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3 10:21: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20%,而80%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的境界一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二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人生的境界已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世界,而不是指世俗的、外在的东西。古人强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崇高的境界。高职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对人生意义、生存目的与动力等的理解。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图的功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境界进行追问,对“人品”问题、“幸福”问题、“生命价值”问题和“自我认同”问题等作深入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不只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毅力,养成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形成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生本人、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期望。因此,要通过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和各类学生活动中加强非理性教育,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霞.非理性教育,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3-105.
[2]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47-49.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6.
[4]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 岳麓书社,2005:23.
[5]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72.
[6]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3):111-113.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5.
(1)不少院校的管理者及师生参与热情不高
产教融合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冲破传统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和内容的束缚。
(2)部分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单一
没有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思考和探索可行的产教融合模式,没有与相关企业积极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与合作。
(3)部分院校产教融合实施效果较差
未能依据国家关于开展产教融合的政策,制定相应可操作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时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和措施,且缺少监督和评价。
(4)许多院校产教融合仍然套用传统的安排学生实习方式
合作伙伴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
(5)不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
由于企业尚未获得合作教育带来的利益,对产教融合认识不足,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有些企业产教融合只盯住名校、名专业,对高职学校不感兴趣。
2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1)坚持产教融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要素优化和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科学定位人才目标,开展专业调研。其次,培养方案制定后要有动态跟踪,通过及时调整解决人才培养周期与行业企业即时需求的矛盾。再次,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理念。
(2)坚持以校为本,尊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类型及产教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理实合一,积极推进工学结合。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解释中,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使学习带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教职成[2006]4号文件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3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以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学校各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确定专业方向,并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得出职业岗位(群)相对应的技术能力、关键核心能力以及从业者基本素质,根据生产过程确定培养方案。
(2)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境。
遵循为职业而学习的原则,让职业成为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根据工作任务精心设计,以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来设计检测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岗位任务,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教学做”活动均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3)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归纳、抽象、整合,按照实际生产顺序来设计课程体系的每一项任务。学生通过一项任务的学习就可以完成一个岗位对应的全部任务;通过若干个任务的学习,学生便可以获得所在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资格。以情境教学为主,任务驱动,按职业岗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来训练和传授相关技能,使学生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应理论知识,训练各项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角色,应及时提供咨询、帮助。
4我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1)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并明确各机构职能。除了校内正常教学组织机构外,还设立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公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成完整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2)构建服务平台。
构建服务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从“一头冷一头热”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平台,开展一系列对外服务和项目对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学习机会,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多层面、多方位合作。
(3)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开展实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担负着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项职责。因此,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出台相关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5)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为规范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实效,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学(实训)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评价做出规定,明确科研、教研的重点是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从制度上保障了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
(6)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模式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28-02
一、目前中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目前中国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已经把的办学层次定位办学的主要目标。只从表面上解读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导致各高校大肆扩招、普遍升级,中专及专科学校都升级成为了本科高校,其办学能力可想而知。而原有本科高校追求大和全。无论师资力量及设备等办学条件是否满足新专业的要求,都热衷于追求专业的齐全,理工院校开人文专业,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等现象层出不穷,既不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又冲击了精英教育,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同程度地下降。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仅表现为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2.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绝大多数非重点院校本科教学都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同时各专业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目的在于使培养对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避免模式化培养的不良结果。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都有一定的问题。第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过于分散,这里所说的分散是指课程多且杂,与本专业关系不是很密切的课程很多;第二,实践教学环节少,目前各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以学分计算:文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75学分上下,其中实践环节在24学分左右,理工科全程教学一般在180学分上下,其中实践环节在35学分左右,包含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般在15学分左右,文科实践环节比重约为13.7%,理工科约为19.4%;第三,很多专业方向形同虚设,很多专业由于师资、专业教学设备等因素都放弃了专业人才的方向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都回到统一模式,同时有课程滞后于社会需要的现象。
