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节能减排的新技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7 11:08: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给排水 节能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水资源在我国“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状况让我国北部以及西北部的城市缺水问题更加凸出[1]。在当前能源缺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态势下,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绿色高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建筑给排水节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绿色建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节能新技术,为绿色建筑的实现以及提高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竞争力提供抢而持久的助力。

一、“第二水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中水回用

中水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的水质要求低于饮用水,目前主要被用于建筑施工、道路清洁以及景观用水等。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过收集处理之后,其中70%以上的中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中水的回收利用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意味着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条件下,让可用水量至少增加50%。目前中水的回收利用主要是侧重于建筑污水的回收利用。这对现下严峻形势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在我国北部以及西北部的缺水地区,普及中水回用技术,实现污水资源化,这对于绿色建筑的实现以及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是这通过建筑物或者地面滞留水流,经过收集处理之后,用于景观绿化、建筑用水、灌溉用水、消防用水以及厕所冲洗等。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等水系也包括可渗透路面、花园以及绿地等城市配套设施。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以及绿地和广场等建设作为载体。对于建筑和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城市热岛的目的。同时,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在利用是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不仅可以在暴雨时减小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更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缺水现状。

二、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一)空气源热泵的应用

空气源热泵是通过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被加热物体的一种热量提升设备[2]。通常来说,空气源热泵是以制冷剂作为媒介,利用制冷剂气化温度低的特点,通过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吸收外界的热量。在制冷剂汽化后,使用压缩机压缩制热,使之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更过热交换器与水交换后,通过膨胀阀释放压力,从而回归到低温低压的液化状态。通过这个原理,空气源热泵装置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逐渐将水温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可以减小人们对电能、天然气的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

(二)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经济的新能源,并且由于太阳能储量巨大,开发前景良好,目前逐渐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具有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操作方便以及节能安全的特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用电不方便的偏远山区得到了普遍使用。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太阳能在热水供应系统和供电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电网的负荷,减小了我国电网的压力。同时,随着太阳能热水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人们使用电、煤炭和天然气加热生活用水的情况逐渐减少。总而言之,太阳能的使用,将对资源短缺的现状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作用。

三、新型节水设备的推广

(一)推广使用优质管材和阀门

传统的镀锌钢管如果发生镀层破损,里面的铁就会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管道锈蚀,并滋生各种微生物,污染管道中的自来水。这既导致了水源浪费,还因为自来水中携带的细菌危害了我们的健康。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禁止镀锌钢管作为饮用水输送管,并全面倡导使用PE管、PVC-U管等一些绿色的新型管材[3]。既避免了管道漏水造成的水源浪费,还避免了管道锈蚀的污染问题。

阀门作为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材料和质量直接影响了用水的质量和节水的成效。一般而言,截止阀止水效果最好,其次是闸阀,最后是蝶阀。在建筑给排水中,我们应该优化设计,同等情况下,选择节水效果较好的阀门。

(二)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

鉴于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一些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也应运而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节水型淋浴喷头较传统的淋浴喷头,可节约水源达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能起到很大程度的节水作用。节水器具和配水器具节水是建筑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购日常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在经济合理、满足日常需要的条件下关注其节水性能。

结语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针对目前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矿产资源开采过度、水资源匮乏、全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以及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打造绿色建筑、实行节能减排的时代趋势势在必行。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利用“第二水源”,减少水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水循环型的绿色建筑;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我们应该在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节水设备实现对水源的最大利用。

⒖嘉南

[1]陈健.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26:182-183.

第2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

Abstract:whether enterprises can innova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depended on interests,and whether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ends to provide risk investment to enterprises is depended on the proportion of soci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analysis,we find that the optimal amount of capital inves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s to innovat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condition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mselves,but also by government relative support,and limited to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acceptance.

