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3 10:21: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昏迷病人急救处理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急诊科; 昏迷患者; 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97-01
昏迷是急诊主要危重病症之一。急诊室护士正确的、迅速的进行病因分类,了解昏迷的程度,并与相应的各科医师联系,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初步急救和护理,这是抢救昏迷病人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急诊科昏迷患者护理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 230 例, 来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男 131例, 女 99例; 年龄 16~82岁, 平均 43.4岁; 脑血管意外 110例, 脑外伤 58例, 颅内感染 3 例, 颅内肿瘤 3 例, 癫痫发作后昏迷 3例, 煤气中毒 5例, 农药中毒 16 例,乙醇中毒10例,肝昏迷 2 例,尿毒症昏迷 3 例,糖尿病昏迷 5 例, 低血糖昏迷 2 例,不明原因昏迷 10 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 分析统计原发病、 抢救治疗方案、 措施及最终治疗结果。
1.3 结果:本组死亡 63 例,总病死率 27%; 在急诊科死亡28 例,病死率 12%; 分诊正确率 92%。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颅脑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 多发伤合并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等; 其次是一些全身性疾病, 包括某些严重感染和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合并各种并发症, 外因中毒性疾病如乙醇中毒和各种中毒等。
2 护理措施
2.1 呼吸道的护理:有效的通气是保证生命的必须条件。 因此,首先应确实保证呼吸道通畅,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避免吸入呼吸道;如舌后坠影响呼吸者,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插入通气导管,及时吸出呕吐物与痰液;对呼吸道通畅的患者,可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以2L/min为宜。 当呼吸不畅,氧饱和度很低时,预示着缺氧严重,应即刻行气管切开术,或者气管插管,必要时采用呼吸机维持通气功能。 其次要特别注意防止呼吸系统感染,定期翻身拍背,每2~4小时1次,及时有效的吸痰,吸痰要彻底,防止损伤气管黏膜。 行气管切开者应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2.2 昏迷病人的后续护理:昏迷病人进行初步护理, 有关各科室医师已明确昏迷的病因后, 需进行后续护理。 其任务是: 做好转入病房, 护送病人至有关科室的工作。 如病情不稳定, 昏迷病人病因尚未弄清, 需留急诊室继续观察。 除按护理程序继续观察生命危象外, 应按昏迷常规护理, 如口腔护理, 大小便的处理, 褥疮、 下坠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的防治, 以及营养、 水电解质的管理等, 并注意昏迷程序的发展和病情的预后, 及时汇报医师。
2.3 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观察:在进行各项检查及抢救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迅速连接心电、血氧监护仪,准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检测,及时、准确记录并通知医师,昏迷晚期或脑干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出现潮式呼吸、失调性呼吸、叹息样吸气呼吸,因此,在检查脉搏时,必须注意脉率、节律强弱,随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了解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为各种抢救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抢救顺序应以先处理致命损伤,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3 讨论
急诊科接诊的昏迷患者是临床急救医学的常见危重病症状之一,其临床机制为脑缺血缺氧、代谢异常,致使中部脑桥以上的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损害或者弥漫洼双侧大脑皮质损害,脑活动功能降低而出现昏迷症状,其病死率较高,抢救工作稍有延误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昏迷患者的救治往往涉及医学领域多学科、多专业知识,此类患者的临床急救不单单是急救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急诊科医师亟待攻克的课题。昏迷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同时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一般在30min之内,因此,临床如何早期、正确地做出对病情的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是抢救昏迷患者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昏迷急诊救治的护理工作中,接诊时护理人员必须迅速判断病情,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各项诊治及护理措施必须尽快完成,以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成功率,同时也是对家属的一个最大安慰,从而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急诊接诊抢救,护理人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为医师判断、评估病情提供靠的参考资料,做到能准确及时观察患者病情,搜集、整理有关疾病的信息,而且要发挥自我能动性,进行熟练的抢救操作配合,不断完善护理技能,急诊昏迷患者的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如急性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各种农药及药物中毒、晚期肿瘤以及感染性昏迷等,要求急诊护士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及各种临床抢救护理技能。
总之,急诊护士应密切配合医师进行准确、全面、争分夺秒、娴熟的抢救与护理,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有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还要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病情鉴别观察能力,同时要做到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良好,熟记抢救程序、流程,熟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深静脉置管的应用,积极主动的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缩短受伤检查时间,从而有效抢救患者,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确保昏迷患者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 戴其娟. 探讨如何更好的对昏迷患者进行临床护理[J]. 吉林医学, 2010,(27)
