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1 10:2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经济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结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现状;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发展趋势。从我国区域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是近年来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京津冀地区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发展落后。形成了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为此,本文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2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京津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河北省环绕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报告称,2015年京津冀三地GDP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之一。
2.1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增强
自“十一五”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在经济社会的部分领域联系逐渐增强。一是京津重要的物流腹地。河北人口密度相比京津低很多,具有突出的腹地空间和土地成本优势;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的加深,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保障体系逐渐成型。二是重要物资的供应地。河北省工农业区位优势突出,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于全国前列,在京津地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三是旅游开发合作加深。京津冀通过加强旅游市场合作开发,推动旅游规划衔接,联合开展景区联票、项目招商和宣传促销等活动,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2.2产业转移初步形成
北京是我国首都,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们产业发展特点有:一是拥有的人才资源、资金、技术资源等来满足构建产业结构的需求;二是拥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并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三是北京、天津以项目为载体,主动合作加强。河北面向京津地区大力招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并成功吸引了一批京字头、国字号的战略合作伙伴。
2.3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在交通方面,京津冀地区现阶段已经达成了比较良好的合作,在该地区内,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小时交通圈”,和国省干线相连的高速公路数量多达35条,在港口吞吐能力上,该地区的港口吞吐量达到7.5亿吨,占全国港口吞吐量中的16%。
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京津冀的发展相对落后。根据以上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广东一省的GDP占全国的11.7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其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GDP的20%。相比之下,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
京津冀内部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天津综合实力最强,而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2015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17139.43美元、17505.73美元,河北省只达到了6481.14美元,唐山达到了12607.62美元,而张家口和保定的人均GDP却只有4952美元、4192.42美元。
资源要素分布不平衡,北京与天津是河北省中心区域独立出来的两个直辖市。直辖市能够给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周围的人才资源都聚集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均匀分布的资源要素转变为向京津地区聚集的不对称发展态势。
3.3区域产业格局和分工不合理
京津冀地区一些区位条件接近、产业基础相似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一是首都新城与环京县市之间产业同构。二是河北各市之间产业同构。
国有经济占比较高,产业跨区域整合困难。京津冀区域作为老工业基地,受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2010年,河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总值的35.7%,天津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与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中的国有经济占比过高,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大,对资源的控制力强。
城市之间缺乏协调分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均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争资源、项目、投资等过度竞争严重,许多重复建设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和结构趋同继续加重,造成整个京津冀区域的资源无效有效配置。
3.4促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行政体制障碍突出。京津冀区域带有相对明显的政治属性。长期以来“京津冀”内部地区由于行政地位的对立,导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行政区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依旧有较强的影响力,体制性障碍、行政功能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难题。
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多年来,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为京津提供丰富的水源,但上下游之间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虽然过去北京、天津给予了河北省很多的援助补偿,但这些援助补偿都不是以水资源补偿的名义,而是以其他项目来体现的,这些补偿多属于临时性的,不能弥补冀北地区的损失。同时这些援助并不固定,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3.5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加剧。京津冀区域各地区的污染物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彼此扩散、叠加。京津冀区域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PM2.5都出现爆表现象。北京周边的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为差。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京津冀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始终受到缺水的严重困扰和水荒的威胁。水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河流域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海河流域是全国污染程度最高的流域,污水排放量远超于水体纳污能力。该流域有超过2/3的污水无法得到处理。
4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4.1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城市群建设
一个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互利的前提下,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汇聚组合,形成规模产业或产业集群,以此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如对外招商引资要尽可能统一优惠政策;高速公路收费由分段收取改为统一收取,实行“一卡通”制度等等;重点推进6大一体化,即城市群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市场建设、城乡统筹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体化。只有首先建设好京津冀城市群,以此为核心才能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4.2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为提升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向适宜的地区集中,要在现有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形成若干具有鲜明发展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探索多种集群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布局,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建立企业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降低交易成本,在合理分工、促进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提高企业群体的竞争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应根据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和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集中布局,集群发展的原则,确定这一区域内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产业发展区域,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
4.3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要加快建立京津冀的政府合作机制,为各方一起商讨、确定、研究问题,寻求共同利益所在及其实现途径,为引导、推动三地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区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集中于市场机制培育和障碍破除,为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创造条件。在继续深化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四大区域协调机制的同时,京津冀应重点推进三大机制建设,即金融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4.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区域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大,应根据区域内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条件,合理规划资源、能源的利用途径。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减量原则是第一位的,应该从源头进行控制,着眼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的产生。遵循“一高两低”的目标,即产品高消费、自然资源低消费、废弃物低排污。协调好高消费和低污染的矛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结
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开放的区域共同体,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体制,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24-125,317-322.
