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1 02:39: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质控优质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科室接受急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活动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13415例)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者;实验组(11268例)为2012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具体而下:(1)加强组织领导。对于急症科而言,医院领导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该成立相关小组,并设置相应的负责人,不同的员工都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并且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找出急症科感染的根源,切实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2)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急症科相关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理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在服务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消除恐惧、害怕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急症科要分组包干,责任到人,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3)加强护理管理,落实制度职责。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护理措施,这是降低急症科感染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作用,保证职工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护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医护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能够从自身做起,熟练掌握卫生规范,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4)增加人员配置,强化基础护理。重症科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住院患者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基础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加强患者口腔、导尿管等护理,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预防患者发生感染。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活动前急症科室共收纳13425例患者,患者中74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52%,感染的患者中382例为呼吸道感染,占2.8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急症共收纳11268例患者,患者中252例发生感染,占2.24%(P<0.05)。
3讨论
急症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该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变化较快,且疾病类型较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感染,和其他科室相比感染率更高。目前,临床上对于感染缺乏理想的控制方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急症科室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感染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在急症科感染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活动前急症科室共收纳13425例患者,患者中741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52%,感染的患者中382例为呼吸道感染,占2.8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急症共收纳11268例患者,患者中252例发生感染,占2.24%(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重症科感染率比较高,开展优质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具体如下:(1)急症科及医院相关领导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加强急症科基础设置配置,为急症科预防感染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2)更新服务理念。急症科接收的病人病情变化比较快,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将会影响患者预后,要做患者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改重传统的服务理念,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护理意识,加强相关疾病知识宣传,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指证,要及时发现患者感染的先兆,对于出现异常患者要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3)加强护理措施。急症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在病房中度过,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提高预防感染意识,尽可能减少探访的次数,切断患者感染传播途径。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定期为患者洗澡等,避免患者发生压疮等并发症,防止患者发生感染。(4)加强无菌操作。多数急症科患者都需要进行吸痰、导尿等,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保证无菌操作,在置管之前、调整输液装置等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要使用抗菌洗手液进行持续洗手,每次持续时间要控制在15s以上。并且患者治疗后要做好消毒等措施,每天晚上对患者室内进行消毒、杀菌一次,1次持续时间在30min。
4结语
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施工 监理 控制要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551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本文以一栋20层高的建筑为例,对其深基坑支护的监理工作重点内容分析。该建筑为剪力墙结构,设计基坑形状为矩形,长66m,宽31m。经勘查后未发现地下水,在基坑东面距离其坑边约6m处,有一栋4层高的建筑物;基坑西面有一幢5层高的建筑,距离坑边约7m;北面有市政供暖管道,距离基坑边缘约为9m。按照建筑设计规划,基坑南面修建建筑地库。由于基坑周围均有建筑物或者管线,基坑的安全等级设定为二级标准,监理应按照Ⅰ级标准来进行安全等级验算。
2 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的控制要点
2.1 土方开挖的控制
