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29 09:57: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宏观经济相关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宏观经济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金融危机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alyzing Chinese balance of payments condition 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 to influence mutually of macroeconomic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It makes use of the lately- define index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 rate of balance of payments,the rat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nd the rate of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economy to analyze equilibrium in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otherwise,then inquiries into and puts forward the standpoint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that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of the low level and the equilibria for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economy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en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period.

Key Words:balance of payments,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policy,financial crisis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30-04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成为中外焦点。国际收支作为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加以调控。

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度量方法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根据在一定的条件下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而言的,是指相对的、动态的、区间性的、适度而又可维持的平衡概念。

度量国际收支平衡的指标主要有3个:

国际收支差率(k)=(近12月)国际收支(经常、资本)差额(A)/(近12月)国际收支总额。这项指标反映国际收支差额偏离程度,是各种涉及国际收支及其差额因素综合的结果,它的变化并不随经济发展而国际收支总规模变化而变化,差额变化但总规模也变化而差率可能不变,此时平衡状态其实没有变化;差额不变但总规模变化时差率却变化,此时应该说平衡状态发生了变化(如两头在外、自相平衡的出口加工贸易只是影响差率而非影响差额);顺差大并不能说明热钱流入,顺差变大、总规模未相应扩大甚至减少时差率将明显上升,在贸易、投资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有热钱大量流入,进而可能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即使是国际收支顺差情形)热钱大量流出也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在出口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国际收支顺差大、差率也高、并非一定是国际收支失衡,虽然加大进口或加大对外投资就能控制顺差、直接干预国际收支,但现实往往是相对扩大总规模以调节差率、保持顺差、维护相对平衡。因而差率比差额更能反映国际收支相对平衡状况和汇率承受的相对压力。将国际收支差率分为四个区:逆差率区(下沿为历史最低)、低顺差率区、中顺差率区、高顺差率区(上沿为历史最高),一般情况下,都应该处于中、低顺差区,当国际收支差率上升到历史高位或下降到历史低位,就可能存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汇率升值时,国际收支差率高就存在收汇贬值风险,应调低顺差率;反之,可调高顺差率;在经济周期的峰谷区和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收支差率应维持在低、中顺差率区或朝此方向调控。

外汇储备率=外汇储备/(近12月)国际收支(经常、资本)支出额。这项指标反映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中全部付汇需要的对比关系,其值过高则外汇储备机会成本高、风险大;过低则对外付汇能力不强。因而是研究对外付汇能力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有效指标。当外汇储备率较高时,国际收支差率在中、低顺差区的选择余地较大,反之国际收支差率应相对偏高一点。要避免出现尤其是持续出现逆差率区+低外汇储备率或高顺差率区+高外汇储备率的情形。在汇率升值情况下,应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率和国际收支顺差率以减少风险。

外经比率(j)=国际收支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反映对外经济与整体经济的比例,反映国际收支总量的相对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和内外经济相互协调程度。它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在图像上波动比较吻合,但后者未包含资本项目。外经比率值过高说明内外经济缺乏匀称、相互失衡,一旦外部条件变化受到的冲击将很大且外部风险容易传入国内。衡量外经比率高、低只能根据各国国情及其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一般情况下它的变化应该是较为平缓的、渐进的,只有当内外经济环境、内外经济结构和相互比例、经济增长方式等因素发生激烈变化(如国内、外经济、金融危机)或经过较大的调节时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出现拐点。

如下图,中国1993年以来国际收支的低顺差率区为0至0.04,中顺差率区为0.04至0.08,0.08以上为高顺差率区。2007年国际收支差率处于近十年来最高水平为0.103、2008年0.098也接近次高(1997年中国实行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影响前后数据的可比性),并已连续六年基本处于高顺差率区,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已经凸现、汇率承受升值压力。我国外汇储备率一直处于总体上升趋势,2008年为最高水平,表明外汇储备机会成本高、风险大。我国外经比率(已用年末汇率折算)在1993年至2002年均维持在0.456至0.67之间,自2003年0.84逐年较快递增至2007年1.26(2008年预计在1.03左右),表明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内外经济逐渐缺乏对称、相互失衡,所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因美元资产风险的损失巨大。综合这些指标和人民币汇率(中国2005年汇改以后的汇率数据具有参考价值)持续升值情况,表明2007年我国明显存在着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和外汇储备风险问题,2008年各项指标多已出现拐点或(如外汇储备率)将要出现拐点。出现这种相对数指标的拐点正是两个相比指标变化速度快慢的逆转。

未来中国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演化,实施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基于对形势的预判。如何由国际收支“纠过偏”转向“防逆转”,需要我们反思和明确宏观经济调控思路。

二、关于国际收支平衡与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

(一)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相互影响的关系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存在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四个重大问题,这四个目标既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把内外经济结合起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储蓄+政府收入”,是一个反映内外经济的关系式。我们还可从资金供求来看外汇收支与货币政策实施的关系,货币供给来自两大资金创造机制:一是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外汇放款等来创造;一是基础货币通过央行直接购买的外汇储备来实现。

在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中,国际收支是一国国内经济情况的对外反映,国际收支失衡是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失衡的综合结果。根据国际收支调节吸收分析法,在内需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实行经济快速增长、扩大就业,就会表现为大量的贸易顺差并伴随资金净流入,持续大量顺差和资金流动性过剩就将促进国内通货膨胀,最终要在无通胀下充分就业和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有困难。另一方面,根据国际收支平衡的结构理论,国际收支失衡也可能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单一、老化、落后等引起,从而影响外部失衡,需要改善经济结构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通过改变生产结构和产品性质,由此增加出口增长率、减少进口收入弹性,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如果一国的外部均衡难以实现,反过来也会影响内部均衡的目标。尤其是在金融、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失衡、剧烈动荡,会通过贸易、投资影响国内经济均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现运用新定义的指标建立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国际收支差率k、外经比率j的定义和国民收入Y=价格P*经济总量Q,我们有:

A*h=j*k*P*Q

其中:A为国际收支差额,h为汇率。因此我们有各项指标的增长率关系式:

dA+dh=dj+dk+dP+dQ

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如dQ>8%)、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如国际收支差率0.098由高顺差率区到中顺差率区即-59.2%

由此可知:①必须首先明确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时期;②货币政策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关键;③国际收支差率变化空间大,说明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影响巨大且弹性空间大;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出现拐点时期国际收支差率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极其重要;④对外经比率影响大的是出口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中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贸易也对国际收支差率影响极大,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实现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这是总量问题通过结构调整来解决的根本转换点。

(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

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目标一般遵循“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的思路来进行,国际收支平衡通常被放在最后的位置而被忽视,在国际收支平衡与其他目标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国际收支平衡”这项目标以求得其他目标的实现。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基本上也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在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目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以下的认识:一是反周期、反危机是长期调控原则,因为经济日益全球化、虚拟化和政治化加剧动荡和危机;二是防通胀是长期的任务,因为有竞争压力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外充裕的资金推动;三是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定是长期的需要,否则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缺乏长期的基础条件;四是储备资源是长期的战略,因为资源日益减少而资源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五是扩大内需是长期的趋向,因为应该在激烈竞争中摆脱外需的制约,同时正如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将会逐渐形成消费水平提高而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的趋势。六是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每一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不仅需要应对危机减少风险损失的政策措施和经过反思纠正失误、消除祸根,而且还往往伴随着一场深度的产业转换、结构调整、技术革新。这次空前的危机也不例外。这些是我们制订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进行政策搭配的依据。

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根据反周期、防危机、防通胀的调控原则和扩内需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把控制国际收支差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约束下内外均衡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宏观调控所追求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稳定的,长期目标是制订短期目标和进行当前政策搭配的依据。针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短(中)期目标是:“保平衡,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防通胀”。其中“保平衡”就是在世界金融危机情况下保经济平稳,实现包含国际收支平衡在内的内外均衡。

