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7 10:04: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第1篇

一、两大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2号文件)。也有人以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而"技术员"在工业企业人才类型中属低于工程师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于技术工人类的低级专门人才的"中级"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专业以"初级专门人才"(即具备上岗资格的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且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应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不应引入企业人才类别的概念。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多数企业已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此种理解不被普遍接受。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属性似乎显而易见,但仍有必要在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属性区别中加以明确。

首先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职业教育则从属于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人教社1991年6月版P8)。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初中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1号文件)相对职业技术培训来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区别。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内容很少,但国外(如美国)基础教育中很早就设置了职业教育的内容。比如,小学就有大量的职业介绍,国家法定每年4月22日为"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学校不上课,家长要把孩子带到班上,使孩子了解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社会上的种种行业。中学里设置职业模拟课,增加孩子对职业活动的认识。孩子到10岁左右就可以从事各种有偿劳动,到社会上去打工,尝试职业活动,以便今后的职业选择……(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此类职业教育包含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中,目的是使孩子逐渐形成对社会职业活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成年期的职业定向。有迹象表明此类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中将有所增加。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此类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定向为目的的职业活动启蒙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是职业定向后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对象不是儿童而多是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成年期、已对社会有了相当了解并通过专业选择确定了职业方向的青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同上)。

"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中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相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种类,主要决定于它的职业教育内涵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因而可以认为,"职业教育"是奠定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

二、两大内涵形成、长消、对立统一的决定因素

中职教育两大内涵的形成、长消各有其决定因素。教育本来负有帮助人社会化的任务,而职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而职业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社会以来,社会行业、职业种类日趋增多并专门化,帮助人们具备条件以进入并高效从事专门职业工作的职业教育也就相应地大规模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生产及行业的发展水平、社会行业发展提供的工作岗位增多、对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要求的变化等都有关,并能导致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的需求增加取决于社会中人的职业活动状况,个人择业、上岗、岗位晋升、转岗等都会引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许多职教工作者由于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大发展引发的职业高中热、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造成的中专教育低迷以及人才劳动力选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兴起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因而对此深有体会。而行业用人和个人求职首先求助的就是帮助人取得职业入门、上岗资格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可见,中职教育的"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具有深刻的社会生产发展的背景和原因,这一背景和原因最终决定着中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这一内涵的兴衰长消。

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内涵--"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从属于帮助人具备起码水平的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预备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社会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社会与家庭对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而其总体规模则受制于人口出生率。我国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有限,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形式并存于普通高中教育。至上世纪末,我国(尤其我市)由于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职业领域竞争激烈,对预备人才的基本水平要求也提高了----新增劳动力没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便难以进入职业领域并持续发展,因而要求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有较大的发展。此时社会与家庭对高中阶段基础教育费用的承受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市人口出生率趋低,基础教育的生源总数趋少,同时社会存在鄙薄职业教育,以普通高中为高中阶段教育正统的意识,致使近年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普通高中扩招,职普招生比例有所下降。元怪乎有人表示出"普高再扩招,中职便无生可招"的忧虑。

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各有其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而两者相互联系、统一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也事出有因,其内在的必然性是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无法满足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教育需求,必要的基础教育之后,人们总要寻求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时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即使是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以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学生如果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就难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中两大内涵的联系与统一,也有其外在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建国后40年我国、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情况,我国的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未必与中职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相结合,而有可能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特定的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将两大内涵联系统一在一起,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变化了的情况在变化了的时间和区域内也可能改变两大内涵的联系和统一,促成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三、中职内涵探讨的意义