[2] 韩自华,杨宗德. 987例院前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06)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较为常见且死亡率高,对此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2004年7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3~76岁,平均59岁。意识状况:意识清楚3例,朦胧4例,浅昏迷6例,中度昏迷14例,小脑天幕疝2例。颅内出血量60~130ml,平均80ml。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72h。手术方法: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5例,钻孔血肿抽吸或引流术29例。结果:治愈15例,好转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8例,死亡5例。
2 护理体会
2.1 临床观察要点
2.1.1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 严密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定期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如体温、血压的骤升或骤降,心率过快或过缓,呼吸过深或过浅和有脑疝迹象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加强监护和做好有关急救准备。其变化过程是决定手术的重要指标。监测时,为避免病人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1]。
2.1.2 应激性溃疡的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面色和有无呃逆情况。若脉搏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提示有可能为应激性溃疡的表现。另外观察病人的呕吐物与排泄物中是否有出血,可进行隐血试验判断其结果。加强对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监护,如有出血应立即禁食,口服正肾液收缩血管。本组病人均进行预防性应用制酸药物捷可达,无一例出现应激性溃疡。
2.2 护理措施
2.2.1 术前护理 将病人安置重危病室,备齐急救药品和用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呕吐物。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配血、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使用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做好各种术前准备。
转贴于
2.2.2 术后护理 (1)给予正确的卧位,减少搬动和刺激,昏迷按昏迷护理常规。将头部抬高15°~30°,尽可能避免搬动病员和不必要的操作,以防止加重脑出血和再次出血的发生,保持环境安静。头部应置冰袋以降低脑耗氧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吸氧、及时吸痰,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如有呼吸衰竭迹象应做好人工呼吸及有关急救准备。(3)脑室引流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引流管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15cm,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应先试夹管1~2天,无高颅压症状方可拔管。(4)预防并发症的处理。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昏迷病人用湿纱布覆盖口鼻处,防止口鼻腔黏膜干燥和痰液粘稠结痂误咽而窒息。预防压疮:急性期睡气垫床,4h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部,以后每2h翻身拍背、吸痰1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尤应注意骶尾部,亦不可忽视敷料包裹部位。本组无一例压疮。预防泌尿系感染:昏迷病人常有排尿功能紊乱,短暂尿潴留继以尿失禁。必须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置尿管过程中,加强会护理,并定时以训练膀胱贮尿功能,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5天。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予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上眼睑。预防静脉炎:掌握静脉炎判断标准,沿静脉走向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观察时间为10天,凡在此输液期间发生静脉炎均为阳性[2]。特别是静脉应用甘露醇应防止液体外渗。(5)循序有效的功能训练。应尽早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病残率,既要保持舒适,同时又要保持功能位置,并用足托和棉垫加以保护。早期可按摩肌肉,舒筋活血及被动运动,动作缓慢,由小渐大,以不痛为宜,并观察病人反应,待出现自主运动时可鼓励病员自己锻炼。失语给予语言功能锻炼,并鼓励病员多听广播,恢复语言功能。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循序渐进的有效功能锻炼,可促进脑血管患者社会心理康复水平,使患者在家庭得到连续性完善护理,减少复发率,使肢体功能及早得到康复[3]。(6)营养:急性期禁食24h,以后按医嘱给予鼻饲流质,直到病员恢复吞咽动作后,方可给予少量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易消化饮食为主,保持大便通畅,恢复健康体能。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可应激产生严重分解代谢,使血糖增高,乳酸堆积可加重脑水肿。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减轻机体耗损。定期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如体重、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电解质等,以便及时调整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方。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
[关键词] 急诊;昏迷;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sease causes of coma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clinical emergency plan. Methods 112 cases of coma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m were analyzed, and the disease causes and clinical emergency pla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linical symptom diagnosis, history disease analysis and related auxiliar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acute poisoning in patients was the highest, reaching 41.96%,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the second, accounting for 33.04%, diabetes complications reached 16.07%, secondary brain lesions reached 5.36% and other causes reached 3.57%, after rescue, 4 cases died in the 112 cases of coma patients, including 3 case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clusion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analysis of disease causes and positive emergency measures can provide key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t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ducing the morbidity r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success rate.
