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0 11:1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语文;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所说的“核心素养体系”一词,郑重提出研究各个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发展的任务,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的和必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体系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上定位,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1.核心、核心培养的概念、意义和内容
什么是核心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核心素养在今天主要是时代教育的需求,现代年轻人的特点两个重点问题;
本世纪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式,主要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这已经是一种世界趋势,也是我国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探索之路。
2.甘肃省会宁县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与基础
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虽然“干苦甲天下”,但是也是“西北高考状元县”,这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加之会宁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
随着全世界“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推动与发展,我国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甘肃省会宁县教育系统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积极主张、探索和研究,根据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指导“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研究。
时展、教育改革、社会需求,那些“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的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3.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包括的“核心内容”
3.1信息素养:网络时代,对于网络的获取、利用与创造的能力,对于重要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对于培养运用网络文化知识的学习、分析于写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思维素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当代高中学生不可缺少的核心培养内容;
3.3人文素养: 向着文明方向发展的人文素养目标培养,实现当代高中学生民主与法制、人人平等、正义与诚信等等;
3.4专业素养:让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实现做人和生活的价值取向。
4.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实施的策略
4.1Z文教材的认真教学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高中学生(包括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文化和文学知识的“精品”,因为,语文教材是在浩瀚如海的“文学”资料中精心选编而来的,有外国的中国的、有古代的现代的、有各种体裁的,包含着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用好语文教材,把握好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落实好语文的教学关键、培养好语文的学习能力,着重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教给学生字、词、句的来源、含义和运用,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4.2语文教材的强化阅读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二: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扩大阅读数量,这个“扩大”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具有选择性地实现阅读,当然包括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
4.2.1课本阅读是在教师本着培养高中学生各种素养的基础之上积极的、有效地、科学性阅读,是教师利用课本所含有的文化和精神素养的积极有力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达到语文学习、语文教育和语文培养目的地“重要材料”。
4.2.2课外阅读的高中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所“圈定”的范围内进行阅读,让高中学生阅读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素养性”的课外读物,在提高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提高思想素质,从而加强语文素养的有效果、有顺序、有质量的课外阅读。
4.2.3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可以采取阅读“汇报”、读书“数量”和文章“成果”的预测和衡量,比如:阅读书籍(文章)的题目数量、写作发表文章的数量、读书笔记和读书随笔的记录数量等等。
4.3语文教材的灵活方法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三: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教育方法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得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所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4.3.1在备课、授课和总结中渗透语文素养:
4.3.1――1课前准备: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权益和需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培养学生。
4.3.1――2上课环节: 上课过程中可采取很多种方法来调节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积极融入互动;主要方法有:
4.3.1――3课后总结:总结是经验的来源方式,教学是总结的基础,高深的理论来自于教学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为下一次更好的教学作好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汉语语言中呈现的语言美、意境美、图画美,这些美是诗人复杂情感的传递。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教学,品味诗歌的意境,以自身情感与诗人情感相融合,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灌输式和一言堂教学模式,不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诗歌内涵,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高,只能理解诗歌表意,不能体会其意境美。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带来新的培养方向,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素养、思维、品质具有促进意义。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鉴赏教学应该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言语,领悟诗歌中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语感,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教授诵读诗歌的基本方法,之后为学生示范诵读,最后引领学生自读,让学生细细品味诗歌。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诗歌押韵、节奏、音调、叠字等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自读能力。在学生自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全班一起读、小组竞赛读的形式,并且对学生自主诵读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让学生阅读四遍诗歌,第一遍对诗歌初步了解,感受诗歌语言美;第二遍理解诗歌情感,以自身情感为导向,与作者情感形成共鸣;第三遍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美;第四遍,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品鉴诗歌意境。意境是指诗人对客观景象与环境的描述,蕴含着诗人要传递的情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完美融合,也是诗人未言之意的体会,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品读诗歌意境,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诗歌言语、想象能力,在脑海中还原诗歌景象,同时借助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诗歌要传递的情感,进而品鉴诗歌意境。学生品味诗歌意境,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诗歌《短歌行》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领学生直观地开展诗歌鉴赏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白话形式描绘《短歌行》画面,在思考、探究中对知识有所感悟,并且将自身对诗歌的见解向小组成员阐述,拓展小组成员认知面,使小组成员在思维的碰撞下,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学,带领学生一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要想学习好诗歌,需要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与形象美,但诗歌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诗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诗歌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咏怀古迹》一诗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还原诗歌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氛围,之后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品味、思考、想象诗歌中的意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诗歌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学好高中语文课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诗歌鉴赏教学的开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进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2019.14
