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9 09:57: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院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48-02
近几年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在不断提高,这对于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在医学界,医院感染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目前其已经成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也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1]。医院的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具有一定的责任,其承担着很多医疗操作,所欲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护理人员需要承担的更多。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各个环节的操作质量决定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分析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来加强护理感染控制组织结构建设。
1 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制定并且完善规章制度
1.1 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严格落实 需要依据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同时制定出并且完善医院的各项相关制度,职责以及操作流程。医院需要制定科室医院感染的工作管理手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护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督查力度,每个月需要对各个临床科室督查,同时需要通报在督查中发现的各个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和反馈,还需要对此进行纠正,对科室的整改纠正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各个临床科室需要加强自查自控,并且保障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1.2 加强组织结构建设,发挥护理感控网络的作用 根据相关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以及监控护士组成的科室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进行完善管理,充分发挥好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的作用,责任到人[3]。
2 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感染控制力度
2.1 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强化感控意识 医院的新进或者实习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多重耐药菌隔离原则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置流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可以进行知识培训班的形式,并且定期进行检测。还可以举办宣传周以及张贴海报的形式进一步宣传和强化,要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2.2 遵循无菌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是每一项护理操作的基础,每个操作环节和过程都需要做到无菌处理。护理人员不论是采取侵入性操作还是非侵入性操作,都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对于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等等护理操作更加需要做到避免感染的危险,切实遵循无菌操作的相关流程。
2.3 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洗手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非常简便和有效地措施。根据相关制定规章的相关内容,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需要提高手卫生设施的便捷性和效果[4]。医院的病房和诊疗区都需要配置好感应式水龙头以及抗菌、干手设施。医院还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宣传培训,在医院医护工作站的电脑屏保上设置手卫生的宣传标语。可以拍摄手卫生的宣传片来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手卫生的重要性,在电梯口贴上手卫生的宣传标语,从而营造手卫生的氛围,加深护理人员对于手卫生的意识。
2.4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消毒和灭菌。护理人员需要深知消菌灭毒的重要性,遵守相关原则,对于进入人体的医疗器具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对于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具也必须消毒灭菌[5]。对于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以及消毒灭菌物品都要有相关记录。护理人员还需要对相关器具进行检查和督查。
2.5 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防止院内传播 医院需要制定多重耐药菌隔离制度,优化监控流程,对多重耐药患者需要提醒医生开接触隔离医嘱,并且在患者床尾挂接触隔离标识,在床头放置手消毒剂以及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接触隔离相关措施,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剁成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患者的安全。
3 结 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2009到2012年在不断下降,2009――2012年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2%、3.7%、2.6%和2.3%。手卫生依从率以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都有明显的上升。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从2009年的73.8%上升到2012年98.7%,手依从性从2009年的14.7%到2012年的41.2%。
4 讨 论
在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时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充足会导致护理人员对于防范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不足,护理人员可能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护理操作的技术。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6]。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才能够防范细菌耐药问题,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度也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率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总而言之,加强护理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建英.护理人员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3):67,15.
[2] 黄喜凤,张生琴.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调查及干预策略[J].甘肃医药,2011,30(10):635-636.
[3] 尚秀娟.李素新,李广茹,等.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9-3670.
[4] 庆凤.张俊丽.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的控制[J].包头医学,2011,35(3):187.
