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6 11:03: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全过程管理;风险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沈 阳(1986—),男,东华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一、普遍项目风险的特点及传统管理的程序和流程
(一)普遍项目风险的特点
综合分析项目的特性,项目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风险后果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换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整个项目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的。(2)项目风险影响面大。项目风险的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的,而是全局的。(3)不同的主体对同样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4)项目风险的复杂性。项目风险的变化一般是很复杂的。项目的定义与决策、设计与建设是一个既有确定因素,又含有随机因素、模糊因素和未知因素的复杂系统。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二)传统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流程
总的来看有以下两种 :(1)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在项目风险管理中沿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防范方案的决策、方案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反馈。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正得到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2)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
这两种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对于项目风险管理都很有必要,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也不错,但这两种管理模式都忽略了项目管理是一种典型的过程管理,在各个过程中风险都有其特殊性,为更好的控制风险的消极影响,发挥风险的积极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模式也需要进行改进,以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和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思想及模式
过程管理方法也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作为现代项目管理的分支之一的项目管理,过程管理方法也应是其主要管理方法之一。由于风险因素隐居于项目实施的每一个过程之中,分布在每个环节上,所以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管理,对于任何因环境变化而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要及时识别分析,并依此确定相应的管理对策。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就是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以保证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目标的实现。
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就是要从项目的整体和四个阶段着手进行风险管理。在整体管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由于项目前期的不确定因素最多,因此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要加强对前期阶段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一)机构设置
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中需要设立专门机构,作为风险管理的主体实施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有利于明确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明确各单位和人员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同时,由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进行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可以保证风险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管理机构一般应具备独立性、权威性、经验和技能、综合知识等基本条件。
在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一般应分为两级: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各阶段的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小组可以由项目各阶段实施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也可是委托的外部专业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进行项目风险的预测、辨识、评估和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并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对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另一个主要职责是进行风险的监控和跟踪。主要方法有:风险审计。定期作风险审核,监视风险的状况、检查风险的对策是否有效同时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对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偏差分析。将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发生值和预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出现偏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策补救,使项目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而对项目的积极影响最大,同时为日后项目的风险分析积累经验。
(二)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凡是预则立”,在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中更是这样。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是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应说明如何安排和实施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方法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中可使用的方法、工具等;角色和职责:在项目全过程中各阶段风险管理活动的人员及其职责;费用预算:实施风险管理活动所需费用;风险分类、风险评估的描述等。
全过程管理计划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在制定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时应考虑下列因素:项目人员的风险态度和项目的风险承受力;项目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情况、项目的技术特点等。
(三)定义与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
定义与决策阶段对于项目的了解很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阶段的风险最大,如果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做得好,将大大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并减轻以后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量,因此定义与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最重要。在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的指导下,立项和决策部门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决策三项活动识别该阶段的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形成风险因素清单;根据清单制定阶段风险管理计划;并据此进行该阶段的风险控制工作。
(四)计划与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
按照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由设计单位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项目的设计从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和设计合理性等方面开展项目设计部分的风险识别工作,并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清单,据此制定该阶段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同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就合同签订、计划等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五)实施与控制阶段的风险管理
这一阶段风险管理的主体是项目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全过程风险管理计划的指导下,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项目的实施从技术、环境、人员、设施等方面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并列出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清单,据此制定该阶段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资源投入最多的一个阶段,因此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失误,造成的人、财、物损失也最大。在这一阶段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的监控和评价工作量很大,对项目的成功也非常主要。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加强对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监控和评价。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
这一阶段项目实体已完成,主要的工作是文件整理和验收工作,但这一阶段的工作质量影响后期项目的运行,同时这一过程设计的单位和组织很多。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主体应是风险管理委员会或项目的业主单位组建的风险管理小组,对风险的辨识应从文件资料的完整性、验收工作的可靠程度等方面进行辨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
在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中,前一阶段风险管理的结果是后一阶段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输入,并对后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产生影响。
三、结论
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规避消极风险,充分利用可带来积极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实现项目的成功运作有重要意义。对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并不止于上述,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涉及到项目各阶段中的风险类型、风险辨识方法、风险控制措施等问题,但集合全过程管理模式,相信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祁世芳,贾月阳.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1).
[2]尹志军,陈立文等.我国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8).
