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早期启蒙教育

幼儿早期启蒙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0:1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早期启蒙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早期启蒙教育

第1篇

1.1 体育启蒙教育的定义

结合其他相关教育理论研究,将体育启蒙教育定义如下:让儿童发现、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发挥体育活动情感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孩子体能和增进孩子健康,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即在幼儿、儿童时期,运用体育的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引导、启发、锻炼和传授的早期体育教育。

1.2 幼儿体育教学及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现状

幼儿体育分为幼儿园体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儿体育,幼儿体育是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即3-8岁学龄阶段的幼儿园体育启蒙教育。

1.2.1 体育启蒙教育的发展缺乏理论依据

1992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贯彻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年级出版了6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和3册三年制初中《体育教学指导与参考》,这套教学指导与参考教材借鉴当时教育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特点,提出了各项具体动作的教学建议,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体育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刚要》中所指出的基本动作包括基本的投、跳、跑、走等,指人类最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除此之外,幼儿体育教学体操类教学内容仍占很大比例,教学内容单一,并没有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人处在儿童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的使然,他们对于体育活动异常活跃,并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记忆力都相对较高,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可塑性较强,这一天性使然正迎合了体育启蒙教育的关键。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幼儿园包括部分亲子活动机构都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幼儿体育教学体系,对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于幼儿的后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1.2.2 体育启蒙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完善

就目前我国的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研究现状来看,理论上没有很好的支撑,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的幼儿体育教师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即幼儿的动作发展是结合着内容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教师会根据当下的教育目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幼儿的生理、心里发展特点进行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生长规律是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也是幼儿教师在缺乏相应理论依据的前提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但是,幼儿体育教师所选择的的这些“内容”,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幼儿体育的动作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就不得已而为之了,更多的是幼儿体育教师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配合孩子玩耍亦或师生一起做游戏。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以及动作发展等方面进行体育启蒙式教育。

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体育启蒙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其动作发展和身体教育形成一生的积极作用,对人的一生中动作技能的活动和控制都有启发性意义。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执行者,幼儿体育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幼儿体育教师作为幼儿体育教育的启蒙者,为幼儿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幼儿体育教师也是终身体育学习的开拓者,对于幼儿的人格塑造以及习惯养成都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其幼儿的身体、心理、动作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幼儿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启蒙教育的作用。

2.1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启蒙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度、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各种机能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得以较快成长。人类的动作发展以各种身体动作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动作贯穿人的发展始终,动作发展是人能动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动作发展的水平与人的身体、智力和健康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体育是促进人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体育更是人类动作发展以及身体发展的萌芽阶段,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活动、感知觉的发展、动作发展、表现和认知,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的变化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体育教师通过系统详实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完成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如基本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扭转,以及操作技能如:投掷,其基本技能的学习是人类运动、竞赛、终身身体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儿童会在其童年的早期至中期,大约3-8岁周岁期间,形成各种基本动作街技能的基础,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在幼儿园学习时期完成的,幼儿体育教师正在为其后续成长打基础。

2.2 幼儿体育教师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启蒙

幼儿时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决定时期,同时也是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形成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幼年的孩童,身体及心理发展空间较为宽泛,可塑性极强。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归纳起来分为两个方面:遗传与生理,环境与教育,后者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意义更为重要,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起着特殊的主导作用,教育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环境的影响,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体育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完善的运动动机还可以对其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进行塑造,更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人格心理,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心理过程的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

第2篇

一、色彩启蒙教育的现状

1 在国内色彩启蒙教育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在幼儿园中的美术课程成为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一环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现在对于幼儿的色彩启蒙教育就是融于幼儿园的美术课程与幼儿园的教室、环境的装饰布局中。丰富和谐的色彩环境,能够使幼儿保持快乐的情绪。而美术课程中,主要是结合幼儿的特点,向幼儿进行色彩的认知教育、进行简单应用和搭配。

2 在国外色彩启蒙教育的现状

在国外的教育领域,对于色彩与色彩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在我国,美术教育的关键是教,但国外的关键是启迪,重视学生主观能力的培养。在色彩启蒙教育中,协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发挥与应用自身的个性和能力。国外的美术教育更加尊重学生,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

