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1: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职业素质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职业素质培养

第1篇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是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通过近三年学生课堂表现、作品表现和实习单位反馈的意见,发现现阶段的职业素质培养并不能够人满意。无法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毕业实习,给学校的反馈意见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接轨,有些学生甚至缺少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本文主要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从中提炼出适合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主要是从建立真人图书馆、分享、传帮带、竞争和拓展运动等,把枯燥的教学变的活跃、主动和互动的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职业素质;企业;真人图书馆;培养

如何提高高职职业素质,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级应有型技术人才。只能从行业与企业需求中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职业教育就是给市场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应有型技术人才,只有立足于市场去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的人才素质。通过观察研究牡大动画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与其企业文化,发现职业素质培养应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好强心和沟通等职业素质能力。通过与牡大动画公司的交流以及在网络上的查阅资料,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融入教学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就是,可以让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读者交谈,这样的形式会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见识与经验,这是一本书无法做到的。在这个交谈过程中,大家都不能进行争吵和争持等,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识与经验,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交谈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有时需要进行记录以便日后的学习与吸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多名优秀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让部分需要帮助的同学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把属于自己好的设计经验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从而达到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当然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些生活上烦心的事情,进行心理减压,使学习状态达到最高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这样可以共享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丰富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沟通与理解能力。达到师生共进的目标。

二、学会分享

现在许多人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所以许多好的经验、学习资料和素材等不与大家一起分享,害怕别人通过自己的分享而被超越,产生心理不平衡、失落和自卑感等。这样的学习风气使我们回到了“闭门造车”的年代,不利于在学习上的进步。所以应从教师开始,带动所有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实现倾囊相授。可以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召集所有学生在一起,把这个月所收集到素材、教程或者学习网址等相互分享与交换。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经验。在收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素材与教程的查找能力,同时也能带动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到“交换”中。因为,在“交换”中所有人都必需收集素材或者教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能相互进行交换与学习,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所有的学生在快乐中进步。

三、传帮带

何谓传帮带,简单的说,传就是让老员工在工作上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好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帮就是帮助,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带就是带动和带领新员工开展工作。这样的方式用在学生的学习交流上会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帮助别的同学时,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和发现问题并改正或者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挑选出班级上学习优秀的同学或者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指派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传帮带”的模式进行课后的学习。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

四、沟通

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漫专业是必不可缺的职业素质。现今社会许多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讯息进行沟通交流,导致许多学生的面对面沟通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沟通障碍。不以利于团队创作和找工作。在所有团队创作的过程中,要求所有成员在一起进行创作。并要求在创作过程中保持沟通,这样在保证整个作品的风格与符合分镜要求的基础上,同时又能增进整个团队成员的感情与沟通交流能力,而且也会提高作品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创作。

五、好强心

合理的竞争,能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好强心理。在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情况下,进行类似公司岗位的竞争、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或者专业作品的评比等。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成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好强心理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压力。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与进步,并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与严格要求对作品的质量。

六、结语:

在课余的时间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拓展运动,这在企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多组织拓展运动可以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这都是动漫人才所必须有的职业素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休息与锻炼。教师也可以在提高教学成果与职业教育水平上得到新的构想.

参考文献:

[1]曾广雄.我校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与建设研究[J].商情,2011(50):67-68.

第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6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0 [本刊网址]http:∥

目前,随着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气质氛围以及独特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精神文化、制定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高职院校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以及发展方向,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需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校园精神文化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灵魂,对促进学校发展起到很积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也按照校园精神来要求自身的言行,既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内容,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会贯穿于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气质以及文化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校园精神不单单体现在学校生活外在层面上,同时内在层面上也得以积极体现。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具有怎样的校园精神,便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目前,从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上来讲,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做一些打杂闲散的工作,比如文员、前台等等,不愿意做生产工作,宁愿在大城市中拿着一点仅够自己生活的工资,也不愿意回到小城市奋斗打拼。很多现象都表明,当代青年产业工人越来越少,当他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时,他们便会表现出悲观、迷茫、逃避等心理现象,发生这样的现象,不单单是青年人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失败。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都具备自身特殊的内涵,唯有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倡导和践行自身的办学理念,并且形成独特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一旦形成校园精神,会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另外,校园精神作为连接学生与学校之间思想的脐带,学生即使将来离开学校,他们仍会谨记校园精神,利用校园精神来要求自身的言行。

