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16:23: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科学必修课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革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学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1 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情况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招收第一届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科专业,实施的教学计划是《贵州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试行),并于2000年、2003年两次修订。2005年学校升格为铜仁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师范教育方向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在原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改革应反映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1 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1999年招收三年制生物学教育专业时,中学的生物学教师十分紧缺,同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大量生物学教师。在此形势下,把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师。
与此培养目标相对应,所实施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着眼点,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由公共课、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和实践构成。各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26.03%、45.24%、14.24%、14.49%。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物教师的角色,2000年对该教学计划进行了首次修订,把学科课程中的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删除,而增加与中学生物联系更为紧密的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2003年又再次修订,主要基于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物教师已日趋饱和,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日益困难。这次修订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的思路,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课程结构上新开设了选修课。
2.2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
在确定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考虑培养的学生既要充实中学生物教师,又能对本地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高效生态农业和蓄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此,把培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具备在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农、林、牧、渔、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作为目标。
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专科教学计划相比,该计划的特点是:每类课程都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占总学时的17.04%;专业课程的门数增多,范围更广;实验学时增多;开设与生产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不仅加强基础、突出师范教育,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
3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重要关系
教学计划的修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根本原则,就生物科学专业而言,修订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重要关系。
3.1 体现传统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同时生物学的发展又十分迅速。面向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应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众多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如何选择课程体现这一要求,是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解决的。
3.2 体现生物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重要目标,因而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更要掌握教育理论,懂得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方法、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因此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师范性,除开设师范教育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选修课程如中学生心理咨询、学校管理学等。师范教育课程306学时,占总学时的10.97%。
3.3 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科学从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生物科学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对理论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学风的生动课堂。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教学420学时,占专业必修课学时的35.35%,专业实习4周,教育实习6周,毕业论文6周,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2周。
3.4 体现职前学习与终身学习及就业的关系
21世纪,知识老化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 “一次性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上只学到他今后几十年所需知识的10%,其余的90%的知识还需要边工作边学习。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代表一个人的优良品德,同时也成为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手段。因此,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不仅是职前学习所必须的,更要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等学校应以修订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着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强宣传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既注重基础又拓宽专业,既强化实践又兼顾理论,以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在教师岗位的竞争中拥有优势,也能参行业与生物相关的其他行业岗位的竞争。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必定会有更多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会越来越完善,为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婉身,马恒东.面向21世纪农林院校生物学系列课程结构设计与实践[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增刊):64-67.
关键词:新课标;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即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针。目前,多数高师院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范生培养模式问题、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使得这些师范生无法胜任教师岗位。另外,新课标也促使高师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注重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出具有高适应性、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对于生物学教师教育来说,主要是重基础、强能力,广实践等,创新主要是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设置创新等。
一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教育的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力,是生物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即积极性的调动;其次,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体培养生物学师范生需注重几点内容(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创新力教育体系,特别是关注师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注重师范生广泛的情感培养,如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等;帮助师范生养成关注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热点的好习惯,如基因控制与转基因食品问题,使其树立正确三观;教师实施教学时,注重实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活动享受化”。
二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是培养生物师范生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以实现“从做中学,从做中教”为终极目标。
1.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沿用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诱导学生学习,并发展自身能力,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课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喜欢“从做中学”的这种学习体验方式,与此同时,实现教师的“从做中教”。
2.必修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实现“全方位指导”。在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一门必修专业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也需研究,实际教学采用“三教师”上课模式,即“年轻教师、老教师、校外导师”的综合授课模式,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发挥不同教师优势,并结合了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夯实基础理论教学,补充前沿知识汲取。