[2]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8.
[3]娄文龙.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测量和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4,02:90-92
[4]魏洪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4,20:21-23.
[5]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肖金成,李忠.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9:3-29+43.
关键词:居民收入;现状;数据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一步推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不仅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设立的最终目标,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要缩小贫富差距问题,就得数据分析居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研究对象为城镇住户,调查对象为居住在城镇区域范围内的常住户。通过调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4种来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指职工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等),也包括货币或者非货币的奖金、津贴、职工薪酬福利及职工经费等。经营性净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通常包括家庭所拥有的动车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2012年调查全国城镇居民家庭65981户,得到数据如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335.60元,经营性收入2548.30元,财产性收入707.00元,转移性收入6368.10元,4种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31%,9.45%,2.62%,23.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4.70元,占总收入的91.12%[1],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动因。
二、 地域差异化下工资性收入的差异
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力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均等分布。表现为劳工实际工资水平在地区间有很大差异,越是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工资往往越低;而经济越发达的、交通通信畅通的地区,工资通常越高。李实、王亚柯、陶涛、翟振武、夏亮等学者分别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证实,职工的工资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一定差距。[2][3]工资性收入的不均衡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劳动投入资源量低于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全国大范围劳动力向劳动密集型地域流动转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有一定差异。对于企业和职工来说,各地区同质劳动力应有工资水平可以看作是劳动投入资源的价格,因此要雇佣同质劳动力所需要提供的工资水平也有一定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具体测算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地区间同质劳力工资的差异。
三、各地区各行业工资水平分析
本数据集记录了全国31个省市(港、澳、台除外)的工资状况,各省市分别记录了19个主要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这11个主要行业包括:农林渔业、制造业、金融、教育、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数据部分截图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人口统计年鉴─2012》
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2012年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类。方案范围:最小聚类数为2,最大聚类数为7。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我国现阶段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聚合为7类。从聚类结果来看,第1类:江苏、浙江、福建、山东、重庆;第2类:北京;第3类:天津;第4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等17个省份;第5类:上海、广东;第6类:湖北;第7类:贵州。可以将第2类、第5类合并一起考虑,这三个地区数据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将这三地区各行业平均工资加总再平均化,计算出地区平均工资为34566.67元。以此类推,第1类和第3类综合考虑,平均工资为31370.29元。第2类和第4类,第7类综合平均工资24308.71元,两者与一类经济较发达的区域的差距分别为3196.38元和10257.96元,不同的区域间工资性收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四、小结
国家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来调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化程度,使得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既需要调整初次分配中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关系,也需要调整二次分配中居民间分配关系。而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恰能发挥其在这方面的应有作用。而面对目前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势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会达到各自不一工资收入。经本文的分析和数据支持,差异化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削高、减中、补低”,即消减高收入人群的与中低收入人群的差距、减轻中层收入人群的税负、给予低收入一定的补贴。(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EB].http://
关键词:房地产业;就业;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73-03
房地产业兼具生活居住和投资收益两大功能,注定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黄金价值和社会消费渴求度。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不但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而且也增加了我国待业人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都处于平均水平之上,从而引致相关产业(比如,建筑、建材、冶金、家电、家具、装饰、金融、商业、服务业等)长足发展。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全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各地区房地产起步的时间不同、基础不同,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房地产业在就业方面的地区不平衡性。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就业情况及区域现状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就业近几年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见表)。原因有:其一,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其二,房地产行业目前仍然具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居民仍然对购房、企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而对写字楼存有大量需求;其三,政府加大对新城建设、对旧城改造的力度;最后与土地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有关。从而导致了我国房地产业总体就业近几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现象。
虽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就业人员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势头,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房地产自身的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开放程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又加剧了房地产业的区域不平衡性,从而导致各地区房地产就业的差异。我们从官方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房地产业长期的增速高于GDP增速,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增长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是由于西部地区GDP总量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大开发国家的投资重心向西部倾斜,一些重点项目相继开发建设。
