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合成材料行业发展

合成材料行业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合成材料行业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合成材料行业发展

第1篇

一枝独秀的2009

在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依然快速发展,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速由前几年的20%以上降至12~13%,但是其增长速度依然非常突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纺织振兴规划的出台又为行业发展提供很多机会,甲流的肆虐也给产业生产带来不小挑战。”

随着国家限塑令、奥运建设、汶川5.12大地震以及新近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等一系列公共事件发生,公众对产业用纺织品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也在扩大。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产业用纺织品的拉动作用明显。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激增。以无纺布为例,今年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无纺布累计总产量为81.38万吨,同比增长25.86%,较同期布、服装的产量增速分别高出24.76和21.8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投资也增长明显。今年1~8月,我国无纺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实际完成投资额为43.37亿元,同比增长30.38%,较整个纺织行业投资增速高出23.83个百分点。

甲流的爆发和流行使得国内外对医疗防卫用产品需求剧增,相关企业生产火爆,产品供不应求。据朱民儒介绍,现在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几乎都处于满负荷运载,很多企业今年8月份就已经接满全年的订单,由于需求巨大,生产企业在享受产品价格提升利润提升的同时,也在承受巨大的生产压力。

六大领域重点发展

在国务院颁布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将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机遇。“产业用纺织的发展一直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可以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务院中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视,将更加有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和产业提升”,朱民儒说,2010年以及今后这些重点领域将得到重点发展。

在未来三年,土工布及合成材料、高效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医卫用纺织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将成为各类专项支持的重点。据朱民儒介绍,到2011年国内产业用纤维总量有望达到80~100万吨,在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占比由现在的15%提高到19%。

土工布及合成材料,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之中,如深圳西部通道、深圳机场、青藏铁路工程、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去年底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刺激内需经济的重大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将大大增加对土工合成材料的需求。朱民儒指出,目前国内土工布及合成材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无法满足需求,一些高强、宽幅产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环保过滤用纺织品,优先发展用于水质、烟气和精细过滤等方面的纺织材料,包括袋式除尘器专用的涤纶、锦纶和丙纶等聚酯纤维常规滤料,聚苯硫醚、芳纶13 13等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阻燃的高性能滤料,主要用于过滤火力发电、冶炼、垃圾焚烧处理、水泥、煤化工、公路建设沥青搅拌、化工等行业;车用功能性过滤介质材料。可排除烟尘、细菌、霉菌和粉尘等有害物质;精细过滤用纺织材料,在过滤效率、成本、复合等方面与传统的机织和针织滤料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便于在生产线上进行打裥、折叠、模压成型等深加工处理。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纺织品和医用仿生纺织材料两类,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举措也将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医用防护纺织品是指采用合成纤维等原料,以纺粘、熔喷、水刺或其复合非织造加工方式为主的各类应用在医用和防护领域内的纺织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一次性手术衣、隔离服等。受技术创新、准入标准等问题所困,国内非织造布类一次性手术衣、隔离衣等技术和产品尚未实现自主产业化突破。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只能以卷材等半成品的形式加工,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10%。2003年的“非典”和以后发生的禽流感,以及目前正流行的甲型HINl流感,都对医用防护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用仿生纺织材料包括人造血管、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工肾等,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发展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需要。对于医卫用纺织品准入标准问题,朱民儒表示,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正在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使更多企业能够获得生产许可。

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土壤遮盖物、防冰雹防雨织物、遮阳织物等。现代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园艺、耕种和其他农业活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损害和降低损失,帮助人们预防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危害。据朱民儒介绍,我国农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占比4~5%,国际上达到15%左右,空间还很大。

高性能复合增强材料重点发展的方向是风力叶片、航空航天预制件等。与传统的纤维束铺层或缠绕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相比,纺织复合材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高,具有显著的抗应力集中、冲击损伤和裂纹扩展性能,应用领域已从航空航天领域逐渐扩展到交通、能源、建筑、体育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特殊装饰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在铁路、船舶、汽车运输、建筑、旅游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货物、港口、码头、露天仓库等贮备的物资都离不开篷盖布。然而,国产特殊装饰用纺织品由于技术落后,多年来在用途方面一直得不到突破,产品无法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减碳大有作为

“过滤用纺织品在低碳经济时代大有作为,过滤用纺织品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起到减排降耗作用,使更多蓝天碧水计划得以实现”,朱民儒说。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过滤用纤维用量达到37.69万吨(包括香烟过滤嘴26万吨),按产业正常发展速率估计,到2011年加工总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而过滤用纺织品2008年产量已达41万吨,同比增长12.64%。而随着国家用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投资日益加大,过滤材料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有估算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亿~10000亿元左右。

前我国过滤用纺织品高端产品尚未实现国产化,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国内高端市场近50亿被国外公司占领(工业除尘过滤材料、空气过滤材料各10多亿,水过滤材料20多亿)。2008年我国仅工业除尘过滤材料一项出口5273.9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81.2%,但主要是常温滤材。国产过滤用纺织品产品水平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当前情况是一般用单丝滤布能够生产,但对于高密度单丝滤布生产还存在一定困难,国产高强细支长丝量不大。国内加工设备普遍相对落后,停机次数过多,技术水平跟不上,生产成本高,另外还存在专用纤维品种少,影响了产品向功能性和差别化方向的发展,标准更新及制订工作滞后影响产业发展等突出问题。

朱民儒告诉记者,过滤用纺织品的产品开发方向,首先要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高性能纤维。例如,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聚酰亚胺纤维等尚未产业化的高性能纤维改善聚苯硫醚、间位芳纶、芳砜纶等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的制品质量和稳定性研制适合于生产高效低阻过滤材料各种材质的超细纤维;加快高性能过滤膜的研制与产业化。从加工工艺上讲,复合非织造布具有任何单一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及至将来过滤材料的必然发展趋势。

加速推动标准出台

“明年要从创新上引导产业发展,标准建设将是产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保障。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标准工作,促使更多国家标准出台”,朱民儒说。

第2篇

一、行业整体效益高位回落,宏观经济放缓影响显现

统计显示,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利润总额823.3亿元,比上年增长9%。从增速水平看,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与200年行业利润近50%的增速比,回落较为明显。分季度看,利润增速前高后低,逐季下滑,一季度同比增长37.8%,二季度增长27.%,三季度增长25.3%,四季度同比下降5%。四季度回落明显加快,出现金融危机以来行业利润首次季度同比下降。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增长高位回落,部分受到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前低后高走势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宏观经济降温所致。