3.注重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范生必经的职前教育阶段,促进师范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实习期的实习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合作指导,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培养师范毕业生撰写教育类论文的能力。师范生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能力是重中之重。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解决问题,提倡能力本位,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优化课程改革教学
通过项目的引进建设大量精品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推动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校级与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完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自主研发,提升培养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网络培养平台,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中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实现课堂互动。为了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施专业课教学时,尽可能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
四建设师资队伍共同体
与中、小学校共同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库,完成资源整合,完成师资队伍共同体的建设。高薪聘请优秀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教育工作者到校兼职,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规划中,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如协同教学、岗位互换等,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授课中,重点内容放在当前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讲述上;又或者在讲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时,重点放在如何处理中学教学出现的问题上等。总之,从多方面完善与加强师范生专业课教学,与中学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师范生教学会有许多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将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任务交给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师,负责相关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落实双导师制,完善教师队伍体系结构,使得教师队伍中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又有实际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中学教师工作内容主要放在师范生技能训练、教学实习、解决问题等实践内容教学上。
五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新课标下,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做出重要调整,从原有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向理论技能综合性教育全面培养进行转变,培养出既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又具有系统生物科学技能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课程体系平台为依托,注重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其教学能力与动手能力。
1.充分利用通识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一些公共选修课,教师应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打破必修课“霸屏”的局面,多增加一些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程选择自由度,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从而差异化培养学生,应坚持“文文交叉、理理交叉、文理交叉原则,既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又要为学生创造了解专业外知识的机会,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各方面综合实力。
2.充分利用学科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学科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在新课标指引下,为了实现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多增设实验教学的课时。比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大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实验课程课时由原有的27课时调整为现如今的32课时或36课时。这也体现了对实验设计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重视,这也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原则相一致,从而能够胜任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3.充分利用专业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领域课及有关教师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既突出专业性又体现前沿性。比如在大学第一年开设的生物学导论这门基础专业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最新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情况等。另外,专业领域课主要开设微生物工程、生物制品学、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师范生“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培养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促使毕业师范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课程考核更灵活,依据师范生认知规律开设训练内容,分学期将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进行安排教学,选择对应科目教师授课,分设不同考核标准。还可以举办一些本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主要考察学生前几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4.充分利用拓展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设置一些拓展课程,进行一些交叉学科及拓展训练,这也是重点创新内容,学科交叉课是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大大拓宽就业渠道,但也都是与生物学相关的课程。比如,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生物制药技术、企业管理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环境适应等能力,这些课程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且以团队形式开展,比如,教学机智训练、应急能力训练等。
六结语
总之,新课标使得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将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更能够适应岗位工作,为未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课标也是对高师院校的一次重要考验,因此,高师院校必须实施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姜兴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揭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13.
[3]韩国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11.
[4]胡亚天.教师教育的特性与政策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3(5):59-62.
1.1 实验室成摆设型
很多中学都拥有实验室,部分学校的实验条件甚至达到了一些大中专学校的水平。但由于学校和生物教师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日常教学中不开设实验课,只在领导视察、公开课或校际交流时开放一下,实验室成了摆设。
实验教学的开展并非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操作等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不重视实验教学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就会枯萎,科学家就变成战场上缴了械的战士。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纸上谈兵的实验课,也许能应付考试,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标。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在行动上要落实,开齐开足实验课。
1.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型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的少数学校尚未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室条件较为简陋,很多实验课开设不起来。生物学教师也理所当然地放弃了实验课,或者只是纸上谈兵,把实验过程讲述一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学生有了交代。
困难的存在不应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只要去想,办法总是会有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各种实验资源,去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一个鸡蛋和一只毛细吸管就可以做渗透作用的实验;一片菜园和一个放大镜就可以做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实验;一个坛子和几斤葡萄就可以做果酒的酿造实验。有实验室当然更好,但是没有实验室或实验室简陋不应成为不做实验的借口,大自然就是一个庞大的实验室,生活中的许多器材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和器具。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局限教材,照本宣科
学校开设实验课时,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材料、仪器、步骤开设实验,无任何的选择、增删或创新。
事实上,教材上的实验数量有限,且部分实验并不适合所有学校的学生去做。照本宣科,教师省心,学生少犯错误,也可以应付考试,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既包括仪器、教材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学生已经建立的知识和经验等无形资源。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增删和创新,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媒体等方面的物质资源,设法开发校本教材,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具有乡土特色、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实验,并结合研究型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资源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 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传统的实验课,教师担心时间有限,怕学生犯错误、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往往先演示正确的实验过程,学生再比葫芦画瓢,按照教师的标准步骤从头到尾地去模仿一遍,得到预设的结果,就算达到了实验目的。
