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民素质教育

农民素质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民素质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民素质教育

第1篇

由农业部、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等17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前不久正式与全国农民见面。根据大纲提出的整体规划,到2020年,要使全国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能够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全国农民的科学素质能够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中国农学会编制、编绘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宣传挂图和农民辅导读本,以农民的切身感受和朴实语言,对主要内容二十条作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今后将作为科普共享资源免费向全国广大农村基层提供。(北京 姚润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已达85.96%

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7.26亿,参合率为85.96%。

从基金支出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31亿元。第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6.93亿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73.61 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4.68%;以统筹基金形式进行门诊补偿5.51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6.34%;以家庭账户形式进行门诊补偿6.18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7.1%;其他补偿1.23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41%;体检支出0.4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47%。

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受益26331.89万人次。(北京 吴晶)

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

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邮编:116600,电话:0411-87703578)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盛单218”,前不久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株型紧凑,穗轴粉色,籽粒橙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9克。中抗大斑病、灰斑病、青枯病;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08%,粗脂肪含量5.60%,粗淀粉含量72.90%,赖氨酸含量0.35%,容重752.0克/升。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80.7公斤。(辽宁 付永军)

湖南选育成功“湘杂油7号”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邮编:410116,电话:0731-5634082)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湘杂油7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219天,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约3.65克。芥酸含量为0.98%,硫苷含量为41.24微摩尔/克,含油量为39.89%。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153.1公斤。(湖南 涂小林)

水稻新品种在福建问世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邮编:354200,电话:0599-5628968)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宜优1659”,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9.2天,结实率76.49%,千粒重31.0克。感稻瘟病。糙米率78.0%,精米率67.5%,整精米率36.4%,粒长7.3毫米,垩白率31.0%,垩白度10.4%,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9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7.6%。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10.05公斤。(福建 程学先)

湖北选育成功黄瓜新品种

湖北省农科院蔬菜科技中心(邮编:430064,电话:027-87389846)选育的黄瓜新品种“鄂黄瓜3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认定。

该品种极早熟,第2~4节开始结瓜,膨大速度快;特别耐寒,遇1~2℃短时低温仍能正常生长;瓜条直,瓜肉厚,瓜长30厘米,直径约5厘米,单瓜重300克,瓜把短,刺瘤少,嫩绿白色。(湖北 李金泉)

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问世

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44000,电话:0933-8212451)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平凉44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属强冬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278.7天,抗冻抗旱性强,耐瘠薄, 容重786.1克/升。千粒重48.8克。粗蛋白质含量10.92%,湿面筋含量18.07%,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68.1%。中抗条锈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86.93公斤。(甘肃 刘乐陶)

“苏杂棉66”通过审定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210036,电话:025-83243549)选育的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新品种“苏杂棉66”,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38天,单株成铃25.4个,铃重6.0克,籽指10.7克。大样衣分40.1%,小样衣分40.9%,霜前花率89.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马克隆值4.8,比强度30.6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指数148。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籽棉241.1公斤、产皮棉96.7公斤。(江苏 魏成义)

大豆新品种通过审定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050041,电话:0311-86850664)、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有效荚34.7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21.4克。籽粒圆形,黄色种皮,黑色种脐。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强。粗蛋白质含量40.45%,粗脂肪含量20.40%。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90.01公斤。(河北 程大力)

白菜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蔬菜育种室(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4026)选育的秋白菜早熟新品种“豫新58”,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长期64天,单球重1.9公斤左右。净菜率73.4%,软叶率57.5%,不结球率2.3%。品尝风味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0.4%,蛋白质含量0.97%,干物质3.7%。维生素C含量15.1毫克/100克鲜重,可溶性总糖1.34%。高抗病毒病(TuMV),中抗霜霉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净菜4836.2公斤。(山东 黄胜海)

广东选育成功蝴蝶兰新品种

第2篇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农民市民化不仅包括农民自身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还包括与农民内在素质协同发展的外在条件市民化,而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过程的核心和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市民化的具体内容,探究当下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现状,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探讨职业教育在促使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功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18-05

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实现全面社会转型时期显得越发关键。在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城乡之间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健全城镇化发展体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步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形成了农民市民化这一历史现象。农民市民化不仅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改革的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向现代转型的问题,从而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在职业教育现代转型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自我的升级:第一,通过改善、拓展职业教育功能等内在结构,发挥新的时代价值,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现实地位,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第二,通过提升职业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手段的先进性等,促使职业教育成为现代化的教育形式;第三,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各阶段的办学形式,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得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个体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的塑造,为职业教育发挥时代功能、实现现代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

