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

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1 10:11: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收运处理体系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时期,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内,根据“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要求,被忽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必须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受到足够的重视,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就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表浅见。

一、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从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高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武汉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发展显然跟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需要,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明显。全市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市垃圾收运处理远未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环卫设施设备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环卫设施运行环境影响问题突出,环卫作业效率不高,建设运营经费不足。

(二)分层实施的市容环卫行政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武汉市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实际,转变垃圾管理思路。首先是重心前移,尽量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最大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其次是从源头的垃圾投放、中间的垃圾收集和运输、末端的垃圾处理各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根据“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要求,当前要以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武汉市城乡将基本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分层实施的市容环卫行政管理体系与有序、有效竞争的作业(服务)市场体系。中心城区垃圾收运处理“十二五”期间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包括:人均垃圾产生量减量比例达到1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50%,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率达到60%等。远城区2011年实现全市农村地区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2009年试点;2010年覆盖率达60%,2011覆盖率达100%);2015年建立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布局合理、机制健全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三)源头分类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首选模式。

根据近年来垃圾成分构成和产生量,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参考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大类粗分,因地制宜,厨余垃圾可就地处理”的原则,将垃圾按可回收物、纸类或瓶罐、厨余垃圾、可生化有机垃圾、电池(危险废物)、其它垃圾等不同类别,按居住区、单位办公区、公共场、农村地区等区域属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类别。2015年,垃圾分类收集目标为分类收集率达到50%,分类收取的可回收垃圾量达到424.35吨,需要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有机垃圾生化处理间、分选回收中心等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主要通过发挥废品回收站和农村社区自治机制的作用来实现。

(四)武汉三镇相对独立的结构及多处垃圾处理设施的现状决定了垃圾收运系统多种方式存在的适宜性。

新老城区、人口分布、道路交通条件的不同,也决定着垃圾收运方式的不同。武汉市垃圾收运系统的发展方向为:(1)垃圾收集方式向分类收集、袋装化、容器化发展;(2)垃圾收集作业向机械化、密闭化发展;(3)垃圾转运站向环保型、压缩化发展,大中型转运站占重要地位;(4)垃圾运输车辆向高吨位、高环保性能方向发展;(5)因地制宜,多种收运方式并存,系统效率高、社会效益显著。首先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次是建立中小型转运站与大型分选压缩转运站相结构的垃圾转运系统,满足至2015年需新增中小转运站转运规模为6300吨/天的要求;第三,建立健全远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远城区中心街镇完善垃圾收运系统,按照服务半径1~2公里分散设置中小型封闭式垃圾转运站,逐步淘汰破旧板车等落后垃圾收集车辆,垃圾收集与转运实行密闭式、机械化作业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其他城镇地区居民点、社会单位、道路行人垃圾采用沿路设置垃圾桶综合垃圾收集服务系统,每个城镇集中设置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与转运采用人力交通工具收集、机动车转运的卫生作业方式,实行垃圾收集容器化;建立全覆盖的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和行政村垃圾集中点;第四,完善水上垃圾收捞和清运转运系统。

二、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原有环卫体制与城市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卫管理体制大多还沿袭了传统模式,管理效率不高。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针对现在武汉市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一体化,需要一个健全的工作网络。区、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实行区、镇、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区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

(二)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文艺宣传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谷易懂的形式,进行巡回演出,引导广大群众克服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行为

习惯和生活习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三)构建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委会负责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收集清运,各镇负责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建设,设备、配套车辆以及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的清运、处理等运行、维护经费由区级保障。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城乡一体化工作,对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经验收合格后,区、镇实行以奖代补。二是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城区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管理责任制。乡镇要以村为单位,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不留空白。三是督查考核机制。制订城乡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四)加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统筹考虑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区、镇、村环卫基础设施。要大力提高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设施上,逐步淘汰简易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桶点,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要继续加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提高垃圾中转能力,大力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设施,提高垃圾收集能力。在处理设施上,加快垃圾焚烧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新扩建工程建设。参照国内最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标准,按照“一步到位、分期实施”的原则,解决今后较长时期的垃圾处理问题。