演示实验规范、直观,不能否定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验证性实验。但如果是探究性实验,这种实验课,就是一种“伪实验课”。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学生仅仅是模仿实验,按照教师预设的过程去生成结果,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所以,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些安全知识、注意事项等,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应该交给学生独立去完成,让学生在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还可以设法将一些验证实验转换为探究实验,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教材中给的实验材料是苹果浆,能不能换成西瓜汁?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认识不足,轻重不分
4.1 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高考中考查实验知识限于纸质化,于是很多教师并不让学生去操作实验,喜欢让学生死记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然后设计大量的实验习题,学生做教师讲,而不考虑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纸质和习题实验,既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不符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于实验的能力要求是:学生能正确使用常规的实验器具,学会收集和处理实验材料,具备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并能通过观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探究的生物学问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对实验的相关知识死记硬背,不让学生去探究、操作的现象,是违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的。学生如果自己完成了实验,得出了结论,对相关知识就会理解并记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4.2 重必修实验轻选修实验
选修模块在高考中考查的比重只占10%左右,选修实验相比必修实验也较为复杂。所以,部分教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必修实验比选修实验更加重要,选修实验可选可不选,从而出现了重必修实验轻选修实验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对选修模块的价值与地位认识不足。选修模块的开设,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选修课程呈现的热荻嘌,形式丰富,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选修课程内容开发对必修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做了适当的充实和完善,使学生对必修内容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刻。教师应该重视选修模块中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生物科技与技术,体验和运用生物技术,从而感受生物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
4.3 重探究形式轻发展内涵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科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一词提出以来,近年来,有很多的研究者对其概念进行了一些界定,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概念的各种表述基础之上,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界定: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二、哈佛通识课程设置的发展史
历年来,哈佛通识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五个明显的阶段:“选修制”、“集中与分配制”、“名著课程”、“通识教育计划”以及“核心课程”。
(一)选修制的形成
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阶级的社会比例持续增高,教育在历史的变革下,也进行了相对应的改革,以适应时展的要求。1876年,深受德国柏林大学的“教与学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设置以开始引入选修课为主;1879年,取消三年级必修科目;于1884年,废除必修课;1885年,一年级的必修课才被压缩;1886年,选修课才基本建立起来,学生需要上18门课程,修够足够的学分,学分制度建立。1870―1910年,自有选修课风靡全美国,但难以确定哪些为学生的共同必修课程。
(二)集中分配制的形成
选修制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全职业的课程局面,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其仍存在很多弊端,学生的自由选择太过自由,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选择的仍然是以后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的课程,这与大学开展选修课程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为了解决这种弊端,于1909年,劳威尔主张取消自由选修制度,于1914年在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集中与分配制,建立主修和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在16门课程中,必须修有6门主修某一学科或领域,4门则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数学四个分类必修之中任修一门,另外6门可以自由选修。集中分配制的建立改变了以往选课混乱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与博的矛盾。
(三)名著课程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美国社会实用主义盛行。在教育方面,大部分高校趋向于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及专业教育,实用重于学术,强调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而知识的追求沦为实用性教育的附庸。导致很多人盲目崇拜物质文明,忽视了理性原则,以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降。哈佛大学的校长赫钦斯为改变现状,组织发起“芝加哥计划”,他认为,课程设置要体现“自由化”和“人才化”,将整个课程合并为人文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生物科学部。
(四)通识教育计划的形成
于1943年,哈佛校长科南特成立了专门委员会,以专门研究通识教育的问题,1945年,该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书,书中描述了哈佛大学即将实施通识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构想,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1951年哈佛大学正式推行通识教育计划。按照通识教育计划规定,第一,一、二年级的学生要从自己所在系中选修门专业课;再从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各选一门;另外还须从其他系的课程中至少选6门。第二,三、四年级也设有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学过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者,不得选修三、四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第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可以选修一部分三、四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考试的要求不同。第四,学生不得选修属于同一考试组的两门课程。这样一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紧密,而且先后有序,互相衔接。它吸取了以前的课程制度的优点,并加以综合,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集中与分配为指导的自由选修制度。该教育计划为哈佛大学后期核心课程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核心课程的形成
1973年,哈佛校长博克任命罗索夫斯基为为理学院院长,并让他提出课程设置计划,1976年,罗索夫斯基组织的研究共同基础课程的小组提出“核心课程”体系,1978年,正式形成核心课程计划,1979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正式实施核心课程计划。该计划将基础课分成了6大类(最初为5大类,道德伦理与社会分析是合在一起的)、10个领域,每个学生必须从其中8个领域中各修一门课程方可毕业。1982年,核心课程代替了通识课程,四年所修32门课程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
三、哈佛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史
19世纪初,哈佛大学认为在文学和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立,“我们反对在数学与古典文学、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狭隘的选择。我们要兼容并蓄,并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益处。”但未将其通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1909年,劳威尔取消自由选修制,推行集中分配制,通识教育理念初现端倪。
1发育生物学课程开设现状
开设伊始由于主讲教师围绕各自的科研方向讲授,因而没有形成系统教材[2].迄今为止,由于相关学者和科研人员对发育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视,国内外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发育生物学教材,有国外的英文教材,也有我们国内学者编著的中文教材,如使用面较广的由张红卫老师主编《发育生物学》,在综合性大学生物学及生物技术专业、医学等[3]使用较多,从开始开设发育生物学课程到现在不到四十年时间,与其他学科相比发育生物学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领域新的热点和研究成果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世人的视线中,因此教材内容也在不停地补充.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不一样,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使用的该课程教材也不尽相同.从总体看发育生物学在我国还处在起始摸索阶段,还未能形成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成熟的课程体系,当然也有了探索和完善的空间.2009年起,我校为了生物科学专业的发展,将发育生物学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但相比其他同类院校就晚了很多(如2002年曲阜师范大学开始给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开设发育生物学,山东德州学院2004年就开设了该课程)[4].经调查进入新的世纪,本科院校的生物学专业2/3的院系先后开设了该门课程,1/3的院系也有了开设该门课程的计划,但由于师资等原因,暂时不能开出.且不同的学校,该课程的类型设定不同,多数设定为专业限选课程,少数设定为专业必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课程计划学时不尽相同,一般授课学时36学时左右,实验学时30学时左右,但多数学校设有开设实验课;教学时间安排不同,有的在第6学期开设的.有第7学期开设的.
