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纺织制造行业

纺织制造行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30 10:36: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纺织制造行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纺织制造行业

第1篇

[关键词] 行业再造 产业细分 市场对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态开始转型,基础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引发和促进了企业由规模扩张转为效益提高,在效益引导下,行业内部分工、产业链迅速转化,产业集聚方式由原来的规模效益转为技术为核心的相互合作,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加清晰,它要求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结合,催生高职、企业在人才、专业、生产、研发上的内生机制,这可以说是高职内涵化发展的新内容。

这种内生型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表现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新构建,因此,势必引发高职教育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要求高职内涵化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转移”中调整产业结构,是目前我们在“工学结合”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产业链,无论是面对产业转移,还是承接产业转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最先转移的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消耗高的产业。产业转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而对于浙江乡镇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已经不是“船小好掉头”的承接产业,而是“转移”与“提升”的“腾笼换鸟”,因此,对我们高职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对接”要求。从“承接”到“对接”,从“制造”到“创造”,关键就是教育体系的“对接”和“创造”。

二、产业“腾笼换鸟”与行业结构专业化

1.横向产业面上拓宽,纵向产业链上做精,并不是传统产业就一定要转移,高职教育对接对促进行业升级具有很大的意义,“产业没有优劣之分,区别在于技术工艺”,高职教育的对接使得产业结构“腾笼换鸟”。纺织这样的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产业转移就是要把纺织产业的低端环节转移出去,实现了在棉花基地就地收购、就地加工,专门供给在宁波市的纺织厂使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不仅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避免了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向技术水平更高、工艺更为复杂的纺纱进军。

2.专业拓展,行业升级。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宁波已形成由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行业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通过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等办法,把那些产能过剩、经营粗放的企业占用的“笼子”腾出来,发展占用资源少、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推动经济发展从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从创业型向创新型提升,引导和促进纺织产业的转型提升,达到“印染减量提质,织造控量提质,化纤稳量提质,服装增量提质”。

3.工学并重,筑巢引风。纺织业的提升发展,需要搭建多种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为此,政府扶持成立了高职院校,引进科学研究机构,大力发展壮大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测检验、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推进地方经济上取得显著成效,高职教育完成了《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目标,“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三、宁波的纺织服装业现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宁波的纺织服装企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经历从区域经济向全球板块经济的过渡,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参与新经济秩序的建立。还要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要求企业渡过难关甚至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如何再造竞争优势。一是要拥有差别竞争能力。即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以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二是要拥有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可持续的竞争能力来自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纺织服装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必须重视培育、发展和保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三是要拥有创新能力。再造竞争优势,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在管理理念、经营战略、组织与制度、以及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上全面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现状和深化改革的要求。

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与市场对接。所谓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能够超越或优于竞争对手的方面。这些“超越”或“优于”的根本在于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同等价值条件下的低成本或同等成本条件下的高价值,而且这些“超越”或“优于”还必须能够保证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利润水平高于本行业的平均水平。首先,“职业”,开始从企业内部同构向专业化分化发展。经过产业集聚,企业在粗放的规模发展之后,开始构建自己作为行业龙头的新体系。行业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新的行业职业标准、行业发展规则上的,因此,企业成为社会劳动制度改革的缔造者地位逐步清晰,以适应社会普遍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我们宁波纺织服装产业有规模效应的优势,也有与市场脱节的不足。依托产业、行业化发展,宁波提出了把学校办到企业、车间 的策略,但是,如何加大市场对接,对宁波的纺织服装提出了市场机制深化的要求。目前,宁波涌现了新的行业细分,加强了产业的差别竞争能力。企业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以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宁波纺织异军突起。开发和衍生多种强势产品。

根据宁波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宁波开始转移原材料基地,已经表明纺织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加工、品牌化竞争已经开始。因此,要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不断培育、发展和保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个意义上,宁波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完善和落实教育、科技、文化要素参与权益分配的政策,强化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加强舆论导向,在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改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增加科研投资,提供科技支撑平台,形成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对接和互动;加大对孵化器的扶持;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大对重大技术攻关和高技术产业化扶持,从而深刻揭示出浙江的产学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力”,甚至具有“内在动力”和“原动力”的重要作用。

随着浙江产业发展由规模小而重复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市场体系成为企业的重要依靠对象,重点体现为建设孕育自主创新力量的特色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市场竞争,就是将市场,比如义乌、绍兴,纳入产业链延伸、产业群构建的主线,以技术项目、企业、基地为主要环节,加快促进市场依托向合作开发延伸,在宁波品牌内涵化建设上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专业和国家项目,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构建龙头骨干作用的集团模式,吸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在以上的探索机制作用下,加大对技术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技术更新体系,推动新技术服务的发展,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最终形成纺织服装在新技术、新产业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第2篇

关键词:EKC;制造业;碳排放;Stirpat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经济的碳排放中,工业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据周德群(2011)[ ]的测算,2007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部排放的71.6%,超过三分之二。而制造业的碳排放水平又在工业中占据首要位置,据涂正革(2012)[ ]的测算,制造业的碳排放占据工业总排放的三分之二。所以,要减轻整个经济的碳排放,制造业的碳减排问题需要首先得到解决。

研究制造业行业的碳减排问题,需要总结碳排放的规律,从而利用该规律来达到减排目的,EKC便是既有研究中碳排放的重要规律之一。EKC(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早是由Grossman等(1991)[ ]发现,主要含义是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的关系,由于该形状与Kuznets(1955)提出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库兹涅茨曲线形状类似,所以被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EKC。此后,该曲线的存在性和形状一直被广为研究,比如Selden等(1994)[ ]等都通过检验发现该曲线的存在性。然而,这些研究都是针对整个经济体的研究,并没有探讨某一单独行业对该曲线的适用性问题。本文将利用我国制造业的行业数据,探讨我国制造业EKC的存在性,从而为我国制造业的碳减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已有的文献综述