3.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就业形式的分析。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系列人才,由于高等教育没有完全以精英化的人才质量标准来经营大众化教育,使得这一目标很难达到,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通常是理论水平高于实践水平,存在着普通本科生在程序设计方面不如高职专科生和中专生。加之市场准入制度造成大学毕业生必须接受职业标准的考验、雇主的鉴定和评价,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于是形成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迫使毕业生背离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办学环境、完善教育体制、调整人才结构
1.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精英教育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与并轨,造成了原本应该从事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应接不暇,师资、设备不堪重负,培养对象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各高校在精英教育方面已经有心无力,教育质量下降。而高职高专院校似乎日渐萧条,造成社会人才需求比例严重失调,西方国家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是1∶3以上,而中国恰恰相反。应恢复高职高专学校职业教育的职能,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减轻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压力,重新恢复高等学校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优化投向人才市场人员的比例和人才结构,达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用人力资源。
2.国家和地方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过教育投资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这一目标,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温总理2011年8月31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可见国家从来都没有轻视过教育问题。而省属部属院校目前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造成资金短缺有如下原因,第一,高等教育的扩招后,随着招生数量的日益增加,教育成本也随之增加,很多高校为了解决这些学生的吃住行以及教学场地等问题,大部分都另选校址重新建设,这么大一笔投入多数都是用学校贷款的方式解决,造成了各高校负债经营的现象;第二,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不够,虽说政府的投入也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与学生增长的速度明显不成正比。各高校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如,实验设备不足并陈旧,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造成学生走不出校园,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教师没有进修和考察的经费等现象。没有沃土培养不出参天大树,所以,政府和地方应成立教学经费评价机构,根据情况加大、加速投入力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后盾。
3.调整课程结构、开放实验室、实践社会需要。目前学生面对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非常大,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源要么需要工作经验,要么需要实践能力,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很难得到以上能力,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疲于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如各高校火爆的“物流师”、“网络工程师”、“市场营销师”、“营养师”等培训与考试。学生同时面对广而杂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结果两个方面都不能去的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院校,应对人才培养过程科学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精心安排,不要广而杂,首先应先立足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加大实践课比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随时随地的实践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可采取与相关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将企事业单位工程师请进来授课,即降低教学成本,又使学生学到了专业前沿知识,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自己的知识,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岗位,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做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必要准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高等教育应结合实际社会需要调整培养模式,国家和社会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婷.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辛枫冬.论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学习能力提高,知识交流、共享与合作意识的增强,创发展[J].宁夏社
会科学,2009,(3):47-50.
[3]邹波,张庆普,田金信.企业知识团队的生成及知识创新的知识创新与人才成长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作、模型与机制[J].
科研管理,2008,(2):81-89.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东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5-68.
[关键词]影视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的高等影视艺术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高新技术、多元的社会生活、腾飞的产业界直接接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加上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在发展变革中呈现出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新机制、新方法,为传统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并成为当今影视艺术教育的瓶颈。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学院通过综合分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了自己在影视艺术教育体系格局中的位置,并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和不断创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本文拟通过审视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进一步探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战略分析——审视内外部两种环境
当今的高等教育正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密切融合,并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模式发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也走向多元。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尤为典型。因此,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中,首先是正确审视内外部环境,在注重教育本身变革的同时,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以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确定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
1.流动多元的外部环境
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众声喧哗的时代氛围,消解权威、消解永恒、消解深度、游戏至上的时代风尚,使我们置身于后现代文化语境。詹姆逊认为它是“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作为总体的更深层结构转换的表征”。大众文化成为消费主流,多元思潮涌现并存,影响着传播的意义建构、传播形式与价值体系,震荡着人们的世界观、消费观和价值观。后现代文化语境赋予了我们全新的视界,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影视文化信息传播和影视艺术教育的建构与发展。
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影视媒介经历改制、重组、变革、发展,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影视产业”,成就了不少产业话题,如电视湘军——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近年来“金鹰”、“超级女声”等新品牌铸造了多赢产业链。2005年湖南卫视以“快乐中国”的新概念,创造了收视收入双飞跃的奇迹,成为新的关注点。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新型人才,而且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维度趋势。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竞争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打破几大院校垄断的局面,群雄并起,形成竞争态势。如仅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就有近百所,而且正在跨地区发展。一些北方优势院校纷纷南扩,抢滩南方生源市场,对南方办了同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造成冲击。如何在竞争中发展,优化人才培养,也成为重要课题。
2.发展变化的内部环境
教育主体的变化: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教育的培养对象(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喜欢无厘头文化,不喜束缚,追崇个性,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面对如此多元而富有独特思想的培养对象,培养模式也趋向于注重个性、多元发展。
