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规划;地籍信息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通过合理安排国土资源规划,并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通过应用地籍信息,有利于确定土地权属,从而保障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顺利进行。

2.国土资源管理概括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化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大家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3.1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的原则。

3.2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3.3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4.地籍信息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方案,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城市规划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包括城市总体划分、功能分区、城市设计等等,在各项规划内容的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依靠完善的地籍信息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地籍信息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数据资料,而且由于其具有空间特征,因此,通过应用地籍信息,还可以对城市容积率、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指标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4.2地籍信息在地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地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供应土地资料,并制定完善的土地出让以及地价政策,在拆迁征地方面,需要加强拆迁赔偿管理,地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即为地籍信息。地籍信息中包括土地来源、土地所在位置、面积、信息代码等各类资料,其详细记录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以及规划利用现状,因此,能够为地政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土地出让方面,地籍信息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由地政部门拟定具体的用地方案,然后由地基管理部门制作地图信息,比较用地方案是否符合地籍信息数据,如果发现矛盾问题,则还需要对用地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用地方案进行调整后,即可返回地政管理部门,并签订规划后的土地出让合同,最后返回地籍系统,完善最新的地籍信息,包括土地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性质、土地用途等等。由此可见,将地籍信息应用于地政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土地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有利于完善地籍信息资料。

4.3地籍信息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地籍信息是由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其中房地产产籍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籍信息是由国家负责监管的,地籍信息中的土地信息具有法律意义,因此,在房地产产权认定方面,也应该合理利用房地产产籍。在地籍信息中,房地产数据是由很多部门所组成的,包括房地产登记数据、历史用地数据、临时用地数据等等,通过合理利用各类房地产地籍信息,能够为房地产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4.4地籍信息在土地使用费征收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土地使用费又被称为地租,其能够体现出国土资源的经济特征,通过征收土地使用费,有利于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土地税收。在土地使用费征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各类信息,包括土地所在位置、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等,对于不同的土地,需要征收不同标准的土地使用费。因此,在征收土地使用费方面,也可以充分应用地籍信息,提供完整的土地使用资料,为土地费用的征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地籍信息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应用

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土地监察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土地监察,能够及时发现随意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比如擅自增加建筑容积率、违章建筑等等。为了保证土地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应该充分利用地籍信息,促进城市化建设,避免国土资源流失。

5.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城市规划建设、地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土地使用费征收、土地监察等等,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以地籍信息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国土资源规划合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磊,杨昆,赵俊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32(3):1-10.

[2]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3]姜建军.“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土资源部的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8.

[4]春雨.赤峰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初具成效[J].西部资源,2014(2):20-20.

[5]张淑培.国土资源部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J].西部资源,2014(4):54-54.

[6]张宝,彭志帆,赵锁志.我国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发展现状综述[J].西部资源,2012(1):135-136.

[7]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40-3841.

[8]李玉春,丁志平.关于数字地形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J].西部资源,2010(6):17-18.

[9]姚彤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3(1):78-79.

[10]刘欣荣.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资源,2015(6):37-38.

第2篇

经部领导审定,现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审办法》、《各类用地报批会审办法》和《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会审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为加强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审批管理,提高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规划司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会审单位包括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

二、审查依据

(一)党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地质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及矿山勘察和开发有关规定;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及其他调查资料;

(六)省(区、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

三、审点

(一)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是否体现了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二)规划目标和方针。规划是否体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是否落实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分区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重点项目用地是否有保障,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四)规划协调情况。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是否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建设用地规模是否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和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总规模是否衔接到位。

(五)规划的实施。实施措施是否体现了用途管制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六)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及编绘方法是否正确。

(七)规划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他基础数据是否翔实、可靠。

四、审查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规划司在收到办公厅转交的国务院批转的规划报件后,分送部内各会审单位审查,同时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高咨中心、土地勘测规划院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二)审查