(三)国际收支平衡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搭配

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和资本项目管制且市场体系不健全,对于复杂多变的形势、多政策目标及其多约束条件,我们需要科学地搞好五个结合:一是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的结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短期目标应体现“抗风险、自消化、抓机遇”的特征,长期目标则体现“稳起步、大变革、快增长”的特征,在政策实施中应有机结合起来,相机抉择,保持政策的前瞻性,从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可能向好的、也可能向坏的方面演变,从容迎接金融危机可能引领全球和中国进入新的大变革时代。二是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结合。即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的结合,目前要把国际收支平衡放在首位,使国际收支差率控制在中、低顺差率区;通过内外政策的搭配,化解内外均衡的冲突。三是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的结合。虽然总量控制是当务之急、结构调整是缓慢过程,但目前就应着力结构调整、产业转换及其技术革新,由被动的需求结构变化到主动的需求结构调整、由需求结构转变到供给结构的调整。四是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结合。要使地方和中央的目标一致,企业、银行、政府的目标一致,防止地方、企业只求增长、不顾宏观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倾向,对进出口、引进外资、信贷、物价等各方面不可偏颇和各行其是。五是外汇政策和其他政策的结合。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调控国际收支差率和外汇储备率,外汇政策是重要方面,但其作用主要在外汇兑换环节,因此,其他政策如贸易、外资、外债等前位环节的政策也是重要的,应该配合实施。

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及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谨慎的货币政策

由于稳定出口和增长、鼓励个人消费均需要低税,而来自普遍陷于困境的企业、重挫的股市和萧条的房地产业等方面的税收减少,宽松的财政政策是难以为继的,赤字政策在危机时期是风险很大的。因此财政除了对十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优先扶持的主导产业投入外,应主要用于民生、刺激内需尤其是消费、促进内部循环。鉴于国内外资金面十分宽松而经济增幅难于很快提升,防止滞胀是当前金融危机时期的重要问题。因而实施货币政策要审慎、由偏松到偏紧,关键在于保持信贷投放的有效性,将其重点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切不可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当世界金融危机见底和消除后才可能实施平衡节余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在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的同时,对内实施适度投资和扩大消费的政策

实行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即国际收支总规模较小的平衡,这在其他经济总量指标仍然相对较高、尤其是外汇储备较大的情况下是有利而安全的,这是防范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可能继续深化而带来进一步冲击的策略性措施。2007年我国外经比率即国际收支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26较高,这种经济增长的依存度过高是有风险的。为此,需要转变出口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出口加工贸易为重的格局(并能减缓国际收支差率过快下滑而有利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正因如此,只能通过国内(实体)投资和(个人)消费来弥补。因此当务之急还是重点扩大消费,提高基础性的消费水平。增加农业投入以促进农村消费;把扩大消费相关的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进对此投资。

(三)实行国际收支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相结合,促进内外均衡

必须调整产业政策,淘汰一些落后的、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优化进出口商品、利用外资项目、对外投资的结构,通过高效能的出口和进口及其相对平衡来促进国际收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支持科技研发、技术革新来促进产业转换、升级和完善产业链,着力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精加工产品的出口;通过扩大进口来支持这些产业发展和促进内需扩大的相关产业发展,并不断促进进出口平衡。需要组织积极的对外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并以此带动劳务输出、促进就业)促进资本项目相对平衡和弥补我国产业结构的缺陷,逐渐实现以投资收益顺差不断增加来弥补贸易顺差的不断减少。

(四)在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对外汇坚持必要的管制性调控政策,对贸易实行必要的扶持性和保护性政策

继续树立外汇收支均衡管理理念,加强资本项目管理,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防止投机性资金的冲击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结合平衡要求战略性地组织对外进行有价值的实业投资,对人民币走向世界不必急于求成,处处体现我国经济利益和安全原则。在贸易政策方面,继续实施出口退税的补贴措施,增加对出口企业的扶持以避免出口过快下滑,但对资源类出口实行限额;不断加大对重要物资(如石油、黄金、资源、能源)的进口,通过进口来支持扩大内需所进行的产业转换和结构调整,运用一定的进口配额和限额手段换取出口贸易障碍的和解、防止进口对民族经济的冲击。这既是通过加强外汇收支管理以调节国际收支,又是适时主动地减少一定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降低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是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轻外汇储备风险、实现内外均衡的。

(五)保持汇率、利率和物价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发展

汇率、利率和价格是重要的经济杠杆,都是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汇率、内外资金利率差、价格差,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无论在短期还是中长期,均需要保持汇率、利率和物价稳定。尤其是近两年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汇率对进出口和国际收支调节的边际效应逐渐增大,但汇率继续升值在当前对企业进出口、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利。实施稳定的汇率、利率和价格政策也是稳定我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业、稳定资金而避免大量出逃和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知识架构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30日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陆续走高,大学毕业生待业大军迅速扩大,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以推动大学生创业,并借此部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生成功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这里简单谈一下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

一、成功创业需要具备的经济学知识

(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基本的供需分析,选择好的创业项目,使其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如市场调查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拟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基本的市场分析,使其及时发现创业机会,并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分析,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分析创业项目市场的大小,以做出项目选择决策;另外,创业者还可以根据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合适的地址。

(二)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对新创办企业的要求,理解并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如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等)、整个经济系统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等,帮助其分析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避免进入处于衰退期的行业,而且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某种行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拟创办企业的未来前景及发展趋势,选对行业谋求更大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储蓄、投资等内容有助于创业者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帮助创业者从宏观上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

(四)投资学。投资学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创业者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运行机制和一般规律,以及各类投资运行的特点与规律,帮助其正确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成功创业需具备的管理学知识

(一)战略管理和企业管理。这两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创业者从总体上设计和把握企业战略,高屋建瓴地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适合自身的目标,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在日常经营中,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避免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创业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必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熟悉掌握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教育、培训、服务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同时要建立一支团结、务实、高效的员工队伍,必须完善员工培训、考核、晋升、奖励、社会保障等制度。

(三)市场营销。做产品不如做销售,做销售不如做市场。只有将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销售出去,企业才能够回笼资金,才能够产生利润,销售是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惊人的一跳,是实现利润的基础。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在盈利高的市场上以更好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服务,并较好地去分析和开拓市场,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创业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资金,经营企业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财务管理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资金的筹集渠道,各种资金的成本、收益和风险,以及资金的有效使用,以做出正确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决策,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实现投资目标;财务管理还可以提供资金管理的工具,使创业者借助先进方法进行现金的预算和管理,加快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三、法律方面的知识

(一)注册登记和商标广告方面的法律法规。注册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创业者了解注册登记的基本流程,关于企业名称的有关规定等,使创业者缩短注册登记时间,更早地将精力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商标广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则有助于创业者提高商标意识,形成自主品牌,树立中国企业形象,使企业充分重视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同时在广告行为中减少不经意的侵权行为,更好地保护他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合同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契约,对契约的尊重和保护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市场成熟度的表现之一。大学生创业大多属于机会型创业,是高学历创业的一种代表,自然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典型,是其他创业者学习的榜样,所以准创业者一定要了解《合同法》的相关知识,自觉遵守和履行合同,主动和雇员签订合同,保护雇员及企业的利益;在和其他企业交往时,学会自觉运用合同这种法律形式保护自己。

第3篇

证券研究部工作

年初加入证券研究部后,在谢总的提点与郑总日常的教诲中,让我对证券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基本面分析的要点与方法,改变了原有对市场的简单认识,建立了正确的视角去看待市场的变化:

一、由原来单一的关注个股,开始向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关注行业变化的方向转变。

以往个人只关注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背后的根本,以及现象可能引发的变化,对于行业的关注也脱离了宏观经济的变化,所以导致对于行业的变化把握不够。经过这半年的学习与工作,我认识到了证券分析必须从大的背景出发,由面到点的去一步一步进行,而不是单一的从k线形态出发进行凭空想象。

二、从简单的关注个股形态与基本面,向形态与量能结合,关注资金流向方面转变。

过去个人总是通过k线形态结合公开资料进行分析,相对而言比较片面,对于资金流向分析不太关注,且不得要领。近期在郑总的指点下,开始对于这个方面进行关注与学习。虽然目前盘面对于量能变化的敏感度还十分缺乏,对于资金流向的把握还十分欠缺。个人意识资金流向是行情的根本,这个方面将是我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开始端正自己的投资操作理念与心态