探讨概念内涵是为了明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便明确这一事物与相近或相关的其他事物的区别。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我们厘清许多与中职工作有关的认识。比如:中职教育是应届初中毕业生的教育吗?显然不是。中职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以具备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寻求初等职业教育帮助的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当今即使是北京市,社会上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有统计说,北京市青壮年人口中,40%没有高中学历,其中相当部分有初级职业教育需求,这些人应该说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另外,在已具备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甚至更高学历的人中也未必没有中职教育的潜在生源,以往成人中专一些热门专业(如财会、计算机、导游等)的课堂上,时常可以看见大专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津津有味地听课,因为他们是这些专业的门外汉,又想取得入门资格。针对上述一些教育需求,教育部文件说"学校可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完成学业"。(《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2号文件),我市进行了职成融通的中职教育结构调整,这些都是政府的应对之策。问题在于我市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由普通高中校转变而来,长期以来又承担着应届初中毕业生教育的任务,因而形成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的思维定势,一旦应届初中生生源萎缩,就误以为自己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又如,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是否只能局限在初级水平等级上?以往确实是这样的。但社会生产与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人才市场统计表明,具有初级水平的求职者"供大于求",求职者在"中、高(技术水平)等级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北京:什么人在找工作什么工作在找人》 2001年3月16日《生活时报》)关于人才的成长途径,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然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不上大学、选择职业学习然后就业的人,获得了初级技术水平还可以继续提高职业水平,并成为职业工作中的"状元"。取得初级技术水平的中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相当时间后,希望得到职业水平提高以便职业晋升,仍然会到职业学校来寻求帮助。国外将此类教育称之为"回流教育"。回流教育是社会生产、行业发展以及社会从业人员自身发展向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它将导致职业教育由低到高的系列化,而在这种职业教育水平系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当职业教育资源的中等职业教育,未必只能圃于初级技术水平等级而无动于衷,置身事外。

再者,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是否等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首先从目前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也少于普通高中近30%,如中职语文课总学时为272个(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教育部教职成[2000]7号文件),而普通高中语文课总学时为384个(据《普通高中语文课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如此距离使中职文化基础课只能"相当于高中水平"而不可能等同于普通高中。再就生源比较,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据初步估计,我市2000秋中职新生中有40%左右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局面,这是与普通高中很不一样的。据预测,中职应届生生源质量在若千年内没有转好的趋势,而我市中职应届生以外的生源,据以往成人中等学校的观察,也多为低质生源。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另外中职文化基础课与普通高中课的不同,还在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目标。中职培养职业人才,而普通高中为学生日后进入学术领域做准备。中职文化基础课由于有这种低起点、短时限、为进入职业领域提供必要准备的特点,就必然在课程标准乃至内容功能上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而正因如此,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也就难以被一再扩招的普通高中教育所替代。

还有,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可与中等职业学校划等号。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具备中职教育功能的教育机构。即便中等职业教育有其质的规定性,教育功能有限,也难以限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全部功能,更何况中职的内涵与功能在新的形势下将空前丰富。

第2篇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改革的低谷和困境。教育专家们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从单一就业教育转为就业与升学教育并重,从为本地积累新生劳动力转为向外地大批量转移新生和剩余劳动力。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还是新与旧,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如果单从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目的、形式出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联系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力为基础、学员为中心的新职教理念为背景,建立一套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联系的二元联系机制,让二元联系机制的运作模式和这种机制发挥水融作用,职业教育的效果将会锦上添花,如鱼得水。

关于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社区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几乎空白。只有少量关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文献,如:焦俊霞提出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积极、公开、平等、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使人才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施展。刘世树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灵魂,是使经济建设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源的观点出发,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面临着人才,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普通型的人才较多,专业型的人才少;二是懂行政管理的人才较多,会经济管理的人才少,三是具备传统知识的人才较多,具备新型知识的人才少,并进而认为人才的紧缺,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刘胜康提出,在开发中民族地区要树立系统的人才一开发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社会环境,制定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以上研究主要从职业技术人才的市场观、就业观出发,着重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而集中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模式、学制、实习与见习方式、师资等问题上,几乎没有从教育对人的发展、对人的价值的维度,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未来发展需求、人如何适应未来急剧变化的生活世界等维度来探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至于探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更是无人论及,相关研究寥寥无几。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则而临双币的发展困境:一方而从市场定位的角度要与东部地区的中等职业教一育进行就业竞争:另一方面,又由于远离就业地、专业师资短缺、实验实习条件简陋、学制压缩,加上更重要的是学生民族文化的先天背景等因素,必须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研究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共生是一个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指生物之间的一种生态关系,生物之间除了竞争、寄生、捕食和原始合作的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即互利共生,简称共生(Symbiosis)。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ionDebary)在研究真菌时于1879年提出。从理论上讲,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共生的结果,往往使双方更能适宜环境,从而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突出并带来对人自身及其所关涉关系的危害。不仅如此,教育竞争也因竞争的双刃性在促进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科技发达的同时,使得教育自身衍生了诸多弊端如排他胜、封闭性以及非均衡性;对狭义科技取向的教育而言,其占有性的当代形态使得教育自身、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呈现一种单向度的、畸形的发展倾向,并带来诸多危害,所以共生哲学理念的重要维度一科学与人文共生,同样给科学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参照。可以说,当代教育竞争与科技的极端化发展是背离共生的。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险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第3篇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一呼百应。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切入点,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实现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要通过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亦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于每位学生成长的重任,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宽厚基础和坚实支撑。目前,中职学生的生源普遍年龄小、素质参差不齐。中等职业课程必须重视每位学生的潜能挖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同角色的成功者。经济社会要求人才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要重视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仅仅依靠扩大招生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促进内涵发展的道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全面审思和改革“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2.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目的

