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

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7 11:28: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财务费用概念及内容

第1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 餐饮企业 特点分析

一、对会计核算的认识

会计核算是指记录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的过程与结果,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系列财务、成本、成本指标,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据以考核经营目标或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对会计对象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就是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是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餐饮企业的特殊性

现代餐饮企业,是集住宿、饮食、商品零售、娱乐、旅游以及交通票务等为一体的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变现在:(1)功能的综合性:集生产、销售、消费多种功能为一身,要满足不同客人的各种消费需求,有着兼据商务活动中心及社交中心等功能;(2)劳动密集性产业:餐饮业对服务人员的需求较多,对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日益提高;(4)经营方式灵活:餐饮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区位优势,发展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4)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统一:餐饮企业的服务过程也是顾客的消费过程,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二)餐饮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餐饮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在会计核算时要遵循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以及修正性原则,与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相比,其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

1.会计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的复杂性

现代餐饮企业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经营项目,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就具有多样性,包括的内容包括原材料、服务设施、餐具、配料、饮料等,加上餐饮企业存货种类多,进出频繁的特点,甚至有些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经营场所较多,也就增加了管理控制和会计核算的难度。

由于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集生产、零售和服务三种职能于一身,其会计核算上也无法像其他工业企业那样,按照产品逐次逐件进行完整的成本计算,一般只能对经营单位或经营种类耗用原材料的总成本,以及营业收入和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核算,也就造成了核算方法的复杂性。

2.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服务业由专门从业人员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设备和工具为顾客提供带有技艺性的劳动。在会计核算时,需反映出按规定收费标准所得的营业收入,服务过程中开支的各项费用以及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成本。餐饮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其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取得的总成果,由于餐饮企业功能的综合性,其经营项目较多,收入结算方法也比较复杂,会计核算必须要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劳务收入按时入账。对于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会计核算时要按实际价款记入“营业收入”科目。其核算内容包括宾馆收入、餐馆收入、商品部收入、冷热饮收入、服务收入等以及各类企业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3.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

根据费用要素,一般将服务业的成本和费用项目划分为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辅助营业支出及财务费用五个科目。辅助营业支出在期末要分配摊入各项营业费用中,“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两个科目被用来核算企业各营业部门成本费用开支。管理费用是核算公司管理机构的和非营业性的费用开支。财务费用则是核算企业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等费用开支。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明细项目应该包括:餐厅在经营中耗用的各种食品原材料、饮料、调料、配料等的实际成本,零售部门的商品销售成本,票务部门的票务费等。费用的明细项目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作餐费、物料消耗、制服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展览费、折旧费等,与其他企业相比,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项目较多。

4.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

餐饮企业的货币结算是以货币资金为主,并且具有收款点多、进货渠道品种及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在会计核算时,要确保出纳和会计各司其职,明确分工,钱财分离,防止舞弊行为;同时还有较多的使用营业状况表、楼层房间动态表以及现金单等财务单据和表格,确保报现金结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目前银行卡、信用卡等结算方式的多样性,会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核算方法。

5.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

一些餐饮企业具有涉外性质的业务活动,在会计核算中,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办理外汇存入、转出和结算的业务,涉及外汇业务,应采用复币记账,反映原币和本币,计算汇兑损益和换汇成本。

三、总结

总体来讲,餐饮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复杂性,营业收入与费用分布结构不同,营业成本与费用核算的不同,现金流量结算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综合性以及涉外性质的餐饮企业要按照外汇管理条例和外汇兑换券管理办法等特点。

参考文献

第2篇

1 房地产目标成本概念及现状存在问题

目标成本顾名思义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并作为合成中心全体人员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它是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房地产的目标成本是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内的全过程成本, 遵循成本的“总值可控、动态管理”。

房地产目标成本科目主要包括开发期内完成房地产产品开发建设所需投入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用、开发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发期税费、其他费用以及不可预见费用等。在房地产目标成本科目中,土地费用为市场招拍挂形式确定,公共配套费用为各地市缴费标准,开发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开发税费均根据国家及房产开发公司标准执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根据市场招投标及开发全过程工程控制为主,在房地产全过程成本控制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1.1 房地产用地规划时对业态规划模糊,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成本,导致效益降低。例如:像城市综合体等多业态项目,业态规划时未分析市场的销售及业态成本情况,导致了产品建造后销售惨淡及利润降低。

1.2 方案、深化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标准化程度较低,设计满足不了施工及销售要求,产生了大量成本浪费情况,影响了目标成本的准确性。

1.3 实施阶段设计变更、签证较多影响了目标成本的可控性。

2 目标成本存在问题分析

房地产业一直为国家朝阳产业,前几年有可观的利润。随着国家调控及市场的激烈竞争,房地产效益不断缩水,问题也逐渐暴露。许多房企也由原来“核算型”企业(做了再算)向“价值创造型”(算了再做)企业转型。现针对以上房地产各阶段影响目标成本的因素中,现展开进行分析如下:

首先,在房地产用地规划阶段,因业态分类模糊导致了利润的降低,许多房地产公司拿地后便考虑立即进行开发并达到预售条件,往往对用地规划阶段成本把关不严,随意对业态进行规划,不考虑效益最大化。这就使许多项目没有经过考察论证就急于规划报批,致使房地产目标成本前期便处于“粗放式”状态,最终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销售、成本压力骤增。

第二,方案图纸及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许多房地产公司因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限额设计,没有统一的建筑风格,没有较好的设计成本团队,导致了目标成本的不可控制。