一、课堂教学需要下的核心素养解读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十数次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有研究者在梳理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素质、能力的关系之后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开放概念”,这意味着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著名语文研究专家王尚文认为语文素养是“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的能力)”。这样的理解显然既具理论高度,同时又满足了实践的需要,应当说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笔者在教学中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出发,抓住其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关键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同时基于当前对语文素养相对认同的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自己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解,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基于文本的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上面获得新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运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明辩事物的能力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解中,既兼顾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需要(即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需要),同时又强调从素养角度生成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观察事理的能力。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适切的,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可行的。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源自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生态课堂的打造。
二、生态课堂提供核心素养培养土壤
自特级教师赵谦翔提出“绿色语文”以来,生态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笔者在实践中坚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出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主要形成了三点认识,下面结合《辛德勒名单》一课的教学来说明。
其一,生态课堂是尊重学生认知的课堂。语文课堂上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具有多样性,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辛德勒名单》作为一个主题相对严肃甚至是沉重的文本,其在学生的解读中会出现哪些观点,这是值得教师观察与研究的。课文开篇即说“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雾,一群波兰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这样的表述起什么作用?在具有开放性的课堂上,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比,也有学生认为这就是写实。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思考哪种观点正确,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忧的,因为学生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恰恰就反映了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前者肯定已经走入文本之境,因此其感受到“浓重的黑雾”与“无忧无虑”的鲜明对照,而后者则是从自然环境与人的角度“简单地”看的,自然就认为这是写实。尊重这样的认知基础,可为后面的文本解读奠定基础。
其二,生态课堂是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辛德勒名单》一课的主题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人性在复苏”,学生只有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对“人性”的认知,才能真正把握这一主题,而这一主题显然就是本课教学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因此当让学生继续沿着自己的认知去解读课文,显然,当学生读到“那不是什么雪,是骨灰”时,自然就会思考其原因,于是焚尸炉的情形就开始让学生触目惊心,而当读到辛德勒以钱作为工具做高斯的工作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又有所不同,因为大部分学生原本想的是“义正辞严”,这样的认知失衡会让学生认识到,在那样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里,其实只有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才能让辛德勒名单不断延伸……经由这样的解读与理解,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对世事的洞察,就是对人性复苏的理解,用有的学生的话说,“人性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轻言人性往往是不懂人性的,只有在具体的甚至是严酷的情境中,往往才能看到人性复苏的难能可贵”。笔者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评价时,忍不住拍案叫绝,在笔者看来,这就是核心素养,这就是语文课所能达到的用文本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的最佳境界。
其三,生态课堂是用人文触角感知世界的课堂。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能够站到人性最高处,《辛德勒名单》恰恰又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文本,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有各种形式的讨论,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读懂“人性在复苏”。这是一个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与人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生态的,无疑也是指向最核心的素养的。
三、核心素养在文本意义建构中形成
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从来就不是也不应当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更加不是粉饰自身教学观点与研究成果的一个工具,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是指向学生对世界判断的目光并影响自身行为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就不是真的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只能在生态的课堂上才能够实现。生态课堂中,文本解读是核心,文本解读的目的在于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在于把握文本的意义。笔者一贯认为,意义一定不是教师机械施加的,而必须是学生自然解读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只要学生的方向是正确的,那意义早晚会形成。因此,《辛德勒名单》一节课的教学,绝不可以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任意拔高,最恰当的办法或许是在多次素读课文之后,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清晰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果我是辛德勒,如果我是其他人物,我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一种走入文本情境的最基本的手段,也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学生才会与文本融为一体,从而让学习过程生态起来。在此过程中形成的J识,终会成为催化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
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一些语文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程红兵先生的“语文人格教育”,认为“学科当中承载着多少年来社会的文明财富,人类的文明财富转化成课程资源,来发挥它的培养人的作用。所以,学科教学是所有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主要的教学形态”。还有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钱梦龙先生则把“语文素养”分成“语文知识”、“读写听说的能力”、“对母语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较宽的文化视野”五个要素。可见,大多数专家都强调语言基础,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又以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为基础。这也正是把握住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核心价值与根本要务,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深刻领会和探索。笔者以为,语言的理解在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一、语言理解在人类语言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汲取前人积累的大量的书本知识,而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高中生则要把这个学习任务及知识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知识理解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其中语言理解就是最基础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下的基本科学概念都是由语言文字来形成并定义的,而语文知识就更有意思,它以语言文字来定义语言、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概念,如“汉语”、“甲骨文”、“启蒙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等。基于这种特性,语言理解对人类语言(文)的学习就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学科作为社会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知识体系中自然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性概念,如“普通话”、“简化字”、“意识流小说”等,就更需要学生加强语言理解,形成活跃的思维内部言语,来和书面的文字达成统一。
二、语言理解是语文两大性质的和谐保证