(五)稳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

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环卫事业改革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特殊性,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体系,防止出现因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使“脏、乱、差”现象反弹。其次是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公开招标,以实现环卫保洁的全覆盖。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形成稳定的收入、投入机制,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推动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研究》(立项号:B201289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2):22-23.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以实现区村(居)环卫工作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为目标,建立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村(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全区人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原则。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区村户配合联动。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负总责,各社区负责本社区内环境卫生管理督导工作,各村(居)负责本村(居)范围内环境卫生清扫汇集保洁工作。

(二)集中处理原则。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方式,由户将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设施,保洁员将垃圾收集至村的垃圾收集点,区定期将各村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场,市里进行集中处理。

(三)有偿服务原则。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方针,收取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村(居)民一定卫生费,补助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清扫处理经费中。

三、措施要求

(一)区级

1、负责全区的垃圾清扫收集外运工作,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做到日产日清,特别注重做好康城大街、姚前路、凤凰大街、永宁路、永盛街、永兴街等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的垃圾清理和定期外运;负责我区垃圾中转站及处理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区主要道路沿线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并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时倾倒存贮生活垃圾,区、村、企业联动,共同维护生产生活环境整洁干净,彻底解决脏乱差状况。

3、市规划控制区内所有道路实施全日保洁责任制,保持地面无暴露垃圾、无堆积污物。

4、集中力量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2013年4月底前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村(居)覆盖率达到100%。

(二)村级

1、将环卫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以制度管理环卫,以村规约束村民,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2、在合适的地点设立垃圾筒,原则上按照每20户设立一个垃圾筒,村村都有保洁员,1000人以下的一名,1000人以上的两名,保洁员负责按区域收集本村垃圾至垃圾筒,并对本村的主街主路进行分段管理,做到日产日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定期对本村的沟渠、池塘等进行清理。

3、组织宣传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建设,要求村民将自己家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用袋装好,定时、定点放置到垃圾存放点,禁止在街巷两侧及湾塘乱堆乱放,对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粪便和破坏环卫设施等行为。

4、组织专业队伍、集中三天时间对主街主路、背街小巷、沉积多年的“三大堆”进行“大扫除、大清理”活动,要求清理干净、彻底。清理彻底后,经环卫办检查合格,按要求为其配备垃圾筒。

四、经费保障

区管委会全力保障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所需资金。各村(居)、各单位要按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目标,多渠道筹措、落实资金,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区管委会负责承担环卫所的工作经费,承担垃圾场日常维护费用,承担区内垃圾清运所需车辆的购置、维护费用,承担公共场所的垃圾存放设施的购置费用。

2、各村承担本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置费用、村内道路保洁费用、垃圾收集点建设费用及垃圾存放设施的购置费用等,每人每年承担环卫一体化资金30元(其中五保户、低保户及70岁以上老人除外)。

3、推行垃圾处置有偿服务。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按年度按标准缴纳卫生费,作为垃圾清扫处理经费。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1、4月17日—20日,由村集体组织专业队伍、集中时间对主街主路、背街小巷、沉积多年的“三大堆”进行“大扫除、大清理”活动,要求清理干净、彻底。各企业负责将厂区、门口、墙边垃圾清理干净。

2、4月20日—25日,对我区范围内各村(居)及主要街路和企业集中配置垃圾筒,并制定保洁责任区考核机制,实行保洁质量与保洁员工资报酬挂钩。

第3篇

环卫托管费。各镇(街、区)村庄落实“一事一议”筹集托管资金情况,市政府督查办每季度对镇(街、区)进行督察通报,市人大、政协督导组每季度对镇(街、区)进行专项督导。各各镇(街、区)对各行政村落实资金筹集情况,每周进行调度,每月进行通报。

2、不断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为解决镇(街、区)环卫托管资金挪用、迟缴问题,环卫局改变托管费收缴模式,行政村托管费由原来的镇(街、区)经管站代管改变为经经管站监督直接支付给环卫局。各单位的有偿服务费直接向环卫局缴纳。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资金的收取途径和方式,保证了托管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环卫托管业务的正常进行。

