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6 11:29: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高深学问” “以人为本”
一
“高深学问”贯穿于《高等教育哲学》一书的始终,并围绕“高深学问”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布鲁贝克立足于“高深学问”这一基点,提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然而,这种对知识的探究不仅是闲逸的好奇了,只有越来越精确地知识验证才能使人们得到满足。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而且要尽量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真理能够站得住脚的标准是它的客观性或独立性、学术的客观性或独立性来自于德国大学所称的价值自由,教授们依据这一原则力求得出“不受价值影响”的结论,尽力排除所有的感彩[1]。强调政治论的人则认为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即政治论哲学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这两种哲学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冲突不断,或此消彼长或“并驾齐驱”[2]。
二
尽管这两种教育哲学观在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上大相径庭,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忽视高等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作用,远离了教育最根本的对象――人,尤其是人的精神价值和道德领域。这不可避免地淡化了长远的责任意识。这种对人的忽视,并不是说高等教育完全不重视人,而是说它所重视的是“经济人”、“政治人”,却不是“完整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要超越社会现实文化,为现代化进行价值定向,根本的还是取决于高等教育能否超越自身,追寻被工具理性文化所遮蔽的本质和本体价值,使高等教育真正是属于人的教育,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完美的人的教育[3]。
高等教育何以存在?人是生命存在物,但人的生命存在和动物的生命存在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4]“人是一种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体。”人的价值生命的获得,不能通过基因遗传,而是通过社会遗传、文化遗传。而社会、文化的遗传是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来完成的。康德在其著作《论教育》中写道:“动物终身为本能所支配,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而人因为教育而成为人,发展人,人的目的是‘做人’。”人的这种生命特性在高等教育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有一定思想,并已形成一定价值观的人,高等教育给予他们的将是一种和他们未来生活一体的、内在的东西,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对生命的一种更高程度和层次的提高,是生命的一种升华,是获得超自然价值生命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所以,高等教育的几点只在于生命本身,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才是高等教育的“家”。高等教育当以人的生命为基点来展开,任何偏离这个基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或是多教育的异化。
高等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离开了生命及其活动,就没有了教育。人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体现自己的生命,完善自己的生命。因此,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理解生命的内涵,尊重生命的逻辑,倾听生命的律动,不断地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增大生命的价值,创造新的精神生命。高等教育关注的就是人的这种自我创生的超越性发展,是以人的生命存在的“应然”为理由的不断超越的过程,是生命自组织的过程。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高等教育从各个方面充分印证和展示了人的生命特性。所以,只有把追求自由、幸福、公平和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才是高等教育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动力[5]。
三
理解高等教育,不能离开生命,不能离开人。高等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立足于人生命的视角,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人的生命特性和教育的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6]。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关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注重现实人生。存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的存在为逻辑起点;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强调学生在教育的帮助指导下自由、有选择、负责任地成为自由的人,以实现自我。其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波尔诺夫、尼采、萨特等。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存在时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他说:“所谓教育,不过是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下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西方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传统,不少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家也精辟地阐发过大学教育的人文理念。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既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又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生命存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属。因此,教育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核心。教育的本体是人的生命存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从后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中西方早期的教育并无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分,教育的目的也包括了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也是为了人生命的存在,这种生命存在表现为人的自由、自在、自为的和谐发展。这是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高等教育本体论探究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是一种哲学的表达。它关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因而注重实现人生的人本论哲学史高等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高等教育哲学的人本论思想并没有因为政治论或认识论的彰显而湮灭。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仍然深刻地影响到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的教育,到纽曼的自由教育观,再到《耶鲁报告》的自由教育思想,都闪耀着人本论的光辉。从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十至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中后期这三次通识教育运动来看,人本论思想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美国,“大学本科的教育则始终相信应该以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意识与修养的人才为目的”。尽管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存在着不同之处,通识教育的发展更加起伏曲折,但是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二十世纪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主题。因此,忽视人本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有很大局限性的[6]。
四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关怀和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探索高深学问、促进政治文明、提高经济效益的高等教育功能。这就意味着必须自觉地重新思考和认识高顿成教育价值观上可能有的偏颇和片面化,平衡地看待经济成就、民主和公民意识、生活的自主豁达等重要的人生目标,力求使自己平衡全面地获得所有这些人生意义的取向。因此,现代高等教育哲学应“以人为本”,即不仅要始终关注当代大学生当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且要关注其未来发展潜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人文见长”,亦即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谋生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总之,哲学为学,现实为实,哲学与现实总存在差距,教育则是解决二者难题的方法。只有当魅力的教育与智慧的人结合时,教育才会更具魅力,人才会更加智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是将人具体地塑造成某种工具,而是使人成为存在的人、不断发展和超越的人。高等教育要引导人走出自我中心和欲望的藩篱,将他们的兴趣引向更宽广的社会、生活和创造的领域。因此,高等教育哲学应“以人为本”[8]。
参考文献:
[1]姜国钧.《高等教育哲学》镜诠[J].大学教育科学,2009,(06).