[Key words] Emergency; Coma; Emergency
急诊昏迷是一种极严重的意识障碍,经研究发现,5%的急诊科患者存在昏迷症状。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复杂,患者无法存在明显意识,无法感受外界刺激,无法配合医生体检和询问,这给急诊诊断带来了困难,所以需要对昏迷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该研究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112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临床急救方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昏迷患者112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5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1.23±5.92)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详细向送诊人员询问昏迷患者的病史,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对患者是否处于昏迷状态进行迅速的判断与确认,掌握其生命体征,评定患者的昏迷级别[1]。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行必要的辅助检测,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肌酶及影像学检查。本着抢救患者生命为原则,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对患者给予分类抢救,优先处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者。给予患者颅内降压、洗胃、葡萄糖注射及抗感染等治疗处理,保持呼吸通畅,以维持血氧饱和度[2-3]。若出现呼吸衰竭者则需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如有需立即给予改善循环、补充容量、组织灌注等措施,以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则需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
2 Y果
2.1 112例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
112例昏迷患者经临床症状诊断、病史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发现112例昏迷患者的病因中急性中毒所占比例最高,达41.96%;其次是心血管病变,占33.04%;糖尿病并发症占16.07%,继发性脑部病变占5.36%,其他病因占3.57%。具体见表1。
2.2 112例昏迷患者的病死率分析
112例昏迷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后,共计死亡4例,其中急性中毒无患者死亡,而心血管病变患者中死亡3例,所占比例最高。具体见表2。
3 讨论
昏迷是一种急诊科常见的高病死率急危重症,表现为处于觉醒障碍、意识内容障碍、躯体运动能力完全丧失,多见于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中毒、外伤等。由于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复杂,并且因为无法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所以不能提供相关的病史及配合诊治,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4-6]。有研究报道[7-8],急性昏迷患者在脑功能出现障碍后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实施急救,病死率可达10%。为了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临床急救方案,该研究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112例急诊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临床急救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2例昏迷患者经临床症状诊断、病史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发现112例昏迷患者的病因中急性中毒所占比例最高,达41.96%;其次是心血管病变,占33.04%;糖尿病并发症占16.07%,继发性脑部病变占5.36%,其他病因占3.57%。112例昏迷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后,共计死亡4例,其中急性中毒无患者死亡。笔者通过该次研究体会到对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在入院后经病因确诊后,应立即给予呼吸、循环支持以及洗胃、导泻、利尿等处理,如遇严重者需根据毒物种类及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血液透析[9-11]。同时,笔者研究还发现心血管病变患者中死亡3例,所占比例最高,这与韩勇等人[12]报道结果一致,韩勇等人也发现在所有原发病中心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心血管病病死率高的原因是多数患者有多年的心血管基础病,多发病突然,无治疗期过长,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13-14]。
综上所述,对急性昏迷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病因分析,积极的抢救措施,为患者病情的确诊与治疗提供关键的依据,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恂,胡文辉,陈合凤,等.117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33.
[2] 陈晓文.74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重庆医学,2013,42(29):3545-3547.
[3] 李伟东,曹翔,曲修胜.21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51.
[4] 刘启举,李雪梅.258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1-12.
[5] 何昌茂.536例昏迷病人内科急诊抢救回顾性分析及探讨[J].河北医学,2011,17(6):745-748.
[6] 郭丛径.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及处理[J].临床医学,2014,34(8):77-78.
[7] 朱庆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48例病因分析及抢救[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36-137.
[8] 付霞.急诊急救急性昏迷患者1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22):100.
[9] 张玉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20例诊治体会[J].海南医学,2012,23(11):39-40.
[10] K ksal, Torun G, Ahun E, et al. The comparison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Glasgow coma scale-ag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cores in the assessment of nontraumatic critical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Niger J Clin Pract, 2016, 19(6): 761-765.
[11] 罗燕.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抢救[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92.
[12] 韩勇.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55-56.
[13] 李金红,靳凤彬.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1.
[14] 郑洪涛.急诊瓤魄谰然杳曰颊叩牧俅舱锒稀⒅瘟萍傲菩а芯[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263-264.
