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机合成专业

有机合成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10:17: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机合成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机合成专业

第1篇

一、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1.幼儿园管理者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把握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

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寻找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接纳每一位教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以这种态度影响和帮助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投人工作。

2.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促进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大家互相信任、合作学习的教师群体。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幼儿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密切联系,分享经验,共同反思,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幼儿教师之间的广泛交往和专业分享,幼儿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感和凝聚力,大家在密切合作的工作集体中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评价方法,强化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强化了教学动机,增强了继续从事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3.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建立园内的民主生活机制

幼儿园应建立起民主生活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教师对园内重要事情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增强幼儿园的整体凝聚力,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方交流.形成幼儿教师有效交流的机制

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决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反过来也增强学习动机。各幼儿园应充分尊重并借鉴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种交流机会,促使教师在多方的交流互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随着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专业成长与教学动机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各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交流,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造条件学习教育理论,帮助其升华原有经验,完成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化;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提供条件应用科学理论,提高转化能力和技巧,帮助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所有教师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不断成长、进步。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教师与幼教专家之间的交流、幼儿园所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等。幼教专家是幼教界的权威,总结幼教的实践经验,预测幼教的发展趋势,引领幼教的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可以在与专家的交流中领会最新的幼教理念,并把幼教理念与自己的幼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幼儿园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共同构建园本文化;教师通过业务教研、业务评比等方式互通有无,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听课、评课、指导家长构建家庭区域等等,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幼儿管理能力。通过多方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强化教学动机。

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

1.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把管理者“一言堂”变成“公众批语”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各项教师评价结果出来以后,可以独立使用,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本人的参考,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在此,需特别突出幼儿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无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都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2.实施动态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这种评价既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更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教师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这种动态的评价让教师把评价的视点转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中来,辩证地看待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成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3.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要有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但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在职业素养、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师往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检验统一性、标准适用性,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4.加强评价过程中与教师的沟通,鼓励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倾听教师的声音,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是实现教师发展与提高目标最直接、最具体的手段,评价中的交流本身就是促进教师转变、达到评价目的的重要途径。

四、关注幼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化发展

1.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活

幼儿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团体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家庭中的配偶、父母、子女,工作团体中的教师、同事、班主任或园领导,社会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等等。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管理者应适时适当地关心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排优解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学动机。

2.要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满足

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相比,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具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女教师的教学动机强于男教师。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有绝对优势。所以,管理者应依托幼儿教师的性别优势,帮助她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在职业满足感获得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

3.关注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与其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专业发展机会越少,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低,工作价值也就越小,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低;反之,享有的专业发展机会越多,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高,工作价值也就越大,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强。所以,管理者应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个体个性特征和专业特长的专业发展机会,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她们在工作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激发其教学动机。

第2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 教学 优化

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1.公共课过多,专业课偏少

目前,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公共课,数学、语文、英语、政治与经济等;其他6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摸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加剧。

2.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未从职业本质出发,而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在我国,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主要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从而使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职业学校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同时,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一直是知识添加型,我们课程改革的处方就是添汤加料。这种增加新课、改革老课的做法,使课程设置越改越多,原先的内容重复交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增添了专业课,比重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呼应等新问题。另外,课程体系中也未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潜力的发挥,从而影响其人生的自信。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3.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

我国会计专业从课程设置上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结合我国自身的教学体会,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65%以上,而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在毕业前夕做模拟实习,最后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达不到真正的实习效果,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的做上一遍,而有的学生就。

基本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通常将学生推向社会,虽说要求学生开具实习证明和实习单位意见,但假证明、假意见现象普遍。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能提高吗?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通常理论学习能力不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目前现状的改革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必须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应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公共课以“够用”为力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和认识水平相对较弱。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减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

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须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的就业的筹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组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答应学生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业时获得“双证”。

