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7 11:08: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映本质特征的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整合与分化以及有序与无序等基本矛盾。它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始终。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策课题组.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七大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1,(3).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存在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依其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方面的优势,继续居于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家则还是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的裂解,部分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因此,虽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有制造业,但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韩国、台湾、香港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说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将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的制造中心而不是研发中心,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
2.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准。首先,中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的产业体系,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日本经济起飞初期,首先发展的正是重化工业,其战略考虑也是重化工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用。其次,经过多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努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汽摩及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生物医药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根据OECD的分类,信息电子、医药制造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汽车产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具备加入和深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产业基础。第三,经过自主技术革新和引进外资,中国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设备状况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4.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经济环境;现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在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军队和企业。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讨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内部能力认识的基础上,对实现未来目标所作的长期规划。
一、时代对战略理论的影响
(一)20世纪战略理论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正式提出“战略”一词,并明确地界定了战略的含义及其管理过程。“战略”的含义远超出“企业各种职能协调或整合”,它包括企业选择竞争的产品-市场组合和确定企业如何竞争的关键政策方针。70年代,“战略”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大量专供战略管理的企业咨询公司,众多致力于战略管理的专业团体迅速涌现,并出现了有关战略管理的杂志。80年代,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经济学思考逐渐进入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年代的战略理论研究趋势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由整体来研究竞争。“核心能力、愿景型企业、战略联盟”等概念和理论被提出。由此,战略管理进入新的层次和高度。
(二)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战略思想的每一次演变都是随着时代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的,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同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环境变化飞快的时代,很多事情的改变就发生在朝夕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特征: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
信息网络化: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以及它们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知识化:是指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形只是在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众多资源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管理人本化:这一方面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必须以追求顾客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指作为创新知识唯一载体的人,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
二、新世纪企业最应该注重的两个战略
(一)成长战略。一个企业最后的成功与否,其成长阶段战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在新世纪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模式。这个角度来看,要制定一套成功的、符合新世纪经济特点的成长战略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阶段:
成长初期:找准企业定位,确定企业的专长以及目标市场,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中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后,合理的根据时代本质向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成长后期:逐渐把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区域,其他区域进行辅助,把资源调整到最优配置,同时提升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放慢企业进入衰退期的速度。
(二)扩张战略。扩张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扩张战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地位。
扩张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必须面临的阶段,它决定了企业之后的发展计划,包括目标市场、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通常来说,独资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由于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的会被股份制公司所取代。因为股份制公司可以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筹资,从而累计大量资金,并且进行扩张,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鉴于现在大部分成功企业均为股份制公司,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股份制公司的扩张战略。
扩张战略的基础是资本的累计,如果没有资金的输入,许多战略想法是无法付诸于行动的。企业扩张的类型分为内涵扩张和外延扩张。企业内涵扩张是指企业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进行投资以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企业内涵扩张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主要是企业以值钱的利润作为之后发展的资本,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不会改变企业的结构、产权、股份等因素。企业外延扩张是指通过合并、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的集中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这样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形成新的企业,企业内部结构、产权等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比如说联想收购了IBM的PC机业务,从而提高了联想在国际的知名度,现在的联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占有了大量市场和良好的口碑。