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流通语言中最简省而又最深奥的古老表意语言体系,不仅独此一家,别无参照,而且在数千年的漫长演变进程中,又衍生出了一整套繁复而绵密的文化蕴涵,笔画繁难的繁体字,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曾经使汉字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学文化成为上层贵族的专享,愚民统治的工具。笔者以为,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有个定性也是必要的,这对于语文课程虽有难度,但仍然不宜回避,只是不可保守僵化,也不应随波逐流,总要取法中庸,道行和谐。如今新课标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承认了要重视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工具基础,又肯定了要提升语文课程中“文学文化”的人文素养,于课程自身是实现了完整的两条腿走路,于一线教师是扫除了迷惘,明确了方向,相信将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和效率。所以,语言理解实际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融通的金桥,需要牢牢把握,紧紧立足。
三、语言理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
语文,既是知识,也是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中,除了知识要求,当然也少不了能力要求。新课标提出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钱梦龙先生提出了“读写听说的能力”和“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等能力要求。作为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高最全面测试的《高考考试说明》则将语文能力具体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相比以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多则多矣,但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学仍应以培养和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为中心。识记最基础,当然也不能忽略,但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高中阶段可在理解能力提高后反过来优化识记。所以高中生不是理解高了、够了,而是还低、还不够,更不要说是在理解之后,内化为思维言语,外现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评价能力,故而,立足语言理解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质量;阅读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阅读素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接受美学”理论是时展的产物,是教学教育的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结果。这一理论能够有效地发挥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导性,所以将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阅读相互融合,能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基于高中语文教学,分析“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要试用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中心和时刻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利用直接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语文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减少以教材和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模式,并不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教学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有感情的阅读与朗诵,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直接灌输学生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首中国现代诗里的情境,更易揣摩到诗歌里的情感世界,能够接受直观上传递出来的语文文化。又如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雨巷》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传播手段,播放一些忧郁悲伤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真的置身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更易让学生接受,还能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
二、实现创造性阅读方式
创新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基本方式。创造性阅读方式就是学生突破原先的语文阅读方式,利用创新来获取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核心地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鼓励提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我创新发展,体验个性化阅读。如在学习教学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短歌行》一诗时,全篇诗歌的基调都是苍茫悲凉的,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上体验创造性思维,突破知识点的局限,让学生明白到诗人曹操的心境,主要是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他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开拓期待视野
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在思想上一般都具备较高的独立思想和接受能力,在阅读时容易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来理解文章内涵,再逐步在作品中体验到情感,开拓自己的期待视野。教师要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需要跳出课文阅读的固定模式,在学生的审美需求和阅读心理上加以揣摩和研究,再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把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法改为故事法、演示法、媒体传播法和实际应用法。还可以结合网络文学和最新在生活中流行的文学因素来讲授课文,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章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当语文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兴趣和期待,或者符合学生的期待视野时,就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如教师在讲授语文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可以结合在音乐上流行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来吸引学生注意,根据音乐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以讲授课文的内容和含义。只有当学生满意教师给予的期待视野后,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才会收获满意的课堂效果。
四、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
文本召唤结构解释为,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之处,其中空白是阅读作品中没有明确指出的部分。作品中存在文本召唤结构,才会使阅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者还可以通过在作品中设计悬念来引导阅读者在阅读里体会到作者最终的心境及意味。未定性与空白是读者对作品的反映,也是体现学生的个性所在。如果语文教师在讲授时对阅读作品进行细节逻辑条理上仔细讲解,则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教师应该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把学生引导进阅读作品中,起到点拨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寻找到作品中的未定性与空白处,通过开拓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阅读的理解。
五、结束语
将“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而且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有力的指导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观点,同时有效培养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和增加了自我个性的魅力。教师在接受并应用“接受美学”时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创造性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开拓期待视野和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并结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机调整,以便将“接受美学”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陆祖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1):136
[2]陈O怡.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2):51-51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教育;策略
旧的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审美鉴赏与创造”列为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并对“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要求及相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应有的学科素养标准进行明确说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真正把审美教育和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存在两张皮现象。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前提下,许多语文教师教学功利性强,只重视考点的解析、答题技巧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审美鉴赏和情感的熏陶升华,课堂没有品鉴、赏析,缺失审美体验,淡化语文的育人功能。高中学生正处“拔苗孕穗”、三观亟待巩固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端正学生的三观,特别是善恶美丑判断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不仅是教育的主导思想,更是立德树人职责所在。鉴于五育并举的育人评价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美育功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渗透审美教育。笔者曾对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做了探寻,从多次实践操作看,语文课堂教学落实审美教育是有道可循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回归语文的本质,深入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各种美学元素,通过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学习方式,可以收到以美激智、以美启德的功效,课堂效果更是事半功倍。要想达此境界,教师先要吃透新教材,厘清各学习群的任务清单,不仅对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各类文体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价值和美育元素的分布要有宏观意识,还要对单元、课文甚至课时应渗透的美育内容和审美路径都要有微观意识。下文将以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为例,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设境诱情,感知美
