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4 09:31: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发展生态农业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
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1],如酸雨、温室效应、土壤农残等日趋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对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新理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并在1984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3]。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下,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融合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生态方式,这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明显特征是融合了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在生态效益稳固的基础上,获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超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限的承载能力[4]。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想、技术、原则、途径,强调农业生产力的持久稳定提高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为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及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途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目前,在苏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农业自然资源逐步衰退、利用不够合理的情况下,人口却不断增加,可见,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
1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在选择生态农业时,应因地制宜,从农业系统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食物结构出发,围绕本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用系统分析方法,以资源最佳利用为目的,从农林牧渔、种植业及农田群分布结构上进行调控和优化。
1.2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兼顾的原则
绝对优势就是在选择农林牧渔结合方式和进行合理布局时,全面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最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力,水平最高、效益最大的行业进行规模种养;相对优势就是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本地区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作物、畜禽及水产品优先安排生产。两种优势相辅相成,兼顾统筹,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1.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从系统论的整体与局部的概念来看,整体效应产生于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当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在生态农业设计时,要运用优化技术创造最优的农业种群结构,最大限度地合理应用农业资源。
1.4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要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生态效益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效益是农民进行持续生产的动力,社会效益是农业生产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研究
2.1利用海洋资源的“绕海”模式
海洋滩涂资源是苏北地区一大发展优势,沿海滩涂的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种类繁多。以连云港为例,其滩涂总面积10.7万hm2,已围垦8万hm2,尚未围垦2.7万hm2。此外,潮下带可开发的浅海域面积18.7万hm2。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沿海已围垦滩涂面积8.03万hm2(其中,赣榆县2.11万hm2,灌云县2.77万hm2,市区3.15万hm2),约占滩涂总面积的75.3%[6],起围高程2m左右。全市滩涂淤积型岸段每年以20m左右的淤积速度向潮间带淤涨,每年淤涨滩涂面积约为133.3hm2。沿海滩涂已开发利用面积7.80万hm2,占已围垦滩涂面积的97.1%。其中,农业种植面积1.5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3.06万hm2,盐业用地面积1.04万hm2,港口、城镇及其他用地面积2.41万hm2。2011年,全市滩涂区域实现社会总产值243.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2%。滩涂区域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值将会不断地提高,沿海地区的滩涂区域将成为连云港市的经济重心和城市中心[6]。
2.2利用蚕桑资源的“绕桑”模式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特殊产业,也是蚕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蚕农收入的70%来源于此。2008年,江苏省桑园面积7.07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9.5%,位居全国第四;蚕茧产量9.85万t,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5%,位居全国第二,全省优良桑超过60%,家蚕良种覆盖率在80%以上。东台是全国主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茧丝绸是东台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1万hm2[7],有蚕桑生产镇19个、蚕桑生产村280个、养蚕农户60796户,亩平发种、亩桑产茧量、张单产等数量指标和上茧率、出丝率、解舒率、净度等质量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全市有缫丝加工企业12家,年产干茧8000t,生丝2500t,茧丝绸三业产值1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茧丝绸基地”等称号。桑园面积突破1万hm2大关,饲养蚕种突破50万张,年产鲜茧近30万担,收购量居江苏省第一,为农民增加收入1.94亿元,人均增收199.7元,桑园每公顷收入突破7.5万元。
2.3利用地理优势的“绕药材”模式
盱眙山区地处大别山余脉,药材资源丰富,是江苏三大中药材产区之一。1984年,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了360种,盱眙就有153种,占42.5%;在审定的35个品种中,盱眙有24种,占68.6%[8]。盱眙出产的蜈蜙、灵芝等珍稀名贵药材,以及野马追、辛夷、丹参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全县中草药年产值4.7亿元。盱眙野马追产业被江苏省科技厅确定为“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以王店乡、黄花塘镇为中心,建立野马追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部实行GAP规范化种植。野马追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66.7hm2,年产量1250t,产值850万元。盱眙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作为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1666.7hm2,仅卖中草药原料收益就达1.1亿元,带动32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盱眙县仇集镇建成黑头港片万亩金银花基地,11个村(场)各栽植了13.3hm2以上金银花示范片,全镇金银花种植大户达120户,栽植面积200多hm2,每公顷效益30多万元。射阳县洋马乡曾以粮棉种植为主,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品种近200种,常年种植的品种30~50种,并形成了白、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为最,常年种植面积在1300hm2以上,年产干3000多t,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2.4“绕棚”转的设施农业模式