关键词:院前急救 意义 特点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9-02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期待本研究能揭示漳州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规律,为制定相应急救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特别是在建设和谐海西、厦漳泉同城化大背景下为大型应急抢救事件提供帮助。
1 院前急救的重要意义
急症病人尤其是紧急的危重病人,众所周知时间就是生命!各种急症,包括创伤在内,大多为突然或意外场合下发生,如何在现场分秒必争地施行必要的救治,也是基础生命支持,对病人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创伤急救必须强调最初的一小时,亦称为伤后黄金一小时。院前急救短则以分秒计,长则以小时计。院前急救的场所即为事故现场如:交通事故、中毒、工伤、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山洪、暴雨、地震、塌方等均应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治,特别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为4min,如果不争取这宝贵的几分钟,既使院内设备再先进,医生的技术再高明都不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所以说一个具备快速有效功能的院外急救体系可以使病人的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院前急救时段至关重要。
2 院前急救的特点
2.1 出诊时间上的急迫性、迅速性:大都属急危重症,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诊,应充分体现时间的紧迫性,到达现场应紧急处理,决不容动作缓慢,态度消极。
2.2 出诊急诊时间与现场地点的分散性和不集中性呼救120时间上的不集中性,可以在白天、晚上,也可以是节假日。再则地点不固定,急救现场可涉及急救区域的各个角落,可以是偏远的农村,行驶的公路及路旁沟坑,也可以是高楼,人群集中的居民区,显出分散性。故急救车辆人员、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应时刻处于备用状态,一有呼救立即出发。
2.3 院前急救现场的环境差,院前的急救现场环境一般较差:如车祸导致人车翻入深沟,坎坷不平,既难以操作又存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在夜晚光线较暗辨别困难。有时到达现场处于人群闹市,围观太多,目击者为非医务人员影响抢救。有时到达现场危险未排除如抢救深井中的二氧化碳中毒或其它甲烷、乙烷中毒如危险未排盲目进入现场有可能发生中毒,再则护送途中需要严密监护,但车辆颠簸及噪音都给护理观察病情带来一定的困难。
2.4 病种多,病情复杂。院前急救病人涉及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大多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只能以稳定生命体征对症治疗为主。如心跳骤停先施行心肺脑复苏,骨折病人血压稳定时只能夹板固定患肢,休克病人建立静脉通道,颅脑损伤病人应先降颅压再行其它措施。
3 院前急救原则
3.1 稳定生命体征重点救治,如心跳呼吸骤停应先行心肺复苏(CPR),再做其它处理,昏迷病人应保证呼吸道通畅,外伤创伤性出血应加压包扎止血,有休克建立静脉通道,喉头水肿应先解决窒息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环甲膜穿刺或行气管切开术等,成批车祸应先救治重伤,再救治轻伤。
3.2 有效监护,安全转送,重病人先急救后运送,床边监测,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及时通知院急救中心,动员全院急诊网络,应打破传统的抬起就跑的传统观念,不把院外(前)急救视为简单的运送程序,先就地急救,后监护运送。
4 院前急救中可行性问题
4.1 急救出诊医护人中必须具备国家认定的合格执业证书才能上岗。
4.2 院前急救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何等严峻,它不象院内急救可有其他医护人员协同进行。
4.3 院前急救接对抢救经过,是否携带相关疾病有关药品器械。
综合上述,重视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把生命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对于提高医院社会效益,降低社会群体的病死率伤残率具有深远意义。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院内及后期住院的治疗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效、准确、流程化的院前急救,可能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急诊疾病谱会随着人类经济、居住环境、气候等多因素发生变化,院前急救的重点也会随疾病谱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在掌握急救技能的同时,注意对本地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的了解,并制定出一套相对应有针对性的方法,以应对不同院前急救的需要。坚信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将大大提高医院院前急救质量,并将造福于千千万万急症病人。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努力提高加强第一阶段救治质量.中国急救医学,2003;(23):94
[2]赵云腾.院前心肺复苏成功36例分析、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1,(15)4:204-207
[3]黄富军.576例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117~118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即使中型的颅脑损伤,由于血肿的增大,脑水肿的出现,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手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颅脑损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不仅死亡率高,并发症也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介绍如下。
1 识别评估
护理人员在对临床工作中对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因素、可能发生的环节,如人员(护士及患者本身)、环境、物品、器械、制度和程序等环节,有预见性的建立护理风险评估表,将“怕出错”的意识,积极转变为“哪里可能出错”,现将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分为以下四类:控诉事件、意外事件、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风险、护理差错事故。
2 观察病情
1.1 意识障碍程度:如朦胧嗜睡、浅昏迷、深昏迷病人是否有中间清醒期等。病人意识轻重程度是病情变化的重要表现。昏迷减轻则病情好转,昏迷加深提示病情加重。同时注意病人的呕吐、吞咽、咳嗽各种反射及四肢动作,排尿、排便等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1.2 瞳孔变化:瞳孔是观察颅内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迟钝或消失,细心观察,详细记录。瞳孔进行性散大,以后两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甚至眼球固定,病人处于深昏迷状态,则说明病情危重,及时报告医师。
1.3 生命体重变化: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果血压低、脉搏快、呼吸急促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血压高、脉搏慢、呼吸减慢而深,甚至出现鼾声,则提示颅内压增高。体温38℃~39℃早期为生理反应性变化,第3天体温升高则为继发感染,无感染体温在39℃以上,呈持续高热则有脑干损伤。
1.4 肢体活动情况? 注意观察是否有侧肌张力增强,有无偏瘫,如眼球活动异常,眼睑有无下垂,面部表情肌活动是否对称,肢体否自主活动。
3 护理体会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口腔中常有血性分泌物或呕吐物,均能因误吸造成呼吸道梗阻,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1次/6h。痰液难以咳出,行吸痰,深度22~25cm,动作轻柔,速度快。当患者处于昏迷期时,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滞留于气管或支气管造成阻塞,发生窒息,应及早行气管切开。