2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发育生物学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5].因为发育生物学在国内外起步较晚,所以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从事过发育生物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性教师,只能是从相关的学科,比如组织学与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转型的教师,刚刚开始的时候一般都存在缺乏专业的、完整的发育生物学知识体系这样的情况.这是我校和其他地方性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我校发育生物学课程就是由遗传专业教师来讲授.第二,课时偏少.虽然综合院校和其他老牌生物科学专业课时基本控制在36学时左右[6],如宁波大学,理论课时为34,我校开设伊始课时也是36学时,学习效果却不很理想,因为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开设课时都是参考基础较好的综合院校的做法,但忽略了面对的教学对象不一样等问题,就我校生物科学专业而言,学生基本是刚刚过二本录取分数线或是其他职业高中生源,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内容无法在同样时间领会掌握.第三,开设时间偏后.主要是考虑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已经学完,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我校跟其他一些院校一样安排第7学期开设发育生物学,但没有考虑到生物科学专业历来是考研的生力军,第6学期后,大多数学生基本已经确定学习和考研方向,对此时段开设的课程也仅止于学习及格,即使有部分同学觉得该课程内容新颖,知识面广,更新快,奈何时间关系也不愿深入学习,因此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第四,课程知识体系庞杂.涉及到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胚胎学等信息相互交叉融合,逻辑性比较强,比如体轴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有遗传学的知识,有细胞生物学的信号转导内容,还有胚胎学的知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而现在课堂上一般以传统的讲授和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反映发育生物学很难、不好理解.教学效果不佳.第五,教学实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发育生物学实验投入的时间经费相对较大,一些院校如德州学院、长治学院以及怀化学院都还未开设发育生物学实验课程,许多经典实验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因此对这样一门观察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也是及其不利的.
3对发育生物学课程设置及常规教学过程中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生科专业首先是调整发育生物学课程开课时间,从第7学期提前到第6学期,课时为48学时,周课时为3节.现在一些重点大学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也都将课时量提高到54课时,湖北民族大学、长治学院对发育生物学课程课时量也有了相应的增加.开课学期也都放到了第6学期.此时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基础课程已经讲授完成,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考研方向未定,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多数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这样对很多喜爱该课程的学生就多了一个学习和选择的机会,因为现在考研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很大一部分同学是竞争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难免会产生“同室操戈”的现象,多一门选择方向可以避免因专业建设不成熟而给有志向的学生造成损失.对专业教师学科背景有待加强的现象,可以让教师通过提前进修或是提高自己的学历来增加对发育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理解,了解发育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备课时首先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生物科学本科生,要求他们掌握的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现象、概念和知识,掌握并理解基本原理.
太过抽象或复杂内容则应尽量简述,同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安排上应该从发育的基本原理着手,再根据模式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在依次出现的发育现象中,掺入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突出重点难点,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解决“知识抽象”这一问题.发育生物学很多的内容都是通过模式生物的发育过程来说明问题的,例如:无脊椎动物的线虫、海胆、海鞘果蝇等脊索动物文昌鱼及脊椎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7],这些生物从受精到受精卵到胚胎再到发育成成体的过程与机制几乎涵盖了整个生物物种的发育特点和模式,这样将庞杂的知识体系系统化,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很难、不好理解”了.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山东德州学院从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等方面着手[8];兼用讲解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多采用讲解式教学,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通常适用于一些核心、基础以及难以理解的内容的讲解,比如发育生物学中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胚胎的器官系统发生的内容,应该应用讲解式教学.而涉及生物体轴的形成及有关干细胞发育分化的问题,则可应用探究式教学[9].