以徐州市为代表,新建设施农业基地面积5960hm2,改造提升面积6230hm2,总规模发展到1.3万hm2,占耕地比重20%,总量、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9]。20个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有13个完成建设任务,6个已建成主体圈舍,正在完善配套附属设施。设施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改变了过去低层次设施生产的模式,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比重明显提高,增量占比达到85%。栽培品种呈现多元化,设施果、特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进山区”取得重大突破,实施面积已达800hm2,其中,邳州200hm2、新沂267hm2、贾汪133hm2、铜山200hm2。以铜山区柳泉镇柳泉、西堡、前亭这3个村为例,总实施面积130多hm2,全部为标准钢架大棚,主要种植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设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茄果类蔬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设施鲜切花、设施果等高档设施品种效益则更高。
3苏北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前,苏北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土地紧缺、经营规模小和养殖设施的落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科技人才不足以蚕桑业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县市级桑蚕技术服务机构仍然依靠“自收自支”,规模难以扩大。由于设置蚕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桑蚕人才培养萎缩,加之经营丝绸业风险大、效益不稳,从事桑蚕业的人员纷纷转行。
3.3环境对生态农产品的影响
江苏农村的工业比较发达,很多桑园、药园离工矿区很近,容易受到污染,对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受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化肥、农药在种植业应用非常普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加之对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3.4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桑蚕、中药材等已成为苏北部分县市的名片,占据着龙头地位,但市场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农产品、海产品的价格波动大,需求量的波动也大,收入的不稳定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促进苏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4.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问题的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苏南的太湖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棉油传统种植模式向设施蔬菜、瓜果、特色作物和经济作物间套种植的效益型转变,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把庭院种植、养殖有机地联结成良性循环链,建设庭院生态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4.2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
改变苏北地区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高效率、低排放。通过生态的相生相克、互补共存、循环再生,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4.3制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一、忠县成熟的农业资源和特色的生态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忠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距重庆主城180公里,渝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88公里,有3条省际公路交汇于县城,公路四通八达,规划建设中的沿(长)江、梁(平)忠(县)、梁(平)黔(江)高速公路及沿(长)江铁路过境忠县,忠县将成为西部地区通向华中、华南最便捷的陆上大通道和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节点,地理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一)农业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广阔
忠县地处暖湿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 温热寒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中小型水库近百座,地表水平均径流量11.4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约5.3万千瓦。土地面积2187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31万公顷,忠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土地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是国家粮食主产县、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县、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县和重庆市优质水稻、柑橘、大豆、蚕桑、榨菜、苎麻等生产基地县,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当前,忠县按照“135”现代农业体系发展思路,结合优势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了“柑橘、优质粮油、甘薯、大豆、蔬菜、苎麻”六大支柱农业产业和“苎麻、大豆、蔬菜、油茶、油橄榄、绿竹”等一乡一品,特别是柑橘产业,派森百橙汁公司生产的NFC鲜冷橙汁已步入国宴餐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还有三峡生态鱼、汤圆粉、白公酒、茗岳有机茶、忠州土猪、忠州豆腐乳等30多个特色农业品牌。
(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特色突出
忠县生态保存完整,物种丰富多样,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天然基因宝库,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1%。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池森林公园,山高、水足、温适,植被类型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川东至今保存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天池峰峦连绵、地势雄伟、绿茵覆盖、山花似锦、风景秀丽,是人们疗养避暑、跑马狩猎、观光旅游、会务旅游的理想境地。
水资源丰富,三峡库区全面蓄水后,将形成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水库总库容最高可达393亿立方米,成为国家水资源重要战略储备库。忠县拥有横贯县境的8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两岸支流水系发达,水域宽阔,纵深径长,加之临水、平湖特色,为高档临水地产、游艇产业、水上赛事举办和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商机。