会审单位应根据审查要求和本部门职责,分别审查有关内容,提出审查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内各司局、高咨中心、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单位的意见提交规划司进行综合。审查和征求意见的时限为两周。

(三)会审

规划司应于第三周内负责规划会审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会审会议由部领导主持。会审会议前应综合各方面意见,并提出规划司倾向意见。会审会议应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同意批准、原则批准、不批准的意见。

送审规划相对集中时,可以几个规划合并召开一次会审会议。

(四)报批

规划司应于会审会议后一周内,根据会审意见完成规划综合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的起草,经部领导审签后,报国务院。

五、其他规定

(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会审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各类用地报批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工作规则》,为加强各类用地审查,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保证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参与会审单位包括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

凡涉及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农地开发的会审准备工作由耕地保护司牵头组织和协调。凡不涉及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农地开发的会审准备工作由土地利用管理司牵头组织和协调。

二、会审范围

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各类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

三、审查依据

会审工作依据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有关资料、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遵循统一效能、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

四、审查内容

(一)用地是否在项目立项前经过预审,并有《用地预审报告书》。没有预审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农地转用、土地利用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三)供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否合理和节约。

(四)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耕地占补平衡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已经落实或能够落实。

(五)划拨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划拨供地目录》,有偿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政策,出让用地的出让方案是否符合规定。

(六)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是否清楚。

(七)适用法律和有关规定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八)是否涉及矿产开发和地质环境问题。

各有关司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上述审查内容提出意见。

五、会审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由办公厅统一接收报批用地的资料、图件,转牵头单位进行登记,并对资料是否齐全进行初审。材料齐全的,在2个工作日内分送有关司局;材料不齐全的,在2个工作日内转请办公厅向报批单位及时提出在规定期限内补全;逾期不通知,视为受理。

(二)审查

有关司局在收到牵头单位送审的《××××会审表》及有关资料后,应在8个工作日内按各自的职责提出书面审查意见,送牵头单位汇总。

(三)汇总

牵头单位在汇总各有关司局和有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在10个工作日内起草《××××审查意见》报部会审。审查意见要综合反映有关司局的意见。

(四)会审

部不定期召开会审会议研究《××××审查意见》。会议由部领导主持,由牵头单位负责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各有关司局和办公厅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会前,审查意见要分送到会的有关司(局、厅)负责人。

(五)报批

《××××审查意见》经部会审会议集体会审后,由牵头单位根据部领导决定的意见负责修改,在会审会议后的4个工作日内形成正式审查报告,报部领导签发上报国务院。

对规模小、情况简单的用地,经各有关司局审查,符合报批条件的,也可由牵头单位直接起草审查报告,报部领导签发上报国务院,但上报后要在部会审会议上通报。

(六)发文

用地报批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后,由牵头单位负责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批复文件并分送有关部门和部内有关司(局、厅)。

六、其他规定

(一)需听取汇报或赴现场踏察的用地,经主管部领导同意,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进行。

(二)需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的,由牵头单位负责在收件后及时办文送有关部门,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反馈意见。如出现意见分歧,牵头单位会同有关司局负责做协调工作。

(三)用地审查报告上报国务院后,由牵头单位负责与国务院办公厅的联系工作。

(四)本办法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会审办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三定”方案,为了适应机构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土地估价结果和处置方案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审组织

会审工作由部领导主持,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具体组织工作,会审单位为: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执法监察局。

二、会审范围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公司和企业集团,以及境外上市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的审批。

三、审查依据

(一)有关土地、房屋、资产、城市规划等管理的法律;

(二)国家有关权属、估价、用地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三)有关土地评估、处置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程;

(四)报批文件、估价报告及附件等规范格式和标准。

四、审查内容

(一)报批文件及相关材料是否齐备;

(二)估价报告的合法性、格式的规范性、评估依据和方法的合理性;

(三)待估宗地来源的合法性、宗地权属的合法性(权属证明、位置、面积、四至、登记现状);

