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路运输监管

道路运输监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1: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路运输监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路运输监管

第1篇

 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的发展,危化品运输车辆日益增多,危化品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破坏力巨大,社会危害性大。因此,做好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交通运输执法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浅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严格落实责任,加强源头管理。

一是强化对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管理。我市现有XXXX等4家危货运输公司,从业人员111人(驾驶员45人、押运人员50人、装卸管理员6人、安全员10人),根据管理规定,要求危化品运输企业对车辆、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按规定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二是要求企业专人负责车辆技术等级及人员资质的审验,确保车辆技术状况符合运输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三是要求企业按《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对运输车辆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控,对违规车辆按公司规定及时处理。四是要求企业按运管部门的要求做好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五是按“双随机”管理制度开展对企业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并复查,形成闭环。

二、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一是加强一线稽查人员危化品知识教育培训,法制部门收集相关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处置危化品事故的基本技能对一线稽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一线稽查人员熟悉常见的危险品应急处置和自身的安全防护。二是加强一线稽查人员的危化品运输违法查纠知识培训,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重点查处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驾驶员、押运员无从业资格证上岗、违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三、实行部门联动,确保监管实效。

一是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对查获的违法行为,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罚,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按行政处罚法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是实行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加强与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形成“基本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同步、查处意见反馈”的工作格局,近年来,通过联动机制,公安部门向大队移交两起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案件,大队向公安部门移交一起无押运人员案件,在本月开展的液化气专项整治行动中,大队联合公安、应急、城市执法等部门查获一起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案件。

第2篇

关键词:运输车辆检测维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都知道,医院里的医生负责诊断病情、开处方,护士按照医生所开药方具体配药、护理,整个治疗过程只有在医生与护士的默契配合下,人们的疾病才会得到医治。车辆的维修亦然,检测与维修正如医生与护士一样,有了正确的检测结果,方能实施针对性修理。以前的维修企业用眼看、耳听、手摸的方法去发现车辆存在的问题,往往会“误诊”,不但修不好,甚至小毛病修成了大毛病。自交通部于1991年颁布《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后,各地市相继成立综合性能检测站,对车辆技术状况监督检查,正确诊断“病情”,给修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带动城市交通的繁荣,运营在城市经济的运输军和发展动脉交通线上的车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城市营运车辆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但是车辆在运行中受到各种原因的损坏甚至报废,不注重的车主为了一时之利没有去检修导致悲剧事件不断发生。维修与检测是对生命负责的必要措施。正因为车辆检测与修理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运输部规定,维修企业车辆维修要实行竣工上线检测制度。维修企业应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签订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委托合同书。交通运输部《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中还把二级维护检测分为三类:诊断检测、过程中检测、评定检测,并要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门制定的有关检测标准、规范和程序。因为检测报告一旦发出,可以具有法律效力,检测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要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否则将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车辆的检测和维修对象虽是汽车,但间接地意味着人的生命安危或财产的损失,带来的同样是莫大的悲哀。

