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产品设计的理解

产品设计的理解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品设计的理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产品设计的理解

第1篇

[关键词] 特色产品 整体形象 区域文化 个性

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风俗习惯、传统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内容。从符号的交互作用出发,文化有一系列竞争的形象组成,它们用重要的标记和符号通过媒介进行传播。不同的区域文化塑造不同品位的人,不同品位的人创造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兴衰。当区域文化经过挖掘、整合、归纳、成型,被群众所认可,进而深入人心之后,它就会树立起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能动性影响和作用,而这正为区域特产产业的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提供独特的文化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区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科学利用,区域文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文化与特产品牌具备依存关系

在如今,虽然设计呈现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但设计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在多元化发展中却增强了,究其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个性文化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设计较之于一般性企业产品尤其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正是基于深厚的区域文化提炼与创新,才能表现出独特的内涵和视觉特征。文化与形象的不断补给提炼出品牌形象,才能使区域下特色产品的个性品牌形象塑造出来并持续发展。创造企业和产品“合身”的个性设计,只有了解了这个地域的文化所赋予产品的深层价值,设计师才可能创造所求的个性品牌。

区域文化与个性设计需要对话,需要融合。在现代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怎样应用这种传统的美,怎样才能在保留的前提下做出更符合现今审美水平的设计,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过于直接、肤浅的继承必然会让设计呈现一种没有活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状态。贝聿铭先生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不论是过去的中国的香山饭店还是刚刚开放的苏州博物馆,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赋予现代建筑强烈的中国文化情怀。大师们自身所具备的文化能量,所挖掘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情致,使我们感到亲切。

对于今天得现代设计师来说,对区域特色产品品牌的文化性设计要更善于形象思维,更注重微观体现。区域文化在产品品牌的传播媒界中的体现要愉快,这样才能准确体现特色产品及其品牌的文化主调。通过对现代生活环境的理解,适应现代紧张工作之余的轻松需求,使得生活在激烈竞争中、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大众消费者享受自主文化得个性品牌产品的内心深处的愉悦,使区域特色文化的个性产品品牌具备的价值不仅仅是物质的需求层次。

二、区域特色产品的个性文化根源

表面上,区域文化是一种流淌于文字底下,散布在街景市集之中的古旧风气。事实上,区域文化也是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是传延至今的优秀神经脉络。在大的国际主义设计环境下对区域设计要追寻地域文化,并不是对区域文化的肤浅理解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区域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然后把这些精髓以现代的设计风格传递给受众。我们对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敬仰,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它们需要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对待我们身边被我们漠视的“土特产”。

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都有它的“根”,人的精神领域事实上都保留这样一块“根”的领地,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国际化,在快餐文化的厌倦后,人们又开始寻求物质的精神家园,这恰恰是文化的特色经济、特色产品和品牌重新被追逐,并且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拓宽了招商引资的领域,推进了企业软硬件环境建设步伐,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一大批特色个性地域产品品牌孕生并初放活力。

三、个性品牌形象设计的文化整体创新

个性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辨证与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很好地结合,也会产生相互矛盾的情况。单从设计性的个体来分析,其情感与形式的结合处于一个适当的结合点上,是辨证与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的两面性在起主导作用,如果从事物的统一性来分析,一个具有美感的商业品牌的诞生,可能成为某一地区或全球的亮点,完整的融合到现代消费中去,既具有个性的形式美,同时又是整体环境中一个元素与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整体设计的美感体现如果没有个性的体现,整体也就没了生命力,事实上这种个性最大程度的差异来自特征文化的独到体现,就设计而言,就是利用设计手段、设计方式来表征文化的主体元素。

所有优秀的品牌设计,都是在商业社会中,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造,从而来提炼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而现代的社会中,产品同质、个性缺乏的产品多,如缺少的更是设计如何在应用中丰富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现代设计灵活性的完美集合,品牌的整体设计个性化要求把特色文化与品牌的系统设计巧妙的衔接起来。

个性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牌形象的创新。把品牌文化形象转变为有竞争力的商品,创新设计的整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创新设计是建立品牌竞争力的第一步,整合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商品的质量感、品位、形象、周期、市场与经济效益,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的品牌形象创新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品牌设计的发展速度飞快,初期以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风格,进行消化和仿制,是以复制和借鉴的特点方式实现的。但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建立企业形象的灵魂。我国地域特产企业应加快自身的创新设计,建立符合地域特产产业发展的品牌形象,用有利的设计表达方式和符合我国地域特色文化的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

四、特色品牌形象文化的图形建立

设计的创新,不仅要有新颖的形态,还要有新的理念。品牌的形态是塑造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标志形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关系营造出特定的形象,使消费者在产生某种心理体验中建立起特定的品牌形象印象,在逐步通过对使用价值的理解,以及全面感受产品的品牌特色价值。

标志是品牌信息的载体基础,也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和其他品牌相混淆,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形态的构思上尽量要新颖独特。设计构思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强化品牌的差异性优势和特点;重视符合特定文化需求的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图形去表达个性特征。

2.每一个品牌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它可能包括品牌的历史背景,产品或服务背后的文化根源,市场的范围和对象差异等。标志不仅可用显著的地域特征语言去感动特定范围的消费受众,而且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是塑造独特形象的根本。

3.融入现代化、国际化的设计手法。国际的竞争在产品同质化时代,在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中,独特的差异性的文化和地域属性往往是其产生竞争力的重点,在其标志形象上一方面考虑吸取国际上流行的设计精华去适应现代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利于传播个性区域文化的现代设计手段更好表现其差异化。