Grossman等(1991)首次发现了在经济发展中,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之后的诸多学者对该曲线的存在性及形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Shafik(1994)[ ],Seldon等(1994),Dietz(1997)[ ]等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了“倒U型”EKC的存在。而Agras等(1999)[ ],Roca等(2001)[ ],Azomabou等(2006)[ ],Richermond等(2006)[ ],He等(2009)[ ], 夏艳清(2010)[ ]都未证明EKC的存在性。比如,世界银行(1992)和Shafik(1994)都否定了EKC的存在,认为二者呈现线性关系,不存在拐点。

在EKC的形状上,Seldon等(1994),Dietz(1997),许广月(2010)[ ],付加峰等(2008)[ ],李锴等(2011)[ ]研究发现为倒U型,而且都给出了拐点值。具体来看,Dietz(1997)将已有的impat模型改进为对数估计模型,从而方便研究环境影响与人为影响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Holtz等(1995)[ ]研究发现EKC存在,但拐点大大超过了区间范围。除了“倒U型”形状之外,部分其他学者认为存在着其他形状,比如邵帅等(2010)[ ]认为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三次方的形式。国内学者何小钢等(2012)[ ]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的库兹涅茨曲线呈“N型”,存在重组效应。韩玉军等(2009)[ ]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EKC形状表现不同。

在对制造业行业内的EKC的研究方面,相关研究和探讨都较少。黎晓青(2012)[ ]通过建立二氧化碳减排约束条件的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我国制造业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产业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能源强度等因素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并且实证发现制造业的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N型”的三次曲线关系。本文将通过根据我国制造业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测算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的EKC的存在性及其形状展开探讨,以期能得到制造业碳减排有价值的思路和方向。

2. 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测算

2.1 碳排放测算方法-参考方法

二氧化碳的排放测算历来是碳排放领域的一个最基础的方面。对于此测算,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提供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方法。参考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测算,即假设能源一旦被某一部门消费,或者被转移,或者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参考方法的基本公式为:

(1)

其中, :二氧化碳排放量(Gg,即千吨); :表观消费量, =产量+进口-出口-国际燃料舱-库存变化 ; :转换因子(根据净发热值转换为能源单位(TJ)的转换因子); :能源 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单位为kgCO2/TJ(TJ为万亿焦耳)。

2.2 测算

根据参考方法,计算需要能源的消费量,发热值以及碳排放系数。能源的消费量数据来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实物量,发热值和碳排放系数来自IPCC清单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其中,化石能源类别在1991~2009年为16种,2010年开始增加至25种。

经过测算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量由1991年的11.01亿吨,上升到2012年的60.4亿吨,增长接近450%。而制造业的总碳排放平均占到工业总排放的80%以上。制造业的碳排放阶段性变化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2001年,该阶段的碳排放相对平稳,基本控制在16亿吨的排放量之内,平均年增速在11%左右。第二阶段为2001~2007年,该阶段为稳步较快增长阶段,平均年增速在14%左右。第三阶段为2008~2012年,该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由2008年的14.79亿吨增至2012年的60.4亿吨。

图1 1991-2012年我国工业及三大子行业CO2排放量走势图(单位:亿吨)

分行业来看,平均排放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品业,平均占到制造业总排放的66%。而平均排放最少的为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以及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三者合计仅占到制造业的0.4%。

3. 我国制造业的EKC实证研究

3.1 EKC于制造业行业适用性探讨的合理性

EKC理论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变动关系规律。既有的研究认为,在一个国家经济体总量上,该规律存在。这种规律背后的支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内部所产生的其他变动带来的有利因素。比如,经济总量在提高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必然的规律,比如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而这造成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例上升,其他产业的比例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碳排放水平要低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像旅游业这种“无烟产业”。所以,这推动着碳排放量的下降。然而, 我们无法排除,在不同行业之间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某个行业内部细分子行业结构优化所带来的推力。比如,在制造业内部,同样存在着高碳行业,低碳行业,而且相差较大,这一结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或许也存在优化的可能。所以,不能排除EKC于制造业行业的适用性。

3.2 指标与模型

分析的模型与流程我们采用Shafik等(1992)的建议,先设定三次项的方程形式,如果三次项的系数不显著,那么剔除三次项,改为二次项的方程形式。如果二次项的方程系数不显著,则剔除二次项,改为一次项的方程形式。当然,根据不同的方程形式,可以有不同的EKC形状,比如若为三次项方程形式,那么形状应为“N型”,或“反N型”,或“~型”。若为二次项方程形式,那么形状应为“倒U型”或“U型”。具体来看,模型可以写为:

(2)

其中, 为二氧化碳在 时间点的排放量, 为 时间点的人均工资(人均产值), 为随机误差项。

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选用“人均CO2排放量”与“当期价格计算的人均工资”,“当期价格计算的人均产值”。因为衡量一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工资和人均产值都可以用来衡量,所以对这个两个指标都进行考察,以综合考虑。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等。检测软件为STATA12.0。

3.3 方程检测

首先采用“当期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 )进行三次方程回归检测,发现系数均不显著。将三次方项剔除,发现变量同样不显著,进一步将二次方项剔除。发现只有人均收入一项的方程高度显著。方程为:

(3)

该方程意味着,制造业的人均收入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每当人均收入增加一元,人均碳排放将增加0.009吨。

采用指标“当期价格计算的人均产值”( ),我们经过检测发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显著的“N型”,方程为:

(4)

方程的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均呈现高度的显著性。该方程发现,碳排放存在两个拐点,分别是人均产值为3元和397元时。可以明显发现观测值以来的人均产值都是要显著大于397元的,所以,碳排放的数值一直在增加,这一结论其实和“当期价格计算的人均收入”指标所检测的线性方程(式3)结论是一样的。

由于数据有限,掌握的时间段只有22年的时间,所以有可能造成样本不足而带来的估计不可信的情况。而且由于遗漏了其他的解释变量,所以造成估计方程不显著的问题,故进一步通过Stirpat模型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3.4 Stirpat模型

Stirpat模型的最初形式为IPAT模型,是由Ehrlichetal(1971)提出,认为环境污染可以分解为三个人为因素,即人口(Population),财富(Affluence),技术(Technology)。后来,Dietz等(1997)将此模型改进为对数化的形式,如下:

该模型成为环境影响随机模型,即Stirpat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该模型具有两大优点。其一,由于数据容易获取,所以对碳排放分解的可操作性大;其二,分解较为合理,分为投入的三大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在进一步减排中可以控制的。

在现实指标的选取上,利用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来代表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制造业的职工人数代表人口,制造业的人均收入代表财富,制造业的能源强度代表技术。在数据的处理上,制造业的职工人数,1991~2010年皆为职工人数,2011~2012年两年由于无法获取该指标,运用制造业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代替。能源强度的计算中,所采用的产值1993~2002年间其他制造业数据无法获取,采用历年其他制造业在总制造业中的平均比重来进行折算。制造业的职工人数部分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部分来自wind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采用DF-GLS检验,通过Schwert的标准确定的最大滞后阶数为8。结果发现, 从第1阶到第8阶,均无法在10%的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原假设,即 是不平稳的。进一步检验一阶差分的平稳性,信息准则或序贯t规则的最优滞后阶数介于2到5之间,在此区间,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可以认为 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同样方法,检验其他变量,只有人均收入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即人均碳排放只与人均收入构成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的条件。

而在利用人均产值对该方程进行检验时,发现系数均不显著。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简单的结论,在制造业行业内部,短期的数据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就业人口,技术的关系并不大,也就是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财富和技术这三个基本因素的规律性认识在制造业行业内部是不成立的。制造业作为碳排放高输出行业,通过经济阶段的发展来自动减少碳排放是不现实的。

3.5 EKC在制造业内部不存在的探讨及解释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表明,EKC在制造业行业内部表现并不明显,可以推断为并不存在。可能的原因是EKC的作用机理很大一部分在于一种产业结构优化之外的作用发挥,比如Galeotti等(1999)[ ]认为“倒U型”EKC的存在性是因为当人均收入较低时,人们并没有动力去治理或降低环境污染,而当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愿意拿出一定的成本去治理污染,从而造成该曲线的存在,这一点其实是和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紧密相关的。当财富增多,财富的边际效益下降,而当污染增加到一定程度,污染的边际效益同样下降。另外一种解释是Baldwin(1995)[ ]提出的,这是由于三个阶段的存在而产生的。经济早期阶段,处于农业型经济到工业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污染在增加,而此时产值也在增加;经济的后期阶段,处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污染在减少,而产值仍然在增加。而国内钟茂初等(2011)[ ]则通过对KC和EKC关系的比较后发现,收入差距与环境破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这一解释更大程度上确认EKC的“倒U”形状的出现是由于经济总体的原因,而非某个行业。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3篇

【关键词】MES 订单 产品 实时 执行

1 MES系统

MES系统从企业运营层开始策划,承接ERP的计划层及物料基础信息,在MES系统中下载计划并形成指示批次生产的日计划,过程中监控车辆信息,收集品质问题,指示生产装配,跟各类生产设备进行集成,指示上位机进行操作,同时利用基础物料信息,管理半成品物料出入库信息,指示零部件计划的生成,指导物流区进行备货,最后车辆下线后进行反冲扣料。

2 制造型MES系统的设计

实施制造型MES系统需要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出发开始设计,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功能设计,切忌用统一的解决方案。对于人和机本身就是联动关系,对于越来越贵的人力成本,想省掉部分人工,必须采用自动化的设备、移动式设备和智能化设备,做稳定的接口进行对接控制成为关键,而料指的是基础信息,在初期进行建设的时候,收集完备的工厂及人员、班次信息,产品的配置相关信息,尤其选装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基础信息表中建立出来,法指的管理的方法,对应的管理制度需要完善,接口人及操作者需要进行培训,配备好作业指导书和业务明白卡,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设备,规范与制度相辅才能发挥效力,而环则指网络环境进行搭建,信息点选定及优化等,如图1所示。

工厂建模:收集最初的工厂布局,工艺路线,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信息点位,不用太求全,主要的部位进行追溯,车体跟踪也是能够指示车的位置即可。信息化推动人员需要联合工程建设人员,必要时可以和设计院进行直接沟通,这样可以充分避免后期的信息点位增加和变动,在国内精益生产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需要提前找业务相关方会签更多的信息,消除后期的投资追加。

划管控:制造类工厂通常有三种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通常MES里面会分解日计划,形成批次计划,计划作为各个工厂的投入与物料拉动的基础,指示各种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批次计划发生变化,需要将计划及时同步给各类设备的接口中。