农民市民化的内容分析

(一)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农民市民化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对其界定是进行相关问题研究的基本前提。对于农民市民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姜作培认为,所谓农民市民化是指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转换生活环境、从事非农产业实现其身份、观念、生活方式等逐步向现代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王广金认为,农民城市化的本质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自给自足占很大成分的小农经济向以交换为主要目的的商品经济或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的市场经济转变。

不同学者对于农民市民化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把握农民市民化的内涵。结合各学者的观点,我们将农民市民化定义为:在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借助城市化、城镇化等逐步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乡村走向城市,实现生活空间、生存方式、思想观念等逐步符合现代市民的资质,从而实现农民——准市民——市民的社会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内在素质的养成和外在条件构建的协同发展过程。

(二)农民市民化系统内容的分析

农民市民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见图1),对于其具体内容的分析需要从两个维度去把握。从纵向维度来看,农民市民化不仅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而呈现出相应的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而且对于农民市民化自身来说,农民市民化是一个由农民——准市民——市民全方位转变的持续发展过程。从横向维度来看,农民市民化既包括农民自身内在素质的市民化,还包含相关配套机制等外部条件的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纵向的发展阶段是由横向维度各部分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因此在农民市民化的整体发展进程中横向维度的内容更具重要性。作为农民市民化横向维度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共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市民意识的养成。其中,市民意识由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非政治权利意识(依法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平等就业等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守新的社会规范和约束等公民义务意识)三个部分组成。第二,非农产业就业技能的获得。具体是指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能力转换为胜任非农产业活动并取得良好职业发展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转岗、自主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第三,获取市民资质所需要的科学文化水平,具体包括受教育程度、持续学习能力、科学知识储备程度以及运用科学技术等。第四,现代思想观念的形成。具体是指形成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的市场经济意识,以此来代替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小农经济意识,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第五,都市生活方式的养成。具体是指与新的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相适应的且能共享现代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如人际交往方式、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逐步由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转变。

农民市民化横向维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农民市民化的外在条件共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农民市民化的载体。在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化始终作为主要载体和舞台推动着农民市民化的发展,但在我国存在农民市民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的现象,使得城市化在农民市民化发展进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与此同时,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中,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现实状况,使得城镇化同样未能成为支撑农民市民化的主载体。在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城市化为拉动力,以城镇化为带动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力的局面。第二,农民市民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就业机制、社保制度、户籍制度、医疗保障机制、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三,农民市民化的附属条件。具体包含市民的认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等附属条件,来辅助农民市民化的顺利实现。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内在素质的市民化现状

农民群体整体综合素质决定了农民市民化的成功率,也是农民顺利获取市民资格、养成良好适应能力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进程能否又好又快地前进,关键取决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水平。然而,纵观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情况,便可发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造成了“伪市民化”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市民意识的欠缺与传统农民意识的固守

现代市民意识的养成是衡量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准,而公民意识的具体内涵包括政治权利意识、非政治权利意识以及义务意识三个部分。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沟通,农村居民的政治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不仅在心理层面缺乏对于所在乡村以及国家政治系统的认知、态度和政治信仰,而且在行为上对于政治活动的参与程度与积极性更是较低,使得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民处于政治边缘化的境地,并伴随着农民市民化过程由农村复制到城市。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自身非政治权利意识不足,导致了农民工暴力讨薪、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也表现出对于自身合法权益诉求的维护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新生活环境的更替,使得原本生活在自由、闲散乡村环境中的农民在城市中不得不接受新的社会规范和约束,对此难免有些适应不良,故而导致了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城市环境等义务意识的淡化,由此降低了市民群体对于农民市民化的认同度。

(二)农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转型困难

农民都市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形成良好适应能力的基础。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更换,农民的生活方式必须实现五个转变:第一,由以往乡村社会形成的成熟社交网络的破裂向城市新社交网络的构建转变;第二,以依靠血缘、宗亲为主的人际交往方式向以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业务往来为主的人际交往方式转变;第三,由以往农村生活的闲散性、自由性逐步向以时间观念性、快节奏为特征的城市生活转变;第四,由乡村社会中高社区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向城市生活中社区认同感淡化转变;第五,农民职业的相对固定性向市民职业的易变性转变。这要求农民在转换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不仅从外在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变换,更重要的是需要农民在内心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转变,这无疑增加了农民全面市民化的难度。

(三)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升级不足

农民固有的思想观念与长期的生活环境是密切关联的,乡村社会中以传统性、封闭性、保守性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由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开放性、多元性和竞争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民观念是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思想观念市民化的主要目标。但从当下市民化的农民群体的整体思想观念来看,虽然对于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但对自身能力素质的突破、及时接纳新事物和新思想等的敏感程度仍然不足,保守思想、封闭思想观念仍然很明显,使得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产生了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升级不足的问题。