二、基于幼儿认知能力培养的色彩启蒙教育措施

(一)启发性色彩启蒙教育

1 学校举行玩色的游戏,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教师应按照幼儿的心理特点,先向幼儿介绍三原色,然后再培养幼儿的应用与搭配能力。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的直接记忆能力与情绪反应很强[2]。例如幼儿园中小班的幼儿非常乐于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胡乱地涂抹、画圈。教师可以在举行的吹画游戏中不同颜色的颜料融合

出的画中促使幼儿认识三原色,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 教师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找寻、认识和感知色彩

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踏青、看海等野外活动,使幼儿融入大自然中,并切身地体会与感受蓝天绿水、花草蝴蝶与大海彩虹的魅力,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例如按照四季的更迭可在 4 个季?开展旅行活动,让幼儿体验春天的繁花、夏天的大海沙滩、秋天的红叶以及冬天的白雪的不同的美丽景色。

3 学校注重培养幼儿对色彩的选择能力

当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色彩的选择应用时,可鼓励幼儿选择相似的色彩,而当在幼儿刚开始接触绘画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只是观察物体最主要的一种颜色即可。随着幼儿绘画课程的逐步深入,教师则可引导幼儿去细心地观察辨别物体的次要颜色。例如苹果除了最主要的红、黄、绿还有由于光线导致的环境色。老虎除了主要的黄色还有条纹的黑色,脸部与腹部的白色等。通过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使用各种颜色来绘画,同时能够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4 在家庭中进行潜移默化的色彩启蒙教育

在家庭中,餐桌可增加鲜花等色彩的搭配,幼儿的食物可在保证营养的同时注重色彩的搭配,设计小动物的造型等[3]。对于幼儿衣服的搭配,可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搭配,父母只需进行适度的指导,而不能强制的干涉或批评。对于幼儿的书房与卧室的设计,可以采用浅蓝色与浅绿色,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舒缓幼儿的心情。

三、游戏化的色彩启蒙教育

美术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而实施游戏化的色彩课程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幼儿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色彩游戏或比赛,促使幼儿体会到绘画的乐趣,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在幼儿刚刚开始学习绘画时,不能太早地教授形状式的刻板的绘画,而应先让幼儿从水粉画开始进行色彩的尝试。教师还可将绘画课同手工课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染纸和印画的游戏[4],印画的工具可选用幼儿喜爱的玩具、树叶或者幼儿自己的手掌等,例如可以将不同的玩具汽车的轮子上涂不同颜料,再分别在纸上行驶营造出一条条相互交错的车轮印;或者让幼儿将自己的手摆成不同的姿势形状涂上颜料印在纸上,让幼儿感受到印画的神奇,开阔幼儿的眼界,并使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了各种图形和颜色,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强化了幼儿对于色彩的记忆。教师还可在美术课堂上通过对同一幅图画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填涂,并让幼儿仔细寻找出几幅图画中色彩不同的地方。这种找不同的游戏既能够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又能够增强幼儿对不同颜色名称的记忆能力。

第3篇

【关键词】音乐启蒙教育

一、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树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雨点落叶的滴答声,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等等。引导幼儿仔细听听有高有低,有强有弱,随手拿出筷子敲出声响,比较音有什么变化,让幼儿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培养幼儿听觉经验,使幼儿从小具有灵敏的听觉。

二、培养幼儿初步音乐记忆力

当孩子们对各种声响发生兴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要求幼儿记住这些声音,让幼儿把无意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让他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倾听,并记住这些声音,走路声,敲门声,从中找出是谁回来了,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训练,你会发现,孩子对各种声音的敏锐感觉和细微分辨能力远远超过成人。

三、培养幼儿节奏感

其实孩子们许多本能动作都是富有节奏感的,我们可以让幼儿和我们一起拍手,让幼儿模仿,体验节奏的强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奥尔夫音乐体系充分体现节奏第一的理念,让幼儿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拍拍手、拍拍肩、跺跺脚;培养幼儿节奏的敏锐性。