(四)待估宗地的使用现状和评估设定用途;

(五)待估宗地的实际开发程度和设定开发程度;

(六)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七)处置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八)处置范围的准确性;

(九)处置价格;

(十)其他合法的审查内容。

五、会审程序与时限

(一)受理与送审

办公厅收到有关文件和材料后批转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办理,土地利用管理司首先检查申报材料和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完备,如申报材料和手续齐备,正式受理,将有关土地权属材料送地籍管理司进行土地权属审查;如申报材料和手续不完备,在3个工作日内转请办公厅通知申请单位补报材料、补办手续。逾期不通知,视为受理。

(二)审查

地籍管理司在收到土地利用司转来的有关材料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权属审查意见交土地利用管理司;同时,土地利用管理司组织对土地估价结果及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并根据确认和处置的有关规定和办文制度,在8个工作日内将土地权属、土地价格和处置方案的审查意见汇总,形成总的审查意见和初步结论。

(三)会审

土地利用管理司完成上述工作后,在第9个工作日内报请会审。会审会议由部领导主持。有关会审单位负责人参加,对土地估价结果及处置方案进行审定,对土地估价结果作出予以确认或不予确认的决定,对处置方案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或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补充材料、修改报告、重新报批、再行会审等其他决定。

(四)批复

根据会审决议,同意确认和处置方案的,由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办文批复;不予确认和处置的,土地利用管理司负责将有关补充材料、修改报告、重新报批、再行会审等决定转办公厅,由办公厅将有关材料退回申请单位。会审决议和有关材料存档、备查。

六、其他规定

(一)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及处置方案的审批从正式受理到办文批复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3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宝贵的有限资源,滥用土地资源来获取短暂发展的做法不可取,会威胁到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做好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二、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城市土地资源,顾名思义就是指属于城市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的建设规划、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以城市土地为载体来进行的。城市土地资源同样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分配,对其进行控制及监督。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管理、建设规划管理关系密切。

在现阶段,改善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对于一个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还处于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相关方面的管理还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关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很多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很混乱,亟待规范。笔者总结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市用地越发紧张,同时土地使用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的使用面积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拥堵,住房拥挤,绿地面积少,公园体育活动场所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很多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管理不当,在开发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过度使用,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还存在土地使用铺张浪费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不遵守国家有关土地政策和规定,私自乱征乱批土地,或者为了业绩盲目开发,出现很多闲置空闲的土地。

第二,城市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很快,然而原有的城市土地规划开发政策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城市的总体规划直接影响到土地的利用问题,因此如果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能协调一致,那么将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重大项目土地的审批问题,城市重复建设等等,给城市的整体发展造成混乱。

第三,土地市场化运作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土地市场化运作想想越来越多,合理的土地市场化运作有利于经济发展,然而现实中却存在很多没有按照法律法制操作的问题。例如很多城市为了眼前发展利益,开展拍卖土地,或者减少绿化用地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城市的长远发展。

第四,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不协调。土地管理和建设管理两者关系密切,然而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配合不协调,导致很多工作出现问题,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建设。因此,完善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四、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做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竞争力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规范,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一个城市的土地规划应该和这个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并且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执行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制定城市的土地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合理规定各种用地的比重分配、空间布局、规模标准等,然后确保各项工作在此约束下合理有序的展开。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相关工作,例如土地审批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规范来执行,杜绝乱征乱批等现象。

(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

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使用土地时要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的限度,充分发挥其价值。在途观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使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三)提高土地使用率,地尽其利。

首先要对城市的土地进行合理布局,地尽其力,尽量发挥不同类型土地的优势;其次,对土地使用情况和现存土地做好统计;第三,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以及地下的空间,例如地铁,地下通道,高架桥等等;第四,走科技发展之路,组织专家学者对城市土地进行研究,也为城市土地管理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最近几年备受关注,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要求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在关注眼前利益的时候考虑长远利益。那么在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中,要杜绝过度使用土地等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在有效正确利用土地的同时做好保护措施,例如保护绿地,严防土地使用过度等情况,保护土地生态系统,防止新的破环,这样才可以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长远发展。

(五)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

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离不开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检查土地用途,并且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向观众更测的落实。

五、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人地矛盾加剧。再加上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因此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土地使用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等,改善和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田庆昌.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思考.河南国土资源.2006(12).

