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59-04

一、引言

乡村旅游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乡村旅游目的地指凭借乡村意象和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去,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旅游需求,使旅游者愿意停留的地理区域。我国乡村旅游在一些地区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历史,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规模比较小、产品单一、恶性竞争等问题,旅游对当地农业、民俗等生态资源保护不到位,利用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链,对当地经济、社会拉动作用较小。同时由于特色和生态性不足,与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纯净度、优美度,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乡土味”、 “地方性”、“民族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性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2]。因此,在评估资源条件、客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当地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状况等多种条件之后,以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将原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结合,延长产业链,联系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大背景进行开发。深度利用乡村资源,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带动社区全面、主动参与到旅游业中,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传承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民主文明程度等目的,使当地成为产业要素齐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才能使乡村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产生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客体生态化开发模式

(一)产品开发模式

1. 产品开发总体模式。

乡村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高度参与性、与旅游氛围的深入融合性、与旅游环境的亲密接触性[3]。因此需要具有生态性、乡土特色性和参与性。产品开发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特色,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在目的地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维护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对乡村社区和城镇采用葡萄架、果树、瓜藤等绿化方式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乡村景观、农业资源、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以及节庆活动进行全面深度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开发带动保护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无公害的饮食产品、住宿产品和旅游商品以及有益游客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旅游开发要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加,尽量减少对当地稀缺资源的占有和消耗,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及文化,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多要素齐全的绿色产业链,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旅游线路既可以仅包含某一类乡村旅游产品,也可以根据游客的偏好将几种产品组合,并且可以和其他产品组合或其他地区合作,灵活组织成各种线路。

2.主要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主要旅游项目开发需要和当地资源密切结合,针对中老年市场、白领阶层、青少年市场开发观光、度假、休闲、科普、科考、健身等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主要可利用目的地内水域、山体、森林、地热等资源开发龙舟、木船、采莲、捕鱼、野营、健身、温泉等游憩产品和度假产品;利用田园四时不同风光、高科技农业开展观光活动;休闲项目主要是利用传统农业资源开展的插秧、收麦、拔花生、推磨等农事体验活动,还可以开展趣味性强的农事比赛和健身活动,开辟教育农园、租赁农园以及开展针对青少年的农业科普教育;在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展动植物观赏、田园观光、探险、徒步、摄影、科考、科普等旅游活动;利用当地建筑、传统民俗资源以及瓜果、花卉等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乡村节庆项目。每一个项目都要精心策划,注重参与性和生态性,在不同季节灵活调整,还要注意淡季产品的开发。

3.辅助产品的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目的地还需要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服务,这些辅助服务也要尽量利用本地资源,突出乡土性和生态性,如挖掘本地民间饮食资源,采用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开发生态、特色餐饮;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打造瓜果飘香的农家小院为特色住宿设施;开发筏子、畜力车、轿子等本地独具特色的生态交通工具;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为旅游商品;将民间日常娱乐活动捉鱼、捉知了、农活比赛以及传统节庆等开发为娱乐产品。这些辅助产品和主要旅游活动可以相互结合,使游客获得更多体验。如旅游商品中农产品可以让游客自行采摘、加工,工艺品可以教他们现场制作;游客收获的农产品可由游客出资购买;游客可以白天参与农事体验活动,自己收获、采摘粮食、蔬菜、瓜果,捕猎鱼类、昆虫作为食材,晚上住宿农家小院,期间使用乡村特色交通或参与娱乐活动。

(二)乡村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模式

1.功能分区。

许多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乡村旅游开发尤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也要受到资源、生态、交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乡村山体、水域、保护地、农田及特殊地貌等主体生态功能区开发程度要比较低甚至不开发,在小城镇、城市周边加大开发力度,尽量利用城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服务设施,形成若干集中服务区,同时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功能分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兼顾生态和交通,形成游憩带、休闲区、观光区、生态科普教育区等特色鲜明的主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保持本地生态系统的原貌,采用小规模接待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主要面向生态旅游者,维持较低的旅游容量,道路方便通行即可,交通工具本土化,不提供食宿接待设施,仅提供导游、解说标牌等旅游服务。休闲区以本地传统乡村面貌为主要风格,保持原有建筑,采用本土方式种植农作物和畜产品,开展农家生活体验项目,该区提供体验性的食宿服务和非市场化的商品购买服务,可采用自行车、电瓶车、畜力车等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尽量保持乡土生活的原真性。目的地内的县城、交通枢纽设为当地的旅游集散地,扩展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和能力,能够集中处理污水、垃圾,能为游客提供停车、餐饮、住宿、夜间娱乐、购物等多种服务,旅行社或旅游公司也集中在该区,建设度假、水上游乐、农业节庆活动会场、旅游商品加工场所等游憩场所,成为服务要素齐全的密集游憩区,风格既有一定的本地风情,又又有一定的城市商业氛围。旅游项目以高端产品为主,更多注重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游客可以尽情欢乐,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种功能区的环境容量较大,服务项目较多,对目的地经济和就业带动最强。

2.空间布局。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需要尽量借助原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并减少旅游对乡村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总体布局宜采用沿交通干线多环散点式布局,(如图1)环内采用社区――吸引物布局模式,如果城镇间距离较近,也可以形成沿交通干线的休闲带。主要游憩区位于内外部交通联结地区或目的地内著名景区周边,以社区为中心,周围发展瓜果、花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开发水上游憩项目、森林、温泉等度假项目;休闲区以位于内部交通干线的小城镇为社区依托,在周围农村开发乡村休闲项目;生态旅游区仍以小城镇社区为依托,在周边生态旅游点开展旅游项目。游客流基本遵从从主要游憩区到休闲区到生态旅游区的流动规律,游客密度、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依次递减。

三、乡村旅游目的地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

1.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牵涉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开发商)、社区集体和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主张,他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4]。除此之外,游客、非政府组织也会对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地政府的主要利益诉求是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等任务,有些政府部门也存在开发所管理的资源获利的动机。政府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旅游规划和营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目的地开发和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以及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但政府权力分属许多职能部门,它们必须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追逐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旅游企业有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之分,外来企业经常可以带来乡村地区最为缺乏的资金、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客源,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利润的外流,而且在很多地区成为“飞地化”开发的罪魁祸首,并和当地社区居民矛盾重重。本地企业一般会对社区居民就业和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大。社区集体及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较为复杂,他们既想从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还需要保持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主体地位以及控制未来发展。他们是大部分乡村资产的所有者,但囿于资金、技能的限制在开发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当地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游客希望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为代价获得最大的美好体验,他们的行为对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非政府组织如科研院所和各种基金会有各自特殊的利益诉求,他们能够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起到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作用,但一些环境保护团体也可能会阻碍开发。