过去心态相对比较容易波动,同时投资操作理念相对简单。经过这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个人认为个人心态有所提高。以往个人只在意于结果,对于造成结果的原因不太深究。现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个人操作中,比较注意过程,对于好的结果或坏的结果,个人都进行一定的总结。心态较以前平和许多。投资理念操作方面,个人十分赞同公司关于“跟从主流资金“的理念,虽然对于市场节奏把握的能力目前还十分欠缺;有时候还犯过于使用静态眼光看待市场以及个股的错误。但目前个人在日常看盘分析操作中已经有意识的去纠正与改变。

四、日常工作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帮助公司关注相关的行业以及个股。个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作的还很不够。虽然,每周对于自己关注的行业及个股,自己都会收集公开资料,及相关的分析。并在总结文字时,尽量多加入自己分析与思考,少照搬网路上现成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为,由于对分析的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程度。如医药行业,由于公司之间差异很大,对于医药行业个人比较陌生,虽然对于产品,自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了解,但对于具体公司的变化,还是停留在盘面和量能的基础上。因此,个人的分析比较简单而肤浅,往往只能简单的提及一点要素而缺乏全面,下一阶段工作中,这个方面将着重改进加强。

日常工作中缺乏主动深入发掘的精神。近期、新股中步步高走势比较强,新华都与其比较类似,虽然,个人曾经在收盘总结时,向领导提及两股行业比较类似。但是事后自己没有主动没有深入分析与挖掘。下一阶段工作中,在工作主观能动性方面需要着重加强。 个人半年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下半年工作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总结,让我静下心回顾了半年来的进步与不足。

个人认为不足在于:

1、 自身知识结构仍需要进一步理顺。

虽然平日自我学习、看书、看资料中,每日与郑总的交流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但个人认识到,还没有很好的理顺与发展。如,在分析宏观经济中,自己就感到由于缺乏对“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深入认识,导致看到现象后,分析的比较片面,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预见性不够。又如在个股分析中,虽然运用了简单的财务分析,但是缺乏全面性,分析的比较肤浅。下半年的工作与学习中,个人打算对于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与加强。

2、 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每天都了解市场、个股的,但是个人一定的惰性使我看观察信息时不够仔细与敏感。对于市场的变化,由于主观能动性的不够,导致分析不够。同时,对于其他行业的关注,也缺乏连续性。

证券行业是一个不段学习与积累的行业,下半年,个人将着重进一步加强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建设,相信只有这样才可以突破目前的相关瓶颈,才可能有一定的进步。

第4篇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独立学院 教学方法

宏观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后续学习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理论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学好该课程对经管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理论性强,涉及大量抽象经济模型和数学推导,且与现实经济密切联系。有不少同学反映,无论是掌握理论还是完成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碰到实际问题也无法灵活运用。另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结合教学实践,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认为独立学院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适当施压,进行案例引导,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好该课程。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在我国,独立学院产最早产生于1999年,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招收的学生是在高校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的,因此通常称为“三本”学生。这部分学生与母体公办大学的学生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相对薄弱。表1以广东省2007―2011年普通高校文理科一本、三本分数线的对比为例来说明“三本”院校(即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功底相对薄弱的问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历年来一本与三本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特别是2009年后,录取分数线差值均在200分以上。可见独立学院学生基础与重点院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知识的系统性较差,个别学生偏科严重,尤其是文科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例如,很多同学将微积分这门课程戏称为“危机分”,谈“数”色变,参加补考的学生较多。甚至有些学生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凡涉及数学的学科都信心不足,未接触课程前就认为自己肯定学不会或学不好。这就给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学习热情不足。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如果一门课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涉及较多的抽象概念和数学推导),大多数学生便“知难而退”,缺乏钻研精神。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常常是临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一般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以通过考试为目标。

(三)活泼开朗,形象思维活跃。独立学院学费较高,能进独立院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学生大多有文艺特长,灵活好动。一方面,他们在集体中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及组织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他们个性独立,头脑灵活,且形象思维远胜于抽象思维,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直观经济现象较容易理解,如能适当引导,常会有不错的表现,但对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数理逻辑缺乏应有的耐心。

(四)就业压力大。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独立学院的学生与重点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相比处于劣势,因此就业压力更大。受此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通常对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对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则认为如果不考研,学了也没多大的作用,能应付期末考试则可。

二、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宏观经济学教学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上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习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弥补其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不足的欠缺,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慎选教材。目前国内高校用于本科教学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二是直接引用由国外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教材,主要有萨缪尔森、诺德豪斯主编的宏观经济学,克鲁格曼、韦尔斯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斯蒂格利茨的宏观经济学,等等;三是由各类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编写的自编教材。

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是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安排也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但是该书涉及较多的数学公式推导、经济模型,且重点放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上,涉及的前沿问题较少,联系实际的经济学案例分析也不多,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适宜用作独立学院的教材。国外学者编写的教材是以西方几百年经济发展为背景总结出的经济理论,配有大量案例,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西方国家的教科书中描述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情况存在脱轨现象,这会对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理解中国的经济现状造成困扰。各类院校的自编教材内容基本不会超过上述两类教材的基本框架。

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大多数文科班的学生数学功底较差,对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选取对数学基础要求不高,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教材更新快的哈佛大学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作为独立学院经济学入门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或有考研要求的学生课后将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作为补充阅读的参考书目。

(二)立足国情,区别对待同一概念的不同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由于曼昆教授是立足美国经济现状编写教材,一些经济问题可能与中国实际情况脱轨,讲课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加以区分。例如,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讲到CPI篮子中有什么,中国与美国都是将一篮子物品与劳务分为住房、交通、食品、医疗等项,但这八项在两国的CPI篮子中所占比重不同,例如,中国居住只占13%,美国的住房却占到43%,相反的,美国的食物和饮料只占15%,而中国的食品占CPI的比重高达34%。不仅所占比重不同,它们各自所包含的经济含义也不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问题,授课时最好将中美两国的CPI指标构成及其含义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立足国情更好地体会CPI的含义,同时也能避免让学生感觉理论与现实脱节,认为书本只是纸上谈兵,学了也没多大用处,提不起学习兴趣的问题。

(三)适当施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学院的学生都比较聪明,但是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靠学生在课后自觉练习,很难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因为绝大部分学生会直接“省略”这一环节。到学期末,问题越积越多,即使讲过的知识当时懂了,过一段时间也会遗忘。因此,在精心备课的同时,还应当精选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以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通常讲完一章,就将该章节相应的习题布置下去,题量不宜过大,另外习题要求应明确、简单、清晰,并且要施加一定的压力,督促学生完成。例如,下周上课时,学生如果对上周布置的习题没有任何疑问,可任选几题,随机抽学生进行解答,一是可以了解学生习题完成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果学生对习题有疑问,则应对大多数学生反馈的难点及时讲解;二是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复习的习惯,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内容需要安排学生课余继续完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不差,但学习自觉性欠缺。在授课过程中可将班级学生分组,布置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大家互相督促、共同探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

1.数据搜集能力。现代经济学很多理论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在本科阶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十分有必要。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可指导学生去学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等公共数据资源库收集相应的数据,并指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从中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例如:在讲“一国收入的衡量”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去相应网站查询中国的名义GDP,讲完这一章要求小组成员根据查询的数据,选定某年为基年,分工计算中国的真实GDP、GDP平减指数、GDP增长率等。在讲“生活费用的衡量”时,可安排学生收集历年CPI的数据,并据此计算历年的通货膨胀,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这样能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和科研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自学能力。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时若能同时了解该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由哪位学者提出,该学者的生平逸事,等等,有助于学生对该理论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这些工作最好在课间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共同查询了解。例如,讲到“理性预期”理论时,可指导学生分工了解卢卡斯所处的时代,卢卡斯其人,卢卡斯与理性预期相关的趣事,卢卡斯的主要学术成就,以及他的论文著作,等等。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性预期的理论并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

3.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去,但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一组的工作量落到一两名同学的身上。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第一,小组内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二,要求完成任务后,学生必须互相沟通,完全掌握,教师课堂抽查不按既定分工要求的学生回答问题;第三,小组学习任务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小组成员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该组完成这项任务的质量和平时成绩。通过以上方法,鼓励落后同学超过前面的同学,引起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沟通进步,提高学习小组的效率。

(五)加强案例教学,使理论更加形象化。独立学院学生的形象思维远胜于抽象思维,他们对于发生在身边的直观经济现象较容易理解,但对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数理逻辑缺乏应有的耐心。因此,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引导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可采取以下两种案例教学的方式。