四、让幼儿学会唱

孩子们最大的特点是模仿,我们可以多给他们听各种音乐,多听、多练、多唱,要让幼儿听悦音,比如优秀的儿童歌曲,世界名曲。家长也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引导幼儿多听、多练、多唱;巩固幼儿视听能力,节奏能力和发展幼儿音乐记忆力,与此同时也要教给幼儿正确的发音方法,准确吐字,切记不要大声歌唱,保护好嗓子。

五、教幼儿学会动

所谓“动”即让幼儿随音乐“律动”起来,“舞蹈”起来,歌曲中有许多可以做模仿动作的元素。“如果幸福请你拍拍手……”“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孩子们乐于根据歌曲模仿动作,尽情表现自己,抒发内心情感,在此基础上协调四肢动作。

六、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

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歌曲中的情绪变化,歌曲“乌鸦爱妈妈”中让幼儿体验乌鸦和妈妈的“母子之情”,“春天在哪里”让幼儿体会春天的美好,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要让幼儿在“歌唱”“舞蹈”时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实践可以证明,音乐是幼儿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陶冶幼儿性格和情感,而幼儿期是对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关键期,可以使幼儿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而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年龄特点和需要灵活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在音乐中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幼儿园概况

幼儿园自开办以来得到普陀区教育局及相关科室领导直接关心指导,今年暑期区教育局派遣基建队本园屋顶漏水、地管堵塞进行大修,当前本园硬件设施符合上海市《幼儿园建设标准》。现有规模6个班级,其中托班1个、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1个。幼儿园占地面积23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26.59平方米。全园教职员工25名。教师14名。有教师资格证4人。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在读学前教育专业和教师资格证书。

(二)幼儿园发展基础

优势: 全园教职员工积极向上,有团队精神。基本能以“心语”来审视自己的工作,确保幼儿的“欣悦”:安全、健康、卫生、快乐、聪明、自信。“心语”是:用爱心去监护好每个宝宝、用细心去呵护好每个宝宝、用责任心去做好每项工作、用诚信服务于社会和家长、学习进取工作细致有创意、学会反思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同伴相处讲究尊重与宽容、发生冲突先找主观原因、当工作失败时不找借口、当工作成功时积累方法。

不足:

分层管理畅达不够、中层干部职责明确工作到位不够、人人自我管理,做到自尊、自律、自检不够。

二、学期目标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基本素质、人文素养,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教师工作专业性、后勤工作规范性。

2、加强安全教育,把幼儿园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3、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体现:共同性课程与园本特色课程相融性。即“礼仪启蒙教育” 特色课程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礼仪”作为切入口,形成幼儿园的礼仪教师、礼仪幼儿、礼仪家长。

(一)管理工作

1、 分层管理畅达,职责明确,工作到位。

2、 人人自我管理,做到自尊、自律、自检。

措施:1、对未尽后勤组长、教研组长等干部职责的当即撤销任职资格。

2、对不善自检、不服他检、不愿互检的教师,到期解除教师合同。

3、加强教代会、家委会的参政议政。

(二)队伍建设

1、非专科生教师就读“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工作专业化水平。

2、后勤三大员持证上岗,持证率力争100%,提高后勤工作的规范性。

3、提高员工人文素养:说话时做到三个有利于、发生与解决矛盾能找主观原因。

4、自觉遵守园规章制度:实施员工手册条例。

措施:1、园长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教师、发展每一位教师、成

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时时有教育。帮助他

们在研究性实践中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对于上班不迟到、进园后时不换校服、工作时不溶于幼儿之中、

说话时不注意三个有利于、碰到问题时强调客观不找主观原因、上班时间打手机、发短消息、上网(与工作无关)、吃东西,搭班未经领导同意随便换班等,引导无效,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3、园长关注每一位后勤人员的工作实况,做到眼中有事情、环境清

洁做到“净美”两字。对于工作马虎拖拉者引导无效,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如:卫生包干区:*教室卧室天天消毒、清扫、拖。每月底大扫一次。

*教室窗台与玻璃两周抹擦一次。*前中后操场天天小扫一次、一周大扫一次(前操场:用水冲刷、中操场:湿拖、后操场:湿拖)等。

(三)课程设置

1、实现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相融与互补性。

体现:行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幼儿在做中学,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课程的内容是行动——幼儿怎么学?是备课的要点)。