Key Words: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technology innovation,financial suppor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03-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骄人成绩,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仅面临紧迫的能源安全问题,而且形成了严峻的环境压力。面对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目前,节能减排技术转让的可能性小,自主研发势在必行,而企业普遍缺乏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不足进一步限制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因而,如何融合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节能减排的技术金融一体化

(一)节能减排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内涵

“技术金融一体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与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结合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现象与动态过程。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一个新范式的技术经济系统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包括研发、商品化、产业化等阶段的动态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更加依赖于良好的金融支持。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够规避价格风险,降低借贷成本,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发现未来价格,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这些特点为金融介入提供了依据和空间。同时,金融作为虚拟经济,其本质上还是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而在实体经济中,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高增值性,增强了其产权的流动性,以相对更高的生产力与成长性、相对更高的投资价值、更广阔的增值空间扩大金融支持介入的空间,从客观上讲,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是资本流动的必要动力。

(二)节能减排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金融工具,为不同阶段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在具体的金融支持主体方面,可以参考美国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经验,如图1。

技术创新被划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在技术创新的种子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天使投资人和政府金融扶持;在技术创新的创业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在技术创新的成长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扩张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的成熟期,金融投资主要来自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

从这一过程来看,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仍处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此阶段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其融资途径更多依赖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技术创新企业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发展,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企业之间融合度高、互补性强,风险投资不仅对技术创新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还能为企业提供管理经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以弥补技术创新企业这方面的缺陷。

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机制分析

(一)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主体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用水量也呈逐年攀升的姿态,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紧缺、能耗大也会大大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节水任务重要而迫切。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基于绿色节能的角度,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对水资源及能源的节约,这也是每一个给排水工作人员在设计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绿色建筑与给排水工技术概念

1、绿色建筑概念分析

绿色建筑,从名字上理解好像是一种在外面涂上绿色油漆的建筑,事实上,真正的绿色建筑包含了很多方面。绿色节能建筑的含义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以节约材料的环保理念为主,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注重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其中要求资源的污染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第二,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拥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绿色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分析

新型的给排水技术都可以叫作绿色给排水施工技术。绿色给排水施工技术是指同等单位的资源,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发挥它最大效能的科学技术,并且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追求高效率、低耗能,又与环境保护统筹发展,它是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全寿命周期、节约资源、满足功能需求、统筹发展。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给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目前,在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存在超压现象,这是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时常出现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较差,导致其设计出的给水系统长时间处于超压运行状态,进而造成给水管道渗漏。此外,大多数建筑给水系统所选用卫生器的密封性、耐用性较差,冒水、滴水和漏水现象非常普遍。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应重视给水设备的合理选择。

2、排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常出现排水系统管道配件连接部位渗漏的问题。其原因是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虑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现场的实际状况,导致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排水系统所选用的管材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该问题一方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麻烦;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分析

1、节水、节能

(1)充分利用当地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做到合理分区,各个分区最低用水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 0. 45MPa;避免因不合理分区造成的超压出流。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各分区底部超压楼层应做好减压措施,保证生活给水系统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超过 0. 20MPa。做到节水的同时节约能耗。在市政管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当前较为新型的可充分利用市政余压的叠压供水设备;当采用生活水池寅变频泵寅用水点的方式供水时,应严密计算确定生活水箱的容量,以确保自来水在生活水箱内的停留时间不致过长,同时应在水箱内设置二次消毒装置。尽量不用传统的地下生活水池寅水泵寅屋面生活水箱寅用水点的方式供水。最大可能的减少供水加压过程对水资源造成的二次污染。

(2)新型器具的应用:传统的老式卫生器具在耗水量上很可观,并且其配件结构和质量都无法满足节水的现代标准,水箱的结构也较不合理,耗水量很大,耐用性和气密性差的结果就是出现水箱中的水会跑冒滴漏,这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而新型的卫生器具就解决了老式设备中的一些问题,不但在水量的使用上降低,平均可以节省一半的水,而且在淋浴设备的突破更为突出,像是公共浴室中的淋浴设备,加装了一些感应开关或者是脚踏阀等装置,可以比传统的淋浴设备节约很多水,这些累积下来都很客观。还有新兴的水龙头,采用了陶瓷芯,耐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数万次的开关都不会出现滴漏现象,对节水的功效还是非常的显著的。

(2)太阳能的利用:在生态建筑中一般利用太阳能的光热转换技术对水加热。相比于煤、天然气等加热手段,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干净便捷。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洗浴、卫生间等。太阳能热水器配备 1. 5m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用氧化轧花铝漫反射板加以辅助,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45mm 保温层可有效降低热损失。但是太阳能的使用要受到天气、温度、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若建筑对水的加热温度有较高要求时,可以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加装电加热装置,进行温度监控。当阴天下雨或者晚上时,阳光不足或无阳光照射,太阳能热水器无法提供温度较高的热水,可以用电能加以辅助升温。