3.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

在进行具体课程设置时,我认为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作为职业院校,首先要进行会计职业分类,制定出会计职业标准,并在对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媒体,然后结合国家对会计职业的鉴定、考核体系实施培训、考核,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为此,应改变以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编制方法,建立以行业和系统合作编制校本课程的制度,吸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进入课程编委会参与课程的编制,这样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满足企业用工的实际需要。具体设想是:以零基法来设计课程,不以原有的课程体系作为根据和基础,一切从零为起点去考虑,推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实质是学习套件,即在学习的单元库中,根据特定的目的、学习者特定的需求选出合适的学习单元。不同的模块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模块课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点:开放性、具体性和激励性。同时在会计课程编制过程中应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等,每一分析的结果都与课程中一定的目标相对应,从而使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型向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方向发展,使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具有创造性与管理渗透性的知识结构。

4.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3篇

关键词:会计 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依托水运行业优势,于2008年开设了会计专业水运方向。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相比,起步晚、差距大,在教学过程中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发现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毕业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由于2010级学生尚未就业,因此仅对2011届(2008级)和2012届(2009级)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处行业以物流和航运相关企业为主,占到33%和26%,其他行业如贸易、药品零售、建筑、服装纺织、餐饮旅游等都有零星分布。从企业规模来看,以中小企业为主。从岗位来看,出纳占46.8%,其次是会计(未细分具体会计岗位),占18.7%,除此以外,还有统计、库管、行政、销售、客服等。而且,在小企业就业,普遍存在兼任会计岗位和非会计岗位的情况。此外,未在会计岗位就业的学生,除了个别是兴趣原因,都是由于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最好的课程”前三名是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感觉学习难度最大的课程”前三名是税法、审计、中级财务会计;“工作后觉得对会计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课(不一定是学过的)”依次是基础会计、税法、出纳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其中出纳实务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没有开设过的。“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专业技能”依次是会计核算和报告、银行结算与往来、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与控制、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与分析。

而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会计部门的访谈,发现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账务处理工作比较熟悉,但是出纳岗位的胜任能力不足, 涉税的会计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更是适应能力薄弱。可以看出,学生和就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中,对于课程设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2 优化前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分析

2.1 专业核心课程时间集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高职院校的学制通常为3年,以我院为例,学生从第一学期的第2周进校报到,接着进行3周军训,第6-19周上课。在校第1-2学期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专业课每学期只有一门,2008级第2学期才有一门专业核心课,2009级是第1学期和第2学期各有一门专业核心课。这样专业核心课主要集中在3-5学期,第5学期只有1-14周上课,期间还有双选会,第15周开始实习。此时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想要落实理想的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心情更为迫切,上课缺勤率高,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样学习专业课的时间都集中在了第3-4学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如果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完整系统地讲授一遍,还要保证学生能懂会用,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2.2 理论课时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偏少 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时在70-80%,占绝对优势。实践项目和课时的安排有两种: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有购置的相应的实训教学软件,这两门课的实践课就是软件练习,但是学生能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其他的课程无配套软件可用,实践课时仅用于做习题或是案例分析。而单独开设的整周实训项目只有会计技能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前者是做手工账,后者是会计综合实训软件操作。由于平时学习的大多是理论,要想在短短1周的时间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不现实的,结果只是忙着赶作业填实训报告。这样既不能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也模糊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

2.3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存在一些交叉重复 例如:①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的基础会计,其内容逐年在增加,有些本来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才会学到的内容,已经在会计基础考证教材中出现,以江苏为例,比如应收账款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原材料的收发以计划成本计价,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的不同核算等等。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部分内容的交叉。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探讨,需要相关任课老师进行协调界定。

2.4 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提升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高素质不能仅仅体现在高技能上,还要注重对会计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坚持职业操守的培养。但是目前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课程的很少,我院也没有此类课程,与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要求是很不相称的。同时,我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而《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科目之一,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也需要。