做好学校饮食安全工作,事关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特制订以下应急预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后勤主任为组长,总务处、德育科、医务室、
生活部、委组员。
2、学校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各成员具体落实抓,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格局。加强学校食堂、服务部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对防控食物中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全力抓好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管。
二、加强卫生宣传力度。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治食物中毒卫生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卫生小报、墙报、宣传窗、卫生委员培训、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卫生法、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等宣传教育,防止病从口入;及时印发“预防食物中毒”、“预防肠道传染病”等健康教育资料,提高师生员工对预防食物中毒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三、加强食堂卫生自身管理。
1、严格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2、严把食物操作各个环节,对食品采购、蔬菜进货、餐具清毒等把好索证、验收质量关。
3、保证饮用水质量安全。
4、对从业人员经常进行食品卫生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做到持证上岗。
5、实行食物48小时留样、登记制度。
四、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
进一步搞好校园卫生的清洁工作,彻底清理校园内外及周边环境,不留死角。对师生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校园环境卫生由清洁工人和各班划分包干,责任到人,按常规一日二次安排打扫、检查;各班卫生情况在每日公布栏公布;对校园、服务部、食堂内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应实行定期整改。
五、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
1、凡在校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任何人,都要及时向校办、德育处或总务处报告,各处(办)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应立即下令停止食用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立即封存造成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容器、工具、设备。
3、学校对有食物中毒症状及有明显或严重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在食堂厨故现场实施警戒保卫。
5、委派学校干部、教师去医院探视、安慰学生,并及时与患病学生的家长联系。
6、立即上报教育局和卫生局,并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和取样工作。
7、一旦发现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和经营活动,封存所有食品及原料。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应留在学校,配合调查。如有证据证明或有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立即报警。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提高感染管理 认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9
院内感染管理是关系医患健康,保障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基层医院要做好这项工作,得从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
院内感染管理是关系医患健康,保障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基层医院要做好这项工作,得从以下几个环节下功夫。
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
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
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意识不强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1]。目前,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内涵不是很理解,院内感染工作的开展只停留在管理层,加之好多医院多数是兼职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甚至管理者认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是感染科的事,没有意识到这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另外,好多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从事医疗工作多年,并未发生大的感染或暴发的感染,存在侥幸心理,思想麻痹,这些都是缺乏感染管理意识的、对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的现象。因此,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势在必行。
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意识不强是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1]。目前,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内涵不是很理解,院内感染工作的开展只停留在管理层,加之好多医院多数是兼职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立。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甚至管理者认为,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是感染科的事,没有意识到这是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另外,好多医务人员认为自己从事医疗工作多年,并未发生大的感染或暴发的感染,存在侥幸心理,思想麻痹,这些都是缺乏感染管理意识的、对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的现象。因此,加强感染管理意识,提高认识势在必行。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健全组织: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医师、护理骨干组成。②完善相关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建立健全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健全组织:建立以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感染控制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网显得尤为重要。院长亲自担任院感委员会主任,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主任、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院感委员会成员;临床感染控制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医师、护理骨干组成。②完善相关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与保证。院感专职人员应首先熟悉并掌握院感管理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指导、规范临床,院感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停留于表面。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应当掌握与其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效预防或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是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手段[2],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存在意识淡漠,而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极为重要。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存性是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手段[2],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存在意识淡漠,而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极为重要。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认真学习卫生部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认识手卫生在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普及、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认真学习卫生部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认识手卫生在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普及、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手卫生依存性的认识。
加强投入力度,为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购置控制医院感染的设备-病房空气净化设备;安装非触摸式洗手装置;购买快速手消毒液、三合一抑菌洗手液等,并为了时刻提醒和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可制作“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图示,张贴于洗手装置旁,病区醒目的墙面张贴宣传画,让病员及家属重视手卫生。
加强投入力度,为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购置控制医院感染的设备-病房空气净化设备;安装非触摸式洗手装置;购买快速手消毒液、三合一抑菌洗手液等,并为了时刻提醒和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可制作“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图示,张贴于洗手装置旁,病区醒目的墙面张贴宣传画,让病员及家属重视手卫生。
加强手卫生细菌监测,每季度将手卫生监测情况反馈给各科室,并纳入科室考核,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认识。
加强手卫生细菌监测,每季度将手卫生监测情况反馈给各科室,并纳入科室考核,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认识。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加强消毒、隔离技术的执行,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日常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源性感染。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不断增加;另外,ICU病房患者由于使用呼吸机的较多,加之长期卧床,患者抵抗力较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才能严防交叉感染发生。
加强消毒、隔离技术的执行,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日常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确保消毒灭菌效果,避免医源性感染。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不断增加;另外,ICU病房患者由于使用呼吸机的较多,加之长期卧床,患者抵抗力较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必须认识到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才能严防交叉感染发生。
学习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和监测目的,使临床一线人员能够及早诊断感染病例,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才能把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学习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和监测目的,使临床一线人员能够及早诊断感染病例,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才能把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①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掌握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及经验用药的指证,能够有效地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的发生。②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将抗生素使用量控制在50%以下,杜绝滥用抗生素。充分发挥微生物室验室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免盲目及滥用抗生素。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①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掌握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及经验用药的指证,能够有效地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的发生。②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选择抗生素,将抗生素使用量控制在50%以下,杜绝滥用抗生素。充分发挥微生物室验室的作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免盲目及滥用抗生素。
加强消毒监测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院内感染病例上报管理力度,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必须进行统一采购,并加强环节验收,在物品的接收、领取中按规定做好供需双方的签字记录以供备查;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出现热源反应的,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单独存放,按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暂存、转运、和最终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市场。
加强消毒监测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院内感染病例上报管理力度,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必须进行统一采购,并加强环节验收,在物品的接收、领取中按规定做好供需双方的签字记录以供备查;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出现热源反应的,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单独存放,按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暂存、转运、和最终处理,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市场。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中严格加强自身防护,减少职业暴漏。实行标准隔离[3],加强手卫生;按规定做好一次性用品的处理,防止锐器刺伤;严格无菌操作;使用防护用具;保持环境清洁等。发生职业暴漏须按流程正确处理。
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活动中严格加强自身防护,减少职业暴漏。实行标准隔离[3],加强手卫生;按规定做好一次性用品的处理,防止锐器刺伤;严格无菌操作;使用防护用具;保持环境清洁等。发生职业暴漏须按流程正确处理。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职责,才能使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步入正规化;医务人员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才能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不断更新,工作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新的诊疗技术的不断出现,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职责,才能使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步入正规化;医务人员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才能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随着院内感染知识的不断更新,工作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新的诊疗技术的不断出现,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雪芹.县级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51-52.