我们来看看营运车辆造成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翻开事故科的历史卷宗,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多数与营运车辆有关,就在近几年的记录中发现,我国客运车辆导致的群死群伤事故占全部特大事故的64.1%。仅2006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中营运车辆交通肇事55939起,造成16102人死亡。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是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消除营运车辆的故障隐患,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行车安全。由于驾驶人意识不强,少数维修企业作业不规范和管理手段薄弱等众多因素造成车辆漏保、失保、以修代保和维护作业项目不到位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车辆维护质量,车辆行车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研究并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营运车辆维护制度的管理方法,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营运车辆技术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交通部1990年第13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此也确立了生存空间。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噪声、尾气排放和整车装备、外观的检测和评判。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为交通运输管理,严把车辆技术关,保证正确的检测与高质量维修的结合的上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以,检测站和维修企业一定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把好车辆技术关。目前,我市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车辆维修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现有汽车维护从业人员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造成汽车维护从业人员中,初级从业人员的比例较高,还有部分从业人员根本不懂专业知识而盲目上岗,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汽车维护质量的提高。二是车辆维护不及时,由于车主对车辆技术缺乏基本的知识,看不到二级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二级维护后带来的社会效益;且相当一部分车主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实施二级维护的自觉性不强,有的车主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维护费用。加之行业管理部门对维修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使得车主不愿按时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往往以“修理”代替“维护”。三是维修内容不落实,质量不高。(1)维修企业往往不按标准规定维护作业,严重缺项漏项,甚至采取假维护手段蒙蔽管理部门,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的现象还很严重。(2)维修企业为了拉住客户迎合车主的心理,往往与车主共同作假。(3)为了谋取最大的利润,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4)没有相应资格的维护企业从事二级维护,如无证维护和超范围维护作业等等。四是汽车零配件市场秩序混乱。汽车零配件市场管理松散,造成我市部分维修企业混水摸鱼,期诈维修。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对于一个家庭的安危来说更是没有了保障,维修企业间接地成为“刽子手”。管理部门要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加强监管力度,让“正能量”来带动全市维修和检测行业向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开封交通实业公司把检测与维修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一条龙服务,运输车辆上线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到修理厂维修,再检测,直至通过。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他们还专门投资几十万元建成开封市第一条二级维护作业线,运输车辆二级维护后,直接上检测线,检测合格后管理部门方予输签章手续。维护、检测、发证在一个地点完成,既节省时间,又方便车主,更主要的是理顺了检测和维修两者的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营运车辆维护检测管理,规范维修企业送检行为,提高营运车辆维修质量,苏州市建设了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并在营运车辆维修企业中实行推广。该系统采用IC卡对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情况进行记录和存储,旨在从源头监督维修企业二级维护作业,并实现管理部门对送检人员的动态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发放车辆送检IC卡、维修企业录入车辆维修情况、维修竣工车辆在检测站登录、车辆检测竣工时导入信息、车辆检测信息返回维修企业、管理部门对送检企业动态监管等内容。该系统对车辆送检记录自动保存两年,便于管理部门对送检人员进行发证、年审、变更以及日常监管;也可通过检测站对送检员进行远程监控;同时便于对送检员违规情况进行记分考核管理。本系统是通过网络连接而成的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结构和组建化复核技术,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要求,实现了包含营运车辆基本情况信息、维修和检测信息、技术状况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汇总,并通过维修企业和检测站之间的单证使用自动化比对核查功能,实现了车辆技术等级、维修检测车和二级维护等信息的无纸化自动备案;远程配置与管理区域内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报告单格式等工作内容,保证全市范围内的机动车检测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公正性;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动态的收集维修检测企业、营运车辆的相关信息,并作为技术数据源与运政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使各业务管理部门协同管理,为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目前,苏州市已经制定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完成了软件系统开发和硬件设备投入,并召开了苏州市营运车辆维护与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宣贯会议,开展了系统宣传工作,部署维修企业安装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年底将完成系统安装和调试工作,明年将实现营运车辆维护和检测管理系统试运行。该系统运行可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提升汽车维修企业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专业化水平,并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化决策提供保障,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由此看来,检测与维修只有密切结合在一起,方能把好车辆技术,若两者相互对立或相互隐瞒,其结果无异于医生与护士间互惠互利或互相推诿,最终倒霉的还是病人。所以,我们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检测和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按照交通部(98)2号令严格执行《道路运输维护管理规定》。让检测站和维修企业做一名优秀的“医生”与“护士”。

[参考文献]:

1、谢玉莲;李岩:对县市营运车辆维修与检测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12-15

2、蔺宏良(导师:王生昌):西安市实施在用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方案与技术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07-05-11

3、陈艳聪:苏州建设营运车辆维护与检测管理系统[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01-01

4、洪海(导师:刘玉梅,傅强):机动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12-01

5、宁青:浅谈加强营运车辆二级维护质量的监督管理-《汽车维护与修理》-2006-10-01

6、李志雨: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与发展探讨[J] .《硅谷》2010-09-23

7、王文奇,朱明伟:对中小城市营运车辆维修与检测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05

第3篇

1、内业构筑绘声绘色 以阮长处为首的新带领班子深深领会到,工作展开落实的关键在于人的思维认识,务必要用切当可行的轨制来联合典范干部、职工的思维行动,确保精确的工风格雅向。

1、美满规章,惩明了。召开职代会经细致的评论辩论、探讨订定出一整套切当可行的工作 轨制:美满订定上班考勤、财务办理、人事办理和车辆办理、卫生办理以及交易办理法则等1 0余项规章轨制,特别细致订定了《运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惩罚法则》,明了了详细的惩措 施,弘扬正气善行,攻击歪风败行。运管所从差别行业部分聘请10名社会监督员,建立监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本网查看更多文秘资本网资料督岗 和举报箱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遭到社会大家监督。轨制履行后,从长处到平凡职工很多人获得 差别程度的惩,到达了联合思维,典范行动的目标。如今,所里职工解放漫散的少了,工作自动自动的多了;风格冷漠、粗鲁的小了,热忱、殷勤办事的多了;尔虞我诈的少了,联合协 作的多了,过去那种有事找不到人干,有人无事干的现象不见了,各项工作获得顺利成长、促成。