(四)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整体较低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农民形成良好的城市适应能力、获取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更有利于自身在城市生活中的持续发展和获取市民的认可。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更要求我国公民在一定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素质,这也是当今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当下我国主要劳动力群体(20~54岁)中,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城市居民相比呈现出偏低的状况。乡村拥有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96.96%,拥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仅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3.04%;而在我国城市,拥有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72.39%,相比农村来说下降了24.57%;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27.61%,较农村来说高出了24.57%(见图2)。这也反映出:在当下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群体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

(五)非农产业就业技能的需求与农民农业产业技能配备的结构性矛盾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技能是农民立足城市、获取生存能力的基础。在我国当前发生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大多是农民自发性的人口流动,而且缺乏相关政府部门对其市民化所进行的专门技能培训,使得我国大部分农民依旧依靠农业产业活动中所使用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工作过程经验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技能来获取自己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席之地。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依靠体力劳动的劳动技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产业工人的技能需要。所以,如何提升自我技能配备,在社会转型时期获取新的发展机遇,成为关乎农民步入城市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职业教育功能在农民市民化

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发挥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深化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向现代转型。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通过变革自身内部结构、转换发展理念、拓展自身功能来实现自身的现代转型。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自身现代转型、发挥时代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促使农民公民意识的“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激发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农民自身的政治效能感、实现自身政治利益诉求,而且对于良好市民道德文明意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职业教育树立公民坚定政治信仰等传统政治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政治功能的外延,通过对进城农民进行良好的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引导以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新市民形成良好的政治权力意识以及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形成正确、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公民维权意识;合理、恰当地设计职业教育的市民教育内容,督促进城农民养成有序参与政治活动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公民义务意识。确保职业教育在社会和自身现代转型过程中散发政治正能量。

(二)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思想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条件。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生活环境的转变、就业环境的转变等使得农民不得不首先从思想上树立现代化的市民观念,从而帮助自己在具体实践上实现转变。职业教育在农民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进行现代生活观念、城市精神文明以及城市优秀传统的教育,帮助农民逐步打开思维,由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逐步向多元、开放、竞争的思想观念转化。与此同时,帮助农民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竞争向上的意识,促使广大农民由小农经济意识向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的转变,逐步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三)加速农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农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是形成良好适应能力的基础。进城农民生活环境的变换,使得与之相关的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生活节奏等必须日益符合现代都市的生活标准,从而促进农民实现市民化。职业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新思想、新观念等文化活动,扩大市民与农民的交流,在逐步形成新的社交网络的同时,提升市民对于农民市民化的认同感和农民的社区认同感。通过生活教育,对农民开展生活节奏适应性培训、市场经济中以业务为主的人际交往方式形成培训、遵守城市生活秩序与规范的培训等,以此来加速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四)实现农民就业技能的“专业化”

农民就业技能的配备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决定了农民获得职业的可能性。当下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农民自身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促使农民就业技能“专业化”方面的功能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就业状况,而且要逐步转变自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农民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得自身日益成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通过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分阶段、有层次地对进城农民进行就业技能、转岗技能、创业技能以及一定程度的职业规划技能的培养,帮助农民正确认识自身的技能情况,合理择业,从而提高人职匹配程度,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职业教育在促使人力资本系统化、规范化开发以及促成社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方面发挥时代价值,使得职业教育日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五)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化”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使得职业教育在提升进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上显现出独特的优越性。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对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表现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形成实现职业目标、新生活方式的养成等方面所需文化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帮助进城农民形成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此来逐步改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现代性。

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全方位实现转型的时代要求,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内生动力的塑造,对于农民市民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功能转型,对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内生动力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变革内在知识体系,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在社会全面转型背景下时代价值发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姜作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方略构想[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24-29.

[2]王广金.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充分必要条件[J].农业经济,2004(1):22-23.

[3]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8-59.

[4]张婷,张丽娜.我国现阶段农民市民化的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2010(7).

[5]杨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6]运迪.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175-184.

[7]魏杰,谭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J].经济纵横,2003(6):11.

[8]朱芹.农民市民化素质教育研究——以无锡实践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08.

[9]肖芸.农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255-257.

[10]陈建录.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功能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62.

[11]周建瑜.失地农民市民化教育培训的几个问题思考[J].发展研究,2012(5):102.