[2]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李仙飞.再论高等教育哲学以何为本――基于高等教育哲学“内在紧张”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8,(0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6][8]郭芳芳.高等教育哲学应走向人――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的质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关键词】基本形;理论;美术;课堂;应用
“基本形”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在心理认知发展和美术视觉表达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之一。它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直觉式反映,这种直觉式反映主要通过非逻辑、非抽象的概括和简化表现出来。它与成人通过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简化,进而掌握人物形象或者物体大体轮廓的过程具有质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说尽管成人和儿童获得“基本形”的结果相同,但是获得“基本形”的过程及心理机制却完全不同。
一、“基本形”与简单绘画教学
在小学第一学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按照成人对“基本形”的认知过程来教学,那么必然会违背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例如有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会把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放置在一起,让学生分析其形状上的共同点,最后得出以上物体皆为圆形的结论;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以后在画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物体时,可以先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刻画细节。很明显,这就是一种完全成人化的“基本形”思维模式,这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
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第一学段的儿童来完成苹果、桔子、葡萄、地球仪等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的美术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符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二,要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要传达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第四,要丰富小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第五,要保证小学生获得并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第六,要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首先带领小学生认知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然后让学生以这些“基本形”为主要构形元素来创造新的视觉形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圆形为案例,采取了如下做法来实施以上教学设计。第一步,带领学生对各种圆形进行充分地认知;第二步,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并用美术技法来表现所认知过的各种圆形的物体。在这一环节中,小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慵懒的太阳公公,慈祥的月亮婆婆,明亮的眼睛,紧握的拳头,妈妈刚买的手表,灰太狼的飞船,红太郎的平底锅,蓝精灵的帽子,大头儿子的脑袋,红彤彤的苹果、绿油油的西瓜、浑身长刺的榴莲……不一会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圆形就布满了孩子们的画纸。第三步,我拿出一包橘子,每组分一个,让大家触摸、品尝,在这同时我给大家讲述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散文“小橘灯”的故事:1945年的除夕之夜,聪明懂事的小女孩对生病的妈妈的担心,对爸爸归来的渴望,讲小橘灯那昏黄明亮的灯光所代表的含义……最后让大家带着情感去画橘子,教室里安静极了,他们画得是那么的认真。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完成对橘子细节的描绘。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儿童不仅掌握了圆形这一视觉图式,还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以及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简单绘画教学向复杂绘画教学的拓展
在教学中我发现,随着小学生对“基本形”美术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一练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我把各种不同的“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出具体的视觉形象。例如我将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其联想为房子、烟筒、谷仓、米瓮等形象。我将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小鸟的头,半圆形联想为小鸟的身体,三角形联想为小鸟的嘴巴、翅膀和尾巴,一会飞翔的小鸟的形象就在画纸上展现出来了;学生还会将圆形联想为开放的正面的喇叭花,半圆形联想为开放的侧面的喇叭花,三角形联想为喇叭花的花萼,不一会长满喇叭花的小花园就出现了。我将圆形、长方形、梯形、圆柱形等“基本形”组合在一起,学生会将圆形联想为人物的头部,长方形、梯形联想为人物的身躯,圆柱形联想为人物的胳膊和腿……类似这样的练习还有很多,在儿童掌握基本形之后,再按照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对实物的细节描绘。
三、绘画教学向设计教学的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描画京剧脸谱是第一学段的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椭圆形素面的物体,小学生们踊跃发言,从鸡蛋、鸭蛋、鹅蛋、核桃、榛子、树叶、哈密瓜、咖啡豆、西瓜子、气球、乒乓球、橄榄球,到贝壳、纸质酸奶盒、桌面、椅面、盾牌、个性名片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在收集到的椭圆形的素面上设计京剧脸谱的图样,很快画着京剧脸谱的鸡蛋、鸭蛋、鹅蛋、树叶、乒乓球等形象便问世了。我还将“基本形”理论运用到沙发、楼房等形象的设计中,对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请学生们列举和准备长方形的物体,牛奶盒、牛奶箱子、鞋盒子、礼品盒等;第二步,指导大家利用收集到的物体设计沙发和楼房,很快各式各样的沙发和楼房在小学生们的手中便完成了。
关键词 :数字遗产长期保存;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鉴定理论
中图分类号:G252 G270 文献标识码:A
王恪
一.前言
目前, “数字遗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数字遗产是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能够起到文化传承作用的数字资源。数字遗产只通过数字化方式生成,不存在相对应的印刷版和其它形式版本。从个人权益保护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角度,“数字遗产”可以界定为“个人数字遗产”和“公共数字遗产”。这些数字遗产都是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的印迹,是对社会活动客观、真实的记录,都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在网络时代,数字遗产的唯一性、易消失性使其极度脆弱,普遍面临着长期保存、利用和传承的困境。
数字遗产长期保存项目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本应该成为重要参与者的档案机构,却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数字遗产的长期保存是一项融合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复杂工程,其不仅需要应用技术支撑,更需理论指导。档案学是一门研究信息资源的档案化管理和人类记忆长期保存的一门学科,档案管理基本理论对数字遗产长期保存具有极强的指导能力。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是档案学三大基本理论,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基本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对于拓展档案学研究领域,提高档案学学术影响力,促进数字遗产长期保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来源原则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应用