2、拓展幼儿多元智能:开设幼儿英语、奥尔夫音乐、蒙氏数学、珠心算、阅读、东方之星思维课程。

本学期侧重研究:

共同性课程: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特色课程:“礼仪启蒙”教育研究。

选择性课程:“奥尔夫音乐、蒙氏数学”教学研究。

3、实现主题活动与主题墙及区角游戏的联系性。

4、实现学习活动目标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体现:具体可操作、整体、在最近发展区。

5、实现课前准备充分:材料投放与备课相符,教具大而色彩鲜艳、便于幼儿观察,幼儿学具应人手一份,便于幼儿直接体验。教学过程教师发音正确(改变词语发音不准确现象:哪里(NA)√(LA)X.及前后鼻音等)。

6、实现选择性课程:(1)分级阅读中大图书与小图书的有效互动、(2)英语教学中大挂图与小图书的有效互动、幼儿运用英语小卡。

措施:把上述条例作为活动评价指标。

7、实现礼仪特色课程在一日活动的渗透性。

按照幼儿园“礼仪启蒙教育”评价指标、参照《幼儿教师礼仪基础教程》

设计渗透于一日活动的礼仪教育方案,探索形成一套2-6岁幼儿“礼仪启蒙教

育”的园本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多元渗透、评价途径)。

8、开发0-2岁亲子早教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途径)。

措施:早教兼职教师(朱、佳)广阅国内外早教信息、针对本园、本地区婴幼

儿身心特点,制定“0-2岁亲子早教课程开发”计划,定期开放散居婴幼儿早

教活动,积累早教课程内容,来填补早教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途径)

在本园的空白点。

(五)园本研修

1、提高教师“礼仪”特色课程实施水平。

2、提高教师教研活动水平。

3、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措施: 园长引领、扶持教研组长开展园本研修:

1、以教研组为核心,依据《课程指南》、对新教材进行园本化实施,关注新教材主题活动的预设,重视对主题活动整体框架的全面思考,重视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和多元游戏环境的创设,提高教师新课程园本化实施能力。

2、青年教师自学学前教育基本原理、自学课程指导纲要及市下发的学前教育相关文件。以“笔试”、“实践操作”等手段加强对教育理念和教学原理的感知、理解、运用。

3、以“教育问题”为教研专题和课题研究内容、实施教研、科研、研训一体化。

(六)环境创设

1、创设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2、创设自理性的生活环境。

3、创设挑战性的运动环境。

4、创设自由性的游戏环境。

5、创设表现性的英语、音乐环境。

措施:1、为每个幼儿创设温馨亲近的心理环境。

2、购置适合幼儿各年龄段、开启幼儿智能的教玩具。

3、把下列作为评价指标:

(1)、教师能变废为宝自制教玩具:有数量、质量、有创意。

(2)、活动时教学具布局合理美观、有顺序操作合理。

(3)幼儿入睡时教师视线面对幼儿、护理时坐在椅子上、午睡时巡视、幼儿被子不散地、午睡起叠被整齐美观、仪容清洁、仪表整齐。

(4)教学过程教具放置、演示手势有序不乱、幼儿操作投入。

(5)中午散步教师带领幼儿看礼仪画、说礼仪画、展礼仪行(我是环境整洁的小卫士:捡起地上的纸屑放进垃圾桶。让散在地上的活动器具回家:把小推车、小斑马等送回家等)

(6)各班都成立奥尔夫音乐小乐队,制定打击乐活动计划,让幼儿认识乐器、喜欢乐器,天天练习。

(7)各班都成立英语剧组,编剧本,排练英语剧(结合课程内容)。

(七)教育科研

各班继续在“幼儿礼仪启蒙教育”总课题框架下确立本班“礼仪启蒙教育”子课题活动方案。

侧重:“感恩”教育:

*对爸爸妈妈的“感恩”教育研究。

*对爷爷奶奶的“感恩”教育研究。

*对老师的“感恩”教育研究。

*对同伴的“感恩”教育研究。

措施:

1、各级组选择子课题内容。

2、园长指导教研组长设计子课题实施方案。

3、每月交流一次(图文)、期末阶段小结。

(八)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1、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预防手足口病发生。