3.2 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暖,免受凉,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头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放置冰袋,每天做口腔护理2次。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口唇有无干裂,如有溃疡,可外涂龙胆紫或冰硼散,如干裂则涂石蜡油。保持皮肤清洁及床褥干燥、平整、舒适、勤翻身,勤按摩受压处皮肤,预防褥疮。
3.3 维持营养及体液平衡:除静脉补充外,昏迷病人留置胃管,行鼻饲,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并注意:(1)食物新鲜、清洁;(2)注人食物温度保持在39℃~41℃或以不烫手为宜。鼻饲前吸痰,抬高床头20°,测试胃管确在胃内方可进行;(3)鼻饲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次不超过200 ml,间隔时间不少于2 h;(4)鼻饲完上提胃管末端,注入10ml温开水,保持管道通畅,防止粘连,并记录24 h出入量。
3.4 大小便的护理: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给予止泻剂、止血药或静滴甲氰米胍等辅助治疗,同时为预防肛周皮肤发生溃烂,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并用柔软手纸擦干局部。便秘者应用缓泻剂,不能用大量液体灌肠,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及水分被吸收而促成脑水肿。有尿失禁或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管,间断放流尿液,每4 h开放1次(应用脱水剂时除外)。保持会阴的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会阴2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发生尿路感染时,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液冲洗膀胱每日2次,使膀胱底部的沉渣尽量排空。能自行排尿的男性病人,可留置假性尿管,并注意的清洁,避免尿路感染。
3.5 早期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病人清醒后,加强语言训练和肢体伸展、内外展,逐渐坐起,协助行走的训练。
4 讨论
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复杂,变化迅速,必须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忙而不乱,循序进行,分秒必争,是抢救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措施,还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工作中,掌握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依照识别评估相关护理风险,制定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控制实施及评价总结这一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模式,采用必要且可行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措施对风险加以处理,大大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立庄,石铁峰,杨东波,等。颅内多发性血肿的治疗体会,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1):7778。
[2]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
[3]金小华。护理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外健康文摘,2009,21(2):5
【关键词】建筑工地;颅脑外伤;急救护理
建筑工地发生的颅脑外伤一般为猛烈的暴力所伤。严重颅脑外伤病人,具有病情危重,合并伤多,变化突然,死亡率高特点。伤后出血、休克、颅内压改变、缺氧等均引起生命危险。特别是伤后短时间内出现休克、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是颅脑损伤死亡最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对建筑工地颅脑外伤病人所采取的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即生命基础救护及急诊室的紧急处理。
1 颅脑外伤后遗症
颅脑损伤综合征,又称之为脑外伤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脑外伤神经官能症。病名不一,说明对此症尚缺乏统一认识和诊断标准。颅脑外伤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临床医生所说的度过恢复期后,仍暂时或长久地留有某些症状,我们把这些症状称为颅脑外伤后遗症,或称为颅脑外伤后综合症。
2 颅脑外伤后遗症的表现
其发病机理可能系在脑的轻度器质性损伤和病理改变( 脑点片状出血,脑水肿,脑小软化灶和轻度脑萎缩)的基础上,附加病人思想和精神因素所致。病人主诉经常有头昏,头痛,恶心,厌食,疲劳,易激动,耳鸣,多汗,心悸,记忆力减退,精神萎糜,失眠,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病人主诉常多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时虽查出一些轻微征象,也难以定位。其中一些伤员可能脑电图轻度或中度异常,CT脑扫描可有轻度脑萎缩等。患者许多自觉症状长期不能消除,如头昏、头痛经久不愈等。另外,其发生和脑组织受损严重程度无关,相反常有受损轻者反而多有该症。
3 颅脑外伤前期护理
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观察。对体征缺如或症状轻微的头部外伤病人,尤其是那些顶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的中老年病人,更应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伤后48小时,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赢得抢救时机,颅脑外伤护理要点如下:颅脑外伤一般为猛烈的暴力所伤。常伴有骨折、胸腹部的多部位、多器官的损伤。患者入院急、伤情重。颅脑外伤轻者可自己正确诉说受伤的部位和症状;重者神志昏迷,失去诉说能力。在患者急诊入院时,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立即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测血压,开通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吸氧,应用利尿剂、止血剂等。对于伤情较重、昏迷不醒者应保持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引起窒息,还应给予留置导尿,以便观察尿的色泽和尿量。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重伤者,应每隔10~15min观察测量神志、血压、脉搏、瞳孔等1次,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抢救治疗。对于在短期内有较多伤者入院时,应组织好抢救小组,分工合作,积极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抢救。
4 颅脑外伤入院的体征变化观察
4.1 意识变化:入院时有些病人不是处于昏迷状态,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的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因此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如病人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或尿失禁,或清醒转为昏迷,或昏迷程度加深等,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应及时处理。
4.2 瞳孔变化:头部外伤病人应15~30分钟观察瞳孔及对光反射一次,同时注意区别是视神经还是动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变化。
4.3 颅内压变化:颅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高压,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头痛加剧,烦躁不安,如果早期发现血肿,可为手术清除血肿赢得时间。除随时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外,还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波动情况。