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综合性院校某些固有模式压抑了这种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首要任务就是改造和激活传统机制,创造自主、宽松和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随着“概念经济”的出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这些市场力量渗入到影视艺术教育领域,丰富了教学手段,引发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急需创新。
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湖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极为活跃的校园文化、综合性的学科背景、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厚重的人文底蕴以及开放的办学传统和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难得的可利用的优势资源。
二、与影视产业对话——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
流动多元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变化的内部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和市场需求接轨,与影视产业对话。当前的影视艺术人才市场一边是多如牛毛的求职者,一边是人才急缺的影视媒体。不少媒体不拘一格招揽人才,扩大自己的人才储备。人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元素,我们必须对影视艺术人才进行新的解读和剖析,探讨最新的影视艺术人才观,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思路。影视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善于创新、富有创造活力的高素质人才梯队,有生产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营销研发型人才。影视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用人标准发生变化,急需的人才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自主创新型人才。“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生机是根植于头脑中创新不止的超级精神”,需要自主创新型人才。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重点开展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开展原始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尤为需要具有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创新生产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人才。
复合型专业人才。影视产业是知识密集度、资金密集度、科技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很高的重要文化信息产业。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它需要随时调整策略,不断创新,赢得更多受众。如精心构筑影视产品符号,满足多元需求,产生更大利润,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进行创新生产销售。这要求影视业的人才最好精通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同时还是广告、传播学、影视艺术专业甚至哲学方面的行家。他们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拥有宽泛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懂得计算机语言和影视制作的高科技专业人才,既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又具备良好的影视专业素质;懂得资本运作和影视传播规律的金融决策人才等等。这也是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科技文化与市场紧密融合后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格局的新变化。
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是指同时拥有高素质、高专业技能、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的高级人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力是指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有一定应变能力,能进行自我调节获得自我提升,具有长期市场竞争力。影视产业拥有复杂多变的市场、激烈残酷的竞争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需要大量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需要他们运用自身储备的多学科知识和能力,在竞争中创造价值、成就品牌,创造出持久的消费文化,而且能使品牌价值直线上升,长久地占据消费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三类人才存量不足的缺陷日益显现。传统影视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也缺失对以上类型人才的培养。比如说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成为影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构件,但为它提供何种平台尚需探索;尽管高等院校大都把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但如何培养复合型的艺术人才还是亟待突破的课题;当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本科生的精英教育似乎被忽视,尤其是影视艺术生,如何加强本科影视艺术生的精英教育、为培养高端人才打下基础也值得深思。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新与实践——构建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内外部环境、解读新型影视艺术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口径窄,知识迁移、学术视野和发展潜力不足,教育资源短缺、专业教育特色缺失、人才培养泛专业化等问题,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规避盲点、审时度势、因校制宜,依托于湖南大学实力雄厚的综合学科背景和湖南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集合优势资源,以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抢滩人才市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指导下,学院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致力于人才培养和院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走特色化与综合性和谐发展的路子,以产、学合作的形式,创新办学模式,培养特色人才;三是采用“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现代化教学;四是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教育,注重他们的创造才能;五是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指向,人才培养依托于市场,市场成为教学的延伸。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成优势资源,创建人才培养品牌平台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由湖南大学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合作办学。一个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重点大学,一个是拥有最前沿最时尚而又最敢于创新的先锋媒体的影视湘军。两个品牌强强联手,使学院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分的资源,形成了影视产业和高等教育直接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该平台有四大优势:首先人才培养直接和市场对话,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培养方式和内容;其次,人才培养和产业前沿的生产、理念零距离接触,使人才更具时代适应性;第三是合作办学、资源共享解决了综合性大学专业资源不足,如一线高级师资匮乏的局面和实践基地缺失的问题;第四是双方采取“存量保值、增量分成”的股份制方式,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拓展了它的产业链,湖南大学获取了人才培养所欠缺的资源。
较为科学完善的师资体系,是该平台的一大特色。湖大本身拥有不少资深教授,学院还利用合作办学的平台优势先后延揽80多位一线高级专业人才任教。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全国十佳电视剧导演,湖南本土知名人士等等。他们把影视业界最前沿的问题、最新的专业技能和传媒动态带人了本科生的课堂。这些资深的外聘教授和学院的主干专业教师构成了互补性强、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加之另外配备的专业班导师和辅导员,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队伍体系。
对接市场的实践基地是该人才培养平台的又一特色。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媒体直接成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边学边干,直接参加媒体节目制作,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拓展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应用水平,理论和实践得到最佳融合。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两个特色课堂
一个是专业课堂。影视艺术教育的专业课应当体现教学生动鲜活、教学方式精彩多样、课堂设计凸显实践等特色。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利用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基本和媒体对接,专业课在演播厅、录音室、编辑机房、音频工作站、表演教室展开,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环境,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体的做法有: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课堂集讲授、实践训练、答疑、讨论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交流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精心设置课堂教学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定项目实践,如编辑、主持一期节目,完成一个短剧表演等,实现知识的“实践转化”。同时,专业课比较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较多地采用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授课方式。一般主干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在5到15人之间,使教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进行差异教学、个性教学,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专业学习效果显著。