1.以最新的财经新闻为背景,引出要讲授的知识点。例如,讲到货币政策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的概念时,先举例说明国内的经济环境,让同学直观地判断目前经济是通货膨胀还是紧缩,再讲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政策是什么,并让学生思考中国人民银行这么做的目的,再接着讲解“存款准备金”的概念,以及央行对存款准备金采取的不同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便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某一宏观经济现象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例如,我国目前处于通货膨胀时期,请学生利用所学的货币政策来讨论央行可以采取什么货币政策来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得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参与其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观点碰撞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讨论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问题设置合理,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层层递进的分析。否则,学生可能分析了几点就出现冷场情况,不了了之,最后还是由教师唱“独角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讨论问题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上课时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发言。

(六)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由于多媒体的普及,大多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包含的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助于提高授课效率。但由于其放映的速度快,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讲授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完美结合。由于板书易于随意圈点标注、控制进度,对于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公式推导,应该通过板书讲解,让学生的思维容易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并且在此过程中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这些内容如果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忙于记笔记,课上没听懂,课后又不注重复习,教学效果会打折扣。而对一些图形分析与转换,例如,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如何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相关”的问题时,其中涉及点线的移动,传统的板书既费时又表述不清,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时间,丰富信息量。总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多媒体与板书的恰当选择,才能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多样,其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断总结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和喜欢上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美]格里高利・曼昆主编.粱小民,粱砾译.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314.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供给管理”,是与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需求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后者强调从需求角度实施扩张或收缩的宏观调控,而前者则侧重于讨论因政府而使总供给发生变化的机制中更多样化的政府作为,并特别注重与政府产业政策等相关联的结构优化,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①所谓“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凯恩斯对其的首度阐述是“除由于预期产生的不稳定外,人性本质的特征也是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即人们的积极行为大都基于自发乐观主义(Spontaneous Optimism),而不是理性预期,无论是道德人、享乐人或是经济人。极有可能的是,当人们作出某些积极选择时,其行为产生的完整后果往往拖延多日,因而该选择只能被理解为是动物精神的结果――一种主动采取行动的紧迫感,而不是对定量利润乘以定量概率再求加权平均的结果”。②然而,也许是凯恩斯开创宏观经济学的光芒过于闪耀,学派中各色继承者们反而在1936年至今的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忽视了“动物精神”的存在。历史发生的必然往往是在为少数精锐的先驱者带来契机。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后,在经济学理论界各色各样复辟和开拓的浪潮中,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将研修已久的凯恩斯“动物精神”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重新带回学界的视野,并将其认定为是经济行为中与理性的经济动机相对应的概念,这种情绪化决策导致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并非总是理性的,这是经济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也是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③在宏观层面上,罗伯特・希勒认为货币幻觉等因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经济的“非理性繁荣”④,尽管当时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将此归因于“动物精神”的范畴,但是后续的研究明确货币幻觉属于“动物精神”的重要因子之一。中国经济中也存在着以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民粹主义情愫高涨中的福利赶超和通胀预期与货币幻觉为代表现象的非理性繁荣因素。笔者认为,在存在“非理性繁荣”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所需采用的“供给管理”,要在理解宏观经济如何受到“动物精神”驱动的基础上将其纳入通盘考虑,也许才能成就真正的“理性”。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必须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

美国人前些年所标榜的“华盛顿共识”,所体现的仍是只注重需求管理的思路,大逻辑是结构问题可全盘由市场自发解决,而此次金融危机下,美国调控当局运用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供给管理”手段,如不救“雷曼”而选救“两房”、“花旗”、“通用”。中国虽然在应对此次金融海啸中有良好表现,但在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贯彻落实“三步走”现代化赶超战略进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借鉴他国(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大国)的调控经验。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必须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需有供给侧的结构对策。贾康已指出了弗利德曼式经典表述所引出的认识片面性,强调不能把物价上涨完全等同于货币过多而以为抽紧银根可成为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和完全手段。近几年来,以粮食和农产品为基础的食品价格因素始终是物价上涨中占据70%以上份额的构成因子。因此,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农业产品有效供给的激励,便可能缓解相应的物价上涨势头,而不是仅仅以总量调控这样的“一刀切”方式进行调节。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市场经济目前还不成熟,竞争机制相对不尽充分、要素流动自由性仍然相对薄弱,这一方面会导致出现较大的结构性不均衡,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以总量调控为主、需要依赖市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二,我国经济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需注重调控中的区别对待。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在中国不论是存在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和通胀压力、还是其迅速演变为流动性不足和通缩压力的情况下,都存在某些领域有效供给不足、投入滞后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经济社会的薄弱方面和“短线”领域需要运用政府财力和其他财力引导来强化。因此,应当从实践出发,坚持有区别地对待中国“三农”、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等领域。运用结构性对策加大要素投入的力度和促进相关机制创新的改进,通过“供给管理”加强这些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改进总供需的平衡状态。

“动物精神”引发“非理性繁荣”的逻辑

与“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理论所强调的不同,“动物精神”实质上是经济行为中与理性的经济动机相对应的概念,意指非沉稳的动机、情绪化本能式和非理性的行为,会引发经济的“非理性繁荣”。在动物精神视角下,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假说显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理论缺陷;而这种理论缺陷恰好有助于我们认识动物精神的实质,这一点从创始者凯恩斯到继承者阿克洛夫和希勒都没有发生变化,其实质正是经济出现非理性繁荣的源头。把握这一源头,就可以站在基点上对非理性繁荣已经发挥的“优势”进行总结,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测,同时可以从其产生的源头上进行控制。

“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的理论缺陷。1961年,以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思在美国《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的《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为标志,理性预期学派首先提出了合理预期的假设:人们总是竭力按照以往的一切有用的知识进行价格波动预测。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在《金融分析期刊》上发表了《股票市场价格走势》一文,提出了有效市场的概念:在这个市场中,存在大量理性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每个人都试图预测单个股票未来的市场价格,每个人都能轻易获得当前的重要信息。

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的重大理论缺陷,正在于其对于完全信息以及理性经济人能够有效利用完全信息的假设。按照理性预期和市场有效理论,完全理性的行为应当满足三个要素:一是建立在完全对称的信息基础上,二是针对手头的信息作出理性的预测,三是根据理性的预测作出理性的选择。逻辑链条是:宏观经济出现下行因素―微观主体得到来自市场的完全对称信息―微观主体作出理性预测―微观主体作出理性选择。但是,回到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来,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无法保证行为总是理性的:一是微观主体不能得到来自市场的完全对称信息,导致其很难得到完全理性的预测并基于此进行理性的选择;二是微观主体在手头信息的基础上,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通常会作出与理性预测相去甚远的预测,从而相应作出看上去非理性的选择;三是无论微观主体是否能够作出理性或者非理性的预测,都不能保证其在预测的基础上作出相对应的选择。

即使有市场失灵存在,微观主体也总是能够得到想要得到的部分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不完全,但基于此进行的理性选择通常可能八九不离十,这也是理性预期和市场有效理论成立的基石。而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微观主体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作出看起来与理性预测背离的选择,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

“动物精神”的内涵及发展。凯恩斯首先提出了“人们的积极行为大都基于自发乐观主义(Spontaneous Optimism),而不是理性预期”的表述,他在试图解释经济偏离充分就业的原因时,认为“我们用于估计铁路、铜矿、纺织厂、专利药品的商誉、大西洋邮轮或伦敦市内某栋建筑未来10年收益的这些基础知识并没有多大意义,有时甚至毫无用处”,人们的决策“只能被视为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导致的结果”,来自人们“想要采取行为的自发冲动”,而不是“量化收益乘以其量化概率的加权平均值”⑤。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对此表示了完全的赞同,与此同时,发展了动物精神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含义,认为“它(动物精神)现在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导致经济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的元素;它还用来描述人类与模糊性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在阿克洛夫和希勒的观点中,对动物精神词性的界定应当是中性的,其积极的一面在于“赋予我们能量”,其消极的一面在于“被它麻痹”。显然,从创始者凯恩斯到继承者阿克洛夫和希勒,无论采用形象描述,还是逻辑提炼,动物精神的实质其实就是非沉稳的动机本能式情绪化决策和非理性的行为。几年前当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席卷全球之际,又有美国学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希勒撰写的《动物精神》一书译成中文(2009年),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后,罗伯特・希勒也曾在其金融分析研究中对“动物精神”的相关理论进行应用,认为“最终,人类所能作出的决定都是受个人情绪驱动的,决定的源头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的潜意识”。⑥