(4)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的不同,合理选择节水型用水器具所取得节水效果尤为明显。应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节水型器具。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节水性能好的用水器具。例如:住宅内尽量选用省水型两段式冲水马桶,不得采用一次冲水量超过 6L 的坐式大便器;小便斗宜选用自动感应式或无水尿斗;蹲式大便器宜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或感应式冲洗阀;在公共卫生间洗手盆应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同时可在水嘴上加装起泡器等等。

2、减少排放,降低环境压力

(1)建筑屋面雨水收集设施:屋面雨水的收集也可以根据屋面的结构分为屋面直接收集和屋面渗水池收集两种方式。直接收集就是将屋面上的雨水通过檐沟和雨水管汇总收集后,经过人工的沉淀、过滤等处理,储存起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冲厕、洗车和绿化用水等。也可以直接将汇流的雨水作为中水的水源引流进入小区或地方的中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相比于直接收集,屋面渗水池更加能体现“生态”这个中心。渗水池就是在屋面上建造一个屋顶花园。在混凝土屋面上用防水材料作为隔层在上铺垫疏水骨架、小石砾、沙子和土壤等过滤材料。在渗水池的土壤中可以栽种芦苇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及其根须上多存在微生物,同样可以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下雨时,雨水通过渗水池边下渗边过滤,最后通过防水材料上的通道于雨水斗汇流。这样既免去了人工处理的麻烦,又能成为建筑的一道自然景观,增添生态之美。

(2)建筑场地雨水收集设施:建筑中场地的面积要比屋面的面积大的多,所以场地的雨水收集更加重要。场地的雨水收集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场地的绿地区域栽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既有利于雨水的下渗、补充地下水,又有利于保持绿地土壤水分、减少绿化用水。同时绿色植被又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院内道路区域可以用渗水材料或者透水地砖(多孔砖、嵌草砖等)来代替整块的混凝土地面和石块铺装。这样也利于雨水通过土壤进行渗透,再辅助导水沟等设施,可避免道路积水过多。另一方面是在院内地势较低的位置设置蓄水池,用于收集地面上汇流的雨水。蓄水池周边多栽植不同类型的绿色植被,下雨时院内的雨水随着地势经过植被覆盖区自然的汇聚到蓄水池。绿色植被既能在雨水的冲刷下保持水土,又能对流入蓄水池的雨水进行净化,同时可以避免院内形成较大的地表径流。蓄水池的雨水一方面可以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蓄水池较大的水面面积既能保持建筑内的空气湿度又能通过水分的蒸发降低温度。同样蓄水池的水可以用于绿化浇灌、消防用水,也可在池内设置喷泉、养殖鱼类等等,美化环境,达到一池多用。

(3)建筑内部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占整个建筑综合排水量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建筑物的生活废水可作为一个水量非常稳定的第二水源。建筑内部采用污废分流,当外部没有中水管网及中水处理系统时,可在建筑物内部自建完善的中水处理系统,合理回收生活废水,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物污废水的对外排放量。生活废水收集后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在达到相关中水水质指标的前提下,可直接当做非饮用水水源回用至建筑内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因此,大力推进再生水的应用,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现状的一条良策。处理后的中水多用于建筑物内部冲厕用水或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用水。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节水主要可以通过开展利用雨水,优化热水供应管道和使用新管道材料、新水泵等措施来实现。除此之外,水龙头开关控制,中水回用,废水利用等措施也能有效节能节水,由于篇幅限制便不再做过多介绍。总之,通过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能缓解城市用水压力,保护水资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苍小青.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

第4篇

第—条为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节约型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西部公司机关各部门、各项目部、钻井队、二线生产辅助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是指原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i]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西部公司中长期和年度节能目标,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第五条基本原则

(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效率为本,突出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地位。

(二)坚持优化结构、多能互补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坚持节能减排与降本增效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四)坚持节能减排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双赢目标。

第六条主要任务: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能源生产和消费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和配置,减少能源消费全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能源。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西部公司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节能管理体系。