20年,国内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全年GDP增长9.2%,尽管保持在较高增速水平,但与200年比下降.2个百分点。从季度看,四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9.7%、9.5%、9.%和8.9%,呈持续回落态势。受此影响,20年石化产品下游需求动力总体走弱,价格上涨动能渐显不足,在成本居高不下情况下,产品毛利逐渐收窄,并导致效益增速下滑。数据显示,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一季度毛利率20.0%,至上半年降为8.9%,前三季度进一步降为8.%,全年降到8.2%。国际方面,20年下半年欧债危机不断加深并呈蔓延之势,对全球经济带来明显拖累,欧洲经济增长基本停滞,美日经济持续低迷,发展中国家经济也都有所放缓,为此,国内电子、机电、服装、鞋帽等产品出口出现了明显下滑,企业开工减少,对上游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合纤单体等产品的需求较快下降。20年下半年,在国内经济持续减速、国际经济复苏受阻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后劲不足,行业价格在8月份后快速下跌,导致四季度行业效益增长回落加快。

二、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效益

“冰火两重天”,成品油定价机制需加快调整统计显示,20年国内油气开采业利润0.3亿元,比上年增长.8%,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9.%,而炼油业在经历前两年盈利后,再次出现亏损,净亏损08.2亿元(上年为盈利88亿元)。20年,国内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并启动天然气价改,对油气开采板块的效益带来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国内油气行业资源税从量改从价计征试点扩大到西部所有省份,月起,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全面实施,因此,20年全年油气开采的资源税成本提高较多。但另一方面,国家自20年月起上调国内陆地天然气的出厂基准价,每立方米上调0.23元,粗略估计约提高油气企业约百亿的利润,两项合计冲抵,总体对油气板块的效益影响很小。20年,推动油气板块利润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市场监测显示,20年国际WTI原油均价95美元/桶,比上年上涨9.%;布伦特原油均价.2美元/桶,超过2008年平均98美元/桶的历史纪录,同比大幅上涨达39.9%;我国大庆、胜利等原油均价主要与布伦特保持一致,也达到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同比涨幅约0%。此外,20年,国内天然气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也对油气板块利润的增加起到较大作用。原油价格快速攀升,对下游炼油板块的效益带来很大不利影响。20年,国内将控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尽管原油成本快速上升,但成品油价涨幅相对较小,造成上下游价格涨幅差距拉大,炼油板块的毛利率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年,我国重点企业原油出厂均价为935.7元/吨,同比涨幅37.9%;进口原油到岸均价达772.美元/吨,同比涨幅37.0%;而93#汽油出厂均价为73.元/吨,同比涨幅.8%,0#柴油出厂均价3.元/吨,同比上涨5.8%,成品油价格涨幅均远不足原油的/2。全年炼油板块的平均毛利率2.3%,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减掉其他各项费用以及上缴税收后,炼油板块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0.38%,同比下降个百分点。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下,我国炼油亏损主要为政策性亏损,在油价持续走高且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现有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已很难适应。尽管国内几大油气巨头可以通过上下游互补,对企业内部的效益失衡进行一些调节,但难以避免企业间因上下游资源比重不同而形成的业绩分化。此外,其他社会炼油单位由于没有上游资源,只能被动接受原油价格波动对企业业绩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开工波动起伏,大大削弱了这部分炼油能力对保障全社会成品油供应所能起到的补充作用。因此,加快完善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是摆在当前我国政府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化工板块效益增长良好,但盈利能力总体不足,行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化工板块利润增长由高速趋缓,行业整体效益较好,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0.2%,首次历史性突破50%。从各子行业看,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三大行业利润绝对量继续领先,合计占化工利润总额的7.7%,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化学矿采选行业和化肥行业20年利润增幅最快,同比分别增长达到82.%和7%,增幅大大超过其他子行业,其中,化肥利润增幅为2005年以来最大增幅,氮、磷、钾及复混四大肥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达.3倍、.8%、7.8%和9.2%。20年,化学矿采选行业和化肥行业价格分别同比上涨.%和3.2%,涨幅明显快于化工板块平均涨幅,是推动两大子行业效益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20年,农药、涂染料、橡胶制品几大行业利润增长相对较低(见表)。化工板块20年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一方面,石油、煤炭、天然气、原盐、橡胶等各种原材料及燃料价格都在上涨;另一方面,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行业的资金成本总体上升,财务费用上涨较快。此外,人工、环保等支出也都在增加。在成本快速上升,且上年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的高基数情况下(200前月利润同比增长57.9%),20年化工板块的利润增长仍保持在超过30%的快速增长水平,实属不易。从原因来看,一方面是国内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仍保持增长,全年各类化工产品的产销量不同程度增长;另一方面,化工产品价格总体上涨,20年化工板块价格累计同比上涨达到9%,对成本上升起到了较好的传导和消化作用。整体上看,20年化学板块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增长,但需要指出并引起关注的是,20年化工板块的盈利能力总体并没有提高,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比,甚至已经出现不小的差距。测算显示,20年化工板块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为.5%和.%,与上年基本持平,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比,分别低0.8个百分点和0.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看,20年化工板块效益的增长,主要仍是总量规模上的增长,效益增长的质量未有提高。毛利率反映行业内单位产品的获利能力,是企业提高整体利润率的基础。一般而言,高质量、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市场紧缺型的产品在市场具有较强的定价话语权,毛利率较高,抵抗上游成本上升的能力也较强。20年化工板块的毛利率水平偏弱,反映出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总体仍以传统大宗化工产品、通用型产品为主,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由于产品缺乏足够的定价能力,导致行业在面临需求增长放缓的时候,市场价格快速下滑,利润增长快速回落。20年分季度看,化工板块各季度的利润增长分别为.7%、50.7%、.8%、3.8%,其中,四季度利润增幅大幅回落,主要是行业内产品价格在需求下滑情况下,价格快速跳水所导致。石油和化工行业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见表2。

未来看,化工行业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还将进一步加大,原材料、人工、环保等成本压力总体呈继续上升态势,同时,随着中东、拉美等国家石化产能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面临的国际产品竞争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国内化工行业要想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继续实现规模和效益的良性发展,赢得竞争,必须按照《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以及《石化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重点围绕抑制结构性产能过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提高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提高行业盈利能力。包括对产能过剩的大宗基础化学品要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总量,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产业精细化率,在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实现产品从“通用型”向“专用型”的转变。

第3篇

一、2012年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12.24万亿元,增长1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万亿元,增长23.1%;实现进出口总额6375.94亿美元,增长5.1%。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2亿元,同比下降3.3%;主营收入10.94万亿元,增长10.4%;从业人数695.86万,增长2.4%。