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建筑市场日益壮大,就业人数增长也较快,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就业的主力军,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另外,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也在服务领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连同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以及经纪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通过对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的分析发现:我国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房地产业就业分布十分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省区房地产业法人单位、资产、主营收入和利润明显居高,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是我国房地产业最为发达的5个省市,也是我国房价最高的几个地区。2004年,上海市房地产总资本达到13 097.7亿元,主营收入2 579.5亿元,创造利润422.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各项指标在全国各地也都名列榜首。另外,主营收入超过千亿的还有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4个省市,表明房地产业就业集中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省区。而大部分内陆、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比例都偏低,而像贵州、甘肃等省主营收入都在3位数以下,甚至有的地区利润出现负增长。
房地产业的就业也呈现地区转移与集聚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房地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地区转移和地区优势,房地产业正逐步在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等大城市形成产业与就业的聚集效应。
二、我国房地产业就业区域不均衡特点形成的原因
区位是制约区域开发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高的区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反之则反是。不同的区位造成的区域优势,影响了房地产业的投资与开发。不同的区位条件下消费者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不同,决定了房地产业的供给形成地区差异,从而导致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那么我们就该分析影响房地产业选择在某一区位进行房地产业开发,从而影响房地产业供给的主要因素:
1.资源禀赋、投融资能力、经济基础等区位优势。有利的区位因素可以降低特定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与地区经济基础、技术条件、交通信息等区域优势是密不可分的。集中了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种区域与非区域要素是房地产业能否进行顺利开发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基础的主要指标是该地区的人均GDP,例如,2005年人均GDP排在前列的省区、直辖市依次为:上海51 429元/人,北京44 969元/人,天津35 457元/人,浙江27 552元/人,江苏24 515元/人,广东23 603元/人,山东20 044元/人,辽宁18 965元/人,福建18 621元/人,内蒙古16 026元/人。相关资料显示:综合实力排名考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会选择在这些地区进行土地储备从而进行房地产开发。
2.良好的市场、金融和制度环境。良好的市场、金融和制度环境是保证房地产业做大做强的客观因素,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则会引至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会增加该地区的就业。我们发现: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市场准入制度、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等是影响房地产业供给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区位条件对房地产业的需求不同,从而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选址决策,最终导致房地产业的供给形成地区差异[2]。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拥有良好的市场、金融与制度环境,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这方面不占优势,发展迟缓。所以出现了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不均衡,从而形成我国房地产业就业的不均衡分布现象。例如,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科集团、阳光100集团在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大土地储备面积和规划面积进行房地产开发。以万科集团为例,2005年新开工面积超过260万平方米,这些新开工面积大都在上述地区。按照这样的新增开发规模,它目前超过1 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可维持3年的滚动开发,持续开发潜力强劲。房地产百强企业在规划建筑面积上在这些条件好的地区加大规划力度,规划的总面积已经达到28 313.1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 0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7家,规划建筑面积在100万至5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36家。
3.地区居民的收入状况与收入分配结构。居民的收入状况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反映一个地区收入状况的主要指标是该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据中国发展数字地图数据显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市)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51 429元/人)、北京(44 969元/人)、天津(35 457元/人)、浙江(27 552元/人)、江苏(24 515元/人)。因此,收入状况与收入结构是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产品供给与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高,则会在购买商品房方面持有很大的自有资金,进而提高了购房的能力,对商品房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在2007年4、5月间,由于大盘起伏不定,部分购房者在股市中获利转向楼市进行购房,间接引致房地产业需要开发更多的商品房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地区人口规模。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的供给。房地产开发提供的商品房直接关系着居民的住房问题,然而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和购买能力与房地产业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地区人口规模也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保证。因此,反映一个地区人口规模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密度。至2005年,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依次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苏等地。而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比较成功。
三、我国房地产业就业不均衡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房地产业在我国部分区域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种行业的集聚效应。这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直接吸纳就业的能力,而且它的关联作用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建筑业、建材业、冶金业、化工业、机械业、仪表业、林业等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生产规模扩大,引致相关产业增加就业。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凸显。