过程跟踪:车体粘贴条形码或者打刻标牌,可以人工扫描条码进行,也可以用固定式扫描枪,也可以采用RFID的形式,甚至采用影像自动识别系统,但是需要充分调试设备稳定性,固定式扫描枪可能会出现漏扫,而RFID需要调试标签频率和接受器的功率范围,在使用RFID标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RFID的质量,很多漏扫都是因为使用了质量不太好的RFID标签造成的,而RFID的天线位置及接受器的天线位置也需要多次进行调整,最后才能正常的稳定运行与使用。

质量监控:品质一直是制造的关键,所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及后期品质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就是品质记录过多会影响效率,关键件可以用批次追溯,就不要非用扫描关键件的方式进行,亦可采用答题卡式勾选,然后用读卡器进行扫描收集,对于品质问题较多的行业尤其适用。

设备集成:集成设备并非越多越好,需要谨慎选择,尤其人工的扫描顺序,可能会对自动化设备造成操作失误,所以上位机的数据选择对比尤其重要,而且计划层面的东西一旦发生变化,上位机需要及时更新本地计划存储,为了不让设备网络故障对自动化设备造成很大影响,一定会在上位机上存储备份计划,一旦网络断掉,可以适用本地缓存不致停线,但是缓存一旦切换,需要能够在网络恢复时有自动更新最新计划的机制。各种AVI自动扫描设备,都可能有漏扫现象,一旦出现问题,需要我们可以人工进行补扫,这样才能让线体的车序保证正常。接口服务器非常关键,所以推荐在可能的时候,有双机热备的功能,进而保障整个MES设备体系的24小时正常运转。

物料管理:物料信息来源可以来自物流系统,从而保障系统的数据源一致性,进而保障MES系统中数据传递是从ERP中而来,这样在物料指示、关键件防错以及装配过程起到系统性支撑作用。

客户端设备:一般建议用机柜式设备放到线体,但是如果想减少跑线等,可以选择工控机和无线网络,如何想减少成本,则可以选择用虚拟机设备,在系统稳定运行后,需要对客户端定期进行巡检,尤其网口和无线网卡等影响系统网络的地方,最好有线用好点的成品线,而虚拟机设备应用六类线,千兆到桌面将极大提升虚拟机的访问速度及稳定性。

备品备件:线体不远的地方,可以选择办公室或者库房进行备件,备件数量不宜过多,但是必须的关键节点需要做好备机和备件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网络设备:MES设备推荐用有线网络,相对可能稳定,尤其对于有电焊设备的环境,但是不太产生电磁干扰的地方,可以适用无线网络,但是速度和稳定性上考虑,要用较好的无线设备。

服务器设备:对于生产类系统要求较高,需要至少双机热备的模式,这样一旦主机发生宕机,可以切换启动备用机,对于有很好的IT人员做运维,且资金投入尚可的公司,可以选择双机负载均衡模式,但是这样对于双机的配置及系统要求较高。

3 总结

一个制造型工厂的计划执行效果,有赖于MES的最终实现,要想很好提升工厂的产品最终交付效果,需要MES系统发挥关键性生产支撑的作用,与各类生产设备做好集成将大大提升MES系统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无模型控制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 of the multilayer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dynamic large-scale system, the model free control law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free algorithm is set up. And then, b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system in Foshan city, the best results are explained.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logistics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free control

引 言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与协调发展,是理论界与政府热议的论题之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深化劳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物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撑,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根据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制定了本地的相关物流产业规划。2009年12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促进广东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与联动发展,为广东省物流业的稳定与发展制定了行动方案。2015年5月国务院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佛山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佛山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佛山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在当前产业状况和经济环境方面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方面,思路多样,主要从制造业物流外包角度、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的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通过相互衔接、互为依托,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而且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但对如何对制造业――物流业系统的发展实施有效控制的研究却甚少。

由于F有研究制造业――物流业系统控制问题的资料较少,因而在把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与现代控制理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不容易建立起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人们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发现,对于某些被控对象,要实施有效的控制策略并不容易。经典PID控制尽管不需要数学模型,但只能应用于非时变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而智能控制由于包括了领域的专家知识和某些推理结构,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因对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制造业子系统和物流业子系统本身,而且也会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许多其他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本文讨论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律(无模型控制)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协调发展的无模型控制方法。

1 制造业――物流业双向控制的大系统结构

根据大系统的多层递阶结构思想,可以设计并建立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多级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最低级(第一级)为制造业――物流业基本模拟模型与局部控制系统。它是一个模型族。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使用行业发展预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可以模拟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制造业――物流业系统的评价,将基础信息目标要求、各种约束条件及有关数据要求等传递给中间级(第二级);同时接受中间级的控制要求,对子系统内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如配套市政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生产、政策法规体制等。

中间级(第二级)为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模型。该级的功能是:(1)分析协调满足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多目标要求的各种约束条件;(2)通过大系统自适应协调控制手段,向下对制造业――物流业系统进行双向协调控制,向上提供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最优(或次优)策略方案及综合数据信息。

最高级(第三级)为多层次领导决策层。该层通过协调发展指数,采用无模型控制方法,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最优的实施方案,从而实现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决策者决策服务。

2 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模型

制造业――物流业系统是复杂的离散系统。根据复杂系统建模的基本思想,从子系统入手,进而给出整个系统的模型结构。因此,首先从制造业――物流业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制造业子系统和物流业子系统)入手来建立整体系统模型结构。

设Xk,Uk分别表示第k时刻第i个子系统输出向量、输入向量,则子系统的模型结构为:

3 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双向协调控制

佛山市是珠江三角洲仅次于广州与深圳的高速发展的地级市,为了实现2020年成为国内制造业一线城市的目标,必须做大做强物流业,发挥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作用,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根据时变参数系统的预测方法及《佛山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系统各指标进行预测,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实现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盲目冒进就可以完成的,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控制时只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假设2019年各状态指标的期望值为:

x=170 000 000, x=260, x=6 000, x=300 000 000, x=90 000 000

x=11, x=195 000, x=850 000, x=42 000, x=6 900 000, x=7 400

根据不依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无模型控制),可以得到2018年佛山市制造业――物流业控制系统相应的次优控制值为:

制造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u=11 089 753

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u=4 278 615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无模型控制方法,佛山市2018年可以在适当增加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就可使制造业――物流业控制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预想的目标。

4 结 论

本文提出的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无模型控制方法,用“小扰动”手段,结合佛山市的实际,理性强,结构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大系统的次优控制策略中,在制造业――物流业协调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所选指标的局限,可能由于未考虑的因素,因为最终的次优控制结果与佛山市的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并不会影响模型本身的理论性与实际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董千里,张林,申亮.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协调度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119-123.

[2] 陶晶. 中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与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35):29-30.

[3] 汤兵勇,郑飞.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无模型控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3):30-34.

[4] 梁红艳. 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机制研究[J]. 东南学术,2015(1):88-97.

第5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制造业物流体系管理创新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认为,弹性和柔性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物流体系管理创新的方向。

如何理解弹性和柔性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物流体系管理创新的方向?什么是制造业物流的弹性和柔性?如何实现制造业物流的弹性和柔性?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对制造业物流从业人员开展本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起到有益的帮助。

三个因素影响制造业物流管理创新

制造业物流一方面要服务制造业,一方面要服务消费者,制造业物流管理的创新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因素一:制造业制造技术和组织方式的改变。

制造业和物流业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制造业制造技术和组织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物流管理方式。制造业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制造业在发生哪些变化?特别是跟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相关的工业品制造的发展变化更值得物流企业关注。

经过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持续发展,在亚当斯密分工理论、亨利福特流水线理论、朱兰和戴明全面质量控制、大野耐一拉式生产、高德拉特TOC等理论的指引下,人类的制造技术和制造组织方式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阶段,目前的制造技术和制造组织方式已经使得大部分的普通工业品生产能做到:大批量、低成本、高品质!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一下周围,基本上可以认同这个结论,从衣服、手机、家电、电脑、汽车等工业用品,都可以实现单一公司数千万甚至数亿件的生产,而且产品成本很低、品质很高。

长期以来,制造技术的发展进步都是围绕如何大批量、低成本、高品质地制造出产品推向市场这个目标深入挖掘研究。制造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第一次面临一个问题:对大部分工业品,制造不再是问题,有效地根据客户需求组织制造成了一个大问题。

家电领域海尔的张瑞敏、美的的方洪波都意识到传统的大批量囤货的制造组织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制造业必须思考如何用客户的需求来拉动整个制造组织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青岛红领制衣走在了前列。青岛红领制衣用近20年的时间,实现了整个制衣过程的数字化,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身材数据生产服装,实现了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服装。

在一些具体的制造技术领域也得到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3D打印的蓬勃发展,会对整个制造原材料供应、零部件供应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展望一下,将来机械制造领域,很多原材料形态将以更适合3D打印的粉状、线材状出现。零部件运输需求大幅度降低,因为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零部件,直接打印出成品。

无论是根据客户需求组织生产还是3D打印,最终都会影响到物流运输的组织方式。

因素二: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

总体上,消费者消费方式从长期短缺经济导致的饥不择食地购买向物质极其丰富环境下的按需购买转变。消费者觉醒,维权意识强烈。大部分工业品消费,厂商会尽一切手段吸引讨好消费者。

导致消费者消费方式发生改变有两个因素,首先是人类具备了大批量、低成本、高品质工业生产的能力,基本上各种物质都是极其丰富到过剩。其次是,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生来就是按需购买!这一点我们观察一下周围70岁到20岁人的消费习惯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制造为王,大规模制造出产品,再一层层压到渠道,供应链管理很关键。消费者主导,消费需求拉动制造过程,需求链管理很关键!这背后是不同的物流组织。

因素三:物流装备的进步。

三大类物流装备,包括运载工具、装卸工具、仓储设施发展进步的方向,一言以蔽之:物联网化和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依赖于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的进步(种类多、精度高、高可靠、低价格),依赖于移动通信的发展(带宽宽、资费低、覆盖广)。物流装备的物联网化和智能化会深刻影响到物流组织管理方式的进步。

为什么要提高制造业物流的弹性和柔性?

制造技术和制造组织方式的改变、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物流装备的进步三大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制造业物流体系管理创新,但是任何管理创新不能以创新为目的。物流是传统服务业,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物流搬运、仓储的基本功能不会变!物流组织过程的基本逻辑就是实物和业务信息的分与合、集与散!技术的引入,组织方式的进步,是为更好地配合制造和消费,更好地提高物流效率以压缩整个物流过程的时间。客户需求多样化,以客户个性化需求来拉动制造过程,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趋势,配合这个趋势,物流组织管理该何去何从是每个物流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物流作为连接制造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要适应消费和制造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在运营组织方式上要彻底从过去适应大规模制造和大规模供应的模式转变为适应小批量制造,小批量、多频次供应。当然这个转变会很艰难,短期内转不转也不至于影响到企业经营,但从长远看,这个是个必然趋势,因为物流的源头在消费和制造,消费和制造模式发生变化,必然会要求物流组织适应这种变化。

努力提高物流组织的弹性和柔性是适应这种变化趋势的方向。所谓物流管理的弹性是指物流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物流管理的柔性是物流企业内部对业务变动的快速响应能力。

弹性和柔性从本质上就是提高物流企业自身应对变化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物流行业的现实是,大部分的物流企业是依赖客情关系生存,很多物流企业的经营者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自身运营能力的重要性!在这里我特别提醒有长远眼光的物流企业家,创业可以从客情关系起步,企业走过创业生死关,从长远发展看一定要靠夯实企业运营系统的运营能力,通过构建能够迅速适应环境、业务变化的企业运营系统赢得竞争。

如何实现制造业物流的弹性和柔性?