[2]赵岩荔.论土地管理的焦点问题——土地征用.科技资讯.2006(35).

第4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实际意义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091-01

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使用上要格外珍惜,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人均的土地占有率相对较低,而由于很多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很多的土地资源在使用上也不能更好的利用。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长期规划和发展,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加以重视。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系统,使土地资源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及内容

当前,土地管理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长远规划,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出的作用也使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更好的使国家的宏观调控顺利的进行,各项政策法规也更加容易落实,土地资源就能更加充分的得到保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国家在对土地监管更加容易操作,减少了人 为对土地的破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其中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式如下 :

首先,加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人们对相关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政府的工作。其次,国家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使土地资源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最后,严格执法,出现人为的对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并且依法惩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地籍管理;(2)土地利用管理;(3)建设用地管理;(4)土地市场 管理;(5)土地法制管理。

二、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 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改革与发展,不仅着眼于城市,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城乡协调,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区域发展依赖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土地资源是比较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地管理制度应因地势宜的发展 。

2、统筹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土地作为一种资产,进入市场实施价值管理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市场机制引入到土地资源管理进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规划土地市场行为,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强化土地管理统一领导,改变地方 土地管理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双重领导和垂直领导相结合的土地管理领导。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土地总量,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下达控制指标制度,建立完善的地价体系和土地市场法规,指导和约束市场交易行为。

3、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制定科学的城市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确立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土地规划必须超前,应起到先行指导城市开发管理土地的作用,使用地者事先知道 各地块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不可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管理土地在城市规划的约束下进行。即使我国目前已经做出了种种相关的措施,但在实践工作中违背城市土地规 划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政府自己在批租土地时无视城市土地规划这种权大于法的情况一定要改变。以增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确保城市规划的贯彻实施 。

(2)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如何更好的做好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和节约开发利用土地的工作,从根本上说,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通过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的数量,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第二,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做到地尽其力,优地优用;

第三,综合开发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第四,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 ;第五,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维护土地资源可更新能力。要在对现有土地保护的基础上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要对用地单位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严格控制 ,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不会遭受新的破坏。

(3)加强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关系着土地资源的长期发展,在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做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点进行的工

作。在我国,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土地的出让权是由国家来掌控的。因此,土地的规划也要有国家的职能部门来进行,在理论上,国家要从根本上来控制土地资源的发展,怎样使土地资源更加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国家一直追求发展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土地市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步骤,关系着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在这个基础上,规划好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从而能够更好的加强土地的使用和管理,这也极大程度的符合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能够更好 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不仅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有做出一定的实际性的内容。首先,政府要认真做好土地资源的整合工作,一级的土地市场必须要严格掌控,并且把相关的土地予整合,建 立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并且由国家统一定价。其次,土地资源的再分配要按照相关的政策来逐步进行,很多二线城市市场对于土地的使用分配并不合理,很多土地的使用由政府掌控,使用者对于使用的土地并没有太多的使用权。而且土地资源的管理也没有合理的进行监控 ,因此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同时,务必要掌握好土地资源的监察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好土地市场。规范好土地市场的管理,从根本上做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科 石河子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18

Initi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Different Subject Background

YANG Ruixuan, XU Liping

(College of Scienc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developed in the background from different subject in the colleges in China nowadays and they had differ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eography, focus on the practical link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er strength were put forward as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hihezi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major and direction of it in colleges in China.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ubject; Shihezi University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均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有50多年历史,但在上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一个专业,其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因此在不同院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也就不同。本文在对目前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发展侧重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石河子大学新办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今后的发展献计献策。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