2、内强本质、外树形象。为周全进步干部、职工步队本质,运管所订定出细致的鼓励措 施:鼓励职工自动参加各种进修、培训,以自学、函授等式样自我"充电",在运管所内掀起讲 进修、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7年来,全扫数4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进修培训,涉猎内 容涵盖经济、法律、管帐、审计、谋划机,20多人次获得大专以上的学历;为了典范法律行动,运管所每一年还请上级法制办带领对法律人员进行讲课、培训2-3次,分析典范案例,教导文 书填制典范,进修法律、标准。经过议定培训使全所工作人员集体文化本质和法律程度获得大进步。"九五"以来,运管人员在各种报纸、杂志公告简讯、信息、论文,总计100 余篇,弥补了以 前宣扬报导工作空白,很好地向社会亮相了通山运管新风采。同时,运管所加大硬件办法投资 ,改进外部环境。运管所旧址位于老城区冷僻处,周边环境相称吵闹,庆幸于工作。在县局的大力大举赞成下,运管所多方筹资100余万元,在新城区兴建了三层办公大楼,并于99年底搬家,如今运管地点办公及宿舍区内营建出美好的花圃式环境,干部、职工具有一份盛情境。2002年 运管所又斥资兴建了"收费、办证、询问"一条龙办事的运政办事大厅,向社会推出"办事承诺 ,首问当真,办结时限"轨制,简化了办事程序,进步了办事质量,业户办事更加便利、快捷。运管所还拨款对各乡镇交管站进行装修、粉饰,增设宣扬栏,为营运业户供给信息询问和业 务办事,将有关门路运输标准和运管所交易办理环境进行公示,使业户能够及时明白,自动互助,各项工作顺利向前促成。运管所建立起靓丽的外在形象。

3、自动展开充裕的体裁活动,加强内涵凝集力。一个单位不但要有严谨的工作氛围,更 要有活泼的糊口生涯气息,才华真正富裕盼望和凝集力。"九五"以来,每逢"五一"、"国庆"、"元 旦"等节假日,运管所工会、团支部老是细致构造展开各种有益、健康的登山、歌泳、球类比赛等体裁活动,压抑摸牌打赌、公车钩鱼等不良民风。运管所编导的"开门红"、"春季的故事 "、"天堂里异国车来车往"等跳舞参加县、市表演,还屡次荣获一等奖和构造奖,有益的体裁活动增加了干部职工平常交换的机遇,增加了同事间交情,加强了单位集体凝集力,促使单位 职工特别是年青人迸发出高涨的工作热忱。

2、规费征收大有进展 车辆交通规费是交通根本办法构筑的紧张资金来历,更是运管所文明建立的精神保险,干部、职工的衣食之源,当时,运管所费收工作相称滞后,职工工钱福利异国保险,民气不稳。

新带领班子意想到:必须创设出刚正、果然的费收政策,营建联合、划一的运输环境, 增进交通规费及时足额收缴到位。针对费收台帐混乱、费源流失的近况,阮文浩长处亲身带领职工下乡入村摸清全县运力漫衍环境并核实吨位。运管所联合通山山区实情,联合肯定交通规 费征收标准,别解任务分化到各交管站,与各站长签订"费收目标责任状",构成"担子大家挑 ,指标大家有"的竞争场面,富裕变动起干部、职工工作的自动性、自动性。运管所鼓励各交管站依法展开式样多样的征费方法,公约征费、上门收费、期限缴费,上路稽费等式样获得充 分显现。在收费同时,各交管站自动为车主关联客、货源,乃至为车主料理"三角债",尽量让 营运业户"活"起来,有些实在坚苦的车主可根据实际凭根据酌情得当减免或延期缴费,在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紧张思维,加强了办事意识,将"应免不征,应征不漏"落到实处。业户缴费 的自动性也大大进步。97年征收交通规费360余万元,昔时兑现了费收任务翻一番的总目标。 98年-2002年,运管所进一步美满征费式样,鼓励与惩办办法并用,在运输业户中展开争创"文 明运输,合法致富"活动,每一年评出10户"文明户"运管所赐与必定的精神精神嘉奖,并将业户评比结果纳入来年的年审内容,自动方法加强业户缴费自发性。每一年构造一次费收大稽查,集 中运管所骨干气力,请武警帮忙,抵拒费、逃费、偷漏费的业户进行查扣,进攻抗费行动、震慑逃费业户。为防备腐败,每一年运管所对各交管站站长进行轮岗,使"人情费、霸王费"尽量减 少,对付"收钱少开票或不开票"现象,运管所发觉一路,处理一路,严明财经规律。6年来, 运管所共查处近10起违规行动,严明惩办当事人,对当事人别离赐与罚款、降级、停职的处罚 。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用,使财经违规行动逐年裁减。运管所还在各站建立"货运路单签发点 ",为业户代劳有关营运证照手续,这些办事办法博得了业户的心,也更好地增进了费收。"九 五"以来,通山运管所共征收各种交通规费2000余万元,增幅连续几年在咸宁市运管系统名列 前矛,完全变化了费收滞后场面,为通山交通大奇迹成长供给了财力赞成。

3、行业办理独具特点 规费征收与行业办理是运管所两大工作,处于划一紧张职位处所。通山经济根本差、地舆位置冷僻、交通比较进步、城区狭窄,运管所根据国度相干行业办理标准,联合通山实际以整治典范 全县客运市场和补缀市场秩序为契机展开行业办理,凸起"小而精,少而精"的通山特点。