(一)经济运行克服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

全年实现总产值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本文由收集整理15.3%。同时,行业效益也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一季度同比下降15.0%,二季度降幅15.8%,三季度降幅收窄至5.5%,四季度实现正增长25.6%,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油气产量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1067.1亿立方米,增长6.7%;原油加工量4.68亿吨,增长3.7%;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54.9万吨和743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0.9%。2012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9亿吨,同比增长8.0%。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8.5个百分点,产值比重达到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9.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上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达到87.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5.1%,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地区发展更趋协调。2012年,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7%、11.8%、14.4%。其中: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宁夏、广西和内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62.0%、31.1%和20.0%;中西部地区产值占比继续上升,达38.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2012年达51.6%,与上年同期持平。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结构进一步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12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1%,与上年基本持平,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12年,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4.5%,其中其它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56.4%;有机化学原料增长60.1%,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幅49.6%,均远高于化工行业27.9%的投资平均增幅。2012年,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7.5%,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4.4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2012年,民营投资增幅达46.3%,比重为25.4%,较上年分别提高17个和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四)价格走势缓中趋稳,部分产品降幅较大

从2012年来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四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降幅仍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2012年,除烧碱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1%、16.4%和12.3%。聚氯乙烯、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1%、7.4%和15.8%;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5%和17.8%;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1%、20.6%和16.5%。

(五)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基本持平

据海关统计,2012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637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5%。其中,进口总额4640.1亿美元,增长6.7%;出口总额1735.9亿美元,增长0.8%。累计逆差2904.2亿美元,同比扩大10.6%。

油气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进口原油2.71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对外依存度56.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407.7亿立方米,增长29.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6.2%,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2012年,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5.3%。2012年,化肥出口1814.1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3.3%。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2012年以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2012年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

据专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合成氨、尿素产能(实物量)将达到6730万吨和7130万吨,尿素产能过剩约1800万吨;磷肥行业2012年底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超过国内需求1000多万吨;氯碱行业2012年烧碱新增产能达420万吨,年底总产能将突破3800万吨,全年装置利用率约70%;聚氯乙烯新增产能3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36万吨/年,装置利用率约60%;纯碱行业新增产能190万吨,2013年还将增产能340万吨;电石行业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127万吨产能,装置利用率约76%。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

(二)整体效益下降

2012年1—11月,全行业利润总额7111.2亿元,同比下降3.3%,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3.0%。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0%;炼油业亏损114.7亿元,已连续16个月累计亏损;合成纤维单体制造业亏损2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105.7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4.1%;磷肥行业下降26.2%;合成树脂制造业下降14.2%;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下降21.5%。尽管第四季度利润反弹力度较大,但仍不能扭转全年下降的局面。预计2012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950亿元,同比下降3.4%。

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9.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高于营业收入增幅1.6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3.03元,同比提高1.18元;全行业财务费用1224.1亿元,同比增长32.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2%;资金周转率2.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三)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由于行业在国内推行“责任关怀”时间较短,石油和化工企业同周边社区居民交流不够,“谈化色变”的心理普遍存在,再加上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益交织、诉求多元化,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有利条件在逐步增加,行业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将进一步巩固。

(一)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世界经济复苏加快。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积极变化,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战略加快推进,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幅为3.6%,较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速重返8%以上。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同比减缓之后,开始趋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会议还具体明确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多数机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以上。

二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达27%,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增速。根据行业投资周期和增长特点,2013年行业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预计增幅在20%以上。近期,我国出台了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予以补贴的政策,未来页岩油、页岩气将成为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天然气“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2013年,“两高”和过剩行业的产能扩张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控制,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继续大幅增长。

三是消费增长平稳。2013年,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幅12%,合成材料增幅8%。在需求加快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约为3.5%。

四是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际石油价格是影响行业经济运行最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态势,全球石油需求相应放缓,基本面对石油市场的支撑有限。全球石油供需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供给略显宽松。2012年12月,国际能源机构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为8970万桶,2013年将达9050万桶,同比增幅约为0.9%。但是,地区局势动荡,美元走势,投机基金炒作等不确定因素将会加大油价的波动。总体看,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态势,波动幅度会较大,均价与上年持平或略有上升。预计wti现货年均价格在95—100美元/桶左右,布伦特年均价在110—115美元/桶上下,分别约增长3%和2%。国际油价保持相对平稳,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上有利。

(二)2013年行业经济运行“稳中趋好”

总体判断,201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平稳,但上半年依然有下行压力,下半年“稳中趋好”。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和行业经济运行内在特点和趋势,初步测算,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其中,一季度产值约2.98万亿元,增长7.3%;二季度产值约3.62万亿元,增幅16.4%;三季度产值约3.70万亿元,增幅22.0%;四季度产值约3.95万亿元,增长17.3%。全年利润约8900亿元,增长16.5%;主营收入约14.0万亿元,增长15.5%。2013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8.5万亿元,增幅17.5%。

主要产品产量预测。2013年,预计原油产量约2.1亿吨,同比增长1.5%;天然气产量约1145亿立方米,增长9%;原油加工量约4.84亿吨,增幅4.5%;主要化学品产量约4.85亿吨,增长8.2%。

四、主要政策建议

(一)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

一是对已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建议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进口关税、口岸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

(二)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

一是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二是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三是给予部分高质量标准车用燃油消费税减免和优质优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成品油税收体制,按照“优质优价”或“优质优税”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国ⅳ、欧ⅴ标准汽柴油价格。

第4篇

Abstract:The expanding human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placing greater demand on forest resources, both natural forests and plantations. Situation and prospect analysis on wood-based Composites in application as structure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also some suggestions are involved.

引言:木质复合材料的最大特点在于不仅能保持原单一组分材料各自的特性,而且可以性能互补,使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而在航空、航天、汽车及体育用品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利用人工速生林木材和其它材料复合成新的木质复合材料,是缓解木材资源紧张并提升木材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木质复合材料 集成材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国内应用现状

集成材的概念始于1901 年, 由德国人Otto Hotzer提出, 1952 年日本引进集成材制造和生产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使集成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 集成材被引进我国, 首先进行此项研究的是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 并于1987 年建厂, 当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