虽让校园精神在学校长期办学中加以形成,但是塑造校园精神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自觉的凝练以及理性的反思。有很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却一直默默无闻,但也有很多大学办学时间不长,但在短期内以特色的办学方式而广为人们所知,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的,我们从主观层次上来讲,主要是学校在塑造精神文化以及建设精神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能够提炼出积极促进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精神,最终成为全体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以及行为规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积极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园行为文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校园文化结构建设过程中,行为文化也是较为重要的,是全体师生在实训、教学、文体娱乐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学风、校风、人际关系等动态表现,同时也能进一步折射出校园精神,更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主要环节。从现实状况上来讲,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对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教学方面上,高职院校与普通全日制院校是有很大的不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文化知识底子较厚,对理论课程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比较强,即便是工科学校的学生,也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展开学习,从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然后在回到理性认识层面上,最后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为基本目的。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动手实践的知识更为感兴趣,需要引导他们从感性层面上出发,引申到理性认识层次上,然后用于指导实践中。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术。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都是到一线企业参加公司,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他们自身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主要是制造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的,在管理理念上推崇精细化,要求员工具备高素质、高水平,使企业文化能够贯穿到企业生活的各方面,培养他们具备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能够掌握各方面技能技术,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另外,学生在实践中也更加了解每个工作岗位所实际工作的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毕业以后的工作,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三、在制度文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上来讲,虽然建立很多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及学习中。从高职学生层次分析来讲,他们虽已成年,具有相应的权利以及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能约束自身的言行。因此,高职院校需积极完善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在规章制度的管理下,学生各种行为都会受到限制,使他们在学校学习中,便能养成相应的规则意识,自觉主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另外,高职院校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所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职责,面对现今社会对于人才高质量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质量和实践教学方面要做到切实改革,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每一个高等职业院校的责任。让每一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能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进行实践,把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顺利培养出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执行力

目前,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形势上来讲,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那么这个企业也没有竞争力,因此企业的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企业对员工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求员工需服从管理和重视协作,能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但是现代的高职学生,普遍执行力较差,相对来讲管理难度也较大。所以,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培养他们的执行力,既需要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更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学习实践技能过程中,掌握好学生的特点,能够严格要求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执行力,为他们今后就业能够适应企业管理要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凡事应谋定而后动,事前自定目标与计划、事中自我监控与调节、事后自我总结与补救等等。

(三)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能力

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分工合作能力,要求员工能够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健全的规章制度提下,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评价,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加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他们将来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另外,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真正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哪些技能技术需要深入的掌握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在环境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高度重视起校园环境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设特色的景观、丰富的校园文化、优美的环境等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首先,校园建设应该从教育理念方面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在各大高职院校都在扩大校园规模,这也是建设校园环境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精心设计环境绿化、雕塑景观、建筑风格等方面上,从校园细节着手,把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人文气息、校园精神等融入其中,既要体现出学校建设理念,也要将建设理念加以表达,使校园里各处都充满着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第3篇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切感到最大的快乐是奉献和付出,同时带动众人同行,促进社会和谐,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1.积极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目前,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因而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注重校园环保,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人与自然要和谐,保护自然”为主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打造“绿色寝室”;“善待地球”签名活动;在社区开展室内外环境咨询,积极吸引群众参加环保活动;利用周末、假期开展“绿野”计划,到农村去调查,了解农村环境现状、污染状况。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生物工程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2.组织学生献爱心、做志愿者活动。这样的形式多种多样:维护交通安全;到孤儿院、敬老院、残疾人学校、聋哑学校等做志愿者;向社会捐赠财、物,做一些义工的工作;关心、关注一些社区内的弱势群体、孤寡老人等。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要承担着社会责任,还要善于帮助他人,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我院学生在衡水湖国际马拉松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身水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也深刻影响着学生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传统观点认为校园文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的各种报告、讲座等。二是各种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工程、艺术节、球类比赛等。三是组成社团活动,可以成立文学社、舞蹈社、歌唱团、书法社、棋类社、旱冰社等。我院田径运动会、艺术系的文化艺术节更是让很多学生耳目一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再由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指导。校园文化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激发他们青春的热情,在活动中受益匪浅。