1、强化"两归"办理,典范客运站策划行动。运管所以县内东、西客运站为中间,连续深 化"车归站、人归点"。所站联动典范客运业户策划行动,合法客车凭运管所"进站关照"进站经 营,履行"四联合"办理,联合进站、联合排班、联合售票、联合结算。运管所集结气力重点查 处无证策划、窜线营运、站外揽客、沿街拉客等违法策划行动,6年累计清退出20余家违规业 户,违规策划业户逐年裁减,站内客车均匀实载率增加到70%以上,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城内交通秩序也获得极大改进,运管所屡次获得县当局的表扬。经过议定以点带面,通山较大的3 个镇黄沙镇、横石镇、楠林镇客运市场也渐渐兑现"两归",为各乡镇文明建立阐扬了紧张效用 。运管所将典范客运站策划行业作为整治客运市场的紧张内容,教导东、西客运站按"三优、 三化"要求进行典范化办理,贯彻"安定第一,优良办事"主旨。运管所每一年按期构造站务员进行联合培训,站务员持证上岗率达95%以上,典范文明办事用语,对旅客热忱办事,及时报班 、按时发班。严厉核对发班车车况,查堵"三品",严禁超载,确保行车安定。尽量将办事工作 做细致,使旅客来得舒心,走得顺畅。98年,运管所联合物价部分将旅客和车主反应猛烈的票 价和劳务费回落到公道程度。根据站级评定要求,指导客运站加大根本办法投资构筑力度,在售票厅、候车厅安置冷暖空调,建立老、弱、病、残专座,以及物品寄放处,使客运站整美观 貌面貌一新,2001年客运西站经过议定上级行业主管部分评审,荣获"二级aaa"客运站。 2、对客运成长履行筹划、调控。"九五"初期,通山客运市场存在大量的"三马"、"龙马 "等浅显客车,安定隐患多。运管所联合本身本能机能,按市场经济特点连续美满调控办法。对破 旧客车履行"退二进一"制,即逼迫报废淘汰2台破旧客车更新1台更高级客车,为各线路客车调 济排班时候,富裕公道配置设备摆设运力资本;践诺"公示制",按月公示客运运力成长筹划。新业户的 申请意向以及运管所审批程序必须向社会特别是广大车主进行公示,将"经心全意为人民办事 "的主旨落到实处,使车主能够明白、自动互助运管部分交易工作,增加了办事透明度,进步了办事效果。2002年,运管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指导客运业户联营,楠林、洪港、横石、杨 芳几条成长较成熟的乡镇线营运业户自动响应,纷纭筹资合股前后注册建立南通、恒发、运通、万利民营客运公司,业户自我调济,把握运力,自立策划。如今,三马、龙马车完全退出客 运市场,客运运力获得上档进级,过去"一哄而上,大家吃不饱,华侈资本"的现象大为好转。 运管所将洪港线作为"文昭树范线"在全县予以推行,客运市场获得长足成长。

第4篇

关键词: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日益成为联结整个社会的纽带。交通运输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成为信息时展的重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运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道路运政管理的目的是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运政管理,使运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

1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相关概念

1.1 道路运输

道路运输,是对在公共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或其他车辆从事道路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 具体包括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与综合性检测、道路搬运装卸和道路运输辅助服务等。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对道路运输实施行政管理。

1.2 道路运政管理

道路运政管理即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国家方针、路线和政策,对道路运输行业经济活动进行政策指导、计划调节、法规保障、行政指令等各项工作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在道路运输行业中的具体体现。

1.3 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1.4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

道路运输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行业资源共享程度,实现道路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行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

2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2.1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运政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运政管理人员和领导的信息化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各级运政竹理机构积极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开发能力。交通行业政务数据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共享,公众交通信息服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加强。运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提高了运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效能,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为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现有的应用系统虽然利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使运政管理趋于规范化,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2.1 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前体和基础,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信息的收集不完全,不懂得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是被动的接收,不能及时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部分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许多道路运输部门把信息化工作简单等同于技术工作,信息化工作主要依靠科技部门来推进,业务部门很少进入或者根本就没有介入,致使信息化工作不能正常实行。

2.2.2 部分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目前,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是越来越高,部分系统功能、数据质量、系统关联性等己经不能满足业务工作的需求。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部分基层工作地对网络接入质量差,故障维护受条件制约,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和业务办理。

2.2.3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具体表现在:“运政在线”信息系统和运政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运政网站、营业性驾驶员考试系统和“运政在线”系统、违章处理程序和“运政在线”的数据和信息的整合交互问题。

2.2.4“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的问题

目前运政管理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还依赖于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的数据准确性和传输速度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效率,统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运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但仅依靠这些数据,已经远远达不到现今运输管理工作飞速发展的要求, 需要更加全面、准确、实时的数据,而且需要这些数据信息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在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目前还是空白。