1 陈雪芹.县级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51-52.
2 宋丽红,贾学会,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2 宋丽红,贾学会,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5-37.
3 叶兰英.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采取标准预防的紧迫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76.
作者:陈淑媛 胡万宁 王希柱 张景华 赵刚
【摘要】医院资源管理直接关系医疗质量,按照ISO9001-2008标准从人国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三个方面管理医院资源,本文结合卫生行业法律法规要求对医院资源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表明有助于规范医院资源的管理。
【关键词】ISO9001-2008标准;法规;管理;医院资源
资源不仅是医疗服务提供过程的保障,也是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及增强顾客满意的必要条件。ISO9001-2008标准(和2000版相比第6章增加了注,标准的要求更加清晰,能力、培训和意识顺序进行了互换,内容变化不大),从资源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四方面对资源管理提出要求[1]。本文重点讨论医院人力资源、设备和环境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及重要性。
1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
1.1人力资源
1.1.1医师,医院的医师(助理医师),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并通过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注册。凡使用未取得“两证”的人员,为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为。如需跨类别,医师必须重新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如需跨专业,医师必须接受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2年培训或取得上一级学历证明。
1.1.2护士,医院聘用的护士,必须持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新录入护士未变更执业地点和《护士执业证书》有效期满未延续的护士,不得使用。
1.1.3放射工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应有不少于4天的岗前培训、间隔2年的每次培训不少于2天。
1.1.4母婴保健人员,必须在持有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证书的前提下,再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1.2设备
1.2.1大型医用设备,列入卫生部管理品目或省卫生厅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作为大型医用设备进行管理。甲类、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需分别获得卫生部、省卫生厅行政部门核发的《大型医用设备许可证》。包括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除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价格主管部门可依法没收检查治疗收入,并处以5倍以下罚款。
1.2.2状态检测设备,X线机、CT机、医用加速器、医用激光源、医用超生源、钴-60治疗机及装有“医用三源”的诊断治疗设备,不属于计量器具,国家不纳入强检范围。但是,必须接受每年1次应用质量的状态检测,保持性能指标和安全防护技术指标的稳定。状态检测由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实施,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检测的不合格项,医院应予修复,并经再次检测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1.2.3计量强检设备,凡是能直接或间接测出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等,包括供水、供电、供暖、供氧、消毒、贮存等设备上的压力表、流量表,药品调剂、临床检验、血液管理等环节的称量、计数工具,应主动自觉的接受年度检测。该检测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资质的计量服务机构实施,每一项监测都应向医院出具检定证书。 上下两次检定证书上标明的时间,要相互衔接。对检定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处理,并经重新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1.3环境:环境管理是一个小的系统,用综合管理各种有关因素才能确保工作环境满足要求,除常规的医疗环境保持肃静、医院的环境卫生、人文关怀氛围等,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3.1传染病防治,医院的布局、流程要符合预防传染病的要求;建立感染性疾病科或设有相对隔离的分诊点,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及时进入相对隔离通道进行初检。对院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实施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发现传染病疫情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按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1.3.2医疗废物处置,医院设置医疗废物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的有明显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包装物、容器,确定内部分类、收集、运送、贮存的时间、路线、人员、工具和要求,按时与具有环境保护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的集中处置单位进行交接,填写和保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医疗废物处置,由专人收集、双层包装,包装袋应特别注明高度感染性废物,对贮存运送场所和器物更应严格消毒。对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交集中处置单位前应单独登记就地消毒情况。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应消毒并作毁形处置,产生的污水及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应有独立的处理系统,达到标准方可排放。
1.3.3消毒管理,采购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建立进货验收台帐,索取和留存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同批检验报告和经销者身份证明文件。其中,消毒机和消毒器械还要求提供卫生部发给的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消毒液的配制,有统一的方法和要求,各医疗环节均应留存消毒液配制记录、消毒记录及消毒物品领用记录。消毒供应室消毒效果内部监测和领用记录完整。用于空间消毒的紫外线灯按要求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消毒记录清楚。
1.3.4医院感染管理,医院设置独立的院内感染的管理部门或专(兼)职院感管理人员。医疗运行各环节定时开展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等监测,并保存监测报告及对监测不合格的处置情况记录。医院除自我经常的开展消毒和感染监测外,还要主动接受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进行监测,获得具有法律效力的捡测报告。重点是手术室、治疗室、妇产科、儿科病房、口腔科、内窥镜室等,一般每季度进行1次。
1.3.5放射防护,医院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设备、容器及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控制区进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能提供专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1.3.6集中空调通风,医院新建、改造和扩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并持有评价报告。已运行的须每2年进行1次评价。当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除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或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及各房间独立通风的外,应立即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