在现代设计中的图形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体,它在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就是由设计者准确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与企业、产品、文化、地域特征等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成为自身与受众共同认可的符号,把图形符号与文字结合在一起,重新构成新的概念,并赋予它特定的含义;企业标志由图形、色彩、字体组成完整的LOGO形象,企业在最初会花很大精力考虑直观、综合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企业名称,在考虑其综合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目标中,国际设计理念往往会将文化直接表征的文字作首要考虑。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的表述。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品牌塑造中充分使用先进的图形设计能力,依靠文化的魅力,产生强竞争里的个性品牌才有可能。

五、地域品牌形象中文化个性化成为必然

创造地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及企业制胜的法宝和出路。地域产业品牌是一般企业产品的名称,也是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的标志。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成为企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标识,体现出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内涵。越是知名度高的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就越大。象贵州的茅台酒、西湖的龙井茶等这些世界著名地域品牌都代表着良好的产品品质,其强烈的地域文化吸引力使得受众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在享受地域产品带来的人文、历史、风俗等附加值。

所谓地域品牌需要个性化就在于打破传统思维的“传统路径”, 在理念系统的提炼企业文化方面,对外要立足于传播角度,坚持突出个性,突出特点的原则;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构思出别具一格的品牌新形象,通过对企业有效资源的整合与提升,通过对企业内外联系沟通,建立一种有社会价值观、文化观、品牌形象观的形象;形成以企业理念为核心,视觉传达为手段,行为识别为方法的企业整体印象。在整个系统中,用VI系统形象的统一视觉语言来传播企业文化和理念,通过视觉载体形成企业综合的品牌价值印象,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通过对现代品牌战略的思考和市场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通过品牌的设计,改变企业形象资源分散、无整体系统、无文化感、无地域信息的状况;通过提炼塑造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整体设计规划,明确品牌形象设计对本区域产业有效营销发展的关系意义。

现在看来,一个区域文化的独有特征对一个企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思考的意义。不同的地域的品牌形象通过一些很细微的构思,站在异样的角度去设计思考整体设计所特有的具体内容形态,通过具体的视觉设计来展示产品的形态、文化及地理情况等等,很形象、生动的展示品牌设计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很自然的让消费者体会到视觉上的统一感及地域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个性美,如此构建地域品牌更为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查常平主编:《人文艺术》.贵州人民出版社

[2]艾米莉・斯鲁贝・波茨(美):《品牌设计(以优秀的设计赢得市场) 》

[3]凯瑟琳・麦克德莫特著:《20世纪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

[4]《实效的CI》中国CI发展探索,原文发表于中国CI论坛

第2篇

视觉艺术和设计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具有加强的创造力,例如对于风格、美观等的敏锐感知,同时还需要通过视觉媒介将这种故事讲述出来。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这种艺术设计思维,基于此,加强对艺术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的外观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公司发展中对产品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在以往产品设计过程中,可用性是唯一的要求或者是特征,但目前消费者对产品的希望,更多是能够满足其视觉感染力,能够满足其各种需求,用户体验成为了产品设计的重点,并逐渐发展成为未达到用户体验价值,牺牲其余要素的程度。

对于名产品设计师,必须向艺术家一样思考问题,灵活的运用各种具有想象力的创意,将艺术思维转化为实际的创意。在进行新产品设计或产品新功能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思维。可以说,艺术是产品设计的灵魂,需通过设计诠释。

艺术思维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构思

艺术是具有生命的,需要有目的的表达某种情绪。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会引起观众的某种反映,都可以牵扯到观众的某种情绪。作为产品的设计师,需要能够理解通过视觉影响情绪的作用,怎样去选择视觉设计,对情绪造成何种选择,这样才能更高的发挥产品的优势。因此,怎样选择设计,需要根据用户如何打算使用产品,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感觉作为重要的依据。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艺术思维,但用户使用产品,主要是出于对产品的信任,是由于产品迎合了用户的某种需求,让其获得了真实恰当的体验。尽管用户个体上存在差别,并无规律可循,但是设计师还是可以从各种变化中寻找定数。通过种种构想,艺术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艺术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艺术设计思维在产品设计中运用,应该把握用户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产品更贴合用户,体现产品的价值。设计师需要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这些情绪,帮助用户获得更加真切的情感体验,产品设计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诠释这些情绪,引导用户。具体来说,掌控用户情感体验的方式包括:

1.通过视觉媒介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用户在看到件产品时,通过对用户的情绪状态,就能够获得较多的信息。通过一个人用多久时间回想感受,如果用户能够立即做出反映,则说明产品的视觉表现体现了一致的体验;如果用户在产品上花了好几秒钟才能反应,则表示产品的视觉意图不够明显,或较为复杂。同时,还可以通过用户的肢体语言进行判断,例如,如果用户看到产品身体前倾,则表示对产品充满好奇;如果用户看到产品后侧身,则说明具有定的防御意识。

2.人们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更愿意回答疑问精确的问题,往往不愿意自己去猜想。如果询问用户的体验,直接提问“产品给您什么样的感觉?”对于这种需要自己想词汇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恰恰相反,需要提出更加直接的问题,例如,看到这件产品会让你感觉麻木还是平静,对于这种选择性的问题,用户更好回答这样的问题。通过明确的问题更加能够反映出更多细节,笼统、模糊的问题反而会错失这些细节。通过更为明确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让人更多的谈论这些细节,也能促进设计师对用户更加的理解,在产品设计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3.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不同,对其看待社会世界的见解也有很大的差别,影响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影响其对产品的使用。通过对这些运用细微差异的铭感,能够帮助产品设计师对潜在用户情绪状态更为理解。在特定的环境中,设计师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向用户提出一些问题,敏锐的察觉到用户对产品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情绪,以便能够及时的修改设计方案。加强对文化、教养对人们生活习惯,特别是产品使用习惯的影响,能够以此进行设计,引导用户在使用产品中的表现。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产品中所产的一些体验,都是在产品设计师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产品设计师需要对用户每一个行为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用户在使用产品的各个环节加以设想,看似简单,实则具有较大的工作量。设计师需要牢牢把握出用户的情感体验,解决掉产品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3篇