第二,整合房地产人力资源,有利于相关产业向专业化水平发展。各个区域由于具体区位不同而提供的就业机会亦不相同,房地产业在我国各地区连锁发展,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使得不同专长、不同素质、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聚集,形成资源共享,发挥团队精神[3];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集聚的形成,从而充分发挥该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房地产业的专业化,同时,也有利于房地产业相关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有利于区域发展达到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能力的体现就在于各种相关资源的整合,而这种整合的直接效果就在于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就业集聚不断提高了人力资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相关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上,包括政府对旧城区的改造,新城区的规划,SHOPPING MALL的打造。所有这些都会使原来的城市无论建筑面积和风格,还是城镇人口的比例,都以一个崭新的市容市貌出现。时下,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房地产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原来的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些地区使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转入非农户口,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及就业人口的集聚与基础条件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将会带来人口的聚集,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条件、基础服务等相适应,才能形成有效的集聚,充分发挥就业聚集的积极作用。否则会造成长期的外部不经济,从而阻碍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免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局部发展,就业人员就会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流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然而,对转移的就业人员的生活服务及管理的问题的软硬件设施也要求相应提高。如果安置不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社会问题,从而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吸引大部分人力、物力,从而会使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从而形成房地产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发展现象。这样不利于这些地区的其他相关产业及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相对于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而言,虽然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其他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房地产业及其就业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聚集效用,由此导致这些相对滞后地区的劣势恶性循环,即形成“马太效应”。
四、对策建议
第一,由于各地区区位资源禀赋、经济政策、消费水平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形成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分布形成不均衡现象。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以及各地区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房地产业就业分布的区域不均衡现象有利于房地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房地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发挥聚集效用,使各地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信息优势,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4]。因此,房地产就业的不均衡现象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房地产业就业的不均衡发展落差太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不平衡会导致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由此形成产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现象导致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与低素质劳动力的滞留,进而阻碍该地区的产业及经济持续稳健的增长,导致地区经济恶性循环[5]。因此,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应该对房地产业的就业转移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调控,从政策上予以优惠、扶植,使房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摆脱劣势,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使本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就业在某一地区相对集聚,为了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与之相适应。由于我国一大部分城市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集聚。但是,在未实现充分发展的省区出现的房地产业就业的集中是不稳定的。从长期来看,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产生外部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因此,房地产业发展相对迅速的地区,需要政府作为经济的调节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产业的发展及劳动力就业转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保证与地区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合理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
第四,如何把房地产业中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人力资本未必缺少竞争优势。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是该地区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人力资本相对聚集的地区,如何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则是有关当局着重考虑的问题。总之,不论是房地产就业聚集地区还是非聚集地区,都应当重视人力资本在本行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斯・迪帕斯奎尔,威廉・C.惠顿.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 严治仁.房地产企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 袁敬伟,董兵.房地产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Abstract: Enshi city is located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in the sou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Qingjiang, there are Tujia, Miao, Dong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so it not only belongs to the minority areas, but also in economic conditions. Because of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it is a national economic backward area. Because of the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because basic education funding is limited, they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dragging in the basic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vince.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is in the backward phase, so it is urgent to be promoted and strengthened. The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ffe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peed, efficiency and its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Basic education in Enshi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economy needs fas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基础教育;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21-02
1 基础教育的含义及其价值