另一个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课堂。首先是在主干专业课程的指导下,分层次设计和开展社会实践,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如一年级的学生去媒体见习参观;二年级的学生到湘西凤凰古城等考察采风,进行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增强文化底蕴,增强其专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三年级开始,学生陆续进入各类媒体,接触市场、进行各种专业锻炼。同学们在电视台担任主持的节目非常受欢迎,表演班的同学直接参加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不少学生在全国级的专业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在读期间就已经挑大梁成为媒体的专业骨干。其次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实践平台。
3.坚持两个并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院在课程建构、教学方式、学习模式等方面坚持两个并重。一是坚持知识的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强调人才素质结构的全面性。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注重文理学科的交叉和基础学科的全面性,扩展了专业大类平台,使学生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增强了科学与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同时加大选修课数量,尤其加入跨系跨学科的课程,扩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思想,注重知识的实践转化。如集中实践环节有40个学分,占了培养总学分的22%,专业课程比例相当,突出了强化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导向。
四、启示
高等影视艺术教育要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问题,除注重教育本身的变革外,一定要延伸人才培养的视角,密切关注与之相关的影视产业和社会文化语境,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影视产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在分析了当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模式,政策上存在的困境以及国外相关的政策法规后。提出关于我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制定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尤其重要。目前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章主要涉及合作机制、问题对策、国际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政策分析等方面,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还没有进行系统分析。
一、当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国家政策法规
虽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形式也有多种,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企业如何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明确的政策法规出台,现存的政策法规更多的是提出一些指导性原则。
1.政策以鼓励为主。缺少制约性
1991年国发第5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发展行业、企事业单位办学和各方面联合办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政策有具体化趋势
2002年国发l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学投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2006年教高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3.税收、教育经费问题在近些年的政策中凸显
2005年国发35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1107号《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指出:凡与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签订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期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指出: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企业因接受学生实习而从国家或学校取得的补贴收入,应并人企业的应税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7]4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地税务机关应加强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的监督管理,对企业故意弄虚作假骗取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外,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国内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历年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分析来看,这些政策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我国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性文件较多
目前。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大多是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规性文件较少,而且政策多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由企业管理部门出台的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享有更充分的自主权,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这些政策很多只是流于形式。
2.缺乏可操作性法规
我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起步较晚。政府相关文件中倡导性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较多,具体责任义务和措施较少,企业是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的措施,很多企业就可以钻空子。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指导准则和手册。
3.缺少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对于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国家尚未形成对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利益考虑不足,保护不够。特别是在税收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机制,不能使企业获得利益,参与人才培养被看作是一种义务,就会使企业缺乏积极性,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4.缺乏监督政策落实的机构
当前关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少,但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来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这项工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充分协调。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在与现行制度发生矛盾时,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这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各方利益,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三、国外相关情况
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下,欧美国家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工作非常重视,政府制定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比较规范,这对我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战后,美国提高了对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其中有《高等教育法》(1965)和《高等教育法修正案)(1968)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的资助;1990年《伯金斯职业教育法案》鼓励工商企业和教育机构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拟订培训项目和课程表。1994年《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规定企业负责延伸的学习活动,如提供合作学习课程,向高中学生提供实习职位,提供实地工作指导,学校和企业必须一同工作以创造合作关系,建立就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2006年《卡尔·伯金斯生涯与技术改进法》把职业教育延伸到了工作阶段.支持在学校、学位授予机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使其在一生中获得保持美国竞争力所必需的知识和机会。
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上已经得到认可,其中的“一元”就是企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在德国非常规范。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是通过立法确定下来的,其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拥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国家从法律、法规、执法监督等方面,确立了有关各方的行为,形成了一个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紧密合作的管理和监督体制。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这对规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德国和美国都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护和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奠定了法制基础。下面是德国和美国在促进和规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
1.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
比如,美国《高等教育法)(1965)和《高等教育法修正案》(1968)对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的资助;1990年《伯金斯职业教育法案》鼓励工商企业和教育机构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拟订培训项目和课程表。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
2.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便于贯彻执行