3、不断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环卫局积极探索融资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模式融资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工程,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达到了处理过程污染零排放的效果。

(三)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打造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新体系

今年来,市环卫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垃圾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零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1、设置垃圾桶,实行集中收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实践经验让我们认识到:设置露天生活垃圾存放点或建设大门无窗式样垃圾房及垃圾池,无法解决垃圾二次污染,加之清运不及时,特别到夏季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虽然以前予以重点治理,效果仍不明显。自去年以来,市环卫局创新思路,采取设置垃圾桶的方法,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在城区26条街道定点设置垃圾桶500个、果皮箱560余个;在城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学校、社区、沿街饭店设置垃圾桶2600余个,由保洁人员全日制常态化收集保洁,督查人员对垃圾桶的保洁情况一日多查,一周一通报。在城中村和基础条件好的托管行政村村内按照每15-20户设1个垃圾桶的标准设置垃圾桶10000余个,按每100户设1名保洁员负责对本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日常道路清扫保洁。一招妙棋盘活全局。使用垃圾桶密封式统一收集,既方便又卫生,效果明显。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立足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成果,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切入点,拓展领域、规范管理、建章立制、多元投入,努力提升广大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好风气,实现“全民管理、全民参与、全面覆盖”目标,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山区夯实基础,为建设充满魅力、充满活力的共同奋斗。

二、工作机制

(一)组织保障机制

为加强对“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城乡市容环卫一体化进程,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市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王能耘任组长,副镇长吴慧平任副组长,成员有徐增庭、黄振勤、邹梨、黄恩丽及各村村委会主任。由徐增庭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镇范围市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评,并及时掌握全镇市容管理动态,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

各村(居)、驻镇企事业单位、各相关部门要求按照覆盖式管理模式,继续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各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

驻镇企事业单位负责庭院、厂区和经营场所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接受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检查。

(二)考核激励机制

1、建立目标责任制。年初镇党委、政府对各村(居)下达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凡年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考核不达标的村(居),必须向镇党委、政府提交未完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目标任务的书面情况说明,制订限期整改措施,接受复查。市容环境卫生目标考核60分。

2、推行两级考评管理模式。根据区对乡镇考评的方案,镇政府对村(居)实行半月一反馈一通报、一月一排位一调度,每月不定期对村(居)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予以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各村要认真落实“三定一包”(定地段、定人员、定标准、包责任),每月定期进行自评和检查,月考评结果及时反馈到镇市容整治办公室,并上报到区市容整治办公室。各村(居)要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的日常巡查和文明劝导。

3、各村(居)要根据具体落实的“三定一包”情况制订具体的细则并严格兑现奖惩。

4、镇市容整治办公室按照每周的考核打分情况,每月对各村进行排名,排名倒数第一的村,由村支书向市容整治办公室说明情况,并进行整改,如果连续两次排名倒数第一,按照落实不力对村干部分工进行调整,责令村支书向镇党委作出书面说明。对每次督查情况,特别是区督查情况通报,各村要全力整改,镇市容整治办公室对每次提出问题在下一轮督查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三)财政投入机制

经费投入实行分级负担。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和覆盖的要求,配齐配足人员设施,每年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市容环卫专项经费。环卫所及市容协管队所需经费纳入镇年度财政预算。市容环卫工作经费投入应根据经济增长每年适当增加。各行政村、社区工作经费由各行政村、社区负责,镇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行政村的临时清扫保洁人员所需工资经费由镇、村按5:5的经例分担。镇、村两级投入由镇政府统筹安排。环卫经费列支标准按照每个新农村建设点1名环卫人员,2个标准垃圾池,每年5000元列支环卫保洁经费,其他自然村按照标准垃圾池设立数量(人口数的0.2%),全年环卫经费每个垃圾池1000元,每个自然村临时保洁清扫员每人4000元,镇村5:5负担工资支出。企业单位和居民收费标准参照《集镇管理办法》执行,所有经费来源按照本年度财政预算拨入环卫经费专帐,专环卫所负责安排经费支出。