我国在利用人造板制造结构用复合材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LVL 的生产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并已有产品出口。但目前我国木结构建筑主体框架材料绝大多数从北美国家进口, 其设计和建造技术也来源于国外, 由于缺乏检验技术、标准和规范,因此对已建成竣工的木结构建筑质量无法进行检验。近几年, 为规范和完善木结构市场, 以应对国外木结构住宅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我国相继制定出台了GB50206- 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5- 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和《木结构设计手册》。同时,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将对木结构规格材的锯割工艺、规格材的分级检测、木结构的增强技术和木结构连接件等进行重点研究和开发, 并制定《结构用原木》、《结构用锯材》、《结构用胶合木检验方法》和《结构规格材机械分等》等相关标准和规范。此外, 我国还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木结构技术委员会ISO/TC165 的P ( 积极)成员国, 并且参加第2( 胶合木结构) 、第6( 胶合指接)和第9( 原木结构含竹材) 3 个工作组的工作。建设部批准成立的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等对我国今后木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 随着北美木结构进入我国建筑市场, 我国开始对木结构房屋及其材料进行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 我国对木质复合材料应用于住宅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通过引进一些国外木结构建筑技术和经验的项目, 对发展我国的木结构市场有很大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致力于研究各种新型木质复合材料,并取得很大进展。例如:贺福等研究发现碳纤维增强塑料--木材(CFRW)的增强效果十分显著,其弯曲模量可比木材提高12倍;张双保等[12-13]进行了玻璃纤维增强人造板的一系列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有:木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改善的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等研究;王卫东等[14]进行了金属网增强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研究。以上研究得到的复合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可以达到或超过相关的欧洲结构板(PrEN300-94 OSB/4)标准要求,用作为工程结构材料。王增春等[15]关于新型高性能材料FRP加固木结构的应用和理论研究。

国外应用现状

国外结构用木质复合材料的发展较早( 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 。1973 年, 由澳大利亚人J.D.Coleman 提出将木材天然结构解离到重新组合为所需要产品的程度, 即不打乱纤维的排列方向, 保留木材的基本特性, 进而重新组合成具有木桁梁那样强度的产品。1985 年Repco 公司宣布重组木诞生, 同时宣布重组木为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林业产品研究所( CSIRO)发明, 并于1987 年在澳大利亚南方公司建厂生产重组木。1985 年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1986 年重组木在日本进入了工业化试生产。

新型纤维增强材料的应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结构材料, 包括碳纤维增强集成材、纤维增强集成木梁等。木结构工字木搁栅( Wood I- Joist) 也被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中, 它与胶合集成材相匹配, 是替代实木规格材的有效木结构材料, 并已在北美住宅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美国和加拿大在木结构中使用工字梁居多, 且已经替换了实木托梁或横梁等。这些木质复合工程材料持续、高速的发展势头, 成为用木质复合材料建筑的发展基础, 同时开发结构用木质复合材料这一特有的林产品市场, 在国内外受到格外关注。

目前,国外利用木质复合材料建造房屋已经达到专业化水平。极大限度的把施工现场的工作转移到工厂中完成,加速了进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质量,减少材料损耗,而且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益。

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森林结构失衡和资源匮乏的国家,木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料供应的紧缺已成为制约人造板行业发展的瓶颈,但是原料短缺的压力也加快了人造板产业木材供给渠道的调整。

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达4466.7 万h m2, 人工林蓄积10.1 亿m3, 居世界首位。当前木材资源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 已由天然优质大径级材向人工速生低质小径木转变, 小径木材已成为我国工业用材的主体。为解决木材供求矛盾, 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低质小径木和提高木材利用率, 寻找可替代实体结构木材的新产品。

在当前形势下,结构用木质复合材料应致力于利用低等级木材制造出高强度结构材。

木质复合材料的优势在于,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给建筑带来新的形式和风格。国内木质工程材料的迅速发展, 使得建筑与装修合二为一, 使用面积增加, 造价明显降低。

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进行结构用木质复合材料研究, 该研究是一个系统科学, 从结构单元到最终产品环环相扣, 一个结构单元的性能会影响到结构组件、结构系统甚至整个建筑的使用性能。结构用木质复合材料在我国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非常快, 它的独特功能和良好的结构性能,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未来的木结构建筑市场中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同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客观地分析, 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利于木结构房屋的顺利发展。

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空前发展,,加之政府对木结构建筑的支持,,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健全,,非常有利于我国木结构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23.45 亿m2, 大大高于“九五”计划12 亿m2 的目标。“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57 亿m2,其中城镇住宅竣工而积27 亿m2。但新建住房的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有不到1%为木结构建筑,未能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而加拿大90%以上、美国80%以上的别墅和低层公寓采用木结构,日本每年的木结构住宅竣工数达到10 万套。在我国, 木结构建筑还鲜为人知, 木结构房屋市场基本还是空白,因此其发展的空间很大。加拿大联邦政府官员曾宣称,目前在中国内地建造中的木结构房屋只有300 栋,计划再建9000 栋,估计中国内地五年内将使其每年建造的木结构房屋数量达到15000 栋,木结构住宅别墅正在中国悄然兴起。

几点意见

我国结构用木质复合材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缺乏系统的应用研究;②建筑规范标准不完善, 使结构用木质复合材的应用缺乏依据, 进入建筑业巨大的消费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③国产设备与制造工艺尚不成熟, 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制造成本及销售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结构用木质复合材的市场定位不够准确。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当我们不断追逐经济利益时,也应该考虑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木材加工中,废弃木质材料的循环利用,既可以实现废弃木质材料作为人造板工业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资源供应不足的压力,又可以改变传统单方向木材消耗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落实木质材料循环利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再使用。即对使用过的板材及木制品经过修整后重新利用,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形状、性质和用途。对于质量比较好的废旧木材回收复用,是废旧木材循环利用最直接也应是首选的途径。如建房拆下的废旧建筑木料,经分类后可按市场需求加工成各种可用木料;木质包装材料回收后可根据情况回收复用。

2)再循环利用。即将废弃木质材料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后,制造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制造刨花板或纤维板。

3)再生利用。即利用废弃木质材料生成一种与原来木材性质不同,且具有较高价值的产品,如碳纤维增强材料和木塑复合发泡材料。

4)降解。即将再三利用后不能再循环利用的废弃木质材料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降解或水解作为肥料和饲料。

参考文献

[ 1] 王允飞等,废弃木质材料循环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安徽农业大学等,2010

[ 2] 熊陈福等,木材-FRP 工程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展望,北京林业大学,2006

[ 3] 沈照仁,从“木材工程学”谈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94-2001

[ 4] 王宏棣等,我国结构用木质复合材现状与应用前景,黑龙剑省林产工业研究所,2007 .