第3篇

关键词:农民;素质;培训;企业

一、提升农民素质的必要性认识

素质主要反映个人具有的内在特点及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农民素质主要分为身体素质、智力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各自反映出农民对劳动与社会的适应性及创造性。

各种素质当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偏低,这是根本的方面,致使农民在外出打工等过程中被迫选择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提出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的观点。徐勋华(2001)认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低制约了农民采用先进科技。辛贤等(2005)在对农民素质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农民素质较低的地区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较低;陈超与周宁(2007)在对农民文化素质的分析中提出,农民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文化素质低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型和模仿性的农业技术,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遇到障碍。

通过有效提升农民素质,从经济角度来说,既有助于发展国民经济,又可以增加个人财富;从社会来说,既能促进社会就业,又利于整体人口素质的提升;从政治角度而言,有利于社会安定,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二、提升农民素质的现实困惑与路径探讨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在对农民素质提高方面下了很大力气,然而总体上并不理想,现实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头运作,缺乏协调统一,劳动、教育、妇联、共青团及农业主管部门在对农民培训方面多头运作,各自为政,未能进行有效协调,对培训内容、方式与手段没有进行系统性研究与设计,难免造成培训工作重复、资源浪费,影响培训效果。

(二)培训费用没有足够的保障,培训工作一般没有专项经费,往往依靠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领域相关费用支持,投入量不足并缺乏稳定性。

(三)监督管理体系的缺乏。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而有效的监督。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以各种形式截留挪用上级拨下来的培训费用,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

(四)组织难度大。由于长期以来,农民群体较为分散,所以开展培训活动组织难度大。陕西某地为了让农民参加培训,除了给参加培训的人每人一袋洗衣粉,还外加一份泡馍,也就是“有吃有拿”。

(五)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农民缺乏参与培训的直接动力。一些人甚至认为政府组织的一些培训“仅仅学到一些皮毛”“不太实用”。

对农民的培训认识问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背景,即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对整体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由国家面对近4.9亿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已达2.26亿)拿出足够的费用来进行农民素质提高的培训,显然并不现实,必须寻找更合适的道路。农民是非常分散、独立的个体形式,由于封建社会的漫长,类似“小农意识”等许多观念还广为存在,比较关注现实与眼前。在传统的农业经营领域本身是适应的,并未有需要学习的必要与冲动,对培训这种现代形式在主观上是不易接受的,并且对培训的需求差异大;另外从经济体制上讲已是市场经济,农村的许多事情不适合政府包办,农民无论作为单个的小生产者还是加入合作社等形式,均是市场的主体,他们的发展应该继续按照市场化的步伐予以推动调整。因此,面对提升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观念而不应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为主导来开展。

三、企业对农民素质的多维提升

单纯对农民提供的培训,因为培训对象看不到这样做的现实好处与意义。必然动机不足。加强学习应该使其看到前景。就必须努力寻找结合点,通过提供一份合适工作,以工作来带动学习的兴趣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而这种工作的提供者一般就落在企业身上。

在有关企业应承担对农民培训的问题上,一些人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王立武认为企业是农民培训的直接受惠者,理应成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同时观察到一些企业在“民工荒”“技工荒”之后,已开始对农民培训增强了认识,甚至有的企业采用免费培训的方式来招徕农民工。陈万志也提出农民工的培训,应该更多的交给企业。即使对停产、半停产企业,他们的闲置设备也可以用来开展培训。政府的培训补贴给企业,学员既能在实际岗位中学到技能,企业也可借此开展一些低成本的产品加工(罗强,2009)。

对于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一些农民工也提出比较明确的观点:很多农民工最希望的培训方式是直接到企业接受用工培训,这种培训针对性强、实践操作性强。由于培训后就业岗位也有保障,学习时也就能更加安心(何伟)。这是农民对培训心声的自然流露。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是工业革命后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有着一定的人员构成、组织构成以及一定的制度建设,企业寓管理于经营,集多种功能于一身。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积极融人社会发展,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等工作。相比农村这一级组织来说,企业组织性、目的性较强。经过资讯时代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已在众多企业中获得响应与认可,往往有目的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既有助于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的提升,又可以作为挽留人才的手段。因此企业有培训的意愿与动力,

农村市场的广大吸引了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种类型企业的注意,许多企业在开辟农村市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由于竞争的压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占领市场,基于市场开发基础上往往要对农民展开各种有目的的培训。

农民融入企业有多种益处。一是个人技能的提高;二是个人意识的转换与对新文化的适应;三是个人素质的综合提升。农民无论是到餐饮业服务性机构还是到加工业、建筑业等单位就业,都会在扩大视野、感受新知、拓宽舞台等方面有相当改变。致使个人在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都会有很大改观。

企业对员工的引导性成长与社会对成员的推动性进步是交织在一起的。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下可以被赋予对农民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给企业增加的额外任务,而是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由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在解决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又使政府不必承担多余的职能回归自己的本位,因而这种益处是相当大的。以企业为依托对农民进行的素质提升工作是把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因而符合农民的意愿,在农民个人与社会发展间必然产生良性互动。

