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16:23: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理论基本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以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同样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研究对象,西医学强调的是物质概念的实体性,这种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基础之上的,以实验、分析、归纳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从小建立的思维模式接近,易于被接受和理解。而中医学的五脏并非解剖实体,在中医学的脏象学说中蕴含了“取象比类”、“整体观念”等思维方式,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理论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认可。两门课程同时开设,学生一学期对比下来,只能对中医理论、概念更加的彷徨、难以接受。中医思维的缺失势必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临证时缺乏“圆机活法”的灵感,处方用药只能停留在死板的复制上,面对疾病找不到较好地解决办法。
在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好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事半功倍。方法论则是对具体的科学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从更抽象的层面上来把握方法的性质、发展规律及其价值。[6]通过对《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可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哲学反思,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习的感悟性,使学生建立起中医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指导临床实践。以下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剖析气、阴阳、五行等核心方法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直接影响,诸如气、阴阳、五行等,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命题。因其与儒家、道家等思想有着割不断的文化渊源,故《中医学方法论》课程从《易经》、《庄子》、《老子》等古代典籍中探求气、阴阳、五行这一核心方法论产生的根源,并与《内经》等历代医籍相联系,层层深入探寻其中奥秘。
了解中西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西医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他们在观念形态、致知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医学方法论》这门课程将从中西医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文化内涵、科学范式、认知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各个不同层面上揭示中西医的异同之处,让学生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及医学的差异,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医的特色所在。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是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在《中医学方法论》课程设置上将提炼出“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经验思维”等多种中医的思维方式,从概念、特点到临床应用,与学生共同探讨并建立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增强对辨证论治的理解与运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将辩证思维从各种中医思维方式中提取出来,作为专题重点讲授。首先分析探讨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其次重点讲授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辨证论治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了解每一种辨证方法的源流、内容和意义;最后将中医的辩证思维与具体辨证论治方法相结合分步骤、分层次进行论述。在增强学生对辨证论治方法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辩证思维的领会与运用。
讨论中医临床从望、闻、问、切四诊资料的搜集到分析判断进行辨证及最后做出决策处方用药,这一过程中的相关思维方法。努力挖掘、整理出中医对疑难病症诊治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医案的兴趣,使学生建立起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是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中医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中医的教育,因此,在中医的高等教育中应遵循中医学发展的固有规律,更加重视大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可帮助学生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提升中医理论水平,并为学生建立中医思维以及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进行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医;中专卫校;教学;困境
按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及地方卫生教育部门制定的中等专业卫生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同西医专业开设一定学时数的中医学教学课程,其目的是使医学生对中华民族医学有所了解,但教学效果与初衷相差甚远,收益甚微,很不尽人意,教学双方受困。对此,笔者的看法是:
1 教法陈旧
中医教学的方法多少年来都是口耳相传或师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口若悬河,振振有辞,学生听后不知所云,课后自学亦百思不得其解,加之实践性教学环节十分薄弱,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再加上西医医学生在中小学学习中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教学模式,上中专后我们以传统的方式给学生灌输中医学理论和知识,两套理论体系产生冲突,易使教学双方陷入困境,使学生对中医教学产生走过场、形同虚设及不科学的感觉。
2 教学内容难有共识
中医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理论核心是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临床诊疗特点为辨证论治,但因其理论体系中的诸多概念具有不确定性或模糊性,如比较典型的命门、三焦、经络等,而概念又是构成理论的基石,中医理论因受时代的限制,缺少像现代医学的人体学组织、形态、结构作为认识的基础,所以使理论体系的论证和可知性大打折扣,甚至某些理论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中医是“玄学”的认识。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某些学生提出的不确定性问题,教师亦很难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答复,从而导致了中医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难以顺利地驾驭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中医理论产生了疑惑。