(四)日常管理机制

1、环卫所对集镇重点区域实行专业化清扫保洁。环卫所是镇环卫工作具体责任单位,负责管理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和镇垃圾转运工作,并定期对各村、社区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对于集镇主要道路以及重点区域、地段必须实行每天“两清扫、两保洁”,10小时清扫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作业制度,做到“五无”,即无卫生死角、无垃圾污物、无人畜粪便、无渣土堆积、无果皮纸屑。清扫保洁人员按照常住人口(含流动人口)的0.3%配齐。

2、各行政村、社区负责本行政村、社区内道路的清扫保洁和垃圾的收集清运。实行8小时工作制全天候流动保洁,做到垃圾定期清扫,定时保洁,垃圾无积存、无死角。临时清扫保洁人员统一由环卫所聘请;人员配备按常住人口的0.2%配齐。

3、积极充实和完善市容整治专业队伍。镇市容整治办公室配备协管队员4名,采取自荐和推介方式,经镇市容整治领导小组审核后,挂牌上岗,着装统一。

(五)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鼓励城乡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的义务监督工作,参加各种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完善控诉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我镇市容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坚持24小时值班。

(六)应急保障机制

镇政府要以市容整治队伍为基础,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配备专用车辆强化集镇整治力度,防止三乱反弹,对不规范的摆摊设点和流动性大的三乱等影响市容管理的行为要迅速治理。同时及时受理市民服务中心有关举报、投诉、及时办结和回复。确保群众投诉回复率达到100%。

三、工作要求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合力推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思路创新

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践,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防止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要注重长效。二是善于根据属地个性管理特色,管理实效。三是要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群众造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城乡居民更多地分享城市管理的成果。

(二)精细操作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和困难。各村居、部门、单位要发挥政府优势、组织优势、法制优势,开动脑筋、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化解矛盾;要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全民管理良好氛围。

第5篇

XX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统筹,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高效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方面,全力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的原则,不遗余力支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3月份“攻坚克难突击月”期间,拆除原XX院区域2户遗留房屋,有力支持XX公园扩建工程;全力服务XX大厦建设,积极做好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相继选派3位副科级干部和1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XX、供排水、大和庄、上海路、前辛庄等多个项目建设,为全区城建工作作出有益贡献。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坚持解放思想、突破束缚、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好“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扎实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花鸟鱼虫市场实现有序经营。上半年,随着修缮后的文庙恢复对外开放,花鸟鱼虫市场搬迁至黄河中路花园社区北侧。按照“分类别管理,划区域经营”的总体思路,第一时间完成花鸟鱼虫市场搬迁后的规范整治,解决了假日期间摊贩增加、人流加大、秩序混乱、道路阻塞等问题,实现了有序经营。二是城乡环卫净化率先完成任务。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百日会战”,大力治脏治乱,消除死角死面,提升环境质量,花园社区成功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全区率先完成“大四环”托管任务,实现环卫托管全覆盖。三是精细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坚持政策疏导、规范治理和机制建设“三位一体”,在全区率先完成志强路和西寺路2条疏导街巷的规范整治;认真做好数字化案件处置,做到按时接收、快速处理、及时回复,综合指标排名位居全区第二。

第6篇

关键词:公益广告;异同;顺序

央视“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播出后,它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为什么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幼稚的顽童,都对之喜爱至极、深有感触呢?我想,不仅因为它的内容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独特创意。

我尝试制作公益广告是从节日公益广告开始的。我做的第一个公益广告是每年4月22日的“地球日”,当时就想,这种公益广告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主题?运用什么样的镜头和创意形式呢?冥思苦想后,脑海中闪现出了曾在电视上看到的歌曲《地球,你好吗》,生动形象的画面、贴切的歌词,给我带来了创作灵感。我精选了其中的精彩画面和歌词,再配以贴切的音乐,运用了恰当的编排形式,制作完成了这个公益广告。现在想来,当时的制作虽粗糙,但也有其可取之处。比如出现广告语“让我们一起来保卫地球保卫我们生存的家园”时,叠加上音频“地球,你好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多年制作公益广告的经历,直到今日,我对公益广告才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公益广告与节目片头的异同