四、积极推动企业的发展与生成

二元结构下的农村面临加快发展的问题,农村在很大意义上是农业社会的组织形式。21世纪是以工商业为主导的时代,农村的整体企业化转型就目前而言并不现实,然而对于大多数农民进入另外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却是必要而有积极意义的。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形式,这一理论作为理念也应指导许多具体工作的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与其由政府安排有组织的进行不如由市场运作“无组织”的进行,直接进行不如让位于间接的进行。关键是政府的角色由培训活动的组织者转为协调与配合者。

第4篇

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

2015年底,辽宁省农广校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应用系统录入工作,制定了辽宁省师资库建设方案,省、市、县农广校做好培训师资的录入、动态管理工作,目前全省建立培训师资库1069多人。

(一) 职称结构

目前全省兼职教师队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比例达70%以上。“双师型”兼职教师达到总人数的60%以上。建立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农广校教师队伍。

(二)专业结构

辽宁省农广校选聘兼职教师的专业要与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需求相适应。其中,种植业651人,养殖业135人,农业工程与服务91人,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83人,现代农业44人,公共基础63人。种植类专业教师人数比例达到60%以上。

二、推行导师制度,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推行导师制度,建立教师与学员稳固、长久的教学服务关系,使教师成为学员生产实践的师傅,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倡导教师“下基层、接地气”,深入基层,服务农民,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创先争优,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辽宁省农广校创造性地将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既解决了短期培训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又用新技术给长期的学历教育“加餐”。一方面,省农广校教师对项目学员按照农时季节进行农业新技术短期培训,由浅入深,将一门技术完完整整地传授给学员,确保了技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省农广校教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提问、亲自操作,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确保了教学质量,搞活了中专学历教育,解决了短期培训不能满足农民长期需求、长期学历教育学到的知识又不知如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的难题。这样的培训形式深受农民的欢迎,报名非常踊跃,使农民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对各级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开展轮训

定期举办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省农广校坚持师资的继续教育要理论联系,分类指导,多形式、多渠道并举,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其内容包括现代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理论,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此外,制定了校内培训计划,采取老带新、高带低等形式,使教师在边教、边学、边研究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5篇

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手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于农民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具有基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能通过多种途径熟练地利用工具 (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及时自己的信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信息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民信息素质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建设和分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增收致富。通过走访我们总结出农民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第一,信息意识缺乏。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第二,获取信息能力低。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对信息获取、利用、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第三,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偏于保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利用较少。第四,自身水平有限。对获取的信息缺乏识别,对安全性有疑虑。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对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大都以培训活动形式授课,有限的培训课也是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大都是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开展的教育,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每年会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总而言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乡村信息中心的乡镇图书馆,获取政府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优势,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提升农民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二、 乡镇图书馆在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进,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模大范围普及科学文化教育,强化信息意识,树立科学信息观,以适应社会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服务,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担负起历史赋予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二)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在获取知识或信息方面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他们不但缺乏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也缺乏通过产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财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信息弱势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的信息缺乏已成为这种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而目前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保障的机构 / 制度,仍只有公共图书馆”[2]。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多信息接触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有利于人们普遍参与信息经济活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农民信息素质较低,影响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不能参与信息经济活动之中,不能分享信息经济发展成果。而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机构,参与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消除城乡信息鸿沟,保障农民信息公平,促进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三)乡镇图书馆是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平台

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级图书室作为基层图书馆,数量多,分布广,离农民近,便于服务,是广大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视,乡镇图书馆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扩大,经费增加,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拥有计算机设备,普遍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管理手法先进,为农民读者服务手段颇具规范,他们传统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读者的认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普及科技的公益场所。乡镇图书馆可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场地优势、人员优势,争取政府支持,设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点,购置相应设备,配备人员,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三、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多层次教育方法与多渠道教育途径相结合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一、自身条件多样的特点, 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于种养殖大户、乡村企业家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这类人群见识广,一般配备有计算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水平,可以网络教育为主,网络咨询为辅方式进行。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弱但有较强学习愿望的农民,可以通过培训班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设备,通过形象化的功能演示、鲜活的事例说明,实地实践操作、强化辅导等方法加快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二)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 ,结合农村地区实际,确保教育与应用相互促进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信息素质教育需要切合实际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空洞、理论化,教育活动单一。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关注农民切身利益,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农民信息需求。