1956年,东北农业大学率先设立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开启了我国土地管理高等教育的先河,该专业的发展在十多年后,因“”而停滞;1979年在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呼吁必须加强土地管理,许多高校逐渐恢复了相关本科专业的招生,自此,土地管理本科教育才得以恢复。1986年,国家颁布《土地管理法》;1987年,华中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率先建立了“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管理”硕士点;1993年南京农业大学首设博士点,自此,土地管理高等教育实现了从本科到博士的系统教育培养。由此可以看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更为迅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现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与“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而来。

2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特色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技术、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生态等学科领域,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类等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有很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农学、地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因此,各类院校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上主要体现了两个特色:一是院校特色。由于不同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于不同的学科,也就形成了以原有学科为基础的士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农业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是在原来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设立的,侧重于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类,而地质类院校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则依托其深厚的工程技术类特长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及实践能力,而依托地理学科发展起来的院校,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则依靠其深厚的地理学科背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技术。

二是地方特色,各个院校的学科发展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每个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土地资源资产化经营管理发展迅速,因此,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东北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与南京农业大学的同属农业经济类学科,由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着重偏重于农学类,如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学、植物地理学、农业生态学等。①

3 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人文背景、学科基础等科学地制定专业的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石河子大学也必须积极发展面向未来经济、社会的学院,合理规划,制定出该学科今后的建设方向。

3.1 以地理学科为基础

新疆的土地管理相对其他省份略显落后,目前只有新疆农业大学与石河子大学两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其中,石河子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13年开设,作为新办专业,必须首先找准定位,完善专业顶层设计,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切实可行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确定办学思想和专业的定位。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在地理系,地理系拥有比较深厚的地理学科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依托地理学科,设置一定比例的相关课程,培养具有理学素养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能为其今后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同时,由于地理系信息系统方向的师资力量较强,该系培养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均具有较高的“3S”技术素养,而随着国土资源部信息国土工程的推进,“3S”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土资源部门得到了很好地推广和应用,也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②因此,可多开设“3S”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表1 新疆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

3.2 重视实践环节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升。③

土地资源管理虽然属于国家行政管理范畴,但在新疆,尤其是兵团,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仍然十分欠缺。而且行政机关的招聘形式过于单一,也造成不少专业人才的流失。同时,土地资源行政管理相关的各类事业单位和土地行业中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出口,而这些单位对于相应的土地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培养管理与技术并行的创新型人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设置大量的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设置时还应注重其合理布局:(1)实践环节应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2)在内容设计和方法上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由浅入深,方法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3)强调实践环节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能够模拟完成某类完整的土地资源项目,也可设置小学期,将时间集中,集中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3 加强师资力量

为保证新办专业的良好发展,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成为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高校通过引进、培养、激励、提高等各种手段,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不断提高新办专业师资队伍水平。④

地理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新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仅有1人,新办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在职称方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科班出生没有高级职称,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在学历方面,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人,占全系师资总数的94.1%,学历层次总体较高。

师资队伍对于一个高校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否、教学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办好新办专业的关键。但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目前相对薄弱,亟需对其进行优化,可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实现:

(1)土地资源管理所在的地理系多数老师具有自然地理、生态类等理学背景,而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学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这与本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工学发展方向是不符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形成专业特长,必须在此方向上引进人才,尤其要积极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此专业背景的青年骨干教师。

(2)在学历方面,石河子大学应给予相关专业的教师以专门的学费扶持,以鼓励他们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学校进修为主,辅以通过对口支援高层次人才代课促进专业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补充和以博士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在职称方面,可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引进校外、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实力较强高校的毕业生或教师补充本专业的师资,逐渐优化本专业的师资队伍。

(3)另外,随着新的培养计划执行,综合性、实践性实习增多,面临着人员和实习条件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引进有土地方面相关实践经验、技术扎实的人才,或者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在该专业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模式。

资助项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编号:SF08007)(2011-2014)

注释

① 黄贤金,刘友兆,陈龙乾,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50-54.