然而,关于“动物精神”的内涵,创始者凯恩斯并未系统地给出范畴,而继承者阿克洛夫和希勒则对此颇具见解。认识“动物精神”的内涵并思考其中玄妙的逻辑,是认识其引发“非理性繁荣”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现象的基础。根据二人的见解,“动物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五大维度:信心及其乘数、公平、腐败和欺诈、货币幻觉、故事。鉴于本文研究“动物精神”的目的主要在于为中国宏观经济理性的“供给管理”提供可探寻的路径,所以试图跳出二人利用成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动却零散的案例进行的故事性描述,而改为一种融入笔者思想、中国元素以及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存在的相关元素的升华版,以期提供更为清晰的逻辑、更为有力的论述。

第一,动物精神的关键:信心。从凯恩斯对动物精神的关注不难看出,当经济偏离充分就业时即宏观经济周期出现下行时,动物精神所造成的影响才备受关注,而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群体的一方还是投资者群体的一方,每一个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是动物精神的关键。经济学一直以来都在信心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因而按照逻辑,我们不得不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一:信心如何成为动物精神?

如上所述,当宏观经济下行时,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进行的预测不仅仅基于手头的信息,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信心的影响,这种信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假设市场主体基于同类信息对宏观经济进行预测,出现下行因素时,对市场满怀信心的人会选择继续消费、保持投资,而对市场缺乏信心的人则会选择减少消费、减少投资。在接收到的作为硬性条件的信息上可能并没有过大差异,但是最终的行为选择却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甚至会出现如下分化:假设市场主体同时持有明显的经济衰退信息,对市场满怀信心的人会选择加大投资,而对市场缺乏信心的人会选择撤出投资。这种由于信心造成的行为选择反差使其成为动物精神的关键。导致人们对宏观经济信心不同的因素可以是多样的,典型的可以有:群体影响――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作用(个人行为及效率受到群体行为的积极影响)和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作用(个人行为及效率受到群体行为的消极影响)会影响微观主体的信心;微观主体的知识结构――有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知识的微观主体作出选择与没有相关知识的微观主体作出的选择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微观主体的风险偏好――倾向于冒险的微观主体与风险规避型的微观主体所作出的选择有时可能截然相反。显然,这里影响微观主体的因素主要属于心理学范畴,与传统经济学范畴以及分析思路有所不同,而经济学在现实中对信心的关注和测度也更加侧重于实用的角度。

信心一直被视为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要素之一,尽管信心随微观主体不同呈现多样性,且量化工作非常困难,但是仍然不乏将其纳入科学化框架的努力。包括:其一,巴隆信心指数(Barron Confident Index),最早由巴隆基于债券交易者行为理论计算得出,认为较高的信心指数是牛市的信号。其二,消费者信心指数(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ICS),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乔治・卡通纳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通过询问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就业、物价、利率的看法,来调查消费者信心,他认为这些直接的心理感受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支出计划。可以说,微观主体充满信心是帮助美国经济于二战结束后逐步复苏的重要原因,这一实践的结果与当时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将出现30年代大萧条的紧缩与失业的担忧恰恰相反,这种与理性预期造成宏观经济衰退之间的偏差,正是动物精神的体现。其三,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AC尼尔森是荷兰VNU集团下属公司,是全球最为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对消费者信心的计算主要基于消费者对就业市场、个人财务状况的信心和消费者意愿,若最终数值在100以上就表示消费者充满信心,而若最终数值在100以下则表示消费者缺乏信心。其四,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此指数计算始于1997年,由现指数和预期指数两个部分组成,涵盖了房地产、耐用消费品、汽车和股票投资等四个主要行业,并按照年龄、收入水平和地域划分提供较为详细的统计数据。

问题二:是否存在信心乘数?

简言之,乘数效应就是某外生变量的每单位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按照萨缪尔森的理论,乘数效应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MPC)直接相关,数值应等于1/(1-MPC)。那么信心是否存在乘数效应呢?答案是肯定的。结论的得出源于以下三点:其一,每单位信心的变化会影响经济总量变化。尽管对信心的测度很难在定量层面上按照科学化标准进行要求,但利用定性分析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不难得到如下逻辑:微观主体信心提升一个单位,其将增加消费或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投资),而消费或投资所带来的产出是经济总量变化的第一个层次,所带来的产出将为宏观经济带来继续扩大投资、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增加税收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由此迎来经济总量变化的第二个层次:继续扩大投资提高了产出;就业的扩大带来重新就业微观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消费和投资;为在职职工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会继续提升社会消费水平;税收收入的增加会引发政府投资的扩大,从而带来产出的提高。如此逻辑还将继续进行第三轮等,但鉴于各指标增量的逐步收缩从而导致效果逐步降低。在以上传统逻辑的基础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微观主体信心提升一个单位所带来的一轮又一轮经济总量的增加,将有助于微观主体信心的继续提升,并可能会引发其对长期宏观经济的信心。其二,信心直接影响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实质上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但是消费增加的幅度略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消费者信心提升一个单位对消费者收入所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即从简化公式的角度来看,信心也存在乘数效应。其三,信心会影响别的乘数。在消费者理性预期和理的作用下,如果宏观经济繁荣,投资和消费变化一单位将会产生产量大于一单位的变化,存在相应的投资乘数、公共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而除了理性因素以外,由于信心的存在而带来的非理性因素同样会作用于这些乘数,从而在宏观经济繁荣、存在相应乘数的情况下出现继续推高各项乘数的效果。

问题三:一个重要的辨析――到底是影响了“信息”,还是影响了“信心”?

在对信心作为动物精神关键的论述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辨析是:到底是影响了“信息”还是影响了“信心”。二者极易混为一谈,而实质上泾渭分明。总体而言,对信心的关注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相比更加深入的层面。目前,在对消费者信心的测度中不难看出,大多数研究者都将信息作为信心测度的基础,例如: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失业率、物价水平和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测量的,而这种方法恰恰掩盖了信心作为动物精神的实质,并且使动物精神因果陷入悖论。若以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代表,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能将更加明了易懂。若将消费者行为分为理性的行为和非理性的行为,那么理性的行为可以视为理性预期基础上所作出的消费者行为选择,而非理性的行为可以视为动物精神支配基础上所作出的消费者行为选择。其中,基于理性预期的理性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基础,源于消费者对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组成的手中信息进行理性分析而得到的结果;而基于动物精神的非理性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基础,则源于消费者受到以信心为核心的动物精神的支配而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信息”可以被认为是消费者理性预期和理的基础,而“信心”则可以是消费者非理的基础。基于此,对于“信心”而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失业率、物价水平和利率等宏观指标下,并不能直接得出消费者“信心度”的高与低,而实质上,这种“信心度”的不同主要源自本文所述影响微观主体行为选择的心理学因素。对同样“信息”下的“信心”的关注,实质上更能体会信心作为动物精神因导致消费者不同的非理而造成微观主体个人财富、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等不同的表现。实践中的微观主体行为往往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同时受到理性层面和非理性层面的综合影响,笔者认为“信心”总体上还是受到宏观经济指标等理性因素的制约,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动物精神会引发的繁荣是“非理性”的。

第二,公平:机制公平与心理公平。如果说对信心的关注实际上已经深入到了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相比更加深入的层面和更加复杂的分析课题,那么对公平的关注显然也有必要更为深入。公平其实也是与动物精神相关联的重要因素。关于公平因素,可分为两层:其一,经济学中所指的“公平”,通常是社会分配及再分配结果的公平(均平状态),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中涵盖的公平,通常与经济运行的效率放在一起讨论两者的权衡问题,从目标上来讲追求的是一种机制上的公正(以激发效率)与而后适当处理结果均平(以维护稳定)的结合。其二,公平因素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微观主体的感觉,从目标上来讲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上可接受的公平。按照美国行为科学家斯塔西・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设OP为“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C为“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IP为“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IC为“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OH为“对自己过去报酬的感觉”、IH为“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那么对微观主体公平感觉的衡量可以抽象为:OP/IP、OC/IC与OH/IH的比较,OP/IP与后两者相等时,微观主体在心理上就达到了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以及与别人进行比较的公平感觉。目前,经济学者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把更多的关注落在前一层面,而对微观主体公平感觉的重视程度和展开分析尚明显不足。