1 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
来源原则是档案分类中的至善原则和一切原则中的最高原则,是档案学科的理论基石。1898年,《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在荷兰出版,使来源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来源原则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尊重来源,尊重全宗的完整性,尊重全宗内的原始整理顺序。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电子档案的大量出现,来源原则遭遇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学者普遍认为了解电子信息形成和使用的背景信息对电子文件管理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电子文件对来源原则仍有很强的依赖性。在1996年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人们重新肯定了来源原则的价值,并指出来源原则由以往的实体来源一一文件形成机关,扩展为相对抽象的“文件形成过程”,即文件在什么条件、为了何种目的、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等各种综合的背景信息。
2来源原则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具体应用
“新来源观”是来源原则在数字时代的适应和发展。目前国内外较多采用“元数据”指代电子文件生成的背景信息。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中往往包含详细的内容特征(题名、主题等)信息、结构特征(格式、类型等)信息、背景特征(创建者、时间、来源等)信息和其它特征(语种、关联等)信息,能够实现对数字遗产的定位、发现、证明、评估、选择等。元数据是数字资源管理的基础,诸多数字遗产长期保存项目都依赖于完善的元数据集。
1996年,互联网档案馆( Internet Archives,IA)的正式成立标志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在全球研究和实践的开始。IA是非营利性组织,目前其收集的数据已经超过10PB,其中包括3980亿份网页文件、157万份数字电影、12.6万数字唱片、190万音频文件和近600万份文档。lA所保存的数字遗产都有唯一的基于都柏林核心集( Dublin Core,DC)的元数据文件,其详细地描述了数字遗产的背景信息。国际网络保存联盟( International Internet Preservation Consortium,IIPC)是推动全球数字遗产保存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IIPC开发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元数据集(WebArchiving Metadata Set),包括与文件相关的数据、与爬虫和服务器相关的数据、与网络爬行过程相关的数据、与选择过程相关的数据等。这些元数据集对于理解文件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内容、形式、结构等背景信息至关重要。 “元数据”已经成为来源思想的新的实现途径,其符合来源原则的基本要求。
“新来源观”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从形成和利用文件的行政组织方面来解释来源,而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职能、活动及行为,即文件应该来自于“同一的社会实践过程”。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了“911网页保存项目”、伊拉克战争、2004年总统选举、联邦政府等专题数字遗产保存项目,收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音视频资料等,按照“同一来源”的标准进行长期保存,为人类维护共同记忆。IA可以通过Wayback Ma-chine实现对历史网页的回溯查看,用户只要在检索栏输入网址,来自于同一网址的网页就会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呈现,用户利用时间轴能够查看网站不同时间点的网页。目前,根据“来源”对数字遗产进行管理与服务,已成为数字遗产长期保存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
3 来源原则对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的指导作用
来源原则所包含的历史主义思想是档案专业的理性之魂,它从根本上维护了档案形成的有机联系和历史原貌。数字遗产是人类记忆档案化的产物,只有尊重来源原则才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建设一种能够反映机构职能、组织结构以及其它特征的来源索引,从文件的背景知识来了解文件的内容信息,是对数字遗产进行有效管理的思想理论。档案学基本理论的“新来源观”为元数据、专题采集等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够指导其进一步发展。
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应用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档案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文件在生命过程中先后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可以使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不同的运动阶段;在文件不同的运动阶段中,根据文件的不同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存放和管理方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各种文件运动基本规律和特点的集中概括,是对文件价值规律的理论抽象。为适应现代技术条件下电子文件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档案学界又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该理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和补充。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文件生命运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拒绝承认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界限,主张文件的连续管理、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并注重文件元数据的提取与运用。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管理责任上的连续,以及文件管理领域各种角色之间的相互合作。
2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互联网内链接所指向的网页中,两年半内会有30%的网页消失,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网页以每年10%的速度在消逝。这些消逝的信息将是人类记忆不可挽回的损失。数字遗产长期保存项目在数字资源消逝之前对其进行选择、鉴定,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数字资源整理、储存,延长其生命周期。
数字遗产保存工程规模浩大,需要管理数以亿计的数字资源。分级存储管理( Hierarchical StorageManagement,HSM)方式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大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它有三种存储方式:在线存储( OnStore)、离线存储(Off Store)、近线存储(NearStore)。在线存储采用磁盘、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性能好,存取速度快,能够随时对数据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但是价格相对昂贵。离线存储采用价格低廉的磁带或磁带库,能够大规模配置。离线存储主要是对在线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数据灾难。其平日不与系统连接,在存取数据时需要人为将存储介质或者设备临时性装载或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因此存取效率很低。近线存储主要存储那些访问量并不大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光盘库、磁带库或者是比较低端的磁盘阵列或高端的磁带设备中。近线存储是定位于在线存储和离线存储之间的应用,要求具有高速稳定传输、能够迅速寻址并承受一般的访问负荷,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分级存储管理方式根据数字资源的不同价值进行分阶段管理,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的“现行阶段”、 “半现行阶段”、 “非现行阶段”管理思想相吻合,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数字遗产领域实现的生动体现。