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提高学术水平、拓展知识视野、了解专业前言理论的有效途径就是搞学术交流。各系部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聘请校内、校外的专家学者举办前言讲座,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前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聘请教授做学术论文撰写、职业技能培养等系列讲座,给学生指路引航,以便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大家通过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兴趣、水平。学生也可以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撰写有关的论文,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调研报告报告等,来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

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

第4篇

一、旅游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旅游职业素质是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基础,以旅游组织人员的的职业道德体系为标准的道德指标的衡量。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其工作的旅游组织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其专业为第一首要因素,专业知识的高低决定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的高低。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旅游公司品牌树立的关键。对于接待外国游客而言,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关键。

二、制约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因素

(一)知识教学体系不合理旅游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拥有广泛的旅游专业知识体系,对旅游文化如数家珍,对各地的旅游景点了如指掌,在具体教学中将自身知识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而现今的中职学校中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忽略学生的整体教育和全面教育。导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对旅游知识与文化知识产生厌倦心理,对课堂知识产生厌学现象,使其自身知识体系难以建立。

(二)缺少相应的教师资源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导致对旅游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旅游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在多数中职学校中对于由于新兴的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中对其专业的师资力量配置薄弱。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师对于新兴的旅游业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知识也缺乏相应的实践力度,对旅游景点的描绘缺乏完整重现的能力,导致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景点不相符,进一步加剧了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职业素质的难度。

(三)学生自身素质较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年龄较低,在入学门槛的制定上,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低,使其很难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大学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高,入学门槛高,使大学生在四年的知识理论教学中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考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其旅游职业素质的形成。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心智较小,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耐心学习,在对旅游景点的实践落实不强,导致其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职业素质难以形成。

三、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校企联合力度中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对于中职旅游类专业的教学,也应该充分体现今后就业的性质。在制定教育计划的同时充分考量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市场的就业趋势,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后,通过稳定教师力量,加强教师的主页技能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职学校还要与诸多旅游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制度,通过将优秀学生在旅游企业的实习工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弥补知识与实践脱机的现象,在逐渐的实习过程中学习企业工作人员对于旅游管理的经验,从经验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学校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人才输送模式,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进行知识的学习,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将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分组,积极促进小组学生之间对于曾经旅游景点的介绍,以及对于旅游进行的心得,从而使整个小组的整体旅游知识得到进一步增长。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选出小组的组长,组长收集小组对于旅游景点的信息与心得,并由组长进行发言和总结,各组组长发言过后,教师将组长发言内容中重复的部分进行提取,着重讨论重复部门,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讨论其旅游景点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在必要的时间,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提到的景点进行推荐,由组长进行推荐理由的收集,学生们通过对景点历史及其景点相关资料的查询,增长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5篇

关键词:营销;销售;产品;服务;素质

一、销售顾问素质要求

(一)团结同事,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内部上下同心,企业各部门相互支持,协调一致。竞争激烈的汽车销售企业更是如此,销售员只有将自己融入团队之中,拥有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胸怀,变"单干"为"群干",才能在团队实现利益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价值。因此,销售顾问必需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学会主动与配套部门合作,保持联系,争取帮助。