第三,被误导产生的动物精神因子:未理顺的机制和“钻空子”式欺诈。未理顺的机制和欺诈的相关问题更值得发展中经济体关注,因为这一动物精神因子的存在可解释为什么发展中经济体经常出现公共政策效果的偏差。发展中经济体在高速发展进程中,通常会对宏观经济各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给相关机制带来很大压力,这种压力得到排遣的路径有几种,但是通过理顺机制而最终得以实实在在走通解决路径往往是非常艰难的。在机制未理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压力会通过形成“肿瘤”的路径进行排遣,这种排遣通常并不是真正将问题解决,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压力堆积起来,表面看上去可能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实际上潜在矛盾会越积越深。未理顺机制还会加剧市场失灵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存在信息错配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欺诈的行为。这里所谓“欺诈”,主要是指技术上合法但“心术不正”的经济行为,或可称为“钻空子”的经济行为。在这种动物精神因子的作用下,微观主体即使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数据基础上进行理性的预期和行为选择,也难以在这种数据雾霾下看清楚事实,从而自然而然地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未理顺的机制和欺诈为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中长期潜在危害之一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显著扩大,势必对经济体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并不是新词汇,早在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就提出了这一概念,是指货币政策存在通货膨胀效应,而微观主体会更多地受到货币名义价值的影响,忽视手中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根据这种心理错觉而作出相应选择。传统宏观经济学比较强调微观主体具有自动调整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之间扭曲的理性,从而能够进行理性的预期、作出理性的选择。然而,在实践层面,微观主体首先可能未必留意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即使试图对此予以关注,也往往不能够确切地、实时地掌握货币的通货膨胀信息或者商品价格的变化信息,且不论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由此而引发微观主体的货币幻觉――即通常情况下微观主体会忽略或者低估通货膨胀的作用,而由于手中持有的名义货币量的增长对宏观经济的繁荣作出误判,从而导致最终选择的非理性,成为重要的动物精神因子之一。

第五,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如果说发达国家的“故事”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和制度安排编写的,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故事则更多是由示范效应编写的。这类故事动听到可以催生发展中国家的民粹主义情愫,引导微观主体盲目追求发达国家高收入、高福利、多休闲的生活状态,绑架政治、政策来迫使进行不当的福利赶超,从而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逻辑系列听起来似乎危言耸听,但却实实在在是拉美地区由于盲目的福利赶超而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前车之鉴的基本脉络。示范效应所编写的故事之所以作为动物精神的因子,是因为其能够导致微观主体的非理,其影响路径可以有:其一,影响消费结构,主要是指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微观主体可以追求提高消费中进口商品的比重――这种对洋品牌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理性的。其二,影响投资结构,主要是指微观主体更愿意选择投资虚拟经济而不是投资实体经济,甚至更极端地讲,是更加倾向于投机而不是投资。其三,影响分配结构,受到发达国家示范效应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微观主体往往不能够理智地基于本国的发展阶段作出行为选择,而一味地追求高工资、多闲暇、高福利的生活状态,必然对社会福利产生强烈的诉求。

“动物精神”引发“非理性繁荣”:联系我国现实的启示。“动物精神”的五大因子对经济生活都会产生影响,易引发经济“非理性繁荣”,其逻辑路径是:第一,信心和信心乘数的存在,导致一定阶段上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盲目乐观,从而加大消费和投资,使宏观经济看上去更加繁荣;第二,未理顺的机制和较普遍的“钻空子”式欺诈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堆积的矛盾问题得到“维稳”式暂时缓解;第三,货币幻觉的存在导致微观主体不能够认清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从而非理性地增加消费和投资;第四,发达国家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压力式迫使发展中国家扩大赤字来提高福利水平,使短期内生活状态有很大改善却无可持续性。这种非理性繁荣会带来许多发展问题:其一,信心和信心乘数存在的行业和领域往往与过度投机行为相关,从而催生了宏观经济的泡沫;其二,未理顺的机制和欺诈缓解的宏观经济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是矛盾后移,可能积重难返,对经济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其三,货币幻觉的存在会明显冲减社会再生产中的平衡因子,制约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其四,发达国家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导致微观主体无法正视自己的发展阶段,吊高胃口而不可持续的福利赶超最终可能会将国民经济拖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五,在如此种种扭曲下,往往忽略了公平的真实底线,导致社会问题层出。

将动物精神引发非理性繁荣的理论探讨联系于我国的现实,不难发现,动物精神引发的中国非理性繁荣的现象已比比皆是。比如,某些区域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越调越高”,实际上是在未理顺机制情况下,民众受到信心及信心乘数的影响,并形成“炒房团”式羊群效应的投机热潮,这主要体现的是动物精神支配下纷纷作出非理性选择。此外,由于中国没有统一的房地产买卖信息披露平台,房产中介的“钻空子”欺诈行为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索取的中介费用直接与所售房产的价格挂钩,致力于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向消费者索取更高价格,甚至许多房产中介利用手中信息的便利直接收购较市场价格更低的房产,转而以高价格销售,攫取其中高额利润,并且推高房地产市场价格。又如,公平问题在我国表现得非常突出,以国企与民企相比较,以“体制内在编职工”与“劳务派遣工”相比较,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与薪资待遇方面相差很多,并且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两大突出问题。此外,未理顺的“从煤到电”机制也引发了资源价格的扭曲问题和不合理的垄断问题,并且加剧了工资中的不公平。再者,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尚处于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过渡时期,民粹主义倾向及其激发的对福利赶超的诉求也已逐步显现。最后,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通货膨胀,由于微观主体存在货币幻觉而可能被低估而引出投资、消费行为的非理性。

对策与建议:以理性的“供给管理”矫正和化解“动物精神”

鉴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存在由于动物精神引发的非理性繁荣因素,考虑凯恩斯提出的政府“保证市场主体免受动物精神支配”的意旨,在宏观调控中应当注重“动物精神”的存在,并以理性的“供给管理”,优化与需求管理的匹配,以矫正和化解 “动物精神”。

必要性逻辑探析。综上所述,理性的“供给管理”与“动物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可抽象如下所示(见图1),沿着两者逻辑关系发展的路径,恰可同时对本文的论述作出小结:第一,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需要理性的“供给管理”,并阐述了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且我国经济存在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进而思考,怎样的供给管理是更为理性的?第二,由动物精神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动物精神所涵盖的信心、公平、未理顺的机制和“钻空子”式欺诈、货币幻觉、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五大因子:信心是动物精神的关键因子,并且存在信心乘数;公平因子存在机制公平与心理公平两大层面;未理顺的机制和“钻空子”式欺诈是误导产生的动物精神因子;货币幻觉由来已久且通常的表现是民众对名义货币购买力的高估;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对于发展中国家防范国民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重大意义。这五大因子能够导致国民经济的非理性繁荣。第三,我国国民经济中存在动物精神及其引发的非理性繁荣。第四,由于动物精神的存在及其引发非理性繁荣逻辑的成立,加之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表现,构成中国国民经济的现状,进而导致对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相应诉求。第五,这一诉求最终需要落实到理性的“供给管理”层面,即理性的“供给管理”应当将矫正和化解“动物精神”纳入考虑框架。第六,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动物精神引发国民经济非理性繁荣对经济长远发展带来的危害,以理性“供给管理”矫正和化解“动物精神”的对策建议,具有现实的意义。

目标及对策建议。我们认为,将矫正和化解“动物精神”纳入理性的“供给管理”框架,应当有针对性地在“供给管理”别注重以下目标:管理和引导消费者信心;促进收入分配的机制公平与心理公平并重;降低货币幻觉带来的风险;理顺市场机制与弥补市场失灵并行;避免民粹主义催化示范效应导致“中等收入陷阱”。落实到政策层面,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的“”:

第一,科学发展,统筹协调。鉴于“动物精神”五大因子引发非理性繁荣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理性的“供给管理”应当首先在提纲挈领层面促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所要求的理念、所指引的方向、所追求的目标,实质上更加针对于国民经济的结构层面,远不是单一调控需求、调控总量就能够达成,势必要求宏观调控从供给端发力,通过理性的“供给管理”来助力科学发展。统筹协调是处理重大关系的重要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经济发展层面主要囊括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大方面,以及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层面。而实现统筹协调又特别需要依靠理性的“供给管理”之下科学、细化、多维、多方的制度供给。

第二,结构优化,升级提质。如上文所述,虽然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但是国民经济运行首先还是基于信息响应对宏观经济产生的理性预期而形成理选择。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理性的“供给管理”矫正和化解“动物精神”的实质是要更为主动、积极、有前瞻性地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结构优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在注重经济发展规模数量的同时更加关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第三,制度供给,机制创新。对“动物精神”进行矫正和化解,应特别强调加强制度供给、推进机制创新,即释放改革红利。这能够有效引导公众的信心及信心乘数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机制公平和心理公平的问题,特别是有助于理顺原有机制并减少“钻空子”式的欺诈行为,还有助于在必要时期通过提供真实有效的实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公众减少货币幻觉。对需求端的调节、对货币总量的调节,都远不足以达到改变制度体系、理顺体制机制的目标,唯有通过供给端发力的供给管理才能够理顺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制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

第四,后发优势,赶超战略。发达国家示范效应编写的故事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微观主体无法正视自己的发展阶段,吊高胃口而盲目追逐不可持续的福利赶超,最终可能会将国民经济拖入“中等收入陷阱”。加之我国现阶段存在着日益高涨的民粹主义情愫,无形中不断催化示范效应编写故事的动听程度与影响效力。对此,理性的“供给管理”应当特别注重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充分认识作为现代化阶段的相对“后来者”对相对“先行者”赶超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实现前提,注重发挥发展中经济体的后发优势,始终牢牢把握经济建设的中心,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继续坚定落实经济赶超,通过加强制度供给的途径充分发挥制度红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世界发达经济体之林。

注释

贾康:《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33页。

Keynes John M.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1936, pp. 161-162.

[美]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希勒:《动物精神》,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前言部分第15~21页。

[美]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第6篇

[关键词] 信用评级;转移矩阵;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59-02

[作者简介] 方锋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若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苏 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北京 100083)

一、引言

信用评级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借款人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信用评级的转移可用信用评级转移矩阵表示。信用等级转移矩阵(Credit Rating Migration Probability Matrix)反映了债务人信用在不同信用等级间的变动,揭示了债务人信用风险变化的趋势,出发点就是通过了解(预测)未来每一时间内一个金融机构所有可能的信用质量状况从而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这个概念首先由摩根公司在1987年提出, 后来被标准普尔(S &P) 和KMV 公司所采用。

二、转移矩阵的主要预测模型及分析

转移矩阵预测的模型主要有Altman模型、麦肯锡公司的宏观转移模型以及Probit模型。

1.Altman-Kao模型利用标准普尔历年评级变化的数据,来考察新发行债券的风险。其模型假定信用评级转移服Markov过程,即债务人下一时期的信用评级状态仅取决于上一期的信用评级状态,且信用等级变化服从同一转移矩阵Pt,Pt中各元素值 (各信用等级间的转移概率)为历史各期相应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称为无条件转移矩阵),而未考虑债券未来等级撤销(回购、赎回或未评级)等现象。这种方法在简便易行,但因为没有考虑到信用等级转移矩阵的跨期自相关以及行业、国家因素、周期等因素,因而易造成较大的预测失误。

2.麦肯锡公司的宏观经济转移模型,即信用风险组合观点(Credit Portfolio View,CPV)模型,属于多因素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信用评级转移的概率在不同的时点(经济状态)下会有所不同。因此,随着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动,信用评级转移的概率将不再是简单的历史平均值,而是一组时间序列数据PPt。该模型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对信用评级转移的影响,而不是无条件用历史上违约率的平均值来代替,提高信用风险度量的准确性;清晰地给出了实际的离散的损失分布模型,这个损失分布依赖于子组合中信用头寸的个数和大小;它既可以适用单个债务人,也可以适用于群体债务人,如零售组合。但是该模型的数据依赖于很多的宏观经济数据,因而数据处理与计算较为繁杂。

3.Nickell 等人的Probit模型。该模型假定债务人的信用等级取决于变量R,R=β′X+ε其中,X为变量向量,β为参数向量,随机误差向量εN(0,σ2)。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样本数据缺乏给模型参数估计带来的困难。

上述转移矩阵模型都是在先验经济理论或对经济规律的先验假设的基础上来确立模型,以线性回归模型来构造经济指数,这隐含假定了信用评级转移过程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因此,这些模型都隐含着以下一些风险:(1)由于建模时所依赖的经济理论可能与复杂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偏差从而导致模型设定误差;(2)对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假定为白噪声,即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实际中变量间的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不是经常保持的,这可能会造成预测模型的失效;(3)当模型中的变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所确定的变量间关系在事实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导致变量间的伪回归,使模型难以有效反映信用评级的动态变化的特征;(4)建立在对样本拟合优度上的模型有效性检验, 对于一些伪回归模型,同样可以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即使拟合优度检验可以证明模型估计为无偏估计,但很多情况下(如多重共线性),估计量偏差可能依然很高,也同样难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三、信用评级转移矩阵的动态建模

动态建模的方法是基于约化理论,对变量的数据生成过程进行约化处理,并建立一个能代表数据生成过程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其一般形式为:

然后逐步简化,最后得到一个包含变量间长期稳定关系的简单模型,即基于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关系反映的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关系,例如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工资与价格水平、长短期利率等经济变量序列,单个都是非平稳的,而这些序列之间却存在着一种稳定关系,以使彼此偏离不会太远。协整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设x1…,xq为一组随机游走变量,若存在一组不全为零的实数λ1,…,λq,使得λ1x1+λ2x2+…+λq>xq=ε,ε为白噪声,则称x1,…,xq是协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经济系统中任何一组相互协整的时间序列之间都存在一种所谓的误差调节机制,反映了短期调节行为,正是由于这种误差调节机制的作用,防止了长期关系的偏差在规模或数量上的扩大。基于协整理论可以由上述的ADL模型得到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其中,Δx,Δy为差分项,e为误差修正项;εi为随机误差项。

动态建模方法的优点在于将以经济理论为先导和以数据为先导的两种建模途径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反映经济系统中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动态建模方法将所有认为对被解释变量具有影响的变量都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在模型估计过程中逐渐剔除不显著的变量,最后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模型;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首先要对变量间进行协整检验, 以确定所建立的长期关系模型中变量选择是合理的,保证了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误差修正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对短期变化的影响,解释变量的差分项则反映了各变量短期变化对被解释变量短期变化的影响,能更合理地预测经济系统的短期动态的变化情况。

四、结论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转移矩阵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转移矩阵预测方法,虽然其平稳性假定与债务信用评级变动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但由于其他的方法还未能在理论和实证上证实其可靠性及有效性。将基于协整的动态建模理论引入转移矩阵预测模型的建模框架,可以使预测模型能更好反映信用评级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而改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但是动态建模的方法也需要充足的基础数据支持,在我国信用评级起步较晚,评级数据不很充分的情况下,其实际应用效果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ltman E. I., Kao D L. Rating drift of high yield bonds[J].Journal of Fixed Income,1992,(3) .

[2]Amato, Jeffrey D.,and Craig H. Furfine. Are Credit Ratings Procyclical[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2004,(2).

[3]Nickell, P,W.Perraudin and S. Varotto Stability of Rating Transi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1/2).