第八条西部公司节能管理实行统—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事项纳入日常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第九条成立西部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设立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负责西部公司节能减排日常工作。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设在市场部,设立两名专职(或兼职)节能减排管理岗位。

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主要职责:在西部公司党委领导下,贯彻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西部公司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负责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日常管理、综合协调;负责节能减排综合目标测定、分解,编制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负责各单位的年度节能减排综合指标考核工作;制定和完善西部公司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评价考核办法;负责提出节能减排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参加重点投资项目节能篇(章)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工作,并进行监督落实。

第十条西部公司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或岗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指派一名领导主管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明确节能减排管理岗位职责。设立两名专职(或兼职)节能减排岗位,其他相关部门应选派具有节能减排专业知识的人员兼职开展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西部公司相关部门的职责

(一)市场部负责汇总、编制西部公司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节能指标的分解落实;负责能源消耗的汇总统计、上报和分析工作;负责组织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节能减排篇(章)以及限额以上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评估、审查和报批;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情况。

(二)财务部负责编制西部公司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资金的编制和筹资情况。

(三)党委工作部负责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对外宣传工作。

(四)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技术攻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交流活动;编写西部公司节能减排推广技术及节能减排设备目录;负责组织制定节能减排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负责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选。

(五)保障部负责主要耗能设备、节能新技术、节能减排设备的市场准入;负责组织节能减排投资项目、参加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节能减排篇(章)的技术评估与审查工作,并监督落实;

(六)人力资源部会同节能减排办公室共同做好节能减排培训工作。

(七)经理办公室负责办公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应重点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办公设备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八)安全环保部负责施工现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工作。

(九)各项目部设立节能减排专职(或兼职)管理岗,贯彻落实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全面履行节能减排管理岗位责职。

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所在工区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2.负责制定所在工区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分解节能减排指标。

3.负责制定和完善所在工区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4.负责所在工区节能减排年度考核工作;

5.负责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6.根据公司节能减排工作规划、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计划和节能减排管理工作需要,协助公司做好节能减排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各单位节能减排岗位职责

(一)贯彻上级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有关节能减排管理的实施细则。

(二)负责编制本单位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或审查节能项目方案,经主管领导审定后上报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和经验交流等。

(四)负责本单位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广,组织或参与节能技术开发工作。

(五)测定本单位的能源消费定额。

(六)组织开展本单位的能源审计、能耗监察、节能监测和能量平衡测试工作。

(七)负责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档案和台账;按月对本单位节能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监督本单位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八)参与节能减排项目竣工验收、监督工作。

(九)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岗位培训,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工作,增强员工节能减排意识。

第三章节能管理

第十三条节能减排分析例会制度。西部公司建立节能减排例会制度,按季度召开节能减排分析会,对照年度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计划,小结季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节能减排计划管理。西部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机关各部门和各项目部、钻井队、二线生产辅助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及分工范围,根据华北局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西部公司具体情况提出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建议,编制年度节能减排计划,制定主要节能减排措施。

规划、计划建议的上报时间:各单位在规划期前1年的4月底前,将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建议报节能减排办公室;节能减排办公室在规划期前1年的6月底前,将各单位的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建议汇总后,提交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将正式规划报华北石油局节能减排委员会。

各单位在每年11月底前,将下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和建议报节能减排办公室。

规划、计划的编制、审批和下达:节能减排办公室审核各单位的节能工作计划和建议,汇总、编制西部公司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并于每年12月底前,报华北石油局节能减排委员会批准后下发执行。

各单位根据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下达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节能减排计划,分解节能减排指标,结合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措施,上报节能减排办公室备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能源计量管理各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和仪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计量管理体系,完善各级节能减排计量台账和节能减排关键计量设备运行状况档案,努力提高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第十六条能源统计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西部公司有关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公司及所属单位建立节能减排统计台账,定期开展能源消费统计、分析、核查工作,并将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按隶属关系按月上报。

第十七条各单位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开展能量平衡和能源审计等工作,摸清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措施。

第十八条各单位要加强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定主要装置、和主要设备能耗定额或指标,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第十九条各部门、各项目部、各单位要贯彻和执行国家、行业以及企业的相关节能减排标准,编制、完善节能减排设计标准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标准,加快节能标准化进程,完善节能标准化体系。