[3]卢有杰,王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 3版)[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关键词 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01-02
导致矿业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复杂的工程项目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管理决策、复杂的技术方案以及复杂的地质条件等。因此针对矿业工程项目当中的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存在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通常可以将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划分为两大种,也就是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1.1自然因素
1)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各种不良地质,其中有高应力区、膨胀性岩层、溶洞、松散地区、断层以及软弱底层等;
2)水位地质条件: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如果岩土体当中存在着不确定的以及十分离散的水文地质参数,就会产生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工程的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会受到地下水的严重影响,从而容易出现不安全隐患;
3)气候原因:如果工程在长时间以及高强度降雨的区域施工,就很容易诱发各种安全事故。沙土会因为高强度的降雨而导致出现不断加大的流动性,最终造成工程施工周围土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稳定性。
1.2人为因素
1)不准确的地质勘探以及不完善的工程设计:由于在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地质勘探以及工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地质勘探不准确或者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较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由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大的工程投资风险、较大的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面对巨大的工程决策以及管理难度,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风险事故的出现;
3)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矿业工程项目建设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操作都容易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2 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有效对策
通过风险评估,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排查,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都进行了估计,风险管理就是要对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其不确定性,降低矿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
1)建立对施工过程风险预警的机制。矿业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会对整个矿业工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汇总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建立一个建立在矿业工程施工实际状况上的风险管理体系。
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和施工目标的明确、对每一个施工阶段目标的明确、建立安全施工的技术和保证方案,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方针。对于施工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要对其进行责任和职能的划分,对项目施工的机制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概率;
2)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动态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矿业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条件也比较艰苦和危险,使用的设备较多,施工期也比较长,施工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给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很多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概率。因此,矿业企业要提高整个项目施工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降低风险的发生。对此,矿业企业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技术性事故的风险;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矿业企业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的特征、自然风险以及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几个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其细化又可以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施工操作风险以及施工管理风险、管理人员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和水文环境、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排查、对施工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定时检查涉及方案与施工进度和方向是否存在偏差,定时对矿井内部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在进行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例如开挖、爆破、排水等,要对其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对于难以抗拒风险要加监测与管理,做到提前预防,做好备案,将损失减到最低。矿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抗拒的风险因素,例如持续性的降雨或冰冻,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施工的进度。当地的采矿相关条例发生调整,也可能会打乱矿业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带来损失。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原材料以及矿业产品的价格震荡也会造成矿业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难以保障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投入。对此,必须进行提前防范,当有无法抗拒的风险发生之,矿业企业就要做好预案,确保能够灵活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3 结论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最低的成本度过风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措施来预测和监控风险因素。因此,矿业企业要加强对矿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孙维丰,陈立文,刘广平,李素红.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应用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3).
[关键词]国际承包工程;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24-02
近几年,承包工程工作逐渐趋于国际化,承包商为了在国际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国际市场中的规则,熟悉国际惯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本文从承包商的角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及合理的风险管理对策和方式。
1风险概述
1.1风险
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直接关系着各方利益,因此非常重要。但不确定性并非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任何存在风险的环境都是不确定的,即使企业中不存在风险。因此,风险的这种特性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后果可想而知。风险的主要属性为:客观性、相对性、随机性、可变性及可测性。