2、加强对教工、家长有关卫生健康、安全知识的宣传指导,提高家园一致教育质量。

措施:

1、以“保教质量评价指南”、托幼机构保育工作手册指标为考量标准。

2、完善园长、教研组长、后勤组长对保教分层管理网络,加强对日常安全卫生保健的检查、反馈与调整。树立做好安全卫生保健工作人人有责思想。

3、后勤组长和教研组长加强对教师保教工作的检查,找出一日活动中的安全卫生保健要素,确保幼儿的卫生健康。

(九)家庭、社区工作

1、实施家园一致教育。

2、开展0—3岁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工作。

3、实行家园社区联谊敬老活动

措施:

1、举办1—2次家教指导讲座、建立与家长网上互动的制度。

2、定期开展0—3岁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站活动,活动有计划小结、有家长反馈。

3、在重阳节开展敬老节活动方案、带领幼儿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1—2次。

三、内容安排

9月

1、工作计划交流:本学期班级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家长工作计划、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后勤四大员工作计划:保健员、保育员、保安员、营养员)。

2、各班确认一个“感恩”研究专题(参上述:礼仪启蒙教育中感恩课题)。

3、幼儿基本测评:(课程指南中的发展指标、礼仪启蒙教育指标)

4、班级家长会:(1)向家教讲解班级计划、(2)讲解以家园联系栏和网站等形式和家长联系,让家长感知课程安排和幼儿发展情况等、(3)听取家长合理建议。

5、继续学习与笔试《教师成长手册》《保教质量评价指南》《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10月

1、共同性课程: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研究

重点观察:*实现学习活动目标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可操作、整体、

在最近发展区。*实现课前准备充分:材料投放与备课相符,教具大而色彩鲜艳、

便于幼儿观察,幼儿学具人手一份,便于幼儿直接体验。*教学过程:幼儿学习

主要行动方式:幼儿在做中学,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发音正确(改变词

语发音不准确现象:哪里(NA)√(LA)X.及前后鼻音等)。

2、学习主题活动与主题墙及区角游戏的联系性研究

重点观察:*主题墙是否反应主题活动内容?师幼共同布置,体现发展性。

*区角游戏内容是否是学习主题活动的预备与后续?

3、消防、抗震演习。

4、家园社区联谊——“重阳节”活动。

11月

1、特色课程:礼仪启蒙教育—感恩活动教育研究

重点观察:*礼仪活动能否体现生活性、情境性?*活动过程能否面向全体?

*让幼儿主动探索直接体验?在行动中学,师、幼、物能否有效互动?

2、秋游

3、级组感恩课题实验研究(课题方案与实验研究交流)。

12月

1、选择性课程:“奥尔夫音乐、蒙氏数学”教学研究。

重点观察:*教师引导启发性 *幼儿学习兴趣性 *教学活动环节的小结提炼和自然过渡。

2、迎新年活动

形式: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向家长开放活动。

内容:*“礼仪启蒙教育——感恩主题”教学活动。

*“蒙氏数学”教学活动。

*奥尔夫音乐小乐队演出(有结合课程内容剧本)。

*班级英语剧组演出(结合英语课程内容,有剧本)。

2012年1月

1、幼儿基本测评:(课程指南中的发展指标、礼仪启蒙教育指标)

2、撰写礼仪—感恩教育文章:

3、教师会议: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经验交流

第5篇

关键词:音乐;幼儿教育;情感

一、音乐能够促进智力发展

(一)在歌唱中提高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可以促进幼儿的记忆力的发展。每个孩子观察、储存知识、建立印象的质量和能力是不同的,他们从记忆中提取一个完整的文学诗词或是文章文选是很不容易的。在他被动接受地这些信息和他主动重现的这些信息之间有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当给歌曲加入旋律节奏,就可以很容易的唤起幼儿对整首作品的记忆,在一首首的歌曲积淀中,幼儿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比一般让孩子死记硬背有效率多了,这就是歌曲形成记忆的特点。

