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3 10:2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第1篇

关键词:材料力学;本科生教学;理论体系;逻辑关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5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4006703

在土木工程学科中,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是研究结构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而后三者又通常被称为构件的正常工作条件。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一般以高等数学和理论力学为基础,并与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并称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三大力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程。

材料力学课程本科生教材,国内已有较为成熟的多个版本[1-4]。对相关教学也有较多经验总结与讨论[5-9]。不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与内在逻辑,暂未见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概念较多,部分理论推导较为复杂,较难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理论体系与各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此外,材料力学课程知识点的遗忘率也相对较高。部分高年级的学生,或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对材料力学整体的理论体系与内在逻辑已难以把握,只能记忆起零星的概念与某些典型的例题,把大部分教学内容“归还”给了教师。因此,本文针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基于教学大纲,从理论体系、基本理论与各章节内在逻辑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一、整体理论体系

经过归纳,本文提炼土木工程材料力学的整体理论体系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整体理论体系简明直观,内在逻辑条理清晰:由绪论引入四种主要变形―四种主要变形的计算(形成基本理论部分)―基于基本理论部分的四个特殊问题(为平行关系)。

一是,第1章基于3个假设,提出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拉压、扭转、剪切与弯曲四种变形。

二是,第2章、第3章分别阐述拉压、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变形、强度与应变能,因为弯曲时,杆件的应力与位移较为复杂,所以在第4章、第5章分别进行阐述。上述四章形成了整体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理论部分。

三是,第6章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第一个特殊问题:超静定问题。其中第1节阐述概念,第2-4小节分别阐述拉压、扭转、弯曲时的超静定问题。

四是,第7章在基本理论部分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特殊问题:应力状态与材料破坏规律问题。具体而言,基于第2章的单轴应力状态、第3章的纯剪切应力状态,进一步研究第4章引入的平面应力状态,由此拓展研究空间应力状态,并寻求材料破坏的规律,即强度理论。

五是,第8章在基本理论部分的基础上,提出第三个特殊问题:组合变化与连接部分问题。其中第1节阐述概念,第2-4小节分别阐述弯弯、拉(压)弯与弯弯的组合变形,第5小节和第6小节阐述连接件计算的理论与应用。

六是,第9章在基本理论部分的基础上,提出第四个特殊问题:压杆稳定。其中欧拉公式是全章核心。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整体理论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如:

(1)绪论第1-5节中,将杆的变形分为四种;第2章、第3章、第4-5章三部分分别阐述了四种变形中轴向拉压、扭转、弯曲三种变形,而第6章的第2-4节分别阐述了超静定问题中的拉压、扭转、弯曲3种变形,第8章的组合变形分别阐述了弯弯、拉弯、扭弯三类组合变形。请问绪论中的剪切变形书中有否进行阐述?为什么?

(2)杆件扭转变形时的切应力与弯曲变形时的切应力产生的原因是否一样?各自对应的内力是什么?

(3)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区分位移与变形,并分析进行拉压、扭转、弯曲强度校核时,分别是用的哪种刚度条件?为什么?

二、基本理论部分

如上所述,材料力学的整体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基本理论部分(第2章-第5章)与四个特殊问题(第6章-第9章)笔者将基本理论部分的框架体系与内在逻辑关系归纳为表1。同样,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各章节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如:(1)拉压、扭转、弯曲变形的杆件,有无区别与联系?扭转中的三种杆件(薄壁圆筒、等直圆杆、等直非圆杆)简化与假设条件是否一样?三种杆件的计算有无内在联系?弯曲变形中的三种杆件呢?

(2)第2章-第5章的计算有无核心公式?如有,哪几个是核心公式?第2章-5章中是如何由应力计算公式推导的变形公式?第2章-5章中的应力公式与变形公式形式上有无异同?其内在原因是什么?

4个基于基本理论部分的特殊问题也可做类似归纳,在此不再赘述。

三、 具体章节内容的内在逻辑

基于上述的介绍,可进一步分析基本理论部分(第2章-第5章)中推导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般为:三类特征(几何、变形、受力)―内力分布规律―内力计算―应力计算(几何、物理、静力学的分析)―强度条件―变形参数与计算―刚度条件与计算―应变能。对此同样也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四、结语

材料力学概念较多,体系相对复杂而前后内容联系紧密。本文对土木工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整体理论体系进行了提炼,重点分析了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本文所归纳的理论体系和内在逻辑关系能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把握前后章节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记忆。参考文献:

[1]孙训方,等. 材料力学[M].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刘鸿文,等. 材料力学[M].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单祖辉. 材料力学[M]. 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范钦珊,等. 材料力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李颖, 冯立富, 郭书祥. 《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J]. 力学与实践,2005(2):79-80.