3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依据和主要表现

要准确把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必须准确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来进行。进行岗位定位时,首先要与高职教育层次相适应,不能抬高也不要降低;其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仅是面向初次就业的岗位,还要考虑就业若干年后能达到的预期岗位;对于会计这样成熟的专业,要考虑到依据学校特色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错位竞争。然后对某一财务会计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可以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真正选择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准确细致地定义职业能力提供基础。经分析确定,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定位是核算层岗位,预期岗位是中层管理岗。由于本项目立项是2010年8月,此时2010级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确定,所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从2011级开始实施的,并在2012级进行动态调整,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优化。

3.1 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目标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备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审计、国际贸易、海上货物运输的实务与法规知识,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着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需求,能从事会计及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分配和计划进程的变化 ①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基础会计》一起开设在第1学期,改善了专业核心课程过于集中在3-5学期的弊端。而且这两门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授课时就直接选用了考证教材,学生在第1学期学完,第2学期复习巩固后期末就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证是毕业条件之一,尽早通过,学生就可以更为有序地安排后续学习,不至于一直被这个任务牵扯精力。2011级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为45.5%,可以看出这种调整是有效果的。②将《中级财务会计》调整为第2-3学期授课,因为该课程内容多,难度相对较大,原先在一学期内学完,看似各个内容都学了,但是掌握情况不理想。③将《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整合为《水运企业成本管理》,并与《水运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协调,划分各自授课的内容界限和重点,避免重复授课。同时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也不再以工业企业为主,而是增加了水运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内容。这两门课和《经济法》一起,都安排在第3-4学期。④《税法》则安排在第4-5学期。这样调整以后,第5学期只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安排一些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比如海上货物运输、现代物流概论、水运法规概论等,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就业行业的主要业务,提高其综合适应能力。⑤同时,在第3-5学期分别安排了两周的实训,既有会计手工技能实训,也有会计电算化实训,通过对预置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多家实习企业,涉及到不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运用。尤其是针对出纳岗位技能的实训,由于有关出纳人员应具备的有关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结算、核算及职业道德等内容分别在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中介绍,通过出纳实务软件的操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

3.3 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与之前所用的教学大纲相比,两者的立足点不同,课程标准的立足点是完整的课程本身,在课程标准中,需要明确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材选用、教学建议、教学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教学评价等内容,而教学大纲的立足点是教学过程,只要明确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以及课时分配和课堂教学内容即可,研究的范围相对与课程标准要小得多。目前,我院已安排专业教师对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编制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据,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教学资源库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2]陈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科教导刊2011年1月(上).

[3]刘斌,范洪军.论会计专业航运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王信平.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新课程研究,2010年1月(中).

[5]王海波,刘志宏.基于岗位分析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职教论坛,2008年2月(下).

[6]周文根,何杨勇.论构建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职教论坛,2008年第4期.

第4篇

关键词:油画技法;综合材料;应用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89-01

一、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概述

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是油画艺术领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具备传统绘画的基本要素,而且区别于简单的物质罗列绘画技法,更加多元、繁杂、立体的展现油画艺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具有较强的即兴性,在非实验作品创作上理性占据主导位置。通常情况下一幅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需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创作,根据材料来源的差异,可以将材料具体分为自然材料、人工材料和智能材料。自然材料是指自然界中的材料,如动物、植物、木、水、火、土等在自然界中以真实形式存在的材料。人工材料是指运用工业技术进行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纤维、塑料等人工合成的物质。智能材料是指应用多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集成或融合的材料,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光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生产出的材料。

油画艺术的艺术语境主要包含主题、色彩、造型、材料等等,综合材料是油画创作中独立存在的艺术语言,应用综合材料进行作品创作是油画艺术领域的主流创作形式。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将绘画材料和艺术理念进行多元融合,注重绘画作品平面及空间的综合展现,能够增强画面形式的张力,是画面材质表现的重要催化剂,并且积极助推油画创作领域新思维的产生,对油画创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主要是从审美观念、审美方式、材料媒介和创作技法几方面表达对现代艺术进程和生活的看法,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和当代艺术主流形式,是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形式下的的主要趋势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二、油画技法在油画专业综合材料及表现课程中的应用