(1)一般而言,为了充分保证基坑坡边的稳定性,多数采用随挖随支护的做法,即开挖一层就立即对其进行支护,然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挖掘工作。而且,开挖速度和开挖深度要和整个工程的进度相匹配,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工程进度,而对支护工作马虎大意,对于超挖要令行禁止。具体而言,每一轮土方开挖的深度都应与土钉墙的排距保持一致,在挖掘机械开挖完毕后,立即要采取人工修坡,使坡面保持平整,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0mm,待清除坡面虚土后,在坡面上铺上混凝土以起到加固作用;(2)每实施完一轮土方开挖后,为缩短坡面的时间,要立即进行土钉墙施工,保证坡面的稳定性;(3)对坡面进行土钉墙加固后,还要尽量减少基坑边缘的重量,比如严禁运输车辆在坑边行驶,同时坑边不能堆放土方、建材、重型机械等,重型机械也不能在坑边进行作业,因为坑边振动会引起基坑塌方。
2.2 土钉成孔的控制
(1)土钉成孔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不能出现喇叭状孔,孔口直径大而孔底直径小。因此,要对孔口直径采取控制措施,一般对于土质疏松,颗粒较粗的基坑而言,一定要采取套管护壁成孔。(2)为了确保孔符合设计规范,在成孔后还需要对孔的一些特征进行检查,包括:孔径、孔深、孔间距(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倾角等。施工规范中对孔深、孔径、孔距、倾角都做了相关规定,比如孔深的偏差范围为±50mm,孔径偏差范围不得超过±5mm,孔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
2.3 土钉的制作安装控制
(1)在使用土钉前,要特别注意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一般的处理有表面除锈和除油两个步骤。(2)土钉的钢筋和钢管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对象,比如钢管的长度以及钢管的厚度。(3)土钉钢管的间距要符合施工规范,做护孔倒刺使用的钢筋和角钢的焊接一定要牢固。
2.4 注浆的控制
(1)注浆采用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浆,要注意两点,第一,水泥进场前需要取样做检测,第二,水泥浆的水灰比要严格控制。(2)在注浆之前,要清理土钉孔,保证孔内杂土清楚干净。(3)注浆水泥浆要充分搅拌均匀,并且由于水泥容易凝固,因此在注浆过程中需要不断拌和,直到注浆完毕,如果中间停顿半小时以上,必须用水冲洗注浆管线,避免由于水泥凝固堵塞管线。(4)注浆作业时,为了保证水泥浆充分填满管道,必须使用注浆管,注浆管要深入孔底,一般距离最底部250mm~500mm处为宜,并且在注浆时要随着注浆水泥的注入匀速的抽出注浆管。(5)注浆过程需要对水泥浆施加外压,这就是注浆压力,一般而言注浆压力保持在0.4 MPa~0.6MPa范围内,注浆充盈数不得小于1。(6)注浆结束后,要采用粘性土或者水泥砂浆来对土钉孔口做封闭处理,这时土钉内部的水泥浆还未凝固,因此,要保护土钉钢筋不受外力敲击,3天之内不能悬挂重物。
2.5 铺设钢筋网的控制
(1)在坡体表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为保证坡体有足够强度和韧性,还要在坡体表面再铺设一层钢筋保护层,其厚度不得小于20mm。(2)钢筋网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对坡体的保护,一定要按章施工规范来购买,综合考虑钢筋网的外观、规格、尺寸、横纵间距等因素。(3)钢筋网不但要覆盖整个坡面,还要延伸至坡边上部一米处,钢筋网一般安装在土钉锁紧装置下面,与锁紧钢筋焊接,形成牢固的连接状态。
2.6 喷射混凝土的控制
(1)喷射混凝土中各种配料的选择对混凝土强度有重大影响,配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石子和砂的选择非常重要,石子的平均粒径不能超过20mm,一般选择细度模数大于2.5的中粗砂,这是由于砂子的细度对混凝土有强烈影响,砂子太粗,会使混凝土回弹量增大,过细又会造成混凝土干缩增大。(2)用水量是喷射混凝土的关键因素,这是由于用水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如果用水量过小,就会造成喷射混凝土强度偏低,假如用水量过高,又会使喷射出的喷凝土沿着坡面流淌,严重的甚至造成混凝土拉裂。一般情况下,水灰比控制在0.4~0.5的范围即可。(3)混合料的投料顺序也有讲究,一般次序为:石子、水泥、砂,保持匀速拌合,混合料的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就会出现初凝,因此要随用随制。(4)喷射混凝土时的风量和风压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风压来自于喷射所用的空压机,风压波动会造成混凝土喷射干湿不匀,因此要选择供压稳定的风压机,排风量保持在9m3/min~17m3/min范围内。(5)混凝土喷射角度要与坡面成直角为宜,与坡面距离保持在0.6m~1m,这样能够得到最佳的混凝土密实度。(6)喷射混凝土一般采取自下而上、分层喷射方式,每次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不超过40mm,但对于锚头和加强筋等部位要适当加厚喷射厚度,以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7)喷射装置的喷射压力要控制在0.4MPa~0.6MPa内,每段喷射结束后,要静置2小时,然后对坡面上混凝土采取3至7天的喷水养护。(8)最后对坡面混凝土外观检查,混凝土的颜色应一致,表面平整,最大差值不超过12mm。
2.7 锚杆支护材料的控制
(1)锚杆对于深基坑支护有着重要作用,在选择购买锚杆时,首先要检查是否有质量证明文件和出厂检验合格证;其次是检查锚杆的外观、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规范。(2)钢绞线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表面的油污、锈蚀进行处理,自由端的处理一般分为两步,先清除表面锈迹,然后刷黄油并外加套管。
2.8 锚孔施工的控制
(1)锚杆需要靠钻孔来固定,要保证钻孔在垂直方向上的误差小,且偏斜度不超过3%。(2)锚孔的位置要随时调整,防止出现高低不平问题,孔壁不能出现坍塌和松动。
2.9 锚杆安设的控制
(1)锚杆的安装要注意连贯性,一般是钻好锚孔后,立即安装锚杆,避免钻孔塌陷。(2)锚杆一定要安装在钻孔的中心位置,这样灌注水泥砂浆后,才能保证每个方位的受力均匀,同时要在锚杆表面安装定位器。
2.10 注浆施工的控制
(1)在对锚孔注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钻孔塌陷,因此,在拔出钻杆时马上注浆。(2)注浆管要与锚杆绑定,安装锚杆的同时就进行注浆,随注随拔。
3 土钉墙、锚杆支护工程质量检测
3.1对于土钉墙的抗拉强度检测一般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试验选取的土钉数量要足够多,一般不少于土钉总数的1%;其次,对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采用钻孔方法,每100m2坡面,不少于三个钻点。
3.2对锚杆抗拉强度的检测要遵循以下两点:
首先,检测锚杆的数量不能少于总数的5%,最少不得低于3根;其次,检测的时机要选择在锚杆固浆强度达到15MPa时进行。
4 基坑监测
对于基坑的检测一般是由建设方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现场实地检测,首先是第三方编写检测方案,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都同意后,再与周边有关单位进行协商,然后才能开始基坑检测。另外,对每段支护体的强度进行检测包括:坡顶沉降、坡面位移和周围是否因基坑存在而出现变化,如果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
5 监理工作的方法
监理单位要对承建单位购置的工程材料、结构件和挖掘设备的各项资料进行审核,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对于未经监理验收或者是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监理人员应一律拒签,然后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承包商在限期内撤出不合格的工程材料、配件及设备。监理单位还需要求承建方报送施工关键部位和关键工艺的方案,以明晰工程责任。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监理单位要立即向建设方和行政主管部门汇报险情,并督促承包商启动紧急预案,减少损失。
结语
作为工程监理人员要将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环节,认真分析支护工作各项要点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戴佳生,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13年03期 加入收藏 投稿
[关键词] 优质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1-0153-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