基础教育是指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学问在先期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含初中及以前的所有教育。狭义的范围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上还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基础教育具有多功能性。无论是对人自身的成长,社会道德的形成、政治环境的净化、社会文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还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开展,都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
2 恩施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2.1 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认识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场所。孩子最先受到社会化的地方就是家庭,且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且家庭观念落后,因此,只会用简单的说教和打骂措施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又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这些仅表现在对分数的关注上。一旦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只会训斥和打骂,时间久了便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
2.2 学校教育的现状
全州现在共有1122所小学,教学点602个,在校的小学生有320352人,现有16056名小学教师。目前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95,从总数上看似乎超编,但是由于很多农村的小学教师中有50%“民转公”过来的,50岁以上了占了30%以上,这部分教师具有体弱多病以及文化素质低的特点。因此,每年都要具有一定的补充数量。恩施市舞阳办事处鸭子塘小学现有14名教师和290名学生,师生比为1:20.7,表面看超编一人,但是由于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仅有1名,50岁以上的5人,还有4人长期患病不能授课,因此,该校不得已还聘请了2名临时代课教师。此小学处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管辖,师资尚且如此,其他偏远地区的小学尤其那些一校一师的小学可想而知。此外,教学点和班额不足也是造成超编的重要原因。
全州现有167所初中,在校初中生167489名,现有初中教师10034人。师生比为1:16.69,虽然总体看编制持平,但这也是相对的。省定的编制不包含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但是近些年为了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州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除了为学生安全着想外,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由于农村初中改为寄宿制,从而导致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占了1015个编制,从而使得初中教师也变得十分紧张。
在备、教、辅、改、考及学生的管理方面,老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载,但福利待遇上升几乎为零。教师的套改工资与公务员相比,教师只能拿到相应职称档位的最低工资,而公务员则拿到相应档位的最高工资。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每年9600元,到位情况约6000元,半数只拿到4800-5400元,而公务员每年全额发放12000元,少数还有年终奖,理由是教师具有寒暑假,从而大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于恩施地区经济落后,虽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有33%的初中生升入高中。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奖励等也是根据中考和高考成绩。教师为了达到升学目标且拿到更多的奖金,考什么教什么,直接跳过素质培养。
3 基础教育对恩施地区经济的影响
3.1 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3.1.1 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只能分布在加工这样的较低的层次上,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分工则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物质循环的某些环节出现流通不畅甚至中断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造成环境的恶化。因此,导致恩施地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素质不高。
3.1.2 低素质的人口还不愿或无力保护和利用环境和资源,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自然资源的传统性依赖。由于贫困,人们迫于生活的需要就会掠夺式的开采森林、耕地以及草地等资源,从而造成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和困难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1.3 由于低素质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且不能正确把握变化的方向和相应的转变速度,从而造成传统产业堆积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施无力从事,导致环境污染以及资源利用率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1.4 人口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3.2 基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人才、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逐步取代财富、资本和权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配力量时,教育从社会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恩施市是湖北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之一,在全州率先承担实验任务,经过周密筹备,从2002年9月开始,我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了课改实验,至今,初中已经完整地经历了一轮改革实验,小学的课改年级已经推进到了四年级。我市课改实验实施以来,经过乡镇结构和学校布局调整,到2005年底,有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所初中、302所小学共6万多名学生4000多名教师参加课改实验。我市各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我市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各实验学校,所有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斗志,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高质量的恩施教育体系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恩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教育作为传播和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场所,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化产业均需要集聚生产要素,而劳动者作为生产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恩施地区正为迈向城镇化而不懈努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10%,那么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从而提高5%的农业工资。
4 提高基础教育的作用
4.1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教育先行
教育水平决定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程度,并且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从战略高度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4.2 新城区开发建设,学校先行
根据新城区的发展经验,人们由于留恋老城区的生活而导致新城区发展缓慢,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在建设新城区时优先规划和建设优质的学校来吸引老城区居民,从而达到快速繁荣新城区的目的。
4.3 教育促进区城经济发展,投入先行
增加投入不仅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自身也能得到发展并创造效益。两者呈现辩证互利关系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投入教育就是投入经济建设。
4.4 打造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人文”先行
为了打造助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软实力”,必须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以凝结人文动力优势。
参考文献:
[1]顾胜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抚州教育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2]恩施市教研室课程改革调研组.恩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报告[R].