[ 5] 张双保等,玻璃纤维增强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

[ 6] 张一帆等,一种新型木质建筑工程构件--字型托梁,东北林业大学,2003

[ 7] 胡剑虹等,发展木质复合建筑的探讨,南京林业大学,1994--2011

[ 8] 丁杰等,纤维增强树脂在工程木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北京林业大学,2007

[ 9] 张涛,木质材料用阻燃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广州建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1994--2008

[10] 刘燕吉,木质材料的阻燃处理,1997

第5篇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外环氧树脂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众多乡镇企业纷纷进军环氧行业,使环氧树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厂迎难而上,发展了本厂特色的产品,如迪爱生环氧有限公司的高纯度环氧树脂几乎供不应求;安徽省黄山市环氧硬树脂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些厂目前正在蒸蒸日上。而有些厂商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了,倒闭的有之,退出的有之,更多数的还在拼命挣扎,他们目前的日子是可想而知的了。

前几年大家都知道去发展“适销对路”、“市场需要”的产品,一听到环氧树脂紧缺,就纷纷上马环氧树脂,殊不知环氧树脂中品种也很多。结果双酚A型的6101或E-44环氧树脂铺天盖地地出现,价格一降再降,搞得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如果将这种责任都叫企业家去承担,我觉得他们很冤枉。其实工程技术人员应负主要责任,我看到一些用户的图纸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变压器制备图上技术要求只指明用环氧树脂浇注,用一般的环氧树脂浇行吗?又如建筑图上只指明地坪采用环氧树脂,而不同功能的地坪应采用不同的环氧树脂设计人员知道吗?为什么不在图上注明?有些在室外使用的设置也只指明用环氧树脂灌封,其实这些环氧树脂都有特殊的要求。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也并不错。他们的设计图是参考国外的形式而出的,只是他们不明白国内外环氧行业的差别。这就是“环氧树脂”与“环氧系统”的不同。国外通用型的环氧树脂一般是指828、331、850等基础树脂,而国内则以6101、E-44为主。国外已将专门用途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填料等配套成专用的“环氧系统”,统称为:“Epoxysystem”。而国内“环氧系统”尚未形成气候,仍处在“Epoxyresin”阶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此我认为环氧树脂必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形势需要。

从环氧树脂的应用行业发展来看,如汽车制造工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以及家用电器制品的迅速发展,对涂料、层压料、粘接剂、浇注料的用量越来越大。其中使用环氧树脂较多的行业是覆铜板生产行业。无论是汽车、家电、计算机的线路板都要用覆铜板,而全国引进覆铜板生产线之多,再加上国内原有的生产线之广,在该方面环氧树脂近两年的年用量在4万吨左右,主要使用的环氧树脂牌号为EX-23-A80、EX-48-T60、DER521-A80、DER512-A80、EPN1138A-85、EPN8011A-75等。其次是粉末涂料行业使用环氧树脂量也很大,全国有大大小小制粉厂近600多家,引进生产线超过60条,每年用在这方面的环氧树脂达2万吨以上,主要使用的树脂牌号为EPO1004、DER663U、YD-014、E-12T、0194等。另外无溶剂、少溶剂、水基涂料近年来发展也较快,特别是汽车用的电泳涂料、集装箱用的重防腐涂料、输油气管道的防腐涂料等使用的EPO828、DER331、E-51、850S等牌号的树脂几乎超过了原来用的固体环氧树脂的量,在这方面近年来使用环氧树脂近2万吨/年。最近两年干式变压器、互感器、绝缘子、高压开关使用环氧树脂的量以6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全国共计有该类生产厂500多家,主要使用E-42、E-39D、CT-200、CY-225、EPO-834、YD-134、F、B、EPO828、DER-331、0164等牌号环氧树脂,去年的年用量达2万吨上下。再加上近期发展很快的粘接剂、电阻涂料、装饰涂料、地坪涂料,汽车点火器、摩托车点火器、蓄电池、发光二极管及信号灯、电器线路密封料等近年的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这些行业的发展,所使用的环氧树脂再也不是以6101或E-44环氧树脂为主体了。而我国现有140多家环氧树脂生产厂,大多以生产6101、E-44产品为主,这怎么跟得上形势发展呢?从这个角度说环氧树脂也必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厂之多,可谓世界第一!这不是个好现象。且不说其量小面广造成污染源多,资源浪费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主要的是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长此下去必是死路一条,许多小化工厂关闭的事实也已证明了这点。那何不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呢?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很多精明的企业家都想到了这一点,也想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只不过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而没来得及做。我不是企业家,但是我明白一条道理:“事在人为”。要有人去做工作,要讲清利弊关系,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各级政府是会支持的,人民是会拥护的,最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

在这里我只是站在技术角度提出一些关于调整环氧树脂产品结构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1、改变以6101为主的产品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都是以6101(或E-44)为主要产品。而基础树脂618(或E-51)生产量极少,这是我国过去采用手糊法生产玻璃钢而造成的事实。现今手工操作虽然还存在,例如大型贮槽内衬玻璃钢防腐层、大面积衬垫玻璃布地坪等,这些目前无法采用自动化操作的场合仍然要用,但大多数应用场合已是流水线自动化操作了,很多已是采用国外引进技术进行生产了,它们要求粘度低、操作性能好的环氧系统产品。6101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了。为此不能抱住6101这个产品不放,而应该扩大思路,生产无溶剂、低粘度、或改性的新产品。

如果一定要生产6101环氧树脂,也得设法改进原生产工艺,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行。例如云母板绝缘材料的制备就必须这种原料,如做出特色、搞成专用树脂系统也是很有生命力的。2、发展目前紧缺的环氧树脂系统产品

目前我国环氧树脂年用量已达14万吨左右,其中三分之二依靠进口。国产环氧树脂以双酚A型为主,而且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等配套不齐,不成系统。现在140多家生产环氧树脂的厂大多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方面抡跑道,而一些前景好的跑道都让给外商实在使人不理解!例如耐热系列、阻燃系列、水溶系列、高纯度系列的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很少。其实酚醛环氧、邻甲酚甲醛环氧、双酚F环氧、脂环族环氧、含磷环氧及其它改性环氧都是目前看好的产品。为什么国内的厂家不看中它们呢?

我这样问一些企业家,结果企业家反问我一个问题:生产了这些有谁要啊?这个问题的确难倒了我。因为有了产品不见得都能销得出去,销得出销不出因素很多,既有质量问题,又有价格问题,还有公关问题……。我也不知道国外厂商如何能每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出上万吨的这些产品,这可是人家的商业秘密啊!但这个问题企业家本身就可以解决:项目启动前应该进行可行性研究。

3、开发有利环保的新产品

各行各业现在都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绿色”产品,为此对使用的原料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例如覆铜板的生产中大量使用溴化环氧树脂,阻燃电器浇注料也大量使用溴化环氧树脂,而溴化物的使用会破坏大气层的臭氧结构,目前已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现在溴化环氧很好销,但是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生产非卤化阻燃环氧树脂早已提到议事日程。谁早上不就是谁主动了吗?