第二十条各级单位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抓好采暖、空调、照明系统及办公设备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办公区域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减少电脑、复印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耗能设备的待机能耗;优先使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办公区域尽量使用自然光,走廊、通道等照明要求较低的场所,安装自动控制开关。随手关闭水龙头,减少水流排放。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华北西部之声》、《华北油气信息》等报刊、报纸、黑板报和其他宣传工具,积极宣传节能减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节能减排科学知识,弘扬节能减排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第二十二条各单位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培训,使节能减排管理人员和用能设备操作人员熟悉国家的节能减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及节能减排专业知识,推广节能减排降耗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节能减排管理和技术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节能减排知识,重点耗能设备操作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未经节能减排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应加强多层次节能减排人才的开发和培训,有计划地培养节能减排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四章合理利用能源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应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努力降低能源消费,防止和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努力节约非生产用能。

第二十五条各单位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活动,对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优化操作,提高用能效率。

第五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二十六条西部公司积极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第二十七条西部公司积极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减排科研项目、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对行业内外节能减排新技术进行评价,引进、消化、吸收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节能减排推广技术目录,组织节能减排技术交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二十八条各单位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管理,由节能减排管理人员负责汇总、优选和提出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建议计划,报公司节能管理办公室;公司节能管理办公室会同生产、保障、财务部门审查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重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组织评价、考核、验收项目竣工后的节能减排效果。

第二十九条财务部每年要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保障部每年要有计划、分重点地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更新改造,逐年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第六章投资项目节能减排管理

第三十条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包括节能减排篇(章),凡无节能减排篇(章)的投资项目,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不予受理。

第三十一条公司节能减排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投资项目的节能减排篇(章)应进行评估审查,并出具评估报告;对未进行节能减排评估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减排评估审查的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第三十二条节能减排篇(章)的编写、评估和审查都要本着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原则,依据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进行。

第三十三条投资项目的节能减排篇(章)应包括投资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减排设计规范;投资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投资项目设备、工艺的能耗水平及其用能产品的效率、能耗指标;节能减排措施和节能减排效果分析等内容。工艺和设备用能指标、公用工程、装置能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能耗指标要以国际先进能耗水平作为设计依据。

第三十四条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必须采用先进、成熟、合理用能的工艺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设计能耗数据,禁止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耗能设备。

第三十五条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即节能减排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企业要做到用能计划到位、节能目标到位、节能措施到位、节能管理制度到位。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六条公司及所属单位定期检查用能情况、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减排评估和审查情况、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等,及时制止和处理浪费能源的违规、违法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加强对节能减排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节能减排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岗位责任不清、工作开展不力、节能减排指标不达标、能耗超过定额、浪费能源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提交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第三十八条西部公司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将能耗指标作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直接挂钩,同时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第三十九条节能减排办公室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单位的节能减排综合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评价考核结果未达标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参与公司年终综合奖奖金分配。评价考核结果达标的单位,有权参加公司节能减排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西部公司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办法另行下发)。

第四十条西部公司对具有下列情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节能减排管理方面措施落实到位,节能减排指标居于西部公司先进水平的单位。

(二)在节能减排降耗、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三)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为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第四十一条各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职工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的积极性。要将节能减排降耗的目标和责任落实班组和个人,提高全员节能减排意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各部门、各项目部、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

第5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 优化结构 技术进步

日前,民建中央调研组对江苏省“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江苏现设13个省辖市、106个县(市、区),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1%。2008年末常住人口7,676 5万,占全国的5.78%。200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增长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1亿元,增长2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31亿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375元,分别增长14.1%和12.1%。

据初步核算,2008年江苏全省单位GDP能耗比2007年下降5.85%,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下降4.4%的年度目标,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国前列。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削减率分别为4.48%和7.2%。截至2008年底,全省GDP能耗累计降低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累计减排量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2.5%、78.45%和98.26%。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要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效益指标与节能减排指标一起考核、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省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共同推动目标任务的完成,出台一系列加强加快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措施,并在规模达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中,有37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作为约束性指标的节能减排列为省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并逐级分解到地区部门,落实到行业单位,明确到项目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市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执行督查工作制度,对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调整优化结构

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同时,严格产业准入,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强化源头管理。