2.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

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均衡利益、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单一的或部分的利益相关者不能控制旅游开发的所有要素,往往也不能主动和全面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利益的实现就需要各方的合作与支持[5]。资源、资产、技术是利益相关者合作的主要纽带,取得互补优势和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是合作的主要动机。他们利益合作和利益冲突主要在投资经营领域,因此必须首先界定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和设施的所有权,所有者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再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投资收益,还要补偿在旅游中受到破坏的环境成本及受到负面影响的社区居民。必须理顺各方关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合作模式,(如表1)才能达到多赢的目的。除此之外,利益相关者应该共同参与当地旅游业的规划,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他们之间还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冲突,当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也有赖于各方合作。总之,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的密切合作是乡村旅游目的地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社区参与模式

1.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内容与保障措施。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对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乡村十分必要[6],对当地乡土性及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动、全面、成熟的社区参与才能实现乡村旅游诸多目标,才能带动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目的地社区需要以主体的地位参与旅游业规划和管理、参加旅游相关培训,参与到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是参与旅游业收益的分配。由于社区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参与意识淡薄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社区参与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各利益相关者需要考虑社区利益,政府、专家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积极引导,及时传达相关信息,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以及帮助他们提高参与技能,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社区集体和居民参与到旅游业中,还要在社区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政府、旅游院校、协会等组织还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涉及经营、服务、保护资源多个方面;政府、企业、协会和社区居民要密切合作,对乡村旅游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在以上保障措施下,要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操作性强社区参与模式,在规划与管理、参与利益分配以及社区补偿方面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合理的参与目的地旅游业。

2.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社区全过程参与目的地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模式来制定旅游业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可以在乡村旅游中引入类社区共管模式,由专家深入社区听取居民意见,进行讨论及对乡村社区进行调查之后来制定旅游业规划。由社区居民内部协商推选社区代表或组织旅游协会由协会代表和政府与企业代表共同组成旅游发展管理小组,负责评估规划实施后对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制定一系列措施落实规划。除此之外,小组还负责日常管理,并和社区集体与居民建立随时沟通的渠道,尽量使社区可以控制旅游业发展方向。对于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社区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补偿,可采用征收生态补偿金的方式获得补偿所需资金,然后采用生态技术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社区补偿可采用二次分配的方式,在旅游业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直接分配给社区居民,另外还可以用于社区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是医疗、养老等社区福利的改善。社区参与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因此必须针对社区现状和旅游发展设计相应的模式使社区获得直接利益。(如表2)除了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品销售机会外,还要尽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和提供服务,项目开发和商业机会要优先社区集体和居民,并要为社区提供融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进行经营指导等多样化的扶持与帮助。

四、结论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还需要达到多个目标,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开发之初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统筹考虑乡村资源和目的地特色,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要服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便于统一管理的需要,尽多的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目的地旅游开发需要政府、企业、社区集体与居民以及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理顺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合作机制是旅游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政府尽量退出经营领域,从事改善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供政策资金帮扶以及维护社区利益等公共服务领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企业需要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自觉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以及为社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乡村旅游需要更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投资、经营、劳务、股份等多样化的获利形式,但并非需要全体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持目的地的传统产业是对旅游业的最大支持,他们可以通过目的地经济发展而分享旅游开发的成果。总之,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的考虑资源、利益相关者及社区实际情况,以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为目标设计开发具体模式,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引擎,最终带动当地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2009RKB404); 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J09WJ15 )。

参考文献:

[1]郭焕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途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论文集[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14.

[2]杨敏,骆静珊.昆明市团结乡乡村生态旅游调查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02):51―55.

[3]毛凤玲.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7,(04):64―66.

[4]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07):82―86.

[5]王德刚,贾衍菊.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J].旅游科学,2008,22(02):9―14.

[6]李玉新.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08):99―10.

第2篇

【关键词】屯堡文化;文化生态旅游;九溪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87-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提出“生态性旅游”的概念,1983年墨西哥生态学家Ceballos-Lascurain,H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正式定义[1]。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2]。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地居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作用[3]、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利益引导居民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5][6]。

国内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7]、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8][9]、生态文化的保护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10][11]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当前,旅游市场正在从自然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各地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的五大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党发〔2012〕15号文件提出将安顺建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是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黔党发〔2012〕15号文件的实践行动,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推进后发赶超的新路径。

二、九溪村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一)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主要由屯堡屯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屯堡文化现象(文化生态环境)两大部分构成。屯耕环境是指与安顺屯堡文化现象相关联的屯堡社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屯堡文化现象是指迄今在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至今在妇女服饰上仍保存明代妆束的“屯堡人”集中居住的屯堡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外显的屯堡文化事象(例如妇女服饰、屯堡建筑、地戏等)和一种内在的屯堡人文精神,由此构成了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二)九溪村基本情况

九溪地处型江河上游,距安顺城东27公里,隶属西秀区大西桥镇。位居屯堡社区的中心地带,东接高寨(属于平坝县),西连竹林、本寨、云山屯、雷屯,南邻下九溪,北与石坝、马场相连。九溪河从村寨旁边流过,河面宽80米左右,水深2~5米,河水常年流动,河面比较平缓。村东面有历史上称为“安顺合郡八景”之一的老青山,老青山原名青龙山,山间原建有寺庙普德寺(现只有遗址)。九溪村历史上是现在仍然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历史上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现平坝县城)少3人”之说。现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户数1000余户,4000余人,是一个具有集镇化特征的村寨。是屯堡文化底蕴深、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保存最多的屯堡村寨之一,因而也是屯堡社区生活方式特点最为典型的村寨,堪称屯堡文化活的博物馆。

三、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区中地位

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九溪历来均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二是具有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三是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理区位相对优越,且旅游环境容量也较大。正因为如此,九溪村才被《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为民族村寨旅游的A级景点,九溪村丰富的文化生态起了国内一些研究屯堡文化的关注。国家旅游局前规划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在谈到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时说:“九溪村最有说头,最有做头。”因此,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对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一)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从长远来看,九溪村可以以其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为以基础,以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主导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城镇。一是以九溪河为基础,沿河两岸以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形成相应的建筑群落,再现或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打造六百年前屯堡先民将祖源地的建筑文化带到贵州的历史,形成一个江南水乡在贵州喀斯特山地上的成功移殖(也可算是圆了屯堡先民的一个梦)。二是以打造喀斯特山地上的江南水乡、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创造一种西部乡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三是随着新型的旅游城镇建设的发展,可邀请和促动屯堡人祖源地的城镇居民到九溪村长住,购房、置业,实现一种新型的“旅游移民”。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完成九溪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重新建构。五是以屯堡文化为特色,以新型的旅游社区文化的建构为社区发展的基础,以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