第三,施工阶段因为项目人员业务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图纸设计的错、碰、楼等现场导致了施工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及签证。

经过考察诸多房产项目,以上几方面对目标成本影响效果所占的比例如下:第一项本阶段成本控制的效果约为75%~80%.第二项本阶段成本控制的效果约为15%~20%.第三项施工图设计结束至项目实施阶段,本阶段成本控制效果约为5%以内。

3 目标成本控制需采取的措施

3.1 项目产品定位清晰明确,形成房地产目标成本“概算版”

首先,在房地产开发前期(尤其像城市综合体的多业态项目)充分调研当地地产市场,调研各业态的销售情况,应用容积率指标控制面积,结合市场需求对不同业态建筑面积的合理配置,建多少高层、多层、商业、别墅、花园洋房;配置那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获得最大销售额。

其次,根据本地区需求情况采用不同产品进行比例搭配及确定交房标准。参考往期类似业态成本情况(其中包括配套费用、建安成本、各项开发税费等),将各不同业态进行组合,并进行测算(销售收入及成本支出测算),选取满足“效益最大化”的业态搭配比例。业态比例及初步交房标准出具后,形成房地产目标成本第一版—成本“概算版”。

3.2 方案的设计比较,进一步细化目标成本。

各业态搭配比例及目标成本“概算版”确定后,对业态和户型进行多方案设计比较,通过比较确定单体平面和户型;通过对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的比例测算,确定最合理户型和户型搭配从而获得最大得房率和销售面积,并根据当地情况确定合理成本。此阶段对交房标准已基本确定,根据扩初方案进一步将目标成本“概算版”细化。

3.3 施工图设计及深化阶段,确定目标成本“预算版”。

施工图设计阶段将价值工程及限额设计两者相结合。

首先,根据价值工程,做好房屋建造标准。价值工程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达到产品适当的价值,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房地产价值工程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不变,成本下降。(2)功能大幅提高,成本略有增加。(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4)功能略有降低,成本大幅降低(5)成本不变,功能提高。在价值工程体系中选取适合本项目价值体系,并确定房屋建造标准。

其次,项目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设计,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凡是能进行定量综合的设计内容,均要通过计算确定,要充分考控制建筑设计标准,控制单体工程配置标准;比较外墙保温材料和作法,门窗材质、标准;外装饰材料的选择搭配,室内不同公共部分装修标准、装饰材料的选择搭配,在满足必要使用功能的同时成本最合理。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在限额设计中结合价值工程,充分运用价值工程分析,确定合理功能。

第三,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细节,对土建、水、电、暖专业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比较,例如:人防工程决策、土建车库与机械车库的技术经济比较、电梯、空调的配置方式、基础形式、主体结构形式、挡墙形式等等。在设计细节上满足后期使用功能,同时在此阶段应选择业务实力强的设计院进行设计,保证使用功能满足要求,减少后期 的设计变更。

施工图经过深化及内部审核后,需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介入进行预算的编制,同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材料暂定价,编制本项目目标成本第二版—目标成本“预算版”。目标成本“预算版”编制完成后进行招投标工作,并与投标单位进行工程量及组价的核对,最终完善目标成本“预算版”确保施工图纸范围内的内容明确,目标成本“预算版”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第3篇

摘要2006年以来,“利得”和“损失”概念给会计学习及会计实务工作中带来了极大困惑,本文阐述了如何在现行准则下确认“利得”和“损失”以及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并针对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收入利得费用损失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颁布的会计准则加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笔者认为增加“利得”和“损失”是为了补充“收入”和“费用”无法反映的损益,更好的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但时至今日我们对“利得”和“损失”的确认、计量、记录仍不是很清晰。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如何界定“利得”和“损失”,以及涉及到的有关账务处理。

一、2006准则下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一)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为清晰理解利得和损失的内涵,我们来比较一下在美国和在我国对利得和损失的定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报告,将财务会计报表要是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向业主分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十项。其中对利得的定义是“某一个体除来自营业收入和业主投资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或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增加”。对损失的定义是“某一个体除来自出于费用或派发业主款外,出于边缘性或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净资产)之减少”。由此可见,FASB将利得和损失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平行于收入和费用,这种定义下的利得和损失属于狭义观。

2.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在2006年颁布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利得定义为“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将损失定义为“有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定义类似于FASB,属于狭义观。但是,我国的会计要素依然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也就是说利得和损失在我国并不是属于独立的会计要素,也不是从属于收入和费用的子要素,而是从属于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子要素。我国会计准将利得和损失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另一部分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二)涉及利得和损失的会计确认

基本准则中没有反映出利得和损失具体内容,涉及到的内容散见于各项具体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但涉及内容也很少。正如前所述,利得和损失的在确认和计量时根据情况的不同,分别计入所有者权益或当期利润。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根据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可以看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间的差额;

第二,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两者差额确认为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第三,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变动以外原因引起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应享有的份额;

第四,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金额;

第五,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以上几种情况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均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予以反映。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根据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可以看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时形成的净收益或净损失;

第二,为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差额;

第三,由于债务重组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第四,资产清查盘点形成的盘盈或盘亏;

第五,接受捐赠的利得或公益性捐赠支出;

第六,政府补贴利得;

第七,企业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非常损失。

以上几种情况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利得通过“营业外收入”账户反映,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账户反映,也可以理解为列示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两个账户的经济内容属于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二、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准则中“利得”和“损失”概念的引入,使我们从全面收益观出发,给除收入和费用以外的收益正了名,通过准则及指南的挖掘也能列举出一些会计工作中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但是由于准则表述不明确,有关利得和损失的讨论一直没有休止,甚至给我们的会计确认带来了很多困惑,主要存在一些几点问题。