美感是一种直观的、动情的心理反应活动。审美教育情境创设,可以变抽象为形象,提高“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或教学媒体。如,通过音像、影像、图表或学生的表演等方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与课文内在思想感情相契合、相关联的情感氛围或情景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的思维在这种充满美感的情境中感知、想象,再在教师的顺势利导下思维升华,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美、形象美和语言美等。这种功效是教师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达不到的。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课起始,教师通过播放电视《三国演义》片头曲,并投影一书法家写的全词条幅,渲染壮阔、豪迈气氛。以声、影作导,诱人进入词的意境。学习上阕,放映“滚滚长江东逝水”图片,并让学生据图口头绘述;学习下阕,插播《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录像片段,学生通过读文观图,欣赏古战场的雄奇美、壮丽美,体会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情景,然后据图口述,进行美感的再造想象。
二、读文激思,想象美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形式,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新颖独特也只能凭借想象才能实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想象,随文发思,披文入境,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课文。不仅把生硬的印刷体文字变得声情并茂,还可以激起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情感都同频共振,产生共鸣,甚至是跟随着文章的感情跌宕起伏,对形象进行想象再塑造。如,先让学生欣赏名家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录音,再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遵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凭吊古迹──怀念英雄──联想自己”逐层朗读、重点词句品读、范读、齐读、背诵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器官,在反复吟诵中感觉想象文中描绘的三幅图景:赤壁江山图、赤壁人物图、赤壁之战图,即品味出语言美,也激发豪情壮志。其实,对精美词句、文辞的品读,不仅是涵咏情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讲究遣词造句、注重表达效果及美感的能力,更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之情,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
三、析要悟神,理解美
美有不同的层次,有浅表和深潜两种,只有引导审美主体深刻了解其本质内核,才能获得情感愉悦和审美体验,才能迁移拓展,在习得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创造出美来。教师要统筹文本美育元素,要善于在文本的关键处,因势利导,披文入境;在疑难处,要善于直透腠理,激疑启思。如,引导学生推敲琢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动词,深刻体会“句句入画”及气势磅礴的韵味;揣摩品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的形象描绘,让周瑜温文尔雅、胸有成竹的儒将风采在学生脑中浮现;反复吟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高歌低吟,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再现情感美。诗歌鉴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品词析句、议要释疑的阅读策略,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本的丰富内涵,理解作品的意境美、形象美、思想美。
四、启德训能,创造美
新课程标准对落实审美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并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是非观。新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很好的美育资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学以致用,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习文本,学习前人表现“美”、创造“美”的经验等,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适合、恰当的形式来再现美、创造美。在课中,组织学生议辩苏轼的“人生如梦”,并择一角度写赏析短评。课后让学生收集关于周瑜这一形象的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后,提出本组成员对周瑜这一形象的评价观点,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挖掘其隐藏的思想底蕴进行综合能力特别是“创”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课内外结合,学生学知识、得发展、明人生,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不仅是基于核心素养下育人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为了培养健全并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落实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张治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初探[J].现代语文,2017(03).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语文;利与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1-02
新课改要求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描述是:“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报刊,广播、电视、报告会、网络,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资源。”
为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开发高中语文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优势
深刻认识并理解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功能将对于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
1.有利于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育人功能是校本课程最根本的功能。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育上,而且体现在对学校教师和校长等的塑造上。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体现了主体性以及差异性、人本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现代课程观,同时因为课程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因而校本课程自然具有其特有的育人功能。这种“特有”表现为校本课程具有培养富有主体性和个性,具有塑造研究型教师的功能;全面发展且主动发展的学生的功能;具有造就专家型校长的功能。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并力促其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建设和整个课程活动,强调校本课程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整个课程活动中的创新和实践。学生和老师一样成了课程的主动的开发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了课程的主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特别强调充分地赋权给教师,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地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模式,要注意并把这些需要和模式同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脱离育人的功能,不能背离教育的目的,要结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特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提高教师的参与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有帮助,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激发高中语文教师的士气,对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形象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另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它背后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天赋。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既要注重全面性、主动性、全体性,又要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性,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关注的热点,以选修课(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能力,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意义重大。
3.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一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致力于发展更切合社区、学校与学生需要的课程,致力于应答课程实践中的各种课程议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统合了学校水平的学科领域课程与垂直的各学年学习经验,提升了课程的统整性和衔接性,也打破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分离的现象,减少了课程意图与课程实施的落差。学校课程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每个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他学校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因为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情况出发开发的校本课程,拉开了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差异。所以我们说,校本课程开发有创设学校的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的功能。