关键词: 现代产品设计 功能与形式 人性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分画,七分裱”,意思是一幅好的字画,还需要精致的装裱才能成为精品,这句话表述了字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强调形式对于内容起着很大的装饰包装作用,肯定了形式在一件作品中占有大部分的作用比重。

对于产品设计来讲,产品的功能也就是产品的内容,产品的外观也就是产品的形式,那么对于产品设计来讲,也同样适用上面的这句古话吗?针对产品功能形式关系的问题,在产品设计产生以来,人们就作着大量的研究思考与尝试,产品设计的发展历程亦是经历了“重功能轻形式”的功能主义阶段,以及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的形式主义阶段。时至今日,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也常会提出产品设计重功能还是重形式的疑问,包括现在的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对于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中功能与形式的着眼点也在发生变化。可见产品设计发展至今,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与形式已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微妙的关系。

一、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需求与形式

(一)现代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高速进步,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多样的工业产品日益增多。现代产品设计在满足人们正常物质生活的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关怀,更加注重人与产品的互动与交流,倡导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呈现出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诺曼博士在《未来产品的设计》一书中提道:“产品设计由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的方向转变”,表明现代及未来的产品设计更加注重的是人文关怀。产品设计给人提供的不仅是物质化的产品,而且是可以服务于人,与人实现良好交互的,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品。就像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电话和ipad平板电脑之所以能在全世界热销,是因为其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把设计的重点从产品本身转移到产品与人的交互体验上,从而创造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产品。可以说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下,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之间越来越相辅相成,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与形式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定义。

(二)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需求

在现代社会的产品设计倡导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下,产品应具备的功能也有了新的需求。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道:“好的产品设计可以说明自身,而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书。”这对现代产品应具有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产品设计具有更多人性化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不能单单靠技术来实现,还需要以产品形式的支撑来共同实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产品设计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需要体现出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使我们能够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如果产品不具备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我们在操作时只能靠盲目地死记硬背,按照别人说的去做,无法真正明白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出错的几率也会增大。而这种易理解性和易使用的实现,不是单靠技术就能实现的,我们还要针对产品的功能,提出合理的实现形式,使产品的操作过程和逻辑符合人的正常思维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的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使人使用产品的成功率提高,而不会为如何实现产品的功能而困扰。

其次,产品要有可视。产品的正确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而且还要向用户传达出正确的信息。无论是产品系统设计还是产品本身,都要使得用户意图、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之间具有具体明确的关系。诺曼先生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举了现代电话和汽车的例子,阐述电话本身看起来并不复杂,只有15个控制键:从0到9、“#”键、“*”键、话筒、话筒键和“R”键。除“R”键外,其他都是现代普通电话常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种电话系统却很难使用,经常会因为自动重拨、自动回复、分机接听等看似便捷的功能使人迷惑。而汽车内大概有100多个控制器,却比电话系统易学易用,原因就在于汽车的可视性程度高。控制和被控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自然匹配关系,每一控制器通常只有单一的功能,因此信息反馈清晰快捷,整个系统易被用户理解。而在电话的设计中却看不到这样明确的关系,用户的操作动作和操作结果之间的匹配具有任意性,控制器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因此信息反馈欠佳,用户无法确定是否已经达到了预定目标。总之,整个系统难以理解,功能不明确,用户意图、操作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纯粹是随机的,这就会造成使用者的迷惑,使操作的失败率增大,更会造成使用者心理上的负担。而产品的可视及自然匹配也不仅是靠技术能实现的,需要产品的按键,功能分区,颜色等外观形式来支撑才能满足可视的实现,因此可以说,产品的形式已经渗透到产品的功能里发挥作用,从而成为产品功能实现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最后,产品要有自然匹配功能,善用限制因素。包括物理结构因素、语意因素、文化因素和逻辑因素,这些因素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出现,足以用来明晰正确的操作方法。要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常识来安排功能的摆放位置及顺序等,建立正确的自然匹配,尽量减少使用标注的必要性,使人们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常识去自然地使用产品,从而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这种自然的匹配与限制因素需要在产品的形式中体现,比如通过螺纹的形式来表现该键的功能是要通过旋转来实现的,通过扳手的形式来表现一个键的功能是需要扳动来实现的,等等。这都体现出形式对于功能实现的辅助和指导作用。

(三)现代产品设计的形式

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是由一定的线条、形式、质地等可以为人直接感知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整体。产品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使人对它产生认知和相适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发挥精神功能。

产品的形式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就近来讲,最早期的计算机需要屋子那么大的空间,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拿着报纸一样薄的电子书去阅读新闻,可见产品的形式是依附科技的发展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产品的形式美感对于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产品的形式设计,在满足功能实现的基础之上,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迎合市场需求。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作用下,形式美在产品的市场经营中,以及人们对产品的消费观念中占据着主导作用。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以其年龄、性别、职业的各异,有着不同的消费欲望。产品的形式美感在介绍新产品、引导目标消费人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产品的形式美感固然重要,而抛开功能的形式是无意义的。美国曾经有过两栋办公大楼设计的对比,一项是西雅图办公室大楼的设计,设计师主要由用户进行决策,用户就是大楼的员工,员工们可以自己选择办公室的家具,规划办公室内部的装修。另一项是洛杉矶大楼的设计,由设计师按照传统的方法完成,也就是由相关的官员来决定这类事情。在这两栋新的办公楼投入使用几个月后,两栋大楼的员工比较了自己在搬进大楼前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按照传统设计方法完成的洛杉矶大楼的员工认为前后没有什么区别,而西雅图的员工在搬进新办公楼后,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上升了7个百分点。这个事实反映出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西雅图大楼因为是在满足员工自己喜欢的家具及装修风格的功能基础上而进行的设计,出发点就是为员工创建一个满意的办公楼这一功能需求,而后者的洛杉矶大楼没有对员工的喜好做过调研,只是根据传统经验建造了办公大楼的形式,自然员工的满意度不会高,因此形式是不能脱离功能的。