4.4 生命体征变化: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均可导致生命体征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和呼吸变慢,外伤后应每15~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观察中还应注意有无低血压,若发生低血压,应及时纠正低血压,减少颅内血肿的发生。
4.5 神经体征变化: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等,最好每30~60分钟观察和检查一次,对不合作病人和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抽搐情况。应立即行血、尿常规、头颅CT、X线、B超等检查,以明确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对患者检查时,护士应全程陪同检查,随时观察患者的伤情变化。若患者伤情需要急诊手术,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5 颅脑外伤入院后的护理
5.1 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的重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感染,这是整个抢救过程自始至终应该把握的中心环节。应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块及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深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给予低流量吸氧,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躁动者给予约束双手。
5.2 止血护理: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尽快制止头部外出血,协助医师加压包扎,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可能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5.3 防止感染护理:防止颅内感染,应将患者平卧,患侧向下,让血液或脑脊液顺利流出来。切忌用布类或棉花堵塞外耳道或鼻腔,以免其逆流而继发颅内感染。禁止药液滴入、禁止腰穿,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5.4 心肺复苏护理:若患者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又能排除患者胸骨及肋骨骨折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不要试图用拍击或摇晃的方法去唤醒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
5.5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剌,如周围静脉不易穿剌者,行深静脉穿剌,以保证液体和药物能迅速进入体内。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15~30min内快速滴入,否则起不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另外,再加入法莫西丁或西迷替丁等抗酸制剂,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5.6 营养护理:营养支持护理是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一般患者术后1d可进流质软食物,2~3d给半流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从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等。清醒患者应鼓励进食,以增加抵抗力。
5.7 心理护理
来院后颅脑外伤神志清醒的患者,在受伤后一般均有恐惧、焦虑、疑虑、急躁、主观感觉异常、矛盾等心理变化。患者由于突然受伤,对伤病的发生缺乏心理准备,由于疼痛、出血、情绪紧张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患者入院后,护士首先应做好接诊工作,沉着冷静地接待患者,以同情安慰的语言稳定伤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对待患者应热情、诚恳、耐心,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严重脑外伤的急救及护理 祝红妹《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1999年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8月104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这些患者入院后均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在重症监护室里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经过精心的重症监护护理,有86例患者痊愈,13例患者病情好转,5例患者死亡。
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基础和颅脑损伤患者的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良好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ICU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0-02
随着城市繁忙的交通及建筑事业的高度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常见,起病急,病情危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而及时、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2月~2012年7月收治104名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有76例脑内血肿患者行了开颅手术,有13例脑干损伤患者,有15例重度脑挫裂伤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其中有36例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行气管切开术。104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有5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86例患者治疗出院,13例患者病情好转,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年龄3至68岁,其中男68例,女36例。
2重症监护急救护理
2.1保持气道的通畅是关键,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拉出。协助医生做好气管切开,并掌握吸痰时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正确吸痰,每次换导管,动作应轻柔。
2.2有效吸氧。持续吸氧3~7天,氧流量2~4L/min,必要时可给予高浓度吸氧。
2.3急诊术前准备。术前备皮及抽血化验、留置尿管及术前脱水及抗生素的应用,都应在半个小时内准备好,因手术是否及时与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3重型颅脑损伤保守治疗的重症监护护理
3.1意识状态及瞳孔的监护。根据病人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程度,觉醒水平来反映意识状态[1]。所以意识的状态非常重要,每次进行护理操作或其他治疗时或家属探视时,都应呼叫患者的名字,以刺激患者恢复意识。另外通过瞳孔的观察也可以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特别是对于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患者,密切观察其瞳孔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作好有效的处理。
3.2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功能的监护。重型颅脑损伤常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发生呼吸障碍[1]。如出现呼吸频率异常,要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呼吸衰竭。在SPO2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可以及时检查呼吸道情况,查找出原因及时纠正缺氧状态。