实践整体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2.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构建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新观念,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应占主导位置。坚持产学全程合作,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2.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课程整合、课程分层

课程整合,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性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成一门新的课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整合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有机、有序、合理的融合。课程分层,是对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横向分割,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需求,也能满足不同个体对同一课程的需求。经过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分层,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以满足社会的用工需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

3.1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成为教育成果的纽带。以就业为导向而设计的中职课程目标,既有中等职业教育共性目标要求,又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有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教育过程中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其中。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结构应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综合活动课程“三大板块”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应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

3.2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中职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其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其次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综合化与建立技能训练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要不断创新教材,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多渠道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

3.3课程实施过程的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师资、教材、教学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要素。目前绝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做法是:在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结构方面优化教师队伍;精选、精编、精改现有教材;在教学模式上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并承认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的个别差异。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可创造出使学生感到友好的学习环境”。

3.4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课程评价新标准遵循三个原则:a)课程效果以学生为主体。b)突出“能力目标”。c)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训练。在学生评价方面,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展望

第4篇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发展期,四平市中等职业学校取得了很大发展,为四平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本文从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发展和专业技术人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中职学校稳定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四平市;发展状况;对策研究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44

中图分类号: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95-02

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时期。随着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及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调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进一步彰显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是东北咽喉要道,地理优势明显。四平经济要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专业劳动者,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速度将直接影响四平市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9所,这些学校为四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推动全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健康、稳步、持续发展。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在教育制度改革打破包分配的背景下,形成普高热,四平市中等职业学校从招生到培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当然,这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一、四平市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规模稳步上升,生源整体素质下降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各类职业学校在校舍、危旧楼改造建设方面总体得到改善,农村学生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基本全覆盖。国家教育体制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扩大招生,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存在很大困难,生源数量明显不足,质量严重下滑。职业学校招收学生人数急剧减少,以2010年为例,四平地区初中毕业生总人数为两万人,15000人进入高中,余下5000人被卫校、技工、学前教育等29所中职学校招收,生源在总数上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的要求,生源入数得不到保证,学校不能满负荷运转。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对初中阶段各科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因此,开展文化课教学也比较困难,学生学习效果低下。

(二)师资队伍落后,双师型教师匮乏

白2005年起,四平市财政没有新增教师编制,教师队伍不能及时更新,在队伍中出现断层现象,教育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学校资金短缺,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进修。学校招聘教师都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其具备较完善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和相关职业技能,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四平市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比例低于20%,按照国家规定,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型能力教师的比例不应低于30%。多数教师都是在所学专业方面保持持续发展,极少数教师有时间、有能力、有财力进修第二专业。

(三)地方政府财政薄弱,教育经费支持不足

四平市政府财政薄弱,对教育尤其职业教育投资甚少,这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四平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难以更新,办学条件还有待改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经费要靠学校收取学费进行维持,根本无法进行建设和发展。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只能自行筹措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但是学校筹措能力与经费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此外,还要支付冬季取暖、聘用教师等相关日常费用,因此,学校只能勉强维持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转。

(四)职业定位存在偏见,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

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从招生到培养遇到诸多困难。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加工与制造、农业技术、医护卫生、学前教育等基本技能工作,认为蓝领职业是不太光彩的事,是要付出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尤其是我国教育体制打破了分配制度,加重了对中职教育的冷漠和歧视。成绩好的学生都考取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也都就读高中,拼搏考取大学。中职学校只能招收到学习上懒散慢、成绩较低的学生,而来就读的学生也都自叹无奈来中职学习。