可以说现代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外观,只起到美化产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辅助功能实现的必要手段,促使产品与人更好交互的桥梁,因此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形式美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现代产品设计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在现代产品设计倡导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下,产品的功能与形式呈现出更加微妙的关系,在我们审视产品功能与形式关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说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谁占主要地位,谁是主要的着眼点,而要更多地关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功能不能单靠科技来支撑,而更需要形式来辅助实现,因此可以说产品的形式不仅是产品的外在,而且是作为辅助产品功能实现的内在的一部分。而在产品的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的同时,产品的形式也会随之呈现出多样的变化。

在处理现代产品设计下的功能与形式关系时,我们要以创新的人性化功能为基础,以更加亲和的形式来辅助功能,使功能更合理、更人性化地展现,最终达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使产品成为真正服务于人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美育;教学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是一门集人文艺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在教学内容上有着美育的基础。在组织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渗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一、在教学设计上做到“三真”,培育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

1.用真理培养人,为学生解疑释惑

真理表现在产品设计这一学科上,就是对其应用价值的具体阐述。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首先突出的是学科知识的严谨性、逻辑性、历史传承性,针对不同的学科还要突出其特色性与实用性,要具有丰富多样的具体实例与易于理解的理论内涵,让学生在感悟真理的过程中发现美,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兴趣,达到真学、深学的目的。

2.用真实打动人,让学生投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对“真实”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适当地用设计的产品把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研究现实作品印证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多采用案例分析,让学生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二是要在课堂中具体、详实地阐述经典设计中的美学意义,使学生能够发现“心”与“物”的紧密联系,找到其中蕴藏的美。

3.用真情感染人,育学生于无声处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有时身教重于言传。言传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身教说明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学生。产品设计专业涵盖的内容丰富,从所学内容说,其既包含软件使用,又包括现实器物的设计,可以说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到不同的受众群体,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组织上要投入感情,一方面是要葆有对教学事业的热爱之情,对自己教授的课程要尽到责任,认真教好每一堂课;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要有关怀之情,应尽可能在课上解决好学生遇到的难题,在课下应该及时跟进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言行举止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好地追求美。

二、在课堂组织上做到“四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创新能力

1.课堂导入有提问,加快学生进入课堂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述了学与思的相互关系。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教师有必要增加课前提问环节。在课堂导入提问环节,教师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注意问有所解,抛出的问题是课堂上能顺利解决的,是能被学生理解的。这要求教师必须从课堂内容出发,从重难点和易产生问题的知识点入手,厘清知识脉络,为学生今后的理论应用打好基础。二是注意找准切入点。教师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可结合当前热门产品或经典设计的特点,提出关于产品设计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发掘设计之美。三是做好交流与辨析。教师可针对同一产品的不同设计方案或同一设计的不同产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探讨与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产品设计的差异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辨析能力。

2.课件制作有质量,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课件(演示文稿)是课堂内容的载体之一,是直观的、影响课堂效果的教学设计。一份优质的课件不仅能详细地展示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及授课内容,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产生对美的直观感受。学生每天面对网络,接收不同的信息,对于美有着自己的想法与判断。简单的演示文稿设计,既难以体现美的思想,又难以让学生乐于接受。因此,在课件的设计上,教师必须突出格式之美、案例之美、图片之美、音视频之美,挑选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素材进行精心制作,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课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既可以使用传统的PPT模式,又可以使用现在较为新颖的Prezi、Focusky动画演示大师等演示文稿,以此突出课件的美观性,让学生在学习高质量课件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水平。

3.教学语言有温度,营造研讨交流氛围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艺术中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1]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将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2]。因此,在课堂语言上,教师既要做到准确、严谨、简练、明白,又要做到生动、形象、幽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在语言层次上,教师要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运用通俗的语言将课堂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确保获得分层次教育的效果。教师要适当组织课堂互动活动,提出理论上或产品设计上的现实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度,由此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在良好的治学氛围中渗透美育。

4.课堂组织有弹性,引导学生敢于创新

好的课堂教学既要紧张有序,又要求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灵活开展教学。产品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往的讲授型课堂已经难以满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需求。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组织上根据专业的特点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弹性教学的原则,即使教学具备灵活性、柔性、机动性。笔者认为,通过多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多维表现,可以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知识。所谓多维活动,即针对教学对象层次的不同展开的多维度的课堂设计活动,多维度表征即针对同一话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角度的讨论。对于弹性教学,笔者认为即在课堂上既要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多维互动性,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使学生在感悟、领悟、体验中获取新知识,滋生活力和灵性;同时还要注意作业的弹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行选题完成作业。

三、在课外实践中注意加强“三个引导”,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智慧和设计元素,在产品设计中就有很多的经典案例。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安排学生欣赏中国的古建筑和古代艺术品,特别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常用产品设计,教师要着重讲解并引导学生研讨,让学生将对传统美的深刻理解内化为今后开展创作的源泉。另一方面,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具有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即人文素养。如,在讲解陶瓷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出设计的特点,又要讲述设计背后的人文故事,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设计时代背景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还应当加强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吸收与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从这个角度说,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民族文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作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课外实践创作就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3]。在布置课外实践作业时,教师要提前设计,针对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安排好作业内容与进度,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另外,对于同一个教学作业,不同学生的设计各有特点。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借鉴,由此发散思维。很多经典的产品设计往往出自设计者的发散思维创造,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鼓励学生敢于突破。这个突破不一定是整体结构上的改变,可以是一个小的部件或理念的改变。教师可以通过以点代面、以小见大的步骤和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引导学生注重结合精益求精