要实现物流组织运营的弹性和柔性,全面的信息化是基础,中国物流行业的现状是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先进和落后并存,个别好的有外资背景或大型国资背景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在信息化支撑下适应外部环境和调整业务的能力也比较强。但相当多的物流企业,信息化还处在很初级的电子表格层次,业务的获得更多的是靠老板关系而不是企业运作的竞争力,这类企业在实现物流组织运营的弹性和柔性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物流信息化已经不是个新概念,但是在当今时代,要赋予物流信息化更多的新内涵。要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组织的弹性和柔性,必须建立以全物流要素透明连接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化。这突破了以往物流信息化各个模块、系统(TMS、WMS、ERP等)割裂,类似车辆、货物这些要素没有进入信息系统的痼疾。

建立全物流要素透明连接的信息系统,进而实现物流组织运营的弹性和柔性是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以下几种思维倾向是错误的,有百害无一益:速成,希望一个月上系统,两个月见效果的速成思维是走不通的;碎片,仅仅从某个业务部门或单个业务出发,碎片化地看待信息化过程,而不是从整个系统产出的角度看信息化也是走不通的;样子货,建个网站,用几台电脑上网,有个电子表格,这最多算个电算化,离物流全要素透明为基础的信息化差得很远。

构建全物流要素透明连接为基础的信息化,进而实现物流组织运营的弹性和柔性,要学一学青岛红领制衣和华为的信息化道路,无论是青岛红领的老板张还是华为的老板任正非,都深刻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企业自我改造的一个艰苦过程,他们愿意为这个过程持续、长期投入资源。当然,当他们构建出一个灵活的、富有弹性和柔性的企业运营系统时,他们也表现出更强的适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和更强的竞争优势。

构建全物流要素透明连接为基础的信息化,进而实现物流组织运营的弹性和柔性,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要摒弃一次性把系统规划好、分步骤实施的理想化路径,应回归到客户需求,回归到技术基础,用最小化可行产品思路来指导信息化建设,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迭代系统,在大方向牵引下不断调整并找到适合本企业的道路。

第6篇

【关键词】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38-02

在对民航单位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大工程观”先进教育理论,凝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民航特色,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改革,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此方案在执行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深入调查研究得到不断的完善,此方案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执行。具体的改革思路如图1。

具体建设方案和相关的技术路线说明如下:

1.改进教学方式

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积极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组织教师研究和探索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更新观念,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在三年的建设期间,反复实践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组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具体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些知识点在个案中的运用分析,一些通过分析而进行归纳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有利于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案例教学法:本着部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色,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力度,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具体的实施有两种方法:一是穿插式案例教学。在系统讲授原理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使案例与理论相互印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方法。在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以后,布置相应的案例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思考,这样通过从具体到一般或者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与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讨论教学法:采取讨论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现自己的才干的机会。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一些可能有所创新或具有独特见解的新课题等,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和调研报告两种方式。讨论式教学的形式,既可以是小组讨论、演讲或辩论,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全班演讲等。

(4)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方法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单元项目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其它教学活动:聘请行业内资深技术与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配合系部举办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创新计划、创业大赛等。学生也可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或自行设计课题并请教师给予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及航空企业工程师的启发下,针对学科发展和工程现象提出科学或技术性问题,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工程实践技能。并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在完成科研后,通过提交论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完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现场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视频,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演示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维修案例,丰富案例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和相应的管理体系

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建设─即借鉴国内外机务实践经验,建立面向生产岗位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即设立与学科竞赛相关的实验能力综合训练选修课程,鼓励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选修,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应的管理体系的必须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指导原则。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前期广泛征求民航企事业单位对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深入分析本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专业特色,借鉴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拟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

根据实践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 在本科培养计划中,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有针对性地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出实践教学的计划和内容, 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三年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最终建成四个专业实训平台,分述如下:

(1)基本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目前,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民航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拥有总价值7500多万元的多类飞机19架、多型发动机40余台和B737模拟机等仪器设备,具有再现和模拟航空维修实际生产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了“零距离”的先进飞机维修工程训练。同时,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拥有23个校外学生实习基地。一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效果。另一方面,增强了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另外,我校波音、空客和赛峰三个民航特色资料室,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技术资料,是其他兄弟航空院校不可比拟的。

基本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建设,将以民航局特有专业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通过引进、自主开发和消化创新等手段,完善、改进和建设实验设备,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同时,广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民机维修实践经验,建立面向企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2)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综合性实验室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本校中欧工程师学院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开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另一方面,可在原有实验室或拟建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实验项目,独立设置既满足基本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改革传统的专业实习教学方法,实行校企“双导师制”,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实践。同时,改革传统的实习考核方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实习,鼓励学生在实习中发现并思考问题。