3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现状,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要积极抓好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促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正确树立的信息化思想。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工作等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促使他们全面掌握并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其次,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广纳贤才,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引进既懂行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最后,各级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成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业务部门负责人,推进相关系统的应用等,同时还要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的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罚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的措施落到实处,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3.2 逐步完善各信息系统功能、增强各系统应用

3.2.1 加强现场取证和识别、辨认系统的应用

运政管理要做到“依法行政”,证据的获取和保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是装备先进的取证设备。在稽查车辆上安装固定车载监控系统,稽查人员装备移动摄录像机,综合全面采集稽查现场的图像、语音数据,将稽查现场详细全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将所采集信息存入车载电脑或移动存储器。这样对执法人员和经营者都是一种保护和监督,对违法者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从而增强)运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是发展证件识别、辨认系统。目前在稽查过程中扣留的相关证件有一部分是伪造的,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证、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规费交纳凭证。这些伪造的证件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而且给运政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运政管理人员在查处违章案件过程中,扣留违章者的证件由于是伪造的假证件,所以违章者就逃避了相关的处罚,严重的干扰了运政管理执法工作,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证件识别、辨认系统。鉴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主要依靠硬件设备来识别防伪标志的真伪,例如:使用激光扫描仪确认激光防伪标志的真伪;通过无线联网方式和数据库信息进行确认对比来识别证件的真实性。

3.2.2 建立运政实时监控指挥系统

在需要运政动态管理的重点位置(如重要客运站、货运站,重点路段、路口)安装视频、音频监控设备,将视频、音频等监控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指挥系统,该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筛选、分类、存贮,再结合其它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运政管理决策指挥提供翔实的图文和数据资料。

3.2.3 着力增强公众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运管部门网站。公开办事机构、政策法规、办事流程及收费标准等信息,提供查询,检索投诉、网上调查、表格单证式样下载服务,实现营运车辆、客运班线、客运流量流向、价格等行业信息的和审批事项进程查询功能,使之成为统一的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成为运管系统实现政务公开和信息的重要“窗口”,加强对外宣传,提升行业形象。

二是建立道路运输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分级分类向社会公众提供道路运输业相关统计信息、行业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车辆户籍验证等专业信息服务,增强行业发展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公开的信息咨询、产业份向和决策参考。建立行业特号呼叫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行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

3.3 逐步增强系统整合, 保障信息共享

主要是加强内部的业务系统和公共网站、内部的办公管理系统和公共网站、不同单位部门的系统之间、不同的管理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保障应用软件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3.4 逐步实现决策支持、知识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到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中,能够为运输管理决策者提供各种决策信息以及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减轻了运输管理决策者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 使得他们专注于最需要决策智慧和经验的工作,因此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第5篇

关键词: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设计;制造;使用;检验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迅猛,运送液体危险化学品常压罐车数量徒增。这些罐车运输汽油、柴油、煤油、甲醇、甲醛、乙醇、硫酸、盐酸、氢氧化钠、双氧水、氨水等,从危险性上看,这些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毒害、感染、腐蚀等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和环境污染。据统计,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400起,2010年1月2010年5月发生85起。485起事故共死亡151人,受伤或中毒463人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

2 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制造

按照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的规定要求:设计、制造单位应按国家的有关条例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后,方可进行罐体的设计和制造 。但是从目前检验过程中资料审查情况来看,很多罐车虽然有制造单位,但设计单位没有。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因为这些罐车运输的介质复杂多样,对罐车的结构、材料、强度、耐腐蚀性、安全附件等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未经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合格的罐车不得进行生产,否则对制造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另外检验中还发现,有些罐车即使是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但也存在偷工减料、用材不当、结构不合理、出厂原始资料不全等情况。目前对于罐车新产品出厂质量监督检验有的也只是委托检验,由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委托检验报告,而这种很多也只是流于形式。所以必须加强制造环节产品质量的监督,严格审查罐车生产许可资质,实行产品出厂第三方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对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罐车不得出厂投入使用。而且对于罐车产品出厂质量监督检验方面要有具体的检验标准,检验项目要有统一的规定和格式。不断强化制造设计单位设计制造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真正从产品质量的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使用

罐车投入使用后最主要还是管理问题,一是罐车的管理。我国目前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实行的是经营资质准入制度,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使得经营主体小、散、弱状况得不到改变,运输企业自我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市场混乱、产业集中度低。这些企业的资质多为股份制,其中有不少是为了消除个体运输车辆和挂靠车辆而在整改时成立的,实行以车入股租赁经营。公司与租赁者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变相的继续进行个体经营,致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给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运营者私改车辆,随意改变运输介质,从业人员素质低,运输中的车辆无人监控等现象严重。

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要对现有变相个体经营模式进行彻底的清理,消除无序竞争的现象,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的审批和核查,应严格按照企业拥有的车辆数量、车辆技术水平等硬性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级别,并按资质级别限定其许可运输的危险货物的类别,以保证不同危险级别的货物可由不同资质级别的企业运输,提高运输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限制经营企业的数量,通过控制经营主体的数量,建立适度的垄断经营,遏制无序的压价竞争现象,使得严格安全管理的企业能够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获得运营资质的企业要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提高车辆技术状况,发展专业运输车辆。凡从事危货运输的车辆,其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一级车的标准,罐体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运营。