(二)在音乐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游戏中让孩子利用任何曲调即兴编词与伙伴们进行交流。当儿童自己不在外界的辅助下,即兴的哼唱出旋律的时候,是在幼儿的大脑中已经储存了曲调的基础上,凭着幼儿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象力,思考创造出新的旋律,这就是音乐教育对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然而这种想象力的建立又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思考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快乐。

(三)在音乐活动中增加幼儿的知识储备

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中,每个孩子的知识储备是不同的。然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在孩子们之间就会产生智商和情商的差异。有些孩子显得更加聪明伶俐,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比一般孩子的知识储备要多;有些孩子显得呆笨迟钝,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储备比一般孩子的知识储备要少。当孩子们参加集体的音乐活动的时候,幼儿之间会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交流和影响,同时这也是孩子们进行知识储备交换的过程,在无形之中孩子们就会增长知识、提高交流能力等。通过歌唱、音乐活动和音乐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增加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而促进了智力发展。

二、音乐能够促进人格健全

幼儿的启蒙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幼儿早期是健全人格建立的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关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幼儿的行为举止、知识技能、思想态度、情绪情感等等,都要在这一时期打好基础。只要在这个时期起初打得好,那么,就可以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在音乐欣赏中促进人格健全

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语言,因其特殊的功能,它可以调节情绪、舒展身心,欣赏音乐作品可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在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来净化幼儿的心灵,美化幼儿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心理品质。

(二)在音乐学习中促进人格健全

在音乐作品中,涵盖了美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等非常好的内容。幼儿在学习这些音乐作品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学习了音乐作品中所涵盖的内容。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幼儿的文化素养、行为举止、态度素质就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在对幼儿的全面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音乐教育在它特有的功能的支撑下,能够让幼儿体会到音乐作品或音乐形象想要表达的意境,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对幼儿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疏导幼儿良好人格发展。考文献:综上,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可以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音乐能够促进情感表达

在整个人生阶段中,幼儿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和变幻无常的。通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平衡幼儿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一)在教学中促进幼儿情感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不用给孩子解释太多,赋予音乐作品一些思想、态度等等。只有让孩子们自己欣赏,让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稍加引导就可以使孩子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孩子们的应变能力。那么,孩子们就自然、毫无困难地学习了情感的表达方式,还培养了他们的幽默感等。

(二)在生活中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

第6篇

[关键词]:开展 亲子 教育 实现 目标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现代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亲子家园教育就是较好地把科学保教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幼儿作为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社会群体,其喜、怒、哀、乐,其所思所想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因此,积极发展和培育孩子学前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幼儿入园的前半学期(即小班)学前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教幼儿守规范培养成。是介于幼儿入园和进入小学前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而现在的幼儿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过去的幼儿教育是以保育为主,即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的单一教育形式。而现代幼儿教育却是把保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的科学保教形式;其重点是保教兼之,即既要管好孩子和孩子不受到伤害,还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进行品德规范培养和启蒙教育。

提前介入和持续跟踪反馈。作为幼儿老师要做到和每名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一是在幼儿报名入园前要求幼儿家长认真填写联系卡,联系卡中最关键栏就是要求家长认真填写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二是在入园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品德规范操行培养等情况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反馈。

同时,老师自身先做好表率,以身作则,不说粗话,对孩子们用礼貌用语,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将教育深入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2、亲子家园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有了家庭的配合,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只有家园互动,建立双向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在每个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三面向幼儿家长开展半日开园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老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玩中学的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亲子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亲子教育活动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与实践性,能使家长得到教育孩子的基本训练。可以说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既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重要课堂,也是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必修课程。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长对亲子教育中的认识等具体情况,尝试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开展亲子活动,包括肢体游戏、语言游戏、认知游戏、美工游戏、家务劳动等,使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合,让彼此的互动更为亲近,并促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下面,我们就以半日开园的二个实例来说明,开展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半日开园亲子教育活动教案:

⑴拾彩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2个小宝宝参加,海洋球散落在场地中央,二个家长各拿一个筐子站在一边,小宝宝将自己对应颜色的球投到家长的筐子中,当家长发现宝宝拾错了要拿出来。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筐子海洋球多就获胜。