公益广告与节目片头从形式上看相似,两者都由镜头、音乐和字幕等元素组成,但仔细想想,两者又不尽相同。首先,节目片头处在节目开端,它是一档或一期栏目的组成部分之一,作用是提示受众节目即将开始,因此一个画面叠加一个字幕都可以作为节目的简单片头。而公益广告是一个独立的节目,它的创意和构思要能够表现一定的社会主题,能够传达某种思想和观念等,因此公益广告的制作要求比节目片头的制作要求要高。另外,节目片头的片尾字幕多是提示性的短语,譬如:提示即将播出节目的内容,如种黄瓜的窍门、乡村艺人等,公益广告的片尾广告语多是是传达某种观念或倡导某种社会风尚的字句,如“人人参与城乡卫生整治 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异同

相同点:首先,两者都以宣传为目的;其次,两者对镜头要求的相同点是:构图要完美,能够准确传神达意。多运用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感和现场感;再次,在制作上都追求新颖的创意和构思。两者的不同点:首先,商业广告以盈利为目的,它是一种对有关商品、劳务等方面信息进行有说服力的宣传销售形式,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某种商品或劳务,最终达成某种交易的目的。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其次,制作商业广告时,制作方在不违背广告法及本系统许可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满足客户在编辑制作方面的合理要求。公益广告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制作公益广告时,应运用反映老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鲜活生动的镜头和能够抓住人们眼球的创意形式,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变化,赋予公益广告正确先进的思想政治性和情感性,从而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关于公益广告镜头的选用,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做公益广告“人人参与城乡卫生整治 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时,找到一些相关内容的素材,其中包含农村新进环卫设施的镜头。农村也有了果皮箱、垃圾桶、保洁三轮车,感到新奇,选镜头时打算选用,后再三考虑又觉得不妥: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若该镜头被选用,会让受众产生推销商品的错觉,而打扫卫生、自觉维护环境整洁的生活化镜头,却能够将受众置身于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热潮中,更能激发人们共享共建优美宜居家园的热情。

三、公益广告每个镜头的应用顺序

公益广告所用到的镜头并不都是并列关系。在使用镜头时,应先考虑各镜头的使用顺序。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优先考虑第一个镜头用大景别的镜头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镜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生活逻辑和思维逻辑。在做城乡环卫一体化公益广告时,我用了四个镜头,依次为:环卫工人骑着保洁车出了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环卫工人在宽阔的街道打扫卫生;几个村民自发在屋后除草;村民将垃圾自觉丢进垃圾箱。从环卫工人打扫卫生、村民自发清扫到村民自觉维护环境整洁,集中体现了村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享受宜居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如果调换镜头顺序,虽然同样能展现人们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热潮,却打乱了人们思维逻辑的先后顺序。

四、公益广告的构思

具有巧妙构思的公益广告如同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让观众入脑入心。比如制作公益广告《关爱残疾人 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时,我是这样构思的:第一组镜头是潺潺流水、鸟语花香和嬉戏玩耍的孩子们,这组画面把人们带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随即出现一组黑白画面:天真可爱的女孩拽着妈妈的衣襟,用乞求的眼神看着妈妈,旁白是“妈妈,我想听听世界的声音。”(显然这是个聋哑孩子)。两组镜头让观者先喜后忧,从而让人们产生残疾孩子不能尽享美好生活的怜悯之心。第三组画面是特校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发音及劳动技能等,让观者看到了残疾孩子也有重拾幸福生活的希望。随后出现广告语:关爱残疾人 让世界更加美好。心动才会有行动,我认为,这个公益广告能够让人心动,发人深思,起到了“关爱残疾人让世界更加美好”的目的。