(一)利得和损失在会计要素中的定位模糊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的会计要素依然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根据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及分类,利得和损失是属于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子要素。但是我们看到会计等式: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可见收入和费用与利润具有同等地位,同是会计要素之一,而利得和损失却在会计要素中没有反映,既然我国在定义收入和费用时选择是和美国一样的狭义观,那么利得和损失应该和收入与费用具有同等地位。

(二)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混乱

本文在前面列示了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集中情况,是依据利润的计算公式推断的。因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对于争议较大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是否属于利得或损失,笔者认为由于这几项是在计算营业利润的项目应该算作日常经营活动的内容,应划分为收入或费用的范畴。但是根据准则应用指南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界定为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对“资产减值损失”界定为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所以很多人通过应用指南的解释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应归为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和利润的计算公式出现了相矛盾的地方。另外,也有人认为“投资收益”也属于利得或损失,可我们看到投资收益的形成是由于让渡了资产的使用权,还是属于日常经营活动的,不能算作边缘性的活动。可见对利得和损失的确认还是很混乱的,在理论方面也无法统一。

(三)利得和损失在报表中难见真身,令人费解

会计六要素都清晰的分列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而利得和损失由于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所以静悄悄的藏在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利润表里,在资产负债表了更是等不到任何体现。纵观两大报表除利得和损失之外,其余项目都各司其职,要么属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列示在资产负债表里,要么属于收入、费用、利润列示在利润表了。而利得和损失归属在两大报表却找不到具体项目,这给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很多的迷惑。不符合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清晰性、相关性要求。

三、利得和损失确认的改进意见

(一)明确利得和损失在会计要素中的地位

方法一,设立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使它们处于和收入、费用同等的地位。这样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该等式清晰易懂的反映了动态会计要素的关系,给利润表的编制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方法二,保持现有六要素不变,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广义的收入和费用要素下的子要素。这样使我们长期使用的“利润=收入―费用”会计等式更具合理性,也符合全面收益观的要求。

相比较以上提出的两种方法,笔者更倾向于方法二,这样既保留了我们的传统习惯,有体系了全面收益观,让会计从业者也更容易理解。

(二)进一步细化利得、损失、收入、费用的核算内容

如果我们不将利得、损失融入收入、费用,那么就要在相关的具体准则中明确说明相应的核算内容,单独列示利得和损失的确认、计量范围,明确日常经营活动和非日常活动的标准。毕竟我们现在的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很难从各个具体准则的只言片语中去深挖到底哪些是利得和损失。更何况现在的准则前后、或和应用指南在语言表述上都还有些模糊不清或前后矛盾的情况出现,就连我们认为相当专业的学界也都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可见对利得和损失正身是势在必行的。

(三)给利润表扩容,将利得和损失体现在一张报表中

利得和损失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种变动有源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也有计入当期利润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既然现行准则已经从全面收益角度出发,那不如将利润表扩容成全面收益表,将日常活动对收益的影响和非日常活动对收益的影响共同反映出来,同时列示清楚利得和损失项目让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清晰明了的看清企业收益的变动原因,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现行准则已经不仅仅是强制执行与上市公司了,而是在大、中型企业加以实施,作为会计无论是以受托责任还是以决策有用为目标,都应该提高清晰明了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要素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明确“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核算也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 运用

面对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竞争的局面,如何加强、规范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施工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多施工企业项目遍及全国,甚至跨越世界,针对这种点多面广的特点,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于施工企业,以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预测、组织、控制,使公司的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无疑是有益的选择。

一、全面预结算的概念及内容

全面预算是指在管理中,对与单位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全面预算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四部分。各类预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系统,公司一切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时后有决算考核。

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套由预算的编制、执行、内审、评估与激励组成的可运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1)总部作为战略筹划者,根据市场环境与集团战略提出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2)采用上下结合式预算编制模式,强化预算审批权;

(3)重点审核各子公司及二级单位的业务预算,对获准通过的业务预算进行全方位监控;

(4)加强对各子公司及二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与考核;

(5)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严格控制预算调整。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对企业的决策目标及资源配置加以量化,并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协调运转的控制系统,因而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其主要部门及其职能设置如下:(l)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一般由集团总经理担任,负责预算管理的重要事项,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权威性。(2)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办公室,由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当主任,以财务部为主导,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3)预算管理委员会分别吸收营销、生产、采购、技术、信息、质检、内审、人事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担任委员。

四、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全面预算体系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四大部分,这四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的编制应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体现出分权与集权的统一。其顺序如下:

(l)首先由集团总部提出预算思想与目标;

(2)下发预算目标并由各子公司、二级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编制预算草案;

(3)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初步协调和汇总;

(4)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子公司。

(5)对通过的预算方案以内部法案的形式下达到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施工企业集团的二级单位的管理重点是施工项目的预算管理,即业务预算,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团总体预算。下面谈谈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

(1)工程价款收入依据与业主签定的合同文件按其工程内容(工程量清单)分析编制。

(2)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附加费。计算公式如下:营业税金及附加=工程价款收入*综合税率(一般按3.41%计算)

(3)人工费是指列入预算费用的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奖金及福利费等。

(4)材料费指列入定额的材料、构(配)件、零件、和半成品、成品的用量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量,按相应预算价格计算的费用。材料费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占主要地位,其比重达50%左右,因此,准确计算材料费对预算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供应价格+运杂费)*(1+厂外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材料供应价格是材料预算价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应进行仔细的调查和分析,按实计取。材料分外购材料、地方性材料、自采材料分别计取材料原价。