二、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建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改革现有招生计划,加大招生统筹力度,严格按照职业普高比例4:6执行招生计划。打击违规招生、贿赂招生等行为,加强招生监督监管,严格把关学生信息源,关注学生去向,严格落实政策。各职业学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就读职业学校周期短、见效快、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优势。学校应大力开展招生宣传活动,开展国家政策如农村学生免学费等宣传活动,做好学生家长思想丁作,对比职校和普高教育费用开支,消除白领、蓝领观念,量身量力入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应开设专项资金,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公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第二专业,打造一专多能型职业教师队伍。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完善师资专业结构,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

(三)逐步增加财政教育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薄弱,招生规模逐年增大,办学资金短缺,教学仪器设备陈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长期以来这种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议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当地年度财政预算,合理调整教育资金分配,专款专用;按照国家规定足额配套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并及时发放。学校自身也应多方筹措资金,争取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

第5篇

伴随着中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职业教育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这必然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全新的质量管理改革,除了对现有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从企业生产领域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第一,教育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中等职业学校也必须明确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当前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造成生源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实训设备、基础设施和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如果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必将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保证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只有建立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才可保证教育质量持续稳定地提高。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企业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非常重视质量管理的理念,中等职业学校为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尽快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尽快形成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共识,从而使中职毕业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尽快适应企业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的思维与文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构建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缩短职业学校到企业的磨合期,真正为行业企业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中等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作为培养我国技能型人才主力军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与规模大发展的同时,遇到了种种质量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落后,双师型队伍缺乏,实训设备跟不上企业发展,管理观念与体制机制落伍等。传统的管理理念、人员素质和管理机制己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必须构建一整套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规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符合市场规律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而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观念落后很多职业教育管理的人员,甚至领导的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完全封闭式办学,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市场意识,中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无视市场经济规律,没有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也就无从追求职业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缺乏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把学生当成是中职学校的管理对象,进行的教学还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忽略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第三,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对教学的服务意识。教学管理部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扮演的是教学指导、监督考核的角色,而从没想过为教学一线提供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尽管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很重视教育质量,但是什么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很多人的认识是模糊的,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特性,就业与教育的双重导向,更使管理者们很难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目前衡量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或者人才的培养质量标准比较模糊,可以说还是停留在学生学得怎么样上,没有更多关注是否满足社会与企业需求。如果在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管理人员、教师将树立服务意识,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2思想方法陈旧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思想停留在学生培养质量上,而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是简单从学生成绩或者就业率等量化指标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存在着双重质量问题,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才是学生即学校产品的质量。一般中等职业学校根本不会对学校为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提供的服务质量有多少关注;同样学校也没有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符合企业需求的程度及学生的创新及终身发展能力给予足够重视。其结果导致社会、企业、家长对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中职学校没有关注他们的需求与发展需要不满意。“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却也犹如教育口号,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把它落到实处,也不知道如何把它落到实处。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绝大多数仅停留在质量管理的末端检验阶段,主要以考试、竞赛为主,事前控制差,质量成本高,更无从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方面看,职业学校的质量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企业的管理水平。

2.3评价标准片面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检查与评价的依据主要停留在教学计划等文本上,评价标准不够规范、科学,比较片面;其评价主要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即以行政评价为主,缺乏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良性循环机制,使被评价者永远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通常造成为评价而评价。中职学生质量评价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评价过程没有注重吸收行业及企业人员的参与,使对学生的评价不客观、不科学,没有考虑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止,没有形成过程考核等质量考核常态性质量评价体系;还未形成各中职学校间可相互比较的相对客观公平的质量评价体系。

3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要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服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想获得社会与企业认可,建成世界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借鉴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构建符合中职特点的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主要包括办学宗旨、管理目标与职责、组织机构和过程程序,以及完成办学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一所运行顺畅的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制定有文件化、规范化的教育流程,配置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充足更新的实训实习设施设备等资源。中职学校首先根据社会、企业、家长、学生的需要确认教学服务的需求,制定中职学校的质量目标,明确学校管理职责。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需求及学校质量目标做出教学服务的策划与设计,并根据教学服务策划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对教学服务结果进行内部审核,由社会、企业、家长、学生做出评定。

3.1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中职教学服务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确定就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产业,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为制定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依据,并确认本地区由于地方产业发展对各种专业人才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只有认真开展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才能使中职学校的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大纲、师资队伍等符合社会对中职人才的要求,培养出高质量的中职毕业生。