⑵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

要求:3岁以下幼儿(两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拿一把钉耙(塑料制品),互相交替赶小猪(海洋球或皮球)向前走。可以是宝宝把小猪赶给家长,家长再把小猪赶给宝宝;也可以家长、宝宝并列一起赶小猪向前走,将小猪赶入拱门中,整个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⑶背娃娃、端乒乓球、运球

要求:4岁以上幼儿比赛项目(三组家庭同时进行游戏)。

游戏一:背娃娃。家长从起点背起娃娃跑到10米处,进行端乒乓球游戏。

游戏二:端乒乓球。孩子和家长各用一个乒乓球拍运球到10米处进行下一个游戏。

游戏三:运球。两人各拿着一个羽毛球拍共同夹起一个海洋球,绕过障碍物跑到终点放到筐子里,整组游戏结束用时最少者获胜。

⑷抬花轿(三人集体)孩子抱皮球

游戏准备:皮球3个

游戏玩法:父母上手交错相搭成“花轿”,抬起孩子走来回,孩子抱球后三口一起返回。

规则:孩子脚不能落地。

目的及效果:

⑴在亲子游戏中要使孩子准确掌握执行“口令”的基本要领,学会听口哨(指令、命令)。

⑵父母与孩子在亲子游戏中体会到怎样在“加油”和“快……快”口号声中团结一至、协调前进。

⑶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会动手动脑,四肢驱体运动协调发展。

⑷要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家庭温暖”,准确使用文明用语和集体荣誉感。

上述亲子游戏是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更重要是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教育形式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请求、学会等待、学会合作、学会谦让等,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孩子的交往方式,更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总之,亲子活动是架构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亲子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也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和培养了孩子的表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使幼儿在学前启蒙教育阶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健康发展。亲子活动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达到了家园共育一致的理想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纲要》

第7篇

 

一、“赢”在起跑线上的“小学化”教育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使多少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各种知识以及艺术文化,生怕落后于其他幼儿,当今某些幼教工作者也都还存在着以质量观衡量幼儿教育的错误意识。幼儿园推出特色教学、文化幼儿教学,注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忽视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状况等。而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求进行的错误教学、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使幼儿园教学计划中出现教学目标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过程小学化、行为规范小学化以及教学评价小学化等现象。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出现不少幼儿园要求幼儿识字、学习拼音、珠算、外语等本该出现在小学教育中的教学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应,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幼儿园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更应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领》来制定合乎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园的教学计划。避免出现错误的“小学化”教育。在幼儿的启蒙学习中我们更应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去掉小学化教育的错误方式,给幼儿在启蒙教育中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探索,科学的设置舞蹈、绘画、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获得初步发展。

 

二、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

 

幼儿园除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更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案。幼儿园每学期都有依照有关教育部门的请求制定相关的幼儿教学课程方案。在制定幼儿教学方案中,课程方案的讨论权、制定权和决议权完全掌握在园方手中,幼儿教师就只能毫无自主性的按照教学方案上面的进度来指导教学,园方制定好并出台教学课程方案后,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执行园方出台的教学课程方案的过程,如果教学的方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幼儿成长不会有较大影响。假如园方在制定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认知性的读写算,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幼儿教师在校所学技能,使得幼儿教师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及志向,出现幼儿教师在课程上与教学目的发生冲突的现象,就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幼儿园里,应充分利用游戏的综合作用,开展各类游戏会更好的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锻炼幼儿拼搏的意志,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一些集体游戏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各种活动竞争或能力竞争中,幼儿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找到在学的乐趣,学会独立做事和团队协作,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在学与玩中更好的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游戏提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兴趣爱好,个性品德迅速形成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很大,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对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幼儿智力及身心健康发展与幼儿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与幼儿管理教育的联系也是不可分割的,若在这个时期内,规划一个科学的教学课程方案,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其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班级的管理方式,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班级是幼儿园施行保教任务的一个小场所,在幼儿园里,对幼儿来说,班级是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多数的学习、游戏活动、进食都是在班级内部进行的,因此幼儿是否能在幼儿园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保教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是否恰当。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状况必定拥有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注重老师与幼儿的关系。怎样处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呢?不同年龄性格的幼儿,都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爱则是首要条件,最不可或缺的。除了爱之外,我们也要注重老师和幼儿之前的交流,交流多了,自然双方也就更亲近了。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可爱但敏感的天使。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对每一个幼儿的家庭状况,个性特性,身体情况等等进行适当完善的了解,同时用真诚的爱心、完美的耐心并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去感染幼儿,让幼儿体会到爱,打开心扉,乐意与社会交流。对于不同年级的幼儿在管理办法上应该有所不同,比方说对小班幼儿,多用肢体言语来亲近幼儿,如摸一摸、抱一抱、拉拉手等来传达爱意,让孩子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保护、关怀,使幼儿自然而然的对教师产生一种平安感、亲切感等。在对于这个陌生的脱离父母保护的集体中体会到安全、舒适、开心。到了中、大班,则适合多用表情、言语去感染教导孩子,一句真心赞誉的话语、一个鼓舞的眼神、一个会意的笑容,都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暖意。老师的爱一旦被孩子了解和乐意接受,他们就会积极开心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导教学游戏活动中来,从而使幼儿管理可以愈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四、结语