二是人员的管理。目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危货运输业务知识的运管人员偏少,驾驶员等从业人员缺少专业业务知识。据分析,由于直接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作业人员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达47% 。因此,提高从业人员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是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水平的关键 ,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学历,而且经过正规培训学校一定学时的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才能上岗作业;平时运营企业多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定期检验

自2002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先后开展了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的金属常压罐体的定期检验工作。经过质量检验机构的努力,罐车的定期检验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上所有的罐车业主都能按时报检。

尽管如此,检验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目前尚无一个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的罐体检验规范,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是一个产品设计、制造标准,同时也对定期检验做了相关要求 ,但是其内容不够具体,对罐体质量检验没有响应的检验项目、方法要求以及合格的判定原则。这给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与风险,如果检验机构对罐体相关标准规范认识和理解不够系统全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检错检、误判错判的情况。

第二在检测手段上,主要是原始资料审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罐体承压试验、安全附件检测以及其它必要的检测项目 ,然后综合各项目的检测情况出具检验报告,做出检验结论。水容积测定目前做的不是很多,检验员主要通过实际测量罐体的尺寸来估算,再参照产品品质证明书上的公称容积来确定;对于带有呼吸阀的罐体,也只是看一下有没有,至于呼吸阀是否还能正常工作并没有具体的检验工具来测量;对于要求有阻火功能的也无从检验确认。这就需要相应的检验机构不断完善检验手段、方法和设备。

第三检验场地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管理。现在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检验场地,这就给检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现有的检验场地大都比较简陋,也只是给罐车提供一个停放检验和耐压试验的场所。盛装有毒、有腐蚀性等液体的罐车在检验前需要进行清洗置换和处置残液,很多业主根本不懂,他们也没有地方去做这个工作,有的就直接拿水浸泡一段时间就来检验。检验人员根本进不到罐体内部去检验,即使带着防毒面具进入,也存在着极大的检验风险。因此,检验场地需要更加规范化,增加检验设备并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鉴于目前很多地方检验力量薄弱,国家需加大对这方面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从事罐车检验的检验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尤其是罐车检验标准的学习和领会,与实际结合,积累检验经验,提高检验水平。另外需要统一经过专业培训,全面学习和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以便胜任检验工作。

4 建议与结论

4.1 加强罐体设计资质的审查,对于未经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的罐体不得进行生产。

4.2 加强对制造单位的监督检查,制造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4.3 提高危险化学品罐车运营准入门槛,加强对运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4.4 完善罐车检验标准、细化检验项目,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检验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阎利勇,陈永光.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新特点及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技术,2010年8月第4期第6卷:65~70

[2] 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3] 王立,吴芳.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山东交通科技,2009年第1期:15~21

[4] 曲衍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物流技术,2010年第29卷第1期(总第208期):26~34

[5] 邹敏,欧阳娟.浅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0期

第6篇

一、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民主、互动和人性化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所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严格许可、核准、备案、运输经营招投标等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州交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州道路运输发展的29条规定,在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宽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实行运政许可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按照“热情服务要诚,文明用语要响、微笑服务要甜、受到委屈要忍”的服务标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期限,为运政管理相对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窗口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与运政许可责任人、市场监管责任人以及与运输经营者建立三位一体的“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防范失职渎职、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

二是在行政合同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2004年,我所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偿试性的与主要客运企业签定行政合同,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服务承诺,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我们认为,运政管理行政合同作为体现行政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手段,它所蕴含的宽松、非权力的色彩,更易为道路运输经营者所接受,它是《道路运输条例》所规定的“普遍服务”原则的细化,是运输经营者所承担的“普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道路运输行政处罚的互益补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运政管理跟进监管措施。

三是建立了运政管理行政指导机制。近几年来,我所通过加强与运输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加强对运输经营者的行政指导,采用具体的示范、建议、劝告、警告、鼓励、洽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并施以利益引导,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行政指导效果。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重点对中小运输经营者开业前所需要具备的经济、技术、人员条件作出指导意见,指明所缺少的要素,帮助他们完善条件、规范经营。在信息、提示方面,及时将运输市场分析、站场规划、运力市场需求、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等信息公布于众,正确引导行政相对人的行为选择,以此调控运输市场整体发展规模,指导运输经营者优化资源配置。在行政奖惩方面,我们注重通过正面的表彰、鼓励等方式加以褒扬,来引导和影响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违章经营者通过通报等方式加以警示。