数字资源呈缴制度是保存数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英国2003年10月批准的《版本图书馆法案》将强制呈缴出版物类型扩展到联机和脱机出版物。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建立了一个“电子出版物自愿缴送计划”,并制定了配套的使用规则“澳大利亚缴送光盘以及其它电子资源使用政策”。法国在2006年8月将互联网出版物的缴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符号、信号、书面作品、图片、音频或者其它所有通过电子形式可以访问的信息都被列入法定缴送的范围。传统文件的运动阶段大多是顺序向前的,但是数字资源则可能会做逆向运动,因此采取前端控制措施是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主要主张之一。数字资源的易消逝性促使人们必须采取前端控制,在数字资源形成之初就将其缴送至数字遗产保存中心,使其提前进入保存阶段。
3.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的指导作用
数字资源在网络环境下转瞬即逝,信息生产者在数字资源实现第一价值后,往往不关心其对社会的第二价值。数字遗产保护机构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在数字资源进入“非现行阶段”后对其进行长久保存。可见,数字遗产是档案化的数字资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不同阶段的文件其保管场所、管理方法有所不同。数字遗产保存机构应当充分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掌握数字资源运动规律,采取分阶段管理、前端控制、全程管理等具体措施,确保数字遗产的可长久利用。分级存储管理与数字资源呈缴制度都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成功运用。
三、档案鉴定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应用
1 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档案,也并不是所有的档案都能够永久保存,因此,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就至关重要了。20世纪初到20-30年代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这时期代表理论是: “高龄档案应当受到尊重”的年龄鉴定论、职能鉴定论和行政官员鉴定论等。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是鉴定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和利用决定论在这一时期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鉴定理论从国家模式向视野更加开阔的社会模式转变,强调档案的价值在于反映产生它的社会,档案的社会价值是由档案形成者的职能来体现的。这一时期的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宏观鉴定战略”、 “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理论”和“文献战略”,档案鉴定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档案鉴定理论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的具体应用
数字遗产具有唯一性,是具备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作用的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浩如烟海,人类无法将所有的数字资源悉数保存。因此,在对数字遗产进行长期保存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价值鉴定,甄别重复或无价值的数字资源,确保将有限的资源用以保存价值较大的数字遗产。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国家图书馆对数字遗产采取选择性保存,而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奥地利则采取周期性地将本国的所有网页快照进行保存。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对数字出版物保存的选择标准是:出版物内容是关于澳大利亚的,亦或内容与澳大利亚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科学、经济相关,并且是澳大利亚作者,或者由权威机构完成且有益于世界知识的积累。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将数字资源按照数字保存价值分为三类,以确定其保存的级别。其分别是:临时价值、机构永久保存价值和存档价值。现阶段,对于数字遗产的采集还没有理想的方式。选择性保存需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单位成本较高。由于需鉴定的文件数量过大,只能宏观鉴定形成者的主要职能、计划和活动,挑选出最精炼的文件加以保存。
国际网络保存联盟将网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划分为四个过程,即“获取( Ingest)”、“存储(Sto-rage)”、“访问与管理(Access&Management)”和“索引与检索( Index&Search)”。“获取”是整个过程的开始,涉及到资源的选择政策和标准,其实质是数字资源的鉴定问题。英国图书馆对于网站的选择保存制定了以下标准:反映英国生活、活动、利益的多样性,具有研究价值,事关国家利益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事件,以及仅有网络内容形式或具有消失风险的网站。
个人数字遗产也是数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间长达25.9小时。网民在互联网上创造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同档案馆不能保存所有的私人档案一样,数字遗产长期保存机构也不能保存全部的个人数字遗产。因此,对于具有典型意义、影响范围大、具有特色的个人博客、论坛发帖、日志、评论等个人数字遗产应该加以收集、整理与保存。而大部分的个人数字遗产则由本人进行保存,一些数字遗产保存机构也为此提供了个人数字遗产保存服务,例如IA的“Archive-it”项目。
3档案鉴定理论对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的指导作用
数字遗产长期保存的第一步是数字资源的选择,而数字资源的选择涉及对数字资源的价值鉴定。数字资源的选择性保存耗时耗力、成本巨大,而目前对数字遗产的鉴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使威本与效率达成平衡。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已建立起完善的价值鉴定理论体系。档案鉴定的实质是从纷冗繁杂的档案中甄别保存价值较大的并予以保存。将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延伸到数字遗产保存领域,势必会推动数字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数字遗产作为人类记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长期保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学的研究目标是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情报科学研究追求的目标是最佳的标引方案、最少的信息查找时间、最大的信息流通;档案学的研究目标则是保障信息的凭证价值与存证能力,保全凭证与永久保存人类记忆。数字遗产长期保存本应该是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可遗憾的是图书馆界和信息情报界却成为了主力。档案学基础理论对数字遗产长期保存具有极强的指导能力,人们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应用了这些理论。档案学界利用自身的理论优势,发展、延伸、推广、输出这些理论,不仅能够加强档案学界的话语权,也有利于数字遗产的长期保存。
参考文献:
[1]谢欢,郑永田.数字遗产保存: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J]图书馆论坛,201 3,32 (4):15-20.
[2]聂云霞,国内外数字遗产长期保存实践与推进策略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 (1):38-45.
[3]聂云霞,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档案部门边缘化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 (2):53-56.