(5)机械使用费指列入预算定额的施工机械台班数量,按相应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计算的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小型机具使用费。

(6)其他直接费指直接费以外施工过程中的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依据合同分析实验费、合同100章费用、场地清理费、临时设施及其他费用。

(7)间接费用是指企业各施工单位,如工程处、施工队、工区等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8)项目管理费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9)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资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五、全面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达到各子公司、二级单位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子公司、二级单位必须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预算执行计划进度,这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进行过程监控的依据,也是预算管理委员会考虑是否调整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

六、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与考核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业绩考核委员会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评估,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写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预算评估的重点是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到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总结经验与教训,加强管理。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业绩考核委员会在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基础上,对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考核,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效

(一)促进了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预算的基础是计划,因此,预算能促使企业的各级经理提前制定计划,避免企业盲目发展,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事实上,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二)促进了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了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

预算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全盘考虑企业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便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由于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推诱的事件发生,它能调动企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促成企业长期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提供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了内部控制

预算是对企业计划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预算为业绩评价提供了标准,便于对各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也方便了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进行了规范,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消除了指令朝令夕改、活动随意变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工作。

(四)提高了管理水平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要求与各项管理制度的密切配合,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重点的各项措施得到了落实:抓以现金流量为主的财务管理工作;抓突出经营创新的业态发展工作;抓风险控制的内控监督机制;抓规划发展的现代物流建设;抓机制创新的企业改制转制工作。从而,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第5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财务监管

企业集团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企业集团是许多相关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和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多级法人联合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年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集团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具有相当实力和规模的企业集团,伴随着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其财务控制方面也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前,先了解相关的概念及理论。

财务控制指为实现企业预期财务目标,由各级财务管理主体根据财务预算等财务标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制约财务绩效的各个因素实施必要的约束,并对脱离财务标准的显著偏差进行调节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财务控制的内容

(一)企业财务控制的主体首先是公司董事会

根据理论:“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管理层次上。”实证分析表明,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公司股东向经营者授予经营管理权可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因为由众多的股东们直接参与公司决策、经营管理、生产控制的成本是惊人的。但是关系的确立又必然招致成本。这种成本不仅最终由股东承担,而且它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甚至可能威胁公司的生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架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董事会对经营者财务约束和控制的强化。根据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董事会由创立大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从董事会的职权来看,我们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结论:公司治理结构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管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从本质上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从机制的角度分析,财务控制首先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企业经营者的职责,而是出资人对企业财务进行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反过来,财务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财务控制的客体

首先是人(经营者、财务经理等管理者、员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内外部财务关系,其次才应该是各种不同的企业财务资源(资金、技术、人力、信息)或现金流转。

(三)财务控制的实现方式应该是一系列激励措施与约束手段的统一

为了降低成本,实现财务目标,必须设计一套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机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解雇或替换表现不佳的经营者;通过董事会下设的各类委员会完善公司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监控职能;清晰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之间的决策权、控制权的界限;推行经营者、员工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制度”,包括年薪制、利润分享制、认股权计划等;实行预算管理;通过组织机构的设计与重整,完善内部组织控制和责任控制、业绩评价制度。“外部机制”的因素或手段包括:经理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一个理性的经营者、员工在人才市场的影响下,可能不会过度违背公司股东的利益;控制权市场上潜在购并者的威胁;政府的法律;资本市场上的监管者,如政府、中介机构、专业证券分析师等。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现状出现的问题

(一)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

有的子公司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还要筹集资金,母公司拿不出钱来补充子公司的资金缺口,银行贷款金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企业为此承担财务风险。各子公司在资金管理上对母公司都有所保留,母公司资金出现资金缺口时,各子公司亦很少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母公司也要增加负债来缓解补给,这样又增加了财务费用,加重还款负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给予太多自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分散和占用的矛盾突出。公司试图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但因缺乏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作支撑,无法解决成员企业资金严重沉淀与闲置、不能将资金集中投放于优势领域等问题。

(二)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明确

在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公司(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须将一些决策结果报请母公司备案即可,因此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其对子公司的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即对子公司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母公司的预算方案不下发给子公司实施,子公司在预算制定计划时也不考虑和参考母公司的预算,这样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预算上不能很好的衔接。子公司的预算管理各自为政,因而使得各成员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仅仅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少会结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从而导致成员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重视短期行为,忽视长期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难以融合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各年度、季度和月份预算的推行无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算效果。

(三)财务监控不完善,财务政策缺乏一体性

公司集团本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财务监控缺乏全过程,监管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如:监控部门的权威性差,内部审计部门仅联系外部审计对项目投资完工进行审计,下属公司的经济效益仅依靠社会审计。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不系统;财务监控机构不健全、监控人员素质不高、监控方法和手段落后,监控效率与效力低。

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财务控制权分散,缺乏对财务行为的有效监督

财务权力分散,缺乏监督的子公司、分公司享有过多的资金调配权、筹资权、收益分配权,导致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财务行为缺乏控制,为各种违规行为开了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次,往往缺乏规范的决策机构、决策程序及内部监督机制,导致没有监督、没有程序约束的财务权力过分集中在部分管理者个人手中,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无序和混乱。

(二)未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模式

财务控制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选择集权、分权和集权分权相结合的财务控制模式决定着企业财务控制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是我国企业集团的建立时间较晚,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三)内部监控力度不够