四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我所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道路运输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规定》,健全和完善了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将企业信誉等级标准分为三类,即规定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和失信标准并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对守信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并享受免于日常检查,提供优质快速服务待遇;二是建立信用预警机制,对存在轻微信用问题的企业实行警示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三是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把失信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日常检查,实施案后回查、办理运力许可和年审时重点审查、给予一定时间的整改期限等监管措施;四是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严重失信企业采用资质降级、经营权取消等措施。同时,我们还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年度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通过规范的信用管理,使“信用就是市场,信用就是效益”的口号变成现实,使经营者明白不讲信用应负的责任和后果,直至被规则所淘汰,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二、创新运政硬性监管举措,提高运政稽查效率,贯穿人性化的运政监管思想

2004年,我所在以站场源头监管为重点,强化运政稽查,严厉打击各种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行为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稽查监管模式,改变过去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倾向,贯穿执法人性化、诚信原则,注意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运用。

一是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在普查工作中,注意通过日常稽查,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有针对性的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车辆等情况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掌握基础资料,据此有目的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静态监管的力度。

二是注意提高稽查证据的收集能力。为了减少行政诉讼,杜绝行政败诉,在运政稽查执法办案中,我们特别注意对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加强取证的规范性,注重证据的调查和收集,形成证据的互相印证。对一般程序的案件调查,坚持遵循“排除合理怀疑”原则进行证据调查,遵循“疑案从无”,不搞“有罪推定”,用证据和事实说话,避免出现“一张笔录定案件”的现象。

三是加强稽查监管中的教育作用。为了实现运政监管的长效管理,我们坚持把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对首次违法的从轻处罚,对屡次违法的从重处罚,并采取训诫、责令保证等方式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的心理约束,同时,把握好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做到处罚额度与案卷所载情节相适应。特别是对态度恶劣,甚至威胁、谩骂乃至殴打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人,只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能够使其态度转化,转变认识,写出诚恳的书面检讨和保证,均给予从轻处罚。近几年来,在公安部门多次对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时,鉴于其认识态度好,我所都出面担保,对其减轻或免予了治安处罚,使他们消除了对立情绪,增强了对运政监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执法管理思想,融洽了运管部门与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关系。

三、优化运政监管环境,提升运管形象,保障运政监管工作顺利实施。

运政监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在于执法环境差,甚至连运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根本保证。近两年来,我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加强自身运政监管队伍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环境。

一是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好报,争取党委、政府对运管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政府加强了对我所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领导。2004年,县政府多次就运管工作召开交通、公安、城建、工商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会、协调会,强化了对运管工作的领导。

二是加强与公、检、法、司及其他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配合,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有力打击和威慑了抗拒执法、威胁运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的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者。近两年来,我所经常与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及交通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在实施运政监管工作中,只要我们找到有关职能部门,他们都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第7篇

一、推进道路运输市场依法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尤其在我们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中,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紧贴工作实际,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文明执法,把依法行政的理念根植到每个工作环节,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搞好依法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也是体现我们道路运输管理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

道路运输点多、线长、面广,随着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乡村道路网络的建成,运输能力大幅提高,运输市场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矛盾。作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履行好法规授权的行业管理职责,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代表民意,切实解决当前行业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在运输市场管理上,要严防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对非法经营,黑站点充斥市场,非法营运,黑恶势力控制运输市场决不能视而不见,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管和许可。在这方面,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依法行政既是维护广大道路运输经营合法权益的灵魂,又是保证道路运输市场公平正义的支撑。

二、目前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工作中,经调查了解,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实施细则不够健全,特别一些配套规章细则未跟上,《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后,虽然初步解决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一些条款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城市公交、出租车、运输服务业、汽车租赁等仍无法可依,对一些行业依法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二)依法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运管机构作为行政职能管理部门,还存在着职责不清,工作程序不规范;责任不清,办事流程不规范;法规不熟,行政许可不规范。

(三)事前预防不够,事后管理被动。传统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还制约着现代的依法管理,预防机制不够健全,事后监管比较分散,缺乏力度。在发现违法行为时,既不耐心听取当时人的意见又不认真分析事发的主观原因,只是简单地实施处罚,以致一些带有共性的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能的发挥和执法效果,给依法管理带来工作被动。

(四)道路运输市场缺乏公共信息监管平台,源头管理乏力。一些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受到利益驱动,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弄虚作假,甚至用违法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现象,在道路客运、货运、出租汽车、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行业大量存在,对这些源头管理由于缺乏信息监管平台,导致市场依法管理不到位,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道路运输市场依法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国家、省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是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重要执法依据,但这些法律法规相对宏观性比较强,执法标准的弹性和自由裁量权较大,作为基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该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实际,进一步细化管理内容,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未包括在内的道路运输监管事项要进行大胆探索,并把其纳入到标准化管理轨道上来。在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标准后,再进一步理顺管理程序和管理流程,使管理者知道道路运输管理中每项业务和各个环节,这样就不会在行政许可和行业监管中出现遗漏,从而达到执法主题、依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的四规范。应制定运政业务办理规范,细化运政业务办理程序,使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对流程和程序一目了然。对经营者来说,也能从这些流程中,感知自己办理所业务需要提供的材料和程序,从而达到一次性提交,一次性办理。