3.2根据教学服务需求,确定管理职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根据中职学校教学服务需求,制定管理职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满足多方顾客的需求,包括社会、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学生。由于各个中职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属地的主导与特色产业不同,办学的宗旨略有不同,应根据中职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的办学宗旨、管理目标与教学质量目标。在制定发展目标时要有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特点与产业特色,并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一定要体现学校的自身办学特色,尽量与其他学校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由整体的教学质量与课程教学质量组成,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质量目标时,由学校制定出统一的质量目标,然后按结构进行目标的分解,由上至下进行目标的细分,以保证教育质量目标分解的公平有效。同时,建立适应中等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对质量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将目标落到实处。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及管理职责与目标,进行教学服务的设计与策划。首先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然后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根据人才规格确定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技能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目标模式,最后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和措施。

3.3依据教学服务的设计与策划,进行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中职的办学宗旨、学生培养的特点和规模确定所需要的资源。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主要是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包括教室、操场、实训设备、学生宿舍、教育经费等;人力资源主要指学校师资队伍和行政人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质量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从事中职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多元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熟练的技能素养,能创造性地解决实践教学中理论和实际问题,尤其要解决的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弱点。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着重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本领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实训教学、理实一体教学、项目教学的驾驭能力。同时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及顾客要求的不断变更,中职学校也应及时提供变更所需的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是依据教学服务策划开展的,主要是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规模、人才的培养规格,根据教学和培养计划,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学、技能实训实习,要统筹好实训设施设备,合理配置教师,科学分配教育经费。

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

作者简介:许丽平(1982―),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04-04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笔者认为,从教育系统内部和谐的角度出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角度出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标,表明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也昭示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契机的到来。

当前,在教育财政理论研究中,对于教育成本及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多数侧重于非义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领域,相比之下,对于非义务教育中的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及成本分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那么,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否适合实施成本分担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应该实行成本分担?

教育成本分担(Costs Sharing),也称教育成本补偿,是指教育投资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即教育投资如何在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合理分摊并最终实现的问题。目前,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至少在理论方面已无太多争议,那么,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应该实行成本分担?如果应该实行,与其他教育层次相比,其成本分担的主体以及各主体分担的比例又有哪些特点与不同之处?笔者将从下面几种理论来对这些问题加以阐述和分析:

(一)人力资本理论

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首先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并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这样几个途径:各级学校的正规教育;医疗保健;劳动力的迁移;国外人才移入本国;信息获得。在所有的渠道中,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最重要的形式。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是增加人的价值含量并影响未来的货币收入和未来消费的投资。从宏观上看,教育投资对社会有良性回报,它能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从微观上看,教育投资对受教育者个人也有良性回报,它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未来收益。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后,各国政府纷纷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从这一理论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无疑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它能增加投资者未来的收入,并促进社会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所以,政府、个人与社会都应该为这一教育进行成本分担。

(二)准公共产品理论

准公共产品理论是根据教育的属性来决定教育是否进行成本分担的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于1954年创立的,它依据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全部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应由市场提供,而准公共产品则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一方面,因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接受者在获得知识和技能后,他们增加了获得收入乃至提高社会地位的能力,而未接受者则无法具备这种能力,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一定私人产品的属性;但另一方面,个人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有着明显的“正的外部性”,它不仅能给个人带来好处,而且更能给社会带来好的影响。它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加快社会技术进步和信息传播,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相对于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认知度提高了,社会犯罪和社会暴乱等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发生率就会下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与属性。综合这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需要通过政府、个人和社会来共同分担成本。

(三)成本分担理论

成本分担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针对高等教育于1986年提出的,但此理论适用于一切非义务教育。该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其成本分担理论所依据的价值基础是: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收益人包括国家、受教育者个人、纳税人(雇主)、企业、家庭、大学,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谁收益谁付款,教育的成本就必须由这些主体分担。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它是一种选择性教育,国家并未强制人人都接受,因此其不具备法律赋予的纯公共产品性质。所以,它可以按照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实行教育成本分担。

(四)成本―收益理论

从成本角度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视实际操作、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据统计,其生均教育成本约是普通高中生均教育成本的3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中,政府分担的教育成本比例应该高于普通高中教育,但我国的事实却恰恰相反。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闵维方所长和陈晓宇博士对我国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作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层次教育的名瑟收益率(指多接受一年教育可以带来的收入增长的比率)分别为:初中3.59%,高中4.19%,中专6.76%,大专4.67%,本科6.58%。从数据可以看出,中专的名瑟收益率高于高中,也高于大专与本科。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应该高于普通高中。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实行了成本分担?

