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6 11:2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扶贫帮扶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挂钩帮扶工作。单位调整充实了挂钩扶贫工作领导组及工作机构,明确1位领导分管,由综合科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单位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挂钩扶贫村开展调研,听取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扶贫工作情况介绍,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分管领导不定期带领工作组深入扶贫点,就“百千万帮扶工程”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落实相关帮扶措施,督促检查上半年扶贫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制订计划,搞好宣传。在往年调研的基础上,年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对照年度帮扶目标,各项帮扶措施均按年度计划认真开展,稳步推进。积极开展“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宣传,帮助群众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旧观念,变“要我致富”为“我要致富”的脱贫思想,帮助找出适合村情民情的科技致富路。
(三)深入调研,帮助修订发展思路,确定帮扶措施。按照“定期到帮扶村调研、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定期回访帮扶效果”的帮扶工作思路,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上半年分别先后到扶贫点威信县高田乡坡上村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盼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三农”的认识理解,结合扶贫村的发展实际,进一步帮助坡上村修订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调研,深入分析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确定了帮扶的工作原则、方法和措施,做到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
(四)明确帮扶人员,进一步落实帮扶工作责任。继续明确了单位1名扶贫工作联络员联系挂钩帮扶村,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对挂钩扶贫村的联络,督促检查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同时,还派出1名新农村指导员长期蹲点指导工作,积极参与村上各类发展项目的实施。细化分解各项工作内容,把挂钩帮扶工作与单位业务工作同部署,落实帮扶责任。
(五)尽最大努力,积极为扶贫点办实事。今年,信息产业办的帮扶工作仍然在群众生产生活、农业农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年初单位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安排了5000元资金,建立单列扶贫基金;单位结对帮扶18户,干部职工捐资2300元,送温暖献爱心捐款1100元,建立帮扶基金3400元。春节期间,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到扶贫点现场办公,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向挂钩帮扶困难农户赠送了价值2805元的大米和油,承诺帮助村上解决一体机1台。抗旱保春耕生产期间,单位分管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深入扶贫点现场办公,指导抗旱保春耕生产工作,针对18户结对帮扶群众的种子、化肥等不足问题,解决了5000元补助款;同时,送去了价值2580元的一体机(打印、传真、复印等功能)1台,解决村上现代化办公设备,兑现给村上的承诺。为支持坡上村的教育发展,6月份资助坡上村完小元资金开展“六一”活动。
二、存在困难和下步工作
“四率一度”:贫困识别漏评率、贫困识别错评率、贫困退出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综合认可度。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纠“两错”补“一漏”:纠错评、错退,补漏评
建档立卡贫困户属性:一般贫困户 、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三看:一看房,看农户实际居住房屋是否安全,是否应纳入鉴定范围(如需要,看是否有鉴定证明;如是危房,是否改造及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情况)。二看水,看农户取水方式,饮水是否困难。三看人,看农户家庭人员情况(重点了解农户家庭成员生产生活情况,可根据家庭人口的年龄分布了解)
三问:一问农户属性。其中贫困户要问其是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还是五保贫困户;脱贫户,要问其是哪一年度的脱贫户;一般农户要问其不符合建档立卡识别条件的原因。二问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根据家庭人口状况,分析收入来源情况,包括工资性收入(务工、生态护林员、扶贫专岗等)、生产经营性收入(种植、养殖等)、财产性收入(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等)、转移性收入(生态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等)、生产经营性支出等情况;看其家庭刚性支出情况。三问群众政策知晓情况。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养老扶贫、生态扶贫、精准防贫等有关政策;另一方面,要问农户是否了解自身享受扶贫政策情况。
三核:一核对农户户籍人口与长期居住人口是否一致;对脱贫户、贫困户要核查其系统人口与扶贫手册人口、共同生活人口、户口簿人口是否一致。二核对贫困户(脱贫户)致贫原因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户档管理情况。三核对贫困户(脱贫户)扶贫手册填写情况,是否按照要求精准填写基本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内容,重点核查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是否填写精准规范。
“A”类户(稳定户),主要是村里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户,实行列表管理(对争当贫困户的,要搜集整理该户“六不评”等佐证资料)。
“B”类户(脱贫享受政策户),主要是村里的脱贫享受政策户。属于错退的,要及时回退;属于脱贫不稳定的,要采取防返贫措施;属于正常脱贫的,要落实好后续巩固提升措施,提高脱贫质量。
“C”类户(未脱贫户),主要是村里的未脱贫户,要在一户一档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对档案资料充实完善。要收集整理能够说明其符合贫困户条件,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佐证资料。属于错评的,要及时予以清退或标注;属于正常贫困户的,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确保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D”类户(边缘户),主要是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居住房屋相对破旧或家中有病人、残疾人、低保人员等特殊情况的边缘户,要核实其家庭有“六不评”、无“六优先”,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因家贫困线标准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必要佐证资料。符合防贫对象条件的,及时纳入防贫台帐,进行预警监测。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对象管理,防止增贫返贫等现象发生。