[4][14]刘家真,廖茹.档案学的本质特征和可持续发展[J],档案学研究,2010 (6):4-8.
[5](美)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M].黄坤坊,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3: 25-27.
[6][13]肖秋惠.档案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3-34.
[7][10]黄霄羽 来源原则“重新发现”的深刻实质与重大意义[J]北京档案,2004 (11):20-23.
[8]李华,昊振新,郭家义,等.Web Archive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2-9.
[9](加)特里·库克.对数字时代来源原则的反思[J]档案学研究,2011 (1):82-85.
[11]邹吉辉,何永斌,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理论定位[J]档案与建设,2009(7):5-7.
[12]傅荣,王相华理论核心问题:原则与内容一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比较研究之-[J]档案学通讯,2004 (4):18-2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6839
国内刊号:41-1411/R
邮发代号:36-15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医学报》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关键词】西医院校;数字化教材;中医教学质量;实效性;教学法;综合教学
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技术以及特色疗效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悠久而艰难曲折,随着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的不断发展和积累,才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思想框架、诊疗方法,其丰富多样的诊疗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独特且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长期作出卓著贡献。可喜的是现在许多西医院校学生均选修了中医学,可见广大学生对于学习中医的兴趣与热情浓厚,作为授课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常用诊断与治疗技术,更要让学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体系,让学生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医药的临床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择取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恰当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降低中医教学的实效性[1-3]。故本文将在数字化中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尝试从常见问题和学生反馈入手,联合多种教学方式与理念,灵活综合应用,来初步探讨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质量的方法。
1数字化中医学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化中医学教学模式是基于数字化教材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材[4]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共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资源数字化阶段,数字教材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学生可直接通过关键词进行教材内容的搜索和定位,从而大大节省了查阅与检索资料的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第二个发展阶段的典型技术是电子书,在数字教材学习资源基础上添设了扩展阅读的功能,同时还嵌入了常用学习工具;第三个发展阶段被称为教材平台化,充足丰富的资源库基本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增设投票、讨论等活动功能。数字教材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电子教材、学习工具、题库测试、游戏动画、教学资源和互动环节。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结构同时,应推进数字化教材功能的实用性。也要根据每个学科的具体需求、实际情况和资源特点,不同的学科数字化教材设计重点上应有所区别,体现差异与特色[5]。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依然保持迅猛势头,体现中医药教育紧跟世界步伐,加快现代化进程[6-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化教材将成为主流,可能取代传统纸质教材。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充分做好数字化教材时代全面到来的应对[8],数字化教材也将大大推动医学教学模式的进步。
2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与目标
中医学历经千年积累与发展,理论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形成独特经典的思想理论、诊疗技术和医学体系。理论体系与辨证方法之独特,与西方医学有着本质区别。另一方面,由于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的晦涩,知识内容涉及广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会表现出热情度不高涨、兴趣感不浓厚、重视普遍不足等诸多问题。即便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教授,部分学生依然十分迷茫和困惑,仍然不知道如何运用。“填鸭式”以及“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用十分广泛,存在诸多弊病,这往往就会造成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同时课堂互动有限,学生思考被动,为了应试易于形成死记硬背等机械性记忆的习惯,因此所学知识不仅不能理解,也不会用于临床工作。学生的理解度和接受度都较低,即便有所记忆也十分短暂,极易遗忘,而且课时有限与内容庞杂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西医院校学生本身认同感上就有差异,理论体系又完全不同,因此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更深入探索,任重道远。目前,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发展,理解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使学生在短期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最终使得学生可以理解、运用。即便西医院校毕业生多从事西医专业临床工作,也要让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接纳中医,客观评价中医,能够在临床工作中产生认可,从而吸纳和借鉴中医,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和工作能力。
3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实效性对策思考
由于计划安排,中医课程讲授时,大部分学生的西医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建立,再去学习抽象的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等中医哲学内容,很容易产生困惑,导致抵触和隔阂。这样学生兴趣和热情会受到打击,课程推进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学生对于中医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很容易变得迷茫甚至曲解。这些问题无不对中医学教学的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教师面对的情况就会更加复杂,责任更加艰巨。
3.1培养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中医的必要条件,不可否认兴趣是第一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要得到学生对于中医的认同感。在开始学习之前,可以通过一些详实史料以及生活常识,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医,产生认同。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充分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此外,要灵活借助多媒体设施,整合电子资源,将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内容详实丰富、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
