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0 11:18: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文化素质
一、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对人全面素质的培养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系统教育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是通过系统理论与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的教育活动,也可称为公共艺术教育。本文所阐述的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艺术教育是指广义的艺术教育。正如道德理想主义者费希特所说的:“国家是一个艺术机构,其目的是文化。文化是一种过程,凭借这一过程,人可以真正成为人,最充分地实现他自己,并且,正是这种实现才是完美的自由。”因此,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的能力,并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目前,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兼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之目的是要创造美好、和谐的个体和社会环境,这与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环境下的艺术教育本质相吻合,都是以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一方面,艺术教育在根本上是审美教育,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功能。正是通过其审美功能的独特魅力对德育、美育、情感、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发挥作用。因此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德育的功能、智育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情感的功能、社会的功能以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以优秀的人文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培养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
二、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
艺术教育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十分紧密,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成效,只有通过其培养的人才的未来创业实践来检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赖于个人创新素质的扎实程度。艺术教育既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启人的心灵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才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所以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任何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艺术教育既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动机,也可以看作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催化剂。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具有其最基本的培养审美能力以外,也对人的道德品质、智能发展、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愉悦生活、提升品位。规划合理的艺术理论、结合多元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是推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动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造就少数的艺术家和大师,更要通过艺术教育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掘潜能,完善他们的人格,拓宽他们在行为、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拓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培养目标正适应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在高校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使他们具备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观察的能力、综合实践的能力、多元文化的知识、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因此,建立并加强以创新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就成为提高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三、东北大学在艺术教育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一)措施
东北大学围绕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努力实践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促进本科教学工作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构建了以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基本内容,以提高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格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为基本模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利用联合基地学科专业多样性的特点,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积极探索普及型艺术教育与提高型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将艺术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增设了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人文选修课群。
1.普及型艺术教育
普及型艺术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面向全体学生、以学分制形式加以限制的选修课程。2学分(32学时)艺术类课程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指定性选修科目,每周授课3学时,着重提高和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门类的理论、发展史和艺术欣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修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2学分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设置,使东北大学在校本科生人均艺术课教学计划达到32学时。
2.提高型艺术教育
提高型艺术教育是针对在校大学生中有艺术特长或个人爱好的特点而设置的选修课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艺术类专项选修课程一般为8学分、128学时。提高型艺术教育所采取的基本教学模式是第一课堂教学(选修课)与第二课堂实践(社团、艺术团、专项班)相结合,专项艺术教育课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使学习与创造得到很好的统一。目前,东北大学已开设合唱艺术、民族舞蹈、书法、陶瓷欣赏与制作、三维动画艺术与制作、话剧表演、竞技体操等艺术类社团和课程。
(二)成效
1.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演、创新竞赛等均取得多项佳绩。众多优秀学子的涌现和优异创新成果的取得推动了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引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2.硬件设施得到改善
建成形体教室、音乐厅、体操房、多功能厅、欣赏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陶艺教学中心、动漫教学中心、版画教学中心、日本文化体验教室等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学场所,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
3.学生社团不断丰富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设计并组织了社会科学型、科技学术型、文化艺术型、体育娱乐型、公共关系型和社会实践型六种类型的学生社团100多个,社团成员达1万多人,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60%。繁荣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4.校园文化节更加多样
已形成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节和大学生创意节等校园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收到很好的效果。
5.校园文化风格持续提升
把精品艺术引进校园、把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引进校园、把国外高雅艺术引进校园,使校园文化形成高起点、高品位、高格调的特点。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教育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价值导向、思想凝聚、行为约束、素质提升等功能的发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而艺术教育的过程,是激发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它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不仅是推动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把坚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2]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孔宪峰,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及其载体意义[J].高教论坛,2008(11).
[3]方露娜.略论校园艺术教育的价值意蕴[J].江苏高教,2008(5).