(三)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注重营造氛围

图书馆做好软硬件建设,营造氛围,发挥信息中心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图书馆资源、农业信息化建设资源等来提高信息素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针对农民喜群聚群议特点,对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劳务信息等农民较为关心的专题设置讨论区、交流区,工作人员加以引导,或答疑解难,或引线搭桥,营造氛围,真正发挥其信息中心作用。

四、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 ,提高农民信息意识

结合农业信息化建设,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重申信息重要性。从宏观方面,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认识到信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家庭增收的重要性。使农民从思想上树立“科教兴农,信息富农”观念。从微观方面,使农民了解信息经济的优势,比如能够了解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掌握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为各种生产和市场决策;在网上实现“订单农业”合作意向;随时通过网上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交易;访问农业专家网站, 咨询农业科技知识,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农业政策、劳务信息等,来实现生产最大收益。这样促使他们去积极创造条件,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积极利用县、乡、村信息化建设资源,加快信息观念转变,树立科学先进的信息意识。

(二)开展计算机使用教育和网络资源应用教育,发挥信息优势

针对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和保守,还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通过网络等现代方式获取信息资源。根据他们水平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弱的情况,细致入微地开展便于理解的计算机功能、网络资源利用功能演示教育,展示计算机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快捷方便,消除农民对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利用的恐惧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文本则将视频、音频、文本、图表等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随时用视频点播系统进行播放和接收,方便易学。在授课时如果结合农民比较熟悉的事例可以更好地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农民能够自如地使用计算机、自由上网、简单处理计算机常见故障等。

(三)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教育 ,提高农民获取信息能力

按照检索、搜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信息获取能力教育,使农民掌握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方法和操作技巧。

1. 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包括农业实用信息检索一般知识,主要类型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农业数据库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网络常用查询工具的应用,网上涉农专题信息的查找方法等。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特色和实际需要,依托政府网及涉农信息网等权威信息交流平台,对农民常用的、有实用性的各类农业信息网站、农产品交易网站、科技信息网站、农业数字共享资源加以推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性,充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内容。

2.对于检索搜集出来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通过比较、咨询、深度查询等方法,剔除过时、错误、虚假、无用信息,对有益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吸收和应用。

3.引导农民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熟悉积累信息网络渠道,掌握信息技巧。能够在普通网站 BBS、留言板、新闻系统等信息,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能利用 B2B(例如阿里巴巴)、B2C(如淘宝)网站进行产品交易,引导农民逐步向农产品电子商务方向发展。能够利用 E-mail(电子邮件)、Blog(博客)、RSS(简易信息聚合)、IM(及时通讯工具如 QQ、MSN、飞信等)常用工具实现信息及时传递。

第6篇

    1.教育性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特质。不管是从农业科技推广理论角度,还是从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来看,其教育性特征都是非常明确的。主要表现在:针对农民,立足实际,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2.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本身来说,农业科技推广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过程。它唯有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最主要目的,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更新思想观念,其所推广的技术信息及相应载体才有可能最快地在最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的必然成果。

    3.反过来,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加强,将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更易于接受。

    (2)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势必大大缩短新科研成果、技术的传播推广过程,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

    (3)较高的农民科技素质也加大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需求,从而极大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

    二、当前农业推广中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不足、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根据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发现,发达国家每亩耕地平均拥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而我国目前每万名农村人口中平均只有6.5名农业技人员。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六到七年,其中还包括大量文盲。这种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相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农业现代化事业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事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育落后。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农村教育的人员结构和数量约占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9940万)的79%,但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教育不尽如人意,高中程度则是凤毛麟角了;根据社会科学院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人口数9.2亿,而以农民学校培训、资格证书和转岗为主的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仅为29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0.32%,约300人中只有1人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村骨干、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的农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数为5831万人,仅占全国农村总人口(9.2亿)的6.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农村劳动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农民科技培训渠道、形式单一。据调查,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以及部分职中。这些培训机构一般只集中在县城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深入农民群体,甚至大部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形同虚设。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我们得知,当前农民接受科技培训渠道主要是自学和农技推广机构(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培训。培训形式以现场指导和课堂授课为主。调查还表明,不足三分之一的农民会一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更是不足3%。

    3.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

    (1)农业推广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后续有1972年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1993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法》、1999年的《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及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规定,再到地方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办法等,都从法律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制定,但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法律和政策配套的实施机制,在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被边缘化。

    (2)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基本以行政指令为主,习惯于下计划、要项目、等任务,为推广而推广。

    (3)以技术为导向。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科研成果的市场性和实用性,但多凭主观推测,在传统推广模式引导下,无论科研人员还是推广人员,最关注的还是如何把技术成果本身推销给农户,而非市场需求和农民对它的接纳程度