② 阳艳弟,王力,陈宵,等. “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3):422-425.

第6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的基本训练,突出特点是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具有突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技术专长,同时具备遥感和GIS技术等现代专业技术特长。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探讨

1前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资源,针对土地资源采取有效的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采取有效的管理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而从目前来看目前来看,土地资源的使用仍较为紧张,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的利用率仍较低,如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源的配置中,农村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恰恰忽视了对农村耕地的重视程度地的重视程度,而将土地资源大面积用于城镇用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化的扩建及城市化的扩建,最终造成土地资源的分配出现两极分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的规划现象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的规划现象;其次,土地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制宜的原则,而目前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原则重要的原则,针对土地的使用出现滥用、错用等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致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物不能尽其用。2.2土地资源的质量有所下降。土地资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土地资源质量的急剧下降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出现错误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出现错误,在进行农耕时,人们只重视农作物的产量重视农作物的产量,而忽视对土地资源的维护,导致土地资源的质量每况愈下的质量每况愈下,这就使土地的生产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对林区大量的砍伐也造成了植被以及其他生态资源的破坏源的破坏,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结果。2.3土地资源的后备力量不足。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实际可使用土地资源面积较为有限用土地资源面积较为有限,部分土地面积根本无法使用,并且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造成可使用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常少,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总量的增多多,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的后备力量不足。2.4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随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我国可使用的耕地面积锐减面积锐减,并且土地资源出现严重的退化现象。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放牧现象存在严重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放牧现象,这些都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出现土地荒漠化出现,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形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严重的阻碍,并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5%的草场出现非常严重的退化常严重的退化,并且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还在继续出现,这种形势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非常严峻的荒漠化趋势势导致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非常严峻的荒漠化趋势,最终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济效益。

3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分析地资源管理方面分析,坚持对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有利于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从土地资源管理的微观角度分析观角度分析,对土地资源进行强化管理,有利于土地资源质量的维护的维护,使公民能够具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从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资源管理的宏观角度分析,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使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加长远和全面可以使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更加长远和全面,所采取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更加科学合理资源管理的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土地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水平得到提高。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由于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因此,国家机关单位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并通过土地立法以及制定土地资源使用监督的制度来对其管理进行加强强,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宏观调控门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宏观调控,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节,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4.2重视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维护工作。若要对土地资源质量进行有效的维护若要对土地资源质量进行有效的维护,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进行管理态度去进行管理,针对目前土地资源出现的植被破坏和荒漠化问题化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质量维护的投入该加大对土地资源质量维护的投入,以使土地资源的现存严重问题得以减轻重问题得以减轻。持此之外,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重视土地资源破坏的人为因素,对于造成土地资源质量破坏的人为因素于造成土地资源质量破坏的人为因素,应对其进行严惩。4.3强化公民用地意识。公民在享有使用土地资源权利的同时公民在享有使用土地资源权利的同时,还需要履行保护土地资源的义务土地资源的义务,对土地资源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公民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使用持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使用,对于一些耕区、林区、牧区,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在利用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保护。4.4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已逐步走向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过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能够提高生产力够提高生产力,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由于土地资源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现,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措施采取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措施,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只有做到这些到这些,才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优化配置,使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得以体现,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读发展国社会经济的快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梅.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52015(3):81~82.

2李淑惠.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5(22):19~20.