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确保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得到保障。
3.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
比如,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
4.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管理
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
四、结合我国的情况,构建激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
企业作为独立经济组织。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培养人才只是企业实现利益的手段,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需要有一定的人财物力的投入,这会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构建有利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非常重要。通过对美国、德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
1.要制定具体适用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建议完善《职业教育法》,或者制定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的法律。指导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学校、企业在合作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其中要对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性质做出明确规定,使之细化、具体化,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问责制度。把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纳人企业领导考核内容。对拒不履行职业教育责任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政府、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财政管理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职业教育的长效投资机制,积极组织行业、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建立专项基金制度,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政策,按照教育机构参加工学结合人数增加政府补贴标准,出台有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等政策,加大培训经费提取的力度,让企业积极地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真正糅合起来。
3.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有最低程度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资格制度为基础,可以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紧密结合。因为企业、行业是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的主体。行业的用人标准直接可以通过资格标准向职业院校传达。
4.制定相关人事法规。完善职业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13―04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兴起又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把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学校的建设理念和强校战略,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根本。在这个全球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的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多地提出“国际化”字样:课程设置要与国际接轨;学生需要掌握国际化的语言和方法,要到国外交换学习、体验国际化教育;教师要走出校门、国门,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学校要引进“海归”学者,使学生足不出校即能感受国际化氛围,汲取国外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大学与大学之间,尤其是国内外大学之间要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学习,打造全球大学,吸引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来学习和生活等。
纵观历史,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证明了,高校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在于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与频率、学术文化吸收的强弱、学术文化所依存的社会活力及活动范围等,也就是由我们现在经常提及的“国际化”这个因素来决定的[1]。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促使高等教育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国际文化知识、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近几年的教育发展趋势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培养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因此,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经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核心关键内容之一[2],经济的全球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为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麾下的大学联合会给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的变化,又有自下而上的变化;还有学校自身政策导向带来的变化。[3]”我国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高等教育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我国高校的国际化现状制约了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一)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吸引了众多优秀学子
多年来,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上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和资源。21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就推出“国际教育周”,使美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化迅速迈进,成为全球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维护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地位。英国大学成立了联合会,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向部长和决策者们提供有关于本国教育向国际推广的深度与广度的支持、意见和指导” [4]。新加坡实行了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联合培养计划(SMA)(Singapore-MIT-Alliance)。悉尼大学为学生提供近百万元的学费与生活费,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产业化相结合。韩国政府目标到2020年吸引20万名外国留学生,以加强本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和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发达国家高等院校以雄厚的科学技术水平、丰厚的奖助学金以及诱人的经济环境和自然风光招揽国内优秀生源和高层次人才,同时也卷走了民间大量高等教育经费。南京大学教授王汝成在2008年教育界年会的报告中估算指出,成绩排在前5%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会选择出国读研。清华、北大是我国内地唯一能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与人才教育基地,但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76%。2006年,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由于将近九成的中国高科技专业博士会选择留下,2008年7月,美国《科学》期刊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如何留住优质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低,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要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自身必须首先进行国际化,但中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012年9月,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了2012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美国的麻省理工学 院击败了剑桥大学,9年来首次夺冠。这项调查的负责人、该公司研究部主任索特接受“中央社”记者专访时说,今年MIT击败英国大学的主因是研究报告被引用次数高,与其他美国大学相比,MIT的外籍教师与外籍学生人数也更多,国际化程度较高[5]。
尽管我国各高校都已经深切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都将“国际化”或多或少纳入本校的目标和战略规划中,但它们在国际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波折和困惑,国际化程度远不如国外高等院校。包括教育思想理念落后,国际化意识薄弱,国际化的目标不明确、路径不清晰,书面的国际化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资源、内容和设置远远不够国际化,课程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思想体系,师生国际化交流不够深入甚至开展不多,交流层次不够高端,学校正规的游学活动被旅游和购物占据了大部分,学术氛围不够浓烈,等等,都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和艰巨挑战。
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早在2005年的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就指出:中国的毕业生人数众多,但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10年后,中国将需要大约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工作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此类人才仅有大约5千名,而且国内高校培养的这些学生,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知识化的水平远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高校毕业学生的水平相提并论。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首次将大学国际化作为评估大学教学的指标之一,评出了全球百强大学,除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排在前10位的均是美国的大学,而中国大陆无一所大学上榜,国际化这条指标给中国大陆的大学拖了不少后腿。