笔者认为,教师要让学生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否则容易让学生忽视设计本来的意义,设计出华而不实的产品。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也不能脱离现实应用谈设计,而是要将设计与现实、背景、用途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产品。为此,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产品的外观与用途相结合,只有最大限度地体现产品效能的外观,才能是好的外观。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重视产品的实际用途,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其次,将外观与材质结合,不同的材质需要特定的设计才能发挥出美的最大张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让学生就同一题材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进而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不断精益求精。最后是局部与整体的结合。在产品设计中,一些学生注重了整体而忽视了局部,导致设计缺乏美感、较为平庸;有的学生过度关注局部而忽视了整体的美感,导致产品设计存在“喧宾夺主”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好这三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精益求精的设计。

四、结语

产品设计专业有着独特的专业视角,因此,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美育的融入。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做到“三真”,培育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在课堂组织上做到“四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创新能力;在课外实践中注意加强“三个引导”,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样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唐玲.小议小学教师的人格魅力[J].南北桥,2017(19):177.

[2]余梅芳.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殿堂[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111.

第5篇

关键词 手绘 产品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产品设计手绘表达能力是设计师的语言,产品设计手绘又称产品设计快速表现技法,是表达创意设计构思最简单、直接、快速的方法。产品设计专业中手绘课程不管在哪个时期都是重要的核心课程。本文从手绘的重要性入手,对产品设计专业手绘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并整理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

1a品设计专业中手绘的重要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虽然重要,但是手绘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捕捉记录瞬间的灵感;

(2)方便与其他设计师和客户进行交流;

(3)可以提高设计师的艺术修养,激发创作的欲望与激情。

2产品设计专业手绘课程设置的时间安排

产品设计手绘课程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是一门核心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手绘课程的时间安排应该设置在三大构成和结构素描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大概在大二上学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s,Crd,rhino)课程之前。大一基础课程(结构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巩固了学生之前的绘画基础知识例如透视,比例,色彩的运用对产品设计手绘的学习起到了基础认知的作用,同时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产品设计手绘中所要表达的结构,色彩和形态。

3产品设计手绘的教学方法探究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产品设计的手绘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法类课程,调动学生学习手绘的积极性和兴趣是关键。

3.1手绘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1在手绘课程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产品设计手绘课程的教学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引导,产品设计手绘的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离不开优秀作品的临摹,临摹的作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有选择的提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示范性教学是产品设计手绘技法学习重要的教授方法,教师应挑选一些经典有价值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关注的产品作为手绘示范的教学案例。再者,训练过程中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树立自信心,找到成就感;同时通过大量的优秀手绘作品鉴赏,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更多、更准确地认识本门课程,了解它并且喜欢上它,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手绘表达的相关技法技法,提高教学效率。

3.1.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在手绘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要告知学生手绘的价值在于服务于设计创意的表达,不要一味地只追求线条视觉的美感。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产品快题设计手绘表达要在临摹和写生,默写阶段之后,结合合适的设计快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设计的独立思考,提供完整的产品手绘创意方案,发现并解决设计手绘与纯手绘之间的问题与区别,从而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手绘的实际意义,掌握手绘的技法知识和精髓,从而让手绘的学习达到为设计服务的目的。

3.1.3有针对性地采取互动式,情景式,实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身心融入手绘的教学活动中,而不是机械化的临摹写生练习。引导和促使学生对手绘技法知识和设计能力内化。注重对学生手绘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对设计手绘思维方法的培养。 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互动模式,作品的点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自评和他评,在互动式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不足和优点,教师该做的是精讲提升。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寻找新的表现技法,探寻属于自己的手绘风格。也可鼓励手绘能力很强的学生尝试数码手绘。实战式的教学方式应该适当引入,应将设计课题或设计快题以小测试的方式每周进行一次,三个小时之内完成A3的产品手绘设计快题,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理解手绘的实际价值。

3.2手绘课程学习中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稳扎稳打、扎实基础,勤加练习

从手绘基础(素描、速写、线条、光影、透视)到基础形态(基础形态的组合练习、同轮廓形态发散练习、基础自由形体练习)到高级形态(自由形体创造、设计符号的运用、形态创造)到最终的形态创造去表达你心所想,去自由的表现你的设计主题、风格和你所想传达的设计理念。基本功要扎实,线条,透视,光影是基础,每天的练习必不可少。稳扎稳打、扎实基础,勤加练习。

3.2.2临摹与创新

临摹是手绘学习的捷径,临摹的优秀作品一般是经过了整理加工的画面,初学者切记机械的照抄,应该独立思考画面的处理技巧和手绘产品结构形态的精髓。同时,临摹的过程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手绘风格,开阔初学者的视野。但一定切记,临摹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己风格的形成吸收养料为我所用。

4结语

产品设计手绘课程在产品设计专业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手绘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足够量的练习。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徐威.工科工业设计手绘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1):143-145.

第6篇

产品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其符合技术功能要求的条件下,要求对产品的表面特征进行适当改变,其中的表面特征具体体现在材质、图案以及色彩等方面,使其被赋予传统文化特有的韵味。具体外表设计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品设计中的材质应用角度

如我国以往《考工记》专著中的内容所述,材质自身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美感,设计人员要求把握应用材料的质量使产品的设计更为完美。由此可分析,关于产品设计在材质方面的内容在以往研究中便有所涉及,如我国陶器艺术的发展、家具艺术的发展等对世界艺术都带来积极影响。此外,许多具有我国区域特色的材质在产品设计中也都有所体现如玉石、竹藤以及丝绸等材质。这些都充分说明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材质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入,既可保证材质体现出其自身的时代价值,也使产品历史认同感得以增强。