(二)不怕吃苦,始终保持旺盛的销售热情

吃苦耐劳是销售顾问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销售人员处在销售的第一线,承担着具体的销售指标、市场压力和心理压力,工作非常辛苦。另外,销售顾问一天的工作时间非常长,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九点到晚六点,但是由于公司经常要开夕会或培训,经常不能正常下班,晚上八九点下班是常事。可以说,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难胜任销售顾问的工作的。

(三)善于学习,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知识社会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是日新月异的。比如:汽车销售系统学科体系涵盖方方面面,商务礼仪、销售心理学、汽车基础知识、汽车文化、金融保险、谈判技巧、语言艺术、时事政治等都是一个销售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和职业能力。另外,由于销售岗位新老交替、人才流动性大的特点,学生将来务必面对向其他行业、其他岗位迁移的现实,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学生重视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

(四)善于倾听,深察客户的需要

在销售工作中,客户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并了解客户的需求,就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难以提高客户满意度。通常销售人员在分析客户需求时,往往局限于产品的功能、性能的分析上。在与顾客的接待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客户的意见和想法,只有透彻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给顾客提供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顾客寻找到合适他的产品。

(五)善于沟通,能做好客户关系的开发和维护

客户是销售人员的工作之本,是利润的来源,销售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客户来开展的。要想让自己在营销行业中做出好成绩,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手段、途径发展客户。同时,也要认识到老客户的重要性。有数据表明,发展一位新顾客的投入是巩固一位老顾客的五倍,因此,确保顾客再次消费,是降低销售成本和节省时间的最好办法。同时,留住老客户还可以通过口碑效应发展新顾客,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要树立成功的销售不是销售的终止,而是长期合作开始的理念。

二、学生销售岗位素质的培养

(一)重视职业定位,培养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销售工作中,销售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将以前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上。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逐渐加剧的今天,服务成为企业和商家在竞争中获胜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由于缺少工作经历,对销售工作不甚了解。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职业定位,让学生知道今后学了这门课程所能从事的职业以及职业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因此,要重视上好第一课,通过说课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性质、作用、内容、要求、教学方法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销售顾问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组织学生和企业的领导、一线的销售顾问进行座谈,了解岗位的要求,培养服务意识。

(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最基本的依托和保障,通过实训,学生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并且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条件的还可以联合各相关单位组建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为学生参与校内仿真综合实训、毕业前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充分体现教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点,而且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便捷。

2.以企业内训教材为蓝本,开发适合学生的教材

现在销售公司针对自己的品牌普遍都有自己的内训教材,培训内容直接针对销售岗位,非常实用。但它理论深度稍显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日后职业发展的需要。而学校现在使用的大部分教材理论偏深,稍显超前,学生在校虽然学了一大堆理论知识,在企业里却派不上用场。集结校企专家,以企业内训教材为蓝本,开发适合学生的新教材,既可以满足实用够用的原则,同时,也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不但能为教学服务,还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可谓实现了"三个满意",即学院满意、学生满意、企业满意。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中通过运用经典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一层一层剖析,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营销理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抛弃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采取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和经历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2.营销模拟,角色扮演法

"汽车营销实务"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用角色扮演法现场模拟销售场景来开展教学。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又是销售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者。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销售技巧,还能对学生在销售接待过程中的接打电话、站姿、握手、递交名片等礼仪方面进行训练。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产品展示能力、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3.分组讨论报告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个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分组讨论报告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在汽车市场定位以及产品介绍中,不仅要求每一个小组为自己的品牌车型和竞争车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还要求每组学生做一份PPT,进行小组工作的汇报,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质;树立;培养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其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是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而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集中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因此,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素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其包含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个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质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部分,不论在什么岗位,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实力,尽心尽力做到最好。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企业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奉献的、乐于助人的等等,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与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的人事制度一方面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择业机会,另一方面职业的双向选择也加剧了择业者的竞争。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必需的,企业对每一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中,要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刻苦学习,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去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从业中符合企业的需要,为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生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生对职业意识的淡薄和职业素质培养难这一问题十分普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中大多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操作学习任务。少部分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普遍不足。更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来学校“被学习”的,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课堂纪律差,不服从管理,抽烟喝酒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来到学校该做什么,对学习的目的、将来人生道路如何走,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些问题造成了中职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的状况,不仅使学校教学及日常管理面临着许多难题,也影响到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