3.2优化内容
在不增加学时的前提下,保证高效高质完成教学任务,就要优化授课内容。注重中医发展史,让学生建立辨证思想和恒动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针灸、推拿、吐纳、刮痧、导引、拔罐等,这些内容操作性强,具有特色,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和感受。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一定要立足于中医学特色特点,从不同角度讲解,重视临床实例分析,切实感受中医的实用性,让学生建立运用中医角度解决临床工作的思路,弄清辨证与施治。
3.3提高素养,丰富手段
这是对教师而言,培养出优秀学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教育方法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不仅需要扎实的中医功底,还要有把握重点教学内容与前沿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有充分的西医知识,能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讲解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疾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资源,结合文字、图表、动画、音频等资源和素材,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避免灌输式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PBL、CBL等,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精选代表性验案,进行启发式教学,比如在讲解方剂课程时,可以结合临床方剂的运用,改编方歌为趣味绕口令或趣味歌诀,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4重视临床,中西结合
中医学之精华可归纳为“理、法、方、药”四字。因此,教学的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这四个字在临床中的意义,同时,中医辨证施治、三因制宜等思想与现代西医强调的“个体化治疗”异曲同工。中医学是为了防治疾病,其实践性很强,其理论来源于古代医家对于临床实践的总结,最终又回归临床,形成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模式。而西医学则有所区别,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研究,对人体内部构造进行解剖研究,采用分析归纳法进行总结,借助现代科学理念、技术工具,在百年间迅速发展,广为接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西医表现出各自优势,中西汇通,优势互补成为发展新趋势[9]。因此,西医院校学生需要学习中医知识,了解中医的理论与技能,而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则要有扎实中西医功底,能够灵活联系二者,必要时用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讲解中医的理论。
4综合教学方法,改良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改革至今,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应该根据课程特色及教学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种类很多,涉及的知识广泛,内容零散,在有限时间内讲授完毕,往往难以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必须借助综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联合LBL、PBL、CBL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式教学和生活常识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4.1LBL、PBL、CBL教学方法分析
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目前运用最广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10]。其起源较早,运用广泛,理论成熟,如基本流程、测评体系、条件要求、备课讲评、教案讲稿设计要求等,诸多范式均已成型。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是以为题为基础,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课程导向。该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11-13]。比如,授课过程中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学生根据病例收集相关资料,经过互相讨论,得出相应结论,如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最终进行汇报,由教师总结评价,培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CBL(case-basedlearning,CBL)也是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以案例结合问题为基础、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提升思维逻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4-15]。这种教学法充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临床实践,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精选典型病例以及常见疾病的生动讲解,来启发学生对于疾病进行中西医论治的分析,让学生建立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处理问题时能够灵活使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辨治能力,临床水平。
4.2综合教学方案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要紧扣大纲,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结合实际,制定综合教学方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每章节的次序,依据教学课时需要可以恰当地整合某些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绪论章节,要重视中医发展历史,突出文化历史传承,重点讲解中医和西医两种体系认识疾病的差异,明晰中医药优势和中西结合发展趋势,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图文并茂,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中医学哲学基础及基本理论章节如阴阳五行与藏象学说等,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合理举例,同时与西医解剖学相互区别,采取类比及对比的方式,掌握中医知识和中西差异。对于其他章节的讲解,可以运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任务安排,精选案例,以案例导入式教学开始,结合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查阅著作、文献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组间辩论,来剖析病案,理解中医临床思维,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以及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这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考察部分,也是教学相长的重要体现。长期实践表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比单一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效果更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纵观最近人们关于中医学的讨论,大多都是围绕它的某一个特性进行探讨,却没有给出中医学整体性质的说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本文认为中医学具有如下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与主体性。
1科学性