(3)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实现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增设研究性实验课程,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 在理论知识的分析指导下, 自己设计实验程序并进行实验,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 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都得到全面的锻炼;设立与学科竞赛相关的实验能力综合训练选修课程,鼓励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选修,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另外,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竞赛活动(全美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投影制图竞赛、全国航空航天锦标赛科技创新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尽可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各类飞行器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和空客公司“放飞梦想”新型飞机设计大赛等),成绩争取位居天津市同类专业前列,以充分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4)科研成果孵化平台 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局科技基金、民航企业科技项目等机务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将新的研究成果渗透到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中,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①将民航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第7篇

一、做好生产制造ERP信息化现状分析

公司的生产制造过程ERP信息化建设在已建立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公司各生产制造单位ERP建设整体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生产制造ERP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1、分公司生产制造ERP信息系统建设不全或未建,导致生产制造管理流程不畅、数据处理不及时、制造成本不清楚,不能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产品生产制造决策依据。

2、生产制造ERP信息系统建设团队人才较少,技术与管理人才缺乏,需要公司加大力气进行培养。

3、当前的生产制造信息系统对公司的生产调度中心支撑力度不力。

二、生产制造ERP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1)发展战略

坚持效益驱动、总体设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原则,在2010年各生产单位完成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ERP系统建设,以快速应变市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2)指导思想

以提高公司主要生产制造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重点,按照制造业企业ERP建设思路,全面推进公司生产制造ERP各业务子系统建设,实现各子系统应用集成、无缝连接,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强大支撑。

(3)建设目标

实现对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料控制、成本核算为主线的业务过程信息化,构建完善、高效、安全的生产制造ERP管理系统 。

(4)建设重点

分三年时间,在2013年前总厂公司各生产制造单位全部完成生产制造信息化ERP系统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的生产制造ERP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互联需求,数据业务共享;使公司全面实现生产制造ERP集成管理,成为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制造企业。

三、销产供财一体化系统架构、流程设计、建设措施步骤

1、销产供财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

2、销产供财一体化系统流程设计

3、生产制造ERP业务规划蓝图构思

3.1生产制造ERP各功能模块(子系统)

3.1.1 生产数据管理

提供物料清单(BOM)、产品配置、工程变更(ECN)、工艺路线、替代物料处理等生产基础数据管理功能,以及成本BOM查询、BOM比较、BOM变更呆滞料分析、PDM系统接口等功能,帮助实现规范生产数据的基础管理,作为准确计划、成本与车间管理的基础。

3.1.2 主生产计划(MPS)

提品预测管理、预测与销售订单的冲销管理、MPS计算、MPS查询、MPS维护等主要功能,是企业计划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物料需求计划(MRP)运算的主要源头,它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等信息,是连接产、供、销的桥梁。帮助企业制订出准确合理、切合实际的主生产计划,有效地减少库存、提高交货的及时性和生产效率。

3.1.3 物料需求管理(MRP)

提供MRP计算、MRP维护、MRP查询等功能,企业根据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实时的库存数据等信息,直接计算出加工件、采购件、委外件的需求数量和时间,并提出建议计划订单量,经过投放功能把计划结果转化为生产计划和采购申请。提供准确的物料需求,减少库存积压、保证生产,提高库存周转率。

3.1.4 按定单生产(MTO)

MTO是满足按单生产企业对计划和业务控制的需求。特别适用于企业存在物料代码相同但实际技术状态不同、或者客户订货的验收标准不同的情况下,对物料控制的需求。以销售订单为龙头,在产品资料、销售、采购、计划、生产、委外加工、仓存、质检环节,对订单物料,进行标识、跟踪并作相应的业务处理。将MTO贯穿到物流环节,实现按订单(合同)的准确跟踪与透明化监控。

3.1.5 生产任务管理

提供生产任务管理、生产任务变更、生产任务改制、生产投料、生产领料、生产物料报废、生产任务汇报等生产业务流程管理,提供模拟发料齐料缺料查询功能。帮助企业生产计划部门、生产作业部门、物流部门对生产过程的物流、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加强投入产出分析。

3.1.6 车间作业管理

提供工序计划、任务优先级、工序排程、工序变更、工序派工、工序汇报、工序移转管理、车间在制品管理、计时计件工资管理等功能。车间作业管理系统通常结合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为车间现场生产管理提供全面的支持。。实现对生产过程透明化跟踪,从而有效地保障生产订单交期,降低不良品率,减少车间在制品积压。

3.1.7 委外加工管理

对委外加工业务的全部流程进行管理,提供委外生产任务单管理、生产投料、委外加工材料出库、委外加工入库、委外材料存货核算、委外加工费用结算等完整委外业务流程的管理,以及委外生产任务变更、模拟发料齐料缺料查询、投料变更、生产物料报废管理等综合业务管理功能。帮助企业对委外加工业务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实现委外加工成本的准确核算。

3.1.8 质量管理

提供采购检验、工序检验、委外工序检验、产品检验、委外加工检验、发货检验、退货检验、库存检验、其它检验等质量检验功能,同时提供供应商评估、样品管理及质量事故和客户投诉处理等全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功能。帮助企业减少因来料问题、车间生产、库存物料质量管理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提高质量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3.1.9 成本管理

对企业的车间产品成本核算进行全面管理,包括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控制、分析、预算等功能,帮助企业完成月度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实现真实成本的及时准确核算,实现全面的成本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为企业的合理报价及产品策略提供依据。