    三、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和措施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首先要从法制的基础上重视农村教育。其次,要加大农村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增加农民科技培训预算,从政策、资金、科技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级体系,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第7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城乡基础教育 差距 表现 对策

党和政府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着重研究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在无形之中拉大了,这延缓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一、素质教育下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表现

(一)家庭教育。

1.城乡家庭的经济收入差距。经济基础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这使得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不少城市孩子利用假期可以跟随父母去旅游,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等来增长见识,而很多农村孩子假期只能封闭在自己狭小的世界。以上两个方面都决定了城乡孩子在早期的文化资源的储备上就存在差距。

2.城乡家长文化素养的差距。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决定着其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多数农村家长文化素养较低,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而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农村家长的自我表达能力相对于城市的父母有所欠缺,这使得农村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亲子关系较淡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发展。另外,家长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家长与学校的配合程度。农村在父母更多的是把孩子交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而城市父母通过电话、网络与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能时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总体来说,城乡家长文化素养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使城乡素质教育结果产生差距。

3.城乡家长教育理念的差距。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农村父母都存在着这样的理念:“通过教育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要么应试成绩特别好,要么早早地辍学打工挣钱。而城市父母普遍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等。城乡家长教育理念的差距使得城市里的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的数量远远高于农村。

(二)学校教育。

1.城乡基础教育中学校硬件设施的差距。城市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齐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相比之下,不少农村学校操场破旧,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基本上是摆设,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以上设施。缺少了这些基本的硬件设施,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理念的素质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农村学生只能禁锢在仅有的教科书上。

2.城乡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的差距。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城市学校的教师待遇、教师福利和各种外部条件都优于农村,因此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一方面,城市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于农村地区。无论是学历、专业知识,还是培训进修,城市教师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城市教师的结构比农村合理。走进农村的中小学,体音美老师基本上都是由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数英老师兼任,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体音美课基本上被所谓的“主课”挤占。优质教师资源匮乏和教师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

3.城乡基础教育中课外活动开展的差距。由于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中开展的课外活动非常有限,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得不到均衡的发展,“高分低能”型的学生比比皆是。而城市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且有专业的指导老师,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就水到渠成。

(三)社会环境。

1.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向城市倾斜。新课程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大多考虑的是城市的价值取向而忽略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另外,素质教育的评价人才标准、考试内容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的实际情况。这都是导致农村素质教育实施困难重重的原因之一。

2.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分布广、密度大。相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城市的学生享有更多优质的社会文化资源,比如说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中心等。城市中小学生放学后可以到图书馆查阅各方面的书籍,到博物馆感受历史的气息,而农村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氛围。

3.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存在差距。国家的教育投资这几年已经明显偏向农村,但是总体来说,对于城市的投资仍然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城市优质的人力资源使社会捐赠在数量、频率方面也大大高于农村。

二、素质教育下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对策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根本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其次,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促进农民对教育的投入。

(二)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宣传,更新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都对素质教育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素质教育阻碍了孩子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利用媒体网络加深父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让更多的农村家长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关注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开设家长学校,提升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的水平。农村的父母同样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子女的命运,但是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在教育意识方面落后于城市家长。正确的意识是实践的导向,因此国家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比如建立乡村文化站,及时地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地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了解一些心理学、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提升家教水平。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电话、家纺等形式密切家校的联系和配合,使老师能够全面地掌握孩子的家庭情况,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四)国家财政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鼓励社会捐赠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阻碍是硬件设施的缺失。因此国家财政应该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能够正常地投入使用,而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另外,国家还应该采取多项措施鼓励社会捐赠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以拓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来源的途径。

(五)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结构合理化。首先,加大城乡教师的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农村教师及时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其次,给农村的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在职学习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完善农村教师结构,给农村的中小学配备专业的体音美教师,对体音美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升农村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六)在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之外,根据农村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中小学,大多只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而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却很少提及。因此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设这些课程,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比如有些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利用地方课程增强学生对其了解,拓宽农村学生的就业渠道。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素质教育下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拉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更多地去关注农村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刘海华,李春燕,苏晓丽.浅谈城乡教育意识的差异与教育公平问题[J]职业与教育,2008,(15).