(二)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布实施,稳步前进。关照未来,适度超前。围绕九溪乡村田园、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景观个性的不断提升。以生态环境为本底,将农村、农家和农俗融为一体,彰显乡村特色,弘扬农耕文化,使之成为与安顺旅游区相配套的屯堡乡村专项旅游产品,成为安顺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生态观光与屯堡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历史上的九溪林木葱郁、古木参天,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植被已遭到巨大破坏,是九溪开展旅游的一大缺憾。无论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均应下大力气恢复和重建九溪的森林植被。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型江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政策,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聘请有关林业林学专家进行相关的林相策划,针对不同的地形地理环境状况和不同旅游项目的需要,设计种植不同的树种(包括花卉和药材),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

九溪村是一个具有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基本上还保持着屯堡村寨建筑的风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城镇化特征的民居代替了传统的民居。并且这一趋势正在继续扩大。从发展的角度,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这些建筑却破坏了村寨建筑的整体风格,对九溪的旅游开发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从短期来看,要想制止村民修建或改建类似瓷砖房之类的民居住房并不现实,但也应通过宣传说服工作,让村民明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和长期获利的角度,保持九溪村的整体屯堡建筑风格对九溪发展和村民受益的意义,使村民能自觉地保护和维护村寨的整体建筑风格;或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有效地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

(三)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生态因素、环境因素是屯堡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屯堡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是世代伴随屯堡人生活,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已决定了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九溪的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是一个包括乡村社区生活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的屯堡文化体验、研究、寻亲度假旅游等等在内的包容性极大极强的综合性产品体系。

1、屯堡先祖祠堂:屯堡人有清明上大众(宗)坟的传统习惯,即一族一姓在同一天聚在一起给祖宗上坟,祭祀共同的先祖。(例如顾氏家族给顾成上坟,多时竟达数百人)。可在顾成墓附近选一址,建一屯堡先祖祠堂和一屯堡先祖坟莹,供奉屯堡先祖牌位(屯堡村民也可将自己历代祖先的牌位供奉于内),供屯堡村民清明祭祀。此举的目的有三:一是以此作为一种终极召唤,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作为一个景点可供游客参观;三是还可以吸引部分屯堡人祖源地的游客清明前来参与祭祀。

2、屯堡民俗文化展演。九溪的屯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屯堡文化事象极为齐全。不仅可以向游客展示,还可以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表演。表演活动方式可与天龙略有不同,特别是晚间表演活动,既可以是有组织的表演,也可以邀请游客参加村民自己的社区文化组织(例如地戏队、花灯队、秧歌队等)的正常活动(包括排练活动)的方式,展示九溪村民的民间组织及其活动所构成的一种屯堡社区生活方式。以九溪深厚的屯堡文化为背景,建“屯堡民俗文化博物馆”,向游客集中展示独特的安顺屯堡文化现象。

3、节庆节事活动。屯堡人的节庆节事活动繁多,保留着江南民俗文化的遗风。即使没有旅游开发,屯堡人仍然要举行这些活动,特别是九溪村举行这些活动已成惯例,且在所有的屯堡村寨中一直享有盛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吸引外来游客,而且还能吸引其它屯堡社区居民和在外地工作的屯堡人前来参与和观看,使其既是一种特殊的游客,同时对外地游客又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景观,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活动是屯堡人自身的活动,虽能形成旅游产品,但不要刻意去追求表演效果(与屯堡民俗文化表演不同。),应注重其本真和自然。此外,这些活动的举行,还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屯堡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4、休闲度假生态产品。针对常访长居的乡村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的游客,可在村内临河选一段民居,改造成住宿接待街,可名为“屯堡亲友一条街”,最终形成类似阳朔西街的一条街,供国外游客或祖源地游客长住。

5、生活化文化生态产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景点的不仅只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而越来越多的能满足游客生活的要素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九溪引进生活旅游的全新概念,创立“生活旅游”、“优游生活”的概念,打造吸引人不断回顾的休闲度假地。交融互动的开发模式:居住―山水营地、山村小巷。闲适的居民在这里居住和劳作,进行着创造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吸引众多游客的魅力之源。行动―思考产生创造性力量。聚集人们智慧创造更好的未来,游客、原住民和研究机构一起参与景区建设。游玩―享受山水生活。生活延伸到村街小巷、延伸到人与人相遇,延伸到自然和游玩。交流―观光、科考、购物和会议等聚集人气,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得到身心的休养,度过健康而充实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钟永德,李晶博等.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130-137.

[2]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 1987,(2)B13- 14.

[3]Elizabeth Boo.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M] .Technical Paper Series, Washington DC: WWF, 1992.

[4]BOO E.Ecotourism:The Pot ent ials and Pitfalls[C].WWF,1900.

[5]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 24(2)B228- 232.

[6]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21(4)B84-88.

[7]张小周.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8]郭永英.西南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08-113.

[9]王洪成.浅析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30-31.

第3篇

[摘 要]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

>> 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战略与保障机制探讨 城市发展与生态旅游的探讨 生态旅游资源义务分担与利益分享机制研究 旅游权内涵解析及其保险保障机制探讨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研究 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探究 “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形成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探讨 对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基于三大利益主体的喀纳斯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探讨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 农圣文化中的现代生态旅游观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大型超市农产品“农超对接”配送链组织与保障机制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论野三坡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 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扶贫;“三农”利益;保障机制[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69―04

第4篇

关键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满意度;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974-04

生态旅游倡导的是一种健康、高尚的旅游形式。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关注的都是社会整体广泛而浅面的经济利益,仅仅停留在把它看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忽视了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社区农村居民的利益,对社区农村居民满意度研究的较少。为此选择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参与满意度为调查研究内容,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以及农村居民对旅游开发普遍的看法、反应等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尚存在的问题与大众社区居民的期盼,以便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初期就能够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了解,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避免在目前以及未来开展的旅游开发工作中与社区居民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完善昭平县旅游业的管理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从而促进生态旅游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是在广西昭平县黄姚和文竹镇临江村,对当地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7%。问卷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地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学历、婚姻、收入情况等;第二部分是相关部门对旅游地规划与整治时有无征求居民意见情况;第三部分也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即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情况,包括居民对目前旅游区整治工作的满意度、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对居民参与旅游方式的满意度、对旅游区管理方式的满意度、对旅游区旅游收入分配的满意度和对自己在旅游中所获收入的满意度,以及居民希望增加哪些旅游开发的参与项目,旅游业应从哪些方面改进等7个方面;最后一部分是居民在旅游淡旺季作息时间的安排等。本次调查问卷采用了赋值定量分析法,在满意度的选项中,“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村居民特征