油画技法是将油画造型因素侧重或综合体现的艺术语言,古典油画技法注重追求色彩浑厚、笔触灵动、丰富和斑驳的肌理等表现效果,随着绘画艺术思潮的不断变革,现代油画创作强调作品所具有的抽象性、象征性、和表现性,注重在作品创作中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在油画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油画技法也不在不断的发生变革和改观,现阶段主流的油画技法主要有透明覆色法、多层着色法和直接着色法。

油画技法在综合材料绘画及表现课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综合材料进行积极调试,继而形成适应现代审美要求的绘画材料。酒精、达玛树脂、精馏松节油和熟化亚麻油在油画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使画面油彩速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适时应用罩染技法能够提升画面的光泽度。此外,利用油画技法将色彩与绘画材料的特点相结合,通过视觉上的不断调试可以形成另一种颜色,增强画面的表现能力。

油画技法与绘画技巧与绘画材料具有紧密联系,绘画材料的变革关系着油画技法和绘画技巧的更新和发展,油画技法和绘画材料的良性融合是保障绘画创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油画技法在综合材料绘画与表现课程之中的应用,对明确综合材料运用在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拓展油画创作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油画专业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创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第5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 通信工程专业 基础课程

[作者简介]薛文玲(1975- ),女,河北永年人,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李战军(1975- ),男,河北徐水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河北 保定 0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信原理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03-02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学习特征主要体现在学习环境的网络化、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通信工程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对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及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进行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并进行分析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通信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不能实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最终目的,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个性化的需求。为此,我们对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

1.混合式学习模式理论背景。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而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构成的混合理论为基础的多元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而主动获得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将两者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混合式学习模式概述。混合式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是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受欢迎的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模式。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Blended Learning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使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Blended Learning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理念上克服了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缺陷,提倡“主导-主体结合”,主要表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多种学习环境的组合,多种考核方式的组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陈旧教学方法的革新。通信工程专业主要设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理论性偏强,涉及大量公式的推导以及公式物理含义的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但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即使个别章节采用多媒体,但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仍然不变。

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入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除了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之外,将MATLAB软件和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平台,即BB平台)引入课程中,并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MATALB绘图方便的特点,利用可视化图形界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将课程的所有资料上传到BB平台,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顺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BB平台的讨论区,通过讨论区为学生设定有关课程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可实现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另外,通过实施混合式学习,将“学”与“习”混合,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本项目中,将基于问题(PBL)的模式作为“习”,针对相关课程,设置相应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通过学生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多以书面考试为主,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多年来一成不变,这就造成了即使是工科学生,考试之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所学理论只限于背诵的状态,缺乏理论的理解及实际应用,以致工作中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模式的关键构成部分。评价和反馈始终贯穿于该模式中,首先建立“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学生自评+他人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习过程评价随时对学生在课堂上及在项目学习互动协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评价对项目方案设计、实施、结果及资料整理等进行评价。其次注重在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实验报告、口试答辩、笔试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动手能力。

3.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本科生阶段来说,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而宽厚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迪科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创新的源泉在于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有好奇心、有怀疑的态度、有求异的观念。混合式学习模式中以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之前,首先提炼出该章节的问题,到BB平台,学生通过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甚至在问题中发现问题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不偏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抒己见,从而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

4.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而言,所提出的问题一般由理论分析、理论仿真验证、理论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对比等方面组成,所有这些环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需要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知识结构确定选题,组成不同的问题学习小组。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保证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需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制订方案、实现方案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针对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且自主性、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混合式学习模式同时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工同传统模式不同,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把握学习进度、自己选择学习方式、遇到困难自己寻求解答或帮助。教师角色及工作更加细腻和复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讲授者,而且还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PBL活动的组织者和协作者,是学生学习的积极评价者。

[参考文献]

[1]孟庆双,刘向敏,吴芸.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J].软件导刊,2008(3).