六不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①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且有稳定工资收入的;②家庭成员中有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③家庭有在城镇购买商品房、门市房等的(不含因灾重建、易地扶贫搬迁和拆迁建房);④家庭成员中拥有小轿车(含面包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的;⑤家庭成员中有作为企业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且有年审记录的,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⑥家庭成员中有高费择校读书、在高费私立学校读书或自费出国留学的。
六优先: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贫困户识别程序:贫困户识别要遵循的程序中有“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两公示”指村级评议公示和乡镇审核公示;“一比对”指县级对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比对;“一公告”指县级对乡镇上报数据比对审核完成后在行政村进行一次公告。具体识别程序:(一)向村委会提交《贫困户申请书》。(二)确认识别对象。村“两委”根据入户调查服务情况,集体研究确定,然后与申请农户进行对接,符合贫困户条件确认为识别对象。(三)入户核查。对确认的识别对象,由驻村工作队或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对收入和“两不愁、三 保障”情况进行核查。(四)村级评议公示。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识别对象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公示(时间5天) 无异议后,由村“两委”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五)乡镇审核公示。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审核,由乡(镇)政府在行政村公示(时间5天)。无异议的,将拟定贫困户名单报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六)县级比对公告。县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公安、民政、住建、国土、工商等单位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将确定的贫困户名单在行政村公告。(七)采集贫困户信息,录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
贫困村退出标准:以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1)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
(2)通硬化路;
(3)通动力电;
(4)实现安全饮水;
(5)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6)具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户退出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的地区,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视为脱贫人口。以下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一)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确保吃穿不愁;
(二)有明确的脱贫路径和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实现安全饮水;
(四)实现住房安全;
(五)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
(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年度贫困线(人均纯收入)
1.识别标准:2014年2800元:2015年2855元;2016年2952元;2017年32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
2.退出标准:2016年按3026元,实际按3100元掌握。2017年按3200元。
政策包:贫困户“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证册包”资料包括①“五证一册”,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证、低保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农业综合补贴证和扶贫手册。②贫困户个人有效证件(残疾证、户口本、身份证等)。③政策明白纸。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医疗保障救助、教育扶贫、社会帮扶、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政策等。④资产收益扶贫股份股份合作协议书或股权证。⑤《贫困户月收入帐》⑥贫困退出入户核查表。⑦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连心卡”、结对帮扶走访记录本(蓝皮)、公示牌⑧易地扶贫搬迁户农户与乡镇签订的搬迁协议。
主要致贫原因(13个)“六因、五缺、一落后、一不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婚、因丧、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1.因病:长期有重病患者在家,医疗费用支出超过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2.因残:因治疗家庭成员重大残疾造成花费超过家庭支付能力或因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故致残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3.因学:指家庭成员的教育支出(一般指高等教育)明显超出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4.因灾: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事故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5.缺土地: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农户,因缺少土地或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家庭缺少主要收入来源。
6.缺水:水量不足或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取水距离较远。
7.缺技术: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少发展产业或就业的基本技能,导致家庭无法通过发展产业或就业产生稳定收入。
8.缺劳动力:指家庭主要劳动力成员因病、因残、因老丧失劳动力,或家庭缺少处于成年劳动力年龄阶段的成员导致家庭缺少稳定收入来源。
9.缺资金:主要指有意愿发展产业的农户,因缺少必要资金无法实现有效收入,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0.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主要指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自身懒惰,缺乏上进心,不愿通过发展产业、从事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
11.交通条件落后: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落后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12.因婚。13.因丧。
常见的帮扶措施:
1. 医疗帮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一站式报销、分类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