(二)产品设计中的图案应用角度

中式产品设计过程中本身蕴藏我国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忽视这种内涵的融入直接导致产品失去原有的活力。例如,传统脸谱图案,其可直接作为民族图案,无论在色彩、线条以及识别性等特征上的表现都极为明显,因此实际设计过程中便可将该图案运用于许多办公或数码产品设计中如音响或优盘等,产品表面多以脸谱图案形式呈现。再如许多民俗图案如剪纸或年画以及植物类图案如梅兰竹菊在产品外表设计中都可灵活运用,消费者通常在观察产品表面内容后便体会其中包含的民族归属感等。

(三)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角度

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元素之一,通常产品中颜色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也有所差异。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的五色,认为其是最贵的象征包括黑、青、赤、黄、白。而其他颜色与五色相比在产品设计中主要体现辅作用。根据我国传统文化,大多喜庆节日中人们更青睐于红色,如婚庆嫁娶中的红色装饰或漆器、中国结等都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祥和与喜庆信息体现出来。因此产品设计过程中需注重颜色的使用,在满足产品使用功能与需求的基础上,可选择红色作为主色调,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体现中国传统韵味的另一种方式。

二、产品设计中的重构与置换

(一)重构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对重构的概念,可将其理解为分解传统文化符号并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再次集聚。其中的分解文化符号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文化特征,分析其对产品造型设计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将有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在产品设计中体现。这种与产品技术与功能相结合的文化符号实质是对文化的引入与传承,符合受众群体使用产品的习惯。例如,将我国传统年画进行分解,并通过相应的语言将分解后的元素整合,使其在当前餐具中体现出来,或在现代家具设计过程中将组合后的太极图案等进行融入,可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也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二)置换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对置换的概念,可将其理解为从传统文化符号中挖掘与产品形态契合的内容,或直接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适当的创新改变,保证其与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相适应。这种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多体现在比赛作品设计方面,通常无需对产品结构以及产品设计相关工艺进行考虑,但其设计中仍在传承与应用传统文化的同时采取一定的创新策略,对我国产品设计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现阶段日常生活灯的应用,其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竹筒弯曲状态。

三、产品设计中文化意境的提炼

我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与开放性特征,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入许多地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避免单纯从物化表象方面出发,应注重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使产品的设计得到社会群众乃至国际社会认可。这就要求注重提炼文化中的精髓,将其运用与产品设计中,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造物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

造物思想在我国古代多体现在如天人合一等道家理念思想,现代产品所追求的可持续与绿色设计都体现该思想。而现代产品设计中遵循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适度设计等又可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进行挖掘,以文质彬彬理论为典型代表,其强调表象特征应与本质内涵配合恰当。再如佛教在我国汉唐时期文化融合、造物思想的提出后得以推动,而大部分雕刻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也将佛教文化融入其中。因此综合来看,无论在产品以绿色为主的设计或从人性化角度的设计都无法脱离我国以往的造物思想。实际设计过程中只需保证能够传承与引入这些文化思想,便可使产品设计更具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精神等。

(二)传统文化中的意境提炼过程

中式产品的有效设计不仅集中在产品外表的装饰层面,更应注重赋予产品华夏文明的实际内涵,使产品具有传承我国设计文化的重要条件。而所谓意境的提炼要求产品设计人员首先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传统技术专著包括《长物志》或《考工记》中的相关设计文化进行挖掘。同时还需将挖掘到的传统符号进行逐步改造,使其具备时代精神,除前文中提及的包括图案类或植物类,也可在以往雕塑艺术或书画艺术中提炼文化意境,将其赋予产品造型设计中才可使产品在功能上具有意境传达的效果。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网络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01-02

一、研究背景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是产品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主要教授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相关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造型基础、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等课程知识,运用标准产品设计程序和方法展开设计实践。本课程因涉及多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且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与思路都非常丰富,故而这门课对学生来说需要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操练。针对以往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我校的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网络课程教改实践中,我们将网络课程构建起来,并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建设了以课堂为舞台、网络为后台的双平台教学模式,和实现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同时使教师也能够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密切有效的监管和辅助推动,以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二、课堂与网络的教学职能与教学特点

从授课形式和教学效果来说,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特点和职能各有特色。课堂教学比较形象直观、有序高效,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容易感染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一对一指导,而且有些需要辅助练习的信息材料不易方便获得,学生的思考练习也就无法更加有效进行。网络教学具有时空开放性、信息丰富性、交互便捷性的特点,学生能够被丰富的知识所吸引,能够更宏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随时查阅各类知识点并进行练习和自测,教师也能够与之一对一进行监管和交流,但是课程重点难点的解析在网上传达不够形象生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能很透彻,学生的积极情绪难以调动。

因此,此次在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综合运用课堂平台和网络平台,使课堂与网络教学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创设了系统性的双平台学习环境。

1.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舞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情境,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辅助他们建构知识系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格外注重情境的创设,突出面对面互动交流直观性特征,师生在这里能够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进行生动形象、富于情感和情趣的沟通,双方的交流兴致和参与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①启示引导的教师舞台,课堂首先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倾注智慧与经验的表演舞台。在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这门课中,课堂教学主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教学重点讲授课程概论和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等主要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他一部分课程知识内容则简略讲授,留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由学生自主深入学习。因此课堂上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展开重点教学,主要突出两种教学手段:一是使用情境创设手段导入产品设计相关问题,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形式传达,以融入情感、贴近生活、用语生动的情景描述与相关视频引人入境,将产品设计课程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娓娓道来,并以设问形式调动学生共鸣体验和同步思考;二是选取典型性、深入性的教学案例阐释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理念,采用分步解析的手段,将产品设计案例的背景内容如市场环境、过程中的问题与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生动解析,让学生设身处地、展开同步思索与探讨。这些过程中,绘声绘色的“表演式”教学结合丰富的多媒体视频工具,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框架和学习策略。②交流互动的学生舞台,课堂教学的另一职能就是提供给学生社会交互与展现成就的空间。本次改革中课堂教学专为学生提供了一部分时间建设社会交互舞台:一方面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的一些问题要求学生们在课上展开讨论、发表见解,通过作业讨论过程,学生们习惯于“头脑风暴”的热烈讨论,大大提升了思考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学习任务完成后,将由各个学生团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成果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将对展示成果进行提问、评析、建议和打分。这种交流也令学生的思维和应答能力都变得灵活流畅。在作业展示时,课堂上众目聚焦的讲台成为了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和公平竞争、互动交流的舞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课下主动学习、丰富自我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会从大家的提问和建议中获得启发,进一步地完善自己的作业成果。