 

当幼儿离开疼爱自己的家人来到幼儿园时,他的生活将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家庭生活突然过度到复杂的集体生活,坏境的转变给幼儿带来了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幼儿在幼儿园很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拥有很多好朋友;而也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独自一人,几乎没有朋友。幼儿园就像是幼儿踏进的第一个小小的社会,不同性格的幼儿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同。但幼儿也处于朦胧阶段,对大多东西都在学习中,学前幼儿正处于幼儿教育的关键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将在幼儿成长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使得幼儿在自我管理能力,幼儿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等各方面都向着一个较好的方面形成发展。

第8篇

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以往幼儿科学教育的自然常识基本上是为知识服务的,内容局限于自然现象和自然物,方法上虽然重视幼儿直接观察,但仍未摆脱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与听讲的模式,这种模式只满足于幼儿接受知识,而忽视幼儿动手操作和探索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目标也需要得到改革。我们认为,首先要帮助幼儿获得广泛科学经验。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下面谈一谈我在科学教育中发展幼儿能力和提高幼儿素质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促进教育目标到位

“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为此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符合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的,观察和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奋点”,并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有组织的活动中去。例如:针对幼儿的疑问“冬天为什么人的嘴里会冒白气?”,教师可以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这样既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除了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外,在班级设了自然角,在教室一角摆上分层木架,上面放着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花卉以及孩子们自己做的小实验。自然角的丰富内容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清晨来园,他们先要去观察自然角,看看有什么变化,对有新发现的孩子,我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这就使他们观察得更细心、更认真。平常,只要留心我还会发现,孩子们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天为什么是蓝的?小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太阳为什么是圆的?鸟儿为什么在天上飞?……

二、设计一些能使幼儿积极参加,动脑思考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在教学中我们为幼儿准备多种材料,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例如:在奇妙的声音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了罐头盒、皮筋、杯子、水盆等材料,让幼儿思考这些物品绑上皮筋后声音为什么不同,幼儿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杯子是玻璃做的,而罐头盒是铁做的,所以发出的声音不同”,“皮筋绑得松紧使声音不同”,“重使声音不同”。可见,幼儿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和思考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此外,我一直坚持开展“小问号”活动,促使幼儿对社会和自然事物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幼儿经过讨论能弄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争辩、探索。如:在一次认识雪的活动中,我设计出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雪怎么样?”、“团一团雪怎么样?”、“在雪上跑一跑怎么样?”、“扬一扬雪什么样?”。通过多方面的感知,幼儿发现了雪的多种特性。冰凉、无味、能团成团、踩上松软有咯吱的响声、踩硬了光滑、遇热能融化成水……这样对雪的认识就一步一步深刻了,孩子们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

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科学教育

科学并不神秘,它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我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例如日常吃饭对认识蔬菜、水果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加深幼儿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引导幼儿注意食物的变化。如青菜熟后变小,大米煮后变大。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一些偶发现象。如天上的飞机后面出现一条白线,突然刮起了旋风……对于这些突然发现而提出的问题,我耐心地解释善于利用它,帮助幼儿学习科学。另外,在组织其他教育活动中,学数的组成时,怎样才能不漏掉而又容易记住,目的是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规律。

四、扩展和更新科学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