2.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3. 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4.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5.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帮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6.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7.产业帮扶:光伏产业、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8 .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9.旅游农家乐帮扶:依托坝上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0.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是因为自身原因而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协助申请“雨露计划”、“生源地贷款” ;
11.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
12.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
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精准帮扶:
1.因病、因残——医疗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帮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等;光伏入股;五保低保、危房改造等;土地流转增加收入等。
2.因学——教育帮扶+产业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如“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等;种养殖、扶贫微工厂等。
3. 因灾——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属于临时性的救助);
4.缺技术——技术培训帮扶:培训家庭成员,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5.缺土地——就业+产业+创业帮扶:介绍家庭成员到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入股光伏、种养殖合作社、扶贫微工厂,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6.缺水——基础设施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易地扶贫搬迁。
7.缺劳动力——土地流转帮扶+产业帮扶+政策帮扶: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入股光伏;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特困供养等。
8.缺资金——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2019年,根据全县“十大”脱贫攻坚工程责任分工,我局按照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对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工作的落实,现将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工作情况工程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围绕工作职责,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主要概括为“五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压实了各自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管。定期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计划安排、项目和资金落实等进行研究部署,使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二是强化措施保障。对贫困村组通村路建设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在项目立项上给予优先;二是在检查验收上给予优先;三是在资金拨付上给予优先。三是强化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部门负责、合力推进的基础设施扶贫联合工作机制。主动协调财政、水利、电力、电信、文化等部门对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强化督查整改。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建立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报、年底一评比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五是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现象,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证。
工作成效
我局在推进全县脱贫攻坚中坚持全县工作“一盘棋”,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交通扶贫工作全面完成。
日常工作全面跟进。
一是积极开展新春行调研工作。利用春节期间,深入开展帮扶走访,并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拉家常访谈,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谋划、帮扶措施精准、产业扶贫效果、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开展务实接地气的调研工作,摸清发展现状、找准突出问题、厘清思路对策,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扶贫办;二是全面推进扶贫信息化管理。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新要求,我局在原有XX村XX户帮扶对象基础上,新增XX、XX、XX和XX村等XX户帮扶对象。为进一步摸清XX户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提升扶贫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在2月底前全部将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导入江西省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完成存疑数据的全面核实核准和比对衔接工作;三是制定了2019年全县交通基础设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年初制定了全年交通基础而设施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年内目标完成县道升级改造XX公里,乡村道窄路面拓宽改造XX公里,危桥改造建设XX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XX公里。2019年交通扶贫项目XX个,农村公路建设投资X亿,进一步夯实基层群众的通行基础;四是扎实推进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4月制定完善开展交通基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并开展自查自纠,发现共性问题6个,并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和列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时进行了整改。五是提升帮扶干部工作能力水平。4月份,组织10名股级干部到县委党校开展帮扶工作业务培训班学习,提升帮扶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帮扶业务能力。7月上旬,局集中组织帮扶干部开展帮扶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帮扶干部业务知识水平。六是全面落实APP签到和日志填报。局21名帮扶干部都按照扶贫办要求安装了脱贫攻坚APP软件,及时签到打卡,严格帮扶工作纪律,全部帮扶干部坚持每周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贫困户解决一些生产生活问题,记录贫困户生产生活日志、坚定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七是制定了夏季整改方案和问题整改措施。结合春季攻势帮扶走访存在的问题,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制定了夏季整改方案,并结合本职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销号处理,注重从工作作风入手,改进帮扶方式,局组织了2次交通扶贫项目督查,并召开了项目建设推进会。加大思想帮扶和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做到扶贫政策深入民心。八是秋冬会战全面抓落实。对照交通扶贫工作目标和任务,查漏补缺,全面抓好各项工作扫尾。全年组织扶贫内部督查