[6]李尧臣. 梁的弯曲正应力的材料力学方法修正[J]. 力学与实践,2006(2):73-74.

[7]吴新如, 王习术. 激发大学生材料力学实验动手与分析的能动性[J]. 力学与实践,2006(6):81-83.

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对有一定医疗工作经历的成人进行的高层次医学教育,肩负着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更加和谐医患关系,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神圣使命。构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方面适时加以改革和完善,才能彰显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促进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1.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成人医学教育改革步子显得滞后,很多方面仍在照搬普通医学教育模式,尚未形成适合当前医疗卫生发展形势、满足成教学生成长提高需要的新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绝大部分成人医学高校仍然局限于借鉴普通医学教育的模式,过于追求体系化,求全求多,专业基础课门数和公共课程学时过多,忽略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现实。

教学内容上,沿袭课本体系,注重理论讲解,未能顾及学生重视对临床问题的解决和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实际需求。尤其突出的是公共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都是重复原来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教学方法上,仍以理论讲授为主。由于课程设置上的欠缺,将学生集中在教室进行教学。特别是现在学制只有两年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当紧张。减少实验课和见习课成为必然选择,更无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上,忽视成教学生理解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而记忆力相对下降的实际情况,仍然沿袭传统的书面、闭卷的考试方式,不能完全达到考核的目的。

2.构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现实背景

2.1 现行的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存在观念、内容、结构滞后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1)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本上沿用全日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缺乏成人教育的特色。(2)结构框架陈旧,主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不能体现具有成人特点的素质教育、能力构建及个性化教育为目标的培养方案要素。(3)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口径较窄;课程设置普教色彩较浓,成教色彩较淡;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陈旧的课程多,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专升本与专科课程重复比例过高,要求、区别不明确。

2.2 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高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具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人高等教育依托全日制专业办学,共享教学资源,必须借鉴全日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成果,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使其既要符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以应用性来构建知识、能力结构,以突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2.3 学制和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

教育部取消了高等院校办成教脱产的学习形式,只保留了业余的学习形式。学制也由原来的两年或三年改成了两年半。

2.4 成教生源成份发生了新变化

过去成教学生主要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各行业在职在岗多年的人员,近几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年龄偏大的在职生源少了,年龄在20多岁的生源多了,多是中专毕业生或专科升本科的学生。他们对社会了解甚少,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未就业的成教学生希望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后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生源变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注意加强对成教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培养成教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明确培养目标以及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加强内容和体系的统筹和协调。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根据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来源、层次、学习形式的独特性,制定相关教学计划。遵循成人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统一要求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动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

4.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思路

总体思路是: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展开讨论和学习。使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进度层次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促进学员的个性发展,达到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效率、“学以致用,以应用为主”的目的。

4.1 课程设置上,加大整合调整力度

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开设门数, 减少公共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增加临床课程学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尽量避免开设重复课程,有些不得不开的重复课程,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要有新的举措。

4.2 教学方法上,开展以讲座形式为主,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

根据课程特点;针对成教学生已具备相应医学基础的特点,对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可以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专题,以讲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而对于医学专业课教学主要采取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病案,开展教学诊治,在实践过程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提供案例,或选取具有争议性的典型案例,在讨论中传授讲解相关的理论。

4.3 教学途径上,加强与医院的合作

认真研究和探索学校教学与医院进修的结合之路,努力促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培养,这既是成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成人医学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广泛吸收临床医生参与教学,把成人医学教育的课堂扩展到医院的科室(包括门诊)、移动到患者的病床前,针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患者或病种加以分析讲解,这样的培养模式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单纯的课堂教学都不自觉地将重点放在完整理论体系的讲解上,难免有陷入学究之嫌,而医院则注重理论的运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从理论到实践后又回到理论的成教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通过亲密接触广泛的门诊、住院患者,尤其是自己执业范围之外的患者,学习专家诊治的经验,感受专家的理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消化和应用。

4.4 教学内容上,大力改革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补充新的知识和理论

成人医学教育的目标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使整个行业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服务水准上台阶。由此,有必要把理论教育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融进继续医学教育的成分,让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完成理论进修与业务提升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重点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意志锤炼;在人文社科方面,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人格、气质和修养;同时注意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英语学习的认识,并结合当前受教育者的特点(外语基础较差),通过提高对专业水平的要求,平衡外语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水准,引导学生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上。在专业知识上,力求精讲重要章节、串讲医学基础、传授临床技能,及时补充、重点传授新知识、新理论,把握医学发展趋势,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5 在考核形式上改革

采取适合成人特点的闭卷加开卷、闭卷、开卷加技能操作、论文、调查报告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将考核的重点定位于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上,尽量避免为考试而考试,同时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核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张立奇.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7,49:98.