生态产业优势凸显,忠县海拔117米至1680米,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是亚洲乃至世界最适合柑橘生长的地区之一,忠县正积极打造国家级现代化农业旅游示范区和最具有观光价值的园区“中国柑橘城”,它将是世界首家将柑橘育苗、种植管理、品种博览、标本展示、高效生态柑橘园、加工制汁、鲜果处理集中展示的精品园区,也是绿色生态农业、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柑橘种植与加工、休闲娱乐和优美田园风光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奇、异、野、土、采、尝、购的强大吸引力,拥有观赏、旅游、休闲、健身、参与、习技、科考、求知等多项功能。
二、发展生态农业做大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忠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忠文化、柑橘文化为主题,大力发展旅游业,塑造忠县“半城山水满城橘”的旅游形象,积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当前已建成柑橘景观为主的中国柑橘城核心区、金色杨柳、三峡橘海等三大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以高山消夏度假旅游为主题的白石镇巴蔓竹韵乡村旅游区、石子乡杨兴村消夏度假区等项目,但“以橘为媒”,打造的是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来发展乡村旅游业,仅仅提供简单的吃、住,而且容易受到地理和季节性的限制,没有充分利用忠县其他丰富的生态资源,从特色发展、规模档次、服务项目、生态打造等方面上不去,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缓慢,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投入不足,产业粗放
侧重点在工业上下功夫,缺乏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对农业、农村资源、农产品等的挖掘、整合、利用、创新、包装和宣传不够,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未能有机结合,仅有“柑橘”农业景观得到深度挖掘,其他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缺少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品牌,造成乡村旅游内容单一,乡村旅游形象不够突出,发展缓慢。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一是道路交通设施相对落后,目前忠县无铁路经过,高速公路仅有沪渝高速,难以形成与长江黄金水道配套的高效物流网络,农村公路通达通畅率较低;二是生态环保问题突出,库区遗留的消落带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乡村旅游观念不强,生态知识贫乏。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规划,开发不足且不合理,有些乡村生态游为主题的景区虽然小有进展,但没有大项目,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管理部门不能很好的处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很多生态农业企业和村民普遍对生态旅游知识贫乏、对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认识不全面,对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政策措施了解不多,乡村旅游的氛围还不浓。村民和游客对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意识差,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三)乡村旅游产品内容单一
乡村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基本都是过境观光旅游,趋同现象严重,参与体验和互动的活动内容少,游客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消费项目少。
(四)旅游接待设施和规模参差不齐
度假村、民居旅馆、星级农家乐是生态旅游接待主体,但当前忠县仅有七家三星级农家乐,而且整体规模偏小,发展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农家乐以餐饮为主,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项目单一,没有突出主题和特色休闲项目,在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和农家乐知识、带动游客参与等方面做得不够。
(五)旅游专门人才和信息化建设滞后
旅游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有待提高,懂生态学尤其是乡村旅游学知识,能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乡村旅游发展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集信息交互、电子商务、网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网络交互平台的专门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六)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对外宣传方面力度不够,游客和潜在游客对其旅游形象感知度较低,虽然“半城山水满城橘”的口号响亮,但其深厚的底蕴缺乏相关产品的支撑。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做大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做大做强乡村旅游,首先要做好“质”。应充分依托忠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枢纽,抓住扎实的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利用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和开发生态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大发展。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山水为依托,以农业为支撑,以生态为根本,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来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努力建设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县,积极打造三峡库区特色旅游目的地。
(一)政府的调控职能,开展多维度的措施保障
①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专门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和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中心、招聘懂得生态知识和乡村旅游人才,有计划、有规范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完备的二级管理体系,在主要景区设立管委员会,并充分发挥旅游协会专业分会的作用;②完善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③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强化资本运作;④落实旅游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保护当地的生态农业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
①发展优质农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发展高效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业设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式发展李、桃、梨、枇杷、葡萄、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中药材,大力推广笋竹、茶叶、大米、米酒、豆腐乳等特色农产品,让更多的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从而带动“三峡橘海”、“金色杨柳”、“艺术田园”、“低碳竹海”等休闲旅游景区的发展;②发展特色农业:借助独特普观光游、柑橘DIY、举办中国柑橘文化旅游节。③打造精品农业,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推广“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创建农业品牌,推进品牌化经营。努力建设一批生态的农业休闲山庄、农业观光示范场、农业生态体验区,将忠县打造成三峡库区的农产品供应中心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及农业科普教育中心。