1.2国际承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
针对国际承包项目中风险的特点我们可理解为:可能影响国际承包项目导致其无法实现目标的不确定性。其特点为:众所周知,任一项目的风险都是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国际承包项目中的风险也无例外。风险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所以人的意志并不能使之转移,其相对性与随机性使得风险的发生归因于很多风险相互合作的结果,而可变性使得一些风险在被控制及规避的同时,还会出现新的风险。虽然风险具备可测性,但由于国际性的承包项目不在本国且为一次性投资,所以其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十分强烈,并且种类繁多,再加上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国家不止一个,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及条件的制约下,其可测性就可想而知了。总之,国际性的承包项目投资大,风险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国际承包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2.1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风险进行认识、分析到采取防范及处理方法的全过程。根据风险管理中的主体和目的,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管理内涵,主体不同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有所区别,进而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及手段也不同。
2.2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国际承包工程中风险的特殊性,所以对我国承包单位来说,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尤为重要。国际承包工程中的风险来源广泛,形成过程复杂,影响范围广且破坏力强,所以对其进行管理难度大、头绪多、变化快,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目标,因此对国际承包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时,需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需要各个行业中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在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上,国际工程项目又多了其他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海外实施地可能受国外政治、法律、经济及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出现工期延长、复杂度提高、缺乏资源、沟通困难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对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承包工程中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复杂,很多承包商通过增加融资渠道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为获取承包项目权提供更多的可能。这里所涉及的融资手段为:出口信贷、BOT、PPP及BT等,这些融资手段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也变得格外重要。
2.3风险管理的重要含义
所谓国际承包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处理措施的整个过程,其目的为最大程度上避免、转嫁、分散及减少因风险而造成的损失,从而为实现预期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3风险分类
国际性的承包工程其风险可主要分为两类:不可控风险及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和国家宏观经济的环境密切相关、不受项目各方控制的风险,例如政治风险与金融风险。可控风险是指项目中的各方可对其进行控制及处理的风险,例如信用风险、人力风险、市场风险、维护风险等。
3.1不可控风险
①政治风险一般情况下可由国家风险及政治经济稳定性风险二者组成。国家风险的主要内容为:借款人由于受本国战争、政策改变及政权更迭等环境的影响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现行政治体制受到冲击崩溃,从而对产品实施禁运、终止债券及联合抵制等的风险;由于税收制度变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的调整,外汇管理法规的突变等对政治经济政策稳定性造成的风险。在国际性的融资项目中,借款人及贷款人双方都承担着政治风险,该风险涉及工程的各个阶段和方面,必须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②金融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这两种。由于工程实施在国外,所以涉及不止一个国家,所以在结算货币汇率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需认真分析和预测,例如:通货膨胀、贷款货币利率的趋势及贸易政策的走向等,这些都属于金融风险的范围。
3.2可控风险
①信用风险。一般情况下是在融资过程中被贷款人着重评估的,但在国际性的承包项目的融资过程中,业主往往不是借款人,但业主的信用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还款,所以,首先应对业主的信用进行评估。②人力资源风险。以往人们常常将人力资源风险放在工程竣工后进行考虑,但由于国际性项目的特殊性及困难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人员更迭或不适应等情况都会对工程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应把人力资源的风险进行单独考虑。由于受地域影响,工作人员在数量及质量上都易受当地环境的约束,往往一个项目有多国的工作人员,受语言、宗教及文化的影响,很难协调统一。这就要求企业对外派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外,还应要求他们掌握外语,能够和不同国家的人员进行沟通,抗压能力强,能够克服艰难的生活环境,与各国人员进行合作时,还应保持警惕,避免国家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这样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目前紧缺,可选范围窄、流动性强,人员忠诚度及配置对整个工程影响较大,即便项目施工前已组建较强的队伍,但由于参与工程的人员来自许多企业部门,项目负责人要想对他们进行有效控制,难度较大。目前国际性的项目工程越来越趋近市场化,政治色彩逐渐淡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适用,所以人员流失性的风险逐步上升。③市场风险。虽然目前国际性的承包工程中承包商往往不是业主,但市场风险仍然存在。如今随着国际性承包工程的发展,传统的竞标方式已逐渐在竞争中失去本来的优势,而投资带动工程的模式逐渐被各方青睐,例如上文中我们曾提到的BT、BOT及PPP等融资方式。所以如何对竣工后的工程进行销售、上下游企业应如何衔接等以前不需要被承包商考虑问题相继出现。
4几点对策
4.1对政治风险的管理
要想提高国外项目的质量,参与工程的任意一方都需首先考虑政治风险。此类风险与项目所在国密切相关,因此政治风险相对较低的国家是项目地区的首选,我们可以向国内相关公司咨询,对各国信用进行评估,从而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即风险回避。此外,为了能够成功融资,应购买信用保险,实际上就是风险转移。
4.2金融风险的管理
针对这一风险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衍生工具和金融工程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预测从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对一些利率风险而言,可以通过优化利率结构来控制融资的风险及成本,以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为判断依据,若供给率不高,利率则上升,应选择固定利率,而若供给过剩,利率则下降,此时应选用浮动利率,这两种方式间的协调能够降低风险。
4.3信用风险的管理
在防范信用风险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当与BOT及PPP等融资模式相关时,参与工程的各方会向国际性的咨询公司或律师机构寻求帮助,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调查。对此类工程进行收款时,若能得到当地政府的保障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当该工程为能源项目时,与政府能源单位签订协议时,若买方为私营公司,则可以使用电费分成及将所收电费登记到账户上方式,确保收款到位。充分了解业主的信用信息后,一般采用合同中的条款对其进行约束,从而保障各方利益。
5结论
总之,国际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应贯穿于整个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时间越早,就会使工程越有灵活性及主动权,并且还能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应在项目初期就对工程实施风险管理,最大限度防止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家远,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王长峰.现代项目风险管理[J].机械工业,2008(5).