3 临诊技能教学方面缺少可信的标准
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员无所适从。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中医学教材更难,一方面是由于中医代表性病种急剧减少,政府对中医研究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使中医在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出现的传染病不断增加,但中医对此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教师在备课时,不得不在教材之外大量参阅一些新出版的专著和学术资料,并尽量吸收一些重要的已有定论的内容。但是,学生对此意见很大,他们虽然不反对接受新的东西,但他们需要有与教员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教材。现代医学在诊断技能等方面都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现代医学生的学习亦习惯于“理论――实验实习――自学”的方法,从理论和实验实践的结合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在教学中有可供检验、验证,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标准,使学生在学习中心中明了,学有所进。而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则不然,尤其是中医临诊技能及中医精髓辨证论治,舌象、脉象就更难教,学生亦很难学,如“证”的含义概念宽、因素多,难以把握,与医学生已经了解掌握的现代医学的疾病概念有较大差异,中医认为主证主要根据望、闻、问、切四诊而确定,但其中的舌象、脉象缺乏西医的标准化检测检查仪器,尤其脉诊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只靠教者的言传和学者的意会悟性,每个人的感觉和理解、认识不同,都可能造成诊断结果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或不全面性。再如辨证论治是医者通过四诊合参而进行,其结果易变性大,对相同时间的相同患者,在不同医者的辨证论治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而没有一个可供测量的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成为我们中医理论教学的障碍和阻力。
4走出困境之管见
【摘要】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的分型。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进行聚类研究。结果:初步拟订6个中医证型,即:心胆气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脾肾两亏型、肾虚肝郁型、气郁化火型。结论: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证实质
抑郁症(Depression)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种精神、心理疾患。它的历史相当久远。与抑郁症相关的临床描述,自我国先秦时期的《左传》《管子》和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十个世纪。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规律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法和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各医家提出的辨证分型及治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研究。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评定,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以期为今后探讨该病的中医学规律奠定基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③符合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④符合抑郁症原发性的患者;⑤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一定表达能力;⑥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中、西药物者。同时符合上述6项标准者,方可入选。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或属于精神分裂症后出现的抑郁;②有证据表明抑郁发作与某一躯体疾病有病因关系;③属于抑郁症复发的患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观察者。符合上述其中1项者,即予排除。
1.3 一般资料 在2004年5月至2004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5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34例,占31.3%;女性71例,占68.7%。男女比约为1:2.1。年龄:18-65岁,平均(40.85±14.10)岁。其中≥18岁但<30岁24例,占23.3%;≥30岁但<50岁51例,占48.4%;50岁以上30例,占28.3%。轻中度抑郁症患者97例,占92.4%;重度抑郁症患者8例,占7.6%。
2 方法
2.1 建立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专家组 专家组由11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组成,在观察表制定、证候归纳、统计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指导。
2.2 证候观察
2.2.1 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表格主要包括74项中医症状。
2.2.2 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中医证候学数据库。
2.2.3 对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观察结果录入数据库。
2.3 数据分析 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火亢盛,脾气虚,脾阳虚,肝气郁,肝郁化火,肝阴虚,胆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痰湿,血瘀。将74个变量降维成为16个变量。
对16个变量进行分析,证候聚类分析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2、3]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4]。
2.4 制定证型主次症及诊断标准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4]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 本研究将74项中医症状归纳为16项证候因子,按照各因子均值排序,结果见表1。表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表结果显示,肾精不足、脾阳虚、心血虚、胆气虚、肝气郁结为分值最高的证候因子。
3.2 证候分层聚类分析 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对证候因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变量自己的距离进行聚类,将距离最近、最不相似的两个变量先聚类,然后逐步考察各个变量的距离,直到聚类终止。经逐步聚类分析,15个步骤后,聚类过程终止,其聚类过程及结果如树状结构关系图所示,见图1。
树状结构关系图