根据调查分析可得知,昭平县生态旅游区的农村居民的特征主要是:

1)男女比例分别为59%和41%,有近20%的差距,并且很多妇女可能由于性格腼腆或者不善表达等原因,往往推脱甚至根本不愿接受调查,这说明由于历史和多种原因,妇女在社区仍属于社会地位不高、归属感不强的弱势群体,她们在社区活动中主动参与少,不太愿表态和发言。

2)当地农村居民的年龄结构比较集中的是18~35岁、35~60岁这两个阶段,60岁以上的居次,青少年比例较小,整体人口结构有偏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群所占比例达26%。

3)当地农村居民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通偏低,主要集中在小学与初中学历,两者总和高达68%,这与农村教育普及情况基本吻合。大专以上高学历者仅占5%。

4)当地农村居民,大部分为低收入人群,被调查村个人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64%。按照中国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以年收入1 196元为划分贫困线依据,昭平县生态旅游区属于国家贫困县之一,应该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扶持。该区个人全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有55%,5 000~10 000元收入的占20%,10 000~20 000元的为7%,20 000~30 000元的为5%,30 000元以上的仅有4%。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低收入的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的很少。从收入来源的构成调查中,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呈现多元化,但仍以农业收入为首,比例高达38%,而其中又以茶叶种植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是其他项,占21%,其中又以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例最大;第三个收入来源渠道是林业,主要靠割松树油;而与旅游相关的收入比例仅为11%,由此可见,目前旅游区的开发力度仍无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只是增加了少数居民的收入。

2.2 农村居民对旅游参与的满意度分析

2.2.1 对旅游区进行的村庄规划与整治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从图1可知,居民对旅游区的规划与整治工作的评价,非常满意的为8%,满意的为44%,一般的为34%,不满意的为11%,非常不满意的为3%,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43。对给予了“非常满意”评价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对道路的整改、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部分公共设施的修建等;评价“非常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在公共环境卫生与水电供应不足等方面。临江村在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开发中,对道路进行了整改与硬化,对房屋的立面进行了改造和装修,以及对文化活动室、篮球场、望江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水电供应方面未能得到完善。

2.2.2 对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满意度评价(图2) 众所周知,旅游开发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因此有接近半数的居民是“满意”旅游开发的,仅有少数(1%)的居民“非常不满意”,认为“大量游客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日常生活”、“部分商铺的装饰风格过于现代化或色彩过于浓重,与该地区淳朴民风和庄重的风格及生态理念格格不入”等。还有部分居民不满意的原因是田地被征用后没有得到补偿或只得到低价补偿,失去了土地和农业收入,生活更加困难,甚至没有基本保障故心生怨恨。

此外,旅游开发区的社区居民没有完全行使生态旅游发展的决策权。在调查社区居民对上级部门搞旅游规划与开发时是否有征求居民意见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回答“没有”和“不清楚”的居民之和超过了半数。

2.2.3 对旅游区的旅游参与方式满意度评价 由图3可知,居民对旅游参与方式评价“非常满意”的为6%,“满意”的为28%,“一般”的为48%,“不满意”的为18%,没有非常不满意的;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22。分析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在所有受调查的居民当中,仅有18%的人有旅游收入。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住宿、餐饮约占10%;第二种是通过销售土特产与农林副产品来实现参与的约占8%;第三种是在社区内部通过特许经营许可的方式从事娱乐休闲等活动的仅占1%。此外还有不到1%的居民是通过在旅游景区内部就业实现旅游参与。参与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有固定门面商店与旅馆的社区居民是全年参与,部分社区居民还仅仅是属于周末、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参与的人群类型。临江村的农家乐示范户大多仅为节假日参与旅游的餐饮、住宿服务,到目前为止,在被调查的5户农家乐示范户中只有2户有过旅游接待,比例是40%。通过与其他两个典型景区的比较分析,建议临江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在景区建设中,尽量优先聘用当地居民;同时丰富旅游产品以增加居民的参与范围。

2.2.4 对旅游区的旅游管理方式满意度评价 居民对旅游区的旅游管理方式满意度评价见图4。临江村发展旅游主要是由昭平县政府牵头、县旅游局主管,下属单位旅游公司领衔和文竹镇协管,具体由临江村委党小组和临江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及所有村民配合的管理模式。目前属于比较理想化的管理模式。

而黄姚镇发展旅游是由旅游公司主管,政府仅作为中间的协调沟通者。近年来当地居民对旅游公司的分红分配不满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居民对旅游公司的管理也不满。从最新的调查得知,由于一直以来居民普遍对旅游公司的管理感到不满,昭平县政府准备接管,并且成立了黄姚旅游经济开发区,然而,因为政府对居民进行大面积低价甚至强制性征地,没有给予妥善安置与合理的补贴,又引起居民强烈不满,从而形成目前的第二大矛盾。第三,在37%的不满意当前管理方式的居民中,有28%的居民反映治安管理欠佳、景区内保安与导游的素质不够文明、水平不够专业。

2.2.5 对旅游地的旅游收入分配方式满意度评价 由图5可知,居民对旅游收入分配方式除了极少数的受益者,总体上的评价都是“不满意”,尤以黄姚古镇的居民突出。在调查中得知,临江村生态旅游发展因刚起步,游客接待量有限,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收入分配机制,大体是农家乐示范户每一间客房接待游客住宿,村委理事会可从中提成5元;在黄姚古镇,大部分(47%)的居民反映“3年才分红一次,每次按每户人口,平均每人分到10~30元不等,数额相当少”,因此意见很大,甚至有少数居民因此对游客的到来产生抵触与仇视心理,严重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与社会稳定。

2.2.6 对自己的旅游收入的满意度评价(图6) 目前昭平县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中,有旅游收入的居民仅占18%,其中有可观收入的仅为6%,而且并不完全来自旅游收益。由图6可知,有46%的居民普遍反映“对目前的旅游分配方式很不满”,旅游业的开发并未有效带动起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显著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和促进就业,解决部分劳动力闲置问题。另一方面,昭平县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由于管理与资金问题,旅游设施不完善,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与理想。

3 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满意度的对策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昭平县单指标农村居民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的值都不高,总体满意度的值仅为3.0(表2)。说明目前农村居民对当地现阶段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参与程度不高。可见,提高社区农村居民的参与度,是昭平县生态旅游甚至整体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昭平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改善和发展对策。