HE Wen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Jingdezhen 3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ing complications. Methods Selected 210 patients from Jan 2014 to Jan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drainage tube nursing, complication nursing and diet nurs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score, health knowledge grading, satisfaction scor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and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anxiety score, depression score, body quality and the change of serum albumin were recorded, and statistical nursing efficiency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12.42±1.02) points, health knowledge score was (97.73±1.11) points, the satisfaction score was (94.52±1.07) points, the hospital stay was (13.23±0.72) d,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Gastro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 Curative effect; Complications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1],其中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穿孔,病情危急且威胁生命安全[2]。现阶段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及生活压力增大,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3],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因此给予综合优质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4],本研究通过给予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优质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治疗的患者21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研究组患者男67例,女38例,年龄42~73岁,平均(56.34±1.18)岁,胃溃疡病程1~4年,平均(2.27±0.32)年;对照组男64例,女41例,年龄40~75岁,平均(56.31±1.12)岁,胃溃疡病程1~5年,平均(2.33±0.38)年,两组患者经放射线辅助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排除出血、梗阻及严重肝肾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修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定时观察患者神志、体温、尿量、出汗、引流液情况,硬膜外麻醉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术后6 h待血压平稳后半卧位[5]。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并定期消毒通风,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的环境,保证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
研究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病程长,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同时发生穿孔,患者多表现为极度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对待治疗存在配合程度低、抵触心理强,对手术及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心理及情绪的波动情况,应用专业知识,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通过和患者多沟通,让患者保持愉悦心情,给予患者悉心护理,让患者与医护人员工作密切积极的配合,并增加治疗的信心[6]。②健康教育: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影响较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转归及预后全面告知患者[7],同时将手术治疗的目的、优点准确地告知患者,可结合治愈病例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全面掌握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8],更好地配合并避免过度恐惧。③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有利于减轻胃张力,减少胃内积气、积液,促进胃肠蠕动恢复[9],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留置胃管是否通畅及固定,避免胃管发生扭曲、脱落及挤压的现象,当胃管发生阻塞应及时抽出,并密切观察胃液引流颜色、性状等。④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保证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及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不可随意弯曲,避免引流液倒流引发感染,如引流物出现异常,应立即由医师处理,同时术后24 h内引流可见少量血液或咖啡样液体,属正常现象[10],应做好宣教护理,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⑤并发症护理:术后短时内胃管引流出大量血液或24 h后仍持续出血等可判为术后出血[11],应禁食并给予止血药物,严重时应立即输血。术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引起粘连,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给予患者翻身、按摩护理,避免长期卧床形成压疮。为防止术后感染应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引流管清洁等,如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局部疼痛应通知医生处理。⑥饮食护理:术后应禁食,术后3 d可逐渐少食流质食物,若无腹胀、恶心等反应逐渐食半流质食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应少食多餐,保证营养的供应,以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素为主,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记录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体质量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并统计护理有效率及并发症率。
1.4 疗效判定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心理情绪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等内容,总分范围为0~144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2]。
满意度评分:包括护理人员态度、工作质量、方式方法等,总分100分[13]。
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程度,表中主要包含焦虑、惊恐、害怕、手足颤动、乏力、心悸等20项内容,总分80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14]。抑郁评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程度,表中主要包含20个陈述句和相应的问题条目,主要包括神经性、躯体、神经运动、抑郁心理障碍等4大项,20小项,总分80分,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15]。