关键词:遗产;民族文化;创新创业人才;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2001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以及各种文化振兴政策。今年2月,日本又出台了面向今后5年的“第二次基本方针”,方针揭示了现今文化艺术振兴的意义,即文化力是国家之力,文化艺术和经济紧密相连,明确指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目标,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木保说:“面向21世纪,文化艺术非常重要,失去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韩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199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法》,2001年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政府还设立“阿里郎奖”,嘉奖、鼓励那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不但迫在眉睫,更是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现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二是如何借助市场经营文化产业项目与公益性文化艺术事业,又不能完全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发展,而缺乏专门艺术人才是关键问题。。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如何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四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如何采取的针对性的研究。五是相关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行业组织和文化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建立起政策规划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六是所生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产品过多,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市场竞争能力减弱。可以看出,艺术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在高校中认知传统文化,创造创新型富有时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模式也是迫在眉睫。
任何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但相对而言,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已被物化为恒定的形式,表现为历史的、静止的,不可再生的,它的精神蕴涵隐藏很深,已远离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感受和解读,是很难把它全部激活、接受和传递的。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则是具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现实的、活态的、不断生成的,同时它就在民众的真实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其精神蕴涵有如空气和阳光,可以直接被人们所吸收,并在经常性的活动中世代传承。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将出现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随之发生危机。因此,面对当今强烈的“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这种文化的保护,实际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也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历史上,因为自身文化的失传或被强行割断而解体乃至消亡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抵制强势文化的侵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保持高度的文化主体性,是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在某种意义上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只有站在这样的立场,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责任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保护工作,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创新人才培养就愈显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解决创新问题、提升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家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土壤,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既需要高校的规范培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构建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意义深远。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概述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科尼斯・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该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诞生的标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认为心理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更是复杂的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认为,外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内在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含了四个层次,作为思想基础的“批判”,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媒介的“话语”,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核心的“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学科研究中具体体现的“互动”。
第一,批判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想基础,强调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个人对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过程的描述、解释、说明的过程都是建构的过程。
第二,话语作为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阐释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话语描述者自己)的描述和解释。话语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因此,一切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第三,建构作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主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话、冲突、协商等社会性过程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摒弃对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的研究。
第四,心理现象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动”来实现。社会互动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心地位。
三、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批判”、“话语”、“建构”说明了心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说明了社会借助于话语实现对心理的建构 ,说明了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对“批判”、“话语”、“建构”的进一步深入,“互动”将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由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互动过程。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决定于高校和家庭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对话、建构、沟通和互动。
1、建构思维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应本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应凸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对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的前提下,丰富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如创新创业项目、创新游戏、创新竞赛、创新电影赏析、创新图片展示、创新月活动等等,引导高校大学生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到高校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高校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中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坚强健康的心理。
2、建构思维下家庭的创新人才培养
在对话、建构、沟通、互动的氛围中促进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大学生大都是从各个中学选的佼佼者,进入大学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在生理层面虽然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创新,很多大学生还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文化知识,更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学习。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更希望获得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指导和帮助。在和家长的对话、沟通、互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能够有效地逐渐适应大学的环境,并在不断的适应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不断培养创新的意识,提升创新的水平。
3、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建构思维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动态、变化的前提,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进行。
现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所谓“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因此,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也一定要在变化、动态的前提下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就不能是单一的,直线型的。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有违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的核心的。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指导下,高校――家庭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家庭与学校和谐合作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
正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才更需要我们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思维面对和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建构思维下的高校――家庭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创新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由此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莉萍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心理研究.2012.04.
[2]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12.
[3]郑孝莲.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理论前沿.2014.06.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05-02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基础建设,集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基础。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是高校办学的根本。目前,从各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不难发现,由学科建设带动起来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上,一提到学科建设,首先想到的是与研究生相关的教学及科学研究。然而,我国目前大学办学的最大规模仍然是本科教育,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施仍主要依赖大批本科创新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如何实施学科建设辐射本科生培养,特别是以学科建设促进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本科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更是各国教育培养的重点。哪个国家抢占了创新人才的高地,就会屹立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制高点。
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尽管目前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创新人才通常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并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教育改革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创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事业去做。在这一教育链条中,本科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尤为重要[1]。
第一,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他们个性张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在思想、情感、道德和知识结构诸方面日趋成熟,会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为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做好了前期准备。