3.1 完善昭平县政府作为旅游主导者的职责

1)完善公共设施,利国利民利游客。昭平县现需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有城镇乡村道路、公用水电设施、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厕所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生态旅游区公共卫生等。在其他旅游设施方面,需要对旅游区的宣传标牌、旅游售票点、旅游全景导览图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对公共设施进行建设、完善后政府还应对其定期维护与更新,以确保公共设施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长久性。

2)严格监督旅游活动涉及的各个层面。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工作所涉及的食、住、游、购、娱、行等旅游六大要素都牵涉到经济利益,并且会形成一定区域的旅游市场。必须依照严格统一的标准收取统一的费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好旅游市场。对防止部分不法分子制造垄断、造成收益不公有重要作用。目前临江村示范户的住宿与餐饮收费比较统一,就较好地避免了恶性竞争。

3)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调查得知昭平县当前中下收入水平的居民仍占绝大多数,很多乡村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差,尤以临江村生态旅游示范点与七冲瑶族、七冲原始森林的可进入性与通达性为甚,因此在调查中很多居民反映亟需“开辟沿山公路和在桂江河面架桥”。纵使昭平县旅游资源再丰富,若由于交通的限制而封闭闲置,未免太可惜,也会影响着昭平县的整体旅游形象,降低其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改善生态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与通达性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对昭平县境内的乡村进行改善,包括乡村道路、破旧房屋的改建与古老传统风格房屋的修缮与保护、乡镇的卫生条件以及整个乡村的村容整洁、村容村貌的改善等。

4)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决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参与制度。在满意度调查分析“相关部门对当地规划整治有无征求居民意见”中,已知“认为没有和不清楚”的社区居民总和达到了55%,说明临江村的居民在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决策中,并没有完全得到参与的机会,因此,政府还应不断完善参与制度,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的制定,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的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旅游规划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

5)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问题永远是旅游区开发涉及到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时刻关注的焦点,在前面的阐述中已知,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把大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让主要的受益者——社区居民得到最切实、最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对旅游区的良性发展做出全力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确保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提议,把旅游收入的80%留给当地社区政府与居民共享,用于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6)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针对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旅游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旅游技能较低的现状,应该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邀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教授、桂林市旅游局专家、旅游界做得成功的生态景区的策划师走进社区授课,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奖励为旅游区发展作出贡献的社区居民走出社区到国内其他同类别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考察学习。

7)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村务民主化、公开化,推行社区居民参与制。不断完善现有的农家乐示范户政策,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3.2 提高农村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参与者的素质

1)要树立全新的旅游观念。在对农村居民的访谈中,发现有少数人群对“希望增加哪些参与性的开发项目”和“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善旅游业发展”这两个问题没有看法,凸显出农村居民参与规划的意识淡薄、参与的能力弱、参与机会少等问题。没有旅游意识就没有参与旅游活动的欲望,更没有旅游收入的来源。因此,广大农村居民要转变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融入到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中去。

2)居民应该充分把握机会,提高自身服务技能。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项目,包括旅游专业知识如旅馆服务、旅游交通、导游、旅游市场开拓的培训等,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3)居民应自发地、主动地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项目。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规划,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村居民应当在旅游规划的初期就积极投入到参与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反映、沟通,并争取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4)居民应当积极利用、挖掘本地特色,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临江村的第一特色就是生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化。应当积极打造茶园作为生态旅游的景观吸引物。此外利用各种传统节庆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展现临江村的民俗民风,动静结合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3.3 吸引和扶持投资开发商加大投入

从目前昭平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现状来看,“瓶颈”在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能和大量并长期的资金投入,引入生态旅游战略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战略投资者可针对以上调查情况和旅游区本身具有的资源与特色,在当地政府深入昭平县生态旅游管理的前提下,对昭平县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因地制宜而又科学合理的投资规划。

3.4 鼓励其他组织机构广泛参与

其他组织机构包括相关协会,如昭平县摄影家协会、昭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醉美昭平”文艺创作笔会及广大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昭平在线新闻媒体网站等,这些组织机构对昭平县旅游发挥的作用是宣传、监督与协作。因此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组织机构应该相互配合,促进旅游活动的运作顺畅、便捷。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吴忠军.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5):879-883.

[2] 张 禹. 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8.

[3] 韩 莹.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以甲居藏寨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4] 陈香姬.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视角[D].湖南湘潭:湘潭大学,2009.

[5]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 佟 敏. 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7]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8] 廖珍杰,张丽娟.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与完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5-114.

[9] 李嘉菲,李雪铭.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78-83.

[10] 汪 侠,甄 峰. 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5):842-851.

[11] 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J].人文地理,2009(1):28-32.

第5篇

[关键词]民族村寨,模式,傣族园

1、引言

从199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民俗风情游”到2002年推出“中国民间艺术游”,标志着以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在我国蓬勃兴起,其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特色、闻名中外的少数民族旅游村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江晓云以瑶寨为研究对象,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刘沛林等指出生态博物馆理念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2)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对于村寨产生的影响。唐雪琼、车震宇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旅游开发对该地的村寨面貌、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思想意识和女性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罗永常分析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主要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价值观的改变和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民族传统文化的粗俗化等方面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努力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和做好规划提高管理水平的发展对策。

综观诸多学者的研究不难发现,尽管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但最终达成这样的共识:民族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傣族园的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为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2、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7公里。傣族园规划占地336公顷,内含5个傣族自然村寨,主要景区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5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截至2003年12月底,园内的5个自然村寨共有村民316户1503人,是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特色保护最完好的旅游景区之一。

傣族园风景区南傍热情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秀丽的龙得湖,绿树掩映,竹楼环抱,呈现出一派神奇美丽的亚热带傣家庭院风光,被比作“孔雀尾巴上最靓丽、最夺目的羽翎”,是傣家人的“勐巴娜西”(人间天堂)。傣族园景区的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具有傣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别具风格的傣族服装,小乘佛教的建筑景观,傣族人民的歌舞表演,声势浩大的泼水节等便是其杰出代表。

傣族园景区建设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3期完成。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见表1)。

3、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模式

西双版纳傣族园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充分利用旅游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减少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进程影响的前提下,将生态旅游理念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3.1发展理念