本文拟运用相关年度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估算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主体及相关的分担情况。

《中国统计年鉴》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五个渠道: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经费、社会捐资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主要是产业收入和有偿服务等)。受资料所限,本文采纳的是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数据。各个来源渠道构成的历年变化如表1、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看出,1996年至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中,学杂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都有了很大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社会捐资集资办学经费却都一直在下降。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两类学校经费总投入的份额都在逐年下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且它们与普通高中之间的数额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与职业教育的高成本是不相匹配的。

(二)学杂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在两类学校中都有所提高,职业中学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中等专业学校的比例在2000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等专业学校在2000年以前的学杂费比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要高得多,几乎都要高到10个百分点,这使得很多农村学生难以承受如此昂贵的学费,影响了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数量。

(三)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投入占两类学校的经费总投入比例几乎每年都在增加,大致都增长了一倍多。尽管其占总经费的比例较小,但已呈现出积极的上升趋势,表现为近年来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无疑是我国未来缓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经费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应该予以大力支持与发展,提高它们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的比例。

(四)社会捐资集资办学经费大幅下降,中等专业学校从1996年的2.42%下降到2004年的0.18%,职业中学则从1996年的6.35%下降至2004年的0.76%。虽然其绝对数值增长了许多,但占总经费的比值却减少了10倍多,这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应以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民众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捐资与集资,以缓解其经费短缺问题。

(五)其他教育经费(主要是产业收入和有偿服务等)占总经费的比例也有所提高,尤其是中等专业学校的比例提高较大,1996年占5.54%,到2004年则占到了12.03%,上升幅度相对较快。这得益于中等专业学校自身积极的创收活动,使得自身形成了良好的造血功能,它对于捉襟见肘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是否合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近十年来的变化情况,即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情况。从中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在逐步实行成本分担,其中政府分担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个人分担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个人与家庭所支付的职业中学学杂费增长速度较快,占生均教育经费、城乡居民收入的比重均有所上升。但在成本分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水平偏低,这严重制约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从2007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方面要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的三大任务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是职业教育的黄金发展期,重点则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中职招生规模将扩大到800万人。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目前还做不到实行免费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家庭应为其子女上学交纳一定的费用。所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制来合理分担教育成本,从而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困难,保证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而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认为需要对成本分担的各个主体加以改进,加快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社会捐赠,加强政策立法,并积极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这样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更趋合理。

四、如何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

(一)科学核算教育成本,合理制定学费标准

1995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收取学费的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费标准,要低于同类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杂费;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学费标准要低于同类中等专业学校的学费”。这是在当时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提出来的,但在13年后的今天,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明确学费占年生均教育成本的比例。按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依次减弱,那么政府的补贴也应该依次减弱,即各级教育的私人成本分担要逐渐加强。由此推断,政府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应介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不宜高于初等教育,也不宜低于高等教育。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中,私人分担的部分即学费最高不该高于高等教育学费25%的标准,建议控制在年生均教育成本的20%以内。

(二)加大政府经费投入,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

众所周知,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是各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政府财政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职业教育的极大发展又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1862年,美国在林肯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联邦政府拨款资助职业教育的制度。此后,联邦政府通过多次追加对职业教育的拨款,并扩充受资助的范围,使职业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同样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巨头。而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上也是不能“缺位”的,而且至少要负担教育成本的60%左右。因此,政府需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尽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保障机制,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能够每年稳步增长,这样才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

(三)创造条件吸引投资,加快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在研究报告中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公立学校必须通过收取学费来补偿一部分成本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两种办法,一是制定学费标准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二是在政府确实没有能力扩大公立学校系统的规模时,积极扶持私立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在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政府又不太可能大幅度提高对其投入的背景下,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和私人资本,加快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失为一条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途径。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57所,当年招生52万人,在校学生超过110万人,分别占全国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10.9%、9.2%和7.9%,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保护好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快速发展,从而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模式更为合理。