第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环境的熏陶。大学是高深知识的发源地,是鼓励探究真理的场所,这一组织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属性。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为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大环境,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创新提供了宽阔的学科平台,大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创新作为大学的精神品质和组织文化,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本科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身上,逐渐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独立品格,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二、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疏离的原因分析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往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或者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忽略了本科人才培养[2]。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导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在各级考核指标体系中,科研是所有指标中最硬的,科研项目、研究论文、科研到款等业绩都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并且无论是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决策,学科评估,还是高校对教师考评的达标、晋级等,都赋予了这些指标较多的权重。而本科教学则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软的,本科教学效果大多难以直接用数字来衡量。对高校和教师而言,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产出难以与科学研究等硬指标绩效相提并论。
二是教育模式上“重传授,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模式定位于知识传授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人才培养过程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没有联系。教学与研究的相对分离不仅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相对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打破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隔离状态,真正把科学研究、研究性教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
三是行政管理上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分而治之。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中大多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管学科建设,教务处主管本科教学事务及本科教学改革,由不同的副校长分管,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管理上的藩篱导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之间资源割据、信息互闭,并且实践中学科建设不断挤占本科教学资源,而学科建设的成果往往偏重于科学研究,难以直接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形成学科建设轰轰烈烈,教学改革冷冷清清的鲜明对比。
三、以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从学科建设的理论角度来看,学科建设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3]。凝练的学科方向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带进课堂,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一流的学科基地为学生的研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结果就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从实践意义上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各成系统,各有侧重,如何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
1.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专业教育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看似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但是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优势与特色,拓宽口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综观国内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一般都有实力雄厚的学科资源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具体来说,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可以表现在,一是依托学科优势特色,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淡化本科专业,活化专业方向,改变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综合设计。使学生学好基础理论,了解学科发展,扩大知识面。二是结合某个学科领域建设的突出成果,如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等,在更高的起点上设置和改造本科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特色专业。三是以学科建设成果促进课程改革。将科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引入课程,充实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根据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开设新课程,并编写成教材,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前沿性。
2.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科学研究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为了培养锻炼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必须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效结合。实现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遴选一批代表学科最新发展和学术动态前沿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项目或毕业论文题目,通过科研实践,本科生可以初步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二是构建实验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平台,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组建分层次、分模块的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和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等。有计划地加强教学科研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硬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以“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契机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训练强化他们的科研能力,以课外训练强化课内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邀请中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以科普性的语言传递学科前沿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五是开设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如文献检索、科研基本技能训练、数据归纳和处理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有所理解,了解科研的目的和意义。
3.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工程实践能力是国家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对创新人才提出的另一迫切要求。目前虽然高校拿出经费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但本科生普遍存在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薄弱的问题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企业联合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实行校企双平台一体化培养是培养本科创新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符合本科生发展的分类人才培养方案,有所侧重地实施以就业为目的的“应用技术型”和以考研为目标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本科人才。二是将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设在企业,聘请企业工程师结合工程实际,包括厂房设计、生产工艺、工程论证、研发、检测等环节进行现场教授。三是以产学研课题作为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切入口,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工程方案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强化创新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之关键[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83-87.
关键词:数字化;高职;旅游管理;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82
0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新型数字化旅游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高职院校要如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培养成为当下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对当前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究,从而去建立一个较为先进的创新教育体系,从而切实地去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去帮助学生完成就业,为国家培养复合型的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1 研究宗旨
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作为基础,对当前旅游管理要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进行一定的研究,从而并且结合当前数字化旅游发展的新动态,从而更好地去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如何培养旅游创新人才进行论述,迎合时展的需求。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是当下我国大力提倡的教育方式,其主要是去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人才。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宽视野、专技术、交际性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高职要想让自己所培养的学生更容易被社会、企业所接受,就必须要去抓住当前的人才需求趋势,培养相应的人才。其中创新人才在旅游行业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能够在技术、服务上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效益。高职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更多地去接受系统的创新探索、创业实践与创业教育,从而让其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3 高职旅游专业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
当前旅游行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我国近年来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同时旅游行业的就业范围较广,但是要想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就业,就必须要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强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进行一定才创新、突破。高职学校在自身教学的过程中,其需要将学校、企业、社会及学生个人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真正地素质人才,让其人才更好地去得到认可与欢迎。当前,将终身教育体系和人才质量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型高职旅游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最受大家认可的。
4 数字化旅游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