[2]安翔,崔安平,惠西荣.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悉[J]. 继续教育研究,2008,2(5).

[3]张学军. 再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趋势[J]. 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2007(1):5-8.

[4]余爱萍.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兼谈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之路[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2004):5.

[5]李敏. 简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 2004,9:6.

[6]蔡天玉,胡立勇.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 药学教育,2005,3:24.

[7]徐致琴. 探索新时期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新思路[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26(4).

[8]黄健. 多元,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高校成人教育机构自主创新刍议[J].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12.

[9]汪泓,吴丽萍. 当今成人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6,1:1-5.

[10]刘文香.论成人教育的功能与实效[J].职教论坛, 2007,1:26-28.

作者简介:

肖国华(1969-),女,湖南祁阳人,硕士,讲师。

通讯作者:

王宗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3篇

英文名称: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9468

国内刊号:11-4848/G4

邮发代号:82-388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4篇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体育艺术;培养目标;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88-04

A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Goals and Curriculum Design of the

Arts Department in Sports Institute

――Based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from Brubecher

LIU Hao1,ZHANG Xiaoying2

(1.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430079,Hubei

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written by John•S•Brubecher,a famous American sc holar,illustrated a series of ideas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deas in this book and the practice of China’s sport and art inst itutes,the paper explores the rationality,training goals and course design for

the sport and art majors. It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port a nd art majors give due importance to the objectivity of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and feasibility in politic philosophy to achieve the cohesion in the value of hi gher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goals,the focus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egra ted development of commo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d esign,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should orient to enhancing the academic ability

and solving public problems and test it in the practice. In the structure of t he course,th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 and ar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integrated course struct ure

Key words: John•S•Brubecher; higher education;sports&arts;cultivati on goals;course design

体育与艺术都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也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 及人们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体育活动中的艺术现象日益得到关注,自2003年起至今,全国 已有11所体育院校相继增设了艺术类专业,部分师范院校的体育学院(系)也逐步开设了体 育艺术类专业,从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可以看出,艺术类有20种专业,其中舞蹈学、表演、舞蹈编导和 播音与主持艺术4个专业在体育院校已增设。经过五年多的学科建设,我国体育艺术类专业 的建设已初见规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体育类艺术专业的诞生与发展时期,其背景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一 个阶段的扩招及结构调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在校规模急剧攀升,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得到 调整,高等教育已提前迈进大众化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 遇和挑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也不断经历着改革与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成立不久 的体育艺术专业的发展,也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思考问题。

高等教育本身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逻辑起点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决定了认识的多 样性。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集中体现了其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对高等 教育领域内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总结与阐释,这些思考,无论对于宏观的高等教育体 系改革,还是到微观的学科专业建设都有着理性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基于其哲学思想,联系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实践,思考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变革与发展。

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写作背景及逻辑起点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写于 20世纪70年代末,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背景是美国高等教育进 入大众化阶段,并向规模扩张的转型时期,由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引起高等教育质的变化, 新型的高等教育对原先意义上高 等教育的理念带来冲击,在其发展中,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 培养目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问题迫切需要在哲学层次上予以澄清认识。《高等 教育哲学》正是适应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它以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围绕“专 门知识――即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的逻辑起点展开论述高等教育的基本问 题,建立其理论的框架,深刻地分析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由于作者 抓住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且从哲学层次上来思考,因而它对于世界 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今天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这场变化有着实际的理论指 导意义。

2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及本文分析框架的构建

2.1 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当今的大学和学院,为变革中的人民的多种多样利益服务…关键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寻 求各种答案的共同基点,而是寻求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1]布鲁贝克的哲学思 想是对美 国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的哲学总结。他的高等教育哲学直接来源于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论争 即认识论与政治论之争。认识论哲学认为大学是一个“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 [1],追求高深学问的客观性,因此要摆脱一切价值的判断,崇尚学术自治与自由 ;而政治 论哲学则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因 此大学不能摆脱价值判断,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为社会服务。布鲁贝克对此指出,认识论 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传承高深学问和为 社会服务都是必须的,在其价值取向上是统一的。这为我们认识体育艺术专业存在的合理性 提供了了哲学上的启示,对于认识体育艺术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价值取向上有着积极的借 鉴意义。