一个成功的扩张战略,必须着重于资本的筹集,因为有着雄厚资本的支撑才可以使企业扩张的战略成为现实,在拥有足够资本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特性来制定出最合适的扩张战略。
(三)两大战略在实际中的制定。无论是成长战略还是扩张战略,都离不开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个是企业自身的特点。现代社会经济的特点就是变化速度极快,所以我们不应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时刻收集与市场相关的信息资源,综合国家政策、人民需求、自身特点等因素,不断完善已经制定的战略,使其调整到最符合当前环境的状态。就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言,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企业人员结构、股份、核心技术等因素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自身特点的改变。所以只有制定符合新世纪特点的战略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前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小结
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思想,它是企业前进的指向标,一个战略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单单了解局部区域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亦无法适应如今时代的变革。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了解全球的经济走向,抓住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新世纪的完美战略。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新思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7-8.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为一种由“产业内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一企业内分工代替企业间分工一产品内分工”的演变格局。在这样一种国际分工格局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重构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重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边界,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外包的盛行,企业间业务的互联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运营越来越被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运营所代替。因此,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收缩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垄断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将一些辅工作通过虚拟化交由合作者来完成。
在全球市场上的跨国竞争中,企业面对的竞对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能力上较之过去都大大增加了,而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加快,使得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赢得已不再仅靠一体化经营的综合规模,更多的是依赖某些特定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和创新能力。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而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企业所有人的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特定产品市场中能够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来源于企业在完整价值链上下某些特定战略环节的垄断。战略环节是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附加值的环节,是价值链上的制高点,抓住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就等于抓住了整个价值链。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集中力量控制其战略环节,而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一般环节分离出去。在PC市场上,IBM依靠其品牌历史与技术开发实力集成的价值链满足了那些注重品质要求的消费者,而戴尔公司则通过重新定义“服务”这一传统价值活动的角色,把注意力集中于影响买方的更广泛的价值活动,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价值链,同样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尽管IBM和戴尔公司分别在生产技术和营销服务方面占据了垄断地位,赢得了垄断优势,但它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化的价值链也是相互竞争的,垄断优势同时成为它们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公司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参与竞争,最终能够存活下来、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有3~5家。这3~5家企业控制着本产业60~7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种3~5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格局不是静态的,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影响,这种格局将不断被新进入企业所打破。目前全球各产业的“链主”已为各领域为数不多的3~5家超级跨国公司所占有。可见,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融合已使得全球市场结构的竞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被垄断效率所取代。
经济网络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从而昭示了一种新型经济形式一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工业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特征及其效应发生了很大变化。
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网结经济下,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生产和消费的统一过程或直接化过程,这是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对于采取迂回生产方式的工业经济来说,社会化成本就是还回的成本。边际成本递增反映了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其价值创造和价值耗费都处在迂回路径上或者说社会化范围内。超过一定限度,越过一定范围,它所创造的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等特征,这使得信息技术产品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入,初始投入很高,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则很低。因此,信息技术产品的边际成本随着生产的进行不断下降,从而其边际收益递增。
关键词:会计环境 中国会计改革 会计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社会上的发展越来越激烈,面临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会计环境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针对于目前我国基于会计环境和会计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在研究会计环境下的中国会计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有:一是可以深刻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才能够正确引导我国会计改革在会计环境下的发展方向。二是可以在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会计环境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明了的了解会计模式下的具体本质特征。这样就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先前的经验,以实现提高我国会计的理论和实际水平。三是可以在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改革的发展的影响下,才能真正的了解我国会计的过去特征,从而以过去的特征来评价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
1、在会计环境下我国会计改革的现状
1.1、经济条件环境下的变化
在经济条件的变化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的全球化的过程,将会对社会生产的总的过程全球化,从而会将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以及会计改革体制扩展到全球范围内。二是在经济的全球化中,各个国家都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三是会计的改革和变化将会对全球的资源综合和经济流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四是经济的变化将会影响会计以及会计教育的变化趋势。所以我国在会计环境下实现会计改革就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2、政治条件环境下的变化