【关键词】医院 医护人员 手卫生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67-01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与医院的感染发生有非常重大的联系,从很多的流行病学的资料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不注意手部卫生管理,造成的感染给医院和病患带来的巨大灾难,所以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1 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低,因为病房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完大量繁杂的医疗护理的工作,手上的微生物感染情况时非常严重的,特别是在查房的过程中,医生通常都是检查完所有患者后才会洗手的。而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也是在做完对整个病房的护理工作才会洗手的。对于牙科的医生来说,更是基本一个工作周期以后才会脱下手套洗手。这些的现象都说明了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很低的。在一些医院里,还有医护人员是戴着手套在医院里走动,心里是以为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可事实上,手套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菌感染,只不过是起了一个避免感染的辅助作用。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就算戴了手套,也只能保护自己,并不能阻止感染的发生,而且也不是铜墙铁壁,也可能发生破损等情况,那就容易对自己和其他的医护人员带来手污染,所以在注意手卫生的同时还必须要及时的更换手套。
其次就是洗手的设施通常都不够完善。一些医院的老旧建筑较多,洗手和干手等的设施都很不完善,基本都是手触式的水龙头,肥皂也脏兮兮的放在潮湿的皂盒里,很多的医护人员都是使用公共的毛巾,或者干脆就用白大衣内边来擦,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而对于手部来说无异于再次污染。
还有就是对于洗手的认识和相关的制度的缺乏。各个医院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预防感染发生制度和规范,可是对于手卫生来说却并没有相应的措施,这就导致医护人员普遍对于手卫生的认识不足,对潜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性就更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医护人员都可以把洗手的指正倒背如流,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少如实的执行,对于洗手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洗手的时间也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的机制,这也是导致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的措施。
一是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的制定和措施来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纳入考核评比的范围,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严重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开展一些关于手卫生的宣传活动,可以聘请一些专家来给医护人员们进行讲解关于手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还可以讲解一些真实的感染暴发的案例以及展示一些真实的图片和数字,让医护人员身切的感受到手卫生对于控制医院的细菌传染是多么重要。还可以对于各个科室的监控护士进行单独的培训,让再监控护士对本科室的人员进行培训,以使所有医护人员都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并且熟知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在洗手池的旁边,可以张贴一些图片,例如七步洗手法等等,以时时提醒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还要加强指导监督的工作,可以评选一些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好的科室或者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通报批评做得较差,并且进行监督改正,从而使手卫生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二是改善各个关于手卫生的设施条件。可以由医院负责感染管理的科室向远方提出申请,把手触式的老旧的水龙头换成新的脚踏式或者感应式的水龙头,还要增加一些洗手池,使医护人员洗手更加方便,将固体的肥皂换成洗手液,并且配置干手的纸巾或者干手器等,由后勤部门负责管理,从而使医护人员对待手卫生可以更加严谨认真。
三是大力的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根据诸多医院的经验和资料证明,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更好的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于工作量非常繁重,并且常常可能根本来不及洗手的情况下,手消毒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的传染。可以由院方进行统一的配给,并且大力宣传相关的知识,提醒大家注意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制定相关的规范对于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四是对于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要进行拓宽。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不能只是进行科学鉴定,还要进行医院的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对医院的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给予配合,进行定期的手卫生的检验监测,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公开,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五是对重点的区域的洗手设备要特别重视。例如新生儿病房、爱婴区和感染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等都要在病房的门口就安装快速的手消毒剂,使医护人员可以在需要时,例如查房等就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进行手部的消毒灭菌活动。
3 结语
总之,创造一个良好的手卫生的设施环境,同时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很有意义的,从而也是降低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一个最为简单便捷和经济实惠的途径,对于控制医院的感染发生非常重要。手卫生的切实实施可以在很多的环节杜绝一些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不让手的污染蔓延到医院的感染,使医疗安全得到有效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也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宋淑英 吴凡伟.加强医院手卫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
[2]刘伟.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
[3]杨雪华.产科手卫生与医院感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
【关键词】 口腔医疗门诊;医疗废弃物;感染管理