综合参照分层聚类树状关系图以及Kmeans聚类,可将16个中医证候因子聚为6类:①心气虚、心阳虚、胆气虚。②心气虚、心血虚、血瘀。③心阴虚、肾阴虚、心火亢盛。④脾气虚、脾阳虚、肾阳虚。⑤肾精不足、肝阴虚、肝气郁结。⑥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阴虚。
经专家组按照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讨论后,拟订6个证型,即:
心胆气虚、气虚血瘀、心肾不交、脾肾两亏、肾虚肝郁、气郁化火。
3.3 证型诊断标准的确定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具体内容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指南》)。
4 讨论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分型和治疗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处于混乱的状态。各医家提出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初步拟订抑郁症的中医分型。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4.1 完成了较客观、全面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
客观、全面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是进行证型制定的基础。本研究使用的中医症状调查表由专家组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而制定,纳入心、肝、脾、肺、肾、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代表症状,并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对症状进行标准化。因此,在设计时就注意了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在调查结束时,将74项中医症状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方差分析:F=49.5748,P<0.0001,说明该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7634,标准化Cronbach α=0.7704,内部信度较高,可客观、真实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而且本研究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显示:位于频数分布前30位的症状也基本反应了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因此本次研究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是客观且较全面的。
4.2 采用较合理、不失真的降维方法
因抑郁症的证候涉及人体多个脏腑系统,因此抑郁症的中医症状数量也很多,导致运算时代入的变量过于庞杂,统计分析往往得不到较好的结果。而且在中医症状中,有许多交叉症状,而统计学中大部分数学模型属于非此即彼的判定模式,对于交叉症状的处理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在进行运算之前,首先进行理论指导,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本研究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并经专家指导,借鉴心理学量表的因子运算方法,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项中医因子,一方面将线性的统计运算中融入中医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则达到降维升阶目的,从而减少变量,使结果更加客观,更加符合中医理论。降维后,将16项因子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采用alpha模型。方差分析:F=67.4957,P<0.0001,即重复度量效果良好;Hotelling T 2检验:各证候因子间具有较高的内在相关性;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9751,标准化Cronbach α=0.9786,说明经因子归纳后可反应97.86%的抑郁症中医证候,信度很高。将各证候因子与国际公认的HAMD抑郁量表因子和总分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候因子均与HAMD量表总分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中医证候因子可客观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因此,本项研究的降维方法符合中医理论及抑郁症症状的分布特点,客观、合理、较完整的反映了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因素特点。
4.3 经中医专家组的指导和判定
本研究的专家组成员为11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从事相关领域的临床工作20年以上,有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专家组在研究进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并参加了证型诊断标准的权重判定。经应用德尔菲法,综合各位专家的经验和意见统计分析后,最终确立证候诊断标准。
4.4 聚类结果符合中医理论
以聚类所得的肾虚肝郁证型为例:有调查表明,70%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焦虑症状[6],因此临床所见的抑郁症患者多以抑郁和焦虑症状并见为主。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与肾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相符,而与焦虑症状相符的是肝气郁结、肝郁化火[7]。因此抑郁与焦虑并见的中医证候,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肾虚肝郁证型。其病因病机为素体肾精不足者,长期紧张担忧,忧虑不解,或经历惊吓恐惧,致使肾精受损。肾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而脑髓为脑神存在的物质基础[8],故肾精亏虚,脑神失养,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兴趣索然、疏懒退缩、意志减退等脑神机能低下之症状。而肝肾同源,肾精亏虚,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疏泄功能不调,气机不畅,从而因虚致实,而形成肝气郁结,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肾虚肝郁证候。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与烦躁易怒并见为主要表现,属本虚标实证,肾精亏虚为本,气机壅滞为标。另外,我们在证候观察的基础上,以益肾疏肝立法,对于属于肾虚肝郁型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盲法的治疗研究,也得出了满意的结果[9]。
由研究结果及理论探讨可以看出,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了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进行证候观察,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本研究,初步拟订了较符合中医理论,较客观的证型分类,为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条较新的思路,为揭示抑郁症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陈 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李永健,方肇勤,邸若虹.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8-9.