3.3体温的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小时体温仍处于高热状态时,提示对病情恢复不利,应及时寻找病因。早期头部给予冰帽或冰枕降低颅内温度。其中有8例高热患者我们除了给予药物及降温毯降温外,还应给予物理降温及采用冬眠疗法,患者降温效果理想。
4颅脑手术后的监护
4.1及呼吸道的监护。颅脑术后患者一般采取头偏健侧卧位,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如有去骨瓣减压者避免骨窗处受压,如小脑、脑干肿胀和后颅窝手术者,宜取侧俯卧位,8小时禁用枕头,防止脑干和枕部受压,引起枕骨大孔疝[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做好湿化及翻身、拍背工作,重视呼吸道的管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体现。
4.2营养支持疗法。由于昏迷患者无法由口进食,但是由于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的消耗非常大,所以在昏迷72小时内我们给予患者留置胃管,并每隔3小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补充机体所需能量。
4.3引流管的监护。根据手术的部位及放置引流管的作用,保持引流管通畅,并根据要求定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好处理。
4.4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除了细心为患者做好病情观察外,还应做好患者的全部基础护理,让患者舒适、安静地接受治疗,如严防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的发生等,都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原因。
4.5重症监护室的心理监护及促醒护理。由于患者处于一陌生环境中,无熟悉的家属陪伴身旁,加上身边的不适,无论是清醒或昏迷患者,护士都应给予鼓励及心理疏导工作,以让患者度过心理恐惧期。可以采取一些促醒措施,如让患者听他熟悉喜爱的音乐或让家属录音放在床边不断重复刺激其脑细胞,根据调查显示:亲密对象的按摩与还有语言的刺激有明显的促醒作用[3]。另护士在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利用言语呼唤促醒,如“李四,我现在给你抽血了,放松一些,主要是检查肾功能的,进针的时候有一些痛,所以,请你忍耐一下,好吗”如此重复在患者面前使用言语刺激,可以增加脑血流,还可影响脑神经递质水平[4],有极好的疗效。
5小结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外科护士除了在急救处理上要展现优势外,还要在重症监护室里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全面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协助医生采取积极的措施。在为患者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及心理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可以提高重症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解丛民.颅脑损伤的重症监护[ICU].神经外科杂志,2010.09.242~243
[2]陈水如,张燕飞.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9,14(1:5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9月到2012年5月在ICU实习的60名护生,每组2-4人,每组在ICU实习4周,
1.2 评估工具:根据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护理实习生考核表对实习综合情况进行考核,从中找出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1.3 方法:科室带教老师根据护理部制订的实习计划及科室拟订的ICU教学计划进行带教,根据医院护理部护理实习生考核标准对完成实习计划的实习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实习态度,仪表(2)基础知识(3)实践技能(4)业务学习及文书书写。评分标准:95-100分为优,90-95分为良,85-90分为合格,85分以下为不合格。
2 结果
60名实习生中成绩为优的3人,良8人,合格48人,不合格1人,现将合格与不合格的同学(共49人)在实习过程中的各项成绩进行汇总,将最常见的几项问题进行例表:
3.1 存在问题
3.1.1 医院感染知识的缺乏
大部分护生一提到医院感染,就认为医院或科室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做医院感染的质控工作,自己不需要去了解和关心。一项对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识的现状调查显示:护生从学校获得手卫生知识者仅占19.38%。从学校教学中获得正确洗手方法者占28%。[6]
3.1.2 护理文书书写缺陷(专科知识缺乏,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差,主客观资料混淆)
ICU病人病情复杂,仪器设备多,使用频繁,知识更新快,对护理人员工作要求高。在实习中后期,有的实习护生自认为掌握了相关知识,技能,书写的护理记录重点不突出,罗嗦,病情变化及转归不能准确描述,无法反映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护理记录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人在住院期间过程的客观反映。在这方面,很多年资低的护士都把握不好,对实习护士就更加困难,往往在他们的记录中出现疾病的主观资料。
3.1.3 病情观察掌握不好
我院ICU是一个综合性的重症监护室,内科,外科及麻醉复苏的病人都有在收治,病人病种各不相同,病情普遍都很复杂,变化也很快,护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都是书本之上的,他们大都没见过临床表现,可以说几乎没有经验可言,对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要么根本发现不了,要么不当回事,无法预见在此之后将会出现的危险,甚至有极少数护生连不同疾病应观察的体征都不能准确掌握,例如:COPD病人一概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痰液的性状及有无二氧化碳储留等;脑出血病人应该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
3.1.4 急救意识差
急救需要对突法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迅速有序地进行干预。护生在学校很难见到真实的急救场面,加之对ICU这个新环境的不熟悉,当收治急诊送入的病人时,他们往往站在一旁手足无措,体会不到争分夺秒的重要性,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才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也无法迅速做出应对。
3.1.5 昏迷病人的查对执行不到位
ICU内大多数病人都处于昏迷状态,很多实习护生意识不到查对制度的重要性,也没掌握查对的方法,他们认为病人神志不清,问他问题他也不能回答,这样就不用查对了。从而给差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1.6 临床环境下转换适应能力差,实习态度不端正。
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从单纯以学习理论为住的学生角色逐渐向一个临床实习护士转换,从期待到变成现实,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加之ICU是危重病人和濒死病人聚集的科室,护生首次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专业知识不熟悉,对自己信心不足,对危重病人,医护人员尽管尽力抢救,也许最终也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愿望和行为的冲突使实习生压力倍增,一部分学生能慢慢适应,另一部分则无法适应,继而产生抵触或麻木的态度:迟到,早退,找各种借口请假,上班无精打采,着装不规范等等一系列影响实习计划的问题便接踵而至。
3.1.7 抢救技术及仪器使用不熟练
ICU的仪器设备精密,种类繁多。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等这些设备护生只在书本上略有见闻,到了临床看到带教老师师范操作时,既好奇又惊恐,既跃跃欲试又无从下手,既熟悉又陌生,真到了接触病人时就不知所措了[4]。CPR,除颤等抢救技术也是一样,有的护生能够说出基本的步骤和位置,但面对不同情况的病人他们也很紧张,胆怯,没有信心。