3次,对帮扶运管所驻村书记工作不力进行干部诫勉谈话1次,发动干部职工向困难群众开展了2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捐款4000余元,捐书捐物200余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村庄整治工作中的改厕工作成效显著,全县XX个贫困村庄改厕工作全部完成。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按项目进展情况有序发放。
交通基础扶贫全面完成。
这是云门山街道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云门山“182”攻坚模式带给贫困户的实惠。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云门山街道带着责任和感情扶真贫、真扶贫,坚持把脱贫攻坚视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全街道构建起一项机制、八个台账、两套系统的“182”作战模式,坚持脱贫攻坚出实招,确保了全街道“稳脱贫”。
理顺一项机制
“扶贫不是一时扶,脱贫不会一事脱”。云门山街道首先从健全理顺工作机制入手,实现了扶贫工作的规范化。
明确责任。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16名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加的领导小组。每个贫困户成立一个帮扶小组,由一名领导干部、一名社区工作骨干和一名村委成员实行组团帮扶。街道与市里,帮扶小组与街道,层层签订扶贫责任书。
保障运转。街道成立了精准扶贫办公室,选拔6名骨干专人专职精准扶贫工作。健全工作制度,落实经费保障。辖区9个社区48个村都确定专人负责,从街道到村,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
定期调度。街道党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扶贫人员参加的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听取专题汇报,每周了解一次工作进展,随时听取汇报解决实际问题。白天时间不够,就利用晚上进行,分别对街道152户贫困户逐户分析户情,研究帮扶措施和调度帮扶措施的落实。完善的工作机制,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高效运转。
建立八类台账
街道党工委根据逐户分析的户情,区别各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和特殊情况,认真研究,逐户确定扶贫帮扶措施,并将这些帮扶措施分类汇总,建成了8个帮扶工作台账,“按图索骥”,实行精准扶贫。
贫困学生专项教育救助台账。对辖区内贫困户中48名在校学生,根据不同上学阶段,分别争取政策帮扶。对1名大学生和3名上私人幼儿园未能享受教育政策帮扶的,街道财政实施兜底扶贫救助。
危房改造台账。将17户存在住房安全隐患的贫困户,全部列入2016年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已经完工7户,正在施工4户,完善程序5户。公益性岗位台账。本着就近就业的工作模式,对于贫困户中尚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优先聘用到街道保洁、绿化看护、护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经帮助26人。
协助残疾证办理台账。对存在身体残疾但尚未办理残疾证的25人,组织包靠干部积极对接上级民政、残联机构,帮助实施入户办理。
金融产业项目台账。积极对接驻地农村商业银行,对11户有发展产业需求的,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贫困户自身“造血”脱贫。
劳动就业台账。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帮扶企业吸收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目前已收集14个企业的22个招工意愿,成功实现贫困户就业7人。
帮扶关爱台账,按照最低每季度一次,定期组织帮扶干部进行关爱走访。
低保兜底台账。对于无劳动能力的9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采取社保兜底的方式兜底贫。
一个台账落实一项措施,一个台账温暖几个家庭,8个帮扶台账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带来的温暖,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关爱。
依靠两个系统
街道扶贫办建立起信息监测系统和指挥作战系统,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更加便捷直观。
我们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到户,在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资金安排和规划措施等方面,要做到因人、因地、因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
自加入保德县脱贫攻坚战以来,驻村工作队先后与保德县委、南河沟乡政府、贫困户签订了单位帮扶责任书、脱贫攻坚责任书,并在村内成立了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办公室。
一、村级资料
在精准识别方面:填写2016、2017年度扶贫手册一式三份,贫困户申请书、农户家庭经济收支测算表、贫困户登记表、“回头看”摸底表、贫困户信息采集表、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贫困户基本信息表、收入测算表、脱贫目标任务计划表、五保贫困户名单、60岁以上贫困户名单、取水点照片、户主与其安全住房合影、户脱贫目标任务表、退出花名分批计划表、脱贫情况统计表、产业增收帮扶项目入户摸底调查表、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以村逐户核实统计表、低保兜底申请审核表、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摸底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贫困户名单等扶贫资料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贫困户的真实信息。
在精准帮扶方面:针对以上贫困户致贫原因,我们按照政策兜底、产业帮扶、异地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五个一批”帮扶项目首先制定了村脱贫计划、村帮扶措施、户脱贫计划、户精准帮扶措施、年度扶贫计划、脱贫攻坚三年规划,补充了体现农户帮扶措施及成效的整村退耕还林信息表、发放种羊信息表、农机具补贴表、贫困户银行卡信息等证明帮扶收入的相关资料。
在精准退出方面:完善了体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危房整改图片、每户供水点图片、村医疗卫生室照片等信息。以及整村退出登记表、户退出登记表、户退出申请书、民主评议会议纪要及签到表。
一、基本情况
略。
二、分析情况,压实责任
根据我村实际,进行入户调查、走访、摸底2014-2018年登记的xx户xxx人贫困户分成三大类,一是因病因残缺乏劳动力的;二是精神病、呆傻丧失劳动力的;三是因灾因学致贫的。针对每一类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精准扶贫方案:
为使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村委会“三委”一班人将压实责任,强化“五个一”工作措施抓落实:
1、每一个村干部负责两个组,结对帮扶贫困户xx户。
2、每一个党员干部负责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