政治环境对会计的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在运行过程中就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时期,政府要干预经济的发展,会计管理活动要由政府管理。然而在我国加入WTO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会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因此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规章制度将会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在会计环境下我国的会计改革。
2、当前我国在会计环境下的会计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在近些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和会计改革的准则中都始终强调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下。会计是作为国际的一种通用语言,在国际贸易和经济交流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因此,要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就会显得日益紧迫。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我国的会计发展进程化应以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及国际化的本质为基准。就目前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时期,所以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化会计进程,就可以利用国际化资源来解决当前在我国出现的会计问题。在我国当前的会计改革中,会计国际化进程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从现实中来看,会计改革所处的会计环境不能被忽视,同时还需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约束,会计改革不是单一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在市场的社会条件下,会出现一些制假贩假的现象并能够得到高额的回报,而一些诚实的经营者却得不到信任和支持,以致其它企业就会借助会计之手来做到销售和行骗的目的,所以受到了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限制,会计工作人员很难解决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压力和干扰,于是就导致制假贩假现象逐渐发生。二是很多会计人员不能照章办事,没有以国家利益为主的思想 ,不能坚持原则办事,就会造成会计方面腐败现象。三是会计执法者的打击报复得不到保护,社会违法利益大于守法利益。同时,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中一重要的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相应的改革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理论研究目标不全面,理论研究方法少,理论研究所涉及领域需要拓展,所以为了在会计环境下实现会计改革还亟待深层研究。
3、我国当前在会计环境下会计改革的有效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对会计环境以及会计国际化本质的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所以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积极的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对我国实际情况来说,我们不应该被动消极接受其它国家的会计机制,应当积极的参与国际化进程,可以利用国际资源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在与国际会计环境协调的过程中,施加我们的影响,使得国际会计的准则来解决我国的一些特殊的会计问题。二是会计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例如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某些企业的评价主要是以相关利润指标为基础,所以,会计信息的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将会很自然的转向利润这一指标。会计和经济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会计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只有清楚的把握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才能认识到我国的会计国际化问题,所以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下,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而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两者相互结合,所以针对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就要我们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及时提出会计对策,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所以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会计环境中实现会计改革这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有严格的相关的会计指标之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各个方面来配合和支持会计改革,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应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配套工作。所以对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在以后的会计改革发展中要理论研究、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和会计教育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王倩.会计环境的变迁引起的会计改革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4):34-36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要素流动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面现象
一般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并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就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贸易盈余增加,以及包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在内的石油产出国贸易盈余增加。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从1995年开始扩大,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为1140亿美元,约占GDP的1.5%;到了2008年6659亿美元,约占GDP的5.7%。全球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国除美国以外,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可以看出近年来世界经常项目逆差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同时,亚洲国家经常账户出现了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经常账户顺差为2057亿美元,到了2008年仅中国的贸易顺差就达到290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顺差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来自对美国的贸易,所以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是在国际上热议话题,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
欧元区的贸易余额从1993年以来一直为盈余,同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资金流出抵消了一部分贸易顺差,经常项目还不时出现小范围的逆差,但经常项目收支总体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整个欧元区并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角,
在世界经济失衡在贸易失衡的基础上,通过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资本流动、投资与储蓄的全球性失衡。由于美元霸权在亚洲地区的长期响影,亚洲经济体普遍实施的是本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为了避免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可能导致的美元贬值,进而引发亚洲地区经济体货币的竞相贬值再次发生货币危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被迫将过剩储蓄用于购买美元债券,导致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出现与双边贸易失衡相反趋势的资本流动失衡。那些顺差多的国家再以国债方式将资本输出到美国,就形成世界经济的“双循环”。