傣族园景区“保护就是发展”的经营方针与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保护”的对象涉及面广,包括保护傣家干栏式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傣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保持傣族“保护大自然所赐予一切”的自然生态观,保持傣族淳朴、浓郁的民风民俗,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景区管理者在看到旅游业正效应的同时,也感受到旅游业发展所造成的外来人口观念、行为冲击本地文化的现实,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消极影响巨大。针对这种状况,景区管理者制订了3到5年的培训教育计划,对年轻人进行普通话、外语、旅游知识、法制和传统文化技能的培训,避免他们“跟潮”,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西双版纳傣族园推崇朴素的自然生态观,提倡保护山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这种观念与傣族自身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傣族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认识、利用与保护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知识与实践,这无疑为人类保护自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指导,确保了生态平衡。2005年7月在傣族园实地考察过程中,笔者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几次随机访谈,令人感触最深的是,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并能够以自得其乐、悠然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我们在领略傣族田园诗般自然风光的同时,接触到的是自然和谐的“傣族人”。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让当地居民重新认识了傣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使很多传统习俗再度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激发起当地居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唤醒了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同时,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冲击与旺盛的旅游发展势力相伴随。例如傣族园村寨中居民的市场竞争的观念增强了,原有的宗教禁忌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穿着牛仔裤、t恤衫、唱着流行歌的傣族青年随处可见。面对出现的问题,傣族园管理者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应该保护什么?怎样保护?”、“应该坚持什么?怎样坚持?”将旅游对当地文化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在傣族园的实地考察中,我们路过一家经营“傣家乐”的农户家,原本打算尝尝傣家风味的菜肴,但主人告知“已经过了供应午饭的时间”。这一事例说明,傣族园居民虽有市场意识和经济效益的观念,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朴实、淳朴的思想一如既往。

3.2发展要素

加拿大学者罗伯特·麦克当劳、李·乔里夫(robert mac donald,lee jolliffe)强调促进乡村发展的因素有3个:乡村文化旅游是实现乡村社区发展的工具,文化旅游是乡村发展和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在乡村文化旅游中进行合作有利于实现社区目标。在此,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每个基本要素称为“因子”,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四因子”论(见图1)。

3.2.1村寨

    村寨是一个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亲属关系、风俗习惯的行政、文化单位。西双版纳傣族园是景区和村寨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傣族园由5个自然村寨组成,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村寨”既体现空间概念,又突出人文概念。非旅游时段,村寨村民各安其所、悠闲生活,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欢乐;旅游时段,村寨村民广泛参与、共同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傣族园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活动的规划、决策和管理,提倡调动村民的力量实现村寨的发展。

3.2.2文化

    与以往的村寨旅游开发方式不同的是,傣族园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与发展置于首位,将文化资源作为最高层次的社会资源。尊重和弘扬当地人积淀的文化是文化生态旅游的思想前提。傣族园景区高度重视傣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民族文化保护机制,对傣族的语言文字、传统服饰、特色饮食、民间歌舞等进行全面保护,并计划成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族文化学习馆,培养民族文化的继承人。

3.2.3旅游

    傣族园经营者充分意识到,旅游是实现村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村寨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审美对象,包括旅游者静态观赏和动态参与的旅游活动。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将傣族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村寨的全面建设。旅游促进了傣族村寨与外界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使村民重新正确认识了傣族文化,激发了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体验村寨生活,村寨居民感受外来文化。

3.2.4经济

    傣族园景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客观条件决定了文化生态旅游担负着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傣族园不提倡为了展示傣族传统的生活习惯、礼仪习俗,让当地村民放弃选择优越生活环境的权利,使之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状态。恰恰相反,管理人员始终关注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力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其脱贫致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专门规划了民宅新区,并从门票收入中拿出10%左右的资金建立专项住房补贴基金,以满足村民对现代建筑的需求。

3.3经营模式

参与式经营和管理已成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首选方式(表2)。傣族园景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社区农户提供资源,公司以资金形式投入开发。自1999年8月1日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方面利用资金、管理优势,围绕傣族文化开发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居民多渠道参与景区的旅游发展。目前,5个村寨约有30%的农户脱离农业生产,在公司的统一规范管理下,也投入到景区的旅游活动中。目前,农产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4种:(1)直接、全部加入旅游活动,主要是年轻人,参加傣族园的歌舞表演、泼水节活动;(2)在公司规范管理下,家庭自发组织;(3)以旅游产品销售经营形式参与旅游,如烧烤、出售旅游工艺晶等;(4)推行“傣家乐”全套服务,主要经营傣家风味餐饮、典型干栏式民居参观等活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既能够对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又能够充分调动农户建设村寨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村寨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4.1整体开发战略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往往不在于某一个亮点,而是在村寨中所领略到的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在于村寨中各类民俗事象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统一体。西双版纳傣族园应将村寨作为整体旅游产品进行规划,注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互补,观赏型旅游产品和参与型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出具有傣族特色的“村寨旅游产品”。

4.2以人为本战略

西双版纳傣族园旅游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考虑旅游人才的培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通过旅游人才的旅游策划满足旅游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并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上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图2)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3文化制胜战略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西双版纳傣族园受到青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傣族园旅游开发中,展现得较多的是显性文化要素,如服饰、歌舞、饮食等旅游资源。笔者在2005年7月西双版纳傣族园游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游客反映对傣族文化印象最深刻的要素是服饰和歌舞,而对集中体现傣族贝叶文化的宗教信仰很少选择。若想增加旅游产品的深度和旅游的文化含量,应潜心挖掘隐性文化要素中可表达的部分,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

4.4科学管理战略

傣族园旅游开发包括四类参与主体: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村寨村民和第四方组织(旅游协会、非政府组织、旅游研究机构、学者),主体之间乃至主体内部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关系,突出表现在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目前,傣族园有限公司作为开发者和经营者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协调好与地方政府、村寨村民和第四方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大力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5、结论

目前,不少少数民族村寨不仅拥有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拥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建筑、浓郁的民俗风情,这些都真实记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第6篇

关键词:丹东地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生态环境

一、绪论

1.背景与研究

乡村生态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差不断变大,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解决很多农村经济发展驱动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很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丹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本身就比较早,当地经济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旅游行业。但是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层次并不算太高,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2.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之前先使用了文献综述法,即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心等网站搜集了论文写作需要的文献,其中有中文文献18篇,外文文献2篇。这些文献都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并没有针对丹东地区的研究。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层次不同,乡村生态旅游的展开遇到的阻碍也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针对丹东地区进行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本文在写作的时候还使用了SWOT分析法,即在掌握丹东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了战略发展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环境,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3.相关概念

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开发的一种旅游活动,并且这种旅游活动能够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情况,并且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乡村旅游则是依托于乡村区域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旅游基础主要是乡村区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从而给城市居民带来自然和谐的旅游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结合了上述两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旅游活动的展开就不能以经济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各类旅游项目,保障l村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二、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丹东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最早的时候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到了现状,其旅游发展形式已经转变为了乡村生态旅游,旅游模式也从以往的“农家乐”变成了现在的集团开发阶段。虽然说,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对比与国内外来说只是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依然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综合来看,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旅游精品项目过少,在国内外并不出名。对比国内外所有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丹东地区并不具备太强的优势,因此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停滞不前,旅游影响力只能被局限在东北三省。第二,旅游宣传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当前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但是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宣传在互联网中做得并不好,并且传统宣传渠道也有所欠缺,阻碍了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第三,丹东地区在长时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丹东地区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在后续的旅游开发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使得旅游发展已经偏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第四,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融资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使得旅游发展失去了基础环境的支持,旅游发展整体层次较低。