[3]刘道尊.基础教育经济价值初探[J].教育与经济,1995(3).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优势产业;创新;市场需求
一、优势产业
优势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其具体含义是指在区域内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关联度,并且在区域内占据较大份额的产值,能够代表区域内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存在还需要很多先决条件,比如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优惠的产业政策、充足的发展资金等等,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使优势产业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充分利用,优势产业的的不仅能够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联动效应,例如带动区域内广大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区域内经济模式转变带来的风险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力等等。
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成渝经济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包括重庆市的31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5个市。该区域目前总人口已经超过1亿,在2012年该区域内的GDP总量超过3万亿元,分别排在全国各省GDP名次的第8名和第23名。根据《规划(初稿)》,成渝经济区战略定位被初定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或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成渝经济区抓住历史机遇,推进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总体上,该区域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农业人口众多,但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城乡二元和内陆型经济特征明显。就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中心辐射优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很有可能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增长区之后的重要增长极。
三、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的劣势分析
1、缺乏资金支持。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量规模巨大,尤其是优势产业的需求更大,由于成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前身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就需要大量资金来进行前期投入建设。但是政府财政支持有限,而且众多的金融机构往往只是对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导致其余具有优势产业的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2、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在本区域内,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仍呈现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偏重资源开发,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有的部分产业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初级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二三产业的比重相对偏低,第一产业虽然从业人员较多,但是产值极低,大部分只作为家庭基础性消费,无法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3、产业定位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在成渝经济区内,一些二三线地区的优势产业定位不明确,无法留住本地劳动力和吸引投资。尤其是该区域内的中小县城,出现了大量劳动力流失,他们的迁移成本低并且迁移收益高,导致外出务工潮不减的状况。更为严重的产业同质化普遍存在,往往存在供过于求,存在地方性和区域外的恶性竞争。
4、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成渝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导致本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相较于其他三大经济区来说比较落后。而且基建成本相当高昂,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不够,区域内部的地方性差距巨大。就拿交通来说,在成渝经济区内高速公路的覆盖率达不到其他三大经济区的平均水平。而一个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交通区位的要求相当高,他们的布局往往都是在交通网络的结点上。
5、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关联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优势产业的生存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摩托车行业发展迅速,与之形成的摩配行业布及几乎整个重庆,而且整个产业关联度极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许多从事摩配行业的企业纷纷转行,在重庆地区甚至出现了需要摩配零部件须从外省市进口的状况。而在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各式各样的中小型产业为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彼此之间的产业协作度相当低。
6、对外开放度不高。相对于其他三大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显得比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区位因素不利,成渝经济区深居我国内陆,而且交通设施相对不够完善。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度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其优势产业的对外扩张能力,当一个地区的需求趋于饱和的时候,就需要去开发海外市场以满足生产能力的客观需求。
四、促进优势产业的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增强银行资金支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由于区域内的证券融资率较低,大部分企业达不到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条件,只有通过银行贷款和政府资金来谋求发展。首先,应该大力支持成渝经济区内的城市银行发展,让他们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商业银行应该扩大区域内有从事优势产业的企业的贷款额度和降低他们的信贷门槛,并且开发一些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最后,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节者,应大力扶持具有优势产业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充分利用资金来支持他们的发展。
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创新度。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需要的是科技技术的投入,本区域内高校众多,应该加强与众多高校的技术合作,寻求技术突破。还应引进高科技人才,大力培训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要开发一些创新性产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3、明确产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一个地区的产业定位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例如资源、劳动力及人口分布、技术、市场、集聚状况等。成渝经济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一些矿物资源较少,区内众多县域的区位条件相似。这是就要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吸纳众多的劳动力,在县域之间需求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4、完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环境的吸引度。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适当的成本分担,降低某一方的资金压力。基建的发展,不仅在交通方面,还有电力通信,水资源供给等等。