五、公益广告的色调

第7篇

一、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我局党组与全体党员签订了《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书》。通过签订《党员承诺书》,明确每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搭建起党员为我县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文明执法的新平台。同时,我局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打造服务品牌、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城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紧紧围绕“五好”、“五带头”,向全局干部职工作出五项郑重承诺,并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坚持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四定”管理和巡逻执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加强基础管理。明确执法队员、协管员和环卫工人三支队伍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执法、管理、服务齐头并进,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三是城管法规不断完善。为完善我县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步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月26日,县政府印发了《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收费办法,明确了征收主体。为落实好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我局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推进了代收代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网格化,推行街长责任制

一是以创新管理为动力,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全面落实“片长、街长”责任制,消除管理盲点,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达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全覆盖目标。明确街长、片长、路段长的职责,具体到每一个城管队员、协管员、环卫工人的管辖时段,要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明确和录入,作为考核问责的依据。以高频度巡防,随时发现解决问题,前移管理关口,抢抓管理主动权;强化问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倒逼方式,依据问题要素和责任体系,逆向追责,分清责任。对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同一地点反复出现问题紧抓不放,专题研究,努力解决,确保城管工作在每一个层面、路段和环节落实到位。

二是按照“更高标准、更严管理、更具公信力”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城管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城市管理质量整体提升,全面提高城市形象,切实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实施徒步巡查制、路段责任制,认真抓好“一个转变”、“两个落实”、“三个到位”。“一个转变”即城管工作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两个落实”即工作责任落实,各项制度落实;“三个到位”即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根据“路段责任制”的工作要求,队员每天徒步巡查街面容貌卫生,积极做好宣传规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巡查日记,改变过去坐车“观花”式的管理。同时,实施早晚班措施制与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办法,对巡查工作机制再次深化完善,力求达到区块包干、责任到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督查到位、奖罚分明,确保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质量稳步提高。

三、推行城市管理“5+1”体制,全面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

今年4月份,为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保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县政府施行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履行城市管理方面的“5+1”行政执法职能,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一队多能、综合执法,县镇联动、部门协作,依法管理、堵疏结合、全面覆盖”的管理局面。

为了将这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我局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局属各科室、执法大队各中队、开发区、新城区分局以及环卫处等部门的160余人执法、协管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对各镇执法队员的组织培训,提高了广大队员的执法水平。

四、完善“大城管”长效机制,推行数字化城管

一是理顺关系,推进改革,建立“大城管”格局。建立健全“大城管”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管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县、镇(区)一体化协同管理的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卫整治活动”和“临街经营户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活动”,强力推进汤沐路和迎宾大道等重要路段环境长效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管理,完善、提高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功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二是加快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机制建设。按照“管干分离”原则,探索准市场化经营模式,在环卫内部实行了环卫保洁承包机制,着力推进环卫保洁社会化改革。

三是开展“道路洁净工程”,强化城区公厕、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日常管护,基本消除暴露垃圾;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抓好《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规定》贯彻落实。健全建筑垃圾运输许可、部门联动、动态监控等工作,联合交警部门严厉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带泥行驶等行为,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执法,扎实开展渣土运输车辆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渣土撒漏污染路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根据《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办法》和《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我局正着手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研究编制我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草案),报县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局审核同意后实施。

五、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

我局在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工作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一是拆违。对小区内违章搭建的违法建设集中拆除,目前已拆除迎宾小区、汤沐小区、歌风一、二村内违章建筑2000余平方米,取得较好效果,这项工作还在实施中,并将长期坚持下去。二是督察。抽调专人和车辆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经督察整改环境卫生问题200余处,小区环境明显好转,督察工作初见成效。三是控违。我局专门安排规划监察中队对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实施监控巡查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苗头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四是服务。对小区产生的垃圾搞好清运服务工作,我局专门安排环卫处及时对小区内收集的垃圾进行清运、处置,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六、服务中心镇建设,提高镇区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建管并重,督促指导各镇(区)加强园林、绿化、环卫三支队伍建设。指导各镇(区)城管中队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履行职责,服务中心镇创建工作。坚持每月对镇区违法建设进行检查评比,进一步督促各镇(区)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指导、督促各镇加快公厕建设、垃圾收运体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确保生活垃圾收得上、运得出、处理得及时。在镇区主次干道两侧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包门前的卫生、绿化、秩序、下水道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镇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第8篇