(三)实施重点工程

通过推进节能改造工程、太湖和淮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减排治污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四)推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根本,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省用于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新技术研发的省拨经费占全省科技经费的比重分别是13.5%、25 3%和27.6%,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标准,并引导、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节能减排企业标准;推广清洁生产,加快清洁能源区建设。

(五)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价格调节机制。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鼓励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并对上网电价实行补贴。深化环境价格改革,进一步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二是多元投入机制。大幅增加财政的直接投入,建立省级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中介机构。三是生态补偿机制。将环境有价的理念引入到流域治理中,探索建立上下游污染赔付的补偿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此外,还通过加强统计监测、完善配套法规、开展执法监督、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当前和今后工作重点

加强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江苏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任务仍较艰巨。一是江苏具有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的特殊省情;二是全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依然偏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较快,工作中还存在认识、措施、政策、投入等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节能减排面临一些新的情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内外需求持续减弱、能源价格下跌等形势,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下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直接影响节能改造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少数企业甚至可能为降低经营成本,逃避治污责任,将环境成本转嫁为社会成本,增加管理的难度。

(一)今年主要任务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完善倒逼、约束和激励“三个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确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2%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组织实施好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和绿色制造,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精传统产业,努力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加快实施节能改造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实施治污减排工程,继续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非电行业的脱硫治理。

三是抓好太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太湖水质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特点,全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两个省界断面稳定达标。

四是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对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好的地区、企业和

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和省安排投资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突出重点行业、重点环节和重点企业,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严查各种违法行为。继续开展环境执法专项活动,提高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水平。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继续高度重视和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江苏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产业。通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活环境,实现保增长、惠民生的目标。要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快地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节能减排投入,通过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结构节能,为迎接下一轮经济增长奠定基础。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尽快修订《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各级政府应在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三是综合利用价格、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四是加快节能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节能减排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提供诊断、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五是完善激励机制。根据鼓励、支持和引导的原则,制定“以奖促节”、“以奖促减”的政策措施,对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机构和企业实行优惠的能源价格、税收政策,逐步建立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有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重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二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要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苏州、无锡入选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有利时机,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把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四)促进进能源结构调整

一是调整生产结构。充分发挥江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作。二是调整消费结构。要在加大新能源生产投入、提高新能源产品出口水平的同时,制定并出台新能源消费激励政策,提高新能源在省内、国内的使用范围,逐步降低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五)继续做好重点园区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污水处理场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尽快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场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计划,并配套建设除磷脱氮设施,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二是制定《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能源消耗监控体系的意见》,在园区内重点用能单位率先建立能源消费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三是选择有代表性、节能潜力大的园区,开展用能设备摸底,为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打好基础。

(六)加大研发、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力度

一是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通过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节能减排。二是引导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节能检测与技术服务,引导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建立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的市场平台。三是建立节能减排信息制度,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6篇

1.1设备技术薄弱,产业发展能力偏低我国设备技术的落后是导致电子信息产业节能减排工作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产业发展薄弱的原因包括以下四点:首先,核心技术的缺乏,对外核心技术依赖性较高,使得产业的发展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其次,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完善,缺乏内部统一的协调机制,市面上各大中小型企业均各自发展,并未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再次,电子信息产业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较低,所耗费的资金成本较高,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最后,其他包括管理水平和人才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2观念落后,缺乏长远目标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是在对传统行业管理流程进行改进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目前我国在该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当前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为改变现状,我国对新技术的投入较大,但收获周期较长,造成各中小企业资金能力无法承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其次,中小企业内部人员节能减排意识不够,在市场竞争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对节能减排技术设备的投入较低,使得信息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

2电子信息产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2.1注重人才和技术的培养,创新竞争点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下,其核心竞争点就是技术的竞争。电子信息企业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确立以技术为根本、市场为导向的基本理念,不断做好企业定位和规划,对技术进行创新,并及时地为新技术申请专利,以保证知识产权受到合法保护,同时协调好科研方面和技术引进之间的比例投入。此外,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需不断培养和引起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2政府支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投入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首先,要求政府加大对支柱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全面推动企业实现再生项目,从而达到节能效果。其次,还需大力推进对产品的节能设计,以便于寻找到更好的节能途径。此外,国家在倡导节能减排过程中还要不断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在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为环保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最后,地方性政府应积极建设具有特色化的节能减排产业园。