3、每一个贫困户制定一个扶贫明白卡,明确帮扶信息。
4、每一个季度检查一次,督办结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
5、给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一个就业岗位和产业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严格程序、化解矛盾。我村严格按照省、市、县、镇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工作流程,认真完成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对因个别家族势力明显或其他原因选出的不贴合条件的农户,驻村工作组深入群众,进行调查核实,坚决取缔;对民主评议结果持有异议的个别群众,负责做好调查核实和解释工作;对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并全村通报。由于政策宣传到位、程序执行严格、群众工作做细,杜绝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行为的发生。
2、建档立卡到户到人。按照“建档立卡”工作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全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在2014_2018年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xx户xxx人(其中2014年至2016年贫困户脱贫x户x人,2017年贫困户脱贫x户x人,新纳x户xx人,2018年贫困户脱贫x户x人,截止2018年底已脱贫xx户、保留户xx户xx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村、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3、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走基层、解民忧、聚民心”活动和“走基层、结穷亲、交富友”活动,区属单位,镇直机关、各单位、村等帮扶责任人员,组建了驻村工作队,每名干部至少帮扶3-5人,形成结对帮扶机制。严格帮扶工作制度。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必须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不脱贫不收队”。
4、加大对特殊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工作组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并结合村委会的实际情况,落实帮扶政策,明确责任人。对于特殊困难的贫困户给予特殊照顾,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脱贫,还在思想上甩掉贫困的帽子。
5、强化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专项到位。我村严格执行国家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措施和项目资金报账制的规定,在资金使用上,严把“选项、立项、申报、审批、发放、效益”六道关,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做到“四不一公开”(即不准挪用、不准挤占、不准截留、不准优亲厚友,坚持上榜公开);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建立健全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在资金监督上,实行项目资金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监督功能,杜绝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保证了扶贫项目资金的合法、合理、有效使用。
四、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一)通过扶贫项目建设,成效显著。1是扶贫资金投入创新高,今年以来共争取整合各类扶贫资金400余万元。2是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潜力明显增强。通过渠道、道路、畜牧、扶贫危房改造等项目的整组推进,农户的发展意识得到了增强,初步构成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构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是通过扶贫项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透过扶贫项目的实施,村组道路、渠道、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二)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紧紧围绕“培训是基础,输出是关键,服务是保障,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以“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重点,采取政策激励、引导培训、协会组织、能人带动等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外输转。截至目前全村共输出劳动力1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2320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以来虽然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本公共工程依然相对薄弱。从基本公共工程上看,村委会地处半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水平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抵御不足,抗全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二是人口素质较低。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认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脱贫任务较重。三是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区直帮扶单位的支持,自筹资较为困难。
六、下步工作措施
1、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方案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深化“348”精准扶贫工作C制
“3”即“三步”工作法。即在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工作中,采取农户申请,村民小组比选、村委会比选,村民小组公示、村委会公示、乡(镇)审核再公示的“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同时,在“回头看”过程中采取“一审核二对比三清退四签字确认”的工作程序,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对象。“4”即“四因四缺”分类法。即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把贫困农户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缺动力等“四因四缺分类法”细化分类,明确每户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8”即“八种帮扶模式”。在具体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因户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即采取“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入股分红型、资产盘活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造福搬迁型”等八种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帮扶,精准发力。
实施精准扶贫“五项工程”