(四)积极加强立法工作,鼓励社会捐资办学

西方国家的社会捐赠资金是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初等教育都受到了社会各界大量捐赠的资助,这不仅使得教育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更反应出了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捐赠很小,它占总经费的比例也每年都在下降,从1996的2.42%减少到了2004年0.18%,所占比例极其微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社会捐赠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不够完善与规范。西方国家对社会捐赠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如政府对社会捐赠的个人和企业减免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个人投入学校的建设资金税前列支等。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立法工作,以此来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捐赠行为,充分发挥社会捐赠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企业分担成本

中等职业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将没有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劳动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成技能熟练、上手快、用得好、留得住的技术工人或服务人员,提供的是职业教育产品,企业使用这些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使员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不仅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盈利能力,还节约了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降低了企业用不熟练员工带来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企业购买的是物化在培训者身上的职业教育服务。因此,企业应按照接收员工的数量、专业、层次付给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企业承担的职业教育成本费用的分担形式,除《职业教育法》中规定的提取方式和比例外,还应制定企业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政策。

(六)关怀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从世界银行模式看,要让公共性的职业教育服务惠及经济贫寒学生,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自行调节,可能有三种方式:一是作为基本技能训练的职业学校教育,政府财政需要尽可能提供基本资助和补贴;二是有一定市场回报率的职业教育,政府应通过贴息贷款或奖学金等予以资助;三是有很高市场回报率的职业教育,政府应对学习成绩较为优异者提供全额资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我国政府应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负起更多的责任,特别要对资助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然而现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没有如高等教育一样形成一整套由“奖、贷、勤、免、助”组成的完整的资助体系。鉴于此,笔者建议:一要加大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奖学金力度,这样既可以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又可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要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扩展到中等职业教育中去,尤其是扩展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去。中等职业教育有前景好、贷款风险小的优势,它有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良好环境与条件;三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建立学杂费减免制度和勤工助学制度,让贫困学生及其家庭不会因学致贫,因学返贫,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四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制度,目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基本建成,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已经纳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范围,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制度却尚未建立。虽然2006年国家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金,受惠学生达到80多万人,但距离完整、系统的学生资助体系还相差甚远。因此,需要利用未来几年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契机,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这样不仅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可以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能够有利于教育自身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职教育不能免费[N].中国青年报,2007-7-19.

[2]窦现金.欧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30-31.

[3]IIEP.Financing Secondar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2005.352,OECD.Education Trends in Perspective-Analysis of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M].2005.77.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毕业生的每年增多,2008年金融危机对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就业已经成了社会公认的一个大问题。如何通过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使毕业生所学的方向和专业适合岗位要求,这是毕业生顺利实现毕业即就业,而非毕业即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1、当前学校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加以改革。

1.1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需要进一步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是不同的,它更加侧重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出发点除了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适应性,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的实用性,毕业后就能够被用人单位接受,能够迅速的对岗位胜任。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侧重点。

1.2专业设置的社会性和教育性不够

当今的社会分工已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已形成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密切依赖的整体格局。这种格局要求有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不断地充实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具体岗位之中。技能型人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的一种,它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有机的劳动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现阶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依据社会的不同分工,进行专业设置,培养从事各类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好多都是相似的,课程设置技能型不够,作为职业技能型的课程有待进一步改进。

1.3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树立对学生负责的服务意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为他们的就业考虑。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来到自己学校上学,更要考虑学生从自己的学校毕业以后去哪里工作,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学校要树立为学生全程服务的意识,迎进送出顺利就业,课程设置上和建设上更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社会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设置相应课程。

2、课程改革与建设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2.1需要设置以职业指导课程

对于我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设立职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时至今日职业指导在绝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或有开设职业指导课而未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并且仅限于在毕业前的突击指导,多侧重于政策教育,简单的就业技巧教育,内容不全面。职业指导课的师资薄弱,指导课的水平和效果有待加强。因此,职业指导要走上正轨,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把职业指导纳人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不仅包括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择业观教育,择业技巧教育,毕业生心理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教育,还包括诚信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职业指导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认识;二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三是职业生涯设计;四是就业政策法规;五是求职技巧。总的来说,职业指导课程要实用化、个性化、现代化。课程要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就业目标诉求来制定,使课程实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先进的“体验式、情景式、演练式”模式用在课堂中。还要利用先进的工具,使课堂现代化,以加强接受效果。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二是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是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2.2课程改革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