(三)深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①发展森林生态游,利用忠县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积极开展观光游、消暑避暑游,借助“忠文化”和森林美景,打造浪漫婚庆旅游专项产品;团体游客还可以借助“忠文化”和美景,根据自身需要组织团日活动、党员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特色活动,达到寓教于游,使之成为凸显忠县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②依托独特的水域生态资源、辅以完备的基础设施,推出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水上观光、休闲度假及运动旅游产品,打造长江上游最大的水上休闲运动基地和游艇基地,开发长江黄金水岸水上运动产品,如魅力江景游、建筑奇观观赏游、游艇休闲度假游、水上运动休闲度假游等活动。
(四)大力发展农家乐,努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完善农家乐的发展优惠政策,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用好丰富农业资源,借助特色民俗文化,把“家园”和“田园”相结合,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和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同时,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将部分农村转变为旅游景区(点)、将部分农民转变为旅游从业者,以旅游开发带动农家乐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旅相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
(五)整合多种营销方式,唱响忠县旅游品牌
论文关键词:苏南模式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后集聚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创立了苏南模式,30多年过去了,苏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型,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其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为此,我们重点考察调研了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晨东农庄和苏州吴江市同里静思园,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无锡苏州经济发达的现实出发,结合两个个案所在乡镇非农产业高度集聚的特征,我们提出了后集聚时期生态农业与旅游发展模式这一重要观点,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发展能有所启发。
1、两个案例分析
1.1晨东农庄
晨东农庄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占地1000余亩,以园林、茶叶、花卉、苗木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旅游论文,集园林观赏、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农庄始建于2003年左右,目前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农庄建有茶园、孔雀养殖园、灵芝养殖园、鱼塘、苗圃、饭店、灵芝研究基地等。目前农庄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销售、饭店经营。去年农庄开始灵芝养殖和深加工,将成为农庄的主要特点和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灵芝养殖剩余物(培养基)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处理污水厂污泥。农庄吸收劳动人50余人,另外需要一些季节工。
农庄所在锡北镇,是以生产摩托车、电动车及其配件的产业集聚区而著名。农庄主人拥有一乡镇企业进行摩托车、电动车配件生产,农庄投资资金来源于该企业的盈利。
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一个“生态农庄”、“绿色蔬果基地”、“农家乐”等等。可以看见当地推行的一村一园、一乡一景初见成效。
1.2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市同里镇往西3公里处。1993年开始建园,历十年始成,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等奇石。园中建材多收集全国各地在建设、改造中拆除的古建筑材料等,进行异地恢复、保护论文格式。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传承和古建筑保护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园主人拥有乡镇企业,从事玻璃钢生产。造园资金基本来自于该企业的盈利。
2、后集聚时期的农业发展
苏锡常的经济发展跟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前期集体经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阶段;90年代末集体经济衰弱和外资经济腾飞阶段;以及2002年后民营经济崛起阶段。而目前形成民营、外资和国有三分天下的经济格局,因为在全国具有独树性,而被专家广泛称为“新苏南模式”(相对于以集体经济为代表的苏南模式)。
以晨东农庄和静思园为代表,体现了苏南在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们称之为“后集聚式农业”——它是在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到盛期后,许多企业主曾经从事于农业,又开始产业转移,一部分资金又转回到农业,集群化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农业新发展。而苏南后集聚式农业就是以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无锡以晨东农庄为代表的乡村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无锡目前上规模的正常经营的已经近百家,市政府更是借机提出一村一园的思路和战略,虽然每个农庄、农场的特点不同、经营项目不同,发展的策略和思路以及收入来源也不尽相同,但投资者均是利用经营工业企业的盈利,投资于农村、农业,投资的农村、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植业,一般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是更高层次的农业旅游论文,在农业中融入新的要素,体现了农业新的价值和收入来源。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休闲旅游景点,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也是苏南后集聚式农业的特色,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但是,在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中,我们要抓住后集聚农业的特征、深刻理解和充分地发展后集聚式农业,才能促进苏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工业反哺农业,怎样反哺?怎样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抓住当今苏南农村的关键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反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后集聚式农业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动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苏南的地理气候优势,打造苏南天然粮仓。
2.2发展生态农业产业
后集聚式农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后集聚式农业缩小了城乡差距,在经济(产业)结构的地理布局上,形成了辖区、县市、城镇、乡村多点网状的产业集群。将苏锡常在地域上连绵一片,市区趋于相连,与乡村界限模糊,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被打破,城乡经济差距不断缩小,而苏锡常早年的城镇化趋势已经向城市化迈进旅游论文,乡镇变城,大有燎原之势。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应以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链和新概念产品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和开发新需求,创造农业的高附加值。比如:生态米、茶油、有机蔬果、食用菌、原生态家禽、天然矿泉水等。把农产品开发和经营服务项目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农民利用农村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打打糍把、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提供旅游服务。