护理有效率:优:患者术后10 d切口完全愈合且无并发症,体重有所增加;良:患者术后12 d切口完全预后,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体重有所增加;可:术后15 d切口愈合,且愈合较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体重基本无变化;差:术后15 d切口仍未完全愈合,且存在严重并发症,体重无增加[16]。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12.42±1.0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7.73±1.11)分,满意度评分为(94.52±1.07)分,住院时间为(13.23±0.7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体质量及血清白蛋白变化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9.42±1.04)分,抑郁评分为(32.52±1.13)分,体质量为(74.45±2.26)kg,血清白蛋白为(41.68±2.48)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29%,总并发症率为10.48%,其中急性心功能不全1例,术后出血3例,肺部感染5例,吻合口梗阻2例;对照组有效率及并发症率为80.95%、23.81%,其中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7例,术后出血7例,肺部感染6例,吻合口梗阻5例,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并发症[17],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但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大多有漫长的溃疡史[18],发生穿孔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因中毒性休克而死亡[19]。现阶段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基础疾病,且微创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易产生梗阻、感染及胃出血等并发症[20],同时患者因对手术恐惧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术后恢复质量,因此临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耐心的态度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能让患者全面掌握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术后恢复避免溃疡复发有重要意义[22];胃肠减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护理能针对术后并发症给予护理,同时饮食护理对于提高患者饮食科学程度及质量有重要价值,通过增加体重达到增加患者抵抗力的作用[23]。
本研究通过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费用,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体质量及血清白蛋白、护理有效率及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景素姣.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13-114.
[2] 谢崇英.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后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730-731.
[3] 徐桂青.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 中国医疗前沿,2012,7(10):73-74.
[4] Kaya C,Demir U,Coskun H,et al. Camparison of repair techniques in rat dnodonal perforation simple closure,simple closure and omentoplasty,and fibrin tissue adhesive[J]. Ulus Travma Acil Cerrahi Dreg,2014,10(1):11-16.
[5] Amaud J P,Tuech J J,Bwrgamaschi R,et al. Laparoscopic suture closure of perforated duodenal peptic ulcer[J]. 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2,12(3):145-147.
[6] 陈娜,刘翠琴. 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53.
[7] 赵静,陈静.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129-130.
[8] 丁涛,夏德明,匡勇军,等. 腹腔镜修补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62-163.
[9] Kim MG,Park HK,Park JJ,et al. The applicability of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giant 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J]. 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2,22(2):122-126.
[10] 刘欣菊,刘欣梅. 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 2220-2221.
[11] 李娟. 7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护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24-125.
[12] Bertleff MJ,Lange J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A review of historyand treatment[J]. Digestive Surgery,2010, 27(3):161-169.
[13] 叶诗敏.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1,17(34):115-116.
[14] Koshelev PI,Fedorov AV,Glukhov A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gastroduodenal ulcers[J]. Khirurgiia,2012,6(3):11-14.
[15] 陈敏. 对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125-126.
[16] Song KY,Kim TH,Kim SN,et al. Laparoscopic repair of perforated duodenal ulcers:The simple "one-stitch" suture with omental patch technique[J]. Surgical Endoscopy,2012,22(7):1632-1635.
[17] 李亚雪. 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 95-96.
[18] 刘欣菊,刘欣梅. 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220-2221.
[19] 杨慧. 护理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27-728.
[20] 郭香荣,孙云霞. 综合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27-28.
[21] 王玉静.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8):194-195.
[22] 谈笑容. 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术患者满意度及情绪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 147-148.