随着口腔专科门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新的诊疗操作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诊疗中,伴随而来的医疗废弃物日益增多,引起医务人员乃至社会人群的关注。如何对废弃物进行管理,成为医院领导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内容。规范管理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改善社会环境、医院环境卫生污染状况;而且关系到医院医务人员、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重要的是关系到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病原微生物流行传播疾病。
1 门诊医疗废弃物种类
1.1 感染性医疗废弃物 口腔医院门诊与综合性医院门诊有所不同,每一项治疗必须通过医师双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必须通过护士及保洁人员完成污染器械收集、洗涤、消毒、灭菌各种废弃物回收、分类、转动等,由于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多,因而更具有传染性及传播疾病的危害。例如:高速手机和牙钻;水汽枪、吸唾器;拔牙、修复牙使用各类器具等,及磨牙碎屑、棉球、牙胶、小纸捻等,数量众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为医用废弃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1.2 非感染性医疗废物 如汞、砷、铅等X线胶片液;修复科、正畸科废弃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砂等污水及残余物;缝合针、扩大针、光滑针、金属成形片、金属车针等,均会产生污染源。同样对医院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推广使用,对预防口腔疾病诊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到病人、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增多的医用塑料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盘、注射器、针头等的处置使医院难以承受。例如:就诊人数日门诊量1000~1500左右人次,需使用1000~1500套的一次性无菌治疗用品。长此下去,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可想而知。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这些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产生不仅对医院内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
2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2.1 未建立主管和监管部门或两者未能协调配合 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各级部门重视。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
2.2 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 在工作中时常表现: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送。
2.3 规范操作不严格 表现在:一次性手套、口杯、纸巾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既没有保护病人,也未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2.4 缺乏社会的必要监督机制 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知识培训等。加之交接手续不完善、不规范,登记制度基本处于滞后空白,从而造成了医疗废弃物不规范收集和运输。
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
2.5 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业务技术的发展 表现在:管理脱节,设备陈旧,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不标准。
转贴于
3 门诊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各科室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回收人员体检制度等,对医用废物有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减少医务人员及病人的直接接触污染。每日科室有保洁人员对医用废物收集、分类、运送至医院放置点进行交接记录,每月统计上报,改变有法不依的现状。
3.2 加强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防止医疗废弃物在收集中丢失、遗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给社会、医院造成污染。
3.3 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 医院应实行严格的统一采购;医院负责废物存放处理应有专业人员。
3.4 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 医院则应解决好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场所,对贮存时限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判定,反馈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5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 尤其是口腔诊疗后的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很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的宣传普及教育至关重要。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做好个人防护,并积极参与。从而减少和避免因医疗废弃物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6 加强院务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 做到万无一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解决、关注、汇报,防止对医院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7 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 对医疗废弃物处置操作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提高他们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危害的思想认识。提高在岗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
经过sars疫情之后,对于综合医院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普遍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我们针对儿科门诊人员较多,流动性较大,病种比较复杂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感染管理措施,以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1 人员管理
1.1 医护人员自身管理 每日上岗人员要求做好基本防护,每日更换清洗干净的帽子、口罩。工作服如被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污染要立即更换。诊治每位患儿后要洗手。接触患儿的听诊器每次用后要用健之素快速手消毒液擦试。
1.2 患儿的管理 认真做好检诊、分诊工作。儿童传染病、发热患儿到单独区域待诊、处置。给予咳嗽、发热患儿发放口罩。做好健康宣教,向患儿家长讲清什么是交叉感染,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合作,积极疏导人流,尽量减少人员的集中。
2 环境管理
对于诊室、治疗室、留观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每天各室开窗通风3次,每次1h。选择在人员相对较少的早、中、晚进行。通风时要防止仍留在室内的患儿着凉,给他们适当的加盖衣服。(2)各室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选择在中午和晚上下班后无人时进行,防止对人体的伤害。(3)如有患儿呕吐物、排泄物污染地面时,先使用0.5‰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污染地面,然后再清除干净。(4)在人员相对较多且较集中时,用0.5‰过氧乙酸进行各室喷雾消毒。(5)每月对各室进行一次氧乙酸密闭熏蒸消毒。(6)对连续输液的患儿,协调统一安排来院输液时间,避免人员过于集中造成环境污染。
3 物品管理