三、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远远落后,这当中包括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化是大学办学的一种开放态度和理念,我国高校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等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办学理念和优秀教师队伍,提高全球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国际化。 同时,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也是大学生自身提高全面综合素质的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接受和努力适应国际化的教育培养模式。
(一)在教育理念上,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国际化的先进观念
我国高校应当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把开放作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早在1980年就提出:“需要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国际化。[6]”除了高校的努力,国家和政府要做坚强的后盾,制定政策策略,提供各种资源,推动高校坚定稳步地朝国际化目标迈进。美国历史上相继颁布了《富布赖特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重要法律法案,有效地推动了美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6]。2012年8月,加拿大联邦政府指派的咨询小组向国际贸易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国际教育:加拿大未来繁荣的关键动力》的报告,建议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支持和贯彻。
除了学校、教师要树立国际化理念,学生自身的国际化观念也相当重要。有研究显示[7],如果仅仅是学校单方面推行国际化的教程,收到的成效往往并不是十分理想。学校要让学生意识到国际化模式下自我发展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二)在培养目标上,要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国际化的培养方案
高校应参照国际惯例,制定统一标准,丰富和改进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筑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拥有跨文化沟通的交流能力,能够通晓国际事务规则,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高校要引领学生自觉融入全球化的社会,具有全球使命感和责任心,学会尊重和包容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学会协作处理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 [8]。
学校要特别为人才培养构建一个国际化的实施框架,包括课程的设置、学位的授予制度等[9]。框架要考虑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框架中的项目可以借鉴其他院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并融入跨文化的理念,一些不适合国际化的本土条条框框亦可大胆摒弃,以此来推动真正国际化的实施。
(三)在教学实施上,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发展,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加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比重,包括时间、难度和深度,通过他国语言的学习,提高获取国际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他国文化和接收更多有用信息。核心课程实行全英文授课,形成科学合理并与国际接轨的一整套灵活课程体系,逐步构建全英文教学的专业。改革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国际化和综合化,与国外大学合作开课,在课程中加入国际元素,提高比较学科和跨文化等内容的比例,拓宽课程内容的涉及面,人文、社会和科学等学科要交叉互融。上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就把它的教材公布于网上,一方面是出于对教材的自信,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国际化的趋势。现在越来越流行的“O.E.R”(Open Education Resource),已经让不少英语水平良好的学生享受了来自各国的教育课程大餐,受益匪浅。
高校还应建立校外或者跨国公司的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与环太平洋企业合作,学生根据需求到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到半年的实习,针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双方达到互赢。这样的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10]?
(四)在学术环境上,要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形成国际化的研学氛围
多元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营造一种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校园氛围,是学校迈向国际化最根本的一步。一所学校的留学生数量和比例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学校应该积极招收和派遣留学生,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一方面,送出去。学校应提供机会,鼓励学生留学或短期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外的学术交流等活动,如法国综合理工学院要求其50%以上的学生要有6个月的海外学习经历。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其他院校的“第二课堂”,甚至走出国门去更高层次的高校获得课程学分。高校学分互换在我国高校内部也逐渐流行和普及,通过两校协议,互相承认其学分。另一方面,引进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改革教学方法,吸引和鼓励外国留学生来华进修深造。早在1974年,日本的《教育、研究和文化的国际交流》报告中就提倡教育交流,鼓励外国学生来日学习[11]。人才的输入和输出都要国际化,招收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学生走向世界各地,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环境的国际化。
高校应积极组织承办国际会议或学术论坛,鼓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碰撞。为师生提供和国际接轨的大舞台,让校园文化充满各国气息,让不同的文化在校园内扎根落户。
(五)在师资队伍上,要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办学之道,教师为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常务副校长凯罗・克里斯曾反复强调:“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要有一支具有世界视野和国际意识,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先进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学方法的教师队伍。高校应全力支持优秀教师赴一流的海外学校,师从一流的学者,开展一流的科研项目;应组织教师短期交流,出国任教,提升业务水平;开国际会议,开展国际技术项目合作,注入跨国科研经费。通过这些措施促进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国际化,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扩大校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度、广度。应加大吸引高水平师资的力度,引进高水平外籍教师或具有海外教育和访问背景的教师,大幅度提高外籍教师的比例,并积极吸引外国专家来学校做短期的科研交流和教学工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以启发师生的科研思路。
(六)在方法途径上,要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契机,吸收国际化的资源
教育国际化当然包括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办学,这样既可以熟悉国际上同行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法规政策等,又可以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手段和方法、管理制度办法,还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质量评估监控体系方面的优秀经验。另外,中外合作办学可以让在校学生开阔视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国留学率,降低人才流失。
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输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窗口,发挥着国际学生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作用,在引领国际化的同时,更着力于推动和促进,潜心深耕和开掘。在教学观念重塑、教学制度重构和教学方法手段更新等方面层层推进,为中外学生提供一种真正融于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学体验,从而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引向纵深。目前,无论是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合办学校还是各个高校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上正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在观念冲突上,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国际化大学貌似与本国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气质格格不入,其实不然,它们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承认各国政治制度和文化底蕴的多样化差异,要尊重各国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民族化、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甚至矛盾。教育国际化并非“西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要用开放的视野和理性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吸收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坚持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能舍弃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反而更需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教育资源“引进来”的同时,我国的优秀文化、优质人才和尖端技术也必须“走出去”,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惠民.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教育,2010(09).