后集聚式农业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并可以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是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外,还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3开发新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苏南一带地处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能够最早触及最新市场。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不能老一套,而要引进新观念、走在创新前沿。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比如苏锡常有发达的公路交通,高速公路两旁有丰富的景观,可以开发汽车宿营地满足当今汽车时代的新需求。
3、问题和建议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有60%以上的企业主没有真正了解生态农业和旅游意义。他们不是把环境、时间与经济优化结合,不了解生态农业与旅游具有长效性,不是短平快项目,而是以办中国农村企业的观念,以效益最大化为宗旨。不免存在一定问题旅游论文,主要有: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在规划中没有或很少考虑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整体和结构的规划,把主导农业、农业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科学合理的设计论文格式。现在有像上世纪发展乡镇企业时的一哄而上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趋势,再次把大量的耕地变为其他用地。
(2)配套政策没跟上。对如何保障主导农业、适度发展二、三产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整。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自行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有些人打着生态农业开发的旗号,享受着政府的优惠政策,高于50%的企业主,以买地囤地为目的,没有真正的去搞生态农业,实际在生态农业投资的企业少于30%。
(3)管理亟需规范。在管理上要宏观和微观两头抓。市场行为、设施建筑、卫生安全、税收上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要与国际接轨,遏制欺诈、不诚信等不良竞争行为。
(4)扶持力度不够。体现在资金、舆论宣传、政策等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统一规划、规范发展。确定新型农业的经营范围和重点项目,编制新型农业的发展规划,加快制订并推广相关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整体规划和论证,加强指导。
(2)创新农业旅游经营机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旅游产业。
(3)加大对新型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依托政府、社会等各类有效平台和资源,不断为新型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政策、资金以及各种服务支持。
(4)按照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特性规范用地以及落实具体生态环境指标或规定。
参考文献:
[1]唐为首,“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经济丛刊》,2007年04期
[2]曹恒德,王勇等,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规划师》2007-2
[3]杜传忠,郑丽,任雪,我国农村工业化三种典型模式的分析与启示,《德州学院报》,2009-2
[4]董正秀;周晓平,苏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及有效途径,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4期
[5]孙冬玲,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1期
关键词:农业生态化;农业经营方式;生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26-02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地处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南部。全市面积5.31平方公里,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地区中部。至2008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64.5万公顷,其中旱田130.9万公顷,水田33.6万公顷。全年基建用地410公顷,退耕还林4 778公顷,因新开荒、园林改耕地等原因增加耕地面积29.8万公顷。
(二)哈尔滨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210.8亿斤;农民纯收入人均实现5 960.9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个百分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达3 000万亩,比上年增长30.6%;认证产品达到2 107个,比上年增长35.4%;共谋划储备农业项目170个;争取国家、省投资的旱作农业、标准粮田、松浦镇渔港、市农科院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8项,总投资11 855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完成20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硬件建设和市农业信息网建设;全年转移劳动力122.4万人,比上年多转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0.4亿元,同比增加5.7亿元,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 428元。
(三)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管理情况
1.耕地生态化管理情况。至2008年底,全市共向耕地投入优质有机肥2 375万立方米;每公顷均施肥12.91立方米。其中过腹积肥1 449万立方米,秸秆堆沤造肥444万立方米,城粪下乡281.9万立方米。全市农作物根茬还田面积达93.3万公顷;玉米秸秆和稻草粉碎还田20万公顷。2008年开展GPS土壤定位监测60个点,其中,旱田34个,水田26个,现已完成取土和土壤物理性状调查工作,正进行化验分析。
2.农作物生态化管理。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已达2 967.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0.6%。有效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共计229个,产品2 072个,比上年同期增长80.5%。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24个,产品1 762个;绿色食品企业78个,产品189个;有机食品企业27个,产品121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上半年加工总量已达342万吨,同比增长28.6%,销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8.1%。
3.自然水域生态化管理。哈尔滨市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加自然水域渔业资源的含量至2008年底,向松花江等自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各种鱼苗1 330万尾,投入资金45.3亿元。十八年累计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5 798.1万尾。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力度,保护渔业生态资源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共出动车船检查230次,出动执法人员1 200人次,没收渔船4艘,销毁禁用渔具4 500件,办理渔业行政执法案件66起,罚款5.94万元,罚没物资变价款3.51万元,有效地打击了使用禁用渔具和渔法的违法行为。