[2]夏慧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课程;优化整合;改革;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85-02

当前,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于是,很多院校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为缩短,致使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目标的需要,而现行教材又存在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差、学校学的知识用不上、社会需要的知识没学到的现状。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的目标,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当前学校所用的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整合和改革。

一、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课程设置不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用型人才。这要求他们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势必要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而要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学校就应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实践,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而从现有的课程设置看,很多课本知识理论性内容偏重,明显与生产实际要求脱节。以《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门课为例,目前我院使用的教材存在内容偏多、理论偏深,理论与实践联系内容相对不足的现象。拿“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来说,目前我们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他们很难想象刀具的一些几何角度,真正操作机床刀具时,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教学过程抽象空洞,不能满足人才目标的需要。

2.教学内容偏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难以理解;以致他们学习的兴趣不高,对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动力。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强调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对性能的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想象力不足,他们听起课来就觉得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对此,他们掌握知识的难度加大,极易失去学习兴趣。而他们一旦失去学习的兴趣,听课时就更加会萎靡不振、打不起精神。

3.教学内容存在多科重复现象。当前,企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多实习时间,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课程设置时,要满足够用和实用。而现行的教材很少采用新模式、新特色,部分内容陈旧,缺乏对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体现,有些内容在不同的课程间存在重复。例如,专业基础课中的《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这两门课的内容在制定教学大纲有重复现象。就拿‘螺纹连接’这部分内容来说,两门课都讲到了螺纹的形成和螺纹的结构要素等内容,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理论课程内容编排重复,理论总学时就会增多;而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他们又要加强实践教学,因此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整合的可行性

1.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基础课程的优化整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践性性更强。这遵循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薄弱,立体几何知识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同时对理论不太感兴趣。课程的优化整合,简化教材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将所讲授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使教材里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用性更强,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现在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使用目的性很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行的高职教材,大多没有随着企业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而适当作出调整,因此,对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整合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

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优化整合的措施

1.深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程设置体系。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要推进产教合作,强化行业的指导作用;明确本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让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指导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深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

2.根据企业需要和学生认知规律,提炼专业必备知识。学校应组织老师到企业实践、学生实习。老师依据所学的专业特点,明确今后的岗位所用的知识,充分把握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感受、兴趣以及接受能力;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形成以实用性为主线,理论教学围绕实际应用展开;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克服“繁、难、偏、旧”的弊端,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把今后岗位所用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加以分析,精心筛选书本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提炼专业必备知识。

3.删减合并课程内容。由于现行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与教材体系存在教学内容多科重复、科目过多和知识缺乏整合的现状,因此在内容设计上,教师把那些重复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删减合并,几门课能合在一起的,合在一起统编教材,内容如果在一门课程中出现了就不应该在另一门课程中再出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增强教材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例如,可以考虑将《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基础》合并,在《机械制图》这门课讲解齿轮这部分内容时,也应把传动原理的内容讲解清楚,而不需要又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又把基本概念重复讲解。

四、结语

课程经过整合后,我们的课程设置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将更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花在理论课上的学习时间会有所减少,但所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却不会减少。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同时对知识的学习将更加感兴趣、更有热情。并且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更切合实践的知识,也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存在,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磊.高职高专办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2]慈风梅.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材的优化整合[J].教学研究,2006,(7).