[4]卢纹岱,朱一力,沙捷,等.SPSS for 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5]见曾光,主编.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6]蔡焯基,主编.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曲 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6.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243-02
中医学目前仍是大多数西医院校的必修考试科目,其教学目的旨在使西医专门人才了解中医学科的基本思想、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方法;这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的需要,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和病种变迁,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点和在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康复医学、养生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但是,在西医院校,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中、西医又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周期短,而且大多安排在第3学年,既无前导课的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加上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因此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易忘,对中医也就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思考和探讨。
1 中医学教学目前现状
1.1对中医学课程开设不够重视在中医学课程开设中,部分管理人员、教师重视不够,中医毕业实习取消,必修课转为选修课,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造成中医学课程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生今后临床从事的专业是西医,在工作中不会或极少涉及中医的诊疗。但有文献显示:西医各科各级医师80%以上临床使用中医药,75%以上的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原因出于临床的需要。因此,西医院校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国情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1.2学习兴趣浓厚但精力投入较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中医是有兴趣的,认为学习中医是必要的。下课休息时间,经常有学生咨询中医理论及治疗方面的问题。有调查显示,78.9%的学生认为,中医是有前途的;87.2%有兴趣学习中医;79.3%有兴趣或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上述数字是令人欣慰的,但同时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中医学应设为考查科目,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68.8%学生希望通过一学期的中医学习就能熟练运用中医诊治疾病,并普遍对中医学教学效果期望值过高。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容易使学生遭到挫折,进而灰心丧气,出现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甚至缺课。
1.3中医学教材内容繁多与学时减少的矛盾突出
现在通用的第6版《中医学》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和针灸等多门课程的合编或精简,几乎囊括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成了中医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版,这些内容在中医院校大约要花4年时间,上课时数不少于700学时;但中医学教学时数减少,授课学时由1985年100多个学时递减到现在的40~50学时,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尤显突出;教学中许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大多数学生对中医理论感觉接受与理解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课时安排少,通常理论讲完后,留给临床教学的时间就很少了,这样就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生也会产生反正学了也看不了病的思想,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4教学方法滞后目前,大部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遵循“灌注式”教学模式。缺乏课堂的活跃性,缺乏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过程,缺乏学生的积极性。而中医学是从实践中来,以中国古代哲学为理论基础,并认为天人相应。同时在讲授中医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深深印上了西医理论基础的烙印。所以,不能再以“灌注式”讲授中医学,这样学生理解不了中医理论,就会产生逆反、拒绝心理,甚则认为中医学是伪科学。
2 中医学教学方法探讨
2.1合理设置中医学课程提高中医学教学地位从中医药学本身的价值、医学发展的前景、党的中医政策以及国情看,西医院校同样有对学生进行祖国医药学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西医院校就应该将中医学课程统一为必修课,以提高师生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同时建议中医学课程的安排应在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内、外、儿科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后再开设为宜,这样有益于中医学的融会贯通。另外,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既要有充足的课堂教学时数,又要保证一定时数的临床实习,使学生深入中医临床第一线,亲身验证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及临床价值,使他们对中医药学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2.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中医学教学目的在主修西医的同时,让西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形成自身的医学观,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根据学生的特点,从西医对中医的需要程度考虑,目标应定位在给学生以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阔思路,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直接或间接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因此,要求学生通过中医学的学习,能够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并能进行初步的辨证论治,具有一定自学中医的能力。