中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起点。

(一)从行为规范入手,加强德育教育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我校的做法是:

1.首先对每届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学习校规校纪、到部队参加军训以加强学生纪律观念;近两年学校还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借鉴军队的优良的传统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管理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些做法,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促进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2.通过法制报告会、法制知识讲座、有关人员的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了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的人际意识,懂得社会公德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改革旧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理论知识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好于动脑能力,理论学习与表达、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那种“黑板上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这些差异决定了职校要培养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适合学生,适应社会要求。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把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素落实到每门专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按企业要求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专业课程教学应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坚持按“简洁实用、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对原教学内容中难、繁、深、旧的部分少讲和不讲,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现实中正在使用的技术等内容,

2.坚持“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对中职生的教学要做到“宽基础、活知识、强实践、高素质”的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上课“一言堂”和“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动手操作。少讲多练,边讲边练。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与技能该学,该怎么学,切实达到“能做”、“会做”的能力要求。通过“做中学”来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做中学”即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来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使学生体会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进行能力培养时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三)重视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具备优秀职业素质的内在要素,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传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里的情况。学生一旦踏入职场,显然会有许多的不适应:难以适应企业的文化,难以适应具体的岗位,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企业刚性的规章制度,加上工作艰苦、工作受挫折、工作单调等原因,必然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这样给他们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一角色的转型带来严重障碍。职业学校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习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在校时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在实习实训中渗透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进取心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又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转变就业观念

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指导学生构思自己在毕业后的成长设想。学生就业观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后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从社会调研来看,职校生到企业后存在好高骛远、期望值高、频繁跳槽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1.开设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意识。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初步制订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在班会开展讨论、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其他同学也参与评价,不断修正职业的方向,从宏观上制定今后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2.分析各类企业的就业特点,端正学生的择业观念。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引导学生树立“学技能,谋生路,求发展”的企业实习宗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进行成才教育,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4.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多层面了解各行业、了解社会,向企业学习,向社会学习,让学生对学校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发现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5.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后立业”的观念。使他们克服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可忽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通过不同途径来学习和探索,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质,高水平的职业技能,能在不同的岗位上,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祖国建设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兵,朱红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当代职业教育.[J].2010,2

[2]杨楠红.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职业.[J].2010,14

[3]闽清,黄晓初,张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职教论坛.[J].2011,6

第7篇

关键词:职业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31-01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人才的学校。而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包含对学生技能培养,还应包括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职业素质同人们的职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情绪等方面。影响职业素质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一般而言,劳动者是否能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职业素质一般具有职业性、内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形象四部分。职业品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品质、职业理想,即要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情商、诚信品格、集体观念、大局意识等。职业知识即是专业知识,即踏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职业能力即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培养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形象即是文明意识的培养,包括仪表、礼仪、纪律、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等。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顺利过渡。综合说来,从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功能定位中,可以得出教育一定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结论,而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是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促进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1、实施有益于学生职业成长的引导机制和育人方式

一方面,注意发挥育人过程的指点与共进功能。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服务意识贯穿在整个育人过程当中。以教学育人团队为载体,以学生为对象,以课程教学、素质拓展、就业指导、行为规范等为内容,通过个体对接集体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局面。另一方面,注意发挥学习尖子的孕育与激励功能,建立各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合乎情理的积极措施,培养骨干学生。