关于中医学的科学性,学界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甚至指出中医学根本没有科学性,主张废除中医。“一切以西医的病为评判标准。”[1]然而我们追本溯源,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人们在这一点上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恰恰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认为科学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应该反映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可以重复与实证的,用这个方法可以衡量各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2]而中医没有这样的性质,因此中医没有科学性。殊不知这样论述的基础是成问题的。因为科学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人文科学。中医恰恰包含了这两种特性。用其中一种特性去否定另一种特性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医不仅仅是科学,意味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彻底拒绝科学的中医是陈腐的,而全然以科学为指归的中医是迷途和无根基的。”[3]由于中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所以对中医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2人文性
中医自从产生起就与中国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帝内经》奠定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体系,而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汲取的概念,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化阐释、借用而转化为医学概念、医学原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植根于《周易》,五行学说从《尚书·洪范》引人,结合医学具体内容,与阴阳学说连贯一体,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和哲学的彼此渗透和结合,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框架日趋完整,使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保持发展优势,在几千年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一种超常的“稳态”,这在世界医学史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4]那些主张废除中医者则忽略了中医学的这个特性。
3整体性
人们对中医的整体性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体观是中医的特性,而有的学者恰恰持相反态度。[5]而我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学者没有弄清楚整体观与整体论的区分。
所谓整体观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邓宇认为:在中医学的研究诊断治疗中,把系统全体中的每一个或几个机体单元都视为一个整体。他强调研究每一生物(医学)元素时,都应将其置于整个生物机体(中医)的全框架中,探讨它与其他机体元素以及各种外界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内外联系,由此建立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关系规律。以此为原则指导研究中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显著特征。[6]
而与此相近的概念是西方的整体论观点。西方近代科学发生和发展的三百多年来,前二百年还原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还原论认为万物均可通过分割成部分的途径了解其本质。近百年来,随着相对论的发明,量子力学的建立,复杂科学的兴起整体论尽显风流。百年整体论的成就唤醒了人们对东方文明深刻内涵的重新评价。李约瑟的研究表明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长达两千两百年间,世界上的发明90%以上是由中华民族完成的,而中华文明形成的哲学基础就是整体观。整体观认为还原论只可用于简单事物,对于复杂事物(例如人体生命)而言,一旦被分割,将会由于丧失许多信息而失真。事物的复杂程度越高,因分割而失真的程度就越严重。整体论与整体观虽然仅一字之差,然而仍有不小的区别,它多少还残留着还原论的痕迹。
4主体性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主体性,可以从认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来描述。不仅认识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具有主体性。
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具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比如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就体现了这一点。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给医生在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即患者角度来看,中医始终将人体看成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人”,而不是“物”,充分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主张从人的自然、社会、心理属性高度统一中来认识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中医学所对待的患者不是单独的、个体的人,而是与自然、社会、他人构成一个整体的人,患者社会活动和所处社会地位、经济、劳动、风俗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是中医要关注的。
而西医学所依赖的科学主义,在他们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把人体活动当成物理、化学和机械运动,而不是将他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现代医学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的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等。
1 现行中医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1.1 编写主导思想
1.1.1 重理论还是重经验 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由于中医学源于经验,一些专家认为,中医学教材编写在主导思想上存在重经验轻理论的倾向,为此,学生所学到的也只是中医的经验和技术部分,而不是中医的理论,有把中医退回到几千年前经验水平上之嫌。
1.1.2 侧重理论还是侧重思维方法 一些专家认为,中医学的宝贵在于其辨证论治思维,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中医临床疗效与辨证论治水平有密切关系。而现代中医专业学生辨证论治水平下降,多数毕业生不能真正运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病,主要应归咎为中医学教材编写在主导思想上只注重理论阐述而忽视了思维方式表述。
1.1.3 模仿现代医学教材设计中医学教材,忽略中医学的综合性、非分科性 由于现代医学的巨大影响力,有批评家认为,中医学教材从诞生起就存在着模仿西医学教材模式而忽视中医学特性的先天不足[1],有的教材甚至把中医西化,内容与形式不相吻合。
1.2 编写内容与结构
1.2.1 内容重复 这是一个老问题,原因也很清楚,主要是由于中医分科的模糊性,中医的每一个分科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在基本理论、理法方药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按现行中医临床分科编写教材,必然导致各自为政,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关联,或出现逻辑概念上的矛盾,内容前后不一致,内容重复,甚或一证多种治法和方药等,割裂了中医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及整体性等。