(二)整合道路运输市场管理资源,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服务平台。这里所说资源整合,既包括运输管理机构内部集中效能的整合,也包括道路运输经营者的整合。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而言,通过整合,使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分配、信息技术等管理资源分配更趋合理,既能提高行政效能,又能优化发展环境。同时,为了更好地实行依法管理,应建立运政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流水化作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就道路运输市场而言,通过政策引导及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整合市场资源,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使之在保障监督、服务、依法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在保障依法管理方面,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上下级管理部门都要依据《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设计工作流程进行监管。一是工作流程的设计,按照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能,使道路客运、货运(危货运输站),站场管理,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执法监督等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横向互联,纵向互通。二是执法业务程序设计,要满足和符合所有法律、法规,做到行政审批,行政监督,行政处罚公平、公开、公正。三是网络信息系统易操作,满足现有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经营者的日常业务操作需要,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机制。

在监督依法行政方面,网络信息系统在行政许可、执法监督、行政处罚等方面要做到规范有序,监督有力。如运政稽查人员在查扣违法车辆及牌证时,将开具的暂扣凭证编号及违法车辆的车号、车型、违章情况等录入微机,即进入上传并处于锁定状态。若该车未经处理,其信息就无法人为自行消除,被定格在时时监控状态之下。只有当该车接受处理后,相关处罚决定书编号,罚款收据编号及经办人、审批人的权限密码同时登录后,方可解锁消除,这种程序的应用,便于下级运管部门抵制说情风,解除权势、人情的各种压力,有利规范执法行为。

在服务依法行政方面,要建立好三个平台。一是面向运管部门的行政平台,主要包括机动车维修管理,道路客、货运管理,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运输场(站)管理,交通稽查执法监督,公共资源等网络信息。二是面向关联企业的市场运作平台,主要包括维修企业综合管理,车辆二级维护管理,运输企业,车辆检测机构,驾驶员培训机构等综合管理系统。三是面向广大车主及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办理网上申请,短信交互,网上查询等便民功能。通过三个平台的建立,缩短办理各项业务的时间,淘汰传统的人工填单,办证。真正达到依法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法治化水平。

(四)强化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一是严格资质审查,设立执法人员的准入门槛,建立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明确执法人员的资格,不但达到业务精通,法律精通,程序精通,重点在依法管理中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二是强化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建立长效教育机制,设立执法人员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三是严格执法监督,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执法监督小组,明确在依法管理中的职责,分解细化道路运输市场行政执法权力,将权力、义务和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权范围和责任所在。通过执法检查,执法案件统计分析,网络信息审查输入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正确使用法律依据,谨慎使用执法过程的自由裁量权,通过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备案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统计制度等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全面推进道路运输市场依法管理。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提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近年来,合肥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统筹加强全市道路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自主研发创新新技术应用,推动运输服务新模式与市场资本的对接,以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共建(PPP模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信息化集约效益和倍增效应,在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高品质的道路运输服务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卓有成效的业绩。

1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总体规划新常态经济下提升道路运输行业

治理能力要有新思路,不能以“小米加步枪”来推进道路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合肥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就提出“通过科技信息化建设推进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明确指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驱动的先导力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提供“互联网+智能交通服务”的综合应用,为合肥市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领域、运输企业服务领域、公众出行服务领域,提供详细、具体、快捷、绿色环保的信息化服务。总体目标是建设以“一个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平台、一个交通运输指挥中心、三套保障体系、四项智能交通运输服务应用”为内容,构建合肥市“互联网+智能交通服务”信息化综合体系。一个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平台是指:统一平台窗口。构建不同层次的面向管理部门、企业用户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网上和网下同步,系统间互为补充、互为调用、互为关联。一个交通运输指挥中心是指:提供集基础支撑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动态监管与应急指挥、统一热线服务等功能一体的复合性运营团队。三套保障体系是指: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四项智能交通运输服务应用是指:综合运输政务与公共信息服务“一网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一号通”、区域公共客运交通“一卡通”、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一站通”。

2加强自主研发和大数据建设工作,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信息资源自主研发和大数据应用是贯穿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主线。通过近两年大力推进和行之有效的实际工作,目前,合肥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实施和建设中,项目已在日常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效。第一,在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上。分别立项和启动了OA门户系统、运政综合管理平台、货运源头治超联网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工作,综合应用系统覆盖客运、货运、维修、驾培、执法、安全等各业务领域。第二,在行业监管信息化建设上。开通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原96333)、客运站场视频监控系统、驾校培训场地视频监控系统。“两客一危”并网进入交通部“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第三,在企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上。实现有合肥市汽车客运多元化联网售票系统、小件快运系统、合肥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驾驶员培训服务管理系统等。第四,在探索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上做出有益尝试。目前开展正在积极建设的《合肥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式,就是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公开招投标,引入第三方投资的运营模式。

3继续加大推进力度,不断丰富道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