关键词:招标采购,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1.概述
招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招投标阶段是合同的形成阶段。《招标投标法》对必须招标采购的项目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采取招标方式。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有: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公共安全的项目;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用国际组织或国外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新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条件。项目的特点是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特定性、制约性、不确定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挽回性。
招标采购工作具有项目的特征和属性。即项目目标的唯一性、临时性、一次性、渐进并逐渐完善的周期性。完成一次招标采购任务涉及到综合、范围、时间、质量、费用、人力资源管理、沟通、风险、资源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所以招标采购工作本身就是项目工作行为,完全有理由把一次招标采购工作视为一个“项目”。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由项目组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由于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必须进行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四个过程。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项目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降低项目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1】。
2.招标项目的风险管理【2】【3】
2.1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2.1.1法律风险
招标投标是一种有序的市场竞争交易方式,也是规范选择交易主体、订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招投标活动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体现竞争性、程序性、规范性、一次性、技术经济性等特征。基本操作程序、必须招标项目及范围、招标条件是否具备、招标方式的选择、招标文件的条款、评标委员会的组成等应该符合法律要求。
2.1.2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编制质量风险
包括如下方面: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是否有歧视性条款、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平等、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文本的要求;评标办法设定的是否合理清晰等。
2.1.3投标人资质及业绩
对投标人及项目经理的资质条件要合理设置,保证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又能吸引足够多的潜在投标人,保证招标的成功率,避免设置不合理的条件,引起一些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不满,导致投诉。
2.1.4工程图纸设计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设计的缺陷常常产生大量的工程变更,而设计变更是造成施工索赔的重要因素,对于业主而言,设计变更往往造成投资额的增加,使工程项目的造价难以掌握和控制。
2.1.5招标范围不明确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必须给出项目的招标范围,即明确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招标范围不明确,一方面造成承包商投标报价不准确,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合同争议,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
2.1.6工程清单编制不准确
工程量清单反映了拟建工程的全部工程内容及为实现这些工程内容而进行的所有工作,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依据。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如果出现错项、漏项、工程量不准确的问题,可能引起承包商的索赔或通过不平衡报价等方式提高工程造价,从而损害业主的利益。
2.1.7合同条款设定不合理
合同文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售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递交投标文件是要约、发出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整个招标过程就是形成合同的过程,如果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责任不清,权利不明所造成合同纠纷的风险。目前通常有些业主在拟定合同条件时往往过多地将风险偏重承包商一侧,造成承包商合同履行不力,这样有失公平的合同对于业主来说,常常带来更大的潜在风险。
2.1.8道德风险
根据招标的性质,招标相关人员必须在整个招标过程中遵纪守法,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工作中坚持廉洁自律、尽职尽责、保守职业秘密。
2.2风险防范措施
招标过程中的风险很多,仅仅识别还不足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努力来降低和控制风险,避免消极影响,充分利用积极影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下面针对招标过程中的几类风险,探讨解决方案。
2.2.1应对法律风险
依法操作是控制招标法律风险的有效手段,加强从业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招标方式选择、操作流程等符合国家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2.2应对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风险
确保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是防范风险的基础,项目经理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应对投标人资格、格式、要求等表达清楚,没有歧义,评标标准及方法应明确详细,文本应编制规范、逻辑严密、文字简洁清晰。
2.2.3应对图纸不完善的风险
七部委30号令规定:工程项目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是招标的必备条件,深度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细节要能指导施工。所以招标人在招标准备阶段必须与设计单位加强沟通、确保在招标时能够提供经审图中心审核通过的图纸、深度满足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施工要求。
2.2.4应对招标范围不明确的风险
项目经理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加强与招标沟通,确保范围明确清晰。
2.2.5应对工程清单编制不准确的风险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规定,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标明的工程量、项目特征是各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共同基础,工程量的风险由招标人承担,综合单价的风险由投标人承担。要求造价人员严格按照《计价规范》、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规范等准确编制清单,同时建立健全清单编制审查制度,确保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合理性。