“五项工程”即指乡村扶贫担保工程,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家门口扶贫就业工程,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问题;精准扶贫试点示范工程,在“348”精准扶贫、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贫困户扶贫搬迁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乡村教育助学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在校学生实施教育助学扶贫,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工程,提高贫困户创业就业能力。
开展精准扶贫“三大行动”
“三大行动”强镇帮扶贫困乡行动,选择20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强镇“一对一”帮扶20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在市直部门选派20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干部,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20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贫困空壳村增收行动,探索贫困空壳村村财增收模式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做足增量,增加贫困空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积极探索资产资源收益扶贫机制
开展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试点,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等项目形成的资产,量化折股给当地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贫困村有稳定的村集体收益,确保贫困户按股分红,增加股权收益。开展水电资源收益扶贫试点,把水电资源开发收益合理确定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集体股权参与项目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探索产权入股增收机制,结合林改和,引导贫困户将耕地、林地等流转到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折成股份入股。
一、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贫困村高于全镇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镇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稳定实现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主要目标:从今年起决战三年,通过“三个全覆盖”,实现“一个不掉队”,即贫困村定点帮扶全覆盖、有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产业帮扶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扶贫对象保障全覆盖,到2017年底,实现全镇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3.具体任务:2015—2017三年内,全镇农村贫困人口分别逐年减少1184人、693人、618人。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降至520人左右,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核定对象,精准识别到位
一要分类对号扶持。对已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次进行核准,逐村逐户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对“关系户”、“人情户”坚决予以清除,对已脱贫的及时予以销号,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经核查,目前全镇1028户3015人贫困人口,大致分为A、B两类:A类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有805户2658人,可通过产业、搬迁或劳务等帮扶方式达到脱贫目标;B类是指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家庭,有223户357人,只能完全依靠政府保障措施实现衣、食、住无忧目标。三年扶贫攻坚,要集中力量强攻A类贫困户脱贫销号,保障B类贫困户基本生活。
二要分年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镇、村要逐级分解落实三年决战任务,对每年计划要求精准脱贫的A类贫困户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使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决不能让扶贫任务悬空。
三要分户规范建档。定期更新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建立扶贫信息互联互通平台,供帮扶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查询,做到资源共享。
(二)因类制宜,精准施策到位
一要全力打好基础设施扶贫攻坚战。围绕解决交通、水利等“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加速实施“五项工程”。其一,加速实施自然村通达工程。在每公里省补助10万元、县配套2万元的基础上,县、镇再分别配套6万元、2万元,确保到2016年底,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交通口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二,加速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今明两年分别完成199户、200户,确保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改造任务。规划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三,加速实施自来水农用水工程。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全面实施农田灌溉规划,规划项目实质性向贫困村倾斜,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贫困村较大连片农田有效灌溉问题。水务站要负责抓好落实。其四,加速实施农网改造工程。优先安排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到2017年底以前全镇贫困村电压低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供电所要负责抓好落实。其五,加速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村庄整治、生态建设。
二要全力打好特色产业扶贫攻坚战。认真对接县里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有机茶叶、果子狸养殖等特色产业。其一,实行扶贫资金到户。对干部重点帮扶的A类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次性扶持产业发展补助资金5000元以上,按规划分批实施,3年内全覆盖。同时,整合其他各块资金,形成“5000+ⅹ”的资金放大,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其二,实行产业奖补提标。在我县现有产业奖补政策范围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奖补标准,即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县定奖补产业发展规模的,按现行县定奖补政策基础上加奖50%,实现“扶贫”和“壮大富民产业”双丰收。其三,实行产业信贷试点。按照万办字〔2015〕65号文件要求,在2个试点村中开展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试点工作。