其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创新特色高中语文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其彰显特色的功能更在于创设特色学校,每一所特色学校的形成都包含了其特有的艰辛的创造性的校本化的探索历程,而其核心的主体的特色大多是其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一所特色学校,就等于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不可重复的教育财富。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存在的弊端
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它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保证教师有足够工作时间,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准备好各种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如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实现了理想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核心,偏离了学科领域的轨道。课程开发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兴趣,容易走向兴趣主义。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赋予学校和教师以后,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的扩大化,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平衡原则、共同原则,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的流转,也会导致教育的差异化。校本课程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要求注重内部评价,这样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不严密,会极大伤害教师开发的积极性。由于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校无暇顾及校本开发的评价问题,即使顾及了也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等,消耗了过多的教育资源,未必能达到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也会给人一种劳师兴众未见实效之感,这样就失去了校本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效能也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时是一无所知,课程开发的目的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高中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是指向高中语文高考,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孤军奋战的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由热到冷,导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迟迟完不成等等。
探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尴尬的原因,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语文教师、高中语文高考以及校内环境等三对关系没有处理好,校长、高中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变成高中语文高考备战课程开发,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学校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三、完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对策
要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这种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素质,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且在开发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前沿的工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所以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教师最具有发言权。而在学生层面,他们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形成之前,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收集整合相关资料,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以资开发备用。按照课程方案开发出来课程后,如何把开发好的语文课程按照开发的目标,来落实课程的具体内容,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课程研发成功后要及时应用到教学中,接受学生们的检验,以便日后完善。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给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效的帮助,使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走上正确的轨道,学校要建立新的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机制,这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成功开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寻求横向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臧已相.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曹茂才.论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4).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专业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外国文学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但它在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却一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随着大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提出,外国文学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相对于大学的外国文学而言,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的地位却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且外国文学进入高中语文的道路也是非常崎岖的。清末民初时期,高中语文课本中都是文言文,还没有外国文学的身影。直到五四期间,才有一些反映五四思想的白话文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被纳入语文课本中。一直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后,才有教材选编进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政治性,但是毕竟有了一定比例的外国文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种种原因,外国文学曾一度沉寂,直至改革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才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外国文学就这样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数量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大,囊括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作品。总的来说,外国文学总算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是我们培养高中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现状令人堪忧。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由于受中国本身社会体系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的审美观念均逃不出用阶级观念图解外国文学并加以批评。尽管后来一些教育政策强调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性,新版的课本在选文方面也有挣脱以往局限的趋势,教师用书中也提供了相关文化知识与多向解读课文的角度,但是外国文学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进,因为一些旧有的观念依然没有被摒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着政治理念而忽视外国文学的文学性。如此死板的教育观念使得原本生动并且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外国文学作品变成了单一的政治说教。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外国文学,更可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定了政治思维模式,从而使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大大减弱,失去了对外国文学的兴趣。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在新教材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10%,这表明我们在强调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在力求兼顾外国文学。而这其中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高中语文不仅仅要让学生吸收和消化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更要让他们立足世界,了解各国的文化,学习他们的思想,培养外国文学素养,从而提高人文素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外国文学似乎没有起到这些作用,相反的,它仿佛沦为了高中语文附庸。就以高考为例,虽然高考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就外国文学教学来说,它似乎变成了阻碍因素。我们都知道就目前而言,高考升学率是许多高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说到底都是为了高考而各司其职。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就是高考,而不是文学本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外国文学不是高考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比如,教师以高考为标杆,在所编排的外国文学中随意取舍,或许本应该是由教师重点分析的文章也被设定为让学生自学,而那些本被定为自学的文章就更难逃被忽略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