三、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首先,丹东地区有着非常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丹东地区距离辽宁和沈阳都不远,属于这两个经济体的交叉区域,并且内部还有鸭绿江,还与朝鲜相邻,因此具有非常显著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方面,201国道和数条省道贯穿全市,并且丹东机场建设也比较发达,高铁项目和高速公路目前都非常完善。畅通的交通网络给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丹东地区还具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丹东地区临近朝鲜,是多民族混合的区域。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丹东地区也形成了很多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址,具有非常强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丹东地区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形优势,目前有非常多的4A级景点,还有一些景点正在申请5A级景点。特别是以鸭绿江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群,已经成为了丹东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劣势分析

首先,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虽然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发展层次并不高,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就目前的游客群体来说,大部分游客还是东北三省的游客,其他地区的游客比例太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丹东的乡村生态旅游并不出名,在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其次,丹东地区对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深入。目前丹东地区具有很多其他地区没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比如鸭绿江等。但是丹东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发展的时候,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些旅游资源,相应的开发行为也没有针对资源的特性进行研发。这就使得丹东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制造自己的品牌。最后,丹东地区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清生态旅游的内涵,依然沿照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也使得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并没有真正的将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从而使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机遇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正在不断导向有条件的农村积极展开乡村生态旅游。事实上,这种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农村来说本身就是一项双赢的事情。如果丹东地区能够抓住国家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那么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必然能够更快的占领旅游市场份额,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打响丹东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其次,随着近几年来“东北振兴”等战略的不断发酵,东北三省的游客群体也会变得更加庞大。丹东地区本身就属于东北三省比较出名的旅游区域,在这个浪潮中必将迎来更多的游客。最后,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也将进入国际市场。虽然说我国各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如果丹东地区能够正视这些差距,积极吸取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对于自身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有着极大的帮助,也是该地区乡村生态旅游高速发展的一个大契机。

4.挑战分析

我国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在上个世纪一直不温不火,而在新世纪到来以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生态旅游市场也得到了拓展。因此,丹东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目前我国的环境中将会迎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丹东地区不能快速的定位自身旅游发展方向,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那么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目前很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单一的观光旅游,旅游需求开始趋于个性化。这就需要丹东地区投入更多的力量去研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可惜的是,目前丹东地区旅游产品单一的现象还非常突出。最后,乡村生态旅游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但是丹东地区的一些区域还存在着牺牲环境发展旅游的行为,生态环境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5.总结

总体来说,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和机遇。但是就实际现状来看,丹东地区并没有充分的利用这些优势和机遇,使得目前其旅游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丹东地区应该立足自身现状,充分发挥自身在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中建立乡村生态旅游的品牌,达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赢。

四、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1.提高品牌知名度

首先,丹东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区域内部的特色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目前丹东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自然风光资源,因此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个时候,丹东地区就应该结合这些民俗风情,在旅游景点开设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活动,并衍生相应的特色民俗旅游产品,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在特色自然风光资源方面,丹东地区可以考虑从鸭绿江旅游资源群和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利用资源的稀有性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内部拥有着很多珍稀动植物,旅游开发一定要建立在不对现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进行,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吸引。

其次,丹东地区可以从游客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构建旅游品牌。前文已经提及,目前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正在向着个性化发展。因此,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也应该朝着这个方面进展,开设一些健身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科研旅游等各个形式的旅游。特别是这些旅游方式本身对于环境的负担都比较小,因此可以考虑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深入推广。在这个基础上,丹东地区就可以考虑不断细化乡村生态旅游的市场,亩在旅游市场中构建自己的旅游品牌。在这之中,丹东地区可以考虑先推出几个精品旅游项目搭建品牌核心框架,一步步的形成品牌效应。

2.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在传统宣传渠道方面。丹东地区应该不断拓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渠道,一方面要不断维持传统渠道,另一方面也应该向着各大高校进发。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慢慢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在未来的多年时间里还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大学生群体虽然拥有较多的时间,但是旅游资金并不多。而乡村生态旅游对比与其他旅游来说,花费本身就不高,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丹东地区拥有很多的自然保护区,立足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也有着教育和科研功能。因此,这些自然保护区景点可以考虑与高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推出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项目,从而拓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渠道。

其次,在现代化的宣传渠道方面。丹东地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网络环境中宣传乡村生态旅游。在这之中,旅游宣传可以考虑跟国家提倡的环保公益广告等类似活动联系在一起,加大社会公民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认识,在接受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另一方面,丹东地区在进行旅游宣传的时候,应该与那些大型旅游网站结合,在网站上进行旅游推广。通过这些网站,丹东的乡村旅游景点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体验,从而不断的改善旅游规划。

3.积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丹东地区应该针对目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治理与修复。在这之中,如果是那些破坏严重的地区,应该立即停止旅游活动,全力进行生态旅游的保护与治理。治理过程也应该严格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以还原生态系统本身面貌为出发点,严谨的进行治理作业。对于那些污染不太严重的区域,应该适当的降低旅游活动频率,严格控制游客容纳数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对于这些景点的生态治理工作可以慢慢进行,秉着先控制后改变的策略,一步步的改善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

其次,丹东地区还应该在旅游策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就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旅游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即在所有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之前,就应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体系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从而明确当地生态环境的容纳量。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游客容纳数量,并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施工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另一方面,丹东地区还应该和加强对于生态旅游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游客、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旅游过程中自觉的约束自身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4.完善投资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乡村生态旅游是促进丹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生态旅游,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加大乡村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但仅仅依靠政府进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政府还应该营造一个激励性较强的融资环境,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资本市场进行旅游项目融资,充分吸收市场中的民间资本,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格局,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其次,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比较低。而在旅游融资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丹东地区还应该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这之中,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应该不断提高住宿、餐饮等相关基础产业的卫生要求,加大旅游景点的设施建设程度,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在这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幅度也不应该太大,严格遵循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保证生态旅游的内涵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现。

五、总结

乡村生态旅游是保障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切实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层次。而目前丹东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丹东地区应该结合SWOT分析的相关内容,立足于丹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有效的整合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资源,从而保证丹东地区能够在国内外的市场中打响乡村生态旅游的品牌,真正走向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丽娜.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13(11):106-109+144.

[2]吴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思考[J].农业经济,2015(5):57-58.