2.2.6应对合同条款设定不合理的风险
公平是招标采购的的原则,是要求招标人和投标人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双方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分别承担义务并享有权利。在招标文件中避免出现一些不对等的霸王条款。
2.2.7应对道德风险
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培养,提高道德情操,从源头控制风险;主管部门建立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对业人员信用考核政府监管力度,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3.结束语
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风险管理的好坏将决定招标过程的成功与失败,招标人及招标机构要重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分析及防范的措施,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R指南)第4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国际工程 总承包 采购风险 管理
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风险分析
(一)项目采购招标文件编制中的风险分析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对商务招标书没有在项目开始执行之前进行统一的规划、分类和提前研究汇编,只是根据公司工程管理部提供的模板,部分采购商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项目情况微调后直接使用。由于商务标书内对投标人资质及财务状况等文件、商务合同条款等都有要求,对于不同类别的招标模式、短名单内潜在供货商的合作背景、产品的类型等没有做相应地调整,因而在执行过程中,使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准备过程中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文件准备,给招标方的投标文件审核工作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负荷,也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评标的重点方面,因此淘汰了许多不善于做纸面工作而供货质量过硬的厂家,对获取性价比更高的设备材料造成了潜在风险。
所以说对项目采购管理文件的提交形式、提交内容、提交时间和周期、对应联络人、不按时按需求提交的惩罚性措施没有做相应规定,导致部分强势供货厂家,借合同无明文规定为由,拒绝提供管理汇报文件,导致采购人员无法实时监控供货商履约情况,管理失控的风险。
(二)国际承包项目中分包商隐藏报价的风险分析
由于国际总承包项目当中许多工艺设备具有非标准属性,需要根据不同项目业主要求实现,并由生产厂家自行设计、进一步生产加工,由厂家保证设备的性能指标。因而此类设备在招标过程中的报价,总包商无法直接根据设备材料材质及重量对其进行直接衡量判断,也不便在不同的投标商中作硬性比较。在同等商务条件下,仅规定需要实现的技术指标,而对供货范围无法清晰界定的情况下,会对投标报价的横向比较造成干扰。供货范围无法清晰界定,造成价格不可比,设备供货商很容易利用这种情况,隐藏报价,以不完全的报价压低报价,恶意竞标。通常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设备,总包商大多是出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在技术指标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总是把价格摆在第一位,在评标过程中为投标价格赋以最高权重。这种招标模式下,隐藏报价以压低标价的投标商一旦顺利中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总包商会在供货商完成非标设计并提供详细设备清单后,发现已签署的合同供货范围不全、有设备材料漏项等问题,提出补充采购。
二、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采购风险管理措施
由于项目采购的计划、招投标和合同执行阶段的具体事务都是由采购相关人员来编制并执行的,因此完善项目采购人员配置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控制组织建设阶段风险,对项目采购计划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后续的合同执行阶段的采购风险,无疑是一项很重要的奠基性工作。
(一)采购人员配备阶段的风险管理措施
采用精细化采购管理模式,采购包繁多,采购包依据专业进行划分,为避免招标阶段采购范围不明确导致的漏项、设备包装阶段包装方式无法满足现场安装要求等情况出现,每个采购包需要分别配备一名技术和一名商务采购人员,同时以技术人员配合商务人员的小组构架,各采购小组以商务人员为代表向采购经理汇报的采购组织体系。
(二)采购与发运计划策划阶段的管理措施
根据控制性风险管理措施的原则,通过降低损失频率或损失幅度,事先对风险本身进行改变,从而规避风险,减小损失,把负面影响控制在风险当下。而采购和发运策划阶段往往决定了项目采购执行的总体思路和进度,执行阶段的很多风险也往往从计划阶段就埋下了伏笔。因此,可对采购策划阶段制定如下风险管理措施:
第一,在项目初步设计完成之前,由项目总工根据项目工艺设备和通用设备的一般采购边界,组织项目组采购技术工程师编制项目采购初步计划,作为采购经理编制正式采购计划的模板。
第二,采购经理组织采购商务人员,对每个采购包的预计发货形式、发货方量、超大超重件进行统计,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总工与设计院就超大超重设备进行设计优化以及就分片交货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此明确发运预算、发运货量、发运顺序、发货形式,在项目采购招标阶段,对后期设备交货形式、包装后交货方量、重量、包装方案的安排做好准备。
(三)设备采购招标阶段的采购风险管理措施
设备采购招标阶段,是采购策划与项目采购合同执行阶段的衔接阶段,起着贯彻落实采购计划思路与布局、扫除合同执行阶段潜在风险的重要作用。控制住这个阶段潜在的采购风险,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控制采购计划阶段的风险控制疏漏,另一方面可以为合同执行阶段的风险控制留有充分余地。采购招标阶段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
在招标文件编制前期,由采购经理组织采购商务人员,对公司招标文件模板进行多角度审核,确定招标文件需调整的主要条款。当确定各采购包招标短名单后,为有效节省差旅开支,采购经理根据地域相近原则,安排采购人员对无合作历史的短名单内厂家进行入厂尽职调查。了解厂家的经营实力、产品质量、厂房及生产设备质量、员工素质、工作及沟通流程、组织体系等信息,为评标阶段的信息核实和决策做好信息储备。
(四)合同执行阶段的采购风险管理措施
第一,明确项目采购组成员职责分工,对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的工作边界、责任范围进行明确规定,避免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导致的责任空白地带无人管控风险。同时确定信息沟通渠道和顺序,确保项目采购沟通顺畅无盲点,邮件抄送及汇报体系健全,采购经理可以全面掌控采购工作进展和相关风险点,采购商务和技术人员信息沟通顺畅,工作互补。
第二,对出口退税和增值税发票管理设置专人负责,对出口报关的品名及开票金额进行统一筹划布局,尽最大可能提高出口退税金额,并确保增值税发票即时收齐上报、按时申报退税,避免由于采购人员疏漏导致的退税失败和退税延误等问题。
第三,定期统计并梳理采购包超方罚款数据,避免由于分包商供货尺码吨超预算所导致总包商境外运输成本上升,而无法顺利从分包商处有效索赔的风险。
总之,在采购执行过程中,由采购经理阶段性地组织收集并整理项目采购成本预算对比数据、分析超支与节省的相关原因,对采购风险触发事件进行及时的记录、原因分析和处理经验总结,并进行阶段性信息分享,对于提升采购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必然是大有帮助的。
三、结语