2.3充分理解教材精髓讲编结合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使用的第6版《中医学》教材,其“两大模块,两个结合,一条主线”的思路较前5版有了明显的创新,既结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点,又较好地展示和反映了中医学科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并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课时、临床教学特点,选编、重组、加工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用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传授最简单经济、最实用有效的知识;本教研室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对《中医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时数。(1)将经络与针灸学合为一章讲授,仅安排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4个学时的见习课;(2)将中药和方剂两章化整为零,分为2部分讲授。将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方剂的基础知识合为一章讲授,时间为2学时;同时将中药、方剂各论的内容融入治法中讲授,安排2个学时;(3)将四诊和辨证合为一章讲授,其中四诊讲授理论课2学时,主要讲授四诊的主要内容望舌和切脉的主要方法和注意事项。辨证主要讲授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各占理论课2学时;再安排2次见习课共4学时。
1指导学生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医与药联系记忆
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是统一的,中药学课程一般又晚开课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据理立法、按法处方、以方用药是紧密联系的。如化痰止咳平喘药主入肺脾二经,源于中医理论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化痰药之所以又可用于治疗癫痫惊厥、阴疽流注、瘿瘤瘰疬等病在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中药学记忆方法时,还应强调活学活用,不能死搬硬套每味中药。中药学理论干涩枯燥,但是,它上联基础,下联临床,这一桥梁学科的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见,把握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是学好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中药学要不断温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特别是脏腑生理和脏腑辨证两部分。这样,就可使中医药知识前后衔接,融会贯通。以上一些学习方法对初学者不失为是好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但深入研究中药性用,决不能流于表层,机械记忆,而应以药物临床实际为主。应鼓励学生全面学习,下苦功夫理解记忆,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医与药联系记忆方法,是学习中药学入门时的一把钥匙。
2引用中药典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药物的典故和传说等,增强课堂趣味性,不但能加深理解记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讲述辛夷花,能治鼻炎、鼻塞、鼻窦炎等鼻疾。说起辛夷花的名字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古代有一姓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有一天,朋友来看他,见状便劝道:“老兄,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医?”他听后觉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里得了这种病,死也死不了,还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于是,次日便携家人出门了。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白发老人告诉他:“你这病不难治,我给你介绍个验方,只要你坚持治疗,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治好”。他听了很高兴,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见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叶灌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说:“就是这种药,你每天早晚采几朵煮鸡蛋吃,用不了一个月准能治好你的病”。他遵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种在房前屋后,遇有鼻疾的人,他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了。想了想,这是辛庚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急中生智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并充分利用标本室及野外采药见习的手段,以加强对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尤其对提高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积极性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大多数初次接触中药学的学生们来讲,在明确这一学科的重要地位后,学习的自觉性都很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也能恰当地使用授课技巧,在讲授基本知识同时,讲活讲妙,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生动精彩、趣味横生。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是首要的任务。单纯运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虽然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形象生动。我们广泛收集中药教学影象资料,使用并制作贴近教学大纲、实用性强和质量高的中药学课件。在课件中突出中药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直观性教学,使中药学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教学过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但实践内容还远远不够,必须有所革新。尤其对中医、中西医专业来说还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到药材市场、药材加工厂、药房、中药标准室等进行见习或参观,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认识和一些常见中药的简单的真伪鉴别。另外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对某一个专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些教学形式新颖、活泼、贴近生产实际。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形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极好补充,它们不仅使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向外延伸,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扩大知识面,熟练基本技能,从而诱导创新的潜能与意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中药兴趣小组,加强课后指导,让学生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中,了解中药领域的发展过程、历史背景,提出见解,写出论文。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中药研究的兴趣、信心,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各有所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1.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与他们之前所学习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所身处的现代科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而中医学的思辩性思维,也会使习惯于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多困惑,造成对中医理论的误解以及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是思维方式。”