5、增强两城之间的产业关联,密切经贸往来。产业关联度的提升要得益于成渝经济区政府间的协调和沟通,因为市场的自发往往是盲目的,政府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政府要在市场信号的和企业间协商方面扮演中介的作用,引导企业进行关联度生产,增强产业集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6、扩大对外开放度,拓展海外市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对外开放力度就一直未停过,所以政府还应继续对出口型企业进行支持,并且对此类型企业在海外市场上予以保护,避免遭到别国的非法打压和贸易壁垒。
小 结
成渝经济区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形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整个西南地区带来辐射效应,使西南地区能够尽快摆脱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境。作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优势产业,应该大力扶持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发展走向。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目前所存在问题
1.1农业经济发展之下管理未到位
我国为特色社会主义,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主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念,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信息产业经济。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制度的配备并不能完全一步到位,对于我国经济主体农业经济也是一样。因此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管理制度的未改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这种体制上的落后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由于农业经济的地位因素,将会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受到较大影响。
1.2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自古以来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一直未发生更改,农业经济为当前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的逐渐崛起,愿意从事农业的工作人员不断减少,农业缺乏主要力量。又因为农业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十分淡薄,缺乏对农业管理的重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管理人员的组成中,所参与成员在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工作态度欠缺,因此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无法满足现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改善方向和建议
2.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管理意识需要与时代变化相接轨,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在注重生产质量的同时再追求生产速度,不能过于为了数量的效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经过我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计算机推动了我国各项产业信息模式发展。对于农业而言,信息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对自然灾害和农业生产危害做到有效的信息收集,进而对农业生产管理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信息技术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模式将会发生改变,农业经济将改变为产业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将会发生改变,实行体制创新。
2.2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改善建议
由于河南某农业养殖场管理不佳,本作者以此为例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如下。农业管理人员的意识需得到正确的培养,使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农业管理理念,不断的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以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以人为本。为了使农业工作者和社会共同得到发展和利益,需调整经济结构,增进农业工作人员的收入,提高农业工作人员生活水平;创新管理。随着农业科研的不断研发出新成果,从中可以发现科研的力量离不开基金的支持和科研设施的提供。我国对农业科研投下大量资金,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资金利用效率不尽如人意,因此,科研管理制度需要改革和创新。经过以上建议的实施,河南某农业养殖场由历年的混乱管理转为有序管理,提高了两倍生产率。
[关键词]水环境;城市给水;现状;利用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紧张的供水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对水的利用,我们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我区水资源含量正在减少的原因
长清区位于北纬36度01分~37度32分,东经116度11分~117度44分之间,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辖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13个行政村、53万人。地处济南市西南部,东依泰山,西滨黄河,京沪铁路、104、220国道及京福、济荷高速公路、京沪高铁纵贯南北,形成了“六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成为连接京津唐、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分析我区水资源含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下水和降雨量降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样也使得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水资源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使用量在不断的增加就使得很多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在不断下降。很多的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在降水量方面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也是有很多的地区在内陆,这样就使得在不同的地区经常会在同一时间内出现洪涝两种不同的灾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近年来,我国的降水量也出现了下降情况,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农业的生产不受到影响,很多地区选择使用地下水进行灌溉方式,这样就使得地下水量出现了下降情况。
2.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水,很多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对废水没有进行必要处理就进行了排放,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很多河流出现了大面积污染情况,河流出现污染的情况也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出现了紧缺问题。近年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污染严重情况。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使得水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在不断增多,因此,要更好的保证水资源利用,就一定要解决污染问题,对污染进行及时治理。