2.2 规模扩张下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携手并进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布鲁贝克对于“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阐述,实质上探讨的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 的培养目标问题,其焦点是进行普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的,他强调 从高深学问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 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传播与创新作为目的。同时,大学也不能绝对排斥发展 高深学问的工具性,摆脱价值判断。大学适应社会是将高深学问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存在 ,这是由大学在当代社会发展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作为高等教育哲学逻辑起点的高深学问既 是目的,又是手段或工具。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要携手并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各自得 到繁荣并发展,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平衡。

2.3 高等教育的课程

布鲁贝克认为,课程内容既包括高深学问,又包括实际的社会问题。“大学的合理性主 要表现在它与下列两方面有关:完善高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形成多元动态的课程结构 是布鲁贝克重要的课程观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存在学科必须与之保持一致的单一模 式。”[1]现代人重视的是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 级结构来 组织各门学科,以试图探讨各门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为课程提供一种提纲挈领式的结构。跨 学科组织的第二种方法与高等教育的政治理由比较接近。它不从学科着手,而是从那种多面 性问题――各门学科复杂地结合在这一问题里一一开始。这里焦点集中在问题上,从而在跨 学科的联合中,各学科通过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相互联系。

3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现状解析

3.1 体育艺术类专业存在的合理性

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作为体育文化发展的必 然结果;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其产生 提供了现实上的政策可能。体育院校以其资源上的优势,成为了体育艺术文化传承、完善的 机构;同时,适应了我国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院校发展战略规划中关于专业设 置的整体目标,实现了体育资源的优势配置,顺应了市场发展趋势,这为体育艺术类专业服 务社会提供了切实的途径。以布鲁贝克的哲学视角认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不但有 着认识论哲学上的客观性,而且更关注到了“为社会服务”这一政治论哲学上有着其作为学 科专业的实用性,从而实现了对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认识上的统一。

3.1.1 我国体育运动文化的丰富与复兴为体育艺术提供了感性的社会思想基础

从古代奥运会诞生伊始,艺术与体育便紧密联系在一体,使古代奥运会成为古希腊全民 族的体育、文化、艺术的节日盛典。体育和艺术相互汲取着养分,共同筑就了文化史上的一 段辉煌。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想的近代奥运会在复兴之初,艺术即受到人们的注意,顾拜旦提 出艺术、科学、运动是构成和平友谊的奥林匹克思想的三要素,极力推崇艺术和科学对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极大促进作用,重新把艺术置于正常的位置,让它和科学一起,为提高竞技 运动的水平和文化价值发挥了作用。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其后生产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 活的迅速改变以及迅猛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潮都有力推动了体育和艺术的的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社会功能在一阵阵的人文浪潮中被释放,逐渐回归其本 质。人们在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物质满足的同时,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也随之加强。迅速兴 起的体育表演市场和健身热潮,不仅使人们满足了身体上健康健美的需要,更为其精神上、 情感上的审美追求提供了满足;在运动中,体育与艺术对于人自身发展的交互促进与满足以 及社会上多种的体育艺术、表演等现象逐渐加深了人们对于体育和艺术融合的感性认识,而 这种感性认识也成为体育艺术类专业诞生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3.1.2 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开设顺应了高等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种类的需求开始增加, 相应地,专业的设置也开始增多。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 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要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 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2]

体育与艺术之间的这种文化融合的趋势得到体育院校的重视。从学科层次上看,体育与 艺术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顺应这一趋势,逐渐渗透,出现交叉学科――体育艺术。政策上 的可能与体育院校各类资源优势使这种交融不但在理论上得到多方的重视,而且成为了持续 发展的现实。自2003年起至今,在艺术类20种专业中,舞蹈学、表演、舞蹈编导和播音与主 持艺术4个专业体育院校目前已增设。在体育院校中增设艺术类专业,有利于扩大办学优势 ,提升体育院校整体文化品位和办学实力,达到多学科综合体育大学的办学目的。

3.2 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3.2.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就现阶段而言,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各学校是根据自身的学 校特色进行尝试和实践,见表1,在艺术类专业设置上,在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上不尽相同 ,这折射出各学院对于体育艺术专业的理解各不相同。从文化的角度上分析,任何类型的文 化作为整体,必然包含表层的物质技术结构、核心的心理价值观念结构,以及在这两者中间 起重要作用的制度结构。[3]各体育院校对于专业所属系部、专业名称和专业方向 上的侧重 不同,反映出各院校对于核心的“体育艺术”、“表演”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尚存在一些分歧 ,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是体育艺术类专业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表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名称