还有涂料行业,为了减少溶剂对大气的污染,提出无溶剂或少溶剂、水溶剂、高固体含量、光固化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环氧树脂也要满足此类条件,开发适当的产品去占领这个市场。

在环保工作方面,其实环氧树脂系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利用它优异的粘接性和好的机械强度,将一些废物(碎玻璃、玻纤、残渣等)粘接成有用的材料。在沙漠地区的改造中环氧树脂作为沙漠建材更有戏唱了。我认为沙膜地带的特点是沙石多,水源少。沙漠建材就应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思考。根据我三十多年从事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的经验,我认为发展合成材料类的“沙漠建材”最为理想。一是这类材料成型时不需要用水,二是这类材料所用的砂、石子可以就地取材,三是这类材料物理机械强度很高。(具体数据、制备方法可见:“中国环氧网”自流平地坪的内容。)还有这类材料的原料环氧树脂、固化剂等在我国有很多厂生产,供应不成问题。当然还可以根据建材的具体要求采用其它类型合成材料作为原料。还有改造沙漠所需要采用的其它一些耐海水腐蚀的管道、防沙固沙的措施、设备等如在当地制备应尽量少用水泥,因为沙漠的水是十分宝贵的!为此环氧树脂之类的合成材料就是很好的选择。改造好沙漠这是对环保工作的最大贡献,在这些用途上环氧树脂的质量要求不同于电器、涂料那么严,如果开发出价廉物美的产品为环保工作做出大的贡献也是可能的。

4、开拓新用途创出专用牌号

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和科研起步并不晚,但发展的速度慢了点。在我国也有一些很有实力的环氧树脂生产和研究单位以及大专院校,曾经开发出许多当时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产品,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推广开来?现在很多单位已经采用鼓励科研开发新机制,相信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速度会比以前快。

现今是市场经济时代,什么都讲竞争,都讲速度,都讲效益。最好是搞些短平快的项目,这就是在各自企业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环氧树脂系统产品的开发。例如浇注系统、光固化系统、耐热系统、水溶系统、耐候系统等等。这些产品涉及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稀释剂、助剂的配套,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专用性强,更便于创出自己的品牌。

第6篇

关键词:再生胶;废橡胶;再生工艺

中图分类号:O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3003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橡胶的第一大国,每年橡胶消耗量的45%左右需要进口。橡胶是世界上仅次于塑料的应用最广泛的高分子材料。随着橡胶材料应用的增加,每年大概会产生1000万t的废旧橡胶[2]。由于废胶很难降解,造成“黑色污染”,因此很多国家禁止堆放[3]。对废旧橡胶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还能缓解资源短缺困境、改善橡胶产品加工性能、降低橡胶制品产成本。目前废旧橡胶的利用方法主要有:轮胎翻新、热解炼油、生产胶粉和再生胶等\[4~6\]。本文主要介绍再生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再生胶的研究现状

2.1再生胶的再生方法及其现状

再生胶即废旧橡胶经处理,使其具有塑性和粘性,能够再进行硫化的橡胶[7]。其实质使硫化胶网络破坏降解[8]。再生胶概念最早出现于1846年,1858年出现了最早的油法,后来相继出现了酸法、碱法、中性法、过热蒸汽法、快速脱硫法、水油法、密炼机法、低温相位脱硫法、常温塑化法和压出法等等。但很多传统的脱硫方法由于其生产效率低和污染环境严重等原因而被淘汰[9]。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新的再生脱硫方法,但由于技术、工艺、设备等原因,大部分技术仅在试验室进行,尚未进行中试和工业化生产[10]。

橡胶再生方法可归纳为物理再生、化学再生、微生物再生3种方法[11]。

2.1.1化学再生方法

化学再生法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化学助剂与S-S键、C-S键反应,破坏硫化胶三维网络结构达到再生目的。常用的方法有油法、水油法和高温高压动态脱硫法等。化学脱硫助剂得选择是化学再生方法的关键,同时借助水蒸汽、油等介质,通过边反应边渗透的原理,实现了交联键的解离。这种方法脱硫效果好,成本低,但污染较大[12]。

2.1.2物理再生法

(1)微波脱硫法[13]是一种非化学、非机械的一步再生法。它是利用微波能量使硫化胶的C-S和S-S键断裂,达到再生的目的。Goodyear公司于1987年首次建立了微波脱硫生产再生胶的工业化装置。后来我国一些学者也相继研究了微波脱硫的应用领域和脱硫机理\[14~16\]。此法的优点:无添加剂、环保无污染、加热快、胶料受热均匀、易控、可快速检测门尼粘度、即时调整脱硫工艺,生产设备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率高、物理性能高等优点。

(2)超声波脱硫法最早是由Pelofsky提出来,利用超声波作用可将超声波的能量集中于分子键的局部位置,能破坏废胶中能量较低的S-C和S-S键,从而破坏橡胶三维网络结构,保留大分子链,从而达到再生目的。此法具有高效、环保、产品质量高等优点[17]。

(3)电子束辐射脱硫再生[18]。利用橡胶对射线敏感特征,借助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产生断键/解聚效应,使之获得再生的工艺过程。其再生过程中无废料产生,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但此法只适用于丁基橡胶等少数胶种。

(4)固相剪切法脱硫\[19,20\]。利用压力场和剪切力场的共同作用,使聚合物材料在其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发生弹性变形而粉碎,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2.1.3微生物脱硫

微生物脱硫是在噬硫细菌的作用下,橡胶表面的硫键断裂再生过程。早在1991年,有研究者发明了此法,Fliermans等[22]利用微生物对废胶粉进行脱硫,得到表面再生胶粒。国内王雅琴等\[23,24\]用此法得到性能良好的再生胶[21]。

2.2再生胶企业存在问题和困难

目前,国内已形成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等十大区域为主的废橡胶综合利用格局,但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如大多企业规模小、制度不健全、设备落后、综合实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发展困难;质量标准不完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市场开拓和行业的有序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等。再生中化学反应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高、利润低、劳动强度大、能耗大,再生胶性能不够理想等缺点,对我国再生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阻碍[25]。另外,再生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与人类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形成矛盾;再生胶行业“小、散、弱”,导致大多数企业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价格乱战,企业无核心竞争力,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壮大,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26]。

3再生胶的发展趋势

再生胶和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作为“三胶”已成为橡胶工业主体材料,并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用于诸多橡胶制品中,再生胶将向绿色、环保、资源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再生胶行业发展迅速,在橡胶循环利用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成为世界再生胶产量最大的国家。对于治理废旧橡胶造成的“黑色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缓解我国橡胶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加大我国再生胶行业发展方向和出路的调整力度,努力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27\]。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再生胶的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轮胎产业政策》、《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和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实施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目录》,及“十三五”期间在《中国橡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E系轮胎再生橡胶》、《E系丁基再生橡胶》、《E系三元乙丙再生橡胶》、《E系丁腈再生橡胶》行业自律标准,要求使用符合欧盟REACH 法规和RoHS 指令规定的环保原材料等等\[28\]。这些都为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和方向。企业以后要重塑健康的企业形象,注重深加工和环保方面的投入,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再生胶行业朝着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10]。