关键词:公路养护中修;沥青路面;平整度
一、公路养护中修对路面平整度影响的因素
(一) 基层平整度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在施工工地中流行着:“土基不平,基层找补,基层不平,面层找补”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十分错误的。保证基层的平整度是保证沥青路面层平整度的先决条件。
(二)沥青混合料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养护中修工程中,沥青面层厚度与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相匹配,沥青混合料的一层压实厚度满足大于等于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0倍,确保了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
(三)新铺各结构层粘结不良,对平整度影响。
在养护中修过程中路面结构层粘结性能的好坏,特别是沥青面层之间、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粘结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路面是否出现开裂、剥落、泛油、拥包、油垅、车辙等影响平整度因素。
二、养护中修施工中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
(一)提高基层平整度,做好摊铺基础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这一点非常重要。工作面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坚决采用摊铺机摊铺,不能使用摊铺设备的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做好标高控制,保证标高、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增加控制点,并做到勤测量,选择技术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做好技术交底,提高其责任心,另外要选派有经验的人员辅助平地机做好整平工作。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另外在道路施工中,必须要注意路拱坡度。基层的路拱坡度必须与面层的路拱坡度保持一致。
(二)加强路面结构层粘结质量控制,改进施工方法,革新粘结材料,切实解决质量隐患,消除开裂、剥落、泛油、拥包、油垅、车辙等影响平整度因素。
1、采用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
通过试验证明SBR改性乳化沥青在公路透层、封层、粘层的施工中在防水、粘结、抗剪能力等方面都优于普通乳化沥青,能大大减少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不良因素。
2、保证乳化沥青撒布质量
积极与机务科相关技术人员就沥青撒布车喷头改造事宜进行探讨,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对撒布车喷头进行合理改造,保证通畅。对现场负责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强化现场负责人的质量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粘层油的撒布并指定专门人员指挥撒布车。
3、保证结构层清扫彻底
加强现场管理,制定明确的清扫标准,时刻监督。建立多重检查体制,清扫人员要检,现场负责人要检,工程技术负责人也要检,保证清扫彻底。
(三)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
1、严格控制沥青摊铺温度
对沥青机组出料温度实时监控,并派专人现场测量,与机组人员及时沟通。发现问题积极反馈,对温度达不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坚决不用。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控制方式
摊铺中下面层宜采用两侧基准线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找平法或红外线找平法和激光找平的厚度控制方式。若基准线采用钢丝绳,钢丝绳必须拉紧,铁桩要垂直且稳固,确保基准线处于平顺和无折点状态。摊铺机要始终在找平仪的控制下工作,并且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在供料速度和保持连续摊铺的情况下,调整合适的摊铺速度,保证摊铺机质量。
3.开始施工前0.5h~1h,应对熨平板进行加热
这是因为热的混合料接触到冷的熨平板底面时,会粘在板底面,而这些粘附混合料随板向前移动时,会拉裂铺层表面,形成沟槽和裂纹,从而使路面平整度变差。
4.摊铺机的夯实锤捣与熨平板的振动频率应根据摊铺厚度调至最大,但不容许熨平板有反弹跳现象。同时在供料速度和保持连续摊铺的情况下,调整合适的摊铺速度,使摊铺密实度最大,经碾压后反射下承层的不平整现象为最小。
5.摊铺机工作中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均匀转动,两侧应保持不少于2/3送料器高度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现象。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必须走直线,若走S形线,因两侧走平仪摆动杆的摆动误差将产生横坡度的突变,势必影响路面平整度。
6.沥青路面碾压成型
碾压要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1)碾压时要控制好碾压温度
要避免低温碾压,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可根据沥青种类、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等经试铺试压确定。初压时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会造成混合料粘结滚筒,沿边缘膨胀堆积,产生横向裂纹,造成路面不平整。然而碾压温度较低时,使碾压弹性阻力急剧增大导致压实不起作用,易造成路面不平整。
(2)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
碾压沥青路面时,初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选用1.5km/h~2.0km/h为最佳,复压速度通常控制在2.0km/h~3.0km/h。为保证较好的压实效果,一般采用增加压路机的办法保证碾压遍数,双车道路面摊铺中一般不应少于4台压路机。
7、强化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建立了质量控制网络,制定了质量目标计划,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责任落实到人;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对操作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作了详细清楚的技术交底,从而使各工序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庞晴:女,大专,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黄秋鹏,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庞晴 黄秋鹏 何霁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6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2012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实施分组质控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后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护理分组质控;护理质量;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5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PANG Qing,HUANG Qiu peng,HE Ji(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Nanchong637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ing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Methods:Previous routine care quality management that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2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at carried out by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ing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July to December in 2012 were includ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very care quality indicator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CNQC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responsibility of nurses and the nurse care quality were enhanc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ouping care quality control(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the care quality was enhanced, the harmony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as also promot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Quality of nursing;Degree of satisfaction
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其内容涉及到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1]。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也依赖于护士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组织的参与[2]。为了更好地推进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各级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切实提升护理质量,推动护理管理,稳定和激励护理队伍[3],我科开展了护理小组质控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编制床位60张,开放床位80张。护士27名,年龄20~45岁。职称: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9名,助理护士5名,规培护士1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22名。设护士长、主班及总务护士各1名,其余24名护士均安排在护理责任小组。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士人员无变动。
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来自于2012年1~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按实施护理分组质控的时间为临界点,2012年1~6月实施前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11)岁。2012年7~12月实施后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5±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施前采用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即全科统一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个人绩效按岗位系数领取,考核结果无档次无差别。