随着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更加开放的全球化工程建筑市场,公司承建的海外总承包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在朝着海外项目常态化管理的战略目标大幅迈进的同时,海外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成熟与完善。而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国际工程采购管理将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国际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给大家一些海外项目国际采购的参考经验。
(作者单位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海涛(1981―),男,山东潍坊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工程采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建工程国际EPC项目;风险控制;风险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建工程国际EPC项目每年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很大,投资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国际声誉。国际EPC工程项目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建设运营过程。在该过程中,未确定因素、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而造成的风险直接威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因此,风险管理是具有极其重要研究价值的。
一、电建工程国际EPC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电建工程国际EPC项目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风险是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电建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因而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多且种类繁杂。风险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工程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好建设项目,首先要应对好建设项目中的各类风险。分析、预测项目发展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风险导致的损失最小化,才能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二、建设工程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1、社会环境风险
其主要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变更、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导致的风险等;而环境风险则是指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气象、地质以及水文灾害等。
2、进度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造成施工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致使出图慢或重复修改、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方式等。第二采购风险:由于设计提资不及时,业主审核慢,材料采购与业主要求或所在国标准存在差异所造成的进度拖延。第三,计划风险,计划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不合理的计划以及未考虑工程中突况的计划都会造成工程的经济损失而形成计划风险,从而影响进度造成进度风险。
3、费用风险
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设计变更: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业主或其他原因经常会出现改变工程量的情况,从而形成费用风险。第二,经济因素:由于通货膨胀以及汇率改变等因素导致的费用增加。第三,成本预算错误:由于预算人员疏忽或收集的历史数据或信息不齐全导致的预算错误。
4、管理风险
影响管理风险出现的因素有:第一,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如果设置的管理机构不合理则容易发生管理风险;第二,合同管理以及履行。双方责任不明以及施工未按合同履行等都容易造成管理风险。
三、我国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1、建设项目风险的防范
在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中,人们防范风险的意识并不高。由于人们意识淡薄以及企业的管理不够完善,造成了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虽然项目施工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有效的预防和管理,风险是可以被降低以及转移的。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施工的风险,除了加强人们防范风险的意识外,施工企业还应当制定合理的制度加强管理。此外,识别风险必须有相关的基本资料,因此,为了使得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识别风险,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手册。
2、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
为了有针对性的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范,必须分析并评估施工项目的风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把握全局并正确的识别全部风险,通过分析概括数据,在记录以及分析施工项目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存在何种风险,并且产生了何种影响,从而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3、建设项目风险的规律
熟识风险的规律并提高防御能力是降低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让风险处于受控状态才能有效实现既定目标。现如今,衡量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风险管理以及控制的水平,除了决定项目能否成功以外,也决定了项目管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我们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在项目外部条件和自身情况以及具体风险下,对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索,确定应对项目风险的具体方案。应对风险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出项目风险的处理方案和意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在发生变化和发展,为了最终实现项目总目标并将项目风险收益争取到最大,风险应对需要随时对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进行控制,对项目风险可能引起的机会和收益要努力把握。由于不同组织承受和抵御风险的程度、能力有所区别,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也有所差异,为了在项目发生不同风险的情况下选取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处置,可以确定并选取一系列处理办法,最终实现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风险应对通常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首先对风险进行系统的预估判断,对可能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统筹权衡,然后做出能否不采用可能比较严重损失的行为,由此可以回避损失。风险回避不是任何情况、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无条件使用的,在无法取得全面的信息时,那么就无法严格准确做出风险预判,此时做出的风险回避决定将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完全回避风险有可能会丧失掉收益或者无法创新;或者当既定方案有可能带来损失时,若要停止或者将原方案彻底更新,往往不太现实,基本无法实现。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即业主自主地使其他单位承担自身不愿或无法承担的风险。主要可以采取: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利用合同条款转移风险;对工程进行分包;采取工程担保的方式。这项活动能够使项目程序正常发展进行,将其带来的风险因素转嫁给其他单位承受,并不像风险回避的直接中断或者停止风险活动,这一点与风险回避有所区别。