3.1.10 BOS系统

根据需要随时定义企业需要的基础资料,供单据使用;随时新增业务单据,方便企业特殊需求的管理;根据需要定义单据与单据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根据企业变革定义新的业务流程;根据需要定义企业任何需要的任何报表;根据需要定义单据操作功能;用户定义的功能,随着K/3系统的升级而不受任何影响。提供个性化业务的快速配置,如流量仪表通过BOS平台配置了车间看板管理系统。

3.2生产调度中心管理

为了更好地加强生产管理及控制,生产调度中心可随时查询各下属单位的物流与生产情况。通过WEB方式与各下属单位的服务器实时连接,在WEB页面输入需要查询的单位名称,即可自动连接到各单位数据库服务器,输入不同的查询条件,即可自动获取查询条件的相关数据。

四、生产制造ERP实施效果

1、统一建设公司生产制造ERP信息系统,规范各下属单位的业务流程,让相关信息在权限范围内充分共享,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2、通过远程系统的实施,为生产调度中心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以便让调度中心真正发挥调度作用。

3、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让计划、物流与生产高效协同,保证准时交货期,同时减少加班、减少停工待料时间、控制产品零部件和成品库存量。

4、通过车间条码跟踪,让生产过程透明化,准确估计交货期,同时可有效避免重复查询库存、车间现场清点在制品等。

第8篇

【关键词】造型 结构 素描 动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8-01

一、《造型与结构》课程教学在动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动画形象的设计,尤其造型与结构的设计对动画作品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完成动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合格的毕业生能完成动画形象设计稿,完成从创意到动画形象的设计,为其动画作品提供获得受众认可、生命力强的动画形象,在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成功而行之有效的《造型与结构》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动画专业中《造型与结构》等素描课程教学与传统素描教学存在明显差异

美术高等院校在过去长期的传统素描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所从事的高职动画专业中素描教学,与传统素描教学还存在着若干明显差异,主要列举如下。

(一)动画形象设计中的素描与传统素描存在差异

传统素描以素描气氛和素描关系为主导,动画形象设计的特征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居多。

(二)动画形象设计对创作者素描能力的要求与传统素描存在差异

在中国大部分的美术学院,传统素描都是从点线面入手,结合黑白灰、明暗交界线等要素,其基本要求是造型准确,明暗表达自然,空间感强烈。

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创意尤为重要。这要求动画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意能力,而对于其素描能力,实际上与传统美院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动画形象设计中的素描可以只是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线稿。因此,强调造型特征是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动画创作者是利用素描描绘造型的特性,形成在动画创作中需要的各种造型和场景。

(三)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素描教学基础与传统美院存在差异

在传统的美术学院,学生已经具备比较良好的绘画基础,而高职动画专业的学习者往往缺乏扎实的绘画基础。

基于上述差异,为使高职动画专业学习者能从《造型与结构》等素描教学中有所获益,笔者对素描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试图找出更有效和直接的素描表达方式,从而在动画形象设计中更好地运用素描工具。

三、造型相关教学方法探讨

造型拥有一个很广的定义。本文只从造型艺术的诠释角度去理解造型。造型艺术,是指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也叫美术。那么,在素描中,我们所提及的造型,是指我们所绘画的对象。造型的美感是通过素描中运用的各种手法和技巧塑造出来的。在传统素描中,由于作画工具的多样性和对素描形式的不同理解,素描的表现形式也就各有千秋,但是我们都会以造型准确性这一标准去判断素描的学习成果,根据绘画效果去了解学习者对素描的理解。

在动画学习者的造型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一些新的改进方法,让学习者更有目的性地完成自己的素描学习。

(一)理解造型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对造型的认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个练习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把所有的造型归纳,最终形成基础形,就是我们在基础课上用的圆形、方形、锥形、柱形以及由其组合的新体形。这种高度概括在素描中属于最简单的形式,但能够逐步建立起学生对造型的敏感度。

第二步,将概括的图形按照形象的造型组合,按照形象的特征进行图形变形,从中加入了比例和透视。

第三步,让变形的图形形成曲线,让曲线发生粗细、浓淡变化,从而形成生动的虚实变化。

通过这样的练习,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比较轻松地完成,而且对自己的判断力建立了信心。这为下面的步骤建立了基础。

(二)解构造型

造型的高度概括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造型的整体部分和组成部分。解构主义设计中强调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运用这样的概念,对绘画对象进行解构。在对象的每个单独造型中,特征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最重要元素。所以,针对单独个体的特征描绘,比对整体的描绘在动画的个体形象中要重要得多。没有好的个体形象,就难以组合成好的整体形象。

(三)创造造型

造型可以是我们实际看到的形象,也可以是我们想象的形象。在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想象力是其作品的重要构成因素。

学生进行创作的第一步是设定造型。造型的雏形来源于生活经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往往能够创造出生动有趣的造型。利用基础形,对现实造型的改造和升华,是一位好的动画创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四、结构相关教学方法探讨

结构,是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在素描中,结构是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体现。

在讲授结构这个部分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进,使这部分课程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用点定稿、用线较形、用面表现效果。根据我们的目的,完成结构需要有搭配和安排,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点线面的各种特性来完成结构。

首先引入一个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形成一个距离,同时也形成一条线,三个点可以形成一个面,同时也可以是一点和一条线之间的距离。这个不难理解,也就是说点是我们最基础的元素,距离是完成这个结构准确性的条件。一个结构,我们可以先分成点的组成,把重要的几个点用准确的距离标好,连接起来就是结构的雏形。同样,我们用线勾划,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好了,结构的雏形也就出来了。如果用面,面积的大小和面积的距离画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运用就好像我们素描中的结构素描,先放弃效果而追求造型中的准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