3.用水浪费,水的使用效率低。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时候是没有很强的节水意识,这样就使得水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浪费严重情况。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灌溉非常常见,但是在进行灌溉的时候出现了严重浪费情况。水资源分布不均是导致使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一定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水资源合理使用。
三、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策略
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民生诉求。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全面节水,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工业用水方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使用新型的节水技术等措施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生活水方面可以使用节水器具,强化节水管理。特别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居民用水数量大的冲厕、淋浴等方面要加强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节水的效率。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跑冒滴漏损失;要强化国家有关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执行力度,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中均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对现有公共建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安装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强制性全部更换为节水性器具。
2.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强化水资源保护
按照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是防止水质继续下降和增加可用水量供给的重要途径。城市污水如加以处理,使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污水处理后可用于城市绿化、农业灌溉、工业冷却以及生活非饮用水,进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污水的回收再利用不但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压力,而且强化了对现有水资源的保护。
3. 管道改造、户表改造。加强对城区管道的改造,并对城市用水计量管理,降低管网的漏失率。搞好城市节约用水,对所有单位的水表每年校验一次,逐步实现一户一表。
四、解决我区水资源紧缺的治理措施
1.加强节约用水措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是非常重要。在总用水量中,农业生产是占据一半以上,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节水措施非常关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系统完善是非常重要,其中,灌溉系统不完善是导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根本原因,因此,改变和完善灌溉技术,是节约水资源重要措施。在生活用水方面,要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意识,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和宣传来对人们的节水意识进行提高。同时,人们在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节水器具和设施,对生活中水资源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水资源不会被污染。
2.加强对水源渠道的开发力度。加强对水源渠道的开发力度,充分挖掘水资源的潜力。例如:利用雨洪资源在山区等地区修建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工程,既有效阻止了雨洪的灾害,又创立了新的资源;在平原地区修建引蓄水工程和河渠串联工程。开发水资源潜力的同时,不能忘记对污水的处理再循环,通过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等措施,促进雨洪、劣质水、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限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加大媒体对水资源紧缺的宣传力度,使全民都认识到我国目前水资源的严峻缺水情况及形势,从而增强全社会人民的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改革供水管理体制是体现我党管水及治水新思路的重要表现。通过调整本地水和外调水的价格,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对水资源优化配置。
4.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对污染源的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的环保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对城市中生活污水的管理能力,削减城市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使污染程度被控制在基本的环境污染处理能力范围内。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排污口设置许可制度等各种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制度。各级执政人员严格按照省政府拟定的水环境容量,把总的控制指标分别分解到各地方的人民政府,随后各地方再把各个标准落实到具体的排污单位,从而提高对各地方的排污限制度。的高度促进利用。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调度及统一管理。
5、关闭城区自备井,加强自备井的审批与管理。城市集中供水将逐步置换原有的城中村自建水源,凡没有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开凿自备水井以及在地下水禁采区取用地下水、饮用水质不达标的自备井,一律依法予以封停;对没有纳入政府改造计划的城中村,供水企业在现有地下水供水管网基础上,接通自来水,关闭自备井;对不具备接通自来水作为替代水源的城中村,按供水企业对待,实行取水许可。
五、展望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对各种优化调度算法的改进和发展上,即提高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在各种优化调度方法实用性的推广上仍然受到很多限制。国内水行业,绝大部分是老企业,由于年代久远、设备陈旧、工艺流程布置混乱,并且国内泵站工程普遍存在效率不高、能源消耗大的现象,虽已开始逐渐重视管网的优化调度,但对优化调度系统的应用远远不足,目的不明确,无法形成直接经济效益,模型维护力度差,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并且当前国内应用的优化调度系统理论与方法很难直接应用于事故工况下供水管网系统。因此,在中国优化调度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针对长清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在此提出几点展望供参考:
1.优化调度依托于实时、准确的在线监测数据,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在线数据监测系统是优化调度的基础,充分发挥SCADA、GIS系统效用,将数据监测与用水量预测相结合,提高预测精度仍是重中之重。
2.城市供水系统微观模型模拟准确性高于宏观模型,在中国实际应用仍有很大难度,提高微观模型基础数据准确性,准确合理确定节点需水量和管道摩阻系数仍是两大难点,因此有必要加强模型校核的研究,发挥微观模型在优化调度中模拟准确性高的优势,进一步探索在中国的应用。
六、结束语
面对我国当前的水环境现状,我们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的水资源提高城市给水的供给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