因此,初学中医,亟须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之前,我们着重《中医学导论》的讲授,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先秦百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及中医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使其能够认识到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乃至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特点,逐步培养中医学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A]。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拓展平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中医。如千古中医故事、中医大家讲座视频等,可使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坎坷历史、中医学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有一个了解,进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中西医学比较部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医学模式,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诊疗疾病的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并有助于以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方法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案例教学内容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新研究进展部分则结合现代知识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剖析,这样既有助于其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知识,弥补中医理论较抽象、难理解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小儿推拿疗法和成人不同,且有很多特定的穴位,因而自成体系。根据小儿手腕部寸口为百脉总汇之处的理论和小儿生理特点,建立了在手部操作特定穴位的理论。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在临床上的应用特别广泛。
关于内八卦穴: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分为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宫。南(中指根下)为“离宫”,北为“坎宫”,东为“震宫”,西为“兑宫”,西北为“乾宫”,东北为“艮宫”,东南为“巽宫”,西南为“坤宫”。
操作:用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如果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另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八卦个宫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在某个宫上进行顺或逆揉操作。
次数:100-300次。
功效: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素食。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临床应用:理气化痰、行滞消食,常用于咳嗽、痰喘、乳食内伤、胸闷、呕吐、腹泻等症。多与清脾胃、清肺、揉板门、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揉中脘等合用。
八卦源于《周易》,最初代表自然界中的八种基本物质,继而通过卦象包罗万象,阐述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在人体,八卦也有其对人体各部位及脏腑的代表,具体如下:
1、外五行:
乾为首,坎为耳,艮为手,震为足,巽为股,离为目,坤为腹,兑为口;
2、内五行:
乾为肺,坎为肾,艮为脾,震为肝,巽为胆,离为心,坤为胃,兑为肠。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内经》乃至其它中医经典中的众多理论又源自《周易》。特别是《内经》一书,全面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不仅成为医学奠基之作,而且是古代文人学士必修的经典之一。古代医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诸论》中写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方为大医。”古代的合格的好医生,都必须懂得阴阳禄命,五行休旺,七耀天文等。历代医学名家,无不在周易上下大功夫,于是易医之理交相辉映的医学名著不断涌现。人们深刻体会到,“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后人以“八卦”为穴位命名,亦有其精神之理。
内八卦这个穴位,传统上我们认为它的整体是一个穴位,然而通过上述八卦与人体脏腑相配的关系,我们可以考虑运用八卦穴的一部分来达到治疗相应脏腑以及相关功能障碍的疾病。古籍中亦不乏此类记载。历代皆有使用者。笔者在淄博中医按摩医院工作期间通过临床实践,巧妙运用八卦穴和其它穴位的配合,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咳嗽18例,泄泻26例,食积9例,惊风3例;男26例,女30例;最大年龄7岁,最小年龄3个月。平均年龄2.5岁。
2 治疗方法
逆运内八卦,肺热者用推离至乾,配以清肺,胃热者用乾坎艮入虎口,配以滋阴清热三大药穴(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清脾胃、运水人土,痰多食积者用清大肠、下推承山,大热者可同时退三关六腑,并配以清热三大药穴,惊风者可单揉震宫,配以平肝,食积者单揉艮宫,并配以清脾胃,临床上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加减。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标准及效果
临床症状消失,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39例,占69.7%;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脏腑功能明显恢复为显效10例,占17.9%;症状减轻,病情有所好转为有效,5例,占8.9%;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为无效,2例,占3.6%。
4 典型病例
1、李某,女,6岁,2004年10月23日就诊,咳嗽5日,痰多不易咳出,气息粗促,喉间痰鸣,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经察,舌红,苔厚腻,两肺呼吸音粗糙。此为痰热咳嗽,以清肺化痰为法。处方:取天河水,分阴阳(着重分阴),补肾阴,先逆运内八卦,而后推离至乾,清肺,清大肠,揉坎宫,由坎直推至离,掐揉小天心,点颤天突,膻中各1分钟,点揉肺俞、风门。每天1次,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中夹有泡沫样物,6天后痊愈。
2、王某,男,3岁,2005年10月5日就诊,腹泻5日,日3次,大便气味酸臭,夜寐不安,舌淡红,苔厚腻。此为伤食泄泻,以消食导滞,运脾止泻为法。处方: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清脾胃,清大肠,逆运内八卦,单揉艮宫,乾坎艮入虎口,运水入土,摩腹,捏脊,推下七节骨,点揉足三里,推下承山。每天1次,5天后痊愈。
3、周某,女,4岁,2003年11月1日就诊,便秘1个月,4-5日1次,大便干结,嗳气泛酸,口臭,纳食减少,烦躁不安,腹部胀满,口干唇赤,小便黄少,苔厚腻,脉弦滑。此为实秘,以顺气行滞,清热通便为法。处方:取天河水,分阴,补肾阴,逆运内八卦,清脾胃,退六腑,清大肠,搓摩胁肋,摩腹,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按揉足三里,推下承山。每天1次,2天后开始排便,10天后大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