3、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主要是降低风险概率以及对风险损失的控制,不同于消除风险和回避风险。为了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概率,根据各类因素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全面预案的方式;为了控制其发生的范围或者防止继续扩大损失,及时采用纠偏方式;为了达到减轻风险的目标,以抓住化风险为收益的机遇,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承担者的数量;为了达到将风险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预先将应急预案考虑周全,以免对工程目标造成恶劣的影响。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也是一种风险处理方法,将全部风险因素都由自己承担。风险自留分为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主动自留即为了明晰风险特性和可能引发的情况,业主在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评价的条件下,自主地将部分风险归由自己承担;被动风险自留即业主被迫由自身对风险损失进行承担的方式,这种处置风险的方式是由于业主并未完全认识到风险严重性以及其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同时也没有采取其他应对方法的情况下,这样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可估计的。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诸多风险因素无法调控,形势多变,在具体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在风险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手段进行应对,进而可以理性地进行决策,合理规避部分风险,最终以最小的代价安全、有效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启生.构筑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2001(2).
关键词:项目成本风险;风险管理;成本风险控制
一、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内涵
项目成本风险是在给定项目条件下,项目实施期内可能产生的成本变动。成本风险涉及的范围很广,对其理解:一是风险的不确定性;二是风险必然导致不良后果,人们并不重视因为进行风险管理活动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因为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则是偶然、杂乱无章的,因此对其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来源于项目资源计划编制中的风险,包括项目资源需求分析和确定错误方面的风险以及项目资源需求计划不到位的风险;来源于项目成本估算中的风险,包括由于项目各项信息错误而导致的项目成本估算风险等;项目成本预算中的风险,包括项目成本预算的时间和数量安排不当所导致的风险等;项目成本控制和预测中的风险,包括由于项目成本控制、预测方法和工作不当造成的项目成本。
三、对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管理
(一)对项目成本资源计划编制风险的管理
第一,采用定量测量法等方法、收集足够的信息,科学地确定项目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第二,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计划安排项目资源投入的时间,其原则是保证资源的投入时间和项目活动的时间之间有足够的浮动时间。第三,计划项目资源管理的责任与应急措施,同时安排相应的计划和审计工作。第四,输出项目资源需求计划的风险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文档化管理的方法去管理好项目资源需求计划的生成和输出计划。第五,项目资源需求计划过程综合风险的管理。除了上述四个风险管理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项目产出物、项目活动、项目资源和项目预算四者的有机配置关系去开展相应的项目资源需求计划的综合风险管理。
(二)对项目成本估算风险的管理
第一,价格信息和资源需求计划的风险管理。全面地收集、分析项目资源的价格信息和资源需求计划信息。第二,项目成本相关因素影响分析的风险管理。正确分析项目范围、工期、预算限制、资源约束条件和不确定性情况、以及项目成本的构成分析和项目成本科目之间的影响。第三,项目成本估算的风险管理。根据情况,合理选择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和程序,科学开展项目成本的估算工作。第四,项目成本输出的风险管理。第五,项目成本估算的综合风险管理。
(三)对项目成本预算风险的管理
第一,分析和确定项目成本管理储备比率。根据项目合同类型的选择和综合考虑项目各种风险因素,计划安排项目不可预见费或叫管理储备的比率。第二,确定项目总成本的预算额。通过计划安排好相应的项目成本预算审计,以及做好项目成本预算等方面的工作。第三,确定项目具体活动的成本预算额。一方面用改良分析和风险后果分析等方法合理地确定项目各项具体活动的不确定性情况,另一方面科学地安排项目各项具体活动的管理储备费用和成本估算。第四,分析和确定项目活动成本投入时间。使用“S”曲线等项目成本预算的时间安排方法,努力避免项目成本预算管理方面的风险。第五,编制项目成本预算书和“S”曲线。
四、对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指项目建设中某一活动在由某一风险作用带来成本损失的可能性较大时,应改变该项活动的方式,或采取主动放弃该活动以回避风险的控制技术。风险回避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完全消除由某一特定风险所造成的多种损失,但它对风险进行消极控制的方法受到种种限制:首先企业在放弃了项目建设活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丰厚的利润;其次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避免一些风险的同时可能又面临一种新的风险;最后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都相当高,且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控制的成本高于该项目建设所能带来的利益时才考虑采用。
(二)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损失。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减少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预防风险因素的产生;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减少因素所带来的成本损失。损失控制就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和幅度来处理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即我们常说的减损和防损。
(三)风险自留