2.3不断引进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统的具有高消耗的设备机器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节能设备。如此便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更能够使信息产业在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得到一定改善。与此同时,企业自身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使企业实现全面优化。例如,企业在进行产业全面优化过程中可将传统的耗能较高的电子化学材料等设备换成先进节能设备或者加大对节能灯的使用力度。

2.4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给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当前,在全球化推动下,企业逐渐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方向发展,为保证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全面实现节能减排,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行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企业自身应结合实际,在不违背相关条例的前提之下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心放在“生态设计要求”与“CE标志”上,不断完善其发展体系。

3结语

第7篇

农业高校在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农村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动员社会各层面的力量,真正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科技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实现全民节能减排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国农村地广人稀,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研的优势,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贡献。农业高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研究,能较容易并准确地发现农业和农村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成果更加接近生产实践。同时,还要鼓励农业高校教师积极地参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培养更多的农业相关人才,使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融入新的生力军,保证其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2农业高校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高校是集农业人才、农业综合技术于一身的社会单元,农业科教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农业高校在推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优势不可替代,可以将自己研究的一些节能减排的好成果通过各种合作和项目示范的形式推广到广大的农村,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3农业高校的社会辐射作用推动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前沿,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资源开展节能减排本身就是倡导一种文化。农业院校的师生数量多、掌握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充足的宣传、发动力量。此外,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的高校教师由于同农村和农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而且又了解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对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一定的优势。毫无疑问,农业高校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将影响产业界对农村节能减排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采取更为长远的措施。

农业高校促进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大农村节能减排研究工作的力度,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政策理论和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是解决节能减排技术制约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技术性节能减排的基础。为提高节能减排的水平,农业高校要建立政策理论指导小组,健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组建一批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同时,要加强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2利用项目培训和科技下乡等科技活动,做好农村节能减排的宣传引导工作

要在农村广泛加强科普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发挥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宣传、引导和带动作用,使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工作得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理解支持。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农业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农村节能减排宣传培训活动。采取层层讲授、任务分解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以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利用项目培训、科技下乡指导等机会,深入农民生活、田间地头,讲授节能减排的实用技术,通过技术使用的对比,增强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让节约理念“入眼、入耳、入心”,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10]。

3抓好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针对农民对新技术不容易理解、接受困难的情况,在农村选择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这既是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向农民传授节能减排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可以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科技示范户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强化农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同时,要利用示范基地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的成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节能减排的“三丰收”[11]。

4抓好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人才

第8篇

在高速公路养护的过程中,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应对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养护新技术进行合理运用,除了能够降低养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之外,还能减少排放,从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借此就基于节能减排的高速公路养护新技术展开研究。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于2001年11月末建成投用,路面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在不断地使用中,路面结构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已经对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经研究,为降低养护过程中的能耗并减少排放,可以选用具有节能减排特点的养护新技术。

2节能减排视阈下高速公路养护新技术的应用

2.1沥青温拌技术

这是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一项新技术,具体是指借助相应的技术,在较低的温度下对沥青进行拌制和施工,确保其不低于使用性能。由于该技术是在低温下对沥青进行拌制,所以整体能耗相对较低,符合公路养护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温拌沥青技术的运用,可在降低沥青本身黏度的基础上,增强裹附能力,由此除了能够减小能耗之外,还能降低废气的排放量,避免造成大气污染[1]。

2.1.1节能减排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能耗较大,其中高能耗的环节为沥青加热、集料拌制。而混合料拌和以及摊铺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从拌制到碾压结束都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并排出部分废气。其中能耗最少的环节为混合料运输,到该环节中,车辆却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造成大气污染。混合料拌制前,集料处于常温状态,而基质沥青则是以罐装的方式存储。以红外测温仪对热拌沥青和温拌沥青的能耗情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集料加热的初温相同,均为35℃,而温拌集料的加热终温为150℃,比热拌低30℃,沥青加热的终温低40℃为130℃,与热拌沥青加热的初温相同[2]。在对集料进行加热时,集料会吸收热量,可以通过集料的比热容、质量以及温度改变来进行计算,从而获得多种吸收的热量值。通常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比热容在0.8~1.0,沥青的比热容为1.34,比集料略大。为简化分析过程,将二者全部用1t进行计算,热拌时,集料与沥青吸收的热量分别为145MJ和54MJ,而温拌只有集料吸收热量,为115MJ,沥青不吸收热量。由此可见热拌比温拌在热量的消耗上差距较大,温拌的能耗更多,节能效果显著[3]。