为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城市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大力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城市建设精品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总体要求,积极适应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健全完善县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两级领导,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城管机构、村(居)三级管理网络,切实发挥乡镇(街道)、村(居)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大城管格局;积极探索推行原有产权不变、委托有偿服务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1、重心下移原则。明确划分县政府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村居的城市管理职责,科学界定人权、事权、财权和考核奖惩权限,切实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2、权责一致原则。摸清底数,划分管理等级,依据相关管理标准,核定城市日常管理维护经费,建立人随事走、费随事转、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

3、市场运作原则。将健全完善城管机制与加快环卫、园林、市政等部门职能转变有机结合,稳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干分离,逐步将作业养护任务推向社会,走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道路。严格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机制,协调联动,配套实施,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

4、一体化管理原则。探索原有产权不变、委托有偿服务的办法,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一体化管理。

二、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服务体制,积极推进城管重心下移

(一)调整充实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县直有关部门、街道、城区周边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对县直有关部门、街道、周边乡镇城市管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

(二)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能。

(三)组建县园林环卫管理局。将原由城管执法局管理的环卫处、园林处划归县园林环卫管理局,主要负责制定园林、环卫工作规划、工作标准及监督考核,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对绿化、环卫设施的维护、管理等。

(四)街道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主任,街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对街道部门和村居城市管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考核。周边乡镇成立机构,专门负责城镇管理工作。

(五)组建街道、疃里镇(高新区)两个城管执法大队,分别派驻街道、疃里镇(高新区),实行双重领导、以块为主,日常管理由乡镇(街道)负责,集中执法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组织、指挥、调度、实施;业务工作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指导。

(六)进一步加强环卫园林职能的转变,实行管养分离、建管分离。将园林处的作业职能分离出来,成立若干建设、绿化、养护公司,负责城市主次道路和公共场所的绿化养护工作。整合环卫力量,“一把扫帚扫城区”。将县园林环卫管理局的环卫管理和作业职能分开,县园林环卫管理局专门负责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行业管理、调度指挥和监督考核等工作。成立若干保洁公司,负责城区主要街道、公厕、主要地段的卫生保洁以及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街道、疃里镇(高新区)按照属地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组建保洁公司,具体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周边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的保洁公司,具体负责城乡结合部和乡镇驻地的保洁工作。

三、严格界定城市管理职责,切实发挥各自主体作用

(一)县政府相关部门:

1、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牵头负责城市管理工作;负责城区内广场的管理,维护广场秩序;负责制定全县城市管理和城管行政执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出台有关城管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城市管理重大行政执法活动的组织、指挥和日常检查、监督、调度、协调工作;对有关乡镇(街道)城管工作机构和队伍有统一指挥权、监督监察权和违法案件的直接查处权;负责对城区主要街道、区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进行执法管理;负责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管理;负责对占道经营摊贩的管理;负责对城管执法文书进行统一印制、管理,对案件处理进行审核批准、登记备案;负责全县城管执法人员的业务考核和培训工作;负责相关行政诉讼工作;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2、县住建局:负责新城区、老城区城市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负责加强城区道路管护,及时修补损毁道路,定期巡查、及时修补、粉刷相关设施,确保市容整洁和车辆行人安全;负责城区污水管网的管理及集中供水、供热项目的归口管理;加强物业小区监管;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3、县园林环卫管理局:负责编制城市绿化、环卫发展规划,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业制度及办法;负责对城市道路实行划段定岗、全日保洁,实行网格化管理;负责城区绿化、街头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的建设与管护,适时补植缺失花木,定期修剪、养护、灭虫;负责城区河道垃圾及漂浮物的清理;负责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督导考核工作;监督检查绿化、环卫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管理县园林、环卫公共资产;参与园林绿化重大工程的招投标及质量管理、社会绿化的技术指导;培育、发展和维护绿化、环卫作业市场,负责园林绿化、环境卫生行业统计;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4、县规划局:负责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园区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实施管理工作;依法实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负责城市规划执法监察工作,配合城管执法局依法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行为;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5、县公安局:负责组织实施畅通工程,依法规范各类车辆通行秩序,严禁无通行证的大货车进入城区主要道路;负责城区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维护;严查超载和遗洒、飘散载运物的行为;对主干道两侧的机动车停放点进行合理布局,规范管理;依法查处城区各类违反交通秩序的行为;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6、县交运局:负责县级道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加强对各类出租车、客运车辆和公交车的营运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取缔无证营运;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营运车辆的管理;严查超限车辆;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7、县工商局:负责严格审批发放营业执照,对洗车、机动车辆修理、废旧回收、殡葬用品制作销售、养殖等特殊行业的工商户,不具备经营条件(无足够经营场所)的,或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公共场所、重要区段的,不得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负责加强对合法登记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依法文明经营;负责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强化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行为;负责对不提供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的食品摊贩的管理;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8、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负责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管理,严肃查处非法圈占土地、非法转让、出让、出租土地行为;严肃查处以转让房屋或者以土地与他人联建房屋,分配实物、利润,及利用村(居)民宅基地搞“小产权房”开发等违法建设行为;负责加强对矿产资源秩序的规范治理,严厉查处非法采矿、采石、挖沙、取土等行为;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9、县环保局:负责城区工业大气、水、噪声、扬尘等各类环境污染监管、治理,减少烟尘、污水、噪音、有毒气体和医疗卫生、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10、县卫生局:负责展开全民健康宣传教育,积极普及卫生科学知识,组织指导实施好“三灭”工作;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11、县药监局:负责对提供餐饮服务的食品摊贩的管理;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12、县公路局:负责城区范围以外国道、省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公路建设,及时进行维修、维护,保持路况良好,路面清洁;严查超限车辆;严格控制、查处公路两侧规定范围内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活动,查处、清理占道经营及乱堆乱放现象;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13、县民政局:负责地名管理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14、县人社局:负责城区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

15、县文广新局:负责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

(二)街道办事处、疃里镇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工作,切实履行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负责组织城管大队及相关部门、村居实施违法建设拆除执法活动;负责县园林环卫管理局管辖范围外的所属小街巷、河道、铁路两侧的环卫保洁及园林绿化、市政等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负责提出城中村、园中村改造、旧城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辖区内村居城市管理工作领导、检查、考核、奖惩;负责宣传贯彻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市民提高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处理因城市管理引发的各类矛盾;负责城管大队基地建设和硬件设施配套;履行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三)村居:负责搞好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治理;发现、劝阻、制止辖区内各类违章建筑行为;负责监督指导居民小组、物业小区搞好城市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准确、规范、及时做好信息采集、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积极配合、协同城管部门查处违章违法行为,做好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和稳定工作;负责动员村(居)民和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提高文明素质、共同做好社区城市管理服务工作;履行乡镇、街道规定的其他职责。

(四)其他各有关单位: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居民小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所在乡镇(街道)、村居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和服务,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切实搞好本单位的城市管理工作。

四、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机制,保障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一)加强队伍建设。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工作中实施一级对一级的包保责任制,并在日常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考核和奖惩机制,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城管目标责任。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根据确定的职责和任务目标,逐级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经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并将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党政机关年度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兑现。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服务承诺制、执法错案追究制、绩效考评制、违法建设备案登记等制度。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建立健全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增强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可操作性。

(四)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把城市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县、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管理服务经费保障和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经费投入总体水平。一是将市政工程建设资金和管理维护资金分离,修订完善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办法,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做到高效、精简、节约、优质。二是制定出台《县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办法》,明确管理责任、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合理确定市政道路养护、园林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由城管部门根据监督考核情况,拨付有关单位使用。三是按照界定范围,加大有偿服务力度,收取卫生有偿服务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专项用于环卫事业。四是各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要求,做好工作所需人、财、物保障,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经费,建设必要的办公场所,配备必需的交通工具和取证器材、执法服装等执法装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五是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城管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所有罚没款项统一上缴县财政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