2.网络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后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也说明了网络教学作为学习后台和大本营,在本课程中将承担更多自主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将承载学生更多的学习精力和提供活动与交流空间。每一阶段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就需要进入网络课堂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深入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远程监督和指导,在学习方法和课程内容上加以指导,辅助学生顺利完成网络课堂作业。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中的网络学习任务主要有非重点章节和参考资料的学习,以及完成课下作业。产品设计网络课堂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了如下运行模式:①阶段性的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方式是本课程改革欲达到的重点目标,这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本课网络课堂中针对各个知识单元,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个完整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分为四个阶段:任务布置、任务求解、任务点评和任务终评。任务布置阶段,教师在网上布置各个学习任务;任务点评阶段,学生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调查、分析讨论完成学习任务,适时通过网上答疑向老师求教,教师可以一对一地为学生解答和指点;任务点评阶段,结合了课堂教学,随机挑选学生在课堂上汇报展示任务成果(如设计定位作业中要对某类产品的消费者群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准确描述),师生共同点评,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并修改作业;任务终评阶段,最终作业上传网络后,再由教师进行终评,给出该项作业成绩。②情境化的网络教学,美国著名情境认知研究专家布朗和科林斯认为,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他们不能孤立地镶嵌在个体的大脑之中,而是通过情境中的文化活动或工具发生在人类的大脑中。因此要让学生在网络教学中能够真正进行有效学习和动脑筋思考,不能靠教条的知识罗列,而应引导学生进入与现实相联系、容易理解的情境。在本次网络课堂的课程建设中,特别安排课程课件各个章节知识点都有情境化的案例说明,如商业化产品设计思想方法一章中,产品开发、市场分析、消费者研究等都营造了富于感性的案例情境启发学生理解实际问题,并以大量图片、丰富描述、视频资料等方式渲染内容生动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同时,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展开同步思考。情境化教学令学生能够从理性和感性上理解课程目标,思考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令学生形成自我观点,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兴趣。③师生共建的学习资源,产品设计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实际生产以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的设计应有科学性、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在作业过程中常常需要查询和参考相关资料,因此,网络课堂还提供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新鲜信息,主要包括新科技与生产技术方面的相关信息、现实的和概念的产品案例和新鲜设计思想与方法等,使学生不断地接收到较新的设计潮流与热点信息之中,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习兴趣和创新思路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发言也就愈加踊跃。这些信息资源由师生共同建设,学生们参与到学习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中。通过对实际设计信息的自主理解与加工,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自身原有知识经验与相关知识结合,进行主动建构和联系应用,不再僵化理解课程理论,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识。④畅所欲言的网上交流,网络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交流的方便性和多元性。此次网络课堂建设为促进交流,搭建了答疑系统、论坛系统,实现网络交流功能。同学们如果在学习和作业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在答疑系统咨询教师,教师会保障每周有二到三次查看网上的学生问题,使学生的疑问得以解答。网上论坛供学生们彼此交流,供学生们共同探讨和分享学习上的新发现和彼此在设计上的想法、经验等。教师通过答疑系统和论坛系统保持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的关注和了解,在课堂上采取一些相应的方式来激励和表扬学习积极分子,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如表扬优秀论题,请论坛版主发言等。

三、教学改革小结与展望

此次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与网络的双平台教学建设具有启发性、驱动性、监控性、搭配性的系统化教学环境,使教师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和兴趣激发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和积极表现者。毫无疑问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改方案初步运行中也呈现出种种的问题,如学生较多,任务驱动时间难于一致把握;小部分学生难于调动其网上自学积极性;教师对网络进行监管和经营比较费时费力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探索解决的方法,网络与课堂双平台的教改方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进程中继续不断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DFSC;供应链;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057-03

[作者简介] 邵贵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浙江 杭州 310053)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原先分散的原材料提供商、制造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一个网络,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与管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将产品源源不断地送达客户。目前,我国在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优化供应链的组建与管理,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但在产品设计与供应链运作一致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效益。因此,我们着手进行这类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优先考虑的问题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要求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供应链系统,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供应链运作的复杂性,并能减少供应链运作的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但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并不是制造企业的设计研发部门能够独立承担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跨企业、跨部门的多方合作共同完成。为了确保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能够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项目实施前对产品和供应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确定优先考虑的问题:

1.产品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成本?这些产品特征又会对供应链造成怎样的影响?

2.产品的这些特征是由哪些产品设计决策产生的?

3.这些产品的设计决策又是怎样制定的?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设计决策?

4.在制定设计决策时参考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如何获取的?这些信息又是怎样被使用的?

5.产品在研发过程中,该如何改善制定产品设计决策的方法、技术、流程和所需的数据?