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表演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国标)、舞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舞蹈编导体育舞蹈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艺术表演、舞蹈 教育、体育节目主播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表演、舞蹈学形体与动作表演、舞蹈、体育舞蹈、健美操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舞蹈学模特艺术与公共关系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艺术系舞蹈学艺术体育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表演健美操、舞蹈、武术表演、舞龙舞狮沈阳体育学院人文科学系表演体育艺术表演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舞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中国舞、模特表演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舞蹈学健美操、体育舞蹈 3.2.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布鲁贝克认为,规模扩大之后的高等教育应坚持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携手并进的教育 目的观。现实要求人们积极参与广泛的实践活动,使学科、课程与实践相联系,接受社会检 验,他提出以下三个论点:1) 自由教育走向职业教育。如强调实践的“职业是文化之根 ,文化乃职业之果”,“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 2) 将自由教育转向普通教育,并赋予新的含义。普通教育既要涉及道德行为的理论分析 ,也要关注道德行为的习惯化,更要对人进行全面教育;3)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 发展的、有价值的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 要的是学会做人。[4]

据此,在思考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不但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更要考 虑到教育的工具性,其培养目标不但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全面的发展,又要有专业的职业 能力;既要具备体育与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这两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根据社会 对人才的要求和就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市场经济观念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实践性人才。以5所 开设艺术类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表2),各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在知识结构上是复合 型的,涉及到教育、体育、艺术等主干学科;在能力培养上是实用型的,需具备较强的教育 、体育、艺术实践能力,强调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与布鲁贝克所提倡 的目标培养理念基本一致。

表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培养目标

学校 名称专业培养目标北京体育大学表演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掌握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专业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学校、 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编导工作的一专多能型的优秀体育艺术人才。武汉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在体育院校、普通学校、文 化(艺术)馆、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西安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承担高等院校、普通中等学校 、各级文化艺术团体、厂矿企业、城镇社区、社会各级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体育文化艺术指导 工作的复合型表演艺术人才。南京体院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巧,能胜任各类学校、俱乐部、文艺团体、厂矿企业及基层社团等单位从事体育艺术表 演教学、训练、组织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沈阳体育学院表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体育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 和技能,能够从事体育表演的组织、创编、教学和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2.3 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的组织,布鲁贝克认为现代人重视的课程组织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按课程结 构组织,以确立概念的方式,通过问题研究探讨学科之间的关系,为课程提供一种提纲挈领 式的结构,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形成一个纵向的学科体系组织结构。其二是 多元综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多学科的视野 汇集成一个横向的学科体系结构。这对于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启 示,普通教育其实也就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关联密切,课程内容应该以完善高 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结合标准,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在体育艺术类的专业建设中,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在课程体系 设计上也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 ,在课程类型上也有所不同,如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在课程上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育实践课三种;其中,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是实施艺术专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选修课程包括了限制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两种。

必修课程或通识课程是实施普通教育的途径,专业教育内容则放在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 课程当中,按照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携手并进的思路,则应该在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例与 内容。体育艺术类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在课程方案上还未有专门的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但从 其“体艺结合”的专业特点出发,可以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对于学时分配的规定,制定学时计划。从现阶段的专业课程学时 上看(表3),5所体育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均多于《课程方案》中的1 000~1 200学时规定 , 而选修课程却少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800学时以上的规定 。[5]选修课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其职业渠道有着 直接关联,这表明,现阶段体育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关注。

表3 体育艺术类表演专业学时分配

学校名称专业 名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北京体育大学表演1 600714武汉体育学院表演1 362684西安体育学院表演1 174――南京体育学院表演1 254630沈阳体育学院表演1 296544

数据来源:王伶俐,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2008。

艺术类课程既有普通教育的元素,又包含专业教育的内容,对于艺术课的程设置需要重 点思考。现阶段,各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的艺术课程学时是不同的,而且学时差别较大 (图1),北京体育大学表演专业艺术课程有816学时,其中包括艺术课程模块选修192学时 ;武汉体育学院有468学时的艺术课程;西安体育学院则有780学时的艺术课程,其中不包括 选修课程;南京体育学院仅有270学时;沈阳体育学院高达896学时。这种在艺术类课程学时 分配上的不同反映出各个体育院校在办艺术类专业过程中对于艺术类专业的不同理解,从而 导致在其主干课程中体育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有所出入。