1.2.2实施后实施护理分组质控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2.2.1成立护理分组质控小组根据本科实际情况成立2个护理质控小组,各设护理组长1名,组长由临床经验丰富,专科技术水平过硬,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全面负责小组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护理人员按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学历、工作能力进行均衡分组,实行APN排班模式动态排班,中午和夜间保证2人或2人以上护理人员值班,同时兼顾护士意愿。每日质控组长根据病房患者总人数、各组病员人数和病情、当班护士人数灵活调整,确保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1.2.2.2分组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细则制定本科护理小组主要质控指标,实行加减分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由临床护理质量和个人素质考核两部分组成,临床护理质量内容有病区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病历书写、健康教育等,个人素质考核内容有工作量、业务能力、劳动纪律、仪表仪态、工作态度、满意度调查、等。
1.3评价方法(1)护理质量。采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考核管理方法及本科护理小组主要质控指标建立积分考核表,比较分组质控前后考核得分情况。每项分值100分,每条按评分标准加分、扣分,每周2次由护士长或护士长指定专人对各组进行检查、计分,每月末进行两组的质控指标评比,在绩效管理中奖励得分高的护理责任小组和责任护士,使护士清楚地认识到绩效考核的差别,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护士长将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提出来进行分析、讲评,并在下一次质控中重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2)满意度。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每月不定期调查,总结质控前后满意度差异。调查表由10项内容组成,满分100分。每月不定时对患者及护士进行不记名调查,按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临床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表1)
2.2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实施护理分组质控,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使护理工作更主动、更有预见性,克服了以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实现护理安全,减少工作遗漏和失误。有效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4]。同时,鼓励每一位护士拓展思路,勇于引进并吸收国内外先进护理理念的护理方法[5],为患者提供真心、真诚、真实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了保证。
激发了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分组质控,使护士主动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团队精神。同时,充分挖掘护士潜能,使护士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最大程度的利用,满足了其自我实现的需要[6],从而提高了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率,护理质量不断加强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7]。质量管理的任务不仅是发现问题、消除员工差错,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建立更为安全的管理体系[8]。护理分组质控的实施,改变了护士长以往一人管到底的工作模式,细化了分工,充分发挥了护理质控组长的骨干作用,加强了环节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艳萍.实施分组护理的效果及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8:2704-2705.
[2]陈红,李继平,尹曦.护理岗位评价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03-605.
[3]罗章梅.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研究[J].心理医生,2012,10:248.
[4]吴谦瑜,李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79.
[5]关晋英,艾艳,朱世琼,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2,24(11):2219-2220.
[6]邢映影,卢玉贞.谈“人本”管理中的激励艺术[J].现代护理2006,12(22):2078-2079.
[7]何瑞琼,易继贞,田潇飞,等.急诊危重患者的交接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29-530.
[8]戴晓娜,叶志弘.JCI评审体系下的护理质量改进实践[J].护理与康复,2009,8(9):787-788.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是医院的品牌,同时也是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1].2010年3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深入推进和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加强内涵建设,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至2012年全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覆盖率≥90%,到2012年底覆盖率达100%.全院病人满意度≥96%,到2015年,全院病人满意度达98%。
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一种常用工具,从患者视角考察医院的医疗效果和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示医院制定改进措施个改善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2],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患者成为医院的忠诚患者,通过患者的口碑影响其他患者,提升医院形象。在开展创优 期间,我科在护理服务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全员参与三方面做实事,制定了创优服务举措,受到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现将做法总结报道如下:
1做法
1.1转变护理理念,营造良好氛围 按照工程要求,我院迅速制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施行方案、细则,确定神经外科、骨伤科、康复内科为示范病区,并以点带面在全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亲自部署,全员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1.2完善护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修订陪视管理制度,增加护理员工作流程,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解到各班次工作流程,将人性化护理服务、专业化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和谐的护患沟通渗透到每天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
1.3规范护理职业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系统规范认真落实护士配备基本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一线护士福利待遇,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1.4创新护理排班模式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采取分组包干分床到护管理病人的模式,每个责任护士直接负责6―8名病人,使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患沟通、病情观察、正确用药和治疗性护理等,使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有机地溶为一体并服务于病人。并为临床治疗、诊断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5完善疾病护理计划 单病种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操作、特殊药物配置和注射流程、专科仪器操作培训、新业务新技术操作流程等。使护士操作时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6切实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 将护理模式转变为“整体护理责任制”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出院,责任护士时刻无微不至的进行生活照顾以及专业的护理与治疗,落实生活护理的同时,也在对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
1.7责任护士具备护理安全意识及知识 在为病人翻身时保护导管,防止导管打折脱管,护士为病人进行床上擦浴时,会查看皮肤有无破损,压疮,出血点及皮疹等,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采取措施,正是由于责任护士细心的护理和观察病情,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各方面需要。
1.8完善“三级护理质量监控” 一级护理质控由护士长安排本科室质控员每周对科室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督查,二级护理质控 由科护士长安排片区护士长进行每月一次护理质量综合督察,三级护理质控组组长即护理部主任,全面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每月组织本组成员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督察及随机查房重点质量问题的改进效果并将每月质控结果在护理网进行公布,每月进行质量与安全分析会。拟定下季度质量要求与追踪进行重点督察。
1.9实施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 护士长根据护士临床工作数量、质量、护理难度、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与奖励挂勾,成立绩效小组,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科内设立创优服务箱及便民箱,每季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患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不断改进。及时修漏补缺。
2成效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全面启动。标志着护理专业进入新的里程。
2.1护士变被动服务为积极、主动服务,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并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同,护士整体素质提高,人人争做患者心目中最满意的护士;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能。有利于护士队伍稳定和发展[3]。
2.2病人健康教育包括:发病诱因、疾病预防、如何早期康复等内容;满意度调查包括是否介绍病房环境,饮食宣教,生活护理,护士操作技能、健康宣教,疾病康复等内容。
2.3科室全年无护理差错、病人投诉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质量检查各项质量指标达标
3小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贯彻其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逐步改善医院人文环境,增进护患沟通,完善规章制度及流程,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等举措,以“病人为中心”,重临床,全面履行护理职责,规范护理岗位管理,落实绩效考核[4],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提供专科特色,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延伸服务,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政府满意[5]
【参考文献】
[1]张黎明.优质护理服务从设计开始[J].中国护理管理,2011,
11(7):94-95.