二、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面现象,但要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经济的失衡并不是短期政策性因素,也不在于中期的周期性因素,而在于历史性的长期因素,这些长期因素改变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而世界还没有形成对其有效的调节手段。这就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所形成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与新运行机制。所以我们说今天全球经济的失衡集中表现在国际收支与汇率水平上,但它的基础却是全球化加速下的国际要素流动,要素流动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是失衡的历史性原因。所以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
第一,全球化的原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在全球化中大大增强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即由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的生产出口,转变为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新概念:“ 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
全球化导致的这种要素集聚带来了生产出口在亚洲国家的集中,这些国家经济不发达,处于发展阶段,拥有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使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各国生产分工相比,生产的全球性布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更为重要。
随着这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其集中表现为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这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构建起了一个全球的供应平台。如果当美国政府刺激需求时,只会引进进口增加,而不是国内供给增加,其进口主要则来自于中国和亚洲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的低消费又要求以外部市场拉动增长,所以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通过外资的投资和对外的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贸易的顺差不断扩大。美国则通过在亚洲国家的投资既增加了高级要素的收益,扩大了财富积累,又因为进口的低价格抑制了通货膨胀。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使金融资产升水使储蓄更加减少,消费更加扩大,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第二,要素流动的原因。全球要素流动是存在着体制偏向的,高级要素的流动是比较充分的,而低级要素的流动则是不充分的。资本、技术、优秀人才、标准、品牌、跨国经营网络、跨国企业组织等极易流动,而加工型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基本不能流动。这就导致了生产能力由高级要素拥有国家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的流动的特征,生产加工能力从而出口能力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的集中,广义高级要素以资本形成向低级要素拥有国家集中,而金融财富向高级国家返流的基本特征。同时国际贸易是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可以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看成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不仅超越了商品流动,也主导了商品流动。
这是因为:(1)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既包含了要素的流动 ,也包含了产品的流动,因为要素流动必然使生产地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产品贸易量的扩大;(2)要素的国际流动从生产经营的源头起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其深度要超越以最终产品为内容的国际贸易;(3)要素流动是广义的 ,它既包括了货币资本,也包括了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信息、市场营销网络等等,深化了国际经济联系;(4)要素流动是商品流动的发展,因为跨境投资往往是为了跨越贸易障碍,包括关税等市场障碍和运输等自然地理障碍,扩大和发展了国际商品贸易关系。
这种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也使财富在国际布局上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财富积累的速度也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低级要素的收益主要转化为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即最终消费,发达国家则以高级要素的收益或转化为高级要素再开发,或转化为金融资产的积累。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一方面,全球化的要素流动使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集聚了大量生产要素,利用其低劳动力成本进行生产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构造全球的低价供应平台,使美国需求增加不带来通涨的上升;美国从国际投资中更多获利,财富增长,从而导致更高的消费和贸易逆差。生产在 亚洲国家的集聚,必然导致出口能力的迅速提高和贸易顺差的扩大。但是这种出口的扩大并非主要是亚洲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体现,而只是这些国家低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发达国家投资国在这一地区集聚各类高级生产要素的事实被这些国家迅速提升的出口能力掩盖了。这就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
三 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失衡
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所以现在的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一种长期性,持续性,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主要是因为:1.在目前国际分工的新格局中,美国相对充裕的资本和技术与亚洲相对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2.目前亚洲经济体以债券的形式积累了对美国的债权,而美国则以直接投资的形式积累了对亚洲经济体的债权。虽然这是不平衡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完善性,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所以其本质上是也一种相对均衡。
全球经济失衡是这种短期的失衡,为了实现长期的均衡,世界经济应当从几个方面来改变:
第一,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上,而全球国际贸易失衡首先是由美国的三大经济政策,即赤字财政政策、高消费政策和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贸易逆差,且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而贸易逆差日益攀高,到了2005年,美财政赤字高达4992亿美元,占GDP的4%,因而贸易逆差也创新高,达8284亿美元。在经济学上,如果存在贸易逆差,主要由投资增加和储蓄下降来承担,而美国既有投资增加,更有储蓄下降,双重推动贸易赤字急速膨胀,同时不仅美国政府欠债,家庭也靠借债消费。美国居民家庭储蓄率极低,难以支撑高消费,于是靠借债过日。从美国的产业结构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是它的优势,而劳动密集型的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则是它的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可是,美国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必然造成贸易失衡,尤其是对于中美贸易的失衡。
对于亚洲等一些出口导向型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上有着巨大的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持有美国债券最多的国家,更应该重视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外贸顺差不能反映出其商品的竞争力很强,而是建立在人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国来说,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进行经济转型,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国内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上来。我国应该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生产链条的高端发展和实现产业部分转移,延伸生产链条和网络容量。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要积极转变消费模式,政府应该给居民提供更好的保险,使其改善消费和收入的分配比例,降低储蓄率。同时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从而提高整个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第二,在全球金融方面。全球失衡的净储蓄方主要存在于亚洲地区,其中中国是净储蓄输出的重要经济体,中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并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外汇储备继续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中国现在的外汇管理体制使得货币当局只有被动地吸收大部分的流入资金,而外汇储备的吸收直接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挂钩,这就无形地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同时中国的储蓄率是大于投资率的,储蓄不能高效得转化为投资,主要表现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低效。