参照不同的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可在学时比例上的划分为:必修课程(60%),限制选 修课程(25%),任意选修课程(15%);教学时数分别为:必修课程300~504学时,限制 选修课程125~210学时,任意选修课程75~126学时(图1),其中包括专项课。在内容上, 必修课程包括从音乐、舞蹈、理论三个方面内容,其中突出了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以及实践 操作能力;限制选修课程部分需包括艺术理论与艺术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任意选修课程部 分主要涉及到艺术赏析、艺术史论、艺术评论、艺术实践等方面。[5]

图1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艺术课程学时

(数据来源于第二届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

研讨会交流材料)

布鲁贝克视野中的另一种课程组织方式是按照课程结构的方式,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形成 纵向的课程体系。观察体育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已有两所学校进行了此类的尝 试,在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的限制性选修课中,分为了不同两个课程模块,涉及到师资课 程模块、健身指导课程模块,前者侧重于师资职业方向,后者侧重健身指导、健身俱乐部管 理与经营职业方向,学生可根据需要在这两个模块中进行选择。西安体育学院在专业选修课 程里设置了舞蹈与音乐方向,体育与健身方向和影视表演方向等三个不同方向的模块。这种 尝试使得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使学生的专业教育得到强化与提升。

以上的两种课程组织的方式,启迪了对于体育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考虑,在实践 中本着对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的认识,着眼于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有效地构建一 种横向与纵向交错统一的课程组织形式,在不断的“适切性检验”过程中,必将对专业发展 和学生培养起着促进作用。

图2 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学时比例

4 结 论

1) 作为一部学术理论著作,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以高深学问为逻辑基点,探讨了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从哲学层次上来思考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为根 本性的问题,对当前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有着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为其提供的社会思想基础,也顺 应了高等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布鲁贝克的哲学视角认识这种发展, 不但有着认识论哲学上的客观性,而且关注到政治论哲学上的实用性,实现了对于高等教育 价值取向认识上的统一。

3)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要考虑到教育的目的性,更要考虑到教育的工 具性,应该树立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携手并进的大学培养目标观。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课 程设计上,课程内容应该以完善高深学问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结合标准,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 得到检验。在课程组织上,着眼于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有效地构建一种横向与纵向交错统一 的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 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2007.

[3] 《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

[4] 李建辉.教育实践中的矛盾是教育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源泉[J].外国教育研究,2005 (3).

[5] 王伶俐.体育院校艺术类表演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D],2008.

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Multisim;软件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58-01

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经。一直以来,实践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动手实践都是处于被动的模仿、接受的状态,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和工程实践性比较强

高频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了小信号选频放大,高频功率放大,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反馈控制、角度调制与解调等主要内容[1],既有对专业基础课的延续和加深,更有抽象的、新颖的公式推导和多功能电路的结束与应用。同时,本课程工程性、应用性比较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

(二)专业性强、知识关联度高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前期所学的“高等数学”、“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掌握牢靠,对常用的功能模块电路能熟练分析和应用。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对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普高的学生,其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有一定的公式推导和演算能力,有助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经历了高中三年的学习,也有较强的接收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但是由于从未接触过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弱[2]。

(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感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下手。其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数学公式化简及推导不熟练、常用电路模块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掌握不牢靠;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对于常见基础电路能够理解其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分析与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同样或类似的电路,就不知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么就立马找老师询问,依赖老师的指导来解决问题;要么干脆就放在那里不管,让问题一直是问题。而不是自己先分析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如在前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老师首先详细讲解和分析实验内容,其次动手将实验从头到尾的做一便,最后学生仅仅凭借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步骤机械地去做模仿,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去思考和解决,缺乏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很多问题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尝试动手,大多都可以自行解决[3]。

三、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增进学习兴趣和热情、掌握重难点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对以往的实验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实验过程的Multisim仿真

Multisim软件提供了全面集成化的设计环境,完成从原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道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当改变电路连接或改变元器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种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4]。采取先将所实验的项目通过Multisim进行仿真,让学生掌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验证实际电路中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实际电路工作过程的模拟,将电路进行分解,让原本复杂多变的电路简单清晰化,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过程,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直到实验结果正确为止。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

(二)动手检验实际电路

动手实验验证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程。根据Multisim仿真的过程,结合实际电路,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过程,通过对实际输出结果和Multisim仿真结果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产生原因,通过对实际电路结构及参数的调整,让电路的实际输出尽可能地等于或接近理论输出。这一过程,要求学生需要掌握诸多动手检验能力,包括电路的连接、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结果的输出与显示、实际电路的调试和误差的分析等能力。

同时,根据电脑软件仿真和动手实践的相结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互糅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当中去,如理论上讲有诸多因素(如温度、湿度、元器件的内阻等)对整个电路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电路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检验实际电路,以数据的形式将这些因素的影响表示出来。这样地鼓励与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联系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获得实验成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四、小结