一来检验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在课堂上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解完了,根据一些内容选择一些权威的科研论文,从研究者的角度去探索发育现象,加深对专业术语的了解,有些学校如广州药学院则将发育生物学的热点研究内容及现状灵活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0].另外对有些内容,比如说卵裂这一部分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中所有的卵裂形式都一一讲授,可以讲一到两种典型卵裂方式,然后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各种裂解方式的特点,然后再布置学生课后去查阅并下其他动物的卵裂方式与课堂上讲述的有何异同.这样既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介入教学过程中,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浙江海洋学院就通过精心选择一些课外专业的阅读资料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另外,课外可适当开展课外主题活动.课外主题活动在一些院校多个专业都有出现,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我校发育生物学由于经费设备问题没有开设实验课,因此想通过1-2次实验类的课外主题活动来稍加弥补.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课程改革 初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00-02
《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海洋教育,扩大海洋人才培养规模,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海洋人才资源总量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占海洋就业人员总量的35%”[1]。因此,未来10年海洋教育任重而道远。而在海洋人才之中,海洋生物类人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海洋生物学”课程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海洋生物类人才。本文从“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的由来、发展、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改革的成效等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及个人需要的海洋生物人才。
1 课程的由来、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是我校“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的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原名为“海洋生物学导论”,32个学时,两个学分。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科学思维及基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作用,主要介绍海洋的基本特征,代表性海洋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海洋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环境及特征,海洋生物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先进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人类与海洋所应具有的关系,能够对如何进行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清醒正确的认识。本课程设置之初即为“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海洋生物学科的一些基本用语及词汇,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在介绍代表性海洋生物时,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是不能回避的重要海洋生物类别,而之后学生还会专门学习“贝类学”和“甲壳动物学”两门课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内容的交叉;同时前面的课程不能详细介绍后面两部分(贝类和甲壳动物)内容,而后两门课程又在知识学习的总体连贯性方面有所欠缺,学生学习时不能避免的是知识点的重复介绍,因此,该课程体系存在调整的必要。
2 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为此,在我校2010年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和修订中,我们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原来各自独立的三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时也改为96,基本为三门课程学时数之和,增加了实验课程(70学时),同时继续坚持双语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在授课教师方面,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课程的连贯性及专业特征,由原来的一位教师主讲改为三位教师共同主讲,三位教师各有其特点:其中一位教师对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具有非常扎实的功底,能充分把握海洋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热点等,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知识,可以作为整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主讲教师;其余两位教师分别是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学者,长期从事这两部分内容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分别担任软体动物门和甲壳动物门的主讲工作,三位主讲教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材方面,由于经费所限,原来只能是影印了英文原版教材的部分内容发给学生,课程改革后,争取到了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建设的资助,购买了足够的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期间无偿借给学生使用,课程结束后再收回以备下一年级使用。课程改革后,在2012(2010级学生)和2013(2011级学生)两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也发现了一些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3 课程改革的成效、结果
(1)教材的适当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由美国“McGraw-Hill Company”于2010年出版的“Marine Biology”,教材主编是Peter Castro和Michael E.Huber。教材更新很快,2005年是第五版,到2010年已经是该教材的第八版;该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具可读性,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的编排方面注重由浅入深同时具有层次感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习到了专业的海洋生物学知识,同时原版教材中大量的图、表等也降低了专业英文学习的难度。
(2)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双语教学历来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比较难以保证,学生的评价也不太高。本课程在改革之后,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各方面学生评价都高于学科点、学院及全校的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到:学生评价的平均成绩四年间一直稳步上升,从2009年的85.46分一直到2012年的94.11分,尤其是课程改革后的2012年,无论从平均成绩、学科点排名、学院排名还是学校排名都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实验课程在2012年首次开设学生评价就在学科点排名第一,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本课程改革的认同。
(3)学生对课程及专业的认可度大大增加。
通过本门课程的改革,学生不仅学到了更为清晰、系统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相关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认可程度。在2007年专业开设之初,由于对本专业了解较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通过5年来的建设,尤其是课程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2011和2012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和考研情况,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校实行生物大类招生,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合计招收132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到2013年夏进行专业志愿填报时,有57名学生的第一志愿填报了生物科学(海洋生物)专业,远远大于拟招收的33人,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录取学生的成绩绩点也是全年级最高。
(4)毕业学生的就业与考研提升。
从2007年首次招生到2011年首届学生毕业,目前共有两届毕业的学生[2]。其中进一步深造比例(出国留学及国内读研)分别为23.1%和52.9%,从事本行业相关工作比例分别为26.2%和5.9%,进一步深造和从事行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50%~60%之间,总体就业率均接近97%。
学生对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给与了极大地认同,我们也应该无愧于学生的选择和信任。未来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课程建设,力争培养出更好地学生效力于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生物教学;运用
一、探究性实验的含义