集团内部审计属自我监控,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有效的监控,然而,它又是最具弹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监控。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加之长期以来我们对内部监控的忽视,集团内部财务监控处于较薄弱的状态。主要表现:一是集团领导对财务监控重视不够,监控部门权威性差;二是财务监控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不系统;三是财务监控机构不健全,监控方法和手段落后,监控效率和效力低。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集团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实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集团由于规模迅速膨胀以及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在财务控制与管理上尤其是在对子公司的管理和处理母子公司财务关系的问题上存在财务控制失效问题,影响着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发挥,也影响着企业集团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适应集团发展的财务监控机制,及时堵住各种财务失控的漏洞,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翁冬青、甘宏记、陈剑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探讨》,《广西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第6篇

一、会计差错

严格意义上的会计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因疏忽造成会计资料上的错误。由于会计资料主要以数字说明事项的状况,会计差错往往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事项描述存在差错,这属于会计定性差错;二是对数量的记录与出现差错,这属于会计定量差错。

(一)会计定性差错

会计定性错误从会计工作过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会计审核疏忽

在业务经办人员处理完有关业务后,将所获得的原始票据送达会计部门,以便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第一个工作环节是对该票据的形式与进行审查,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点疏忽,都会造成会计资料存在虚假不实。

(1)形式上的审核存在疏忽。主要是指对票据本身的不规范性等缺乏警觉,未发现一些隐含的。因票据形式上的不规范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有:①白条入账问题。以正式票据报账,是国家有关制度明确要求的规范做法。之所以作这种规定,是因为国家试图以制度强制规定的形式,保证入账所用的凭证形式上可靠,进而为保证该凭证所反映经济业务的可靠性提供一种有效依据。实际工作中,常见以白条抵顶收据,以白条抵顶发票的现象。②格式不统一的问题。据以入账的许多原始票据,均规定有统一格式,如银行结算凭证、发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收据等。如果在报账单位发现凭证应采用统一格式而未采用统一格式的,不仅给对方单位偷税漏税提供了方便,更重要酌是,本单位业务经办人可能存在虚报支出等问题。③手续不完整问题。据以入账的票据应有多人处理、签章的证明,尤其是原始凭证,更是要求盖有“财务专用章”、“营业专用章”等公章及经办人的私章,通过多人签章的职责牵制,保证凭证上经济业务的可靠性。如果预先设定处理手续未完全履行,则给某些业务经办人舞弊提供了机会。④要素不齐备问题。所获取的原始凭证或自制的原始凭证,都应经过多人之手进行相关处理,并由有关人员签章。如果某些应填写的内容未填写,一方面使业务本身的合法性与真实性无法判断,另一方面给进一步查证制造了人为障碍。

还有从凭证日期、编号、往来单位名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被忽视的情况,此处不再详述。

(2)内容上的审核存在疏忽。主要是指票据作为载体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上有问题,在审核时未予察觉的情况。如果检查者已察觉而未予揭发,这属于放纵内容有问题的票据,则不能视为会计审核疏忽。①经济业务记录内容不实问题。除非票据上几项要素的记载显现出现矛盾,业务内容不真实是比较难以发现的。一般情况下,不真实的记载是企图使不合法事项披上合法的外衣。②经济业务记录内容不合法问题。通过原始凭证审阅,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凭证上所记录交易事项违反了国家现行的、行政法规等,但单位的会计人员未予制止,依旧予以入账。③经济业务记录内容不合理问题。这本身并不是会计人员所造成,通常导源于业务部门的决策,这种决策中可能隐含着收取回扣或得到好处费等舞弊现象。

如果在会计审核中疏忽对此查证,也属一种工作差错。

实际上,上述说明是针对经济业务在未入账前所进行的审核而言,除此之外,事后复核也存在类似上面所述的情况。

2.会计确认疏忽

会计确认疏忽是指对经济业务属性误解或因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规定产生误解而发生在会计账户选定上的疏忽。这种疏忽可能引起相近会计指标或项目彼此消长的变化,比较易于判断。

(1)对经济业务属性的误解。例如,一项支出属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属成本支出还是期间费用支出,在许多时候是难以判别的。有相当一部分业务包含着不确定性因素,容易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直觉,引起对交易事项属性的误解。

(2)对会计规范含义的误解。我国用于会计人员实际操作的会计行政法规很多,但最常用的是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按行业制定,内容偏粗,对会计报表要素的确认缺乏操作性,虽然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会计制度的缺陷,但仍然无法为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提供详细的指南,由于我国会计规范建设注重宏观调控和给单位会计处理较大灵活性与主动性,进而导致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设计上更趋抽象,对于相当一部分理解力较差的会计人员来说,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执行可能产生种种误解。

3.会计转记疏忽

会计转记疏忽是指在账务处理中,从一种会计资料到另一种会计资料过户记录时所发生的窜户错误,又称“张冠李戴”错误。如将借记“管理费用”误入“财务费用”,将借记“营业外支出”误入“其他业务支出”等。这种错误,在改变经济业务性质或类型的同时,也计量的正确性。

4.会计政策误用

会计政策误用是指因会计部门负责人对会计政策运用的限定缺乏了解而造成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选用了不适合本单位具体环境的会计政策;②从多种会计政策中,没有找到最为适用的会计政策;③频繁变动已采用的会计政策;④因理解存在问题,使会计政策的运用发生扭曲等。

(二)会计定量差错

会计定量差错比定性差错更容易发生。因为,文字识别比数字识别更明显,更生动,而数字有枯燥与难以记忆等特点,能使会计定量发生多种多样的误差。

主要有以下会计定量差错:

1.会计审核疏忽

从单位外部或内部获取的原始凭证,可能存在某些计算差错,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这些计算差错在复核中未被发现,从而导致会计人员所编记账凭证也随之发生数量差错,进而影响会计账簿、报表也发生失实。

2.会计计量疏忽

会计计量疏忽是指对经济业务的数量描述或会计要素价值的反映因会计人员的疏忽而发生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有:①计量选择不当。如存货计价方法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但误用后进先出法。错用不适当的计价方法,可能使被计量项目与相关项目的价值发生彼此消长的变化。②计量过程存在偏差。因分配标准的估计因素、计算方法错用、受益期间的误计等造成计量数字失实。③计量结果发生差错。这种情况主要源于计算结果存在算术性错误,或从计算结果在计算工具上的反映转化到会计资料上的反映时发生笔误。

3.处理疏忽

从会计凭证到多种账簿的登记,以及成本、报表编制等,因会计人员疏忽,可能发生以下会计定量差错:①数字计算错误;②数字转抄错误;③因串户登记引起数量错记;④因凭证丢失等原因引起漏记;⑤过账时发生反向登记;⑥因账实不符需要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但会计人员未予调整,并据此编制会计报表;⑦其他。

从某种意义上看,会计定性差错与定量差错有时交互发生;定性差错必然影响数量的绝对数;较大的定量差错也能够导致定性差错。

二、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为了个人或单位的某种利益需要而在会计资料中作假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从事职务工作时完成的有预谋的活动。按其目的可以将舞弊分为以下几种:

(一)贪污公款

贪污公款是指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非法占有公有款项的行为。它一般发生在会计员与出纳员相互兼职或者相互串通的情况下;有时,由上述人员兼任采购、报账人时,虚报冒领也可能发生贪污现象。贪污公款是会计人员易发生的行为,在国家有关部门所统计的行业犯罪中,居于较前位置。由于贪污手段多样,不断实施技术翻新,此处不再详列其具体名目,相关可参见本书“下篇”的叙述。

(二)贪污公物

贪污公物是指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盗窃、骗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有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容易发生在会计人员兼任实物保管人或借领用物品之机冒领实物之时。比起贪污公款,贪污公物对会计人员具有很大难度,因为掌管账簿与现金同在财务(会计)部门,贪污行为的实施拥有地缘优势,如要超越本部门实施贪污公物的行为,无疑障碍重重。

(三)挪用行为

挪用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将具有特定用途的财产私自或违法用于别处的行为,具体形式表现如下:

1.私自挪用

私自挪用是指会计人员在未经单位主管领导授权的情况下,将单位钱财私自挪作他用,尤其是用于个人的某种支出或用途。最常见的是以白条抵库,私自将公款用于本人或他人的生活消费或进行经商活动。

2.违法挪用

违法挪用是指会计人员受单位领导的支配,将法定用途的资金改用于其他用途。在中,专款专用的管理已不多见。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拨款仍限定了具体的用途,违法挪用预算内资金用于预算外项目、事业费行政费用于基建支出、基建拨款改用于经商等,还常常发生。

(四)偷骗税款

偷骗税款是指通过在账务处理或其他会计处理环节造假的手段,以达到给国家少交税款目的的行为。偷税行为在一般企业中均可能发生,骗税主要发生在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中。可以按偷骗税的税种或具体方法,将此种行为划分为许多种,在此不再赘述。

(五)转移财产

转移财产是指将单位账簿中已作记录的财产或应作记录但未作记录的财产,转于账外的行为;也存在将本单位财产以捐赠、低价转让、无偿租用等方式转出的做法。转移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①将应入账的资产有意隐匿不报,放置账外;②将账内资产借故销账,将相应资产实物转出;③将本公司财产长期让其他公司或个人无偿使用;④将其他单位或个人支付款项转入第三方账户或由个人私收等。

转移财产为私设“小金库”、贪污挪用单位财物提供了条件,可能潜伏着某些犯罪行为,应当深入追查。

(六)调节财务

调节财务是指按某种主观意志在单位的会计资料中作一些技术处理,以使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符合经营者利益需要的行为。调节财务状况的主要目的是粉饰业绩,以获得经营者晋升职务、加薪、多分红利或公司上市、送股配股、筹措资金(如获得银行贷款)或者其他好处。有时,由于经营者为追求财务收支在不同期间的均衡性,也可以将收入隐瞒,在以后各期以丰补歉;或者,实施短期行为,该摊的费用不摊,该计的支出不计等。

此外,还有一些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人员都可能发生的其他舞弊,如诈取公款、监守自盗等。

三、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的相对性

会计差错与会计舞弊在会计资料中一般都以不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在不少环境下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给在会计错弊查证时正确区分差错与舞弊带来了种种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会计差错与舞弊在外表形态上具有模糊性。

第7篇

关键词:土地增值税 清算 税收管理

1 土地增值税概述

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并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是为了增强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为了限制房价上涨过快,抑制炒买炒卖房地产的行为;为了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为了规范国家参与国有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未超出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计30%的税率;增值额超出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计40%的税率;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计50%的税率;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计60%的税率。

2 土地增值税相关业务

土地增值税收入额的确定:纳税人通过房地产转让获得的收入(比如实物收入、货币收入或其他收入),包括房地产转让所获得的全部价款和相关经济收益。

根据物与主体的不同,土地增值税清算扣除项目大体分为旧房和建筑物和新建房地产两类。

2.1 旧房和建筑物的扣除项目:

2.1.1 确认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可根据式(1)计得:

评估价格=重置成本价×成新度折扣率(成新度与会计核算中的折旧不同) 式(1)

纳税人转让旧房和建筑物,根据票据所载金额并从购入到转出的年段每年以5%的加计计算扣除。计算扣除项目时,“每年”以购房时所开票据上的日期到开具售房发票的日期,以12个月计一年;已满一年的且超出六个月的均计为一年。纳税人在购置房产过程中已按规定交付税金,且能够出示相关凭据的,仅仅作为房产转让相关税金进行扣除,但不作为基数计入加计的5%的部分。

2.1.2 确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没有支付或无合法凭据不允许扣除)和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评估费可以扣除,但存在隐瞒、虚报时评估费不得扣)。

2.1.3 确认转让环节的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以个人名义购置的房产再转让的,在购置过程中缴纳的契税已包含在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之中,因此征收土地增值税时,不应该作为房产转让的税金予以扣除。

在上述收入与扣除项目确定以后,纳税人即可以根据式(2)和式(3)计算增值额和增值率。

增值额=收入-相关扣除项目金额 式(2)

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 式(3)

2.2 新建房地产的扣除项目:地价款、开发费用、开发成本、开发税金、加计扣除部分。

第一项:地价款:即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地价款,以及纳税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走法定程序缴纳的相关费用。其中,前者包括三项费用,一是通过土地转让获得的为支付的地价款;二是通过土地出让所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三是通过政府行政划拨而获得的为例行补交的土地出让金。

第二项:开发成本:开发成本所涉及的费用项目繁多,其中主要的费用项目有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基础设施费、开发间接费以及建筑安装工程费。

第三项:开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①如果纳税人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同时可出具金融机构贷款证明,则开发费用按以下两种部分内容扣除:一是扣除地产项目开发所需承担的利息金额(所扣除的利息不超过同类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二是其他开发费用:根据式(4),以地产项目开发成本和地价款总和的5% 进行扣除:

(房地产开发成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成本)×5%以内+利息=房地产开发费用 式(4)

②如果纳税人不能按规定出具金融机构贷款证明,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则以地产项目开发成本与地价款之和的10%以内为标准计算并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

(房地产开发成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成本)×10%以内=房地产开发费用 式(5)

第四项:开发税金:地产项目转让过程中交付的教育附加费以及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营业税(简称“一费三税”)。

a开发地产项目的企业进行地产项目转让的过程中,由于印花税属于管理费的范畴,因此不在该程序中扣除。(可扣二税一费)b其他纳税人上缴的印花税可根据产权转移书据所载金额的0.5‰贴花扣除。(可扣三税一费)

第五项:加计扣除部分:加计扣除仅仅是针对开发地产项目的纳税人所列扣除项目。加计的20%可根据式(6)计算并扣除。

(房地产开发成本+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成本)×20%=加计扣除费用 式(6)

3 土地增值税的清算优惠政策

3.1 普通住宅优惠政策。增值率在20%以下、基于普通住宅标准建造的房地产项目享受免税政策。增值率大于20%的按规定全额计税。按照普通住宅优惠政策的相关要求,单套建筑面积小于120m2、建筑容积率大于1.0、实际成交价格不及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1.2倍的房产项目,允许单套建筑的价格和面积在上述标准的20%上下浮动。

3.2 规划搬迁优惠政策。根据政府规划,政府依法征用或收回的地产项目一律享有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被列入国家规划或建设项目、需要依法征用或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地产项目,按规定一律免征土地增值税。

3.3 无偿赠送优惠政策。有的地产项目由于赠予或继承等原因而无偿转让,一并按相关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赠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所有者通过国家机关或本国非营利社会团体把土地使用权连同房屋产权一并赠予民政教育或社会公益团体;二是房屋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所有者将两部分产权一并过继给直系亲属或承担直系赡养义务的人。

3.4 对外投资优惠政策。以投资联营方式共同进行,投资联营一方把土地作为联营条件,或将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联营,可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但是将上述房地产再度转让的投资联营企业必须按规定上缴土地增值税。

3.5 重制优惠政策。原企业已转让到兼并重组的企业中的房产开发项目享受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优惠。

3.6 合作建房。提供土地使用权的一方与提供资金的一方合作开发地产项目,项目交付使用后如果转让,则需要按规定上缴土地增值税,如果是按照投资比例分房自用,则可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3.7 互换住房优惠政策。个人自居房产互换的只需报送当地税务部门核实,无需上缴土地增值税。

4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规划方法列举

①收入分散法增值额是纳税人房产项目转让所获得的合法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后的余额;②委托代建法需要注意一些涉税点问题;③临界点法:普标准住宅避开临界点,非普通住宅免税的临界点;④化整为零法:化整为零时注意根据目标量进行,切记零变散和化无量;⑤核算技巧法:业务处理时合理利用计算技巧。

参考文献:

[1]姜鹏浩.浅谈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

第8篇

    一、物流信息管理的战略地位

    现代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主要通过它的几项基本功能来实现的,包括:(1)市场交易活动功能交易活动主要记录接货内容、安排储存任务、作业程序选择、制定价格、及相关人员查询等。物流信息的交易作用就是记录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是:程序化、规范化交互式,强调整个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和集成性。(2)业务控制功能物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以及现有管理个体和资源的管理,要有信息系统来做相关的控制,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来对作业计划和绩效进行评价和鉴别,这里强调了信息系统作为控制工作和加强控制力度的作用。(3)工作协调功能在物流运作中,加强信息的集成与流通,有利于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系数。这里,物流信息系统也有重要作用发挥。(4)支持决策和战略功能物流信息管理协调工作人员和管理层进行活动的评估、和成本-收益分析,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强调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决策和战略定位作用。正是由于物流信息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物流进行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