二、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化较低,未能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生态化水平较低,无法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方面,该市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不足。以农用化肥施用量为例,2008年全市施用各类化肥39.1吨,平均每公顷耕地用肥214吨,同比2007年分别增加7%。由于农产品生态化的不足,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发展基础,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未能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农业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2008年,哈尔滨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 586.4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 859.6元,牧业收入1 284.7元,共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3%。可见,目前该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以种植业、牧业收入为主,其他收入仅占不到7%。说明该市农业尚未与旅游业结合,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缓慢,没有将农业的生态效益等无形产品直接转化为经济收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
农业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同时牵涉到市场、财税、科教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方面。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一是生态农业建设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区域化布局。二是生态农业建设的责任落实、目标细化、定期检查等许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三是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与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间还没有充分的组织协调。四是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的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态化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将“农民(基地)-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哈尔滨市在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地域差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及生态技术,配合以相应的流通、售后服务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等手段,充分开发当地生态优势的名优特产品,形成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为此,应在认真进行资源潜力、生态劣势及优势、市场条件等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为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农业产业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二)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实现农业生态化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农业相比,观光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一个边缘产业,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农业。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实现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繁荣农村经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可在城郊沿线区,利用庭院经济提供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即开展耕作、栽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活动等。观光农业旅游不但为市民提供与农村和农民进行交流、体验农事劳动乐趣、普及农业知识的场所和机会,而且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购物等融于一体,扩大了鲜活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大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法制
对生态农业建设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到位,细化目标,定期检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于生态农业建设是涉及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各种组织协调工作,农林牧副渔各产业要有分工、有协作,加强行业指导和项目管理,积极组织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支持和参加生态农业建设。
2.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强调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从政策导向上,招商引资项目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良好,向农产品质量高的项目倾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加快哈尔滨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3.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支持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
一是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要通过多种宣传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生态经济学知识,让广大农民认清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二是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科技服务的支持。为解决在生态农业科研和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各地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协作和攻关,重点开发生态农业工程所需的接口技术、关键技术和环监测实用技术,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变和加强农业生态学研究重点。
三是要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应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信息网络和市内生态农业信息库,通过调动和发挥网络内各单位的作用,收集、整理和传递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信息资料,扩大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举办生态农业建设学术活动,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29,117-119,105-115.
[2] 周文宗,刘金娥,左平,等.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6.