探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指的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探究原因。美国教育萨奇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事件会如此这般的发生?然后由学生为解答疑问,合乎逻辑地获得资料和加工资料,并形成一般的理智策略,找到‘为什么事件就像现在这种样子’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理智素养和能力。”萨奇曼提出的探究是发现知识的一种路线。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提倡和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生物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生物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是以探究性实验为主,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探究性实验往往包括这样几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步骤,学生不仅掌握了所需的生物学知识,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更重要的是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理论;有利于学生加强科学观察、科学分析等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素养以及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实验的运用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生物的
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通过多年在生物教学一线的工作,我充分认识到了探究性实验对于
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三种实验设计方案归纳、总结如下:
第一种:教师提供所需实验材料和主要的实验方法,提出问
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结论。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食品保存》中,探究“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吗?”教师提供了新鲜的肉汤、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大烧杯、保鲜膜等实验材料和实验器具,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设计出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而且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有了新的想法、方案都会及时地和其他小组分享、讨论。最终实验结论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其中,出现了好几个非常有创新的实验设计,让教师感到惊喜不断。例如,有学生提出先将等量的新鲜肉汤分别倒进两个相同的烧杯中,标上甲和乙;第二步是将甲烧杯中的肉汤煮沸之后冷却,乙烧杯不动;第三步是将两个甲乙两个烧杯都用保鲜膜封好后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最后,进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个烧杯中哪个肉汤腐败得更为严重。实验现象:乙烧杯中的肉汤腐败程度更大。实验结论:甲烧杯中的肉汤经过煮沸后可以杀死绝大多数有害微生物,甲乙两个烧杯都被保鲜膜封好后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烧杯中,最终乙烧杯中肉汤腐败程度更大说明是乙烧杯中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了肉汤的腐败。整个实验过程严谨、完整,设计新颖,足以看出是通过积极的思考、充分的讨论得到的,同时体现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一种态度。实验结束后,学生说他们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而且收获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合作、友情、信心。其实,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全班同学统一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在实验中获得具体的经验体会,让学生懂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挥,这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第二种:告之原理,提供研究方法和结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做出判断,并运用原理解释。
第三种:学生可以不限于教材或实验手册中的内容,而是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收集证据,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验提出科学的解释。从学习有关知识,到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直到得到实验结论,每一步都包含着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的渴望,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思路,自主寻找方法,自主归纳结论。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教学方法;实践改革
一、“普通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开设“普通生物学”课程的高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大量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听众,做听课笔记,被动接收的状态[1],很难有效地从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而“普通生物学”与大自然中的生物息息相关,涉及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长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等[2],其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和空间结构通过文字的叙述,很难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另外,“普通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强的课程,实验课时的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意识,这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改革方法探索
(1)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生物学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因此,在“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授生物学知识,奠定扎实理论基础,又要适当地增加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更多的生物学高级人才。
(2)传统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的地位,课程的内容安排较为单一陈旧,学生有很多的问题和想法得不到及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教师对基础知识进行讲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发地组成学习小组,针对感兴趣的知识点,借助电视、图书、网络等搜集材料,给其他同学以书面形式或者多媒体方式进行专题演讲,同时解答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感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文化。
(3)现代教育技术中,运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演示和显微投影,通过图片、影音等多种方式融合到一起,将知识点更加直观、生动展现出来,比如动植物细胞以及细菌的形态观察,从而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制作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增加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的使用,突出生物学的特色,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并轻松地掌握知识。
(4)“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普通生物学”的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实验在“普通生物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习的基础上,例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色素的提取、动植物的解剖方法等,可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收集、实验结果的分析。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探究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强化实验思路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
学习“普通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分子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机体的稳态、发育、遗传、适应与进化等诸方面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为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对于“普通生物学”教学方法和实践的改革,在我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教学探索永无止境,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高等教育建设做一块奠基石,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聚更多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