2.1.2技术优势

温拌沥青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节能:在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制的过程中,拌和温度基本上保持在130~150℃,通过计算可知,可比热拌法节约40MJ的热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不仅如此,采用温拌技术,能使燃料的用量减少20%~30%[4]。(2)低排放:温拌沥青的减排效果显著,在拌制过程中,可以减少各种废气的排放量,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的降幅较高,约为58%。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温拌技术能减少沥青烟雾的产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随之减少。

2.2冷再生技术

2.2.1技术原理

该技术是指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冷再生设备,对旧路面进行铣刨和破碎处理,然后加入再生材料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成型,以此来提升路面结构层的承载能力。与传统的路面修复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可减少沥青和砂石等原材料的用量,有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在服役期间,受到重载车辆及环境的双重作用,结构层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使用年限越长的公路这种情况越明显。冷再生技术能够对已经老化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处置,经过再生后的混合料可恢复之前的性能,由此可使路面结构层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5]。

2.2.2技术特点

通过对大量公路养护工程进行调查后发现,冷再生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采用冷再生的方法对公路进行养护,施工时无须加热,可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冷再生技术可充分利用原路面中的集料,施工材料的用量随之减少,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施工成本也随之降低。(3)经过再生处理后,无需对基层进行回填,确保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6]。

2.3同步碎石封层

2.3.1基本原理

这是一项较为先进且成熟的公路养护技术,是指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将碎石与黏结料,同步铺撒在路面上,然后碾压形成单层磨耗层,由此能够使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部分轻微病害可随之消除。经碎石封层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除了防滑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外,防渗性能也有所增强,避免了水损害问题的发生[7]。

2.3.2技术优势

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同步碎石封层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防水防渗:改性沥青喷洒后,会渗透到路面石料的缝隙中,在路面上产生料膜层,其防水功效显著,能够显著提升路面的抗渗性能,从而避免雨水对面层结构的破坏。(2)耐久性:碎石与沥青同步施工,二者能够形成结合层,其稳定性很高,从而大幅增强了路面的抗裂性能,基层反射裂缝的出现也随之减少,耐久性得到大幅度提升。(3)抗滑性:经该技术处理的路段,石料会沥青封固于路表,路面的粗糙程度随之显著提升,车轮与公路间的摩擦力系数大幅度增强,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4)能耗低排放少;该技术采用同步施工的方法,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排放量也随之减少,符合节能减排的需要[8]。

2.4材料与机械的选择

2.4.1确定材料

在对原路面进行养护维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路面的材料,除了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之外,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对材料进行合理确定显得尤为必要。当采用冷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养护时,需先在原路面上进行测量放线,并清洁路面,然后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对路面结构层进行铣刨破碎,加入新料后进行拌和,按设计要求,确定路面标高,最后进行碾压成型与养生。

2.4.2优选机械设备

高速公路养护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由此进一步加快了养护速度,养护效率随之显著提升。但机械设备在作业时会产生一定能耗,部分设备还会排放废气。所以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应对机械设备进行优选。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前,应对其耗油量、性能等进行检测、评估,从中选取油耗低、排放少的机械,以此来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当机械设备选好后,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和管理。通常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动机的能耗会随之提升,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会进一步增多。因此应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从而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3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重要工作,不但关系到路面的使用性能,而且还与公路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在养护过程中,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应对养护新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材料进行合理确定,并对机械设备进行优选,以此来减少材料的消耗,降低设备的能耗。未来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养护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公路养护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苟文莉.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公路维修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7):141.

[2]杨建芳.基于环境保护的高速公路养护新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20(16):72-73.

[3]滕佩容.高速公路养护新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运用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20(5):46-48.

[4]杨岩军.新技术、新材料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17):59.

[5]刘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与施工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6):87.

[6]王昌均.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新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人民交通,2019(6):74-75.

[7]何澄平.沥青路面应用热拌超薄面层技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2019(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