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网络成为了当下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给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业态。当前数字化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是旅游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数字化旅游的兴起对于旅游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够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已经成为了旅游人才的必备技能。同时当前众多的旅游企业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的经营管理,通过多种新型媒体的使用从而更好地去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高职学校所培养的旅游人才在数字化旅游中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其中还需要很多东西需要改善。因此高职学校应该要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加大对数字化旅游的认识,并且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极融入数字化旅游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去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5 旅游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的突出。同时近年来旅游行业发展也是比较快的。许多的新的旅游理念都纷纷被提出,例如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数字化旅游、互联网+旅游、旅游公厕改革等等,这些都让旅游行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让旅游行业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也积极地出台了相关的旅游政策来对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一定的支持,例如《旅游法》的颁布对于规范旅游行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提升。根据当前有关数据调查,我国当前在旅游人才需求上还有着较大的缺口。不少高校近年来都纷纷开辟旅游管理专业,大力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高职学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其必须要具备一个较开阔的视野,其必要要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基础,并且积极地看到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情况,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当前所具备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当前社会企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把握,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建立科W合理的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创新人才 公共艺术教育 面临问题 培养对策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各高校增设了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为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各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手段,但是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亟需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仅仅通过提高知识水平是不够的,知识积累只是基础,想象思维的提升才是重要途径。由于艺术本身具有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
(二)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它与逻辑思维对立存在,逻辑思维具有抽象的特点,而形象思维则比较具体。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形象思维能力较为缺乏。公共艺术教育则更好地为形象思维培养提供了条件,艺术主要是通过感知进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艺术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创新能力的强弱往往由创作灵感来决定,当一个人具有较强的创作灵感,其创新能力将有所提高,可见创作灵感的培养非常重要。由于艺术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较多的创作经验,通过接触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从中寻找感觉。因此,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作灵感,为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二、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教学设施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保障,但是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相关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暂未成立,导致出现很多的教学问题无人处理。二、部分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增设了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条件较差,教学场所选取不合理。三、相应的教学设备配置不全面,公共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艺术价值,然而仍有部分高校资金投入较少,设备配置不全面。
(二)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识
公共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但是目前仍有部分高校领导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形式,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时,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艺术鉴赏与活动开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缺乏专业公共艺术教师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公共艺术课程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一方面,部分高校存在艺术院系,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往往由该院系教师担任,由于这两者课程存在差异,教师的专业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师资数量较少。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的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学校应给予组织机构建设足够的经费,为机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责权划分,提高教育组织的管理效率。
(二)完善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与必修课程不同,其目的不在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有所创新,不仅要设置理论教学,更要通过艺术鉴赏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举办艺术活动营造公共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教育仅仅凭借课程开展是不够的,学校应通过举办艺术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提供艺术创作的氛围。首先,学校应鼓励学生组织、参加艺术社团,实现学生对公共艺术的自主学习。其次,学校定期开展艺术活动,给学生带来艺术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艺术教师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主要实践者,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加强艺术教师的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方面,针对高校艺术教师短缺的情况,高校应及时招纳一些专业的艺术教师,扩充师资队伍,或者适时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增加学术交流机会,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更多的教学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形象思维,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公共艺术的正确认识,教学设施不完善,专业教师缺乏,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加强对组织机构、课程体系、艺术活动、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建设,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柏志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13).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本科院校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确保人才全面成长和促进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积极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以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问题
1、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可知,其不只是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初始环节,而且也是确保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其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均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就现阶段而言,部分地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为主,即执行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逻辑,在此种背景下,高校的实践教学通常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产物,并不具备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的目标较为模糊,教师和学生难以对课程所要获取的结果进行准确定位,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教学内容和方法过于传统是当前本科院校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问题。对本科院校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可知,其教学内容大都以演示和验证为主,而综合与设计等创新型实验所占比例过少,加之同科研、社会实践和具体工程项目缺乏有机结合,从而增加了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处理难度。此外,部分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仍然以教师作为主体,并仍然严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在降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也使得其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束缚。
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不适应性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不适应性主要是指本科院校既有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同创新人才能力的提高存在较大矛盾,而产生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故而难以产生具有较强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成果,这就使得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开设创新性项目,进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受教育机制和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科院校同企业展开的校企合作成果并不显著,具体表现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陈旧,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学生创新性思维拓展和各类实践的要求;创新型实验项目较少,且仍以启蒙授业孵化实践这一传统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手段,在束缚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同时,也降低了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五重理念”,即重品德、重能力、重合作以及重实践和重创新,具体说来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与合作来提高其个人技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个人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本科院校应始终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注重实践和开拓创新作为中心指导思想,不断探索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使其毕业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四、本科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验教学的开端,亦是影响实验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师而言,其需要一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原有的基于先理论后实践固有逻辑的教学方式转移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来,进而根据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实验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目标的拟定需分阶段化制定,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出不同的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分阶段达成目标,提高其个人的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效用显著,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则是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标准开展相关课程,协调教学进程的同时,充分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例如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实验教学,在充分回顾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电子科学与技术实践型人才培养,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2、经典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对经典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强调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旨在通过实验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而现代实验教学体系则主要体现在对综合性与研究性实验的掌握和探究方面,其旨在通过利用单独的课程实验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条件。