在学校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调查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内,对专业的受欢迎程度做好有效预测,不盲目开设专业,不盲目增加或较少相关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个全面的把握。技术学校课程应该体现职业教育以发展技能为主的本质,而目前有的课程陈旧落后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有的太过高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学力,而且大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重理论轻技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课程综合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同时,培养初中级级技术人才也是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呼唤。

2.3课程改革应该考虑培养学生身心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都为其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其中包括高中阶段的专业教育)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职业心理的发展,已使他们具备了接受某种专业教育、从事一定社会职业的心理基础。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概念的、判断的认知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日益强化,其意志的坚定性以及情感的稳定性、社会性、职业性得以进一步加强,外在的技能性活动也进一步熟练,并且也易于形成固定的操作能力。所有这些都为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使其认知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这正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所必须依赖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先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3.1课程改革应因地制宜

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很多有效的课程教育模式。但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说是绝对通用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不同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教育改革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

3.2课程改革应该建立动态运行机制

课程设置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采用发展的眼光,将课程设置纳入到按需增减、按需调整的动态运行机制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3国外在职教课程改革方面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从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来看,现代职教课程呈现出从传统的“教程”向“学程”的转变;从传统的“教育专家导向”向“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和“劳动力本位”转变等特点。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些特点,开展适合时代和国情的职教课程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能力、有实力、有潜力的求职者。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谭昌藩,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第8篇

中职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的内涵

从目前学术界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概念的界定来看,尽管尚未形成一种共识,但主要是指实践理论一体化,重点培养学生从业后所需要的特殊知识和能力的教师,在能力方面特别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整合应用。

现代汉语对“补充”的基本解读是进一步充实;补足所缺之物。“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不是通常的数量上的补充吸纳,而是为弥补中等职业学校因政策、人事制度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进行的力度较大的纳新。其目的是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源,对象是“进得来”、“留得住”、“跟得上”、“选得上”的合格或者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

机制是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广义上属于制度范畴。体制和制度是机制建立的基石,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机制通常是由组织、制度和运行三部分组成。因此,一个好的机制,要有健全的组织、完备的制度和顺畅的运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等职业学校所需专业课教师应该如何补充,为何要补充,必然涉及标准、程序、要求和地方财政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不同于规定教师入职条件的“准入制度”,而是更强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对合格甚至优秀人才的吸纳和引入。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主要应由培养机制、入职机制、使用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等诸多机制构成。同时,在建立上述补充机制时必须明确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的基本内涵是吸纳更多合格的甚至优秀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工作,核心是使合格甚至优秀人才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时能够“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

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更具特殊性,基于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还应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从源头保证高素质教师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2008年招生的基础上再扩大50万人,努力实现招生860万人的目标。要保持中等职业教育这种发展的势头,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教师的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但从总体来看,职教教师队伍基础薄弱,保障不足,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环节。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随着职业教育的持续扩招,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二是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偏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问题突出;第三,管理制度不健全,职教特色不明显,相关的条件保障不足。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和中等职业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同时,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录用、选拨制度及其途径和方法,远不如普通教育系统那样完整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补充出现断层。因此,尽快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是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于建立中职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的建议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怎么建,怎么办?并非一蹴而就,既涉及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现实需求等诸多教育系统内部的关系,也与整个社会环境、经费、政策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关系和内容密切相关。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来看,这些条件的具备和成熟尚需较长时间。站在现实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应该是当前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的关键。

积极推进扩大中等职业免费师范教育

从 2007年秋季起,国家开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目的是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扎根农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奠定基础。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的带动下,全国许多省份都相继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对加强和稳定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我国最早建立、最具影响力、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本校培养职教师资的优势,响应国家政策,积极为广西、海南、新疆、、浙江省温州市等培养免费师范生。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下,借助国家公共财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做法可以在更多学校实行。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完全有能力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积极实施师范生免费政策是国家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创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

加大专业硕士培养力度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侧重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学位,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以职业动机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和岗位,以及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为缓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短缺和不称职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大力发展工程、建筑、农业推广等领域的专业硕士。一方面,获得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通过招聘录用充实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的专业硕士教育,对当前在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施继续教育,以此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