第8篇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一是物质装备的现代化,可以彻底改变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大大减轻体力劳动强度。借助先进的生产机械,不但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更大范围的生产,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变露天作业的局面,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二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完全改变了刀耕火种和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使较小的农业生产单元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高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农业的产量和质量更加可靠,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三是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和手段管理农业、经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小规模经营模式,使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而规模效益的实现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运用,又可以更好地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资源环境的生态化,实行区域化布局,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和生产要素。既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又不致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既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民,这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农业现代化需要有文化的农民,接受过较好的文化教育,有思想见解,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思想观念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能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善于认识和接受新事物。农业现代化需要懂技术的农民,对科技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效果。现代化农业细分工、高集约,需要从事各生产环节的人都能熟练地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从而适应产业化进程。现代化农业需要善于经营的农民,农产品的商品化,要求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规模经营,现代化生产设施的应用将使农业生产变得可控,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能有效抵御风险,现代农业又是市场化的农业,应对市场风险,必须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

二、当前农民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是以世界上35%的农民,为世界上10%的非农民提供食物。我国13亿人口中,近80%是农民。农村至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低文化、低技能的劳动力,相当大比例的农民除了简单的农技外,基本没有其它的劳动技能。农村人才缺乏,我国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0.6%。农民队伍素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欧美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普遍已达80%以上,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不到50%。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素质先天不足

城乡体制的人为分割,城乡差别的明显存在,使农村的人才逆向流动情况突出。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生产单元小、劳动强度大,对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有较强就业技能的人基本上都向城市流动,留在农村的以老弱病残者居多。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使农民素质长期停滞不前。重城市、轻农村,优秀的师资多向城市流,资金投入向城市倾斜,农村学校的师资结构、教育设施与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相比很不协调,相当大比例的农民子女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基本上完成了终生的教育。在我国现有的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的占70%,其中文盲约占20%。

2、没有完善的制度,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保障

较长一段时间,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几乎无人问津。制度的缺失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没有了严肃性,工作的进展状况全凭领导者的重视与否。不少地方与农民素质培训有关的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没有办事机构、工作规划、经费、场地,没有把培训农民当作一项严肃的工作来对待。或者是把应该由政府牵头倡导的这项工作,完全推向社会,任其自生自灭,使正常性的培训工作无法保障。近几年农民素质培训虽然纳入了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目标考核范畴,但指令性任务多,针对性少,收效不大。

3、落后的手段与单调的内容,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效率不高

尽管前几年,各地开展了一些名目不一的农民素质培训活动。但有的地方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仍像教中、小学生读书一样,没有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没有和农民自身的劳动实践相结合,使农民感到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还有的地方培训工作简单化,想个题目,以会代训,讲一些传统的农技知识就算了事,没有实用价值,造成培训后的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近六成农村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带领农民获得农业以外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比重却很小。

三、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

1、要完善农民教育体系,从制度上确保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开展

(1)要逐步完善农民素质培训体系。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是一项大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证。各级党委政府都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建立高效率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工作机构。在年度预算中,专门安排一块资金,集中用于农民素质培训。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明确责任”的原则,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相互协调、适应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素质教育体系。

(2)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当地已有教育资源优势,做到统筹兼顾、资源共享、集中投入、紧密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服务。以义务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办好农函大、农广校以及其他成人学校,建立综合性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中心,由政府解决场地和师资,逐步完善农民教育体系。

(3)研究、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的制度和规划。推进农民素质教育事业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作为保证,明确应该做什么工作,如何做好工作,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而相关部门也要明确职责密切合作,协调整合教育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指导、督查和评估。

2、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做到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1)重视基础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鼓励多元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网络。在师资的配备上,要考虑当地农民的实情,努力提高农民子女的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后备人才的素质打下基础。

(2)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必须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针对性强的工作,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安排不同的内容进行培训,利用农广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系统培训。在那些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乡镇,要突出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生产技能,加速农民向工人的转变,达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提高农民的目的。

(3)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短期科技培训。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培训大批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培训大批从事加工、流通等行业的人才;不但需要生产技术方面的人才,而且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决定着教育培训内容的多元化。短期培训要因时而定,选择有效的载体。既要举办理论知识的培训,又要做好现场实践指导等工作,使农民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以致用,让农民能通过短期培训学到真正实用的技术。

3、要注重实际,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要重视实用性和广泛性。既要重视产中的技术培训,又要向产前新品种、新农机、新农资和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等知识培训扩展延伸。不仅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技术的普及,还要注意高新技术的推广。在培训范围上要树立大农业、大科技、大市场的观点,拓宽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域。对农民的教育要结合文化活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农村现有的文化教育阵地。

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工作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培训的强大后劲和根本出路,也是教育培训的生命力所在。要注重与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项目相结合,把项目的资金、人才优势用于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吸引高素质的农民参与技术的推广与开发。要切实做到培训重心下移,不拘形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结合,到乡镇到村办班。积极实施农业种子工程、绿色行动等项目,走农科教结合之路,向农民传授农业产业化、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新知识和农业实用新技术,开展应用型科研和科技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农民在学到技术的同时得到真正的实惠。

4、要鼓励和引导科技型人才投身农业,在结构上改善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