(1)对桌面、诊查床、候诊椅、留观床、输液椅进行每日消毒液擦试,有呕吐物、排泄物等体液污染时,随时擦试消毒,留观床的床单、被罩一用一更换。(2)各种集中的化验单、检查单,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再发给患儿家长。(3)治疗时,认真做好一人一巾一带一洗手。(4)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锐器放入专门的锐器盒中,其他医疗垃圾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由专人运走,防止医疗垃圾散落造成污染。(5)对于压舌板、血压计袖带、体温计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严格做到一用一消毒,每日测试消毒液浓度,保证其有效浓度,并每周更换消毒液2次。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 R8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74-01
1 引言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了当今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医院的管理水平,评价医疗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护理的整个环节,大多数的医疗活动是由护理人员来完成的,所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 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
医院感染又叫医院获得性感染,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有:(1)致死性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2)应用全身光谱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3)伤口引流可以引起切口感染。(4)应用免疫抑制剂会使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感染。(5)机械通气导致局部水肿,会损伤呼吸道的自然防御机制,引起肺部感染。(6)感染的病原谱广,导致机会性感染。(7)在留置导尿的病人中,大约20%-60%的患者都存在尿路感染。(8)长期住院的病人受感染的机会很多。(9)老年人和婴幼儿容易发生感染,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婴幼儿则由于免疫机制发育不完全,非常容易造成感染[1]。
3 护理管理在防治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
据调查30%-4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的不恰当操作有关,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某医院发生的血透事件和婴儿死亡事件等,这些惨痛的教训使医院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通过护理管理来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的大部分都与护理工作有关,例如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严格的护理管理可以直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医院是很多患者的聚集地,非常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护理管理的目的则在于预防交叉感染,所以医院感染和护理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护理人员能正确全面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在临床中做好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工作能够保证临床护理活动的安全,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4 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4.1 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意识:日常工作中要把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列入业务学习之中。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具有培训医院感染知识的责任,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感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
4.2 以护理质量管理为核心,采取多样的管理措施[2]
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消毒灭菌的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技术规范,正确应用隔离技术和护理管理。 科学合理地使用先进的护理管理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预防感染首先要涉及到护理人员,任何实质性的护理都离不开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所以护理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要加大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制定严格的消毒合理措施。
4.3 加强监督检查,重视管理效果
护理感染管理工作者的各项措施,体现在许多细节上,所以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视管理效果。例如简单的测试体温,由于直肠温度计没有擦拭干净,消毒不彻底,造成婴儿沙门氏菌感染迅速扩散,导致6周内25例婴儿感染,经过患儿隔离,彻底消毒体温计改用腋窝测温等护理措施,才控制了感染的扩散[3]。
4.4 加强高危人群和重点部门的感染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要做好高危人群和重点部门的感染管理。如手术室、ICU病房、产房、胃镜导管室、新生儿病房、口腔室等,护士都要对特殊使用的消毒器材、室内放置的使用物品以及空调等都要认真消毒,对环境和空气等药进行定期检测,每位护理人员都要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一定要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被锐器刺伤,做好个人防护。
4.5 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作用[4]
护士长是学科的带头人也是行政管理者,护士长要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度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及时传达和落实。各科室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质量以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保存都要需要护士长的监督,所以各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执行护理管理要做到洗手消毒到位,环境、物品清洁消毒到位,消毒监测到位,隔离到位和防护到位。
5 结果
本院在在2010年上半年严格实施以上措施以后,病房的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病人对住院环境非常满意,抽查无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时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6 结论
护理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护理管理部门要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积极监督和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进行消毒和隔离,认真履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控制医院感染是护理管理中永恒的话题,要想降低医院感染率,护理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实践证明,严格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文新.护理管理与医院管理感染控制[J].护理园地,2002,01:41-42.
[2] 职海霞,李茜,李新强,张贵虎.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J].临床与医疗,2010,01:394.
[3] 曾红萍.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临床与医疗,2009,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