在开展试点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再安排6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存入县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贷款范围,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同时还要开展普惠金融试点,县“财政惠农信贷通”对吸纳贫困户达到30%以上的经营主体和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倾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其四,实行服务体系创新。积极引导承包土地向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围绕个人发展壮大型、产业合作社入股型、家庭农场带动型等三种产业发展类型,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水平,让贫困户抱团取暖,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而长效的收益。加大对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出租、联营,资金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80%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另外,积极发挥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旅游、XX湖生态旅游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力争在年内打造1-2个乡村旅游扶贫点。
三要全力打好搬迁扶贫攻坚战。其一,在引导上体现群众自愿。对地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就地脱贫难度大、成本高的贫困群众,通过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多方支持,扎实推进搬迁扶贫,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向城区、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2015年计划搬迁移民城467人,其中:深山区移民搬迁230人,生态移民237人。其二,在方式上实行集中安置。扶贫搬迁的移民原则上一律实行集中安置,主要在中心镇(村)以及城区园区进行集中安置。其中:县城东湖小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215人;县工业园区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城42人;圩镇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210人,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中心村申报建设移民安置点小区。其三,在资源上做到整合用活。交通、水利、供电、教育、文化、新村办、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倾斜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把移民搬迁安置用地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专项安排用地指标。列入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范围的要落实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搬迁移民可享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政策补助。搬迁移民户可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就业部门对移民进行免费培训,园区办根据移民需求,帮助移民实现“一户一人”入园就业,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四要全力打好智力扶贫攻坚战。主要做到“三个倾斜”:其一,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教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县教体局每年定期安排优秀的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完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2017年年底前每个贫困村至少要建成一所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其二,资助力度向贫困生倾斜。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县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XX中学招收1-2个高中励志班,XX二中招收1-2个初中励志班,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励志班上学,励志班学生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生活补助1000元,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三本以上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三,职业培训向贫困户倾斜。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除实行免费教育外,在校期间每人每学年给予生活补助2000元。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五要全力打好劳务扶贫攻坚战。主要采取两个途径进行:其一,购买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积极探索政府通过购买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每年拿出30%以上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给贫困户选择,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其二,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实现鼓励创业。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
六要全力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主要是完善四大保障制度:其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范围。其二,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政府代缴范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代缴,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其三,完善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县政府出资为B类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合作医疗保险,让贫困户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保障和大病保险保障。其四,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三)结对联系,精准帮扶到位
一是健全部门“不脱贫、不撤兵”的驻村联系机制。按照万发〔2015〕3号文件要求,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十二五”贫困村工作继续执行到2015年12月底。同时,提前安排县领导和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十三五”贫困村,从2015-2017年,一定三年不变,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实现全镇3个“十三五”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各帮扶单位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三年之内消灭“空壳村”。年内,各帮扶单位要安排每个挂点村不少于2万元资金用于帮助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部门要探索开展向“十三五”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以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贫困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队长相统一的有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管道”作用。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落实帮扶任务和责任,驻村单位没有完成扶贫任务的,驻村帮扶工作不撤兵。