所以我国要以政府主导金融建设为契机,进行金融的自由化建设,同时在注重间接融资主导的现状,在稳定金融环境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另外汇率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问题。当今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世界本位制货币的霸权体系,当一国在选择其本币的汇率时 与其说是在与市场力量博弈,还不如说它是在与美国进行博弈。当前我国的人民币在不断得升值,但我们要看到它还不能大幅升值,应在稳定基础上变动,这段时期人民币的上升对国家经济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的外向型企业,所以要谨慎的对待。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及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之后,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三,生产要素方面。通过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深层认识,我们知道要素流动对解决经济失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H-O模型描述了在国际贸易中,生产要素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正是有了生产要素这种不均衡的生产要素才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但为了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不可缺少的,必须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对进口国,而且对出口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各国在生产要素流动方面十分谨慎。现在像资本这样的高级要素的流动在全球日益扩大,但像劳动力这样的低级要素却面临着重重的流动障碍,所以要一步开放全球的生产要素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有其负面影响,不利于世界的平衡稳定发展,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机会。特别是我国,拥有着丰富的生产要素,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通过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宏,刘威, 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前景.江西财经大学报2008.6
[2] 胡志浩,王雪, 金融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保证。
(4)中国。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当前国内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物流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初);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我国物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效率和成本、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③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但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对现代物流管理日益重视,在加速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开发也己经起步;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中国物流业仍以多元的管理方式为主,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内贸易局、外经贸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
2物流业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是企业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实现这种战略,没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可靠快捷的物流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物流的功能也不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发展成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当前,物流产业正朝着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国际化与服务优质化的趋势发展。(1)物流绿色化。物流的活动过程对于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用于运输的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用于包装的包装物、衬垫物所带来的卫生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地加强,物流企业也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遵守环保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向“绿色物流”发展。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开始考虑限制卡车运输,鼓励铁路运输,以减少噪音和尾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国家规定,旧电视机、电冰箱要有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总之,现代物流要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同时健康的物流系统,向环保型物流发展。
(2)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寻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一点在横向领域里更为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经营管理、物流流程设计与控制和物流作业等物流活动中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并且成为物流企业和社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随着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促进企业流程改造,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法,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三是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提高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物流的智能化也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除了智能化交通运输外,无人搬运车、机器人堆码、无人叉车、自动分类分拣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都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仓库、虚拟银行的供应链管理,这都必将把国际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城市化战略 大城市 经济持续发展
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目前
一、城市、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大城市在集聚人口、集聚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城市是人群和工业高度集中的场所,有着雄厚的生产能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先进的文化技术和灵通的情报信息,为专业化协作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而由于协作,使人力、物力、财力得以提高,从而大大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现代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先进思想及科学技术的主要策源地,是现代文明的摇篮,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高峰。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核心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城市化是社会结构的大变革。
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据有关部门测算,通过城市化,当我国农村人口数量降到全国人口的25%(3—4亿)以下时,我国农村的土地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才会大大降低,农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的比例才能得到大大提高,农民才能从传统的农民变为现代农业工人,人均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能达到与城镇人口相等或接近的水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3.7亿农村劳动力,7.6亿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实现稳定的转移,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五、大城市、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