因此,本科院校应将经典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向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平台,提高具有较强社会应用性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频次,从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及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平台”为依托,分别为:(1)认知平台,以全校各专业学生作为平台对象,增加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通过组建校外实习基地,促使学生对自身专业形成感性认知,从整体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基础平台,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实验教学。例如,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方面,高校应主要进行电机、电气技术以及电子电工和单片机与微机原理等相关方面的实验教学;(3)创新平台,创新平台的建立是确保本科实验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关键,通过建立大学生设计创新实验基地,面向全校各专业开展创新实验教学活动,并辅之以全天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进而确保其实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社会需求导向;创新素质;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时期总是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但是竞争依然是永恒的主题。竞争的焦点是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学术界与高等学校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创新与创薪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是在对原有事物进行分析、总结、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时展需要和事物内在发展规律,进行更新、转化、应用,实现事物新的有用性或创造出新的事物。在这里。事物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实体物质,也包括科学、技术,还包括制度、管理、文化、方法等方面。事实上,在当前关于创新概念的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创新更多的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指新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其实不然。制度、管理、文化诸方面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重要,绝不能因为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就忽视其重要性。
根据创新的涵义。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素质,并在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体现出创造性价值的人。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其侧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创新。而是通过学习,具备创新素质,为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这一观点并不反对学生在学习期间实现创新。那么,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者说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呢?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气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是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薄名利、志向高远、不畏艰难、永攀高峰。创新人才的素质也可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方法,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时刻把握这几个方面,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素质、扩大对外交流等措施,积极探索适应培养创新人才要求的教育新思路。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
检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学校评价体系与标准。这是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教育规律所构建的,如考试评价,考察评价,建立在校内外各种竞赛、比赛、课外活动基础上的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印象评价等。二是社会评价标准,即以现实社会需求为核心所建立的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毕业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或者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所练技能、所养品质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理论上说,只有实现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无缝”结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为学校教育的产品——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必须充分把握社会实际,客观了解岗位需求,从不够开放的办学模式大胆地转变为主动参与社会的全方位开放模式。高等学校培养的一切人才都要符合社会需求,都应该接受社会需求的检验。创新型人才注重的是深刻把握实际工作岗位对创新素质的需求,并建立在对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矛盾的充分了解上。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信息交流与共享达到“三赢”的目的。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主动与学校沟通,积极进行员工岗位素质需求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适合教育教学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注重塑造创新型人才所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逐渐实现工作岗位上的创新。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学术界与高等学校相关工作者就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要创新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深化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师素质,创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学习的宽松环境。这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笔者在高度赞同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认为无论是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还是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甚至包括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素质以及学习环境等,这些环节的改进与创新都应尊重社会需求。只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素质培养。
(1)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是因为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二是因为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应该大力避免因急功近利而 视基础知识学习。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关系学生长远发展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关系学生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知识。事实上,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笔者提出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不矛盾,从另一个角度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恰恰是社会工作岗位对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需求,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 实现“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创新性业绩。
(2)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依然是最有效的知识传授方式。这里的课堂教学主要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绝不应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当然,应该针对现阶段课堂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滞后”与“保守”的缺陷,课程不能紧跟时代的要求,这固然与“知识传授本身就落后于知识创新”的特点有关,但是决不能将其称作合理借口。而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工作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并将其转化在课程中,也就是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岗位实际,积极“去伪存真,破旧立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讲授、讨论、试验、角色扮演(role play)、案例研究、启发式、研究性学习、独立学习等。通过实现课程与岗位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打造了解社会需求的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根本性的主导作用。通俗地讲,学生能否具备创新素质,关键是老师“怎么培养”与“培养什么”, 老师是否了解什么是创新素质,是否了解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创 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积极深入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与岗位实务工作者交流、沟通,然后总结、 分析、转化,转变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能一味沉浸在“象牙塔”式的教学、研究中。
(4)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第二课堂平台。创新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方法,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说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的话,那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培养则需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也就是学校要组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以及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往往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更多的是从理论或者经验出发,导致学生在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后并不能得到真正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创新素质。因此,承担相关职能的学校部门应积极开展调查,充分了解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邀请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创新成绩的优秀员工介绍经验,进而构建起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素质锻炼平台,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有用的重要手段,反过来也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要求高等学校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就是在充分了解工作岗位实际的基础上,建设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甚至可以表述为“让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实现本质上的统一”,从而保证经过实践教学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就基本拥有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各种素质。特别是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矛盾,并结合大学学习的优势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为学生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大胆延伸到社会实际工作岗位。高等学校应将校内仿真实践与校外实习实训充分结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6)引入外部评价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素质培养必须引入社会评价机制。不仅要让学校走入社会,客观真实地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主要问题,而且要将社会力量引入学校,在保证学校办学独立性、避免社会干扰的前提下,积极采纳社会对学校办学,特别是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建议,接受社会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评价与建议,实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一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保证赋予学生的创新素质真正符合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最终是要进入社会,接受社会检验的,那么,要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合格,就必须要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监督和评价。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特别是校友和通过长期努力建立的用人单位资源,通过他们来了解在工作岗位实现创新业绩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哪些素质,这是当前高等学校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资源。
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 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创新。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该充分研究并了解社会需求,特别是工作岗位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思想与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