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指业主自己承担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损失。通常通过采用计列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来解决设计概算编制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风险引起的投资增加。基本预备费则按总投资的百分比计算,价差预备费根据国家计委规定计算。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即企业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有意识地将成本损失转移给其他建设方或非建设方承担。一般有保险型和非保险型转移两种方法。施工企业在采用风险抑制方法进行项目成本风险管理时,往往使风险管理所注入的资金无法发挥出预期效果。因此,采取风险转移策略,能够大大减轻因风险而造成项目成本的损失。
五、总结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是由诸多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成本风险管理前一定要抓住主要因素,针对相应的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化解或将风险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晓宇.工程项目风险性成本管理[J].建筑施工,2008(5).
2、牛颖光,卫苒.关于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企业与管理,2008(17).
关键词: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风险的识别;项目风险的监控
1 项目管理的概念
1.1 项目管理的定义
现代项目管理认为: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展开的一种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活动。对于项目,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1.2 项目的基本特征
各种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项目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不同项目都有自己的特征。但是从本质上来讲,项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是科研项目、服务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的共同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独特性,一次性,制约性和其他特性。项目除了上述特性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性,这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和风险性、项目过程的渐进性、项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等。
2 项目风险管理
2.1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说,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理,以最低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一般由若干个主要阶段组成,这些阶段不仅期间相互作用,而且与项目管理其他管理区域也互相影响,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需要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对于风险管理过程的认识,不同的组织或个人是不一样的。根据我国项目管理的情况,特别是结合大型高风险项目管理实践,可以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六个阶段和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2.3 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文档。
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者识别风险来源、确定风险发生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项目风险识别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全员性;系统性;动态性;信息性;综合性等等。
2.4 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过程控制;过程输入;过程输出和项目风险估计几个部分。
3 项目风险应对
3.1 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
风险应对的依据主要有:(1)风险管理计划。(2)风险排序。将风险按其可能性、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缓急程度分级排序,说明要抓住的机会和药应付的威胁。(3)风险认知。对可放弃的机会和可接受分先的认知。组织的认知度会影响风险应对计划。(4)风险主体。项目利益相关者中可以作为风险应对主体的名单。风险主体应参与制定风险应对的计划。(5)一般风险应对。许多风险可能是由某一个共同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为利用一种应对方案缓和两个或更多项目风险提供了机会。
3.2 风险应对过程活动
风险应对过程活动是指执行风险行动计划,以求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程度所需完成的任务。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1)进一步确认风险影响。(2)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措施。(3)研究风险应对技巧和工具。(4)执行风险行动计划。(5)提出风险防范和监控建议。
3.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共有六种:减轻风险、预防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储备风险
3.4 项目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风险监视:不管预先计划好的策略和措施是否付诸实施,风险监视都一日不可缺。如果发现已作出的决策时错误的,就一定要尽早承认,及时采取纠正行动。如果决策正确,但是结果却不好,这时也不要惊慌,不要过早地改变正确的决策。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少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置技术,以改变项目管理组织所承受的风险程度。
3.5 风险监控的依据
风险监控依据包括风险管理计划、实际发生了的风险事件和随时进行的风险识别结果,主要内容包括1 风险管理计划 2 风险应对计划 3 项目沟通 4 附加的风险识别和分析 5 项目评审。
4 结语
1.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项目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的制定出项目的任务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
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2.加强项目的团队合作,提高项目团队的战斗力。项目管理的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如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激励理论、团队合作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士气和效率。
3.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其实,这些工作是在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会对项目产生毁灭性后果的因素之一。
4.有效控制项目范围,增强项目的可控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势必会对项目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总的来讲,项目管理可以使得项目的实施顺利,降低项目的风险性,最大程度的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