[2]杨志敏.关于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的做法与建议[1].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7,7(26):6459.
[3]王玉玲,孙秀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0,9(9):612.
【关键词】 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防范意外、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护理环境,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活动过程,管理中要对护理工作的诸多要素,如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优运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现将本院护理管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三级质控网 落实院科三级质控管理体系,由护理部、护士长、骨干护士(科室质控小组成员)组成,护理部主任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抽查,护理部质控组对全院护理质量定期检查,科室护士长及质控成员每周进行检查。
1.2 实行制度化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共84个,将24项护理操作规范、程序和流程统一装订成册,将护理核心制度做成小册子,护士人手一本,作为每月检查的必须内容,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3 加强护理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就是对护理工作的技术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培训、考核、协调和控制,使护理技术能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目标。为此,本院成立了巴林特、PICC、CVC、造口治疗、呼吸机使用等七个技术指导小组,巴林特小组为护理人员和患者做心理疏导工作,解决许多心理问题,有效缓冲了护士压力,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护士能够以最佳的心态为患者服务;其他技术小组为各科室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解决护理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消除了技术层面的护理安全隐患,为一些特殊人群提供了护理安全保障。
1.4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首先确立标准,包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分级护理标准,基础护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操作程序、流程及评分标准,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等等,依据这些标准实行目标管理,科室有四个质控小组,各组按照分管的内容每周进行检查,护士长每两周总结一次,提出主要问题、原因及整改措施。院护理质控组按照年计划、月重点每月检查一次,通过院内OA系统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各科室,在每月全院护士长会议上对上月质控检查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按照目标管理质控标准进行扣分,落实责任人并与当月绩效挂钩,按照PDCA管理模式,对连续三个月没有得到整改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护理部设一名有经验的护士负责全院护理病历终末质控。
1.5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护理部每月举行两次继续教育培训,每次培训后都要进行广泛讨论,提出临床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大家共同切磋,收到良好的效果。2013年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PPT教学比赛,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与探讨意识。医院每年还有计划的对全院护理人员分层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对特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对有些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科室,如ICU、心外科、急诊科等护理人员,经常派出进修学习。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更加扎实,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展更加顺利。
1.6 合理进行人员管理 对人员实行分级管理,护理部主要对护士长进行监督和管理,更加重视新上任护士长的培训和监督,护士长重点管理本科室的技术骨干、新护士的培训,并安排高年资护士对其指导和帮助,使其掌握临床常见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人员编制管理上,需进行人才组织结构优化,配备合理,护理部有护士机动库,在应急情况下进行人员调配,以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科室按照优质护理排班模式,根据护士年资、技术水平、素质特长等不同,分管各种级别不同的患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7 启动信息化管理 已经有两个科室应用PDA,护士每人一个掌上电脑,可以查看患者的医技和化验检查结果,记录生命体征,便于护士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护士能随时接到患者呼叫信息,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PDA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提醒功能,护士可以对自己每天的工作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弥补漏洞。全院推广后护理部将根据工作量统计,进行人员调配,完成全院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PDA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其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利用,这仅仅靠护理人员是不够的,需要药房、化验室、信息中心等多部门合作才能使其功能最大化。