2、建立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

一般而言,合理的考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客观、科学、合理的素质评价机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学校要制定严谨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重视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举办与专业有关的课程调查及实习等活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督导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加强人际沟通和合作,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专业素质的评定也有很多方法,既拓展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善于发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引导作用的师资队伍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之源、育人之基。对高职学校而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师员工都应责无旁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教师是学生职业知识的传授师。专业教师在授课中应以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打造学生科研团队,引导学生领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辅导员是学生职业品德、职业形象的培养师。辅导员工作深入学生第一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师生互动的共进功能,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长,另一方面,从旁观者的角色,为学生指出不足,积极发挥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行业兼职教师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师。他们是学校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特色产品。通过与学生在认知实习、岗位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过程中与学生接触,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转化。老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榜样,注意自身修养,增强自身的职业操守。要认真扮好学生职业素质的引路人角色。让学生看的见,做的到。

四、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支柱,是引领学生励志,激发学生进取,促进学生提升的重要资源。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反映大学生精神面貌的一种群体文化。加强校园建设,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职业素质养成宣传、竞技、考核等活动,引导、激发、展示学生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苏南高职学生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的不足

1.职业诚信缺失企业要求员工忠诚企业,也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努力使两者结合起来,但更强调对企业忠诚,更强调企业目标。苏南地区大部分企业反映,当前许多高职毕业生把个人目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诚信失范问题比较突出。如不守信用频繁跳槽,签订了工作协议又随意违约等等,使得用人单位对他们所支付的适应期成本大幅度提高。

2.耐挫能力差苏南企业中,机遇比较多,员工间竞争也相对比较激烈,自然个人也容易受挫。笔者所接触的高职毕业生中,很少有学生能够对自己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进行正确的认识,一旦现实与预期目标有距离,便习惯性抱怨,适应性差。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重要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采取听天由命的做法,而很少去努力克服困难。同时,许多高职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

3.合作意识弱企业员工间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常常是竞争合作并存,需要竞争时竞争,需要合作时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然而,高职生在工作中常表现出竞争心理有余而合作精神不足的偏差。如集体意识差,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同事缺乏情感沟通,不懂得关心体谅别人,一味要求别人的尊重但却不尊重别人等。结果,个人缺乏归属感,组织凝聚力不强。

4.职业意识欠缺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它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深化。但高职学生之所以选择现在的职业,是因为看到这一职业的物质报酬比较丰厚,并非是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的。至于这一职业在社会上发展前景如何,对从业者提出的要求怎样,都不是很清楚。职业选择的盲从是高职生职业意识欠缺的突出表现。综上所述,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应当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尤其是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然而,相关调查表明,当前苏南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加大力度,但对于职业“软素质”培养还缺乏系统的体系。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首先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认知上明确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这样才会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主动地去培养自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第一,学校要为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培养营造一个积极的外部环境。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良好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同样是个体所应必备的。第二,对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学生进行分析,找出他们身上具备的优秀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可信的榜样,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第三,多与企业联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企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

2.构建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体系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真正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要将学生职业心理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以培养职业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职业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就业心理指导”等课程。课程安排上,不同阶段任务不同。一年级侧重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年级注重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心理品质养成,开设“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三年级以就业、择业准备为主,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程。通过系列课程,使职业心理课程深入学生的生活,进而促进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提高。

3.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式培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除系列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外,学校应在其他课程中,利用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在专业课中,渗透相关的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要求、职业道德等;在人文素养课中,重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诚信、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关心爱护学生,以自己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开展职业心理辅导根据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以及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心理问题,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团体辅导、个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其中,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是加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可以开展诸如“我的职业兴趣”“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品质与成功”“我的就业准备”等团体辅导活动。另外,通过个体咨询、电话咨询服务以及网上咨询服务等各种途径,解决个别学生在就业以及在职业规划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