第7篇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1.教学内容过多,学时分配不够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非常庞杂,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笔者根据对各大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的调研,了解到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学时为56课时,而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几乎都安排在两个学期完成,学时一般不少于96课时。高职院校要在一个学期,仅几十个学时的时间内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微观、宏观主要内容的教学,学时显得非常紧张。

2.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这些学生数学、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再加上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学时较少,导致学生对数理知识掌握不深入,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障碍。不少学生在数理推导、经济学术语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困难,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对抽象的经济理论、数学模型与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老师在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当今经济形势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就觉得很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3.教师过分注重讲解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分析当今经济问题,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应付考试。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达不到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有深入学习相应学科知识的经历,专业能力都比较强,问题是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更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机械地从头讲到尾,不顾学生是否消化吸收,不管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只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许多课程都根据所学的理论课程配备实训环节,但是在高职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缺乏这一块,整个学期就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学生做习题,要么讲几堂案例分析课,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样的学习可以说是没有成效的。

二、改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削减过于高深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而应该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更实用更接近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并且结合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虽然“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众多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并不代表各专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应该一成不变。每个专业有自身的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应该以服务于本专业的学习为目的。另外,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教学课时的局限,在讲授过程中就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经济管理中众多专业应该选取更接近本专业实际应用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加强企业理论最大化理论的学习,会计专业应该加强成本理论的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应该加强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学习。只有真正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2.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及各种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记忆深刻。如在学习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经济学现象引入: 汽车涨价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有何变化?社会收入普遍增加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汽油价格涨了,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利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说明深刻的寓意:老渔翁的妻子代表了人类的本性――总是追求更多更大的享受,永无止境。这无可厚非,也无所谓善恶。问题在于怎样来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这正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三个犯人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要了解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经济形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生活。而经济学就是如何选择的学问。

通过上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引导,用学生熟悉的有关现象来解释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感到经济学不仅不那么难学,而且非常有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和时政相结合,多用最新的数据说话,这对后期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解放课堂,以任务推动学生参与

第8篇

【关键词】 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出路;新古典经济学

现今,人口老龄化进程迅猛发展,这使得高龄、失能、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不断增大,老年服务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释放。相比之下,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还较为薄弱,单纯依靠适度普惠的社会化养老方式,难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养老问题。所以,对家庭养老各方面内容的进一步探讨解读,以及不断探索其完善发展的相应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庭养老保障内涵解读

在传统社会,家庭是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同时承担分配、储蓄、保障、生育、抚养、赡养等各种职能。养老问题在家庭内部得到解决,老人所需生活资料全部由家庭提供,如果老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由家庭成员来照料老人。总的来说,家庭养老是一种养老资源提供者和养老职能实施者均是家庭的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有其独有的合理性、可靠性、稳定性,除此之外,家庭养老还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养老模式。首先,家庭养老的交易成本很低。从养老资源的提供到养老职能的实施,均在家庭内部完成,几乎没有交易成本。家庭内部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很合理地分工来完成对老年人的赡养。其次,家庭养老所需要的资源是很少的,家庭对老人的付出常常是有限的。老人对别人的依赖程度是随年龄变化的。根据其劳动的伸缩性,其几乎是活到老干到老,除非老人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养老的另一优点是,在为老人提供生活上方便的同时,还可以给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现代家庭在养老中可以扮演两种角色,一是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即为老人提供生活的经济来源,由社会或市场组织料理老人的生活;二是养老职能的实施者,即照料老人的生活,老人(家庭)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制或个人积累获得生活的经济来源。与此同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家庭对老人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这是家庭养老得以传承延续的精神源泉。

二、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家庭养老保障

如果把养老理解为老年人的消费,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养老问题可以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思考。从微观来看,养老就是家庭或个人的一种跨期消费(投资)决策问题,可以用最优化的分析工具来分析。[1]从宏观来看,养老是一个与社会总消费、总投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相关的问题,可以去考察其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1、家庭养老的运行机制――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

当前,每个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投入方面支出非常大。未来,随着人力资本价值不断提升,家庭的教育支出必将呈增长趋势。将家庭视作追求家庭成员福利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回报便可成为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资源。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教育问题,以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得以解决。

贝克尔认为利他主义(当孩子的处境好时,父母的效用增加)的父母乐意负担对孩子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但是这种投资受到下面认识的制约:对孩子的支出越多,对自己的支出就越少。因此,即使利他主义的父母也会对孩子的投资不足。贝克尔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存在严重问题,就是利他主义的父母也许更乐意于减少自己支出,甚至根本不去考虑投资收益率的问题,那么就不可能存在对孩子的投资不足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对孩子的投资几乎是不计代价的。事实上,从这种人力资本投资中获益的任何一代人,都能很容易地用这种投资的高收益去支付老人的赡养费用,而且还会有很可观的剩余。

2、家庭养老与宏观经济运行

就家庭养老而言,老人的生活水平依赖于子女的数量和收入水平。为了分散风险,人们可能会选择多生孩子,导致出生率很高。无法回避的是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是一个硬约束,其可持续发展一定会要求适度的人口减少。从这个角度看家庭养老是有负面效应的。除此之外,子女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在其年幼时对其的人力资本投资。父母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会带来社会总消费和社会总投资的增加,从而有助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技能,还会加速社会的技术进步,都能带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总体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两方面的影响一正一负,最终效果很难判断,但已有研究表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常常大于增加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正面效应。单纯依靠家庭现收现付养老,即使可以通过道德规范得以实施,但如果家庭在经济上不堪重负,老年人生活仍难免大失水准,甚至部分老年人将失去生活来源。这也会损害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

三、现代家庭养老保障的出路

由上述一系列分析可知,家庭养老这种养老方式有利有弊,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各种影响因素和现实情况的制约,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但其作为当前养老保障制度下的有益补充,不断探索其出路仍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1、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首先,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家庭养老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第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及有效的监督体系,使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得到有力的保障。第二,增加老年人相关经济补贴,例如老年护理、服务、营养补贴等,提高养老生活水平。第三,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按照家庭平均收入作为所得税征收税基,以家庭人口负担情况作为减免个人所得税的依据,对于赡养老年人的家庭给予一定额度的宽免税额。[2]

其次,完善的保险体系能为家庭养老提供重要物质保障。应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及保障水平,同时促进多种形式、与老年人需求相适应的相关养老商业保险的发展。除此之外,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在应对老年人护理服务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不断提高其家中看护的服务质量水平,有利于家庭养老的进一步发展。

2、树立新型养老观念

首先,树立和谐社会的养老观念。家庭环境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敬爱老人,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学校教育中对孝文化应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观念行为。其次,要有养老风险防范意识。在未进入养老时期前,应通过增加锻炼、强健身体,积极投资、合理储蓄,参加基本保险,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购买所需相关保险等方式应对日后养老生活及风险。最后,使老年人形成积极乐观养老心态。一方面鼓励老年人要相对自立,鼓励自我照顾,转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普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使老年人及其照料者能够积极应对老年人出现的健康状况,预防伤残发生。另一方面,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鼓励老年人融入社会“老有所为”。[3]

3、提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社区养老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是现代家庭养老的发展趋势,这既可以使老人精神心理上得到慰藉,又减轻家庭养老成本负担,同时也缓解国家财政压力。首先,加强社区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使老年人家庭养老的时间延长、质量得以提升。建立社区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有效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及需求。其次,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及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对专业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让社会组织中的志愿者进入社区或老年人家庭进行志愿服务,为扩充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和条件。最后,在社区或家庭中可以适当增加商业养老服务项目,老年人家庭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来进行选择和消费。

4、智能家居的引入

新时代下,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崛起及迅速发展给现代家庭养老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智能家居的引入,将极大改变老年人的家庭养老生活。例如,房屋中有一系列防火、防盗、防止燃气泄漏及老人突发身体状况时的安全防护的报警系统;室内各处的灯、电器等设备的启动与关闭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遥控器进行控制;配备小型机器人为老人的房间进行清扫整理,同时有智能床改善检测老年人睡眠质量并提供服务等等。在老年人家庭中引入智能家居,不仅仅提高老年人家庭养老的生活质量,更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5、增强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注重家庭中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义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具有正外部性,并且它的正面影响是长远的。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增强自身的能力,才能在未来为家庭养老提供起码的支持能力。除此之外,还应为一些相对贫困的家庭提供上岗培训及就业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的岗位,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而对于一些刚退休、身体健康、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为养老生活积累更多储备资金。通过这些方式使家庭增强自身能力的建设,也给予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注 释】

[1] 刘晓英.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探析[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7.7.

[2] 魏彦彦.中国现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分析与评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2.28.

[3] 辛涛.我国城市家庭养老现状及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主编.养老保险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5.

[2] 余梅玲,李毅.家庭养老的市场介入与国家化[J].南方金融,2014(4).

[3] 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4]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