三阶段即ISCED5、6、7),三级教育第一阶段(即ISCED5)又分为A、B两类。A类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教育,学习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高技术专业课程;B类主要学习实际的技术,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学制一般比A类短,可见按照ISCED5B的课程计划就是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把ISCED5B的培养目标引入高职办学,为国际社会认可和相互交流打下基础。

二、创建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1.专业设置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要及时根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各有关部门的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例如,我院依据国内外护理市场的需求,做大做强护理品牌,挖掘专业特色开设手术室护理、美容护理、心血管护理、英语护理等,并成功地把护生推荐到英国带薪实习,在开辟新的实习、就业途径同时带动其它专业拓宽就业渠道。

2.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培养能力、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可试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依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国内外关于灵活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的实施,要求职教教,师能够了解灵活的教学制度内容,能够依据相关标准对学生现有能力进行评估,并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高职教育改革思路上必须用终身教育理念来指导,拓展高职教育中职业培训教育,同时为广大在校生和社会劳动者提供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终身教育服务,这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3.打破学科体系跨出校园、构建开放性课程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如厂校办学模式、医院办学模式等等。学习场所发生了横向变化,学校已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教师的角色正遂渐变为学习的“策划者”或“教练”,教与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上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和我国上述厂校办学模式很相似,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学校的学生,既要接受企业实际操作培训,又要在学校接受职业理论和文化的教育,建立校企、校院密切合作机制是解决学校设备、仪器投入不足和新技术引进不足矛盾的最好解决方法。

4.注重培养“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教学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调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学生的学习内容正从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性课程转变为跨学科、多学科的课程,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学习工作技能、生活技能、交流技能,成为适应多变社会中文化背景及就业市场所需能力的综合型学习者。因此学校要按排所有教师在企业、医院有足够的实践的时间,才能充分突出“应用型”。每位教师必须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并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医院等生产实践岗位兼职。同时还应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慢慢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带教的机制,教材和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最新工艺和技术能够与企业生产同步,能为学生学习掌握最新技术提供条件。

第7篇

【关键字】双师,高等职业教育,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已经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高等职业院校已经从前几年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变为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但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相比仍有差距。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外经贸类高校。学院成立于1964年,在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培养的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摸索出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经验。

一、培养措施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多年的发展中,始终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多年来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培养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

(一)制定规划,制度保障。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日趋明确,对“双师”教师培养的认识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在这一趋势下,外语外贸学院近八年来,逐步明确了“双师”教师培养的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了在2012年之前,“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并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双师”教师引进、培养的制度保障,为“双师”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继续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到高等学校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学院给予全额学费报销,并按职级给予相应的津贴。目前,学院专职教师70%以上具备硕士学位。学院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职教师研修基地的培训,提供较多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培训机会。每年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的教师达到5%以上的比例。学院鼓励专任教师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校内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到一半以上。学院校内实训室、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由本校教师负责,如物流管理仓储实训室、旅游管理沙盘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教师全程主持或参与实训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从2010年起,学院实施了教师顶岗实习计划。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可以选择本校合作企业实践,也可以自由选定实践企业,每位教师参加实践的时间每次长达半年以上。目前校内90%以上的任课教师都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包括顶岗实习的教师),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大大丰富了教师教学的实践内容,教师学生反映都非常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措施将长期实施,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持续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二、不足和改进建议

(一)课程设置改革方面。课程设置可以更加灵活,应对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发展,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的机会。可以先从选修课开始试行全校选课制度。

(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提高科研工作量上线,引导教师更多参与科研工作。增加课题经费,鼓励课题研究,增加课题工作量奖励,为教师申请横向企业课题牵线搭桥,并大力鼓励横向课题研发,让教师更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继续并增加校内各种竞赛,包括教师教学科研方面和学生技能的竞赛,鼓励参加各项校外技能比赛,特别是企业行业的比赛,增加教师和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赛促训。

(三)教师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使教师了解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更好地“反哺”教育,为企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专业骨干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高职院校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并参与项目研发,使教师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构成,紧跟市场中专业的发展变化,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当再返回课堂中教学时,能够将实践经验贯穿于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克服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的缺点,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安排相对长时间的脱产在企业挂职和顶岗,才能真正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达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挂职锻炼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要学以致用,结合本校学生教学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和安全规程,认真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了解行业发展情况,认真记录工作日志。对于在寒暑假外出培训的教师,学校可适当地发放生活补贴作为激励,对于正常工作日连续在企业进行顶岗培训(一个月以上)则按比例抵算教学工作量。

(四)实施福利工程。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应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工资收入,扩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工资津贴在国家专项教育拨款中的比例,尽可能解除教师后顾之忧。教师是高职院校大合唱中高唱主旋律的队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工作的成败。教师的工作是复杂劳动,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在工资、奖励、福利等方面向教师倾斜,对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改革工资结构,加大基本工资比重,教师寒暑假享受课酬外的全部工资。提高福利,鼓励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学院资源创收;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其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教师福利。建立教师活动中心与交际中心,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双师型”教师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力军,使“双师型”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参考文献:

第8篇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进而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研究和探求适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以及预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的导向性。市场的导向性,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而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其职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能及时顺应职业这种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确保毕业生能顺利就业。

(2)培养目标多样性。相对不同的专业而言,就业为导向的目的就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应根据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培养目标,可以是与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型(或职业型)人才”等。

(3)培养主体多元化。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衔接,必须引进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确立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时,应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行业、专业团体及企事业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确保贴近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4)能力培养整合性。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5)产学结合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实施产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企业参与的程度,产学结合程度紧密与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需要不同方式的产教结合模式,以落实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双方共同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6)培养模式多样化。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要根据自己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要根据行业和用人单位市场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特点,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多样化。

(7)教学内容适应性。采用“双证”和“多证书”式教育,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这不仅要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理论知识急需、够用为度,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适应性知识,使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需求导向的原则。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距离”。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抢着开设,从而导致没有自己的特色。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

(2)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

(3)人才培养教育内容老化。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的结构不合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人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

(5)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

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和技能要求的差异性等特征的存在,这就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不同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学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对企业来说,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企业运营成本减少;对学校而言,该模式利于专业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就业导向的优势。高职院校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2)“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教学。“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学工交替”产学合作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培养方案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政府高度重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要发挥自身的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

(4)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最直接最基本最具可实施性的条件。政府要以法律、政策的方式强制性规定高职教育实验室建设规模、标准及更新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开办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通过订单式培养、“预就业”“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公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保证学生在公司企业有足量的实训实习岗位。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比普通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