第8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保护发展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承载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存在着数量有限、不可再生的局限性。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人多、地少、可利用人均耕地面积更少的状况,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目前的状况,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土地现状,参与保护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一、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

(一)前提是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决条件。对于传达中央精神和新《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土地法”)的执行程度,大多数地方能够坚决贯彻落实,所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但有些地方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认识上和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凡是新土地法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把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的地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把保护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与中央和新土地法的思想高度统一,对中央精神理解颇深,能够辩证地结合本地情况,形成新的用地观和管地观。保护不是不利用,保护本身也是一种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能力、更高要求的发展,要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

(二)关键是转变用地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内在表现,主要体现在用地方式的转变上。思想转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转变用地方式就是在循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新土地法实施以来,全国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渐转变,从注重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各地土地用地、管地、后续用途管制明显有了好的开端。在实际工作中,各地积极落实“占一补一”措施,积累出许多新的经验,较好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为其他工作做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保证推进依法行政依据新土地法实施以来的效果与各地实施中积累的经验来看,依法推进制度、重视行政权力运行、保障权力有效实施的地方,办事效率高,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的又快又好。一部分省市实行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动态巡查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重大事项会审制、窗口办文制等,既可以强化行政责任,增强审批工作透明度,又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府行政权力的运行,建立更加完善的和谐社会。

(四)主动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不断地发展,矛盾也随之不断地产生,作用于一切事物之中。再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措施也不可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现成的、既定的、唯一的答案,所以需要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现身思考、积极主动研究并加以解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深化土地管理工作。

二、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我国管理土地方面的相关部门很多,不同的用地,如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其管理的内容、职能也不尽相同,但主要问题都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没有专门的针对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不知找谁解决,各部门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宏观调控能力差。土地的规划包含着城市布局、发展方向、水利布局、工业化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领域的职能有部分交叉重合,给土地管理带来了很大阻力。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规划建设工作,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不协调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有着幅员辽阔的土地资源,但实际上我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导致在人均面积上不占优势,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短缺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短缺,在用地管理规划方面,存在一些用地规划滞后、个别用地指标和现实用地明显差距的问题,但为了发展需要,会出现建了拆、拆了又建等重复建设的情况。违法用地现象在土地管理中也普遍存在,有部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村级组织或干部代批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导致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在推进管理工作时阻碍重重。

(三)人才质量与管理技术落后我国目前使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原有的传统管理技术,大量复杂烦琐的工作依靠人力去完成,只有少数部门配备有计算机,但在测绘和管理规划方面,实际的应用还十分欠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较大,地域辽阔、涉及面大、实际工作操作难度大等,都对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只有基本的工作能力,对新技术的掌握没有达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水平,就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现实的制约。

三、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统筹领导,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合理划分职责,避免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发生。各地政府成立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小组,实行土地资源管理由政府负责牵头,进行土地资源统一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管理建设,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办事收费、一站式竞拍成交的工作部署。在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还要对不符合法律法规滥用土地的现象给予曝光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需要从群众和管理人员两方面入手。群众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加强民众对于土地资源的认识,学习与土地资源相关的政策,从思想观念上转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调动群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提倡群众学习掌握土地资源相关的政策知识,组建以创建集约用地为目标的协调制度,从思想观念上加强责任意识,来提高群众对管理部门在土地资源规划问题上的配合;管理队伍要积极构建土地资源管理执法监察长效机制,首先要保证土地项目开发审批效率,简化审批程序,积极主动将具体的建设项目审批方式、时间简化,实行综合开发利用,构建土地资源管理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其次,要加强对重点开发土地的保护,提高土地资源的监控力度;第三,要及时清理闲置土地,保障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资源囤积的现象继续发生;最后,要加大土地后续储备率,确保土地资源满足于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提高技术质量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建设需要较为准确的数据,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其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有更高的能力水平,对新技术的应用能达到熟练操作程度,适应大部分实际工作需要,所以加强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并且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方面,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重点,因为这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更懂得技术管理,更适合管理工作;而新技术的开发也是重中之重,例如数字化遥感技术、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大,然而受到经费和技术更新的制约,还远远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现状,投入资金,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当承接项目时,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精英小组,从立项、试验到成果的提交实行全面负责,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