1.8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院内定期组织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授课,对新护士的安全教育,由医院和科室共同来完成,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必要性,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并将《护士条例》及《护士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装订成册发放给各科室,使全体护士认识到遵守护理规章制度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
关键词: 质量信息;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是重要的资源。质量信息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信息,护理质量信息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获取的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是对护理质量评价所得。质量信息在管理者进行检查和控制职能中得以体现和运用。有效应用质量信息才能起到质量控制的作用。医疗护理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服务产品中的特殊产品,有其独特性,在管理活动中其质量信息的应用也有其独特过程。护理管理过程中质量信息的正确应用能够及时调整产品质量,保持产品的恒定优质,确保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现根据我院的护理管理实践进行如下探讨。
1 护理质量信息的来源
1.1 通过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检查所得信息 我国医院普遍实施的三级医院的护理质控体系和质量检查标准,我院实施护理部――护理单元护士长――专业护士(相当于管床护士)三级质控检查体系。每日动态检查控制和每月的全面质控检查相结合,分级收集质量信息。护理部每日的质量信息是通过护士长夜查房、护理部质量控制人员白天对各护理单元巡视所得的信息,包括全院各护理单元患者数、人力、重点患者(危重、手术、分娩、新患者等)护理落实情况及其他重点事项等。护士长通过每日5次查房(4次床边交接班、1次重点患者的护理措施检查),科内质控小组的每周定期检查信息反馈(消毒隔离、文件书写、急救物品、病区综合质量等)获取本护理单元患者的护理过程及结果信息如护理措施落实、人力物质配备状况等信息。专业护士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评估检查获得护理措施落实、辅助护士工作质量、病房管理、文件书写等质量信息。
1.2 直接质量信息 指直接影响患者的服务质量,包括护理并发症上报信息(如压疮高危或已发压疮报卡,输液反应、静脉炎、意外损伤等护理并发症报卡)和差错事故上报信息,此二类信息于24h内上报护理部。来自服务对象的信息、服务对象的信息是质量的金标准:包括满意度调查信息、服务对象投诉信息等。
1.3 间接质量信息 指间接影响患者服务质量。与护理相关的人财物的信息包括加床情况、危重患者数、新患者数、人员与工作量配比状况、护理用品的质量等。
2 护理质量信息的特点
(1)连续性、动态性: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质量信息的获取必然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时间上的动态性,如白班、夜班、节假日等时间段均不能忽视。人员上的动态性,如新上岗护士,各班次上岗护士、专业护士等各级人员的心理状态、业务素质均会影响服务产品质量。管理者需要把握质量信息的收集、随时调整、以保证产品质量恒定。(2)医疗护理结果的不可逆性导致管理者不能放过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偏离质量的信息,医疗服务产品的特点是不可重复性,必须重视过程质量,及时纠正过程偏差。
3 护理质量信息的应用
3.1 质量信息的应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随时评价护理质量信息。各级质控人员检查过程中对质量信息及时分析处理,护理部白班收集护士长夜查房表了解各护理单元患者数、夜间工作量与人力是否匹配,夜间护士工作状况、夜间病区环境状况、有哪些重点患者。医疗过程不能重复,医疗结果不可逆转,最重要的是安全。对质量信息的分析要把有关安全的问题放在首位。通过1周环节质控分析确定周重点,如某月脑外科连续发生3例输液反应,虽然药品细菌培养未发现问题,但对输液操作过程加强无菌技术的监控和全面检查,将影响患者护理质量的因素降到最低点。质量信息应用过程中要放到系统中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质量信息评价需要管理者再加工,把握整体观,摒弃片面性。偶然性的问题,及时纠正,体系问题及时完善;日常工作中应动态识别质量信息,放到系统中分析,调整流程针对不合格项目查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如基础护理不达标,是否人力不够,晨间护理时间安排不妥;药品拿错是未坚持三查七对,还是药品放置标识不清? 3.2 质量信息反馈的活用 动态反馈――动态管理呼唤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及时调节现场控制的力度,让反馈贯穿于管理者的工作,有利于达到同期控制。在我院实施的护理质控体系,重视反馈的作用,随时反馈,逐级反馈。护理部质控员在巡视重点患者时、护士长参加床边交接班时、专业护士工作过程中,随时查、随时反馈。我院各护理单元建立有信息反馈本,护士长将质量问题记录在上面,每班护士都要查看并签字。避免护士倒班,不能及时了解信息。定期反馈――每周重点反馈,每月底护理部对环节质控总结和终末质控结果结合奖惩反馈。定向反馈――对来自服务对象的信息定向向护理单元反馈,做到责任分明,及时改进工作。质量信息的反馈是对员工质量标准的最好培训。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临床上常常重视质量现象,忽视质量教育[2]。质量信息的反馈以沟通为要:临床环节质控反馈过程中直接反馈到责任人,目的为了及时修正和今后避免,临床上常常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注意与当事人沟通,可以很好的取得认同,彰显标准。质量信息的反馈可帮助管理者调节检查手段。质量信息的反馈可帮助管理者调节资源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