[2]刘黎,马继刚,尹进.注重国际化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4(03).
[3]Barbara M. Kehm, Ulrich Teichle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all/Winter,2007 vol. 11 no.
[4]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4).
[5]李宗泽.世界最佳大学排行,麻省理工首次夺冠[N].环球时报,2012-09-12.
[6]罗尧成,束义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7]Maureen Brookes, Nina Becket. Developing Global Perspectiv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grees [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eptember 2011 vol. 15 no.
[8]郭峰.全球化时代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J].教育研究,2012(04).
[9]Roger Bennett, Suzanne Kan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K.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s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eptember 2011 vol. 15 no.
[10]马万华.大学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新趋势――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化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02).
[11][英]安迪・格林著.朱旭东,徐卫红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Explor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 the Vision of High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NI Ying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7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社会转型进程也在加快,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类型院校培养方案的差异也凸显了出来。本文结合前人关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4]及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资料,通过典型学校该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规格、主干课程、课程体系等对比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对比
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石河子大学等十所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比较,发现不同大学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所有大学基本上都倾向于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十所大学都有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管理学等主干课程的设置,但地矿类院校侧重于工科,如武汉大学侧重点在土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侧重于土地整理与复垦等工程技术。农业类和综合类院校侧重管理,如中国农业大学侧重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方面。总而言之,各高校在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时都主要结合的是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经济管理,北方高校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
二、课程设置的对比
1.课程模块及学分比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几乎成为所有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只是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学时、学分的增删和开课时序的调整和课程模块的组合不同。相比之下,中国地质大学和浙江大学课程模块学分设计比较均衡,注意全方位培养人才,各个模块所占比例都比较均匀(见图1)。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各大高校设置内容差别不大,都是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课程,只是所占学时、学分比例有差别,如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识教育模块占29%,比中国地质大学高7%。在学科基础课模块,各大高校差异较大,有的高校只注重数学课程的学习,有的高校既加数学课程,又加化学课程。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类课程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9%,数学类课程占56%,化学类课程占20%,其他占5%。在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模块上,除了传统的课程外,很多高校都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不动产估价、房地产经营类课程等现代类课程。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通识教育课模块上差别不大,在学科基础课模块上凸显本校的学科背景,在专业基础课模块上基本相同,在专业特色课模块中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集中实践课模块差别较大。
2.主干课程的比较。该专业所依托院校的学科背景和基础条件不同,在主干课程选择上差异很大。在主干课程数量上设置门数不一,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大学主干课程也就设置了7~8门,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15门。主干课程反应的主干学科性质不一,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主干学科为公共管理学和工程技术;华中农业大学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为公共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总结主干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等,但工科类院校侧重于整理、复垦、测绘、规划等,管理类院校侧重于房地产开发、不动产估价等应用方面。
3.实践环节的参比。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实践重点也不尽相同。内蒙古农业大学偏重于植物学、土壤学等方面的专业实验和实习;中国农业大学实习内容包含测量、地质、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估价、规划等有特色的系列实习,尤其加大了地籍管理方面的实习;武汉大学偏重于测量及信息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实习,强调课程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突出土地软件综合应用方面的实习;浙江大学侧重于城市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实习。从实践环节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各大高校设置实践环节时都侧重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前的学科背景基础并结合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思路和实践中的启示
1.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体现的启示。名校在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时非常注重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而且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以办出特色。如中国人民大学借助于非常强的经济和管理学科优势,培养目标中突出管理能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借助地学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管理的工程技术特色;浙江大学凭借综合实力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城市用地等级划分、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突出城市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能力。石河子大学在借鉴名校培养方案时,在下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更加注重分析学校的综合实力、大学资源、重点学科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中办出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而不是只停留在地学的狭小圈子里。
2.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的启示。名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重视与培养目标的衔接,在环节上又总是从学生认知规律角度考虑灵活安排。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专业课设置上“三分双需”,即在大学三年级在同一专业课程设置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和个人志向自主选择。学习能力非常强又致力于钻研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可以选择“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模块,加大专业课理论和实践学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仍然按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必修课程修读。石河子大学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考研和就业不同需求进行专业课程模块分流,满足学生考研和就业的不同需求。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核心课程理论要和实践紧密结合。
3.实践教学设计的启示。石河子大学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该借鉴名校经验,从教务综合管理、实习内容整合和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实习上对各课程教学实习进行整合,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综合应用实习,同时满足多门课程、多个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解决实习经费分散花费高的难题。同时,把课程内实习与学期实地综合实习联系起来,增加综合实习内容;另一方面将专业实践与当地国土部门的业务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深入综合实践基地,经历从调查到数据整理分析再到综合应用的环节,进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真正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邵战林,赵俊,肖锋.梯次推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144-146.