1.2.2 内容陈旧与临床脱节 许多专家反映,现行中医教材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如《中医儿科学》教材所选的传染病病种已不适应临床需要,《温病学》教材仅反映出清代水平。而《中医内科学》疾病的选择也未能结合流行病学变化,如风湿性心脏病目前临床已很少见,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则有所增加,教材应将慢性心脏瓣膜病作为章节内容,而不宜再将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作为重点编写内容,以免与临床脱节。再如有关“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临床上已经采用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而教材相关内容却与之不符,明显落后于临床。目前,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已有相应的诊治指南,而现行《中医内科学》教材几乎未体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和要点,使学生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后深感跟不上临床的步伐。
1.2.3 如何反映学科发展 一些专家认为,现行教材未能真正反映当代中医学科的发展水平,增加了过多的一家之言,造成教材臃肿,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而有些内容又缺失,如《中医内科学》循环系统对常见的心肌疾病及心包疾病基本没有涉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肠病也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后,感觉现有教材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参考的需要。
1.3 编写技术
关于中医学教材编写中的技术问题,也是专家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个方面。
1.3.1 学科逻辑与认知逻辑相悖 如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内容组织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即先抽象后具体的“演绎框架”,在反映中医学学科逻辑的同时,却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逻辑,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
1.3.2 概念表述 中医学概念本身内涵与外延不清晰,中医学教材中概念表述常不规范、不准确、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等现象相当普遍。不但降低了教材质量,也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1.3.3 内容表述 如《中医内科学》第2版教材每个系统均未编写系统概论或总论,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疾病的了解与学习,不利于学生掌握每个系统疾病的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及诊治新进展。
1.3.4 文献引用 现行中医学教材为突出自身特点,存在引用古代文献过多的问题,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违背了“通俗易懂”的原则。
1.3.5 教材体系统筹建设 如“传染病”已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单独命题内容,且已有《传染病学》教材出版。如果这部分内容仍放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对传染病的系统认识与学习。
2 新知识观及对中医学教材建设的启示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选择何种知识材料编入教材与知识观相关。知识观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起源、种类、范围、标准、获得等问题的观点的总和[3]。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及开放性等特征;在知识的获得上,知识是个人经验的统合,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的产物;在知识的价值上,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人类所有经验、知识形态都有其相对的真理性和价值[4]。为此,新知识对于中医学教材建设,可给予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2.1 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
现行中医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按学科逻辑编排知识系统结构,缺乏科学系统设计的知识应用结构,着重知识的传授,而技能的训练比较薄弱。
2.2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中医学本身源于实践,升华于经验,脱离了感性知识犹如缘木求鱼。但是,有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过多强调中医学的理性特征,强化概念与原理的论证,而弱化了感性材料的使用。
2.3 事实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
注重知识的内容还是注重产生知识的方法,反映了不同的知识观。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因此,中医学教材在选择事实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选择方法论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能力。
2.4 知识的稳定性与开放性
教材越编越厚是目前中医学教材编写的顽症。面对知识爆炸,如何既能反映当代中医成果,又不无限扩容,其核心知识的稳定性与延伸知识的开放性选择显得格外重要。
2.5 知识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
如前所述,知识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的产物。为此,中医学教材不能完全照搬学术着作模式,完全按照中医学本身内在的逻辑发展组织知识,而应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材要善于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 “精诚计划”教材建设构想与实践
针对现行中医学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知识观给予的启示。本校自2007年,在实施教育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精诚计划”中,将教材建设作为改革的核心与突破口,开展了教材建设探索。
3.1 教材建设的目标
中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作为传授学科理论载体的教材,既要符合自身学科特点,又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倡导自主学习、重视创新精神与能力学习,倡导师生的共同发展等新思想、新理念。为此,“精诚计划”教材建设的目标是:①依据中医学形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理法方药统一原则;②依据中医学思维方式、学术内核,“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③依据中医学与中医传统文化密切的关系;④依据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对中医学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中医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具有中医学理论、临床研究与应用创新潜质的人才[5]。
3.2 教材建设的定位
3.2.1 教材与“学材”的统一 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一般是作为教学用的主要素材,具有助教性质。现在有一种新观点,即应将教材定位于作为学习用的主要学材,具有助学的功能[6]。笔者认为,教材和“学材”是统一的,尤其考虑到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将“精诚计划”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教材与“学材”的统一。
3.2.2 从范例到“案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所认同的高等教育目标。要实现这些基本教育目标,教材就不再是所有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教材仅仅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和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构建意义的中介和案例。作为案例,教材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不仅是范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与批评。为此,“精诚计划”教材为克服中医学教材或内容陈旧重复,或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精选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内容,编写成为“案例”式教材(非狭义的案例教材)。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