[3]李孟娣,李洁.浅析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J].农业经济,2016(2):99-100.

[4]吴飞美,黄力.福建省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营销推广分析--以莆田“笛韵森林人家”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3,06:99-102.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法律保障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占近一半。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密不可分。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使3000多万农民成为受益人群。2015年还将推进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选取重点扶持村与扶贫办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既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面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意义及现状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生态旅游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了富裕。2、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3。乡村生态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生态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乡村生态旅游要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在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基础上,更要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分布广泛,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更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管,策划和管理人才缺乏,致使纷争和纠纷时常发生,难以吸引乡村生态旅游者对外宣传和多次光顾,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问题。我们应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各项规律法规制度,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真正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盲目无序开发、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其一,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规划,盲目、重复、过度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了农家游、农家乐等低层次重复建设,仅仅是通过采摘等内容来吸引旅游者,没有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往往很难促成旅游者再次光顾。其二,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卫生环境差,还存在所售农产品价格欺诈、特色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保障来进行整改,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不健全。

乡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且发展快,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应法律规范或相关措施规定。现有的旅游法对旅游企业、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等相关行为者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并未有具体涉及到乡村生态旅游等具体措施规定,尤其是涉及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业服务标准等法规尚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但此类意见多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或扶持政策,极少涉及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的。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很多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行为得不到规范,出现了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脏乱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乡村生态旅游对法律的需求,应当尽快制定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律规范。

2、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

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管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若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行布局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引起无效管理或混乱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到位,相应地出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和问题。目前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还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从地方政府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划分清晰各自责任归属,自然出现了执法空白区或执法不力现象。一是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私搭乱建,影响整体景观,破坏自然风光;二是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现象严重。换言之,目前各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集中执法管理。

3、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淡薄。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经营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着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盲目无序开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乡村生态旅游者找不到垃圾处理箱并为了便利随处破坏环境丢弃废弃物,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流失问题不降反增。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对乡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路径探析

1、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引导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发展。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盲目无序开发、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从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及实施条例,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管理条例等,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旅游人文环境保驾护航。

2、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比以往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督和管理,这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检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美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环境。同时,还可以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游玩、购物、娱乐、饮食、住宿、交通等全方位监管,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维护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

除了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以外,强有力的执法同等重要。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拥有强有力的执法,才能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一,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相应的执法也应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就提出了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要求,涉及到公安、交通、质监、林业、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其二,乡村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政策、管理素质,同时要有高度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因为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发展。其三,乡村生态旅游执法过程也要受到监督,既要提升执法力度,又要保证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4、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

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法律意识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建设的重要基础。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要在具备法律保障体系基础上,分领域、分层次、分对象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实践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法制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去懂法、学法和用法,使乡村生态旅游从开发者、经营者到旅游者都做到尊法守法,合理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要依法开发,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开发;其次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热情诚信敬业;最后是乡村生态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资源,遇到问题依法进行协调和解或申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朝气蓬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全的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拥有稳定有序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和环境,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艳.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5(3)中:142-145.

[2]梁虞,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3]马存利.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法律保障[J].法制之声,2012(5):43-45.

[4]丁硕.浅议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J].法治与社会,2012(7)下:278-279.

第8篇

关键词:岱崮地貌;岱崮镇;旅游;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7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了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地质景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之一,岱崮地貌作为特殊的地质景观,它既有地质遗迹的观光旅游,又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体验活动,更有岱崮地貌播撒的革命精神。它与乡村、与农业结合紧密,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岱崮镇正依托“岱崮地貌”的独特风景,着重打造生态旅游,加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批旅游特色村,把“岱崮地貌”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集群。

一、岱崮镇简介

岱崮镇位于蒙阴县东北部,是“崮”的富集区域。沂蒙山区素有72崮之称,蒙阴县有36座,而岱崮境内就有南北岱崮、大崮、龙须崮等18座之多,独特的造型地貌突显了岱崮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二、岱崮地貌概况

崮是山东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为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岱崮地貌是继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 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它们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漫长年代的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现在的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崮像一座座戴着石帽子的山,其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在10-100 m之间,划分为张夏组,而下部岩层则由易风化浅海相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等碎屑岩层组成,划分为馒头组。其演化过程是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地壳,上部灰岩主要遭受化学风化作用,下部山坡主要由于风化剥蚀,水土大量流失,崮顶灰岩的崩塌、坠落,最后形成现在的岱崮地貌。

三、岱崮地貌的旅游开发现状

岱崮地貌本身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它集风景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于一体,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山东省蒙阴县立足这一资源优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岱崮地貌”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和开发规划。目前这里已打造成集风景、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崮乡”原生态旅游区。

岱崮镇紧紧围绕岱崮地貌风景群的开发目标,充分发挥岱崮地貌的延伸和辐射功能,把岱崮地貌的开发与特色农业、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人文社会资源结合起来,构建独具特色的岱崮地貌风景群。以省级旅游特色村燕窝村卧龙崮景区为开发重点,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卧龙崮景区开发思路,现已形成了围绕一崮(卧龙崮)、一泉(龙泉)、一河(卧龙河)、一园(百花园)、一庙(玉皇庙)、一宅(侍郎宅)的发展格局。在卧龙崮开发了神龟望岱、龙虎风云、如意朝霞、桃源人家、钟馗在此等景观。蒙阴将以“中国崮乡”为主题品牌,以岱崮地域文化为核心内涵,以崮乡民俗为特色体验,以沂蒙山乡气息为主题环境风格,以崮乡乡土建筑为特色接待设施,以生态休闲和乡村度假为主体功能,打造“中国崮乡农家乐”主体品牌,努力提升旅游区的档次和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真正把旅游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崮乡”,全力打响“岱崮地貌――崮乡游”的品牌。

四、岱崮地貌发展建议

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岱崮镇作为岱崮地貌的最集中的区域,是蒙阴县、临沂市乃至山东省及全国岱崮地貌的核心区域,所拥有的地貌景观资源尤为珍贵,因此必须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再考虑如何将岱崮镇建为中国岱崮地貌风景区。

为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对岱崮地貌进行全面调查和科学的评价;在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岱崮地貌景观保护区,明确地貌景观区的范围和界线;岱崮镇要实施严格的生态与环境友好建设,以确保净山、净水、净土、净气的四净条件,确实保护好岱崮地貌景观。在规划的时候,要确定优先开发和重点开发的部分,而且一定要建立岱崮地貌博物馆,提高旅游的科学性,将它建成集地质旅游、地质院校实习、地学科普于一体的“地貌公园”。相信,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岱崮镇依托当地特殊地貌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一定会极大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再献.旅游小百科[J].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0):83.

[2]地貌奇观――岱崮地貌[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