这些问题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实施之前就必须给予充分考虑,并开发设计相应的方法、工具和流程,以帮助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供应链工程师更好、更快地制定日常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

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是一个跨企业、跨部门的合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独立的机构来管理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并且联合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各部门共同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

组建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协调的新产品;二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组建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包括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开发服务人员、市场营销代表、供应链管理者、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科学家等。

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制定产品零部件的设计决策等。

产品开发服务人员主要通过同R&D机构的紧密合作,为其提供各种技术支持服务或优化产品开发流程,以提高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市场营销代表参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因为他们最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这些问题得以直接反馈给产品的设计研发部门。而且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协调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各项活动,平衡各方的利益。

供应链管理者负责提供供应链设计方案,反映供应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与供应链运作相关的产品设计建议。

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对产品的供应链运作成本进行核算,并为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提供成本分析。

管理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模,完成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的量化分析,以帮助决策层更科学、更快捷地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

另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还会到企业外部去寻访富有经验的机构或人员,并与之建立合作或直接聘请他们加入项目开发。

2.阐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目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在组建团队时,必须清楚地定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主要任务。实际上,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R&D机构制定有效的产品设计决策,而且这个决策必须尽可能平衡供应链上各方的成本和收益,使得供应链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于是,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从供应链的技术上考虑,还要从对供应链的成本影响的角度考虑。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经理必须阐明项目的实施目标与架构,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准确理解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3.帮助设计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架构。产品架构一般在系统设计的最初阶段给予完整的定义,并且成为开发重点。它作为一种产品的开发决策,会影响企业能否有效地实现产品的高度多样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需从供应链的技术和对成本影响的角度,协助设计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架构。

在供应链的技术上,如果企业需要提供数种产品变化时,产品架构就成为决定供应链绩效的关键因素。例如,通过将产品的差异化延期到供应链的后期,或在产品设计时采用共通性策略等,可以实现减少库存压力、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的目的。

在成本的影响方面,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考虑产品的加工成本,如模具开发成本、装配和制造成本,以及产品的设计周期等。还要考虑产品的物流成本,如运输、包装、存货、配送和销售管理等成本。另外,还需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产品的逆向物流成本以及税收等。

4.提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支持。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团队提供多种决策支持,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制定产品设计决策。例如,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为新产品的研发寻找解决产品与供应链运作一致性问题的方法、开发制定产品设计决策的支持工具、提供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所需的数据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成功实施的案例等。

这些工具、方法或技术一般在开始时会比较粗糙,但如果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证实它是有效的,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就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最终形成一个标准的、通用的决策支持工具。这些工具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制定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决策时的一个好助手,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品、包装和供应链设计决策的优化。例如,通过软件工具对产品在不同阶段差异化的成本分析,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快速评估差异性延迟策略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帮助他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制定相应的产品设计策略。

5.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存在二律背反的现象,其实在新产品的开发中也存在多方利益的冲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的目标之一就是努力平衡各方利益,使得供应链的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并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和R&D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项目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考虑产品的包装问题,优化产品的设计尺寸,以提高单个包装内产品的密度和每个托盘承载货物的量,从而降低包装成本,并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常常采用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但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会要求企业增加更多的库存,从而导致企业库存成本的增加。通过将产品的差异性延迟到供应链后期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差异化,可以减少因产品差异化而增加的零部件库存需求,并降低库存管理的难度,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产品的差异化会导致产品零部件的多样化,从而增加零部件库存的种类和数量。采用共通性策略,可以使两种以上高度差异化的产品能够分享许多相同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压力。但共通性策略会增加产品的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延长产品的设计周期等,这就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通过对共通性策略的成本与收益的定量分析来做出科学的选择。

在设计新产品时就考虑产品的逆向物流。例如,在产品组装时,更多地采用连接槽替代焊接,这样在产品回收时,高价值的零部件很容易被拆卸下来再利用,等等。

其实,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系统决策方法,它不仅帮助R&D机构更快地开发出更多的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整个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财务绩效。

6.提供战略咨询。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这主要是通过建模,完成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的量化分析,然后,提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的决策层更科学、更快速地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

三、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策略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通常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其周期一般为3-4个月,参与人员十分庞大,整个过程非常复杂。为了确保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能够成功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1.确保团队通力合作。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团队是一个由管理、技术、销售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组建起来的,涉及多个企业、多个部门的合作。项目的成功需要融合各方的观点,权衡各方的得失。所以,项目经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协调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相关的各个部门的行动,通力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努力开发出与供应链运作相协调的新产品。并且将成果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这个平台上展现出来,实现多方共赢。

2.创建平衡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状况,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管理者需要创建一套平衡指标跟踪整个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实施进程。这些平衡指标被应用于不同的商业领域,能够反映出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决策对供应链系统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结合多个财务因素(如财务成本、收益和客户经验等)完成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综合评价。

根据这些指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管理者能够更快地发现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在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成功的机会。而且在项目的每个阶段结束时,还可以用这些平衡指标来评估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阶段性实施成果。

3.客观对待利益冲突的各方。在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和多个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并反映在产品设计时应该采用的技术上。这时候就需要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为冲突各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协调利益冲突的各方。例如,某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认为某个零部件采用共通性设计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R&D机构却不同意这样做,因为这会增加生产成本。通过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做出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分析,证实了零部件的共通性设计对企业来说并不能节省成本。这样,冲突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这个中立的观点,从而加强了R&D机构与供应链管理部门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4.使培训简单可行。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案例分析、行动指南和技术支持等。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内容,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主要有:提供视频供员工观看、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工程技术人员或部门经理、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的网站上培训内容等。

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网站上提供的培训内容一般采用幻灯片加上语音讲解,图文并茂,便于学习和理解。另外,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还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面对面的培训,例如,举办小型的咨询会等。

5.提高成功的透明度。除了项目本身,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机构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作为协调者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平台上展示各个参与方成功应用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的成果,这会使工程技术人员感到快乐与满足,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的推广。

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产品设计也不再是制造企业一家要考虑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项目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优化产品设计决策,从而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减少了决策失误,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多个企业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冯晖.供应链管理的设计、建模与运营[J].集团经济研究,2004,(11).

[2]彭怡.基于全面物料清单的供应链设计经济决策模型[J].企业经济,2005,(11).

[3] 周际.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