    二、物流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对物流活动的认识

    最早起源于美国,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那时的“物流”活动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物流信息管理处于简单粗放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但限于物流理念及计算机技术的限制,企业物流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注重物流管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概念被企业提出,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模式用于物流管理当中,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大大地丰富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概念。通讯技术诸如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如Intranet、Internet的广泛应用、识别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物流信息管理在真正意义上跃入了“高级”阶段。

    三、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表现为网络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企业内部网(In-tranet)。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2)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同时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3)信息技术促使虚拟物流系统走向应用物流配送经历了和正在经历三次革命:初期阶段就是送物上门,即为了改善经营效率,国内许多商家较为广泛地采用了把货送到买主手中的方式,这是商务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物流革命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物流配送本身,也影响到上下游的各体系,包括供应商和消费者;第三次物流革命就是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种种影响,这些影响是有益的,将使物流配送更有效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催化着传统物流配送的革命,为传统的物流配送观念带来深刻的革命。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都放大了。这样的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所不可比拟的,相应的物流观念也必须是全新的。

    四、仓库管理系统是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中枢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必须开发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用EDI、GPS、RF、EOS、Internet、Code Bar等新技术,对货物进行实施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仓库管理系统(WMS,warehouse managementsystem)是以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包括仓储管理系统、仓库终端、物流业务核算系统等,能够实现仓储数据交换、库区信息管理、库存商品管理、仓储业务结算、进出库商品数据采集录入等多项功能的软件系统,涵盖了物流企业的最主要的功能部分,仓库管理系统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上海某物流公司的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预先定义存储库位的大小尺寸、收货区、备货区、出货区,并按照一定的优先原则来优化仓库的空间利用和全部仓储作业。对上,它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电子媒介,与企业的计算机主机联网,由主机下达收货和定单的原始数据;对下,它通过无线网络、手提终端、条码系统和射频数据通信等信息技术与仓库的员工保持联系。上下相互作用,传达指令,反馈信息,更新数据库,并生成所需的条码标签和单据文件。仓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仓储管理模块。由入库管理模块和出库管理模块组成,支持仓储作业中的全部功能,从进货直到发货的全过程:建立入库预报-->实际货到站台-->收货-->货进收货区-->点货-->进库位-->建立出库预报-->取货--> 分捡货物-->重包装-->货物移至出货区-->实际发货。(2)数据管理模块?货物编码管理。?库位信息管理及查询、报表模块(其中包含存储效率等统计模块)。?供应商数据管理。?未被确认操作的查询和处理。?数据库与实际不符记录的查询和处理。(3)库存管理模块?客户订单号码查询库存。?货物编码查询库存。?入库时间查询库存。?盘点作业。(4)财务费用管理模块?发票生成。?库存产品成本核算(统计)。(5)仓库管理系统附加增值功能?客户远程访问,可以通过Internet的实时更新数据,了解最新库存情况。?报告编辑器,以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报告编制。?支持查询及报表输出到EXCEL。?依靠无线射频数据从条形码采集并传输数据,提高其运作效率,这包括在生产率、储存面积的使用、库存的准确度、以及客户服务都得到显着增加。?有EDI数据处理接口,进行原始数据集成与处理。?提供外部数据库功能接口即与客户ERP系统连接的能力。?能够实现多种模块叠加式升级能力。该物流公司通过使用仓库管理系统,产生了许多切实的效果:(1)为仓库作业全过程提供自动化和全面纪录的途径;(2)改变传统上的固定货位,实现仓库随机储存,从而最大限度利用仓容;(3)提高发货的质量和正确性,减少断档和退货,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4)为仓库的所有活动、资源和库存水平提供即时的正确信息。这些效果带给企业明显的效益:配送能力提高20一30%,库存和发货正确率超过99%;仓间利用率提高;数据输入误差减少;库存和短缺损耗减少;劳动、设备、消耗等费用降低。

    五、物流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物流企业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有:(1)外部环境压力有: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分割的变化和新销售渠道的产生;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科技进步速度加快;来自利益相关人员的压力;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产业整合和联盟;环境问题和风险控制等。(2)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两个:一是业务流程的局限,表现为低效率的流程造成断层和滞后;买卖方关系不佳;信息交流肤浅,不畅通;缺乏跨公司的合作流程等。二是信息系统的局限,表现为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公共平台;信息不能有效及时地传递;制造商与经销商、物流中心之间共享预测和补货计划;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共享零件需求预测;整个供应链中实时库存信息和瓶颈;实时可供货信息等。针对上述问题,物流企业应实施以下信息化的措施来提升企业物流水平:(1)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利支撑。企业直接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利用其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性的商务功能实现企业自身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易、决策支持等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的捷径。(2)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流程重组是通过重新思考、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其核心是以顾客、流程为导向,根本性的重新思考与设计,辅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最终达到绩效改善。BPR有助于企业识别核心业务流程、简化非增值部分流程、实现供应链组织的集成和整体优化。(3)协助实施企业资源计划,通过电子商务达到信息集成化。企业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电子商务的主要特征,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减少传统商务模式的中间环节。ERP与电子商务结合,可使物流和生产有机结合,实现物流同步和资源优化,帮助客户真正意义上实现“零库存”管理,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4)借助通讯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其他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通讯、数据交换及其他应用技术密切相关,企业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及其他交叉学科技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物流信息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