3.1.8 慎独精神差,基础护理不到位。
ICU是个相对普通病房更封闭的一个独立空间,病人家属每天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探视时间,很多实习护士觉得ICU好,不是因为能学到更多知识,而是觉得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像在普通病房那样有很多双家属的眼睛盯着自己,况且现阶段的实习护生大爽数为独生子女,独立性和吃苦定神欠缺,对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和会阴冲洗等基础护理更是觉得又脏又累,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护生们更加地重治疗轻基础护理,甚至有人还表示:“反正家属看不到,做不做都无所谓。”
3.2 对策
3.2.1 加强院感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
在护生进入我科第一周与带教老师对物品进行消毒时,带教老师便会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机构和任务,示范并指导学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等院感的各项规程,随时提醒,随时指导纠正,通过情景教学法提高护生院感防范意识,掌握了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不定期抽查手卫生执行情况,组织护生参加我院开展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的全员培训。巩固其手卫生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保证了洗手和手消毒的效果,减少院感发生率,减轻护生进入真实工作情况景的焦虑[7]。
3.2.2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和《护理文书书写标准》的学习
每组实习护生入院时候人手一本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小册子,入科后由带教老师组织学习后简单考核并不定时抽问,每月组织护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工作之余提供各种病情的重症病人的护理记录单让护生翻阅,知道其掌握ICU护理记录的要点和内容,让其在草稿上独立完成病人的首次入院记录及病情变化和处理等记录,经过护生自查后交带教老师查阅修改,反复多次,护生能够基本掌握ICU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
3.2.3 分层带教、加强专业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教育
我科带教老师与护生基本实行一对一带教,根据护理教育现状及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后带教老师会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地将ICU的护理重点、难点及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的知识传授给护生价运用沟通技巧,掌握病人的身心要求,逐渐进入护士角色的同时也加深了护生对整体护理的认识和运用,从而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除此之外还通过交接班、护理教学查房,小讲课等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使护生掌握在普通病房不常见的例如:气管切开护理,封闭式吸痰管的护理,除颤仪及呼吸球襄的使用,心肺复苏术等专科性极强的技术知识
3.2.4 严格查对制度,强化安全教育,降低护理缺陷
查对制度贯穿整个护理实施过程中,它的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这个随时可能触及法律的敏感问题。例如:目前规定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对病人查对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顺应护理部的要求。我们在护生实行各项操作是教要求其尽量使用三种方法核对病人(即:直接问病人姓名、看床头卡、看腕带),但ICU繁荣昏迷病人较多,他们无法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后两种方法显得更加重要,收治新入病人后要求护生将腕带及时按临床诊断和病人证件填写床头卡和腕带并予以病人佩带于手腕上,收治转入病人我们要求护生将腕带上的信息与病人家属和病历核对,核对无误再填写床头卡,利用这种周而复始的方法,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周时间,大多数护生已经能在各种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了。这种谨慎的工作持续下去将大大降低护生日后独立上岗后护理缺陷的发生。
3.2.5 加强岗前培训及入科环境的熟悉,按计划带教
护生来到我院,首先接受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医院相关领导会向其介绍医院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成果,先给护生留下一个好印象。确信自己选择这里实习是明智的,接着会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对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护生被分到各科室,来到ICU实习的护生。由带教老师专人带教,第一周与带教老师一同进行消毒、仪器维护、清点药品、物品检查有效期等一连串看似简单却重要的工作,通过一同的带教,护生能基本熟悉科室环境例如:急救药品抢救器材放置位置、床位摆放位置以及各种物品的存放方法和有效期等。也能掌握部分物品的消毒、清洁,维护管理方法。第二周由带教老师做各种ICU的护理操作,护生在观摩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逐渐熟悉ICU的工作流程,后2 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护理操作及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并能较为及时准确地书写危重病人的记录。
3.2.6 带教老师专业素质关系到实习护生的职业素质
带教老师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品德来影响教育学生,将他们塑造成名副其实的健康守护者。只有老师自己致力于教育和修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2]。在这方面,我科的带教老师通过中,短期培训,讨论国内外最新动态,到华西等医疗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的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新观念[5]。用自己饱满的精神,优雅的姿态,简练的语言和规范的行为让护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7 收集反馈意见
研究修改策略制定出新的带教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以临床为基础,一改以往“灌输法”为“启迪式、交流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带教,得到绝大部分实习护生的认可。此外我科充分利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分成不同小组,采取角色转换,让护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带教老师等角色。边讲解边演示,让其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及心理,反思自己的处理方法,使其今后的工作质量有所提高,护患医护交流更加人性化。
总之,护理实习生实习阶段是从一名学生过度到一个合格护士的转折阶段。如何带好每个护理实习生直接关系到今后护理队伍的质量,为了保护护生能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者多元化的高素质要求,我们对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及时讨论,制定有效对策进行干预,大大提高了护生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强其对患者的关怀服务意识,使其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兰萌,简雅娟.试析继续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研究,2005,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