[4] 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J].生态经济,2006,(2):110.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意义;对策;贵州黔西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68-0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和体现,为加快黔西县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对黔西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
1.1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黔西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人口众多,地块破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通过采取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等生态修复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农业资源过度开采,粗放式、高消耗性的发展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机问题,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1]。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区域性布局,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农产品和食品要优质化、多样化,而且要求农产品和食品更要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节约型农业;有利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以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和节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加速传统农业向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转变,构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体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广泛参与的生态循环农业运行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2 基本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创新机制与效率优先相结合;坚持产业培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坚持保护生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
3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重点推广“五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重点推广种养加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消费服务业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发展模式:经济林下种草养畜—畜便饲养蝇蛆—蝇蛆饲养家禽—家禽粪便发酵为沼气—沼气提供照明和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回施经济林或为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有机肥,经济林、畜禽加工后与消费服务业联系起来。二是重点推广种养业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如畜禽—渔—作物循环、稻鸭鱼共育、种草养畜等。三是重点推广种植业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主要是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不同经济作物之间基于生态链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所建立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作物及食用菌等生产体系中物质的多向循环利用,具体包括单一型生态链转换的粮—果、粮—茶、粮—菜、粮—烟等模式和复合型生态链转换的粮—果—茶、粮—菜—果、粮—茶—菜、粮—果—茶—菜等,以及将大田作物秸秆等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原料,食用菌产后菌渣和培养床的废弃物再作大田作物肥料等的循环。四是重点推广畜牧业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即利用畜禽粪便,作为其他畜禽、渔业养殖的饲料或营养材料,建立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如畜—蛆—禽循环模式等。五是重点推广农田生态系内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空间种植模式、空间养殖模式和空间种养模式。空间种植模式是根据农作物间互利共生,建立空间多层次结构,如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等,包括粮食间套复种、粮油间套复种、粮—蔬菜模式、瓜—菜—粮模式、农—果模式等。空间养殖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养殖动物的层次配置,如鸡舍上层、猪舍中层、鱼池下层等。空间种养模式是在一定空间内将栽培植物与养殖动物按一定方式的配置,如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
关键词:产业链;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向农村延伸的速度越来越快,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农村电商的普及使得广大农民购物更加便捷,同时也为农产品扩充了销售渠道,农民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获取信息,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产品产业链十分巨大,行为主体非常多,每个主体都有属于独自的经济利益体。虽然近年来农村电商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畸形走势,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产业链,会出现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利润分配不合理等情况,价值链的错位混乱必将会影响整个农村电商的流通效率,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体系。在建设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有效措施促进生态体系的完善。
1.农村电商实体终端建设
农用物资和日用品的产业链终端都在农村,只有农民在购买使用之后,才能够证明整个农村电商产业链功能。对于当前大多数电商来说,终端实体店是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而农产品的起始端都在农村,整个起始端是否能够实现品牌化和初始加工是确保产业链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传统的农资销售终端是无序、离散的,造成农产品的起始端也存在无序和离散现象。通过电商渠道能够对农用物资和日用品终端,集成农产品的起始端,把上述四个产业链都利用电商平台集成在一起,建设新型的农村产业链融合服务中心。所以,公益性和经营共同实施,可以满足农民对生活、生产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各项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涉及的产业规模必将扩大,还可以对经营服务场所进行整合,组成集中的基层服务组织。
2.物流整合
因为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十分特殊,很多农产品对运输条件要求很高,甚至一些产品需要冷藏运输和冷藏仓库保存。冷藏运输能够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恒温,确保农产品不出现损坏,影响产品质量。当前电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自营物流和使用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主要是农产品企业主动参与到运输当中,配送队伍是自己组建的。这种物流方式在调配中十分灵活,可以增加物流的可控性,避免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农产品运输。但是这种物流方式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当前很多农村电商还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一般都是采用第三方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主要是通过物流公司进行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物流公司的限制,因为一般物流公司的运输业务比较繁忙,虽然在运输过程中更加专业,在运输农产品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坏,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企业不能对整个运输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在操控方面十分困难。但是这种物流方式的优点是投入少,不需要分散人力、物力和资金。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对农村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增强产业链中物流服务能力。
3.带动产业链服务商发展
农村电商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带动产业链服务商发展主要体现在:电商能够为农民生产活动提供专家指导和生产经验指导,在农村可以利用电脑,通过网络获得了大量的农作物生产信息,提高了搜集信息的专业性,为农村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建议和指导。甚至一些疑问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连线专家,进行在线解答;农民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对天气的变化依赖很大,农村电商为农村提供了天气预报平台,不仅能够预知未来天气变化情况,还能够对一些自然灾害做到提前预警,提前预防,为农村生产提供了信息保障;减少了农产品生产支出成本,农产品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加工企业直接对接,经过简单加工过的农产品价值明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增加;虽然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平台在为农产品产业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在平台市场当中存在很多服务和产品相似的企业,企业为了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在面对农产品相似的情况下,就必须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结束语
农村市场体系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电子商务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经历着复杂的变化。各种外部冲击造成的市场变化对于农村市场体系中的产业链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农村电商的迅速崛起可以解决农村市场的流通,但如果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一些问题短时期内会被迅速放大,电商发展也可能会遭遇巨大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电商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郭旭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特征及其演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4(10):71-72.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 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假日农场(Holiday 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