我国再生胶工业将来的发展不仅承担环保、资源责任,更是一条确保中国橡胶工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28\]。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要实施产学研结合,做优做强,稳定增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育;提高质量、品种多样化和精细化,争创品牌;集团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完善信息统计、分析、及评价等体系建设;完善法规,依法利用;达标排放、无污染;从源头减少废橡胶的产生;鼓励废橡胶再生资源的热能利用等战略措施,深化综合利用,走中国再生胶工业发展之路。

4结语

本文针对社会关注的“黑色污染”的废旧橡胶循环利用问题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再生胶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再生胶已成为我国解决废旧橡胶黑色污染的有效方式和行业的重点发展对象;再生胶的市场广阔,产品多样,一些新型的再生工艺也正在兴起;和许多行业相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再生胶行业起步较晚,较为落后,但是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设备,同时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道路,涌现出大量优秀专家和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再生胶行业的发展。随着企业和科技人员的不断创新,中国的再生胶行业正在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时捷.废橡胶的回收利用[J].橡胶工业,1996(5):307~308.

[2]Zhou Xiaoou, Jiang Sheng, Yan Xiong, et al., Process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claimed rubber composite materials, Iranian Polymer Journal, 2015(8):671~678.

[3]李湘洲.告别黑色污染[J].百科知识,2004(12):28~29.

[4]刘军.废旧橡胶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现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8,37(1):51~53.

[5]李汉堂.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J].橡塑资源利用,2006(1):74~78.

[6]张泗文.发达国家废旧轮胎利用现状[J].中国橡胶,2006,22(4):8~10.

[7]马瑞刚.橡胶再生利用的方法和分析研究\[C\]∥全国橡胶工业信息总站.全国橡胶行业及相关行业技术与贸易交流会论文集.扬州:全国橡胶工业信息总站,2008.

[8]聂恒凯.橡胶材料与配方[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9] Tao Guoliang, He Qianhu, Xia Yanping, et al., The effect of devulcanization level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laimed rubber by thermal-mechanical shearing devulcaniz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3,129(5):2598~2605.

[10]江镇海.我国再生胶行业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橡胶技术,2011(6):1~4.

[11]戴洪雁.废旧橡胶再生的今天与明天[J].世界橡胶工业,2012,39(5):48~53.

[12]史金炜,张立群,江宽,等.废橡胶脱硫再生技术及新型再生剂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4):47~54.

[13]董诚春.微波脱硫法生产再生胶[J].特种橡胶制品,2003,24(5):10~13.

[14]翟俊学,张萍.硫化橡胶微波脱硫机理的再讨论[J].特种橡胶制品,2004,25(6):35~40.

[15]刘欣,王永周,陈美,等.微波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J].特种橡胶制品,2009,30(4):60~64.

[16] Tao Xiuxiang, Xu Ning,Xie Maohua, Tang Longfei. Progress of the technique of coal microwave desulfur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1(1):113~128.

[17]董诚春.废橡胶应用超声波脱硫生产再生橡胶[J].橡塑资源利用,2015(2):23~31.

[18]邰德荣,韩宾兵.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工业示范工程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9(2):125~135.

[19]高文廷,杜爱华,辛振祥.国内外再生胶生产研究现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2,38(2):31~35.

第7篇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抗静电 技术

通常情况下,两种不同的物质表面接触的时候就会形成电荷的迁移。在理论上来说,静电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通过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电绝缘性,所以会在摩擦后易产生带电现象。这种静电轻则吸附灰,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所以,怎样消除积聚在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以及防止高聚物表面产生静电作用,已成为当今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一、防静电技术的现状

目前静电技术是有很多种的,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以及刷墙时用的涂料都是加入了导电的粉末,还有像石墨以及炭黑和和其他每一种金属粉末以及易于离子化的很多种无机盐类等这些是都可以防静电。有机静电剂主要是包括季铁盐类等。一般常用的有机抗静电剂是表面活性剂,我们可以把它加到塑料内部之后在扩散到它的表面里,还可以用到塑料的表面上。表面活性分子中有亲水的部分还有亲油的部分。亲水的那部分就留在塑料的表面上,就在表面形成导电层,因此形成了防静电的表面层。

二、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概述

高聚物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决定了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它主要泄放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周围的空气中辐射,在这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这是因为表面电导率一般大于体积电导率,所以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导所支配。因此,通过提高高聚物表面电导率或体积电导率使高聚物材料迅速放电可防止静电的积聚。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除静电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添加抗静电剂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电导率的有效方法,而提高高聚物体积电导率可采用添加导电填料、添加抗静电剂或与其它导电分子共混技术等。

三、添加导电填料

这样的方法一般的是每种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掺入高分子材料基体中去,目前此方法中所使用的无机导电填料主要是碳系填料、金属类填料等。

四、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

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高分子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当在材料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材料中就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性质的材料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导体不同,它属于分子导电物质。根本上讲,此类导电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抗静电材料,但由于这类高分子一般分子刚性大、不溶不熔、易氧化和稳定性差,无法直接单独应用,一般作导电填料与其它高分子基体进行共混,制成抗静电复合型材料,这类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效果更好更持久。

五、添加抗静电剂法

永久性抗静电剂。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亲水性高聚物,它们与基体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而效果稳定、持久、性能较好。它们在基体高分子中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状态对基体树脂抗静电性能有显著影响。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力拉伸作用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呈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部分呈球状分布,这种“蕊壳”结构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层状分散状态能有效地降低共混物表面电阻,并且具有永久性抗静电性能。

六、我国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已陆续开发出一些品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目前常用的品种有,大连轻工研究院开发的硬化棉籽单甘醇、烷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烷基二苯醚磺酸钾,上海助剂厂开发目前多家企业生产的抗静电剂十八烷基羟乙基二甲胺硝酸盐,另外该厂生产的抗静电剂硫酸二甲酯与乙醇胺的络合物、抗静电剂磷酸酯与乙醇胺的缩合物,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三组份或二组份硬脂酸单甘酯复合物、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从抗静电剂发展来看,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是最为看好的产品,尤其是在精密的电子电气领域,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开发出高分子量永久型抗静电剂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七、结语

我国的合成材料抗静电剂的行业发展的前景较好的,我们针对国内的研究以及生产都应该根据现在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产业。应该加大新品种开发的力度。近几年来国外在不断的开发高性能的抗静电材料。在我国科研院所应根据我国合成材料制品要求,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环保无毒的抗静电品种,并不断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以满足国内需求。导电机理无论是外涂型还是内加型,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增加制品表面的吸湿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海一岛型水性的导电膜。离子型抗静电剂增加制品表面的离子浓度,从而增加导电性。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擦体间隙的介电性。增加制品的表面平滑性,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总的来看降低制品的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和加快静电电荷的漏泄,减少摩擦电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吴驰飞.有机极性低分子分散型高分子高阻尼新材料的研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09.