笔者结合自己科研及教学经验,对“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些的思路,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与总结,探索本课程适合时展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常书惠.“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CEPE,2010,10:69-70

[3]江明珠.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2010,6:196-197

第6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原因;应对策略

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撰写是高等教育中本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检验本科生四年大学系统学习效果的试金石。毕业论文顺利通过意味着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反映了大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知识,标志着大学生基本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本科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分析,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2]。本文立足于笔者自身从事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缺乏问题意识、论证缺乏逻辑性、整体缺乏学术规范性。

(一)选题缺乏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缺乏会造成论文主题肤浅、没有深度和新意。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3]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这种问题意识,才导致论文主题陈旧,缺乏新意,或者选题空乏、抓不住核心。例如:有的学生讨论“大学生的消费现象”这个论题,仅仅停留在分析大学生学习上的花费、日用品上的消费、娱乐上的消费等方面,而不能结合现实社会中网络消费这一新现象进行探讨,缺乏反映社会现实的意识,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二)论证缺乏逻辑性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的论文缺乏对论证逻辑的仔细斟酌和全盘考虑。段和段之间缺乏过渡性,节和节之间缺乏连贯性,章和章之间缺乏系统性,以至于整篇文章结构错乱、逻辑混乱。有些论文材料不能说明主题,有些论文章节游离于核心观点,有些论文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叙事层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所有这些现象都是论文写作不科学、缺乏逻辑性的表现。

(三)整体缺乏学术规范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4]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但在现实教学中,尤其是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论文写作缺乏学术规范。如引文不注明出处,表格格式不对,图形不符合要求,参考文献不规范。字体大小、段落间距等格式不符合要求,整篇论文看上去不统一、不整洁、不规范等。

二、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毕业论文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科学历教育的成败。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理论学习、方法掌握、认知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外部原因主要是环境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纰漏。

(一)欠缺对基本理论的深入学习

只有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领悟,才能培养一种学科的敏感性,才能充分运用本专业的范式去思考问题、阅读材料和提炼观点。因为缺少对基本理论的深入学习,很多学生面对浩若烟海的文献资料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运用已经学到的学科知识去分析、提炼文献、提出独到的观点。在很多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材料中,经常出现对课题研究的现状不清,目的不明,对文献归纳不当,不能阐述文献的优劣,不能对研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学生对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没有吃透和理解。

(二)缺少对专业方法的熟练掌握

很多学生对专业方法不了解,更没有熟练掌握,造成所写论文的质量不高。首先表现为对毕业论文这种学术性的专业论文写作方法不了解,他们不知道论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比较固定的格式要求。如果没有掌握专业的论文写作方法,就会出现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天、行文口语化等现象。其次表现为对学科所要求的专业研究方法不熟悉,造成所收集的资料缺乏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或是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联系不紧密,如对于社会学本科生来说,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和恰当的调查方法对收集资料、提炼观点、论证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事实上,有部分本科生没有掌握好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做访谈不深入,停留在表面,得不到有意义的材料;做问卷流于形式,胡乱得到一批数据或是任意编制一些数据。这种缺少对学科专业方法熟练掌握的现象造成所写的毕业论文站不住脚,或是没有什么现实性意义和学术意义。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师资培训系统 岗前培训 创新体系

一、引言

师资培训工作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要做好师资培训就必然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师资培训体系,实践和创新更加高效的师资培训制度。《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历水平。”师资培训体系的首个重要环节,就是岗前培训。

高校新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虽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科研能力,但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缺乏必要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不易胜任教学工作。为此,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内容、培训形式、考核方式、培训时间做了明确要求。此后,我国高校新教师的岗前培训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岗前培训是树立新教师思想认识、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及现状、掌握教学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的,也是加速新教师成长,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现阶段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从高校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完成任务的色彩十分浓厚,培训过程大多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目的过于功利化。

由于教师的成绩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教师资格、职称的晋升等,还影响学校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合格率,故各高校对成绩的合格与否较为重视,而对校本情况培训缺乏相应的关注,致使培训目的过于功利化。

(二)培训内容多以规定的书本知识为主,缺乏学校特色培训。

高校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培训较为重视,而对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较为松懈,认为岗前培训就是四门课的培训,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三)培训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培训形式是单调的课堂讲授。新教师多采取考前短期突击通过考试的手段。另外,不同学科各有特点,教学工作差异也很大,单一的培训与各学科教学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