二是健全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结对帮扶机制。按照精准扶贫、扶持到户的总要求,确保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对全镇10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全覆盖。2015年从A类8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74户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较强的贫困户进行产业重点帮扶,科级干部继续采取“1+2+2”(即每位干部每年新帮2户,巩固帮扶2户)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正股级干部采取“1+1”方式进行结对帮扶,其余的9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党政机关干部的一般联系帮扶户,按照副科级以上干部“1+8”,正股级干部“1+6”,其他干部“1+4”的方式进行联系帮扶。2016年和2017年科级干部和正股级干部每年分别从各自的一般联系帮扶户中选择适合产业帮扶的对象进行产业重点帮扶,到2017年底,全镇产业重点帮扶对象达到222户左右,占A类贫困户的50%左右。产业重点帮扶和一般联系帮扶的具体目标和考核奖惩分别为:其一,重点帮扶县里每年从1000万元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中安排800万元左右用于干部重点帮扶工作,给予每户重点帮扶贫困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帮扶干部必须根据“干部学用技术”活动要求,定期到贫困户家中上门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镇里将依托农技信息和指导平台,实现农技信息共享,同时有效监督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的“学用技术”帮扶工作。帮扶干部应每月至少1次深入到帮扶户家中指导扶贫,年底在确保每户贫困户5000元的帮扶资金不流失的前提下,通过一年的帮扶,当年能见效的项目必须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当年不能见效的种植业项目要达到新建5亩或垦复扩种20亩的规模,成活率达到90%以上。将依托结对帮扶网上短信平台,将领导指示精神、阶段性工作安排、帮扶督查情况等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帮扶干部。同时要完善干部结对帮扶考核办法,既要考核当年的帮扶成效,还要采取“回头看”的督查形式,对往年的帮扶对象进行跟踪问效,实行帮扶干部“帮扶问责制”和“脱贫申报制”,即每年要对干部往年帮扶的对象进行“回头看”,如果帮扶对象未脱贫,则原帮扶干部要继续帮扶,第一次继续帮扶的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安排解决,最少不低于5000元/户,帮扶干部经过第一次继续帮扶后,帮扶户如已脱贫,则由帮扶干部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申报验收,经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派人到户实地审核确认后才算帮扶任务完成。如果验收再不合格,帮扶户还未脱贫,则进行第二次继续帮扶,帮扶资金由帮扶干部所在单位及帮扶干部个人各出50%(个人出资部分由县财政统一在干部个人工资中扣除),如果经过三年帮扶,属于帮扶干部工作不力而造成帮扶对象仍未脱贫,则对帮扶干部作出组织处理。在帮扶过程中如遇帮扶干部镇内工作岗位正常调整,帮扶对象不变,任务也跟着落实到帮扶干部新的工作岗位,确保帮扶对象不脱贫干部帮扶不脱钩。其二,一般联系帮扶,干部在联系帮扶时要密切联系群众,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利用“干部学用技术”活动所学知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利用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根据贫困户发展需要帮助贫困户到合作银行办理小额贷款,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对干部的联系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对联系帮扶时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进行上门帮扶等帮扶不力的行为要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并以此作为干部推荐使用时的重要依据。
三是健全扶贫对象“不脱贫、不销号”的跟踪管理机制。要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跟踪管理,做到“不脱贫不销号”,落实三年决战脱贫任务,确保用三年时间消除各贫困村的绝对贫困现象。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因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对扶贫项目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决战三年”活动取得实效,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原“镇扶贫和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增设大决战活动办公室及党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搬迁扶贫等八个工作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见附件5),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镇直单位都要建立帮扶小组,把扶贫攻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镇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落实责任措施,坚持扶贫开发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问题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过问,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镇党委、镇政府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每个季度调度一次扶贫攻坚工作。
2.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各方资源。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要安排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村点60%安排在贫困村,支持扶贫对象搬迁移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研究制定并落实好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惠政策,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各项扶贫资金,提高扶贫到户资金占扶贫资金总量的比重,确保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优先受益。要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避免贫困村因无力自筹配套资金而无法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或因农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而产生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