[2]袁晓燕.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介[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07.

[3]陈湘宁 王天文.用于最佳静电防护的本征导电聚合物的最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8.03.

第8篇

关键词 化工发展 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Students'Chemical Studying

QIAN Jingzhu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applied in our life and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students' learning chemical confusion on how to master scientific learning methods,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spects of chemical learning.

Key words chemical development; learning methods; learning objectives

1 化工发展的趋势

1.1 化工发展行业发展的重点——精细化工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艺(chemical techno-logy)都简称为化工(chemical industry)。精细化工包括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香料与香精、化妆品与盥洗卫生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印刷油墨及其助剂、粘接剂、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试剂、水处理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造纸助剂、皮革助剂、合成材料助剂、纺织印染剂及整理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动物用药、油田化学品、石油添加剂及炼制助剂、水泥添加剂、矿物浮选剂、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合成油与油添加剂、汽车用化学品、芳香除臭剂、工业防菌防霉剂、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等40多个行业和门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领域将不断开拓,新的门类将不断增加。

1.2 化工在国内发展的规模

2011年,化学工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1月末,全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125家,累计总产值6.0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8.61%。2011年化工行业利润总额3208.98亿元,同比增长44.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7.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部分石油和化工产品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应找好切入点,充分参与到石化产业的发展中来。成品油、钾肥等细分行业、烯烃、部分有机原料等仍然缺乏,天然气、轻烃等低碳原料与产品、国内紧缺的化工新材料、新型专用种化学品等高端产品,将是“十二五”期间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领域。“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将继续稳步壮大,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16万亿元左右。过去十年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年均增长20.6%,截至2010年底,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8.88万亿元。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城市化处于高速发展期,住房、交通的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形成大规模需求,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石油和化学工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石化、化工是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具体来看,“十二五”期间石化重点开发渣油沸腾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灵活焦化、重油催化裂化等技术,符合国Ⅴ标准的清洁燃料技术,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乙烯装置的裂解、分离、深冷、精馏等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芳烃生产成套技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高性能化技术,特种合成纤维生产技术,新型分子筛材料、催化剂载体和制备新技术等。

化工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重要,我们还有何理由不认真学习这门实用而深奥的学问呢?

2 如何学好化工

2.1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勤于预习,提高课堂效率。要想学好化工知识,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为此,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化学课本先预览一遍,也许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化学课本会深深地吸引你,又或许枯燥乏味、复杂的化工公式让你望而却步,但是课前预习对于我们的学习很重要,预习知识使我们能快速进入课程,了解教师讲课内容,提前进入课程状态。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2)吃透课本,联系实际。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课后细读有助于长远记忆,长远记忆有别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短时记忆,长远记忆使我们的知识记忆更深刻、更持久。

(3)重视实验,培养兴趣。化工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注重实验方面的复习,在网上找些优质的教辅材料来做,勤于练习课本的实验内容,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等具体细节都应该弄清、记熟,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做化工实验的兴趣,在点滴实验中理解教学内容,强化书本知识。

(4)掌握记忆规律。很多同学都觉得化工知识学习很难,其实很简单,但是需要记忆的很多,并且这些知识很多容易混淆,所以还需要理解内涵掌握本质。不管怎么说,记忆对于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如下是化工知识的一些记忆方法:

A理解记忆——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些知识点,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特别是有关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如果没有理解记忆是很难掌握的。

B口诀记忆——由于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在化学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很容易记住的口诀,老师要求我们去记忆它。首先,要告诉自己这是一种学习的捷径,然后再深刻理解它的内涵,最后记住了,就会成为你学习化学的利器。

C趣味记忆——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例如可以把身边的实际生活甚至自己的经历和书本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化学知识富有趣味。特别是一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现象。

D重复记忆——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所以重复记忆很有必要,很多同学学得快忘得快也就是这个原因。短时记忆对于我们的学习远远不够,只有通过不断反复记忆,才能够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为我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有归类记忆、比较记忆等方法,这些方法大家在学习中可能也在有意识无意识地用到,它们在其他专业的学习中也同样适用,只要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高效、最牢固的,如果记住了这些,我们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有趣很多。

2.2 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在任何一个领域,能取得较大成就的人,他们的行为时刻都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奋斗。我们都想成为优秀的学生,首先最关键的是要给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明确学习目标和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在学习过程我们才能有的放矢、胸有大志,克服身边各种牵绊和困扰,扬着心中的风帆在学海里坚持航行下去。

2.2.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是我们学习的动力与方向,如要知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自己、还是为父母、或者是为了其他值得感恩的人?为了以后的发展,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这些都是个人的学习目标。只要使给你带来学习动力,促使你不断向前发展的,都可作为你人生中的阶段性目标。学习目标的接下来部分,就是实现第一个步骤性目标。根据这个步骤性目标最终决定能否实现自己学习的总目标。例如,我一节课要掌握哪些内容,我这一天的复习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一个月的学习要完成哪些章节,然后规划好自己的每个小时、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日积月累,我们会益接近我们的最终目标。

2.2.2 学习态度

A正视周围环境。环境是客观的,它不会因任何人改变,如果要环境来适应你,那只能是幻想,而现实中只有让自己主动适应周围环境,才能以积极的态度从外部的环境资源中汲取营养成分,为我所用。我们不能总抱怨周围环境不尽如人意,而应从自身的态度着手分析问题,就像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己无补”,求人不如求己。

B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必将收获成功,摆脱消极的想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功路上需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勤奋是学习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勤奋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成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结合,譬如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求科学的学习方法,耗时间,死学习,其实是没有尽力,最后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归因还在于他们没有去研究学习方法。

3 让我们从现在出发

要有恒心,持之以恒,欲速则不达。我要强调的是打好基础最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无论多矮的楼,都会有倒塌的可能。我们现在就是打基础的时候,扎实的功底才是学习知识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出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都在今天,活在当下。让我们从现在出发,行动起来吧,拿起书,拿起笔,走入学校课堂和图书馆,课堂是汲取宝贵知识的重要场所,虚心向老师请教,勤于实践,未来的成功属于勤奋的人,更属于那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人,努力学习化工,让我们用学的化工知识改变世界,让我们把梦想变成现实,让我们笑言青春无悔,学有所成,超越梦想,超越自己。

基金项目:(1)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项目编号2013JSJG177;(2)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高教重点自筹项目48号

参考文献

[1] 钟祖荣.学习方法的要素、结构与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1999(1):45-48.

[2] 赵娟,马莹华.学习策略的内涵及其与学习方法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