[2]王考,郝润梅,张惜伟.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90-9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提高国民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顺应时展,培养出能尽快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并在工作中能不断学习,及时跟踪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并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紧急快速增长。
一、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理念偏离创新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地位并不高,一些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受狭隘功利主义影响,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上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多的是重视经济收益,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扩充招生人数,提高学费,而忽视教育理念,没有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终身教育理念,在培养学员各种工作技能的同时提高成教学员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导致无法保证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多是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翻版,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教学方式及管理上均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不能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知识结构特点而调整课程设置,导致教学内容与学员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相对于形势发展以及社会、行业内在的需求远远滞后。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多数教师是面向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有些是在读研究生、外聘教师,教师配置上随意,人员流动性大,同时由于在观念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一些教师对学员实际工作的知识需求了解少,缺乏对成人学员学习特性的分析研究,传授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对讲授学科的行业背景和发展前沿不能实时了解,不能很好解决知识更新与实际联系的问题,不能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无法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对培养创新式人才更无从谈起。
(四)科研氛围不足
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大部分是一线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忙,同时面临着家庭、工作、学习的种种压力,存在工学矛盾问题,加上各个专业学员独立分散,学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少,同时因为跟学校的联系少,只面授考试时到校,造成学员感受不到科研氛围,对科技前沿了解少,不能及时了解行业新动态,无法调动学员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主动性,不利于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学员到校面授时间短,面授时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授受,缺乏思维能力的培养,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少,缺乏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员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员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导致学员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不利于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式人才的突破口
(一)深化教育理念
21世纪强调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肩负起满足各个行业不同人才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式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趋势下,要破除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要准确定位,应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能主动获取知识,尽快掌握知识,并能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能顺应时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在专业设置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人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变被动为主动,合理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组织问卷调查,在明确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之后,根据各专业学员对知识的实际渴求,结合目前经济社会的特征、不同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出能够实现动态调节的教育目标(包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实践环节的组织)。打破常规课程设置,修订教学计划,形成符合成人特点、顺应时展需求,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更积极主动地去探寻知识,脱离固有思维约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员的创新性思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创新教育的保障。在师资力量上,要突破高校教师资格限制,在选用课堂把握能力强、经验丰富、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知名教授和中青年骨干积极承担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聘请行业精英和生产一线的骨干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激发学员的求知欲。从中长期出发,建立由不同类型教师组成的专家库,组建课外辅导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继续教育教学队伍。
(四)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在信息时代,教室不再是唯一学习、获取信息的场所。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可搭建网络平台,学员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随着M O O C的发展,学校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制作出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M O O C课程,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学员可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进行进行学习,简便快捷,学员通过移动终端反复在线观看,融入感强,同时网络能给师生、生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科研中来,培养学员的创新性思维。
(五)重视个性发展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年龄分布跨度大,面临着竞争的压力、职业技能的不断更新以及家庭、恋爱和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学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不一,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等都存在着差异,直接影响了成人教育学员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因此在教学管理上,要多去了解学员对学习的态度和看法,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造平等、和谐的环境,在教学方式上,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用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像去探索知识,使之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教育将成为新时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按需施教、开发技能、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总理曾指出:“创新驱动的根本要靠人才”,这对如何培养出更适合经济发展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提出了挑战。积极推进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培养成人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梁耀,左红武,潘明.信息时代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2(8).
[2]王华,赵长东.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
[3]王玲,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7).
[4]吉莉莉.成人高等教育慕课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