(四)时间安排相冲突。

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一般安排在新学年9—11月份进行,而此时新教师也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这使得新教师自身教学与岗前培训相冲突,从而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五)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原国家教委在《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中提出:“对岗前培训工作要进行严格管理,注意教学质量和效果,要依据‘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评估和检查。”“岗前培训的考核,兼顾学习作业和教学实践锻炼等方面。”但是,多年来岗前培训的考核内容就是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的考试成绩,以纯粹的理论考试成绩衡量新教师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能力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教师岗前培训缺乏一个既能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能衡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机制。

三、高校师资培训系统中岗前培训创新体系的建立

岗前培训工作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体系。培训的目标、内容、考核应该是多角度的;培训的组织实施应该是多层次的;培训的手段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一)培训目标创新。

岗前培训是师资培训系统的首个重要环节,其培训目标不仅是完成国家规定的相关工作,还要兼顾师资培训系统的后续环节。师资培训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工作过程,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发展,现在已经逐步形成包括学历教育,国内外访问学者,外语、计算机技能培训,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各级精品课团队培训,各级课题研究合作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系统。经过岗前培训,新教师不仅可以掌握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还能构建个人的职业规划,更快地树立工作目标,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氛围。

(二)培训内容创新。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融入学校教师队伍,培训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

1.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即《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本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

2.校本情况。校本情况是教育理论培训的补充,也是岗前培训创新模式的重要体现。新教师为顺利开始教学工作,对新环境有较强的求知需求,学校也需要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团队。这样,新教师就必须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校历史。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学校基本情况。通过参观学校,熟悉校园环境、实验室、建筑物功能设置等基本情况。

(3)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的政策,尤其是与新教师个人利益相关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人事政策。

(4)师德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师德教育、学术诚信教育是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品德高尚是衡量高校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要坚决杜绝学术造假、教师作风不良等现象的出现。

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导师帮带;教学研究;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我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更是我校的生命线。根据学校教学大纲,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多、课时少、要求高,而且在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员流失非常严重,这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让青年教师尽快上讲台,挑大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他们在上学期间并没有系统接触过高等教育理论等相关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主要存在的不足有:(1)青年教师在高等教育理论的方面存在短板。由于青年教师主要来自于非师范类普通高校,在校学习期间对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缺少系统地学习,对学员的身心和思想特点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更缺乏如何应用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是一个高水平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所以本文从教育本身、受教育者和研究教育实践的方法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补齐在高等教学理论方面的短板,并完成学习效果的检验。(2)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牢。青年教师入职之前大部分未从事过教师的工作,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教学规范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处于摸索阶段,需要逐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不断强化青年教师对教学基本技能的练习,目的在于熟悉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实施方法和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是授课质量的基本保证。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员严重流失,如何加快培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让新入职的教员尽快上讲台,青年教师尽快挑大梁,对于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一个新的问题。(4)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相对较少。青年教师由于入职时间不长,对于本单位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还未完全参与。但是他们都是本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在科研学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果能够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参与或申报各层次的教学课题或科研项目,从而在课题及项目的研究中获得新的计算机前沿知识、课程教学理念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

二、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面对我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经过2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体系。(1)建设高等教育理论课程试题库,研发信息化考试系统,帮助青年教师补齐短板。针对青年教师的的任职需求,调研部分师范院校的高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确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三门课程作为青年教师任职必修课。并建设了相应课程试题库,以方便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理论学校效果的自我检验。(2)落实导师帮带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教师职业生涯的前几年是决定其一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教师职业独特的教学专长往往是在该阶段形成。因此,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其导师是非常必要的。在撰写教案和讲稿等方面给予指导,听他们的试讲,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也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总之,为青年教师定学习目标、勇于实践,使他们尽快成长。(3)制定教研室练讲赛讲制度,加快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了加快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室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2次以上教学观摩和集中试讲,青年教师每人准备3次课,采用抽签定课、现场授课、导师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检验青年教师练讲成效。同时结合学校和行业内组织的各类教学比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一旦上升到教学比武,会使参赛者必须从内容设计、板书、课堂语言、重难点处理、教案等多方面进行打磨和训练,最后再经过赛场专家评委的点评,使得参赛者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4)参加教学科研团队,积极与同行交流,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结合工作安排,遵循“教什么研究什么”的理念,要求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各类教学研究课题和科研项目,开展项目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团队的帮助下和教学学术项目的研究中提升自身能力,并获得新的计算机前沿知识、课程教学理念等,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或学术活动(如研讨会、访问学者等),多种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除此之外还组织青年教师到地方一流大学进修学习,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给青年教员传经送宝,使青年教师掌握计算机学科一流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开阔了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