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WWW.133229.coM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高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表1)。

(1)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体现了“厚基础”的原则。公共基础模块由工具类课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体育等)组成。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2)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体现了“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核心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体现“术有专攻”。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产品、区域等子模块。产品子模块可以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和所属地区特点开设特色产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子模块中至少选修一类课程,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另外针对目前市场急需小语种外贸人才的情况,在职业辅助模块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语种子模块,开设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拓展专业领域而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从传统外贸人才向高层次外贸人才转化奠定基础。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3)普通教育平台。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素质”原则。公共选修模块主要是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质,因此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3.2 学时、学分的结构

(1)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3)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在大二安排部分专业课程,有效延长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4 课程体系设置的保障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双语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保证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2)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调研,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课件,同时配备学习指导书等资料,完善案例库、电子资料库的建设。(3)选择适当的教材。尽量选取与时代相关,比较有现代感的专业教材,以避免陈旧教材只重理论,缺乏时代气息,缺少实例说明,不便于学生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购买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08-02

课程群就是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课程群的特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连续性和交叉性。目前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机械类专业课程门数的增多,而受四年学制和有限学时的限制,造成单门课程的学时数减少,这就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压缩课程学时,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的优化与整合中取其精华。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接受知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现有课程的选择和重新组合,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化、精简化和综合化,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唯一的选择。因此,随着知识信息的迅猛增加,迫切需要站在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整体的课程建设。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为重点,以课程群建设为根本,探索构建以“依托专业、突出特色、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为一体的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机械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从总体上看成效显著,但从局部分析,其改革范围也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而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变得更加困难。单门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革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这只能使单门课程的内容得到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相关,课程体系往往以强调学科逻辑发展的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而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相关性课程考虑相对过少;(2)课程之间仍然相对独立,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一般都在各门课程的内部进行,学科壁垒依旧牢不可破;(3)所谓系列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还只是把相关的课程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并未真正地建立起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更没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4)随着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学校的课程也是有增无减,使学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课程。

二、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做法

1.建立了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群。根据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构成,建立了基础理论课程群(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英语类课程群(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计算机类课程群(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CAD/CAM/CAE相关课程)、基本技能课程群(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群(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和实践课程群(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每一个课程群内课程的内容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衔接关系,对单门课程来讲,每一知识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从课程群的整体高度来分析,则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具有重复交叉部分,如:大学物理中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有部分交叉重复,且也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相关;而有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却又存在着衔接上的断口,例如:基本技能课程群,对机械类学生,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公差课),对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课程间连贯性欠缺,造成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应用困难的问题。当前,压缩单门课程的学时已经很有限,而改变课程群的总学时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即通过从课程教学体系上对各课程群内课程进行重组、优化、整合,完成群内课程综合化的方式来实现。

2.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群建设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坚持了“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的方针,以及“避免课程内容理科化,强调课程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工程化”的原则。在保证基本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机务实的课程群教学体系。为此,采取了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将课程繁多、分散的内容划分成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知识”等若干个基本教学模块,按照“高起点、短流程、多样性”的原则进行了改造与重组,根据各教学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结合点,有效对接合成了各教学模块。

3.建设了多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按照学生纵向知识结构的构成,组建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应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工程图学与机械设计基础”、“英语基础与应用”等多个课程群教学团队。由于采用了各个课程群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集中办公,加强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相互沟通;我们一直提倡教学团队中各个教师间要相互“传承”,因此采用了导师制的团队建设思路,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战斗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通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界限,使学生在基础课段就从多渠道接触到了专业信息,了解了专业的发展趋向。目前已建设成了多个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了教学资源,推进了教学工作和老中青的相互结合。

4.实施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或者手段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思维改变了,方式方法就会改变。每个大学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他们。改变以往的只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才是最关键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结论

机械类课程群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已在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类多个专业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相关成果被我校理科和工科等多个专业借鉴、参考和应用。项目成果对我校乃至其他兄弟院校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成果虽然是机械类专业课程群建设和实践取得的,但所述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潘维真.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08,(3):90-92.

[2]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3]王素玉,陈修龙,李建楠.基于综合化理念的异质相关课程优化重组管理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6):6-8.

[4]于涛,王素玉,杨俊茹.机械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1):6-7.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Reform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Course Group for Application Oriented Innovation Talents

CHEN Xiu-long1,WANG Su-yu 2,DENG Yu 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